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审慎政策效应及其与货币政策关系研究_王爱俭

合集下载

试析宏观审慎监管与货币政策调控

试析宏观审慎监管与货币政策调控

试析宏观审慎监管与货币政策调控论文报告:宏观审慎监管与货币政策调控一、引言宏观审慎监管和货币政策调控是宏观经济政策中两个不可或缺的部分,二者旨在促进经济增长和稳定。

然而,在当前的全球经济环境下,这两个政策之间存在越来越紧密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宏观审慎监管和货币政策调控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其对经济稳定的影响。

二、标题1.宏观审慎监管的发展2.货币政策调控的分类与目标3.宏观审慎监管和货币政策调控的相互作用4.宏观审慎监管的不足与改进5.案例分析三、宏观审慎监管的发展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宏观审慎监管已经成为金融稳定的主要工具之一。

宏观审慎监管旨在通过行业监管和监管框架来防止系统性风险,并确保金融体系的韧性。

但是,这种监管不是实行得越严格越好,严格的监管可能会带来金融僵化和过度风险规避。

因此,宏观审慎监管需要和货币政策调控结合起来,共同稳定经济。

四、货币政策调控的分类与目标货币政策调控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和通过控制利率。

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中央银行可以调整市场利率和通货膨胀率来控制经济增长。

通过控制利率,中央银行可以决定借贷成本和抵押物价值等,从而控制货币市场的走势。

货币政策调控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控制通货膨胀率来实现经济稳定和增长。

五、宏观审慎监管和货币政策调控的相互作用宏观审慎监管和货币政策调控的相互作用可以通过以下几点实现:1.宏观审慎监管和货币政策调控在系统性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着重要的相互作用。

宏观审慎监管通过防止金融机构的过度风险暴露,降低金融系统的整体风险水平。

在此基础上,货币政策调控可以通过控制通货膨胀率来维持金融体系的稳定,从而实现系统性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2.货币政策调控可以对宏观审慎监管的效果产生影响,尤其在控制货币供应量的情况下。

如果货币政策偏向宽松,导致货币供应量增加,那么宏观审慎监管的效果可能会被弱化。

反之,如果货币政策偏向紧缩,则可能会导致金融市场过度收紧,增加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

楼市调控、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基于金融稳定视角的政策协调效用

楼市调控、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基于金融稳定视角的政策协调效用

宏观 审慎 政策的使用 ,即如何通过宏观审慎政策工具来识别 、
当前 ,世 界流行的微 观审慎监 管框架普遍被 认为是有缺
监测 和评 估金融体 系内所 积聚的系 统性 风险 ,从而实现金 融 陷的 ,缺少预 防和 应对系统性风险 的工具 ,尤法 有效提高金
稳 定 r】标 (Milena Vucinic,2016)。近 年 来 ,我 国 热点 城 市 融体 系抗风 险能 力 (Mima Dunficic,2017 o而宏 观审慎 政
【中图分类号 】F822.0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 号 】1007-841X-2018(5)一0009—05
2007—2009年的全 球金融危机 引发 了业 界对宏观 经济金
融稳 定政策 的再 思考 ,各困央行及学 界均在积极研究 总结危
机带 来的教训 与启示 ,其中相 当重 要的一个研究分支 围绕 在
处于萌芽阶段 ,尤其是 在宏观审慎政策如何与货 币政策协调
其 中 和 分 别表示 居民在 消费品及 房地产 市场的 消
配合米 实现金融稳 定 目标方面等 。Paolo Angelini(201 1)通 费水平 ; 表示 家庭的劳 动供 给量 , 为储蓄家庭 败川贴现
过 在动 态随 机一般 模型 中加 入宏 观审慎 政策 ,发现 如果 宏 系数 ; 是反映 消费 习惯持 续性 的参数 ;y反映 居民对 各类
中罔 人民银行 副行 长潘功 胜就在 2017年 人 民银 行金 融市场 来还通过法律形 式赋予 央行 实施 宏观审慎 政策的权利。不过 ,
_I二作 会 } 强调 ,要加 强房 地 产金 融宏 观审 慎管 理 。在此 与货 币政 策及财政 政策坚 实 的理论基 础 、清晰 的定 义村j比 ,

