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第二课时

合集下载

《观潮》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3篇

《观潮》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3篇

《观潮》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3—5自然段,了解钱塘江大潮汹涌而来的壮观气势,领略这“天下奇观”。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3、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4、体会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1、“潮来之时”是全文的重点,作者写得特别细致。

“浪潮越来越近……颤动起来”,是全文的重点句,充分表现了大潮非凡的气势。

2、启发学生根据课文的描述想象出一幅幅的活动画面,从而形成再造想象的'能力是教学的难点,同时要注重感情朗读。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

讲讲课文按什么顺序记叙了哪些内容?二、讲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1、生自由朗读两遍后告诉老师大潮给你留下什么印象?2、师适时发问:你们从哪些地方看出大潮雄伟、美丽、壮观呢?引导学生说,同时指导朗读。

3、师小结:这些语句都从声音方面写出了潮的壮观,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读出潮的壮观来。

4、师启发:课文除了从声音方面写潮的壮观,还从哪些方面写?怎么写?请同学们自己找一找,说一说,读一读,可以小组讨论。

(生自学)5、学生交流学习情况。

6、师小结:刚才同学们找的这些句子从颜色、形状两方面写出了潮的雄伟壮观,作者采用了比喻的手法,这样写使我们很真实、具体、生动地认识了大潮的壮观。

7、怎样读好这些句子呢?请同学们试着读读,特别要读好你喜欢的句子。

(学生试读后指名读,并交流。

)三、讲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1、自由读,找出写潮壮观的词语,要求标上“*”。

2、交流并板书:漫天卷地、风号浪吼、两丈来高。

3、有感情朗读这一自然段。

四、写作方法指导,习惯培养。

1、学完课文,你觉得文章写得怎样?2、知道作者为什么会写得这样好吗?3、师小结:是呀,正是因为作者细致地观察了钱塘江大潮到来之前、到来之时、到来之后的情景,既留心了江潮不断变化的样子,又留心了江潮发出的声音,既留心了江潮的气势,又留心了观潮人群情绪的变化,因此,读了这篇课文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有如置身与观潮人群中间一样。

《观潮》第二课时 课件(共48张PPT)

《观潮》第二课时 课件(共48张PPT)
部编版 四年级上
1.观 潮
第二课时
于海丰
复习导入:
yán

áng
dùn
盐官镇 屹立 昂首东望 顿 时
dǐng fèi
guàn hào
bēng
鼎 沸 横贯 浩浩荡荡 山崩地裂
zhèn
震动
shà
霎时

余波
学习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 2. 让学生领略钱塘江大潮的壮观与雄伟,激
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重点) 3. 体会作者的心情随着大潮的变化而变化的
潮来后: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恢复平静
课外拓展
课后练习
基础练习



主题探究



拓展提升



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


一、用“√”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昂头(yáng •
á√ng)
震• 动(zh√èn zhèng)
鼎沸(fú (yì
sh√à) qǐ)
潮来时 、 潮来后 。
潮来前:
时间 地点
位置
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
平静
急切
人山人海
潮来时
请快速阅读“潮来时”部分,找出你 最喜欢的描写潮水的语句,并说明理由。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 大潮来时的景象?又是从哪几方面来 描述的?

稍近
再近
更近
声音 样子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
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 —— 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
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看看堤 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7篇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7篇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7篇《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7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以准备和布局支配的形式,对怎样才能到达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领会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宠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2、学习有顺序,抓特点的观看方法,培育留心四周事物,留意积累材料的习惯。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四自然段。

【教学重点】理解文中有关“潮来时”的描写。

【教学预备】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观潮》。

〔齐读课题。

〕教师提问:课文写的是什么潮呢?二、放录像,初步感知“天下奇观”的壮丽与雄奇1、学生看录象。

2、学生谈看录像后的感受。

三、初读课文,理清顺序1、学生自渎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终写什么?2、学生汇报沟通。

四、理解课文内容〔重点学习第二部分“潮来时”。

〕1、学生自渎:边读边画出描写潮水的语句。

2、学生沟通自己宠爱的句子。

〔根据学生的沟通描写潮水的句子,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重点语句,想象录像上的景象,有感情地朗读等手段加深理解体验大潮的惊奇。

