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4.4.1《氨》课件(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337b054be6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47
思考与交流
(1)引发喷泉实验的操作是什么? 打开止水夹,挤压胶头滴管的胶头。
(2)氨为什么会形成喷泉? 氨极易溶于水,使圆底烧瓶内压强减小,烧杯内的水 进入圆底烧瓶中,形成喷泉。
(3)溶液为什么变为红色? 氨能与水反应生成碱而使酚酞溶液变红。
(4)烧瓶内气体若为CO2 ,能否看到喷泉?为什么? 烧瓶内的气体与烧杯、滴管内的液体需满足什么 条件才能形成喷泉?能否举一些例子。 CO2在水中溶解度不大,不能形成喷泉。气体需易溶于该 溶液或能与该溶液反应,从而减小烧瓶内压强。
实 验4-8
喷泉实验.f4v
如图所示,在干燥的圆底烧瓶里充满氨,用带有玻璃管 和滴管(滴管里预先吸入水)塞子塞紧瓶口。倒置烧瓶,使 玻璃管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预先在水中滴加几滴酚酞溶 液),打开止水夹,轻轻挤压滴管,使少量水进入烧瓶中, 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烧杯里的水由 玻璃管进入烧瓶, 形成红色的喷泉。
由上述材料你知道铵盐有什么性质?
2、铵盐(由NH4+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1)物理性质:易溶于水,大部分溶于水吸热。 (2)化学性质:
①铵盐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NH4HCO3 = NH3↑+ H2O + CO2 ↑
NH4Cl = NH3↑+ HCl↑
氯化铵受热易分解产生氨气,但也易在试管 口与氯化氢重新反应,故不用于制备氨气。
⑵反应装置:固+固加热型
⑶净化装置: 常用碱石灰等碱性干燥剂。
注意:不能用酸性干燥剂
如浓H2SO4、P2O5等; 不能用无水CaCl2来干燥NH3
⑷收集:向下排空气法
(3) 实验室制备氨气
⑸验满:
①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变蓝。 ②蘸有浓HCl的玻璃棒接近试管口,产生白烟。
高中化学 必修一 :4.4.1《氨》课件(人教版必修1)
2.使容器内外产生较大的压强差的两 类情况
(1)容器内气体极易溶于水或容器内气 体易与溶液中的溶质发生化学反应。
例如:
气体 吸收剂
HCl NH3
水或 NaOH溶
液
水、 盐酸
CO2、Cl2、 H2S、SO2 NaOHΒιβλιοθήκη 液NO2+ O2水
(2)容器内的液体由于受热挥发(如浓盐 酸、浓氨水、酒精等)或发生化学反应,产 生气体。
NH3·H2O。
②NH3·H2O 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反应的化学 △
方程式为:NH3·H2O=====NH3↑+H2O。
③氨水呈弱碱性,原因是(用电离方程 式表示)
NH3·H2O NH4++OH-。
(2)氨与酸的反应 蘸取浓氨水和浓盐酸的两支玻璃棒靠近时 产生白烟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HCl===NH4Cl 。 (3)氨的催化氧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NH3的性质,通过氨气 的实验室制取也考查了NH4+和OH-的反应,解 题的关键是第②种方法和第①种相似,只是铵盐
【答案】 A
互动探究
若将A项中NaHCO3换为NaOH能形成喷泉吗? 换为水呢?
【提示】 将NaHCO3换为NaOH可以形成喷 泉,因CO2能溶于NaOH溶液;但若换为水则不能 形成喷泉,因CO2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
变式训练
1.如图所示,锥形瓶内盛有 气体X,滴管内盛有液体Y。若挤 压胶头滴管,使液体Y滴入锥形瓶
(2)发生装置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3)由于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因此收 集氨气时,导管应插入试管的底部;
高中化学_4.4.1《氨》课件人教版必修一
第四节 氨 硝酸 硫酸(一)
氮的固定(fixation of nitrogen):
将空气中游离的氮转变为氮的化合物 的方法叫做氮的固定。
豆科植物根瘤菌固氮; 氮 自然固氮 的 打雷放电条件下固氮。 固 定 人工固氮: 合成氨
一、氨(NH3): 1.氨的物理性质: 颜色: 无色 气味: 有刺激性气味 状态: 气体 密度: 比空气的密度小 水溶性:极易溶于水(1:700)
打开止水夹, 轻轻挤压胶头滴 管,使少量的水 进入烧瓶。观察 并描述现象。 NH3 水
酚酞
【实验现象】 : 烧杯中的水进入烧 瓶中,形成红色的 喷泉。 ——“喷泉实验”
①烧瓶里为什么会形成喷泉? ②胶头滴管的作用是什么? ③烧瓶中的溶液为什么变成红色?
①烧瓶内外产生压强差。
②引发“喷泉”实验 ③水溶液呈碱性,有OH-离子存在。
NH3· H2O=== NH3↑+H2O
【探究实验】:
往烧杯中加 2-3 滴浓盐酸 , 在烧杯上盖上滤纸 ,在滤纸 中间加上 2-3 滴浓氨水。用激 光笔从侧面照射。 现象:烧杯中产生大量的白 烟,有丁达尔现象。
⑵氨与酸反应:
NH3+HCl==NH4Cl (白烟)
——此反应可检验NH3或HCl
2.氨气的化学性质: ⑴氨与水反应: NH3+H2O NH3· H2O 一水合氨
氨的溶解更主要的是化学反应。 氨溶于水时,大部分氨与水结合, 形成一水合氨(NH3· H2O)。
NH3· H2O可以部分电离形成NH4 和OH ,所以氨水显弱碱性。
NH3· H2O
NH3+H2O
+
NH4
NH3· H2O
++OH-
氮的固定(fixation of nitrogen):
将空气中游离的氮转变为氮的化合物 的方法叫做氮的固定。
豆科植物根瘤菌固氮; 氮 自然固氮 的 打雷放电条件下固氮。 固 定 人工固氮: 合成氨
一、氨(NH3): 1.氨的物理性质: 颜色: 无色 气味: 有刺激性气味 状态: 气体 密度: 比空气的密度小 水溶性:极易溶于水(1:700)
打开止水夹, 轻轻挤压胶头滴 管,使少量的水 进入烧瓶。观察 并描述现象。 NH3 水
酚酞
【实验现象】 : 烧杯中的水进入烧 瓶中,形成红色的 喷泉。 ——“喷泉实验”
①烧瓶里为什么会形成喷泉? ②胶头滴管的作用是什么? ③烧瓶中的溶液为什么变成红色?
