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带头人专业知识考核题201211
学科带头人考试试题
学科带头人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学科建设的核心是()A. 教学资源B. 教师队伍C. 课程设置D. 学科声誉2. 下列哪项不是学科带头人的职责?()A. 制定学科发展规划B. 组织学术交流C. 个人学术研究D. 管理学科财务3. 学科团队建设中,以下哪项最为关键?()A. 团队规模B. 成员专业背景C. 团队合作精神D. 团队年龄结构4. 学科带头人在学术研究中应遵循的首要原则是()A. 创新性B. 实用性C. 伦理性D. 可行性5. 以下哪项不是学科建设中常用的评价指标?()A. 学术论文发表数量B. 科研项目数量C. 学生满意度D. 学科经费总额6. 学科带头人在制定学科发展规划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A. 国家政策导向B. 市场需求C. 个人兴趣D. 学科发展趋势7. 学科建设中,对于教师队伍的培养,以下哪项不是必要的?()A. 定期培训B. 学术交流C. 职称评定D. 定期更换教师8. 以下哪项不是学科带头人在学术交流中的作用?()A. 分享研究成果B. 建立合作关系C. 监督学术不端行为D. 促进学术思想碰撞9. 学科建设中,对于课程设置的优化,以下哪项不是重要的?()A. 更新教学内容B. 增加课程数量C. 引入实践教学D. 强化课程间的联系10. 学科带头人在学科经费管理中,不需要关注的是()A. 经费的合理分配B. 经费使用的透明度C. 个人收入情况D. 经费使用的效率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学科带头人在学科建设中需要具备的素质包括()A. 学术领导力B. 组织协调能力C. 创新思维D. 财务管理知识12. 学科建设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学科的竞争力?()A. 学科研究方向B. 学科经费C. 学科声誉D. 学科所在地理位置13. 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提升学科团队的凝聚力?()A. 定期团队建设活动B. 明确的团队目标C. 严格的考勤制度D. 公平的奖励机制14. 学科带头人在推动学科发展时,可以采取的策略包括()A. 增加科研项目申请B. 引进优秀人才C. 减少学术交流D. 加强与行业的合作15. 学科建设中,对于课程设置的优化,以下哪些措施是有效的?()A. 引入跨学科课程B. 增加课程难度C. 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D. 定期评估和更新课程内容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简述学科带头人在提升学科教学质量方面可以采取哪些措施?17. 描述一下学科带头人如何平衡学科的学术研究与教学任务?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8. 论述学科带头人在学科团队建设中的角色和重要性。
学科带头人考试试题
学科带头人考试试题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学科带头人在团队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提升团队整体教学水平B. 引领教学改革与创新C. 培养和选拔优秀教师D. 所有以上选项2. 以下哪项不是学科带头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A. 深厚的学科知识基础B. 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C. 优秀的商业运营能力D. 持续的自我学习能力3. 学科带头人在课程改革中应当首先关注的问题是什么?A. 课程内容的更新B. 教学方法的创新C. 学生需求的变化D. 教育政策的调整4. 学科带头人在进行教学研究时,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文献综述B. 实证研究C. 理论推导D. 以上都是5. 学科带头人在团队建设中,应该如何激励团队成员?A. 提供物质奖励B. 提供职业发展机会C. 建立公正的评价体系D. 所有以上选项6. 学科带头人在推动学校教育发展中,应当如何处理与其他学科的关系?A. 竞争优先B. 合作共赢C. 独立发展D. 选择性合作7. 学科带头人在面对教育技术革新时,应采取的态度是什么?A. 积极拥抱,主动学习B. 保守观望,适时跟进C. 拒绝接受,坚持传统D. 选择性接受,谨慎评估8. 学科带头人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重点考虑的因素包括?A. 学生的年龄特点B. 学科的发展趋势C. 教育资源的分配D. 所有以上选项9. 学科带头人在进行学术交流时,应注意哪些问题?A. 保持学术诚信B. 尊重他人观点C. 有效沟通交流D. 所有以上选项10. 学科带头人在提升教学质量时,应如何平衡传统教学与现代技术的关系?A. 完全摒弃传统教学B. 完全依赖现代技术C. 有机结合,发挥各自优势D. 保持中立,不作调整二、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1. 简述学科带头人的职责和义务。
12. 学科带头人在提升个人专业素养方面应采取哪些措施?13. 举例说明学科带头人如何有效地推动课堂教学改革。
14. 学科带头人在团队管理中可能遇到哪些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学科带头人考试试题库
学科带头人考试试题库一、选择题1. 学科带头人在教学改革中应当扮演的角色是()。
A. 仅仅执行上级的教学计划B. 引领和推动教学创新C. 专注于个人教学成绩的提升D. 作为行政人员参与学校管理2. 以下哪项不是学科带头人应具备的素质?()。
A. 深厚的学科知识基础B. 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C. 强烈的个人竞争意识D. 不断更新的教学方法3. 学科带头人在课程建设中的主要任务包括()。
A. 制定课程标准B. 参与教材编写C. 评估教学效果D. 所有以上选项4. 学科带头人在教师培训中的作用是()。
A. 作为培训对象接受新知识B. 作为培训讲师传授经验C. 作为旁观者监督培训过程D. 作为评价者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5. 学科带头人在学术研究中应当()。
A. 独立进行个人研究B. 鼓励团队合作和跨学科研究C. 只关注理论研究,忽视实践应用D. 仅关注实践应用,不重视理论研究二、填空题1. 学科带头人在推动学校教学发展中,应当具备___________的能力,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教学改革。
2. 学科带头人需要通过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3. 在课程改革中,学科带头人应当关注学生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以确保课程内容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4. 学科带头人在教师团队中应当起到___________的作用,帮助其他教师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5. 学科带头人应当积极参与___________活动,以促进学术交流和学科发展。
三、简答题1. 简述学科带头人在学校教学改革中的作用。
2. 学科带头人如何通过课程建设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3. 学科带头人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应当扮演哪些角色?4. 学科带头人如何平衡教学、研究和管理等多方面的工作?四、论述题1. 论述学科带头人在当前教育环境下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
2. 分析学科带头人在促进学校整体教学质量提升中的关键作用及其实现途径。
教师职称、学科带头人笔试面试参考题
教师职称、学科带头人笔试面试参考题C.认知、情感和行为D.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15.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B)。
A.记忆能力B.创新能力C.模仿能力D.分析能力1、教师应该讲课生动、形象、简洁、准确、富有吸引力,声音抑扬顿挫,并伴有适当的表情,这样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
2、教师应该冷静地处理课堂环境中的偶发事件,这是心理健康表现的一种。
而将生活中的不愉快情绪带入课堂,迁怒于学生,以及偏爱甚至袒护研究成绩好的学生都是不良的行为。
3、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不应该只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或在群体中的位置。
4、国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这是为了保证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
8、现代学生观的基本观点是学生是发展的人、独特的人、自由的人和教育活动的主体。
9、个别教师不允许班上研究差的学生参加考试、随意占用学生的上课时间、指派学生参加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商业庆典活动等,这些行为主要侵害的是学生的受教育权。
10、学校应当承担责任的学生伤害事故是在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或校外活动,未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并未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
11、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环境意识、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减轻学生研究负担。
12、符合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的组合是感受、参加、养成。
13、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课程制度的变迁等三个层面上展开。
14、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15、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不仅仅是记忆能力。
15.学者XXX首倡了“教师作为研究者”的概念。
16.加德纳是多元智力理论的提出者之一,也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
17.培养学生技能的教学模式一般为示范-模仿式。
