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考刑法犯罪和犯罪构成要件考点模拟试题

合集下载

法律职业资格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法(犯罪构成)模拟试卷4

法律职业资格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法(犯罪构成)模拟试卷4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法(犯罪构成)模拟试卷4(总分:6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乙杀丙,见丙痛苦不堪,心生悔意,欲将丙送医。

路人甲劝阻乙救助丙,乙遂离开,丙死亡。

关于甲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分数:2.00)A.不构成犯罪B.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C.成立不作为犯罪的教唆犯√D.因没有救助义务,不构成不作为犯罪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不作为犯罪的判断。

故意犯罪也能成为作为义务的来源。

因此,乙杀丙后对丙的生命具有救助义务,那么乙不救助就成立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路人甲劝阻乙救助丙,使丙不能得到救助,甲就成为乙不作为犯罪的教唆犯。

3.甲本欲电话诈骗乙,但拨错了号码,对接听电话的丙实施了诈骗,骗取丙大量财物。

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分数:2.00)A.属于对象错误。

成立诈骗罪既遂√B.属于方法错误,成立诈骗罪既遂C.属于手段错误,成立诈骗罪既遂D.属于因果关系错误,成立诈骗罪既遂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事实认识错误。

甲的行为属于对象错误。

因为他在诈骗时对行为对象发生了认识错误,是对着丙进行诈骗的,根据法定符合说,这种对象错误仍然成立犯罪既遂。

4.甲得知仇人乙身患重病,便假意和好,将投有毒药的茶水给乙饮用。

乙喝了茶水后感觉更加难受,于是自杀身亡。

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分数:2.00)A.构成故意杀人罪中止B.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C.与乙的死亡具有因果关系D.与乙的死亡没有因果关系√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乙的死亡是由自己的自杀行为导致的,而人因为感觉到难受就自杀是很异常的事情,因此,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不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甲不必为乙的自杀负责。

国家司法考试卷四(刑法)模拟试卷1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国家司法考试卷四(刑法)模拟试卷1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国家司法考试卷四(刑法)模拟试卷1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简答题 2. 3. 4. 名词解释简答题1.犯罪的目的和动机对直接故意犯罪定罪量刑的意义。

正确答案:(一)犯罪目的的意义犯罪目的突出影响直接故意犯罪的定罪问题。

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1)在法律标明犯罪目的的犯罪中,特定的犯罪目的是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

对法律标明犯罪目的的犯罪来说,特定的犯罪目的是这些犯罪构成主观方面的必备要件。

其作用或是作为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或是作为区分此罪与彼罪的标准。

(2)对法律未标明犯罪目的的直接故意犯罪来说,犯罪目的也是其犯罪直接故意中必然存在的一个重要内容,而且每种直接故意犯罪都有其特定的犯罪目的,因而在剖析具体犯罪构成的主观要件时,明确其犯罪目的的内涵并予以确切查明,无疑对定罪具有重大作用。

查清直接故意犯罪的犯罪目的,有助于正确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

此外,由于正确定罪是量刑适当的前提,因而犯罪目的不仅影响定罪,也可以说它对正确适用刑罚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二)犯罪动机的意义犯罪动机对直接故意犯罪的定罪量刑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1)犯罪动机侧重影响量刑。

犯罪动机是犯罪的重要情节之一,根据立法规定和司法经验,量刑要考虑犯罪的各种情节,因此,犯罪动机对与量刑具有重要意义。

在法律对犯罪的不同情节规定了不同刑罚的情况下,它作为犯罪的一个重要情节可能影响到不同量刑幅度的选择,在直接故意犯罪的情况下,它作为犯罪的重要情节之一,可能影响到同一量刑幅度内轻重刑罚的选择。

(2)犯罪动机对直接故意犯罪的定罪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涉及知识点:犯罪主观方面2.意外事件与过失犯罪的相似之处和最根本的区别。

正确答案:所谓意外事件,是指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行为人的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

按照犯罪过失心理态度的不同内容.刑法理论上把犯罪的过失区分为过于自信的过失与疏忽大意的过失两种类型。

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考试内容及答案一

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考试内容及答案一

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考试内容及答案一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属于犯罪构成要件?A. 行为人的故意或过失B. 行为人的年龄C. 被害人的同意D. 行为的违法性答案:A2. 关于刑法的空间效力,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 我国刑法只适用于我国领土范围内发生的犯罪B. 我国刑法适用于我国船舶或航空器内发生的犯罪,无论其在何处C. 我国刑法适用于我国领土以外,由我国公民实施的犯罪D. 我国刑法适用于我国领土以外,由外国公民实施的犯罪,但该犯罪侵犯的是我国国家或公民的利益答案:C3. 下列哪一行为构成正当防卫?A. 甲为保护自己的财产,将小偷打成重伤B. 乙在醉酒状态下,将酒瓶砸向正在抢劫的歹徒C. 丙在防卫过程中,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D. 丁对正在进行的非法拘禁行为进行反抗答案:D二、简答题1. 请简述刑法的基本原则。

答案: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1)罪刑法定原则: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3)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2. 请解释刑法的空间效力。

答案:刑法的空间效力,即刑法在空间上的适用范围,是指刑法在什么地域和对什么人具有效力。

我国刑法的空间效力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地域效力:我国刑法适用于我国领土、领海、领空范围内发生的犯罪。

(2)国籍效力: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我国刑法,但按我国刑法规定的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3)普遍管辖效力:对于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我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

三、案例分析题甲(17岁)与乙(15岁)共同盗窃一辆摩托车。

甲在盗窃过程中负责望风,乙负责实施盗窃。

在盗窃过程中,被失主发现并报警。

司法考试刑法模拟试题(含答案)

司法考试刑法模拟试题(含答案)

司法考试刑法模拟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部分1-25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一艘悬挂我国国旗的客轮停泊在英国某港口时,轮船上的一美国乘客甲某遭到岸上的英国公民乙某枪击身亡。

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A.对乙某根据属地原则,适用我国刑法 B.对乙某根据保护原则,适用我国刑法 C.对乙某根据普遍管辖原则,适用我国刑法 D.对乙某杀人案,我国没有管辖权 2.关于我国刑法的适用范围,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都适用我国刑法 B.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我国刑法,但是在我国船舶 或者航空器停靠的国家不认为是犯罪的除外 C.我国刑法的适用范围采用的是以属地管辖为主,属人管辖、保护管辖和普遍管 辖为辅的原则 D.我国刑法采用的是普遍管辖原则,即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只要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3.甲因与别人一直保持通奸关系而欲杀夫另嫁。

