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儿科学(第四版)课件 第5章第九节 寒冷损伤综合征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 血常规、血气分析、血糖、电解质、肾功等 ❖ 凝血酶原时间、凝血时间、纤微蛋白原检测、
血小板检测等 ❖ 心电图、胸部X线摄片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根据寒冷或早产、感染、窒息等病史,低体 温、皮肤硬肿等表现,可作出诊断。
诊断与鉴别诊断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诊断分度评分标准
评分
0 1
治疗
2.补充热量和液体:补给充足的热量有助于复温和维 持正常体温。热量供给从每日210kJ/kg(50kcal/kg) 开 始 , 逐 渐 增 加 至 每 日 419 ~ 502kJ/kg(100120kcal/kg)。早产儿或产热衰竭患儿适当增加热量。 给予口、部分或完全肠外营养。液体量按 0.24ml/kJ(1ml/kcal)计算,重症伴少尿、无尿或 明显心、肾功能损害者,应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及液 量。
肛温 (℃)
≥35 30~35
腋-肛温差
正值 0或正值
4
<30
负值
硬肿范围 (%)
器官功能改变
<20 20~50
无明显改变 有功能损害
>50
DIC、休克、肺出血、 心衰、肾功能衰竭
诊断依据:0分为轻度;1-3分中度, 4分以上重度
诊断与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 新生儿水肿 1、局限性水肿:常发生于女婴会阴部,数天内治愈。 2、早产儿水肿:常见于下肢凹陷性水肿,有时延及 手背、眼睑或头皮,大多可自行消退。 3、新生儿Rh溶血病或先天性肾病:水肿较严重,有 其各自的临床特点。
诊断与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 新生儿皮下坏疽 多见于寒冷季节,有难产或产钳分娩史,常
发生于身体受压或受损部位。表现为局部皮肤变硬、 略肿、发红、边界不清,并迅速蔓延。病变中央初 期较硬,以后软化。先呈暗红色,以后变为黑色。 重症可有出血和溃疡形成,亦可融合成大片坏疽。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课件
案例四:足月儿, 出生后未及时保 暖,出现低温、 皮肤发绀等症状, 诊断为新生儿寒 冷损伤综合征。
护理要点解析
保持新生儿体温稳定,避 免过冷或过热
观察新生儿的皮肤颜色、 呼吸、心跳等生命体征
及时处理新生儿的寒冷损伤 加强新生儿的保暖措施,如 症状,如低体温、皮肤苍白、 使用保暖毯、热水袋等 呼吸困难等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课件
演讲人
目录
01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概述 02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诊断与治疗 03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护理要点 04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案例分析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概 述
疾病定义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是一种
01
由于新生儿暴露在寒冷环境中,
导致体温过低,从而引发的一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诊 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1
临床表现:观察新生儿是否有低体温、 皮肤苍白、呼吸急促等症状
2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气分析、电 解质等检查
3
影像学检查:X线、超声等检查
4
诊断标准: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 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治疗方案
保暖:保持新生儿体温稳定, 避免进一步受凉
疗效果
并发症:观 察新生儿并 发症发生情 况,判断治
