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九年级语文培优第四讲文言文阅读
2020-2021中考语文培优(含解析)之文言文及详细答案
2020-2021中考语⽂培优(含解析)之⽂⾔⽂及详细答案⼀、中考语⽂⽂⾔⽂1.阅读下⾯⽂段,完成下⾯⼩题。
⽔陆草⽊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李唐来,世⼈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濯清涟⽽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解释下⾯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可爱者甚蕃.(_______) (2)亭亭净植.(________)(3)陶后鲜.有闻(_______) (4)宜.乎众矣(_________)283.翻译下⾯的句⼦。
(1)予独爱莲之出於泥⽽不染,濯清涟⽽不妖。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远益清。
3.阅读下⾯链接材料,结合《爱莲说》,回答问题。
(链接)⽵似贤,何哉?⽵本固,固以树德,君⼦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
⽵性直,直以⽴⾝君⼦见其性,则思中⽴不倚者。
⽵⼼空,空似体道;君⼦见其⼼,则思应⽤虚受者。
⽵节贞,贞以⽴志;君⼦见其节,则思砥砺名⾏,夷险⼀致者。
夫如是,故君⼦⼈多树为庭实焉。
——⽩居易《养⽵记》为何周敦颐以“莲”为君⼦,⽽⽩居易以“⽵”为君⼦,请简要概括原因,并说说这两段⽂字都运⽤了什么表现⼿法。
4.花,是⼈们精神的寄托和象征,⼀个国家或⼀个城市往往以某种花作为国花或市花。
请你为重庆市推荐⼀种市花(莲花除外),并说明两点理由。
【答案】1.(1)多(2)竖⽴(3)少(4)应当2.(1)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2)它的茎内空外直,不⽣蔓不长枝,⾹⽓远播更加清⾹。
3.莲,喻⾼洁正直,清新淡泊的君⼦;⽵,喻坚贞不拔,刚直公正、谦虚处世的君⼦。
两段⽂字都运⽤了借物喻⼈(或托物⾔志)的表现⼿法。
4.⽰例:我推荐三⾓梅。
花⾊艳丽,扮靓城市,让城市光彩迷⼈;花叶繁茂,充满⽣机给⼈希望;花期长,⽣命⼒强,象征顽强拼搏的精神⼒量。
2020-2021中考语文培优(含解析)之文言文附详细答案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赵将廉颇之后嗣廉范,任云中郡守。
一日,会匈奴大入塞,故事①虏人过五千,移文②旁郡。
吏欲传檄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
虏众盛而范兵不敌。
会日暮,令军士各交缚③两炬三头热火④,营中星列。
虏遥望火多,谓汉救兵至,大惊,待旦将退。
范乃令军中褥食⑤,晨往赴之。
俄而斩首数百级,虏自相践踏,死者千余人。
虏由此不敢复向云中。
『注释』:①故事: 按旧例。
②移文:发文书。
③交缚:交叉捆绑。
④热火:点火。
⑤褥食:在睡垫上吃饭。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俄顷..斩首数百级(______)②虏由此不敢复.向云中(______)2.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吏欲传檄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
3.结合文章,谈谈范廉有什么过人之处?【答案】1.随即、不久再、又2.小吏想要发紧急公文向旁边的郡县求救,范廉不肯,亲自率领将士抵抗。
3.结合文章。
足智多谋,勇敢自信。
【解析】1.要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在出题中常常出以今释古的类型的题。
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
如“俄顷”作为生僻词的意思,要认真读懂语境大意。
而“复”在现代汉语中也有“再、又”的意思,所以说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
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
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檄”:公文。
“自”:亲自。
“拒”:抵抗。
385.要求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范廉有什么过人之处。
要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
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
如“会日暮,令军士各交缚两炬三头热火,营中星列”是虚张声势,迷惑敌人。
专题05 文言文阅读-【暑假自学课】2024年新九年级语文暑假提升精品讲义(统编版)(原卷版)
专题05 文言文阅读目录考点聚焦:核心考点+中考考点,有的放矢重点速记:知识点和关键点梳理,查漏补缺难点强化:难点内容标注与讲解,能力提升学以致用:真题感知+提升专练,全面突破核心考点聚焦1、词语解释2、句子翻译3、句子节奏划分4、内容理解分析5、人物形象分析中考考点聚焦考点一:词语解释通过分析近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部分,整体上看,词语解释基本为必考题目。
各地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占比不尽相同。
比如浙江宁波卷没有选择题,而四川南充等地选择题数量和分值远大于非选择题。
非选择题更能够体现学生自主阅读的真实感悟与能力,对学生更公平,预估选择题比重较大的地区,将来非选择题比重会增大。
【例】(2023·江苏淮安)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①老弱负.土①诸侯闻.之①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①请循.其本【答案】①背负①听说① 完全确定①按照【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
①句意:老弱士兵背土筑坟;负:背负。
①句意:诸侯国听说了这件事;闻:听说。
①句意: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全:完全确定,肯定。
①句意:请你回归最开始的设定;循:按照。
考点二:句子翻译在考查内容上,既涉及重要文言实词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和通假字等,还涉及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要想准确翻译文言语句,考生必须做到:(1)以理解文言实词和虚词为基础,对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及偏义复词有充分的理解,对常用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以及文言固定句式、固定短语等都有准确把握。