一日,甲听信巫婆教唆,将一张画有人形和写有其夫名字的纸符烧毁,取少许纸灰,拌入白糖中,让丈夫喝下,企图依靠神力将其杀死。

奸情败露后,甲交待此事而案发。

甲的行为() A.属于故意犯罪 B.犯罪未遂 C.不构成犯罪 D.属于意外事件 4.甲为上厕所,将不满1岁的女儿放在外边靠着篱笆站立,刚进入厕所,就听到女儿的哭声,急忙出来,发现女儿倒地,疑是站在女儿身边的4岁男孩乙所为。

甲一手扶起自己的女儿,一手用力推乙,导致乙倒地,头部刚好碰在一块石头上,流出鲜血,并一动不动。

甲认为乙可能死了,就将其抱进一个山洞,用稻草盖好,正要出山洞,发现稻草动了一下,以为乙没死,于是拾起一块石头猛砸乙的头部,之后用一块磨盘压在乙的身上后离去。

案发后,经法医鉴定,甲在用石头砸乙之前,乙已经死亡。

依此情况,甲的行为构成何罪?() A.过失致人死亡罪 B.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既遂)数罪 C.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未遂)数罪 D.故意杀人罪 5.甲(15岁)在网吧里借打乙的手机,打完后发现乙没有在意,就将该价值5000元的手机悄悄拿走;后甲故伎重演,在准备拿走丙的手机时被丙识破,于是甲将丙打得口鼻流血,还掏出匕首将丙刺成重伤。

国家司法考试《刑法》模拟试题(一)

国家司法考试《刑法》模拟试题(一)

第一部分刑法总论第一章刑法概说一、刑法的基本原则(一)罪刑法定的适用。

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的,不得定罪处罚。

1、甲乙二人于97年2月在结扎手术证明书上偷盖医院印章,伪造4份医院证明出售给他人,获利400元,1997年11月案发。

甲乙二人的行为:A.构成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B.构成伪造事业单位证件罪C.不构成犯罪;D.构成非法经营罪2.甲某在打电话时无意中发现电话机旁县检察院的举报箱中露出一封信,随手取出。

发现该信举报该县某局长乙某有受贿4万多元的犯罪事实。

甲某与乙某熟识,便将举报信交给乙某。

乙某当即酬谢甲某8000元现金。

事后,乙某与行贿者串通,并销毁了有关罪证。

A.甲某构成敲诈勒索罪。

B.甲某构成包庇罪。

C.甲某构成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D.甲某不构成犯罪3.某甲为某国有医药公司负责人之一,该公司将销售任务按地区分片发包给个人,规定承包人上交固定的承包费用。

职工某乙担心不能完成承包定额不敢承包某片的销售工作。

某甲因为是公司领导,按规定不许出面承包,就动员某乙承包,并说二人合伙销售,保证不会赔本。

某乙便承包某片的销售任务。

某甲和某乙共同在该片进行销售业务,盈利甚多。

某甲向某乙索要分成15万元。

A.某甲构成受贿罪B.某甲构成索贿罪C.某甲不构成犯罪D.某甲构成非法经营罪(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1、下列哪种情形体现出罪行相适应原则:A.对累犯从重处罚;B.对自首、立功的从宽处罚C.对中止犯处罚宽大于未遂犯、预备犯;D.对不满18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二、刑法的适用范围(一)空间效力1、一艘悬挂我国国旗的客轮停泊在英国某港口时,在轮船上的一美国乘客甲某遭到在岸上的英国公民乙某枪击身亡。

下列那种说法是正确的:A、对乙某根据属地原则,适用我国刑法;B、对乙某根据保护原则,适用我国刑法;C、对乙某根据普遍管辖原则,适用我国刑法;D、对乙某谋杀案我国没有行使管辖权。

2、张某系美国公民,因为多次组织从哥伦比亚向美国贩卖毒品,被美国有关当局通缉。

司考刑法

司考刑法
该民政局代职工购买了一部分奖券,后因部分职工有意见,财务处在开奖前,从不愿购买奖券的职工手中将奖券收上来,作为本单位购买的奖券。但在开奖的前一天,九 天 考资财务处没有将奖券登记封存。2007年3月17日中奖号码公布,夏某发现自己负责保管的奖券中,有一张中了一等奖,号码是336637。夏某乘人不注意,用30元将这张中一等奖的奖券偷换出来。这张奖券是从某一不愿购买的职工手中收上来的。很快,全单位职工都知道本单位买的奖券中有一张中了一等奖,可在夏某保管的奖券中却没有这张奖券。局领导得知这一情况后,多次找夏某谈话。开始,夏某矢口否认,拒不坦露真情,后来实在瞒不住了,才于9月27日将那张奖券交了出来。
问题:
请根据我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对上述案例中杨某、白某和高某的各种行为及相关事实分别进行分析,并提出处理意见。
五、案情:2007年11月1日22时25分,杜某驾驶一辆辽AT4758捷达出租车,在沈阳市远大路鑫百万宾馆附近搭载两名要求到南湖市场的男性乘客姜某和李某,当车行至旺德建材超市旁时,坐在副驾驶员位置的姜某要求杜某将车停靠在旺德超市后面的铁门边,当车尚未停稳时,姜某持一把长约20公分的水果刀与李某对杜某实施抢劫,两人从杜某身上抢走现金500余元和诺基亚手机一部,九 天 考资并将车钥匙扯下丢出窗外,后下车逃跑。杜某从地上拾回钥匙发动汽车时,两男子已不知去向。杜某随即驾车寻找,在居然家居建材区D1-40号门前的草坪,发现姜某和李某正要坐唐某的摩托车逃走,杜某趁摩托车未启动,用车头撞在摩托车前轮上,两男子被迫跳下摩托车,往南湖布艺城方向逃跑,姜某拿出刀边跑边持刀回头朝杜某挥舞,杜某又继续驾车追赶,将姜某逼在一处栏杆内僵持了10秒钟左右,后姜某又向布艺城的西边楼梯台阶上跑去,杜某驾车紧随其后将其撞倒在第三级台阶处,姜某倒地当场死亡。案发后,杜某拨打“110”报警,向公安机关如实交代了案件发生的整个过程。经法医鉴定,姜某系因巨大钝性外力作用导致肝、脾、肺等多器官裂伤引起失血性休克死亡。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法(犯罪构成)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法(犯罪构成)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法(犯罪构成)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不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部分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不作为犯罪表述正确的是:( )A.甲、乙是夫妻,但封建思想严重,在乙产下一女婴后,二人商定趁凌晨无人之机将女婴送至福利院门口后逃脱,女婴因被护士发现而幸免于死。

