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忽视对联的特点和规律
对联的四大特点
对联的四大特点(一)形式对称对称,指上下联句的对仗形式,也称对偶形式。
对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一项重要的修辞方法,是对联的魅力和生命之所在。
什么是对仗呢?对仗,换言之,就是对偶句的对称。
“对仗”一词来源于古代宫中卫队行列(仪仗队),这种行列是两两相对排列,故称对仗。
对仗作为一种修辞方式运用到汉语文字艺术中,即比喻用平行的两句话,成双成对地排列,表达相关或相反的关系。
中国古代文学中,对偶句屡见不鲜。
不管是《诗经》还是《尚书》、《易经》、《老子》、《淮南子》都有对仗鲜明的佳句,两汉以后的赋体文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骈体文学,唐代以后的格律诗,对偶这一辞格逐渐被人们所掌握,成为古典文学中不可替代的修辞方式。
对仗,是汉语文学的一大特征。
中国的方块字,一字一言,本身便为对仗艺术的产生提供了适宜其生长的先决条件。
这一特点使得骈文、诗歌、对联这种凝缩艺术千年不衰,具备了强大的生命力。
对联中的对仗是在对联的出句和对句中把同类的概念或相对的概念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并列起来,形成联句的对称美。
在对联中,对仗方式尤为重要,它是对联艺术的精髓所在。
民间有一则关于春联的谜语,这样写着:两姊妹,一般长同打扮,各梳妆满脸红光,年年报吉祥。
只言片语,很精到地写出了对联的对称美、建筑美和祝颂吉祥的特点。
对仗形式的产生,来源于客观世界本来具有的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现象,这是一切事物存在的基本形式,这种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启示了文学艺术的对称美,同时也迎合了中国古代阴阳学说中“一阴一阳为之道也”的理论。
刘勰在他的《文心雕龙·丽辞》篇中指出,“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神体为用,事不孤立。
”强调了客观事物的对偶状态。
刘勰还讲到:“丽辞之体,凡有四对,言对为易,事对为难,反对为优,正对为劣。
”因为,反对更能反映充满复杂矛盾的客观存在博物馆能表现作者的辩证思维,更好地揭示事物的本质。
学会写对联,必须掌握对仗方式的基本要求。
古人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对联的写作规则
对联的写作规则(一)对联的句法与结构对联除了要做到对仗和谐,平仄合理,节奏有致,词性相近,还要注意对联的句法问题。
句法问题,实质就是语法的逻辑问题,句法不通,即使联句意义再好,也难为佳句,这是属对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
常见的对联(短联)句法,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一、并列关系上下联在形式上平行并列,语气一致,上下联分别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说明同一个事物,以表示同一主题的称为并列关系,这种形式的联语常在句中用“也”、“又”、“既……又”等,也可以不用关联,不用关联词,称意合法。
看游俊作成都武侯祠联: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作者抓住最能表现诸葛亮形象的两个方面,“两表”(即《前、后出师表》),“一对”(《隆中对》),对诸葛亮进行了歌颂。
表现了他超人的才智和非凡的功绩。
联语语言精炼,条理清楚,出语惊人。
此类对联,浓笔重彩.形象鲜明,但如果处理不当,会有单调和重复累赘之弊。
二、连贯关系上下联按时间顺序叙述连续的事件,或者按意义上的承接关系构成,称连贯关系,关联词多用“已……又……”、“才……又……”等。
例如:台湾省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甲午战争以后,清政府被逼将台、澎列岛割让日本,其后有些人主张办海军以图强,可慈禧却把海军的公款拿去建供她个人享乐用的颐和园,国人无不气愤,有人写出上联予以讽刺。
三、递进关系对句和出句的关系从小而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这种关系被称为递进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有“况”、“更”、“不但……而且”等。
如一理发店联:不教白发催人老更喜春风吹面生在叙事层次上,下联比上联更深一层,下联化用白居《草》中诗歌句“春风吹又生”,寓意尤浓,此为联句的高妙之处。
有的联省去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而并不减其递进的意思。
如一旅社联:进门都是客到此即为家联话末用关联词,但仍是表示一种递进关系,放入此类。
四、假设关系出句提出假设,对句作出结论,这种句法关系称假设关系,常用的关联词有“若”、““便”、“如果……就”、“要是……就”等等。
对联写作技巧及对联大全_对联
对联写作技巧及对联大全下面是橙子为大家精心搜集的对联写作技巧及对联大全,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对联写作技巧(一)一、对联的特点:对联具备四个特点,即:字数相等、平仄相合、词性相对、内容相关。
1、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
二、对联的分类:从内容广泛来分类1、写景状物类:描写壮丽风景或雅兴志趣之事。
例: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1 / 6竹笋如枪,乌鸦焉能尖上立===兰枝似箭,黄蜂偏向利中行2、叙事咏物类:记叙咏怀、评述古人、体察社会、启迪后人。
例:义存扶汉三分鼎===志在平金一片心3、抒情言志类:抒发思想感情,志趣理想。
例:西塞论心亲旧雨===东山转眼起新云4、格言哲理类:用满含哲理,意味深长的格言勉励治学立业,修身处世。
例: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非难5、讽刺讨檄类:主要出自尖税矛盾得不别解决时,辄以对联形式讽刺檄讨。