宏观审慎管理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

宏观审慎管理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
W ANG Yu a n — t a o . GUO S h u - h u a
( S c h o o l o f E c o n o mi c s ,Y u n n a n Un i v e r s i t y ,Ku n mi n g Y u n n a n 6 5 0 0 9 1 ,C h i n a )
上 的配合 ,统筹 实施主体的权责设 置、激励机制 、约束机制 、政 策边界及 国际合作 ,在政 策 目标 、操 作工具、组织安排 、微观 机制等 方面促进宏观 审慎 管理 与货 币政 策的协调 配合 ,实现促进经济增长和维持金融稳定。 关键词 :货 币政 策 ;金 融监 管;金 融失衡 ;信贷 决策 中图分 类号 :F 8 2 0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4 — 2 9 2 X ( 2 0 1 5 ) 0 6 — 0 0 9 1 — 0 5
Ab s t r a c t :T h e r e l a t i o n b e t w e e n mo n e t a r y p o l i c y a n d ma c r o - p r u d e n t i a l ma n a g e me n t p o l i c y i s c u r r e n t f o c u s o f r e s e a r c h . T h e l e s s o n o f
S t u d y o n t h e Co o r d i n a io t n a n d Co o p e r a t i o n b e t we e n Mo n e t a r y P o l i c y
a nd Ma c r o -pr u de o l i c y
定 ,需要 引入 宏观审慎政策加强金 融稳 定管理 。宏观审慎管理侧 重防范化 解 系统性风险并 维护金 融稳 定 ,货 币政策侧重维护价

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搭配研究

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搭配研究

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搭配研究作者:徐卓刘冬冬来源:《财经问题研究》2021年第02期摘要: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是我国金融领域改革的重要任务。

在此背景下,本文将资本缓冲率纳入DSGE模型对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搭配进行研究。

结果发现:实体经济风险与金融风险存在显著的互动关系;从政策效果看,同时考量实体经济风险和金融风险的政策搭配最优,仅考量金融风险的政策搭配次之,中央银行仅执行货币政策效果最差。

因此,我国宏观审慎政策的制定应同时将实体经济风险和金融风险纳入政策视野。

关键词:宏观审慎政策;货币政策;实体经济风险;金融风险;DSGE模型中图分类号:F82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21)02-0062-10一、引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认识到货币政策仅盯住通货膨胀并不能保持金融体系稳定。

金融风险的顺周期波动以及风险的跨部门传导会对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产生冲击,甚至会引发系统性风险。

中央银行制定宏观审慎政策主要是应对这类问题。

当前,随着金融与宏观经济之间关系日益深化和复杂化,保持经济金融领域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对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应对潜在的经济金融风险的影响,我国将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作为金融领域改革的重点任务。

在此背景下,本文对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搭配进行研究。

现有相关研究对我国双支柱调控框架的构建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仍有一些问题没有得到重视。

Grosse和Schumann[1]、Ferreira和Nakane[2]与蒋海等[3]对银行资本缓冲进行研究,发现银行资本缓冲具有宏观审慎的作用,但是国内学者很少在DSGE模型下探讨资本缓冲的逆周期作用。

并且不同风险重点影响的领域不同,将不同风险混同会难以据此制定有效的应对方案,然而现有文献很少对实体经济风险与金融风险进行划分。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前,宏观经济分析框架很少考量金融因素。

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关系研究

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关系研究

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关系研究作者:徐礼吏陈杨杨来源:《科技与企业》2014年第01期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背景下,传统中使用CPI作为衡量社会整体价格水平,其准确性有所下降,且在经济周期中变化也相对滞后。

而且,总需求的扩张也并不首先反映在通胀上,而是反映在信贷规模和资产价格上;且通货膨胀目标制下的货币政策是的工资、价格黏性变大,只是推迟了并聚集了通胀的压力。

所以通货目标制下的货币政策会加剧金融稳定和物价稳定两种目标之间的冲突。

因此新时期应当打破传统的货币政策机制,将宏观审慎政策纳入到货币政策的框架之中,互相协调配合。

第一、两种政策存在一定的替代性,因二者都可以通过调整金融条件对借款人的融资成本产生影响来防范系统性风险。

第二、稳定的宏观经济和有效的系统流动性管理保护了金融环境的稳定,货币政策通过建立稳定的经济环境,防止金融失衡的发生或降低其发生后的严重性,为宏观审慎政策提供支持。

第三,金融系统的稳定是货币政策传导得以顺畅的保证,宏观审慎政策所影响的杠杆率、资产价格、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等变量,会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产生影响,央行应紧密联系并及时做出调整。

Filardo(2004)认为从维护金融稳定的角度来看,二者结合可以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多年来以低通胀率为目标的货币政策实现了通货膨胀率和GDP的稳定增长,但是也存在诸多经济、金融失衡的现象,这些失衡有可能对实体经济造成极大的冲击,因此,有必要建立起一个宏观稳定框架,使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能够有效地避免失衡。

Borio(2009)提出应当用货币政策来解决金融失衡问题,仅依靠宏观审慎政策无法完全解决金融失衡的顺周期问题。

Blanchard(2010)认为中央银行监测宏观经济的优势有助于其成为宏观审慎监管的执行者,可以避免在应对危机时产生多个部门的协调问题以及货币政策对金融机构的杠杆作用和风险行为具有潜在的影响。