①烧瓶内外产生压强差。
②引发“喷泉”实验 ③水溶液呈碱性,有OH-离子存在。
NH3· H2O=== NH3↑+H2O
【探究实验】:
往烧杯中加 2-3 滴浓盐酸 , 在烧杯上盖上滤纸 ,在滤纸 中间加上 2-3 滴浓氨水。用激 光笔从侧面照射。 现象:烧杯中产生大量的白 烟,有丁达尔现象。
⑵氨与酸反应:
NH3+HCl==NH4Cl (白烟)
——此反应可检验NH3或HCl
2.氨气的化学性质: ⑴氨与水反应: NH3+H2O NH3· H2O 一水合氨
氨的溶解更主要的是化学反应。 氨溶于水时,大部分氨与水结合, 形成一水合氨(NH3· H2O)。
NH3· H2O可以部分电离形成NH4 和OH ,所以氨水显弱碱性。
NH3· H2O
NH3+H2O
+
NH4
NH3· H2O
++OH-
高中化学 4.4.1氨和铵盐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将一块普通的棉布浸在氯化铵的饱和溶液中,片刻之后,取出晾 干就成防火布了。如果将这块经过化学处理的布用火柴去点,会发现 点不着,却会冒出白色的烟雾。你知道这其中所隐含的化学原理吗?
2 新知识·预习探索 学习目标
1.了解氨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氨气的化学性质。 2.理解氨气喷泉实验的原理。 3.掌握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4.了解铵盐的性质及 NH+ 4 的检验方法。
②烧瓶不干燥 ③NH3 未充满烧瓶 ④塞子未塞紧 ⑤由胶头滴管挤入烧瓶内的水太少等。 b.有些气体虽然在水中溶解度不大,但能与某种溶液反应,从而 产生压强差而形成喷泉。 实验反思:形成喷泉一定是形成内外压强差,只要具有了合 适的压强差都会形成喷泉。 c.烧瓶干燥气密好,气体充满切记牢。 挤压胶头要迅速,红色喷泉多妖娆。
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物质的温度
急剧下降,因此常被用作制冷剂。 (4)密度小: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5)喷泉实验
实验 装置
在干燥的圆底烧瓶中充满 NH3,用带有玻璃管和滴管(事先吸有 实验 水)的塞子塞紧瓶口。倒置烧瓶,使玻璃管插入滴有酚酞的盛水
步骤 烧杯中,打开橡胶管上的夹子,挤压滴管上的胶头,使少量水
【答案】 B
6.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闪电时氮气和氧气化合,生成的氮的化合物被植物吸收的过程,
属于自然界氮的固定。( √ ) (2)氨气可以利用排水法收集。( × ) (3)NH3 和 HCl 可以共存于同一个容器中。( × ) (4)氨和铵盐的水溶液都能导电,所以氨和铵盐都是电解质。( × )
4NO+6H2O。
4.铵盐都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 ,与碱反应加热时放出氨气 。
写出氯化铵、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NH4Cl==△===NH3↑ +HCl↑、NH4HCO3==△===NH3↑+H2O↑+CO2↑。
2 新知识·预习探索 学习目标
1.了解氨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氨气的化学性质。 2.理解氨气喷泉实验的原理。 3.掌握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4.了解铵盐的性质及 NH+ 4 的检验方法。
②烧瓶不干燥 ③NH3 未充满烧瓶 ④塞子未塞紧 ⑤由胶头滴管挤入烧瓶内的水太少等。 b.有些气体虽然在水中溶解度不大,但能与某种溶液反应,从而 产生压强差而形成喷泉。 实验反思:形成喷泉一定是形成内外压强差,只要具有了合 适的压强差都会形成喷泉。 c.烧瓶干燥气密好,气体充满切记牢。 挤压胶头要迅速,红色喷泉多妖娆。
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物质的温度
急剧下降,因此常被用作制冷剂。 (4)密度小: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5)喷泉实验
实验 装置
在干燥的圆底烧瓶中充满 NH3,用带有玻璃管和滴管(事先吸有 实验 水)的塞子塞紧瓶口。倒置烧瓶,使玻璃管插入滴有酚酞的盛水
步骤 烧杯中,打开橡胶管上的夹子,挤压滴管上的胶头,使少量水
【答案】 B
6.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闪电时氮气和氧气化合,生成的氮的化合物被植物吸收的过程,
属于自然界氮的固定。( √ ) (2)氨气可以利用排水法收集。( × ) (3)NH3 和 HCl 可以共存于同一个容器中。( × ) (4)氨和铵盐的水溶液都能导电,所以氨和铵盐都是电解质。( × )
4NO+6H2O。
4.铵盐都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 ,与碱反应加热时放出氨气 。
写出氯化铵、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NH4Cl==△===NH3↑ +HCl↑、NH4HCO3==△===NH3↑+H2O↑+CO2↑。
4.4.1《氨》教学课件
上一页
下一页
课堂练习
3.下列关于铵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 )
①所有铵盐中,氮元素化合价都是-3价 ②所有铵
盐都溶于水 ③铵态氮肥不宜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
④铵盐都是离子化合物 ⑤铵盐都能与碱反应,不 能与酸反应 A. ①③④ C.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⑤
上一页
下一页
课堂练习
4.下列方法中,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是( B )
上一页
下一页
新知讲解 一、氨
3.铵盐
(2)铵盐与碱的反应
NH4NO3+ NaOH (NH4) 2SO4 +2NaOH
NaNO3 + NH3 + H2O Na2SO4+ 2NH3 + 2H2O
上一页
下一页
新知讲解 一、氨
4.氨的用途
制铵盐 制硝酸 制医用稀氨水 用作制冷剂
上一页
下一页
制纤维、塑料、染料 氨 制纯碱
NH3 + H2O
上一页
思考交流:氨水中含有哪些粒子?
