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学 简答题专项测验1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简答题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20 世纪以后教育的特征1. 教育的终身化终身教育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的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它的本质在于: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
2.教育的全民化全民教育是指教育必须面向所有的人,即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且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
3.教育的民主化教育民主化一方面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包括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教育过程中享受教育资源的机会均等,甚至包括教育结果的均等。
另一方面,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的自由化,包括教育自主权的扩大,根据社会要求设置课程、编写教材的灵活性,价值观念的多样性等。
4.教育的多元化教育的多元化是世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映。
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办学形式的多元化,管理模式的多元化,教学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标准的多元化等。
5.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包括工艺、设备、程序、手段等)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1起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
除此之外,还表现出了教育全球化、教育信息化和教育具有科学性等特点。
第二章教育的基本规律一、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1. 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教育工作者应按照发展的顺序进行施教。
2. 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决定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教育。
3.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
二是不同方面在不同发展时期具有不平衡性。
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适时而教,即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及时地进行教育。
4. 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一方面,互补性是指机体某一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另一方面,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
教师教育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教师教育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师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A. 教师的职业技能B. 教师的职业道德C. 教师的教育实践D. 教师的教育理念答案:C2. 教师教育学的核心目标是什么?A. 提高教学质量B. 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C.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D. 创新教育方法答案:B3. 以下哪项不是教师教育学研究的内容?A. 教师的专业知识B. 教师的教学技能C. 教师的个人爱好D. 教师的教育策略答案:C4. 教师教育学强调教师应具备哪些能力?A. 教学能力B. 管理能力C. 沟通能力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5. 教师教育学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A. 知识的传递者B. 学习的引导者C. 纪律的执行者D. 评价的裁判者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教师教育学中的“学生中心”教学理念。
答案:在教师教育学中,“学生中心”教学理念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的需求和发展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选择,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和协助者。
2. 描述教师教育学中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解。
答案: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学习、反思和实践,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它包括专业知识的更新、教学技能的提高、教育观念的转变以及教育实践的创新。
3. 教师教育学如何指导教师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答案:教师教育学指导教师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首先要求教师制定明确的课堂规则,确保学生了解并遵守;其次,教师应运用积极的激励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再次,教师需要具备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及时解决课堂上的问题。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教师教育学在当前教育改革中的重要性及其作用。
答案:教师教育学在当前教育改革中具有重要性,它为教师提供了专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指导,帮助教师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简答题及答案
1教育的起源(1)神话起源说是人类关于教育起源最古老的观点。
所有的宗教都持这种观点。
代表人物为朱熹。
(2)生物起源说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
它认为教育起源于动物界的生存本能,如老鹰教小鹰飞翔,老猫教小猫抓老鼠等。
从这个学说开始,教育起源问题开始转向科学解释。
代表人物为法国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英国教育家沛西•能。
(3)心理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一种“无意识模仿”。
心理起源说和生物起源说都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家孟禄。
(4)劳动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代表人物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米丁斯基。
2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第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第二,教育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第三,教育内容偏重于人文知识,教学方法倾向于自学、对辩和死记硬背。
3近代社会教育的特点第一,国家建立公立教育系统,加强对教育的控制。
第二,普遍实施义务教育。
强调对国民实施一定的教育是国家的责任,接受一定的教育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第三,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
西方教育发展的一个明显特点是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教育的每次重要进展或重大变革,都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和提供保证。
第四,教育世俗化。
与公立教育发展相适应,教育逐渐建立了实用功利的教育目的,从宗教教学中分离出来。
4现代教育的特点:(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全民化是指所有人都接受教育,特别是适龄儿童都进入小学,所有中青年都脱盲。
(3)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民主化主要是指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专制性的否定。
(4)教育的多元化教育的多元化主要是指对教育的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是培养目标、办学形式、管理模式、教学内容、评价标准等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现代化教育技术现代化主要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技术上的应用,包括教育设备、教育手段、教育方法等的现代化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教育思想、观念的变化。
