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机间的串口双向通信设计说明
单片机双机串口通信
单片机双机串口通信在现代电子技术领域,单片机的应用无处不在。
而单片机之间的通信则是实现复杂系统功能的关键之一。
其中,双机串口通信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通信方式。
什么是单片机双机串口通信呢?简单来说,就是让两个单片机能够通过串口相互交换数据和信息。
想象一下,两个单片机就像是两个小伙伴,它们需要交流分享彼此的“想法”和“知识”,串口通信就是它们交流的“语言”。
串口通信,顾名思义,是通过串行的方式来传输数据。
这和我们日常生活中并行传输数据有所不同。
在并行传输中,多个数据位同时传输;而在串行传输中,数据一位一位地按顺序传送。
虽然串行传输速度相对较慢,但它所需的硬件连线简单,成本较低,对于单片机这种资源有限的设备来说,是一种非常实用的通信方式。
在进行单片机双机串口通信时,我们首先要了解串口通信的一些基本参数。
比如波特率,它决定了数据传输的速度。
就像两个人说话的快慢,如果波特率设置得不一致,那么双方就无法正常理解对方的意思,数据传输就会出错。
常见的波特率有 9600、115200 等。
还有数据位、停止位和校验位。
数据位决定了每次传输的数据长度,常见的有 8 位;停止位表示一个数据帧的结束,通常是 1 位或 2 位;校验位则用于检验数据传输的正确性,有奇校验、偶校验和无校验等方式。
为了实现双机串口通信,我们需要在两个单片机上分别进行编程。
编程的主要任务包括初始化串口、设置通信参数、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
初始化串口时,我们要配置好相关的寄存器,使其工作在我们期望的模式下。
比如设置波特率发生器的数值,以确定合适的波特率。
发送数据相对来说比较简单。
我们将要发送的数据放入特定的寄存器中,然后启动发送操作,单片机就会自动将数据一位一位地通过串口发送出去。
接收数据则需要我们不断地检查接收标志位,以确定是否有新的数据到来。
当有新数据时,从接收寄存器中读取数据,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在实际应用中,单片机双机串口通信有着广泛的用途。
比如在一个温度监测系统中,一个单片机负责采集温度数据,另一个单片机则负责将数据显示在屏幕上或者上传到网络。
双机间的串口双向通信设计
双机间的串口双向通信设计双机间的串口双向通信设计是一种常见的数据传输方式,常用于微控制器与外设之间的通信。
在这种设计中,一台计算机或控制器作为主机发送数据,另一台计算机或设备作为从机接收数据。
下面将详细介绍双机间串口通信的设计流程和步骤。
1.串口选择首先,需要确定双机间通信所采用的串口类型,常见的串口包括RS232、RS485、USB等。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串口类型。
2.硬件连接在确定好串口类型后,将两台计算机或控制器的串口通过串口线连接起来。
一般来说,主机的发送线(TX)连接到从机的接收线(RX),主机的接收线(RX)连接到从机的发送线(TX)。
确保连接稳固可靠。
3.通信协议通信协议是双机间串口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规定了数据的格式、传输方式和传输顺序等信息。
常见的通信协议有ASCII码、Modbus、CAN 等。
根据通信需求选择合适的通信协议,并确保双方的通信协议一致。
4.数据打包与解包在数据传输之前,需要将要发送的数据打包成一定的格式。
例如,可以使用数据头、命令、校验码等字段将数据组织起来。
接收方在接收到数据之后,需要将数据进行解包,还原出原始数据。
5.数据传输流程数据传输的流程一般包括发送方发送数据和接收方接收数据两个步骤。
发送方在发送数据之前,需要先打包数据,然后通过串口发送数据包。
接收方在接收到数据后,需要先解包数据,然后进行相应的处理。
6.错误检测与纠错在进行双机间串口通信时,为了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可以采用一些错误检测和纠错的方法。
例如,可以使用CRC校验或奇偶校验等方式进行数据的完整性检测。
如果发现数据错误,可以采取相应的纠错措施。
7.控制流程在双机间串口通信中,还可以通过控制流程来控制通信的开始和结束。
例如,可以通过发送方发送控制字节来告知接收方数据的开始和结束。
接收方在接收到控制字节后,根据控制字节进行相应的处理。
8.实时性要求在一些实时性较高的应用中,需要考虑数据传输的实时性。
单片机单片机课程设计-双机串行通信
单片机单片机课程设计-双机串行通信单片机课程设计双机串行通信在当今的电子信息领域,单片机的应用无处不在。
而双机串行通信作为单片机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协同工作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持。
一、双机串行通信的基本原理双机串行通信是指两个单片机之间通过串行接口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
串行通信相较于并行通信,具有线路简单、成本低、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在串行通信中,数据是一位一位地按顺序传输的。
常见的串行通信协议有 UART(通用异步收发器)、SPI(串行外设接口)和 I2C(内部集成电路)等。
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我们主要采用 UART 协议来实现双机串行通信。
UART 协议包括起始位、数据位、奇偶校验位和停止位。
起始位用于标识数据传输的开始,通常为逻辑 0;数据位可以是 5 位、6 位、7 位或 8 位,具体取决于通信双方的约定;奇偶校验位用于检验数据传输的正确性,可选择奇校验、偶校验或无校验;停止位用于标识数据传输的结束,通常为逻辑 1。
二、硬件设计为了实现双机串行通信,我们需要搭建相应的硬件电路。
首先,每个单片机都需要有一个串行通信接口,通常可以使用单片机自带的UART 模块。
在硬件连接方面,我们将两个单片机的发送端(TXD)和接收端(RXD)交叉连接。
即单片机 A 的 TXD 连接到单片机 B 的 RXD,单片机 B 的 TXD 连接到单片机 A 的 RXD。
同时,还需要共地以保证信号的参考电平一致。
此外,为了提高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我们可以在通信线路上添加一些滤波电容和上拉电阻。
三、软件设计软件设计是实现双机串行通信的核心部分。
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我们使用 C 语言来编写单片机的程序。
对于发送方单片机,首先需要对 UART 模块进行初始化,设置波特率、数据位、奇偶校验位和停止位等参数。
然后,将要发送的数据放入发送缓冲区,并通过 UART 发送函数将数据一位一位地发送出去。
对于接收方单片机,同样需要对 UART 模块进行初始化。
单片机实现双机通信自己的
单片机实现双机通信自己的单片机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可以实现各种功能。
双机通信是指两台或多台计算机通过网络或其他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的过程。
在很多应用中,需要使用单片机实现双机通信,以实现数据传输和信息交换等功能。
单片机实现双机通信的基本原理是通过通信端口(例如串口或网络接口等)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使用一些通信协议来规定数据的格式和传输的方式。