下一页
新知讲解 一、氨
1.氨的性质
化学性质 (2)与酸反应
上一页
NH3 + HClNH4Cl来自下一页新知讲解 一、氨
1.氨的性质
化学性质 (3)与氧气的反应 (氨的催化氧化)
催化剂
4NH3 + 5O2
4NO + 6H2O
上一页
下一页
新知讲解 一、氨
2.氨的实验室制法
思考与交流
(1)多余的氨气如何处理?
(2)能否用浓H2SO4干燥氨气? (3)为什么不直接用NaOH和NH4Cl反应? (4)如何用浓氨水、NaOH或碱石灰制取少量NH3?
下一页
课堂练习
3.下列关于铵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 )
①所有铵盐中,氮元素化合价都是-3价 ②所有铵
盐都溶于水 ③铵态氮肥不宜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
④铵盐都是离子化合物 ⑤铵盐都能与碱反应,不 能与酸反应 A. ①③④ C.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⑤
上一页
下一页
课堂练习
4.下列方法中,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是( B )
上一页
下一页
新知讲解 一、氨
3.铵盐
(2)铵盐与碱的反应
NH4NO3+ NaOH (NH4) 2SO4 +2NaOH
NaNO3 + NH3 + H2O Na2SO4+ 2NH3 + 2H2O
上一页
下一页
新知讲解 一、氨
4.氨的用途
制铵盐 制硝酸 制医用稀氨水 用作制冷剂
上一页
下一页
制纤维、塑料、染料 氨 制纯碱
NH3 + H2O
上一页
思考交流:氨水中含有哪些粒子?
下一页
新知讲解 一、氨
1.氨的性质
化学性质 (2)与酸反应
上一页
NH3 + HClNH4Cl来自下一页新知讲解 一、氨
1.氨的性质
化学性质 (3)与氧气的反应 (氨的催化氧化)
催化剂
4NH3 + 5O2
4NO + 6H2O
上一页
下一页
新知讲解 一、氨
2.氨的实验室制法
思考与交流
(1)多余的氨气如何处理?
(2)能否用浓H2SO4干燥氨气? (3)为什么不直接用NaOH和NH4Cl反应? (4)如何用浓氨水、NaOH或碱石灰制取少量NH3?
《氨》必修一PPT课件(第4.4.1课时)
高一化学精品课程(人教版)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四节 氨 硫酸 硝酸
第1课时 氨 授课讲师:XXX
目 录 C O N T E N T S
01 学习的目标 02 氨的性质 03 氨的化合物 04 实训与提升
学习的目标
01
PART ONE
办公资源精品系列课程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氨气及喷泉实验,掌握氨气的物理性质,具有证据推理的素养。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氨气的化学性质。 3、能够由实验得到的证据推理出氨水所含的微粒,将宏观现象与微观微粒联系起来。 4、能从元素化合价的角度去分析含氮化合物之间的转化,了解含氮化合物通过氧化还 原反应相互转化。
N2+3H2
催化剂
2NH3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精品课件办公资源 Nhomakorabea品系列课程
四、NH3的制法 2、NH3的实验室制法
(1)装置: 固+固加热型 (类似于氧气的制取装置) (2)试剂: 氯化铵晶体、氢氧化钙固体 (3)原理: 2NH4Cl+Ca(OH)2 △= CaCl2+2H2O+2NH3↑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精品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精品课件
办公资源精品系列课程
三、NH3与氧气的反应
催化剂
4NH3+5O2 △= 4NO+6H2O 氨的催化氧化(接触氧化)
工业制硝酸的基础
红热的铂丝
NH3
O2
无色气体
余气吸收
红棕色气体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精品课件
办公资源精品系列课程
四、NH3的制法
1、NH3的工业制法
高温、高压
一、物理性质
如右图,在干燥的圆底烧瓶里充满氨气, 用带有 玻璃管和滴管(滴管里预先吸入水)的塞子塞紧瓶 口。倒置烧瓶,使玻璃管插入有水的烧杯里(预 先在水里加入少量酚酞试液)。 轻轻挤压滴管,使少量水进入烧瓶,打开橡皮管 上的止水夹,观察现象。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四节 氨 硫酸 硝酸
第1课时 氨 授课讲师:XXX
目 录 C O N T E N T S
01 学习的目标 02 氨的性质 03 氨的化合物 04 实训与提升
学习的目标
01
PART ONE
办公资源精品系列课程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氨气及喷泉实验,掌握氨气的物理性质,具有证据推理的素养。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氨气的化学性质。 3、能够由实验得到的证据推理出氨水所含的微粒,将宏观现象与微观微粒联系起来。 4、能从元素化合价的角度去分析含氮化合物之间的转化,了解含氮化合物通过氧化还 原反应相互转化。
N2+3H2
催化剂
2NH3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精品课件办公资源 Nhomakorabea品系列课程
四、NH3的制法 2、NH3的实验室制法
(1)装置: 固+固加热型 (类似于氧气的制取装置) (2)试剂: 氯化铵晶体、氢氧化钙固体 (3)原理: 2NH4Cl+Ca(OH)2 △= CaCl2+2H2O+2NH3↑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精品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精品课件
办公资源精品系列课程
三、NH3与氧气的反应
催化剂
4NH3+5O2 △= 4NO+6H2O 氨的催化氧化(接触氧化)
