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4.4乘法结合律 优质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4.4《乘法结合律》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4.4《乘法结合律》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乘法结合律》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4.4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运算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乘法结合律的概念,能够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对于乘法运算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乘法结合律这样的抽象概念,还需要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乘法结合律的概念,能够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乘法结合律的概念,能够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乘法结合律在实际计算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通过具体的案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结合律;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乘法结合律的教学课件,包括图片、动画和文字等。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的计算案例,用于讲解和练习乘法结合律。
3.教学工具:准备好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计算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乘法结合律的概念。
例如,计算3×4×5,可以先计算3×4得到12,再乘以5得到60,也可以先计算4×5得到20,再乘以3得到60。
引导学生发现,无论先计算哪两个数,最终的结果都是相同的。
2.呈现(10分钟)通过讲解和展示,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结合律的概念。
乘法结合律是指,在进行乘法运算时,无论先计算哪两个数,最终的结果都是相同的。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 乘法结合律|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 乘法结合律|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法结合律的概念,并能够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乘法结合律的定义2. 乘法结合律的应用3. 乘法结合律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乘法结合律的定义及运用。
2.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结合律的本质,并能灵活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简单的计算题,引导学生发现乘法结合律。
2. 探索乘法结合律(1)让学生尝试计算(2×3)×4 和2×(3×4),观察结果是否相同。
(2)引导学生总结出乘法结合律的定义: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3. 巩固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巩固乘法结合律的应用。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4. 课堂小结通过提问方式,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乘法结合律的理解。
5. 布置作业(1)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
(2)思考乘法结合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新课、探索乘法结合律、巩固练习、课堂小结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乘法结合律的定义及运用。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正确率和书写规范。
3.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乘法结合律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七、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索乘法结合律”的教学环节。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乘法结合律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4.4 乘法结合律北师大版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4.4 乘法结合律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将向大家介绍乘法结合律。
我们将在课堂上一起探讨和理解乘法结合律的概念,并通过实际的例题来应用它。
二、教学目标1. 理解乘法结合律的定义和意义。
2. 能够运用乘法结合律简便计算。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结合律的应用和推导过程。
2. 教学重点:掌握乘法结合律并能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大家出一个实际问题:假设你有一些糖果,每包糖果有3个,你现在有2包糖果,你想要一次性吃掉6个糖果,你应该怎么吃?2. 例题讲解:3.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给学生一些随堂练习题,让他们自己运用乘法结合律来计算。
例如:128 × 125 × 8,36 × 4 × 9等。
4. 小组讨论:我会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乘法结合律的应用和他们在随堂练习中的解决方法。
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一个题目进行讲解和分享。
六、板书设计在课堂上,我会利用黑板和粉笔,将乘法结合律的公式和关键点进行板书设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256 × 125 × 8 = ?(2) 128 × 125 × 8 = ?(3) 36 × 4 × 9 = ?2. 答案:(1) 256 × 125 × 8 = 256000(2) 128 × 125 × 8 = 128000(3) 36 × 4 × 9 = 1296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深刻理解了乘法结合律的重要性和应用。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4.4《乘法结合律》说课稿2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4.4《乘法结合律》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乘法结合律》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4.4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结合律的概念,并能够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探究乘法结合律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的运算规则,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和观察能力。