下面是一种基于串口通信的单片机双机通信的实现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通信的硬件配置。
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串口连接两台单片机,其中一台设置为发送方,另外一台设置为接收方。
发送方将待发送的数据通过串口发送出去,接收方则接收这些数据。
在单片机程序代码的编写方面,我们需要首先配置串口的通信参数,例如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奇偶校验等。
这些参数需要在发送方和接收方进行一致配置,以保证数据的正确传输。
接下来,我们需要实现发送和接收的程序。
首先,发送方需要将待发送的数据存储在发送缓冲区中,然后通过串口将数据发送出去。
接收方则需要实时监听串口接收缓冲区中是否有数据到达,并将接收到的数据存储在接收缓冲区中。
另外,为了保证数据的正确传输,通常还要实现一些数据校验机制,例如奇偶校验、循环冗余校验(CRC)等。
这些校验机制可以用于检测和纠正数据传输中的错误。
在程序编写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程序的稳定性和容错性。
例如,在发送方发送数据时,可能会遇到发送缓冲区已满的情况,此时需要实现相应的处理机制,例如等待一段时间后再次发送。
同样,在接收方接收数据时,也可能会遇到接收缓冲区溢出的情况,此时需要及时处理,以避免数据的丢失。
最后,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一些高级的功能,例如数据压缩、加密、数据传输速度的控制等。
这些功能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进行实现。
总之,单片机实现双机通信是一项复杂的任务,需要考虑到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的因素。
在程序编写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通信参数的配置、发送和接收的程序编写、数据校验、稳定性和容错性等方面的问题。
多设备共用串口代码设计
多设备共用串口代码设计多设备共用串口是指多个设备共享同一个串口进行数据通信的方式。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一台计算机需要同时连接多个外部设备,但是计算机的串口数量有限。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设计一种多设备共用串口的代码,让多个设备通过同一个串口与计算机进行通信。
要实现多设备共用串口,首先需要了解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
串口通信是一种通过串行接口进行数据传输的方式。
在计算机中,串口通信一般通过RS-232接口来实现,而在嵌入式系统中,常常使用UART接口来进行串口通信。
在多设备共用串口的代码设计中,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1. 设备的地址管理:每个设备都需要有一个唯一的地址,以便计算机能够区分不同的设备。
可以使用一个字节来表示设备地址,这样可以允许最多有256个设备。
2. 数据帧的格式:为了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需要设计一种数据帧的格式。
数据帧一般包括起始位、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等。
在设计数据帧格式时,需要考虑到不同设备之间的通信需求,以及数据的传输速率等因素。
3. 设备的控制和状态管理:在多设备共用串口的代码设计中,需要考虑到设备的控制和状态管理。
每个设备都有自己的控制命令和状态信息,需要设计相应的数据结构来管理这些信息。
4. 数据的传输和接收:在代码设计中,需要考虑到数据的传输和接收。
可以使用中断方式来进行数据的传输和接收,这样可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
5. 错误处理:在多设备共用串口的代码设计中,需要考虑到错误处理。
当数据传输过程中出现错误时,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以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
在实际的应用中,可以将多设备共用串口的代码设计成一个库函数,供其他程序调用。
这样可以提高代码的复用性和可维护性。
总的来说,多设备共用串口是一种实现多个设备共享同一个串口进行数据通信的方式。
通过合理的代码设计和数据管理,可以实现多设备之间的高效通信。
这种方式在工业控制、自动化设备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
串口双机uart通信的工作原理
串口双机uart通信的工作原理串口双机UART通信是一种常见的通信方式,它可以实现两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
UART是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的缩写,它是一种串行通信协议,常用于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在串口双机UART通信中,两台计算机之间通过串口连接,通过串口发送和接收数据。
串口双机UART通信的工作原理是,两台计算机之间通过串口连接,其中一台计算机作为发送端,另一台计算机作为接收端。
发送端将数据通过串口发送给接收端,接收端通过串口接收数据。
在发送数据之前,发送端需要将数据转换为串行数据,并将其发送给接收端。
接收端接收到数据后,需要将其转换为并行数据,以便计算机进行处理。
串口双机UART通信的实现需要使用串口通信协议。
串口通信协议是一种规定了数据传输格式和传输速率的协议,它可以确保数据的正确传输。
在串口双机UART通信中,常用的串口通信协议有RS-232和RS-485。
RS-232是一种点对点通信协议,常用于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RS-485是一种多点通信协议,常用于多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
串口双机UART通信的优点是,它可以实现两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而无需使用网络连接。
这种通信方式可以在没有网络连接的情况下进行数据传输,适用于一些特殊的应用场景。
此外,串口双机UART通信的传输速率较快,可以满足一些对数据传输速度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
串口双机UART通信是一种常见的通信方式,它可以实现两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
在实现串口双机UART通信时,需要使用串口通信协议,并确保数据的正确传输。
此外,串口双机UART通信具有传输速度快、适用于特殊应用场景等优点。
单片机双机通信实验报告
单片机双机通信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 了解单片机之间的串口通信原理;
2. 掌握单片机之间的双机通信方法;
3. 实现单片机之间的数据互相传输。
