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校园文化-阜阳育才学校
历尽艰辛育新人--回忆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和育才学校
重 庆 陶研 文 史
G e N n O e r . 4 . 2 0 1 3 No . 5 2
,
历尽 艰 辛 育新 人
一 一
回忆 人 民教 育家 陶行 知 先 生和 育 才学 校
育才学 校古圣 寺学生
九 三 九 年 , 抗 日战 争 已 进 入 艰 苦 的 相 持 阶 段 ,
了 《 人 民教 育 家 陶 行 知 生 平 》 展 览会 , 回 忆 起 许 多 往 事 ,使 我 更 深 切 怀 念 陶 老 夫 子 ,他 是 我 最 早 的 思 想 启
蒙老师 ,引导我参 加革 命并 找到 了共 产党 ,他 为人 民
1 9 3 6 年 夏 , 他 接 受 世 界 新 教 育 会 议 邀 请 去 英 伦 参 教 育事 业忘 我的献 身精神 ,他 一生追 求真 理对党 忠诚 加 会 议 ,并 受 “ 全 校 会 ”委 托 从 事 国 民 外 交 活 动 , 宣 不 二 的 精 神 , 现 在 仍 然 是 值 得 发 扬 , 值 得 学 习 的 。 中
,
独 奏 等 节 目, 参 加 演 奏 的 同学 中 最 小 的 只 有 l 0 岁 。 演
出 获 得 一 致 好 评 , 陶 先 生 当 时 曾邀 请 了周 恩 来 同 志 、 邓 颖 超 同 志 、 叶 剑 英 同志 等 及 社 会 人 士 及 中 外 记 者 。
办 社会大 学 。我 同时 协助他 组织 民主教 育讲座 ,这 一
时 期 他 在 上 海 一 百 天 日 以继 夜 为 民 主 运 动 和 民 主 教 育 而 奋 斗 。党 的 中 心 工 作 和 他 的 活 动 完 全 一 致 起 来 了 , 事 实 证 明陶 先 生 的 确 是 党 最 亲 近 的朋 友 , 周 总 理 说 他 是 “ 党 外 布 尔 塞 维 克 ” , 这 是 实 事 求 是 的 评 价 。 我 看
陶行知与校园文化建设
陶行知与校园文化建设范寅虎陶行知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想和实践是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和学习陶行知的校园文化思想,对我们今天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教育层次,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一、陶行知的校园文化思想与实践陶行知十分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无论在晓庄时期,还是在育才时期都进行了较全面而深刻的校园文化建设,并在理论上对校园文化建设有所建树。
首先,陶行知十分重视学校环境的教育作用,并提出选择校址的标准:“一要雄壮,可以令人兴奋;二要美丽,可以令人欣赏;三要阔大,可以使人胸襟开拓,度量宽宏……”。
在创办晓庄师范时,就把校址选在南京市神策门外的老山脚下的小庄村,这是一个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群荫环抱的所在。
东西有栖霞,后边是慕府,劳山翠绿,长江奔腾,构成一幅生动的画面。
这诗一般的情境,对于学生良好性情的养成,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奇妙功效。
与自然环境相比,陶行知更重视艺术环境的教育作用,即使在办学经费十分紧张,生活十分拮据时,仍要求师生保持整洁、艺术化的校容,要求办公室布置适宜、错落有致、清雅幽静、几净窗明,使人心怡目悦,恋恋而不肯去之;要求宿舍毛巾一条线,脸盆一条线,鞋子一条线,给人以视觉美;要求学生的服饰保持整洁,衣服不在质地奢华,只要整齐干净即可,最忌脏乱、邋里邋遢,使人见而生厌。
晓庄师范的建筑物虽然都是茅草房,但都美观、适用。
除环境优美、整洁外,陶行知对校园文化的建设,还体现在他给学校建筑物所起的独特的名字上。
如晓庄师范的大礼堂名为“犁宫”,门两旁缀以“和马牛羊鸡犬豕做朋友,对稻粱菽麦黍稷下功夫”的对联,明示学生不忘农村农活,要与农民打成一片。
体现了晓庄师范的办学宗旨;图书馆名为“书呆子莫来馆”,明示学生活学活用,不要死读书,读死书;食堂叫“食力厅”,教育学生要自食其力,不做寄生虫……。
晓庄的所在地,原是老山脚下的小庄村,陶行知把老山改称劳山,把小庄改为晓庄,这一改动,意味深长。
育才学校校门边有座荷花池,陶行知命名周子池。
谈陶行知思想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
谈陶行知思想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1. 引言1.1 回顾陶行知思想的重要性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改革的先驱者之一,他的思想对当今的教育事业和校园文化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
陶行知思想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陶行知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他提倡“以人为本,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
这为校园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使教育工作者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素质和个性发展,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成长空间和发展机会。
陶行知思想强调自由探索与实践。
他认为学生应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由探索知识,通过实践来巩固所学知识。
这种理念促进了学校教育环境的改善,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勇于创新,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陶行知思想倡导亲和和谐的师生关系。
他强调师生关系应该建立在平等、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之上,师生之间要互相理解、信任和支持。
这种亲和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也有利于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为校园文化的蓬勃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探讨陶行知思想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影响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陶行知思想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
他认为学生应该在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均衡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和综合能力,这有助于塑造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陶行知思想提倡自由探索与实践,鼓励学生在校园中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和活力。