〕3、教师小结:把大潮到来时的气概写得多形象,正如预习提示中所说的,把大潮写得有声有色,雄伟壮观,使临其境。

4、按什么顺序写潮水转变的?5、让学生带着无限赞美之情大声朗读这段话。

〔课件出示: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一段话。

〕6、学生自学余下的几段。

五、课堂总结六、放录像让学生整体领会“天下奇观”的非凡气概。

七、布置作业《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6《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课时目标:1、培育学生的想象力,在学生头脑中建立形象,体会大自然壮阔的美及无穷的威力。

2、培育学生边朗读边思索的习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6篇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6篇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6篇《观潮》其次课时教学设计1【设计意图】阅读是同学的独特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同学的阅读实践。

应让同学在主动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索,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有关情境,让同学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所见、所闻、所感,这种实践,在于提高同学的语言运用力量,而且有利于同学感悟文本语言的生动和美丽。

【学习目标】1、学问目标:学会生字新词,重点理解天下奇观、横卧、水天相接、横贯、浩浩荡荡、如同、犹如、山崩地裂等词语的意思。

2、力量目标:动用电教手段,把同学带入情境,关心同学理解课文内容,绽开想象,促进朗读。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使同学了解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壮美、奇怪的自然景观,激发同学喜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使同学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汹涌澎湃、宏伟壮丽。

2、理解并主动积累课文中生动美丽的语言,并读出感情。

【教学难点】使同学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汹涌澎湃、宏伟壮丽。

【课前预备】同学收集钱塘江大潮的图片、资料,老师制作大潮景象的课件。

【教学流程】一、激发爱好,引入课题1、老师前几天让你们去收集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你们收集的结果怎样?同学汇报结果。

2、师: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大潮都会到来的。

那为什么这钱塘江大潮会吸引那么多人来观看呢?今日老师就带着大家到钱塘江大堤上一睹为快。

〔板书:1、观潮〕二、创设情境,体会大潮的到来1、课件播放钱塘江大潮刚来时的情景一: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同学畅谈所见、所闻。

2、出示句子: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似乎闷雷滚动。

可是江面上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改变。

⑴指名朗读。

⑵说说为什么把潮水来时的声音比作闷雷?3、连续播放钱塘江大潮到来时的情景二:此时,你们又看到了怎样的一幅景象?指名说。

出示句子: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消失了一条白线。

第1课《观潮》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1课《观潮》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1课《观潮》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内容:本课为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课《观潮》的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对《观潮》这篇散文的深入阅读和理解,引导学生把握散文的主题思想,欣赏作者的语言表达,同时通过对文中细节的解读,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和欣赏,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教学难点:1. 理解文中一些较为深奥的词汇和句式,如“澎湃”、“浩渺”等。

2. 抓住文章的主旨,理解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3.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发挥想象,感受大自然的壮丽景象。

教具学具准备:1. 课文《观潮》。

2. 教学课件或黑板。

3. 学生笔记本和文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简要回顾《观潮》的主要情节。

2. 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观潮》这篇课文,大家对课文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今天我们要进一步学习这篇课文,深入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新课内容1.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内容。

2.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关键词句,如“澎湃”、“浩渺”等,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

3.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讨论,理解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4. 教师通过课件或黑板,展示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大自然的壮丽景象。

5. 学生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课文中的场景,提高表达能力。

三、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梳理文章的主旨。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互相交流。

四、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写一篇读后感,字数不限。

2. 课后阅读:推荐学生阅读一些与大自然相关的书籍,如《大自然的诗篇》、《森林报》等。

2023最新-《观潮》第二课时教学实录(最新6篇)

2023最新-《观潮》第二课时教学实录(最新6篇)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实录(最新6篇)《观潮》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作者是赵宗成、朱明元,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分享的6篇《《观潮》第二课时教学实录》,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观潮》教学实录篇一1、课前,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查阅有关潮汐、潮汛的资料,了解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

2、教学时,可以按照初读—研读—熟读的教学程序,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钱塘江大潮景观之奇。

