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20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6篇)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6篇)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篇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8~119页的内容,练习二十七第1~3题。
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起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知道面积的含义,初步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会选择合适的单位,量一些物体表面的面积或平面图形的面积。
学具准备每组准备一个长方形的盒子、带色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纸、剪刀、直尺。
教学过程一、动手操作,认识面积1、感受物体表面面积学生动手操作:把带色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纸贴到长方体的盒子上。
教师提问:你会发现或体会到什么呢?(学生可能会说谁大谁中,教师在这过程中引导、总结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
)2、体验平面图形的面积。
学生动手画一个学过的图形,然后每组的同学把画好的图形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看能体会到什么?(学生可能体会到平面图形有大有小,在此过程中教学平面图形这一概念,如果有的学生画出角的图形,教师借此机会让学生把角的图形和学生画的长方形、正方形进行比较,教学围成一词的意义。
)引出: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二、操作矛盾,引出面积单位。
教师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图形,来比较它们的大小,谁能想出办法来?(学生可能想出用划方格的办法、重叠的办法、剪拼的办法等,只要合理教师给予肯定。
)(建议根据具体情况做成教具,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这两个图形的面积是相等的。
)教师有意出示下列图形比较,看哪一个图形的面积大?(根据具体情况做成教具)师生总结:在进行测量、计算面积时规定了统一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房分米、平方厘米。
2、动手操作,联系实际,形成表象。
教学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1)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教师提前把1平方厘米的平面图形印在白纸上。
)学生涂上颜色,然后剪下来,体会1平方厘米有多大举出生活中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的物体表面。
面积单位数学教案(优秀6篇)
面积单位数学教案(优秀6篇)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篇一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六册(修订本)第85~88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并知道它们的实际大小。
2.培养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独立思考、乐于交流的习惯。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1平方米桌布一块,米尺,镜框,长方形纸若干张。
学具:边长1厘米、1分米的正方形纸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出示一个木条钉成的长方形镜框,提问:你知道用什么方法计算做这个镜框需要多长的木条?学生回答后紧接着问:如果配一块玻璃,要多大呢?引出课题前半部分。
(板书:面积)[评析: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作为教学的切入点,亲切自然。
渗透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数学思想,激起学生学习新知的强烈愿望。
]二、引导探索,讨论研究1.认识面积的含义。
(1)认识物体表面的面积。
先举几个生活中物体表面的例子,然后让学生亲手摸一摸课本封面、文具盒盖的表面,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谈话:我们把课本封面的大小叫做课本封面的面积。
谁能说一说什么是文具盒盖的面积?你还能说出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请比较它们的大小。
(2)认识围成的平面图形的面积。
让学生想像把课本面的形状画下来是什么形状,引出并板书:平面图形。
让学生回忆学过的平面图形后出示以下图形。
提问;在屏幕上呈现的6个图形中,你能指出哪些图形的面积?学生回答后追问:为什么不能指出角的面积?出示下面3个图形:提问:谁能比较这3个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评析:《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的内容标准中提出“结合实例认识积的含义”,按照这一要求,这里不再概括面积的定义,而是让学生具体地感知面积的含义。
学生多种感官积极参与,感知比较充分。
]2.教学面积单位。
(1)引入面积单位。
(教师发给学生每人一张长方形纸,同桌的两张纸宽度相同,长度略有差别。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第一章:面积的概念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能正确描述面积的概念。
能够用面积来描述和比较物体的大小。
1.2 教学内容:面积的定义:面积是指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
面积的表示:用平方单位来表示面积,如平方米、平方分米等。
1.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地面和桌面,让学生感知面积的存在。
让学生通过实际测量和计算,体验面积的表示方法。
第二章:面积单位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能够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
2.2 教学内容:常用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
面积单位的换算: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2.3 教学活动:通过实际测量和计算,让学生体验不同面积单位的大小。
引导学生进行面积单位的换算练习,加深对面积单位换算的理解。
第三章:面积的计算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能够运用面积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2 教学内容:矩形的面积计算:面积=长×宽。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底×高÷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底×高。
3.3 教学活动:通过实际测量和计算,让学生体验不同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设计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面积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第四章:面积的比较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面积的比较方法。
能够运用面积的比较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2 教学内容:直接比较法:通过直接比较物体的大小来判断面积的大小。
