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资源安全问题研究的战略思考
中国资源安全态势及其战略研究
c a a tr t f i ar s u c ss c rt.F n l ,b s d o h i a in o au a e o r e n o r h r ce si o n e o r e e u y i al i c Ch i y a e n t e s u t f t r l s u c si u t o n r c u t ,t e s ae i st u r n e e o r e e u t a e p tfr a d o nr y h t t ge o g a a t e r s u c s s c r y r u o w r . r i
Ab t a t h e o r e e u t e p cal h e u t fs a e i r s u c si o p c o u s r c :T e r s u c s s c r y, s e il t e s c r y o t tg c e o r e s a h tt i f — i y i r o h
N 3 o.
我国资源环境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我国资源环境问题及其对策研究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源环境问题也随之而来。
近年来,不断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已经成为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难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在积极采取措施。
本文将对我国资源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
首先,我国在资源方面存在着不平衡的状况,资源过度开采,资源消耗、浪费现象严重。
资源消耗问题不仅会使得我国的环境受到破坏,而且还会影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因此,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必须要对资源进行更有效的利用。
针对这种情况,政府可以提出一些政策来鼓励企业或社会各界更好地开发资源。
例如,鼓励发展绿色工业,降低对资源的消耗;实施回收制度,提高废弃物的再利用率等。
其次,环境污染是一个重要的瓶颈,阻碍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和生产力的提高,大量的污染物排放也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严重的环境污染导致的健康问题已经是不可忽视的事实。
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积极推进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政府可以对企业实施排污收费,鼓励企业使用清洁生产技术,提高环保技术的水平。
第三,人口增长也是资源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人口的流动和集聚也将加剧资源环境问题。
人口过多的城市会导致住房、交通、垃圾处理等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创新的方式去解决。
政府可以提出一些能够吸引人才的措施,将部分人口引导到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来,减轻城市资源负担。
最后,应该说,要解决资源环境问题,政府、企业、社会各界都应该发挥各自的作用。
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和法律来重视资源环境问题。
企业要对生产和运营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进行严格监管。
社会各界也应该通过教育、宣传、科普等方式增强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只有当政府、企业、社会各界同步行动时,我们才能为资源环境问题的解决创造更好的前景。
综上所述,我国的资源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各界应该付出更为努力的工作。
浅谈我国矿产资源安全危机与对策
浅谈我国矿产资源安全危机与对策本文阐述了矿产资源安全的概念,分析了我国矿产资源的基本情况和特点,以及资源安全危机所面临的国内和国外危机;分析了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对解决我国矿产资源安全危机有重要意义。
标签:矿产资源;安全危机;对策矿产资源是社会发展的必需品,是经济发展的基石,保证稳定的矿产资源供应,是各个国家发展战略的优先领域。
当前,矿产资源安全作为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经济安全产生重要的影响。
因此,进行国家矿产资源安全研究,对保障我国经济安全、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1、矿产资源和矿产资源安全概念矿产资源是指: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一切分布于陆地、海洋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天然矿物及岩石资源。
不少学者提出了矿产资源安全的定义。
沈镭、何贤杰提出“矿产资源安全是指一国或地区可以稳定、适时、持续控制和获取保障国民经济当前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和未来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战略矿产资源的状态,矿产资源安全具有基础性、不可逆性、地域性和广泛性四个特殊性”。
汪云甲认为矿产资源安全的本质是一个在规避风险的条件下,充分利用好“两种资源”,实现更高的对外开放效益的问题。
从上述可以看出,国家矿产资源安全的特点就是:在任何情况下,如战争、经济封锁、自然灾害等,矿产资源的供给能够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即时需求;能够以合理价格持续供给。
2、我国矿产资源的基本情况及特点世界上已发现的矿产资源,在我国几乎都有所发现。
资源特点明显,概括起来就是:一是总量比较丰富,品种较为齐全,居世界第二位,属于世界资源大国之一,但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列居世界第53位;=是伴生、共生和综合矿多,选矿冶炼困难,利用程度低;三是部分大宗支柱性矿产资源在世界上的地位偏低,贫矿和难采、难选、难冶矿多,富矿少,建设开发利用难度大、成本高,缺乏国际竞争力。
四是地域分布不均衡。
五是中小型矿多,难以规模建设开发,总体利用效益不高。
我国国土资源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CENTRAL ISSUE区域治理我国国土资源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对策浏阳市自然资源局征地拆迁事务所 陈海波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资源的利用和开采程度逐渐加深。
国土资源是自然给予的馈赠,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行为活动会对国土资源的质量和数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国土资源对于人们的行为有一定的承受能力,但是在人们的生产活动中,一旦超出了国土资源的承受能力,就会产生不可挽回的后果,这也是目前国土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因此,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要想能够进行持续发展,就要对国土资源的使用和开发制定出相关的规定,设定相应的警示,以确保国土资源的安全。