疗效果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预后情况: 观察新生儿 预后情况, 判断治疗效
果
谢谢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案 例分析
典型案例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案例一:早产儿, 出生后未及时保 暖,出现低温、 呼吸困难等症状, 诊断为新生儿寒 冷损伤综合征。
案例二:足月儿, 出生后未及时保 暖,出现低温、 皮肤发绀等症状, 诊断为新生儿寒 冷损伤综合征。
【疾病名】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疾病名】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英文名】neonatal cold injury syndrome【别名】scleredema neonatorum;scleredema of newborn;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症;新生儿冷伤;新生儿硬化病;新生儿硬肿症;sclerema neonatorum;新生儿硬化症;新生儿硬肿病【ICD号】P83.0【病因和发病机制研究的进展】1.病因研究进展2.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病理生理机制是微循环障碍和不同程度的凝血机制障碍导致DIC而继发广泛出血死亡。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不仅出现皮肤硬肿,随着寒冷损伤程度加重,也程度不等地累及其它组织器官,因此临床上呈现出一组综合征。
体温愈低,寒冷损伤程度愈重,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MSOF)累及的器官就愈多,病死率也愈高。
近年来,对低体温引起的病理生理改变有了进一步了解。
国外学者提出多数细胞受到寒冷损伤时细胞及细胞结构发生严重变化,脂质首先凝固与膜的成份分离,使膜结构失去通透屏障作用,因此寒冷损伤对机体影响广泛。
国内学者提出寒冷损伤存在微循环障碍、休克、DIC的病理过程,使全身主要脏器代谢和功能发生障碍。
当寒冷损伤时,由于血液重新分配,非生命器官如肠、肾、肌肉及皮肤血管收缩,以保证心、脑、肾、肾上腺等生命器官的血液供应。
肾脏缺血缺氧造成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小管坏死,表现为急性肾衰。
消化道的缺血粘膜应激性溃疡,表现消化道出血。
由于低温,皮下脂肪凝固、组织缺氧、血管内皮损,、激活了凝血系统。
血小板、凝血因子的消耗及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增加是导致出血的主要原因。
临床上常见复温过程中发生肺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有研究分析了新生儿肺出血的蛋白成份后发现新生儿肺出血是出血性肺水肿,提示与左心功能不全有关。
另外,寒冷损伤的严重程度与MSOF的病死率呈正相关。
本组资料显示,衰竭的器官愈多病死率愈高,两者密切相关(P<0.01)。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症 ppt课件
护理措施
1.复温原则: ②肛温≤30℃ ,腋温-肛温差为负值的 重症患儿,先将患儿置于比其体温高 1~2℃的温箱中开始复温,每小时提 高温箱温度0.5~1℃ ,不超过34℃ , 使患儿体温于12~24h恢复正常; ③如无上述条件者可采用母亲怀抱、热 水袋(水温<60℃)、热炕、电热毯等
10
保温复温,要注意温度,防止烫伤。
D.每 3小时1次
E.每4小时1次
19
A.1小时~2小时
B.2小时~4小时
C.4小时~8小时
D.8小时~10小时
E.12小时~24小时
18
7.患儿,出生胎龄33周,日龄4日。
生后第2日开始吃奶不好,吸吮无力,
哭声低微。体格检查:体温29℃,
精神差,皮肤冰凉,下肢及臀部皮
肤硬肿。如采取暖箱复温应测量体
温
B
A.每半小时1次
B.每小时1次
C.每2小时1次
3
护理评估——身 体状况
本病多发生在寒冷季节,出生后一
周内多见。
1.一般表现:早期吮乳差、哭声低,
反应低下,严重时表现为不吃、不
哭、不动。
2.低体温:指体温<35℃,严重者
<30℃,腋温-肛温差由正值变为负
值。感染或夏季发病者可不出现低
4
护理评估——身 体状况 3.皮肤硬肿:硬肿为对称性,顺序 为依次为小腿、大腿外侧、臀部、 面颊、上肢、全身,严重时肢体僵 硬,不能活动。 4.多器官功能损害:早期心率减慢, 微循环障碍,严重时休克、心力衰 竭、DIC、肺出血、肾衰竭等。
