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笔记整理

合集下载

区域地理第1章知识点总结

区域地理第1章知识点总结

区域地理第1章知识点总结1. 区域地理学的定义区域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上各个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

它以区域为研究对象,以自然与人文环境相互作用为研究内容,以区域规律性和地方特色为研究目标,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2. 区域地理学的发展历史区域地理学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期形成阶段、现代阶段和发展阶段。

初期形成阶段是19世纪至20世纪初,主要研究地球表面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特征;现代阶段是20世纪中叶至20世纪末,主要研究区域内相互作用关系和区域内部发展规律;发展阶段是21世纪,主要研究全球化时代的区域地理学。

3. 区域地理学的研究范畴区域地理学的研究范畴包括区域划分、区域内部结构和功能、区域发展和区域规划等内容。

其中,区域划分是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依据,将地球表面划分成不同的区域单位;区域内部结构和功能是研究区域内各种自然资源和人文活动的空间配置和相互作用关系;区域发展是研究区域内经济、社会、文化等各种发展的动态过程;区域规划是研究如何合理利用区域内的资源,实现区域内部的均衡发展。

4. 区域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区域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考察、统计分析、模型建立、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等手段。

实地考察是通过实地调查和观察来获取区域的实际情况和特征;统计分析是通过数据分析和统计方法来研究区域内部的特征和规律;模型建立是通过建立地理模型来研究区域内部结构和功能的相互作用关系;地理信息系统是通过计算机技术来存储、处理和分析地理信息数据;遥感技术是通过传感器和卫星技术来获取区域内部的地理信息。

5. 区域地理学的发展趋势区域地理学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全球化时代的区域地理学、可持续发展的区域地理学、信息技术的区域地理学和跨学科研究的区域地理学。

全球化时代的区域地理学主要研究地球表面整体性问题和全球范围内的区域发展问题;可持续发展的区域地理学主要研究如何实现区域内部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平衡;信息技术的区域地理学主要研究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对区域内部的地理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跨学科研究的区域地理学主要研究如何将区域地理学和其他相关学科进行跨学科研究,提高区域地理学的研究水平和成果。

高中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高中地理主要分自然、人文、区域地理以及国土整治,觉得学地理地图非常非常重要。

1、区域地理是绝对的要记图,首先得把地球经纬度印在脑子里,南北纬东西经在心里有底,再把那些个五大洲四大洋定好位,比如欧洲大约在10w~60e35n~70n之间。

就是把整张世界地图印在脑子里,再逐渐细化,每个区域的自然、经济理清,最好把当地较着名的城市、地形、河流、矿产、生物、地质给背下,形成框架,这些都可能是考点。

区域地理说到底是大综合,需要之前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打底,所以基础得扎实.2、学自然地理,地球那块,得把地球自转公转春秋分的几张图记住,能理解最好,个人觉得这部分偏理科有点难懂需自己领悟。

然后大气洋流既要记也得理解,大气环流和洋流其实是有相通的,记得当时我学老师极其强调热力性质的差异,因为这是空气流动的根源。

这些也挺难懂的,上课一遍往往不够,得常常自己琢磨.3、人文地理没的说,就是靠自己背的,然后老师的笔记很重要,结合地图、笔记背会事半功倍。

记住那些个词考试的自己再多写点,分相对容易挣.4、中国区域地理与区域差异〖中国的区域差异〗中国三大自然区的空间位置和基本特征。

东部季风区内部的差异。

中国自然区域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北方地区〗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

重工业基地和能源工业基地。

主要城市。

〖南方地区〗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

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

主要城市。

〖西北地区〗气候、地形特征。

农、牧业生产特点。

保护草原,治理沙漠。

主要矿产地。

主要城市。

〖青藏地区〗高寒气候。

农牧业生产特点。

能源和矿产资源。

主要城市。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经济发展的特点。

台湾省的地形、自然资源和主要城市。

地理知识内容十分丰富,实践性强,应用性广,学习时要紧密结合、密切联系周围的事物和现象、当地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国内外的时事热点等,让学习更贴近生活实际,更为鲜活有趣。

高中区域地理知识点归纳

高中区域地理知识点归纳

高中区域地理知识点归纳一、地球和地图(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平均半径约为 6371 千米,赤道周长约为 4 万千米。

(二)地球仪1、地轴:地球自转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2、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分别是北极和南极。

3、经线和纬线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所有经线长度相等,指示南北方向。

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指示东西方向。

(三)地图三要素1、比例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所表示的范围和内容详略程度有关。

比例尺越大,地图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地图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2、方向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定向法:根据指向标箭头所指方向为北方来确定其他方向。

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图例和注记图例是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是地图上文字说明部分。

二、世界地理(一)七大洲和四大洋1、七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

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2、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太平洋是面积最大的大洋。

(二)气候类型1、热带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

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

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

2、亚热带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主要分布在亚热带的大陆东岸。

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主要分布在南北纬 30°40°的大陆西岸。

3、温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的大陆东岸。

高二区域地理知识点笔记

高二区域地理知识点笔记

高二区域地理知识点笔记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和人类活动的科学。

在高中地理学习中,区域地理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为大家整理和总结高二区域地理的知识点,并提供相关的笔记。

一、区域地理的概念区域地理是指研究地球表面不同地理区域之间的差异和联系的学科。

通过对不同地理区域的自然、人文和经济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揭示出各个地区的特点和特色。

二、常见的区域地理分区1. 自然地理分区自然地理分区是指按照自然地理条件,将地球表面划分为不同的地域单位。

常见的自然地理分区包括陆地分区和海洋分区。

2. 人文地理分区人文地理分区是指按照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将地球表面划分为不同的区域。

常见的人文地理分区有文化地理、经济地理、政治地理等。

三、中国的区域地理1. 东部地区东部地区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人口。

该地区的主要城市有北京、上海、广州等。

东部地区的特点是工商业发达,交通便利。

2. 西部地区西部地区是中国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地区,但也具有丰富的资源潜力。