实验器材:
1. 单片机开发板(两块);
2. USB转串口模块(两个);
3. 杜邦线若干;
4. 电脑。
实验步骤:
首先,将单片机开发板和USB转串口模块进行连接,具体的连接方法如下:
1. 将USB转串口模块的TXD引脚连接到单片机开发板的RXD引脚上;
2. 将USB转串口模块的RXD引脚连接到单片机开发板的TXD引脚上;
3. 将USB转串口模块的GND引脚连接到单片机开发板的GND引脚上;
4. 将USB转串口模块的VCC引脚连接到单片机开发板的VCC引脚上。
接下来的步骤如下:
1. 打开两台电脑上的串口调试助手软件,并分别将波特率设置为相同的数值(例如9600);
2. 在一台电脑上,发送数据给另一台电脑。
具体的操作是在串口调试助手软件上输入要发送的数据,然后点击发送按钮;
3. 在另一台电脑上,接收来自第一台电脑发送的数据。
具体的操作是在串口调试助手软件上点击接收按钮,然后可以看到接收到的数据。
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可以看到,单片机之间成功地实现了数据的双向传输。
一台单片机发送的数据可以被另一台单片机接收到。
实验总结:
本实验通过串口通信的方式实现了单片机之间的双机通信。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方便地实现单片机之间的数据互相传输,可以用于各种应用场景,如传感器与控制器之间的数据传输等。
同时要注意,串口通信的波特率要设置一致,否则数据将无法正确接收。
单片机的双机串口通信原理
单片机的双机串口通信原理单片机的双机串口通信原理是通过串口连接两个单片机,使它们能够进行数据的传输和通信。
串口是一种常见的通信方式,它使用两条信号线进行数据的传输:一条是串行数据线(TXD),用于发送数据;另一条是串行接收线(RXD),用于接收数据。
通过串口通信,两个单片机可以进行双向的数据传输,实现信息的互相交流和共享。
在双机串口通信中,一台单片机充当主机(Master),另一台单片机充当从机(Slave)。
主机负责发起通信请求并发送数据,从机负责接收并响应主机发送的数据。
通信过程中,主机和从机需要遵守相同的协议和通信规则,以确保数据的正确和可靠传输。
双机串口通信的主要步骤如下:1. 端口初始化:在双机串口通信开始之前,两台单片机的串口端口需要初始化。
主机和从机需要设置相同的波特率(Baud Rate),数据位数(Data Bits)、停止位数(Stop Bits)和校验方式(Parity Bit),确保两台单片机之间的通信能够正常进行。
2. 数据发送:主机将要发送的数据写入到串口发送寄存器中,然后通过串口发送线路将数据位一位一位地发送给从机。
主机发送完所有数据位后,等待从机的响应。
3. 数据接收:从机通过串口接收线路接收主机发送的数据位,然后将接收到的数据位存放在串口接收寄存器中,等待从机的处理。
4. 数据处理:从机接收到主机发送的数据后,根据通信协议和通信规则进行数据处理。
从机可能需要对数据进行校验、解析和执行相应的操作,然后将处理结果写入到串口发送寄存器中,以供主机进行相应的处理。
5. 响应发送:从机将处理结果写入到串口发送寄存器中,然后通过串口发送线路将数据位一位一位地发送给主机。
从机发送完所有数据位后,等待主机的进一步操作。
6. 数据接收:主机通过串口接收线路接收从机发送的数据位,然后将接收到的数据位存放在串口接收寄存器中,等待主机的处理。
7. 数据处理:主机接收到从机发送的数据后,根据通信协议和通信规则进行数据处理。
单片机双机串行实验报告
单片机双机串行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单片机实现双机串行通信功能,掌握串行通信的原理、方法和程序设计技巧。
实验原理:双机串行通信是指通过串行口将两台单片机连接起来,实现数据的传输和互动。
常用的串行通信方式有同步串行通信和异步串行通信。
异步串行通信是指通过发送和接收数据时的起始位、停止位和校验位进行数据的传输。
而同步串行通信是指通过外部时钟信号进行数据的同步传输。
实验器材:1.两台单片机开发板(MCU7516)2.两个串口线3.两台计算机实验步骤:1.将两台单片机开发板连接起来,通过串口线连接它们的串行口。
2.在两台计算机上分别打开串口调试助手软件,将波特率设置为相同的数值(例如9600)。
3.在编程软件中,编写两个程序分别用于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
4.在发送数据的程序中,首先要设置串口的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校验位,并将数据存储在缓冲区中。
然后利用串口发送数据的指令将数据发送出去。
5.在接收数据的程序中,同样要设置串口的参数。
然后使用串口接收数据的指令将接收到的数据存储在缓冲区中,并将其打印出来。
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实验,我们成功地实现了单片机之间的双机串行通信。
发送数据的单片机将数据发送出去后,接收数据的单片机能够正确地接收到数据,并将其打印出来。
实验中需要注意的是,串口的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校验位必须设置为相同的数值。
否则,发送数据的单片机和接收数据的单片机无法正常进行通信。
同时,在实验之前,需要了解单片机开发板支持的串口通信相关的指令和函数。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单片机之间的双机串行通信原理和方法。
掌握了串口的设置和使用方法,以及相关的指令和函数。
在实验中,我们学会了如何通过串行口实现数据的传输和互动,为今后的单片机应用和开发打下了基础。
同时,我们还发现,双机串行通信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例如,可以通过串行通信实现两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或者实现单片机与计算机之间的数据收发。
串口双机uart通信的工作原理
串口双机uart通信的工作原理串口通信是一种常见的通信方式,它通过串行通信将数据传输到另一个设备中。
串口通信可以使用不同的物理连接方式,例如RS-232、RS-485和UART等,本文将重点介绍串口双机UART通信的工作原理。
UART是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的缩写,它使用两线制进行全双工通信,一根线用于发送数据,另一根线用于接收数据。
UART通过发送和接收数据包,将信息传输到两个设备之间。
在串口双机通信中,两个设备都需要配置成UART模式,以便进行双向通信。
串口双机UART通信的工作原理如下:1.首先,两个设备必须连接到同一个串口,以便进行通信。
每个设备都必须配置为UART模式,并设置相同的波特率、停止位和校验位。
2.一旦两个设备都准备好了,它们就可以开始通过UART通信来交换数据包。
每个数据包都包含了数据和特定的控制字符,例如起始位、停止位和校验位等。
3.当一个设备要向另一个设备发送数据时,它会将数据包发送到UART发送缓冲区中,然后开始发送数据。
一旦数据被发送出去,接收设备将数据包从UART接收缓冲区中读取,并按照特定的协议处理数据包。
如果数据包正确无误,接收设备会向发送设备发送确认信号,告诉它可以继续发送数据。
4.如果发送设备收到确认信号,它会继续发送数据,直到所有数据都被发送完毕。
如果接收设备发现数据包有错误,它会向发送设备发出拒绝信号,告诉它重新发送数据。
5.一旦所有数据都被发送完成,整个过程就结束了。
两个设备可以继续进行其他操作,例如重新发送数据或等待新的数据包。
串口双机UART通信具有简单、可靠、稳定等特点。