陶行知思想倡导建立亲和和谐的师生关系,强调师生之间应该平等、尊重、信任、关爱,营造温馨团结的校园氛围,有利于促进校园文化的和谐发展。
陶行知思想推动校园文化多样化发展,鼓励学校开展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和课外项目,满足学生多元化的文化需求,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提升校园文化品质。
陶行知思想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影响不仅体现在学生全面发展、自由探索与实践、亲和和谐师生关系、多样化发展等方面,更是在推动校园文化不断进步和提升,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青年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做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践行者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做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践行者做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践行者贾汪区大吴中学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他把毕生的精力致力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其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博大胸怀和献身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教育者,他的教育思想影响了并将继续影响中国的教育改革。
多年来,我校不断循着陶行知先生的足迹前行,坚持做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践行者。
一、践行陶行知思想,打造有魂的学校文化陶行知先生认为:鄙人谓教育能造文化,则能造人;能造人,则能造国家。
在陶行知看来,人会受到文化的影响,而这个文化需要教育去创生;教育自身必须是一种类型的文化,教育还应该不断地发展和创新文化。
所谓学校文化应该是指一个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
从内容上讲,学校文化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既有制度的,也有行为的;从性质上讲,学校文化属于隐性教育,对人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反映,同时也是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
优秀的学校文化直接有力地影响、改善和调节社会文化的大环境,提升学生的涵养品位。
学校文化建设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魂,这个魂就是学校的教育理念。
只有紧紧围绕魂去打造,学校的各种显性文化建设才有中心,各种建筑才有生命,一景一物、一草一木才有思想。
我校在学校文化建设上注重以魂立校。
学校从科学发展的高度,从培养未来合格公民的视角,汲取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自主学习、民主管理,确立了自主、民主的教育理念,并据此开展学校文化建设,形成了独特的学校文化体系。
1.围绕教育理念,建设优美校园。
陶行知先生在创办南京安徽公学时曾指出三个办学目标,其中第二个目标就是改进环境,要有美术精神,并指出我们对于四周的环境,最忌是苟安,同流合污,听天由命、不了了之,并主张改造应当秉着美术的精神,运用科学发明的结果来支配环境,使环境出现和谐的气象。
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物质文化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支撑。
陶行知与育才学校(连载之二)
二 第l) 2 ( 磊 总 期期
●流 金 岁 月
囔庆 舐 翟 埒文 瓢 蔽
G.0 eao N,6 nl. oN1 e0 r2 1 , 2
陶行知与育才学校 ( 载 二) 连之
文 履 平
第二章
新型 的实验学校
育才学校是一所新型的实验学校,是以陶 行知的 “ 生活教育” 理论作为指导 , 进行教学工 作的。为什么要创办这样的一所学校 ,老夫子 ( 以下我们按 当时的惯例这样称 呼陶行知先 生) 《 在 育才学校创办 旨趣 》 一文 中是这样说 的: “ 我们 在普及教育运 动实践 中, 常常发现 老百姓中有许多穷苦孩子有特殊才能,因为没 有得到培养的机会而枯萎了。这是一件非常可 惜 的事情 , 这是 民族的损失 , 人类的憾事 , 时时 在我的心 中,提醒我中国有这样一个缺陷要补
所学贡献给老百姓 , 为老百姓造福利。 他们是受 国家 民族教养的,要以所学来贡献给整个国家 和民族 ,为其谋得福利。他们是在世界 中呼吸 的 , 以所学来帮助改造世界 , 要 为整个人类谋福 利。 三、我们不是丢掉普及教育而来干这特殊 的教育, 而是帮助普及教育的发展。 这只是生活 教育运动中的一件新发展的工作 , 是丰富 了 “ 普及教育原定的计划 ,决不是专为这特殊教育 而产生的特殊教育 ,也不是丢掉普及教育而来 做特殊教育。” 这些就是老夫子在育才学校建校之初 , 公 开 向全社会所作的说明 , 也是对学校概括的介 绍, 以免别人不明真象 , 造成误会 。这些语言都 是清楚明白的。 我们也尽量引用他的原话 , 以免 误解他的原意。 然而 , 育才学校从创办之 日 , 起 仿佛就在人 们 的误会中成长起来。好像老夫子所办的这是 所专门培养天才的学校 , 是为超人服务的。 实则老夫子的一切都是从群众中来 ,又返 回头到群众中去 ,~切都是以为最广大的人 民 群众服务为依归。 育才学校是一所具有试验性质的学校 , 是 以生活教育的原理和方法作为指导思想 ,期望 通过这种试验 ,会给予生活教育理论以一些新 的发 展 。 育才学校办的是人才教育 ,它和传统的教 育有所不同。传统的教育是学生先受普通的基 本教育 , 然后才来接受专门的高等教育。 这里则 选拔具有特殊才能的儿童 , 在开始学习时, 同 便 时注意其一般基础教育与特殊基础教育。 “ 前 者所 以使儿童获得一般知能及优 良的生活习惯
谈陶行知思想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
谈陶行知思想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
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家、民主主义战士和文化人,他的思想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陶行知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对教育的独特观点和实践中,他倡导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倡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思维的人才。
