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利息与纳税问题教师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税率教案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税率教案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税率教案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税率教案第【1】篇〗设计说明: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百分数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学设计上有以下特点。

1.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可以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教学中,结合生活实际了解税收的用途,充分体会所学内容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教师则是这一活动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也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学中,充分利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并通过分析、讨论,从中感悟到纳税的重要作用,认识常见税种,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3.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学数学是为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本节教学中,在完成各种应纳税额的习题后,让学生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PPT课件学生准备收集有关纳税的资料教学过程:⊙情境引入1.课件出示家乡改造前后的对比图。

(1)看图,说一说我们的家乡有什么变化。

(引导学生从家乡的交通、基础设施、房地产开发、土地利用、生态环境等方面感受家乡的变化)(2)讨论:用于改造家乡的资金是从哪儿来的?(引导学生了解财政部门拨的款大部分是靠税收得来的)2.导入新课。

什么是税收?国家征收的税有什么用处呢?纳税金额是多少?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纳税的知识。

(板书课题:税率)设计意图:通过对家乡变化的对比,使学生认识到税收的重大用途,并对学习纳税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初步认识、理解有关纳税的知识1.仔细阅读教材10页的内容,从中了解有关纳税的知识。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利息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利息

利息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74、75页。

教学目标:1.经历小组合作调查、交流储蓄知识,解决和利息有关的实际问题的过程。

2.知道本金、利率、利息的含义,能正确解决有关利息的实际问题。

3.体会储蓄对国家和个人的重要意义,丰富关于储蓄的尝试和经验。

课前准备:课前布置学生分小组调查关于储蓄的知识,老师准备一张当前利率表。

教学方案:2.提出:“你们了解到哪些有关储蓄的知识?”给各组充分的发言机会。

师:同学们真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呀!那来说说你们的收获吧,在调查中,你们了解到哪些有关储蓄的知识?让各组充分的发言。

教师可做适当的记录。

如:现在的利率。

3.提出:储蓄对个人、国家有哪些重要意义?师生讨论。

师:同学们的收获还真不小,那么谁能说一说储蓄对个人、国家有哪些重要意义呢?学生可能会说:●个人可以获得一定的利息。

●把钱存到银行里,既能得利息,又保险。

●储蓄可以支援国家建设,国家可以用集资上来的存款繁荣经济。

储蓄对国家的意义如果学生说不上来,教师可以作为参与者发言。

二、认识利率表让学生观察没有“年息”的利率表,讨论、出示一张没有利息的利率表。

师:老师这里有一张空白的利率表,观察看一看表中都有什么项目?指名回答,教师适时进行提问。

了解存款的种类、期限以及年息等。

生1:表中有储蓄种类、期限和年息。

师:储蓄种类共有几种?生2:有整存整取、活期、零存整取、通知存款和定活两便五种。

师:每种储蓄的期限有哪些?指名回答。

师:谁能解释一下“整存整取”和“零存整取”有什么不同?生:整存整取就是把一笔钱存一定的期限,到期时,全部取出;“零存整取”就是一定的期限内多次存入同样的钱数,到期时,一次取出。

学生说不清,教师补充。

师:那这个“年息”和%又表示什么?生:“年息”就是年利率。

师:没错,年息就是利息占所存钱数的百分比。

那什么又是“利息”呢?生:取款时,比存入的钱多的部分叫做“利息”。

对于几个“术语”的含义,学生如果说不出来,教师可作为参与者发言。

六年级数学教案——《利息》教学

六年级数学教案——《利息》教学

六年级数学教案——《利息》教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百分数》中的第3课时《利息》。

具体内容包括:理解利息的含义,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了解银行利息的计算方式,以及运用利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利息的含义,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利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百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利息的含义,利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利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利息计算器。

学具:练习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利用PPT展示小明去银行存钱的场景,引导学生关注存款利息,进而引入新课。