从宏观经济政策和监管政策的最终目标上看,宏观审慎政策的最终目标与货币政策一致,都是为了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宏观审慎监管与货币政策相互关系问题研究综述

宏观审慎监管与货币政策相互关系问题研究综述

宏观审慎监管与货币政策相互关系问题研究综述作者:王勤来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18年第08期摘要:2007年开始并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引起各国学者对宏观审慎监管广泛的探讨和研究,其中讨论最为聚焦的是宏观审慎监管与货币政策的关系。

那么,宏观审慎监管与货币政策的实施有怎样的相互影响?应该由单一还是不同的机构实施宏观审慎监管和货币政策?关于两者相互影响及其效果的实证研究结论如何?本文对以上问题进行了研究综述,希望引起学界对两者关系更深入的探讨,为构建更适应中国的双支柱框架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福利改进;丁伯根原则;双支柱框架2007年开始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各国研究者开始对货币政策传导和宏观审慎监管进行研究。

宏观审慎监管这个名词最早的提出是在1979年巴塞尔银行委员会的前身库克委员会的一次讨论会上,1998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才在一份报告中将宏观审慎监管第一次用于金融体系监管中。

在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宏观审慎监管这一概念受到了各国学者广泛的关注,并在巴塞尔协议Ⅲ重点引入了宏观审慎监管思想。

对宏观审慎监管概念、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如何建立、宏观审慎监管与货币政策的关系、宏观审慎监管在各国的实施、逆周期政策等问题都有广泛的研究和讨论。

本文重点关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监管的关系,对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监管实施的相互影响,它们应该由怎样的机构单一还是分别的来实施及对两者关系的实证研究进行梳理。

一、宏观审慎监管的提出与货币政策的关系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后,人们意识到我们现在生存的世界已经与几十年前大不相同,金融全球自由化加速。

热钱的全球流动、危机可能在全球迅速蔓延都对传统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同时,微观审慎监管强调的关注单一机构稳健的观点也可能存在合成谬误,那么,当我们从整体上来关注一个国家的金融安全和金融稳定时,就要运用宏观审慎监管。

人们认为传统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有所缺失从而导致了金融危机的发生,认为它忽视了金融稳定这一在全球化下非常重要的目标。

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关系研究

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关系研究

会加 剧金 融稳 定和 物价 稳定 两种 目标 之 间的 冲突。 因此 新时 期应 当打 更高。 B o r i o a n d D r e h ma n n( 2 0 0 9 ) 不仅支持使 用货 币政 策来应对金 破传 统的货 币政策机制 , 将宏观审慎政 策纳入到货 币政 策的框架之 中, 融失衡 问题 , 还认 为仅仅使 用宏观 审慎政 策来应 对时 间维度上 的金 融 互相 协调配 合。 第一、 两种政 策存在一定 的替 代性 , 因二者都 可以 通过 不稳定 问题 的政策负担过于繁重。 调整 金融条件对借款人 的融资成 本产生 影响来防范 系统性 风险。 第 二、 大量 的实证 研 究证 明: 货 币政策 可通过一 系列渠道 影响个 体金 融 稳 定的宏观 经济 和有效 的系统流 动性管理保 护了金融 环境的稳定 , 货币 机构风 险水平 , 进而影 响 系统性 风 险。 首先 , 货币政 策中政 策利率 工具 政 策通 过建 立稳 定的经济环 境 , 防止 金融失 衡的发 生或 降低其发 生后 可以直 接影 响资产价格 , 因为利 率代表持 有资产的成本 。 理论 上, 利 率 中国人 民大学经济学院 2 . 中国建设银行总 行
2 0 0 9 ) 检验了内生 眭银 行风险与最优货币政策规 则之间的相互作用 , 在 经济全球 化和 金融 自由化 的背景下, 传 统中使用 C P I 作为衡 量社 ( 银 行风 险性 的投 资往往是 会 整体 价格 水平 , 其 准确 性有所 下 降 , 且在 经济周 期中变化 也 相对 滞 发现逆 风行 为倾 向干导 致 收紧的货 币政策 。 后。 而且 , 总需 求的扩 张也并 不首先反映在 通胀 上 , 而 是反映 在信贷规 缺乏流动性 的, 容 易导 致违 约风险 , 如 果货币当局 过于关注防止违 约风 那么政 策走 向将 表现 的像V 字形 , 在萧 条期 , 利率会 降得 比泰勒 规 模 和资产价 格上 ; 且 通货膨胀 目 标 制下的货 币政策是 的工资、 价格 黏性 险, 在繁 荣期 , 为了限制过度风 险承担而 把利率抬 的 变大 , 只是 推迟 了并聚集了通胀 的压力。 所以通 货目标 制下的 货币政策 则下的利率 水平 更低 ,