这些思想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陶行知强调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这对校园文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陶行知看来,学生的需求和发展是教育的核心,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发展的环境,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
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促使学校积极关注学生的文化需求,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形式,使学生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陶行知提倡自主学习,这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陶行知认为,学生应该主动参与学习,自主探索和构建知识体系。
这种自主学习的理念,要求学校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学术环境,鼓励学生参与学术研究和创作,培养学生的学术兴趣和创新精神。
这种自主学习的氛围和实践,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陶行知强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陶行知认为,学生应该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关心社会问题,关注社会发展。
这种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需要学校通过教育和课程设置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并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的意识和能力。
这种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和实践,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方向,促进了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参与。
陶行知教育思想
陶行知教育思想陶行知教育思想是中国教育界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其一生中所形成的独特教育理念的总称。
陶行知教育思想以培养学生的品德教育为核心,注重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提倡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兴趣,注重学生主动参与和实践经验的积累。
其教育思想已经深入到教育实践中,对中国教育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为人先为教后”,这是陶行知对于教育导向的明确要求。
他强调教师要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和引导者,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在品德、情感、智力各个方面全面发展。
陶行知认为,培养学生的品德教育是教育的首要任务,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培养合格的公民和优秀的人才。
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他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教学内容要贴近生活实际,尽可能地进行有意义的实践活动。
陶行知主张学生要多实践、多动手,通过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实现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创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陶行知教育思想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兴趣。
他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不同的兴趣、特长和潜力。
教育应该注重发现和培养学生的个性特点,通过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陶行知教育思想还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经验的积累。
他认为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探索和积累经验,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陶行知主张教学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实施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素质和能力。
教师要有高尚的品德、丰富的知识和实践经验,要善于引导和激发学生,关注学生身心发展的全面性。
陶行知还主张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密切的师生关系,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学生的朋友和知心人。
陶行知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它强调培养学生的品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倡导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兴趣,主张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经验的积累。
阜阳市育才学校
阜阳市育才学校——留守儿童温馨的家园成长的乐园阜阳市育才学校教师手册阜阳市育才学校教务处印制二〇一三年九月阜阳市育才学校育才学校校风: 精育显真 仁爱恒常育才学校校训: 育真人 求真知 成真才教师誓词为了学生的理想,为了家长的重托,为了学校的发展,面对国旗,庄严宣誓:我们将履行作为教育工作者的全部责任,秉承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教育理念,传承文明,启智求真;修身立德,严谨治学。
关爱心灵,呵护生命;尊重个性,激发创造;发展德智体,弘扬真善美;用人格引领人格,让智慧点燃智慧;甘做火种,点燃学生的心灵之火;甘做石梯,承受学生的向上攀登。
用爱心、耐心、诚心去呵护每个孩子的心灵;用自己的知识和人格铸成孩子人生的辉煌!阜阳市育才学校教务处主任岗位职责教务处主任在校长领导下,协助校长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组织教学工作。
其职责是:一、教学工作:1、在校长领导下,根据教学计划、德育大纲以及上级领导部门的指示、规定,结合本校具体情况,制定教学工作计划;总结教学经验;制定教学常规。
2、组织全体师生讨论制定教学改革方案,积极推进课堂改革,注意广泛吸收教师的教改意见,经校长同意后积极组织实施。
