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初三物理讲义

合集下载

2022年暑假新初三物理衔接课讲义第10讲焦耳定律

2022年暑假新初三物理衔接课讲义第10讲焦耳定律

2022年暑假新初三物理衔接课讲义第10讲焦耳定律
2022年暑假新初三物理衔接课介绍
同学们即将进入初三,开启迎接中考的冲刺阶段。

初三物理将学习电学等新的知识,许多同学在学习过程中跟不上步伐,会对学习电学失去兴趣。

这是由于这部分内容抽象、规律复杂、概念公式多,对于不少学生来讲是个难学的部分。

学习是一个积累加深的过程,如果同学们利用暑假时间,把初三物理的电学等知识提前学过一遍,在新学期学习的过程中,就会感到学得轻松很多。

本课程以“科教版”、“人教版”教材内容为基础,因为全国初中物理学习的知识点完全相同,只是顺序有所不同,所以对于其他版本教材也同样适用。

本课程课程分为两部分,先通过“知识精讲”阐述基本的知识点,让学生对新接触的物理知识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再利用“例题解析”针对问题进行解答分析,加深同学们对知识的理解应用。

本课程一共分为12讲:
第一讲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第二讲改变世界的热机
第三讲两种电荷
第四讲电流和电路
第五讲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第六讲电压和电压表
第七讲电阻和变阻器
第八讲欧姆定律
第九讲电能和电功
第十讲焦耳定律
第十一讲磁与电
第十二讲电磁间的相互作用。

初中物理讲义全有

初中物理讲义全有

第一讲声现象知识结构浏览:声音的产生——声源的振动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音的传播声速——回声声波——声能次声波声现象音调——频率人耳的听觉范围声音的特征超声波响度——振幅音色——发生体决定乐音声音的种类噪声的来源噪声噪声的控制知识点:1、声音是由于发声体的而产生的,物体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需要,不能传声。

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其中在中传播最快,在中传播最慢;声音在15℃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声音以的形式传播,声音具有,叫做能3、乐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和。

乐音的波形是。

4、指声音的高低,它是由发声体的振动决定。

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发生体震动的。

越高,音调越,越低,音调就越。

5、指声音的强弱,它的大小不仅跟振幅有关还与有关。

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1)发声体振动的。

越大,响度越;越小,响度就越。

(2)人到声源的。

越,响度越;越,响度就越。

6、我们能分辨出不同发声体的声音靠的是,也叫音质或音品,它它反映了每个物体发出的声音特有的品质,是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形状和振动方式等因素决定。

7、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而产生的声音。

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或人们在某些场合“不需要的声音”都属于。

8、噪声的波形是,噪声的强弱用为单位来表示。

符号:。

9、减弱噪声的途径有:(1)控制噪声(改变/减少/停止声源振动);(2)阻断噪声(隔声/吸声/消声);(3)在减弱噪声(戴护耳器/耳罩/耳塞/头盔等),其中最有效的是在控制。

各种材料的隔声性能是不同的,除隔声材料外,物理学还利用“以声消声”的方法来控制噪声,这种技术叫“有源消声技术”。

10、人耳能听到声波的频率范围在Hz至Hz之间,把它叫做可听声。

11、超声波是指频率Hz的声波。

超声波具有、、等特点。

超声波已广泛应用于探伤、定位、测、测、清洗、焊接、碎石、造影等方面。

次声波是指频率Hz的声波。

次声波具有可以传得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且无孔不入的特点。

初三物理认识内能讲义

初三物理认识内能讲义

认识内能1、内能(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分子在不停地做着无规则运动,所以分子具有动能;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所以分子之间还具有势能。

在物理学中,把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单位:内能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用字母J表示。

(3)内能的特点:①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②内能具有不可测量性,即不可能准确地知道一个物体具有多少内能。

③内能是可以变化的。

④对单个分子或少量分子谈内能是无意义的。

(3)决定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物体的内能与质量有关。

在温度一定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分子的数量越多,物体的内能就越大;②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物体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物体的内能就越大;③物体的内能还和状态有关。

如:一定质量的固态晶体熔化为同温度的液体时,内能增大。

2、物体内能的改变改变系统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3、热传递(1)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递到低温部分的现象,叫做热传递。