该地区的主要城市有成都、重庆等。

西部地区的特点是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好,但基础设施和工业发展相对薄弱。

3. 中部地区中部地区位于中国东西部之间,具有较好的地理位置优势。

该地区的主要城市有武汉、郑州等。

中部地区的特点是交通便利,农业发达,经济正在快速发展。

4. 南部地区南部地区是中国最热带的地区,气候湿热,资源丰富。

该地区的主要城市有广州、香港等。

南部地区的特点是农业生产发达,旅游业发展迅速。

5. 北部地区北部地区是中国气候最寒冷的地区,资源相对匮乏。

该地区的主要城市有哈尔滨、沈阳等。

北部地区的特点是工业发达,农业发展较为困难。

四、世界的区域地理世界的区域地理涉及世界各大洲的分区,每个大洲都有不同的特点和发展情况。

世界的区域地理主要包括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五、总结区域地理是地理学中重要的一个分支,通过研究不同地理区域的差异和联系,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的多样性。

中国地理笔记总结(区域地理)

中国地理笔记总结(区域地理)

中国地理笔记总结(区域地理).doc中国地理笔记总结(区域地理)摘要:中国是一个地理环境复杂多样的国家,其区域地理特征丰富而独特。

本文旨在对中国的区域地理进行总结,涵盖中国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发展、区域差异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中国地理,区域地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发展一、引言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中国的地理环境多样,从北方的严寒到南方的热带气候,从东部的沿海平原到西部的高原山地,构成了独特的区域地理特征。

二、自然地理特征地形地貌:中国地形复杂,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有辽阔的内蒙古高原,也有东部的丘陵和平原。

气候类型:中国的气候类型多样,从寒带到亚热带,包括了几乎所有的气候类型。

河流水系:中国的河流众多,长江和黄河是最著名的两条河流,对中国的文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人文地理特征人口分布:中国的人口分布不均,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集,而西部高原地区人口稀少。

民族构成: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

文化多样性:中国的地域文化丰富多彩,不同地区有着各自独特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四、经济发展概况东部沿海地区: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迅速,是中国最富裕的地区之一。

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资源丰富,近年来通过国家政策的支持,经济发展也在加速。

东北老工业基地:东北地区曾是中国的工业基地,目前正在经历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升级。

五、区域差异与协调发展区域发展不平衡:中国的区域发展存在不平衡现象,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水平有较大差异。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为了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区域合作:通过区域合作,加强了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资源共享。

六、未来发展趋势可持续发展:中国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区域一体化:随着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区域一体化将成为未来中国区域发展的一个趋势。

区域地理基础版知识点总结

区域地理基础版知识点总结

区域地理基础版知识点总结一、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地球是一个近似于球体的椭球体,其直径约为12756.32公里。

地球的结构主要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部分。

地壳是最外层的岩石层,地幔是处于地壳和地核之间的固态岩石层,地核包括外核和内核两部分,是地球的内部部分。

二、大洲和海洋地球表面被陆地和水体覆盖,陆地主要分布在七大洲上,包括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海洋占据了地球表面的大部分,包括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极洋和北冰洋等。

三、地球的气候和生态地球的气候主要受纬度、海拔、地形和海洋等因素的影响。

气候可分为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

生态系统是地球上生物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的整体,包括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

四、地球的自然环境和资源地球的自然环境包括大气环境、水文环境和地貌环境。

地球资源包括能源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等。

五、人类活动与地球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包括城市化、工业化、农业生产和能源利用等。

这些活动导致了地球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对地球的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

六、区域地理区域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区域空间的组成与分布、地理环境与自然资源、人文环境与地方特色等内容的一门学科。

它研究的对象主要有地域差异、地域格局、地域因素、地域问题、地域格局、地域特征等。

区域地理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它同时涉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

七、区域地理的方法区域地理研究的方法包括实地考察、田野调查、地图制作、统计分析、遥感技术和信息技术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上的区域差异和地域格局,为地球环境的保护和人类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总的来说,区域地理基础知识包括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大洲和海洋、地球的气候和生态、地球的自然环境和资源、人类活动与地球、区域地理和区域地理的方法等内容。

这些知识对我们了解地球上的区域差异和地域格局,认识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地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区域地理笔记

区域地理笔记

区域地理对于考试的定位难度在逐渐下降不求这是哪,但求这在哪:大的区位就可以。

例如欧洲西部,不需要精确到国家或者城市。

地理现象不要求背诵。

学会看图例;一、定位:大致掌握在大的分区在哪里?30S之内定位到,下功夫。

首先掌握大洲和大洋的记忆方法非洲:小经小纬:30°以内的:掌握三个点:两个零度:几内亚湾;海岸线平直两个30°:北纬30°和东经30°———尼罗河入海口南纬30°和东经30°———南非高原欧洲:小东经,大北纬;60°以内的东经;40°以北的纬度,通过轮廓来记忆,海岸线非常破碎。

30°E,东欧和西欧的分界线附近美洲:西经度——大西经;南北美以巴拿马运河,10°N来划分一定要掌握三条线:120°W:北美西部——落基山脉附近90°w:北美中部大平原60W:北美东,南美中澳洲:找南回归线+三位数的东经:左120,右150;南回归线+小东经是非洲南回归线+西经就是南美洲南极洲:极点附近的大洲:往往通过极点时间陆地还是海洋判断南北。

亚洲:不是以上,就是亚洲;一般看中亚:北纬45°,东经60°是中亚的咸海。

世界地理通过20个点,中国地理通过10个点,一共30个点就足够定位。

四大洋:太平洋:日界线附近的大洋:也就是180度附近大大洋大西洋:本初子午线附近的大洋:0°附近的大洋;小西经的大洋印度洋:极点附近的大洋北冰洋:40——100°的东经的大洋,北小南大;注意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的方向。

二、怎么学、怎么考!地理不考察背诵的能力。

区域地理的八股:1.位置和范围: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有时候看一下板块位置2.相关的自然特征:多思考为什么?地形、气候、河流、土壤、植被、灾害等3.自然影响下的人文状况:人口和城市、工业、农业、交通、旅游等1.思考现有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及对策三、东亚日本:代表一类地理事物:岛国;1.臭三八,要死了:38°N东经140°附近;东京附近南北狭长:冬季气温南北温差大;岛国: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日本是一个岛弧,东部一定有海沟,所以多火山多地震,多地热。