关键词:国土资源;安全;挑战及对策中图分类号:P2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44-0045-0001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和世界上的其他国家来往日益密切,其中对国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在逐步增加,频繁地开发和没有限制的利用,使得我国的国土资源安全问题面临着较大的威胁。
我国要想在国际市场中占据一定的位置,就要对自身的国土资源进行管理,保障国土资源的安全和稳定。
在我国目前的发展过程中,国土资源面临着较多的挑战,对于我国的稳定发展十分不利。
因此,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确保我国国土资源的稳定。
一、我国国土资源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虽说总体的土地资源丰富,但是在人均占有量上却相对落后。
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除了推动城市化的建设,以及相关的交通、住房等建设,我国的人均土地资源较少,且质量较差,受到地区发展的影响,我国的国土资源总体形势十分严峻。
(一)人均占地资源有限,粮食问题较为严峻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国民经济有了较大的提高,很多现代化的设备都得到了逐步的开展建设,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于土地资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国土资源面临着较大的威胁。
国家为了促进经济发展,鼓励开放“二胎政策”,虽说带来了较多的劳动力,但是随之而来的人口问题使得我国的粮食问题也逐渐凸显。
中国水资源安全保障问题形势及战略对策分析
中国水资源安全保障问题形势及战略对策分析一、问题与形势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与人口、生产力布局以及土地等其他资源要素不匹配,水资源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天然来水与用水需求过程不匹配,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的难度大,水资源安全保障相较世界其他国家更具复杂性、长期性、严峻性和紧迫性。
(一)存在问题经过多年建设,我国已初步形成了水资源调配与供水保障基础设施体系,以有限的水资源支撑了经济社会长期较快发展,但现状水资源安全保障能力与支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水资源安全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稀缺的水资源和不利的演变形势我国属于水资源短缺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不足2100m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水资源与经济发展格局很不匹配,北方地区以占全国19%的水资源量,支撑64%的国土面积、60%的耕地和46%的人口。
全国年平均缺水量约500亿m³,可持续的水资源供给与高质量需求不适配,全国70%以上的城市群、90%以上的能源基地、60%以上的粮食主产区位于水资源紧缺地区,其中大部分地区水资源已严重超载或临界超载。
水资源情势演变呈现出不利态势。
依据第三次全国水资源调查评价初步成果,水资源短缺并且开发利用程度较高的海河区、黄河区和辽河区等水资源衰减突出。
2001—2016年系列与1956—2000年系列相比,西辽河、乌力吉木仁河、滦河、潮白河、永定河、大清河、滹沱河、滏阳河等流域的河川径流量减少超过30%,水资源紧缺形势进一步加剧。
2.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庞大的人口基数与经济总量对有限的水资源构成巨大压力。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总体来看,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和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会带来用水需求的刚性增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需要保持农业农村用水持续稳定,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需要退减挤占生态用水提高生态用水标准。
关于资源安全问题研究的战略思考
关于资源安全问题研究的战略思考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关于我国资源安全问题研究的战略思考一、资源安全的涵义和类型1.资源安全的涵义资源安全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
目前的定义主要有两大类型,一种是从资源本身来定义资源安全,如有人理解为自然资源基础和生态环境处于良好的状态或不遭到难以恢复的破坏。
这一界定主要考虑的是资源自身的安全状态和资源的基础是否保持良好,因而有人把这一概念作为生态安全或环境安全的定义。
另一种情况是从自然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保障程度来定义资源安全,如将资源安全理解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战略性自然资源可持续保障的状态,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持续、稳定、及时和足量地获取所需自然资源的状态,同时也指一国或地区自然资源保障的充裕度、稳定性和均衡性。
笔者认为资源安全主要是指资源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保障程度,保障程度越高就越安全。
因此我们可以给资源安全下一个类似的定义,即:资源安全是指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所需的自然资源能持续、稳定和以合理的价格得到保障。
其核心内容包括充足的数量、稳定的供应、合理的价格。
2.源安全的类型按照现代安全的类型划分,把军事、政治、外交等领域的安全问题作为传统安全问题,而把经济、信息、资源、跨国犯罪、恐怖主义等作为非传统安全问题。
很显然,资源安全在大类上属于非传统安全的范畴。
本文研究的重点从区域上看,是在国家层面上研究资源安全问题,属于国家资源安全研究;从导致不安全的诱因来看,研究的重点是外生型资源不安全问题;从研究的重点来看,主要研究能源、矿产和粮食的安全问题。
二、资源安全的主要研究方向国外对资源安全非常重视,许多国家都把能源安全战略作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方国家资源安全战略关注的焦点是对资源供应风险的防范上,更注重在国家政策上如何应对和化解资源供应中的风险问题,而对资源安全的理论和指标方面的研究并不多。
新时代自然资源安全的战略思考
新时代自然资源安全的战略思考作者:康伟立来源:《科学与财富》2020年第19期摘要:对于中国来说,现在处于经济转型的重要阶段。
新时代的自然资源被赋予了重要的使命。
对于中国的中长期战略来说,需要对自然资源整体进行合理的规划,将自然资源的安全问题考虑在发展的过程中。
中国新成立的自然资源部也可以看出国家把自然资源安全问题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实行严格的自然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深入进行新时代自然资源安全的战略思考。
关键词:新时代;自然资源;安全;战略思考自然资源是支持国家各项建设的重要基础,随着经济建设的开展,对于自然资源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多,在此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注重对于自然资源的开采。