3、深入教学第一线,指导教研组工作,召开教研组长会议,不断提高学校的教学、教研水平。
督促教研组按时开展工作,审查教研组制定的教研工作计划,并指导各教研组的教学研究活动,总结交流教学经验,做好先进教研组的评选工作。
4、经常了解教学情况,通过听课、抽查教案、作业和召开师生座谈会,了解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教学效果和存在问题,分析学生的知识质量,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及时向校领导反映各科教学情况,当好领导的参谋。
5、组织教师的业务学习,检查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做好教师教学情况考核、考评工作。
6、安排和组织单科活动,有计划地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拓宽学生知识面,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二、教学行政工作:1、编制学校总课表,编制作息时间表。
2、督促各年级按时开展教学教务工作。
陶行知教育思想
陶行知教育思想陶行知,名子修,字行知,回族,生于1879年,逝于1946年,是中国现代教育事业的杰出代表之一。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以“爱、信、念、教、育”为基本原则,强调师生相互尊重、志同道合、共同发展的教育关系,致力于培养中国国民的民族精神、道德品质和文化素质。
首先,陶行知强调爱的教育。
他认为,教育的第一要务是用心去爱学生,在相互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关心学生的成长、生活和发展。
他主张在教育过程中不应该采取打骂惩罚的方式,而是要用真心、耐心和爱心去教育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优点和潜能,培养他们的自信和自尊,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
其次,陶行知强调信的教育。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信仰和理想,让他们有坚定的信念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他们自觉地投身于祖国和人民的事业中。
他主张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铸就高尚的品格,培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第三,陶行知强调念的教育。
他认为,教育的基础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良好的品德形象。
他提倡落实教育的程序和纪律,让学生在自觉遵守规定的同时,把自己的心思用于学业上,为自己的人生奋斗打下良好的基础。
他通过严格要求学生在行为、思想和品德上做到全面的提高,力求实现“言行一致、不言虚行”的教育理念。
第四,陶行知强调教的教育。
他认为,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和启迪者,用知识和技能教育学生,使其成为有知识、有文化、有实践经验的人。
他主张教师把“师为人师,先教门徒读书写字”放在第一位,注重授课内容的质量和方法,关注课程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倡导教育的多元性和个性化。
最后,陶行知强调育的教育。
他认为,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学生的人格和能力,使其成为有用之才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他通过学校管理的改革、教师能力的提升、教育体制的创新等方面来凸显学生的育的教育。
他强调学生应该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特长,为社会的繁荣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陶行知育才学校美术教育思想及启示
陶行知育才学校美术教育思想及启示作者:刘剑眉来源:《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20年第06期摘要陶行知美术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育才办学时期,他以生活教育思想为基础,坚持以美术精神办学治校,积极延聘名师提升学生作品质量,因地制宜设置美术课程,加强美术教学管理,通过多种举措扩大学生作品的影响。
陶行知美术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大众性、实用性、创造性、整合性与美学性等特征,对当下我国中小学美术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陶行知育才学校绘画组美术教育陶行知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内容极其丰富,在诸多领域都有深刻而独特的思想内涵,在美术教育领域亦是如此。
陶行知美术教育思想以“生活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础,坚持美术教育的“生活化”、“大众性”和“实践性”,教育学生积极创作反应人民生活、关心大众疾苦、展现家国情怀的艺术作品,通过美术教育的审美功能达到提升国民素养、实现民族复兴的教育目标。
一、陶行知育才学校美术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育才学校创建于1939年7月,是抗战期间陶行知为了培养有独特潜质的难童而设立的。
“创办育才的主要意思在于培养人才之幼苗,使得有特殊才能的幼苗不致枯萎。
”[1]在育才学校,陶行知先后分设七个特长组,其中绘画组是陶行知在育才学校培养美术专门人才的主要形式。
他通过以“美”治教、延聘名师、课程设置、教学管理、作品展示等形式,形成了系统的美术教育理论。
1.坚持以美术精神办学治校在育才学校,陶行知坚持用美术的标准来衡量与审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他认为:“办事美术化是诸生所应受之教育之一小节,但是必要之一螺旋”。
办学治教要不断地发现与利用自然之美,他提出选择学校校址要考虑的五个要素之一就是“要美丽,可以令人欣赏”[2]。
当年陶行知为寻找育才学校的校址,“他自己到处爬山越岭地寻觅,终于在合川草街子镇凤凰山顶上找到一座庙宇叫古圣寺,……风景壮美幽静,空气流通,阳光充足”[3]。
育才学校的改造也秉持美术精神,陶行知说:“改造应当秉着美术的精神,运用科学发明的结果来支配环境。
陶行知与育才中学的故事
陶行知与育才中学的故事
陶行知先生是一位非常著名的教育家,他在中国教育领域拥有很
高的地位和威望。
育才中学则是他创立的一所学校,也是他对于教育
理念的实践。
在这所学校中,陶行知先生不仅要求学生学术上的优秀,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为了实现他的教育理念,陶行知先生在学校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和挑战。
但是他始终坚信,只有让学生从小建立正
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才能保证他们未来成为道德高尚的人才。
育才中学在陶行知先生的努力下不断发展壮大,不断取得了优异
的成绩。