2. 讲解新课,探究利息含义(1)讲解利息的含义,让学生明白利息是银行给存款人的报酬。

(2)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

3. 实践操作,加深理解(1)出示实践题,让学生计算不同存款期限、不同存款金额的利息。

4. 例题讲解,巩固知识(1)讲解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利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2)拓展延伸:了解其他金融机构的利息计算方式。

六、板书设计1. 利息的含义2. 利息的计算方法3. 利息计算例题七、作业设计(1)本金10000元,年利率2.5%,存款期限1年。

(2)本金8000元,年利率3%,存款期限2年。

(3)本金12000元,年利率2.8%,存款期限1.5年。

2.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利息的含义和计算方法掌握程度,以及实践题的完成情况。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金融机构的利息计算方式,培养学生理财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境引入3. 利息计算方法的讲解与巩固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利息的含义和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需要通过讲解和实践操作使学生熟练掌握。

金坛区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6单元《6-12纳税、利息、折扣问题练习课》教案

金坛区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6单元《6-12纳税、利息、折扣问题练习课》教案

金坛区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6单元《6-12纳税、利息、折扣问题练习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6-12纳税、利息、折扣问题练习课》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6单元的内容。

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纳税问题、利息问题和折扣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学习这些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一些基本的数学运算和概念已经有所了解。

但是,对于纳税、利息、折扣这些专业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并通过实际例题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和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纳税、利息、折扣的概念,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纳税、利息、折扣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提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通过分析案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概念和计算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包括纳税、利息、折扣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以及一些实际案例。

2.练习题:准备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小组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比如购买商品时如何计算折扣,引出纳税、利息、折扣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纳税、利息、折扣的定义和计算方法,让学生对这些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练习题,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计算和分析,巩固所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6.5《利息问题》教案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6.5《利息问题》教案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6.5《利息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利息问题》是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五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利息的概念,掌握计算利息的方法,以及了解利息与本金、利率、时间之间的关系。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利息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比例、乘除法等运算已经熟练掌握。

但是,对于利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可能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利息的概念,知道利息是由本金、利率和时间决定的。

2.让学生掌握计算利息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3.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利息的概念,计算利息的方法。

2.难点:利息与本金、利率、时间之间的关系,运用利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利息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例和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探究利息的计算方法。

2.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利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个存款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存款一段时间后,银行会支付给我们多少钱?从而引出利息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系列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利息公式进行计算。

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利息与本金、利率、时间之间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解决一些关于利息的实际问题。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4.巩固(5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利息计算方法。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辅导。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区级公开课《利息问题》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区级公开课《利息问题》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区级公开课《利息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利息问题》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利息的概念,掌握计算利息的方法,并能够应用利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学问题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但是,利息问题对于学生来说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对于利息的计算公式可能存在记忆困难,需要通过反复练习来巩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利息的概念,掌握计算利息的方法。

2.培养学生应用利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利息问题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利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利息公式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利息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小组合作加强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

2.教学案例和练习题。

3.小组合作学习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利息问题,例如:小明存入银行1000元,年利率为3%,问一年后小明能获得多少利息?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 = 本金 × 年利率 × 时间。

通过PPT课件讲解利息的计算方法,并给出具体的案例进行演示。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选择一个案例进行利息的计算。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并给予反馈。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回答PPT课件上的问题,检验学生对利息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指导。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运用利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计算每个月的利息,或者计算不同年利率下的利息。

教师提供指导和支持。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明确利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9、纳税问题-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9、纳税问题-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9、纳税问题-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税收,税收的种类和作用。

2.了解自己生活中的纳税情况,以及纳税的目的和意义。

3.能够通过简单的计算,计算个人所得税。

二、教学重难点1.通过例子和实践,让学生真正理解税收。

2.让学生了解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掌握简单的数学计算。

三、教学内容1.什么是税收?1.税收是指国家通过税法规定,从社会上各个方面获取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