很多自然资源都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需要合理的进行开采,所以新时代的自然安全问题也是我们需要重视的问题。
在新形势下,我们需要找到能够实现人的需求与自然资源合理结合的平衡,促进社会的发展。
一、新时代自然资源安全存在的问题(一)水资源存在利用问题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对于水资源的需求是非常巨大的,有的地区到现在还存在着用水方面的问题。
水资源的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协调,水资源存在着短缺问题。
我国的水资源总量虽然在全世界能够占到一席之地,但是平均之后每个人的水资源量是少之又少。
而水资源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每年能够利用的水资源的量也是有限的,所以需要在有限的水资源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对其进行利用。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不仅仅是生活用水存在着水资源不足的问题,生产用水的需求量也是越来越多,所以水资源的压力只会越来越大。
水资源不仅存在着供给和需求之间矛盾问题,现在还存在着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
很多水资源充足的地区对于水资源的保护没有具体的概念。
工业用水和农业用水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没有最大限度的使用现有的水资源。
除此之外,水资源还存在着严重的污染问题。
由于人们生活消费的提高,制造的生活垃圾也是越来越多,但是能够处理垃圾的数量是有限的,超出负荷的垃圾有时候就直接倒入大海等地方,对于水资源的水质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中国资源安全探析
中国资源安全探析作者:刘建芬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1年第24期一、资源安全含义及主要影响因素资源安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持续、稳定、及时、足量和经济地获得所需自然资源的状态或能力。
从资源的供给和需求方面讲,资源安全是资源供给与需求相互均衡的状态,资源安全既要保障资源稳定地供给,又要足量地满足资源需求,它是资源供给与需求相互作用的结果。
当出现资源供给不能满足资源需求或资源需求出现不稳定状态时,都会导致资源不安全。
从经济学角度理解,在当今资源稀缺状态下,资源安全就是要实现资源利用的最优配置和代际公平。
另外,确保资源环境系统的生态稳定或可恢复性,是当今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如果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超过其自我调节和自我恢复能力范围,也将导致资源不安全。
资源安全包含以下几个基本含义:一是数量上——量要充裕,不仅总量要充裕,人均量也要充裕,且后者更有意义。
二是质量上——质量上要有保证,于是产生了最低质量概念,例如最低生活用水质量。
三是结构上——资源供给的多样性、供给渠道的多样性是资源供给稳定的基础。
四是经济或价格上——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从市场上以较小的经济代价获取所需资源的能力。
五是生态环境上——资源开发使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不能超过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
影响资源安全的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资源本身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运输因素、军事因素和制度因素等。
资源条件是影响资源安全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国内资源越丰富,受外界不安全因素影响的可能性就小,对经济发展的保障程度越高,资源供应的安全性就越高;国家经济实力间接影响资源安全。
对资源进口国来讲,最主要的影响就是经济实力能否支持进口资源所需要的外汇。
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出口作支持,就很难保障有充足的外汇用于资源产品的进口。
中国近年来资源产品进口额占总进口额的比重虽呈现出下降趋势,但绝对值却在增加。
经济因素还涉及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资源价格的变动。
资源安全与国家战略的关系分析
资源安全与国家战略的关系分析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崛起,资源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资源的紧缺与国家发展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资源安全日益成为国家安全的核心问题之一。
如何更好地保障资源安全与国家的发展战略之间的关系是当前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一、资源安全现状资源是国家的生命线,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和保障国民生活的物质基础。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铝土矿、钨、稀土等资源大国,但是,与此同时,我国也面临着能源、食品、水资源等方面的短缺问题。
就能源领域而言,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煤炭消费国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但其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总量占世界总量的比重却远远不足。
同时,新能源领域的发展还需要更多的投入和技术支持。
食品安全问题需要更高度的警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规模化、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食品加工工业的扩张等问题已经使得食品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此外,水资源也是我国的短缺资源之一,人民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需求大幅上升,但是水资源总量却有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
二、国家战略与资源安全资源对于国家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资源安全与国家战略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
当前,我国正积极推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等各项工作,而资源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核心问题之一。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央政府制定的战略决策,涉及到资源、环境、气候等方面,旨在促进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意义在于,树立“绿色发展观”,让资源可持续利用,保护环境,为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同时,能源战略也是维护资源安全的重要方面。
能源的优化配置和开发、利用等措施,将在保障人民生活、发展经济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发展新能源是能源战略的重点内容之一,其在减缓气候变化,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将日益受到重视。