区域地理重要知识点总结

区域地理重要知识点总结

区域地理重要知识点总结地貌特征是区域地理的重要知识点之一。

地貌特征主要包括地形、地貌起源、地壳运动等方面的内容。

在地形方面,我们需要了解地球表面的起伏和高低变化。

地球上有山地、平原、盆地、丘陵等不同的地形类型,每种地形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对区域的发展和环境影响也不同。

地貌起源是指地形的形成过程,包括地壳构造运动、风化侵蚀等地质力学过程。

地壳运动是指地球表面不断产生地质变动的现象,包括地壳运动和地震等自然灾害。

了解地貌特征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认识不同区域的地形地貌变化,为地理研究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气候环境是区域地理的另一个重要知识点。

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包括温度、湿度、降水等气候要素。

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不同,对植被生长、动植物分布、人类生活等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了解气候环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在不同地区进行生产和生活,也有助于预防自然灾害和环境保护工作。

生态系统是区域地理的重要知识点之一。

生态系统是指某一地区内各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系统,包括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等。

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对于地区的生态环境和资源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了解生态系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人文地理是区域地理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人文地理主要包括人口、城市、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内容。

人口是地域发展和空间结构的重要因素,不同地区的人口数量和结构差异对于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城市的规模和结构不同对地区的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

文化是地区的精神支柱,不同地区的文化传统和发展水平差异对于地域认同和社会融合产生重要影响。

经济是地理学的核心内容,不同地区的经济条件和发展水平差异对地区的资源利用和社会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

总结起来,地貌特征、气候环境、生态系统、人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是区域地理研究的重要内容。

我们需要了解不同地区的地表形态和地质变化、长期气候状况、生态环境条件和人文发展状态,以便更好地促进地区发展和环境保护工作。

区域地理笔记整理

区域地理笔记整理

区域地理笔记整理区域地理,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地球上各个区域的特征、相互关系及其演变规律。

通过对区域地理的学习和了解,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不同区域的地理特点、人文环境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本文将对区域地理的一些重要概念和方法进行整理和总结。

一、区域地理的概念和内涵区域地理是以一定的地理范围为研究对象的地理学科,它强调地理现象和地理规律在地域上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区域地理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地理区域的界定:地理区域是指以一定的标准或特点划分出来的具有一定实际意义的地理范围,如自然区域、人文区域等。

2. 地理区域的特征:地理区域具有一定的地域特征,它们包括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文特征等方面的差异和变化。

3. 地理区域的相互关系:地理区域之间不完全孤立,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和影响。

通过研究地理区域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揭示地理现象和地理规律的更深层次的内在联系。

二、区域地理的研究方法区域地理的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 基于实地调查和野外考察的方法:通过实地调查和野外考察,可以收集到大量的地理数据和资料,对地理现象进行直接观察和实证研究。

2. 统计分析方法:通过对已有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揭示出地理现象之间的一些规律和趋势。

3. 模型和理论构建方法:通过建立地理模型和理论框架,可以对地理现象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和解释。

4.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方法:利用GIS技术,可以对地理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和可视化,更加直观地表达地理现象和地理规律。

三、区域地理的研究内容区域地理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到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各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区域地理研究内容:1. 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分布和利用:研究不同地区的气候、地形、植被、水资源等自然环境特征的差异,以及自然资源的分布格局和利用方式。

2. 城市和城市化过程:研究城市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工、发展规律以及城市化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3. 农业和农村地理:研究农业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分布特点、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变迁。