宏观审慎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

宏观审慎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

宏观审慎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宏观审慎和货币政策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两者相互影响并互为补充。

首先,宏观审慎是一种监管政策,旨在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和防范系统性风险。

它的重点是通过监管机构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和监控,确保金融机构的健康运营和资本充足,以防止金融危机。

货币政策则是中央银行使用货币工具来调节经济波动的政策手段。

通过调整利率、货币供应量和信贷政策等,来影响经济活动和通货膨胀水平。

宏观审慎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相互支持:宏观审慎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相互支持,共同促进金融体系的稳定和经济的平稳发展。

当宏观审慎政策强化金融机构的监管和监控时,可以减少金融风险,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而货币政策的调控则可以通过影响金融机构的融资成本和信贷供给来支持金融稳定和经济增长。

2. 目标一致:宏观审慎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目标通常是一致的,即维护金融稳定和经济增长。

通过监管和调控金融机构的运营,宏观审慎政策可以减少金融危机和系统性风险,从而支持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增长。

货币政策的调整也是为了平衡经济增长和通胀压力之间的关系,以实现经济的平稳发展。

3. 反向作用:宏观审慎政策和货币政策也可能存在反向作用。

例如,当宏观审慎政策加强金融机构的监管和资本要求时,可能会增加金融机构的成本和信贷紧缩,从而对经济增长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可能需要相应地放松,以弥补宏观审慎政策带来的负面影响,保持经济稳定。

总之,宏观审慎和货币政策之间密切相关,它们在维护金融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互补和协调的作用。

有效的宏观审慎政策可以为货币政策提供良好的环境,而货币政策的调节也可以支持宏观审慎政策的实施。

2017天津财经大学金融系硕导

2017天津财经大学金融系硕导
黄树青:男,1976年生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教授,(信用管理、金融学、金融工程)硕士研究生导师。天津市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金融与保险研究中心学术带头人。200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师从张杰教授;2008.2—2008.8美国Fulerton,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访问学者。在《经济学动态》、《财经科学》等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主持省部级、局级课题多项。研究兴趣涉及现代金融与投资理论、公司金融、投资银行业务、农村金融、银行管理等领域。主持省部级及教委项目7项,天津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商务部三等奖各1项。
姚 莉:女,1960年生,毕业于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教授,硕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近年来出版专著一部,教材两部,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讲授课程为《国际金融》,《国际结算》。为研究生开设的课程为《西方金融理论》。
王学龙:男,1965年生,教授,经济学博士,复旦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天津财经大学金融系主任。主要从事金融监管及贸易融资等相关领域研究。近年来,已出版专著2部,参编著作多部,主编教材3部,主持天津社科、天津科委项目各一部,在研天津社科项目一项。参加国家自科、社科及天津市课题多项,公开发表论文30多篇。




王爱俭:女,1954年生,管理学博士,教授,硕士、博士生导师。民建中央财政金融委员会副主任,民建中央委员,民建天津市委副主委,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第十三届、第十四届人大代表,天津市河西区政协副主席。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金融学会理事,高等教育金融专业协作组副主任委员,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教育部国家特色专业负责人、国家级精品课程《国际金融》负责人,天津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主要从事汇率体制改革与国际金融创新研究,近年来已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省部级项目7项,省部级及以上获奖7项;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我国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协调研究”(11&ZD017)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173151)各1项。已在《经济研究》、《金融研究》、《财贸经济》、《经济学动态》、《国际金融研究》等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其中,在《经济研究》上发表论文2篇并获安子介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成果《虚拟经济合理规模与风险预警系统研究》获天津社科一等奖。作为具体负责人和主要执行者为天津滨海新区金融改革创新提供全面的智力支持,相关建议分别得到张高丽书记和黄兴国市长的重要批示与高度评价。获天津市九五立功奖章、“三育人标兵”称号,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2010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宏观审慎政策对货币政策的强化效应及挑战——兼论“双支柱”框架协调

宏观审慎政策对货币政策的强化效应及挑战——兼论“双支柱”框架协调

宏观审慎政策对货币政策的强化效应及挑战兼论“双支柱”框架协调◎杨源源高洁超内容提要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近年来备受学术界和政策界关注。

在此背景下,深刻把握“双支柱”政策交互关系至关重要,本文通过辩证剖析以对宏观审慎政策影响货币政策宏观经济治理有效性的作用机理进行探究。

研究发现,宏观审慎政策对货币政策调控具有明显强化效应,有利于缓解货币政策调控的“结构性缺失”及“脱实向虚”问题,并助力货币政策更有效引导宏观经济行稳致远;宏观审慎政策亦给货币政策调控造成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抑制宽松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在长期引发“低利率”和“通货紧缩”恶性循环以及弱化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等。

