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脑室外引流ppt课件

合集下载

脑室外引流PPT课件

脑室外引流PPT课件
15
意识:
主要观察患者是否清醒以及意识障碍的程度和 演变过程。
通过对言语的回答,眼睛的活动,定位动作来 判断患者是属于清醒,嗜睡,昏睡及昏迷的状态。
16
瞳孔:
观察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情况,判断瞳孔是否 等大等圆,对光放射是否灵敏。
17
生命体征:
即对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的观察。严重的颅内 压增高时,脉搏缓慢而洪大,呼吸深慢,血压高, 对高热患者要采取积极降温措施,如效果不佳,报 告医生行冬眠低温疗法,以降低脑细胞耗氧量,提 高神经元对缺氧的耐受性。
22
引流管的护理
一、引流管的位置及保护
1、待病人回病房后,妥善固定引流管及引流瓶,引流管开口需高于侧脑室平 面10-15cm,以维持正常的颅内压。 2、对不合作的患者可适当加以约束;对烦躁不安者应给予镇静剂;对清醒患 者告知置管的重要性和目的及活动时引流管的摆放位置,以取得合作。 3、患者头部活动应适当限制,翻身和操作时避免牵拉引流管。 4、转移患者时先夹闭引流管,妥善固定后再行转移。
23
二、引流速度及引流量:
1、术后早期要注意控制引流速度,若引流过快过多,可使颅内压骤然降低, 导致意外发生。 2、术后早期应适当将引流袋挂高,以减低流速度,待颅内压力平衡后再放 低。 3、正常脑脊液每日分泌400-500ml,每日引流量以不超过500ml为宜;颅内 感染病人因脑脊液分泌增多,引流量可适当增加,但同时应注意补液,以保 证水电解质平衡。
20
保持循环系统的稳定:
详细记录24h出入量,观察尿量、皮肤及有无紫绀等, 根据尿量、血压、脉搏及末梢循环情况调节输液量及速度, 防止输液量不足或过多,应适当给予降压药保证血压控制 在安全范围,或应用脱水药、利尿剂降低颅内压,避免血 压波动过大引起再抽搐的部位,眼球及眼部转动的方 向及发作后有无肢体活动障碍等。

脑室引流ppt课件

脑室引流ppt课件
.
标记基底节血肿在颞部的 体表投影,O点为中心点标 记自穿刺点至血肿前后壁 及中心的范围线,用以术 中判断穿刺方向。由于基 底节区血肿中心和脑室额 角多在同一冠状面上,因 此实际穿刺过程中指向 双侧外耳道的假想连线 即可。
1.标线消毒铺单后状态
2.以4mm电钻钻颅过程
4.置入引流管后可见暗 红色液态血肿抽出
.
指导要点
患者按要求卧位。
引流袋位置不 能随意移动
保持伤口敷料 清洁,不可抓 挠伤口
.
再见. …
地球不会因我而转动
但 . 世界会因我而不同
1)颅内压:应仍将引流瓶置于正常高度。 2)引流管放入脑室过深过长,在脑室内弯曲成角,可将 引流管向外抽拉至有脑脊液流出时重新固定。 3)管口吸附于脑室壁,可将引流管轻轻旋转,使其离开 脑室壁。 4)如血凝块或脑组织堵塞,可在严格消毒后,用无菌注 射器轻轻向外抽吸。如上述处理无效,应告知医生。 4、引流管要在头皮上固定好,包扎后在敷料外仍需用胶布 绕管两周固定,防止引流管脱出。
行脑室引流术,以降低颅内压
.
脑室引流管护理
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a
脑室引流高度b
引流速度及量的控制c
保持引流管的通畅e
.
观察引流物性状d 拔管护理f
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 每日定时倾倒引流液,准确记录引流 量,在倾倒引流液前后要对引流袋口进 行严格消毒。
• 更换引流袋及倾倒引流液时应夹闭引 流管以免管内脑脊液逆流回脑室,禁止 在引流管上穿刺以免造成污染。
.
拔管
1
正常情况下脑室引流管一般放置 3~4天,有时延长至7天
2
拔管前一天夹闭引流管或试行抬高引流管,如患者无头痛、呕吐等颅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 ppt课件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 ppt课件