工业制硝酸的基础
红热的铂丝
NH3
O2
无色气体
余气吸收
红棕色气体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精品课件
办公资源精品系列课程
四、NH3的制法
1、NH3的工业制法
高温、高压
一、物理性质
如右图,在干燥的圆底烧瓶里充满氨气, 用带有 玻璃管和滴管(滴管里预先吸入水)的塞子塞紧瓶 口。倒置烧瓶,使玻璃管插入有水的烧杯里(预 先在水里加入少量酚酞试液)。 轻轻挤压滴管,使少量水进入烧瓶,打开橡皮管 上的止水夹,观察现象。
4.4.1 氨 课件(人教版化学必修1)
NH4Cl与Ca(OH)2反应,固体与固体反应,因为有水生成,
试管口应向下倾斜,③错误。在浓氨水中加入CaO,CaO 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NH3· H2O分解放出氨气;加热 浓氨水,加快氨气挥发。①是错误的,因为氯化铵分解生 成的NH3与HCl冷却后又生成NH4Cl,不能得到NH3。
[答案]
A
返回
(3)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热,使瓶内酒精汽化也 会发生喷泉。 (4)图1、2导致上部压强减小,图3导致下部压强增 大,人造喷泉及火山喷发均与图3原理相似。
返回
[答案]
水进入烧瓶
(1)①打开止水夹,挤压胶头滴管,使少量
部分NH3溶于少量水中,使圆底烧瓶内压
强减小,烧杯内水喷入圆底烧瓶
②打开止水夹,用热毛巾捂住圆底烧瓶至有气泡 从水中冒出,移去热毛巾 (2)D (3)A (4)减小 增大 3
4.氨的化学性质
返回
5.氨的用途
(1)氨是 氮肥 工业、有机合成工业及制造 硝酸 、
铵盐 和纯碱的原料。
(2)氨易液化,可用作 制冷剂 。
返回
1.关于氨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氨易液化,因此可用作制冷剂 B.氨易溶解于水,因此可用来做喷泉实验
(
)
C.氨极易溶解于水,因此氨水比较稳定(不容易分解) D.氨溶解于水显弱碱性,因此可使酚酞试剂变为红色 解析:氨水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返回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喷泉形成的基本原理,即
圆底烧瓶内与烧杯(或锥形瓶)液面外产生压强差。 (1)图1引发喷泉,只需打开止水夹,挤压胶头滴管 即可。图2则需先打开止水夹,用热毛巾捂圆底烧瓶,发
现有气泡冒出后,移去热毛巾即可。
(2)能在锥形瓶内反应产生气体,使压强大于圆底烧 瓶内压强方可,故应选NH4HCO3和盐酸,其他要么不反 应,要么反应不生成气体或产生气体很少,故不能形成 喷泉。 返回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课件:4.4.1 氨和铵盐
④NH3· H2O 不稳定,受热容易分解:NH3· H2O
典题例解 【例 1】 氨水呈弱碱性的原因是( ) A.通常状况下,氨气的溶解度较大 B.氨水中的 NH3· H2O 电离出少量的 OHC.溶于水的氨气生成的少量 NH3· H2O 全部电离生成 OHD.氨气本身的碱性弱 解析: 氨气是非电解质,氨水之所以导电是因为氨气溶于水生成 + 的 NH3· H2O 部分电离生成 N������4 和 OH-,NH3· H2O 是弱电解质,所以氨 水的碱性较弱。 答案: B
(3)用途: 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是氮肥工业、有机合成工业及制造 硝酸、铵盐和纯碱的原料。氨很容易液化,常用作制冷剂。
2.铵盐 (1)物理性质:都是白色或无色晶体,易溶于水。 (2)化学性质: ①铵盐受热容易分解: NH4Cl NH3↑+HCl↑
NH4HCO3 NH3↑+H2O+CO2↑ ②铵盐还可以与碱反应生成氨气: NH4NO3+NaOH NaNO3+H2O+NH3↑。 + (3)N������4 的检验: ①化学原理:铵盐与碱反应生成氨气。 ②检验方法:把 NaOH 溶液加到某物质的固体或溶液里,加热后 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就可以判断该物质是铵 盐。
第四节
氨
硝酸
硫酸
第 1 课时
氨和铵盐
目标导航
1.了解氨气的物理性质。 2.掌握氨气的化学性质。 + 3.了解铵盐的性质及 NH4 的检验方法。 1.掌握氨水呈现弱碱性的原因。 + 2.了解铵盐的性质,掌握 NH4 的检验方法。
激趣诱思
氨与氯化氢的反应
预习导引
1.氨的性质 (1)物理性质: 氨是没有颜色、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而且溶解速率 快。 常温下,1 体积水大约可溶解 700 体积的氨气,氨气的水溶液叫做 氨水。 (2)化学性质: ①氨溶于水时,发生反应:NH3+H2O NH3· H2O。 a.氨水有弱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或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变蓝。氨水之所以显碱性是因为 NH3· H2O 发生了电离: + NH3· H2O N������4 +OH-。 b.NH3· H2O 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H3· H2O NH3↑+H2O。 ②氨可以与酸反应生成铵盐:如 NH3+HCl ③氨气还可以被氧气氧化:4NH3+5O2 NH4Cl。 4NO+6H2O。
《氨》高一必修一PPT课件(第4.4.1课时)
二、铵盐
⑴铵盐都易溶于水 ⑵铵盐受热易分解
NH4HCO3 = NH3↑△ + CO2↑+ H2O
NH4Cl = NH△3 ↑ + HCl ↑
铵盐的性质
⑶铵盐与碱反应
(NH4)2SO4 + 2NaOH = 2NH3 ·H2O + Na2SO4 实质: NH4+ + OH- = NH3 ·H2O
➢一切铵盐的共同性质,实验室可利用这个性质来检验NH4+的存在。
04
实训与提升
PART THREE
一、氨的用途 学以致用 1、为什么在液氨泄漏时附近会寒气逼人? 2、消防队员为什么用水吸收弥漫在空气中的大量氨气? 3、被围困在污染区的居民怎样做才能保证不吸入氨气?