乳肩、部反、应臀低部下、。下体腹温部3、0大℃腿,及双小E面腿颊、
外侧皮肤发硬,按之如橡皮样,属 17
最新版-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辅助检查
❖血常规 ❖DIC筛选试验 ❖血气分析 ❖测定血糖和血清电解质 ❖肾功能检查 ❖心电图和心肌酶谱 ❖怀疑肺出血时,行胸部X线检查
诊断
寒冷季节、早产
窒息、产伤、感染
热量供应不足
病史
+ 典型临床表现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新生儿水肿:
1.局限性水肿 2.早产儿水肿 3.新生儿Rh溶血 病或先天性肾病
对心力衰竭、休克、凝血障碍、DIC、 肾功能衰竭、肺出血, 应给予相应治疗与抢救
预防
积极对症治疗
早产
开奶
保暖
窒息
疾病
产伤
预防
1、做好围生期保健工作,宣传预防新生儿冷伤的知识 2、避免早产、产伤和窒息等,及时治疗诱发冷伤的各种
疾病 3、尽早喂养,保证供给足够热量 4、注意保暖,使新生儿体温稳定
(三)热量和液体供给
供给充足的热量有助于复温和维持正常体温。 1、热量供给从每日50kcal/kg开始;体温回升后应增加
到每日100-120kcal/kg 喂养困难者可给予部分或完全静脉营养 2、液体总量60~80ml/(kg·d)开始 3、有明显心、肾功能损害者, 应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及液体入量
(四)纠正器官功能紊乱
新生儿皮下坏疽: 1.常见由金葡菌感染 2.多见于寒冷季节 3.有难产或产钳分娩史 4.常发生于身体受压部位或受 损部位。
5.表现为局部皮肤变硬后软化, 先呈暗红色以后变为黑色,重 者可有出血和溃疡,可融合成 大片坏疽。
鉴别诊断
新生儿水肿
①局限性水肿:常发生于女婴会阴部,数日内自愈 ②早产儿水肿: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教学要求
掌握: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 熟悉: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症的病因及病理生理 了解: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症的预防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等多种原因引起,长时间受寒引起冷伤,致
体温过低造成寒冷损伤综合征。是新生儿的
危重急症,可以继发肺出血、休克、多脏器 功能衰竭。
❖ 新生儿硬肿症的病因:内因、外因 ❖ 临床表现和分度 ❖ 治疗:复温
病因
人体稳定的体温依靠健全的神经 中枢调节产热散热的平衡,若环境过 冷,热量迅速散失,或能源耗竭,产 热不敷散热,则体温调节失控,出现 体温下降,当体核体温<35℃时称体 温过低,持续低温即造成损害。
病理生理及发病机制
3. 呼吸改变: 寒冷时呼吸频率、分钟通气量及潮气 量随体温降低成比例下降,体温在20-16℃时出现 呼吸暂停;体温<25℃肺血管紧张度下降。血管床 扩张,肺淤血致肺水肿甚至出血,肺泡表面活性物 质减少。发生肺出血可能原因: ①低温、感染、缺氧致血管内皮损伤; ②急性心肾功能不全易致出血性肺水肿; ③低温引起DIC及凝血功能障碍; ④酸中毒与肺血管扩张有关。
治疗
(四)控制感染 根据感染性质选用敏感、肾毒性小的抗生素。
治疗
(五)中医中药 丹参、川芎嗪。或温肾健脾,活血化瘀药内服,外 洗或外敷促进硬肿吸收。
治疗
(六)其他 大剂量Vit E5-10mg/次; 也可试用甲状腺素4-6mg/kg·d。
预防
①加强新生儿护理,保持适宜的产房和新生儿室内环境温 度,不应低于24℃;
治疗
(三)纠正器官功能紊乱 ③ 急性肾衰竭: 尿少或无尿者可试用实验性扩容,生理盐水 10ml/kg,1小时内给入,再给予速尿1-2mg/kg。 急性肾性肾衰,限制液量,防治高血钾。
治疗
(三)纠正器官功能紊乱 ④肺出血: 立即气管插管,正压通气; 立止血:0.5ku静脉推注,0.5ku气管内滴入。 治疗肺出血的病因。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周冬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neonatal cold injury syndrome),又称新生儿硬肿症(sclerema neonatorum)。
是以皮肤、皮下脂肪变硬,兼有水肿为特点的一组症候群,简称新生儿冷伤,主要由寒冷、感染、窒息等多种原因引起,长时间受寒引起冷伤,致体温过低造成寒冷损伤综合征。
是新生儿的危重急症,可以继发肺出血、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