鉴此,本文认为央行应充分发挥宏观审慎政策对货币政策调控的支撑效应,并科学预判宏观审慎政策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挑战,据此促进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良性协调以有效提升央行的宏观经济治理能力。

关键词双支柱政策协调配合金融稳定宏观经济治理〔中图分类号〕F9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47-662X(2021)02-0043-10一、弓I言金融稳定分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传统的金融稳定讨论及政策实践多着眼于微观层面,而对宏观金融稳定关注甚少。

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如何科学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成为政策界和学术界关注的重点,金融稳定由此逐渐跃升为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

从中国实践来看,长期以来货币政策的目标主要在于管理通货膨胀、促进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金融稳定在货币政策操作中的重要性及定位并不明确。

伴随危机后学术界和实务界对宏观金融稳定日益重视,各国纷纷建立起宏观审慎框架。

我国亦不例外,自2211年起央行宏观审慎实践先后历经由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向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转变,并在2210年设立专门的宏观审慎管理局。

与此同时,各国通过对危机展开系统审视和反思发现,常态性货币操作对信贷过度扩张、资产价格波动等存在重要影响,认为央行宏观审慎调控时需要货币政策发挥补充作用。

宏观审慎政策效应及其与货币政策关系研究

宏观审慎政策效应及其与货币政策关系研究

宏观审慎政策效应及其与货币政策关系研究作者:纪睿坤李岳来源:《消费导刊》2019年第06期摘要:此次研究主要是探讨分析宏观审慎政策效应及其与货币政策关系,建立政府、商业银行、企业和家庭均衡模型宏观审慎政策效应及其与货币政策的配合策略。

按照研究结果能够看出,宏观审慎政策属于福利增进,引入宏观审慎政策能够维护金融稳定。

在同时使用宏观审慎政策和货币政策时所应用的配合策略如下:宏观审慎政策当局注重维护金融稳定,货币政策当局应当注重维护物价稳定。

关键词:宏观审慎政策效应货币政策关系研究前些年所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事件对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持续以价格稳定作为货币政策将无法确保金融稳定发展,所以需要将宏观审慎政策引入到货币金融当中,有效确保金融系统的稳定性。

因此在金融危机之后,人们开始研究和关注系统风险问题,这样也就相应重视宏观审慎政策效应,对系统性风险进行控制。

按照我国金融业发展能够看出,需要注重建设和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效应,这样能够对系统性金融风险进行有效防范。

我国在维护金融稳定时必须全面应用宏观审慎政策,但是在实际应用宏观审慎政策时所产生的效应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因此不管是建设宏观审慎政策效应,还是逆周期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建设,尽管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操作工具,政策目标均不相同,然而两者会存在相互影响作用。

所以应当深入分析和研究宏观审慎政策效应及其与货币政策关系,这对于我国维护金融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一、金融危机和货币政策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发展,逐渐出现了一系列金融活动和货币交易活动,并且在发展期间逐渐强化了金融意识。

从总体上看,金融属于经济活动范畴,具备系统性特点,因此从开始到应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时间。

在最初发展阶段,人们主要关注实物经济发展,在实物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渐衍生出货币经济。

由于经济形式的转变,也相应改变了人们对金融产品的研究分析。

在最初时期主要是对金融产品的创造问题进行分析,随着创造问题的解决,人们开始注重对金融风险问题的控制分析,以上分析方向和重点的改变表示金融产业持续全面的发展态势。

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关性探析-货币银行论文-金融学论文-经济学论文

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关性探析-货币银行论文-金融学论文-经济学论文

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关性探析-货币银行论文-金融学论文-经济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中央银行学论文第六篇: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关性探析摘要:2007年金融危机过后,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关系是当前研究的重点之一。

本文充分把握了宏观审慎政策目标的内容,结合货币政策目标,进一步分析上述两者是否在协调上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与操作性,然后回顾了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关系、两者工具的协调实施以及宏观审慎政策的实施主体等一系列研究成果。

最后,围绕宏观审慎政策如何建立健全更为完善、更有针对性的框架这一问题提出具有价值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宏观审慎政策; 货币政策; 目标; 工具; 实施主体;一、引言2007年金融风暴席卷了全球,这场风暴使专家学者开始意识到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重要性。

在这种时代发展的背景下,围绕宏观审慎政策而开展相关工作已成为一个关键的工作思路,纵观我国对宏观审慎问题这一方面看法的转变不难发现,宏观审慎从最开始的监管问题演变为管理问题,再到后来上升为政策问题,这一系列改变都说明了宏观审慎问题已经上升到国家政策层面的问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于2011年底组织了有关Jacques Polak的研究年会,在该研究年会中紧紧围绕一个核心的主题,那就是: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