而陶行知先生也因为他对于教育的贡献,被誉为“教育的圣人”。
他的教育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学生和教师,推动了中国
教育的发展。
如今,育才中学已经成为了一所享誉全国的名校,它的教育理念
和教育方法也被越来越多的学校认可和借鉴。
而陶行知先生,则永远
铭刻在中华民族的教育史中,被世人所铭记和敬仰。
谈陶行知思想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
谈陶行知思想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陶行知是20世纪中国的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和文化名人,他的思想对于中国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他的思想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也有着很大的影响,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的进步和发展。
陶行知主张“以人为本”,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和最终目标。
他提倡以爱心、尊重、关怀和理解为基础的教育方式,提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
这些思想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陶行知的思想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民主化。
陶行知主张让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充分发扬学生的主体性和自我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人格和民主精神。
这种民主精神不仅体现在学生参与校园文艺活动、学生自治组织和学生代表大会等方面,还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关怀上。
这种民主化的校园文化使学生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和个性,更好地相互交流和合作,提高了校园文化的质量和水平。
其次,陶行知的思想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多元化。
他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参与各种文艺、科技和体育活动。
这种多元化的校园文化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还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能力,极大地提高了学生成长的质量和效益。
最后,陶行知的思想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国际化。
他提倡崇尚和包容不同文化,积极促进国际交流和多元文化的融合。
这种国际化的校园文化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维,还可以增进中外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为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总之,陶行知的思想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的主张和理念不仅是教育和文化工作者的宝贵财富,更是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不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陶行知的精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助力学生成长和国家发展。
谈陶行知思想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
谈陶行知思想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一、引言二、陶行知思想的内涵陶行知,字山如,号三村,安徽省歙县人。
当代著名教育家、文学家,是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杰出人物。
他一生一直致力于教育事业的推广和改革,并且在文学创作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
陶行知的思想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陶行知提倡以人为本。
他强调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和道德情操,让他们成为具有自主性和创造力的人。
他认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文化应该是以人为本的,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和空间,鼓励他们去探索和实践。
陶行知主张教书育人。
他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格和情感。
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智力的培养,还应该包括道德、体力和美育等方面。
陶行知强调以身作则。
他主张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用自己的行为和言行来影响学生。
他认为,教育不仅仅是言传身教,更重要的是一种言传身教的过程。
只有教师本身具有高尚的品质和素养,才能真正培养出高尚的学生。
陶行知倡导尊重学生的个性。
他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点来进行教育,不应该一刀切。
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不应该把学生往一个标准化的方向发展。
陶行知的以人为本观念,倡导教书育人的理念,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在当今社会,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应该是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校园文化建设应该不仅仅关注课堂教学,更要关注学生的品德修养、艺术素养等方面。
陶行知强调教师应以身作则,注重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品质修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陶行知的教育理念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校园文化建设应该不仅仅是一个外在的形式,更应该是一个内在的精神追求。
通过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可以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更加科学和合理的指导方向。