例:刑户吏礼工兵,大堂六部===马牛羊鸡犬豕,小畜一家三、对联的形式:1、正对:是对联中最大量的,它的内容构成主要是并列关系,上下联内容相似、相近或相关,各类字词工整相对。
但是内容不可相同,同义的实词不可相对。
例:龙藏巨海秋云淡===鸟宿荒冈夜月寒2、反对:在内容构成上有转折(变换)关系,目的关系,但上下联意思是相反的,体现一个事物的正反两面性。
例:旧社会天灾人祸===新时代国泰民安3、串对(流水对):就是一个意思分两句来说,上下联独立起来2 / 6都无意义。
至少意义不全。
所以上下联一般都有因果、连贯、递进、条件、假设等关系。
楹联基础知识汇总
楹联基础知识汇总对联简称对,俗叫对子或联语,一般上联叫出句、对公或对首,下联叫对句、对母或对尾;一、对联的特点:对联具备四个特点,即:字数相等、平仄相合、词性相对、内容相关;1、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2、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3、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4、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二、对联的分类:从内容广泛来分类1、写景状物类:描写壮丽风景或雅兴志趣之事;例: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2、叙事咏物类:记叙咏怀、评述古人、体察社会、启迪后人;例:义存扶汉三分鼎===志在平金一片心3、抒情言志类:抒发思想感情,志趣理想;例:西塞论心亲旧雨===东山转眼起新云4、格言哲理类:用满含哲理,意味深长的格言勉励治学立业,修身处世;例: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非难5、讽刺讨檄类:主要出自尖税矛盾得不别解决时,辄以对联形式讽刺檄讨;例:刑户吏礼工兵,大堂六部===马牛羊鸡犬豕,小畜一家三、对联的形式:1、正对例:龙藏巨海秋云淡===鸟宿荒冈夜月寒2、反对例:旧社会天灾人祸===新时代国泰民安3、串对流水对例:三杯竹叶穿心过===两朵桃花上脸来4、工对又叫严式例: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5、宽对是和工对相对而言的例:咬定几句有用书,可充饮食===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6、回文对回文又称回环它有三种不同的写法:①上联倒转作下联法:“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②上下联顺逆同一法:“北陵奇景奇陵北;南塔新奇新塔南;”③上下联颠倒互换法:“禽鸣听耳悦;鲤跃视神怡;”可读为“怡神视跃鲤;悦耳听鸣禽;”四、对联的写作技巧一、遣词技巧1、比喻法例:勤是摇钱树===俭为聚宝盆2、夸张法例:一粒米中藏世界===半边锅里煮乾坤3、衬托法例: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春色半城湖4、对比法例:心清水浊===山矮人高;5、反对法例:藕入池中,玉管通地理===荷出水面,朱笔点天文6、自对法例:闲云野鹤翩翩去===万水千山得得来其中,“闲云”与“野鹤”“万水”与“千山”,自对颇工7、借对法例:红白相兼,醉后怎分南北===青黄不接,贫来尽卖东西8、借代法例: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9、双关法例:因荷而得藕===有杏不须梅;“荷”、“藕”、“杏”、“梅”另有谐音,第二层意思是:因何而得偶;有幸不须媒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第二层意思是:怜子心中苦;离儿腹内酸;10、用数法例:万树梅花一潭水===四时烟雨半山云孤庙独宿一将军,单枪匹马===对河两岸二渔翁,并钓双沟二、用字技巧1、拆字法例:鸿是江边鸟===蚕为天下虫2、合字法例:八刀分米粉===千里重金钟3、复字法例:佳水佳山佳风佳月,千秋佳地===痴声痴色痴梦痴情,几辈痴人;4、叠字法例: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年年暮暮朝朝;5、同字异音法例: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6、同音字法例:闲人免进贤人进===盗者休来道者来;7、谐音法例: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丫头啃鸭头,鸭头咸,丫头嫌;8、漏字法例: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横批:南北上联表示缺衣一,下联表示少食十,横批表示无东西;此外还有同傍法、拟声法、析数法、应首法、数字领法、交叉法、复韵法、虚字法、玻璃字对三、组句技巧1、回文法例: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1倒句回文例:结同心果===开并蒂花倒读即为:2倒章回文例:迢迢绿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海日晴倒读即为:晴日海霞红霭霭===晓天江树绿迢迢2、排比法这种方法多用于长联例:鹄比翼,花颦眉,柳拂裙,画意更兼诗意==林蕴幽,水凝碧,山环翠,东湖不让西湖3、顶针法例: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4、反复法例:佛言不可说,不可说===子曰如之何,如之何;5、嵌字法:分嵌中还可分为若干种;1整嵌:就是把名字整个嵌人联语中,并保持名字的整体性;例如: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魏无忌、长孙无忌,彼无忌,此亦无忌;2分嵌:将一个名字拆开,分别嵌入上下联的有关位置;6、反问法例:不经几番麻炼===怎成一段锋芒7、设问法例:雄关百二谁为最===要路三千此并名;8、分总法1先总后分式;例:四声平、上、去、入===八字年、月、日、时;2先分后总式;例: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此外还有潜意法、歇后语法、婉曲法、层递法、无情法五、对联的禁忌1.忌同声落脚2.忌同声收尾3.忌三平尾或三仄尾4.忌孤平或孤仄5.忌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6.