转换比较法:通过将不同面积单位转换为相同单位,再进行比较。
4.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面积的比较练习,加深对面积比较方法的理解。
设计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面积比较方法解决问题。
第五章:面积的应用5.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运用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2 教学内容:实际问题:如计算房间的面积、计算花园的面积等。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常见面积单位的换算,并能正确使用面积单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面积的概念和常见面积单位的换算。
2. 教学难点: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不同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物体表面的大小,引出面积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面积的概念和常见面积单位,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
强调面积是物体表面的大小,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3. 探究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等方式,探究不同面积单位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小组合作,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4. 课堂练习:设计具有层次性的练习题,让学生逐步掌握常见面积单位的换算。
同时,设计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让学生了解面积在生活中的应用。
5.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调面积和面积单位在生活中的应用。
同时,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探究等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
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方式,主动获取知识。
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常见面积单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同时,利用实物教具进行演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课堂练习: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思考。
2. 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性的作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知识。
3. 评价方式: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面积和面积单位(课教案)
面积和面积单位(优质课教案)第一章:面积的概念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能正确描述面积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面积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面积的概念。
2. 面积的计量单位。
教学难点:1. 面积的计量单位换算。
教学准备:1. 面积的教具和实物。
2. 面积单位换算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的长和宽,提问:教室的面积是多少?2. 学生尝试计算教室的面积,引出面积的概念。
二、探究面积的含义1. 学生通过观察和触摸实物,感受面积的存在。
2. 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面积的概念。
三、认识面积单位1. 介绍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面积单位的换算关系。
四、实践活动1. 学生分组测量教室的长和宽,计算教室的面积。
2. 学生用不同面积单位表示教室的面积,并进行换算。
五、总结与拓展1. 学生总结面积的概念和面积单位的换算方法。
2. 教师提出实际问题,学生运用面积知识解决。
教学反思:本章通过观察实物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和面积单位的换算,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能够动手操作,加深对面积概念的理解。
在拓展环节,学生能运用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二章:面积的计算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简单图形的面积。
2. 培养学生运用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面积的计算方法。
2. 面积的计量单位换算。
教学难点:1. 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1. 面积的教具和实物。
2. 面积单位换算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复习面积的概念和面积单位。
2. 提问:如何计算一个图形的面积?二、探究面积的计算方法1. 学生观察和分析不同图形的特征,探讨计算面积的方法。
2. 引导学生总结面积的计算公式。
三、实践活动1. 学生分组测量和计算不同图形的面积。
2. 学生用不同面积单位表示计算结果,并进行换算。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实用】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四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篇1教学目标:1、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2、培养学生用面积单位直接测量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概括和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积概念教学准备:学具袋、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51.“涂颜色”比赛。
2.导入。
刚才老师画的是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平面图形的周长。
而这两位同学涂的,是平面图形的大小,也就是平面图形的面积。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有关面积的知识。
二、进行新课 20(一)面积和面积单位1.物体的表面。
让学生闭起眼睛,把数学书和铅笔盒的表面看一看、摸一摸。
比一比,哪个表面大。
比课桌面和椅子面,再出示两张树页,进行比较。
教师揭示: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
2.平面图形。
投影出示两个大小不等的正方形,让学生比较这两个正方形哪个比较大?哪个比较小?第一组:圆形第二组:提问:(1)第一组两图相比,哪个面积大?(通过观察,学生看到三角形面积中可以包含这个圆的面积,因此三角形面积大于圆面积。
)(2)怎样比较第二组两图?(这两幅图可以用重叠的方法来比较。
得出图1的面积比图2的面积大。
)3.揭示面积概念。
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都是有大小的,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4.比较面积大小。