5教育与生产力(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目的2.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与教育内容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4.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结构5.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学方法、手段、组织形式(二)教育对生产力的反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3.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6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一)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决定着教育的性质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和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3.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和程度4.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二)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教育的政治功能)1.教育培养出具有一定阶级意识的人,维护和巩固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2.教育通过影响社会舆论、道德风尚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3.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7教育与文化(一)文化对教育的影响1.文化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2.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3.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4.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二)教育的文化功能1.教育传递文化(继承功能、传递功能)2.教育传擂文化(传擂功能)3.教育选择文化(选择功能)4.教育创造和更新文化(创新功能)8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指同一方面在不同年龄阶段中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教师教育学考试试题
教师教育学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中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一思想的是()A.XXXB.XXXC.XXXD.XXX2.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A.道德品质B.健壮体魄C.实践能力D.创造能力3.《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XXX,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A.直观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4.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备课B.上课C.练复D.考试5.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回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得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叫做()A.讲授法B.谈话法C.讨论法D.实验法6.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还要求具有一定的()A.研究能力B.进修能力C.管理能力D.交往能力7.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A.步伐性课程B.操演性课程C.地方性课程D.实践性课程8.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型、放任型和()A.专政型B.指导型C.民主型D.溺爱型9.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几次飞跃提供了平台?()A.一B.二C.三D.四10.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以下哪种文化的统一体?()1A.社会文化B.精神文化C.人文文化D.地方文化11.学业评价是指根据测验分数、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行为、作业的优点或价值作出()A.判断B.诊断C.评定D.评分12.当前,我国黉舍德育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A.人生观教育B.价值观教育C.素养教育D.心理安康教育13.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施展阐发在认识的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和()A.有差异性的认识B.有个性的认识C.有领导的认识D.有基本的认识14.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性有: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和()A.个性化B.教育技术的现代化C.个别化D.教育权利的平等化15.教育目的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A.评价作用B.选拔作用C.决意作用D.主导作用16.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
教师教育学考试试题
教师教育学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师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A. 教师的培养与培训B. 教育政策的制定C. 学生的全面发展D. 课程与教学方法2. 下列哪项不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A. 教学技能的提升B. 教育理论的学习C. 个人兴趣爱好的培养D. 教育科研能力的增强3.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A. 尊重学生B. 爱岗敬业C. 终身学习D. 遵守法律法规4. 在教师教育中,强调教师应具备的“三爱两人一终身”指的是()A. 爱学生、爱同事、爱学校;人道、终身学习B. 爱学生、爱教育、爱学校;人文、终身学习C. 爱学生、爱同事、爱教育;人格、终身学习D. 爱学生、爱教育、爱学校;人格、终身学习5. 教师教育学认为,教师的知识结构应包括()A. 专业知识和教育知识B. 专业知识和通用知识C. 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D. 教育知识和管理知识6. 教师教育中,关于教师角色的转变,以下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 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B. 从课堂的管理者转变为学习的合作者C. 从学生学习的监督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D. 从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开发者7. 教师教育学中,教师的反思能力主要体现在()A. 对教学方法的反思B. 对教学效果的反思C. 对教学内容的反思D. 包括A、B、C在内的所有方面8. 教师教育学强调,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不包括()A. 教学设计能力B. 课堂管理能力C.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D. 个人理财能力9. 在教师的专业成长中,()是教师自我提升的重要途径。
A. 参加教育培训B. 阅读教育理论书籍C. 进行教学反思D. 与同事交流经验10. 下列哪项不是教师教育学中提倡的教师终身学习的内容?()A. 学习新的教育理论B. 更新专业知识C. 掌握现代教育技术D. 学习个人兴趣爱好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教师教育学中,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A. 专业知识B. 专业技能C. 专业情操D. 专业态度12. 教师教育学认为,教师的职业道德包括()A. 尊重学生人格B. 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C. 维护学生合法权益D. 积极参与学校管理13. 在教师教育中,教师应具备的现代教育理念包括()A. 学生中心B. 生活化教学C. 创新性学习D. 应试教育14. 教师教育学中,教师的自我发展可以通过以下哪些途径实现?()A. 参与教育科研B. 参加教师培训C. 与同行交流D. 个人自学15. 教师教育学中,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包括()A. 识别学生心理问题B. 指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C. 帮助学生建立自信D. 教授心理健康知识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简述教师教育学中教师角色转变的主要内容。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简答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模拟题一3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4)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32、简述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个性化、民主化和自主化提供了平台。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模拟题二31、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
(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
(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
