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管理制度1.14

合集下载

特种设备(器具)安全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器具)安全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器具)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特种设备(器具)的安全管理,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我公司特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安全管理制度适用于我公司所有特种设备(器具)的安全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压力容器、起重设备、锅炉等特种设备(器具)。

第三条特种设备(器具)安全管理工作必须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以及国家标准。

第四条公司特种设备(器具)管理部门负责特种设备(器具)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五条公司领导对特种设备(器具)的安全管理负有最终责任。

第六条所有员工必须遵守本安全管理制度,积极参与特种设备(器具)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二章特种设备(器具)的安全管理责任第七条公司特种设备(器具)管理部门负责特种设备(器具)的安全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特种设备的检测、维护、保养等工作。

第八条特种设备(器具)管理部门应当制定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九条特种设备(器具)管理部门应当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第十条特种设备(器具)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对特种设备(器具)的安全状况进行评估,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第十一条公司领导对特种设备(器具)的安全管理负有最终责任,应当给予足够的支持和保障。

第十二条公司领导应当定期对特种设备(器具)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检查,确保其有效实施。

第三章特种设备(器具)的安全管理措施第十三条特种设备(器具)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特种设备的档案管理制度,对特种设备进行登记、备案,并建立台账。

第十四条特种设备(器具)管理部门应当对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进行考核,并对不合格单位进行整改。

第十五条所有员工必须接受特种设备的安全培训,了解特种设备的使用方法和安全规范。

第十六条特种设备(器具)使用单位应当定期对特种设备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第十七条特种设备(器具)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特种设备的事故报告制度,并及时报告事故。

第十八条特种设备(器具)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特种设备的应急预案,应对设备事故。

特种设备管理规章制度

特种设备管理规章制度

特种设备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单位对特种设备的生产(含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下同)、销售、使用、检验、检测和监督管理,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包括特种设备附属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和与安全保护装置相关的设施。

第四条单位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负责对本单位的特种设备进行安全管理,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

第二章采购和工程施工验收第五条采购的特种设备及附件必须是(劳动)部门批准的制造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

第六条特种设备在交货时,必须按照安全监察规程要求,附带图纸和有关技术资料,否则不予验收,不许安装和使用。

第七条国外引进的特种设备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我国安全监察规程规定的标准,并取得当地劳动部门的审查同意。

第八条有特种设备安装施工能力的单位,必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施工,并接受相关监督部门的监督。

第三章日常运行管理第九条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必须指定专人负责特种设备的监督检查管理工作,认真贯彻国家颁发的有关规定与要求,组织本单位对特种设备的经验和信息交流,并保持管理人员相对稳定。

第十条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特种设备的使用工作。

第十一条操作人员必须按照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开展操作,对设备运行时的压力、流量等参数进行科学控制,记录设备运行中的变化与异常,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第十二条管理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巡检路线进行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第四章维修和检验检测第十三条特种设备必须定期进行维修和检验检测,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第十四条维修和检验检测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

特种设备制度管理规章

特种设备制度管理规章

特种设备制度管理规章第一章总则1.1 目的为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督管理,预防和减少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

1.2 适用范围本规章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特种设备设计、制造、安装、改造、修理、使用、检验、检测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1.3 基本原则特种设备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二章管理机构与职责2.1 管理机构国家设立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全国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2.2 职责2.2.1 制定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

2.2.2 对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进行监督检查。

2.2.3 组织特种设备事故的调查处理。

2.2.4 对违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规定的行为进行查处。

第三章特种设备的生产与使用3.1 生产单位资质特种设备生产单位必须取得相应的生产许可证,并按照国家规定进行生产。

3.2 设计与制造特种设备的设计和制造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安全技术规范。

3.3 安装与改造特种设备的安装、改造、修理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并经检验合格。

3.4 使用单位责任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对特种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和定期检查。

第四章检验与检测4.1 定期检验特种设备必须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定期检验,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设备不得使用。

4.2 检测机构特种设备的检验、检测工作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机构承担。

第五章事故处理与应急救援5.1 事故报告特种设备发生事故时,使用单位应立即采取措施,并报告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5.2 事故调查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事故调查,查明事故原因,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5.3 应急救援使用单位应制定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第六章法律责任6.1 违法行为处罚对违反本规章的行为,由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6.2 事故责任追究对特种设备事故负有责任的单位和个人,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特种设备管理规范制度