术后1~2天脑脊液可略带血 性,以后转为橙黄色
每日分泌400~500 ml,特殊情况如 颅内感染患者因脑脊液分泌过多引 流量可适量增加。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 ppt课件
14
观察记录
术后早期要注意控制引流速度,若引流过快过多,可使颅内
1
压骤然降低,导致意外发生。术后早期应适当将引流袋挂高,
以减低流速,待颅内压力平衡后再放低。
脑室引流管的位置:必须高于侧脑室也就是
它的出口10~15 cm,引流袋过高超出颅内压力高度时,脑脊液引流受阻就起不到降 低颅内压的作用;引流袋过低脑脊液引流过快,可致颅内压骤降,易引起脑室内出血
或小脑幕裂孔疝,因此每班必须加强巡视及严格床头交按班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 ppt课件
13
观察记录
正常脑脊液无 色透明,无沉淀
要时作脑脊液常规检查或细菌培养。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 ppt课件
16
预防感染
1
减少室内人员流 动,限制探视, 保持空气清新
2
6
保持伤口敷料干 燥、清洁,搬动 患者时可暂夹闭 引流管,防止引 流液逆流,在进 行各项操作时严 格遵照无菌操作
原则
倾倒引流液时避免 抬高引流袋以免反 流,要严格无菌操
作。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 ppt课件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 ppt课件
9
术前准备及护理
(3)协助医师进行操作,患者仰卧,固定患者 头部,躁动患者约束上下肢。
(4)穿刺时要密切观察患者头痛、呕吐情况及 神志、瞳孔的变化,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及 时通知医生手术抢救。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 ppt课件
10
术后护理
一般护理
绝对卧床休息,床头抬高15°~30°,以利静 脉回流,降低颅内压。保持病房内清洁卫生 及空气流通。加强对患者生活护理及心理护 理以及口腔、皮肤等的护理。对于小儿、神 志不清、躁动的患者应有专人看管,必要时 使用约束带。

侧脑室外引流PPT课件

侧脑室外引流PPT课件

9
操作示意图
10
穿刺部位
a.前角:
穿刺点:冠状缝前中线旁开各2.5cm(临床最为常用) 穿刺方向:与矢状面平行,对准两外耳道假想连线 穿刺深度m,中线旁开3cm 穿刺方向:对准同侧眉弓外端 穿刺深度:不超过5-6cm
11
穿刺部位
c.侧方:
穿刺点:穿刺下角时在耳廓最高点上方1cm,穿刺 三角区时在外耳孔上方及后方各4cm 穿刺方向:垂直金进针 穿刺深度:4-5cm
3
脑脊液循环
4
各项参考值
压力:侧卧位,成人为80-200mmH2O;儿童为40-100mmH2O,新 生儿为10-14mmH2O 性状:无色透明液体 细胞分类及计数:少量淋巴、单核细胞;成人:(08)×106/L;儿童:(0-15)×106/L;新生儿:(0-30)×106/L 蛋白定量:腰椎穿刺:0.15-0.45g/L;脑室穿刺:0.050.15g/1;脑池穿刺:0.10-0.25g/L。 葡萄糖定量:成人:2.8-4.5mmol/L:儿童:3.1-4.4mmol/1; 婴儿:3.9-5.0mmol/L,约为血糖的60-70% 氯化物测定:成人:120-132mmol/L;儿童:111-123mmol/L; 婴儿:110-122mmol/L
d.眶上(紧急情况下采用):
穿刺点:眶上缘中点下后0.5cm 穿刺方向:与矢状面平行,对准侧脑室前角 穿刺深度:4-5cm
12
术后护理
引流管放置高度 感染预防 引流管堵塞的预防:间断挤按,防打折 防止引流管脱出:妥善固定,标识深度 拔除时机
13
引流管高度
常规:高于侧脑室10-15cm 平卧位:高于外耳孔10-15cm 侧卧位:高于正中矢状面15-18cm 特殊情况: 感染:低于侧脑室水平,充分引流感染脑脊液 慢性脑积水:适当提高,防止颅内压急剧降低, 发生硬膜外血肿 应从引流管的最低点算起