18.在“对话-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
体育学科带头人试卷
一、概念题(每题3分,共15分)1. 体育与健康课程: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2.教材重点:教学重点是依据教学目标,在对教材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而确定的最基本、最核心的教学内容,一般是一门学科所阐述的最重要的原理、规律,是学科思想或学科特色的集中体现。
它的突破是一节课必须要达到的目标,也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
3.练习密度 :课中学生练习的时间与上课总时间的比例。
4.诱导性练习: 诱导性练习是指将表面训练演变成其他形式导致间接达到训练目的的行为。
5.地域性运动项目:其实是相对于全国性的体育运动而言的,比如乒乓球就是全国性的体育运动,武术啊、帆船啊什么的,就是区域性的(受地域的限制,普及程度有局限)。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1. 北京奥运会吉祥物是5个可爱的福娃_这五个吉祥物组成的一句话是北京欢迎你。
2. 体育与健康课程改变了传统的按_运动项目_划分课程内容和安排教学数的框架,而是根据新形势与理念将课程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并根据领域目标构建课程的内容体系。
3. 《标准》把学生的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和合作精神纳入学习成绩评定的范围,并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4. _身高标准体重_是反映人体的围度、宽度和厚度以及人体密度,是评价人体形态发育水平和营养状态及身体匀称度的重要指标。
5. 有64人参加乒乓球赛,采用单淘汰制,需进行_6_轮比赛,方可决出第一名。
6. 体育教学体系包括四个要素教师、学生、_ 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
7. 运动系统是人从事劳动和运动的器官,主要由骨、骨连接、骨骼肌三部分组成。
8. 在寒冷的天气条件下,由于肌肉的_黏滞性_增大,而伸展性和弹性降低、工作能力下降,特别容易引起运动损伤。
小学科学教师专业知识考查题目
小学科学教师专业知识考查题目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计25分)
1. 下列哪个不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调查法
D. 猜想与假设
2. 下列哪个不是科学课程标准中的科学素养?
A. 科学知识
B. 科学方法
C. 科学态度
D. 科学试题
3. 下列哪个不是小学科学课程的主要内容?
A. 物质与能量
B. 生物与环境
C. 技术与工程
D. 数学与科学
4. 在进行科学实验时,下列哪个做法是错误的?
A. 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
B. 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C. 随意更改实验步骤
D. 认真记录实验数据
5. 下列哪个不是小学科学教师的基本素质?
A. 丰富的科学知识
B. 较强的教学能力
C. 良好的沟通能力
D. 高超的竞技水平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计30分)
1. 请简述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2. 请简述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的科学素养。
3. 请简述小学科学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20分,共计40分)
1. 某小学科学教师在教授《植物的生长》一课时,请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并让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请分析该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恰当,并说明理由。
2. 某小学科学教师在教授《地球的运动》一课时,使用地球仪进行演示,并让学生观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请分析该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恰当,并说明理由。
学科带头人考试模拟试题及含答案
学科带头人考试模拟试题及含答案2010年学科带头人考试模拟试卷及含答案一、单选1.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环境意识、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减轻学生研究负担。
答案为C。
2.符合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的是感受、参加、养成。
答案为C。
3.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课程制度的变迁等三个层面上展开。
答案为D。
4.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案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答案为D。
5.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学者是XXX。
答案为A。
6.多元智力理论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提出者为XXX。
答案为A。
7.以培养学生技能为目的,一般程序为示范——模仿式的教案模式为B。
8.在"对话互动"式的教案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都是主体。
答案为C。
9.探究研究实施的过程是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答案为B。
10.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校本课程。
答案为B。
11.教案过程的中心环节是上课。
答案为B。
12.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著名的XXX提交了一份名为《准备研究:国家的指令》的报告,其中排在第二位的是学校需要家庭的支持。
答案为A。
13.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学生。
答案为B。
14.校本教研的主体是教师。
答案为C。
15.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包括学科研究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
这样可以确保学生在学科知识和一般能力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同时,情感目标也应该被考虑进来,因为情感素养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1.新课程的具体目标除了有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还包括改变课程功能、调整课程结构、精选课程内容和改进教案方式。
这些目标的实现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研究和发展。
2.质性评价方式包括档案袋评定、XXX底式研讨评定和表现展示评定。
这些评价方式注重学生的实际表现和能力,而不是简单的成绩和分数。
中小学学科带头人选拔理论考试
中小学学科带头人选拔理论考试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中小学学科带头人选拔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40分,每空2分)1.(10分)孔子是闻名世界的大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及其丰富而且自成体系。
请你用《论语》中的有关话语填写下面的空白。
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教学原则:因材施教;教育目标:独善其身,兼济天下;教育内容:诗书礼乐;教育态度:诲人不倦;教学方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2.(10分)马斯洛认为人类行为的心理驱力不是性本能,而是人的需要。
据此回答以下问题:(1)以下是马斯洛需要层次图解,图中①是社会需求;②尊重需求。
(2)为更好地满足学生在精神性价值方面的需要,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12分)加德纳在1983年出版的《智力的结构》一书中,首次提出并着重论述了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八种智力,即:语言智能、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探索智能。
多元智能理论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积极乐观的学生观,即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和可取之处。
4.(4分)《论语》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请解释这两句话的意思:“学而不思则罔”只重于学习而不注重思考,就有可能遭到蒙蔽而陷于迷惑;“思而不学则殆”只重思考而不注重学习,就有可能因误入歧途而招致疲乏及危险。
5.(4分)古人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此“启发”一词的由来。
其中“愤”的意思是: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悱”的意思是: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
二、选择题(共10分,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6.新课程改革的最核心理念是A. 以人为本B. 学会学习C. 全面发展D.贴近生活7.美国着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说:“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句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
学科带头人考试题目
2010年学科带头人考试模拟试题及含答案一、单选1.课程改革的的基本理念是: ( C ) A。