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有各种形状和大小,有规则的也有不规则的。
像刚才两位同学涂的平面图形就是不规则的,请你比较下面各组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
第三组:第三组两图的形状差别较大,不能用重叠的方法,怎样来比较它们的大小呢?大家可以拿出纸和笔,同桌两人合作,想个可行的方法。
面积和面积单位(课教案)
面积和面积单位(优质课教案)第一章:引入面积概念1.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初步理解面积的概念。
能够用语言描述面积的大小。
1.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观察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体,如桌子、书本等,让学生注意到物体表面的大小。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用量尺测量物体表面的面积。
让学生用语言描述不同物体表面的面积大小。
1.3 教学方法:观察和操作:让学生观察和触摸不同物体的表面,感受面积的存在。
测量和记录:学生分组合作,用量尺测量物体表面的面积,并记录下来。
讨论和分享:学生分组讨论,用语言描述不同物体表面的面积大小,并分享给全班同学。
1.4 教学资源:实物物体,如桌子、书本等。
量尺、记录表格。
1.5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观察和操作,测量和记录,以及讨论和分享,评估学生对面积概念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学习面积单位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如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
能够进行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2.2 教学内容:介绍常用的面积单位,如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并通过实物示例让学生理解这些单位的大小。
让学生进行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练习。
2.3 教学方法:实物示例:展示不同大小的实物,如教室、书本等,并让学生指出对应的面积单位。
换算练习:学生分组合作,进行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练习,如将平方米换算为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
2.4 教学资源:实物示例,如教室、书本等。
面积单位换算练习题目。
2.5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实物示例指认和面积单位换算练习,评估学生对面积单位的掌握程度。
第三章:面积的计算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计算简单图形面积的方法。
能够运用面积公式计算不同图形的面积。
介绍计算矩形、正方形、三角形等简单图形面积的方法。
让学生运用面积公式计算不同图形的面积。
3.3 教学方法:讲解和示范:教师讲解和示范计算矩形、正方形、三角形等简单图形面积的方法。
学生练习:学生分组合作,运用面积公式计算不同图形的面积。
面积和面积单位(优质课教案)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目标:1、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2、初步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积观念,会用平方厘米、平方分米测量指定面的面积。
3、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单位。
教学难点: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确表象。
教学准备: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图片,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40个左右〕,1平方米大的报纸,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师:我们先玩个游戏,伸出你的双手,听我的口令,看谁的反应快。
手心的面向上,手背的面向上,手心、手心、手背、手心、手背、手心、手背、手背、手背……师:我们刚刚玩的游戏利用了手的两个面,像这样的面还有吗?生:有。
二、面积概念师:在哪里?你说。
生:桌子的面,书本的面,铅笔盒的面……〔学生都有的可以摸一摸,摸的时候要把整个面摸完整。
〕师:刚刚咱们说的摸的都是物体外表〔板书〕。
再回想一下,你有什么发现?生:有大的,有小的,有粗糙的,有光滑的……物体外表的大小〔师补上“大小”〕师:〔出示圆形、正方形、长方形〕这些你认识吗?依次出示,生依次说出。
师: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生:平面图形。
〔板书〕师:它们跟物体外表一样也有大小之分,这是我们要认识的新朋友——面积。
完成面积概念:物体外表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就叫做它们的面积。
三、面积单位1、认识单位的必要性⑴观察法师:现在咱们比较一下黑板和课桌面的面积大小。
生:黑板的面积大,课桌面的面积小。
〔说完整〕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生:一看就可以知道的。
师:直接看能比较它们的面积大小。
〔板书:观察法〕⑵重叠法师:〔出示正方形、圆形〕这两个平面图形呢?生:重叠。
师:你的方法真好。
〔重叠〕⑶数格子法师:那这两个呢?怎么比呀?生:剪、补。
师:这个方法倒是很好,但有时也是行不通,像老师这两个图形各有用处,如果剪了岂不可惜了,换个方法吧?生:画格子。
师:这位同学说的,老师也想过的,现在老师请男女生帮老师数数格子。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精华】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3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篇1导学内容导学内容(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35~36页例3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1比鲜睹婊单位cm2,dm2,m2。
2毖嵊妹婊单位测量指定的面积,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蹦芰榛钛∮貌煌的面积单位去测量面积。
教具、学具准备边长是1cm,1dm,1m的正方形各一个,。
导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出示:动物王国里小白兔和小熊正在吵个不停,原来它们在争论谁的家大)动态显示:小白兔家的地面铺了24块砖,而小熊家的地面铺了36块砖(两种砖的大小不一样,小白兔家的砖要大一些,小熊家的砖要小一些),到底谁的家大一些呢?小白兔和小熊想请你们来当“小裁判”。
学生可能回答:学生1:小熊的家大,因为它家地面铺地砖的块数多一些。
学生2:小白兔的家大,因为它家地面铺的砖要大一些。
学生3:一样大。
教师:现在有3种不同的意见,到底哪一个“裁判”说得对呢?虽然小熊家的地面铺的砖的块数多,但它家的砖比小白兔家的砖要小一些,所以我们并不能以砖的块数的多少来比较谁的家大,那怎么办呢?学生:如果砖一样大,我们就能根据砖的多少比较出结果。
教师:说得好!要准确地知道面积的大小,就必须要有统一的度量面积的单位,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面积单位。
(板书:认识面积单位)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1比鲜1看:演示由4条1cm的线段围成的一个正方形,即1cm2,使学生初步认识1cm与1cm2的区别。
量:让学生从学具盒中找出最小的一个正方形,用尺子量一量它的边长是多少?教师: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学生看一看,摸一摸1cm2的正方形,再闭上眼睛想一想1cm2有多大?找:找一找我们身边的哪些物体的表面大约是1cm2。
