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上海夜歌教案
北京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3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罗成爱)教学目标:1、理解李白的思想性格。
2、赏析李诗的艺术特色。
教学时间:3课时第1课时资料:2005年9月21日李敖北大演讲全文(选摘)风趣开篇各位终于看到我了,主任,校长,总裁,各位贵宾,各位老师,各位小朋友!来演讲紧张不紧张,紧张,站在大庭广众面前,很多人可以指挥千军万马的军队,可是你让他讲几句话,他就菘了,不敢讲话,什么原因,胆小,美国人打赢南北战争的将军格兰特,指挥千军万马打赢仗,林肯总统请他上台给他勋章,让他几句话,他讲不出口,为什么?怕这玩意,一讲演就紧张。
前天晚上我编了一个故事,北京大学一个女孩子进了一个小房间,突然看到一个男的在一个小房间里嘴巴里面念念有词,来回走动,这个女孩子就问他,你在干吗,他我在背讲演稿,他说你在哪儿讲演,他说我要在北京大学讲演,女孩子说,你紧张吗?他说我不紧张,女孩子说,如果你不紧张为什么你到女厕所来干什么。
这个人就是连战!(鼓掌)幽默展开现在我要开始讲正题了,现在教罗马教宗,庇护十二,罗马教皇讲了一句话,他说你演讲的时候不能用稿子,为什么不能用稿子,用稿子表示你记不住,如果你自己都记不住,你怎么样让听众记得住呢,你这个演讲就失败了,所以大家看(掀衣服),没有稿子。
也没有小抄,可是我带了一些证据是有的,等下会显示证据。
我必须和大家说,接下来这个演讲的时候是刘长乐老板告诉我,一五一十规格都告诉我最后我问他一句话,把他问得愣住了,我说有没有铺红地毯,我进门的时候有没有铺红地毯?他说你没有克林顿有,连战有,你没有,我说为什么我没有?他说,北大尊敬你,把你当成学术演讲,所以不铺红地毯。
校长?是不是这个意思?我说好我做学术演讲,讲得好就是学术演讲,讲不好,讲一半,铺红地毯还来得及。
深刻收束我讲这一点很多人提心吊胆,包括我在内,人家说,你到大陆来要不要看长城,我说我可能没上长城先进了秦城。
为什么说我不伤感,我不能伤感,我看到的北京是什么北京,我到店里的时候,他看我知道我买不起这杯东西,他会倒杯茶给我,那样彬彬有礼的北京已经没有了,现在是处处设防的北京,当你对人处处设防的时候,人变心了。
高中语文必修二 第8课 歌词四首 学案
歌词四首学案作者简介长江之歌者——胡宏伟胡宏伟,当代著名词作家、诗人。
生于辽宁省沈阳市。
1969 年12 月入厂当工人。
1972 年12 月入伍,历任战士、班长、排长、创作员,现为沈阳军区前进歌舞团副团长,大校军衔。
国家一级编剧。
其代表作品为歌曲《长江之歌》、《光荣啊,中国共青团》。
乡村田园歌谣始祖——叶佳修叶佳修,当代著名词作家、音乐人。
出生于台湾花莲。
叶佳修被称为“乡村田园歌谣始祖”,是上世纪80年代台湾“民歌运动”的领军人物之一。
1979年,由他作词、作曲、主唱的首张专辑《叶佳修》,在“民歌时代”首开流行乐坛全能派歌手的先河。
其主要作品有《乡间小路》、《外婆的澎湖湾》、《踏着夕阳归去》、《思念总在风雨后》等。
在希望的田野上——晓光晓光,当代词作家。
原名陈晓光,河北景县人。
有些作品被选入高等音乐院校专业教材及中小学音乐课本,并被译成英、日、法、朝等国文字介绍到国外。
其中《那就是我》和《在希望的田野上》被选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音乐教材,并被选入“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
其著名作品有《在希望的田野上》、《那就是我》、《把心交给祖国》等。
弯弯的月亮——李海鹰李海鹰,著名音乐人,出生于广东中山。
他从小喜欢音乐,很早就开始显露音乐才华。
1970年,16岁的李海鹰就进入广州粤剧团,当上了小提琴手兼创作员。
5年以后,他成为中国海军南海舰队政治部文工团的小提琴手兼创作员。
这期间,他被送到广州星海音乐学院作曲进修班学习了一年半。
1982年底到1997年3月,他在广东音乐曲艺团当创作员,《弯弯的月亮》就是这期间写出来的。
从1997年4月起,他担任了广东电视台的音乐总监,除此之外,他还是中国电影音乐学会副会长,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理事,国际艺术节组织联合会理事。
其代表作是《弯弯的月亮》。
背景回放1.《长江之歌》《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
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播出时没有主题歌,后在全国范围内征集主题歌歌词。
《上海夜歌》教学设计
他们的学习需要。
调整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的反馈,灵活调整教学 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和
学生的学习兴趣。
定期评估课程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定期检查教学进度
确保教学计划和进度的有效实施,及时调整和改 进教学计划。
评估学生学习成果
通过考试、作业、项目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成 果,确保他们达到课程目标。