(2)首先,要严格遵循“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其次,要善于联系前后文推敲判定,翻译时应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再次,要遵照原文的风格,切忌断章取义。
【例】(2023·青海西宁)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答案】青葱的树,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考点三:句子节奏划分全国各地中考文言文阅读中句子节奏划分主要有两种题型,即:选择题与划线题。
2020-2021中考语文培优(含解析)之文言文含详细答案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衹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干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________)(2)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_)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3.本文开篇出人意料地提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观点。
这一有悖常理的论断,意在说明什么?4.有人认为,只要是“千里马”,才能就会施展出来;也有人认为,干里马须遇伯乐,才有机会施展出来,你的看法呢?说说理由。
【答案】1.(1)通“饲”,喂(2)按照2.(1)只是埋没在仆役的手里,(和普通的马)一样死在槽枥之间。
(2)想要跟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3.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从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出发,说明千里马被埋没是不可避免的。
4.示例:千里马固然需要被人发现,受到重视,才有机会展示才能成名。
如今,我们不能坐等机遇,更不能错失良机,“好酒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过去。
一味地埋怨别人是不可取的,幻想一举成名是不现实的。
要努力学习,增长才干,也要抢抓机遇,这样才能增加成功的概率。
【解析】1.此题考查的是文言词语的意思。
做题时要疏通文意,先把句子翻译正确,再解释字词意思,所要注意的是,在字词本义与句中意思有所差别时,最好本义和句中意都要写出来。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翻译为“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食”是通假字,同“饲”,意思是“喂养”。
2011暑假九年级语文培优专项训练:文言文专题20
“体味和推敲句子”教案(修改稿)总体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阅读文章,对文章重要的句子有敏锐的语感,并能及时画出或写出。
2.引导学生体味推敲文章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对其表情达意作用加以阐释。
3.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文章中重要句子的语言表现力,并能够陈述自己的感受与体验。
4.教给学生必要的方法,使学生回答问题的语言更全面、准确。
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阅读文章,对文章重要的句子有敏锐的语感,并及时画出或写出。
2.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句子在内容上、结构上、语言表达方面起的积极作用。
教学步骤一.感受题型练习一:阅读《爱,有时是一种错误》,回答问题。
问题:19.第⑾段“我”反省说:“我的爱,错了。
”用自己的话概括,“我”错在哪里?文章最后又说“其实很多时候,爱,是一种错误”,请联系生活谈谈你的看法。
(4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我”错在固执地占有太阳花,而又不好好呵护,这是一种自私和不负责任的表现。
(2分)联系生活谈看法,言之有理即可。
(2分)练习二:阅读《听泥土说话》,回答问题。
问题:请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再把这把土扔了,就等于扔掉了我的整个人生”的深刻含义。
参考答案:母亲通过泥土向我传递着关怀和爱,母亲也通过泥土教我为人处世之道,泥土即是母亲。
如果失去了这些,就意味着我失去了爱和关怀,也意味着我失去了人生的正确方向,所以说把这把土扔了,就等于扔掉了我的整个人生。
二.课标回顾,考点要求《语文新课程标准》7-9年级“阅读要求”部分:要让学生“体味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同时也提出“品味作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和“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要求。
《2007年深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科说明》之“(四)现代文阅读”:1.理解②理解和推敲重要句子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3.鉴赏评价④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能作出初步的审美评价。
三.知识讲解:文章中重要的句子指什么样的句子?所谓“重要的句子”,一般是指下面的一些句子:能够提示和概括文章中心的句子,能够概括段意的句子,内涵丰富、耐人寻味的句子,对全文的内容和结构起重要作用的句子,在写景状物、刻画人物和议论抒情等方面有画龙点睛作用的句子,表达形象生动独出心裁的句子。
2020-2021【语文】培优文言文辅导专题训练附答案解析 (2)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戚继光①,字元敬,世登州卫指挥佥事②。
家贫,好读书,通经史大义。
继光至浙时,见卫所③军不习战,而金华、义乌俗称慓悍④,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
又以南方多薮泽⑤,不利驰逐,乃因地形制阵法,审步伐便利⑥,一切战舰、火器、兵械精求而更置之。
“戚家军”名闻天下。
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敢不用命。