特种设备管理规范制度

特种设备管理规范制度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规范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特种设备的管理,确保特种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本规范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和管理特种设备的单位和个人。

二、术语定义1. 特种设备:指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对生命安全、公共安全等具有重要影响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电梯、压力、锅炉等。

2. 管理人员:指特种设备的运营单位或所在单位指定的负责特种设备管理的人员。

三、特种设备管理要求1. 获取许可证:特种设备的运营单位必须持有有效的特种设备使用许可证,并按照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和条件进行使用。

2. 定期检验:特种设备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定期检验,确保设备的安全性能和可靠性。

3. 健全维护保养制度:特种设备的运营单位应建立完善的维护保养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 停用报废程序:特种设备达到报废标准或发生严重故障时,应及时停用,并按照相关程序进行报废处理。

5. 培训和考核: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应经过培训合格,并定期进行考核,确保其具备管理特种设备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6. 安全宣传教育:特种设备的运营单位应定期组织特种设备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员工对特种设备安全的认识和意识。

四、违规处理措施对不按照本规范制度要求管理特种设备的单位和个人,将采取以下违规处理措施:1. 警告通报:对轻微违规行为警告通报,并要求整改。

2. 暂停使用:对严重违规行为或发生事故的特种设备,暂停使用,并要求责任人提供整改方案。

3. 停业整顿:对多次重大违规、不整改或发生严重事故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进行停业整顿,并依法追究责任。

五、附则1. 本规范制度将不定期进行修订,修订后的版本将通过适当的渠道通知相关管理人员和使用单位。

2. 对于新投入使用的特种设备,应及时进行登记备案,并按照本规范制度执行管理。

3. 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应严格履行职责,对违反规定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

以上规范制度由特种设备管理部门制定并负责执行。

特种设备管理规章制度

特种设备管理规章制度

特种设备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特种设备管理工作,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特种设备的所有者、使用单位、检验检测机构、维修单位、操作人员以及相关管理部门。

第三条特种设备是指在使用过程中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压力容器、锅炉、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设备。

第四条特种设备管理工作要依法全面负责、认真落实,维护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加强对特种设备的管理和监督。

第五条特种设备的所有者、使用单位应加强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经常保养,并按时进行检验检测。

第六条特种设备的所有者、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特种设备管理制度,制定科学的运行维护方案和风险防控措施,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培训。

第七条特种设备的检验检测机构、维修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能力,按照规定进行检验检测、维修保养,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

第八条监管部门应加强对特种设备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特种设备的安全隐患,严肃追究责任,并进行安全宣传教育。

第二章设备管理第九条特种设备的所有者、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设备档案,记录设备的基本信息、检验检测记录、维修保养记录等,做到有档可查。

第十条特种设备的所有者、使用单位应按照设备的使用要求和操作规程使用设备,不得超过设备的额定参数和工作限制。

第十一条特种设备的所有者、使用单位应确保特种设备的正常运行,及时处理设备故障,不得擅自停用或改变设备的结构和参数。

第十二条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应建立特种设备的定期检查制度,按照规定进行自检,并按时组织专业机构进行定期检验检测。

第十三条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应加强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操作人员掌握正确的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做到安全第一。

第十四条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应加强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定期进行设备的维修保养,并记录保养情况,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三篇)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三篇)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国内各单位和个人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条特种设备指根据国家规定需要持有特种设备使用许可证或登记证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压力容器、锅炉、电梯、起重机械等。

第四条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应遵循科学、严谨、便民、高效的原则。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五条设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委员会,由主管部门、相关单位和专业人员组成,负责制定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标准、制度和政策,协调解决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第六条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明确职责,配备专业人员,并定期进行培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第七条单位应当设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特种设备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第八条个人在特种设备的使用和操作中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能,经过培训并持有有效的特种设备作业证书。

第三章安全使用第九条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应当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防止事故的发生。

第十条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人员应当按照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禁止超负荷使用,严禁违反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第十一条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人员应当定期检查设备的安全阀、传感器、排气阀等关键部件的工作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十二条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人员应当配备合适的安全防护用品,严禁穿着拖鞋、丝袜等不符合安全要求的物品进行作业。