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之间的通信,例如计算机、电视、手机、家电等。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校验位等参数,以确保通信的稳定和可靠。
总之,串口双机UART通信是一种成熟的通信方式,它通过简单的物理连接和软件协议,实现了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
对于需要进行串口通信的应用来说,串口双机UART通信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单片机_双机通信
单片机_双机通信在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下,单片机已经成为了许多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各种应用场景中,单片机需要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以实现信息的传递和交换。
而双机通信作为单片机应用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具有广泛的使用和研究价值。
本文将就单片机的双机通信进行详细阐述。
单片机作为嵌入式系统的核心部件,主要负责信息的处理和控制任务。
双机通信即指通过串行通信或并行通信方式,实现两个或多个单片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和互动。
双机通信的实现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灵活性,实现分布式处理,充分发挥多个单片机的优势。
一、串行通信的双机通信方式串行通信是一种逐位传输数据的通信方式,适用于简单、低速度的通信需求。
在双机通信中,串行通信通常采用两根传输线分别传送数据和时钟信号。
通过在不同的时间段传输不同的位,实现数据的传输。
串行通信的优点在于线路简单,成本低。
在双机通信中,可以利用串行通信实现两个单片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和控制。
通过一定的通信协议,可以准确地控制数据的传输顺序和时机,保障通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并行通信的双机通信方式并行通信是一种同时传输多个位的通信方式,适用于高速、大容量的通信需求。
在双机通信中,可以通过并行通信实现多个单片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和互动。
并行通信的优点在于传输速度快,适合传输大量数据。
在双机通信中,通过并行通信可以实现多个单片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和共享。
通过并行通信总线,各个单片机可以同时传输和接收数据,实现高效的通信和协同工作。
三、双机通信的应用实例双机通信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以智能家居系统为例,双机通信可以实现各个设备之间的信息传递和控制。
通过单片机之间的双机通信,可以实现智能家居系统中各个设备的联动和协同工作,提高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和用户体验。
另外,双机通信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通过单片机之间的双机通信,可以实现工业自动化系统中各个设备的数据采集、传输和控制。
实时的双机通信可以高效地监控和控制工业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51单片机双机通信原理(一)
51单片机双机通信原理(一)51单片机双机通信简介•什么是51单片机双机通信•双机通信的作用和应用场景基本原理•单片机串口通信原理–串口通讯协议–数据帧的构成•串口通信的硬件连接–引脚连接方式–串口信号格式设置单向通信实现•主从模式–主机发送数据–从机接收数据•编程实现–主机端程序设计–从机端程序设计双向通信实现•主从模式–主机发送数据–从机接收数据–主机接收数据–从机发送数据•编程实现–主机端程序设计–从机端程序设计通信协议的设计•自定义通信协议–协议的格式–数据的解析与封装高级功能扩展•多机通信实现•数据加密与解密•异常处理与误码纠错总结•51单片机双机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式•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双机通信的进一步应用展望简介51单片机双机通信是指使用51系列单片机实现两台或多台单片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双机通信可以实现在多个单片机之间传递数据、完成控制指令的下发、数据的采集和处理等功能。
在各种电子设备和嵌入式系统中,双机通信被广泛应用,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和协同工作,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智能化水平。
基本原理单片机串口通信原理串口通信是一种将数据通过串行线路进行传输的通信方式。
在51单片机的串口通信中,常用的是UART(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通信协议。
UART通信采用的是异步传输方式,数据按照固定的数据帧格式进行传输。
串口通信的硬件连接在51单片机的串口通信中,需要将主机和从机的UART引脚连接起来。
常用的连接方式是通过一对直线的串行数据线(TXD和RXD)连接主从机,其中TXD是发送数据的引脚,RXD是接收数据的引脚。
为了确保数据的正确传输,还需要进行串口信号格式的设置,包括波特率、数据位数、停止位数和校验位等。
单向通信实现主从模式在单向通信中,主机负责发送数据,从机负责接收数据。
主机通过串口发送数据帧,从机通过串口接收数据帧,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编程实现在主机端程序设计中,需要配置串口通信的参数,并使用串口发送数据的相关函数来发送数据。
双机串行通讯设计实验报告
双机串行通讯设计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双机串行通讯设计实验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双机串行通讯设计,实现两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掌握串行通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二、实验原理串行通讯是指信息逐位地按顺序传送的通信方式。
串行通讯的优点是只需一对逻辑线路即可完成数据传输,可以减少硬件成本和物理排布空间。
而并行通讯需要多对逻辑线路,更加复杂。
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两台计算机分别作为发送端和接收端。
数据通过串行通讯线路逐位传输,接收端按照发送端发送的顺序恢复数据。
具体步骤如下:1.确定双机串行通讯的物理连接方式,例如通过串口线连接两台计算机的串行端口。
2.在发送端,将待传输的数据进行串行化处理,即将数据逐位拆分成一个个比特,按照一定的传输格式进行编码。
3.将编码后的数据按照一定的速率逐位地通过串行线路发送到接收端。