(2)热传递具有方向性,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递到低温部分,不会自发的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或从物体的低温部分传递到高温部分。

4、能和温度的关系1、物体内能的变化,不一定引起温度的变化。

如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还有液体沸腾过程,内能虽然发生了变化,但温度却保持不变。

2、物体温度变化,内能一定变化。

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课堂练习1.关于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 ℃的冰块的内能为零B.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的内能多C.同一物体的温度降低时,内能会减少D.质量大的物体的内能一定比质量小的物体的内能多2.(2021·常德)关于热和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热传递时,温度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B. 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后,温度不变,内能变大C. 内燃机的压缩冲程,主要通过热传递增加了汽缸内物质的内能D. 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3.(2021·青海)下列实例,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 晒太阳B. 搓手取暖C. 用电褥子取暖D. 向双手哈气取暖4.(2021·北部湾)古时候人们常钻木取火,下列情境中改变内能的方式与其相同的是()A. 吃饭时,金属勺放在热汤中会烫手B. 冬天,搓手可以使手暖和C. 发烧时,冷毛巾敷额头可以降温D. 夏天,喝冷饮使人感到凉爽5.寒假,小明在漠北参加冬令营活动。

九年级物理全册 电学基础讲义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 电学基础讲义 (新版)新人教版

一、知识点睛电学基础【板块一】两种电荷1.如果一个物体,我们就称这个物体带了电。

2.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

3.自然界有种电荷,分别是电荷和电荷。

人们把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

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

同种电荷相互,异种电荷相互。

4.不同带电体的电荷有多有少,带电体所带电荷的多少叫做。

电荷量的单位是,简称,符号是。

电荷量也可以简称电荷。

【板块二】电产生的原因5.原子及其结构(1)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和核外所组成;(2)原子内部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3)质子带一个单位的电荷,电子带一个单位的电荷,它们的电荷量为C;(4)原子整体不显电性。

6.在摩擦的过程中,对电子束缚能力弱的物体电子,而缺少电子带电荷;对电子束缚能力强的物体电子,而有多余的电子带电荷。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

7.实验室常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其原理是。

【板块三】导体和绝缘体8.导体: 的物体,常见的导体有等。

绝缘体: 的物体,常见的绝缘体有等。

9.金属导电原因:在金属中,可以自由移动的只有电子(负电荷),我们称为,金属靠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导电。

10.正、负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

原子核电子质子原子中子二、精讲精练【板块一】两种电荷1.有一个带正电的物体,吸引一个轻小物体,则该轻小物体()A.一定带正电B.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C.一定带负电D.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2.现有A,B,C 三个轻质小球,已知A 带负电,A 和B 互相吸引,C 和A互相排斥,则()A.B 一定不带电,C 带正电B.B 可能带正电,C 带正电C.B 一定带正电,C 带负电D.B 可能不带电,C 带负电3.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是带电体的一种性质B.要使物体带电,只有用摩擦的方法C.与玻璃棒摩擦过的丝绸带正电 D.与橡胶棒摩擦过的毛皮带负电4.电扇使用一段时间后,因为转动的扇叶与空气摩擦而,从而具有吸引的性质,所以灰尘会被吸在扇叶上。

初中物理全部讲义

初中物理全部讲义

第1讲磁原子和星系【知识要点】一、磁体1.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做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

2.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磁极,每一个磁体都有两个磁极,分别是N极(北极)和S极(南极)。

3.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二、磁场1.磁体周围存在着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叫做磁场,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就是通过磁场来传递的。

2.磁场是有方向的,放在磁场中的某一点的,可以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这一点磁场方向。

3.磁感应线是人们为了方便、直观、形象地描述磁场分布情况的假想曲线,磁体外部的磁感应线总是从磁体的N 极出来,回到磁体的S极。

常见的磁感应线分布图三、电流的磁场1.著名的奥斯特实验首先表明了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即电流具有磁效应。

2.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着磁场,其对外相当于一个条形磁铁。

3.右手螺旋定则a.对于通电直导线:用右手握住导线,大拇指指向电流方向,那么弯曲的四指就表示导线周围磁场的方向;b.对于通电螺线管:用右手握住通电螺线管,弯曲的四指指向电流方向,那么大拇指所指的一端就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