因甲、乙二人是以积极的身体动作将女婴抛弃,故不属于不作为犯罪B.丙为某国有大型企业董事长,丙在代表本企业赴美国贸易谈判中接受大量高档物品,归国后丙将之直接带回家中隐藏,丙不属于不作为的贪污罪C.丁系某特大恐怖、故意杀人犯罪唯一的目击证人,由于丁担心遭恐怖组织报复拒绝作证导致案件无法起诉,丁构成不作为犯罪D.戊为某大型宾馆锅炉工,某日适逢家中来客陪酒过量,当晚,戊在值班期间独自一人值守时睡着而未及时加水,导致锅炉爆炸,戊构成不作为的过失犯罪正确答案:D解析:选项A,错误,属于不作为犯罪,没有履行抚养义务。

选项B,错误,从事公务活动时接收的物品应当上交而没有上交,丙属于不作为的贪污罪。

选项C,错误,在我国现阶段,证人不出庭作证,不构成犯罪。

选项D,正确,职务、业务要求的作为义务,没有履行就会构成不作为犯罪。

知识模块:刑法2.关于故意的认识内容,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明知自己的财物处于国家机关管理之中,但不知此时的个人财物应以公共财产论而窃回。

甲缺乏成立盗窃罪所必需的对客观事实的认识,故不成立盗窃罪B.乙以非法占有财物的目的窃取军人的手提包时,明知手提包内可能有枪支仍然窃取,该手提包中果然有一支手枪。

乙没有非法占有枪支的目的,故不成立盗窃枪支罪C.成立猥亵儿童罪,要求行为人知道被害人是或者可能是不满14周岁的儿童D.成立贩卖毒品罪,不仅要求行为人认识到自己贩卖的是毒品,而且要求行为人认识到所贩卖的毒品种类正确答案:C解析:刑法通说认为,故意的认识因素是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司法考试刑法模拟试题

司法考试刑法模拟试题

司法考试刑法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以下哪项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B. 盗窃他人财物C. 捡到遗失物不归还D. 正当防卫2. 某甲因工作失误导致重大安全事故,但并未造成人员伤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甲的行为属于:A. 故意犯罪B. 过失犯罪C. 意外事件D. 不构成犯罪3. 以下哪种情况属于正当防卫?A. 甲在被乙追打时,用砖头击打乙头部B. 甲在乙盗窃自己财物时,用棍棒将乙打伤C. 甲在乙企图强奸自己时,用刀具刺伤乙D. 甲在乙企图盗窃他人财物时,用砖头击打乙头部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哪种行为属于贪污罪?A.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公共财物B.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C.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财物D.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5. 某甲因酒后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导致一人死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甲的行为构成:A. 交通肇事罪B. 危险驾驶罪C. 故意杀人罪D. 过失致人死亡罪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以下哪些行为属于故意犯罪?A. 故意杀人B. 故意伤害C. 盗窃D. 抢劫7. 在以下哪些情况下,行为人可以不负刑事责任?A. 行为人未满14周岁B. 行为人患有精神疾病,不能辨认或者控制自己的行为C. 行为人在正当防卫过程中造成不应有的损害D. 行为人在紧急避险过程中造成不应有的损害8. 以下哪些行为可以构成共同犯罪?A. 甲乙二人共同策划并实施抢劫B. 甲指使乙去盗窃,乙实施盗窃行为C. 甲在乙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乙的身份证进行诈骗D. 甲乙二人共同实施诈骗,但甲未参与分赃三、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9. 甲在一次聚会中,因与乙发生争执,情绪激动之下,用拳头击打乙面部,导致乙鼻骨骨折。

请分析甲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并说明理由。

10. 甲是某公司的财务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将公司资金100万元转入个人账户,用于个人投资。

司法卷二:犯罪构成题库考点

司法卷二:犯罪构成题库考点

司法卷二:犯罪构成题库考点1、多选甲患有精神病,因为琐事与乙发生争执,随后拿一铁棍朝乙的头部一阵乱打,将乙打死。

经鉴定,甲为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

()A.甲构成故意杀人罪B.甲构成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江南博哥)C.对甲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罪D.甲不负刑事责任正确答案:A, C参考解析:限制刑事责任能力是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与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中间状态,指因年龄、精神状况、生理功能缺陷等原因,而使行为人在实施《刑法》所禁止的危害行为时,虽然具有责任能力,但其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较完全责任能力人有一定程度的减弱或降低的情况。

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有四种:(1)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2)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3)又聋又哑的人;(4)盲人。

根据《刑法》的规定,对于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2、多选在下列哪些选项中,时间、地点或者方法是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构成因素:()A.非法捕捞水产品罪B.遗弃伤病军人罪C.资敌罪D.非法占用农用地罪正确答案:A, B, C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相关犯罪的客观构成要件要素问题。

一般情况下,犯罪的时间、地点与方法并不是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因素,只有在某些特殊的犯罪中,法律才把它们规定为犯罪构成的要素。

根据我国《刑法》第340条规定,违反保护水产资源法规,在禁渔区、禁渔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捕捞水产品,构成非法捕捞水产品罪。

《刑法》第444条规定,在战场上故意遗弃伤病军人,情节恶劣的构成遗弃伤病军人罪,以战时为要件。

《刑法》第112条规定,战时供给敌人武器装备、军用物资资敌的,构成资敌罪,也以战时为要件。

《刑法》第342条规定,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耕地改作他用,数量较大,造成耕地大量毁坏的,构成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因此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并不要求特定的时间、地点或方法。