4.在接收端,根据发送端的传输格式,逐位地接收并解码数据。
5.接收端将解码后的数据进行处理,恢复为原始数据。
三、实验步骤和结果1.硬件连接:使用串口线将两台计算机的串行端口连接起来。
2.软件设置:在两台计算机上分别进行串口的设置,确定串口的参数(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等)一致。
3.发送端设计:编写发送端的程序,将待传输的数据进行串行化处理,并按照约定的传输格式进行编码。
4.接收端设计:编写接收端的程序,根据发送端的传输格式,逐位接收和解码数据,并进行恢复处理。
5.实验测试:分别在发送端和接收端运行程序,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测试。
通过观察接收端接收到的数据是否与发送端发送的数据一致来验证通讯是否成功。
实验结果显示,通过双机串行通讯设计,发送端的数据能够成功传输到接收端,并且接收端能够正确解码和恢复数据,实现了双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四、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双机串行通讯的设计,实现了两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实验结果表明串行通讯的设计和实现是可行的。
串行通讯具有硬件成本低、占用空间少等优点,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被广泛使用。
单片机双机通信原理
单片机双机通信原理双机通信是指通过单片机(Microcontroller,MCU)系统中的串行通信接口,在两个单片机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和交换的过程。
其中一个单片机被定义为主机(Master),另一个被定义为从机(Slave)。
双机通信可以实现不同单片机之间的数据共享和协作,使得系统具备更高的可靠性、灵活性和性能。
在双机通信的原理中,主机负责发起通信和控制通信过程,从机负责接收主机发送的指令并执行相应的操作。
通信的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主机初始化:主机在通信开始前需要进行初始化设置,包括选择合适的通信波特率(Baud Rate),设置通信参数和接收/发送缓冲区等。
2. 建立连接:主机通过发送一个特定的请求信号来与从机建立通信连接。
请求信号可以是一个特定的命令码或者特定的数据帧。
3. 从机响应:从机接收到主机发送的请求信号后,通过发送一个响应信号来回复主机。
响应信号可以是一个应答码或者相应的数据帧。
4. 数据传输:一旦建立了连接并完成了响应过程,主机和从机可以开始进行数据传输。
主机通过发送数据帧给从机,从机则接收并处理这些数据。
5. 错误处理: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数据错误或者通信错误。
主机和从机通过相应的机制(如校验和)来检测和处理这些错误,以保证通信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6. 断开连接:当数据传输完成后,主机和从机可以通过发送断开连接的信号来结束通信过程。
断开连接的信号可以是特定的命令码或者特定的数据帧。
总的来说,双机通信的原理是通过主机和从机之间的串行通信接口进行数据传输和交换。
通过建立连接、数据传输和断开连接等步骤,实现两个单片机之间的数据共享和协作。
这种通信方式广泛应用于各种嵌入式系统中,如智能家居系统、工业自动化系统等。
单片机双机之间的串行通信设计
单片机双机之间的串行通信设计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专业方向课程设计报告题目:单片机双机之间的串行通信设计单片机双机之间的串行通信设计一.设计要求:两片单片机利用串行口进行串行通信:串行通信的波特率可从键盘进行设定,可选的波特率为1200、2400、4800和9600bit/s。
二、方案论证:方案一:以两片51单片机作为通信部件,以4*4矩阵键盘作为数据输入接口,通过16个不同键值输入不同的信息,按照51单片机的方式3进行串口通信,从机采用中断方式接收信息并按照通信协议改变波特率或者用I/O口输出、CD4511译码、数码管显示相关数据,整个系统的软件部分采用C语言编写。
方案二:整个系统的硬件设计与方案一样,但是通信方式采用方式一进行通信,主从机之间的访问采用查询方式,数据输出直接由单片机的译码程序输出译码数据,同时软件编写采用汇编语言。
两种方式从设计上来说各有特色,而且两种方式都应该是可行的。
方案一中按照方式三通信可以输出九位数据而方式一只能输出八位数据,但就本题的要求来说方式一就可以了。
主从机之间的交流采用中断方式是一种高效且保护单片机的选择,但是相比之下本人对查询方式的理解更好一些。
数码管的显示若采用CD4511译码则直接输出数据就可以了,但是这样会增加硬件陈本,而且单片机的资源大部分都还闲置着,所以直接编写一段译码程序是比较好的做法。
另外在软件编写上,采用C语言在后续设计中对硬件的考虑稍少一些,换言之采用汇编可以使自己对整个通信过程及单片机的部分结构有更清晰地认识所以综合考虑采用方案二。
三、理论设计:采用AltiumDesigner绘制的原理图(整图)本系统主要包括五个基本模块:单片机最小系统(包括晶振电路、电源、复位电路及相关设置电路)、4*4矩阵键盘、功能控制电路、数据显示电路、波特率更改指示电路。
本设计的基本思路是通过控制口选择将要实现的功能,然后矩阵键盘输入数据,单片机对数据进行处理(加校验码、设置功能标志位),然后与从机握手,一切就绪之后后就开始发送数据,然后从机对接收数据校验,回发校验结果,主机根据校验结果进行下一步动作,或者重发,或者进入下一数据的发送过程,然后按照此过程不段循环,直到结束。
单片机双机之间的串行通信设计
单片机双机之间的串行通信设计1.引言单片机双机之间的串行通信是指两个或多个单片机之间通过串口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的过程。
串行通信是一种逐位传输数据的方式,与并行通信相比,它占用的硬件资源更少,且传输距离较远。
本文将介绍单片机双机之间串行通信的设计过程,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编程。
2.硬件设计串行通信需要使用到两个主要的硬件部件:串口芯片和通信线路。
串口芯片负责将要发送或接收的数据转换成串行数据流,并通过通信线路进行传输。
通信线路通常包括两根传输数据的线路(TX和RX)、地线和时钟线。
2.1串口芯片的选择常用的串口芯片有MAX232、MAX485、CH340等。
选择合适的芯片需要考虑通信距离、通信速率、系统的功耗等因素。
对于较短的通信距离和较低的通信速率,可以选择MAX232芯片;而对于长距离通信和较高的通信速率,可以选择MAX485芯片。
2.2通信线路设计通信线路的设计需要考虑信号的传输质量和抗干扰能力。
通常使用双绞线或者屏蔽线路来减小信号的串扰和干扰。
对于短距离通信,双绞线即可满足需求;而对于长距离通信,需要采用屏蔽线路来减小串扰和干扰。
3.软件设计串行通信的软件设计主要包括通信协议的制定和数据包的格式规定。
3.1通信协议的选择通信协议是指数据传输的一套规则和约定,它规定了数据的格式、传输顺序、误码校验等内容。
常用的通信协议有UART、RS232、SPI、I2C等。
UART是最常用的通信协议,它一般使用异步通信方式,并具有较高的通信速率和稳定性。
3.2数据包的格式规定数据包是一组有意义的数据的集合,它包括起始位、数据位、停止位和校验位等。
起始位用于标识一个数据包的开始,通常为逻辑低电平;数据位用于存储要传输的数据;停止位用于标识数据包的结束,通常为逻辑高电平;校验位用于检测数据传输过程中是否发生错误。