保障粮食安全也是国家的重要战略之一,解决好全国吃饭问题,是中国的一项重要任务。
政府鼓励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科技投入,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资源安全对国 家影响》资源争夺战略忧
《资源安全对国家影响》资源争夺战略忧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资源安全已成为关乎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核心议题。
资源不仅是经济增长的基石,更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当我们审视资源安全对国家的影响时,不得不深入思考资源争夺背后所潜藏的战略忧患。
资源,涵盖了从自然资源如矿产、能源、水资源、土地,到人力资源、技术资源等多个领域。
这些资源的充足与否、获取的难易程度以及合理利用的水平,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首先,能源资源的安全对国家至关重要。
石油、天然气、煤炭等传统能源,以及核能、太阳能、风能等新型能源,是国家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居民生活的动力源泉。
一个国家如果在能源供应上过度依赖外部进口,且缺乏有效的储备和应急机制,那么在国际能源市场波动、地缘政治冲突或能源供应国政策调整时,就极易陷入能源危机。
能源短缺会导致工厂停产、交通瘫痪、居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进而引发经济衰退和社会动荡。
以石油为例,许多国家为了获取稳定的石油供应,不惜在国际舞台上展开激烈的争夺。
中东地区作为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长期以来成为大国博弈的焦点。
一些国家通过军事干预、经济制裁、政治施压等手段,试图掌控该地区的石油资源,从而保障自身的能源安全。
这种资源争夺不仅加剧了地区的紧张局势,也给相关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军事负担。
其次,矿产资源的安全也是国家发展的关键。
钢铁、铝、铜、稀土等矿产是现代工业的基础原料。
一个国家若缺乏关键矿产资源,或者在矿产资源的开采、加工和利用上技术落后,就会在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受制于人。
比如,稀土在高科技产品如电子设备、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拥有丰富的稀土资源并掌握先进的稀土提取和加工技术的国家,在相关产业领域就能占据优势地位。
在全球范围内,对于矿产资源的争夺同样激烈。
一些国家为了获取他国的矿产资源,通过投资、合作开发、贸易壁垒等手段,试图控制资源的流向和价格。
这种争夺不仅影响了国际矿产市场的稳定,也可能引发贸易摩擦和资源保护主义的抬头。
关于我国钢铁工业资源安全战略的思考
关于我国钢铁工业资源安全战略的思考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钢铁工业一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也是国防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
然而,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资源环境的限制,我国钢铁工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资源安全问题。
因此,本文将从我国钢铁工业资源安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思考,以期为我国钢铁工业资源安全战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一、我国钢铁工业资源安全现状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拥有丰富的钢铁资源,但同时也存在着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钢铁工业对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量大,资源消耗量大钢铁工业是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最为严重的行业之一,其对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量非常大。
据统计,2018年我国钢铁工业用电量为1.44万亿千瓦时,占全国工业用电量的46.7%;用水量为8.1亿吨,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用水总量的11.5%。
同时,钢铁工业的原材料消耗也非常庞大,其中铁矿石、焦炭、废钢等是钢铁生产的主要原材料。
然而,我国钢铁工业在资源利用效率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量远高于国际水平,浪费现象也很普遍。
2. 钢铁工业生产过程中环境污染严重钢铁工业是典型的重污染行业之一,其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等污染物。
据统计,2018年我国钢铁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等污染物分别占全国总排放量的12.7%、18.6%和11.3%。
同时,钢铁工业的生产过程中还会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导致水资源的短缺和水环境的恶化。
3. 钢铁行业面临着原材料紧缺和价格波动的风险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依赖于铁矿石、焦炭等原材料的供应,而这些原材料的价格和供应量都存在着较大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
一方面,全球铁矿石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交通运输等因素都可能对原材料的价格和供应量产生影响;另一方面,我国钢铁工业对外依存度较高,进口原材料的价格和质量也会对钢铁行业的发展产生影响。
浅议国土资源经济安全问题
浅议国土资源经济安全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土资源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国土资源经济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
国土资源是指国家土地、水资源、矿产资源、生态资源以及其他自然资源,而国土资源的经济安全是指保障其可持续利用、保护和治理的能力,确保维持国家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国土资源经济安全问题涉及众多因素,需要综合考虑,采取多种措施加以解决。
我国国土面积广阔,资源分布不均衡,东部地区资源相对较为丰富,而西部地区则相对缺乏,资源利用方式也不尽相同。
为保证国土资源的经济安全,需要采取灵活的措施,根据各地资源状况寻求个性化的发展之路。
同时,我国国土资源资源的利用需考虑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及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必须进行合理利用和开发,避免浪费和滥用,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我国独特的生态环境是国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保证国土资源经济安全过程中,还需要考虑生态方面的问题。
破坏生态环境会导致后续资源缺失,不仅影响经济发展,也会影响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人类健康。
