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朗读中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合集下载

如何在让学生在朗读中得到美的熏陶

如何在让学生在朗读中得到美的熏陶

如何在让学生在朗读中得到美的熏陶《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学生要体会、感受文章的美,途径之一就是通过朗读。

在语文朗读教学中,我们应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精心挖掘教材中的美,引导学生品味和欣赏美,让学生得到美的熏陶,增强美的享受,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一、通过朗读感知语言之美来自视、听高级感官而产生的美感对学生来说能获得一种精神愉悦和情感满足。

巧妙地运用音节艺术能激发学生的想像,使情感,思维及个性心理活跃起来,产生出一种既轻松自由又深沉博大的快乐体验。

1、感受语言之美掌握好语句的节奏与韵律所显示出来的那种抑扬顿挫的语调,轻重缓急的语速,字里行间的回环往复,体现出一种和谐的音乐美。

教师应抓住教学契机,点拨、启迪学生把握轻快、凝重、低沉、高亢、舒缓、紧张的节奏,把学生引入一个千姿百态的意境,富有节奏的朗读,使学生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获得情感和情性的熏陶。

2、体会语言之美语文教材中的语言美饱含着丰富的情感。

如能使音乐与语言完美结合,就能创设出良好的情景。

如教《观潮》时,我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随着跃宕起伏的音乐观看潮来时的壮丽与雄奇。

音乐声,浪潮声,声声入耳。

音乐的采用与画面的完美结合,使学生感受到了“浪潮越来越近,一齐向这边涌来,声音非常响。

”理解了潮来时的“浩浩荡荡”、“山崩地裂”。

让学生在美的音乐中享受、感悟,得到美的熏陶。

3、品味语言之美语文课中的文学作品属于语言艺术,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欣赏文学作品时,首先要设法让学生在朗读中进行语言的审美感知,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和立体感受,产生如见其人、如观其物、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审美感受。

如古诗《峨眉山月歌》的教学,它实际上是读悟教学,重在悟情。

在反复朗读过程中,既引导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语言,读出诗境,更引导学生入境入情,读出情趣,传达了可以意会而难以言表的美感。

在朗读教学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在朗读教学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在朗读教学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由此,我们可看出,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的关系密不可分,这也就决定了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主阵地。

1. 读中感受自然美我国地大物博,对于缺少生活经验的学生来说,要在短时期内感受到这一点,唯有通过文字加上他们丰富的想象来实现。

教师加以适当的点拨,鼓励学生结合语言文字展开充分的想象,学生眼前就会浮现出一幅天然美景。

进一步的朗读则会使学生感情得到升华,把自身融入其中,既可在书中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又激发了学生的自豪感。

2. 读中体会形象美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理解作品的内涵,体会文中的情感,并把作者在文中的情感表达出来,激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只有通过朗读来实现这一目标。

3. 读中品味语言美语文课文用词精美、语境生动,学生通过朗读,把文中抽象的文字变成具体可感的审美形象,让感官经过反复的审美实践品味语言美,逐步完善学生审美的感知力。

4. 读中追求创造美我们教材中的许多文章,可让学生在朗读中根据文字描述进行语言表达,在朗读中由形象思维逐渐向象思维转化,而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达到创造美的境界。

因此,朗读成了培养学生创造美的桥梁,朗读的过程其实就是在创造美。

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从宏观而言,阅读和写作一样是没有“定法”的,但从微观来讲,学生阅读课文也和作文起步一样,又确实有“法”可依。

下面就优化方法,提高能力,结合教学的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第一,比较性阅读。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

”从语文教学方面看,比较法是整个学习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方法。

比较可以使学生在学新课时联系旧课文,实现学习过程的正迁移,收到开阔视野,启发思路的效果。

在语文教学材中,体裁相同而主题不同的文章,主题相同而体裁不同的文章,同一体裁、主题而选材不同的文章,都可以通过比较性阅读来了解其内容,揣摩其技巧。

让学生在朗读中体味古诗美

让学生在朗读中体味古诗美

让学生在朗读中体味古诗美
古诗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它通过精炼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传达了丰富的情感和思想。

让学生在朗读中体味古诗的美,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古诗的魅力。

以下是一些教学方法和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在朗读中体味古诗的美。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简短而富有表现力的古诗,让学生进行朗读。