第四章安全维护第十三条单位应当定期对特种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四条定期检查包括设备的结构、性能和安全阀、管道等关键部件的工作状态,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第十五条特种设备维修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能,经过培训并持有有效的特种设备维修证书。

第十六条特种设备的维修应当按照设备的维修规程进行,严禁违反规程进行维修,以免造成设备的损坏或安全事故。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全)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全)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全)特种设备管理制度为保证本单位正常经营工作顺利进行,落实安全经营的主体责任,加强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确保设备安全运行,为本单位的发展提供合法、安全、可靠、经济、有效的硬件设施设备保障,使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步入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等法规、规范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特种设备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是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的核心,是明确单位各级领导、各个部门、各类人员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安全生产应负责的制度,应根据部门和人员职责分工来明确具体内容,充分体现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形成全员、全面、全过程的安全管理。

本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是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本单位设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负责人,全面负责本单位的特种设备(电梯、锅炉等为公众提供服务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设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

(一)岗位责任制1、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1)法定代表人岗位职责:本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是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工作。

严格执行国家和北京市有关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有关法规、规范及有关标准的要求。

明确落实特种设备安全的措施,设立卖力特种设备安全的管理机构和人员,卖力资金的投入,制定、发布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和操作规程。

定期组织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发现问题立即督促整改。

卖力组织编制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

负责本单位事故、突发事件的应急、调查、处理和报告。

(2)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卖力人员岗位职责:在法人领导下,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具体负责。

掌握相干特种设备安全知识,满足国家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对其任职资格的要求;并经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具体组织制定、修改、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并检查执行情况。

传达、贯彻上级有关特种设备安全的指示以及法律、法规、尺度;按期、不按期检查特种设备;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具体卖力特种设备事故的调查、处理、统计、上报等工作。

特种设备管理管理制度(推荐5篇)

特种设备管理管理制度(推荐5篇)

特种设备管理管理制度(推荐5篇)1.特种设备管理管理制度第1篇一、设备责任制1、为了加强设备的维护检修工作,提高检修工作的质量,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保证生产安全,经济运行,根据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2、对设备管辖范围划分至车间,直至划分班组个人,建立巡检、点检、维护,检修岗位责任制。

3、车间煤气管道、维修管道划分高炉与烧结、竖炉煤气管道,以高炉煤气管道出口阀门为界,阀门前管道归高炉(包括阀门);阀门后至烧、竖炉管道及所辖附属设施归烧结。

4、电气部分设备及维护划分⑴、动力车间负责高炉、烧结、铸造及园区其它(分厂)车间由高压进线开关至总高压配电室开关柜到高低压配电室分路开关以上;包括分路开关、变压器、电容补偿柜;分路开关以下归各车间。

⑵、动力车间监护各车间高压设备启动。

⑶、铸造变压器低压套管(包括低压套管)以上。

⑷、质检计量中心电气部分、机修车间电气部分、后勤所有电气照明、库房照明维护归动力车间负责;材料计划各部门自己负责申报。

5、全公司仪表、液压部分由动力车间维护(由各车间配合)。

6、各车间设备维护与检修责任划分⑴、各车间设备维护保养抢修由本车间负责,如需其他车间帮助要请示企业技术中心后,由企业技术中心开派工单(并下达工时定额)。

⑵、各车间技改工程由机修负责,工程项目办公室开工程项目单,由工程项目办公室负责主持并组织验收。

⑶、各加工备件机修可完成的交机修负责,由企业技术中心开加工单(并下达工时定额)。

⑷、设备的计划检修由机修和各车间共同负责,由企业技术中心负责主持并组织验收。

⑸、各车间的维修和抢修及计划检修后由设备主任填写设备检修卡72小时报企业技术中心,使企业技术中心能够建立较完善的设备技术台帐。

7、各车间设备专责人,应经常了解自己所辖设备,掌握技术情况,把设备管好、修好,努力提高设备的健康水平。

为此应做好以下工作:⑴、每天上班后巡视所辖设备,了解设备情况,设备缺陷等,及时向工段长汇报检查情况,并做好巡检记录。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完整版)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完整版)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完整版)特种设备管理制度1目的为保障特种设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安全生产,按谁主管, 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和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以及其它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2范围3安全生产责任制度3.1安全生产责任人职责3.1.1遵守并督促检查公司各部门遵守特种设备法律、法规、标准和规定以及上级关于职业安全健康指示的执行情况及员工安全学习培训工作。

