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炎症2

合集下载

炎症课后习题

炎症课后习题

第五章炎症(imflammation)病例:1. 皮肤烫伤或冻伤:局部表现为红、肿、热、痛,形成水泡或水肿,为浆液性炎症2. 皮肤疖(furuncle)肿:毛囊炎→局部红肿热痛,有波动感→出头,排出黄白色脓汁,为皮肤毛囊脓肿上述疾病是由不同原因引起的炎症性病变:1) 什么是炎症?2) 炎症性病变是如何发生、发展的?3) 为何表现出不同病变类型?4) 炎症的意义和作用?炎症的结局如何?本章将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第一节炎症概述1. 定义: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性反应。

这种防御反应以血管的活动为中心,是一种抗损伤与损伤的对立统一过程。

包括了组织损伤以后出现的血液循环障碍、白细胞游出、体液渗出、组织增生、修复损伤组织,达到痊愈的整个发展过程。

2.炎症的意义: 即是机体重要的保护反应, 抗损伤和修复作用,又能引起机体不同程度损伤(过敏反应, 水肿积液, 机体瘢痕)第二节炎症原因1、生物性因素——细菌、病毒、支原体、真菌、寄生虫等。

2、化学性因素——腐败饲料、有毒植物、强酸、强碱、病理性分解产物3、物理性因素——温度、放射线、紫外线、机械性损伤等4、正常分泌物5、过敏反应第三节炎症的局部表现及全身反应1.局部表现为:红肿热痛机能障碍2.全身反应(1)发热(2)白细胞增多(3)网状内皮细胞增生和功能增强第四节类症的局部基本病理变化一、变质(alteration)1. 定义: 局部炎症组织细胞变性和坏死变化的总称。

2. 形态变化特点:实质细胞: 细胞肿胀、脂肪变性和坏死间质结缔组织: 纤维素样变性、坏死和机能障碍3.代谢变化特点:分解代谢加强和组织内渗透压升高二、渗出exudation定义:血液成分通过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壁进入炎区组织内的过程。

渗出的血液成分包括液体成分和细胞成分,统称为渗出物。

渗出过程:(一)血管反应→炎症发生的基础1.血管管径和血流的改变:减少-充血2.血管通透性增加:微静脉和毛细血管-渗出的基础(二)液体渗出1. 液体性渗出液(1)渗出物中的液体成分,简称炎性渗出液或渗出液。

第五章 炎症

第五章 炎症

炎症
第八节
炎症的结局
1.痊愈 完全痊愈;不完全痊愈。
2.迁延不愈 如急性炎症转变为慢性炎症 3.蔓延播散 • 局部蔓延 • 淋巴道播散 • 血道播散:菌血症、毒血症、败血症和脓 毒败血症
血道扩散(病原物及毒性产物入血)
菌血症 毒血症 血 菌 + — 液 毒素 — + 全身 症状 — + 实质细胞 (变性、坏死) — + 其它 — 中毒性休克
败血症
+++
++
++
++
++
++
++
中毒性休克、出血点斑
同败血症 多发性小脓肿
脓毒败血症 +++ (化脓菌)
第六章
炎症
思考题
1.什么是炎症?炎症局部组织有哪些基本病理变化 2.炎症局部临床表现和全身反应有哪些?
3.临床上可将炎症分几类?各有哪些临床病理特点?试
述炎症的病理分类及病理特点。 4.简述炎症的结局。
白细胞渗 出过程: 1、边集 2、黏附 3、游出 4、趋化
第六章
炎症
5、作用: (1)吞噬 • 识别及黏着 • 吞入 • 杀伤及降解 (2)免疫 (3)损伤
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菌
第六章
炎症
6、炎细胞的种类、形态、功能和临床意义
种类
中性粒细胞
形态
功能
临床意义
急性炎症早期化脓性 炎症
分叶核(2~5个核叶), 小吞噬细胞较强的游 胞浆中含有中性颗粒 走能力及吞噬能力; (溶酶体) 能释放炎症介质和内 源性致热原 体大、胞质多,核呈 肾形或椭圆形,胞浆 内有丰富的溶酶体 大吞噬细胞较强的游 走能力及吞噬能力; 参与特异性免疫反应; 能释放炎症介质和内 源性致热原