忌同义相对※在对联创作中运用平仄规律,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在不因词害义的前提下,上下联的句脚最后一个字,应尽量做到上仄下平;如:天赐灵湖,幅幅美景天铸就;地书华章,张张图画地生成彭贤伦题罗甸县烈士陵园长廊联;2长联中,分句停顿的字,平仄应当交替、相对;一般情况下,1—11字为短联,12—20字为中联,20—29字为长联,30—60字为中长联,60—100以上为特长联;3上下联相对的每个音节上停顿的字,以及相对的每一个分句停顿的字,平仄应当对立;如:生似高山仰日月;逝如流水汇江湖沙先贵题罗甸烈士陵园大门联;4对联上下联的句脚,原则是以“上仄下平”为好,但,如果因内容限定,不好做到的话,也可以不拘平仄,不能因词、因声而害义;5对联中有些特殊的字词对偶,可以不拘平仄,主要是同字相对、专用名词相对、文言虚词相对,用字技巧奇险的字相对可以不拘平仄正如红楼梦里林黛玉对香菱谈诗时所讲的“如果有了奇句,平仄虚实不对立是使得的”;近日人潮沸腾;来日天翻地覆;其中“日”字相对,平仄相同,不讲究对立;※关于调平仄的三种格式①按音步调平仄:②按语意调平仄:③上联不论,下联工对:上联只管按意思说去,不拘平仄,下联要与之严格工对;六、对联的基本要素1、字数句数相等:上、下联用字数目及句子数目完全相等,是对联的首要要条件;上联如五言对五言、七言对七言等如罗方友题罗甸千岛湖联:一坝横空,天光云影平湖聚上联两句11言;万峰耸立,木色山辉深谷飘下联两句11言;桃花开喜色上联五言;柳浪荡情歌下联五言;2、词性相当:上下联句法结构的对应位置,用词的词类属性要一致;对联的对偶,对于词语的要求,是上下联相对的词或词组在词性上必须一致,这是对联的精髓词性相当指的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副词对副词等等,即同类词对同类词,所属范畴越小,对仗越算精工;如王晓毛题罗甸千岛湖:雾锁三龙湖,雾散鱼如天上客;云封千里路,云开鸟似水中仙;花外子规燕市冷↓↓↓↓↓名词方位词名词名词形容词↑↑↑↑↑柳边精卫浙江潮3、结构相应:指语法结构相称;所谓结构,即几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叫结构;水作青罗带↓↓↓主语谓语宾语主谓动宾↑↑↑山为碧玉簪4、节律相协:对联中语句的语流节拍,上下联要一致,即单音节对单音节,双音节对双音节,多音节对多音节;构成句子的词组和节奏,在“五言”诗中,一般句式为“二二一”或“二三”;在“七言诗”中,一般为“二二二一”或“二二三”;对联,因为字数多少灵活,篇幅不拘一格,故无固定格式;但上、下联句式必须一致,否则就造成“失拍”;对语的节奏是音和义的停顿规律,分语意节奏和声律节奏两种;①语意节奏:如“党兴盛举;春润神州”为“二二节奏”;②声律节奏:一般以两个字为一节奏,又称音步,构成声律单位,以此论节奏;不雨山常润↓↓二三↑↑无云水自阴帆运浮云阔↓↓↓二二一↑↑↑江空得月多5、语意相关: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相关联,统一于主题;对联,顾名思义,不仅要对偶,而且要相联;如果内容上缺乏有机的联系,即使上下联文字对偶再工整,也只能是毫不相干的两句话,不能组成有意义的对联;一般上联写景、下联抒情;上联轻,下联重;上联虚、下联实;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下面这一副上下联无关联,就不能称作对联:门前绿水流将去;屋里青山跳出来;6、平仄相对:联文用词缀句按节奏安排平仄交替;上下联对应节奏点位置的用字平仄要相反;对于单边两句及两句以上的复句联,每句句脚平仄按音步递换,句脚拼节形成“仄顶仄,平顶平”的格局;上联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平仄,古代汉语中平、上、去、入四声的简称;平仄相对的要求,是为了使对联读起来,节奏分明,声调和谐,起伏跌宕,抑扬有致,形成一种音乐美;要使平仄运用得好,首先要了解“四声”;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对四声的划分略有不同;旧四声:平声上声、去声、入声;新四声:–′ˇ‵;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第三声、去第四声简言之,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第一、二声为平声;第三、四声为仄声新四声;判别声调平仄遵循“双轨制”,但旧四声、新四声在同一联文中不得混用;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出”为旧四声,当仄声用;平仄声律是诗词对联可知律的重要因素,可以说,没有平仄,就没有诗词对联;所以,创作时,一定要学会调平仄,这是基本功,不是可有可无的;。
对联的定义及特点
对联的定义及特点对联是一种用于春节对联贴春联的古老传统文化形式,它是汉字文化的瑰宝之一,因其言简意赅、形美祥和的特点,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与追捧。
下面将从定义、特点等方面对对联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对联是以汉字为基础的一种文化形式。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对联作为一种汉字艺术形式,是通过叠字、对仗的方式来表达思想、寄托情感的,因此对联具有非常浓厚的文化内涵。
其次,对联的特点之一是形美。
对联的形式非常独特,它要求上下两联的字数相等,字形和字音相对称,字意相对应,整体呈现出一种协调、平衡的美感。
这种对称的形式给人带来了一种美的享受,观赏对联就如同欣赏一幅美丽的图画,让人陶醉其中。
再次,对联的特点之二是言简意赅。
对联的每一句话不多于七个字,但却能够表达出丰富的思想和情感。
这是对联集中表达主题的要求,也是对联能够概括和凝练人们的思想感情的一种特点。
言简意赅让对联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读者在短短几个字中能够感受到对联背后所蕴含的深意和情感。
此外,对联的特点之三是情感饱满。
对联作为一种文化形式,能够表达人们内心的欢乐、愿望、祝福等情感。
通过对联的对仗、对比,更能够突出一个中心思想或主题。
