小学四年级科学苏教版下册知识点及答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
假设1:热水变凉过程中,温度先快后慢地下降 假设2:热水变凉过程中,温度先慢后快地下降 假设3:热水变凉过程中,温度匀速下降 …………
四、探究热水变凉过程的温度变化规律
实验步液泡完全浸入到 热水中,不要接触到杯壁和杯底。
二、判断题
1、用手可以准确感觉物体的温度.( × ) 2、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 )
3、我们常用的温度计是摄氏温度计,它的单位是“摄氏
度”,用“℃”来表示.( √ ) 4、被测物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最大刻度值。(√ ) 5、热水变凉过程中,温度变化规律是先慢后快。(× )
6、测量物体的温度时,要根据被测物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
二、感受水的冷热差别,形成温度的概念
同一杯水,它的冷热应该一样的啊!怎么会一只手感觉冷, 一只手感觉热呢?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凭自己的感觉不能准确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
物体的冷热程度用什么来表示呢? 温度 什么叫温度?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用什么可以准确地测出物体的温度?
温度计
三、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1、认识酒精温度计的构造
装有酒 精的玻 璃泡
能让酒 精流动 的细管
玻璃管
刻度
三、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2、正确使用酒精温度计的方法
(1)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
(2)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 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部和侧壁。
(3)要等温度计内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读 数,并且要使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
继续观测会发现 ,水温下降速度越来越慢,当水温下 降到与室温相同时,会停止下降,保持不变。
四、探究热水变凉过程的温度变化规律
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
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实验操作题实验一:探究热水降温的规律实验器材:铁架台、烧杯、热水、温度计、秒表、石棉网、三脚架。
实验设计:1、摆好铁架台、三脚架、石棉网、烧杯、把温度计吊在铁架台上。
2、在烧杯内倒上半杯热水,并调整烧杯与温度计的位置,使温度计的液泡完全浸入到热水中,不要接触到杯壁和杯底。
3、等温度计的液柱上升到最高点时,读出此时的温度,并将度数填入到表格中,每隔2分钟记录一次,连续记录6次.4、把记录的数据在方格纸上描点并连成线。
实验结论:热水变凉的过程,温度的变化是先快后慢。
实验二:研究液体受热和遇冷时体积的变化实验器材:红墨水、热水、冷水、带塞的玻璃瓶、细管。
实验设计:1、准备一个中间插有空心管的胶塞,和配套的烧瓶。
2、往烧瓶里加满染了颜色的水,用胶塞塞紧瓶口。
3、记下空心管里水面的位置。
4、把烧瓶放入热水中,观察空心管里水面的位置有什么位置。
5、再把烧瓶放入冷水中,观察空心管里水面的位置又有什么变化。
实验结论: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三:研究气体在受热和遇冷时体积的变化实验器材:气球、水槽、烧瓶、热水、冷水。
实验设计:1、把气球套在烧瓶口。
2、把烧瓶放入热水中,观察现象。
3、把烧瓶放入冷水中,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四:研究固体受热和冷却后体积的变化实验设计:1、常温下,铁球能否刚好通过铁圈。
2、用酒精灯给铜球加热后,观察铜球是否能通过铁圈。
3、将铜球放入水中冷却,观察铜球是否能通过铁圈。
实验结论: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五:研究冰融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实验器材:铁架台、石棉网、三脚架、冰块、温度计、秒表。
实验设计:1、取少量冰,测量它的温度。
2、用酒精灯加热冰,每隔1分记录录一次温度,直到烧杯中的水达到10℃为止。
实验结论:冰融化前的温度一直在升高,当温度升到0℃时,冰就开始融化,在融化的过程中很长时间保持在0℃,待冰块完全融化成水后,温度还会继续上升。
四年级科学下册13--用根、茎、叶繁殖(苏教版)基础知识梳理
四年级科学下册13.用根、茎、叶繁殖(苏教版)基础知识梳理1.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外,还可以用营养器官来繁殖。
2.花、果实、种子是植物的繁殖器官,根、茎、叶是植物的营养器官,利用植物的营养器官进行繁殖的方式叫营养繁殖。
营养繁殖不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植物的无性繁殖。
3.用根繁殖(1)红薯的块根可以长出新的红薯苗。
(2)蓟的根钻出地面,长成一株新的植物。
4 . 用茎繁殖(1)用茎繁殖常用的方式有扦插、压条等。
①扦插是剪取植物的一段枝条把枝条的剪口部分插入湿润的土壤中,不久,地下部分长出不定根,地上部分发芽,最后长成一株新的植物。
②压条是把枝条从植株上弯下来,再把枝条中部的树皮剥掉下部半圈,然后把它埋进土壤中,让枝条的顶端露出地面,等枝条生出不定根并长出新叶以后,再将其与母体切断。
(2)草莓用茎来繁殖,常用的方法是压条。
(3)月季用茎来繁殖,常用的方法是扦插。
(4)生姜、马铃薯块茎上的小芽能继续萌发。
(5)把水仙的球茎浸入水中,水仙能生根、发芽、开花。
5. 用叶繁殖(1)落地生根的老叶边缘会长出一些幼芽,幼芽落到土里就能长出新苗。
(2)长寿花等多肉植物的叶子插在土里就能生根、发芽。
(3)秋海棠可用叶繁殖。
6. 营养繁殖和种子繁殖不同,营养繁殖更快、更高效,且能较好地保存母本的优良特性。