很多学生对课文描绘的景象比较陌生,教学时应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置身其中,感受大潮的雄伟、壮观。

3、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联系上下文体会生词在文中的意思;能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还可以动手作记号,提出难以理解或觉得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同时要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顺序(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

4、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以多种形式反复朗读课文,体会江潮的变化,体验观潮者心情的变化。

教师可以“天下奇观”的“奇”字为突破口,引导学生抓住有关语句深入研读。

如,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江潮的变化,体会钱塘潮之“奇”,然后交流阅读的体会。

学生交流时,教师可以从大潮的声音和形态的变化两方面进行引导:从“隆隆的响声”“闷雷滚动”“山崩地裂”“颤动”“风号浪吼”等词语中感受江潮的声威及其变化过程;通过“宽阔”“横卧”“横贯江面”“白浪翻滚”“奔腾西去”“漫天卷地”等词语体会江潮的形状和气势。

第3、4自然段中,对潮来时的过程描写非常精彩,可以引导学生重点朗读这一部分。

在充分读的基础上,让学生相互交流自己喜欢的语句是哪些,为什么喜欢这些语句,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品味鉴赏这些写得具体形象的语句。

如,可以用“浪潮越来越近,犹如战马飞奔而来”与课文中的原句进行比较,体会作者是如何把江潮写得更加形象的。

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衬托之笔,关注作者对观潮者神态、动作的描写,如,“人山人海”“昂首东望”,“人声鼎沸”“踮着脚”,“又沸腾起来”,从中体会观潮人的惊喜之情,从另一个角度体会钱塘江大潮之奇。

四年级语文上册1 观潮 第二课时课件

四年级语文上册1 观潮 第二课时课件

起初,声音像什么?
闷雷滚动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 好像闷雷滚动。
比喻 将“潮声”比作“闷雷”,
暗示了钱塘潮宏大的气势。
后来,响声怎样?
闷雷滚动 越来越大 山崩地裂
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夸张
充分表现了钱塘江大潮非凡的气势。
赏潮形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 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 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 腾起来。
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雄伟壮观
间接描写、侧面烘托潮之“奇”
明其序
读中思考
潮来时
请你说说从潮的声音和形态的变化可以看出作 者是按怎样的顺序观潮的。
你能找出表示这一观察顺序的词语吗?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 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 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 腾起来。
结构梳理
潮来前 风平浪静 人山人海


下 声音:闷雷滚动 越来越大 山崩地裂

潮来时
奇 形状:一条白线 白色城墙 白色战马
顺序:远——近

潮来后 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恢复平静
气势宏大、壮观
写法小结
1.按照事物本身的发展变化顺序有重点地叙述; 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重点突出,条理分明。
2.在描写景物时,我们可以运用直接描写来体 现景物特点,用间接描写来进行烘托,这样双管齐 下,会使景物描写更加生动形象。

第1课《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课件)-四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_1

第1课《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课件)-四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_1
观潮
第二课时
四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读一读
复习回顾
奇观 农历 据说 宽阔 人山人海 滚动 顿时 犹如 齐头并进 山崩地裂 霎时 余波 依旧
说一说
复习回顾
本文记叙了一次 观潮 的盛况。课文是按 潮来前 、 潮来时 、 潮来后 的 时间 顺序描写了钱塘江大潮雄奇 壮美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钱塘江大潮奇观的惊叹与热爱。
想象一下,“山崩地裂”是怎样的响声呢? 生活中你听到过哪些“山崩地裂”的声音?
读了这句话,我仿佛听到了潮水奔腾的声音。那潮涌的声 音就像一架飞机从我头顶上飞过时发出的声音一样,震耳欲聋!
学习提示
三、品读重点词句,想象潮去后的画面。
朗读第5自然段,思考:潮过后,江面是一番怎样的景 象?试着找出重点词语进行分析。
潮也就有了一个预期的时间安排,我就是按照这个发生潮汛的时间表赶来的。
然而我还是来晚了——大的潮汐已经过去,小的潮汐正在从江口涌来。即便这
样,看那滚滚而来的潮汐依然是汹涌澎湃的样子,像是一道竖立起的洪峰,又像
是一道横截大江的水坝,翻滚着、咆哮着、以排山倒海之威力、波澜壮阔地直涌