在我国主要发生在冬春寒冷季节,与产后环境温度有关;新生儿生后不久和早产儿发病率高。
【病因】人体稳定的体温依靠健全的神经中枢调节产热散热的平衡,若环境过冷,热量迅速散失,或能源耗竭,产热不敷散热,则体温调节失控,出现体温下降,当体核体温<35℃时称体温过低,持续低温即造成损害(一)新生儿体温调节与皮下脂肪组成特点1. 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不足。
其特点是:①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②皮肤表面积相对较大,血流丰富,易于失热;③能量贮备少,产热不足,尤以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和小于胎龄儿更为明显。
生后早期主要以棕色脂肪组织的化学产热方式为主,④缺乏寒战等物理产热方式,产热代谢的内分泌调节功能低下。
因此,新生儿期易发生低体温。
2. 皮下脂肪组成特点:新生儿皮下脂肪组织的饱和脂肪酸多,缺乏饱和脂肪酸转变为未饱和脂肪酸的酶,前者熔点高,当受寒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降低时,皮脂容易发生物理性状的变化,硬化,硬肿出现。
皮下脂肪特别是棕色脂肪少,影响产热,难以防治散热,若摄入不足,储备很易耗竭。
(二)外在因素主要为寒冷和感染。
1. 寒冷损伤寒冷刺激对新生儿的影响取决于多种因素:如分娩前后胎儿的健康情况,出生体重,成熟程度,分娩时环境温度,分娩时母亲用药。
出生体重越低、胎龄越小,要求环境温度越高。
足月儿生后第一天的适宜环境温度为33℃,第二天降到32℃;体重1000g 的早产儿生后十天内的中性温度为35.4℃±0.5℃;若暴露寒冷时间长,或湿冷皮肤未迅速擦干,失热可增加,当产热不敷失热时,体温进一步下降,引起外周小血管收缩,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促进棕色脂肪分解,但随寒冷的时间延长储备耗竭,导致一系列生化和生理功能的改变。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①局限性水肿:常发生于女婴会阴 部,数日内可自愈。
②早产儿水肿:下肢常见凹陷性水 肿,有时延及手背,眼睑或头皮,大 多数可自行消退。
③新生儿Rh溶血病或先天性肾病: 水肿较严重,并有其各自的临床特 点。
2.新生儿皮下坏疽
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 多见于寒冷季节,有难产或产钳分娩 史,常发生于身体受压部位(枕背.臀 部等)或受损(如产钳)部位。表现为局 部皮肤变硬略肿,发红,边界不清楚 并迅速蔓延,病变中央初期较硬以后 软化,先呈暗红色,以后变为黑色, 重者可有出血和溃疡形成,亦可融合 成大片环疽。
④注意保暖.产房温度不宜低 于24°C,生后应立即擦干皮 肤.用预热的被毯包裹:有条件 者放置暖箱中数小时.待体温 稳定后再放入婴儿床中,若 室温低于24°C,应增加包被 。小早产儿生后应一直在暖 箱中保温,箱温为中性温度, 待体重>1800g或室温下体 温稳定时.可放置于婴儿床中。
⑤在新生儿外科手术、新 生儿转院及各种检查过程 中应注意保暖。
PART 05
鉴别诊断
CONTENTS
PART 06
治疗
PART 07
预防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简称新生儿冷 伤,因多有皮肤硬肿,亦称新生儿硬肿 症,是由于寒冷和(或)多种疾病所致 。近20年来,随着居住条件的改善新生 儿转运技术的开展和新生儿保暖技术 的普及,该病的发病率已有显著下降。
01 病因和病理生理
Enter the title Enter the title Enter the title Enter the title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NICU 尚小姣
制作人:某某老师
时间:2017.7.20
PART 01
新生儿硬肿
新生儿硬肿症(scleredema)也成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neonatal cold injury syndrome)或新生儿冷伤(cold injury)。
本病的主要临床特征是低体温,病情严重是出现皮肤硬肿。
新生儿硬肿症多发生在寒冷季节或并发于严重感染、颅内出血、窒息缺氧、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儿,尤其家庭分娩或社会经济条件低下地区。
新生儿硬肿症95%发生在生后48小时以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与产房温度低下有关。