2.税收主要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两种。

•直接税是指由个人或企业按照规定缴纳的,直接以所得或财产等形式计算征收的税。

•间接税是指在生产、销售、进口等环节征收的消费税、关税、营业税等。

2.纳税的目的和意义1.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是国家发展的必要条件。

2.纳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国家运转所需的政府运营费用,从而维护社会平稳有序发展。

3.学生生活中的纳税情况1.对学生进行简单的问答,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常见的纳税情况,如购买物品时的消费税、餐馆收取的餐桌费等。

2.将学生的回答整理出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生活中的纳税情况。

4.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1.根据教材上给出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让学生了解税率表的计算方法。

2.提供具体的数值,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了解学生对税收的认知程度,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2.理论讲解(10分钟)–让学生认识税收的概念和种类,以及纳税的目的和意义。

3.学生生活中的纳税情况(10分钟)–通过问答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自己日常生活中存在的纳税情况。

4.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20分钟)–通过具体的计算实例,让学生掌握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5.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

五、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税收的概念和种类,以及纳税的目的和意义,同时使学生能够掌握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通过教学过程中的理论讲解、实例练习、问答互动等形式,让学生真正理解纳税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公民意识和税收意识。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纳税》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纳税》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纳税》数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税收,为什么要纳税;
2.掌握税收的种类和计算方法;
3.了解纳税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4.培养学生的财经意识和爱国精神。

二、教学重点
1.掌握税收种类和计算方法;
2.认识纳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了解纳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1.引出主题: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讲述什么是税收,为什么要纳税。

2.安排小组活动,让学生自由讨论并且记录,分享自己的想法。

3.反思小组活动中讨论到的问题及答案。

2. 点拨
1.讲解税收的种类和计算方法,使学生能够理解不同类型的税收和税收计算的方法。

2.讲解纳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纳税的重要作用。

3. 练习
1.给学生出示国家财政预算的一份简化版,让学生自由讨论其中哪些内容是涉及税收的。

2.让学生练习计算个人所得税,以巩固所学的税收计算方法。

4. 拓展
1.让学生以纳税人的角度思考,为什么要纳税和如何更好地纳税。

2.让学生观看一些有关于税收及纳税的短片,引导他们对税收和纳税有更深刻的认知。

5. 总结
1.让学生总结所学的知识,记叙纳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不同类型
税收和其计算方法。

2.和学生共同探讨纳税对于个人、社会以及国家的重要性。

五、作业
学生完成一份关于纳税的小调查。

例如,调查大家在一年内纳了多少税;学生可以选择采访父母或亲戚朋友、调阅相关资料等。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12课《纳税、利息、折扣问题练习》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12课《纳税、利息、折扣问题练习》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12课《纳税、利息、折扣问题练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12课《纳税、利息、折扣问题练习》。

教材主要通过实际案例和练习题,让学生巩固纳税、利息和折扣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纳税、利息和折扣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但对于复杂的实际问题,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理解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解答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纳税、利息和折扣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题和实际案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情感态度,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运用纳税、利息和折扣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对于复杂的实际问题,如何正确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练习题和实际案例。

2.准备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纳税、利息和折扣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知识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呈现(10分钟)呈现准备好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解答。

期间,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共同解决实际案例中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4.巩固(10分钟)学生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点评并讲解解答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5.拓展(10分钟)出示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拓展训练。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以及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南京力学小学苏教版6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第12课《纳税、利息和折扣问题练习》教案

南京力学小学苏教版6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第12课《纳税、利息和折扣问题练习》教案

南京力学小学苏教版6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第12课《纳税、利息和折扣问题练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纳税、利息和折扣问题练习》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纳税、利息和折扣的理解和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解决一些与纳税、利息和折扣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纳税、利息和折扣的相关知识,对基本的纳税、利息和折扣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于复杂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纳税、利息和折扣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能够解决一些与纳税、利息和折扣相关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认识到纳税、利息和折扣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纳税、利息和折扣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难点:解决一些与纳税、利息和折扣相关的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和案例教学法,通过设计一些与纳税、利息和折扣相关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决,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一些与纳税、利息和折扣相关的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进行练习。