无论是欢乐喜庆的春节,还是节日祝福或美好寄语,对联都能够以一种朴素而真挚的方式传达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除此之外,对联还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在对联的创作中,不仅仅是琅琅上口的好词佳句,还包括对历史、文化、民俗等方面的涵概,甚至可以借用古今诗词、典故等的表述。
对联的创作可以有不同的风格,如婉约、豪放、俏皮等,也可以有不同形式,如八字、抱字、横批等。
这种多样性给予了对联更加丰富的内涵和形式,使得对联更具综合性和博大精深性。
总结起来,对联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形式,以言简意赅、形美祥和、情感饱满、多样性等特点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
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符号,通过对仗、对比、概括等方式,传递出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对联的特点和基本知识
对联的特点和基本知识
概念:对联也叫楹联、对子、等,是汉语特有的文学瑰宝。
由横批、上联、下联等三部分组成。
特点:1、字数相等。
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同。
2、对仗工整。
同等位置的词语,要词性相当,都是名词、动词等;相同位置的词组语法,要结构一致或相近,都是主谓宾、主谓结构等。
3、平仄相谐。
上联末句尾字是仄声,下联末句尾字是平声。
句内,词与词之间,平仄要间隔;上下联的对应位置词,平仄要相对。
同时,上下联在节奏上的停顿,要一致。
4、内容相关。
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呼应,但不能重复。
对联的特点和要求
对联的特点和要求
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它是在一定的规则下,通过对句子的对照和对比,以传递寓意、表达
情感或赞美赋诗等方式展现出来。
对联不仅有着独特的特点,同时也有一
定的创作要求。
首先,对联的特点有如下几点。
一、对称性:对联的两句必须呈现出良好的对称性。
即第一句和第二
句在字数、格律和平仄上要对称协调,整体呈现出一种和谐的美感。
这种
对称性不仅在字数上要一致,还要在意义和音韵上要相对应。
二、意境深远:对联是通过对词句的对比和对照来达到表达一定意境
的目的。
对联往往通过简练凝练的词句描述,寓意深远,发人深省。
有些
对联能够借用象征和隐喻手法,让读者在少数字句中领略到无穷的意味。
三、言简意赅:对联的表达形式通常是简练明了的,往往只有几个字,却能表达出丰富的意味。
这种简练意赅的形式对于传递信息和激发人的想
象力具有很大的魅力。
四、音韵和谐:对联要求语言的音韵和谐,尤其是对于上下联来说,
要求他们在韵律上尽可能地协调一致。
这种音韵和谐除了增加对联的美感外,还能增强对联的表达力和记忆力。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对联的创作要求。
四、字句巧妙:对联的创作要求字句巧妙,形式独特。
对联中的字句
的选取要符合语言逻辑,尽量避免生硬、晦涩的表达方式,而是通过扭转、对照等手法,使对联更具趣味性和独特性。
对联知识及练习
对联一、知识积累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对偶句才需要押韵)。
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是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瑰宝。
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一)对联特点:1.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
2.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尾字用平声。
3.词性相当,结构相称。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主谓对主谓,动宾对动宾……4.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二)对联主要格律:1.藏字格联中有意识地将某些字略掉,含蓄巧妙地表达某种意思。
【如】上联:二三四五下联:六七八九横批:南北此联的寓意:缺一(衣),少十(食),没有东西。
2.拆字格拆字,就是将联中某一合体字拆成几个独体字。
【如】上联:张长弓,骑奇马,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单戈独战。
下联:伪为人,袭龙衣,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合手即拿。
3.叠字格【如】上联: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下联: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4.复字格将一个或几个字按照某种规律,重复出现多次。
寇准与友同出游,出对曰:水底月为天上月。
无以相对。
杨大年刚好赶到,便答道;眼中人是面前人。
众皆喝彩。
5.回文格【如】上联:雾锁山头山锁雾下联:天连水尾水连天6.集句格用古文、诗词中的句子合成的对联。
【如】上联:读书破万卷(杜甫) 下联:落笔起群英(李白)7.顶针格【如】上联: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云飞天外下联:池边绿树,树边红雨,雨落溪边(三)对对子对对子,也叫对对联,俗称“对课”,是汉文化在社会生活中贯古通今,应用范围最广泛,生命力最强,最精炼也是最经济适用的文学艺术。
关于对联的特点及分类
关于对联的特点及分类范文一: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独特形式。
它的特点是形式简洁、内涵丰富,富有意蕴,语言优美,开玩笑。
对联的分类也很广泛,按内容可分为吉祥对联和咏物对联;按形式可分为对仗式、押韵式和夹带式等。
首先是对联的特点之一,形式简洁。
对联的特点在于言简意赅,语言简练。
因为对联的限制,在短短的几句话中就能表达多种含义。
其次是内涵丰富。