四、原子1.物质构成了物体,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是分子,分子是由原子组成。

2.原子模型的建立过程a.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发现原子中存在着电子,建立了原子的“葡萄干蛋糕模型”;他认为整个原子就好像是一个均匀分布的正电荷的蛋糕,而电子则是一颗颗嵌在其中的葡萄干。

b.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建立了原子的“行星模型”;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恒星),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行星)在核外空间里绕核高速旋转。

c.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根据量子理论,建立了原子的“电子云模型”。

*电子云是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概率密度分布的形象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某区域内出现,好像带负电荷的云笼罩在原子核的周围,人们形象地称它为“电子云”。

电子云模型是目前认为最科学的原子模型。

初三物理讲义(五)

初三物理讲义(五)

初三物理讲义(五)其他简单机械【知识网络】1、定滑轮:滑轮的轴固定不动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实质:等臂杠杆2、动滑轮:滑轮的轴随重物一起移动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实质: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杠杆3、滑轮组: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而成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应用:使用滑轮组时,动滑轮和重物由几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绳子自由端通过的距离是物体移动距离的几倍。

F=(G物+G动)/n S=nh4、轮轴:动力作用在轮上可省力。

例如:方向盘,自行车把手。

5、斜面:使用斜面能省力。

并且上升相同高度,斜面越长越省力。

【习题精练】1、图1中ABO可看成杠杆,O为支点,请在下图中画出该杠杆的动力臂和所受阻力的示意图。

2、按要求给图2滑轮组绕线。

(G为物体重,不考虑摩擦及动滑轮、绳子的重力)。

图23、用滑轮和滑轮组匀速提升一物体,物体重为150N ,请指出图3中的拉力分别是多大(不计滑轮重及摩擦) F 1= N ,F 2= N ,F 3= N ,F 4= N 。

若图中物体上升1m ,则绳子的自由端分别移动多远。

S 1=m ,S 2= m ,S 3= m ,S 4= m4、如下图4,一个站在地面上的工人利用滑轮组将重物G 提起来,请用笔画线代替绳索,将它们连接起来。

5、用滑轮组提升重700N 的物体,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360N ,希望人能站在地面拉绳,设计滑轮组并为替滑轮组绕线,把图画在下面方框内。

图4图36、如图,被提升的物体重为200N ,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80N 。

(1)求动滑轮的重量。

(2)若用该滑轮提升500N 的重物,则需要多大的拉力?7、如图6所示,绳及滑轮重不计,绳与滑轮的摩擦不计。

已知物重为100N ,使物体匀速运动时物体与水平地面的摩擦力是40N 。

则物体在匀速运动过程中受的合力是多少N ?作用在绳端的拉力是几N ?若物体移动了5m ,则绳端移动了几m ?图5图68、如图7所示为一种手摇升降晾衣架示意图它由4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组成,绳子的尾端绕在一个固定在墙壁的旋轮上,旋转摇柄可以使晾衣架升降假设在升降过程中衣架横梁保持水平,请回答下列问题:(1)假设衣服和晾衣架(含动滑轮)等的总重是50N ,则静止时绳子拉力是几N ?(各种摩擦力忽略不计)(2)要使衣架横梁上升1m ,则绕进旋轮上的绳子长度是多少m ?9、由两个动滑轮和两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站在地面的人用力向下拉绳,提起重为1000N 的物体.问:(1)若不计摩擦和滑轮的重,所用拉力F 是多大? (2)若实际所用拉力F 为300N ,则动滑轮总重是多少? (3)物体升高0.1m 时,绳子的自由端所移动的距离是多少?图7。

初三物理串讲班精品讲义

初三物理串讲班精品讲义

质量与密度(二)知识精讲(一)密度的应用1、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同种物质密度不变;不同种物质密度一般不同2、密度的变化:(1)随物体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根据ρ=m/VA、物体的热膨胀:当物体温度升高时,质量m不变,体积V变大,根据ρ=m/V,所以密度ρ变小;B、风的形成—空气的热胀冷缩所致C、水在0~4℃之间的反常膨胀(2)随物体状态的变化而变化:ρ冰=0.9g/cm3,ρ水=1.0g/cm3(3)气体密度随压强的变化而变化(二)密度的测量1、实验原理:ρ=m/V2、实验主要器材:天平、量筒、烧杯、石块、木块、待测液体、辅助器材3、固体密度的测量(石块)实验步骤:(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石块的质量m(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录水的体积V水(3)用细线拴好石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录水面到达的刻度V(4)根据ρ= m/(V-V水)计算石块的密度(5)实验记录表格:实验讨论:讨论1、质量的测量:(1)实验室:天平(2)日常生活中:主要是通过杆秤、案秤、台秤等工具来测量。