32、学生应尽的义务与有哪些?《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规定学生应尽的义务有:(1)遵守法律、法规。
(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4)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同步练习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5、简答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1)可以帮助准确地了解学生的问题(2)可以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可以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可以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1、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
2、简述少年期心理发展的特征。
少年期:是11、12岁到14、15岁的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少年的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思维,但抽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仍要以具体形象作支柱。
同时,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也有所发展,但仍带有不少片面性和主观3、简述青年初期心理发展的特征。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简答题必考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简答题1简述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作用;2简述新课程改革对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作了哪些调整;3简述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4简述在教学实践中应如何正确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5简述班主任应如何建设和管理班集体;6学校文化具有哪些特性7环境对个体发展有何影响8简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9教师应该如何给学生布置作业10简述班级管理的功能;11.简述教育的质的规定性;12.为什么说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人才的规格和教育的结构13.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关系是什么14.社会模仿模式对我国德育发展改革有哪些启示15.现代教育学的发展主要有哪些特征16.教材可以概括为哪些主要的表现形式17.何谓教学,中学教学有哪几项一般任务18.何谓德育目标,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有哪些19.何谓班级管理,其功能是什么20.青年期的心理发展有哪些主要特点21.简述学生文化的成因;22.简述美育的基本任务;23简述课程设计的意义和基本要求;24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是什么25.班主任应如何发挥本班任课教师的作用26学校教师管理的内容有哪些27.与原始社会教育和古代学校教育相比,现代教育呈现哪些特点28.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29.教科书编写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30.简述中学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31简述世界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32.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点;3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的我国今后一个时期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是什么34简述教师法中规定的教师应承担的义务35简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36.简述班级常规管理的基本内容37.简述行动研究的基本特征38 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39试析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40 试述素质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41. 简述教学的一般任务;42 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43.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具有哪些独特的功能44.教学的主要作用有哪些45.简述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46.对于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什么47.班集体对学生的教育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48. 简述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内容;49 简述教育对人类地位提升的作用;50. 简述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51. 简述增长教学的一般任务;52. 简述课程实施的结构;答:1①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②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④教育可以促进民主;2①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②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③从小学三年级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④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3①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②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③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4①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②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③学生特点;④教学时间、设备、条件;⑤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5①了解学生、研究学生;②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包括确定发展目标,建立核心队伍,建立正常秩序,开展教育活动、形成正确舆论等;③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6①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②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③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④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7.①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②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③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8①转变课程功能;②调整课程结构;③更新课程内容;④转变学习方式;⑤改变课程评价;⑥改革课程管理;9.①作业的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并要有代表性,要有助于学生巩固与加深理解所学的基础知识,形成相应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的能力;②作业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③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④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以便发现教和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教学;10①有助力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②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③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11.答:教育具有质的规定性,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在于,教育是有意识地向受教育者传递社会经验以培养人的社会实践;1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2教育是有意识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3培养人是在教与学的对立统一中实现的;4教育是有意识地培养人的特殊社会实践;1分12.答:1人才规格是对人才素质结构的要求,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劳动力的规格,进而也决定着教育所培养人的规格,所以当我们考虑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规格时,必须深刻地把握当代生产力发展的趋势与要求;2教育结构通常指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教育的比例构成,如不同级别、类型学校的比例关系,不同科类之间的比例关系等,都要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13.