陶行知的尊重学生个性观念,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念支持。
在当今社会,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是个性化教育。
谈陶行知思想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
谈陶行知思想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杰出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以其独特的见解和理念开创了一条“以人为本”的教育思路,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对陶行知思想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发挥进行探讨。
一、倡导为人师表和立志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需要尊重和落实陶行知的这一思想,坚持将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教育教学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以立志教育为主线,营造教师为学生榜样的氛围,从而经常激发学生对于未来理想的努力。
我们应该在学校中关注并推广这种价值观,使校园文化更具有教育性和示范性。
教师的身教不仅能够传达出知识、技能和经验,更能够让学生在他们的成长中拥有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
二、推崇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发展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以人为本”,他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人格、个性以及自主思想。
他主张以学生的潜力和需要为核心,让他们不断地发展自己的各种潜能。
他认为教育不是单单为了整体的正确性,更是为了在学生个性中激发重要价值方向的发展。
陶行知的这一思想,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尤其体现了学校应怎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校应该从根本上改变过度关注成绩的现状。
学校应该遵循陶行知的思路,为学生提供一个实现个性发展的空间。
只有将学生放在中心,考虑到他们各种潜能和种类的个性需求,才能成功地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
在学术和活动方面,学校应定期举办各种专业展览和课外活动比赛,鼓励学生优化自我,增强实践技能和的创新意识。
三、倡导多元化文化的包容性多元化文化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主张教师要广泛了解学生不同文化背景的信息,尊重他们的个性和习惯,并探索如何创造不同文化背景学生的友善环境。
他主张我们要抵制歧视和偏见,推动多元化的文化环境,增强文化自信,培养自强自立的精神。
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学校也应该强调包容性和多元化。
谈陶行知思想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
谈陶行知思想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一、陶行知思想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一)陶行知思想影响校园文化的内涵陶行知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教育家,在中国教育史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呼唤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时代,陶行知思想更加辉煌,呈现出非常强大的生命力。
陶行知所形成的创新教育思想完美地适应了当下,教育事业发展至今陶行知思想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培养越来越多的创新人才,充分发挥他们在教育中的积极指引作用。
在陶行知思想的影响下,今天的校园文化形成了以社会主义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内涵,以民族文化为基础,文化优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更能充分体现出人文素养和内涵。
(二)陶行知思想影响校园文化的演进陶行知是一位杰出的人民教育家,也是中国教育创新产业的先驱。
在反对传统教育和异化教育的斗争中,他逐渐形成了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创新过程体系。
在中国教育理论宝库中,他所形成的独特的创新教育理念占据了至高无上的地位,更为中国教育事业做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
和谐的校园文化的创立亦应该做到与时俱进。
所谓和谐校园文化是指在原有优秀校园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合作,创造和发展,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校园文化形成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将推动校园文化的进程,适应时代,与时俱进。
二、陶行知思想可以增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功能(一)校园文化建设的社会化功能其次,有利于挖掘教育生活资源,有利于促进继续教育,有利于充分发挥社会化的教育作用。
事实上,社会生活教育的要素更有利于发挥教育的突出作用。
但是,人们并不能清晰认识这一点。
社会化生活的教育作用难以充分发挥,人们也就在探索生活中的各种教育资源过程中举步维艰。
一方面,陶行知的思想使得生活中的教育资源得到更加完好的利用,使得其教育功能更加充分的发挥;另一方面,由于对教育的强调,他的思想可以使得生活得到不断促进和改善,使得社会生活不断进步发展。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功能“行动是中国教育的开始,创造是中国教育的完成”,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是一种基于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创新思想。
陶行知教学思想研究——以晓庄师范和育才学校为例的开题报告
陶行知教学思想研究——以晓庄师范和育才学校为例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陶行知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和政治家,被誉为“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奠基人”。