一、氨的用途
氨与酸反应生成铵盐。铵盐又叫铵态氮肥。
缺氮的玉米植株
有一位农民看到自己买 的一袋碳酸氢铵化肥受 了潮,就在太阳底下晒, 等他下午去取时,发现 少了许多,是谁偷了他 的氮肥?
NH3+H2O
NH3·H2O
NH4++OH-
分子: NH3 、 H2O、NH3·H2O 离子: NH4+、 OH- 和 H+(少量)
氨水是混合物
液氨 是氨气加压或降温后形成的液态物质,液氨所含的微粒是NH3
液氨是纯净物
二、NH3与酸的反应
用两根玻璃棒分别在浓氨水和浓盐酸里蘸一下,然后将 这两根玻璃棒接近(不要接触),观察发生的现象
2、NH3的实验室制法
(1)装置: 固+固加热型 (类似于氧气的制取装置) (2)试剂: 氯化铵晶体、氢氧化钙固体 (3)原理: 2NH4Cl+Ca(OH)2 △= CaCl2+2H2O+2NH3↑
人教版高中化学精品系列 必修一 4.4.1 氨 铵盐 课件
氨的实验室制法
实验室中还可以用 哪些方法快速制氨气:
①加热浓氨水法 NH3· H2O
浓氨水
浓氨水
NH3↑+ H2O
②浓氨水加生石灰法
(生石灰吸水、溶解时放热)
物理性质
CaO
化学性质
铵
盐
氨的制法
总结归纳
1min速记 氨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2NH4Cl +Ca(OH)2 == NH3↑+CaCl2+2H2O 2.装置:固 + 固 →气体 (氧气、甲烷)
液氨泄漏之后......
2004年4月20日上午10时,杭州市一制冷车间发生氨 气泄漏事件,整个厂区是白茫茫的一片,方圆数百米,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刺激性气味,进入厂区呼吸 都感到困难。厂区内寒气逼人,很多志愿者送来棉衣 棉被。市消防中心接到报案后立即制定方案,出动上 百名消防队员,十余量消防车……
知
识体系梳理>>>
知识系统化·系统条理化
氨的化学性质
(1)氨跟水反应——显弱碱性
唯一一种碱性气体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 蕊试纸变蓝
(2)氨跟酸反应 —— 生成铵盐(铵态氮肥) NH 3+H NH 3· H 2O 2O NH 3· H 2O NH4 ++OH★(3)氨的催化氧化——工业制硝酸的基本反应
一水合氨很不稳定
5.若实验室只有单孔塞,能否用 上述装置进行喷泉实验?如能, 应如何引发喷泉?
化学性质 铵 盐 氨的制法 总结归纳
跟踪强化训练
关于NH3的喷泉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该实验说明氨气是一种极易溶于水 的气体 B.形成喷泉的原因是氨气溶于水后, 烧瓶内的气压小于大气压 C.氨气显碱性,能使石蕊试纸变蓝 D.右图,若烧瓶a中充满HCl气体,胶头 滴管b和烧杯c中盛装NaOH溶液,也能引 发喷泉实验
高中化学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4.4.1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3.铵盐受热分解 固态铵盐受热分解产物较复杂,组成铵盐的酸根离子对应的酸的 性质不同,铵盐分解产物不同。 (1)组成铵盐的酸根离子对应的酸是非氧化性的挥发性酸时,则加 热时酸与氨同时挥发,冷却时又重新化合生成铵盐。例如:NH4Cl NH3↑+HCl↑,NH3+HCl==NH4Cl(试管上端又有白色固体附着)。 (2)组成铵盐的酸根离子对应的酸是氧化性酸时,则加热时发生氧 化还原反应,无氨逸出。如NH4NO3分解不生成NH3,而生成N2。 4.铵盐跟碱反应——铵盐的通性 铵盐无论是固体还是溶液都能与体发生装置
加热 浓氨水
NH3·H2O NH3↑+H2O 注:①NH3·H2O 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②加热温度不宜过高
浓氨水+ NaOH 固 体
NaOH 溶于水放热,促使 NH3·H2O 分解, 且 OH-浓度的增大有利于 NH3 的逸出
浓氨水+ CaO 固 体
NH3·H2O+CaO NH3↑+Ca(OH)2 CaO 的作用:①吸水;②吸水后放出热量 促进 NH3 的逸出;③增加溶液中 OH-的 浓度,减少 NH3 的溶解
2NO+O2==2NO2,3NO2+H2O==2HNO3+NO。 2.(NH4)2SO4与C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NH4)2SO4+Ca(OH)2 CaSO4+2NH3↑+2H2O。 3.NH3·H2O是易溶于水的一元弱碱,氨水显碱性。 4.化肥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产生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氨及铵盐的性质
思维建模
1.液氨和氨水的区别
液氨是纯净物,只含 NH3分子一种微粒,且不具有碱性;氨水是混 合物,含有 NH3、NH3·H2O、H2O、NH4+、OH-、H+等微粒,具有碱的 通性。
高中化学-4.4.1 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2.下列关于氨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 ) A.氨气可用排水法收集 B.氨水呈碱性 C.氨气和酸相遇都能产生白烟 D.在反应NH3+H+====NH4+中,氨失去电子被氧化
3.某学生在氨气的喷泉实验基础上积极思考产生喷 泉的其他方法,并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在锥形瓶 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可能产生喷 泉的是( D ) A.Cu与稀盐酸 B.NaHCO3与NaOH C.CaCO3与稀硫酸 D.NH4HCO3与稀盐酸
4.能将NH4Cl、(NH4)2SO4、NaCl、Na2SO4四种溶液
一一区别开来的试剂是( D )
A.NaOH
B.AgNO3
C.BaCl2
D.Ba(OH)2
(1)氨为什么会形成喷泉? 【提示】氨气极易溶于水,使烧瓶内压强减小,瓶内 外形成较大的压强差,大气压将水压入烧瓶。 (2)含水的胶头滴管在实验中的作用? 【提示】吸收氨气,使瓶内压强减小,引发水上喷。
【思考与交流】
(3)喷泉实验成功的关键? 【提示】 a.装置的气密性好;
b.气体的纯度高; c.烧瓶必须干燥。 (4)滴有酚酞的溶液变为红色说明什么? 【提示】氨气溶于水,溶液显碱性。
碱石灰 或△
氨气
氨气的物理性质 氨气的化学性质 铵盐及其性质
氨气的用途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铵根离子的检验