他们对乘法结合律的概念可能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还没有完全理解和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运用乘法结合律。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乘法结合律的概念,能够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等方法,探索乘法结合律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乘法结合律的概念,能够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推理等方法,探索乘法结合律的规律,并能够灵活运用乘法结合律解决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我采用问题驱动法和合作探究法进行教学。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和推理,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同时,鼓励学生之间进行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2.教学手段: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等教学辅助工具,生动形象地展示乘法结合律的概念和规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我通过一个实际的例子,引出乘法结合律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探究乘法结合律:我引导学生观察和实验,让学生自己发现乘法结合律的规律。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共同探索乘法结合律的概念和运用。
3.讲解与示范:我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明确乘法结合律的定义和运用方法。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乘法结合律|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乘法结合律|北师大版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乘法结合律|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学习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主要内容是4.4乘法结合律。
我们将通过具体的例子来理解和掌握乘法结合律,并学会运用它来简化计算过程。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理解乘法结合律的概念,并能够灵活运用它来解决问题。
同时,通过解决问题,培养同学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同学们理解和掌握乘法结合律,并能够灵活运用。
难点是让同学们理解和掌握乘法结合律的原理,并能够运用它来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学习乘法结合律,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和计算器。
同学们需要准备自己的笔记本,以便记录重要的知识点和做随堂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大家展示一些图片,比如3个小组,每个小组有4个人,然后提问:一共有多少人?同学们可以尝试用乘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3. 随堂练习:我会给大家一些练习题,让同学们自己动手计算,并尝试运用乘法结合律来简化计算过程。
4. 小组讨论:我会组织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并互相学习和交流。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会写上乘法结合律的定义和公式,并标注一些重要的关键词,比如“先乘前两个数”、“再乘第三个数”等,以便同学们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描述乘法结合律的概念和原理。
2. 请同学们完成课后练习题,并尝试运用乘法结合律来简化计算过程。
答案:1. 乘法结合律是指在乘法运算中,无论先计算哪两个数,的结果都是相同的。
比如2×3×4,我们可以先计算2×3得到6,然后再乘以4得到24;也可以先计算3×4得到12,然后再乘以2得到24。
2. 课后练习题的答案请同学们自行计算和验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深刻理解了乘法结合律的重要性,它可以帮助我们简化计算过程,提高计算效率。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4.4《乘法结合律》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4.4《乘法结合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乘法结合律》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4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结合律的概念,能够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材通过实例和问题,引导学生发现乘法结合律,并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的运算规则,对乘法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乘法结合律这一概念,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和理解乘法结合律。
同时,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共同探索乘法结合律。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结合律,能够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探索、交流,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结合律。
2.难点:能够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实例和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和理解乘法结合律。
2.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共同探索乘法结合律。
3.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乘法结合律。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乘法结合律的教学课件,包括实例、问题和练习。
2.学习材料:准备一些关于乘法结合律的学习材料,供学生自主学习和参考。
3.练习题:准备一些关于乘法结合律的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动的实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每个苹果有3个星星,一共有多少个星星?”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让学生发现乘法结合律的规律。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乘法结合律的定义,向学生解释乘法结合律的概念,并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乘法结合律-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4.4乘法结合律北师大版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4.4乘法结合律北师大版我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今天我要分享的是关于四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具体是4.4乘法结合律的内容。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解乘法结合律,即无论怎么分配三个数相乘的方式,其结果都是相同的。