炎症2

炎症2
31 2013-9-10
感染性肉芽肿(结核结节)
33 2013-9-10
35 2013-9-10
异物肉芽肿
36 2013-9-10
⒊炎性息肉 粘膜的慢性炎时,上皮和纤维组织增生, 形成向粘膜面突出的带蒂的肿物。 思考:常见发生于何处? ⒋炎性假瘤 慢性炎症多种细胞成分增生,形成边界 清楚的肿瘤样团块。 思考:此种病变的实质是什么?
44 2013-9-10
练 习:
1.PMP题: 小李,男,20岁。2小时前因救火被烧 伤。面部、胸部及背部皮肤大片红斑,并 形成大水疱,伴剧痛,部分水疱破裂不断 溢出黄色液体,两前臂皮肤出现焦痂,微 痛。
1.患者面、胸、背部发生了什么炎症? A.变质性炎 B.化脓性炎 C.浆液性炎 D.纤维素性炎
16 2013-9-10
19 2013-9-10
好发于什么组织? 多由什么细菌感染所致? Ⅱ、脓肿:即局限性化脓性炎 特点:脓液形成 脓腔形成 分界清,触之有液动感 好发于什么组织? 多由什么细菌感染所致?
20 2013-9-10
脓肿的结局: 小----消散;大----机化 脓肿溃破后形成 窦道:一个开口的排脓管道; 瘘管:二端均开口的排脓管道; 思考:什么是疖?什么是痈? Ⅲ、表面化脓和积脓(自学)
43 2013-9-10
思考题:
1.浆液性炎的常见发生部位、病理特点和后果 怎样? 2.纤维素性炎的常见发生部位、病理特点和后 果怎样? 3.说出化脓性炎的常见原因、病理特点及组织 化脓的过程。 4.说出化脓性炎的常见病理类型、形态特点 5.变质性炎的病理形态特点、主要原因和常发 器官怎样? 6.慢性炎症分哪几类? 7.炎性肉芽肿的发生原因、形态特点怎样?
41 2013-9-10

炎症-2

炎症-2

炎性息肉:如鼻息肉,宫颈息肉
炎性假瘤:如肺及眼眶内炎性假瘤
(二)肉芽肿性炎症 (granulomatous inflammation)
特征:有肉芽肿形成 肉芽肿:炎症局部由巨噬C及其演化的细胞,
呈局限性浸润和增生所形成的结节状病灶。
常见类型:
感染性:结核、麻风、伤寒、风湿病、梅毒等; 异物性:外科缝线、石棉、尿酸结晶等。
(二)主要炎症介质及作用
1.细胞释放的炎症介质:
(1)血管活性胺:组胺和5-羟色胺
(2)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前列腺素和白三稀
(3)白细胞的溶酶体成分
(4)细胞因子:白介素-1和肿瘤坏死因子。
(5)血小板激活因子
2.体液中的炎性介质
(1)激肽系统(kinin system)
(2)补体系统(complement system) (3)凝血系统
(三)炎性介质的作用
发热、疼痛、组织损伤;
血管扩张、内皮损伤、血管通透性增高; 血管收缩,支气管痉挛; 白细胞黏附或趋化作用。
五、急性炎症的类型及其病理变化
临床类型:
超急性炎症:如青霉素过敏、器官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 急性炎症:如急性阑尾炎、急性扁桃体炎 慢性炎症:如慢性胆囊炎、慢性肾盂肾炎 亚急性炎症:如亚急性重型肝炎、亚细
讨论题:
⒈根据资料对本病例作何诊断? ⒉本例脑部病变是怎样引起的? ⒊从本病例中应吸取什么教训?
第四章
炎症(Inflammation)
第二节 急性炎症
四、炎症介质(inflammatory mediator)
(一)炎症介质的一般特点
来源于细胞和血浆 通过受体介导发挥作用 可使靶细胞产生第二级炎症介质 一种介质可作用于一种或多种靶细胞 存在时间短,迅速灭活 有潜在的致损伤能力