3.1.2审批职业安全健康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3.1.3督促检查公司各部门对特种设备管理人员、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

3.1.5组织特种设备安全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实施事故隐患的整改。

3.1.6组织特种设备安全会议,提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各项要求。

3.1.7组织事故应急预案的演练。

3.2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及管理人员职责3.2.1贯彻执行国家、省、市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规章。

3.2.2制定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审核安全操作规程。

323参加特种设备订购,进厂和安装的验收及试车。

324经常检查特种设备的运行情况、维修情况和安全附件校验情况等。

325协同组织特种设备安全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实施事故隐患的整改。

326协同组织特种设备安全会议,提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各项要求。

327对特种设备的检验、修理、改造和报废等进行技术审查。

328编制特种设备的年度定期检验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3.2.9向当地安全监察机构报送特种设备数量和变动情况的统计报表、定期检验计划的实施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情况等。

3210协同组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

3.2.11参加特种设备事故救援,协助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

3212组织特种设备有关人员进行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及有关规章制度的培训。

3213对特种设备进行使用登记及技术资料的管理。

3.2.15对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校验、试验、检修等。

特种设备管理的规章制度

特种设备管理的规章制度

特种设备管理的规章制度1. 目的本规章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2. 适用范围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运营和管理特种设备的单位和个人。

3. 定义3.1 特种设备:指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具有一定危险性的锅炉、压力、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等设备。

3.2 使用单位:指特种设备的使用者,包括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等。

3.3 运营单位:指特种设备的运行管理者,对特种设备的日常运行负责。

3.4 管理单位:指对特种设备进行监督管理的政府部门或机构。

4. 管理责任4.1 使用单位的管理责任4.1.1 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使用特种设备,确保其安全运行。

4.1.2 使用单位应当配备专职或兼职的特种设备管理人员,负责特种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

4.1.3 使用单位应当定期对特种设备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并建立相应的记录。

4.2 运营单位的管理责任4.2.1 运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对特种设备进行运行管理,确保其安全运行。

4.2.2 运营单位应当配备具有相应资质和技能的操作人员,负责特种设备的操作和维护。

4.2.3 运营单位应当定期对特种设备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并建立相应的记录。

4.3 管理单位的监督责任4.3.1 管理单位应当加强对特种设备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安全隐患。

4.3.2 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制度,及时处理特种设备事故。

4.3.3 管理单位应当加强对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和运营单位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其安全管理水平。

5. 处罚措施对于违反特种设备管理规定的单位和个人,管理单位将依法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包括但不限于罚款、责令停产整顿、吊销许可证等。

6. 附则本规章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使用单位和运营单位应当按照本规章制度的要求进行管理。

管理单位应当加强对本规章制度的宣传和培训,确保各方遵守并执行。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3篇)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3篇)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1、设备进场前实行检验制度:每台设备进场均需提供本台设备出厂合格证(在有效期内)或检测、检验证明,各工区必须组织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对进场设备进行检查并认真填写“进场机械设备验收记录”,对不满足使用、有安全隐患的设备坚决给予清退出场。

2、实行设备登记制度:对每台进场设备均登记并做好台账。

调配设备做好折旧记录,租赁设备做好租金支付记录。

3、实行操作人员岗前培训制度:设备进场对其操作人员进行设备安全施工的培训工作,主要是安全操作,机械保养、故障识别、施工现场的互相协调、统一指挥、高压线路周边的机械操作等,培训后颁发培训合格上岗证,不合格的操作人员坚决给予清退。

4、特种设备管理制度:如起重设备、锅炉等,须经过常州、无锡两地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安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5、制定设备操作规程,完全按操作规程使用设备。