《侧脑室外引流》课件

《侧脑室外引流》课件
法有效降低颅内压。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避免损伤脑组织
在置入引流管时,应小心操作 ,避免损伤脑组织。
预防脑脊液漏
对于脑脊液漏,可采取头低脚 高位,以减少漏出。
严格无菌操作
在引流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 菌操作原则,减少感染的风险 。
及时处理出血
若发生出血,应及时止血,必 要时需手术处理。
监测颅内压
在引流过程中,应密切监测颅 内压,确保引流适度。
术后恢复
患者是一位年轻女性,因车祸导致脑 部损伤,需要进行侧脑室外引流手术 。
手术后,患者颅内压得到有效控制, 病情逐渐好转,最终成功康复。
手术过程
医生在患者的头部进行钻孔,放置引 流管,将脑室内的血性液体引流至腹 腔。
成功案例三
患者情况
患者是一位老年男性,因脑出血 需要进行侧脑室外引流手术。
手术过程
进行必要的术前检查,如 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 图等,确保患者身体状况 适合手术。
术前准备
为患者进行术前备皮、禁 食、灌肠等准备工作,确 保手术顺利进行。
手术过程详解
01Hale Waihona Puke 020304
麻醉
根据患者的年龄和病情选择合 适的麻醉方式,确保手术过程
中患者无痛、无意识。
手术切口
在患者头部选择合适的位置, 切开皮肤和组织,暴露出脑膜
脑室扩大
由于脑积水等原因导致的脑室扩大,需要进行引流以减轻症状。
需要进行颅内手术前的减压
在某些颅内手术前,为了降低颅内压、便于手术操作,会先进行侧 脑室外引流。
02
CATALOGUE
侧脑室外引流手术过程
手术前的准备
诊断与评估
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 估,确定是否需要进行侧 脑室外引流手术。

脑室引流的护理ppt课件

脑室引流的护理ppt课件


4.1

术后护理-----瞳孔观察


正常瞳孔:双侧瞳孔正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 直径2—4mm.边缘整齐。 瞳孔小于2 mm称为瞳孔缩小. 瞳孔>5mm称为瞳孔散大。
瞳孔观察
4.1术后护理----- 生命体征的观察

病情观察的目的是及时发现疾病变化的先兆, 抓紧有利时机,积极治疗,争取最佳的效果。
意识障碍的类型在临床上可分为清楚、嗜睡、 神志朦胧、昏迷。
4.1

术后护理-----意识观察
清楚 是指对外界刺激反应正常,各种生理 反射存在,能正确回答问题。
4.1

术后护理-----意识观察
嗜睡 是指在足够的睡眠时间以外,仍处于昏 睡状态,对周围事物淡漠,对环境识别能力较 差,各种生理反射存在,但是较迟缓,对物理 刺激有反应,唤醒后可以正确回答问题,但合 作欠佳。
4.1

术后护理-----意识观察
朦胧 是指病人轻度意识障碍,定向力部分 降低,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瞳孔角膜及吞 咽反射存在,倦卧或者轻度烦躁,能主动变 换体位,对检查不合作,呼之能应,不能正 确回答问题。
4.1

术后护理-----意识观察
昏迷 是指病人意识完全丧失,运动、感觉和
反射功能障碍,不能被任何刺激唤醒,昏迷分 为三度:轻度、中度、重度。

高度:引流袋悬挂于距侧脑室10-15cm高度, 以维持正常颅内压。
4.2术后护理---妥善固定引流袋---高度


颅腔容纳着脑组织、脑脊液和血液三种内容物, 这三种内容物使颅内保持一定的压力,称为颅 内压。 颅内压正常值成人为70—180mmH2O. 颅脑损伤引起的血肿、脑挫裂伤或脑组织肿胀 引起颅腔容积与颅内容物体积之间的平衡失调, 超过生理调节功能的限度时出现颅内压增高, 当颅压>180mmH2O时,病人可出现剧烈头痛、 喷射性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