面积和面积单位(课教案)
面积和面积单位(优质课教案)第一章:面积的概念1.1 引入面积的概念通过实际情境(如花园、教室等)引出面积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和理解面积的含义。
1.2 探索面积的特性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如用小正方形卡片覆盖图形)来探究面积的特性,发现面积与图形的大小和形状有关。
第二章:面积的计算2.1 学习面积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常用的面积计算方法,如几何图形的面积公式,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2.2 实践面积的计算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面积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巩固和加深对面积计算的理解和应用。
第三章:面积单位3.1 学习面积单位介绍常用的面积单位(如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让学生了解不同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3.2 面积单位的实际应用提供一些实际情境,让学生运用面积单位进行计算和描述,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实际应用能力。
第四章:面积的比较4.1 学习面积的比较方法引导学生了解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如直接比较、转换单位比较等。
4.2 实践面积的比较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面积比较方法进行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判断能力。
第五章:面积的综合应用5.1 学习面积的综合应用引导学生了解面积在实际生活中的综合应用,如计算物体的面积、计算图形的面积等。
5.2 实践面积的综合应用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面积知识进行解决,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六章:面积的增加与减少6.1 学习面积的增加与减少引导学生了解面积的增加与减少的概念,以及常见的原因,如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物体的增减等。
6.2 实践面积的增加与减少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面积增加与减少的知识进行计算和解决,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判断能力。
第七章:面积的转换与变形7.1 学习面积的转换与变形引导学生了解面积的转换与变形的概念,以及常见的转换与变形方式,如图形的旋转、翻转等。
7.2 实践面积的转换与变形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面积转换与变形的知识进行计算和解决,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判断能力。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四篇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四篇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篇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三班级下册第71~74页。
教学目标:1、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2、.经受尝试、失败、胜利等过程,在探究中发觉比较面积大小的策略和方法,培育初步的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3、.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并能运用这些面积单位径直测量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4.、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熬炼数学思维技能,进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究的爱好。
教学重点:1、认识面积的含义。
2、通过操作获得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并会运用。
3、建立常用面积单位的正确表象。
教学难点: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会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教学用具:每组一张粉红色纸〔长18厘米、宽6厘米〕,一张绿色纸〔长12厘米、宽9厘米〕,每组一袋学具,内有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假设干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爱好感知面的大小。
同学们,老师手里拿着两张纸〔一大一小〕,让同学们进行涂颜色竞赛,谁先把纸涂好谁就赢,你会选择哪张纸?【设计意图:联系同学熟识的事物开启新课,既激发了同学学习的爱好,也有利于在详细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知识阅历进行学习,从中获得较为丰富的感性认识,为理解面积定义做铺垫。
】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今日我们就来认识一下。
二、观测比较,理解概念1、认识物体的面积。
〔1〕〔摸数学书的封面〕这是数学书的封面。
请你像老师这样,先摸一摸数学书的封面,再摸一摸课桌的桌面,留意桌面的每个地方都要摸到。
〔同学缓慢地摸数学书的封面和课桌面。
〕〔2〕数学书的封面和课桌面哪个大,大一些还是大得多?再看看课桌面与地面,你有什么话要说?〔3〕生活中的物体都有表面。
〔板书:物体的表面〕在数学上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积。
〔板书:面积〕〔4〕〔师再次摸数学书封面的面积〕谁能像老师这样摸一摸,说一说?那桌面的大小就是??能摸摸,完整地说一说吗?什么是黑板表面的面积?什么是教室地面的面积呢?〔5〕〔师拿出数学书〕刚才我们说课桌面比数学书的封面大得多,也就是课桌面的面积比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得多。
面积和面积单位(课教案)
面积和面积单位(优质课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导入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图片,如公园、房屋、操场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形的面积。
让学生初步了解面积的概念,并激发他们对面积的兴趣。
1.2 面积的含义面积是指图形所占据的平面空间大小。
教师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并能运用面积来描述和比较图形的大小。
第二章:面积单位2.1 面积单位的概念教师向学生介绍面积单位,如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
并通过实物演示和举例,让学生理解不同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2 面积单位的运用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运用面积单位来测量和计算不同图形的面积。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并指导他们进行计算和转换。
第三章:面积的计算3.1 基本图形面积的计算教师讲解和演示基本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如矩形、三角形、圆形等。