因此,需要加强对环境保护领域的投入,进行环保的宣传教育,推广环保技术等措施,切实保护生态环境,确保可持续发展。
另外,在加强国土资源管理的同时,也要依靠科技创新,采用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去保障国土资源的经济安全。
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应用在国土资源管理上已经开始推广。
例如,应用卫星遥感技术进行地理信息采集和处理,这些数据可用于管理国土资源,提供预警等信息。
通过科技创新和人工智能的引入,可以提高资源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保障国土资源的经济安全。
总之,保障国土资源的经济安全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
为实现安全有效的国土资源管理与利用,需要调动社会力量,进行全社会的教育宣传,加强科技创新,落实相关政策法规,促进产业升级,这样才能使国土资源进一步发挥其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资源安全对国 家影响》资源安全新挑战
《资源安全对国家影响》资源安全新挑战《资源安全对国家影响——资源安全新挑战》在当今全球化和高度相互依存的世界中,资源安全已成为国家发展和稳定的关键因素。
资源不仅仅是经济增长的基石,更是国家安全和人民福祉的重要保障。
资源安全涵盖了众多领域,包括能源、矿产、水资源、粮食等等。
当资源的供应、获取、利用和保护出现问题时,国家将面临一系列严峻的挑战。
首先,能源资源的安全对于国家的影响至关重要。
现代社会的运转高度依赖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传统能源。
如果一个国家的能源供应受到威胁,比如进口渠道被切断、能源价格剧烈波动或者国内能源储备不足,将会对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居民生活等各个方面造成巨大冲击。
工业生产可能会因为能源短缺而停滞,导致经济下滑和失业率上升。
交通运输系统可能陷入瘫痪,影响货物和人员的流动,进而影响整个经济的运行效率。
居民生活也会受到直接影响,取暖、照明、电器使用等基本需求可能无法得到满足。
以石油为例,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严重依赖进口石油。
一旦国际石油市场出现动荡,比如主要产油国的政治局势不稳定、战争爆发或者国际石油组织的限产政策,石油价格就会飙升。
这不仅会增加国家的进口成本,还可能引发通货膨胀,削弱国家的经济竞争力。
为了保障能源安全,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如加大国内能源勘探开发力度、发展可再生能源、建立战略石油储备等。
其次,矿产资源的安全同样不容忽视。
矿产资源是现代工业的重要原料,包括铁、铜、铝、稀土等。
缺乏关键的矿产资源会制约国家的制造业发展,影响高端技术产品的生产。
例如,稀土在高科技产业中的应用广泛,包括电子、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领域。
如果一个国家无法稳定获取稀土资源,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将受到限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
此外,水资源的安全也是一个日益严峻的问题。
水是生命之源,农业、工业和居民生活都离不开水。
然而,随着人口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许多地区面临着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破坏等问题。
我国国土资源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我国国土资源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对策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国土资源的调查开始全面使用遥感技术。
所谓遥感技术就是通过人造卫星上的遥感仪器,对地球表面进行感应遥测,进而实现对我国国土资源信息的获取。
随着我国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国土资源遥感技术的采集和数据分析技术越来越成熟。
通过运用遥感技术,能够实现我国国土资源信息的快速获得,提升我国对国土资源信息的全面掌控水平,但是从根本上来说,我国目前国土资源遥感技术中仍旧存在很多相应的问题,需要利用针对性的方法和对其进行解决。
关键词:国土资源;遥感;综述引言为了更加有效的利用土地资源,掌握每一寸土地的实际利用情况,就应当认真摸清土地资源的具体数量、分布与质量情况等。
而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调查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是一种具有极佳优越性的技术手段。
文中笔者基于自己的工作实践,对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调查中的应用展开探讨,旨在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1、遥感技术概述所谓遥感广义即遥远的感知,是指一切无接触的远距离的探测技术,是基于外层空间以及高空等范围内的信息平台,借以不同类型的传感器,获取地表相关的各种数据信息,通过传以及变换和相应的处理加工后,从中提出有利用机制的信息数据,对地物空间具体的位置以及形态和其性质及其和周围环境的具体关系进行研究的一门重要的学科。
该技术获得的相关地物信息其真实性特征非常明显,而且非常可观,获取信息全面、动态性、周期性的特点,且获取信息数据及时,分辨率高,在国土资源调查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遥感技术以精准,工作效率高,全面综合,实时动态的优势特点,在国土资源调查中发挥着强大的作用,成为此项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2、遥感技术应用2.1遥感技术在地质调查的应用在土地资源调查中科学使用遥感技术,可实现对大量信息的有效获取,并且促使国土管理数据库得到顺利构建,这是进一步了解土地范围以及位置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可将便利的途径提供给土地调查工作。
最后我们只对上报的结果进行汇总以及整理,即可完成调查工作。
关于我国资源安全问题研究的战略思考
关于我国资源安全问题研究的战略思考一、资源安全的涵义和类型1.资源安全的涵义资源安全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
目前的定义主要有两大类型,一种是从资源本身来定义资源安全,如有人理解为自然资源基础和生态环境处于良好的状态或不遭到难以恢复的破坏。
这一界定主要考虑的是资源自身的安全状态和资源的基础是否保持良好,因而有人把这一概念作为生态安全或环境安全的定义。
另一种情况是从自然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保障程度来定义资源安全,如将资源安全理解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战略性自然资源可持续保障的状态,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持续、稳定、及时和足量地获取所需自然资源的状态,同时也指一国或地区自然资源保障的充裕度、稳定性和均衡性。
笔者认为资源安全主要是指资源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保障程度,保障程度越高就越安全。
因此我们可以给资源安全下一个类似的定义,即:资源安全是指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所需的自然资源能持续、稳定和以合理的价格得到保障。
其核心内容包括充足的数量、稳定的供应、合理的价格。
2.源安全的类型按照现代安全的类型划分,把军事、政治、外交等领域的安全问题作为传统安全问题,而把经济、信息、资源、跨国犯罪、恐怖主义等作为非传统安全问题。