常见的营养繁殖的植物☆实验:用根、茎、叶来繁殖植物(1)用红薯的根繁殖把红薯浸在水中,当长出小芽后,用小刀切下带芽的小块,埋入土中。
(2)用菊花或其他植物的茎繁殖从一株健康的菊花主茎上剪下一根枝条,将它插入一盆松软的土中。
把扦插的植物放在阴凉处,待长出新叶后枝条就成活了。
(3)用宝石花等多肉植物的叶繁殖从宝石花上摘下一片叶,摆放在土上。
7.怎样照顾幼苗(1)合理浇水:幼苗纤嫩根系浅少,抗旱能力弱,必须经常保持苗床土湿润。
苗期浇水要坚持少量多次,用细孔喷壶浇灌。
(2)阳光、空气:一段时间后,把植物拿到室外,增加光照强度,以确保幼苗有充足的生长空间,获得良好的光照与通风条件。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第1节1、人全身的骨骼分为四个部分,它们分别就是头、躯干、手臂与腿脚。
2、人体的骨骼共有206块。
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
(骨骼就是空心的)骨骼占了人身体重量的20%即占五分之一。
3、与其她动物骨头一样,人的骨骼也就是又坚硬又结实,(大腿骨比花岗石还硬) 它就是空心的,但有生命,它可以生长。
4、骨头中间的软物质叫骨髓。
它能制造血细胞。
(即:骨头里有骨髓与血管)5、骨骼有哪些作用?(骨骼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具有支撑人的身体,支持运动,保护内脏器官等作用)6、一只手上的骨骼共有27块。
7、头骨保护人的大脑,脊柱、肋骨与胸骨保护人的内脏器官第一单元第2节1、骨头与骨头相连接的地方叫关节。
2、四种常见的自由活动关节分别为铰链关节、旋转关节、球状关节、鞍状关节。
3、人体的关节按照能否活动分为固定关节与活动关节(固定连接与活动连接)。
4、人体的六大关节就是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
5、大腿与小腿之间的自由活动关节膝关节。
6、最灵活的自由活动关节就是球状关节,位于身体的肩部与髋部。
7、膝的弯曲与伸直就是典型的铰链关节的功能。
8、拇指关节属于鞍状关节。
9、肘部的旋转关节允许前臂运动。
10、、关节有什么作用?(有固定、连接小骨、运动与缓冲的作用。
)11、关节为什么可以自由转动?(就是因为我们身体里有旋转关节,如:手腕关节与踝关节。
能够自由转动就就是旋转关节所起的作用。
)第一单元第3节1、人体有600多块肌肉,占到了人身体重量的40%即占五分之二,骨骼占了20%即占五分之一。
2、肌肉也可以分为三部分:头颅肌、躯干肌、四肢肌。
3、人体的各种动作都就是由肌肉的收缩与舒张带动骨骼、关节运动而实现的。
4、骨头上的肌肉总就是成对的在一起工作,一个收缩,另一个就舒张(放松)。
收缩后的肌肉摸上去又紧又硬,还会变短。
如果肌肉连接着两块骨头,那么当肌肉收缩时,两块骨头就会相互靠近。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苏教版第四单元知识点整理
第四单元繁殖12.用种子繁殖1.种子是植物的繁殖器官,它能萌发成新的植株与种子的结构是密不可分的。
2.种子是有生命的。
一粒种子就是一个新生命,只要落在适合的环境里,它就能生根、发芽,长成一株新的植物。
3.种子是由种皮和胚组成的。
胚包括子叶、胚芽和胚根三个部分。
种皮:保护种子。
胚根:发育成植物的根。
胚芽:发育成植物的茎、叶。
子叶:提供或转运营养物质。
4.种子在萌发时,根向下生长,芽向上生长。
5.一般来讲,葵花子出苗土深是由葵花子的长度、土壤硬度等因素决定的,通常情况下,土深超过4厘米,葵花子就很难出苗。
6.种子传播的方式与种子本身的特点存在着关系,种子本身的特点决定了种子传播的方式。
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主要有4种分别是弹射传播、风力传播、水力传播、动物传播。
13.用根、茎、叶繁殖1.植物除了依靠种子繁殖后代之外,还可以依靠营养器官(根、茎、叶)来繁殖后代。
2.利用根、茎、叶来繁殖的植物红薯的块根可以长出新的红薯苗;蓟的根钻出地面,长成一株新的植物;生姜块茎上的小芽能继续萌发;把水仙的球茎浸入水中,水仙就能生根、发芽、开花;落地生根的幼芽(嫩叶),落到土里就能长出新苗;长寿花的叶子插在土里就能成活。
3.还有哪些常见的植物也可以利用根、茎、叶繁殖?用根繁殖的植物:蔷薇、茶花、杜鹃、胡萝卜、郁金香……用茎繁殖的植物:紫藤、桂花、夜来香、杜鹃、山茶花、吊兰、草莓、荸荠、山药……用叶繁殖的植物:燕子掌、石莲花、长生草、宝石花、神刀、玉扇、万象……4.人们利用有些植物的根、茎、叶在自然条件下就能够进行繁殖的特性,创造了扦插和嫁接等人工营养繁殖的方法。
14.动物的繁殖1.在自然条件下,大多数动物通过雌雄结合产生后代。
动物的繁殖包括求偶、交配、生产以及哺育等一系列复杂的行为,这些行为都是动物与生俱来的本领。
2.动物的求偶方式:雄蛙鸣叫、孔雀开屏、角马搏斗、弹涂鱼“跳舞”等3.动物求偶成功之后,就会进行交配,然后以不同的方式产生后代。
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含实验问答题)
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含实验问答题)第一单元冷和热1.冷热与温度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光凭感觉是无法准确判断出物体的温度的,温度计可以准确测定物体的温度。
3.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
4.红外线感应温度计:探测物体的温度时不需要接触被测物,更方便、快捷。
5.干湿温度计:用来测量空气的温度和湿度。
6.冷和热是人类最早观察和认识的自然现象之一,与冷和热有关的现象称为热现象。
7.用手测量温度是不准确的。
要想知道准确的温度,必须使用温度计。
8.温度计主要由液泡、液柱构成。
9.用温度来表示物体冷热的程度,摄氏度是温度的一种计量单位。
10.国际上常用摄氏度作为温度的计量单位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11、电子水温计,用来测量各种液体的温度,精度高,读数方便实验与问答12.温度计的使用方法:①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温度计上端。
②将温度计下端的液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温度计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