与大猷⑦均为名将。
(继光)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
大猷老将务持重,继光则飙发电举⑧,屡摧大寇,名更出大猷上。
继光更历南北,并著声⑨。
在南方战功特盛,北则专主守。
所著《纪效新书》《练兵纪实》,谈兵者遵用焉。
(节选自《明史•戚继光传》,有删改)(注释)①戚继光:祖籍山东牟平,明朝抗倭名将。
②卫指挥佥事:官名。
③卫所:明代在京师和各地设卫所,数府合设一卫,下设千户所和百户所。
④慓悍:矫捷勇猛。
⑤薮泽:湖泽。
⑥审步伐便利:从行进便利的角度考虑。
⑦大猷:俞大猷,明朝名将。
⑧飙发电举:办事如暴风闪电般迅猛。
⑨并著声:都有突出的声誉。
1.下列断句有误的一项是()A.又以∕南方多薮泽B.审∕步伐便利C.继光为将∕号令严D.大猷老∕将务持重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通.经史大义鸣之而不能通.其意B.乃因地形制.阵法增其旧制.C.赏罚信.愿陛下亲之而信.之D.名更出.大猷上不敢出.一言以复3.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继光)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
A.彼竭我盈,故克之.B.实是欲界之.仙都C.久之.,目似瞑,意暇甚D.何陋之.有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
5.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文中戚继光的形象特点。
【答案】1.D2.A3.A4.请求招募三千人,把击刺的方法教给他们,交替使用长兵器和短兵器。
因此,戚继光的整支部队特别精良。
5.善于治军,果敢、刚毅,战功显赫等(写出两点即得满分)【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
备战中考语文培优(含解析)之文言文及答案解析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司马懿与诸葛亮相守百余日,亮数挑战,懿不出。
亮乃遗.懿巾帼妇人之服。
懿怒,上表请战,帝使卫尉辛毗杖节为军师以制之。
护军姜维谓亮曰:“辛毗杖节而到,贼不复出矣。
”亮曰:“彼本无战情,所以固请战者,以示武于其众耳。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邪!”亮遣.使者至懿军,懿问其寝食及事之烦简,不问戎事。
使者对曰:“诸葛公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所啖.食不至数升。
”懿告人曰:“诸葛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亮病笃.,汉主使尚书仆射李福省侍,因谘以国家大计。
福至与亮语已别去数日复还。
亮曰:“孤知君还意,近日言语虽弥日,有所不尽,更来亦决耳。
公所问者,公琰其宜也。
”福谢:“前实失不咨请,如公百年后谁可任大事者,故辄还耳。
乞复请蒋琬之后,谁可任者?”亮曰:“文伟①可以继之。
”又问其次亮不答是月亮卒于军中。
(文/《资治通鉴·魏纪》,根据命题需要,有改动)(注释)①文伟:即费祎,字文伟。
三国时蜀汉名臣,与诸葛亮、蒋琬(字公琰)、董允并称为蜀汉四相。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亮乃遗.懿巾帼妇人之服(遗:遗失)B.亮遣.使者至懿军(遣:派遣)C.所啖.食不至数升(啖:吃)D.亮病笃.(笃:重)2.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又问其次亮不答是月亮卒于军中。
A.又问其/次亮不答是/月亮卒于军中B.又问其次/亮不答/是月/亮卒于军中C.又问其次/亮不答是/月亮卒/于军中D.又问/其次亮不/答是月亮/卒于军中3.下列对文本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面对诸葛亮送女人衣服的羞辱,司马懿恼羞成怒,决定主动出战。
B.司马懿对诸葛亮夙兴夜寐、食少事烦的状态很是敬佩,担心他活不长了。
C.当诸葛亮猜出李福的来意后,李福心中很是感激,赶紧陈述了自己返回的原因。
D.诸葛亮鞠躬尽瘁,他自知来日无多,建议在他死后,可由蒋琬和费祎先后继任。
2020-2021中考语文培优专题复习文言文练习题及详细答案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1.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一)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二)郑之鄙人学为盖①。
三年而大旱,无所用,弃而为桔槔②。
三年而大雨,又无所用,则还为盖焉。
未几盗起民尽戎服鲜用盖者欲学为兵则老矣。
越有善农者,凿田种稻,三年皆涝。
人谓宜泄水种黍,弗听,而仍其旧,乃大旱连岁。
计其获,则偿歉而赢焉。
故曰:“旱斯具舟,热斯具裘。
”天下名言也!(选自刘基《郁离子》)补充注释:①盖:雨具。
②桔槔(jié gāo):一种从井里汲水的工具。
41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管夷吾举于士./入则无法家拂士.B.郑之鄙.人学为盖/肉食者鄙.,未能远谋C.出则无敌国外患.者/故患.有所不辟也D.旱斯.具舟,热斯具裘/微斯.人,吾谁与归2.把语段(一)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语段(二)中划线句子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未几/盗起/民尽戎服/鲜用盖者/欲学为兵/则老矣B.未几/盗起民尽戎服/鲜用盖者/欲学为兵/则老矣C.未几/盗起民尽/戎服鲜用盖者/欲学为兵/则老矣D.未几/盗起/民尽戎服鲜用/盖者欲学/为兵则老矣4.请简述语段(一)中第二段的论证思路。
5.请从语段以外另写出一条成语,概括两个语段所表达的共同观点。
【答案】1.C2.用(这些)来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增加他不具备的能力。
(要求“所以”“动”“忍”“曾益”解释准确,整句通顺。
)3.A4.首先从个人角度正面论述“生于忧患”的道理,然后从国家角度反面论述“死于安乐”的道理,最后总结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024年中考语文总复习阅读培优训练四:名著阅读+古诗词阅读+文言文阅读+说明文阅读+小说阅读
阅读四:名著阅读+古诗词阅读+文言文阅读+说明文阅读+小说阅读一、名著阅读语段一:这时是上午十点。
太阳光在相当倾斜的角度下,投射在水波面上,光线由于曲折作用,像通过三棱镜一样被分解,海底的石、植物、介壳、珊瑚类动物,一接触被分解的光线,在边缘上显现出太阳分光的七种不同颜色。
这种所有浓淡颜色的错综交结,真正是一架红、橙、黄、绿、青、蓝、紫的彩色缤纷的万花筒,总之,它就是十分讲究的水彩画家的一整套颜色!看来实在是神奇,实在是眼福!我怎样才能把我心中所有的新奇感觉告诉康塞尔呢!怎样才能跟他一齐发出赞叹呢!我怎样才能跟尼摩船长和他的同伴一样,利用一种约定的记号来传达我的思想呢!因为没有更好的办法,所以我只好自己对自己说话,在套着自己脑袋的铜盒子里面大声叫喊;虽然我知道,说这些空话消耗的空气恐怕比预定的要多些。