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③D. ②④①以学生发展为本②培养环境意识③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④减轻学生学习负担2. 指出哪一组是符合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的:( C )A.说出,表演,展示B.设计,制作,创作C.感受,参加,养成D。
解释,完成,背诵3。
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 D )等三个层面上展开。
A.教材的更新B。
教师的发展C。
学生的选择D。
课程制度的变迁4.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 D )A。
知识,技能和方法 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C.知识,技能和情感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5. 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学者是( A )A.斯腾豪斯B.斯腾伯格C.杜威D.赫尔巴特6。
多元智力理论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提出者为( A )A.加德纳B。
推孟 C.韦克斯勒 D.加涅7. 以培养学生技能为目的,一般程序为:定向——示范——参与性练习——自主性练习——迁移的教学模式为( B )A。
讲解-—接受式B。
示范—-模仿式C。
探究发现式D。
情境-—陶冶式8. 在”对话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 C )A.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B.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C。
都是主体D。
都是客体9。
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 B )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段D。
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10。
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 B )A。
地方课程 B.校本课程 C.国家课程 D.学科课程11。
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B )A。
备课B。
上课C。
批改作业 D.考试12.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著名的卡内基金会提交了一份名为《准备学习:国家的指令》的报告有七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排在第二位的是( A )A.学校需要家庭的支持B。
学科带头人考试题目
2010年学科带头人考试模拟试题及含答案一、单选1.课程改革的的基本理念是: ( C ) A. 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③D. ②④①以学生发展为本②培养环境意识③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④减轻学生学习负担2. 指出哪一组是符合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的: ( C )A.说出,表演,展示B.设计,制作,创作C.感受,参加,养成D.解释,完成,背诵3.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 D )等三个层面上展开.A.教材的更新B.教师的发展C.学生的选择D.课程制度的变迁4.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 D )A.知识,技能和方法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C.知识,技能和情感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5. 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学者是( A )A.斯腾豪斯B.斯腾伯格C.杜威D.赫尔巴特6. 多元智力理论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提出者为( A )A.加德纳B.推孟C.韦克斯勒D.加涅7. 以培养学生技能为目的,一般程序为:定向——示范——参与性练习——自主性练习——迁移的教学模式为( B )A.讲解——接受式B.示范——模仿式C.探究发现式D.情境——陶冶式8. 在"对话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 C )A.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B.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C.都是主体D.都是客体9. 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 B )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段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10.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 B )A.地方课程B.校本课程C.国家课程D.学科课程11.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B )A.备课B.上课C.批改作业D.考试12.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著名的卡内基金会提交了一份名为《准备学习:国家的指令》的报告有七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排在第二位的是( A )A.学校需要家庭的支持B.学校需要社会的支持C.学校需要专家的支持D.学校需要政府的支持13.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 B )A.学生B.学校C.教师D.校长14.校本教研的主体是( C )A.学生B.教材C.教师D.校长15..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包括( C )A.学科学习目标B.一般性发展目标C.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D.情感目标二、多选1.新课程的具体目标除了有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重建课程管理体系外,还有( ABCD )A.改变课程功能B.调整课程结构C.精选课程内容D.改进教学方式2.在下列教育评价方式中,属于质性评价方式的有( ABC )A.档案袋评定B.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C.表现展示评定D.成就测验3.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有( ABCD )A.情境B. 协作C.会话D.意义建构4下列关于新型知识观的说法正确的是( BCD )A.个人见解在给定的课程知识面前没有意义B.知识客观化和科学化的追求必然是以牺牲个人知识因素为代价的C.缄默知识对人类的认识有着深刻的影响D.知识为一种探索的行动或创造的过程5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师生关系应该是( ABCD )A.民主的B.平等的C.对话的D.互动的6.新课程给教师角色的定位是( AC )A.学习者B.定向者C.促进者D.定论者7.新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 ABC )A.均衡性B.综合性C.选择性D.平均性8."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内容包括( ABCD )A.校本课程开发总体目标B.校本课程的结构与课程门类C.课程实践与评价的设想D.保障措施9. 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旗帜鲜明地把课程改革作为一项政府行为,明确了基础教育对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的作用是( BCD )A.前沿性B.全局性C.基础性D.先导性10.地方对课程管理的主要方面是( ABCD )A.贯彻国家课程政策B.制订课程实施计划C.组织课程的实施与评价D.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管理11.校外课程资源是指学校范围以外的各种可以用来开发和建设课程的资源,主要有( ABD )A.家庭资源B.社会资源C.校园资源D.自然资源12.当今世界,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是( BCD )A.向学生回归B.向学校回归C.向教师回归D.向教育实践回归13.教学研究中的行动必须具有以下特征( BCD )A..可操作性B.验证性C.教育性D.探索性14.现代教育评价的产生和发展可分为如下几个时期( BCD )A.教育测验运动时期B.目标分析研究时期C.多方位研究时期D.教育评价的兴盛时期15.简述质性评定的主要特征有( BCD )A.评定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评价B.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主体人的发展C.评价的方式具有情境性D.评定是不断探索改进的过程三、判断(× )1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印发,标志着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开始.(√ )2. 新课程目标取向及精神内核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3 .课程标准它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和最高要求.(√ )4.素质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个性化教育.(× )5.自主学习就是自学,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排斥教师的介入和指导.(×)6. 学校的课程结构中学科课程,分科课程,必修课程,国家课程应占绝对主导地位.(√)7. 我国基础教育实行三级课程管理的基本模式,学校课程管理亦需要建立三级管理网络. (√)8.