很显然,资源安全在大类上属于非传统安全的范畴。
本文研究的重点从区域上看,是在国家层面上研究资源安全问题,属于国家资源安全研究;从导致不安全的诱因来看,研究的重点是外生型资源不安全问题;从研究的重点来看,主要研究能源、矿产和粮食的安全问题。
二、资源安全的主要研究方向国外对资源安全非常重视,许多国家都把能源安全战略作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方国家资源安全战略关注的焦点是对资源供应风险的防范上,更注重在国家政策上如何应对和化解资源供应中的风险问题,而对资源安全的理论和指标方面的研究并不多。
粮农组织曾经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一个确保粮食安全的最低储备水平,即世界全部谷物的储备量至少要达到世界谷物需求量的17%~18%,其中周转储备占12%,后备储备占5%~6%。
保障我国土地资源安全的若干战略思考
保障我国土地资源安全的若干战略思考摘要:我国土地资源安全是保障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空间格局的关键因素。
土地资源安全也会对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能力产生深远的影响,还会对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造成影响。
当前我国土地资源安全仍然存在一些危机元素,需要从强化总体规划目标等不同层面上进行改进。
本文将主要分析和阐述保障我国土地资源安全的若干战略。
关键词:土地资源;安全;战略引言:人类活动会全球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因此保障我国土地资源安全还需要从全局化的视角进行总体规划与设计,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土地资源安全领域内仍然存在数量、质量、区域以及生态性危机因素,还会影响我国生态经济的快速发展。
土地资源利用的全局规划目标需要与我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路线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1我国土地资源安全面临的危机1.1数量安全危机当前我国内陆的土地资源数量普遍呈现总量有限、人均不足、后备资源不足的情况,因此呈现出了非常严峻的数量安全危机,耕地面积和商业用地面积之间的比例并不协调。
在农村地区,耕地数量大幅度降低,人口增加和耕地减少量成正比关系,也会严重影响各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质量[1]。
我国土地资源数量安全危机的问题,与不同地区农业结构调整以及基础建设工程占用等工作直接相关,土地资源的供需情况会存在较多矛盾,从而影响到耕地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效果。
数量安全危机因素,还会将生态用地和耕地保护工作的建设成果相关联,从而对我国土地资源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我国的地理气候条件比较特殊,天然的土地资源数量仍然呈现并不稳定的变化趋势,也充分体现出我国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数量安全危机问题。
1.2质量安全危机我国内陆国土范围之内的土地资源还存在质量安全危机问题,有限耕地面积以及农业生产质量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从而对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比例造成深远的影响。
质量安全危机问题主要体现在耕地养分不足,部分有机营养物质的分布较为洗漱,部分耕地严重缺乏钾镁等元素,影响到农作物的正常成长[2]。
资源安全保障的思考
资源安全保障的思考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人类社会对资源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
然而,资源的稀缺性和不稳定性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资源安全保障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难题,它不仅关乎国家的发展,更关系到整个世界的繁荣和稳定。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阐述资源安全保障的重要性,分析当前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一、资源安全保障的重要性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无论是农业生产、工业生产还是服务业,都离不开资源的支持。
同时,资源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乎国家的生存和发展。
因此,资源安全保障对于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首先,资源安全保障是国家经济安全的基石。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各种资源的支持,如矿产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等。
如果这些资源供应不稳定或短缺,将会对国家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其次,资源安全保障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战争中,资源的控制往往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资源安全保障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当前面临的问题当前,资源安全保障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资源短缺: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的推进,对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资源的再生速度却远远赶不上消耗速度,导致许多国家面临资源短缺的困境。
2.资源争夺:一些大国通过控制重要资源来谋求地缘政治优势,导致国际社会对资源的争夺日益激烈。
3.环境污染:过度开采和不合理利用资源导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这不仅影响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也给人类的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威胁。
三、应对策略为了应对资源安全保障面临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以下策略:1.加强国际合作: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资源问题。
通过制定国际规则和标准,加强信息共享和政策协调,共同维护全球资源安全。
2.推动可持续发展:各国应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同时,加强科技创新,开发可再生资源和替代能源,降低对传统资源的依赖。
资源供应安全问题与解决方案
资源供应安全问题与解决方案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自然资源供应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担忧。
能源、水资源、粮食等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对于各国而言,如何保障这些资源的供应安全已经成为一个极其紧迫的问题。