康塞尔也为眼前的壮丽景致所震撼,停下了脚步。
语段二:但当尼摩船长和他的副手扑到它身上去的时候,这个东西喷出一道黑色的液体,这是从它肚子中的一个口袋分泌出来的黑水。
我们的眼睛都被弄得昏花看不见了。
……这次战斗延长至一刻钟之久。
怪物打败了,受伤了,死了,最后给我们让出地方来,溜入水中不见了。
尼摩船长全身血红,站在探照灯附近,一动也不动,眼盯着吞噬了他的一个同伴的大海,大滴的泪珠从他的眼里淌了出来。
1.上面语段出自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法国博物学家阿龙纳斯带着一个鱼叉手尼德·兰和仆人康塞尔,跟着尼摩船长,在海底进行了两万多里的环球探险旅行的故事。
2.语段一中“康塞尔也为眼前的壮丽景致所震撼,停下了脚步”,之后他做了什么?请简要回答。
答:要把眼前这些形形色色的植虫动物和软体动物分类。
3.语段二中“这次战斗”指小说中哪个精彩片段?请简要叙述该片段的故事情节,并分析该情节表现了尼摩船长怎样的性格特征。
答:这是“章鱼袭击”片段。
在大西洋,诺第留斯号为章鱼所困,章鱼缠住螺旋桨,潜艇动弹不得。
九年级暑假培优专项训练 文言文专题4 试题
2021暑假九年级语文培优专项训练:文言文专题4本卷贰O贰贰年贰月捌日编写;出题人:令狐学复;欧阳化语;令狐理总。
31★★炳烛而学【原文】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选自西汉·刘向?说苑·卷三·建本?〕【注释】〔1〕晋平公:春秋时晋国的国君。
〔2〕欲:想要。
〔3〕暮:晚。
〔4〕何:为什么。
炳烛:点燃蜡烛照明。
炳,<动词>点燃。
乎:呢。
〔5〕安有:哪有。
为人臣:做臣子的。
戏:戏弄。
〔6〕盲臣:师旷是盲人,故自称是“盲臣〞。
安敢:怎敢。
〔7〕好:喜欢,爱好。
〔8〕阳:阳光。
〔9〕壮:壮年,古人三十岁以上为壮年。
〔10〕炳烛之明:点燃蜡烛照明。
〔11〕孰与昧行乎:比摸黑走路哪个好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12〕善哉:好啊。
(13) 师旷:名旷,因为他是盲音乐师,世称"师旷"。
【参考译文】晋平公问师旷说,“我年近七十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师旷说:“为什么不炳烛而学?〞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戏弄他的君王的呢?〞师旷说;“我怎敢戏弄我的君主呢!我听说过:年少时喜欢学习,就像是太阳刚刚出来时的阳光;壮年时喜欢学习,就像是正午时的光,老年时喜欢学习,就像是点燃蜡烛照明一样。
点燃蜡烛照明和摸黑走路比哪个更好呢?〞平公说:“说得好啊!〞【阅读训练】1.解释:①暮:晚,为时已晚②何:为什么③少:年轻时④阳:阳光〔翻译句即原文划线句,翻译见“参考译文〞,下同〕,文中“何不炳烛〞所蕴涵的比喻意义是。
答:学习的重要性暮年学习如炳烛之明,要胜过在黑暗中探索前行32★★赵广拒画【原文】赵广,人,本李伯时家小史。
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尤工作马,几能乱真。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文言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
通过文言文的阅读训练,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九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的实用方法和技巧。
1. 夯实基础知识九年级是文言文学习的重要时期,学生应该在九年级前期夯实好基础知识。
首先要熟悉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了解常见古文结构和表达方式。
同时,要对古代文化、历史、经典作品有一定的了解,这有助于理解文言文的含义和背景。
2. 多读经典文言文作品九年级学生应该多读一些经典的文言文作品,如《孟子》、《论语》、《史记》等。
通过阅读经典文言文作品,可以熟悉古文的格律和表达方式,拓宽自己的文化视野,提高对于古代文化的理解和把握。
3. 注意理解句子结构文言文的句子结构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常常采用倒装、虚拟语气等特殊的句法结构。
在阅读文言文时,应该特别注意句子结构,理解句子的主谓宾关系以及修饰关系。
4. 理解词语含义文言文中有许多古代用法和词汇,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
在阅读文言文时,应该注重理解词语的含义。
可以通过查字典或请教老师来解决难以理解的词语。
5. 多做练习九年级学生应该多做一些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加强对于文言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可以选择一些九年级语文教材上的文言文课文进行练习,也可以寻找一些习题集或在线资源进行自主练习。
6. 充分利用辅助工具在学习文言文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辅助工具来提高学习效果。
如使用电子词典查询词语的含义、使用在线翻译工具翻译句子等。
这些辅助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理解和掌握文言文。
通过以上几点的练习和方法,相信九年级的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文言文的阅读训练,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和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
文言文作为一门古老而珍贵的语言形式,不仅具有学术价值,更能够激发学生对于文学的兴趣和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
希望九年级的学生能够用心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文言文水平,成为优秀的语文学子。
九年级培优班复习之文言文
九年级培优班复习之文言文九年级培优班复习之文言文(一)鲁人有好钓者,以桂为饵,锻黄金之钩,错①以银碧,垂翡翠之纶②,其持竿处位即是③,然其得鱼不几矣。
故曰:“钓之务不在芳饰,事之急不在辩言。
”【注释】① 错:镶嵌。
② 纶:钓鱼绳。
③ 是:正确。
12.下列语句中“以”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a.以桂为饵 b.皆以美于徐公c.错以银碧 d.醒能述以文者13.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然其得鱼不几矣。
14.读了这则寓言,你受到什么启发?(2分)(二) 任末好学任末①年十四,负笈②从师,不惧险阻。