每台设备均在明显位置设立此设备的操作规程,挖机、铲车等可挂在驾驶室内,便于司机学习掌握。

并定期对操作人员检查对不熟悉操作规程的操作人员培训。

6、实行执证上岗制度:所有大型设备的操作人员均执证上岗,上岗证必须是国家权威部门颁发的、在有效期内的证件,同时操作证上的机械和实际的操作的机械应相符。

7、实行维修保养制度:每一台设备的操作人员详细填写《设备维修保养记录》和《司机交接班记录》将设备的管理责任到人,增强设备管理的可追溯性,避免了由于相互推委造成的安全事故。

8、实行机械设备施工前安全检查制度:根据机械设备隐含或表现出的异常磨损、裂痕、变形、断裂等情况,联系机械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判断出设备的安全隐患,及时给予正确、有效的处理,使其更趋合理有效并可安全施工。

9、既有线施工设备实行加固措施。

加固方式采用¢16钢丝绳做为缆风绳,缆风绳一端加固在设备顶距离地面2/____处,一端加固在放置在地面的地锚上。

地锚埋入地下____米深,地锚混凝土块或方木等按标准尺寸加工,保证地锚可靠性。

10、既有线施工设备移位实施方式:当设备移动时松开固定在地锚上的缆风绳,松开缆风绳一米后固定,设备可移动一米,如此类推(此项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而定,但不可无缆风绳固定而移动设备)。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制度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特种设备,包括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等。

第三条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

第四条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安全措施,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第五条成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决策、协调和监督工作。

第六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委员会下设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日常工作。

第七条各部门职责:(一)安全技术部:负责特种设备安全技术管理,包括安全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的制定、修订和实施。

(二)设备管理部:负责特种设备的技术改造、更新换代、报废等工作。

(三)人力资源部:负责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和考核。

(四)财务部:负责特种设备安全费用的预算、使用和监督管理。

(五)监督检查部: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查和事故调查处理。

第三章安全管理制度第八条特种设备使用前,必须进行安全技术鉴定,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九条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第十条特种设备必须定期进行检验、检测,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第十一条特种设备运行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操作。

第十二条特种设备发生故障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检查,及时排除隐患。

第十三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操作规程,明确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和应急措施。

第十四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第十五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制定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特种设备各项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各项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各项管理制度一、总则1. 为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 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特种设备的管理、使用、维护、检验和事故处理等活动。

二、特种设备分类与登记1. 特种设备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分类,包括但不限于锅炉、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

2. 对所有特种设备进行登记,建立设备档案,记录设备的购置、使用、维护、检验和改造等信息。

三、安全责任制度1. 明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责任人,负责设备的日常管理和安全监督。

2. 设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

四、操作人员管理制度1. 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的操作资格证书。

2. 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五、维护保养制度1. 制定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计划,定期进行设备的检查、清洁、润滑、调整和紧固等工作。

2. 建立维护保养记录,记录每次维护保养的日期、内容和结果。

六、定期检验制度1. 按照国家规定,对特种设备进行定期的法定检验和自行检验。

2. 检验结果应记录在设备档案中,并作为设备是否继续使用的重要依据。

七、事故应急处理制度1. 制定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包括事故报告、应急响应、事故处理和事后总结等环节。

2. 定期组织事故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八、监督检查制度1. 定期对特种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2. 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九、信息报告和记录制度1. 特种设备的所有操作、维护、检验和事故等信息都应详细记录,并定期向相关部门报告。

2. 建立信息档案,便于查询和追溯。

十、附则1. 本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负责解释。

2. 对本管理制度的修改和补充,应经过安全管理部门审核,并报单位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请注意,以上内容是一个模板,具体实施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调整和完善。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1特种设备的购置,安装制度,凡属特种设备均应由使用部门提出购置计划,经安全技术部审核并逐级报公司领导批准后,由物资供应部负责购买,持有国家相应制造许可证的生产单位制造的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特种设备2、依据《条例》、《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规定,特种设备的作业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应经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相应特种设备的作业或管理工作严禁安排无证人员操作特种设备,杜绝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现象,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设备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和部门安全负责人报告。

3、各设备使用部门应当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条件审核,保证作业人员的文化程度,身体条件等符合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作业知识培训应做出记录,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资格证书到期前三个月,应提出复审申请,复审不合格人员不得继续丛事特种设备的作业。

4、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严格执行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操作规程可根据法规规范、标准要求,以及设备使用说明书、运行工作原理、安全操作要求,注意事项等内容制定)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