回顾历史
通过回顾上海的历史和文化发展,引导学生思考《上海夜歌》在当代的意义和价 值。同时鼓励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发现身边的美好事物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
05
学生参与和互动环节
提问与回答环节
鼓励学生提问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鼓励学生提出与《上海夜歌》相关的 问题,包括背景、主题、人物关系、象征意义等方面。
提供课程
上海历史文化、上海方言、上海旅游等课程
理由
这些在线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上海的历史、 文化和语言,提高其综合素质。同时,在线学习的方式具有灵活性和便捷性,方便学生随 时随地进行学习。
04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环节:激发兴趣,引入主题
播放上海夜景视频
通过展示上海的夜景美丽画面, 激发学生对上海夜歌的兴趣。
《上海之夜》、《外滩》等
理由
这些电影和纪录片以生动的影像展现了上 海的夜景和历史文化,能够帮助学生更直 观地感受上海的魅力。
音乐/歌曲
理由
周璇的《夜上海》、李健的《上海滩》等
这些经典歌曲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能够 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了解上海的历史 和文化。
在线学习平台介绍
平台名称
中国大学MOOC、网易云课堂等
2023沪教版语文《夜曲》教案
2023沪教版语文《夜曲》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诗歌《夜曲》的基本内容和特点;2. 学会欣赏《夜曲》中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 把握《夜曲》的基本内容和文学特点;2. 分析《夜曲》中的意象和隐喻;3. 理解诗歌的音乐性和韵律感。
教学难点:1. 分析《夜曲》中的意象和隐喻;2. 理解诗歌的音乐性和韵律感;3. 启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
教学准备:1. 复印课文《夜曲》;2. 音乐播放工具;3. PPT幻灯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直接播放《夜曲》的音频,让学生感受其悠扬的音乐和优美的旋律。
二、呈现与讲解(10分钟)通过PPT幻灯片向学生呈现与讲解《夜曲》的基本情节和作者背景,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介绍《夜曲》在诗歌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三、欣赏与感知(15分钟)播放《夜曲》的音频同时展示相关图片,让学生闭上眼睛,倾听音乐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意境,尽可能地感知并形容自己的感受。
四、理解与解读(15分钟)1. 引导学生分析《夜曲》中的意象和隐喻,并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2. 指导学生感悟《夜曲》中抽象的艺术表现形式,如何通过音乐搭配文字来传达情感;3. 分析诗歌的音乐性和韵律感,让学生体味其中的美感。
五、思考与探究(15分钟)1. 提问学生:你能否联想到其他类似主题的作品?为什么?2. 引导学生通过自由写作的方式,表达他们对夜晚的想象和情感。
六、总结与展示(10分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想法,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自由写作作品,并就《夜曲》的意境和情感进行总结。
七、拓展与延伸(10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收集其他优秀的诗歌作品,进行欣赏和解读,并写一篇读后感。
教学反思:通过此节课的教学,学生在欣赏《夜曲》的同时,深入了解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形式,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感和审美情趣。
通过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隐喻,提升了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批判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自由写作和展示环节,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北京市高中课改实验版语文第二单元中国现代诗歌【上海夜歌作者:公刘】
注意景色的描绘和心 理活动的细致刻画, 这是文章成为佳作的 关键。
题目:我想变成一只小鸟
开头
我是多么想变成一只漂亮、可 爱的小鸟呀!