学生通过跟随教师一起动手操作,掌握基本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3.2 复杂图形面积的计算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复杂图形的构成,运用基本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将复杂图形分解为基本图形,并计算出其面积。
第四章:面积的比较4.1 面积大小的比较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图形的面积,学会使用面积单位来描述和比较图形的大小。
4.2 面积转换的比较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计算,学会在不同面积单位之间进行转换,并比较不同单位下的面积大小。
第五章:巩固与拓展5.1 面积的实际应用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房间的面积、花园的面积等,巩固对面积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5.2 面积的创意表达学生通过创造自己的图形,并计算其面积,展示对面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六章:面积的测量工具6.1 面积尺的使用教师介绍面积尺的概念和作用,演示如何使用面积尺来测量图形的大小。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操作,学会正确使用面积尺。
6.2 面积尺的读数与换算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会如何读取面积尺的数值,并了解不同面积尺之间的换算关系。
第七章:实际问题解决7.1 面积与实际问题的关系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计算花坛的面积、房间的面积等,引导学生运用面积知识解决问题。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4篇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4篇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篇1教学目标1.理解面积的意义,熟悉常用的面积单位.2.培育同学用面单位直接测量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力量. 3.培育同学分析、类比、抽象、概括、推理力量.教学重点理解面积的意义,熟悉常用的面积单位教学难点面积与周长、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的联系与区分.教学过程一、复习预备.同学们,刘燕最近特殊兴奋,由于爸爸给她买了一张美丽的书桌,她可喜爱了.为了使书桌更干净美观,刘燕想在书桌上铺一块桌布,那买桌布前我们需要知道什么呢?这个问题等我们学习了的学问后就知道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讨论.2.教学面积单位.投影出示两个同样大小的平面图形.数一数每个图形的方格数.〔投影掩盖片〕师:说一说为什么同样大小的两个图形,方格数却不一样呢?〔方格的大小不同〕说明:要测量和计算面积,必需有统一的标准,就是面积单位.师: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请同学看书92页下面两行.〔1〕平方厘米.师:拿出自己预备的最小的正方形,用直尺量一量它的边长,〔1厘米〕它的面积是 1平方厘米.用自己预备的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放在书上的1平方厘米上面比较一下是不是一样大.用自己预备的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在书上长方形里摆放,正好摆放6个小正方形,也就是6个1平方厘米,那么,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是6平方厘米.师:再请同学把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放在自己左手大拇指指甲面上,比一比.然后闭上眼睛想一想,在我们的四周哪些东西的面积的大小与1平方厘米的大小差不多?〔2〕平方分米.师:假如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去量课桌面的面积,便利吗?〔不便利〕那么要用到另一种面积单位.请拿出自己预备的大正方形,量一量它的边长〔1分米〕,它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同桌两个同学用自己预备的大正方形〔1平方分米〕在一张课桌上摆放,看一看大约有多少平方分米.看着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摸一摸它的边长,再摸一摸它的周长,再摸一摸它的面积.想一想在我们四周哪些东西的面积大小与1平方分米差不多.再用手比划比划1平方分米的面积实际有多大,给同学看一看.〔3〕平方米.假如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去量一量学校操场的面,有困难吗?〔要用到一个比较大的面积单位〕出示1平方米的纸板,请一个同学来量一量它的边长.〔1米〕它的面积是1平方米.比划一下1平方米有多大.用1平方米,量一量黑板大约有多少平方米.师:同学们,请你们闭上眼睛回忆一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积各有多大.3.小结.这节课我们共同熟悉了什么是面积,什么是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那么我们开头讲的要给刘燕的书桌买一块桌布,是要求什么?〔面积〕三、稳固反馈.1.选择适当的单位名称.〔1〕数学课本长20〔2〕一块手帕的面积是4〔3〕铅笔盒长19〔4〕一个学校的面积是500〔5〕课桌高702.推断.正确举,错误举.〔1〕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米.〔2〕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是不同的计量单位.〔3〕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周长是4分米,面积是1平方分米.〔4〕1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3.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图.〔1〕面积是8平方厘米的长方形.〔2〕面积是16平方厘米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四、小结.今日我们熟悉了,老师请同学们思索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我们要测量学校操场的面积,用1平方米的正方形一个一个地拼摆,这个方法可行吗?〔太麻烦了〕,我们要讨论一种科学的计算方法,后面的课上连续学习.板书设计教案点评:本节课是在同学初步把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熟悉及它们的周长的计算基础上教学的.在教案设计上考虑为同学参加学习过程创设条件,使同学在原有认知结构基础上能较好地完成建构过程,支配让同学亲自动手摸一摸物体外表,观看平面图形的大小,为面积概念的形成做好铺垫.用投影掩盖片,让同学直观看到,同样大小的平面图形,而方格的个数却不同,使同学熟悉到,要测量和计算面积,必需有统一的标准,从而熟悉面积单位的作用.同时,在设计教案时,留意到在建立面积和面积单位过程中采纳自学方法,亲密联系生活实际,使同学动脑、动口、动手参加学习全过程,能加深对新学问的理解.围绕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支配稳固反馈的练习内容,可以到达稳固对的熟悉,培育同学比较、分析、概括、抽象力量的目的,最终支配思索题,可以把同学的思维引向深化.探究活动量一量活动目的通过实践活动,让同学感受各个面积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异.活动预备1.在操场上画若干个4平方米大小的正方形.2.预备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硬纸片若干张. 3.预备若干份记录表〔测量次数为纸片移动的次数〕.测量次数测得面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活动过程1.同学分组,老师给每组同学发一张1平方厘米的硬纸片和一份记录表.2.组内同学轮番用硬纸片去测量正方形的面积,测量完后填写记录表.3.老师给每组同学发一张1平方分米的硬纸片.4.组内同学轮番用硬纸片去测量正方形的面积,测量完后填写记录表.5.老师给每组同学发一张1平方米的硬纸片.6.组内同学轮番用硬纸片去测量正方形的面积,测量完后填写记录表.7.全体同学商量:用哪种纸片测量最便利?为什么?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篇2第1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1——74页教学具预备: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积单位教学过程:一、建立面积概念1、物体外表的大小〔1〕〔出示大作文本、生字本〕谁能摸一摸他们的面在哪?本的封面、本的底面,他们都是本的面。