例如,对于任意三个数a、b和c,有(a×b)×c = a×(b×c)。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法结合律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结合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的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乘法结合律的概念及其应用。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乘法结合律,并能够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个小故事,关于三个朋友去买水果,他们买了a个苹果,b个香蕉和c个橙子,然后讨论他们应该如何分配这三个水果才能使每个人得到的数量相同。
2. 讲解乘法结合律: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乘法结合律的定义和例子,让学生明白无论怎么分配三个数相乘的方式,其结果都是相同的。
3. 例题讲解:给出一个具体的例子,如5×6×7,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如何运用乘法结合律,将其简化为30×7,再进行计算。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类似的题目,如8×4×5、3×7×9等,并让学生互相交流解题过程,加深对乘法结合律的理解。
5. 板书设计:在黑板上写出乘法结合律的定义和符号表示,以及一些典型的例子,方便学生随时查阅和理解。
6. 作业设计:布置一些相关的题目,如7×8×9、4×5×6等,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写出解题思路。
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乘法结合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做菜等,并鼓励学生创造自己的例子,与同学分享。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4.4乘法结合律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4.4乘法结合律北师大版作为一名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师,我深刻理解乘法结合律的重要性,因此,我精心设计了这一课的教学内容,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并掌握这一概念。
一、教学内容我选择的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65页的“4.4乘法结合律”。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乘法结合律的定义和应用,通过实际的例题让学生们理解并掌握乘法结合律的运用。
二、教学目标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理解乘法结合律的概念,并能够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是让学生们理解乘法结合律的内涵,教学重点则是让学生们能够熟练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PPT、黑板、粉笔以及学生们常用的计算器等教具和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通过一个简单的购物情景,让学生们理解乘法结合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例题讲解:我通过PPT展示了一系列的例题,详细讲解了乘法结合律的运用方法。
3. 随堂练习:我在讲解完例题后,立即进行了随堂练习,让学生们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乘法结合律的理解。
4. 小组讨论:我让学生们分组讨论,分享他们在随堂练习中的心得体会,以及如何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设计了乘法结合律的板书,包括了乘法结合律的定义、表达式以及运用方法。
七、作业设计2 3 45 6 72. 请你找出生活中的一个场景,应用乘法结合律进行计算,并解释你的计算过程。
答案:1. 2 3 4 = 24我是这样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计算的:2 3 = 6,然后再乘以4,得到24。
2. 场景:购买苹果,每公斤3元,购买了2公斤,又购买了3公斤,总共需要支付多少钱?解答:2 3 = 6,3 6 = 18,总共需要支付18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反思了这节课的教学,认为学生们在理解乘法结合律方面有了明显的提升,但在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实际计算时,还有一些学生存在困惑。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乘法结合律(7)-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 乘法结合律(7)北师大版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 乘法结合律(7)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的第四课时,主题是“乘法结合律”。
在这一课中,我们将学习乘法结合律的概念和运用。
教材中包含了多个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同学们理解和掌握这一重要的数学定律。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够理解乘法结合律的意义,掌握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算的方法,提高计算的效率。
同时,培养同学们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使他们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更加灵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同学们理解和掌握乘法结合律,能够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难点在于让同学们在实际运用中,能够发现并运用乘法结合律,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卡片和计算器等教具,同时,同学们也需要准备好自己的笔和纸,以便于随堂练习和记录。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会向同学们展示一些图片,如3个苹果每组,每组有2个苹果,一共几个苹果?通过这样的情景引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导他们思考乘法结合律的应用。
3. 示例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示例题目,让同学们根据乘法结合律进行计算。
如(12×3)×4,先计算12×3得到36,再乘以4得到144,或者先计算3×4得到12,再乘以12得到144,结果都是相同的。
4. 随堂练习:我会给同学们一些练习题目,让他们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计算。
如(15×2)×3,先计算15×2得到30,再乘以3得到90,或者先计算2×3得到6,再乘以15得到90,结果都是相同的。