这一主题也进一步反映了,不管是在国际组织中,还是在任何一个具体的国家,进一步厘清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联系,深入挖掘这两者之间的必然关系,已经成为理论研究领域围绕的关键所在。

文章将对当前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关系的研究成果做一个总结回顾,以期总结出当前的研究成果并发现不足,为我国构建逆周期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提供经验借鉴和政策意见。

二、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关系(一)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目标不同学者对宏观审慎政策的目标有不一样的解释。

Borio和Drehmann(2009)进一步强调了国家与组织开展宏观审慎监督这一工作的具体任务是进一步规避系统性危机的出现,确保经济秩序的稳定。

浅谈宏观审慎监管与货币政策调控

浅谈宏观审慎监管与货币政策调控

浅谈宏观审慎监管与货币政策调控关于宏观审慎监管和货币政策调控的论文报告目录Ⅰ. 概述Ⅱ. 宏观审慎监管的意义Ⅲ. 常见宏观审慎监管措施Ⅳ. 货币政策调控的意义Ⅴ. 货币政策调控的工具Ⅵ. 案例分析1.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宏观审慎监管2. 美国次贷危机与货币政策调控3. 日本经济的宏观审慎监管4. 德国货币政策调控的成功案例5. 印度的货币政策调控困境Ⅶ. 结论Ⅰ. 概述宏观审慎监管和货币政策调控是国家宏观经济管控的两大重要领域,对于维护金融稳定和保持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本篇论文将分别从宏观审慎监管和货币政策调控两个角度,分析其意义、措施及工具,并列举相关案例进行分析,旨在为更好地理解宏观管理提供一定帮助。

Ⅱ. 宏观审慎监管的意义宏观审慎监管是一种防范金融系统风险的监管方式,其目的是通过监管手段,控制金融机构的杠杆水平、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等风险,保证金融稳定。

此举对于避免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减轻金融危机损失至关重要。

目前,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推进,金融市场对于财政体系影响越来越大,金融稳定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因此,实行宏观审慎监管成为国家保障经济稳定发展不可避免的措施。

Ⅲ. 常见宏观审慎监管措施首先,对于银行排名、资产和负债的比例、资本市场及资金管理等进行监控,确保金融机构不会因为投资或借贷需求过度而造成资本不足,使其处于过于危险的地位。

其次,宏观审慎监管还包括加强对于金融机构及其管理人员的规范(比如资管新规),降低不利影响风险与亏损,防止其造成对于财政体系的不利影响。

再次,加强对于期货、外汇等金融衍生品的管理,防范市场波动及投机行为。

因此,宏观审慎监管是国家金融监管的一个重要手段,当前国家正加强对于金融市场的宏观监管。

Ⅳ. 货币政策调控的意义货币政策调控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货币供给量的调整,以达到调整国家经济运行的目的。

具体来说,货币政策调控可以调控国内的经济活动,促进消费和投资、稳定物价、增加就业等。

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协同

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协同

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协同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是一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调节货币供给以影响经济活动,使物价稳定、就业高效、经济增长可持续等;而宏观审慎政策则主要是通过管理金融系统的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减少经济系统的脆弱性和波动性,以支持经济长期发展。

这两者之间的协调性和配合性,是保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货币政策的基础是货币供给的管理,其主要目标是维护物价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

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利率控制、货币基础、外汇干预等。

这些措施的实施会对经济产生影响,比如调整利率会影响投资和消费,而货币供给的增加则会刺激经济增长。

因此,货币政策经常被认为是短期调节经济的工具。

与此同时,宏观审慎政策主要着眼于金融体系的风险管理和防范,以促进金融稳定。

其重点是通过监管金融机构,并引入流动性和资本要求等限制,管理风险。

这些政策的目的是减少金融系统的脆弱性,降低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并确保经济长期稳健增长。

因为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都可以影响经济发展,因此这两种政策是需要协同配合的。

这应该是建立在共同宏观经济目标的基础上,比如保持通货膨胀率在一个可接受的低水平和提高经济失业率的最低限度。

如果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不协调,它们的实施可能会导致金融系统的动荡和经济的反复波动。

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如何协同是一个很大的议题。

同样的工具在不同的货币体系中常常会有不同的效果,因此政策协调的难度比较大。

但是,是有一些方面是需要特别考虑的:首先,货币政策的实施可能会改变银行体系或债券市场的表现。

当银行利率很低的时候,货币政策促进债券市场发展会增加银行风险。

另一方面,货币政策偏重通货紧缩,宏观审慎政策也应该注意信贷市场的风险。

其次,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都可以影响财政政策的效果,尤其是在债务经济中的影响尤为重要。

因此,政策应协调中考虑公共债务的管理和控制。

最后,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都可以影响市场的信心和情绪,因此在政策协调过程中,应当考虑经济主体与政府之间的沟通和互动。