答:1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标准和总的规格要求,是各级各类学校工作遵循的总方针;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或专业的培养要求;2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它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或专业的培养要求;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教育的总要求,而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具体要求;二者的联系在于,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14.答:在探讨道德教育与行为形成方面,社会学习理论的许多成果值得借鉴,对我们加强道德知识教育和行为习惯培养有较大启迪作用;2分社会模仿模式强调自我效能感,注重个体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努力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强化等,对我国德育工作也有较大的启迪作用;3分15.①教育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②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③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④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⑤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16.①教科书教材;②图书教材;③视听教材;④现实教材;⑤电子教材;17.教学是在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教学一般任务有:①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②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③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④关注学生个性发展;18.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有:①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②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③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④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19.班级管理是班级管理者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遵循班级教育和管理的规律,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班级管理的功能是:①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②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③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20. ①认识能力有了深入的发展;②情绪、情感不仅丰富而且复杂,意志趋于成熟;③自我意识发展逐渐趋于成熟;④对异性好感与爱慕;⑤热烈追求理想,开始探索人生意义;21.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2同伴群体的影响;3师生的交互作用;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5社区的影响;22.1传递审美知识,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2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和审美的情趣;3发展学生创造美的能力;4教育不仅仅是艺术教育,也不仅仅限于运用各种美去进行教育,更是指把一种精神渗透于整个教育教学中去,使教育的过程成为一种审美过程;23.1产生新的课程方案;2对现有课程进行修改和重新组织;3合目的性;4合科学性;5合发展性;24.1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3学生特点;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25.1养成尊师爱生的风气;2定期联系任课教师,经常互通情况;3调节各科教学负担,妥善作出全面安排;26.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教师资格和任用;教师的培养和提高;教师的待遇和激励;教师的考核与评价;27.答:1现代教育具有鲜明的生产性;2现代教育逐步走上了大众化道路;3现代教育内容日益科学化;4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5现代教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28.答:1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基础条件;生产力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人力与时间,生产力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财力与物力;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3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有制约作用;4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内容、手段和组织形式的改革有决定作用;29答:1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注意贴近社会生活,并适当渗透一些先进的科学思想,为学生今后学习新知识奠定基础;3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教材还要考虑到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水平和教育现状,必须注意到基本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学校的适用性;4合理体现各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5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30.答:中学教学方法的特点有:1师生之间在运用教学方法时的互动和联系加强;2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法逐步增加;3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和相互配合;31.答:1课程结构日趋合理化;2课程内容日趋综合化;3课程形式日趋多样化;32.答: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33答:1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3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4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5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34答:1遵纪守法的义务;2教育教学义务;3思想品德教育义务;4爱护尊重学生的义务;5保护学生的义务;6提高思想业务水平义务;35答:1改变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合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和形成价值观的过程;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知识技能;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死记硬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解决问题和合作能力等;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现状,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的功能;36答:1班级组织经律管理;2班级环境与卫生管理;3班级文档管理;4班级工作计划和总结;37答:1目的是为了改进实践;2研究的内容是教育教学上的问题;3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进行研究;4研究的循环性;38、现代教育特别是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中后期以后的教育制度,呈现出一些共同发展趋势;包括:①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②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④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和大众化;⑤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⑥建立有利于国际交流的教育制度;⑦建构终身教育制度;39、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的影响包括:①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包括知识的数量观念和知识的质量观念;②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教育过程在本质上成为一种选择过程,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发送信息,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接受信息;③