讨论2、体积的测量(1)形状规则的物体:使用刻度尺测边长、半径求体积等;(2)形状不规则的物体(不溶化或不吸水)的物体:使用量筒利用排水法测体积;(3)易溶化的物体——在其表面涂上一层薄薄的防水材料,使用量筒运用排水法测体积;(4)漂浮物体——助沉法(量筒)用细线把物体与一铁块连在一起沉入水底(助沉法),使用量筒运用排水法测体积。

4、液体密度的测量实验步骤:(1)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待测液体(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3)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2(4)记录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液体的体积V(5)根据ρ=( m1-m2)/V计算石块的密度(6)实验记录表格:小成同学测量某种液体密度时,他先用天平测出空瓶的质量m1,然后向瓶中倒入适量液体,测出瓶与液体的总质量m2,将瓶中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出液体的体积V,根据公式ρ=m/V计算得出液体的密度。

九年级物理全册电与磁讲义(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电与磁讲义(新版)新人教版

**********精心制作仅供参照鼎尚出品*********N S 一、知识点睛电与磁1.磁场(1 )磁极是磁体磁性的部位。

( 2)磁感线是描述磁场和的曲线。

疏密程度表示安培定章第1题图;箭头表示。

( 3)磁感线是的曲线,在磁体外面由N 极到 S 极,在磁体内部由极到极。

( 4)磁场的方向与的方向、小磁针时 N 极所指的方向、小磁针 N 极的方向同样。

( 5 )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2. 奥斯特实验实验表示通电导线四周和永磁体四周同样都存在。

3.安培定章用握住螺线管,让四指指向螺线管中的方向,则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极。

4.依据安培定章判断螺线管磁场的一般方法( 1 )标出螺线管上的围绕方向;( 2)由围绕方向确立手(填“左”或“右”的握法;)(3)由握法确立拇指的指向,拇指所指的这一端就是螺线管的极。

5.电磁继电器的原理利用低电压、弱电流电路的通断,来间接的控制、电路通断。

6.电磁铁的长处( 1)磁性的强弱能够控制;(与、和相关)( 2)磁性的有无能够控制;(与电路的相关)( 3 )磁极能够变换。

(与相关)二、精讲精练【板块一】磁场散布1. 如下图的是用来描述某一磁体四周磁场的部分磁感线,由磁感线的散布特色可知, a 点的磁场比 b 点的磁场(选填“强”或“弱”);若在b 点搁置一个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针,则小磁针静止时,其N 极指向_ (选填“P”或“Q)”处。

.3 .4以下相关磁现象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磁感线是闭合曲线,磁体外面和内部的磁感线都是从 N 极出发回到 S 极B.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螺线管中电流方向相关,可用安培定章判断C .物理学中,把小磁针静止时 N 极所指的方向规定为该点磁场的方向D.磁场是客观存在的,磁体之间是经过磁场相互作用的有一种如图 1 所示的环形磁铁,磁极的散布有两种可能状况:① 磁极呈横向散布,如图2- 甲,外侧为 N 极,内侧为 S 极。

② 磁极呈轴向散布,如图2- 乙,上边为 N 极,下边为 S 极。

新初三物理第一讲

新初三物理第一讲

新初三物理课第一讲【引入】水是生命之源,水孕育了自然界的万物生灵,水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

水可以在三种状态之间变化,这种变化叫物态变化。

知识点1:水的三种状态【思考】自然界中水有三种状态,它们分别是、和。

水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

【说明】一般说来,任何一种物质,在温度、压强等发生变化时,都会呈现不同的状态。

有时同一种物质在某种温度和压强下,有几种不同的状态同时存在。

例如:水处在密闭的容器中,下部是水而上面是水蒸气。

【思考】地球上的水是怎样循环的?【点拨】太阳照射使地面水温,含有水蒸气的热空气快速上升。

在上升过程中,空气逐渐冷却,水蒸气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形成了云。

当云层中的小水滴合并成大水滴时,雨便产生了。

假如上空的温度较低,水还能以雪的形式降到地面。

知识点2:液化做饭时,掀开锅盖,能看到大量的“白气”;在锅炉房打热水时,打开热水龙头,也能看到大量的“白气”;冬天说话时嘴里呼出的“白气”,夏天打开冰箱门,冰箱门附近有“白气”。