2.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用于记录和整理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介绍一些与纳税、利息和折扣相关的实际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呈现一些与纳税、利息和折扣相关的实际问题,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决。

教师在旁边进行指导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与纳税、利息和折扣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独立或小组练习。

教师在旁边进行指导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六年级数学教案——《利息》教学

六年级数学教案——《利息》教学

六年级数学教案——《利息》教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五章《百分数》中的第三节《利息》。

具体内容为:了解利息的概念,学习如何计算利息,掌握利息的计算公式,并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利息的概念,知道本金、利率、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

2. 使学生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能熟练运用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理财意识,提高学生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利息计算公式的运用。

重点:理解利息的概念,掌握本金、利率、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计算器。

学具: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银行存款的场景,引导学生关注存款利息,提出问题:“存款为什么会增加?利息是如何产生的?”2. 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本金、利率、时间三者的概念,讲解利息的计算公式,并通过例题进行解释。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例题,带领学生逐步解答,强调利息计算公式的运用。

4. 随堂练习(15分钟)布置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小组讨论(10分钟)分组讨论生活中关于利息的问题,分享解题心得。

六、板书设计1. 利息的概念2. 本金、利率、时间的关系3. 利息计算公式4. 例题及解答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本金:1000元,年利率:3%,存期:2年。

本金:5000元,年利率:4.5%,存期:1年。

(2)小明的压岁钱共有2000元,他将这些钱存入银行,年利率为2.5%,存期为3年。

到期后,他可以得到多少利息?答案:(1)①利息=1000×3%×2=60元②利息=5000×4.5%×1=225元(2)利息=2000×2.5%×3=150元2. 拓展作业了解父母或其他长辈的存款情况,计算他们的存款利息,并与他们交流理财心得。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利息》教师优质教案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利息》教师优质教案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利息》教师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来自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九章《分数乘法和除法》中第三节《利息》。

具体内容包括:理解利息概念,掌握利息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该方法进行实际问题解决。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利息含义,掌握利息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该方法解决相关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学生计算技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利息计算方法运用。

教学重点:理解利息概念,掌握利息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计算器、黑板、粉笔。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PPT展示小明去银行存钱情景,提出问题:“小明存1000元,银行给他10元,这是怎回事?”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2. 例题讲解(1)利息含义通过讲解小明存款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利息是银行为感谢客户存款而支付给客户钱。

(2)利息计算方法讲解本金、利率、时间之间关系,引导学生学会利息计算方法: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3. 随堂练习出示几道有关利息计算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

4. 小组讨论(1)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涉及到利息?(2)如何选择合适存款方式以获得更多利息?六、板书设计1. 利息含义2. 利息计算方法:利息=本金×利率×时间3. 相关例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①本金500元,年利率2.5%,存期3年;②本金2000元,年利率3%,存期1.5年。

A. 年利率2.8%,到期一次性支付利息;B. 年利率2.6%,每半年支付一次利息。

2. 答案:(1)①37.5元;②90元。

(2)A方式到期可获得利息168元,B方式到期可获得利息174元,建议选择B方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利息计算方法掌握较好,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需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解其他存款方式(如定期存款、活期存款等)利息计算方法,并学会比较不同存款方式优缺点。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6单元《6-12纳税、利息、折扣问题练习课》说课稿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6单元《6-12纳税、利息、折扣问题练习课》说课稿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6单元《6-12纳税、利息、折扣问题练习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6单元《6-12纳税、利息、折扣问题练习课》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纳税、利息、折扣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引入纳税、利息、折扣这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简单的算术运算、单位换算等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掌握。