区域地理笔记全面的比如说在建水库的条件

区域地理笔记全面的比如说在建水库的条件

区域地理笔记全面的比如说在建水库的条件一、河流的治理措施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二、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自然原因(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水系特征、水文特征、气候特征) 人为原因(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植被破坏、围湖造田、占用破坏河道).三、分析河流水能丰富的原因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流速(位于地势阶梯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二是径流量大(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一)凌汛的形成条件凌汛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冰期(时间在初春解冻和初冬封冻);二是流向较高纬.在我国凌汛最严重的是黄河,主要发生在上游河段和下游河段(即山东河段).(二)解决缺水问题的措施主要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入手:保护有限的水资源,防止水污染;开发水资源,提高供水能力;加强用水管理,增强节水意识,提高用水效率,控制需水量的增长;控制人口增长.四、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雪线是指永久冰雪下限的海拔高度)主要影响因素有两个:一是0'等温线的海拔;二是降水量的大小(影响降水量的因素是坡向,即迎风坡降水量大),因此,喜马拉雅山的南坡比北坡雪线低.注:可根据该特点来判断迎风坡或背风坡.五、开凿隧道问题开凿隧道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渗漏问题;二是塌方问题.因此,开凿隧道要选择在背斜处,因为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地下水向两侧渗流,不容易发生渗漏问题;并且,背斜为穹形构造,不易塌方.六、水库坝址的区位选择主要考虑以下3个方面:1.选在河流较窄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处(因为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2.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尽量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等,防止诱发水库地震;3.考虑占地搬迁状况,尽量少淹良田和村镇.七、农业区位因素分析(一)自然条件土地(地形、土壤)+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水源(指灌溉水源)注:自然因素的改造:通过培育良种、改良耕作制度等技术改革,扩大某种农作物的区位范围;另外,人们根据经济技术条件,对不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进行改造,使之适宜发展农业.(二)社会经济因素1.市场:市场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2.交通运输: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即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减小.在最适宜的地方形成区域专业化生产,从而形成区域性或世界性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阿根廷5国成为世界主要商品粮生产国;荷兰、丹麦、新西兰等成为世界主要的乳畜产品供应国;拉丁美洲、非洲以及东南亚和南亚成为世界热带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3.政策 4.劳动力 5.科技 6.工业基础八、如何分析某一作物生长的气候条件1.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个方面去分析;2.从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气象灾害等方面去分析;3.从春、夏、秋、冬4个季节的气候条件分段分析.例如,试分析华北地区棉花生长的气候条件.有利条件: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秋季雨水少,天气晴朗,有利于棉花后期生长和收摘.不利条件:播种期适逢春旱,灌溉水源不足.九、工业区位因素分析(一)自然条件:位置、土地、水源.(二)经济因素:农业基础、原料、燃料、市场、交通、劳动力、技术.(三)社会因素:政策、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社会协作条件、国防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历史条件、政策.(四)环境因素:主要用于微观布局.工业区位因素是多方面的,在诸多的区位因素中,某种工业的区位选择所要考虑的主导因素可能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因此,在现实的区位选择中,要首先考虑其主导因素或具有明显优势的条件.注:①原料地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原因是工业所用原料的范围越来越广,可替代原料越来越多,加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②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在逐渐加强;③沿海、沿江港口、铁路枢纽、高速公路沿线地区,对工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④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越来越重要;⑤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在逐渐加强.十、区域工业发展条件分析(一)分析思路某地发展工业的条件,一般从以下几方面来加以分析: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条件;农业基础(农业可以为工业提供粮食、副食品、原料、劳动力等);交通条件;市场条件;劳动力条件;技术条件;历史条件;政策条件等9个大的方面.(二)举例例l:分析我国沿海四大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条件是:(1)均位于我国东部沿海,海运方便,有利于对外开放,铁路、公路、水运、管道运输连接国内各地,便于物资、人员、信息交流;(2)当地及邻近地区资源或原料丰富,如,辽中南地区的铁、石油,京津唐地区的煤、铁、石油、海盐、棉花等;(3)京津唐和沪宁杭地区科技力量雄厚,辽中南地区工业基础好,珠江三角洲靠近港澳台和东南亚,为侨乡,有吸引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优势;(4)四大基地中有不少的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享有发展经济的优惠政策.例2:上海建立大型钢铁企业的有利条件是什么?海南为何目前仍没有建立钢铁企业?(1)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上海位于长江人海处,居我国大陆南北沿海航运中点,京沪、沪杭两条铁路在此相接,是水陆交通枢纽.可以利用便利海运、廉价的河运从内陆和国外输入煤铁,发展临海型钢铁工业.(2)接近消费市场.上海市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上海所在的长江三角洲工业区又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区,各种工业的发展需要消耗大量钢铁,建立钢铁企业,可以就地消费,减少运输费用,降低成本.(3)工业用水方便.上海位于长江人海口,大型现代化宝山钢铁联合企业就建立在长江之滨,工业用水极为方便.(4)技术力量雄厚.上海工业的发展有悠久的历史,是我国沿海地区老工业基地,知识技术密集,高等教育、科学技术都很发达,能为我国生产高、精、尖、新的产品,为全国钢铁企业培养和输送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海南岛虽然蕴藏着丰富的富铁矿,但由于能源短缺,开发较晚,技术落后,市场狭小,目前还没有建立大型钢铁企业.自从1988年成立海南省以来,它已成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海南的钢铁工业也会兴起的(但须考虑环保的要求和产业的需要).十一、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一)自然因素1.地形:(1)世界上的大城市多数位于平原地区.因为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是人口集中分布地区,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 (2)在热带地区,低地闷热,居住条件不利,所以,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 (3)山区城市一般都沿河谷或在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2.气候:世界上的城市大多分布在中低纬度气温适中,降水适度的沿海地区.3.河流:河流对城市区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供水和运输功能上.城市最容易出现在河运的起点或终点、河流的汇合处、河口以及过河(二)社会经济因素1.自然资源;2.交通;3.政治、军事、宗教;4.科技和旅游.十二、交通输输网中“线”的区位因素分析方法包括社会经济因素——决定因素;自然因素——制约区素;科技因素——保障因素.1.从自然因素考虑归纳如下:(1)地形:地势平坦,对交通线的选择限锘目少;地形起伏大,铁路多要筑洞架桥;工程难度大,公路、管道需沿等高线延伸,延长里程;河流湍急,不利航行;但对航空影响小.(2)地质:喀斯特地形——防塌陷、渗漏;地质不稳定一加固地基,避开断层等.(3)气候:暴雨、洪涝、冻土、泥石流——公路、铁路;气象灾害(大风、雾等)——水运、航空.(4)土地:少占耕地,尤其是良田.2.从人为因素考虑,归纳如下:(1)合理布局交通网——分配交通线上的客货运量,获取最大经济效益.(2)经济:经济发展了——客货运量大增,资金充足;反过来,交通建设——加快物资流通,促进区域发展.(3)资金——尽量减少桥梁、隧道,缩短里程,节省投资.(4)人口分布——尽量联系城镇、人口稠密区,最大限度受益.(5)污染——干线不要穿过城区,远离重要文物古迹等.(6)政治:京九线—一维持香港稳定与繁荣;进藏铁路一加强援藏,巩固国防等.(7)科技——如在冻土上修筑铁路的技术已解决等.十四、交通运输中的点、线的典型案例与区位选择1.京九线、南昆线和青藏线区位选择的异同(1)从完善路网、经济发展需要、人口与城市分布、自然条件、科学技术5个方面加以比(2)突出共同点:社会经济条件是主导因素,自然条件是限制因素(主要是地形地质条件的限制).(3)不同地位:京九线是全国南北干线,南昆线是西南地区出海通道,青藏铁路有利于开发边疆,加强西藏和内陆联系.(4)不同的自然条件:京九线突出沟通五大水系,多穿山跨河;南昆线穿越喀斯特地形;青藏铁路需穿越高山高寒气候区,此处地质地貌复杂.2.“西气东输”管道建设的区位因素分析(1)建设“西气东输”管道的主要目的,是把西部塔里木盆地及沿线地区的天然气输送到能源紧缺的东部沿海地区,最终到达上海市.(2)沿线选点的主要区位因素:沿线油、气田的分布(西段)以及人口和城市的分布. 沿线穿越多座大山,三跨黄河并穿越多条河流.十五、生态环境问题1、水土流失问题——黄土高原原因:(1)自然原因: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②地表植被稀少;③黄土土质疏松(2)人为原因:①植被的破坏;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③开矿.措施:①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②植树造林;③小流域综合治理.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建立生态农业模式,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2、荒漠化问题我国典型的地区: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内蒙古等地)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①处于内陆地区,降水少;②全球变暖,蒸发旺盛;③鼠害、蝗害.(2)人为原因: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②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③交通线等工程建设保护不当.治理措施: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治理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3、干旱缺水问题我国典型地区:华北地区、西北、长江中下游地区.例如华北地区:产生原因:(1)自然原因:①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②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2)人为原因: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②水污染严重;③浪费多,利用率低.治理措施:(从开源、节流两方面去思考分析)①南水北调;②修建水库;③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④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⑤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⑥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利用率;⑦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海水淡化等.(拓展思考:华北春旱原因:①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较强②夏季风弱,雨季未到③春耕需水量大,冬小麦返青用水大. 东北地区为何没有形成春旱:①春季气温回升慢,蒸发较弱②有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长江中下游伏旱:7、8月受副高控制,降水少广东冬旱:①冬季盛行大陆风,降水少②冬季气温较高,蒸发较强③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等沙特阿拉伯干旱:热带沙漠气候,终年受副高控制,降水少)4、土壤盐碱化我国典型地区: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等华北平原盐碱化原因:(1)自然原因:①地形低洼;②春秋季节干旱,蒸发量旺盛③土壤中盐分向地表积聚④碱性土壤(2)人为原因:不合理的灌溉(只灌不排、大水漫灌)治理措施:①引淡淋盐;②井排井灌;③生物措施;农田覆盖;④合理的灌溉,不能只灌不排;⑤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5、地面下沉、沿海地区盐碱化我国典型地区:北方广大地区和南方城市产生的原因:过度抽取地下水治理措施:①控制抽取地下水;②实行雨季回灌6、赤潮我国典型地区:珠江口、杭州湾、渤海等,尤其以夏季为盛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①气温高;②静水;③静风;④海域相对封闭.(2)人为原因:①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排入海洋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多;②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③由于海洋开发程度高和养殖业规模的扩大,严重的污染了养殖水域.十六、自然灾害(既有天灾,又有人祸)1、洪涝灾害我国典型地区:东北;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气候)①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如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②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副高强:南旱北涝;副高弱:南涝北旱);③台风的影响;④厄尔尼诺现象(水文水系)⑤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⑥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汇水集中;⑦河道弯曲(荆江河段).(地形)⑧地势低洼(海河、珠江)(2)人为原因:①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②围湖造田;③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渭河流域)及其他活动治理措施:①植树造林,建设防护林体系;②退耕还湖;③修建水利工程;④裁弯取直,加固大堤;⑤开挖入海河道(淮河);⑥修建分洪区;⑦建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等2、沙尘暴现象我国典型地区:西北;华北地区;东北地区也有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①气候干旱,降水少;②快行冷锋天气影响,春季大风日数多,风力的吹扬;③地表植被稀少等关;④多松散碎屑物(2)人为原因: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破坏水源、工矿交通建等;治理措施:①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②控制载畜量;③营造“三北防护林④退耕还林、还牧;⑤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⑥禁止采扒发菜等3、地震我国典型地区:东部台海地区;西南、西北新宁甘地区、太行山-京津唐形成原因: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的原因可能有:震级大,破坏性大;震中附近城市分布多,人口集中;浅源地震;发生的时间可能在夜间;诱发其他灾害等减轻灾害的措施: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减灾意识;建立灾害监测预报体系;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植树造林,建立防护林体系;加强国际合作等.4、西南地区地质灾害严重形成原因:(1)自然原因:①地壳运动强烈、山体中断层发育,岩石破碎;②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起伏大③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2)人为原因:对植被的破坏治理措施:恢复植被、水泥护坡5、咸潮咸潮多发在沿海(或河口)地区,以冬季最为严重咸潮的形成原因主要有哪些?自然原因:(气候) ①冬季降水少,气候干旱,河流正处枯水期,流量较小;②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地形)③地势地平,河汊纵横;(天文)④朔望日天文大潮加剧了咸潮.人为原因:①人类生产、生活用水增多;②下游无序采沙,使河床降低等.危害:①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②对企业生产造成威胁,生产设备容易氧化、腐蚀,锅炉容易积垢;③造成地下水和土壤内的盐度升高,危害到当地的植物生存.措施:①加强监测,建立预警机制;②采取调水以淡压咸;③对河流水资源及河道泥沙等加强统一调度、统一管理;④节约用水6、台风台风多发生夏秋季节,主要发生海域为-西北太平洋、西北大西洋、孟加拉湾台风灾害由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造成台风对我国的有利方面:①带来丰沛降水,缓解长江中下游的伏旱,②缓解高温酷暑天气如何减小台风损失: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气象卫星跟踪、沿海雷达监测)、紧急撤离。