③待温度计的液柱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保持水平。
13.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温度计:电子水温计:用来测量各种液体的温度,精度高,读数方便。
电子体温计:用来测量体温,读数更方便。
干湿温度计:用来测量空气的温度和湿度。
红外线感应温度计:探测物体的温度时不需要接触被测物,更方便、快捷。
14.怎样可以准确地知道水的温度?答:我们可以使用温度计来准确地测量水温。
测量水温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能到容器的底和壁。
要等温度计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并且要让視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
15.探究一杯热水在变凉过程中温度是怎样变化的。
假如继续观测下去,水温会怎样变化?答:热水在变凉的过程中,温度的下降是先快后慢的。
如果继续观测下去,一段时间后,水温会变得跟周围环境的温度一样,此时水温便不再下降了。
16.探究一杯热水在变凉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
小学四年级科学(苏教版)下册知识点
小学四年级科学(苏教版)下册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第1课骨骼1:人体各部分骨骼的数量都是多少?答:人体共有206块骨骼,分为三部分:头骨29块(脑颅骨8块,面颅骨15块,听小骨6块),躯干骨51块(脊柱26块,胸骨1块,肋骨24块),四肢骨126块,(上肢骨64块,下肢骨62块)。
2:在x光照片上找出手的骨折处?答:小指的第二节处有骨折显示。
3:骨骼有哪些作用?答:(1)塑造体形(2)支撑躯体(3)运动(4)保护内脏器官(5)制造血细胞(6)储存身体所需的某些物质4:可以保护内脏器官的骨头有哪些?答:(1)颅骨保护脑髓和感觉器官(2)胸骨和肋骨保护和支持着心、大血管、肺等器官(3)骨盆保护支持着消化、泌尿、生殖器官。
5:哪些骨头参与了以下运动?答:吃饭时,上肢骨、下颌骨、脊柱参与了运动。
跳绳时,上肢骨、下肢骨参与了运动。
第2课关节1:人体可以自由活动的关节有哪些?答: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2:关节的作用是什么?答:运动作用、缓冲作用3:关节的运动方式有哪些?答:屈伸、旋转、既能屈伸又能旋转4:找出与人体相对应的活动关节答:(1)铰链关节(膝的弯曲伸直)(2)旋转关节(肘部的旋转)(3)球状关节(肩部的运动)第3课肌肉1:人体肌肉最多的地方是哪里?肌肉最少的地方是哪里?答:肌肉最多的地方:脸部。
肌肉最少的地方:手和脚部的掌心2:肌肉是如何工作的?答:弯腰时,后背肌肉收缩,腹部、大腿前部肌肉放松。
曲臂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放松;伸臂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放松。
3:不运动时,身体的哪些肌肉仍在工作?答:负责心跳、呼吸的一些肌肉第4课骨骼、肌肉的保健1:我们的骨骼和老师的骨骼有何不同?答:我们的骨骼较软,易变形,骨骼短、细。
2:哪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答:肉类、海鲜、豆奶类、牛奶3:如何在运动中避免受伤?答:(1)穿戴适当的防护性装备(2)运动前做一下准备活动(3)遵守合理的运动规则(4)选择安全的运动场所(5)使用软垫第二单元《养蚕》1、我们来养蚕1:关于养蚕我们知道些什么?答:如:(1)蚕爱吃桑叶;(2)蚕吐出的丝可以制作丝绸衣服;(3)蚕长大了会变成会飞的蚕蛾;(4)蚕室要经常消毒,门口应撒上鲜石灰粉。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各课知识点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冷和热》第一课《冷热与温度》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光凭感觉是无法准确判断出物体的温度的,(温度计)可以准确测定物体的温度。
3、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
拿温度计时,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上端。
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
要等温度计的液柱稳定后才能读数,并且要让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保持水平。
4、一杯热水的降温规律是:(先快后慢)。
5、生活中常见的温度计有:(探针式电子温度计)、(电子体温计)、(温湿度计)、(红外线温度计)等。
第二课《热胀冷缩》1、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打开灯帽,将灯帽竖放在灯旁。
用点着的火柴从灯芯下端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
把被加热物体放在火焰的外焰上加热。
加热完成后,用灯帽自灯芯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然后取下灯帽再盖一次。
2、绝大多数物体在受热时,体积会(增大);受冷时,体积会(缩小),这种现象叫作(热胀冷缩)。
3、生活中,物体热胀冷缩的现象有:瘪的乒乓球放到热水里能够复原;夏天架电线时,电线不能拉得太紧;轮胎在夏天容易爆胎等。
第三课《水受热以后》1、冰受热后从固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作(融化)。
2、冰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是:融化前温度(持续上升),融化时温度(保持不变),融化后温度(持续上升)。
3、在一般情况下,水受热后,体积会(变大),当温度升高到(100℃)时,水会沸腾,并产生大量气泡,此时温度将(不再升高)。
水沸腾时的温度叫作水的(沸点)。
第四课《水遇冷以后》1、水蒸气遇(冷)后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做(凝结)。
2、在一般情况下,当温度降低到(0℃)时,水会结冰。
水结冰时,体积会(增大)。