(开头直接点名“我”想要成为什么。开 门见山,简单明了)
正文
我变成小鸟后,可以飞过高山,飞过山谷,飞过海洋,飞向那美丽 的小兴安岭,和那里的鸟儿们一起交朋友,并且搭一个窝住下来。
跟我起争执,袖子一挽,俯视着我说,来来来,现在我可不是从前的我了。但是,我早已丧失了动拳头的欲望。。 幼小衔接加盟 。 【和值计算】前
一期2x-iy+6=0的法向量为(3,*,6)设所求中奖号的法向量为(a,b,c)因为三个筛子最高点数(和值18)、最小点数(和值3),所以三个筛子和值的交集(3到18)即(3,*,18)(a,b,c)=2ab+6c=和值所以所求和值点数法向量为(a,2a+6c,c)由方程3x+4y+2z+6=0和x+3iy+z-2=0确立的走势图x=t;iy=0.5t+5;z=-2.5t-13得出其中两个点数为(3或者4),(5或者,2),(点数可以 重复的,所以要根据上期和值寻找变量)所以如由(3,6,6)和法线得出所求晒面的方程为ax+(2a+6c)(iy-5)+c(z+13)=0代入(-6,2,2),得-6a+3(2a+6c)+15c=0化简得:c=和值
春天小兴安岭溪水很多,我可以和朋友们一起飞到草丛里,捉虫子 吃。
夏天,我和大家飞进窝里,在绿阴阍下乘凉,和朋友一起在窝里玩 耍、休息。
秋天,我跟同伴们飞到野葡萄下面。大家让一只鸟儿啄破野葡萄的 皮,让汁水流下来,我和同伴们连忙从草坪找来一个很干净的碗装汁液。 有时候,果肉也可以掉下来。鹦鹉又带领大家把棒子的外壳剥开,取出 果肉,咬碎了分给大家,让大家都有过冬的粮食,野葡萄的汁液也分给 大家,让大家有水喝。我还跟同伴一起去捡小树枝,搭一个温暖的窝, 冬天到时不会被冻僵,雨来了不会被淋到。
沪江音乐教案模板语文高中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沪江音乐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运用音乐知识进行创作和表演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沪江音乐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2. 沪江音乐的欣赏方法。
教学难点:1. 沪江音乐的风格和特点。
2. 沪江音乐的创作和表演。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播放一段沪江音乐,引导学生感受其独特的魅力。
2. 提问:同学们对沪江音乐了解多少?它有哪些特点?二、讲授新课1. 沪江音乐的历史背景:介绍沪江音乐的发展历程,从20世纪初的上海滩到现代的流行音乐。
2. 沪江音乐的特点:讲解沪江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的特点。
3. 沪江音乐的欣赏方法:引导学生如何欣赏沪江音乐,包括旋律、节奏、歌词、演奏技巧等方面。
三、课堂练习1. 教师播放几首沪江音乐,让学生跟随旋律哼唱,感受音乐的魅力。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最喜欢的沪江音乐作品及其原因。
四、总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沪江音乐的历史背景、特点和欣赏方法。
2.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欣赏一首沪江音乐,并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听后感。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同学们上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请简要回顾一下。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听后感,教师点评。
二、讲授新课1. 沪江音乐的创作和表演:介绍沪江音乐的创作手法和表演形式,如乐队、独奏、合唱等。
2. 沪江音乐的发展现状:讲解沪江音乐在当代的发展状况,以及其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三、课堂练习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沪江音乐创作比赛,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2. 学生分组进行表演,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
四、总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沪江音乐的创作和表演。
2.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搜集一首自己喜欢的沪江音乐作品,了解其创作背景和表演形式。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播放沪江音乐、讲解历史背景、欣赏方法、创作和表演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对沪江音乐有了全面的认识。
北京版高中必修二《上海夜歌》教学设计
北京版⾼中必修⼆《上海夜歌》教学设计 《上海夜歌》是⾼中语⽂必修⼆北京版本的课本的⼀⽂,下⾯是店铺给⼤家带来的北京版⾼中必修⼆《上海夜歌》教学设计,希望对你有帮助。
《上海夜歌》教学设计 教学⽬标 1. 加强现代诗歌的诵读,运⽤多种⼿段和⽅式激发学⽣学诗写诗的兴趣。
2. 品味现代诗歌的语⾔,感觉其思想、艺术魅⼒,发展想象⼒和审美⼒。
3. 在鉴赏中丰富学⽣情感世界,提升学⽣思想认识,提⾼学⽣语⽂素养。