区域地理笔记

区域地理笔记

区域地理笔记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特征及其形成、演变过程的学科,区域地理则关注地球上特定地区的空间结构、自然环境、人文特点以及相互关系。

本笔记将以区域地理为基础,系统地介绍不同地理区域的特点和相关知识。

1. 地理区域的概念地理区域是以一定的自然、人文特征为依据进行划分的地理单位。

根据不同的目的和研究对象,地理区域可以划分为自然地理区、经济地理区、文化地理区等。

自然地理区根据气候、植被、地貌、自然资源等划分,经济地理区根据产业、交通、城市分布等划分,文化地理区根据语言、宗教、民俗等划分。

2. 亚洲地理区域特点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其地理特点多样。

东南亚地区以热带雨林气候和丰富多样的植物和动物种类而著名,同时也是全球重要的农业和旅游地区。

中东地区是世界三大宗教的发源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宗教文化。

东亚地区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和经济体量,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的国家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地位。

3. 非洲地理区域特点非洲是连续性最强的大陆,被草原、沙漠等地形特征分割。

撒哈拉沙漠是非洲最著名的沙漠,南非的高原地形和丰富的矿产资源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非洲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但也面临着贫困、疾病和冲突等问题。

4. 欧洲地理区域特点欧洲是一个相对较小但高度发达的大陆,地理特点多样。

北欧地区以寒冷的气候、冰川和美丽的峡湾景观而著名,同时也是高福利和高生活水平的地区。

地中海地区气候温暖,植被丰富,文化遗产丰富,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

东欧地区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东欧风情和文化。

5. 大洋洲地理区域特点大洋洲是以太平洋为主体的地理区域,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太平洋岛国。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高度发达的经济和教育体系。

太平洋岛国以美丽的海滩、珊瑚礁和热带气候吸引着众多旅游者。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地理区域具有各自独特的地理特点和人文特征。

了解这些地理区域的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世界各地的差异和联系,促进地球不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