3、水是在自然界中能以(气态)、(液态)、(固态)三种状态存在的物质。
当外界温度发生变化且达到一定程度时,水会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
第二单元《地球、月球与太阳》第五课《地球》1、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的形状变化推测地球是(球形)物体。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1、人体中共有(206)块骨头,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
2、我们全身的骨头分成四部分:(头骨)、(躯干骨)、(手臂骨)、(腿脚骨)。
3、人的手骨共有(27)块。
4、骨(又硬又结实),它们可以(生长),不但能(长长),还能5、骨头里有(骨髓)和(血管),骨髓能制造(血细胞)。
6、骨骼具有(支持运动)、(支撑身体)、(保护器官)的作用。
7、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相连地方叫做(关节)。
8、人体主要关节有:(颌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
9、关节常见的类型有:(铰链关节)、(旋转关节)、(球状关节)。
10、关节常见的运动方式有:(屈伸)、(旋转)、(既能屈伸又能旋转)。
11、关节的运动方式与相应的关节名称:(1)屈伸:肘关节、指关节、膝关节(2)旋转:桡尺关节(前(3)既能屈伸又能旋转:肩关节、颌关节(下巴)、髋关节12、人体关节有(运动)和(缓冲)的作用。
13、要使我们的身体动起来,仅靠(骨骼)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肌肉)的参与。
14、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关节)而实现的。
15、人体肌肉共有(600)多块。
肌肉占到了人身体重量的(40%)。
16、附着在骨头上的肌肉总是(成对)在一起工作,一个(收缩),另一个就(放松)。
17、人体静止不动时,负责(心跳)、(呼吸)的一些肌肉仍在运18、体育运动可以强健我们的(骨骼)和(肌肉)。
19、经常运动的好处有:(肌肉发达)、(体力充沛)、(改善柔韧性)、(更有耐力)…20、各种体育运动对增强体力、柔韧性和耐力的效果不完全一样:增强体力的运动项目:举重、游泳。
增强柔韧性的运动项目:体操、伸展肢体、游泳。
增强耐力的运动项目:羽毛球、自行车、慢跑、游泳。
21、为了使肌肉和骨骼保持正常工作,平常需要多吃些(蛋白质)和(钙)含量高的食品。
【精】四年级科学下册6.月球(苏教版)基础知识梳理
四年级科学下册6.月球基础知识梳理1.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围绕地球自西向东运行。
2.在宇宙中,环绕行星运行的天体被称为卫星。
月球围绕地球运行,是地球的卫星,也是距地球最近的一个天体。
它还是至今人类唯一登陆过的地外天体。
月球自己并不发光,但能够反射太阳光。
3.观察月球正面:月海盆地多,环形山少。
背面:月海盆地少,环形山多。
(1)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
(2)月球照片上的黑色部分是月海盆地。
虽然被称为月海盆地,但里面并没有水。
4.模拟制造环形山托盘和细沙大小不同的石子撞击形成“环形山”(1)把细沙平铺在托盘里。
(2)用大小不同的石子撞击沙盘。
(3)试着撞击出大小重叠的“环形山”。
5.月球环形山形成原因的推测中,公认的观点是由来自宇宙的流星撞击形成的。
6.月球小档案(1)年龄:约45亿年。
(2)直径:约3500千米。
(3)与地球距离:约38万千米。
7.现在月球自转-周与环绕地球运动一周的时间相等,约是28天。
8.月球上没有水,没有空气,昼夜温差很大,气压小,辐射强,所以月球不适合人类居住。
9.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月相。
月相实际上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10.研究月相变化的规律时,按农历日期会更方便。
11.一个月内,上半月的月相是由缺到圆,下半月的月相是由圆到缺。
12.给月相排序(1)排成一字:直观地观察月相一个月内的连续变化过程。
(2)排成圆圈:可以了解月相大概以一个月为周期的连续变化过程。
★常考题型★判断题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上面是没有空气的。
( √)2.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
( ×)解析: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是月球,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金星,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
3.月球上的月海盆地中有大量的海水。
( ×)4.我们看到的月相是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 √)5.月相只有在夜晚可以看到。
( ×)6.月相变化与它和太阳、地球的相对位置变化有密切的关系。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降落伞》
重力
伞面
伞绳
重物
降落伞下降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1.我们的猜想:
(1)降落伞下降的快慢与下坠物体的轻重有关。 (2)降落伞下降的快慢与伞面的大小有关。 (3)降落伞下降的快慢与线的长短有关。
制作简易降落伞
1.准备好材料: 塑料纸、棉线、夹子、剪刀、胶带等。
2.制作简易降落伞的过程:
降落伞下降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1.我们的猜想:
(1)降落伞下降的快慢与下坠物体的轻重有关。 (2)降落伞下降的快慢与伞面的大小有关。 (3)降落伞下降的快慢与„„有关。
2.小组合作,实验探究:
实验设计与记录表 有 我的假设:降落伞下降的快慢与下坠物体的轻重 高度等 。 保持不变的是:伞面的大小、 需要改变的是: 下坠物体的重量 。 下落时间(秒) 第 1次 下坠物体的重量 第2次 第3次
五、课堂总结
1.通过学习,你们了解了哪些知识? 2.通过学习,你们还有哪些疑问?