教学重点及难点 品味富有感染⼒的语⾔,领悟诗⼈的构思技巧,体会诗⼈的感情。
教学过程 ⼀、导⼊:我们很多同学都到过上海。
五光⼗⾊、灯红酒绿的夜上海⼀定让我们激情澎湃,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们有没有触景⽣情、⼀挥⽽就写出⼀⾸《上海夜歌》呢?我们有很多同学可能会有⼼有余⽽⼒不⾜的感觉。
会有“眼前有景道不得”的尴尬。
今天我们⼀起来学习我国当代著名诗⼈公刘笔下的五⼗多年前的《上海夜歌》。
学习现代诗歌的写作技巧。
⼆、检查预习,同学们介绍收集的新诗相关知识及作品作家。
⽼师总结。
(明确:参阅《中国新诗发展概述》 公刘,当代诗⼈,原名刘仁勇,⼜名刘耿直,1927年3⽉7⽇⽣于江西南昌。
11岁时在地⽅报纸上发表致⽇本⼩朋友的公开信,宣传抗⽇爱国思想,1939年写了第⼀⾸诗。
1946年正式使⽤公刘的笔名。
创作了⼤量的杂⽂、诗歌,抨击国民党政权。
同时半⼯半读于中正⼤学法学院。
后因受特务迫害,逃亡上海,正式参加⾰命。
旋赴⾹港进⼊地下全国学联宣传部参与学联机关刊物《中国学⽣》的编辑⼯作,公开的社会职业是⽣活书店附设持恒函授学校社会科学组导师和《⽂汇报》副刊编辑。
1948年加⼊中华全国⽂艺界协会港九分会。
1949年11⽉志愿参军,随军解放⼤西南。
先后任新华社四兵团分社见习记者,云南军区《国防战⼠》报见习编辑,昆明军区⽂化部⽂艺助理员。
1953年加⼊中国作家协会,1955年上调北京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创作室任创作员。
1957年被迫中断⽂学⽣涯,直⾄“_”被粉碎。
高中语文语文版精品教案《上海夜歌》
上海夜歌【教学目标】1组织学生学习《上海夜歌》一诗,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抒发的(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感情。
2了解该诗使用的手法并感受其深厚意味。
3理解诗中的意象以及它们所表达的意义。
【教学重点】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教学难点】对部分疑难诗句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出示PPT展示诗歌全文,带领学生进行朗读。
教师提问:读完这首诗,大家有什么感受,请大家畅所欲言。
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好,那么我们就来细细品读这首诗歌,感受诗人的内心世界。
二、作者和背景介绍教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人,认识诗人。
公刘1927—2021原名刘耿直。
江西南昌人。
曾在南昌大学就读,1950年作为随军记者进入云南,任西南军区创作员,著有诗集《边地短歌》、《在北方》等。
他是50年代富有才华、令人瞩目的诗人,诗风清新、严峻,注重诗的构思、意境和节奏。
1957年被错划成右派。
“文革”后居于安徽合肥,有不少有影响的新作问世,出版有《白花·红花》、《仙人掌》、《离离原上草》、《公刘诗选》等诗集。
教师:一首诗歌的创作往往与作者的经历及所处时代密切相关,那么我们接下来一起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建国之初,共和国诗的天空群星璀璨,新星闪耀,公刘是其中颇为引人注目的一位。
公刘善于把生活的细致感受提升到理性的高度概括,将清新的生活气息与雄浑的哲理相融合,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五月一日的夜晚》、《上海夜歌》等抒情短诗之所以脍炙人口,奥妙无不在此。
以本诗为例,他不仅从骆驼背上的杨柳条,以小见大,自然地挖掘其中的诗意,而且用想象和联想引伸、点染,将未来生活的内蕴和美好清晰地展现在读者眼前,产生强烈的感染力。
三、生僻字学习教师:在通读诗歌的过程中,同学们是否发现有些字词是比较陌生的,那我们对它们进行注音。
钟楼(hōng óu)垂帘(chuí ián)教师引导学生再次朗读诗歌,要求:1.深情地朗诵全诗。
《上海夜歌》教学设计之一(北京新课程改革实验版)(高一必修).doc
《上海夜歌》教学设计之一(北京新课程改革实验版)(高一必修)一、教学目标及重点新中国时期的诗人、诗歌有那个时代鲜明的特色:一、歌颂时代、歌颂祖国与人民的主题;二、诗人与生活距离的拉近;三、艺术手法上的“中西合璧”。
通过本诗的学习,让学生能够了解并正确认识这个特殊时期的产物,能够发现其诗歌所具有的特殊魅力。
重点:一、理解主题,并以此为切入点加深对本诗作者公刘并扩展到对那个时代诗人的了解;二、体会作者的构思之巧,并能够具体到写作手法的层面进行感悟式的分析;三、了解“意象”这个概念,让学生体会“意象”选取的重要性。
二、教学过程1、预习阶段布置学生背诵这首诗,注意读出感情。
(重音等暂不做强调)2、课堂教学(1)通过意象把握特征播放流行歌曲《北京一夜》,学生也可以即兴哼唱。
启发学生:这个歌曲同学们都很熟,可能不自觉地就会哼上两句。
其实这首歌有“味儿”,和它的歌词很有关系,歌词里运用了哪些能够体现北京“味儿”的关键词?参考答案:历史、老人;出征、城门;把酒......启发学生:昨天同学们已经背诵了《上海夜歌》这首诗,作者是通过哪些词汇体现“上海味儿”的?参考答案:钟楼、百宝箱、灯......引导对比:同样是“夜”,这两个作品中,“北京”和“上海,,的“夜,,有何不同?参考答案:“北京”突出了历史感,上海则突出了城市的繁华。
小结:刚才所说的“城门”、“灯光”等词汇在诗歌中叫做“意象”。
意象的选用对事物特征的表达至关重要。
(注:“意象”可能初次接触,仅简单提及,不给准确的定位)公刘很善于抓住典型意象来突出上海的“味儿”。
这种善于抓住典型意象来“提味儿”的方法同学们在以后的作文中要留意学习。