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

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

03
世界地理的重要性
世界地理对于认识和了解地球表面的各种自然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
间的相互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世界地理对于国际合作、环境保
护、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世界自然地理
世界自然地理的概念
世界自然地理是研究地球上自然景观的学科,主要关注地球表面的气候、地貌、水文、植 被、动物等自然要素的分布规律和演变过程。
疆域与行政区划
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共 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 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 区。
中国自然地理
01
02
03
地形地貌
中国地形复杂多样,包括 山地、高原、盆地、平原 等多种地形。
气候特点
中国气候复杂多样,有热 带、亚热带、温带、寒带 等多种气候类型。
水文特征
THANKS
感谢观看
区域经济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研究某一特定地区内的经济发展规律和特 点,包括产业布局、资源配置、经济区划 等方面的研究。
研究某一特定地区内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包括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社会经济发展 等方面的研究。
区域地理的重要性
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通过对区域地理的研究,可以了 解地区的经济优势和劣势,制定 合理的经济发展战略,促进地区 经济的快速发展。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
资源环境基础
区域的资源环境基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自然 条件,包括土地、水、矿产、森林等资源以及生态环境质 量。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和能力, 包括人口素质、科技创新能力、产业结构、经济效益等。
政策和制度环境
政策和制度环境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和制约 作用,包括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规划政策以及市场机制 等。

区域地理非洲部分地图笔记常考知识点总结

区域地理非洲部分地图笔记常考知识点总结

区域地理非洲部分地图笔记常考知识点总结(1)说明富塔贾隆高原被称为“西非水塔”的原因。

年降水量多;西非众多河流的发源地(地势高)。

(2)沿海沙洲是海陆相互作用的产物。

试推断三角洲前缘沙洲不断向南延伸的主要原因,并分析该沙洲对圣路易港的不利影响。

原因:河流带来丰富的泥沙;洋流由北向南流动。

不利影响:形成障碍(淤塞航道),不利于通航。

(3)针对塞加尔河中下游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加强国际合作,合理分配用水;修建水利设施;合理选择农业生产类型;采取节水灌溉措施。

(1)简述肯尼亚的地理位置特征及其意义。

位置:肯尼亚位于非洲东部;赤道横贯中部,全境位于热带;东南濒临印度洋,北与埃塞俄比亚、东北与索马里交界,西与乌干达、西南与坦桑尼亚接壤。

意义:地处赤道附近,水热充足,有利于作物生长;与多国接壤利于与邻国的交往和合作;东南临海,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

(2)说出肯尼亚境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成因。

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成因:境多高原,地势高对流不旺盛。

(3)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东非大裂谷谷底多湖泊、火山的成因。

东非大裂谷为板块的裂地区,地壳不稳定,多地层陷落湖及火山。

(1)描述加纳(左图乙国)城市分布的特点。

分布不均衡;集中分布在南部(西南部);主要分布在交通线(铁路)附近或沿海地区。

(2)比较图中P、Q两段河流流量的差异,并从气候方面分析原因。

P段比Q段流量小,径流量季节变化大。

原因:P段流经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降水量较少且季节变化大;Q段流经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降水丰富。

(3)评价在加纳北部地区推广水稻种植的条件。

有利条件:地势相对平坦;热量丰富;劳动力丰富。

不利条件:热带草原气候,干季降水少;水稻种植技术和经验缺乏;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落后。

(4)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为尼日利亚(甲国)摆脱“石油的诅咒”提出措施。

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石油工业要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

区域地理笔记整理

区域地理笔记整理

日本地位:东经130°—145°,北纬30°—45°地形:日本重要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邻近浩瀚岛屿构成气象:海洋性明显的季风尚候;南部为亚热带季风尚候,北部为温带季风尚候.最高气平和最低气温分离出如今八月和二月.重要资本:日本资本缺少,较为丰硕的资本是丛林资本,地热资本和海洋资本农作物:采取小型农业机械,成长水利,合理施用化肥,成长生物技巧,精耕细作,水稻产量达到自给.工业区:重要散布在宁靖洋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老工业区).新工业区向九州岛(向南)和北海道岛(向北)成长.重要工业部分: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纺织等生齿散布特色:多散布于沿海地区城市:首都东京(九州岛,“硅岛”)印度地位:东经70°—90°,北纬10°—30°地形:南高北低,南部有德干高原,北部有恒河平原及印度河平原气象:典范的热带季风尚候;印度河道域有部分热带戈壁气象,北部喜马拉雅山地为高山气象.河道:印度河.恒河重要资本:煤.铁.锰等,多散布于德干高原的东北部.农业:重要作物有稻米(散布于沿海平原及半岛东北部).小麦(德干高原西北部及恒河上游).棉花(德干高原西北部).黄麻(恒河三角洲)和茶叶(半岛东北部山地).印度农业成长所面对的问题:水旱灾祸频仍;食粮需求大工业区:班加罗尔(印度“硅谷”).加尔各答(麻纺织中间).孟买(棉纺工业中间)重要工业部分:采矿业.纺织.电力.钢铁.机械.信息技巧等生齿散布:多散布于沿海地区埃及地位:东经30°,北纬30°地形:多平原气象:热带草原气象河道:发源于赤道南部东非高原上的布隆迪高地,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全长6600多米,是世界上第一长河.重要资本:石油.铁.长绒棉农作物:棉花.小麦.水稻和枣椰等农业区:尼罗河沿岸平原和三角洲地区近年来,石油.运河.侨汇和旅游成为埃及的重要经济支柱德国地位:东经10°,北纬50°地形: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河道:莱茵河.多瑙河重要资本:煤.农作物:小麦.大麦.甜菜.黑麦.燕麦.马铃薯.生果.啤酒花工业区:鲁尔工业区(成长起来的前提:煤炭资本丰硕.便当的水路运输.充足的水源.接近铁矿)重要工业部分:钢铁工业.机械制作工业.有色冶金工业.化学工业重要城市:埃森(鲁尔区).柏林(最大城市).汉堡(最大海港).慕尼黑(新兴工业区).法兰克福(最大航空港,金融中间)俄罗斯地位: 20°—160°,北纬50°—70°地形:东高西低气象:冬季长而严寒,夏日短而暖和.温带大陆性气象区面积辽阔(南部).北部亚寒带针叶林气象,西部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气象,东部温带季风尚候.河道:叶尼塞河重要资本:石油.铁.煤.自然气工业区:莫斯科工业区.圣彼得堡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新西伯利亚工业区重要工业部分:钢铁.机械.化工.核工业.宇航工业汽车.飞机.火箭.电子重要城市:莫斯科(最大城市).圣彼得堡(第二大城市).重要地点:秋明油田(最大油田).库尔斯克(全世界最大铁矿).摩尔曼斯克港(不冻港).库兹巴斯(最大煤矿)生齿散布:多散布东欧平原美国地位:西经120°—80°,北纬30°—50°地形:多平原气象:多温带大陆性气象,冬冷夏热河道:密西西比河水域:五大湖区(苏必利尔湖.伊利湖.休伦湖.安大略湖.密歇根湖)重要资本:自然气.磷.石油.煤.铅锌.铜.铁等农作物:小麦.玉米.水稻.棉花.大豆.烟草农业区:五大湖区—乳畜带.西部畜牧和浇灌农业区(大牧场放牧业).中部上春小麦区,下冬小麦区,及玉米带(商品谷物农业)工业区:南部工业区.西部工业区.五大湖工业区重要工业部分:石油化工.宇航.电子.飞机制作.钢铁.汽车.化学生齿散布:五大湖区.西部澳大利亚地位:东经120°—140°,南纬20°—40°地形:中央低周围高气象:呈半环散布,依次是热带戈壁气象.热带草原气象.地中海气象,东侧上有热带雨林气象,下有亚热带潮湿气象河道:墨累河(第一大河)农作物:小麦.农业区:墨累达令盆地城市:奥尔巴尼(西海岸重要口岸).墨尔本(第二大城市).悉尼(第一大城市.口岸)。