但是,对于纳税、利息、折扣这些概念和计算方法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这些概念,并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悉和掌握计算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纳税、利息、折扣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纳税、利息、折扣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对于复杂情况的计算和问题的解决。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这节课中,我将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练习。

同时,我还将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运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如购物时的折扣、银行存款的利息等,引发学生对纳税、利息、折扣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讲解:讲解纳税、利息、折扣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通过示例和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练习: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年级数学利息与纳税问题教师教案

六年级数学利息与纳税问题教师教案

六年级数学利息与纳税问题教师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利息的概念,掌握计算利息的方法。

2. 让学生了解纳税的基本知识,明白纳税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利息的计算方法。

2. 纳税的基本知识。

3. 实际案例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利息的计算方法。

2. 纳税的基本知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利息的计算方法。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纳税的实际应用。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存款利息的例子,引出利息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利息的计算方法,让学生通过计算实例,掌握利息的计算。

3. 讲解纳税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纳税的重要性。

4. 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纳税的实际应用。

5.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讨论如何合理纳税。

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的理解和收获。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自己的压岁钱利息和纳税问题。

六、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业,评估学生对利息计算和纳税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在课堂上选取几位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指出其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3. 通过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纳税重要性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银行工作人员或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人士来校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利息和纳税的实际操作。

2. 组织学生参观税务机关,了解税收的征收和管理过程,增强学生的纳税意识。

八、教学资源:1. 教材:《数学与社会》六年级上册。

2. 教辅材料:《数学兴趣拓展》六年级上册。

3. 网络资源:关于利息和纳税的相关文章、视频等。

九、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利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第二课时:讲解纳税的基本知识和实际应用。

3. 第三课时: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

4. 第四课时:总结与反思,布置作业。

最新六年级上册 伊嘉儿数学智能版(秋季班教案)第3讲:百分数的应用—利息与税收

最新六年级上册 伊嘉儿数学智能版(秋季班教案)第3讲:百分数的应用—利息与税收

(六年级)备课教员:×××第三讲百分数的应用——利息与税收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利息、纳税的含义,培养纳税的正确观。

2. 能计算一些有关利息、纳税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应用百分数灵活解决有关纳税和利息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应用百分数灵活解决有关纳税和利息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PPT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50分钟)一、导入(5分)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正在蓬勃发展中,为了让祖国更强大,人民生活更美好,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进行建设,你知道这些钱是哪来的吗?(引导学生想到银行借贷、交税、税收)生:……师:同学们,我们为什么要纳税呢?(引导学生发现纳税的意义,培养正确的纳税观)生:……师:同学们,在银行存款或借贷中会产生利息,为了国家建设,个人和企业需依法纳税,这些都会产生数学问题。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下吧。

【板书课题:百分数的应用——利息与税收】二、探索发现授课(40分)(一)例题1:(13分)阿博士把4000元钱存入银行,整存整取3年,年利率是2.7%,到期时他获得利息多少元?师:同学们,什么叫整存整取呢?生:……师:整存整取是定期存款的一种方式,一起存入一定钱数,存期到时支取。

师:本题中阿博士的本金是多少?生:4000元。

师:那我们怎么计算利息呢?(提醒学生计算利息公式时不能忘记时间)师:我们常用的利息计算公式是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师:本题中本金是4000元,利率和时间是多少?生:利率是2.7%,时间是3年。

板书:4000×2.7%×3=324(元)答:到期时他获得利息324元。

练习1:(6分)阿派把100元钱存入银行,三年后比存入的钱多15.66元钱。

请问该银行的年利率是多少?分析:理解利息的概念,根据利息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推导出利率=利息÷本金÷时间。