过来。潮浪所到之处,涛声如惊雷在汹涌的水面上滚动,浪花飞溅,大有叱咤风 云、雷霆万钧之能势!
声音 形态
声音 隆隆的响声 响声越来越大
如同山崩地裂
远处 水天相接的地方 移来
再近些
越来越近
江面
变化 风平浪静
出现了一 条白线
逐渐拉长、变粗, 白浪翻滚,形成 犹如千万匹白色
横贯江面
两丈多高的水墙 战马齐头并进
由远到近
边读边想象画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两丈”有多高?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课《观潮》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课《观潮》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课《观潮》第二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观潮》这篇课文描写了我国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语言优美,富有文学韵味。

本文通过描绘潮水的变化,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和伟大。

课文第二课时,将进一步深入解读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的写作技巧,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自然景观有一定的认知。

但在文学鉴赏方面,还需加强指导和培养。

本节课将通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学会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伟大,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2.难点: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氛围,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提高团队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插图、潮水变化的动画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大自然景观图片、音乐等,用于营造教学氛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同时,播放轻柔的音乐,营造宁静的教学氛围。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阅读结束后,请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

3.操练(15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

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讨论结束后,各组派代表进行分享。

教师点评: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和指导,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1《观潮》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1《观潮》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教案:《观潮》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 学习并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和语言的生动性。

2. 分析课文结构,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和写作技巧。

3. 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分析课文的写作特点,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2. 分析课文的写作特点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具学具准备:1. 课文《观潮》文本。

2. 生字词卡片。

3. 教学PPT或黑板。

4. 学生作业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 引导学生思考: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观潮》,那么你们对潮汐有什么了解呢?二、生字词学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朗读并记忆。

2.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对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3. 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三、课文分析(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韵律和节奏。

2. 学生自主分析课文的结构,总结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和写作技巧。

3. 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指导,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四、实践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生字词,用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进行创作。

2.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创作的成果和体验。

3. 教师对学生的创作进行点评和指导,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方法,写一篇观察事物的短文。

2. 学生完成作业,教师进行批改和反馈。

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观潮》。

2. 在黑板上列出课文中使用的生字词,并进行标注和解释。

作业设计:1. 完成作业要求,学生需要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方法,写一篇观察事物的短文。

小学语文四年级第1课《观潮》第2课时一课三单

小学语文四年级第1课《观潮》第2课时一课三单
学习任务三引导学生诗文结合,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学习任务四通过课堂小练笔,目的是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将学到的写法转化成语言实践能力。练笔训练设置星级,降低了难度,增强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提高学生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作品的能力,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思考。
练习单
一、按原文填空
午后(),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看不出有什么变化。()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人群又沸腾起来。
1.搜集有关钱塘江大潮形成原因的资料。(结合课后资料袋)
2.搜集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诗句或古文。
二、阅读质疑
1.钱塘江大潮为什么被称为“天下奇观”,到底奇在哪?
2.读了课文,我还要在上课时努力弄懂下面的问题:
设计目的及依据:
预习是自己独立地接受新知识,独立地阅读和思考的过程,这就要求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在阅读教科书时,只有经过独立思考,才能搞清思路,抓住要点,解决难点。预习加强了新旧知识的联系,使新旧知识组成合乎逻辑的知识体系,这也有助下一步的学习。在第二课时的预习中侧重于搜集相关资料,丰富课外知识。以核心问题为读懂课文的钥匙,激发学生认真读文学文的积极性。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观潮》第二课时“一课三单”
教学内容
《观潮》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印象深刻的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美。
2.借助文本,想象潮水的样子,体会潮水的雄伟壮观,并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3.读诗歌《浪淘沙》(其七),能从课文中找出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
预习单
一、资料搜集
评价标准:
☆ 能从多角度写出阵雨的景象。
☆☆ 不仅多角度,还能用上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

《观潮》精选课件(第二课时)

《观潮》精选课件(第二课时)