侧脑室外引流幻灯片

侧脑室外引流幻灯片

临床应用
➢脑脊液改道:急性梗阻性脑积水、 脑脊液漏
➢脑脊液引流:脑出血、颅内感染、 脑室内病变术后
➢脑室内给药:尿激酶、抗生素 ➢颅内压力监测
小脑肿瘤并脑积水
小脑出血破入脑室
发病当日 变症当日
操作方法
1.麻醉:局麻或全麻 2.切开头皮:以穿刺点为中心,约2cm 3.颅骨钻孔 4.穿刺侧脑室 5.引流管接外引流装置
压力:侧卧位,成人为80-200mmH2O;儿童为40-100mmH2O,新 生儿为10-14mmH2O 性状:无色透明液体 细胞分类及计数:少量淋巴、单核细胞;成人:(08)×106/L;儿童:(0-15)×106/L;新生儿:(0-30)×106/L 蛋白定量:腰椎穿刺:0.15-0.45g/L;脑室穿刺:0.050.15g/1;脑池穿刺:0.10-0.25g/L。 葡萄糖定量:成人:2.8-4.5mmol/L:儿童:3.1-4.4mmol/1; 婴儿:3.9-5.0mmol/L,约为血糖的60-70% 氯化物测定:成人:120-132mmol/L;儿童:111-123mmol/L; 婴儿:110-122mmol/L
侧脑室外引流幻灯 片
侧脑室外引流
脑室系统解剖
脑脊液生理
来源:侧脑室底部和第三、四脑室顶部脉络丛 量:库存100~150ml,日分泌400~500ml,约20ml/H 作用:对脑和脊髓起缓冲作用;调节颅内压力;运输 营养物质及代谢产物;调节酸碱平衡;参与神经内 分泌调节等
脑脊液循环
各项参考值
➢ 特殊情况: 感染:低于侧脑室水平,充分引流感染脑脊液 慢性脑积水:适当提高,防止颅内压急剧降低, 发生硬膜外血肿
➢ 应从引流管的最低点算起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脑室引流操作PPT课件

脑室引流操作PPT课件

预防感染
脑室引流是引起脑室感 染的途径,必须注意每环节,
严格无菌操作原则 每日定时在无菌操作下换无菌引
流袋,更换引流袋时应先夹闭引流管避 免管内脑脊液逆流引起感染,同时在进行相 关检查如需搬动患者时也应夹闭引流管防止
因体位的改变引起不适。
引流不通畅
1. 因颅内压偏低而引起引流不通畅者暂不引流, 对症处理。
2. 因引流管盘曲成角引起者可请医生对照x光 片,将引流管缓慢向外抽出至有脑脊液流出 并重新固定。
3. 因管口吸附脑室壁引起者可将引流管轻轻旋 转,使管口离开室壁。
4. 若阻塞可用注射器轻轻向外回抽,切不可注 入0.9%氯化钠溶液冲洗,必要时换管。
脑 室 引 流注意事项
1、当病人下床时,应暂时夹闭引流管,以防引流过度。 2、注意引流过度的表现:出汗、心博过速、头痛、恶心。 3、引流管如无脑脊液流出,在排除引流管不通后,可能有 以下原因:
2. 术后1-2 d脑脊液可略带血性,以后转为淡血性
3. 如术后脑脊液中有大量鲜血,或术后血性脑脊液 的颜色逐渐加深,并出现血压波动,则提示有脑 室出血,出血量过多时应急诊手术止血
4. 发现脑脊液混浊,呈毛玻璃状或有絮状物,并且 临床出现高热、呕吐、抽搐等症状时,应马上将 脑脊液送检
保持引流管通畅
•引流管不可受压、扭曲、折叠,定时挤压引 流管。 •应适当限制病人头部活动范围,活动及翻身 时应避免牵拉引流管。 •对于躁动的病人可以适当约束双上肢的活动, 一般使用约束带,不可牵拉引流管,防止引 流管脱落。 •搬运病人时,暂夹闭引流管。
保持引流管通畅
注意脑室引流管不同于其他引流管的是:脑 室引流管必须高于侧脑室也就是它的出口10~15 cm,引流袋过高超出颅内压力高度时,脑脊液引 流受阻就起不到降低颅内压的作用;引流袋过低脑 脊液引流过快,可致颅内压骤降,易引起脑室内出 血或小脑幕裂孔疝,因此每班必须加强巡视及严格 床头交按班