这些“白气”是水蒸气吗?是怎么形成的?气体液化的途径:1. 2.打火机中的液体燃料、液化石油气、火箭里的液态氢燃料都是通过__________的方法实现液化的。

液化的好处:体积缩小,便于储存和运输。

液化现象:“白气”、雾、露、初冬屋内玻璃内表面的水迹、夏天从冰箱里拿出的饮料,瓶壁上有一层水珠。

知识点3:汽化【思考】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

汽化有、两种方式。

【明确】晶体的液体(例如水)在沸腾过程中要继续加热,但温度不变。

【辨析】给水加热时,水中会出现气泡,沸腾前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逐渐变小,还没有到达液面就消失了,同时听到吱吱的响声。

沸腾后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大,上升到水面破裂。

上升的气泡在沸腾前后大小变化为什么不一样?重点:沸腾(1)定义:沸腾是 和 同时发生的剧烈的________现象.(2)探究:水的沸腾实验进行时注意观察:水沸腾前和沸腾后的现象:气泡的变化、声音响度的变化、水温度的变化。

初三物理新人教版讲义

初三物理新人教版讲义

第十三章内能§13.1 分子热运动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复习提问(1)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2)我们能否直接用眼睛看到分子的运动?二、进行新课1、分子和分子的运动(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如果把分子看成球形,它的直径大约只有10-10m,因此,在一个物体中,分子的数目是巨大的。

0℃,一标准大气压下,1cm3的空气中大约有2.7×1019个分子,如果每秒可以数数到100亿,那么,把这些分子数完需要80年的时间。

2、扩散现象如图1所示,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这是为什么?是什么跑到了我们的鼻子里了?图1解答:一些带有香味的分子,从香皂中挥发出来,进入空气,向各个方向散步开来,当它们到达你的鼻子里,你就会闻到香味。

实验观察:1、在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抽掉玻璃板后,让学生观察有什么变化发生?2、将CuSO4溶液注入清水中,放置30天后。

观察现象。

①扩散: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②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

③结论: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有间隙。

④扩散现象的实例ⅰ:擦香水时,周围的人都能闻到;ⅱ:花开时,花香满园;ⅲ:长时期放煤的墙角变黑;ⅳ:糖放在水中,水变甜了3、对同样一个扩散实验,能否改变一个条件,从而改变扩散进行的快慢呢?如图所示,将一滴红墨水分别滴入热水和冷水中,观察扩散快慢的情况。

分析:在实验中热水温度高,扩散进行的快,说明温度高时,分子运动得快。

冷水温度低,扩散进行的慢,说明温度低时分子运动的慢。

(3)热运动由于分之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把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4)分子间的作用力铅块是由铅分子组成的,组成它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那么为什么铅块没有飞散开?是什么原因使它们聚合在一起呢?如图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块铅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

初三湘教版必备物理高效讲义

初三湘教版必备物理高效讲义

初三湘教版必备物理高效讲义物理是一门实践性强、理论性较强的科学学科,对于初三学生来说,掌握好基本的物理知识尤为重要。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物理,提高学习效率,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份初三湘教版必备物理高效讲义。

通过整理和归纳,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快速掌握物理知识点,轻松备考。

第一章:力的概念与表示方法1.1 力的概念力是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表示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弱。

力的单位是牛顿(N),符号为F。

力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两种。

1.2 力的表示方法力的表示方法主要有箭头法和分解法。

箭头法可直观地表示力的大小和方向,分解法可将力分解为多个分力,便于计算。

第二章:力的效果2.1 物体的平衡条件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需满足合力为零的条件,即物体的受力平衡。