严重低体温硬肿症可能继发肺出血及多脏器功能衰竭而致死,是新生儿危重之一。
病因:1、新生儿体温调节与皮下脂肪组织特点①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低下: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易于散热,能量(糖原、褐色脂肪)贮备少,产热不足,生后早期主要以棕色脂肪组织的化学性产热为主,缺乏寒战的物理产热机制以及产热代谢的内分泌调节功能(如儿茶酚胺、甲状腺素水平)低下等。
②皮下脂肪组织特点:新生儿皮下白色脂肪组织的饱和脂肪酸比不饱和脂肪酸多,当体温降低时,皮脂易发生硬化。
2、寒冷损害:①能量代谢和体温的变化:环境温度越低,皮肤-环境温差越大,持续时间越长,失热量越大。
②呼吸商减小,表明机体时以脂肪作为主要能源物质。
③循环障碍。
④组织缺氧和酸中毒。
⑤DIC 和出凝血机制变化。
最常见肺出血。
3、感染:如败血症(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鼠伤寒杆菌感染)、化脓性脑膜炎、感染性腹泻等可伴发硬肿。
4、其他:许多非感染因素:如窒息、出血、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或某些畸形等均可引起硬肿,会伴有血心房利钠肽含量降低,肾素-血管紧张素II和醛固酮水平增高。
甲状腺激素水平改变(80.5%伴低T3综合征),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强,血糖升高。
临床表现:本病主要发生在冬、春寒冷季节,尤以我国北方各省发生率和死亡率较高,但也可因感染及其他因素影响发生于夏季和南方地区。
多侵犯生后1周内的婴儿,特别是早产儿。
主要表现包括3大主征:即低体温、皮肤硬肿和多系统功能损害。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医药荟萃]
深层分析
9
– 病情分度:
分度 肛温 腋肛温差 硬肿范围
轻度 ≥35℃ 正值
<20%
中度 >30℃ 0/负值 25-50%
重度 <30℃ 负值
>50%
全身情况
无明显改变
反应差,功 能明显低下
功能衰竭、 休克、DIC 等
深层分析
10
➢辅助检查:
– 血常规、生化、血气分析、 DIC全套、血培养等
– 心电图、X片
深层分析
11
➢治疗原则:
逐步复温 循序渐进
– 复温
– 保证热量和体液均衡供给
– 控制感染
– 纠正器官功能紊乱
深层分析
12
护理诊断
➢体温过低 ➢有感染的危险 ➢皮肤完整性受损 ➢潜在并发症 ➢营养失调 ➢知识缺乏
深层分析
13
护理措施
➢复温 ➢保证能量供给 ➢预防感染 ➢保持皮肤完整 ➢预防多器官功能损害
深层分析
22
➢ 监测病情,预防多器官功能损害: • 监测体温 • 监测生命体征、吸吮、哭声、 尿量等 • 严密观察有无出血倾向,遵医 嘱使用抗凝止血药等
肝素 钠
深层分析
23
练习题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首先出现硬 肿的部位 A .面颊 B .躯干 C .前臂 D .臀部 E .小腿
深层分析
24
练习题
有助于复温和维持 体温
• 热卡 50Kcal/kg.d→100~120Kcal/kg.d。
• 有明显心肾功能障碍者控制液量以 及速度
• 喂养困难者予以鼻饲或静脉营养
深层分析
20
➢预防感染
• 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PPT课件
Neonatal Cold Injury Syndrome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内容要点
定义 病因与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诊断和鉴别诊断 治疗 预防
定 义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新生儿硬肿 症)是指新生儿期内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皮 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和水肿,常伴有低体温 及多器官功能受损,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 原因之一。
治 疗
1.复温 轻-中症 力争在6~12小时内恢复正常体温 重症 于12~24小时内恢复正常体温 2.补充热量和液量 补充热卡(经口、部分或全部静脉营养),保 持体内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3.控制感染 4.纠正器官功能紊乱 抗休克治疗 改善微循环障碍 抗凝/止血治疗