侧脑室引流术PPT课件

侧脑室引流术PPT课件

CTA
13
DSA
颅内动脉瘤简介
治疗方案:
➢ 一般处理:绝对卧床休息,降低颅内压,抗血管痉挛, 控制高血压,补液维持保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等。
➢ 主要治疗手段:

开颅动脉瘤夹闭
14
血管内介入治疗
护理诊断
❖ 早期潜在并发症:脑疝、再出血、血管痉挛、脑积水等; ❖ 疼痛; ❖ 感染; ❖ 知识缺乏; ❖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 后期潜在并发症:压疮、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等
11
颅内动脉瘤简介
辅助检查:
➢ DSA:颅内动脉瘤诊断金标准,可以判明动脉瘤的准确 位置、形态、内径、数目、血管痉挛情况等;
➢ CTA或MRA :无创性检查,安全迅速、可靠,常用于 早期颅内动脉瘤筛选;
➢ 3D-CT:可从不同角度了解动脉瘤与载瘤动脉的关系。
12
影像资料
右大脑中动脉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CT)
➢ 保持患者绝对卧床、避免刺激、集中护理,为病人提供 安静、安全、舒适的休养环境。
➢ 保持呼吸道通畅。 ➢ 脱水治疗,降低颅内压。 ➢ 避免诱因:避免精神紧张、情绪波动、用力排便、屏气、
剧烈咳嗽及血压过高等。可遵嘱予通便、降压、镇静等 处理 。
22
后期潜在并发症的预防
➢ 压疮:定时翻身,一般每2~3小时翻身一次;保持床
7
颅内动脉瘤简介
❖ 系指脑动脉壁的异常膨出部分,是引起自发 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最常见原因。
❖ 任何年龄可发病,40-66岁常见,80%发生 于脑底动脉环前半部。
❖ 临床上以自发脑出血、脑血管痉挛、动眼神 经麻痹等局灶症状为特点。
8
颅内动脉瘤简介
病因尚不明确,有以下几种学说: ❖ 动脉壁先天缺陷:颅内Willis环的动脉分叉处的动脉

《脑室引流护理》ppt课件

《脑室引流护理》ppt课件

01
02
患者基本信息:年龄、性别、 诊断、病程等
脑室引流术过程简述
03
04
术后护理措施及效果
患者康复情况及随访结果
失败案例分析
01 患者基本信息:年龄、性别、诊断、病程 等
02
脑室引流术过程简述
03
术后护理失误及原因分析
04
改进措施及效果评估
经验交流与讨论
01
02
03
04
护理人员在脑室引流术 中的角色和职责
其他并发症
脑脊液漏
在引流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引流管 周围的组织,避免脑脊液漏。
颅内压过低
过度引流可能导致颅内压过低,出 现头晕、头痛等症状,应适当调整 引流速度和量。
癫痫发作
部分患者可能在引流过程中出现癫 痫发作,应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
04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患者教育内容与方法
疾病基础知识
并发症预防
向患者介绍脑室引流的目的、方法、 注意事项等,帮助患者了解疾病和治 疗过程。
向患者介绍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其预 防方法,如感染、出血等。
日常生活指导
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饮 食、休息、运动等,以促进身体康复 。
心理支持技巧与注意事项
倾听与理解
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和感受,理解患 者的心理状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
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及时发现 并处理异常情况。
05
06
根据患者情况及时调整引流管的压力和流 量,避免过度引流或引流不足。
02
脑室引流护理操作流程
术前准备
01
02
03
评估患者
了解患者病史、意识状态 、生命体征等,评估患者 是否适合进行脑室引流。