5.
一、认识降落伞。
1.基本组成: 2.受力分析: 二、制作简易降落伞。 1.准备材料
降落伞
伞面 伞绳
重物 重 力 空 气 阻 力
降落伞在下降过程中受到重力、空气阻力等力的共同作用。
3.固定伞绳 三、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
2.实验结论:
2.粘好伞绳 4.试投、调整
1.我的猜想: 伞面大小、重物的轻重、„„
(1)降落伞下降的快慢与下坠物体的轻重有关,物体越重,降落伞下降的速度越快。 (2)降落伞下降的快慢与伞面的大小有关,伞面越大,降落伞下降的速度越慢。
四、降落伞的用途和种类。
1. 用途: 应急救生、稳定、减速、回收、空降空投、航空运动等。 2. 分类:人用伞、投物伞、阻力伞、特种用途伞等。
2021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3.水受热以后 知识点整理
2021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冷和热3.水受热以后1.冰、水、水蒸气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状态。
冰是固态,水是液态,水蒸气是气态。
冰、水、水蒸气的相同之处:无色、无味、透明……冰、水、水蒸气的不同之处:冰有固定形状,不会流动,是固体;水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是液体;水蒸气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是气体。
2.冰受热后从固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作融化。
3.冰融化前,温度持续上升。
当温度达到0°C时,冰开始融化,并且在融化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一直是0°C。
4.冰是水的固体形态,我们称之为固态,水是液体形态,我们称之为液态。
从固态冰变成液态水,需要的条件就是加热。
5.在一般情况下,当温度升高到100°C时,水会沸腾,并产生大量气泡。
水沸腾时的温度叫作水的沸点。
6.满壶的水烧开后会产生哪些现象?为什么?现象:水壶里的水变少了,产生了大量气泡;在壶盖和壶把手上有水珠形成。
原因:分别发生了沸腾和凝结。
7.画出冰融化的温度变化曲线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①冰融化前,温度是否持续上升?冰融化前,温度持续上升。
②冰融化时的温度是多少°C?冰融化时的温度是0°C。
③冰融化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的?冰融化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8.画出水沸腾前后的温度变化曲线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①水沸腾前,温度是否持续上升?水沸腾前,温度持续上升。
②水沸腾时的温度是多少°C?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C。
③水沸腾以后,停止加热前,温度是否继续上升?水沸腾以后,停止加热前,温度不再继续上升。
④停止加热后,烧杯中水面的位置会有什么变化?停止加热后,烧杯中水面的位置下降了。
小学四年级科学 苏教版 课时知识点
●●●1、(蝉鸣)提示正当盛夏,(狗吠)表示陌生人就在门外,(铃声)是上课下课的信号,(掌声)代表一种鼓励,(说话声)表示的意义更加丰富。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声音)。
2、在我们的周围,声音(无处不在),声音的主要功能是(传递信息)。
3、声音产生的原因: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物体振动(停止)后,声音随之(消失)。
4、哪些方法可以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摩擦)、(弹拨)、(敲击)、(吹气)可以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
5、声音传播的条件是(需要介质),也就是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6、声音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效果是(不同)的。
7、沙子、水和空气三种物质,传播声音效果最好的是(沙子),其次是(水),效果最不好的是(空气)。
8、声音是以(声波)的方式传播的。
声音传播的方向是向着(四面八方)的。
9、土电话的声音是通过(空气)--(棉线)--(空气)传播到另一个人的耳朵中的。
10、伏罂而听运用了什么科学道理?答:挖掘声通过土地向四面八方传播,传到坛子后引起坛壁振动,又引起坛内空气振动,空气的振动把声音传到了人的耳朵里。
11、用什么办法能使矿泉水瓶中的豆粒声音变小或消失?答:可以用柔软的吸声材料包裹瓶子,或者在瓶子里装上满满的水或有孔的柔软材料使振动不能发生。
12、选择:(1)“伏罂而听”故事中,声音主要是借助于(A、C)传入侦察兵的耳朵中。
A、土地B、空气C、坛子(2)上课铃声响起,小朋友们从各处跑向自己的教室,这说明声音传播的方向是朝着( B )的。
A、一个方向B、各个方向(3)下列材料中,声音在( C )中传播速度快。
A、空气B、水C、钢铁(4)传播声音速度最快的是( B )A、气体B、固体C、液体(5)用柔软的物质包裹物体,可使物体发出的声音( A )A、减小B、增加C、不变13、判断:(1)在真空中,我们听到的声音会更清晰。