国家司法考试《刑法》模拟试题(一)3

国家司法考试《刑法》模拟试题(一)3

第三章、排除犯罪性的事由 2、某主妇夜晚回家发现家中⼀⽚狼藉,意识到家中被盗,便到派出所报警。

派出所派甲、⼄⼆位便⾐警察迅速到现场查看。

恰逢男主⼈丙某在此之前到家,见到家中被盗的景象,⼜闻门外有脚步声,以为是窃贼返回。

便拿起⼀根⼤棒藏在门后,待甲⼄⼆⼈进门,举棒便打。

甲某遭到棒击后,以为是窃贼袭击,拔枪射击,致丙某重伤。

甲某也因为遭棒击受轻伤。

A.丙某和甲某均属于假想的防卫; B.丙某和甲某均不构成犯罪 C.丙某构成犯罪,但甲某不构成犯罪;D.甲某构成犯罪,但丙某不构成犯罪 4.某⽇,黄某牵着狗在⼭坡上闲逛。

恰遇平⽇与⼰不和的刘某,黄某即唆使其带的狗扑咬刘某。

刘某警告黄某,黄某继续唆使狗扑咬刘某。

刘某边抵挡边冲到黄某⾯前,拿⽯块将黄头部砸伤,黄某见头上流⾎,慌忙逃⾛。

从刑法理论上看刘某的⾏为属于哪种情况? A.紧急避险 B.正当防卫 C.防卫过当 D.对象错误 第四章、故意犯罪形态 4、关于故意犯罪形态,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故意犯罪形态只存在于故意犯罪中; B.间接故意不可能有犯罪预备、未遂、中⽌形态 C.对过失犯罪⽽⾔,只有犯罪成⽴与否的问题,没有既遂未遂的问题 D.在犯罪预备阶段只能出现犯罪预备形态,不可能出现犯罪中⽌形态 11.关于犯罪中⽌,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犯罪中⽌既可以发⽣在预备阶段也可以发⽣在实⾏阶段 B.犯罪告⼀段落,归于未遂之后,不可能出现犯罪既遂C.对于中⽌犯,没有造成损害结果的,应当免除处罚D.对于中⽌犯,造成损害结果构成犯罪既遂的,应当减轻处罚。

14、下列哪种情形属于犯罪未遂 A.、甲某在夜晚乡间⼩路上将⼀⼥⼦拦住,扑倒在地。

当感到该⼥⽆⼒继续挣扎时,就松开了⼿。

该⼥说,地太湿。

甲某表⽰可以到较为⼲燥的⼩路上去(发⽣性关系),同时架着该⼥向路边⾛去。

这时迎⾯开来⼀辆打着⼤灯汽车,该⼥即乘机挣脱向汽车跑去。

甲某也没有继续追赶。

B、甲某将来到⾃⼰家玩耍的⼄⼥(11岁)的⾐服强⾏脱去,⽤⾃⼰的⽣殖器往⼄⼥的⽣殖器⾥顶,但未能顶进去。

司法卷二:犯罪构成测试题(强化练习)

司法卷二:犯罪构成测试题(强化练习)

司法卷二:犯罪构成测试题(强化练习)1、多选甲、乙互殴,甲因受重伤而昏厥,乙怀疑甲已死亡,将其推到河中,意图销尸灭迹。

甲因河中水温很低,顿时苏醒,在河中挣扎呼救,但周围无人救援。

乙对于甲的呼喊置之不理,甲因而溺死。

下列(江南博哥)判断正确的有:()A.乙构成故意伤害罪B.乙构成故意杀人罪C.乙的故意杀人行为是不作为犯罪D.乙构成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杀人罪正确答案:C, D参考解析:乙将甲殴打成重伤,已构成故意伤害罪。

但在乙发现甲尚未死亡之时,因其先行伤害行为和推甲下河的行为而产生了救助义务,所以应负不作为故意杀人的罪责,与先前的故意伤害罪数罪并罚。

不作为,就是指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行为的特定法律义务,能够履行而不履行的危害行为。

犯罪人有义务实施且可能实施某种积极的行为而未实施的行为,以特定义务为前提。

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行为的特定义务是不作为犯罪成立的前提条件。

在不作为犯罪中,作为义务反映了不作为犯罪的基本犯罪事实和构成要素的本质特征。

特定义务的来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

(2)职务或业务上要求的义务。

(3)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

(4)先行行为引起的义务。

这种义务是指由于行为人的某种行为使《刑法》所保护的某种社会关系处于危险状态时,行为人负有的排除危险或防止危险结果发生的特定义务。

如果行为人不履行这种义务,就是以不作为的形式实施的危害行为。

比如,行为人驾驶汽车将行人撞伤,就负有将行人送往医院抢救的义务。

本案中,乙负有先行行为引起的救助义务,其应履行也能履行但未履行,这造成了甲的死亡。

2、单选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对下列哪种犯罪行为不负刑事责任?()A.抢劫B.绑架C.强奸D.故意杀人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刑法》对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人的规定。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对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负刑事责任。

刑法法考试题及答案

刑法法考试题及答案

刑法法考试题及答案刑法学是一门研究犯罪及其法律后果的学科,它涉及对犯罪行为的界定、分类以及相应的法律责任。

以下是一份模拟的刑法法考试题及答案,供参考: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刑法,以下哪项不属于犯罪构成要件?A. 行为人主观上有犯罪意图B. 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犯罪行为C. 行为人年龄在14岁以下D. 行为人的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答案:C2. 以下哪种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A. 因疏忽大意导致他人死亡B. 故意伤害他人,致人死亡C. 因正当防卫致人死亡D. 因紧急避险致人死亡答案:B3. 以下哪种情形下,行为人可以免除刑事责任?A. 行为人患有精神疾病B. 行为人是未成年人C. 行为人是盲人D. 行为人是聋哑人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刑法中的正当防卫及其条件。

答案: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等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

正当防卫的条件包括:(1)存在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2)防卫行为是为了制止侵害;(3)防卫行为与不法侵害的性质、程度相适应;(4)防卫行为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

2. 什么是犯罪未遂?请举例说明。

答案:犯罪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行为,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完成犯罪的行为。

例如,甲计划盗窃乙的财物,已经潜入乙的家中,但在实施盗窃过程中被乙发现并制止,甲未能得逞,这就是犯罪未遂。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1. 张某因与李某有矛盾,决定报复李某。

张某在李某的饮料中投放了毒药,但李某因外出未饮用该饮料,毒药被李某的家人误食,导致李某的家人死亡。

张某的行为构成何罪?答案:张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张某主观上有杀人的故意,客观上实施了投放毒药的行为,虽然其目标是李某,但毒药被李某家人误食并导致死亡,张某的行为已经构成了故意杀人罪。