脑室引流的护理PPT参考幻灯片

脑室引流的护理PPT参考幻灯片
12
(3)引流管的位置:严格保持引流袋无菌,引流袋 悬挂于床头,高于脑室10~15 cm处或遵医嘱,切 不可随意移动引流袋的高度,位置过高影响脑脊 液引流,使颅内压增高,过低使脑脊液流失,导 致颅内压低。
13
(4) 引流速度及量:术后早期尤其要注意控制引流 速度,若引流过快过多,可使颅内压骤然降低, 导致意外发生。因此,术后早期应适当将引流袋 挂高,以减低流速,待颅内压力平衡后再放低。 此外,因正常脑脊液每日分泌400-500ml,故每日 引流量不超过500ml为宜;颅内感染病人因脑脊 液分泌过多,引流量可适当增加,但同时应注意 补液,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20
(4)引流管周围敷料应保持干燥无菌,如敷料被湿透,应查明 原因及时更换。
(5)引流期间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引流时间不宜过长,一般 为5~7天,如引流超期应更换穿刺部位
(6) 严密观察患者一般情况及神经系统变化,观察脑脊液的 颜色和量,注意脑脊液有无浑浊、沉淀,及时送检。如患 者出现体温升高、头痛、呕吐、颈项强直、脑膜刺激征等 颅内感染征象时,及时通知医师,联合应用大剂量抗生素 治疗,患者高热时,给予药物或物理降温,寒战时予以保 温(预防烫伤)。此时患者消耗大,应给予高营养、高热量 (3 kcal/d)、易消化饮食,抽搐时应用抗癫痫药物。
10
术前准备及护理
(3)协助医师进行操作,患者仰卧,固定患者头部, 躁动患者约束上下肢。
(4)穿刺时要密切观察患者头痛、呕吐情况及神志、 瞳孔的变化,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手 术抢救。
11
术后护理
(1)休息:患者绝对卧床,床头抬高15°~30°,便于 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及减轻脑水肿。
(2)引流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神志、血压、脉搏、呼 吸及病情变化,每小时测量并记录一次,注意肢 体活动情况,如发现颅内压继续增高,应及时检 查引流管是否通畅或适当将引流袋高度降低,若 患者病情有异常改变,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脑室引流护理》ppt课件

《脑室引流护理》ppt课件
理术后并发症。
引流管护理
保持引流管通畅,记录引流液 量、颜色、性质等,根据医嘱 调整引流管高度,控制引流速 度。
预防感染
定期更换敷料,保持头部伤口 干燥清洁,根据医嘱使用抗生 素,预防感染。
康复训练
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制定个性 化的康复训练计划,促进患者 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03 脑室引流护理
《脑室引流护理》ppt课件
汇报人: 2023-11-22
contents
目录
• 脑室引流概述 • 脑室引流技术 • 脑室引流护理 • 脑室引流的并发症与防治 • 案例分析和讨论 • 总结与展望
01 脑室引流概述
脑室引流定义
定义
脑室引流是通过放置引流管,将 脑脊液从脑室中引出,以降低颅 内压和减轻脑室扩张的一种治疗 方法。
禁忌症:对于严重颅脑损伤、颅骨骨折、颅内感染等病人,以及存在严重凝血功能 障碍、低血压等病人,应避免进行脑室引流。
以上内容为《脑室引流护理》ppt课件的扩展结果,仅供参考。在实际应用过程中, 还需根据具体情况和医生建议进行护理和操作。
02 脑室引流技术
脑室引流术前准备
术前评估
术前检查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神经系 统状况、凝血功能、心肺功能等,以确定 手术可行性和风险。
护理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
01
感染
02
原因:无菌操作不严格、长时间留置引流装置等
解决策略:加强无菌操作培训,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定期更换
03
引流装置
护理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
颅内压波动
原因:引流过度或不足、患者体位改变等
解决策略:调整引流系统的参数,保持患者体位稳定,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脑室引流护理 PPT课件

脑室引流护理 PPT课件


(二) 脑疝 发生原因 :因引流袋位臵过低或变 化体位时,接头脱落,使脑脊液流出 过多、过快,颅内压力突然降低,使 脑干上移而发生小脑疝;也可因引流不 畅,高颅压得不到纠正,而发生枕骨 大孔疝。
预防措施 (1)调节引流袋的高度,使颅内压逐渐下 降到正常水平,第1天应保持颅内压不 低于原高压水平的30%~50%,注意引流 袋的高度。 (2)更换引流袋和调节引流袋高度时,应 避免大幅度升降。 (3) 保持引流管通畅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一) 颅内感染 很少发生,可因操作中无菌观念不强、穿 刺器械及引流装臵消毒不严、穿刺部位有炎 症或感染,持续引流时间过长等引起。
预防措施 (1)保持病室清洁,定时消毒,最好将患者安臵 在单人房间。 (2)进行各种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要求, 整个引流系统应保持密闭和无菌,不可任意 拆卸或在引流袋上穿刺,引流袋每天更换一 次。 (3) 预防脑脊液倒流,更换引流袋时应先夹紧引 流管,引流袋应悬挂于床头,不可过高或过 低,引流不畅时,及时查清原因并通知医生。