中国地理笔记总结(区域地理)

中国地理笔记总结(区域地理)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在学习中国主要地形时,应结合中国空白政区图,先将山脉画到图上,并写上名称,然后再填写出其两侧相应的地形区名称。

⒈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阶梯界线主要地形海拔一昆、祁、横高原、盆地4000米以上二↓三大高原、三大盆地1000-2000米三雪、巫、太、大三大平原、三大丘陵500米以下第三级阶梯向东,是我国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是属于我国的近海大陆架,它包括渤海、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分和南海的一部分。

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海洋生物资源和化学资源等。

⒉地势意义:――水汽输入、水运沟通、水能丰富(即“三水”)地势决定河流流向,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方便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同时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但不利航运。

[补充]位于我国一级阶梯和二级阶梯交界线上的水电站主要有:黄河的龙羊峡、刘家峡、李家峡等,长江及其支流上的龚嘴、二滩等;位于我国二、三级阶梯上的水电站有:黄河的小浪底等,长江上的三峡、葛洲坝等,西江上游的天生桥、龙滩、岩滩等。

⒊地形特点:――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五种基本类型都有,但以山地33%为多,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10%,山区即包括山地、丘陵、崎岖高原部分占三分之二。

意义:①有利影响:地形多种多样,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如平原具有发展种植业的优势,高原具有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山区在发展林业、副业、旅游业和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

(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森林、矿产、水力、旅游资源丰富,所以在山区应大力发展林业,采矿业及旅游业。

)②不利影响:山区多,平原少,也给大规模商品化生产、生产管理带来了困难;同时,山区由于地形崎岖,交通闭塞,经济文化常常相对落后,并造成耕地资源不足。

总结:不同的地形区有不同的自然条件,利用方式也不同。

如湿润半湿润的平原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区适宜发展林业、畜牧业和旅游业;干旱、半干旱的平原、高原则适宜发展畜牧业;干旱、半干旱区只有在有水灌溉的绿洲区、平原区才可发展种植业。

区域地理笔记(完整版)

区域地理笔记(完整版)

区域地理中学第一章 地球与地图第一节 地球与地球仪一、地球1、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鼔的椭球体.2、大小:极半径:6356.8千米赤道半径:6378.1千米地球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赤道周长=2πR ) 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二、地球仪1、地轴:地球自转运动的旋转轴。

(假想轴)特点:① 过地心 ② 垂直于赤道平面 ③ 连接南北两极。

2.两极:地轴同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两极,指向北极星附近的一端为北极。

3、赤道:地球仪上同南北两极距离相等的纬线。

地球仪上同南北两极距离相等的纬线。

三、纬线和经线1.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每一条纬线构成纬线圈,长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并且指示东西方向。

2.纬度:从赤道向南、北各分为90°。

赤道以北为北纬,用“N ”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S ”表示。

北纬的度数越向北越大,南纬的度数越向南越大。

3.低、中、高纬地区的划分界线:30°、60°纬线。

4.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四、经线和经度1.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各条经线的长度相等,并且指示南北方向。

2.经度:从本初子午线向东西各分为180°,以东为东经,用“E ”表示;以西为西经,用“W ”表示。

东经度向东度数增大,西经度向西度数增大。

3.东西半球的划分分界线是20°W 和160°E 。

20°W ~0°~160°E 之间为东半球,其余为西半球。

五、比较:都不等,自赤道向两极逐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渐缩短都相等(约2万千米)长度指示东西方向指示南北方向方向一个圆,且都平行半个圆,且都不平行形状特点地球仪上同赤道平行的线线概念纬线经线某地子午线平面与本初子从赤道向南、向北各分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度某地点到球心的连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线面夹角)午线平面之间的夹角(面面夹角)实质90度各分180度划分给纬线标注度数给经线标注度数概念的划分东经(E)、西经(W)经线东经度的度数愈向东愈大,西经度的度数愈向西愈大指示南北方向定方地球仪上,经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利用经纬定位在纬度为φ的纬线上,同一经线上纬度相差定距20划分作赤道、南北回归线、南主要经纬指示东西方向(劣弧定向)(北极是地球上最北的地点,南极是地球上最南的地点)向网可确定任何一点的地理位置(地理坐标——经度、纬度)置每相差一经度实际弧长约是111×cos φ千米1度的实际弧长约为111千米离赤道划分南北半球;低中高纬度的划分,五带的划分°W 向东到160°E 为东半球,160°E 向东到20°W 为西半球半球用北极圈本初子午线、180度经线线二、经纬网定义:地球仪或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的网格。