六年级数学利息与纳税问题教师教案

六年级数学利息与纳税问题教师教案
3. 某商品按40%利润出售,售价是70元,这件商品的成本是多少元?
例1:某商品按20%利润定价,然后按88折卖出,共获得利润84元,这件商品的成本是多少元?
1、一本书的定价是15.6元,已知出售后可获得30%的利润,问这本书的成本价是多少元?
2、一种商品先按20%的利润率定价,然后按定价的90%出售,结果获利256元,这种商品的成本是多少?
分析原因:税后实得利息 = 本金 × 利率 × 时间 ×(1 - 5%),这里漏乘了时间。
正确解答:1500 × 2 × 4.50% ×(1 - 5%) = 128.25(元)
答:到期后方明实得利息128.25元。
1. 某商品买入价(成本)是50元,以70元售出,获得利润的百分数是多少?
2. 某商品成本是50元,按40%利润出售,这件商品的售价是多少元?
或者 500 × 5.22% × 3 × (1 - 5%) = 74.385(元)≈ 74.39(元)
答:纳税后李明实得利息74.39元。
例3、方明将1500元存入银行,定期二年,年利率是4.50%。两年后方明取款时要按5%缴纳利息税,到期后方明实得利息多少元?
错误解答:1500 × 4.50% ×(1 - 5%) = 64.125(元)≈ 64.13(元)
存期(整存整取)
年利率
一年
3.87%
二年
4.50%
三年
2%
分析与解:根据储蓄年利率表,三年定期年利率5.22%。税前应得利息 = 本金 × 利率 × 时间
500× 5.22% × 3 = 78.3(元)
答:到期后应得利息78.3元。
例2、(解决税后利息)根据国家税法规定,个人在银行存款所得的利息要按5%的税率缴纳利息税。例1中纳税后李明实得利息多少元?

六年级上册数学学案-2.14 利息和纳税 浙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学案-2.14 利息和纳税  浙教版

利息和纳税
【学习目标】
1.知道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知道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

2.会根据具体的税率计算税款。

【学习重难点】
1.知道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知道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

2.会根据具体的税率计算税款。

【学习过程】
一、旧知链接:将成数与百分数互化。

三成五()十成()六成八()10%() 95%()75%()
二、自主学习我能行。

自主学习课本内容
1.税率的含义
税收有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等。

缴纳的税款叫做()。

()与()的比率叫做税率。

2.计算纳税金额
税收的种类不同,税率也各不相同,各种税的税率都是由国家财政部门规定的。

应纳税额=营业额×税率
三、知识归纳
1.税率也是一种百分比。

2.税率的求法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求法一样,它们的解题思路相同。

3.应纳税额=各种收入×税率
根据上面的公式,思考:
各种收入=()÷()
四、检测:
1.阳光书店今年十月份按营业额的5%共缴纳5万元营业税,这个书店十月份的收入是多少?
3.妈妈水果店上个月按收入的5%缴纳的营业税为400元,水果店上个月的收入是多少?
4.某公司去年的销售额是1600万元,需要按5%的税率缴纳税款。