3-2 炎症

3-2 炎症

如白喉、菌痢
粘膜的纤维 蛋白性炎
假膜性炎
纤维蛋白、 中性粒细胞 和坏死组织
假 膜
心包膜的 纤维蛋白 性炎
绒毛心
纤维素性粘 连和纤维性 缩窄性心包炎 粘连
[绒毛心]
即纤维素性 心包炎,见于风 湿性心包炎,大 量纤维素渗出到 心包腔,经心脏 搏动,纤维素被 牵扯呈绒毛状。 心脏表面因而被 覆了一层绒毛状 的纤维素故称。
C 浆细胞 D 淋巴细胞 渗出性炎的类型。 试比较蜂窝织炎与脓肿的区别。

炎性肉芽肿主要由哪种细胞增生形成?
感染性肉芽肿
异物肉芽肿
• 感染性肉芽肿: • 细菌:结核杆菌--结核病,麻风杆 • 菌--麻风。 • 革兰氏阴性杆菌--猫抓病。 • 螺旋体:梅毒螺旋体--梅毒。 • 真菌和寄生虫:组织胞浆菌病,血 • 吸虫病 • 异物性肉芽肿:手术缝线、石棉、铍 • 和滑石粉 • 其他 如结节病( sarcoidosis )。
病因:溶血性链球菌多见
蜂 窝 织 炎
特点:疏松组织中内弥漫 性化脓性炎
部位:皮下、粘膜下、 肌肉间隙、阑尾 病变:病灶组织水肿、中性 粒细胞浸润,与正常组织分 界不清,坏死较不明显
正常 阑尾
阑尾蜂窝 织炎
蜂窝织性阑尾炎
蜂窝织炎
(3)表面化脓和积脓
表面化脓-发生于粘膜或浆膜表面的 化脓性炎,其特点是中性粒细胞向 表面渗出,深部组织无明显的炎细 胞浸润。
二、炎症的结局
炎症痊愈 炎症迁延
蔓延扩散
局部蔓延 淋巴道扩散 血道扩散
心 包 粘 连
炎症扩散
1、局部蔓延:病原体经组织间隙或自 然管道向周围组织、器官扩散。 2、淋巴道扩散:病原体侵入淋巴管 内,随淋巴液到达局部淋巴结或远处, 引起继发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

第5章-炎症-赵其辉

第5章-炎症-赵其辉
因子。(细菌产物、组织崩解产物、炎症介质等)
精品课件
3.白细胞渗出的防御作用 ①吞噬作用:(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 ②免疫功能:(主要为淋巴细胞)
分别发挥细胞免疫(T淋巴细胞)和体液免疫 (B 淋巴细胞)功能。
精品课件
4.炎细胞的种类和功能及其临床意义 ①中性白细胞(小吞噬细胞):常见于急性炎症和化脓性炎
染引起的炎症发热非常明显。
精品课件
六、炎症的类型
1. 按发病时间长短分为: 超急性炎症:病程仅数小时至几天,病变以变质为主。
急性炎症:病程多在一个月内,病变以变质、渗出为主。
亚急性炎症:病程介于急性和慢性之间,病变以变质 和增生为主。
慢性炎症:病程在半年以上,病变以增生为主。
精品课件
2.按病变性质分为:
第五章 炎症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赵其辉
精品课件
第一节:炎症的概述
一、炎症的概念: 炎症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致炎因子)
导致的损伤所发生的一种以防御为主的病理过程。
精品课件
二、炎症的原因(概念中提到的致炎因子)
❖ 1、生物性因素:最常见 ❖ 2、物理性因素: ❖ 3、化学性因素:内、外源性 ❖ 4、变态反应 ❖ 5、组织坏死 ❖ 6、异物
部位的这一过程称白细胞渗出。出来的白细胞改名为 炎症细胞(炎细胞),故此过程又称为炎细胞浸润。 它是炎症防御反应的最重要特征。
精品课件
1 .靠边与附壁 白细胞离开轴
流到达血管的边沿部, 称靠边(边集);
靠边的白细 胞通过内皮与白细胞 表面粘附分子相互识 别、相互作用而粘附 于血管壁上称为附壁。
精品课件
1、见瘢痕组织形成的不利面; 2、癌变。
精品课件