实现课程管理的统与分的有机整合,是世界课程管理的总的趋势.(×)9.校本教研即师本研究.(√)10.教育测验是一种以追求考察教育效果客观性为目标的活动.四、简答1.新课改的具体目标有哪几项答:有六项具体目标,它包括:改变课程功能,调整课程结构,精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重建课程管理体系.2.课改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1)构建一个新型课程管理体系.(2)建立一支新型教师队伍.(3)探索一套新型课堂教学模式.(4)完善一个新型教育评价体系.(5)建设一个先进的信息化平台.(6)培养一批先进典型.3.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及其基本含义.答案:本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包含着三层含义:(1)以人(学生)的发展为本;(2)倡导全人教育;(3)追求学生个性化发展.4. 本次课改中,课程体系走向综合化的具体表现是什么答案:1)从小学三年级至高中设置非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2)新课程还设置了许多"综合性学科",着意推进课程的综合化,对旧有的课程结构进行改造;(3)各分科课程都在尝试综合化的改革,强调科学知识同生活世界的交汇,理性认识同感性经验的融合.5. 新课程在教材观上的转向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答:首先就教材与学生的关系而言,学生不再是教材被动的受体而是对教材进行能动实践的创造性主体;教材不再是只追求对教育经验的完美的预设,而要为学生留有发展的余地,使教材编制过程本身延伸到课堂和学生的学习之中.其次,就教材与教师的关系而言,教材的权威消解了.教材设计要有意识地引导教师能动地乃至个性化地解读教材.6.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答:使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索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 具有初步技术能力.7.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的作用是什么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各自权利和责任的划分,①摆脱了过去僵化单一的管理体制`,妥善地处理了课程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②有助于教材的多样化,③有利于满足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需求.8. 为什么说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①首先,教师素质的高低,对学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通过自身修养对学生"言传身教",学生通过"耳濡目染"可以从教师身上学到很多东西,这种潜移默化有时比课堂上的传授效果要好;②其次,教师决定着课程资源的选择,开发和利用,是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再完美的课程也必须经过教师的实施,理想中的课程与教师实施的课程肯定存在一个"落差",教师能否合理选择课程资源,对于缩小这个"落差"非常重要.9. 作为校本研究的主体对教师有什么要求答:校本教研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强调教师即研究者,要求教师形成研究意识,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鼓励教师从课程改革的问题和需要出发选择课题,强调研究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10.世界各国课程评价有哪些特点.答:一,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二,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三,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四,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五,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五、论述1.新课程标准在哪些方面突出体现了"以学为本"的设计思想答:第一,在课程目标的设计上,新增加的两个维度"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突出了作为学习主体的人——学生和学生发展的重要地位,更多地关注和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学习的态度与情感,反映了课程标准的设计思想是"目中有人","以学为本"的现代课程理念.第二,在内容标准的设计上,从"学习领域",学习主题","目标要素"的学的角度,来设计和组织课程内容,以学生的学习为主线,充分感受到课程标准中"学生"和"学生发展"是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第三,在课程实施建议方面,从"教"更好地为"学"服务,从"教"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发展",从"教"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样一个角度来提出建议.为学生形成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相互合作的学习品质,提供教学环境和教学平台的支撑.2. 举例说明,在教学中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答案要点:首先,辩证地理解"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既要改变过去那种只有"预设",完全封闭,一切尽在"教师掌控之中"的现象,又要避免不适当地,漫无边际地"生成",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减损国家要求及教育"引导","塑造"的责任.其次,教师在备课及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详略得当".所谓"详"一是在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设计上,尽可能地将"三维目标"和有关内容加以整合,而不能仅有"知识点";二是尽量考虑周到,预先设想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多样化的对策.所谓"略"是指教案不要太详尽,宁可"粗一点",给现实的,活生生的教学留下一定的时空,最终在教学中完成,在教学后完善,决不能像过去那样把教学的每一环节,教师的每一句话及学生的可能回答都写出来,使得原本富有生命力的教学成了完全预定的,僵死的"走教案","演教案剧".再次,在课堂中,教师要"与时俱进","与境俱进",及时抓住并灵活处理具有"生成价值"的问题,回答,细节,情境等,让教学充满灵动,智慧与活力;但是,这种"生成"必须与预设的学习目标,学习主题有某种内在联系(这种联系不一定局限于本节课或本单元的目标和内容),或是拓展,或是深化,这样才能既保证课堂教学的"开放"与"灵活",促进学生自主和富于个性化,创造性地学习,又达到国家对青少年一代的基本要求.(举例略)3.谈谈自主学习的实施要点(P67—74)答案要点:(1)创建积极的课堂环境;(2)使学生认同学习目标;(3)给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4)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5)学生参与评价学习结果并优化学习方法;(6)让学生参与课堂管理.4.试述发展性评价的内涵是什么.P180答:其基本内涵表现为:(一)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淡化原有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关注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发展中的需要,突出评价的激励与调控的功能,激发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二)与课程功能的转变相适应.体现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保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三)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关注全人的发展,强调评价的民主化和人性化的发展,重视被评价者的主体性与评价对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四)评价内容综合化,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以适应人才发展多样化的要求;评价标准分层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的独特性.(五)评价方式多样化,将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丰富评价与考试的方法,如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景测验,行为观察和开放性考试等,追求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六)评价主体多元化,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强调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建立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社区和专家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七)关注发展过程,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而终结性的评价结果随着改进计划的确定亦成为下一次评价的起点,进入被评价者发展的进程之中.。
学科带头人考试题目