每日定时更换引流袋,记录引流液量 用胶布注明引流管名称、留臵日期贴于引流 管上 更换时先夹管用碘伏离心式消毒引流管壁, 更换新的无菌引流袋,注意保持整个装臵无 菌,必要时作脑脊液检查或细菌培养

(二)引流袋高度

平卧位: 引流管开口需高出侧脑室10~15 cm (儿童5~10cm)
侧卧位: 以正中矢状面为基线,高出15~18 ㎝ 病人病情稳定即可将床头抬高15度-30度

(三)颅内出血 发生原因 :穿刺不力,穿刺针固定不牢,在 颅内活动引起脑组织脉络丛血管损伤而导致 脑室内出血,或因颅内压降得过低,脑组织 塌陷,使桥静脉撕裂,造成硬膜下血肿。

脑室引流术PPT资料

脑室引流术PPT资料
脑室引流术
应用解剖:
脑室系统包括位于两侧大脑半球内对称的左右侧脑室,位于脑幕上中线部位, 经室间孔与两侧脑室相通的第三脑室,中脑导水管以及位于颅后窝小脑半球与桥 脑延髓之间的第四脑室(图1)。脑室穿刺仅指穿刺两侧侧脑室而言。
侧脑室在两侧大脑半球内,成狭窄而纵行的裂隙状,分为下列几部分: 前角(额角):在额叶内,其上壁及前壁为胼胝体前部,外壁为尾状核头,内 壁为透明隔。内下部有室间孔,经此与第三脑室相通。 体部:为水平位裂隙,在顶叶内。上壁为胼胝体,内壁为透明隔,下壁由内向 外为穹隆、脉络丛、丘脑背面、终纹和尾状核。
体部和后角、下角相移行处为三角部。体部和下角内有侧脑室脉络丛,与第三 脑室脉络组织在室间孔处相续。脉络丛球在侧脑室三角部。
图1 脑室系统上面及侧位观 A-上面观;B-侧面观
适应证:
(1)因脑积水引起严重颅内压增高的病人,病情重危甚至发生脑疝或昏迷时, 先采用脑室穿刺和引流,作为紧急减压抢救措施,为进一步检查治疗创造条件。 (2)脑室内有出血的病人,穿刺引流血性脑脊液可减轻脑室反应及防止脑室系 统阻塞。 (3)开颅术中为降低颅内压,有利于改善手术区的显露,常穿刺侧脑室,引流 脑脊液。术后尤其在颅后窝术后为解除反应性颅内高压,也常用侧脑室外引流。 (4)向脑室内注入阳性对比剂或气体做脑室造影。 (5)引流炎性脑脊液,或向脑室内注入抗生素治疗室管膜炎。 (6)向脑室内注入靛胭脂1ml或酚磺肽1ml,鉴别是交通性抑或梗阻性脑积水。
图6 套式颅锥 A-颅锥;
以尖刀在头消皮上毒刺一液小孔两。次消毒,覆以无菌手术巾,并用切口膜或缝线固定于头皮上。
保持引流系统的密闭性,防止逆行感染。
(13、)脑术室前引相流关(不实畅验2时室),检先查用放。低0引.流5袋%是普否有鲁脑脊卡液流因出,做必要局时可麻在无。菌条全件下层向外切抽吸开; 头皮及骨膜,用骨膜剥离器向两侧分离 (翼4点)体严表重投后颅影内:,高额压骨以,角视突乳力后低突3于. 0牵. 开器牵开。做颅骨钻孔。电灼硬脑膜后“十”字形切开。 前(角5)(引额流角炎()性:脑3在脊)额液叶,以内或,向脑其脑上室室壁内及注穿前入壁抗刺为生胼素针胝治体疗或前室部管带,膜外炎芯壁。为引尾状流核头管,内经壁为电透明凝隔。过的皮质按预定方向穿刺入侧脑室。针 (引6)流及管时固拔定头管于:头或持皮续上引引,流接流一脑般室管不引超流穿过瓶1周。过,开脑颅术室后脑壁室引时流一可般3感~4天到拔管阻。力突然减小,拔出针芯可见脑脊液流出。如需 保留导管引流,则用镊子固定引流管,以中号丝线将引流管结扎固定于头皮上 (2)脑血管畸形,特别是巨大或高流量型或位于侧脑室附近的血管畸形病人,脑室穿刺可引起出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流管堵塞的处理: • 脉冲式挤按引流管 • 旋转引流管 • 无菌盐水冲洗,避免负压抽吸