校验位可以是奇校验、偶校验、无校验等。
4.实验步骤4.1连接硬件根据硬件设计部分的要求,将串口芯片和通信线路连接到单片机上。
双机串行通信的设计与实现
双机串行通信的设计与实现一、设计要求1.单机自发自收串行通信。
接收键入字符,从8251A的发送端发送,与同一个8251A的接收端接收,然后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2.双机串行通信,在一台PC机键入字符,从8251A的发送端发送给另一台PC机,另一台PC机的8251A的接收端接收,然后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二、所用设备IBM-PC机两台(串行通信接口8251A两片,串行发送器MC1488和串行接收器MC1489各两片,定时器/计数器8253,终端控制器8259等),串口线一根串行直连电缆用于两台台电脑通过串行口直接相连,电缆两端的插头都是9 针的母插头:三、硬件方案1.设计思想计算机传输数据有并行和串行两种模式。
在并行数据传输方式中,使用8条或更多的导线来传送数据,虽然并行传送方式的速度很快,但由于信号的衰减或失真等原因,并行传输的距离不能太长,在串行通信方式中,通信接口每次由CPU得到8位的数据,然后串行的通过一条线路,每次发送一位将该数据放送出去。
串行通信采用两种方式:同步方式和异步方式。
同步传输数据时,一次传送一个字节,而异步传输数据是一次传送一个数据块。
串口是计算机上一种非常通用设备串行通信的协议。
大多数计算机包含两个基于RS232的串口。
串口按位(bit)发送和接收字节。
尽管比按字节(byte)的并行通信慢,但是串口可以在使用一根线发送数据的同时用另一根线接收数据。
典型地,串口用于ASCII码字符的传输。
通信使用3根线完成:(1)地线,(2)发送,(3)接收。
由于串口通信是异步的,端口能够在一根线上发送数据同时在另一根线上接收数据。
其他线用于握手,但是不是必须的。
串口通信最重要的参数是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奇偶校验。
对于两个进行通行的端口,这些参数必须匹配:RS-232(ANSI/EIA-232标准)是IBM-PC及其兼容机上的串行连接标准。
可用于许多用途,比如连接鼠标、打印机或者Modem,同时也可以接工业仪器仪表。
串口双机uart通信的工作原理
串口双机UART通信的基本原理1. 介绍串口通信是一种常见的数据交互方式,常用于连接计算机和外部设备。
串口双机通信是指两个设备之间通过串口进行数据交互。
其中,UART(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是一种常用的串口通信协议。
2. UART通信的基本原理UART通信基于电子电路的传输原理。
下面将详细解释UART通信的基本原理。
2.1 串口的物理连接两个设备之间的UART通信需要通过串口物理接口连接。
一般来说,串口接口由两个信号线组成:发送数据线(Tx)和接收数据线(Rx)。
这两条线是一对一的关系,即发送数据线连接到接收数据线上。
2.2 数据的传输方式UART通信使用异步传输方式,即数据是按照字节的形式逐位传输的。
每个字节由起始位、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组成。
•起始位:用于指示数据传输的开始。
一般为低电平(0)。
•数据位:用于传输实际的数据。
常用的数据位数有8位。
•校验位:用于检测传输过程中数据的一致性。
常用的校验位有奇偶校验和无校验。
奇偶校验可以检测数据传输过程中的错误。
•停止位:用于标识数据传输的结束。
一般为高电平(1)。
2.3 数据的传输和接收过程UART通信的传输和接收过程如下:1.发送端开始传输数据时,先发送起始位(低电平)。
2.然后按照数据位长度,逐位发送数据。
3.发送完数据位后,发送校验位。
4.最后发送停止位(高电平)。
5.接收端在接收到起始位后开始接收数据。
6.根据数据位长度,逐位接收数据。
7.接收完数据位后,接收校验位。
8.最后接收停止位。
2.4 波特率UART通信中的波特率是指数据传输的速率,即每秒传输的比特数。
波特率越高,传输速度越快。
常用的波特率有9600、115200等。
2.5 时钟同步UART通信中,发送端和接收端需要基于相同的时钟来进行数据的传输和接收。
时钟同步是通过波特率来实现的。
3. 串口双机通信的实现步骤要实现串口双机通信,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硬件连接:将两个设备的串口接口通过串口线连接起来。
实验六——双机串行通信电路与PCB设计
实验课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实验名称:实验六——双机串行通信电路与PCB设计
实验日期:2013 年4月20 日
一、实验目的
掌握串口通信工作原理及程序开发方法,熟悉ARES软件PCB设计过程。
二、实验内容
1、绘制电路原理图,学习双机工程文件建立方法,验证实例6的通信功能;
2、按照图1和表1改画电路接线图,添加接线端子,并定义电源端口;
3、完成实验报告。
三、实验要求
提交的实验报告中应包括 电路原理图和接线图,串口方式1工作原理阐述,双机通信仿真效果图,PCB设计图(3D排版图、光绘文件分层图)及实验小结。
提交实验报告的电子邮件主题及存盘验六。
1、电路原理图和接线图
图1双机串行通信电路原理图、接线图;
其中左机的RXD,TXD端口分别与右机的TXD,RXD端口相连,两机按共地考虑。
2、串口方式1工作原理阐述
串口控制寄存器,SCON(98H)
1主要用于点对点(两机)通信
两机共地利用RS-232C进行电平转换——(1:-5~-15V, 0:+5~ +15V) 3、双机通信仿真效果图,图5为双机通信仿真效果图
图2 双机通信仿真效果图
5、实验小结
通过这次试验我学会了镜像工具的使用,而且通过不断的改正错误知道了数字显示器不能用镜像,否则数字会翻了。
对接线关系(主机TXD、RXD分别与外设RXD、TXD相接)两机共地也有了了解。
熟
悉ARES软件PCB设计过程:掌握串口通信工作原理及程序开发方法。
串口通信工程笔记之协议设计
串口通信工程笔记之协议设计下面设计的串口通信协议用于完成双机互联程序的文件传输功能,简称SPCP。
设计思想基于枕帧传输方式,即在向串口发送数据时是一帧一帧地发送。
为了保证可靠传输,通过握手建立连接,在每一帧的传输中,采用发送/应答/重连/失败方式。
一、帧格式双机互联采用3种帧:控制帧、数据帧与短语帧。
控制帧与数据帧用于文件传输,短语帧用于短消息发送。
1. 数据帧包括帧头、负载数据和校验和。
帧头6个字节,如下图所示,其中count表示负载数据的字节数,Check1表示第2与第3字节校验和。
图1 数据帧头负载数据长count字节,最多不超过0x1000字节。
校验和占2个字节,是对负载数据计算校验和的结构。
2. 控制帧控制帧和控制信号合作完成通信同步与控制任务,它只有帧头,长为6字节。
nPack表示本次传输共发送帧数,便于让接收方控制进度,Check2为第2,3字节的校验和。
当nPack=Check2=0时,表示本次传输结束,当接收方收到该帧时,不管是否已收到应收的帧数,都将结束此次传输。
在没有发生传输错误的情况下,一次传输只会出现两次控制帧,第一次在传输开始时,第二次在传输结束时。
3. 短语帧短语帧中负载均为文本数据。
发送与接收该帧不需要建立连接也没有错误控制,只是在帧头和帧尾插入了同步信号。
图3 短语帧结构二、控制信号为提高通信效率,SPCP使用控制信号进行通信同步、纠错灯各种控制人物。