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协同

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协同

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协同【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协同作用。

通过分析协同效应的理论基础、协同政策的实施路径、案例分析、政策风险的控制和监管体系的完善,揭示了协同政策的优势和展望未来。

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旨在进一步完善金融政策体系,达到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通过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协同配合,可以更好地应对各种金融风险和挑战,推动经济增长,实现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建议政府和监管机构加强协调,加大政策力度,为金融市场创造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

【关键词】货币政策, 宏观审慎政策, 协同效应, 理论基础, 实施路径, 案例分析, 政策风险, 监管体系, 优势, 展望未来, 政策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是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传统的货币政策在应对金融危机和经济波动方面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因此加强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协同配合变得尤为重要。

背景介绍的主要目的是为读者提供一个宏观的视角,让他们了解为什么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协同是至关重要的。

近年来,全球经济面临着诸多挑战,金融市场波动频繁,金融风险逐渐增加。

传统的货币政策虽然可以通过货币供给、利率等手段调控经济,但仍然存在一定局限性。

宏观审慎政策则强调金融体系稳定和防范金融风险,通过监管、调控金融机构行为等手段来实现。

在这样的背景下,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协同合作变得尤为重要。

二者相辅相成,通过协同配合可以更好地防范金融风险,稳定金融市场,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本文将深入探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协同效应,分析其理论基础、实施路径、案例分析以及政策风险的控制和监管体系的完善等方面。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协同的重要性和效果,通过分析其理论基础、实施路径、案例分析等方面,全面展现这两种政策之间的互动关系。

通过研究协同政策的优势以及对未来的展望,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政策建议,以进一步促进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框架的有效性——基于我国商业

“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框架的有效性——基于我国商业
J 金融与经济
2019.11
ourna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框架的有效性
——基于我国商业银行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
■ 周俊杰,易宪容
本文基于我国 16 家上市银行 2007~2017 年的微观数据,运用系统 GMM 方法实证检验了“货币政策+宏
观审慎政策”双支柱宏观调控框架在降低银行风险承担水平和抑制经济顺周期波动方面的有效性。结果表
明:宏观审慎政策能够降低宽松货币政策环境下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在经济上行期,弥补了货币政策逆
周期调节信贷的不足但容易出现政策超调现象。在经济下行期,弥补了货币政策降低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的
不足但容易出现政策抵消现象。因此,要在健全货币政策框架、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同时不断完善宏观
周俊杰(1994-),山东烟台人,青岛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金融;易宪容(1958-),
江西上高人,青岛大学财富管理研究院院长、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金融。(山东青岛 266100)
一、引言 2008 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了国际金融市场 动乱和经济衰退,从而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深思。国 际社会普遍认为,货币政策虽然在本次危机中起到 了一定的关键作用,但仅靠货币政策这种单一政策 框架来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仍存在巨大的缺陷。 面对以物价稳定为目标的货币政策难以防范系统 性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事实,各国央行开始将目 光聚焦于以维护金融稳定为目标的宏观审慎政策 框架的建立与完善,以此来补充货币政策的不足。 我国也非常重视宏观审慎政策的构建与完善,并积 极地探索和创新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宏观审慎政 策作为金融监管的新框架逐步成为我国的第二支 柱,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更是以正式文件明确提出了 “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宏观调控框 架”的要求。目前,央行正着力健全和完善货币政 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宏观调控框架,将其作为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目

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关系的研究

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关系的研究

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关系的研究长久以来,人们始终认为货币政策和金融管理政策是相互独立的两个领域,金融系统具有自我纠正的能力,采用微观审慎的方式,加强银行资本监管和银行内部治理,以此来避免过度的风险承担;货币政策制定者通过对未来利率的预期管理,改变收益曲线和长期利率,进而影响总需求,达到管理通货膨胀的目的,足够维持经济体系的稳定。

而且,通货膨胀目标制和宏观经济稳定之间的紧密联系让人们相信,金融稳定通过微观审慎管理和监督方式就可以达到。

但是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彻底改变了人们之前的想法,人们看到了金融危机使整个社会所付出的沉重代价,因而对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从金融监管的角度来看,世界范围内的各个国家都需要一个更加稳健的金融体系,因此不仅仅需要对个体金融机构进行管理,还需要具备全局的视角,超越单个金融机构或微观管理工具,对某一大类的机构或整个市场进行一般性的影响分析,包括源于外部的经济发展影响,也包括产生于金融体系中的机构之间的联系和网络效应。

这种分析可以找出在隔离状态下无法发现的因素,对金融机构或者对金融监管者,可以用于预测潜在的问题,经过这种分析之后,结合整个经济周期的变化对金融系统进行管理。

这就是巴塞尔资本协议Ⅲ中的一项最重要的金融管理变革,即宏观审慎管理政策。

通常而言,宏观审慎管理的框架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宏观审慎分析;第二,宏观审慎工具的选择,以及措施的部署;第三,宏观审慎监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第四,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特别是与货币政策的协调。