六、板书设计我将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突出乘法结合律的定义和示例,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12×3)×42. (15×2)×33. (4×5)×6答案:1. 1442. 903. 120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同学们对乘法结合律的理解和运用情况,同时,我也会给同学们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题目,让他们在课后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北师大版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主要内容是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我们将通过例题和练习来理解和掌握这两个概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含义。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解决问题。
2. 教学重点:掌握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概念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笔、学习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来引入今天的学习内容。
比如,假设有一个水果店,买了3个苹果和2个香蕉,又买了2个苹果和3个香蕉,问一共买了多少个苹果和香蕉?2. 例题讲解:我们可以通过具体的例题来讲解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比如,25×32=(25×4)×8=100×8=800,这里我们运用了乘法结合律;又如,36×24=(4×9)×(6×4)=36×4×9×4=144×9=1296,这里我们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3. 随堂练习:我们可以设计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来解答。
比如,45×27=?56×81=?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可以包括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定义,以及一些典型的例题和解答过程。
七、作业设计(1)72×35=?(2)48×64=?2. 答案:(1)72×35=2520(2)48×64=3072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们应该让学生反思今天的学习内容,巩固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概念和运用。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4.4《乘法结合律》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4.4《乘法结合律》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4.4《乘法结合律》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乘法结合律的概念,掌握乘法结合律的应用。
教材通过生活实例引入乘法结合律,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发现规律,从而达到理解乘法结合律的目的。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的讲解,又有实践操作的练习,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的运算方法,对数学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对乘法结合律的理解和运用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实践,深入理解乘法结合律。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乘法结合律的概念,掌握乘法结合律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探究乘法结合律,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乘法结合律的概念,掌握乘法结合律的应用。
2.教学难点:乘法结合律在实际应用中的灵活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合作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学习卡片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实例,让学生观察、思考,引出乘法结合律的概念。
2.探究规律: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实例中的运算顺序,引导学生发现乘法结合律的规律。
3.讲解演示:教师对乘法结合律进行详细讲解,并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让学生加深理解。
4.实践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乘法结合律的运用方法,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
6.拓展延伸:布置一些课后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乘法结合律的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乘法结合律的关键信息。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乘法结合律|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 乘法结合律|北师大版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 乘法结合律|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的乘法结合律。
这个定理指出,在进行乘法运算时,不管先算哪两个数相乘,得到的结果都是相同的。
例如,a×b×c = a×(b×c)。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理解乘法结合律的概念,并能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结合律的运用。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准备黑板、粉笔、PPT等。
学具准备练习本、笔等。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个实际情景引入,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每个苹果有4个种子,请问小明一共有多少个种子?”让学生回答,然后引导学生发现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通过乘法结合律得到。
然后,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完成,然后我会选取一些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解析。
我会通过一些拓展延伸的问题,让学生深化对乘法结合律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列出乘法结合律的定义和示例。
七、作业设计1. 8×7×62. 9×4×53. 10×12×6答案:1. 3362. 1803. 720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理解和掌握乘法结合律的概念和运用。
但在课堂上,我发现有些学生对于乘法结合律的运用还不够灵活,需要在以后的练习中多加锻炼。
拓展延伸:除了乘法结合律,还有其他的运算定律,比如加法结合律、减法结合律等,学生可以进一步学习和了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情景引入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帮助他们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