2.2 物体的运动状态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会发生运动或改变运动状态。

常见情况有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直线运动等。

第三章:力的作用3.1 弹力当物体受到弹性形变时,会产生弹力。

弹力的大小与形变程度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无关。

3.2 摩擦力物体在接触面上滑动时,会产生摩擦力。

包括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静摩擦力大于动摩擦力。

第四章:重力与万有引力4.1 什么是重力地球吸引物体向下的力称为重力。

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4.2 万有引力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引力,称为万有引力。

万有引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乘积成正比,与物体间距离平方成反比。

第五章:浮力与浮力原理5.1 什么是浮力物体浸没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称为浮力。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体积成正比。

5.2 浮力原理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所排除液体的重量。

第六章:压力与压强6.1 什么是压力物体受到力的作用面积的比值称为压力。

压力的大小与作用力的大小、作用面积的大小和形状有关。

6.2 压强施加在单位面积上的压力称为压强。

压强的计算公式为:压强=力/面积。

第七章:功与机械能7.1 什么是功当力作用于物体上并使之发生位移时,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力与位移的乘积。

九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精讲

九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精讲

九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精讲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的是物质的运动规律和能量的转化过程。

在九年级的学习中,物理知识将进一步深入,涵盖内容广泛。

本文将对九年级物理全册的重点知识点进行精讲,以便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1. 光的传播光的传播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

光是一种电磁波,能够在真空和介质中传播。

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会发生折射现象,即光线由一种介质传入另一种介质时会改变传播方向。

在折射现象中,有两个重要的定律:斯涅尔定律和折射定律。

斯涅尔定律描述了光线折射时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关系,即$n_1 \sin\theta_1 = n_2 \sin\theta_2$,其中$n_1$和$n_2$分别为两种介质的折射率,$\theta_1$和$\theta_2$为光线与法线夹角。

2. 电的基本性质电是一种常见的物质,具有正电荷和负电荷。

正电荷和负电荷之间会发生电荷的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电荷是守恒的,即封闭系统内电荷的总量不会改变。

在物理学中,电荷守恒是一个重要的基本定律。

3. 电路中的电流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的传递过程。

当导体上存在差电压时,电荷就会由高电势区向低电势区移动,形成电流。

电流的强弱与导体的电阻有关,可以用欧姆定律来描述,即$I=U/R$,其中$I$为电流强度,$U$为压强差,$R$为电阻。

4. 能量的转化能量是物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能量转化的一个基本现象是热传导。

热传导是固体之间由高温区到低温区的热能传递。

热传导的速率与导体的热导率、温差和导体的截面积有关。

5. 力的作用力是物体运动或形状变化的原因。

牛顿定律是描述物体力学运动的基本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说,当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牛顿第二定律反映了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F=ma$,其中$F$为力,$m$为物体的质量,$a$为物体加速度。

6. 动量和冲量动量是物体运动的一个重要量度,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其速度。

物理九年级全册知识点讲解

物理九年级全册知识点讲解

物理九年级全册知识点讲解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的科学,它不仅是自然科学的一部分,也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础。

在九年级的物理学习中,我们将学习到一系列的知识点,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的讲解。

第一章:运动的基本概念与图示在物理学中,运动是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学习到运动的基本概念,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等。

同时,我们还将学会如何通过图示的方式来表示运动过程,如位移—时间图、速度—时间图等。

通过这些概念和图示,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

第二章:力与运动力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是导致物体产生变化的原因。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学习到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力的计算方法。

我们还将深入研究牛顿第一、第二定律,了解力与物体运动之间的关系。

通过这些知识,我们能够准确地描述物体受力后的运动状态。

第三章:功与能量能量是物理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描述了物体具有做功的能力。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学习到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了解功对物体能量的转化过程。

同时,我们还将学习到机械能的概念以及动能和势能的计算方法。

通过这些知识,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能量在物体运动中的作用。

第四章:压强与浮力压强是一个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概念,它描述了力在单位面积上的作用效果。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学习到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了解压强对物体的影响。

同时,我们还将学习到浮力的概念、浮力的计算方法以及浮力对物体的作用。

通过这些知识,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物体在液体中浮沉的原理。

第五章:电学基本概念电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电荷、电流和电场等现象。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学习到电荷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了解电流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同时,我们还将学习到电阻、电势差和电功的概念。