2010年学科带头人考试模拟试题及含答案一、单项选择1.课程改革的的基本理念是: ( C ) A. 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③D. ②④①以学生发展为本②培养环境意识③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④减轻学生学习负担2. 指出哪一组是符合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的: ( C )A.说出,表演,展示B.设计,制作,创作C.感受,参加,养成D.解释,完成,背诵3.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 D )等三个层面上展开.A.教材的更新B.教师的发展4.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 D )A.知识,技能和方法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C.知识,技能和情感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5. 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学者是( A )B.斯腾伯格C.杜威6. 多元智力理论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提出者为( A )A.加德纳B.推孟C.韦克斯勒7. 以培养学生技能为目的,一般程序为:定向——示范——参与性练习——自主性练习——迁移的教学模式为( B )——接受式——模仿式 C.探究发现式——陶冶式8. 在"对话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 C )A.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B.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9. 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 B )——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10.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 B )A.地方课程B.校本课程C.国家课程11.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B )A.备课B.上课12.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著名的卡内基金会提交了一份名为《准备学习:国家的指令》的报告有七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排在第二位的是( A )13.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 B )A.学生( C )B.教材15..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包括( C )二、多项选择1.新课程的具体目标除了有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重建课程管理体系外,还有( ABCD )A.改变课程功能B.调整课程结构C.精选课程内容2.在以下教育评价方式中,属于质性评价方式的有( ABC )C.表现展示评定3.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有( ABCD )A.情境B. 协作C.会话D.意义建构4以下关于新型知识观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BCD )5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师生关系应该是( ABCD )A.民主的6.新课程给教师角色的定位是( AC )7.新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 ABC )8."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内容包括( ABCD )A.校本课程开发总体目标C.课程实践与评价的设想9. 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旗帜鲜明地把课程改革作为一项政府行为,明确了基础教育对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的作用是( BCD )10.地方对课程管理的主要方面是( ABCD )11.校外课程资源是指学校范围以外的各种可以用来开发和建设课程的资源,主要有( ABD )12.当今世界,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是( BCD )13.教学研究中的行动必须具有以下特征( BCD )14.现代教育评价的产生和发展可分为如下几个时期( BCD )15.简述质性评定的主要特征有( BCD )三、判断(× )1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印发,标志着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开始.(√ )2. 新课程目标取向及精神内核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3 .课程标准它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和最高要求.(√ )4.素质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个性化教育.(× )5.自主学习就是自学,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排斥教师的介入和指导.(×)6. 学校的课程结构中学科课程,分科课程,必修课程,国家课程应占绝对主导地位.(√)7. 我国基础教育实行三级课程管理的基本模式,学校课程管理亦需要建立三级管理网络. (√)8.实现课程管理的统与分的有机整合,是世界课程管理的总的趋势.(×)9.校本教研即师本研究.(√)10.教育测验是一种以追求考察教育效果客观性为目标的活动.四、简答1.新课改的具体目标有哪几项答:有六项具体目标,它包括:改变课程功能,调整课程结构,精选教学内容,改良教学方式,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重建课程管理体系.2.课改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1)构建一个新型课程管理体系.(2)建立一支新型教师队伍.(3)探索一套新型课堂教学模式.(4)完善一个新型教育评价体系.(5)建设一个先进的信息化平台.(6)培养一批先进典型.3.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及其基本含义.答案:本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包含着三层含义:(1)以人(学生)的发展为本;(2)倡导全人教育;(3)追求学生个性化发展.4. 本次课改中,课程体系走向综合化的具体表现是什么答案:1)从小学三年级至高中设置非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2)新课程还设置了许多"综合性学科",着意推进课程的综合化,对旧有的课程结构进行改造;(3)各分科课程都在尝试综合化的改革,强调科学知识同生活世界的交汇,理性认识同感性经验的融合.5. 新课程在教材观上的转向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答:首先就教材与学生的关系而言,学生不再是教材被动的受体而是对教材进行能动实践的创造性主体;教材不再是只追求对教育经验的完美的预设,而要为学生留有发展的余地,使教材编制过程本身延伸到课堂和学生的学习之中.其次,就教材与教师的关系而言,教材的权威消解了.教材设计要有意识地引导教师能动地乃至个性化地解读教材.6.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答:使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索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 具有初步技术能力.7.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的作用是什么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各自权利和责任的划分,①摆脱了过去僵化单一的管理体制`,妥善地处理了课程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②有助于教材的多样化,③有利于满足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需求.8. 为什么说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①首先,教师素质的高低,对学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通过自身修养对学生"言传身教",学生通过"耳濡目染"可以从教师身上学到很多东西,这种潜移默化有时比课堂上的传授效果要好;②其次,教师决定着课程资源的选择,开发和利用,是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再完美的课程也必须经过教师的实施,理想中的课程与教师实施的课程肯定存在一个"落差",教师能否合理选择课程资源,对于缩小这个"落差"非常重要.9. 作为校本研究的主体对教师有什么要求答:校本教研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强调教师即研究者,要求教师形成研究意识,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鼓励教师从课程改革的问题和需要出发选择课题,强调研究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10.世界各国课程评价有哪些特点.答:一,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二,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三,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四,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五,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五、论述1.新课程标准在哪些方面突出表达了"以学为本"的设计思想答:第一,在课程目标的设计上,新增加的两个维度"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突出了作为学习主体的人——学生和学生发展的重要地位,更多地关注和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学习的态度与情感,反映了课程标准的设计思想是"目中有人","以学为本"的现代课程理念.第二,在内容标准的设计上,从"学习领域",学习主题","目标要素"的学的角度,来设计和组织课程内容,以学生的学习为主线,充分感受到课程标准中"学生"和"学生发展"是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第三,在课程实施建议方面,从"教"更好地为"学"服务,从"教"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发展",从"教"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样一个角度来提出建议.