比如《静夜思》、《登鹳雀楼》、《春晓》等经典之作。

在朗读前,教师可以先给学生简要介绍古诗的背景、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让学生对古诗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段朗读古诗,帮助他们理解和表达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

在朗读时,学生可以注重语音语调的把握,通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情感的表达,将古诗中的意境展现得淋漓尽致。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朗读,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技巧,比如注意停顿的位置、情感的表达等。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古诗鉴赏活动,让他们通过朗读、分析和讨论,深入理解古诗的内涵和魅力。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比如古诗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古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和意境?古诗对现实生活有何启发和反映?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和思考,学生可以更好地领略古诗的美。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朗诵比赛或作品展示,让他们有机会把自己的朗诵作品展现给他人。

通过比赛或展示,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可以提高他们的朗读能力和表达技巧。

教师可以邀请一些专业人士或资深文学爱好者担任评委,对学生的朗诵作品进行评比和点评,提供指导和建议。

让美育贯穿于语文教学中

让美育贯穿于语文教学中

让美育贯穿于语文教学中美育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它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审美能力,还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在语文教学中,美育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下面,我就来谈谈如何让美育贯穿于语文教学中。

一、朗读经典诗文,培养语感朗读经典诗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感受到诗文中的语言美,培养语感。

教师可以在朗读时注重语调、节奏、韵律等方面的指导,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到更多的美学要素。

二、阅读图画书,增强阅读兴趣图画书是孩子们阅读过程中喜爱的一种形式。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优秀的图画书,让学生阅读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阅读任务,如让学生自己创作图画故事,这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三、分析美术作品,促进多元智能发展语文教学中也可以借助美术教育,让学生分析和欣赏美术作品。

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领悟词语和句子中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此外,美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

四、讲解语言规范,提高语言修养语言是表达思想和感情的媒介,用好语言可以让人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讲解语言规范,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写作中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让美育贯穿于语文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语言,进而提高语文学科的成绩。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如朗读经典诗文、阅读图画书、分析美术作品等,来引导学生体验和感悟美的力量。