1.(双选)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发现了一瓶有刺激性 气味的气体,根据气体的判断可能是氨气,但不知 是否确实是氨气,下列提供的方法中,你认为能帮 他检验是否为氨气的方法是( AC ) A.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瓶口 B.将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瓶口 C.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瓶口 D.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瓶口
②与碱反应
2015-2016学年高中化学-4.4.1氨、铵盐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2.实验室制取氨气,使用哪种类型的装置?该类装置还适用于制取哪种气体? 记录:若用 Ca(OH)2 和 NH4Cl 反应制取 NH3,应用实验室制取 O2的装置,若用浓 NH3·H2O 和 CaO 制取 NH3,则应选择圆底烧瓶和分液漏斗。 3.实验室如何收集氨气,应注意什么? 记录:实验室收集 NH3 选择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因 NH3 极易溶于水,一定要保证集气瓶干燥。
解析 小气球 a 鼓起,说明锥形瓶内气压降低,气体易溶于液体,B 项中 CO2 不溶于稀 H2SO4,所以 不可能是 B。
第19页,共30页。
要点二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探究导引]
1.实验室制取氨气用的原料是什么?其原理呢? △
记录:实验室应用 Ca(OH)2和 NH4Cl 发生如下反应:Ca(OH)2+2NH4Cl=====CaCl2+2NH3↑+2H2O 来制取 NH3;也可选用浓氨水和 CaO 应用 CaO 溶于水放出热量,促使氨水中的 NH3挥发出而得到 NH3。
第6页,共30页。
将下列气体与相应的收集方法、验满方法连接起来。
收集方法
气体
验满方法
(1)向下排空气法 ①Cl2 a.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2)排饱和食盐水法 ②SO2 b.湿润的淀粉-KI 试纸 (3)向上排空气法 ③NH3 c.湿润的品红试纸
答案 (1)-③-a (2)-①-b (3)-②-c
【类题演练】 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 )
解析 NH4Cl 受热分解为 NH3 和 HCl,但在管口及导管中二者又会重新化合为 NH4Cl,得不到 NH3, A 错误;B 中,CaO 与浓氨水混合,CaO 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氨水温度升高,NH3 挥发出来;C 中,
解析 小气球 a 鼓起,说明锥形瓶内气压降低,气体易溶于液体,B 项中 CO2 不溶于稀 H2SO4,所以 不可能是 B。
第19页,共30页。
要点二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探究导引]
1.实验室制取氨气用的原料是什么?其原理呢? △
记录:实验室应用 Ca(OH)2和 NH4Cl 发生如下反应:Ca(OH)2+2NH4Cl=====CaCl2+2NH3↑+2H2O 来制取 NH3;也可选用浓氨水和 CaO 应用 CaO 溶于水放出热量,促使氨水中的 NH3挥发出而得到 NH3。
第6页,共30页。
将下列气体与相应的收集方法、验满方法连接起来。
收集方法
气体
验满方法
(1)向下排空气法 ①Cl2 a.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2)排饱和食盐水法 ②SO2 b.湿润的淀粉-KI 试纸 (3)向上排空气法 ③NH3 c.湿润的品红试纸
答案 (1)-③-a (2)-①-b (3)-②-c
【类题演练】 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 )
解析 NH4Cl 受热分解为 NH3 和 HCl,但在管口及导管中二者又会重新化合为 NH4Cl,得不到 NH3, A 错误;B 中,CaO 与浓氨水混合,CaO 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氨水温度升高,NH3 挥发出来;C 中,
【人教版】必修一:4-4-1《氨和铵盐》ppt课件
+ 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管口 ,若试纸变蓝则证明溶液中存在 NH4 。
如何分离 NaCl 和 NH4Cl 固体 ? 提示 :用加热的方法分离。由于 NH4Cl 受热易分解 ,NH3 和 HCl 遇冷又生成了 NH4Cl,从而可将 NaCl 和 NH4Cl 分离开来。
◆ 全书优质试题随意编辑
◆ 课堂教学流程完美展示
◆ 全书优质试题随意编辑
◆ 课堂教学流程完美展示
◆ 独家研发错题组卷系统
仅供学习交流!!!
6.尾气处理 多余的氨要吸收掉(可在导管口放一团用水或稀硫酸浸湿的棉花 球),以避免污染空气。但多余气体在尾气吸收时要防止倒吸。常 采用的装置如下:
7.实验室制取NH3的几种简易方法
方法 化学方程式 (或原理 ) 气体发生装置
知识点1
知识点2
知识点3
解析:(1)NH3易溶于H2O,SO2、CO2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而溶 解,三者均能形成足够大的压强差,形成喷泉;只有D项NO不溶于水, 不能形成足够大的压强差,不可能形成喷泉。(2)分析四个选项,只 有D项能产生大量的气体,使锥形瓶内的压强明显增大,将液体压入 烧瓶而产生喷泉。(3)对形成喷泉的可能原因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图 Ⅰ是因为烧瓶内气体压强突然减小而产生压强差,形成喷泉。图Ⅱ 则是因为下部锥形瓶内的气体压强增大而产生压强差,形成喷泉。 现实生活中的人造喷泉及火山爆发的原理与图Ⅱ原理相似。(4)图 Ⅲ装置中如果关闭活塞c,打开活塞a、b,再挤压胶头滴管,氨气溶解, 右烧瓶内气体压强减小,左烧瓶内的HCl进入右烧瓶,发生反应 NH3+HCl NH4Cl,在烧瓶中产生大量的白烟,左右两烧瓶压强 急剧减小,此时打开活塞c,则两烧瓶中同时产生喷泉。
知识点1
知识点2
如何分离 NaCl 和 NH4Cl 固体 ? 提示 :用加热的方法分离。由于 NH4Cl 受热易分解 ,NH3 和 HCl 遇冷又生成了 NH4Cl,从而可将 NaCl 和 NH4Cl 分离开来。
◆ 全书优质试题随意编辑
◆ 课堂教学流程完美展示
◆ 全书优质试题随意编辑
◆ 课堂教学流程完美展示
◆ 独家研发错题组卷系统
仅供学习交流!!!