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首先,信息技术的智能化使教师可以根据学习者的情况自动生成相应的教学进度,确定相应的针对个人的评价标准,实现教育的个性化,使因材施教的理想真正成为现实;其次,信息技术实现了人机互动模式,根据学习者的目标、选择和努力程度等给予不同的反馈,给予象征性的奖励和惩罚,这有别于传统教育;第三,信息技术将促进师生关系的民主化;信息技术将使面对面的教学成为偶尔的情况,知识与长者和德者完全分离,教育中无法避免的师生尊卑差异将完全可以避免,这将极大地促进师生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学生积极人格的养成;40、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关系到科教兴国的战略的落实;素质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包括: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倡导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强调在教育中每个人都得到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更不是只注重少数人的发展;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协调发展;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强调要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结合起来,既充分重视学生共性的发展,又重视学生个性的多样性,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要求、不同的教育模式、不同的评价方案,从而把学生的差别性显示出来并加以发展,使每一个学生成为具有高度自主性、独立性与创造性的人;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这是因为:①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②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相辅相成,面对多样的、多变的世界,任何一个人、一种职业、一个社会都缺少不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③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41、教学任务是由人们追求的教学价值取向所决定的,它指明各教育阶段、各科教学应实现的目标要求;教学的一般任务如下:①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为教学的其他任务都只有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所以,只有扎扎实实完成这个教学任务,才能有条件完成其他教学任务,确保培养的人才的质量规格;②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不仅是顺利地、高质量地进行教学的必要条件,而且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的要求,因而这是现代教学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③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世界观是对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态度,科学的世界观的形成,必须建立在科学知识的基础之上;青少年的品德、审美情趣和世界观正处在急速发展和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学在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原因在于教学始终具有教育性;④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现代教学论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协调学生知识、智力、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各方面的因素,追求教学与教育的统一,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不仅使学生有现代科技文化知识,而且有自觉能动性、独立性和开拓创新个性,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平等观念和合作精神;42、班集体的形成,实际是一个教育培养与类化的过程;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有以下几条路径:①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目标是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一个班集体只有具有共同的目标,才能使班级成员在认识上和行动上保持统一,才能推动班集体的发展;班集体的发展目标一般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三种;②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都会有一批团结在教师周围的积极分子,他们是带动全班同学实现集体发展目标的核心;因此,建立一支核心队伍是培养班集体的一项重要工作;③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班集体的正常秩序是维持和控制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条件,是教师开展工作的重要保证;班集体的正常秩序包括必要的规章制度、共同的生活准则以及一定的活动节律;④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班集体是在全班同学参加各种教育活动中逐步成长起来的,而各种教育活动又可使每个人都有机会为集体出力并显示自己的才能;设计并开展班级教育活动是教师的经常性工作之一;⑤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正确的班集体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集体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同化和激励的作用,是形成、巩固班集体和教育集体成员的重要手段;良好的班风是一个班集体舆论持久作用而形成的风气,是班集体大多数成员所表现出的精神状态;良好的班风一旦形成,就会无形地支配着集体成员的行为,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43.要点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44.1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2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3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45.1导向性原则;2疏导原则;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46.1针对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促进学生心理机能,人格的发展与完善;2就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3针对少数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47.要点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48. 人力资本是相对于物质资本而言的,它也是一种生产要素资本;1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的重要因素,甚至是首要因素;2这些因素归结为知识的进步,技术改进和劳动力质量的提高;3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所做“人力资本投资”讲演,被称为人力资本理论宪章;4人力资本理论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指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也是一种生产要素资本,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它是资本形态,因为它是未来的薪金或未来的偿付的源泉;它是人的资本的形态,因为它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49. 教育使得人的价值得到越来越充分的体现,人的个性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大;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之作用包括:1教育使人的价值得到发现,即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2教育充分发掘了人的潜能;人的潜能很少能自动表现出来,必须通过教育、通过学习才能实现;3教育对人的力量发挥的作用;教育是人的身体力量发展的途径之一,教育不仅需要分别培养和发展人的身体之力和精神之力,而且要力图使人的身心发展得到和谐,尽可能得到充分的发展;50. 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个体对环境持积极态度,就会发掘环境中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因素,克服消极的阻力,从而扩大发展的天地;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同一环境中,各种因素作用的方向、力量的大小是不相同的;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因为人是有主观能动性,人能改造环境,人在改造环境的实践中发展着自身;51. 教育的一般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的能力、体力和创造才能;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4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52. 课程实施的结构包括:1安排课程表;课程表的安排,要遵循整体性原则、迁移性原则和生理适宜原则;2分析教学任务;包括学生所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所要形成和发展的智力、能力和体力;学生所要养成的情感、态度、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3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其独特性、稳定性、发展性和灵活性;4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5规划教学单元和课;6组织教学活动;7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1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1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15.00)1.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 )。