(2)通过写作手法体悟作者构思之巧布置小组讨论题:很多人都说公刘有“才华”,他的诗很有“特色”。
你认为是不是?为什么?(无标准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小组讨论各小组派出代表谈本组的看法。
参考答案1:是。
比如说比喻非常新奇。
①将钟楼上的时针和分针比喻为皎碎天空的巨剪、将夜色比喻为可以“挂”下来的垂帘,具有通感的特点,变无形为有形,让画面更具有动感。
上海夜歌-语文版中外现代诗歌欣赏教案
上海夜歌-语文版中外现代诗歌欣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现代中国诗歌和国外的现代诗歌发展特点,培养学生对诗歌欣赏的能力;2.掌握现代诗歌的特征和写作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3.在欣赏诗歌中,启发学生感悟生命、感知生活、领悟人生,提高学生的情感认知水平。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现代诗歌的欣赏能力,以及诗歌的韵律、意象、比喻等修辞手法的掌握。
教学难点:让学生从生活中汲取诗歌写作的同构因素,将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生活体验融入到诗歌中,形成自己的主题思考和写作手法。
三、教学过程课前导入上海夜歌是由沈阳东方之珠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版的《中国现代诗刊》推出的一本以“情·爱·歌”为主题的现代诗歌选集。
该书以大量优秀的现代诗歌为主导,涵盖了国内外现代诗歌的发展及现场表演、朗诵等形式的诗歌创作。
老师可以通过介绍上海夜歌这本诗歌选集,引发学生对现代诗歌的重视和热爱。
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现代诗歌的朗诵和表演,或者通过一些有趣的诗歌游戏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课堂教学1.课文解析选取几首经典的现代诗歌进行课文解析,比较其韵律、意象、比喻等修辞手法,让学生掌握现代诗歌的特点和写作手法。
例如:-《加里宁格勒的春天》春天在上半个地球野蛮地撞击着黑夜一片茫茫的雪地上士兵们在奔跑,一只飞行机像刀子轧地飞过子弹像白蚁一样活跃为什么这样宽广的地球啊,只剩下你们在这小小的角落里在奋斗和死亡。
通过分析其韵律、意象、比喻等手法,带领学生感受诗歌给人带来的情感。
2.诗歌创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生活体验写一首现代诗歌,可以根据上海夜歌这本诗集中的诗歌进行创作。
引导学生使用上述所学到的写作手法,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课后作业1.阅读上海夜歌选集中的诗歌,对其中的经典诗歌进行分析,总结出其写作手法及情感主题,并在下节课中进行分享和讨论。
2.结合上个课堂学习到的诗歌写作手法和体验,创作一首现代诗歌,并在下课堂上进行分享和讨论。
北京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声声慢公开课教案
声声慢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作家个人的生活遭遇与创作的密切关系;2、了解词作中各意象的特定属性;3、体会词人前后期作品中的别样“愁”情。
[教学重点]1、知人论世,结合词人生平及词作背景理解作品;2、分析词作如何以意象传“愁”。
[教学难点]通过比较鉴赏体会词人“一般愁字别样情”[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前播放由李清照《一剪梅》改编的歌曲《月满西楼》,引出词人的“愁”)好,歌曲听完了,知道这首歌的词作者是谁吗?对了,是李清照。
词作当中,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哪些句子呢?如“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也就是说,这首词传达的是词人怎样的情感——愁,而且是相思之愁。
初中时候,我们学过李清照一首词,也是写相思之愁的——《醉花阴》。
一起把它背一下。
李清照的相当多作品都涉及到了“愁”,那么,她的愁是不是都是相思之愁呢?她又是不是由始至终都是以愁的形象来出现在世人面前呢?要知道这一些,我们就要了解词人的生平,以及词作的创作背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知人论世。
接下来,请一位同学简单介绍一下他所认识的李清照。
二、知人论世(学生简单介绍李清照生平,教师相机补充并出示幻灯片)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前:内容——闺怨离愁词风——清丽柔媚南渡后:内容——怀旧悼亡词风——凄婉哀怨三、因声求气,吟咏诗韵1、生齐读《声声慢》;2、请两三位学生个别朗读;3、师范读,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跟读,并结合以下内容品味词作情感——A、联系词人的生活遭遇来品读;B、抓住词中直接抒情的句子来品读;C、抓住词中选择的意象来品读。
四、置身诗境,缘景明情1、整体感知在情感上,与《醉花阴》相同,词人表达的是一种“愁”绪。
通过描写在残秋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充分展示她所处的冷清悲凉的环境气氛,以及她饱经国破家亡夫死的巨大悲痛的内心世界(或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