本文将论述该问题的成因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一、能源供应安全问题能源是现代经济的基础,对于各国而言都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能源的生产和利用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能源资源的枯竭。
同时,各国之间的能源分配也不平衡,导致一些国家总是处于能源短缺状态。
这些因素都成为了全球能源供应安全的主要威胁。
为了增加能源供应的安全性,各国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他们需要加强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包括开发新的能源,提高现有能源的利用效率等。
其次,各国需要合理调节能源市场,保障合理的价格并促进能源的流动。
最后,各国需要利用能源合作机制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共同应对能源安全的挑战。
二、水资源供应安全问题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但是世界上近40%的国家正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威胁。
水资源的供应安全问题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引起: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干旱、非法采矿和工业制造等引起的水污染,以及国际水资源管理的不平衡。
针对水资源短缺的问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各国需要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包括制定合理的水资源政策和管理措施,加强对非法采矿和工业制造等的监管,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其次,各国需要加强国际水资源管理的合作与协调,建立健全的国际水资源管理机制。
三、粮食供应安全问题粮食是人类生命的基本需求之一,保障粮食安全是各国政府的首要任务之一。
然而,当前全球粮食供应面临许多挑战,其中最严峻的包括气候变化、土地资源匮乏、粮食浪费等。
针对粮食供应不安全的问题,需要加强国内和国际间的合作与协调。
首先,各国需要加强本土农业的发展,推行科技创新、优化土地利用和化学农业,并采取措施增加粮食生产。
其次,各国需要加强粮食市场的管理,保持粮食价格的稳定。
资源安全与国家战略
资源安全与国家战略
概述
1. 介绍资源安全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解释资源安全与国家战略之间的关系资源安全的重要性
1. 资源的定义和分类
2. 资源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3. 资源安全的内涵和含义
4. 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国家战略与资源安全
1. 国家战略的定义和目标
2. 国家战略与资源安全的关系
3. 国家战略对资源安全的保障
资源安全与国家政策
1. 资源安全保障的政策措施
2. 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平衡
3. 跨国资源合作与开放政策
资源安全的挑战与应对
1. 资源枯竭和更替
2. 全球化和竞争的影响
3. 战略储备和多元供应
4. 能源安全与环保问题的平衡
资源安全对国家发展战略的影响
1. 经济发展和资源需求的关系
2. 资源安全对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性
3. 产业结构调整与战略发展规划
4. 资源安全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案例分析:中国的资源安全与战略
1. 中国的资源状况和需求
2. 中国的资源安全保障措施
3. 中国的资源合作与发展
4. 中国的资源安全对国家战略的影响
结论
1. 总结资源安全与国家战略的关系
2. 强调资源安全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3. 展望未来资源安全的挑战与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我国资源安全问题研究的战略思考一、资源安全的涵义和类型1.资源安全的涵义资源安全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
目前的定义主要有两大类型,一种是从资源本身来定义资源安全,如有人理解为自然资源基础和生态环境处于良好的状态或不遭到难以恢复的破坏。
这一界定主要考虑的是资源自身的安全状态和资源的基础是否保持良好,因而有人把这一概念作为生态安全或环境安全的定义。
另一种情况是从自然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保障程度来定义资源安全,如将资源安全理解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战略性自然资源可持续保障的状态,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持续、稳定、及时和足量地获取所需自然资源的状态,同时也指一国或地区自然资源保障的充裕度、稳定性和均衡性。
笔者认为资源安全主要是指资源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保障程度,保障程度越高就越安全。
因此我们可以给资源安全下一个类似的定义,即:资源安全是指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所需的自然资源能持续、稳定和以合理的价格得到保障。
其核心内容包括充足的数量、稳定的供应、合理的价格。
2.源安全的类型按照现代安全的类型划分,把军事、政治、外交等领域的安全问题作为传统安全问题,而把经济、信息、资源、跨国犯罪、恐怖主义等作为非传统安全问题。
很显然,资源安全在大类上属于非传统安全的范畴。
本文研究的重点从区域上看,是在国家层面上研究资源安全问题,属于国家资源安全研究;从导致不安全的诱因来看,研究的重点是外生型资源不安全问题;从研究的重点来看,主要研究能源、矿产和粮食的安全问题。
二、资源安全的主要研究方向国外对资源安全非常重视,许多国家都把能源安全战略作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方国家资源安全战略关注的焦点是对资源供应风险的防范上,更注重在国家政策上如何应对和化解资源供应中的风险问题,而对资源安全的理论和指标方面的研究并不多。
粮农组织曾经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一个确保粮食安全的最低储备水平,即世界全部谷物的储备量至少要达到世界谷物需求量的17%~18%,其中周转储备占12%,后备储备占5%~6%。
70年代石油危机时期,西方国家为保持石油的稳定供应,曾要求IEA成员国,石油的储备水平不少于60天的净进口量。
此外,国际能源机构还确定了石油供应中断量的警戒线,即供应中断量达到需求量的7%作为能源安全警戒线,超过这一界限就要采取应急措施。
国内有关资源安全方面的研究,根据研究者的背景和研究工作侧重点不同,可分为以下几个研究方向:一是从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角度研究资源安全相关的问题,他们的研究工作侧重于国际关系中的军事、政治安全等方面,但其中有许多研究者对国际关系中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中国资源地缘战略等问题都有独到的见解;二是以经济界和金融界的人士为主,研究的重点是经济或金融安全问题形成的原因,预防经济和金融安全的主要应对措施等。
尽管他们研究工作的重点不是资源安全,但他们在研究过程中,或多或少都涉及到资源安全问题,而且有的研究者把资源安全作为经济安全的一个组成部分;三是以资源、环境领域的研究者为主体,这是近年来资源安全研究的主要力量,主要研究领域一是能源安全,另一个是粮食安全问题。
有关能源安全方面的研究,主要是研究新世纪世界油气地缘政治、建立资源(石油)储备的必要性、建立风险采购屏障等;粮食安全研究侧重于粮食贸易与粮食安全,粮食储备的合理规模等问题。
近几年,在能源安全研究的基础上,对水资源安全,生态安全,矿产资源安全等也做了一些研究工作。