6.尾气处理 多余的氨要吸收掉(可在导管口放一团用水或稀硫酸浸湿的棉花 球),以避免污染空气。但多余气体在尾气吸收时要防止倒吸。常 采用的装置如下:
7.实验室制取NH3的几种简易方法
方法 化学方程式 (或原理 ) 气体发生装置
知识点1
知识点2
知识点3
解析:(1)NH3易溶于H2O,SO2、CO2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而溶 解,三者均能形成足够大的压强差,形成喷泉;只有D项NO不溶于水, 不能形成足够大的压强差,不可能形成喷泉。(2)分析四个选项,只 有D项能产生大量的气体,使锥形瓶内的压强明显增大,将液体压入 烧瓶而产生喷泉。(3)对形成喷泉的可能原因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图 Ⅰ是因为烧瓶内气体压强突然减小而产生压强差,形成喷泉。图Ⅱ 则是因为下部锥形瓶内的气体压强增大而产生压强差,形成喷泉。 现实生活中的人造喷泉及火山爆发的原理与图Ⅱ原理相似。(4)图 Ⅲ装置中如果关闭活塞c,打开活塞a、b,再挤压胶头滴管,氨气溶解, 右烧瓶内气体压强减小,左烧瓶内的HCl进入右烧瓶,发生反应 NH3+HCl NH4Cl,在烧瓶中产生大量的白烟,左右两烧瓶压强 急剧减小,此时打开活塞c,则两烧瓶中同时产生喷泉。
知识点1
知识点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写出②法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明用③法制取氨气的原理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检验氨气已收集满的方法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集满氨气的烧瓶做喷泉实验,装置如图丙 (烧杯内盛酚酞溶液),其现象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NH3的性质,通过氨气 的实验室制取也考查了NH4+和OH-的反应,解 题的关键是第②种方法和第①种相似,只是铵盐 和碱不同,比第①种方法反应快,不用加热;第 ③种制氨方法,一定要用浓氨水和固态NaOH。 答案:(1)NH4HCO3+2NaOH===Na2CO3+ NH3↑+2H2O (2)在浓氨水中存在着下列平衡: NH3+H2ONH3· H2ONH4++OH- 当加入氢氧化钠固体时,增大溶液中c(OH -),使氨水中的平衡向左移动;另外氢氧化钠固 体溶解时放热,使氨水的温度升高,氨气溶解度 减小而有大量氨气逸出
2.氨的物理性质 颜色: 无色 ,气味: 刺激性气味, 极易 溶于水(体积比 1∶700 )。 溶解性:
3.喷泉实验 实验装置 操作及现象 结论
(1)打开止水夹,并 挤压滴管的胶头 (2)烧杯中的溶液由 氨极易溶于水, 玻璃管进入烧瓶, 水溶液呈 碱 性 形成 喷泉 ,瓶内液 体呈 红 色
4.氨的化学性质 (1)氨与水的反应 H2O。 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H3+H2ONH3·
学 习 目 标
1.了解氨的性质、实验室制法及应
用。 2.了解铵盐的性质。 3.了解NH4+的检验。 4.了解氮循环对生态平衡的重要意 义。
一、氨 1.合成氨的贡献 (1)工业合成氨原理 高温、高压 N2+3H2 2NH3 催化剂 ,德国化学家哈 伯因在合成氨方面的巨大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化 学奖。 (2)氮的固定 将 游离 态的氮转变为氮的 化合物 的过程。
【解析】 气体与液体易发生反应或 易溶即可形成喷泉。 CO2―→NaHCO3溶液,不反应,难溶, 无喷泉
NH3―→H2O(酚酞),易溶,显红色 H2S―→CuSO4溶液,反应,黑色沉淀 形成喷泉 HCl―→AgNO3溶液,反应,白色沉淀
【答案】
A
互动探究
若将A项中NaHCO3换为NaOH能形成喷泉吗? 换为水呢? 【提示】 将NaHCO3换为NaOH可以形成喷 泉,因CO2能溶于NaOH溶液;但若换为水则不能 形成喷泉,因CO2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
思考
2.实验室如何检验NH4+的存在? 【思考· 提示】 向盛有待测液的试管中 滴加浓NaOH溶液,加热试管,将湿润的红色 石蕊试纸置于管口,若变蓝则证明溶液中存在 NH4+。
三、氨的实验室制法 1.实验装置
2.反应原理: △ 2NH4Cl + Ca(OH)2 ===== CaCl2 + 2NH3↑+2H2O
特别提醒
能形成喷泉的气体不一定是极易溶于水的 气体,只要瓶内气体与挤入的液体能发生反应 使瓶中压强变小就可形成喷泉。
例1 (2008年高考上海卷)如图的装置 中,干燥烧瓶内盛有某种气体,烧 杯和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挤压滴 管的胶头,下列与实验事实不相符 的是( ) A.CO2(NaHCO3溶液)/无色喷 泉 B.NH3(H2O含酚酞)/红色喷泉 C.H2S(CuSO4溶液)/黑色喷泉 D.HCl(AgNO3溶液)/白色喷泉
变式训练
2.实验室制氨气通常有三种方法:① 用固体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反应,装置同课本; ②称取7.9 g碳酸氢铵固体放入试管内,再加 入8 g氢氧化钠固体,常温下即能产生氨气, 装置如图甲;③在锥形瓶中注入50 mL浓氨水, 再加入10 g氢氧化钠固体,装置如图乙,选取 三个250 mL的干燥的烧瓶及瓶塞,用于收集 三种制法的氨气。
3.收集:向下排空气 法(管口塞一团 棉花,防止空气对流,使收集到的NH3尽量 纯净)。 4.验满: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置 在试管口附近,若试纸变蓝色,说明NH3已 收集满。或用沾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 口,若产生白烟,则已集满。