为学生形成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相互合作的学习品质,提供教学环境和教学平台的支撑.2. 举例说明,在教学中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答案要点:首先,辩证地理解"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既要改变过去那种只有"预设",完全封闭,一切尽在"教师掌控之中"的现象,又要防止不适当地,漫无边际地"生成",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减损国家要求及教育"引导","塑造"的责任.其次,教师在备课及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详略得当".所谓"详"一是在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设计上,尽可能地将"三维目标"和有关内容加以整合,而不能仅有"知识点";二是尽量考虑周到,预先设想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多样化的对策.所谓"略"是指教案不要太详尽,宁可"粗一点",给现实的,活生生的教学留下一定的时空,最终在教学中完成,在教学后完善,决不能像过去那样把教学的每一环节,教师的每一句话及学生的可能答复都写出来,使得原本富有生命力的教学成了完全预定的,僵死的"走教案","演教案剧".再次,在课堂中,教师要"与时俱进","与境俱进",及时抓住并灵活处理具有"生成价值"的问题,答复,细节,情境等,让教学充满灵动,智慧与活力;但是,这种"生成"必须与预设的学习目标,学习主题有某种内在联系(这种联系不一定局限于本节课或本单元的目标和内容),或是拓展,或是深化,这样才能既保证课堂教学的"开放"与"灵活",促进学生自主和富于个性化,创造性地学习,又到达国家对青少年一代的基本要求.(举例略)3.谈谈自主学习的实施要点(P67—74)答案要点:(1)创建积极的课堂环境;(2)使学生认同学习目标;(3)给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4)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5)学生参与评价学习结果并优化学习方法;(6)让学生参与课堂管理.4.试述发展性评价的内涵是什么.P180答:其基本内涵表现为:(一)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淡化原有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关注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发展中的需要,突出评价的激励与调控的功能,激发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二)与课程功能的转变相适应.表达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保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三)表达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关注全人的发展,强调评价的民主化和人性化的发展,重视被评价者的主体性与评价对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四)评价内容综合化,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以适应人才发展多样化的要求;评价标准分层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的独特性.(五)评价方式多样化,将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丰富评价与考试的方法,如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景测验,行为观察和开放性考试等,追求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六)评价主体多元化,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强调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建立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社区和专家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七)关注发展过程,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而终结性的评价结果随着改良计划确实定亦成为下一次评价的起点,进入被评价者发展的进程之中.。
教师职称、学科带头人笔试面试参考题
1、教师讲课语言生动、形象、简洁、准确、富有吸引力,声音抑扬顿挫,并伴有适当的表情,使学生产生兴趣,易引起学生( B )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兴趣D、共鸣2、在下列教师行为中,属于心理健康表现的有( B )A、交往中,将关系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上B、冷静地处理课堂环境中的偶发事件C、将生活中的不愉快情绪带入课堂,迁怒于学生D、偏爱甚至袒护学习成绩好的学生3、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 C )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4、为了保证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国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这三级课程是( D )A、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B、理论课、实验课和活动课C、显形课、隐形课与实践课D、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8、现代学生观的基本观点是( D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②学生是独特的人③学生是自由的人④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9、个别教师不允许班上学习差的学生参加考试、随意占用学生的上课时间、指派学生参加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商业庆典活动等。
这些行为主要侵害的是学生的( C )A、健康权B、名誉权C、受教育权D、隐私权10、下列哪种情况下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承担责任( D )A、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B、学生或者其监护人知道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患有特定疾病,但未告之学校的C、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学校、教师已经告戒、纠正,但学生不听劝阻,拒不改正的D、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或校外活动,未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并未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
11.课程改革的的基本理念是: ( C )A. 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③D. ②④①以学生发展为本②培养环境意识③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④减轻学生学习负担12。
指出哪一组是符合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的: ( CA.说出、表演、展示B.设计、制作、创作C.感受、参加、养成D.解释、完成、背诵13、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 D )等三个层面上展开。
学科带头人考试试题库
学科带头人考试试题库学科带头人考试是一种评估专业知识、领导能力和管理技巧的考试,对于培养和选拔学科带头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帮助考生备考,整理和建设一套全面、系统的试题库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探讨学科带头人考试试题库的构建和管理。
一、试题库构建的重要性试题是考试的核心组成部分,合理构建试题库对于保证考试的公平性、全面性和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试题库的构建可以促进考试内容的广泛覆盖。
学科带头人的工作涉及广泛,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全面的综合能力。
通过构建试题库,可以确保试题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保证考试能够全面评估考生的能力。
其次,试题库的构建可以确保考试的公平性。
公平性是考试的核心原则之一,任何一个参加考试的考生都应该有平等的机会。
试题库中应该包含各个难度级别的试题,以确保考试能够全面评估考生的能力水平,减少评判的主观性。
最后,试题库的构建可以提高考试的科学性。
试题库应该与学科带头人的职业岗位要求相匹配,覆盖学科的前沿知识和最新发展。
通过科学构建试题,可以确保考试真实反映学科带头人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帮助选拔优秀人才。
二、学科带头人考试试题库的管理学科带头人考试试题库的管理需要遵循科学的原则和规范的操作方法。
首先,要确保试题库的安全性。
试题是受版权保护的知识产权,试题库的管理应该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保证试题的安全性,防止试题泄露和非法使用。
其次,要定期更新和完善试题库。
学科带头人的工作内容和要求都在不断变化,试题库应该及时调整和更新,保持与时俱进。
同时,试题库应该反映学科发展的前沿和热点,以便更好地评估考生的专业素养和学术造诣。
另外,试题库的管理应该注重质量控制。
试题应该经过专业的评审和筛选,确保试题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同时,试题的难度分布也要合理调整,以保证评估的精确性和公平性。
最后,试题库的管理应该采用科学的技术手段。