病理生理学(8.2.1)--炎症2

病理生理学(8.2.1)--炎症2
第六节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
征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
ndrome, SIRS
40% ICU 患者
发病率
MODS
50-80% ICU 患者死亡原因
每年死亡人数 100,000
临床病例
女, 36 岁,因烧伤入院,烧伤面积达 85% ( III 度占 60% ),并有严重呼吸道烧伤。入院 时 表情淡漠,呼吸困难,血压 75/55mmHg 。入院 后,经气管切开、给氧、补液及其他处理,病情 好转。入院第 28 天发生创面感染(绿脓杆菌) , 血压降至 70/50mmHg ,出现少尿甚至无尿,虽 经积极救治,病情仍无好转,直至死亡。
1. 败血症( sepsis )
指病原微生物从局部病灶入血后,不仅没有被清 除,反而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引起全身的中毒 症状。
2.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 MODS )
是指在严重创伤、感染和休克时,原无器官功能障碍 的患者同时或在短时间内相继出现两个以上器官系统的 功能障碍
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
( compensatory anti-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CAR S)
指创伤、休克和感染等因素作用于机体 时,体内释放抗炎介质过量而引起的免疫功 能降低及对感染的易感性增高的内源性抗炎 反应综合征。
2. SIRS 发生的机制
(1) 炎症细胞过度活化及炎症介质泛滥入血
① 炎症细胞活化 ② 炎症介质泛滥 在炎症过程中由细胞释放或由体液中产生的、参与 或引起炎症反应的化学物质称为炎症介质 (inflamm atory mediators) 。

炎症课件-湘雅医学院病理学

炎症课件-湘雅医学院病理学

由于持续的炎症刺激,受损组织逐渐形成纤维瘢痕。
2
淋巴细胞浸润
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在受损区域逐渐积聚,导致组织结构改变。
3
异物巨细胞形成
当机体无法清除异物或感染时,巨噬细胞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来尝试清除。
炎症的临床表现
红肿和热痛
局部血管扩张和炎症介质 产生的结果。
功能障碍
受损组织的功能受限,例 如关、激素、局部止痛药等。
持续时间较长,病变表现为组织纤维化、淋巴细胞浸润等。
急性炎症的病理变化
血管扩张
血管壁兴奋,血流量增加, 导致红肿和热痛的产生。
血管通透性增加
允许炎症细胞和溶血因子穿 过血管壁进入组织,引起水 肿。
炎症细胞浸润
白细胞和其他炎症细胞移动 到受损区域,清除病原体并 参与病变修复。
慢性炎症的病理变化
1
组织纤维化
全身症状
发热、乏力、食欲不振等 全身性反应。
炎症相关的疾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
关节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
哮喘
呼吸困难、咳嗽和喘鸣。
溃疡性结肠炎
腹痛、腹泻和便血。
银屑病
皮肤鳞屑、红斑和瘙痒。
预防和治疗炎症的方法
1
预防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注重营养、预
非药物治疗
2
防慢性疾病等。
例如冷敷、热敷、按摩等物理疗法。
炎症课件-湘雅医学院病 理学
欢迎来到炎症课件!今天我们将探索炎症的定义、分类、病理变化以及与之 相关的临床表现、疾病和预防治疗方法。
炎症的定义
炎症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反应,是机体对于损伤、感染或其他刺激的非特异性反应。
炎症的分类
1 急性炎症
发生在短时间内,表现出明显的局部炎症病变,例如红肿、热痛。