从宏观经济管理的角度来看,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督管理政策不是完全独立的。

政策制定者不能将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政策视为不同的学科,而是要充分考虑不同政策的政策效果之后,采取合作或协调的政策手段。

因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宏观经济的表现,极大的依赖于持续稳定和健康的金融系统。

而经济稳健也会给管理工作提供便利,因为经济衰退也会给金融体系施加相当大的压力。

另外,来自银行管理组织的意见也有助于形成货币政策,因为经济分析是货币政策的基础,也促进经济主体更深刻的了解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

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研究:共识、分歧与展望

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研究:共识、分歧与展望
— 101 —
2018 年 第 10 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与宏观审慎政策完全一致 ,中央 银 行 同 时 执 行 货 币 政 策 和 宏 观 审 慎 政 策 有 内 在 合 理 性 。 (2)在 多 国《中央银行法》中,中央银行被 赋 予 了 金 融 稳 定 职 责 。 历 史 实 践 也 证 明 ,中 央 银 行 通 过 货 币 政 策 发挥最后贷款人职责 ,本身就 是 在 维 护 金 融 稳 定 以 防 止 整 个 金 融 体 系 崩 溃 。 因 此 ,一 部 分 学 者 主 张将宏观审慎政策目标 ,即金融稳 定 内 嵌 于 货 币 政 策 执 行 框 架 中 ,集 中 讨 论 了 货 币 政 策 如 何 维 护 金融稳定的问题。
(一 )货 币 政 策 承 担 金 融 稳 定 职 责 的 缘 起 及 可 能 的 途 径 宏观审慎需要一个对金融体系有 全 局 性 认 知 的 机 构 来 执 行,传 统 的 微 观 监 管 主 体 难 以 胜 任,中 央银行首当其冲。从宏观审慎的理论来源和政策实践来看,这一点都毫无争议。 巴塞尔委员会的前 身 Cooke Committee早在1979年就已经在国际会议上正式提出过宏观审慎的概念,指出“当微观经 济问题开始引 起 宏 观 经 济 问 题 时,微 观 审 慎 问 题 就 变 成 了 所 谓 的 宏 观 审 慎 问 题 ”(Borio,2009)。 1986年,巴塞尔委员会在《国际银行业的创新活动》中也提出了宏观审 慎 政 策 的 概 念,将 其 定 义 为 促 进“广泛的金融体系和支付机制的安全 和 稳 健 ”(BIS,1986)。 金 融 创 新 往 往 处 于 传 统 金 融 监 管 尚 未 触及的真空地带,监管机构即使管住了单个金融机构,也未必能管住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 因此, Borio et al(2001)、Borio(2003)、Adrian & Brunnermeier(2009)等从学理上指出,金融体系的系统性 风险并不等于单个金融机构风险的 简 单 加 总,单 个 金 融 机 构 健 康 并 不 意 味 着 整 个 金 融 系 统 安 全,其 原因在于个体行为与系统安全存在冲突(Diamond & Dybvig,1983)、金 融 风 险 外 部 性(Allen et al, 2010)、信 息 不 对 称 、道 德 风 险 、顺 周 期 性 、监 管 套 利 (Crockett,2000)等 情 况 。 这 些 早 期 研 究 和 实 践 构 成了危机后宏观审慎政策和监管的 主 要 理 论 基 础,初 步 研 究 结 果 显 示,宏 观 审 慎 监 管 不 同 于 以 往 的 微 观 监 管 ,需 要 一 个 新 的 执 行 机 构 。 危机后 ,中央银行主 导 了 金 融 监 管 体 制 改 革 ,在 新 的 宏 观 审 慎 政 策 框 架 中 发 挥 了 核 心 作 用 。 因此 ,宏观审慎政策的执行主体往往被默认为中 央 银 行 。 中 央 银 行 承 担 宏 观 审 慎 职 责 确 实 也 有 一 定的内在合理性 ,原因有二 :(1)宏观审慎政策 与 货 币 政 策 的 中 介 目 标 一 致 。 宏 观 审 慎 政 策 的 核 心 工具 ,无论是逆周期资本缓冲还是 贷 款 - 价 值 比 ,都 旨 在 抑 制 金 融 机 构 在 信 贷 扩 张 过 程 中 承 担 过 多的风险 。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最重要的中介目 标 就 是 信 贷 ,这 是 继 各 层 次 货 币 总 量 指 标 失 效 之 后最为广泛使用的中介目标 ,也是经典 、有效 的 传 导 机 制 。 故 从 中 介 目 标 ——— 信 贷 来 看 ,货 币 政 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