不仅学识能力要强,还要有一定的智慧才能够编出具有内在深度的对联。
再者,富有意蕴。
每个字都要挖掘出其深刻的含义,让人挖掘出含义,并深刻地体会到其中蕴含的哲理。
最后,语言优美是对联的必须品。
既要言之有物,又要语言优美。
接下来是对联的分类。
吉祥对联是祝福一件事情或人有好的结果或命运的,或者是喜庆的日子发送祝福。
咏物对联是通过对物品的描述表达对该物品的喜爱与赞美。
对仗式是指对联的前后句的字数相同、字形相似、句意相对、长度相等、音节相同的。
押韵式是指对联的前后句的语音有相似的押韵词。
夹带式是前后句的字数不相同,且前句包含后句的部分字,或后句包含前句的部分字。
在写对联时,必须有恰当的运用。
人们通过对对联的爱好和制作,反映了对国家、社会和文化的关心和追求。
对联增强了人们的智力和思维能力,增强了人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也能让人们更全面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如果您喜欢对联,可以尝试编写对联,提高自己的智力和品味。
重点分析:文章分为对联的特点和分类两个部分,重点分析了对联的特点,即形式简洁、内涵丰富、富有意蕴和语言优美。
分类方面,重点分析了吉祥对联、咏物对联、对仗式、押韵式和夹带式。
此外,文章还从对联的意义、作用和编写对联对个人成长的促进方面进行了阐述。
用词分析:本文使用了大量的形容词和名词,语言优美、富有意蕴、内涵丰富等词语运用灵活。
文章还使用了适当的比喻手法,如“言简意赅”、“增强了人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用词精准,表达清晰。
范文二: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独特表现形式,其特点是形式简洁、含义明确、富有智慧和意象,可以说是写出一对好对联需要具备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深厚的文学素养。
关于对联的特点有哪些
关于对联的特点有哪些对联艺术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下面整理的对联的特点,欢迎来参考!一、对联上下两联必须字数相等一副对联,由上联、下联和横批组成。
贴在右侧的称为上联,贴在左侧的称为下联,贴在上方的称为横批,也称横额,内容就是横着书写的。
横批对于春联来说,就是必不可少的,通常为四个字,也有五、六个字的。
横批的意思要与上下联相配合,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有些对联对于横批,可以用,也可以不用。
对联的上联和下联没有一定的字数限制,少的只有二言、三言,多的有几十、几百言的长联,由几个分句组成,不管怎样,对联的上联和下联字数必须相等。
如常见的一副春联:“又就是一年春草绿,依旧十里杏花红。
”1925年,黄埔军校门口的对联:“要革命的靠拢来;不革命的走开去。
”反映农村改革成就的春联:“除旧岁家中储粮十担;迎新春银行存款千元。
”横批“有吃有穿”。
每联上下联字数都相等。
二、讲究对仗工整;对联的对仗除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外,还要求句法相似。
句法相似主要包括三个内容:句式相当,词类相同,结构相应。
句式相当,指上联如果就是四、三句式,下联也必须就是四、三句式;如果上联就是二、四句式;则下联也必须就是二、四句式。
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就是四三句式,即“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
”就是二四句式,即“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
”再如广东新会县杜源叱石山写景的对联,其一:“月暄穿石水;风折断岩烟。
”就是二三句式,即“月暄――穿石水;风折――断岩烟。
”其二:“鸟语和溪音,自在笙簧,不假人间丝竹;山云笼树色,天然图画,何劳笔下丹青。
”就是二三、二二、二四句式,即“鸟语――和溪音,自在――笙簧,不假――人间丝竹;山云――笼树色,天然――图画,何劳――笔下丹青。
”词类相当,就是指要使上下联对应位置上的词性相当,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语气词对语气词,迭词对迭词。
对联的特点一、对联上下两联必须字数相等一副对联,由上联、
对联的特点一、对联上下两联必须字数相等一副对联,由上联、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一、对联上下两联必须字数相等一副对联,由上联、下联和横批组成。
贴在右侧的称为上联,贴在左侧的称为下联,贴在上方的称为横批,也称横额,内容是横着书写的。
横批对于春联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通常为四个字,也有五、六个字的。
横批的意思要与上下联相配合,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有些对联对于横批,可以用,也可以不用。
对联的上联和下联没有一定的字数限制,少的只有二言、三言,多的有几十、几百言的长联,由几个分句组成,不管怎样,对联的上联和下联字数必须相等。
如常见的一副春联:“又是一年春草绿,依旧十里杏花红。
”1925年,黄埔军校门口的对联:“要革命的靠拢来;不革命的走开去。
”反映农村改革成就的春联:“除旧岁家中储粮十担;迎新春银行存款千元。
”横批“有吃有穿”。
每联上下联字数都相等。
二、讲究对仗工整;对联的对仗除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外,还要求句法相似。
句法相似主要包括三个内容:句式相当,词类相同,结构相应。
句式相当,指上联如果是四、三句式,下联也必须是四、三句式;如果上联是二、四句式;则下联也必须是二、四句式。
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是四三句式,即“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
”是二四句式,即“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
”再如广东新会县杜源叱石山写景的对联,其一:“月暄穿石水;风折断岩烟。
”是二三句式,即“月暄――穿石水;风折――断岩烟。