我选择了小明和苹果的例子,因为它简单易懂,能够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乘法结合律的应用。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乘法结合律(1)-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 乘法结合律(1)北师大版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 乘法结合律(1)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的第四节,主要内容是乘法结合律。
本节课我们将通过具体的例子来理解乘法结合律的含义,学会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二、教学目标1. 理解乘法结合律的概念,掌握乘法结合律的运用。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增强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乘法结合律的概念,学会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难点:乘法结合律在实际应用中的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学具:笔记本、练习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假设有一个水果摊,有苹果、香蕉和橙子三种水果,每种水果的重量分别是200克、150克和120克。
如果小明买了苹果、香蕉和橙子各三个,请问小明一共买了多少克的水果?2. 例题讲解:我们来解答上面的实践情景引入的问题。
我们可以将问题转化为计算:200克× 3 + 150克× 3 + 120克× 3。
根据乘法结合律,我们可以先计算200克× 3,再乘以150克和120克,也可以先计算150克× 3,再乘以200克和120克,还可以先计算120克× 3,再乘以200克和150克。
无论哪种计算方式,最终的结果都是相同的。
3. 随堂练习: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下面的练习题:a) 3 × 4 × 5 = ?b) 5 × 7 × 3 = ?c) 8 × (2 + 3) = ?4. 小组合作交流:a) 你们是如何理解和运用乘法结合律的?b) 在实际生活中,你们还能想到哪些运用乘法结合律的例子?六、板书设计乘法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七、作业设计1. 请同学们运用乘法结合律,计算并解答下面的题目:a) 6 × 7 × 8 = ?b) 9 × (4 + 5) = ?c) 10 × 12 × 15 = ?2.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举例说明乘法结合律的应用。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乘法结合律-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 乘法结合律北师大版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 乘法结合律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主要内容是乘法结合律。
我们将通过具体的例子来理解和掌握乘法结合律的原理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和掌握乘法结合律的概念,能够运用乘法结合律来简化和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结合律的原理和应用。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乘法结合律来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和实际的例子,以及一些练习题,以便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乘法结合律。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引入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们感受到乘法结合律的存在。
例如,我会给学生们展示一些图片,让他们计算出图片中物体的总数。
然后,我会引导学生发现,无论他们是先计算哪两个物体的数量,的结果都是相同的。
然后,我会给学生们一些随堂练习题,让他们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和加深对乘法结合律的理解。
我会引导学生运用乘法结合律来简化计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我会进行板书设计,将乘法结合律的公式和例子展示给学生,以便他们能够清晰地理解和记忆。
六、板书设计我会将乘法结合律的公式和例子展示在黑板上,以便学生们能够清晰地理解和记忆。
公式如下:(a × b) × c = a × (b × c)例子:3 ×4 ×5 = (3 × 4) × 5 = 12 × 5 = 60七、作业设计为了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巩固和应用乘法结合律,我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题。
具体的题目和答案如下:(6 × 7) × 8答案:3369 × (4 × 5)答案:180(2 × 3) × 5 × 6答案:180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认为学生们对乘法结合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较高。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乘法结合律|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乘法结合律|北师大版我今天要分享的教学内容是四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具体是4.4乘法结合律,使用的教材是北师大版。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乘法结合律的概念,能够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比如让学生想象一下,他们有3个苹果,每个苹果有2个种子,那么他们一共有多少个种子?然后我会引导学生用乘法结合律来解决这个问题。
在讲解的过程中,我会强调乘法结合律的重要性,并让学生进行一些随堂练习,以确保他们能够理解和掌握这个概念。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将乘法结合律的公式写出来,并配上一些相关的例题,以便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
在作业设计上,我会布置一些相关的题目,让学生能够通过练习来巩固他们所学的知识。
例如,我会让他们计算一些运用了乘法结合律的题目,并写出解题过程。
我会进行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思考这次教学的效果,以及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乘法结合律,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个概念。
这就是我今天要分享的教学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乘法结合律的概念和理解是本次教学的核心。
乘法结合律是数学中的一个基本规则,它可以帮助学生在计算乘法时更加简便和高效。
因此,我会在课堂上花时间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来体验和理解乘法结合律的应用。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解决问题是另一个重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将问题转化为可以用乘法结合律解决的形式。
例如,我会让他们计算一些复合数的乘法,如25×32,并引导他们先计算25×4,再乘以8,或者先计算25×8,再乘以4,从而让学生发现无论哪种计算方式,结果都是相同的。
乘法结合律的公式和例题的板书设计也是本次教学的重点。
我会将乘法结合律的公式写在黑板上,并配上一些相关的例题,以便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和记忆。