面积和面积单位(课教案)
面积和面积单位(优质课教案)第一章:面积的概念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能正确描述面积的概念。
培养学生运用面积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面积的定义:封闭图形的大小。
面积的表示方法:平方单位(如平方米、平方厘米等)。
1.3 教学活动通过实物展示,引导学生感受面积的概念,如用不同大小的图形覆盖物体。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用平方单位测量和记录不同图形的面积。
第二章:常用的面积单位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能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培养学生运用面积单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常用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2.3 教学活动通过实物和图形,让学生感受不同面积单位的大小,如用不同单位的面积单位测量图形。
让学生进行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练习,如计算100平方厘米等于多少平方分米。
第三章:面积的计算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常见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矩形的面积计算: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边长×边长。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底×高÷2。
3.3 教学活动通过实际操作和例题,引导学生掌握不同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让学生进行面积计算练习,如计算一个矩形的长为5米,宽为3米的面积。
第四章:面积的应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运用面积概念和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4.2 教学内容应用面积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房间的面积、花园的面积等。
应用面积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品的包装纸面积、地毯的面积等。
4.3 教学活动通过实际案例和问题,引导学生运用面积概念和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如测量和计算房间的面积。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对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进行总结,形成系统认识。
《面积与面积单位》教案
《面积与面积单位》教案第一章:面积的概念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能正确描述物体的面积。
能用面积的概念比较物体的大小。
1.2 教学内容:面积的定义: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的面积。
面积的表示方法:用平方单位表示,如平方米、平方分米等。
1.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如桌面、操场等,了解它们的面积。
通过实际测量和比较,让学生体验面积的大小。
第二章:面积单位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如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
能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2.2 教学内容:常用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
面积单位的换算: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2.3 教学活动:通过实际测量和换算,让学生体验不同面积单位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运用面积单位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房间面积、花园面积等。
第三章:面积的计算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能运用面积公式计算不同图形的面积。
3.2 教学内容:面积公式:长方形面积=长×宽,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其他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三角形、梯形、圆形等。
3.3 教学活动: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不同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运用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品的包装面积、设计图案等。
第四章:面积的应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运用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实际操作能力。
4.2 教学内容:实际问题:如计算房间的面积、设计花园布局等。
面积的估算和近似计算。
4.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运用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观念。
进行面积的估算和近似计算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总结面积的概念、单位和计算方法。
激发学生对面积知识的兴趣和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5.2 教学内容:面积的概念、单位和计算方法的总结。
面积知识的拓展:如立体的表面积、体积等。
《面积与面积单位》教案
《面积与面积单位》教案第一章:面积的概念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能正确描述面积的概念。
能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感受面积的存在和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面积的定义: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的面积。
面积的计量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
1.3 教学活动通过实际例子,如教室的面积、书桌的面积等,让学生感受面积的存在。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测量和计算不同物体的面积。