”其二:“鸟语和溪音,自在笙簧,不假人间丝竹;山云笼树色,天然图画,何劳笔下丹青。
”是二三、二二、二四句式,即“鸟语――和溪音,自在――笙簧,不假――人间丝竹;山云――笼树色,天然――图画,何劳――笔下丹青。
”词类相当,是指要使上下联对应位置上的词性相当,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语气词对语气词,迭词对迭词。
对联的写作规则
对联的写作规则随着新课标的贯彻实施和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联以其独特的语言魅力、和谐的结构形式、浓郁的传统文化特色,受到中考命题者的青睐。
纵观近年来的中考对联题,一般是重点考查学生的想象能力、分析概括能力、语文综合运用能力、以及知识积累能力,题型以主观题为主。
拟写对联,既要明确它的主要特点,又要掌握一定的技法。
下面以2013年各地中考试题中的对联题为例,解析拟写对联应遵循的原则和解题技巧。
拟写对联应把握六大特征:1.字数相等。
对联由上下两联组成,上联称出句,下联称对句。
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两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有一字之差。
2.词性相对。
上下两联相应位置上的词,词性须相对,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等。
3.结构相应。
上下联的句法结构应当一致,如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等等。
4.节奏相合。
节奏是由停顿形成的上下两联在哪里停顿,有几处停顿都应当吻合。
5.平仄相谐。
古人把上声、去声归为仄声一类,与平声(阴平、阳平)相对。
平仄最起码的要求是上联末字必仄,下联末字必平。
6.意义相关。
对联的两联之间在内容上必须相互关联,体现一定的逻辑关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解答对联题应注意以下几点:(1)明确命题指向。
近年来,对联命题材料开始由课内走向以课外阅读为主,尤其是指向当地人文资源,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家乡的了解。
(2)弄清题目要求。
拟写对联时要注意审题,不要忽视题目或明或暗的提示信息而偏离题意。
(3)遵循“宽对”规则。
中考对联题的拟写,一般只做“宽对”的要求,所以,应力求达到这样几点要求:一是上下两联字数相等,断句一致;二是上下两联意思相关,上下衔接;三是上下两联结构对称,词性相同;另外,上下两联的字眼最好不要重复。
对联的句法与结构对联除了要做到对仗和谐,平仄合理,节奏有致,词性相近,还要注意对联的句法问题。
句法问题,实质就是语法的逻辑问题,句法不通,即使联句意义再好,也难为佳句,这是属对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
贴对联的规则
1、按字调平仄分。
对联比较讲究平仄,这是对联的特点。
具体来说,上联的最后一个字一般是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一般是平声,否则读起来常常感到别扭。
比如"旧岁又添几个喜("喜"是仄声),新年更上一层楼("楼"是平声)”。
2、按左右方位分。
贴对联时应将上联贴在右边,下联贴在左边,左与右则以面对大门或壁柱来分。
之所以这样张贴,是因为直行书写都是从右到左,所以念对联也是从右向左念。
3、按时序先后分。
就是时间在前的为上联,时间在后的则为下联;或者说先办的事情为上首,后办的事情就为下首。
比如"门迎春夏秋冬福,户约东西南北祥";"小院栽花香四季,大门结彩乐全家"。
4、按语言习惯分。
比如"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风吹杨柳千门绿,雨润杏桃万户红”。
人们常说"福寿双全""风雨同舟",从来没有"寿福双全""雨风同舟"的说法。
5、按因果关系分。
就是"因"为上联,"果"为下联。
6、按场面范围分。
在时间、空间和具体事物上一般是从大到小,比如"年年过年年年好,月月赏月月月圆”"一城花雨山河壮,满院春风日月辉”。
从时间看,"年"比"月"长;按空间
论,"城”比"院”大。
对联的特点和形式
对联的特点和形式对联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形式,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表达能力。
下面将从对联的特点和形式两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对联的特点1.简练扼要:对联以短小精悍为特点,对联的韵文要求行文简练、扼要,能够用简短的文字表达深层次的含义,给人以瞬间的启迪和抚慰。
2.美学性:对联要求字句的搭配要完美无缺,读起来要顺口自然,同时还要注重音韵、字义、意蕴等方面的协调。
对联在短短的几个字中通常包含丰富的美学因素,给人以美感,能够满足人们审美的需求。
3.反衬对比:对联的特点之一是反衬对比。
对联的上下文往往形成鲜明的对比,通过对词义、音韵、意境等方面的对比达到显著的效果。
这种对比不仅可以增加联句的表达力和吸引力,还能使对联传达的思想更加深远。
4.寓意深远:对联的特点之一是寓意深远。
对联的文字要求能够在短小的篇幅内承载较深的思想内涵。
通过运用寓意深远的词句,对联能够传达人们内心深处的思考和感悟,给人以启迪和感触。
5.韵律优美:对联的特点之一是韵律优美。
对联中的字句要求读起来顺口流畅,具有和谐的音律,给人以愉悦的感受。
这主要依靠对联中字句的选择和排列,使整个对联在音韵上形成一种和谐的韵律美。
二、对联的形式对联的形式主要是指对联的词数和排列方式。
1.对联的词数:对联通常包括四个字或八个字。
其中四字对联通常用于平仄相对较轻的场合,更适合于节日贺词、新年祝福等;而八字对联则要求更高,更富有韵律美,更为常见。
2.对联的排列方式:对联可以是横联,亦可是竖联。
横联是指对联的上下两行是水平排列的,这种排列方式最常见;而竖联则是指对联的上下两行是垂直排列的,这种排列方式在书法字画中较常见。
除了横联和竖联之外,对联还可分为楷书对联、行楷对联、篆书对联、草书对联、隶书对联等不同书体形式。
这些不同的书体形式展现了对联的丰富多样性和灵活性。
对联作为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形式,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表达能力。