他的教育思想具有深远的影响,对今天教育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晓庄师范和育才学校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两所著名学校,也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要实践基地。
因此,对陶行知在晓庄师范和育才学校中的教学思想进行研究,既有重要意义,又具有应用前景。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陶行知在晓庄师范和育才学校中的教学思想及其实践的深入研究,探讨其对中国近代教育的贡献,以及对当今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启示作用。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1) 了解并梳理陶行知教学思想的演进过程;(2) 分析陶行知教学思想在晓庄师范和育才学校的具体实践过程,并探讨其教育思想在实践中的取得了何种成果和启示;(3) 探究陶行知教育思想在今天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借鉴意义。
2. 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通过对陶行知的著作和相关文献资料的梳理和分析,了解其教育思想的演进过程和具体表现。
(2) 历史研究法:通过对晓庄师范和育才学校的历史沿革和教育实践的梳理和分析,了解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实践中的应用和成果。
(3) 比较研究法:通过将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当今国内外教育理论和实践进行比较分析,探究其对当今教育的借鉴意义。
四、研究意义和预期目标本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和预期目标:(1) 加深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解和认知,掌握其教育思想的演进过程和特点。
(2) 研究陶行知教育思想在晓庄师范和育才学校中的实践,了解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和成效,为今天教育实践提供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3) 探究陶行知教育思想在今天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重要地位和借鉴意义,促进今天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五、研究计划在完成本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首先,开展文献研究和历史研究,了解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演进过程和晓庄师范和育才学校的历史及其教育实践。
谈陶行知思想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
谈陶行知思想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民主战士,他的思想对于推动中国现代化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陶行知思想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和方向,能够积极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
陶行知思想是以“以人为本”、“尊重个性”、“自由发展”、“劳动教育”、“民主管理”等思想为主要内容。
这些思想所强调的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来制定教育计划和教育方式。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这些思想能够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深入发展。
首先,以人为本能够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
校园文化是学校各种文化元素的总和,它是一个学校整体形象的集中体现。
如果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能够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发展,就能够创造一个有温度的校园,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当学生们有了安全感和归属感,就能够更加积极地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并且愿意为校园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其次,尊重个性能够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多样化发展。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都具有不同的人格、特点和能力,所以校园文化建设不能一刀切,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性,让他们能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价值,体现自己的才能和魅力。
在校园文化中,不同的个性和特点能够相互交融,使得校园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再次,自由发展能够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性和多元化。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生能够享受到自由发展的权利,这能够激励学生的创新和思考,使校园文化更具主题性和多元化。
同时,自由发展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增强他们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
而这种能力的提高,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最后,民主管理能够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治理的民主化和规范化。
学校是一个社会组织,需要民主管理来促进各方面的顺利运行。
因为民主管理能够增强学生对学校的认同和参与感,让他们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
而且,民主管理有利于制定科学化和规范化的校园文化建设方案,让校园文化更好地服务于学校的目标和行动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陶行知中学
• 北京市陶行知中学,一九 六三年建校的公立完全中 学,位于海淀、西城、朝阳 三区交界的北三环中路北 太平庄,是海淀教改实验 区的东部窗口校。 • 学校现为:陶行知教育思 想实验基地;国科普教育 创新示范校;北京市书法 协会书法教育实验学校; 北京市金帆书画院美术教 育实验学校;全国青少年 纲要实施示范校;海淀区 精神....