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
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
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
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
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
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
对比句子: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大意:农历八月,钱塘江的潮水涌来,发出震耳欲 聋的巨响。数丈高的浪头拍向岸边的山石,又反弹 回来。片刻之间,潮水便向大海退去,但它卷起的 座座沙堆却留了下来,像雪堆一样洁白无瑕。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唐]刘禹锡
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
——[宋]范仲淹
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天来。
习惯。
对比句子:
速度快
浪多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潮水涌来的浩大场面
比喻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壮观景象 非凡气势
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
浪潮高 声音响 气势大 余波久 ……
课文共五个自然段,先总后分,结构清晰,层次 分明。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江面景象的变化之大、 动静的对比之强,无不体现着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 观,表达了作者对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的惊叹与 热爱。
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 2.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养成提笔就练字的
对比句子:
速度快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观潮》第二课时

《观潮》第二课时

《观潮》第二课时《观潮》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3—4自然段,了解钱塘江大潮汹涌而来的壮观气概,领略这“天下奇迹”。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看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适应。

3、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4、体会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颂扬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难点]1、“潮来之时”是全文的重点,作者写得专门细致。

让学生充分体会大潮专门的气概,感受如临其境。

2、启发学生依照课文的描述想象出一幅幅的活动画面,从而形成再造想象的能力,同时要注重感情朗读。

[多媒体设计]1、教学平台:多媒体网络课室。

2、教师自制网络软件(基于WEB)。

3、预备相关资料(文字、图片、声音、视屏)[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切入课文1、谈话引入:上一节课我们讲到了“天下奇迹”是什么?2、《观潮》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呢?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3、谁来说说“潮来前”当时的情形与人们的心情如何样?板书:“人山人海”“仰头东望”4、但是到了“午后一点左右”呢?人们又如何样?学生读出相应的句子(1)形容声音:“闷雷滚动”(2)描写心情:“潮来了”(学生比读,说明急切心情);“踮”(学生示范,说明人多)“沸腾”(学生示范,说明快乐)5、人们的心情如此急切,想必同学们也快等不急了吧!好,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领会一下“潮来时“的雄壮壮观、磅礴气概。

二、创设情形,激发爱好1、视屏导入,感受情形(1)、[课件]视屏放映“潮水”片段录像。

(2)、发挥想象,当时的潮水是如何样的气概磅礴?(3)、学生互相说感想。

2、引入课文,精读句子(1)齐读课文: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想象,那我们来看看作者是如何样来描写的呢?请大伙儿读课文。

(2)选读课文:读出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并说说理由。

(3)、逐句分析,感受壮观。

A、找出描写声音的词语或句子:(板书:声)“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课件]放声音,体会“山崩地裂”的声音。

再读句子B、找出描写颜色的词语或句子:(板书:色)“白色”[课件]放图片,感受颜色再读句子C、找出描写形状的词语或句子:(板书:形)“白浪翻动”、“白色城墙”[课件]放图片,直观形状。

观潮第二课时教案范文(4篇)

观潮第二课时教案范文(4篇)

观潮第二课时教案范文(4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以下是作者收集整理的观潮第二课时教案内容(精选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观潮第二课时教案篇1观潮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16个生字:潮、称、盐、笼、罩、蒙、薄、雾、昂、沸、贯、旧、恢、屹、鼎、崩。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3.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的景象,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按照观潮顺序记叙景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景象,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教学准备:1.有关钱塘江大潮的图片或录像。

2.搜集、查阅有关潮汐、潮汛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见过潮起潮落吗?在哪儿见过?2.世界上涨潮的地方不计其数,其中不乏着名的潮水。

然而像我国钱塘江大潮那样雄伟壮观,千百年来令人赞叹不绝的,却不多见。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见识见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共同感受江潮那气势磅礴、雄伟壮观的景象。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齐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把不会读的字词标出来。

.学习本课生字词。

教师指导字音、字形。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思考:(1.)钱塘江大潮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雄伟、壮观、气势磅礴)(2.)看看有没有自己不懂的或认为重要的、需要提请大家深入理解的问题。