利用信息技术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提高试题的存储和检索效率,方便考试机构对试题的管理和更新。
教师职称、学科带头人笔试面试参考题
1、教师讲课语言生动、形象、简洁、准确、富有吸引力,声音抑扬顿挫,并伴有适当的表情,使学生产生兴趣,易引起学生〔 B 〕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兴趣D、共鸣2、在以下教师行为中,属于心理安康表现的有〔 B 〕A、交往中,将关系建立在互惠的根底上B、冷静地处理课堂环境中的偶发事件C、将生活中的不愉快情绪带入课堂,迁怒于学生D、偏爱甚至袒护学习成绩好的学生3、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开展,开展性评价的核心是〔 C 〕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开展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4、为了保证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国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这三级课程是〔 D 〕A、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B、理论课、实验课和活动课C、显形课、隐形课与实践课D、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8、现代学生观的根本观点是〔 D 〕①学生是开展的人②学生是独特的人③学生是自由的人④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9、个别教师不允许班上学习差的学生参加考试、随意占用学生的上课时间、指派学生参加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商业庆典活动等。
这些行为主要侵害的是学生的〔 C 〕A、安康权B、名誉权C、受教育权D、隐私权10、以下哪种情况下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承当责任〔 D 〕A、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B、学生或者其监护人知道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患有特定疾病,但未告之学校的C、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学校、教师已经告戒、纠正,但学生不听劝阻,拒不改正的D、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或校外活动,未对学生进展相应的平安教育,并未在可预见的围采取必要的平安措施的。
11.课程改革的的根本理念是: ( C )A. 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③D. ②④①以学生开展为本②培养环境意识③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④减轻学生学习负担12。
指出哪一组是符合体验性目标述方式的: ( CA.说出、表演、展示B.设计、制作、创作C.感受、参加、养成D.解释、完成、背诵13、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 D 〕等三个层面上展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学科带头人考试模拟试题及含答案一、单选1.课程改革的的基本理念是: ( C ) A. 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③D. ②④①以学生发展为本②培养环境意识③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④减轻学生学习负担2. 指出哪一组是符合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的: ( C )A.说出,表演,展示B.设计,制作,创作C.感受,参加,养成D.解释,完成,背诵3.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 D )等三个层面上展开.A.教材的更新B.教师的发展C.学生的选择D.课程制度的变迁4.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 D )A.知识,技能和方法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C.知识,技能和情感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5. 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学者是( A )A.斯腾豪斯B.斯腾伯格C.杜威D.赫尔巴特6. 多元智力理论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提出者为( A )A.加德纳B.推孟C.韦克斯勒D.加涅7. 以培养学生技能为目的,一般程序为:定向——示范——参与性练习——自主性练习——迁移的教学模式为( B )A.讲解——接受式B.示范——模仿式C.探究发现式D.情境——陶冶式8. 在"对话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 C )A.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B.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C.都是主体D.都是客体9. 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 B )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段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10.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 B )A.地方课程B.校本课程C.国家课程D.学科课程11.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B )A.备课B.上课C.批改作业D.考试12.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著名的卡内基金会提交了一份名为《准备学习:国家的指令》的报告有七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排在第二位的是( A )A.学校需要家庭的支持B.学校需要社会的支持C.学校需要专家的支持D.学校需要政府的支持13.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 B )A.学生B.学校C.教师D.校长14.校本教研的主体是( C )A.学生B.教材C.教师D.校长15..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包括( C )A.学科学习目标B.一般性发展目标C.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D.情感目标二、多选1.新课程的具体目标除了有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重建课程管理体系外,还有( ABCD )A.改变课程功能B.调整课程结构C.精选课程内容D.改进教学方式2.在下列教育评价方式中,属于质性评价方式的有( ABC )A.档案袋评定B.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C.表现展示评定D.成就测验3.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有( ABCD )A.情境B. 协作C.会话D.意义建构4下列关于新型知识观的说法正确的是( BCD )A.个人见解在给定的课程知识面前没有意义B.知识客观化和科学化的追求必然是以牺牲个人知识因素为代价的C.缄默知识对人类的认识有着深刻的影响D.知识为一种探索的行动或创造的过程5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师生关系应该是( ABCD )A.民主的B.平等的C.对话的D.互动的6.新课程给教师角色的定位是( AC )A.学习者B.定向者C.促进者D.定论者7.新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 ABC )A.均衡性B.综合性C.选择性D.平均性8."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内容包括( ABCD )A.校本课程开发总体目标B.校本课程的结构与课程门类C.课程实践与评价的设想D.保障措施9. 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旗帜鲜明地把课程改革作为一项政府行为,明确了基础教育对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的作用是( BCD )A.前沿性B.全局性C.基础性D.先导性10.地方对课程管理的主要方面是( ABCD )A.贯彻国家课程政策B.制订课程实施计划C.组织课程的实施与评价D.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管理11.校外课程资源是指学校范围以外的各种可以用来开发和建设课程的资源,主要有( ABD )A.家庭资源B.社会资源C.校园资源D.自然资源12.当今世界,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是( BCD )A.向学生回归B.向学校回归C.向教师回归D.向教育实践回归13.教学研究中的行动必须具有以下特征( BCD )A..可操作性B.验证性C.教育性D.探索性14.现代教育评价的产生和发展可分为如下几个时期( BCD )A.教育测验运动时期B.目标分析研究时期C.多方位研究时期D.教育评价的兴盛时期15.简述质性评定的主要特征有( BCD )A.评定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评价B.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主体人的发展C.评价的方式具有情境性D.评定是不断探索改进的过程三、判断(× )1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印发,标志着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开始.(√ )2. 新课程目标取向及精神内核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3 .课程标准它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和最高要求.(√ )4.素质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个性化教育.