2. 王某在驾驶汽车时,因超速行驶导致撞伤行人赵某。

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题目及解答一

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题目及解答一

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题目及解答一一、选择题1. 下列属于特殊主观方的是()。

A. 故意B. 过失C. 故意和过失D. 直接故意正确答案:D2. 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

A. 客观要件B. 主观要件C. 结果要件D. 所有选项都正确正确答案:D3. 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罪的行为客观上要求()。

A. 使用暴力或者其他方法B. 限制对方的人身自由C. 违背法定程序D. 惩罚犯罪分子正确答案:B4. 非法侵入住宅罪的客观要件包括()。

A. 非法侵入他人住宅B. 未经许可C. 惩罚犯罪分子D. 所有选项都正确正确答案:D5. 犯罪的刑罚种类包括()。

A. 主刑B. 附加刑C. 剥夺政治权利D. 所有选项都正确正确答案:D二、简答题1. 简述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的区别。

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是两种不同的主观故意形态。

故意犯罪是指犯罪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具有犯罪性质,但仍然故意实施犯罪行为的情形。

而过失犯罪是指犯罪人在明知或应知的情况下,由于疏忽、粗心或疏于管理等原因,未能采取必要的注意措施,致使犯罪结果发生的情形。

2. 简述非法侵入住宅罪的构成要件。

非法侵入住宅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

客观要件包括:非法侵入他人住宅和未经许可。

主观要件是犯罪人的故意,即犯罪人明知自己的行为是非法的,并有意实施非法侵入住宅的行为。

3. 什么是犯罪的主体?犯罪的主体指的是犯罪行为的实施者,即犯罪人。

犯罪人可以是自然人或者法人,只有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才能成为犯罪主体。

4. 简述犯罪的刑罚种类。

犯罪的刑罚种类包括主刑和附加刑。

主刑是对犯罪人直接施加的刑罚,如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死刑等。

附加刑是在主刑之外对犯罪人的其他权利进行限制或剥夺,如剥夺政治权利、罚金、没收财产等。

5. 简述犯罪的构成要件。

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

客观要件是指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客观行为和客观结果。

主观要件是指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时的主观故意或过失。

司法考试:刑法模拟练习题(1)_司法_

司法考试:刑法模拟练习题(1)_司法_

司法考试:刑法模拟练习题(1)一、单选(共15题,15分)1.以下关于犯罪主体的各种说法,错误的是()A.甲(15周岁)伙同他人共同绑架被害人李某,在取得赎金后释放人质,甲不构成犯罪B.乙(不满16周岁)携带匕首进行抢夺,但未使用该凶器,乙不构成犯罪C.丙(15周岁)明知破坏水库大坝会导致多人死亡,仍然实施决水行为,引起3人死亡的,应当构成犯罪D.丁(不满15周岁)数次教唆他人制造毒品,但不构成犯罪2.钱某欠张某3万元钱长期不还。

张某不得已将钱某捆绑在自己的空房内,并以拷打等暴力手段逼迫钱某还钱,但钱某仍然拒绝履行债务。

张某对钱某骂道:“反正我也要不回钱,我就要你命”,一怒之下,连续打击钱某头部,致其死亡,对张某应当如何处理()A、绑架罪B、非法拘禁罪、故意伤害罪C、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D、故意杀人罪3.甲某日深夜因为形迹可疑被巡逻的警察盘查,即交待了自己盗窃他人手机(价值5000元)的事实。

在侦查人员对其审讯期间,他又揭发了李某贪污12万元的犯罪事实,并提供了李某可能隐匿的地点,根据这一线索,侦查机关顺利将李某追捕归案。

对甲盗窃罪的处罚,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A.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B.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C.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D.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4.以下关于犯罪故意、过失的说法,正确的是()A.警察甲与同事李某开玩笑,随手拿起执勤时放在桌上的手枪向李某瞄准、开枪,并同时戏称“我一枪打死你”,不料枪中有子弹,李某被当场打死,甲没有犯罪故意,也没有犯罪过失B.乙持猎枪打猎,忽听远处草丛中的响动,以为是猎物,准备开枪,同去的张某提醒他,这里经常有人来,但乙不予理会,开枪后,不幸将一割草的村民打死。

乙的行为是过失致人死亡罪C.丙为了杀死妻子肖某,在妻子饭碗里投放毒药,明知孩子可能分食而中毒,由于杀妻心切而不顾孩子的死活。

甲对孩子死亡的心理态度是间接故意D.丁深夜听见家犬狂吠,怀疑有小偷,即起身拿起猎枪外出寻找小偷。

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犯罪构成要件)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犯罪构成要件)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犯罪构成要件)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案例分析题 5. 名词解释 6. 简答题7. 填空题8.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

1.我国宪法修正案中,明确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的是()。

A.1988年宪法修正案B.1993 年宪法修正案C.1999年宪法修正案D.2004 年宪法修正案正确答案:D2.下列关于宪法本质的论述,错误的是()。

A.宪法是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基本形式B.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C.宪法是全民利益与意志的反映D.宪法是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反映正确答案:C3.犯罪的特殊主体是指()。

A.除具备一般主体条件外,还必须具备特定职务或身份的人才能构成的犯罪主体B.法律有特别规定,不需要具备一般主体条件即可构成的犯罪主体C.必须具备特定的职务或身份的人才能构成的犯罪主体D.凡是国家工作人员实施了犯罪行为而构成的犯罪主体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误选的答案有可能是C,即必须具备特定的职务或身份的人才能构成的犯罪主体。

因为这一答案与A比较接近,有时容易混淆。

知识模块:犯罪构成要件4.以下不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职权的是()。

A.决定战争与和平问题B.决定战争状态的宣布C.决定全国总动员D.决定全国进入紧急状态正确答案:A5.秦代法律形式中,属于司法机关判案成例的是()。

A.条例B.断例C.廷行事D.决事比正确答案:C6.“八议”入律是在()。

A.北魏B.冉魏C.曹魏D.西魏正确答案:C7.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是()。

A.晋国铸刑鼎B.李悝制法经C.子产铸刑书D.邓析制竹正确答案:C8.关于中国古代刑罚制度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八议制度自曹魏《魏律》正式入律,其思想渊源为《周礼。