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七年级

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七年级

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七年级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现象的学科,它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大的方面。

自然地理主要研究地球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而人文地理主要研究地球上的人类活动和人文环境。

区域地理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它关注的是地球表面上的各种区域空间,包括地理特征、特点和规律。

一、地球的地理格局地球是一个具有特定地理格局的行星,它具有独特的地理特征和地理环境。

地球的地理格局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环境和地球运动等要素。

1. 地理位置:地球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所处的大洲、大洋和区域位置。

地球的地理位置直接影响着其气候、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等方面。

2. 地形地貌:地球的地形地貌包括山地、平原、高原、盆地、丘陵和河流湖泊等地貌要素。

这些地形地貌的分布规律和特点对地球上的生物、自然资源和人类活动都有重要的影响。

3. 气候环境:地球的气候环境影响着地球上的生物分布、农业生产和人类居住和生活。

地球的气候环境由纬度、地形地貌、海洋环流和大气环流等因素共同决定。

二、区域地理划分区域地理是通过对地球上各个空间区域进行划分和研究,以揭示其地理特征和地理规律。

地理上的区域划分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和目的进行分类划分。

1. 自然区划:自然区划是按照自然环境和自然地理要素进行划分。

常见的自然区划包括气候带、生物带、植被带和地质带等。

2. 经济区划:经济区划是按照经济活动和资源利用状况进行划分。

常见的经济区划包括农业区、工业区、商贸区和旅游区等。

3. 社会区划:社会区划是按照人口分布、居民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划分。

常见的社会区划包括城市、乡村、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等。

4. 文化区划:文化区划是按照文化传统、语言风俗和宗教信仰等进行划分。

常见的文化区划包括民族地区、宗教区和语言区等。

三、中国的区域地理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复杂的大国,它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地理特征。

中国的区域地理具有独特的地理特点和地理规律。

1. 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东亚,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依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北濒东北亚和蒙古高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位置:东经130°—145°,北纬30°—45°
地形:日本主要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附近众多岛屿组成
气候:海洋性显著的季风气候;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

最高气温
和最低气温分别出现在八月和二月。

主要资源:日本资源缺乏,较为丰富的资源是森林资源,地热资源和海洋资源
农作物:采用小型农业机械,发展水利,合理施用化肥,发展生物技术,精耕细作,水稻
产量达到自给。

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老工业区)。

新工业区向九州岛(向南)和北海道岛(向北)发展。

主要工业部门: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纺织等
人口分布特点:多分布于沿海地区
城市:首都东京(九州岛,“硅岛”)
印度
位置:东经70°—90°,北纬10°—30°
地形:南高北低,南部有德干高原,北部有恒河平原及印度河平原
气候: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印度河流域有部分热带沙漠气候,北部喜马拉雅山地为高山
气候。

河流:印度河、恒河
主要资源:煤、铁、锰等,多分布于德干高原的东北部。

农业:主要作物有稻米(分布于沿海平原及半岛东北部)、小麦(德干高原西北部及恒河上游)、棉花(德干高原西北部)、黄麻(恒河三角洲)和茶叶(半岛东北部山地)。

印度农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水旱灾害频繁;粮食需求大
工业区:班加罗尔(印度“硅谷”)、加尔各答(麻纺织中心)、孟买(棉纺工业中心)
主要工业部门:采矿业、纺织、电力、钢铁、机械、信息技术等
人口分布:多分布于沿海地区
埃及
位置:东经30°,北纬30°
地形:多平原
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河流:发源于赤道南部东非高原上的布隆迪高地,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全长6600多米,
是世界上第一长河。

主要资源:石油、铁、长绒棉
农作物:棉花、小麦、水稻和枣椰等
农业区:尼罗河沿岸平原和三角洲地区
近年来,石油、运河、侨汇和旅游成为埃及的主要经济支柱
位置:东经10°,北纬50°
地形: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
河流:莱茵河、多瑙河
主要资源:煤、
农作物:小麦、大麦、甜菜、黑麦、燕麦、马铃薯、水果、啤酒花
工业区:鲁尔工业区(发展起来的条件:煤炭资源丰富、便利的水路运输、充足的水源、
靠近铁矿)
主要工业部门:钢铁工业、机械制造工业、有色冶金工业、化学工业
主要城市:埃森(鲁尔区)、柏林(最大城市)、汉堡(最大海港)、慕尼黑(新兴工业区)、法兰克福(最大航空港,金融中心)
俄罗斯
位置:20°—160°,北纬50°—70°
地形:东高西低
气候: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

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面积广阔(南部)。

北部亚寒带针
叶林气候,西部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气候,东部温带季风气候。

河流:叶尼塞河
主要资源:石油、铁、煤、天然气
工业区:莫斯科工业区、圣彼得堡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主要工业部门:钢铁、机械、化工、核工业、宇航工业汽车、飞机、火箭、电子
主要城市:莫斯科(最大城市)、圣彼得堡(第二大城市)、
重要地点:秋明油田(最大油田)、库尔斯克(全世界最大铁矿)、摩尔曼斯克港(不冻港)、库兹巴斯(最大煤矿)
人口分布:多分布东欧平原
美国
位置:西经120°—80°,北纬30°—50°
地形:多平原
气候:多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
河流:密西西比河
水域:五大湖区(苏必利尔湖、伊利湖、休伦湖、安大略湖、密歇根湖)
主要资源:天然气、磷、石油、煤、铅锌、铜、铁等
农作物:小麦、玉米、水稻、棉花、大豆、烟草
农业区:五大湖区—乳畜带、西部畜牧和灌溉农业区(大牧场放牧业)、中部上春小麦区,
下冬小麦区,及玉米带(商品谷物农业)
工业区:南部工业区、西部工业区、五大湖工业区
主要工业部门:石油化工、宇航、电子、飞机制造、钢铁、汽车、化学
人口分布:五大湖区、西部
澳大利亚
位置:东经120°—140°,南纬20°—40°
地形:中间低四周高
气候:呈半环分布,依次是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东侧上有热带雨林气候,下有亚热带湿润气候
河流:墨累河(第一大河)
农作物:小麦、
农业区:墨累达令盆地
城市:奥尔巴尼(西海岸重要港口)、墨尔本(第二大城市)、悉尼(第一大城市、港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