通过这些知识,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电路中电流的传导和电阻对电流的影响。

第六章:电学基本定律电学中有许多重要的定律,它们描述了电流和电场之间的关系。

初三物理第一讲讲义

初三物理第一讲讲义

模块1:力的基本概念知识素材knowledge combing标准化-力的概念总结学生素材力的基本概念总结1. 力的定义: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2. 力的性质:物质性、相互性、普遍性。

3.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可以使物体发生运动状态的改变(这里的运动状态改变包括速度大小或速度方向的改变)。

4.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力的方向与力的作用点。

5. 力的符号:;力的单位:牛顿()。

6. 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7. 力的示意图与图示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A.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

;B.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

;C.用桨向后划水,船会前进,这是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如果是受力物体,这个物体一定不对其它物体施力。

;E.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F.两个物体只要相互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

;G.鸡蛋掉到地板上摔破了,地板对鸡蛋的作用力大于鸡蛋对地板的作用力。

;H.力的相互作用一定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20-21-寒假初三物理轻直播-全国-第1讲-力学基础F N 例题11 人用手抓住绳子将水桶提起,手受到向下的拉力,这个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A. 水桶B. 地球C. 绳子D. 手2 在划船时,使船前进的力是( )A. 人对船的推力B. 船受到水的支持力C. 桨对水的作用力D. 水对桨的作用力1 如图所示,小球在、之间来回摆动,请在图中作出小球在位置时所受到的细绳拉力和重力的示意图。

模块2:重力、弹力知识素材knowledge combing重力、弹力学生素材重力1. 重力的产生:地球表面附近,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称为重力。

地表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重力的施力物体为地球。

2.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3. 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注意:物体重心与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

形状规则、质量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初三物理讲义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分子热运动
知识点:
1、扩散现象:不同的物体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2、热运动: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
3、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1)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

(2)分子间的作用力随分子间的距离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距离减小而增大。

当分子间距离增大到10倍分子直径以上时,分子间作用力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不计。

(3)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大小关系:
d:分子间距 r:分子直径
当d=r,引力=斥力,分子平衡
当d>r,引力>斥力,主要作用表现为引力
当d<r,引力<斥力,主要作用表现为斥力
说明:当分子间距离有平衡状态逐渐增大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会减小,但斥力减小的较快,使得引力大于斥力;当分子间距离有平衡状态逐渐减小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会增大,但斥力增大的较快,使得斥力大于引力;
1、1克食盐中约有1.0*1022个分子,把1克食盐投入一个水库中,已知水库的蓄水量为4*109立方米,如果食盐分子均匀分布在水库中,那么每立方厘米的水中约含有多少个食盐分子?
2、下列现象中可以说明水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香水瓶打开盖后,满屋充满香味
B、太阳光下扫地时,看到尘土飞扬
C、糖放入水中后不久,整杯水都变甜了
D、衣箱里的卫生球不断变小,衣服充满卫生球味
3、下列现象说明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的是()
A、气体容易被压缩
B、高压密封的钢筒中的油从筒壁逸出
C、两块纯净的铅块压紧后合在一起
D、滴入水中的微粒向不同的方向运动
习题
1、体积为1*103cm2的一滴石油,滴在湖面上,扩展成面积为3m2的油膜,可估算出石油分子直径的大小为多少米?
2、下面对分子动理论的理解正确的是()
A、分子扩散的快慢,跟温度的高低无关
B、扩散现象只发生在气体之间,不可能发生在固体之间
C、由于压缩液体十分困难,这说明液体分子间有空隙
D、有的固体很难被拉伸,这说明这些固体的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3、固体能保持一定的形状的原因是固体分子间保持一个稳定的距离r o若分子间距变为r,则()
A、若r>r o,分子间只有引力
B、若r<r o,分子间只有斥力
C、若r=r o,分子间没有作用力
D、若r=r o,分子间同时有引力和斥力
4、分子间有引力为什么不能将打碎的玻璃吸引在一起?
5、下列现象可以说明分子间有引力的是()
A、用电焊把两块铁焊在一起
B、用粉笔在黑板上留下字迹
C、正负电荷相互吸引
D、磁体吸引附近的小铁钉
6、液体和固体很难压缩,其原因()
A、压缩是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
B、分子间没有间隙
C、分子间的空隙太大,分子间只有斥力
D、分子被固定在平衡位置不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