如何在朗读中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如何在朗读中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二、 在 朗 读 指 导 中体 会 作 品 美 要让 学 生 进 一 步 体 会 作 品的 美 , 朗读 指 导 是 一 个 关 键 。 如 朱 自清 的 《 春》 一文 中的“ 春 风 图” 的描写。一幅“ 春风 图” 写出 了春风温暖 、 柔 和的特点 , 而 春 风 的这 一 特 点 又 是 通 过 触 觉 、 嗅觉 、 视觉 、 听觉 表 现 出来 的 。 这一 幅充 满 春 天 气 息 、 充 满 春 的 活力的画面 , 如 何 通 过 朗 读 指 导 凸显 , 除了在停顿 、 速度、 节 奏 上 加 以 指 导外 , 主 要 应 在 语 调 和语 气 上 加 以指 导 : “ 母 亲的手” 和“ 抚摸” 两处重音要处理 得语重而情 深 。 令 人 觉 得 温 煦 而 舒 坦。 “ 泥 土 的 气息 ” “ 青草昧儿 ” “ 香” “ 配酿” 读重音 , 给人 以 嗅觉 上的美感。 “ 清脆 ” “ 宛转 ” “ 应 和” “ 嘹亮” 读重音 . 使 人感 到耳 畔 似 乎 响 起 一 支 充 满 青 春 活力 的春 天 交 响 曲 。 通 过 朗读 指 导 , 学 生仿佛感觉到春风的柔和 , 闻 到 春 风 的 芳香 。 听 到 春 风 中传 送 的和悦的声音 , 看 到 一 幅 美 丽 的“ 春风 图” 。 学生掌握朗读技巧后 , 有 表情 地 朗 读 , 分 角 色 朗读 , 齐读 , 男女生轮读等 , 更 能 表 现 作 品 的美 感 。 如《 这 不是 一 颗 流星 》 中 小浩波和阿婆之间的爱 ; 《 枣 核 》 中游 子 眷 恋 故 土 的思 想 爱 国 之情 ; 《 看戏》 中梅 兰芳 精 彩 的 唱 腔 和 表 演 ; 《 笑的武器》 中 令 人 捧 腹 的 画面 , 都 能使 学 生 在 朗读 中感 受 到 美 。 三、 分 析 作 品 关键 词 语 。 理 解 作 品 美 教师抓住关键词语导读 , 能起到点拨 、 指 导 的作 用 。 这 样 的读 法 能 让 学 生 积 极 思 维 , 深刻体会作品的美。 如《 春》 一文 中 “ 春花图” 的描 写 。 教师 抓 住 关 键 词 语 朗读 , 学 生 对 美 的 感 受 就 更深 。“ 不让” “ 赶趟儿” “ 像火” “ 像霞” “ 像雾 ” , 教师一边读 . 学 生 一边 想 , 想 象 那 春 花争 芳 吐 艳 的美 景 。 再 由“ 闭了眼” “ 仿佛” 校 也应 该 发 挥 其 主阵 地 的作 用 。 学校要延伸其教育范围 , 而 不 仅 仅 局 限 于 知识 的传 授 和 学 业 的 管 理 .还 应 该 给 予 他 们 心 灵 上 的 关 怀 ,将 学 校 教 育 从 课 堂 教 学 向关 注 农 村 留守 儿 童 的校 外生活延伸 , 并 建 立 起 学 校 与 家 庭 沟通 的平 台 。 留守儿童 由于缺少父 母的关爱 , 比有 双 亲 在 家 管 教 的 孩 子 更 容 易产 生 各 种 心 理 问 题 。 因此 , 学 校 要 经 常 对 留 守 儿 童 进行必要 的心理辅导 。首先 , 在 学 校 教 育 中 要 增 设 心 理 学 的 相 关 课 程 。其 次 , 要 定 期 召 开 留守 儿 童 心 理 访 谈 会 。最 后 , 要 经 常 和 留守 儿 童 的 监 护 人 联 系 , 经常走 访 , 及 时 了 解 儿 童 的 成 长表 现 并 做 心 理 档 案 记 录 。 开 通 家 长 热 线 , 教 师 主 动 与 家 长 联系 , 介 绍 孩 子 在 校 的情 况 . 让 家 长 对 其 孩 子 的 在 校 情 况 有 个 大 致 的 了解 , 并 及 时 采 取 措 施 保 证 留守 儿 童 的 身 心 健 康 发 展。 总之 .农 村 留守 儿 童 隔 代 家 庭 教 育 的 问 题 作 为 社 会 转 型 时期 的一 个 重 要 的现 实 问 题 . 应该 引起 全 社 会 的 广 泛 关 注 。 农 村 留 守 儿 童 问题 可 能 在 相 当 长 的 一 段 时 间 里 都 会 存 在 , 因此 要 解 决 这个 问题 ,各 个 层 面 必 须 密 切 关 注 和 提 出 切 实 可 行 的 措施。 孩子是无辜的 , 不 能 让 其 成 为 社 会 的 牺牲 品 , 家长 、 学 校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美育的培养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美育的培养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美育的培养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入入胜的深邃意境,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朗读中根据文字描述进行语言表达。

在朗读中由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思维转化,而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达到创造美的境界。

一、创设情境,培养审美情趣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的事物在人心中所唤起的那种感觉,是类似我们当着亲爱的人面时所洋溢于我们心中的那种愉悦。

”语文教学就是要善于唤起学生心中的“那种感觉”,并利用“那种感觉”所引起的“那种愉悦”去优化教学情境,逐步实现知能培养和人格教育的目的。

语文教学首先要通过“言”、“声”的分析来激情感人,教师要披情入文,进入角色,把学生领进作者创设的情境中,以激动人心的情感魅力,把学生的激情“煽动”起来,使他们投入到忘我的学习之境,在激发主体意识中陶冶美的情感,使学习始终保持自主能动的积极状态。

如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救护黄包车夫”一段,叙述了在一个凄风苦雨的寒冬腊月,鲁迅先生慷慨救助了一位穷困潦倒的黄包车夫的感人事迹。

在教学时,教师应着重指导学生通过朗读去体会文章中深沉浓厚的情感,并配以华彦均的二胡曲《二泉映月》,乐曲凄婉流畅、跌宕起伏,表达了饱尝辛酸的感受和压抑悲怆的情绪,与文中人物的经历和情感极为相似。