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③,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
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④自照。
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
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
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节选自王嘉《拾遗记》)【注释】①任末,东汉新繁人,字叔本,少习《齐诗》,学识渊博,游京师,教授十年。
②笈:书籍。
③庵:茅草小屋。
④麻蒿:植物名称,点燃后可照明。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①或.依林木之下②暗则缚.麻蒿自照③负.笈从师④虽.死犹存2、翻译句子①人若不学,则何以成?②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
3、是什么样的信念支持任末一生苦读的?4、读了这篇短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三)李夫人不欲见帝初,李夫人病笃,上自临候之,夫人蒙被谢曰:“妾久寝病,形貌毁坏,不可以见帝。
愿以王及兄弟为托。
”上曰:“夫人病甚,殆将不起,一见我属托王及兄弟,岂不快哉?”夫人曰:“妇人貌不修饰,不见君父。
妾不敢以燕媠①见帝。
”上曰:“夫人弟一见我,将加赐千金,而予兄弟尊官。
”夫人曰:“尊官在帝,不在一见。
”上复言欲必见之,夫人遂转乡歔欷而不复言。
于是上不说而起。
夫人姊妹让之曰:“贵人独不可一见上属托兄弟邪?何为恨上如此?”夫人曰:“所以不欲见帝者,乃欲以深托兄弟也。
我以容貌之好,得从微贱爱幸于上。
九年级语文暑假培优专项训练 文言文专题30
九年级语文暑假培优专项训练文言文专题30王猛执法【百科探秘】司马光(1019-1086),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
司马光自幼嗜学,尤喜《春秋左氏传》。
【古文观止】秦王坚自河东还,以骁骑将军邓羌为御史中丞。
八月,以咸阳内史王猛为侍中、中书令①,领京兆尹②。
特进、光禄大夫强德,太后之弟也。
酗酒豪横,掠人财货、子女,为百姓患。
猛下车收德,奏未及报③,已陈尸于市;坚驰使赦之,不及。
与邓羌同志,疾恶纠案④,无所顾忌,数旬之间,权豪、贵戚杀戮、刑免⑤者二十余人,朝廷震栗,奸猾屏气,路不拾遗。
坚叹曰:“吾始今知天下之有法也!”司马光《资治通鉴》【说文解字】①以咸阳内史王猛为侍中、中书令:任命咸阳内史王猛为侍中、中书令。
内史,官名②领京兆尹:兼京兆尹之职。
③奏未及报:上报了皇帝不等批示。
奏,奏请。
报,批示。
④疾恶纠察:疾恨坏人,纠查案件。
⑤刑免:判刑、免官。
【牛刀小试】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①秦王坚自河东还()②掠人财货、子女,为百姓患()2、翻译句子①酗酒豪横,掠人财货、子女,为百姓患。
②坚驰使赦之,不及。
3、根据文义,试对王猛、秦王坚作简要评价:王猛秦王坚答案:1、①回来②掠夺,抢夺 2、①醉酒闹事、倚势横行,抢人家财物、子女,成为当地百姓的祸患。
②苻坚派臣下快马传旨赦免,没有来得及。
3、王猛:不怕权贵,严格执法,是国家的重臣。
秦王坚:在王猛严肃执法之后,叹道;“吾始今知天下之有法也!”,他岂能无法,只是无必行之法,袒护亲属是“刑不上大夫”。
参考译文:秦王苻坚从河东回来,任命中央禁卫军营的将领邓羌为御史中丞。
八月,任命咸阳内史王猛为侍中、中书令,兼京兆尹之职。
特进、光禄大夫强德是太后的弟弟。
他醉酒闹事,倚势横行,抢人财物、子女,成为老百姓的患害。
王猛刚一到任就把强德拘捕了,上报皇帝后不等批示,就已把他杀了,陈尸于市;苻坚派臣下快马传旨赦免,已来不及。
初三中考暑假文言文阅读讲解
耕者王清臣天启初,颍川张远度买田颖南之中村,地多桃花林。
一日,携榼①独游,见耕而歌者,徘徊疃②间,听之,皆杜诗也。
遂呼与语,耕者自言王姓,名清臣,旧有田,畏徭役,尽委诸其族,今为人傭耕。
少曾读书。
客有遗一册于其舍者,卷无首尾,读而爱之,故尝歌,亦不知杜甫为何人也。
异日远度过其庐,见旧历背煤字漫灭,乃烧细枝为笔所书③,皆所作诗,后经乱不知所在。
【注】①榼: 古代盛酒或贮水的器具。
②疃: 村庄。
③见旧历背煤字漫灭,乃烧细枝为笔所书:看到旧的历书背后,用烧过的树枝写的字模糊不清。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4 分)(1)少曾读书( ) (2)故尝歌( )12.下列对画线句的理解,正确的项是( )(3分)A. 这一天张远度到他家拜访B.过几天张远度到他家拜访C.过几天张远度经过他家D.这一天-张远度经过他家13.张远度来到“” (用本文语句回答) 的“颍南之中村”,见到王清臣,主动与他交谈的原因是(用自已的话回答)。
(4 分)答案:(四) 11. (1)年幼 (2)所以12. B13.地多桃花林王清臣边耕种边吟唱杜甫的诗,令张远度很是惊奇贞观初,以疾罢归。
河渚①间有仲长子光②者,亦隐士也,无妻子。
绩爱其真③,遂相近结庐④,日与对酌。
君⑤有奴婢数人,多种黍,春秋酿酒,养凫⑥雁、莳⑦药草自供。
以《周易》、《庄》、《老》置床头,无他用心也。
自号“东皋⑧子”。
虽刺史谒见,皆不答。
终于家。
性简傲,好饮酒,能尽五斗,自著《五斗先生传》.弹琴、为诗、著文,高情胜气,独步当时。
3.翻译:虽刺史谒见,皆不答。
4. 文中许多地方都表现了王绩的“性简傲”,请你概括出两点。
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
安贫乐道,专精耽①学,不营②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③,意怡如④也。
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时闻者多哂⑤之。
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注释】①耽:非常爱好。
②营:谋求。
③斗储:一斗粮食的贮存。
中考语文培优(含解析)之文言文及详细答案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艾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如使人之所欲英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英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狡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鱼我所欲也》)(乙)子墨子曰:“万事英贵于狡。
今谓人曰:'予①子②冠履③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
何故?则冠憑.不若手足之贵也。
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