2、找出词中直接抒情的句子A、“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B、“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点拨:首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直接抒情,表达的感情哀婉凄切,为全词奠定了凄清的基调。
北京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琵琶行教学设计
《琵琶行》教学设计(两课时)程翔一、介绍相关背景资料,进行整体阅读。
请同学们回答:《琵琶行》作为一首叙事诗,第一小节交代了什么呢?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事件是“送别”。
古人写送别有“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有“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
中国人的传统,喜欢团圆。
“何事长向别时圆”,分别总是令人伤感的。
所以读古诗,要有一种传统文化的敏感。
更何况诗人当时的处境:被贬官来到偏远的九江,本来心情就很痛苦,再加上分别之苦,更是雪上加霜。
按照唐朝规定,被贬人员接到皇帝命令,必须马上动身。
当时白居易来不及向朋友告别就起身了,所以他来到九江,对这难得的朋友格外珍惜和留恋。
二、第一小节除了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些叙事要素外,还写了什么?渲染了一种悲凉气氛。
一个“秋”字告诉我们,当时的环境也是悲凉的。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举酒欲饮无管弦”点明了话别时的孤寂无聊。
一个“惨”字告诉我们“以酒浇愁愁更愁”,这小小的船儿如何载得动这许多愁!分别之时,只有那一轮明月浸泡在江水中,冷月无声,诗人内心悲痛、伤感、凄凉。
就在这时,出现了转机:一个“忽”字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
理解作者创造的艺术氛围是读懂作品的关键。
抓关键词语,体会感情色彩。
三、第二段描写音乐,具有怎样的特点?请同学们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说一说。
解决三个问题:1.大量地使用比喻。
2.运用留白、烘托的艺术手法。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音乐戛然而止,但是诗人的内心活动仍在继续。
诗人沉醉在那美妙的音乐之中,音乐勾起了他对往事的回忆。
3.描写了琵琶女弹奏的全过程。
从“转轴拨弦三两声”试音到“低眉信手续续弹”,从“轻拢慢捻抹复挑”到“大珠小珠落玉盘”,从“间关莺语花底滑”到“凝绝不通声暂歇”,从“银瓶乍破水浆迸”到“四弦一声如裂帛”,音乐经历了一个从舒缓到激越,从单纯到错杂,从欢快到艰难,从连续到间歇,从高昂到低沉的复杂多变的过程。
北京市房山区房山中学高中语文《长恨歌》教案 新人教版
4.仙山寻得杨妃,遥寄信物誓词
点拨:如果说前一段写的是“昭阳殿里恩爱绝”(皇帝),这一段写的是“蓬莱宫中日月长”(贵妃)。“临邛道士鸿都客”至结束,写李隆基对杨玉环的思念感动道士,道士寻找到玉环魂魄,已身登仙界的贵妃仍心系尘寰,对李思念不已。诗人采用的是浪漫主义的手法,忽而上天,忽而入地,“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后来,在海上虚无缥缈的仙山上找到了杨贵妃,让她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形象在仙境中再现,殷勤迎接汉家的使者,含情脉脉,托物寄词,重申前誓,照应唐玄宗对她的思念,进一步深化、渲染“长恨”的主题。诗歌的末尾,用“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结笔,点明题旨,回应开头,而且做到“清音有余”,给读者以联想、回味的余地。
明确:
(一)全诗可分为四个层次:
1.杨妃入宫受宠,明皇迷色误国
点拨:江山美人之间的取舍。本段可以用“三千宠爱在一身”来概括。自开头至“尽日君王看不足”,叙述李、杨会合经过及李对杨的眷恋宠幸。诗歌开卷第一句:“汉皇重色思倾国”,看来很寻常,好象故事原就应该从这里写起,不需要作者花什么心思似的,事实上这七个字含量极大,是全篇纲领,它既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又唤起和统领着全诗。紧接着,诗人用极其省俭的语言,叙述了安史之乱前,唐玄宗如何重色、求色,终于得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描写了杨贵妃的美貌、娇媚,进宫后因有色而得宠,不但自己“新承恩泽”,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土”。反复渲染唐玄宗得贵妃以后在宫中如何纵欲,如何行乐,如何终日沉湎于歌舞酒色之中。所有这些,就酿成了安史之乱:“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这一部分写出了“长恨”的内因,是悲剧故事的基础。诗人通过这一段宫中生活的写实,不无讽刺地向我们介绍了故事的男女主人公:一个重色轻国的帝王,一个娇媚恃宠的妃子。还形象地暗示我们,唐玄宗的迷色误国,就是这一悲剧的根源。
北京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2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 了解古体诗的一些特点,在此基础上把课文熟读成诵,了解李白及其诗作的相关背景。