SPCP定义了6中控制信号:const BYTE SYN[1] = {0x1}; //请求const BYTE ACK[1] = {0x2}; //响应const BYTE RESEND[1] = {0x4}; //重发const BYTE BUSY[1] = {0x7}; //忙const BYTE BYE[3] = {6, 0, 6}; //断开连接const BYTE STR[1] = {0x3}; //短信息同步信号三、数据分帧及数据重组应用程序发送过来的数据作为一个流按SPCP进行分帧,切割后为每帧加上帧头和校验和,放入SPCP内部缓冲区内准备发送;在接收端,分帧的数据去掉帧头重新归到接收缓冲区流,由应用程序接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片机应用课程设计任务书单片机应用课程设计任务书学院名称: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班级名称:学生:学号:题目:双机间的串口双向通信设计指导教师:起止日期:目录一、绪论 (5)1.1设计背景 (5)二、相关知识 (5)2.1 双机通信简介 (5)2.2 单片机AT89C51介绍 (5)2.3串口通信 (6)三、总体设计 (7)3.1 设计要求 (7)四、硬件设计 (8)4.1.整体电路 (8)4.2复位电路 (8)4.3.控制电路 (9)五、软件设计 (9)5.1甲机软件设计 (10)5.2乙机软件设计 (11)六、测试及运行 (13)心得与感受 (15)参考文献 (16)指导教师评语 (17)附录:源程序 (18)一、绪论1.1设计背景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单片机也步如一个新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功能各异的单片机为我们的设计提供了许多新的方法与思路。
对于一些场合,比如:复杂的后台运算及通信与高实时性前台控制系统、软件资源消耗大的系统、功能强大的低消耗系统、加密系统等等。
如果合理使用多种不同类型的单片机组合设计,可以得到极高灵活性与性能价格比,因此,多种异型单片机系统设计渐渐成为一种新的思路,单片机技术作为计算机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由于单片机体积小,系统运行可靠, 数据采集方便灵活,成本低廉等优点,在通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在一些相对复杂的单片机应用系统中,仅仅一个单片机资源是不够的,往往需要两个或多个单片机系统协同工作。
这就对单片机通信提出了更高要求。
单片机之间的通信可以分为两大类:并行通信和串行通信。
串行通信传输线少,长距离传输时成本低,且可以利用数据采集方便灵活,成本低廉等优点,在通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所以本系统采用串行通信来实现单片机之间可靠的,有效的数据交换。
二、相关知识2.1 双机通信简介两台机器的通信方式可分为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双工通信,他们的通信原理及通信方式为:1.单工通信:是指消息只能单方向传输的工作方式。
单工通信信道是单向信道,发送端和接收端的身份是固定的,发送端只能发送信息,不能接收信息;接收端只能接收信息,不能发送信息,数据信号仅从一端传送到另一端,即信息流是单方向的。
通信双方采用单工通信属于点到点的通信。
根据收发频率的异同,单工通信可分为同频通信和异频通信。
2.半双工通信:这种通信方式可以实现双向的通信,但不能在两个方向上同时进行,必须轮流交替地进行。
也就是说,通信信道的每一段都可以是发送端,也可以是接端。
但同一时刻里,信息只能有一个传输方向。
如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有步话机通信等。
3.双工通信:双工通信是指在同一时刻信息可以进行双向传输,和打一样,说的同时也能听,边说边听。
这种发射机和接收机分别在两个不同的频率上能同时进行工作的双工机也称为异频双工机。
双工机的特点是使用方便,但线路设计较复杂,价格也较高。
2.2 单片机AT89C51介绍AT89C51 是一个低功耗,高性CMOS 8 位单片机,片含8k BytesISP(In-system programmable)的可反复擦1000次的Flash只读程序存储器,器件采用 ATMEL公司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技术制造,兼容标准 MCS-51指令系统及80C51引脚结构,芯片集成了通用8位中央处理器和 ISP Flash存储单元功能强大的微型计算机AT89C51可为许多嵌入式控制应用系统提供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
AT89C51 具有如下特点:40个引脚,8k Bytes Flash片程序存储器,256 bytes 的随机存取数据存储器(RAM),32 个外部双向输入/输出(I/O)口,5个中断优先级2层中断嵌套中断,2个16 位可编程定时计数器,2个全双工串行通信口,看门狗(WDT)电路,片时钟振荡器。
另外,AT89C51 可降至 0Hz 静态逻辑操作,支持2种软件可选择节电模式。
空闲模式下,CPU 停止工作,允许 RAM、定时器/计数器、串口、中断继续工作。
掉电保护方式下,RAM 容被保存,振荡器被冻结,单片机一切工作停止,直到下一个中断或硬件复位为止。
AT89C51 芯片DIP双列直插式封装引脚如图 2. 1 所示。
图 2.1 AT89C51 引脚排列2.3串口通信串口通信(Serial Communications)的概念非常简单,串口按位(bit)发送和接收字节。
尽管比按字节(byte)的并行通信慢,但是串口可以在使用一根线发送数据的同时用另一根线接收数据。
它很简单并且能够实现远距离通信。
比如IEEE488定义并行通行状态时,规定设备线总长不得超过20米,并且任意两个设备间的长度不得超过2米;而对于串口而言,长度可达1200米。
典型地,串口用于ASCII码字符的传输。
通信使用3根线完成,分别是地线、发送、接收。
由于串口通信是异步的,端口能够在一根线上发送数据同时在另一根线上接收数据。
其他线用于握手,但不是必须的。
串口通信最重要的参数是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奇偶校验。
串口通信的程序设计也是相对比较简单的,容易上手,串口通信的基本程序框图如下图2.3所示:图2.2 串口通信的程序框图三、 总体设计3.1 设计要求本次设计是用两个单片机(称为甲机和乙机)之间采用方式1双向串行通信。
甲机的K1按键可通过串口控制乙机的LED1点亮,LED2灭,甲机的K2按键控制乙机LED1灭,LED2点亮,甲机的K3按键控制乙机的LED1和LED2全亮。
乙机的K2按键课控制串口向甲机发送按下的次数,按下的次数通过串口显示在甲机P0口的数码管上。
根据以上要求,我所设计的系统框架如图3.1所示:图3.1 系统框架图串口初始化发送或接收读取数据命令等待接收数据Ifbuffer=23? 数据处理及显示关闭串口N四、硬件设计4.1.整体电路根据设计要求,我们在Proteus仿真软件平台下,选取元件at89c51两个、开关四个、LED两个、8位数码管一个以及其它元件若干,画出系统整体电路如图3.2.1所示:图4.1 系统整体电路在电路中,我们将数码管与单片机 U1 的 P0 口连接构成系统的开关记数显式电路的部分;将开关与单片机 P3 接口连接组成系统的按键电路,用来对显示器的控制;LED 的段选端与单片机 U2 的 P2 口连接构成系统的 LED 显示系统;单片机左边部分电路与单片机构成系统的复位电路。
4.2、复位电路将元器件如电路设计图如图 3.2 所示连接并与单片机相连,构成复位电路。
如果实现了灯的亮灭控制,点击图 3.2中的开关,使电路恢复到未开始状态.图 4.2 复位电路4.3.控制电路将开关 K2,K3 分别连接两个反相器,并分别把两个开关连接 P1.0 和 P1.1;将K1连接 P3.2,三个开关接地,此电路为开关分别控制两个LED灯亮。