预 防
作好孕妇保健,避免早产、窒息和产伤等 注意保暖、喂养和热卡供应 及时治疗各种基础疾病
临床表现
多发生在寒冷季节,以早期新生儿 和早产儿多见,早期表现为反应差、哭 声低、吃奶差、吸吮困难等。逐渐出现 下列症状: 1. 低体温 35℃以下,重者低于30℃
临床表现
2. 硬肿 部位:全身皮下脂肪积聚部位 特点:表现为硬、亮、冷、肿、色暗红,压之轻 度凹陷 硬肿发生顺序为:小腿→大腿外侧→整个下肢→ 臀部→面颊→上肢→全身 硬肿范围估计头颈部20%,双上肢18%,前胸及腹部14%,
器官功能改变 无明显改变 脏器功能低下 脏器功能衰竭
硬肿面积计算同烧伤法
辅助检查
动脉血气分析
多器官功能受损时相应的检查项目
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皮肤硬肿和四不:不 吃、不动、不哭、体温不升)结合致 病因素可确诊断。
诊断和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新生儿水肿
新生儿皮下坏疽
寒冷损伤综合征-儿科
13
辅助检查
血常规 血气分析、电解质 血糖、肾功能 DIC筛查 胸片
14
诊断
• 季节 • 相关发病因素 • 病情分度
15
病情分度
程度
轻度 中度 重度
体温
硬肿范围 器官功能障碍
≥35℃ <20%
无
<35℃
20-50%
无
<30℃
>50%
有
16
鉴别诊断
• 新生儿水肿:局限性、早产儿、溶血病 • 新生儿皮下坏疽
四肢或全身冰冷。心率减慢
11பைடு நூலகம்
皮肤硬肿
皮肤冷凉、硬、肿,皮下脂肪不易捏起,硬似橡皮,重 者硬如板状。
硬肿顺序:小腿→大腿外侧→整个下肢→臀部→面颊→ 上肢→全身。
硬肿范围:头颈部20%;双上肢18%;前胸及腹部14%; 背及腰骶部14%;臀部8%;双下肢26%。
12
多器官功能损害
DIC 休克 肾衰
的暖箱中,提高箱温1~2℃/h(最高不超过34℃),于 12~24h恢复正常体温。
21
22
热量和液体
• 50 kcal/kg------100~120 kcal/kg • 液体
23
• 抗生素
控制感染
24
纠正器官功能紊乱
• 对症治疗
25
预防
26
27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neonatal cold injure syndrom)
1
目的要求:
•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病因、病理生理与预防○。 •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2
概念
• 定义: • 新生儿冷伤 • 新生儿硬肿症(sclerema neonatoru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硬肿症
一、定义
新生儿硬肿症是指新生儿时期由多种原因引起皮肤和皮下组织水肿、变硬,同时伴有低体温及多器官功能受损,也称为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二、病因
可能与寒冷、早产、感染、缺氧等有关。
三、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体温低于正常,常低于35℃,皮肤冷、硬按之如橡皮样,多伴可凹性水肿。
硬肿发生顺序为:小腿→大腿外侧→整个下肢→臀部→面颊→上肢→全身,患儿反应差、纳差、哭声低、心率慢、呼吸浅表、尿少。
四、护理
1、复温,根据患儿体温不同,采取不同的复温方法。
1)肛温30℃-34℃,轻、中度患儿,置于30℃的温箱中,每小时提高箱温0.5℃-1℃,不超过34℃,使患儿的体温于6-12h恢复正常。
2)肛温<30℃,先将患儿放入比其体温高1-2℃的温箱中,每小时提高箱温0.5-1℃,不超过34℃,使患儿于12-24h恢复正常。
3)复温措施因地制宜,采用多种方法如远红外线抢救台,热水袋、热炕等要注意温度,避免烫伤。
2、合理喂养,开始宜口服葡萄糖,无力吸吮者可用鼻饲或静脉输液,保证热能供应。
3、预防感染:严格消毒隔离制度,做好室内、温箱的清洁消毒,注意保持患儿皮肤的完整性。
遵医嘱应用抗生素,尽量避免肌内注射,防止皮肤破损引起感染。
4、密切观察病情,如体温、脉搏、呼吸,硬肿范围及程度,尿量,有无出血征象,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
五、出院指导
1、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注意保暖。
2、指导患儿家长加强全身护理、预防感染。
3、鼓励母乳喂养,保证足够的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