(×)(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物体振动消失后声音不会消失。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昆虫》知识点整理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第9课庞大的“家族”1.昆虫是地球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动物群体,至今,科学家已经发现了约150万种动物,其中数量和种类最多的是昆虫,约有100余万种,占动物总数的61%。
昆虫不但种类多,而且同种的个体数量也十分惊人,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庞大“家族”。
这个“家族”的踪迹几乎遍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广泛适应各种环境条件,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
2.昆虫的共同特点:\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昆虫的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大多数昆虫都有一对或者两对翅膀。
3.在庞大的昆虫大家族中,甲虫是数量最多的一种昆虫。
4.甲虫作为昆虫家族中种类最多的成员,和其他昆虫一样具有昆虫的共同特征,不过他们也有自己的独有的特征——身体外部有硬壳,前翅变成硬的鞘翅覆盖在能飞的后翅上。
5.常见的昆虫主要有:蜜蜂、马蜂、蜻蜓、苍蝇、蚊子、牛虻、蝴蝶、步行虫、蟑螂、蝼蛄、地老虎、蝉的幼虫、负子蝽、田鳖、龟蝽、划蝽、石蛾、蜉蝣、跳蚤、虱子等。
6.描述昆虫的特征蜻蜓——眼睛很大,翅膀是透明的,是飞行能手,不仅可以朝前、朝后、朝侧面飞,还会像直升机那样悬停在空中。
蟑螂——身体翠绿,常常扮成绿色植物来隐蔽自己。
它的前足很发达,上面长满锋利的尖刺,捕捉猎物很方便。
7.把不是昆虫的找出来,在“○”里打“×”。
8.描述一种你熟悉的昆虫,并画一画。
蚂蚁,从外观上看是一种很小,很不起眼的小动物,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六只脚,全身呈黑色或棕色,头上长着两根细长的触角,爬起来敏捷自如。
第10课养昆虫10.养昆虫1.昆虫的一生在形态、生活习性方面会有很大的不同。
2.蚕的一生蚕宝宝的一生可以分为哪几个主要阶段?蚕的一生可以分为卵、蚁蚕、幼虫、结茧(蛹)、蛾(成虫)、雌雄交配几个阶段。
昆虫的个体发育过程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的叫作完全变态,蚕是完全变态昆虫,以卵繁殖。
蚕的生长发育与温度、湿度、食物等都有关系。
2021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冷和热》知识点整理
2021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冷和热》知识点整理冷热与温度冷和热是人类最早观察和认识的自然现象之一,与冷和热有关的现象称为热现象。
为了准确地表示温度,必须使用温度计来测量,手测量温度是不准确的。
温度计主要由液泡、液柱构成,使用摄氏度作为温度的计量单位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是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温度计上端,将温度计下端的液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待温度计的液柱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保持水平。
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须轻拿轻放。
热水在变凉过程中,水温是先快后慢地下降。
在实验中,如果发现结论与自己的假设不一致,也不要紧,因为假设仅仅是我们的主观判断,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所以我们的实验结论与自己的假设不一致,这也是很正常的。
常见的温度计有电子水温计、电子体温计、干湿温度计和红外线感应温度计。
热胀冷缩热胀冷缩是物体在温度变化时的一种自然现象。
物体在受热时会膨胀,当物体受冷时会收缩。
这是因为物体内部的分子在温度变化时会运动,当温度升高时,分子的运动加快,物体体积膨胀,液体和气体的体积变化更加明显。
相反,当温度降低时,分子的运动减慢,物体体积收缩,液体和气体的体积变化也更加明显。
热胀冷缩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建筑物和桥梁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膨胀和收缩,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温度计利用液泡的热胀冷缩特性来测量温度。
当液泡受热膨胀时,液柱会上升;当液泡受冷收缩时,液柱会下降。
使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操作,包括打开灯帽、点燃酒精灯、将被加热物体放在火焰外焰上加热、用灯帽盖灭火焰等步骤。
大多数物体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在遇冷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称为热胀冷缩。
水结冰时体积膨胀也是一种热胀冷缩的特性。