(× )5.自主学习就是自学,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排斥教师的介入和指导.(×)6. 学校的课程结构中学科课程,分科课程,必修课程,国家课程应占绝对主导地位.(√ )7. 我国基础教育实行三级课程管理的基本模式,学校课程管理亦需要建立三级管理网络.(√)8.实现课程管理的统与分的有机整合,是世界课程管理的总的趋势.(×)9.校本教研即师本研究.(√)10.教育测验是一种以追求考察教育效果客观性为目标的活动.四、简答1.新课改的具体目标有哪几项答:有六项具体目标,它包括:改变课程功能,调整课程结构,精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重建课程管理体系.2.课改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1)构建一个新型课程管理体系.(2)建立一支新型教师队伍.(3)探索一套新型课堂教学模式.(4)完善一个新型教育评价体系.(5)建设一个先进的信息化平台.(6)培养一批先进典型.3.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及其基本含义.答案:本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包含着三层含义:(1)以人(学生)的发展为本;(2)倡导全人教育;(3)追求学生个性化发展.4. 本次课改中,课程体系走向综合化的具体表现是什么答案:1)从小学三年级至高中设置非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2)新课程还设置了许多"综合性学科",着意推进课程的综合化,对旧有的课程结构进行改造;(3)各分科课程都在尝试综合化的改革,强调科学知识同生活世界的交汇,理性认识同感性经验的融合.5. 新课程在教材观上的转向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答:首先就教材与学生的关系而言,学生不再是教材被动的受体而是对教材进行能动实践的创造性主体;教材不再是只追求对教育经验的完美的预设,而要为学生留有发展的余地,使教材编制过程本身延伸到课堂和学生的学习之中.其次,就教材与教师的关系而言,教材的权威消解了.教材设计要有意识地引导教师能动地乃至个性化地解读教材.6.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答:使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索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 具有初步技术能力.7.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的作用是什么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各自权利和责任的划分,①摆脱了过去僵化单一的管理体制`,妥善地处理了课程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②有助于教材的多样化,③有利于满足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需求.8. 为什么说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①首先,教师素质的高低,对学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通过自身修养对学生"言传身教",学生通过"耳濡目染"可以从教师身上学到很多东西,这种潜移默化有时比课堂上的传授效果要好;②其次,教师决定着课程资源的选择,开发和利用,是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再完美的课程也必须经过教师的实施,理想中的课程与教师实施的课程肯定存在一个"落差",教师能否合理选择课程资源,对于缩小这个"落差"非常重要.9. 作为校本研究的主体对教师有什么要求答:校本教研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强调教师即研究者,要求教师形成研究意识,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鼓励教师从课程改革的问题和需要出发选择课题,强调研究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10.世界各国课程评价有哪些特点.答:一,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二,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三,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四,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五,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五、论述1.新课程标准在哪些方面突出体现了"以学为本"的设计思想答:第一,在课程目标的设计上,新增加的两个维度"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突出了作为学习主体的人——学生和学生发展的重要地位,更多地关注和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学习的态度与情感,反映了课程标准的设计思想是"目中有人","以学为本"的现代课程理念.第二,在内容标准的设计上,从"学习领域",学习主题","目标要素"的学的角度,来设计和组织课程内容,以学生的学习为主线,充分感受到课程标准中"学生"和"学生发展"是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第三,在课程实施建议方面,从"教"更好地为"学"服务,从"教"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发展",从"教"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样一个角度来提出建议.为学生形成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相互合作的学习品质,提供教学环境和教学平台的支撑.2. 举例说明,在教学中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答案要点:首先,辩证地理解"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既要改变过去那种只有"预设",完全封闭,一切尽在"教师掌控之中"的现象,又要避免不适当地,漫无边际地"生成",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减损国家要求及教育"引导","塑造"的责任.其次,教师在备课及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详略得当".所谓"详"一是在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设计上,尽可能地将"三维目标"和有关内容加以整合,而不能仅有"知识点";二是尽量考虑周到,预先设想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多样化的对策.所谓"略"是指教案不要太详尽,宁可"粗一点",给现实的,活生生的教学留下一定的时空,最终在教学中完成,在教学后完善,决不能像过去那样把教学的每一环节,教师的每一句话及学生的可能回答都写出来,使得原本富有生命力的教学成了完全预定的,僵死的"走教案","演教案剧".再次,在课堂中,教师要"与时俱进","与境俱进",及时抓住并灵活处理具有"生成价值"的问题,回答,细节,情境等,让教学充满灵动,智慧与活力;但是,这种"生成"必须与预设的学习目标,学习主题有某种内在联系(这种联系不一定局限于本节课或本单元的目标和内容),或是拓展,或是深化,这样才能既保证课堂教学的"开放"与"灵活",促进学生自主和富于个性化,创造性地学习,又达到国家对青少年一代的基本要求.(举例略)3.谈谈自主学习的实施要点(P67—74)答案要点:(1)创建积极的课堂环境;(2)使学生认同学习目标;(3)给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4)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5)学生参与评价学习结果并优化学习方法;(6)让学生参与课堂管理.4.试述发展性评价的内涵是什么.P180答:其基本内涵表现为:(一)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淡化原有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关注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发展中的需要,突出评价的激励与调控的功能,激发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二)与课程功能的转变相适应.体现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保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三)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关注全人的发展,强调评价的民主化和人性化的发展,重视被评价者的主体性与评价对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四)评价内容综合化,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以适应人才发展多样化的要求;评价标准分层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的独特性.(五)评价方式多样化,将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丰富评价与考试的方法,如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景测验,行为观察和开放性考试等,追求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六)评价主体多元化,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强调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建立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社区和专家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七)关注发展过程,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而终结性的评价结果随着改进计划的确定亦成为下一次评价的起点,进入被评价者发展的进程之中.有个新插班的三年级的学生,叫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