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
争一言④以相杀,是贵艾于其身也。
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选自《墨子•贵义》)(注释)①予:给,送。
②子:你,代词。
③履:轻子。
④一言:一句话,即关系到正狡与非正艾的一句话。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万钟于我何加焉/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B.万事莫贵于义/刻厲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C.乡为身死而不受/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 •D.今谓人□/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2.请用“/”给下而句子断句。
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2)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用鱼与熊掌为喻,引岀"含生取义”的观点,把抽象深刻的道理说得浅显明白。
2020-2021中考语文培优专题复习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曰,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邹忌修.八尺有余(________)(2)朝服.衣冠(________)(3)私.我也(________)(4)王之蔽.甚矣(________)29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注:鄂版教材为“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邹忌与徐公比美,因妻、妾、客的赞美而自喜,并从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关键在于他有自知之明。
B.听了邹忌的谏言,仅仅说了一个“善”字,凝练传神,其纳谏的态度和决心跃然纸上。
C.妻、妾、客的回答,虽然同为赞扬,但态度语气明显不同。
妻是热情的,妾是逢迎的,课是畏怯的。
D.这篇文章在写法上采用设喻说理的方法,以小见大,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培优训练:课外文言文阅读(四)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培优训练:课外文言文阅读(四)基础大练兵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熊鼎,字伯颍,临川人。
元末举于乡,长①龙溪书院。
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
陈友谅屡胁之,不应。
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奇其才,荐之。
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乃留愈幕府赞②军事。
母丧除召至京师授德清县丞。
松江民钱鹤皋反,邻郡大惊,鼎镇之以静。
迁起居注③,承诏搜括故事可惩戒者,书新宫壁间。
舍人耿忠使广信④还,奏郡县官违法状,帝遣御史廉⑤之。
而时已颁赦书,丞相李善长再谏不纳,鼎偕给事中尹正进曰:“朝廷布大信于四方,复以细故烦御史,失信,且亵威。
”帝默然久之,乃不遣御史。
【注】①长:执掌。
②赞:帮助,辅佐。
③起居注:官职名。
④广信:地名。
⑤廉:察考。
(1)“数延见”中“延”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2)请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限两处)母丧除召至京师授德清县丞。
(3)文中的熊鼎是一个怎样的人?2.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道州①城西百余步,有小溪。
南流数十步,合营溪②。
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③嵌④盘曲,不可名状。
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⑤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
而置州⑥已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节选自元结《右溪记》)【注】①道州:在今湖南省道县。
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
②合营溪:汇入营溪。
③欹(q ī):倾斜。
④嵌:张开。
⑤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人。
⑥置州:设置州郡。
(1)解释下列画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__(《小石潭记》)②俶尔远逝_______________(《小石潭记》)③南流数十步_______________④悉皆怪石_______________(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欹嵌盘曲,不可名状。
②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3)本文采用借景抒情的写法,请具体阐述作者抒发了哪些情感?3.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日第次姓名:第四部分文言文阅读一、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意义。
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考生作解释。
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
复习时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与现代汉语比较,掌握文言词义。
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是一脉相承的。
现代汉语中的一些词语还保留着古代汉语的意义和用法,而学生对现代汉语比较熟悉,因而从现代汉语的角度出发文言文中的多数词我们并不难理解。
根据语言环境,揣摩词义,有的可以直接把单音节词解释成合成词,例如《陋室铭》中的“可以调素琴,阅金经”的“调”可译为“调弄”、“弹奏”。
有的则可以从已有的现代汉语知识出发,充分调动已有的词汇词义积累,展开合理而丰富的联想,进行合理的推测,去正确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