5、设备运行时,按规定进行现场监视或巡视,并认真填写运行记录;按要求检查设备运行状况以及进行必要的检测;根据经济实用的工作原则,调整设备处于最佳工况,降低设备的能源消耗。

6、当设备发生故障时,应立即停止运行,同时启动备用设备。

若没有备用设备时,则应立即上报主管领导,并尽快排除故障或抢修,保证正常经营工作,严禁设备在故障状态下运行。

7、因设备安全防护装置动作,造成设备停止运行时,应根据故障显示进行相应的故障处理,一时难以处理的,应在上报领导的同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故障进行排查,并根据排查结果,抢修故障设备,禁止在故障原因不清的情况下强行运行。

8、当设备发生紧急情况可能危及人身安全时,操作人员应在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后,立即撤离操作现场,防止发生人员伤亡。

国标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国标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国标特种设备管理制度一、总则1. 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

2.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在中国境内使用的特种设备,包括但不限于锅炉、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

3.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严格遵守本制度,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

二、管理机构与职责1.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设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负责本单位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

2. 安全管理机构应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日常的监督检查和维护保养工作。

三、设备登记与备案1.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在设备投入使用前30日内,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

2. 特种设备登记后,使用单位应定期进行安全性能检查,并及时更新备案信息。

四、安全操作规程1. 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的操作资格证书。

2. 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

五、维护保养与检查1.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制定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并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2. 特种设备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检查结果应记录并存档。

六、事故应急与处理1.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制定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2. 发生特种设备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七、法律责任1.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违反本制度规定的,将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对于因管理不善导致特种设备事故的,将依法追究单位及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由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负责解释。

2. 本制度如与国家新颁布的法律法规相抵触,按新法律法规执行。

请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要求,对上述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特种设备相关的规章制度

特种设备相关的规章制度

特种设备相关的规章制度一、特种设备管理制度1.1 设备管理责任制度1.1.1 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特种设备管理制度,明确设备管理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督促各部门认真执行设备管理制度,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1.1.2 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指定专门的设备管理员,负责设备的日常管理、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1.1.3 设备管理员应当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操作设备,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故障。

1.1.4 设备管理员应当定期检查设备的安全性能,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或报告上级领导。

1.2 设备经营管理制度1.2.1 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制定设备的使用和保养计划,明确每台设备的使用频率和维护周期,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1.2.2 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达到安全使用标准。

1.2.3 设备使用单位应当配备必要的维修工具和备品备件,及时处理设备故障,防止事故的发生。

1.3 设备检测管理制度1.3.1 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对特种设备进行定期检测,确保设备的安全性能符合国家标准和规定。

1.3.2 设备使用单位应当保留完整的设备检测记录,及时处理检测报告中的问题,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1.3.3 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进行监督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1.4 设备事故处理制度1.4.1 设备使用单位发生设备事故时,应当立即停止使用设备,保护现场,防止事故扩大。

1.4.2 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及时报告设备事故,向有关部门报告事故的原因和情况,并配合调查处理工作。

1.4.3 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事故进行认真总结和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和教训,制定防范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1.5 设备培训管理制度1.5.1 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定期对设备管理员和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1.5.2 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新员工进行设备操作的培训,确保其能够熟练操作设备并遵守相关规定。

最新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精选6篇)

最新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精选6篇)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最新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精选6篇)在不断进步的社会中,很多地方都会使用到制度,制度对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对社会公共秩序的维护,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制度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新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精选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1为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职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1、本制度所指特种设备包括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起重机械、厂内车辆等。

2、矿所用使用特种设备的单位应严格执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

3、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并安排专人负责。

4、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进行自检,做好记录。

5、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并做好验定前准备工作。

6、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使用单位应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7、矿特种设备管理单位,制定特种设备的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

8、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作业知识。

9、特种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作业中应当严格执行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

10、特种设备的新增、选型、购置必须经矿有关单位严格审核、逐级审批,方可采购。

特种设备应及时注册、验收、办证。

11、机电科不定期对各使用单位进行检查,对查出的隐患和问题及时下达整改单。

12、各使用单位应根据使用的特种设备编制岗位责任制和操作规程,并报管理部门审批。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21、承租单位如租用出租单位的特种设备,必须与出租单位签订租赁协议,承租单位一经使用,就确认完好。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最新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最新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最新第一章总则1.1 为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确保设备安全运行,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所有特种设备的管理,包括但不限于锅炉、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