A.英国 B.美国C.德国 D.法国A.B.C. √D.解析:德国是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
2.终身教育思想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欧洲,由( )首先提出。
A.保罗·朗格朗 B.杜威C.洛克 D.卢梭A. √B.C.D.解析:法国著名成人教育家保罗·郎格朗首先提出。
3.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
A.生产力 B.科学技术C.文化 D.政治经济制度A.B.C.D. √解析:教育的领导权由谁来掌握,这是由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在阶级社会里,经济和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使教育完全能够按照自己的要求来进行,就一定要把教育大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社会主义社会,在党的领导下,国家颁布各项无产阶级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令。
4.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
A.遗传素质 B.环境C.个体主观能动性 D.教育A.B.C. √D.解析:5.“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经济,教育的消费是明显的消费潜在的生产,是有限的消费扩大的生产,是今日的消费明日的生产”,该认识表明现代教育具有( )的特征。
A.科学性 B.价值性C.生产性 D.未来性A.B.C. √D.解析:6.评价学校绩效以办学思想、组织健全程度、制度完备程度和领导机构决策领导能力为衡量标准的,属( )。
A.目标模式 B.需求满足模式C.环境适应模式 D.学校内质优化模式A.B.C.D. √解析:目标模式这是一种分析学校绩效的较普遍和传统的方法,由教育主管机关制订一套学校绩效的指标体系,通过学校工作的最后结果来检验学校的绩效,达到标准就是绩效高,反之就是绩效低。
需求满足模式这种模式注重需求的满足程度,认为学校绩效的高低取决于学校工作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各主要的相关群体的正当需求,如学校的上级主管部门、校长、教师、家长、学生等,因为学校的活动要受到这些群体的支配或影响。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考试试题库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曾说过,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
A.杜威B.卢梭C.洛克D.夸美纽斯2、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B.无产阶级思想和非无产阶级思想的矛盾C.学生知的深与知的浅的矛盾D.教育者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的矛盾3、教学原则是依据()来制定的。
A.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B.教育部颁发的文件C.教育目的和教育过程规律D.教学目的4、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
A.成立了班委会B.开展了班级工作C.形成了正确的集体舆论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5、学生通过学习书本知识去认识客观世界,这反映教学过程的哪一特点?()A.教育性B.指导性C.间接性D.交往性6、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
A.前提条件B.必要保证C.必然要求D.必然结果7、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体现教育根本性问题的是()。
A.教育规律B.教育任务C.教育目的D.教育内容8、儿童身心发展的()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循序渐进。
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9、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打破学科界限,由学生自定学习目的和内容,自己设计单元活动的教学形式是()。
A.个别教学制B.分组教学制C.道尔顿制D.设计教学法10、德育工作的出发点是()。
A.德育意义B.德育内容C.德育目标D.德育任务11、把大班教学、小班研究和个别教学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的这种教学形式叫()。
A.特朗普制B.道尔顿制C.分组教学制D.班级授课制12、“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是()教育所推崇的理想。
A.前制度化B.非制度化C.制度化D.义务13、教师的地位一般是指教师的()。
A.社会地位B.经济地位C.文化地位D.政治地位14、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的顺序是()。
特岗教师招聘《教育学》简答题练习 一
特岗教师招聘《教育学》简答题练习一1.素质教育的内涵是什么?【答案要点】(1) 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4)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5)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2.教学的主要作用有哪些?【答案要点】(1)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2)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3)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3.意义学习需要具备哪些条件?【答案要点】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学习材料本身性质(客观条件)的影响,也受学习者自身因素(主观条件)的影响。
(1)从客观条件来看,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在学习者的心理上是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
(2)从主观条件来看,首先,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其次,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
最后,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或旧知识得到改善,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
上述条件缺一不可,否则就不能构成有意义的学习。
4.教学中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案要点】(1)相似性;(2)原有认知结构;(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5.近代教育的特点?【答案要点】近代教育有如下特点:(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
19世纪以后,资产阶级政府逐渐认识到公共教育的重要性,并逐渐建立了公共教育系统。
(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机械化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和电气化工业革命的兴起,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并为初等教育的普及提供了物质条件。
(3)教育的世俗化;与共了教育的发展相应,教育逐渐建立了实用功利的世俗教育目标,从宗教教育中分离出来。
(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教师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教师教育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教师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A. 教育管理B. 教育心理学C. 教师的专业发展D. 教育政策答案:C2. 教师教育学的核心目标是什么?A. 提高教师的学历水平B. 培养教师的职业道德C. 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3. 教师教育学中,教师专业发展的哪个阶段被认为是最重要的?A. 职前教育B. 职后教育C. 终身学习D. 专业认证答案:C二、填空题4. 教师教育学强调教师应具备的三种能力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教学能力、研究能力和反思能力5. 教师教育学认为,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来实现。
答案:实践和理论三、简答题6. 简述教师教育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答案:教师教育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习者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从单一的教学执行者转变为教育研究者和课程开发者,以及从封闭的个体转变为开放的合作者。