要点一
喷泉实验
1.喷泉形成的原理 容器内外存在较大的压强差,在这种压 强差的作用下,液体迅速流动,通过带有尖 嘴的导管喷出来,即形成喷泉。
结论 错误
正确 错误 正确
【规律方法】 判断实验装置图是否错误 的一般方法:一看主体(发生)装置是否有错:① 实验是否需要加热;②酒精灯部位是否有错; ③是否有石棉网;④仪器放置是否有错;⑤夹 持仪器的位置是否有错。二看试剂是否符合实 验原理(包括反应物、除杂试剂、干燥剂、尾气 吸收剂)。三看收集方法是否有错(排水法、向上 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导管伸入的位置等)。 四看是否缺少尾气吸收装置。
△ NH3· H2O=====H2O+NH3↑
(2)常温下,用浓氨水与固体烧碱或生 石灰混合制氨气。这种方法的原理是:固 体烧碱或生石灰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 促使NH3· H2O分解放出氨气。
例2 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 试剂,其中错误的是( )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要注意以下 三点: (1)原理是否正确。 (2)装置是否合理、安全。 (3)操作是否简单易行。 【解析】 要根据反应原理中反应物 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合适的气体发生装置。
选项 A
B C D
内容指向· 联系分析 NH4Cl受热时分解为NH3和HCl,但在管 口及导管中NH3、HCl又会重新化合为 NH4Cl,得不到NH3 CaO+NH3· H2O===Ca(OH)2+NH3↑放 出热量的同时使氨水温度升高,降低了 NH3的溶解度 装置错误,应使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 浓氨水加热时发生反应:NH3· H2O ===== NH3↑+H2O,放出氨气 【答案】 AC
NH4Cl 受 热 分 解 的 化 学 方 程式 为 : △ NH4Cl=====NH3↑+HCl↑。 NH4HCO3 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NH4HCO3=====NH3↑+CO2↑+H2O↑。
(2)铵盐与碱反应
NaOH 与 NH4NO3 反应的化学方程 △ 式为: NH4NO3 + NaOH===== NaNO3 + H2O+NH3↑。
2.使容器内外产生较大的压强差的两 类情况 (1)容器内气体极易溶于水或容器内气 体易与溶液中的溶质发生化学反应。
例如: 气体 HCl NH3 CO2、Cl2、 H2S、SO2 NO2+ O2
吸收剂
水或 水、 NaOH溶 盐酸 液
NaOH溶液
水
(2)容器内的液体由于受热挥发(如浓盐 酸、浓氨水、酒精等)或发生化学反应,产 生气体。 容器内产生大量气体,容器内压强迅 速增大,促使容器内液体迅速向外流动,也 能形成喷泉。如喷雾器、人造喷泉、火山喷 发等均是利用了此原理。
(3)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瓶口,试纸 变蓝说明已满(或用玻璃棒蘸取浓盐酸靠近集气 瓶口,若冒白烟,表示氨气已收集满) (4)图丙装置中圆底烧瓶内的长玻璃管喷出 “泉水”,原烧杯中的溶液是无色的,喷泉呈红 色
催化剂 4NH3+5O2 ===== 4NO+6H2O 化学方程式为: 。 △
思考
1.用蘸有浓硫酸和浓硝酸的玻璃棒分别和 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接近时有白烟生成吗? 【思考· 提示】 浓H2SO4没有白烟生成, 因为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浓HNO3有白烟生 成,因为浓HNO3易挥发。
二、铵盐 1.物理性质:铵盐都 易溶 于水。 2.化学性质 (1)铵盐受热易分解
变式训练
1.如图所示,锥形瓶内盛有 气体X,滴管内盛有液体Y。若挤 压胶头滴管,使液体Y滴入锥形瓶 中,振荡,过一会儿,可见小气球 a鼓胀起来。气体X和液体Y不可能 是( ) A B C D X NH3 SO2 CO2 HCl Y H2O NaOH溶液 6 mol· L-1H2SO4溶液 6 mol· L-1Na2SO4溶液
解析:选C。气球鼓胀,说明锥形瓶内 压强变小,即挤入的液体Y能溶解X或能与 X发生反应,A中NH3溶于水,B中SO2与 NaOH溶液反应,D中Na2SO4溶液中含水, HCl也可以在其中完全溶解,A、B、D都满 足要求,只有C中CO2不与H2SO4溶液反应, 也很少溶解,不能使小气球鼓胀起来,故选 C。
要点二
氨气的NH3时,一般用NH4Cl而不用 NH4NO3、(NH4)2SO4或(NH4)2CO3,原因如下: 铵盐 NH4NO3 不选用的理由 受热分解,会发生爆炸,不安全 与Ca(OH)2反应时生成CaSO4,反应物呈块 状,不利于NH3逸出,且反应后试管难清 洗 受热分解会产生CO2,使收集到的NH3不纯
②NH3· H2O 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反应的化学 △ 方程式为:NH3· H2O=====NH3↑+H2O。
③氨水呈弱碱性,原因是(用电离方程 式表示) NH3· H2ONH4++OH-。
(2)氨与酸的反应 蘸取浓氨水和浓盐酸的两支玻璃棒靠近时 产生白烟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H3+HCl===NH4Cl 。 (3)氨的催化氧化
(NH4)2SO4
(NH4)2CO3
(2)碱:一般用熟石灰,不用NaOH 或KOH,因为NaOH或KOH易吸水结块, 而且对玻璃腐蚀性较强。 2.实验装置类型
△ 气 固+固――→
与实验室用KClO3和MnO2制取O2的装 置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