例如: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范仲淹《岳阳楼记》)①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③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郦道元《三峡》)上面的“观”使人一下子想到了“景观”,根据上下文再推测可解释为“景象”,“大观”就是“雄伟景象”;“硕”使人想到了“硕大”,“硕师”就是“大师”,也就是“才学渊博的老师”;根据语言环境,“良”在此不能作现代汉语的“好”来讲,但现代汉语中有“良久”、“用心良苦”等词,“良”都作“确实”、“很”来讲,在此句中可引申为“的确”。
有时会碰到一些词类活用等语法现象,而初中语文教学又不允许接触这一些名词术语。
这时,要是你联系一下现代汉语中的一些语言现象,这一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例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动心忍性”的“苦、劳、饿、动、忍”可解释为“使……苦、劳、饿、动、忍”,这里采用了使动用法。
你只要和我们现时流行语“瘦身(使身体瘦)”一对照,问题就解决了,类似的还有像广告语“万家乐,乐万家”、标语“人人动手,清洁家园”中加点词“乐(使……快乐)”、“清洁(使……清洁)”等。
当然,古汉语词汇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也有一些词的词义已发生了变化。
如果我们从词义变化的角度来理解,就会有利于准确地掌握文言实词的含义。
如《送东阳马生序》中的“主人日再食”,《曹刿论战》中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两个“再”在句中分别解释为“两次”和“第二次(击鼓)”的意思,而现在一般是“又一次”的意思;《出师表》中“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痛恨”和“卑鄙”,在句中分别翻译为“痛心和遗憾”、“身份低微,出身低下”,这两个词在现在则分别是“深切地憎恨”和“(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的意思。
许多古代汉语中流传到现在的双音节词,在当时一般都是两个词,翻译时要分开解释,类似的还有像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妻子”、“交通”、“鲜美”、“无论”等。
二是通过分析字形,掌握文言词义。
汉字属于表意文字,字形与词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在教授文言实词时,常常结合汉字字形结构,来分析汉字的本义。
例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后又引申为“死亡、不存在”,如“人琴俱亡”。
“亡”还假借为“无”,读wú,如《愚公移山》中的“河曲智叟亡以应”。
汉字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形声字。
形声字是由表意偏旁和表声偏旁构成的。
了解表意偏旁的表意功能,通过分析字形,就可掌握词义。
例如“绝”,从丝从刀,表示用刀割断丝缕的意思。
引申为“断、断绝、消失”等,如“沿溯阻绝”(《三峡》)中“绝”为“断”,近体诗中“绝句”的“绝”,也是“断绝”的意思,即所谓“断律为绝”;“哀转久绝”(《三峡》)中的“绝”是“消失”的意思。
“绝”也有“极点”或“极”意,因为断绝处,也就是尽头,“绝巘多生怪柏”(《三峡》),都含有到了“极点”或“极”意思。
引申义都与本义有着密切联系,都是由本义引申出来的。
抓住了本义,引申义也就容易掌握了。
三是结合利用成语,掌握文言词义。
相当多的成语来源于古典文献,成语中的一些词的意义和用法保留了古代汉语的特点。
在学习文言词语时,如果结合学生所熟知的成语,就能温故而知新,取得良好的效果。
例如:试看下边句子中加点的词语:①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口技》)②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岳阳楼记》)③及其日中如探汤.。
(《两小儿辩日》)④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送东阳马生序》)⑤投诸.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如果把这些词语抽出来单独讲解,大家就会感到很抽象,难以接受;如果与大家所熟知的成语联系起来,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讲“走”,就联系成语“奔走相告”、“走马观花”,义为“跑”;讲“薄”,就联系成语“日薄西山”,义为“迫近”;讲“汤”,就联系成语“赴汤蹈火”,义为“热水”;讲“假”,就联系成语“狐假虎威”,义为“借”;讲“诸”,就联系成语“付诸东流”,义为“之于”,这里是兼词,上文两个“诸”义相同。
通过例举和解析成语的方法让我们掌握并积累文言实词的含义,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以简驭繁,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
在文言文实词学习过程中,只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不断积累,温故而知新,学会结合语言环境进行合理的联想和推测,那么大家一定能轻松自如的理解并掌握文言实词,学习也必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理解常见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初中阶段应掌握的常用文言虚词有“之”“于”“而”“以”“其”“为”“乃”“焉”等,我们要根据这些文言虚词的不同用法,结合例句进行归类积累,在此基础上才能有把握地完成虚词题。
大家不妨通过卡片的形式,识记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之1、代词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
如: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②肉食者谋之。
(《曹刿论战》)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
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上枢密韩太尉书》)2、助词(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如: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岳阳楼记》)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如: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扁鹊见蔡桓公》)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公输》)(3)音节助词。