这个公司需缴纳税款多少元?
5.判对错断。

(1)个人存款所得的利息不用纳税。

()
(2)应纳税额与各种税收的比值叫税率。

()(3)王叔叔说:“我付出劳动,得到工资,不需要纳税。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1:某商品按20%利润定价,然后按88折卖出,共获得利润84元,这件商品的成本是多少元?
1、一本书的定价是15.6元,已知出售后可获得30%的利润,问这本书的成本价是多少元?
2、一种商品先按20%的利润率定价,然后按定价的90%出售,结果获利256元,这种商品的成本是多少?
3、某种商品按定价卖出可得利润960元,如果按定价的80%出售,则亏损832元。该商品的购入价是多少元?
分析与解:从应得利息中扣除利息税剩下的就是实得利息。
税后实得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 - 5%)
500×5.22%×3 = 78.3(元)……应得利息
78.3×5%= 3.915(元)……利息税
78.3 – 3.915 = 74.385≈74.39(元)……实得利息
或者500×5.22%×3×(1 - 5%)= 74.385(元)≈74.39(元)
正确解答:1500×2×4.50%×(1 - 5%)= 128.25(元)
答:到期后方明实得利息128.25元。
1.某商品买入价(成本)是50元,以70元售出,获得利润的百分数是多少?
2.某商品成本是50元,按40%利润出售,这件商品的售价是多少元?
3.某商品按40%利润出售,售价是70元,这件商品的成本是多少元?
3、某种密瓜每天减价20%,第一天妈妈按定价减价20%买了3个密瓜,第二天妈妈又买了5个密瓜,两天共花了42元,如这8密瓜个都在第三天买,问要花多少钱?
例3、小明于今年十月一日在银行存了活期储蓄2500元,月利率为0.1425%。如果利息税率为20%,那么,到明年十月一日,小明最多可以从银行取出多少钱?
4.商品现价=商品原价×折数。
现价=原价×折数(通常写成百分数形式)
利润=售价-成本利率=利润 成本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80%(注意:国债和教育储蓄不交税)
应纳税额=需要交税的钱×税率
四、典型例题
例1、(解决税前利息)李明把500元钱按三年期整存整取存入银行,到期后应得利息多少元?
存期(整存整取)
年利率
一年
3.87%
二年
4.50%
三年
5.22%
分析与解:根据储蓄年利率表,三年定期年利率5.22%。税前应得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500×5.22%×3 = 78.3(元)
答:到期后应得利息78.3元。
例2、(解决税后利息)根据国家税法规定,个人在银行存款所得的利息要按5%的税率缴纳利息税。例1中纳税后李明实得利息多少元?
书路教育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教师辅导讲义
教学主题
应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利息、折扣问题
重点
理解本金、利率、利息的含义。
难点
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计算存款利息。
考点分析
1.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取款时银行除还给本金外,另外付给的钱叫做利息,利息占本金的百分率叫做利率。
2.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3.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4、百货商场进了一批皮箱,按成本的20%利润定价。由于销售不畅,商场决定按定价的八折出售,结果每只亏损9元。问这种皮箱每只定价多少元?
5、某商品按定价的80%(八折)出售,仍能获得20%的利润,定价时期望的利润百分数是多少?
例2、小君和小琴各买了一套童话书,由于书按原来80%的利润定价出售,从营业员那里了解到两套书的进价是85元,小君的书按30%的利润定价,小琴的书按40%的利润定价,所以他们共付了115元。问:小君和小琴所买的童话书的原来定价各是多少元?
答:纳税后李明实得利息74.39元。
例3、方明将1500元存入银行,定期二年,年利率是4.50%。两年后方明取款时要按5%缴纳利息税,到期后方明实得利息多少元?
错误解答:1500×4.50%×(1 - 5%)= 64.125(元)≈64.13(元)
分析原因:税后实得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 - 5%),这里漏乘了时间。
1、祖厉大酒店平均每月营业额40万元,按规定除了按营业额的5%交纳营业税以外,还要按营业税的7%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祖厉大酒店一年应缴纳这两种税多少万元?
2、李工程师月薪2500元,按规定超过1600元的部分必须按5%缴纳个人所得税。李工程师每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3、方明将1500元存入银行,定期二年,年利率是4.50%。两年后方明取款时要按5%缴纳利息税,到期后方明实得利息多少元?
1、同一种商品,甲店比乙店的进货便宜10%,甲店按20%的利润定价,乙店按15%的利润定价,甲店的定价比乙店便宜11.2元,乙店的进价是多少元?
2、某店原来将一批苹果按100%的利润定价出售。由于定价过高,无人购买,不得不按38%的利润重新定价,这样售出了其中的40%。此时,因害怕剩余水果腐烂变质,不得不再次降价,售出了剩余的全部水果。结果,实际获得的利润是原定利润的30.2%,那么第二次降价后的价格是原定价格的百分之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