7. 教师教育学对教师职业道德有哪些要求?答案:教师教育学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主要包括:尊重学生、公正无私、持续自我提升、诚实守信、具有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四、论述题8. 论述教师教育学在当前教育改革中的重要性。
答案:教师教育学在当前教育改革中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为教师提供了专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指导,帮助教师适应教育改革的需求;其次,教师教育学强调教师的终身学习和自我反思,这对于教师持续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至关重要;再次,教师教育学通过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了教育创新和教育质量的提升;最后,教师教育学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加开放和包容的教育环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支持。
五、案例分析题9. 阅读以下案例,分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教师教育学的理念。
案例:某中学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不高,于是他决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通过小组合作和探究式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新必考教师招聘教育学简答题
1.教育还没有从社会生活中分化;2.教育没有阶级性,实现原始状态下的机会均等;3.没有文字和书籍,教育内容和方法简单原始1.从法律上废除了封建教育的等级制,普遍实施了初等义务教育2.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3.教育逐步确立了使用功利的教育目的,科学教育兴起,教学内容日益丰富;4.学校教育系统逐步完善;5.摆脱宗教,走向世俗化;6.重视教育立法,实施依法治教;7.班级授课制1.研究对象的普遍性、平凡性;2.问题域界的恒定性和解答的不确定性;3.学科基础的广泛性和跨学科性;4.理论类型的多元化和学科路径的多样性;5.学科属性的综合性和理论结构的层次性(教育学发展历程的实质:科学化和合理性的过程)1.教育学的问题领域不断拓展;2.教育学研究基础的扩展和研究范式的多样化;3.教育学学科的细密分化和高度综合同时进行;4.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
1.反思日常教育经验;2.科学解释教育问题;3.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1.2.教学内容经科学选择,依据知识构成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编成教材,作为学生认识世界的媒体;3.教学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和精心安排的过程中进行的;4.教学能够确保学生全面发展。
(以上决定了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中心)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23.遗传素质是造成人的发展的4.遗传素质本身可以随着1.23.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广泛的、潜移默化的;4.社会生活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基础。
(一)学校教育是一种1.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2.3.学校教育是通过一支经过专门训练的4.学校教育能对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加以(二)辩证的看待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2.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指导作用是1.主观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2.1.经济发展对教育的需求是促进教育发展的2.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教育的;3.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4.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5.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2.教育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最有效的途径( 1 ) 教育是使科学技术得以( 2 ) 教育对科学技术的再生产是一种扩大的( 3 ) 教育对科学技术的再生产是一种高效率的3.教育是创造和发展新的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的机会和程度;3.社会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目的、教育政策、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体系。
教师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简答题
三.简答题1.心理辅导的认知疗法2.焦虑症3.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4.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5.班集体的发展阶段。
1、简述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的意义。
参考答案:(1)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
(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
(3)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2、布鲁纳为什么特别强调学科基本结构的学习?。
参考答案:(1)理解了基本结构可以使得学科更容易理解。
(2)理解了基本结构有助于学科知识的记忆。
(3)从结构中获得的基本概念原理将有助于以后在类似的情境中广泛地迁移应用。
(4)理解了基本结构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
(5)对学科基本原理的理解可以促进儿童智慧的发展。
3、简述人本主义流派意义学习的概念以及促进意义学习的条件。
参考答案:意义学习,是指一种涉及学习者成为完整的人,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是一种与学习者各种经验融合在一起的、使个体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的学习。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提出了促进意义学习的基本条件:(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中心地位。
(2)让学生觉察到学习内容与自我的关系,一个AX会有意义地学习他认为与保持或增强"自我"有关的事情,而这种相关性将直接影响到学习的速度和效果。
(3)让学生身处一个和谐、融洽、被人关爱和理解的氛围。
(4)强调要注重在做中学。
4、简述心理辅导中常用的行为改变方法。
参考答案: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有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消退法、处罚法、自我控制法等。
(1)强化法。
根据学习原理,一个行为发生后,如果紧跟着一个强化刺激,这个行为就会再一次发生。
(2)代币奖励法。
代币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筹码、小红星、盖章的卡片、特制的塑料币等都可作为代币。
(3)行为塑造法。
这是根据斯金纲的操作条件反射原理而设计的培育和养成新反应或行为的一项行为治疗技术。
主要是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
教师在编教育学简答题
●1、二十世纪以后的教育(现代教育发展的特点):第一,教育的终身化。
第二,教育的全民化。
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而且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
第三,教育的民主化(平等、公平)——专制第四,教育的多元化。
第五,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2、教育的起源:生物起源说:法国利托尔诺和英国教育学家沛西·能。
他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心理起源说:美国教育学家孟禄。
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劳动起源说:马克思主义学说,起源于人类特有的生产劳动。
●3、教育的功能作用对象: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功能作用方向:正向和负向功能作用呈现方式:显性和阴性功能●4、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顺序行、阶段性(不搞一刀切,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不平衡性(关键期)互补性、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5、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规定青少年的发展方向;(2)教育给人以全面系统深刻的影响;(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4)教育对个体发展影响不仅有即时价值,还有延时价值。