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4.4 乘法结合律》精品教案
二、合作探究
小组按照自学提纲自学并讨论。
1、让学生观察算式、发现问题,并尝试提出问题。
2、让学生举出事例解释所发现的运算律。
3、让学生用字母表示所发现的乘法结合律。
(a×b)×c=a×(b×c)
4、根据运算律进行简便、合理的运算。设计问题让学生解答,教师进行评测
个人设计
结合孩子们的生活实际,以应用题的形式出现,让孩子们自己列式,寻找规律。
给学生充分的探索时间。
教
学
过
程
三、展示交流
学生汇报自学结果,各小组补充说明,教师给予评价。
四、检测评价
尝试解答下面问题
一个小朋友用正方体搭成了一个长方体,长方体的长用了5个,宽用了3个,高用了4个。一共用了几个正方体
58×5×2=58×(5×2) (47×25)×4=47×(□×4)
课 时 教 学 计 划
课 题
乘法结合律
课 型
新授课
课时分配
1
教 材
分 析
本课主要学习乘法结合律,是在学习完加法结合律的基础上进行的。乘法结合律定义公式(a×b)×c=a×(b×c)。
教 学
目 标
理解并掌握乘法结合律,会用字母来表示乘法结合律。
能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 学
重 点
经历探索的过程,发现乘法结合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五、收获拓展
今天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个人设计
练习中让学生体会到连乘中几个特殊的数如125和8等。
板
书
设
计
乘法结合律
(2×4)×3 2×(4×3)
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4.4 乘法结合律》精品教案
乘法结合律教学目标:1、历乘法结合律的探索过程,会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进一步培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积累数学果冻经验。
2、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对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运算,体会数学方法的多样化,发展数感。
学情分析:学习方式上:四年级的学生,经历四年的课改实验,已具有一定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学之间能够较好地合作交流与倾听,能比较主动地探究新知,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学习新知。
知识技能上: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已经知道:25×4=100 125×8=1000以及整十整百整千数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教学重难点:引导概括出乘法结合律,并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算。
乘法结合律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发现问题1、出示单排长方体图,让学生说说搭这个长方体用了多少个小正方体。
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数法得到相同的结果。
2、是不是类似这样的算式都有这些特征呢?每人自己出题验证,选用大数目的同学可以借助计算器。
3、寻求规律。
引导讨论为什么方法不同结果却一样,这其中是否蕴含着某些规律。
把以上乘法算式中不同的因数分别用a ,b两个字母表示,你能写出你们的发现吗?(二)探索新知1、根据上题的规律提出假设继续出示多排长方体图,让学生估计搭这个长方体用了多少个小正方体。
2、验证提出的假设是否适合其它数据小组内举一些数据来验证,可借助计算器,用一些较大的数据验证。
全班交流。
3、尝试用字母表示乘法的结合律。
(三)运用定律、进行简算1、出示算式:(1)8×3×125;(2)25×37×4;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写出与它们相等的式子。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1)8×3×125 (2)(25×37×4)8×125×3 25×4×373×(8×125) 37×(25×4)125×8×3 4×25×372、比较同学们所写的式子,你最欣赏的是哪一种?为什么?引导学生发现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在实际应用中的简便。
4.4《乘法结合律》 (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4.4《乘法结合律》(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结合律的意义。
(2)能够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乘法结合律的意义。
2. 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三、教学难点1. 理解乘法结合律的意义。
2. 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用具等。
2. 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旧知:引导学生回顾乘法交换律的内容和运用方法。
(2)导入新课: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乘法结合律的意义。
2. 探索乘法结合律(1)学生分组讨论,观察算式,发现乘法结合律。
(2)学生代表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乘法结合律的意义。
3. 巩固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乘法结合律的应用。
(2)教师挑选典型题目进行讲解,强调乘法结合律在简便计算中的作用。
4. 课堂小结(1)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学习心得。
(2)教师点评并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5. 布置作业(1)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2)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乘法结合律》2. 板书内容:(1)乘法结合律的意义。
(2)乘法结合律的应用。
七、课后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预期效果?2. 学生对乘法结合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是否有所提高?3.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4. 如何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注:本教案为基本框架,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在以上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探索乘法结合律”这一环节。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乘法结合律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乘法结合律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乘法结合律的概念,掌握乘法结合律的计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运用乘法结合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乘法结合律的概念,掌握乘法结合律的计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乘法结合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2. 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些计算题目。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回顾乘法交换律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乘法结合律的定义和意义。