炎症2

炎症2

伤寒病
单核巨噬细胞增生为主。
第三节
慢性炎症
病程长,数月至数年以上
急性炎症迁延而来,致炎因子长期持续性刺激
临床特点:反复发作、不断进展,急性期发作 类似于急性炎症
一、慢性炎症的病因、机制
病因
1. 生物因素的持续存在
病毒、结核杆菌、梅毒螺旋体、真菌
2. 长期暴露于内源性或外源性毒性因子 二氧化矽---矽肺 3. 自身免疫反应 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形成的浑浊液状物—脓液(渗出、变性坏 死的中性粒细胞、细菌、坏死组织、浆液)
(1)脓肿 (abscess)
概念:限局性化脓性炎 特点:脓腔(局部组织发生溶解坏死形成含脓液 的囊腔) 部位:常见皮下和内脏 病因: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产生血浆凝固酶使 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病变局限 病理: 脓肿早期---脓腔 慢性期---脓肿膜
病变特点
1. 局部病变以增生(纤维结缔组织、血管、上皮、
腺体和实质细胞)为主,变质、渗出轻
2. 炎症灶内浸润细胞主要为慢性炎细胞(淋巴细胞、
巨噬细胞、浆细胞)
3. 由炎症细胞引起的组织损伤与修复同时存在
巨噬细胞
参与慢性炎症的重要细胞
来源: 单核细胞 组织细胞 肝脏的Kupffer细胞、 脾和淋巴结的窦组织细胞、 肺泡壁的巨噬细胞 CNS的小胶质细胞 作用: ① 参与急、慢性炎症的主要吞噬细胞; ② 处理抗原、信息传递,参与免疫; ③ 活化后合成分泌多种生物活性产物---参与 组织损伤与修复; ④ 转化为特殊形态的炎细胞(如上皮样细胞、 多核巨细胞、泡沫细胞等)。
(2)炎性假瘤:
肉眼:组织的炎性增生形成的境界清楚的、 外观与肿瘤相似的肿瘤样团块
部位:常发生于眼眶和肺

炎症2的内容

炎症2的内容

1.浆液性炎症(serous inflammation) (1)特征:炎症局部以血清渗出为特征,渗出的主 要成分是浆液,混有少量白细胞和纤维素及变质的间皮 或上皮。 (2)病因:高温(皮肤水泡);强酸强碱;细菌毒素 ;病毒;蜂毒、蛇毒,免疫复合物。
(3)好发部位: 疏松结缔组织、粘膜、浆膜。 (4)结局:大多数病因去除后 ,渗出的浆液吸收,局部不留痕 迹;大量积液,影响器官功能。 如心包腔和胸膜腔积液。
2.纤维素炎症(fibrinous inflammation) 特征:渗出物中含有大量纤维蛋白。常混有中性粒 细胞及细胞碎片。 病因:白喉杆菌、痢疾杆菌、肺炎双球菌的毒素, 内外源性化学物质,如尿素、汞等。 血管壁损伤重。
好发部位:粘膜、浆膜、肺。 类型:据发生部位分为: (1)发生在粘膜者:渗出的纤维素、白细胞和坏死组 织等混合在一起,形成一层灰白色膜状物,称为假膜 。故发生于粘膜的纤维素性炎症又称假膜性炎症。
疖:(fu见于颈项部。 痈:(carbuncle) 指皮肤多个疖的融合。需切开引流。
(2)蜂窝织炎(phlegmonous inflammation)
病变特征: 大量中性白细胞弥漫地 浸润组织间隙,使组织呈蜂 窝状。
病因: 溶血性链球菌,可分泌透明质酸酶和链激酶,使炎症 得以弥漫扩散。 好发部位: 皮肤、肌肉、阑尾。 结局: 单纯性蜂窝织炎痊愈后一般不留痕迹;严重者病变进 展快,范围广,局部淋巴结肿大,压痛,伴有明显的全 身中毒症状。
(3)表面化脓和积脓 (superficial purulence) 粘膜或浆膜的化脓性炎症。 大量中性白细胞主要向表面渗, 深部组织没有明显的炎细胞浸 润。 如化脓性尿道炎、化脓性支气 管炎。 浆膜、胆囊、输卵管积脓 (empyem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纤维素性炎( Fibrinous inflammation )