开关控制电路设计图如图3.2.3所示。
图4.3 控制电路五、软件设计本系统是通过利用AT89c51芯片进行的模拟电路实现的,利用八位晶体显示器来计数乙机的按键按下次数,利用两个LED来给出甲机按键按下的相应动作。
具体过程如下:先初始化显示器和LED,然后甲机或者乙机选择发送或者接收,发送方发送的数据通过缓冲池将数据传递给接收方,接收方接收到数据后,随即给出相应的动作。
双机间的串口双向通信设计的流程图如图5.1所示:图5.1 串口双向通信设计的流程图5.1甲机软件设计本模块主要是甲机的发送和接收程序,发送和接收数据都会在是sbuf缓冲池中,其主要代码如下:switch(NUM) // 甲机发送给乙机的数据{case 1: TRANSPORT('1');break;case 2: TRANSPORT('2');break;case 3: TRANSPORT('3');break;}}}void S() interrupt 4 // 甲机接收乙机发送的数据{if(RI){RI=0;if(SBUF>=0&&SBUF<=9) P0=C[SBUF];else P0=0x00;}甲机的函数流程图如5.2所示:图5.2 甲机流程图5.2乙机软件设计本模块主要是乙机发送并接收甲机的数据,其数据也是在sbuf缓冲池中,主要代码如下:if(K2==0) //乙机发送给甲机的数据{while(K2==0);NumX=++NumX%11;SBUF=NumX;while(TI==0);TI=0;}void S() interrupt 4 //中断{if(RI){RI=0;switch(SBUF) //乙机接收甲机的数据,并给出相应的LED动作,其中LED低电平有效{case'1':LED1=0;LED2=1;break;case'2':LED1=1;LED2=0;break;case'3':LED1=0;LED2=0;break;}乙机程序流程图如下4.2所示:图5.3 乙机流程图六、测试及运行打开Proteus软件,将在keil中建立好的工程打开。
然后将程序编译所生成的.Hex文件烧写到单片机芯片中。
点击甲机的K1按键可发送字符“1”,通过缓冲池,乙机接收到甲机发送的字符“1”,乙机会使LED1点亮,LED2灭,如图6.1所示:图6.1 乙机结果图点击甲机的K1按键可发送字符“2”,通过缓冲池,乙机接收到甲机发送的字符“2”,乙机会使LED2点亮,LED1灭,如图6.2所示:图6.2 乙机结果图点击甲机的K1按键可发送字符“3”,通过缓冲池,乙机接收到甲机发送的字符“3”,乙机会使LED2、LED1均点亮,如图6.3所示:图6.3 乙机结果图点击乙机的K2键,通过sbuf,甲机会记下乙机K2的点击次数,甲机的数码管上就会出现乙机的K2键按下次数的相应的数字,如图6.4所示:图6.4 甲机的数码管显示结果心得与感受两周的课程设计结束了,通过此次课程设计,使我更加扎实的掌握了有关单片机设计方面的知识,在设计过程中虽然遇到了一些问题,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思考,一遍又一遍的检查终于找出了原因所在,也暴露出了前期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和经验不足。
实践出真知,通过亲自动手制作,使我们掌握的知识不再是纸上谈兵。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不断发现错误,不断改正,不断领悟,不断获取。
最终的检验修改环节,本身就是在践行“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知行观。
这次课程设计终于顺利完成了,在设计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最后在不懈的努力下,终于迎刃而解。
在今后社会的发展和学习实践过程中,一定要不懈努力,不能遇到问题就想到要退缩,一定要不厌其烦的发现问题所在,然后一一进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成功的做成想做的事,才能在今后的道路上劈荆斩棘,而不是知难而退,那样永远不可能收获成功,收喜悦,也永远不可能得到社会及他人对你的认可!参考文献[1] 毅峰,龙江.单片机原理及应用[M].:理工大学,2010.[2] 广第.单片机基础[M].:航空航天大学,1999[3] 何立民.单片机高级教程[M].:航空航天大学,2001[4] 堂敏.焕平主编.单片机原理与应用[M].:理工大学,2007.[5] 美明.温动蝉编著.IBM-PC汇编语言程序设计[M].:清华大学,1994.[6] 戴佳.51单片机C语言应用程序设计 [M].:电子工业, 2008[7] 文涛.单片机语言C51典型应用设计[M].:人民邮电, 2005[8] 勇.μVision2单片机应用程序开发指南[M].:科学,2005学生签名:填表日期:年月日指导教师评语成绩评定指导教师签名:填表日期:年月日附录:源程序1.甲机源程序#include<reg51.h>#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define uint unsigned intsbit K1=P3^2;sbit K2=P3^3;sbit K3=P1^1;uchar NUM=0;uchar code C[]={0xc0,0xf9,0xa4,0xb0,0x99,0x92,0x82,0xf8,0x80,0x90}; void Delay(uint ms){uchar i;while(ms--)for(i=0;i<120;i++);}void TRANSPORT(uchar c){SBUF=c;while(TI==0);TI=0;}void main(){P0=0x00;SCON=0x50;TMOD=0x20;TH1=0xfd;TL1=0xfd;PCON=0x00;RI=0;TI=0;TR1=1;IE=0x90;while(1){Delay(100);if(K1==0){NUM=1;}if(K2==0){NUM=2;}NUM=3;}switch(NUM){case 1: TRANSPORT('1');break;case 2: TRANSPORT('2');break;case 3: TRANSPORT('3');break;}}}void S() interrupt 4{if(RI){RI=0;if(SBUF>=0&&SBUF<=9) P0=C[SBUF];else P0=0x00;}}2.乙机源程序#include<reg51.h>#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define uint unsigned intsbit LED1=P2^0;sbit K2=P3^3;sbit LED2=P2^1;uchar NumX=-1;void Delay(uint ms){uchar i;while(ms--)for(i=0;i<120;i++);}void main(){LED1=1;LED2=1;SCON=0x50;TH1=0xfd;TL1=0xfd;PCON=0x00;RI=0;TI=0;TR1=1;IE=0x90;while(1){Delay(100);if(K2==0){while(K2==0);NumX=++NumX%11;SBUF=NumX;while(TI==0);TI=0;}}}void S() interrupt 4{if(RI){RI=0;switch(SBUF){case'1':LED1=0;LED2=1;break; case'2':LED1=1;LED2=0;break; case'3':LED1=0;LED2=0;break;}}.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