(3).师生共同讨论:为什么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三、学习第1、2自然段。

请学生起来读1、2自然段,思考:潮来前钱塘江是什么样子的?前来观潮的人们是什么表现?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二.深入理解,学习第3、4、5自然段。

1.齐读第3、4自然段,找出描写钱塘江大潮声音和形态的语句,把能体现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的语句画下来,读一读,仔细体会。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7篇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7篇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7篇《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7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能力:①用校园网,互联网络自主查寻收集资料拓宽学生视野,让学生了解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

逐步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习的意识。

②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自主学习的能力。

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③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情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难点:学习作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教学过程:一、引入谈话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观。

我们盼望着能亲眼看到这一奇景。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观潮》。

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了解了什么?(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通过阅读课文,展开想像的翅膀,来感受大自然创造的奇异景象。

二、自主探究,发现问题通过预习,我们读懂了什么?提出预习中不懂的问题。

三、网络探究、协作商量(一)老师归纳出几个问题:1、课文从那几个方面写潮水的特点?2、课文怎样写大潮声音,形态的变化。

3、课文按什么顺序来描写大潮的。

(二)分小组协作学习(重点为第二个问题),给出学习方法:1。

读:找出描写大潮的优美语句有感情地朗读。

2。

看:利用校园网、互联网查看相关图片、录象、文字资料。

3。

做:小组协作制作电子作品。

4。

讲:自己来作导游按江面平静潮水涌动潮头西去顺序描述出来。

四、汇报表演,解决问题1、教师指导制作步骤:网络浏览查寻相关资料。

第二课时-观潮

第二课时-观潮

样子
江面还是风平浪静,过了一会响 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 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
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 拉长,变粗,横贯 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 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 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 飞奔而来。
样子
江面还是风平浪静,过了一会响声越来越 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
样子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样子 比较句子
1.浪潮越来越近,犹如战马飞奔而来。
2.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3.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样子 比较句子
1.浪潮越来越近,犹如战马飞奔而来。
把意思说完整了
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
除了写大潮的样子和声音之外,作者还抓住了 什么来表现表现了大潮的神奇和壮观呢?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 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 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 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 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江面还是风平浪静,过了一会响声越来越 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
样子 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样子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两丈?
1丈=10/3米≈3.33333333.......米。 两丈≈6.7米
间接描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在描写大潮来时的景象时是按什么顺序、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展示主题二:品读语句
说一说你认为体现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的句子,进行赏析并有感情地读一读。
展示主题三:我也能写
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一场雷雨或焰火场景。
1、作者在描写大潮来时的景象时是按什么顺序、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2、找出你认为体现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的句子,并进行赏析。
3、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一场雷雨或焰法:反复品读课文,讨论下列问题:
1、说一说你认为体现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的句子,分析理解并有感情地读一读。
2、根据展示要求,完成小练笔。
等级评定:☆
当 堂
反 馈
【展示课导学】
定向导学·互动展示
课堂
元素
导学
流程
自研自探环节
合作探究环节
展示提升·质疑评价
总结归纳环节
自 学 指 导
程 序、要 求
互 动 程 序
内 容、形 式
展 示 方 案
方 案、建 议
随堂笔记
成果记录、知识生成、规律总结
再读文本 理清思路
内容:再读文本,把握文章结构层次
学法:
思考:作者在描写大潮来时的景象时是按什么顺序、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分享与交流
A.两人小对子:
作者写景是按照什么顺序、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挑战与冲刺
B.互助组能体现钱塘江大潮宏伟、壮观的句子有哪些?找出并赏析。
准备与预展
C、共同体:
①抽签:老师给出抽签顺序,确定本组展示方案。小组长分工。
②预展:
各组同学积极预展,要求准备充分,重点突出,体现特色。
展示主题一:理清文章思路
西安惠安中学高效课堂八年级语文导学案
班级:组名:姓名:
编制人:李战峰审核人:齐亚霓日期:编号:48
【自研课导学】
自研预习:《观潮》(第二课时):
自我感悟:再读课文,把握本文的写作顺序,找出表现钱塘江潮雄伟壮观的语句并进行品味。
·学习目标:1、学习作者按照观潮顺序记叙景物的写作方法。2、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