●6、我国旧社会学制的沿革(1)1902年的任寅学制、未实行;(2)1903年癸卯学制、实行新学制的开端,第一个实行的现代学制(3)1912年壬子癸丑学制,第一个资本主义性质学制(4)1922年壬戌学制、学校六三三分断法●7、简述素质教育的内涵(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8、有关的教育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教师资格条例》1995年●9、教师的职业特点(哪些角色)学者、学习者;知识传授者;示范者;管理者;朋友;研究者●10、教师的劳动特点(1)复杂性、创造性---因材施教,教育机制(2)连续性、广延性(3)长期性、间接性(4)主体性、示范性●11、教师的职业素养道德素养:忠于人民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为人师表知识素养:政治理论修养;精深专业知识;广博文化基础知识;必备教育科学知识能力素养: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调控自我反思能力职业心理健康:高尚师德;愉悦情感;良好人际关系;健康人格●12、现在学生观(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具有巨大的潜能;处于发展中的人;发展是全面的发展(2)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巨大差异(3)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4)学生是责权主体●13、如何建立良好师生关系(1)了解和研究学生(2)树立正确学生观(3)提高教师自身素质(4)发扬教育民主(5)正确处理师生矛盾●14、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特点(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4)心理相容●15、编写教科书应遵循的原则(1)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与适应性(3)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4)理论与实践统一(5)教科书的编排原则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6)注意与其他学科横向与纵向之间的联系●16、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1)社会发展与提供的可能(2)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水平(3)学生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可接受性(4)课程理论●17、教学的基本任务(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首要任务(2)发展智力,培养创造力(3)发展体力,提高健康水平(4)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5)培养良好思想品德●18、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基本特点)(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规律(2)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规律(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规律(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规律----教育性作用●19、常用的教学方法(1)语言传递为主---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2)直观感知为主---演示法、参观法(3)实际训练为主---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实践活动法(4)引导探究为主(5)情感陶冶为主●20、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最早--清朝--1862年--北京--京师同文馆优点:1、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2、有利于发挥教师主体3、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作用4、有利于德智体全面发展不足:1、难于因材施教2、难遇形成学生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3、缺乏灵活性●21、教学评价的类型(1)诊断性评价---摸底考试(2)形成性评价---口头提问、书面测验(3)总结性评价---期中期末考试(4)相对性评价---选拔人才、分类排队(5)绝对性评价---升级毕业、合格考试●22、德育过程构成要素和德育构成要素分别是什么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到的意志、道德行为●23、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1)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2)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规律(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的规律(4)品的形成的长期性与反复性的规律●34、常用的德育方法(1)说理教育法(2)榜样示范法(3)陶冶教育法(4)实际锻炼法(5)品德修养指导法(6)品德评价法●35、班主任的地位和作用(班主任的意义)(1)班级建设的设计者(2)班级组织的领导者---权威、民主、放任型(3)协调办及人际关系的主导者●36、班主任的工作内容及方法(1)了解和研究学生---首要任务(2)组织和管理班集体---中心环节(3)组织课外活动、课余生活(4)评定操行、评选三好学生●37、班级管理的内容及模式内容:班级组织建设、班级制度管理、班级教学管理、班级活动管理模式:常规管理--执行规章制度平行管理--集体影响个人,个人影响集体民主管理--成员服从班级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目标管理--德鲁克提出,设置总目标,转化为小组及个人目标●38、如何培养良好班集体(区分如何建立良好师生关系)(1)确定发展目标(2)建立集体核心(3)建立正常制度(4)组织教育活动(5)培养良好班风●39、班集体的特征(1)明确共同目标(2)一定组织结构(3)一定共同生活准则(4)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氛围。
教师证教育学考试试题
教师证教育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 教育现象B. 教育规律C. 教育方法D. 教育目的2. 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形成的标志是()。
A.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B. 卢梭的《爱弥儿》C.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D. 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3. 教育的首要功能是()。
A. 经济功能B. 政治功能C. 文化功能D. 社会功能4.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
A. 传递知识B. 培养人才C. 促进个体发展D. 社会化过程5. 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是()。
A. 义务教育B. 高等教育C. 职业教育D. 终身教育6. 教育评价的主要目的是()。
A. 选拔人才B. 促进学生发展C. 检验教学效果D. 确定教育政策7.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 学习动机B. 学习策略C. 学习过程D. 学习结果8. 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是()。
A. 继续教育B. 教学实践C. 教学研究D. 教学反思9. 教育公平的核心是()。
A. 机会均等B. 资源均等C. 质量均等D. 结果均等10.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A. 课程改革B. 教学改革C. 评价改革D. 管理改革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教育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2. 描述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 阐述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
4. 简述教育评价的功能和意义。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2. 论述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15分,共15分)1. 阅读以下案例:某中学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增加作业量、延长学习时间、频繁进行模拟考试等。
请分析这些措施可能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并提出你的改进建议。
五、教育方案设计题(每题15分,共15分)1. 设计一个针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推广方案,包括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答题专项测验(每小题5分,共100分)
1、数学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什么是“新数”运动?
3、“新数”运动的启示是什么?
4、当代国际数学教育改革的趋势是什么?
5、建构主义对数学教学有哪些影响?
6、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以及数学学习是如何定位的?
7、高中阶段的数学课程和数学学习是如何定位的?
8、什么是数学教学主体参与?参与的原则是什么?
9、数学教学主体参与的依据和特点是什么?
10、数学教学主体参与的策略有哪些?
11、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是什么?
12、什么是CAI课件?编制CAI课件应主义哪些问题?
13、什么是数学教学模式?
14、影响数学教学模式的因素有哪些?
15、中学数学有哪些传统的教学模式?
16、简析“数学建模式”教学模式的特点
17、现代数学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18、什么是数学教学评价?
19、数学教学评价的意义是什么?
20、什么是数学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