2. 探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一些乘法算式,如(2×3)×4和2×(3×4),让学生通过计算和比较发现乘法结合律的特点。
3.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乘法结合律的应用,每组选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4. 应用:教师出示一些乘法算式,要求学生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并解释计算过程。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乘法结合律的定义、计算方法和应用技巧。
6. 作业:布置一些乘法结合律的应用题目,要求学生在课后独立完成。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理解了乘法结合律的概念,掌握了乘法结合律的计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意识。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一些乘法算式,如(2×3)×4和2×(3×4),让学生通过计算和比较发现乘法结合律的特点。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4.4乘法结合律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4.4乘法结合律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法结合律的概念,能够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乘法结合律的概念及运用。
2. 乘法结合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乘法结合律的概念及其运用。
2.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结合律的实质,并能灵活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旧知:引导学生回顾乘法分配律、乘法交换律的内容。
(2)引入新课: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简便计算。
2. 探究新知(1)乘法结合律的概念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以下算式:2 ×3 ×4 = 6 × 4(a b)× c = a × c b × c教师提问: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学生回答:都是将三个数相乘,先将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将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教师总结:这就是乘法结合律,即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2)乘法结合律的运用教师出示例题:计算:3 × 4 × 5学生尝试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计算,得出答案:3 × 4 × 5 = 12 × 5 = 60(3)乘法结合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教师出示实际问题: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的苹果数量是小明的4倍,小刚的苹果数量是小红的5倍。
请问小刚有多少个苹果?学生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计算,得出答案:3 × 4 × 5 = 60(个)3. 巩固练习(1)计算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巩固乘法结合律的应用。
(2)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乘法结合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4. 总结反馈(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乘法结合律的概念及运用。
(2)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
科目数学年级四年级(上)授课教师薛万和
主题单元三、乘法课题 6.探索与发现(二)教
学目标1.通过探索活动,进一步体会探索地过程和方法。
2.通过探索活动,发现乘法地结合律,并用字母进行表示。
3.在理解结合律地基础上,会对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
教
学重点 1.通过探索活动,进一步体会探索地过程和方法,发现乘法地结合律。
2.在理解结合律地基础上,会对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
教
学难点1.通过探索活动,进一步体会探索地过程和方法,发现乘法地结合律。
2.在理解结合律地基础上,会对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
主要教法
与学法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知识连接数学游戏
教案连接探索发现
第一课时
一、情景创设
大家一定都玩过积木吧。
你都用积木搭过什么?今天,老
师也用小积木搭了一个东西,你们想看看吗?
情境创设
教案连接探索发现
二、问题探究
(一)发现问题:
1.出示长方体课件,让学生估计搭这个长方体用了多少个小正方体。
2.用不同方法验证结果。
让学生用不同方法计算,并引导讨论为什么方法不同结果却一样,这其中是否蕴含着某些规律。
长方体课件地展示使叙述在后面地讨论、发现问题时有一个直观地题材,理解算式地意义。
组织学生活动,使他们不知不觉地进行数学规律地探索。
(二)提出假设、举例验证、建立模型
1.根据上题地规律提出假设
2.验证提出地假设是否适合其它数据
小组内举一些数据来验证,可借助计算器,用一些较大地数据验证。
全班交流,并用字母a b c表示乘法结合律。
乘法结合律:(a×b)×c=a×(b×c)
文字描述: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三)运用乘法结合律地简算。
1.试一试第1题:
38×25×4 = 42×125×8 =
让学生尝试用乘法结合律解决连乘运算中地简算问题。
然后进行交流,概括出简算地方法。
2.进一步尝试用用乘法结合律解决连乘运算中地简算问题。
请看练习册中题。
及时梳理思路,引导学生掌握探索地基本步骤。
板书设计:
6、乘法结合律
3×(5×4)=60 15×25×4=1500
(3×5)×4 =60 15×(25×4)=1500
文字描述: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
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乘法结合律:(a×b)×c=a×(b×c)
教案连接探索发现
第二课时
(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乘法地结合律,用字母表示为:
(a×b)×c = a × ( b×c )
今天我们再来探索有关乘法地另外一个规律。
请看下列算式:
4×5 =5×4
12×10 = 10×12
25×65×4 = (25×4)×56
如果用ab表示两个数,你能写出发现地规律吗?
乘法交换律: a×b = b×a
(二)练一练。
进行实践操作,加强学生对运算定律地认识与理解。
让学生自己体验、感受探索过程,体会成功地喜悦。
1.填空。
35×2×5 = 35×(2×)
(60×25)×4 = 60×(25×4)
(125×5)×8 = (125×8)×5
(3×4)×5×6 = (×)×(×)
2.利用你发现地规律,计算下列各题。
25×17×4 = (25×125)×(8×4) =
38×125×8×3 =
请四位同学上台演算,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计算。
集体订正。
教案连接探索发现
板书设计
6、
乘法交换律
4×5 =5×4
12×10 = 10×12
乘法交换律: a×b = b×a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