介绍面积的计量单位,让学生了解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第二章:面积的测量与计算2.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使用尺子和量角器等工具测量物体的面积。
能正确计算简单图形的面积,并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2.2 教学内容测量工具的使用:尺子、量角器等。
简单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2.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尺子和量角器等工具测量物体的面积。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简单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如计算教室的面积、书桌的面积等。
第三章:面积的比较与转换3.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比较不同图形的面积大小。
能正确进行面积单位之间的转换。
3.2 教学内容面积的比较: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学会比较不同图形的面积大小。
面积单位之间的转换: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之间的换算关系。
3.3 教学活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学会比较不同图形的面积大小。
介绍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让学生能正确进行单位之间的转换。
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如计算花园的面积,转换为平方米等。
第四章:面积的应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将面积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面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计算房间的面积、花园的面积等。
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最大种植区域的面积等。
4.3 教学活动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学会将面积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最大种植区域的面积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5.1《面积和面积单位》人教新课标(2014秋)【第一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备课人:周杰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
认识常用面积单位,初步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
2.在研讨过程中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在探究和解决问题中,让学生感受到面积随处可见,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生活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面积和面积单位概念的建立。
三、教学难点: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
四、教学具准备电脑课件,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长正方形纸若干张。
五、教学过程(一)面积概念的建立1.电脑演示:点—线—面的形成过程谈话: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朋友——出现活动的点。
在数学里叫做“点”无数多的点,整齐的排成一列就变成了什么?——线无数的线堆积在一起就变成了什么?——面。
我们身边的物体都有面,例如:这是大屏幕的面(教师用手摸大屏幕的面)你能找到周围物体的面吗?2.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积。
动画:面积的认识刚才同学们举例的书、铅笔盒、……我们统称为“物体”。
(板书:物体)我们找的面是这些物体的什么面?——表面。
(板书:表面)一起来看看数学书的表面(用手摸着封面),只有这一个吗?这两个表面摸起来有什么不同?看来物体的表面是有大有小的。
(板书:大小)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板书面积概念)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封面的面积,举例说说什么叫做面积?能找到比它大的面积吗?有小一些的面积吗?3.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面积。
谈话:不只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积,在我们的数学世界里也有面积。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涂色游戏。
请你从这些图形中任选一个,涂上颜色,涂完后马上坐好!提问:为什么有的涂得快,有的慢呢?看来图形也有大小,图形的大小也就是它们的面积。
谁愿意来汇报一下你的涂色结果?有不同的选择吗?追问:为什么没有人选择2号图形?准确说什么图形才有大小,才是它们的面积?4.小结:课上到这儿,知道我们今天学的是什么了吗?板书:面积提问:什么叫做面积?(视频:面积的意义)(二)体验面积单位的形成过程1.谈话:既然面积有大有小,下面就让我们来比一比,谁的面积大,谁的面积小。
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动画:比较两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面积差异较大的可以直接观察。
对于面积相近的图形,可重叠比较它们的大小。
对于无法重叠的,应借助其他图形作为标准进行比较。
2.小组活动,借助其他图形比较面积大小。
谈话:下面老师为大家提供了三种图形,小组合作,借助提供的图形,来比较这两个长方形的大小。
汇报结果:追问:有选用圆形的吗?为什么不用圆形?能不能一个用长方形测量,一个用正方形测量?小结:看来测量时要有统一的标准,选什么图形作为标准更好呢?3.明确测量面积的统一标准。
谈话:有人说长方形,有人说正方形,究竟选谁呢?请同学们看老师做的一个小实验。
讲述:这是两个一样的长方形,我选用小长方形来测量它的面积,发现它刚好能摆下18个这样的小长方形。
再次拼摆,我把小长方形倒过来放,发现……什么问题?追问:通过这个小实验,你认为什么图形做标准更好,为什么?(板书:正方形)追问:选什么样的正方形?谈话:听到这个提问你也许会觉得奇怪,正方形就是正方形,会有什么不同?别着急,下面我们来做一组选择题,你就明白了。
讲述:这里有边长分别为1、2、3的正方形,请你选择一个做标准来测量下面的长方形。
(1)长是6宽是4的长方形,选哪一个正方形来测量,还可以选谁?为什么不选边长为3的?学生回答:边长为1或边长为2的正方形。
边长为3的不能正好摆下。
(2)长是9宽是6的长方形,选哪一个正方形来测量,为什么不选边长为2的呢?学生回答:边长为1或边长为3的正方形。
边长为2的不能正好摆下。
(3)如果请你选择一个正方形既能测量第一个长方形,又能测量第二个长方形,你选呢一个?为什么呢?小结:就像同学们说的那样,选择边长为1的正方形更便于我们测量面积。
(板书:边长为1)(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1.回忆我们学过的最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贴:厘米、分米、米)2.如果我想给1的后面加一个单位,可能是什么?3.讲解: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从你的学具中找出1平方厘米摸一摸,比一比你的那个手指甲盖大约是1平方厘米。
4.比一比我们刚才用过的小长方形或小正方形的面积是几平方厘米。
5.快来看一看追问:为什么这三个图形的面积都是2平方厘米?6.再来看看,1的后面还可以填什么单位?面积是多少?追问:1平方分米有多大?你想用它测量什么呢?追问:还能测量刚才的小长方形或正方形吗?为什么?小结:看来大小不同的面积要选用不同的面积单位,才能方便测量。