资源安全的综合性研究工作有了一定的进展,在资源安全概念的界定,资源安全研究的主要内容体系,中国资源安全态势与战略等方面做了一些基础性的研究工作。
三、资源安全评估指标研究的回顾1.有关粮食安全方面的评估指标评估粮食安全的主要指标是粮食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到底贸易依存度多大为警戒线或临界水平,各国情况不同,很难有一致的标准。
即使是一个国家,不同的研究者提出的标准也各不相同。
就中国目前来说,绝大多数认为,粮食进口依存度低于5%,即表明该国实现了粮食自给,进口依存度低于10%,表明该国粮食供求处于安全状态。
当然有的研究者认为,即使中国粮食的进口依存度达到20%,也是可以的。
有关测定粮食安全的指标还有以下几个:粮食进口量占粮食消费量的比例;粮食进口所需的外汇占出口外汇收入的比重;粮食缓冲储备量占粮食常年产量的比重;一国粮食的国际贸易量占世界粮食贸易总量的比重等。
2.联合国关于水资源紧张状况的指标联合国在评价各地区水资源状况时,根据用水量与可用水量的比例来说明水资源紧张程度。
这一指标也可以作为判断水资源安全状况的一个参考指标。
3.有关金融安全的指标世界银行根据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的经验,提出了一条判断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规模是否安全的分析准则,主要有3个指标:一是债务率,即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的债务金额与同期商品和劳务出口总额的比重不得超过100%;二是偿债率,即一国在一定时期当年债务还本付息额与同期商品和劳务出口总额的比例不得超过20%;三是偿债比率,一国在一定时期的到期还本付息额与相应的债务总额比例,不得超过20%。
4.能源安全储备指标有关能源安全储备的指标主要是储备天数。
有关储备天数有3个不同的概念,一是储备资源相当于多少天的净进口量;二是储备相当于多少天的进口量;三是储备相当于多少天的消费量。
国际上,评估能源安全的另一个指标是石油供应中断量占需求量的7%作为临界值,认为如果超过7%,就会严重影响石油安全,需要采取包括动用储备等措施进行干预。
四、对资源安全研究有关问题的思考1.不要过分夸大资源的不安全近年来经济安全、资源安全、信息安全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进而引起决策层的重视。
但另一方面也存在着对经济安全和资源安全的认识有泛化的趋势。
我们不能把资源本身的一些问题都和安全联系在一起,要对可能对安全有影响的问题进行判断,分清哪些是真正可能造成资源安全的问题,哪些只是资源本身的一些问题,还达不到或根本构不成资源安全问题。
不能过分夸大我们资源不安全的形势,甚至夸大到影响中国利用国际市场资源、优化资源配臵、改善环境质量的努力。
依赖进口资源会有一定的风险,但自给自足是有成本的。
2.长期安全与短期安全在讨论资源安全时,许多人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资源安全与利用国外资源的多少,或者是资源的对外依存度联系在一起,似乎资源对外依存度越高就越不安全。
从理论上讲,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单就比较资源靠国内供给和靠国外供给这一点来看,无疑是国内资源供应的安全度较高,因为依靠国内资源供应受不安全因素影响的少,而且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这一结论可以从第一次石油危机中,中国和主要西方国家的不同遭遇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当时中国完全处于对外封闭状态,能源完全靠国内供应,石油危机对中国几乎没有什么影响,而美国、日本、西欧国家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引发了全球经济的大萧条。
自给自足的资源政策,似乎是有利于资源安全,但自给自足在增加了短期资源安全的同时,削弱了资源供应的基础,尤其是非再生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增加国内生产减少了可供未来使用者享用的资源产量,从而增加了使用者成本。
完全的自给自足减少了短期风险,却影响了长远的资源安全。
3.开放、多元的系统更安全按照生态系统的观点,开放的系统、组成复杂的系统更稳定。
对资源安全来说,这个原理也同样适用。
中国如果实行自给自足的资源安全政策,只有一个渠道和一个国家承担风险,而如果中国通过从多个渠道进口资源,就可以由多个国家承担风险。
在当今社会,贸易把供需双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共同的利益集体,双方都有维护资源供求稳定的愿望,从长远来看,价格的过高或过低对生产和消费双方都没有什么好处。
从石油和其他资源近20多年的实践看,生产和消费的对立,正在被彼此的合作和共同维护资源市场的稳定所代替。
因此,从总体上看,实行开放的,多元的资源政策,更有利于资源安全。
4.效益与安全兼顾,效益优先许多人以影响国家经济安全、军事安全、资源安全为理由,主张中国应以国内资源为主,进口资源作为补充。
我们认为,应以效益为主,安全作为补充。
其实安全与效益要兼顾,不能为了效益不顾安全,更不能为了安全不要效益。
安全问题可以防范,不能因为安全问题而拒绝使用国际上廉价的资源,而宁可投入巨资开发国内高成本的资源。
担心安全问题,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防范,比如建立储备等。
即使是保障安全本身也要讲究效益,比如资源储备规模的确定就要经济合理,不能认为储备越多越好。
从效益的观点来审视,我国目前的粮食对外依存度还可以更高。
即使我国粮食的对外依存度达到20%,中国如遇突发事件,使我们不能从国际市场进口到这部分粮食,国家只要动用不到政府储备粮的1/2,总储备粮的1/3就可以度过难关。
利用国外廉价资源发展经济,是发达国家的一个通用方法,也是发达国家发展经济的“秘诀”之一。
难到它们没有考虑到资源不安全的成本吗?不是,与小概率的供应中断相比,丰富廉价的资源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要比它带来的风险高出许多倍,特别是发达国家建立了资源储备体系和IEA这种集体风险防范机制后,这种担心大为减少。
5.进口资源与开放市场市场经济讲究效益,中国根据市场经济的原则进口国际市场相对廉价的资源,完全符合市场经济的一般原理。
西方国家在需要将它们的产品销往中国的时候,总是以中国不按市场经济的规则对西方开放市场为由,对中国施加压力。
然而当中国在开放制成品市场的同时也开放了国内资源产品市场,从国际市场进口资源产品时,西方又以中国大量进口可能导致市场价格波动,冲击国际市场为借口,企图阻挠中国大量进口资源。
中国进口比国内廉价的资源完全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办事,无可厚非。
不能把中国对国外开放工业制成品和服务贸易市场看成是对外开放,而中国对外开放资源和资源产品市场就是对市场的冲击。
西方国家散布“中国资源威胁论”的目的就是要制造资源消费领域的不平等,削弱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平等利用世界资源的权利。
以任何理由和借口阻挠中国利用国外资源的说法和做法都是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的,也是对中国“资源消费权”的剥夺。
6.安全问题相互交织并相互转化非传统安全与传统安全可以互相转化,在非传统安全中资源安全与经济安全、政治安全甚至军事安全也可以互相转化。
资源不安全主要表现为资源短缺和价格的剧烈波动,但是它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经济、政治、军事和社会领域反映出来,资源不安全问题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成经济萧条,社会政治不稳定,甚至导致国家之间为争夺资源而发生战争。
不仅资源短缺可能引起资源安全问题,资源过剩也能造成资源的不安全;不仅资源价格暴涨能引起资源不安全,价格暴跌也能引起资源不安全。
当今世界石油价格的大起大落,既引起石油消费国的不安,也引起生产国的忧虑。
资源安全、产业安全、金融安全、政治安全和军事安全等可能先后出现,相互交织、互相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