在学生动情的朗读下,这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使学生的心灵受到强烈震撼。

在这种特定的情感氛围中,学生的思想情感升华,内心涌动的是欲罢不能的情感激流,脑海里闪现的是智慧的火花。

这样的教学,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新鲜的、生动活泼的知识,而且将拥有一个健康的、丰富的精神世界。

二、激发想象,感受意境美叶圣陶先生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墩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墩站着作者。

通过这一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

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契合。

”这里强调的就是阅读语文中的想象。

教师除了要鼓励学生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外,还得教给他们掌握想象的方法,在想象中不断体味文章所表达的美的意境。

在朗读中融入美的教育

在朗读中融入美的教育

浅析语文教学中的朗读一、在朗读中融入美的教育在语文课文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美以及汉语的特有的音律美。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文章最好还是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

”由此可见,朗读是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主阵地。

1、在品读中品味语言美语文用词精美,语境生动,学生可以通过美读(即感情朗读),把文中抽象的文字变成具体可感的审美形象,让感官经过反复的审美实践品味语言美,逐步完善审美的感知力。

这种朗读往往要求教师创设情境,对于语言和意境较优美的诗歌和散文较适合。

文言文、古诗词是最具有音律美、意境美的读本。

在教学中,我往往先让学生听课文的朗读录音,要求学生边听录音边动笔,在文中给生字词注音,给难读的语句标出朗读的节奏。

然后让学生自己练读,要求读得准确流利。

接下去就引导学生来赏析文章内容,必要时,让学生在读中品味语意,在赏析中加以品读,最后要求学生整体朗读,要求读出感情,读出语言气势。

通过引导学生反复品读,在具体可感的语言文字的熏染下,学生既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增强语感,积累名言佳句,又能体验艺术魅力,陶冶思想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2、在想象读中感受自然美我国地大物博,对于缺少生活经验的小学生来说,要在短时期内感觉到这一点,唯有通过文字加上他们丰富的想象来实现。

只要教师加以适当的点拨,鼓励学生结合语言文字展开充分的想象,学生眼前就会浮现出一幅天然美景。

进一步的朗读则会使学生感情得到升华,把自身融入其中,既可在书中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又激发了学生的自豪感。

3、在体验读中体会形象美语文课文蕴含着作者强烈的情感,或激昂,或悲壮,或直抒,或含蓄。

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理解作品的内涵,体会文中的情感,并把作者在文中的情感表达出来,激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通过体验朗读可以实现这一目标。

4、在表演读中追求创造美在语文教材中,许多文章是经典的戏剧作品或短篇小说。

用分角色朗读或表演读的方式有利于学生对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和人物思想感情的把后,从而体验美的创造。

谈语文教学实施美育的方法

谈语文教学实施美育的方法

谈语文教学实施美育的方法美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审美观点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

美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而且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因此,每位教师都应当把向学生实施美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完成。

要对学生有效地实施美育,就必须了解和掌握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

本文拟对小学语文教学美育的方法作些探讨。

一、通过朗读实施美育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熟悉语言的结构和规律、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思路的重要教学方式,也是对学生实施美育的桥梁和纽带。

因为有声语言不仅能直观、形象地传达一篇篇课文的内容,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帮助学生提高对—篇篇课文的欣赏和审美感知能力。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多朗读,这种朗读并不是“有口无心”的小和尚念经式的念读和唱读,而是口、眼、耳、脑并用、全身心地投入到文本中去的美读,它是阅读教学中一种高层次的审美读法。

第一,美读可以让学生充分感知课文的语言美。

选人小学语文教材的诗文,大都是古今中外著名诗人和著名作家的作品,它们大都具有语言凝练优美、文采飞扬的特点,教这类课文时,教师就要指导学生多进行美读。

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教师在帮助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抑扬顿挫、情韵悠长地美读课文,学生就能从“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等句式工整、结构相似的句子中感受到一种音乐的回旋美。

这种回旋的音乐美,犹如金声玉振,清幽悦耳,会使学生如同徜徉在音乐的海洋中,得到无限的审美享受。

第二,美读可以让学生充分感知课文的情感美。

法国著名文学家狄德罗说:“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可能打动人心。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能够打动人心的篇章,它们之所以能够打动人心,就是因为作品表达了一种真挚深厚的感情,具有一种情感美。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美育实施途径管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美育实施途径管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美育实施途径管窥语文阅读教学一直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环节,而在阅读教学中融入美育元素更是近年来备受重视的问题。