这种性质可以解释为什么夏天轮胎容易爆胎、瘪了的乒乓球放到热水里能够复原、夏天架电线时电线不能拉得太紧等现象。
在生活中,许多现象都与物体的热胀冷缩性质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四年级科学苏教版下册知识点及答案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第1课骨骼1:人体各部分骨骼的数量都是多少?答:人体共有206块骨骼,分为三部分:头骨29块(脑颅骨8块,面颅骨15块,听小骨6块),躯干骨51块(脊柱26块,胸骨1块,肋骨24块),四肢骨126块,(上肢骨64块,下肢骨62块)。
2:在x光照片上找出手的骨折处?答:小指的第二节处有骨折显示。
3:骨骼有哪些作用?答:(1)塑造体形(2)支撑躯体(3)运动(4)保护内脏器官(5)制造血细胞(6)储存身体所需的某些物质4:可以保护内脏器官的骨头有哪些?答:(1)颅骨保护脑髓和感觉器官(2)胸骨和肋骨保护和支持着心、大血管、肺等器官(3)骨盆保护支持着消化、泌尿、生殖器官。
5:哪些骨头参与了以下运动?答:吃饭时,上肢骨、下颌骨、脊柱参与了运动。
跳绳时,上肢骨、下肢骨参与了运动。
第2课关节1:人体可以自由活动的关节有哪些?答: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2:关节的作用是什么?答:运动作用、缓冲作用3:关节的运动方式有哪些?答:屈伸、旋转、既能屈伸又能旋转4:找出与人体相对应的活动关节答:(1)铰链关节(膝的弯曲伸直)(2)旋转关节(肘部的旋转)(3)球状关节(肩部的运动)第3课肌肉1:人体肌肉最多的地方是哪里?肌肉最少的地方是哪里?答:肌肉最多的地方:脸部。
肌肉最少的地方:手和脚部的掌心2:肌肉是如何工作的?答:弯腰时,后背肌肉收缩,腹部、大腿前部肌肉放松。
曲臂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放松;伸臂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放松。
3:不运动时,身体的哪些肌肉仍在工作?答:负责心跳、呼吸的一些肌肉第4课骨骼、肌肉的保健1:我们的骨骼和老师的骨骼有何不同?答:我们的骨骼较软,易变形,骨骼短、细。
2:哪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答:肉类、海鲜、豆奶类、牛奶3:如何在运动中避免受伤?答:(1)穿戴适当的防护性装备(2)运动前做一下准备活动(3)遵守合理的运动规则(4)选择安全的运动场所(5)使用软垫第二单元《养蚕》1、我们来养蚕1:关于养蚕我们知道些什么?答:如:(1)蚕爱吃桑叶;(2)蚕吐出的丝可以制作丝绸衣服;(3)蚕长大了会变成会飞的蚕蛾;(4)蚕室要经常消毒,门口应撒上鲜石灰粉。
(注:答案不确定,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准,只要合理,教师即予认可。
)(感悟:没有经过,没有体验,就欠缺正确的把握,教师必须融入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去。
)2: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想研究?答:例如:(1)蚕只吃桑叶吗?(2)蚕需要呼吸空气吗?它用什么来呼吸?(3)蚕会不会生病?生了病怎么办?(4)把蚕放在什么地方养最好呢?(5)蚕长大要花多长时间?蚕喜欢不喜欢阳光?才是问题的还可提出诸如:“蚕为什么要蜕皮?”、“茧子里有什么?”、“飞蛾从哪里来?”等问题。
3:它只吃桑叶吗?答:不是的,开始喂桑叶的,就一直不吃别的食物,如果开始一直喂饲料(或柘、楮、榆、蒲公英等叶子)而不接触桑叶的,它就能一直吃饲料(或前述叶子)。
4:它也要呼吸空气吗?它用什么来呼吸?答:蚕需要呼吸空气,是通过气门或气孔进行呼吸的。
(注:气门指蚕的幼虫两侧的9对孔,气孔指蚕卵表面所布满的无数的通气道)。
5:它会不会生病?生了病怎么办?答:它会生病。
生了病后,要及时为蚕室、蚕具冲刷消毒,通风透气,发现病死蚕,应将其放入盛有漂白粉或石灰的缸中,集中深埋或烧毁,并请兽医现场诊治。
(注:消毒时可用漂白粉、鲜石粉)。
6:把蚕放在什么地方养最好呢?答案一:在纸盒里养最好,因为纸盒可以吸去桑叶所散发的水气,可保持蚕居住的干燥环境。
(注:纸盒要放在通风且温度、湿度适宜的地方,要避免阳光直射。
)答案二:把蚕养在蚕房里最好。
(注:蚕房一般修建在保温干燥的地势,能做到“六面光、天花板、对流窗、地火道、防蝇窗、消毒池、蒸气灶”等,蚕房四周要栽植树木,以便夏秋遮荫防热,通风透气,调节蚕室温湿度,促进蚕生长发育。
26度上下的温度是养蚕的最适宜温度)。
7:观察蚕卵,说一说蚕卵是什么样的。
答:蚕卵呈扁平的椭圆形,灰紫色,快孵出蚕的卵会变大,变白,卵壳接近透明,已能看清蚕宝宝蜷曲在里面的样子。
(注:长约1.3毫米左右,宽约1毫米,厚度仅为0.5毫米,很像细细的芝麻)。
8:观察蚁蚕,说一说蚁蚕是什么样的?答:刚出壳的小蚕,全身乌黑,布满细毛,形似蚂蚁,因此叫它蚁蚕,一般只有3-4毫米长,身上有一根不长的细丝,作用是将它固定在食物上,以免被风吹跑。
2、给蚕宝宝记日记1:比一比,看吃桑叶的蚕和吃莴苣叶的蚕,哪个长得更好些?答:吃桑叶的蚕长得更好些。
(注:科学家经过化验后发现,桑叶的营养成分特别丰富,每100克干桑叶含有24克蛋白质,4克脂肪,52.9克食物纤维,以及大量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
2:用莴苣叶喂蚕,蚕也能吐丝吗?答:能吐丝,但结的茧比较小,不太白。
3:蚕宝宝是怎样蜕皮的?答:蚁蚕在蜕皮前,吐出丝来把自己的脚固定在匾上或纸盒上,头部和胸部都高高地抬起,不再动弹,它正在做蜕皮的准备,等到细皮蜕去,新皮长出以后,蚕宝宝就进入下一个龄期。
人们把蚁蚕作为一龄蚕,蜕了第一次皮的蚕宝宝称为二龄蚕。
在我国,蚕农饲养的蚕宝宝绝大多数要经历五龄。