刑事考试模拟试题

刑事考试模拟试题

刑事考试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犯罪的构成要件?A. 行为人具有主观过错B. 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C. 行为人年满18周岁D. 行为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2. 下列哪一项不是故意犯罪的表现形式?A. 直接故意B. 间接故意C. 过失犯罪D. 既遂犯罪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哪种行为不构成犯罪?A. 盗窃他人财物B.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C. 因紧急避险而造成他人损害D. 非法占用农用地4. 以下哪种情形下,行为人可以被认定为正当防卫?A. 行为人在被他人殴打时,使用刀具反击B. 行为人在发现他人盗窃时,使用暴力制止C. 行为人在被他人威胁时,使用枪支自卫D. 行为人在发现他人非法侵入住宅时,使用适当力量制止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哪种情形可以适用缓刑?A. 犯罪情节严重B. 犯罪后果严重C. 犯罪人有悔改表现D. 犯罪人再次犯罪6. 以下哪种情形下,可以认定为犯罪中止?A. 犯罪行为已经完成B. 犯罪行为正在进行C. 犯罪行为因犯罪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完成D. 犯罪行为因犯罪人主动放弃而未能完成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哪种行为构成贪污罪?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B. 国家工作人员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C. 国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造成国家利益损失D. 国家工作人员玩忽职守,造成严重后果8. 以下哪种情形下,可以认定为犯罪预备?A. 犯罪行为已经实施B. 犯罪行为已经完成C. 犯罪行为因犯罪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实施D. 犯罪行为因犯罪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完成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哪种行为构成受贿罪?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B. 国家工作人员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C. 国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造成国家利益损失D. 国家工作人员玩忽职守,造成严重后果10. 以下哪种情形下,可以认定为犯罪未遂?A. 犯罪行为已经实施B. 犯罪行为已经完成D. 犯罪行为因犯罪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完成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以下哪些行为属于犯罪预备行为?A. 购买犯罪工具B. 制定犯罪计划C. 选择犯罪目标D. 实施犯罪行为1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哪些情形可以适用死刑?A. 故意杀人B. 强奸妇女C. 贪污数额特别巨大D.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13. 以下哪些行为可以认定为正当防卫?A. 行为人在被他人殴打时,使用刀具反击B. 行为人在发现他人盗窃时,使用暴力制止C. 行为人在被他人威胁时,使用枪支自卫D. 行为人在发现他人非法侵入住宅时,使用适当力量制止1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哪些行为构成贪污罪?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B. 国家工作人员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C. 国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造成国家利益损失D. 国家工作人员玩忽职守,造成严重后果15. 以下哪些情形下,可以认定为犯罪中止?A. 犯罪行为已经完成B. 犯罪行为正在进行D. 犯罪行为因犯罪人主动放弃而未能完成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犯罪的构成要件。

刑事考试模拟试题题库及答案

刑事考试模拟试题题库及答案

刑事考试模拟试题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以下哪项不属于犯罪的构成要件?A. 犯罪主体B. 犯罪客体C. 犯罪的主观方面D. 犯罪的客观方面答案:B2. 以下哪种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不构成犯罪?A.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B. 盗窃他人财物C. 捡到钱包未归还D. 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答案:C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以下哪种情况可以认定为正当防卫?A. 为了保护国家利益B. 为了保护公共利益C. 为了保护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权利D. 所有上述情况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情况可以认定为犯罪预备?A. 购买犯罪工具B. 制定犯罪计划C. 到达犯罪现场D. 实际实施犯罪行为答案:ABC2. 以下哪些行为属于侵犯财产权的犯罪行为?A. 诈骗B. 敲诈勒索C. 非法集资D. 贪污答案:ABCD三、判断题1. 犯罪的主观方面包括故意和过失。

(对)2. 犯罪预备阶段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错)3. 正当防卫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对)四、简答题1. 简述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答案: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包括:社会危害性,即犯罪行为对社会秩序和公民权益造成的危害;刑事违法性,即犯罪行为违反了刑法的规定;应受刑罚处罚性,即犯罪行为应当受到刑罚的处罚。

2. 什么是正当防卫?正当防卫的条件是什么?答案: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等,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采取的防卫行为。

正当防卫的条件包括:不法侵害正在进行;防卫行为是为了制止不法侵害;防卫行为没有超过必要限度。

五、案例分析题案例:某日,甲在公园散步时,发现乙正在盗窃公园内的公共设施。

甲立即上前制止,乙反抗,甲在制止过程中不慎将乙打伤。

请问甲的行为是否构成正当防卫?为什么?答案:甲的行为构成正当防卫。

因为甲在发现乙正在进行盗窃公共设施的不法侵害行为时,出于保护公共利益的目的,采取了制止行为。

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卷一刑法分类模拟40

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卷一刑法分类模拟40

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卷一刑法分类模拟40一、单项选择题1. 一天晚上,某村召开村干部会议,因还未通电,就用煤油灯照明开会。

会议中间(江南博哥)灯没油了,村干部张某便找来新买来的煤油往灯里加油,当煤油刚倒出接近明火时,突然爆炸,将身边的另一乡干部王某炸死。

经化验鉴定,当天新买的煤油里被油脂公司掺杂进了汽油。

关于张某的罪过形式,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故意B.疏忽大意的过失C.过于自信的过失D.意外事件正确答案:D[考点] 犯罪构成[解析] 张某对当天新买的煤油被油脂公司掺杂进汽油的事实无法预见,也不应预见,对危害社会的结果也同样不能预见、不应预见,因此是意外事件。

2. 司法工作人员甲徇私枉法又收受贿赂,构成徇私枉法罪和受贿罪的,对甲应按下列哪一选项处理?______A.属于吸收犯,按徇私枉法罪一罪处理B.属于牵连犯,按受贿罪一罪处理C.徇私枉法罪和受贿罪数罪并罚D.在徇私枉法罪和受贿罪中,择一重罪处罚正确答案:D[考点] 渎职罪[解析] 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又收受贿赂,构成徇私枉法罪和受贿罪的,属于牵连犯的行为,按照其中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3. 甲怀疑医院救治不力致其母死亡,遂在医院设灵堂、烧纸钱,向医院讨说法。