1.3 本单位成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小组,负责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本制度的实施。

第二章特种设备安全管理2.1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制定特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培训。

2.2 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操作。

2.3 特种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并做好维护记录。

2.4 对特种设备进行定期自行检查和年度检查,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第三章特种设备使用管理3.1 特种设备使用前,操作人员应检查设备是否处于安全状态,严禁带病运行。

3.2 特种设备运行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违章操作。

3.3 特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检查,并报告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小组。

第四章特种设备维护与检修4.1 特种设备应按照国家规定的维护保养周期进行维护保养。

4.2 特种设备的检修工作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或个人承担。

4.3 检修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检修人员的安全。

第五章特种设备事故处理5.1 特种设备发生事故时,操作人员应立即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并立即报告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小组。

5.2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小组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抢救,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5.3 事故调查和处理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单位的相关规定进行。

第六章附则6.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小组负责解释。

6.2 对本制度的修改和补充,应经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小组审议,并报单位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6.3 本制度与国家新颁布的法律法规不一致时,应及时修订,以确保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薄板厂项目特种作业人员及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一、目的
规范薄板厂项目施工现场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和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减少和杜绝特种设备或特种作业伤害事故,制定本制度。

二、特种作业人员管理
1、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包括:
(1)建筑电工
(2)建筑架子工(普通脚手架、附着升降脚手架)
(3)建筑起重信号司索工
(4)建筑起重机械司机(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物料提升机)
(5)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
(6)建筑起重机维修工
(7)建筑起重机械检测工
(8)高处作业吊篮安装拆卸工
(9)高处作业吊篮操作工
(10)桩工机械操作工
(11)混凝土机械操作工
(12)钢筋机械连接操作工
(13)建筑焊工(电焊、气焊、切割
(14)建筑施工现场机动车司机
2、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安排无证人员操作特种设备,且有效证件随身携带,便于安全检查。

3、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严格执行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

4、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设备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本单位安全管理部门和安全负责人报告。

三、特种设备管理
1、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采购特种设备时,必须向取得特种设备安全生产许可资质的单位购买。

特种设备出厂时,应当附有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书、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监督检验证明、型式试验合格证明、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等文件。

2、在安装新购置特种设备之前,必须书面报告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经确认由使用单位与施工单位签署安全责任书后,方可施工。

3、安装结束后,施工单位应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对特种设备进行校验和调试,并且向具有特种设备检测检验资格的机构申请检验。

检验合格后,使用单位应当在30日内,到规定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并且将安全合格标志固定在特种设备显著位置,方可以投入正式使用。

4、特种设备安装竣工后经检验合格,负责该项目施工的单位,必须在30日内,将有关技术文件、资料移交使用单位。

使用单位应当将原始资料及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等,存入该特种设备的安全技术档案。

5、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必须指定专人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应掌握特种设备管理知识,熟悉本单位特种设备的安装位置、使用情况、操作人员及设备安全状况,负责建立完善特种设备管理制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及特种
设备的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及时对到期特种设备报检、更新特种设备台帐,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

6、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必须定期对特种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在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时,应当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并经安全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验收合格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安全保护装置及有关附属仪表要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作出记录。

7、特种设备到场安装前,责任单位必须报上级总包单位、监理单位建档备案,准备安全相关技术资料及资质证明材料,监理单位要对管辖区域特种设备实时掌控,督促按计划办理相关特检手续。

(1)特种设备到场未报上级安全部门备案的,考核相关单位5000元;
(2)资质材料不全或过期等问题,考核相关单位5000元,停止安装;
(3)监理单位对管辖区域特种设备实时掌握情况缺失,考核监理5000元;
(4)特种设备未及时报特检部门检验的,考核相关单位5000元,监理单位2500元;
(5)未尽事宜参照业主方考核制度执行。

四、监督考核
对于施工现场违反以上规定之要求的问题按照《薄板厂项目安全管理文明施工考核制度》进行考核。

薄板厂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