(注:到了第五龄后末期,它们的体重已经是刚孵化的蚁蚕的1万多倍,体积则增加了500多倍,体内的丝腺重量也已经增加了16万倍。
)4:蚕为什么要蜕皮?蜕皮后蚕宝宝有什么变化?答:因为蚕宝宝要经过四次眠后蜕皮的过程,才能逐步长大。
这是由于幼虫子表皮的容量有限,其生长到一定阶段必须蜕其旧皮,换上新皮,才能适应继续生长的需要,蜕皮后,一直要到半天以后,才吃桑叶,它的“牙”还很嫩,体积有了增加。
5:蚕宝宝是什么时候开始吐丝的?答:蚕宝宝长到五龄末期,身体会变得白而亮,不吃桑叶了,寻找可以结茧的地方吐丝。
6:拿着茧摇一摇,对着光亮照一照,看看里面的蚕是什么样子的?答:里面的蚕变成了蛹,身体呈纺缍形,头部很小,腹面长有一对复眼和一对触角,体色发黄,还可以看到蛹长出了一对翅膀和3对足。
7:剪开茧子后的蛹还能活吗?答:仍能正常发育。
8:你会辩认蚕蛾的雌雄吗?答: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辩认:9:蚕蛾交配时你有什么发现?答:我们可以发现,蚕蛾虽然长着一对翅膀,但翅膀太小,身体又太笨重,只能振动着翅膀在地上爬行。
当雌雄蛾在一起时,雌蛾尾部发出香味,雄蛾根据香味,找到雌蛾交配。
(注:一只蛾子一般产卵500多粒)。
3、我们来抽丝1:你知道养蚕抽丝的传说故事吗?答:我听说过五千年前的螺祖教会人们养蚕抽丝,她被后人尊为蚕神。
以前,人不会织布纺花,都是穿树叶、兽皮。
打猎很不得劲,都着急,可谁也生不出法子来。
嫘祖在雷泽打猎、捕鱼,打来的野兽用火煮熟来吃,比生吃香味可口。
有一次从树上落下来的几个蚕正落在煮肉剩下的肉汤里。
嫘祖用棍往外捞,捞捞搅搅,白丝缠住了棍头,嫘祖觉着稀奇,这是什么东西,捞出来的白条拉不断?接着她又从树上摘了好多蚕,放到热水锅里,煮着搅着,把蚕条搅成一团,在蚕丝上睡觉又暖又暄,舒服极了。
嫘祖管树上的小虫,起初叫天虫,后来叫蚕,结成的小圆团叫茧,为了多抽些丝,她就开始养蚕。
别人见她养蚕抽丝,也学着养,越养越多。
她把细细的蚕丝拧成细线,织网扑鱼,比手抓快的多。
后来,又有了新发展,用蚕丝织成布,代替树、叶、兽皮,穿在身上,又轻巧,又暖和,干活还方便,养蚕的更多了。
2:先猜一猜,一个蚕茧的蚕丝有多长?答:一根丝最长达3000米。
实验与制作操作名称:抽丝材料准备:一盆开水、一个浸泡在开水中已近10分钟的蚕茧,一个硬纸板做成的纸筒,牙刷操作方法:先用牙刷的毛钩住蚕茧外表的浮丝,转动牙刷后耐心抽出一根完整的蚕丝,再将丝头缠绕在纸筒上,转动纸筒即可抽丝。
第4课养蚕经验交流会1:在养蚕的过程中,你发现蚕经过了哪些变化?答:蚕的一生要经历四次变态:蚕卵—蚕—蚕蛹—蚕蛾。
蚕蛾是蚕的幼虫到成虫的变化阶段。
简单的说,蚕的一生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2:还有哪些动物也像蚕一样,一生要经过几次变化?答:例如蝴蝶一生要经过四次变态,蚂蚁、蝉一生要经过三次变态。
3:比较蚕蛾和蝴蝶有哪些不同点和相同点,把结论记在活动记录上。
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第一课一切都在运动中1、下面图片中有那些物体发生了运动?你是怎么知道的?答:鸟儿在天空中飞翔,鸳鸯在水中游,小乌龟在岸上爬,行驶的汽车和自行车等。
②、坐在缓慢行驶的汽车上,你怎么知道汽车在前进?答:看到树在后退、房子在后退、站着不动的人在后退、电线杆在后退等。
③、坐在车上为什么会有附近的树在倒退的感觉呢?答:因为车上的人是以车为参照物的,或者说是以车上同行的人或物为参照物的。
④、乘坐电梯上下的人动了吗?答:如果我在电梯上,以电梯或电梯上的其他人为参照物,我觉得自己没有动;如果我不在电梯一周围其他静止的事物为参照物,我会觉得电梯上的人动了。
⑤、怎样判断拔河比赛的输赢?答:拔河比赛时以地下的白线为参照物,绳上的红领巾偏向哪一方即为哪一方赢。
⑥、你能解释“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山两岸走”这句话吗?答:这句话中作者是以竹排为参照物,人随着竹排在江中前进,而两岸原本不动的巍巍青山就会让你感觉在后退。
⑦、如果你坐在一列告诉行驶的列车车厢里,一位旅客在过道里经过,你会觉得他走的快还是慢?对于站台上的人来说呢?答:如果你作在一列高速列车的车厢里,一位旅客在过道上经过,你会感到他的速度很正常,这是以列车为参照物:但是对于站台上的人来说,这个人的移动和火车的速度车不多,也就很难看出这个人在移动,因为站台上的人以他周围静止的事物为参照物。
⑧、有没有绝对不动或静止的物体?答:没有。
因为地球每时每刻都在自转,相对与地面处于静止状态的物体,每天都会随着地球的运动而运动,所以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
⑨、毛泽东写过“作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样的诗句,你能理解它的意思吗?答:可理解为人“坐地”(不动),相对地面是静止的,但地球在自转,一天时间内“坐地”的人相对于地心就转动了八万里,“一千河”泛指宇宙中很多的星河,地球在天空中转动,所以住在地球上的人也在“巡天”。
第二课运动的快慢1、刘翔参加的是什么竞赛项目?他的最好成绩是多少?答:刘翔参加的是110米栏,他的最好成绩是12秒91。
②、气象台在发布台风预报时除了有时间、风速、风级以外,还强调了什么?为什么?答:还强调了风向,因为只有知道了风向才能准确知道台风对我们有没有影响。
③、你用什么办法能判断出以下事物在生长或运动呢?答:指甲的生长和小苗的生长可以用尺子量出来;水位有上升可以借助水位表来测量;月亮的移动可以借助周围固定的物体;如树、楼层等来判断它在运动。
第三课运动的方式1、你能按照运动的路线,试着将它们分成两类吗?是否还可以接着往下分?答:图中在直滑梯上下滑,球的上下弹动可划直线运动,风车转动、荡秋千、青蛙跳跃可划入曲线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