它以简练扼要、美学性、反衬对比、寓意深远和韵律优美为特点,形式上主要包括对联的词数和排列方式。
对联的特点——精选推荐
对联格式和要求写对联,不能不考究格式。
不同类型的对联,在书写中各有不同的格式。
这些格式,是约定俗成的,有规范的。
如果不按照老规矩去写,将会贻笑大方,可令求联者不快,这些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
一、款式、布局、称谓如写春联、婚嫁联等即兴之作,只需讲究字体的布局就可以了,首先字要端正、大方。
联字是给人看的,且不可不负责任、任意去写。
字体应以正楷、行书、隶书为宜,行草、草书则不宜使用。
另外,左右布局要一致,字的疏密要得当,不要上联疏、下联密,更不要上联写正楷,下联写行书。
写居室联、书斋联等,特别要讲究款式,如果把款式搞错,不但看着不舒服,而且视为对求联者的不尊重。
下面详细说明有关上、下款的布局、称谓。
1.上款上款的内容有三:名字、称谓、联语,次序是名字居前、称谓次之、联语居后。
上联写受者的名字,受者如果是团体,则属团体之名,如果是送一商店开业,对联的上款可书“××商店新张之喜”。
如送朋友母丧,则不书友母之名而书友姓及母家之姓,友姓下书一“母”字,“母”字及乃书称谓。
例如:“张母杨夫人千古”。
这类的款式是普通的写法,还有另一种写法,即均写称谓:如“世伯父马大人仙逝”,即前部分为挽者对死者的称谓,下半句是死者自己的身份。
对联中贺、挽联等的称谓与书信同。
如赠男友的对联,可称“先生”、“仁兄”,如是同学,可称“学兄”,也可称“学友”,如给女友,则称“女士”。
古人对友人的亲戚,多加一个“令”字,令是“好”、“善”意思。
凡带“令”字的属第三人称。
此类第三人称中,还有一些生僻的异称,如称人之子为“令似”或“令郎”;称人之妻为“令阁”、“令妻”,称人之婿为“令坦”、“令婿”等。
如直接送别人对联,可用单称。
如“兰清同志结婚志禧”。
送联给对方的幼辈,当用双称。
用于对方名下加以二重的称谓,此称谓写上其幼辈之号,幼辈之号下再加称谓(不加称谓也可)。
例如:“春林先生令郎永山新婚之禧”、“新华先生令媛出阁之禧”。
对联的四大特点
创作编号: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创作者:凤呜大王*对联的四大特点(一)形式对称对称,指上下联句的对仗形式,也称对偶形式。
对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一项重要的修辞方法,是对联的魅力和生命之所在。
什么是对仗呢?对仗,换言之,就是对偶句的对称。
“对仗”一词来源于古代宫中卫队行列(仪仗队),这种行列是两两相对排列,故称对仗。
对仗作为一种修辞方式运用到汉语文字艺术中,即比喻用平行的两句话,成双成对地排列,表达相关或相反的关系。
中国古代文学中,对偶句屡见不鲜。
不管是《诗经》还是《尚书》、《易经》、《老子》、《淮南子》都有对仗鲜明的佳句,两汉以后的赋体文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骈体文学,唐代以后的格律诗,对偶这一辞格逐渐被人们所掌握,成为古典文学中不可替代的修辞方式。
对仗,是汉语文学的一大特征。
中国的方块字,一字一言,本身便为对仗艺术的产生提供了适宜其生长的先决条件。
这一特点使得骈文、诗歌、对联这种凝缩艺术千年不衰,具备了强大的生命力。
对联中的对仗是在对联的出句和对句中把同类的概念或相对的概念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并列起来,形成联句的对称美。
在对联中,对仗方式尤为重要,它是对联艺术的精髓所在。
民间有一则关于春联的谜语,这样写着:两姊妹,一般长同打扮,各梳妆满脸红光,年年报吉祥。
只言片语,很精到地写出了对联的对称美、建筑美和祝颂吉祥的特点。
对仗形式的产生,来源于客观世界本来具有的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现象,这是一切事物存在的基本形式,这种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启示了文学艺术的对称美,同时也迎合了中国古代阴阳学说中“一阴一阳为之道也”的理论。
刘勰在他的《文心雕龙·丽辞》篇中指出,“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神体为用,事不孤立。
”强调了客观事物的对偶状态。
刘勰还讲到:“丽辞之体,凡有四对,言对为易,事对为难,反对为优,正对为劣。
”因为,反对更能反映充满复杂矛盾的客观存在博物馆能表现作者的辩证思维,更好地揭示事物的本质。
对联的特点
对联的特点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源远流长,极富韵味。
它以简约的文字和严格的格律要求,展现出独特的艺术美感。
本文将分析对联的特点,并对其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进行探讨。
1. 简洁明了对联以简练的文字表达深刻的意义,具有言简意赅的特点。
一般而言,对联的上下联各有7个字,要求用语简明扼要,不偏不倚地表达出作者想要传递的信息。
因此,对联特别适合用于传递警句、名言等有深意的内容,让人们通过简短而凝练的文字感悟其中的哲理。
2. 对仗工整对联的一大特点是上下联之间的对仗工整。
上下联的字数相等,字形相似,音节相通,句子在整体上呈现一种平衡感。
对仗工整使得对联在视觉上更加美观,也使得整个文句在语言上更加优雅。
对仗的形式可以是平仗、仄仗、交仄仗、平平仄仄仗等多种形式,不同的对仗形式给人们带来不同的审美感受。
3. 反衬对比对联的上下联常常采用反衬对比的手法,以对比之中表达作者的观点或感受。
通过对比,对联将两种不同的事物或观点进行并置,使得对联的意义更加丰富。
反衬对比也给人们带来思考和启示,通过对联的对比,人们可以更好地领悟到事物本质和深层次的含义。
4. 寓意深远对联的寓意往往寓意深远,意味着发出对生活、人生和社会的思考。
对联通过简洁而精练的用语,表达作者对于生活和人生的独特感悟,引人深思。
由于对联的文字受到特定的限制和约束,意味着对联需要从丰富多样的意象中选择并揣摩出合适的词语,使得对联表达出的意思更富有内涵。
5. 文化传承对联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并传承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对联通过文字的组合和结构,传递着中国古代的智慧和思想。