结合社会主义法制理念和刑法规定,下列哪一看法是错误的?______A.执法为民与服务大局的理念要求严厉打击涉医违法犯罪,对社会影响恶劣的涉医犯罪行为,要依法从严惩处B.甲属于起哄闹事,只有造成医院的秩序严重混乱的,才构成寻衅滋事罪C.如甲母的死亡确系医院救治不力所致,则不能轻易将甲的行为认定为寻衅滋事罪D.如以寻衅滋事罪判处甲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为有效维护医疗秩序,法院可同时发布禁止令,禁止甲1年内出入医疗机构正确答案:D[考点] 刑罚种类[解析] A项正确,刑法是屏障法,目的是为了打击犯罪,保护人民利益,这与执法为民、服务大局的理念相通,对于产生恶劣社会影响的犯罪行为,在依法的情况下应该给予严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司考刑法犯罪和犯罪构成要件考点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犯罪的直接客体是指()A.某一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具体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关系B.某一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对象C.某一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具体人或物D.某一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社会的某一部分2.下列各罪中,哪一个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A.故意杀人罪B.盗窃罪C.玩忽职守罪D.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3.我国刑法分则将犯罪划分为10类,其划分的根据是()A.同类客体B.犯罪对象C.直接客体D.一般客体4.犯罪客观方面是()A.仅指危害行为B.仅指危害结果C.仅指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D.指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等5.只能以不作为形式构成的犯罪有()A.渎职罪B.遗弃罪C.放火罪D.滥用职权罪6.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A.必然因果关系B.偶然因果关系C.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D.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7.不作为犯罪()A.可以是过失B.不可能是过失C.只能是故意D.不可能是故意8.刑法上的不作为是指()A.消极且违反命令规范的行为B.静止行为C.消极不实施其应实施的行为D.消极不实施其可以实施的行为9.警察甲与乙开玩笑,随手拿起执勤时放在桌上的手枪向乙瞄准、开枪,并同时戏称"我一枪打死你",不料枪中有子弹,乙被当场打死,甲的行为是()A.故意犯罪行为B.意外事故C.疏忽大意的过失D.过于自信的过失10.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A.犯罪人对自己的行为抱有故意或者过失的心理态度B.行为人对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C.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社会效果所持的心理态度D.犯罪主体对自己行为及其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11.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故意犯罪()A.可以负刑事责任B.一般情况下必须负刑事责任C.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D.应当负刑事责任12.丈夫甲为了杀死妻子乙,在妻子饭碗里投放毒药,明知孩子丙可能分食而中毒,由于杀妻心切而不顾孩子的死活。

甲对乙的心理态度和对丙的心理态度分别是()A.均为直接故意B.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C.直接故意和疏忽大意的过失D.直接故意和过于自信的过失13.24岁的张某非常喜欢邻居家的4岁男孩。

一日,张某带小孩到一座桥上玩,张某提着小孩的双手将其悬于桥栏,小孩边喊"害怕"边挣扎,张某手一滑,小孩掉入河中,张某急忙抢救,小孩已溺水而死。

从刑法理论上看,张某对小孩的死亡结果在主观要件上所持的心理态度是什么?()A.间接故意B.疏忽大意过失C.过于自信过失D.意外事件14.我国刑法规定,犯罪过失()负刑事责任A.可以B.应当C.必须D.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15.甲深夜听见家犬狂吠,怀疑有小偷,即起身拿起猎枪外出寻找小偷。

朦胧夜色中见有三人向其走来,即向他们开枪,击中其中一个巡逻的警察,致其死亡。

甲在主观上具有犯罪的()A.直接故意B.间接故意C.疏忽大意过失D.过于自信过失16.李某持猎枪打猎,忽听远处草丛中的响动,以为是猎物,准备开枪,同去的张某提醒他,这里经常有人来,但李某不予理会,开枪后,不幸将一割草农民打死。

李某的行为是()A.间接故意杀人罪B.过失致人死亡罪C.意外事件D.过于自信过失行为17.司机张某开车时眼里吹进了沙子,为揉眼睛,张某使方向盘失去控制,于是车冲向路边,将电线杆拉断,供电中断30余小时,王某的行为是()A.过失破坏电力设备罪B.毁坏公共财产罪C.意外事件D.交通肇事罪18.甲在13周岁的时候抢劫价值2000元的物品,在14周岁时盗窃价值8500元的物品,在17周岁时又抢劫价值4000元的物品,在18周岁时又抢劫1000元的物品,在对甲追究刑事责任时,计算其抢劫数额应为()A.15500元B.13500元C.10500元D.5000元19.刑事责任能力是指()A.辨认自己实施的危害社会行为的能力B.控制自己实施的危害社会行为的能力C.辨认和控制自己实施的危害行为的能力D.意识和意志能力20.根据刑法的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应对下列哪个罪负刑事责任()A.盗窃B.制造毒品C.投毒D.破坏交通工具二、多项选择题1.犯罪的一般客体是指()A.一切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B.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的整体C.受到犯罪侵犯的我国刑法第2条、第13条规定保护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D.某些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2. 下列犯罪中,属复杂客体的有()A.偷税罪B.保险诈骗罪C.洗钱罪D.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3.下列哪些行为是不作为的犯罪()A.子女对父母不尽赡养义务,造成严重后果B.仓库保管员不按规定保管好物品,造成严重后果C.成年人带孩子游泳,孩子溺水时不及时抢救,致使孩子被淹死D.过路人看见交通事故的被害人躺在血泪中但不抢救4.下列哪些犯罪既可由作为方式,也可由不作为方式构成()A.故意杀人罪B.爆炸罪C.遗弃罪D.诈骗罪5.甲将乙打倒在地致乙不省人事,丙从此地经过,见仇人倒在地上,以为他昏了过去,即拔出尖刀扎了乙的要害部位。

后经法医鉴定,乙在被丙刺杀以前已经死亡,则丙()A.不构成犯罪B.对于犯罪对象的认识存在错误C.具有杀人的故意D.应负犯罪未遂的刑事责任6.某矿的很多工人都将装雷管用的铝盒当饭盒用,工人甲某日误以为装有雷管的铝盒是其他同事的饭盒,便将其放在火炉上烤,以致发生爆炸事故,那么()A.这属于意外事件B.甲不存在罪过C.甲存在疏忽大意的过失D.甲的行为构成过失爆炸罪7.甲向被害人乙的房间开枪射击,但乙已于2小时以前避开,因此未遭杀害。