Diphtheria 白喉
纤维素性炎( Fibrinous inflammation )
bacillary Dysentery
细菌性痢疾
纤维素性炎( Fibrinous inflammation )
serous pericarditis
Leucocytes emigration and chemotaxis
炎症的不同阶段,致炎因子的不同,游出WBC不同 Acute inflammation:
6-24h: neutrophil 24-48h:macrophage
细菌感染: neutrophils 病毒感染: Lymphocytes 过敏反应: Eosinophilic leukocytes
fibrinous pericarditis
纤维素性炎( Fibrinous inflammation )
绒毛心 Hairy heart
☆ 绒毛心(Cor Villosum): 在心包的纤维素性炎时,浆膜心包 渗出的纤维蛋白原在心脏表面形成无数 绒毛状纤维蛋白,因心脏的不停搏动和 牵拉摩擦,形成很多绒毛状结构,故称 “绒毛心”。
部位: 粘膜,浆膜,疏松结缔组织,皮肤 表现:浆液性卡他,浆膜腔积液, 炎性水肿, 水 疱 后果: 吸收
Serous inflammation
a friction blister of the skin
Serous inflammation
right pleural effusion in a baby serous effusion clear, pale yellow appearance of the fluid
白细胞游出和化学趋化作用
趋化作用(chemotaxis):指白细胞沿浓度梯度向着化学刺 激物作定向移动,移动的速度为每分钟5-20m 趋化因子:具有吸引白细胞定向移动的化学刺激物称为化 学趋化因子。 内源性:C5a,LTB4, Chemokine; 外源性: 细菌产物 趋化因子具有特异性 白细胞聚集 炎症反应的关键性功能是将白细胞输送到损伤部位。 白细胞在炎症灶中心积聚是炎症反应的最重要指征。
Robbins and Cotran Pathologic Basis of Disease 7th edition
白细胞游出和化学趋化作用
WBC通过血管壁进入周围组织的过程称游出 (emigration)。 过程:WBC(N,E,B,M,L)粘附于内皮细 胞→在内皮细胞连接处伸出伪足,以阿米巴 运动(ameboid movement)方式从内皮细胞 之间挤出→穿过基底膜(分泌胶原酶,降解 血管基底膜)→内皮细胞连接结构恢复正常 (2-12’) 速度:N>M>L>E>B (主动游出)
白细胞的免疫作用Immunologic reaction
巨噬细胞吞噬处理抗 原,并将抗原信息递
呈给T或B淋巴细胞
细胞免疫:T淋巴细胞
体液免疫:B淋巴细胞、
浆细胞
白细胞的组织损伤作用
白细胞在消化降解病原微生物
时能释放多种酶,尤其是白细 胞死亡崩解后,细胞内酶液外 溢,造成局部组织、细胞的损 伤。
1.内皮细胞收缩(仅累及细 静脉)和(或)穿胞作用增强 2.直接受损内皮(累及微循 环所有小血管) 3.白细胞介导的内皮细胞损 伤(累及细静脉和毛细血管) 4.新生毛细血管的高通透性 (累及毛细血管)
白细胞渗出和吞噬作用
Leucocyte exudation and phagocytosis
白细胞从血管内穿过管壁到达损伤部位的过程为白细胞渗出 (Leucocyte exudation ) 白细胞出现在局部组织间隙的现象称为炎细胞浸润(inflammatory cells infiltration), 是炎症防御反应的最重要形态学特征
中性粒细胞寿命短,在24-48h内死亡; 单核细胞可继续游出; 不同阶段激活的趋化因子不同