对联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通过文字的韵律和意境,代代相传。
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一种文化的象征。
结论对联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在中国文化中拥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其特点包括简洁明了、对仗工整、反衬对比、寓意深远和文化传承等方面。
通过对联,人们可以感受到文字之美,领悟到深层次的含义,并传承着中华文化的瑰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 扫墓等等 , 体现 了诗 意, ‘ 而 等你 一 辈子 ’ 的誓言和 生死相恋 , 则体现了执著 。没有诗意 , 爱情就会流于平 庸; 没有誓言的执 著 , 就成 了固执或 贞节牌 坊 ; 没有执 著的诗意 , 就只是 风花雪月 , 虚情假意 。它丰富性的体 ” 现, 就如同一 部正 在演 奏 的爱情 交 响乐 , 它不 同 的声 音, 就如同管弦乐 队演奏 交 响乐 中的各 种 乐器 的“ 配 器”长笛 、 : 单簧管 、 双簧管 、 圆号、 钢琴片 、 大提琴 、 中提 琴、 小提琴 , 定音鼓 、 以至沙锤等 , 出的声音虽有圆 锣 发 润、 高亢、 嘹亮、 浑厚、 清脆等 区别 , 却都 是服务 于交 但
一 一
等罢了。我想 , 这种只注重对联边 数律 , 而忽视对联对 偶律和声调律的情况 , 其他地方 恐怕也 是普遍存 在 在 的, 有必 要 呼 吁 一 下 : 可 忽 视 对 联 在 艺 术 形 式 上 注 重 不 “ 对仗”“ 、对称 ” 的特点和规律 。 其一 : 宇数相等。对联文 字长 短不一 , 的仅一 、 短 两个 字 , 长的可 达数 十字 、 几百 字。对联 不管 长短 如 何, 上联与下联 , 必须字数相等 , 形式整齐 , 即五 言对 五 言 , 言对六 言 , 六 七言对 七言 , 言对八 言, 言对九 八 九 言, 等等。其中 , 五言联 和七 言联 , 使用的频率为最高。 婚、 生孩子 , 我们两人就活在孩子身上 , 孩子又有孩 子 , 我们就永远不会死。生命就这样一代一代延续下去的 ” 老三所说 的结婚并不是指 自己 , 而是指静秋今后 要另嫁他人 , 病人膏肓 的老三 已知道 自已再 也不 能结 婚 了。他说 :你会结婚 , “ 做妈 妈 , 然后做 奶奶 , 你会 有 子子孙孙的——很多年之后 , 你对你 的后代讲起我 , 你 不 用 说 我 的名 字 , 说 是 一 个 你 爱 过 的人 — — 就 行 。 只 ”
响乐 的共 同主 题 。
成 一块一无所有 的“ 地” 由神 占领取代 。静 秋也不 空 , 例外地 以此检点 自己。现 在看来 , 这实 在是一 种精神 枷锁 , 只有挣脱这 心灵 的枷 锁 , 才会 得到 真正 的爱情 , 静秋终于做到 了; 在作者看 , 真正 的爱情不 仅如 此 , 它 还需经受时间与突然来到的灾难考验 , 俗话说“ 路遥知 马力 , 日久见人心 ” 。于是便有 了小说 中最为感人肺腑 的情节 , 那就是 当静秋获悉老三得了 白血病之后 , 她不
不 可 忽视 对 联 的特 点和规 律
肖德 安
我作为一位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雅称楹 联 , 俗称对 子 , 春联 只是 其 中的一种 ) 爱好者 , 每年春节 , 总好走街 穿巷 , 欣赏父 老乡亲贴的春联。父老乡亲贴 的那些春 联 , 虽然都 突 出了一个“ 字 , 春” 洋溢着 “ 和谐春联进万 家” 的新春 佳 节吉祥如意喜庆气 氛 , 弘扬 了 团结 和谐 、 志存 高远 、 积 极进取、 奋发向上、 科学 发展 的时代精神 , 但却 普遍地 忽视 了对联 的特 点和 规律 , 乏一 种高 雅 的艺术 美。 缺 他们 平常素 日贴 的行业对联 、 婚嫁对联和宅第对联等 , 也有好多是不对仗 、 不对称 的, 只不过是上下联字数相
日有所思 , 有所 梦。弗洛依德认为无论什 么样 的梦 , 夜 都不外乎是做梦人愿望满足 的一种“ 变相的改装 ” 。因 为做梦的人对有些愿望有所 顾忌 , 而只 能使这 一愿 从 望得 以另一种改装 的形式来表达 。用他的话说 ,梦是 “ 种 ( 压 抑 的、 压 制 的) 被 被 愿望 的 ( 经过 改 装 的 ) 满 足。 热恋 中的男女 常常因彼此思 恋而做 梦 , ” 也是一 种 常 态 。在 老 三 真 诚 的感 召 下 , 秋 终 于 接 受 老 三 爱 的 静 橄榄 枝 , 而 在 现 实 生 活 中 , 正 的 爱情 还要 经受 炼 狱 然 真 般的洗礼 。说起静秋 和老三 的爱 情 , 的特殊 性是在 它 “ 文革” 大背景发展的。在小说 中我们看不到 “ 文革” 中 的腥 风 血 雨 的武 斗 , 看 不 到波 诡 云 谲 的 政 治 斗 争 , 也 但 作者却从一个新的角度给我 揭示 出“ 文革” 的非人 的 面 , 就是 对正 常人 性 的扼 杀 : 当时 , 那 在 爱情 即使不 是非法 , 也是 不能提 倡的 。君 不见 如《 家浜 》 红灯 沙 《 记》 海港》 智取威虎 山》 所谓八个样 板戏就压 根儿 《 《 等 看 不 到 爱 情 吗 !主人 公 似 乎 都 是 不 食 人 间烟 火 的 为 当 时阴谋政治服务的 , t造幻影 。当静秋初见老三有 了爱 l 的萌动时 , 她便试 图将 它扼杀在 摇篮 中。理 由是 :坚 “ 决同一切小资产阶级思想划 清界 限。在“ ” 文革 ” 特殊的 大背景下 , 几乎全 国人民都生活在语 录的背景下 , 俗称 “ 红宝书 ” 的语 录本影 响无所不在 。这情景恰如黑格尔 在《 精神现象学》 所认为 的, 用造神 运动方式 的创 造出 来的个人崇拜 源于一种宗 教仪式 。在这 种仪 式 中, 首 先是默祷 , 在默祷 中, 把神圣想 象得无 限崇 高 , 自 你 把 己看得无 限渺小 。以净化灵魂的方式把 自己的头脑变
… …
人 们 读 到 这里 会 不 觉 潸 然 泪 下 , 么 高 风 亮 节 的 男 人 多
啊 !作者 艾 米 称 赞 道 : 什 么 叫男 人 ? 男 人 就 是 ‘ 骨 “ 侠 柔情 ’ 的完美结合。 按艾米 的说法 :这 两人 的爱情是 ” “ ‘ 诗意而执著 ’ 的爱 情 , 诗 , 日记 . 写 写 讲故 事 , 写信 , 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