16
拔除时机
病因解除:感染控制、梗阻因素解除 试夹管24小时,神志、瞳孔无变化 头颅CT复查未见脑室扩大
17
18
9
操作示意图
10
穿刺部位
a.前角:
穿刺点:冠状缝前中线旁开各2.5cm(临床最为常用) 穿刺方向:与矢状面平行,对准两外耳道假想连线 穿刺深度:不超过5cm
b.后角:
穿刺点:枕外隆突上5-6cm,中线旁开3cm 穿刺方向:对准同侧眉弓外端 穿刺深度:不超过5-6cm
11
穿刺部位
c.侧方:
穿刺点:穿刺下角时在耳廓最高点上方1cm,穿刺 三角区时在外耳孔上方及后方各4cm 穿刺方向:垂直金进针 穿刺深度:4-5cm
5
临床应用
脑脊液改液引流:脑出血、颅内感染、 脑室内病变术后
脑室内给药:尿激酶、抗生素 颅内压力监测
6
小脑肿瘤并脑积水
7
小脑出血破入脑室
发病当日 变症当日
8
操作方法
1.麻醉:局麻或全麻 2.切开头皮:以穿刺点为中心,约2cm 3.颅骨钻孔 4.穿刺侧脑室 5.引流管接外引流装置
d.眶上(紧急情况下采用):
穿刺点:眶上缘中点下后0.5cm 穿刺方向:与矢状面平行,对准侧脑室前角 穿刺深度:4-5cm
12
术后护理
引流管放置高度 感染预防 引流管堵塞的预防:间断挤按,防打折 防止引流管脱出:妥善固定,标识深度 拔除时机
13
引流管高度
常规:高于侧脑室10-15cm 平卧位:高于外耳孔10-15cm 侧卧位:高于正中矢状面15-18cm
脑脊液循环
4
各项参考值
压力:侧卧位,成人为80-200mmH2O;儿童为40-100mmH2O,新 生儿为10-14mmH2O 性状:无色透明液体 细胞分类及计数:少量淋巴、单核细胞;成人:(08)×106/L;儿童:(0-15)×106/L;新生儿:(0-30)×106/L 蛋白定量:腰椎穿刺:0.15-0.45g/L;脑室穿刺:0.050.15g/1;脑池穿刺:0.10-0.25g/L。 葡萄糖定量:成人:2.8-4.5mmol/L:儿童:3.1-4.4mmol/1; 婴儿:3.9-5.0mmol/L,约为血糖的60-70% 氯化物测定:成人:120-132mmol/L;儿童:111-123mmol/L; 婴儿:110-122mmol/L
特殊情况: 感染:低于侧脑室水平,充分引流感染脑脊液 慢性脑积水:适当提高,防止颅内压急剧降低, 发生硬膜外血肿
应从引流管的最低点算起
14
感染预防
术中无菌操作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术后保持引流管通畅 常规切口换药 避免脑脊液逆流 引流管拔除后严密闭合切口
15
引流不畅的处理
明确是否引流管堵塞:复查头颅CT明确 引流管位置及脑室情况
侧脑室外引流术
Paraventriculostomy
1
脑室系统解剖
2
脑脊液生理
来源:侧脑室底部和第三、四脑室顶部脉络丛 量:库存100~150ml,日分泌400~500ml,约20ml/H 作用:对脑和脊髓起缓冲作用;调节颅内压力;运输 营养物质及代谢产物;调节酸碱平衡;参与神经内 分泌调节等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