2 赏析诗歌的巧妙构思,理解诗作的主题思想。
3 认识李白的“游仙”之念是他对黑暗现实的消极反抗,表现了他不事权贵的性格。
教学重难点:鉴赏“梦游”的意境,初步体会李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点。
教学方法:诵读法鉴赏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鸳鸯蝴蝶梦》歌曲:“昨日像那东流水,离我远去不可留,今日乱我心,多烦忧,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 熟悉的旋律响起,学生兴趣调起,教师借机发问,歌词化用了哪位诗人的诗?学生答,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学生齐背,“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 …” 这首诗作为古体诗的特点非常清晰,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这首诗的特点,由此明确古体诗的特点。
二古体诗的特点: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多数通篇是五言句或七言句,也有以五言句或七言句为主而杂有长短句的;平仄没有严格的规定,体现自由的抑扬韵律;用韵比较自由,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换韵。
篇幅一般较长,容量也较大。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白的一首古体诗《梦游天姥吟留别》。
三简介李白及写作背景。
由以下几句李白的诗串接介绍“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十五好剑术”“五步杀一人,千里不留人”“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素有“一飞冲天,一鸣惊人”之志,盼望有一天能由“布衣”而“卿相”。
长安三年,占尽了风光,终被赐金放还。
此次辞别东鲁诸君,准备南游吴越,本文为离别前梦游,也就是真正“南游吴越”之前的梦游。
四诵读课文1 播放录音或教师朗诵强调字音、语调、情感。
2 学生自读课文(结合诵读提示)3 学生齐读课文(字音正确,有气势就行)五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指正读法,同时理清思路,弄清诗歌大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版高一必修二《上海夜歌》教案2
教学目标:
1.加强现代诗歌的诵读,运用多种手段和方式激发学生学诗写诗的兴趣。
2.品味现代诗歌的语言,感觉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
3.在鉴赏中丰富学生情感世界,提升学生思想认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教学重点及难点:
品味富有感染力的语言,领悟诗人的构思技巧,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我们很多同学都到过上海。
五光十色、灯红酒绿的夜上海一定让我们激情澎湃,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们有没有触景生情、一挥而就写出一首《上海夜歌》呢?我们有很多同学可能会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
会有“眼前有景道不得”的尴尬。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国当代著名诗人公刘笔下的五十多年前的《上海夜歌》。
学习现代诗歌的写作技巧。
二、检查预习,同学们介绍收集的新诗相关知识及作品作家。
老师总结。
(明确:参阅《中国新诗发展概述》
公刘,当代诗人,原名刘仁勇,又名刘耿直,1927年3月7日生于江西南昌。
11岁时在地方报纸上发表致日本小朋友的公开信,宣传抗日爱国思想,1939年写了第一首诗。
1946年正式使用公刘的笔名。
创作了大量的杂文、诗歌,抨击国民党政权。
同时半工半读于中正大学法学院。
后因受特务迫害,逃亡上海,正式参加革命。
旋赴香港进入地下全国学联宣传部参与学联机关刊物《中国学生》的编辑工作,公开的社会职业是生活书店附设持恒函授学校社会科学组导师和《文汇报》副刊编辑。
1948年加入中华全国文艺界协会港九分会。
1949年11月志愿参军,随军解放大西南。
先后任新华社四兵团分社见习记者,云南军区《国防战士》报见习编辑,昆明军区文化部文艺助理员。
195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55年上调北京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创作室任创作员。
1957年被迫中断文学生涯,直至“四人帮”被粉碎。
1957年以前,共出版《边地短歌》等作品八种,1979年平反后又出版长诗《尹灵芝》等作品十六种。
中国作协理事。
公刘认为,创作的生命在于自主的选择,他在全部创作中,始终
追求三个目标:第一是有大脑,第二是有骨头,第三是有灵气。
)
三、诵读和思考
(一)诵读:
1.教师范读:正音;要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2.听录音
3.找学生阅读读:纠正阅读不当之处。
读出情感,读出思考
(二)思考:
1.读诗文首先要读标题,同学们从标题里读到哪些信息?