生活即教育
• 真正的生活教育是“以生 • 陶行知所说的“教育”不 活为中心的教育”,是 是以学校为整体的狭义教 “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 育,而是包括学校教育在 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 内的整个社会生活的广义 必需的教育。教育与生活 教育。陶行知所说的“生 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 活”是整个自然界和人类 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 社会生活的总体,是人类 结合才能发生作用。教育 一切实践活动的总称。 以生活为前提,不与实际 “生活即教育”不是说生 生活相结合的教育不是真 活等同于教育,而是说教 正的教育。陶行知坚决反 育与生活经历同一个过程, 对没有“生活做中心”的 教育离不开生活生活即教 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 育Leabharlann 社会即学校”的基本主张是:
“要让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地方、每一个生 活单位都担负起学校的职能,把整个社会作为一 个大学校。同时,学校必须突破围墙之限,要与 整个社会联系起来,实行开放式办学,这样才能 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
真正把学校放到社会大环境中去办,使学校和社会 息息相关,学校不再是生活的附庸,而是成为了 社会生活的必需。 生活与教育融为一体地办学,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 育的作用。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与校园文化
陶行知的生平
• 陶行知(1891~1946),原名文浚,后改名知行、行知。 • 祖籍绍兴会稽,生于安徽歙县。 • 幼入私塾,15岁入歙县崇一学堂。1908年考入杭州教会办广济医学 堂。当得悉要入教会之学生方可去医院免费实习时,愤而退学。1910 年考入南京金陵大学文学系。 • 1914年毕业后考取公费留学,先后获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和哥伦比亚大 学科学和文学硕士学位,成为美国著名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之学生。 • 1918年,任南京高师(后改东南大学)教授、教务长兼教育专修科主任。
陶行知的教育实践
• 1923年,与同仁姚文采先生创办南京安徽公学 • 1927年3月15日,创办了我国第一所试验乡村师 范学校,因为地点晓庄村,故称晓庄师范。 • 1929年春,陶先生又派晓庄学生李友梅、吴庭荣、 蓝九盛等到淮安创建新安小学,该校推行生活教 育理论的实践。 • 1939年7月20日,在四川省重庆市合川县草街子 凤凰山上一个古圣寺里,创办了重庆育才学校。
陶行知生平
• 1922年7月提出教育要“自新、常 新、全新”和“自主、自立、自动” 之主张,并参加《新教育》杂志编 辑工作,后任该杂志主编。 1926年发起组织“中华平民教育促 进会”,编写《平民千字课本》, 推广平民教育。1929年发表《中华 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 书》,倡导乡村教育运动。次年3 月在南京创办“晓庄试验乡村师范 学校”,提出“生活即是教育、社 会即是学校”等理论;10月在萧山 湘湖创办“浙江省立乡村师范学 校”。 • 1934年发起“科学下嫁”运动,从 事科学普及工作。次年组织生活教 育社,创办山海工学团,倡导“教 学做合一”教育活动。“一二· 九” 运动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 提倡国难教育、战时教育,在重庆 先后创办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 1945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当选为 中央委员兼民主教育委员会主任委 员,主办《民主》周刊。 1946年7月病逝于上海。毛泽东同 志题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著有《中国教育改造》、《中国大 众教育问题》、《古庙敲钟录》等。 现已出版《陶行知教育文选》、 《陶行知全集》等。
社会即学校
• 学校即社会,就好像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里 捉来关在笼子里一样。它从一个小的学校去把社 会所有的一切都吸收进来,所以容易弄假。社会 即学校则不然,它是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 使它任意翱翔,是要把学校的一切伸展到大自然 里去。” • 陶行知主张学校教育的范围不在书本,而应扩大 到大自然、大社会和群众生活中去,向大自然、 大社会和群众学习,使学校教育和改造自然、改 造社会紧密相连,形成真正的教育。
教学做合一
• 有相当多的教师“只会教授,只会拿一本书 要儿童来读他,记他,把那活泼的小孩子做个 书架子,字纸篓”。也就是说,教育界普遍存 在着以教师为中心,以教为中心的现象。陶 行知反对以“教”为中心,主张“教学做合 一”,这就从教学方法上改变了教、学、 做的分离状态,克服了书本知识与生活实 践脱节、理论与实际分离的弊端,是教学 法上的一大改革。
•
• • •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包括三个基本观点:
• 生活即教育 • 社会即学校 • 教学做合一 •
生活即教育
• “生活即教育”的主旨包括: • 生活决定教育,有什么样的生活便有与之相应的 教育,教育是供人生需要、为了生活向前向上的 需要的,只有在生活中求得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 育; • 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文字、书本只是生活的 工具,不是生活的本身,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产 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育的意义在于生活 的变化,因此生活教育的内容是随生活的变化而 不断发展的;“生活即教育”是终身教育,是与 个人生活共始终的教育。
教学做合一
•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方 法论,是为批判传统单一的教授法,反对教师 “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和学生“读死书、 死读书、读书死”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提出的教学 方法论。 • 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 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个方 面,而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 • 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 事情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 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 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 的是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