此案中,甲()A.构成故意杀人未遂B.犯罪的成立只要求甲对犯罪事实有所认识C.甲的认识必须与客观事实相一致才能成立故意杀人罪D.甲的行为不构成犯罪8.甲女与其嫂乙有仇,意图杀害乙,某日,趁乙生病之时,煮好一碗面条给乙吃,乙怀疑面条有毒,而将该面条给前来玩耍的邻居小孩丙食用,丙食后2小时死亡。

本案中()A.甲有杀丙之间接故意B.对乙而言,甲构成故意杀人未遂C.乙有杀丙之间接故意D.对丙而言,乙构成故意杀人既遂9.甲穿着貂皮大衣,戴着鹿帽,在漫天大雪的密林中弯腰拣拾蘑菇,乙打猎途经该地,误以为甲是鹿而开枪射击,致乙死亡()A.乙有杀人故意B.乙有疏忽大意过失C.乙既无故意,也无过失D.甲的死亡属意外事件10.甲邀请乙外出看电影,乙见甲的口袋中有土制手枪,即取出玩耍,猛地扣动扳机,枪响自毙。

甲对乙之死()A.不存在犯罪故意B.存在疏忽大意过失C.不存在犯罪故意和过失,本案的发生是因为意外事件D.应负过失致人死亡的罪责,因其未尽注意义务11.甲意图杀死其妻,某日误以碱面为砒霜投放其妻将要吃的粥碗中,其妻吃后安然无事。

甲的行为属于()A.对象错误B.故意犯罪C.意外事件D.手段错误12.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A.(重大)盗窃罪B.抢劫罪C.贩卖毒品罪D.决水罪三、案例分析1.甲用汽车非法倒卖香烟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连车带货扣押。

第二天晚上,甲即带上尖刀、钳子,潜入工商所,实施盗窃,试图将自己的汽车盗回。

当甲正在用犯罪工具撬车门时,被值班人员发现。

当值班人员来抓他时,甲用尖刀刺伤了一名值班人员。

甲的盗车行为侵犯的客体是什么?2.李某(男)与张某(女)热恋,后李提出分手,但张不同意。

某日,张跑到李家,与李言谈不和发生争吵。

张在李家里当着李的面喝下自备的敌敌畏农药。

5分钟后,李见张的嘴角流出唾沫,即独自锁门外出,后张被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问:李对张之死,是否应负刑事责任?3.甲乙互殴,甲因受重伤而昏厥,乙怀疑甲已死亡,将其推到河中,以图销尸灭迹。

甲因河中水温很低,顿时苏醒,在河中挣扎呼救,但周围无人救援。

乙对于甲的呼喊置之不理,甲因而溺死。

对乙的行为应如何处理?4.山民甲(善捕蛇)捕得毒蛇一条,置家中木桶内,乙至甲家,酒醉后洗手,被桶中蛇咬中毒,经救截去一臂。

请说明甲的行为是否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5.甲乙因事争执互殴,甲用铁条打乙,乙遂抽刀相向,乙妻恐怕事情闹大,奋力夺下乙手中的刀,又恐丈夫吃亏,顺手拾起一木板递与其夫,乙持木板与甲相抗,不想木板上的铁钉打中甲的太阳穴,致甲死亡。

根据刑法理论,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分析乙及其妻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如果构成犯罪,罪名是什么?若不构成犯罪,理由是什么?6.被告人江某在搬运站做过多年的三轮车搬运工,熟悉搬运工作。

1995年5月某日,江某的三轮车坏了,向同事张某借了一部旧车暂用。

张某告诉江某,此车车闸失灵。

江某说,我骑了几十年的车,没关系。

当日,江某运货将车骑至搬运站附近一斜坡处,为减小惯性,卸下一些货物后,驾车下坡。

终因车重坡陡,车闸不灵,将一行人撞成重伤,对江某的行为应怎样认定和处理?并请说明理由。

7.1999年3月涂某(女,57岁,不识字)的女儿许某生小孩,涂到女儿家探望。

一天上午,涂见女婿姚某从床底下取出一瓶药酒来喝,涂问姚这种药酒治什么病,姚某说治腰痛,姚某喝后将药酒瓶放回原处。

过了两天,涂的亲戚唐某、吴某也来看望许某,涂与女儿热情招待。

快吃中午饭时,唐某说:"我的风湿病又犯了,腰痛。

"涂听后说:"我的女婿泡有药酒,治腰杆痛很有效,我倒点给你们吃。

"唐某说可以。

涂即到姚某的房间,从床底摸出一个瓶子(此瓶同药酒颜色一样,但大小有差异),以为是药酒(实为敌敌畏)倒入药碗内,约有一两,端给唐某,唐某接过后与吴某各喝一半,不久唐某、吴某即感恶心、呕吐、头昏、四肢无力,涂和许急忙喊在山上干活的姚某返回,姚某一看瓶子,说,此瓶装的是敌敌畏。

立即到村医疗所请医生抢救,但为时已晚,唐及吴经抢救无效死亡。

问:涂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8.纪某在14岁之前盗窃各类财物总计约7000余元。

14岁生日那天,纪某邀集几个朋友到一饭馆吃饭。

饭后回家途中,纪某看到一行人手拿一个提包,即掏出随身携带的弹簧刀将持包人刺伤把包抢走,包内有手提电话一部、现金5000余元。

第二天纪某出门游逛,见路边停着一辆吉普车,即设法打开车门,将车开走。

行驶途中,因操作生疏,将在车站候车的3人撞倒,二死一伤。

纪某不仅未停车,反而加大油门逃走。

当日下午,纪某将汽车以两万元的价格卖出,后被抓获。

请对纪某的上述各行为从刑法角度进行分析并说明理由。

一、单项选择题1.A2.D3.A4.D5.B6.D7.A(在忘却犯的情况下,不作为行为可能由过失构成)。

8.C 司考吧9.C(警察是从事特定工作之人,有检查枪支、谨慎从事之特定义务,未尽特定的注意义务,成立疏忽大意的过失)。

10.D 11.D 12.B 13.C 14.D 15.B 16.A 17.C 18.D 19.C 20.C二、多项选择题1. ABC2.BCD3.ABC4.AB5.BCD6.CD7.AB8.BCD9.CD 10.BD 11.BD 12.BC三、案例分析1. 答案:本案中,甲的盗窃行为侵犯的客体是公共财产的所有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