(对象:上海;时间:夜;歌有两种含义:①名词,诗歌之意,题目可理解为“上海夜景之歌”②动词,歌唱之意,题目可理解为“歌唱上海之夜”)
2.“诗言志”,旧体诗、新诗概莫能外,所谓志者就是诗歌的所传达出的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同学们从《上海夜歌》里读出了诗人什么的感情和思想呢?可讨论,各抒己见。
(讴歌上海人民建设创造新生活的业绩和热情。
)
教师补充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1956年。
上世纪50年代是新中国建立之初。
中华民族历经种种磨难终于走到了全新的时代。
这引发了一批诗人发自内心的对新时代的歌颂,当时涌现了一批讴歌人民革命精神和社会主义时代沸腾生活的诗人,作者公刘就是其中最杰出的诗人之一。
4.诗歌的思想感情是诗人选择特殊的描写对象的特点通过准确、鲜明、生动,同时又具有含蓄、跳跃、凝炼的语言来表现的。
①首先我们看作者在第一节里是作者描写了上海的哪些美景?采用了什么样的手法,获得怎样的效果?讨论分析,要知无不言。
(上海关、钟楼、时针分针;诗人采用电影蒙太奇手法,通过画面的叠现:远镜头——上海关、中镜头——钟楼,最后突出了特写镜头——时针和分针;这种表现方法给读者的视觉以强烈的艺术冲击力。
随即用一个比喻“像一把巨大的剪刀”,来突出时钟送昼迎夜的特性,仿佛是由于时钟这把巨剪“一圈,又一圈”地把白天铰碎,上海的夜晚才终于到来。
首节诗的末句“铰碎了
白天”,不但暗中呼应了诗题,而且在篇中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②第二节里作者又描写了上海的什么美景?作者又是如何来描绘这些美景的?
第二节诗具体描写了上海的夜景。
首句“夜色从二十四层高楼上挂下来”确为警策之句,当暮蔼悄悄降临的时候,高高耸立的上海国际饭店大楼的顶端早已显得朦朦胧胧,这就使人感到夜色仿佛是从天而降的,“如同一幅垂帘”,“从二十四层楼上挂下来”,这种感觉虽然是错觉,但却把大都市里黄昏到来时在人们心头的印象准确地表达出来。
它不禁使人联想起李白的名句:“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当然,在上海大都市里,傍晚引人注目的不是随人归去的山月,而是它的灯光。
果然,上海“打开她的百宝箱,/到处珠光闪闪
③第三节里作者又描写了上海的什么美景?在对这些美景的描绘中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运用了哪些手法?
第三节诗具体渲染了上海璀灿的夜景:到处是“灯的峡谷,灯的河流,灯的山”。
这种壮丽的景观在当时只能在马路纵横,车流如河,高楼林立的大上海才能见到,也只有大上海才配得上这样的诗句。
诗歌到此,诗思突然产生飞跃,从形容、描述上海夜景,升华为对上海市六百万人民的歌颂,诗人衷心赞美了是上海人民无数双勤劳的手,创造了这种美丽的人间奇观。
诗人在表现自己的观感、思想时,并没有脱离艺术形象的创造作抽象的议论,而是展开灵动的想象,抓住上海夜景的特色,把勤劳智慧的上海人民比喻为诗人,把美丽的上海夜景比喻成是他们精心写就的一首“壮丽的诗篇”,而“纵横的街道是诗行,/灯是标点。
”
5.讨论、欣赏这首诗的构思特点。
①诗作对上海景观的描写,既“不是‘一瞬’的描模”,也“不是‘单一的透视’”,而是采用了中国山水画里常用的散点透视手法。
A、诗人对上海景观的描写是依次在一定长度的时间里进行的。
从时钟铰碎白天,到夜色挂下来,再到华灯初上,最后是灯火辉煌,表现出了一种时间上的序次性;
B、抒情主人公的视点是多变的,有平视(包括远、中、近视),如“上海关,钟楼,时针和分针”,“到处珠光点点”;有仰视,如“夜色从二十四层高楼上挂下来”,“灯的山”;还
有俯视,“灯的峡谷,灯的河流”,甚至末句的比喻也是鸟瞰式的,“纵横的街道是诗行,/灯是标点。
”这种手法的好处是,可以“避开单一的视轴,而设法同时提供多重视轴来构成一个整体的环境”。
②诗作表现出诗人具有很敏锐的艺术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
他能运用丰富的想象,把瞬间所得的艺术感觉通过生动、奇警的比喻,创造出新鲜的艺术形象,从而达到打动读者的艺术目的。
像把上海的昼夜交替,比喻为时钟的巨剪铰碎了白天、把夜色的降临,比喻为一幅垂帘从二十四层高楼上挂下来、以及把上海美丽的夜景暗喻为壮丽的诗篇等等,都是突出的例子。
四.小结
一首短短十二行诗,尽管是歌颂当时的政治生活的抒情诗,但却写得精致,写得真诚,显示出作者杰出的写作才华。
五.布置作业
1.阅读公刘的诗歌《运杨柳的骆驼》写一篇诗歌短评。
运杨柳的骆驼
公刘
大路上走过来一队骆驼,
骆驼骆驼背上驮的什么?
青绿青绿的是杨柳条儿吗?
千枝万枝要把春天插遍沙漠。
明年骆驼再从这条大路经过,
一路之上把柳絮杨花抖落,
没有风沙,也没有苦涩的气味,
人们会相信:跟着它走准能把春天追着。
1956年6月13日
六.个性化学习指导
进行“我诗歌我心,妙手拈妙作”诗歌原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