7.想测量黑板的面积,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行不行?追问:什么是1平方米?追问:估计一下黑板的面积大约是多少?8.填写适当的面积单位。
动画:有关面积单位的练习(1)手绢面的大小3()。
(2)教室的面积是40()。
(3)橡皮一个面的面积是 6 ()。
(4)一张邮票的面积大约是 4()。
(四)总结刚才同学们找到的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常用的面积单位。
(板书:面积单位)利用这些面积单位,在今后的学习中还能解决很多问题。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视频:面积和面积单位)《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面积和面积单位》是人教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面积的概念和常用的面积单位的认识两个内容一。
其中面积的概念是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板块中一个相当重要的部分,对于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因此,课前我翻阅有关资料,精心设计教案,充分地备课。
课后,我又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我感觉,在我讲授的此课中,充分体现了以下两点:一、亲身体验新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此课的教学中,关于对“面积单位”表象的建立,我不是以讲解示范为主,也没有提供现成的面积单位直接让学生进行感知,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操作的权利交给了学生,让他们亲自画一画、剪一剪、看一看,使学生亲身经历了面积单位的形成过程,较好的实现了对面积单位的正确感知和建立。
可以说,学生经过这种“亲身体验”,理解更到位,在大脑中建立起了准确、鲜明的空间表象,掌握的程度也比直接借助现成的面积单位进行感知要牢固的多。
同时,在这个基础上,我还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列举了哪些物体的表面大约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进一步让学生在熟知的、现实的情境中增强对面积单位的正确感知。
这样,不仅缩短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而且还训练了学生养成了从数学的角度去审视和思考周围事物的习惯,学会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发现和构建所学数学知识的“原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产生想学的愿望。
二、设计多种活动,给学生充分提供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我的这一课的教学就正好体现了这一点。
在本节课中,教师始终站在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度上,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真正了解和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可以说,这节课我真正把数学教学设置成了一种活动,把原来静态的学习内容以“动态生成”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搭建了自主探究与交流合作的平台。
在本节课中,除了上面开展的“画一画”、“剪一剪”等活动之外,我还组织学生在每认识一个面积单位之后,都要利用所学的面积单位亲自去量一量、测一测,有测量卡片的面积的活动,有测量课本封面面积的活动,有测量黑板面积的活动。
正是这些活动,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提升,认知产生了飞跃,从而为后面引出较大的面积单位扫除了障碍。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面积和面积单位》人教新课标《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
3、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
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
4、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教学难点:1、使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2、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具、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小黑板);米尺、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教具。
学具:两生一份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正三角形纸片若干,平方厘米、平方分米的学具。
教学方法:讨论法、合作交流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同学们,你们想听阿凡提的故事吗?多媒体课件(或教师故事)导入阿凡提的故事。
(播放)……最后,阿凡提和巴依老爷签了这一份契约:“将自己的院子的60米,以10元钱卖给巴依老爷。
明日就将院子的60米交给巴依老爷,永不反悔。
特此证明。
”(相机出示小黑板)第二天,阿凡提接过巴依老爷的10元钱,哈哈大笑,巴依老爷这才大呼上了这契约的当。
但他只能白白付出这10元钱了。
师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份契约有什么问题吗?那么这份契约到底该怎么改才是正确的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好吗?(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用学生喜欢的故事巧妙引入,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进入了学习的状态。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感知面积动手摸:(1)拿出课本,摸一摸它的边,有什么感觉?如果想量出边的长度,可以用什么工具?(引导学生回忆)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呢?(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对比观察:(2)课本的封面与桌面哪个大?摸一下,和摸课本的边的感觉一样吗?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要知道面的大小,能用尺子去量吗?我们给物体表面的大小一个新的名称,叫作“面积”。
联系生活:(3)你能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有面积吗?(4)大家一起来看这些平面图形(长方形,圆,正方形,三角形),谁能比较一下,哪个平面图形最大,哪个最小?让学生结合学具说说是怎样比较的(学生活动)定义面积:(5)平面图形也有大小。
我们把平面图形的大小也叫作面积。
现在谁能概括一下什么叫面积?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教师概括: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面积。
2、引导探索面积单位(1)让学生拿出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正方形,比比哪个大?说说怎么比?(学生活动)(2)提问:如果要比较两张桌面,你还能用剪的方法吗?为什么?(3)学生动手实践活动:在这两个图形上(长方形和正方形)摆一摆小方块(教师统一发给小方块),看看分别要摆几个?思考:如果这个方块再做得小一些去摆,结果会怎么样?做得再小一些,再小一些,还可以再小一些……(过渡)小方块需要有统一的大小才能进行比较,而且这大小不是我们统一就行了,国际上都要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