Types of leucocytes
中性粒细胞(小吞噬细胞) neutrophil
急性炎症,化脓性炎症,炎症早

含有丰富的溶酶体,从而杀灭和
降解被吞噬的病原体和异物
阳离子蛋白可促进血管通透性增
整合蛋白LFA-1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相互作用,是
WBC和内皮细胞相互粘着的重要发生机制。 不同细胞通过共同和各自不同的黏附分子黏附于血管内皮细胞
The multiple process of leukocyte migration through blood vessels
细胞
细胞因子 血小板激活因子 神经肽 一氧化氮 激肽系统 补体系统 凝血系统
体液
引起炎症反应的主要介质
血管扩张:组胺,PGE2,PGD2,PGF2,PGI2,NO 血管透性增高:组胺和5-羟色胺,缓激肽,C3a和C5a
LT:C4 D4 E4,PAF,P物质
趋化作用:C5a,LTB4,细菌产物,IL-1,TNF,IL-8 发热:IL-1,TNF,PG 疼痛:PGE2,缓激肽 组织损伤:氧自由基,溶酶体酶,NO
Inflammation
炎 症(2)
基础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林晨 副教授 博士
2014.03
Section 3 acute inflammation
急性炎症 Major events in inflammation
血流动力学改变 血管通透性增加 白细胞渗出和吞噬作用
把白细胞和抗体运送到炎症病灶
参与急性炎症反应过程的一系列化学因子统称为化学 介质或炎症介质
Mediators released by cells
Mediators originating from plasma
炎症介质的一般特点
来源于血浆或细胞 多种刺激可激活炎症介质
作用于靶细胞可进一步引起靶细胞产生次级炎症介
白细胞粘附
内皮C、WBC表面粘附分子相互识别、相互作用 粘附分子:选择素、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分子和整合素类分子。 粘附机制: 1)受体再分布:P-选择素位于内皮细胞胞浆特异性颗粒的膜 上,在组胺、凝血素、血小板激活因子等化学介质的刺激下, P-选择素快速重新分布到内皮细胞表面和白细胞结合 2)诱导新的粘附分子合成和表达增加:细胞因子IL-1和TNF可 诱导内皮细胞的粘附分子的合成和表达;并可诱导内皮细胞 产生新的蛋白质—如E-选择素介导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等 与其受体结合。这些细胞因子也可增加ICAM-1和VCAM-1的表 达水平 3)增加粘附分子之间的亲和力:白细胞被激活后,通过白细 胞表面存在的整合素LFA-1分子构型的改变使其与内皮细胞上 的配体ICAM-1的亲和力大大增加
质,从而放大或抵消初级炎症介质的作用
一种炎症介质可作用于一种或多种细胞,有时可产
生不同的效应
炎症介质一旦被激活或由细胞释放,存在的时间很
短,被迅速降解、灭活、抑制或清除
炎症介质的类型
血管活性胺:组胺,5-羟色胺
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前列腺素,白细胞三烯等 白细胞产物:超氧负离子,H2O2,羟自由基
Neutrophil undergoing extravasation/diapedesis
Leukocytes transmigration
here PMN's that are marginated along the dilated venule wall (arrow) are squeezing through the basement membrane and spilling out into extravascular space.
高,对单核细胞有趋化作用
中性蛋白酶引起组织损伤
寿命1-2天,完成吞噬作用后很快
死亡,释放出蛋白水解酶溶解坏 死组织和纤维蛋白
巨噬细胞(大吞噬细胞)macrophage
急性炎症后期,慢性炎症,
结核,伤寒,病毒,寄生 虫感染 来源于血中的单核细胞和 局部组织的组织细胞 形态多样
淋巴细胞 (lymphocyte)
纤维素性炎( Fibrinous inflammation )
•特
点:以纤维蛋白原渗出为主,继而形成纤维蛋白, 即纤维素。 • 部 位:粘膜、浆膜、肺 • 镜下:红染,交织的网状、条状或颗粒状 • 举 例:白喉、细菌性痢疾、风湿(结核、尿毒症)性 心包炎、大叶性肺炎等
伪膜性炎(Pseudo-membranous inflammation) :纤维素性炎发生 于粘膜时,渗出的纤维蛋白、坏死组织和中性粒细胞共同形成伪膜。 发生于咽部不易脱落则称为固膜性炎;发生于气管较易脱落则称为 浮膜性炎,可引起窒息。
吞噬作用 பைடு நூலகம்疫作用 组织损伤作用
吞噬作用(Phagocytosis)指白细胞游出并抵达炎症病 灶,吞噬病原体和组织碎片的过程。是除了白细胞释放 溶酶体酶之外的另一种杀伤病原体的途径。为炎症防御 反应的重要过程。
吞噬作用(Phagocytosis)
吞噬作用 吞噬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
③杀伤和降解(依赖氧和不依赖氧机制)
依赖氧机制 a) 吞噬的细菌主要被具有活性的氧代谢产物杀伤。(次氯 酸—强氧化剂和杀菌因子) b) H2O2-MPO-卤素体系是中性粒细胞最有效的杀菌系统,对 细菌、真菌、支原体、蠕虫和病毒均有杀伤效应。
不依赖氧机制 BIP蛋白、溶菌酶也有杀伤病原体作用。
白细胞的吞噬过程
吞噬过程: ①识别及附着 调理素:是指一类能增强吞噬细胞吞噬功能的蛋白质 ,主 要为Ig-Fc段、C3b。 ②吞入 伪足→包围→吞入→吞噬体→吞噬溶酶体→杀伤、降解。
*Fc受体附着于调理素化的颗粒可引起吞入,
仅有C3受体不能引起吞入, 但当C3受体被FN、LN激活后才引起吞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