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
如:公将鼓之(《曹刿论战》)(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
如:①何陋之有?(《陋室铭》)②宋何罪之有?(《公输》)③而城居者未知之也。
(《满井游记》)(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3、作动词,可译为“到”、“往”。
如: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者1、结构助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
如: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③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为学》)2、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
如: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而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1、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八则》)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
如: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
如: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
如: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八则》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如: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其1、代词(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
如: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八则》)有时也译作第一人称代词“我”。
(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如: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如: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为学》)2、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
如:①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3、连词,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
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尔。
(《送东阳马生序》)以1、介词(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如: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
)(《出师表》)(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
如: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
如: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2、连词(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①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②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
如: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3)有时相当于连词“而”。
如: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②醉则更相枕以卧(《始得西山宴游记》)3、“以”还可作动词(属于实词)用,可译为“认为”。
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焉1、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
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2、句末疑问语气助词,可译为“呢”。
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3、代词,相当于“之”。
如:忽啼求之,父异焉(《伤仲永》)4、兼词,用于动词、形容词之后,即兼有介词和代词的作用,相当于“从这里”“在那里”。
如:①不复出焉(《桃花源记》)②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③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判论战》)虽连词“虽”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
1、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
如: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2、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
如: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然1、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作“这样”“如此”。
2、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作“然而”“但是”等。
3、语气助词,分三种情况:(1)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译作“……地”。
如:杂然相许(《愚公移山》)(2)用于词尾,译作“……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