美育是指通过对艺术、音乐、文学等美好事物的感知和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艺术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将美育与语文阅读教学相结合,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更是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文将从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法和师生互动等方面,探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美育实施的途径。

一、合理设置美育内容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融入美育,首先要合理设置美育内容。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蕴含美学意义的文学作品,例如优美的诗歌、富有想象力的童话故事等。

通过这些文学作品,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美的力量,培养他们对美的热爱和理解。

教师还可以安排一些探究性的活动,让学生在阅读中能够亲身体验美的力量,比如让学生利用绘画、手工等形式进行创作,让他们将阅读中的美感表达出来。

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情感投入度,还可以锻炼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在美育融入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灵活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阅读教学中,可以采用讲解、导读、鉴赏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内涵,领悟其中的美。

同时还可以结合多媒体手段,如利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文学作品,让学生在不同的感官层面感知美的存在。

还可以开展文学作品的情境再现活动,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情境中体验美的意蕴,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体验。

三、注重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参与在美育融入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师生互动更是至关重要。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参与到阅读中来,让他们不仅是被动地接受美的熏染,更要主动地去感知、体验和表达美。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小组活动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欲望,让他们分享自己的美的感悟和体会。

教师还可以通过布置一些阅读任务或小作文,让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情感表达和情感体验,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让学生在朗读中体味古诗美

让学生在朗读中体味古诗美

让学生在朗读中体味古诗美
古诗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国人民智慧和情感的结晶。

古诗的美,不仅体现在内容上的意境和艺术性,更体现在语言的音韵和节奏上。

让学生在朗读中体味古诗美,不仅能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古诗的内涵,还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和修养。

在朗读古诗时,学生需要理解古诗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古诗的内涵一般都很深刻,往往蕴含着作者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思考和感悟。

朗读古诗时,学生要注意理解每句诗句的意思,体会其中的情感和哲理,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古诗的美。

在朗读古诗时,学生要注重发音和语调。

古诗在语言上追求音韵和节奏的美感,通过平仄、押韵和韵律等手法来营造出优美的声音。

学生在朗读古诗时,应该注意正确发音,注重声音的起伏和停顿,力求将古诗的音韵和节奏表现得恰到好处,使听众能够感受到古诗所独有的美感。

在朗读古诗时,学生还可以运用表情和肢体语言来增强古诗的表现力。

通过适当运用手势和面部表情,学生可以更好地表达古诗的情感和意境,使听众更加融入古诗的世界。

学生还可以利用朗读的节奏和韵律来做出一些动作,增强古诗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在朗读古诗时,学生要注意节奏和停顿的处理。

古诗的节奏和停顿是古诗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体现了古诗的韵律和声韵,更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古诗的内涵。

学生在朗读古诗时,应该注重节奏的把握,掌握好每个字和每句的停顿位置和时长,使古诗的节奏感更加明显和鲜活。

让学生在朗读中体味古诗美,需要他们在理解、发音、表演和节奏上多下功夫。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培养,学生可以逐渐掌握古诗的美,感受到古诗所蕴含的深邃和艺术性,从而更好地欣赏和传承中华文化的瑰宝。

让学生在朗读教学中领略美

让学生在朗读教学中领略美

让学生在朗读教学中领略美教育是一项旨在孕育未来的艰辛之事。

在教育领域中,教育者提供的常常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还有对世界的认知和审美情感的传授。

在说到中文的教学中,语音和语调的训练总是不可缺少的部分。

但是如何才能让学生在朗读教学中领略美感呢?首先,要选择经典诗词和文学作品作为教材。

经典的文学作品是一座连接过去和现在的桥梁,其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经典的艺术价值,如《红楼梦》、《诗经》、《唐诗三百首》等。

学生通过朗读,不仅可以提高语音语调的准确性,还能感受到这些文学馈赠的美感。

其次,注重语音语调的训练并激发学生的情感。

朗读时,学生应注重语音的准确性,比如音量、节奏、停顿等,不仅如此,还应注意情感的表达。

因为语音是情感表达的重要工具。

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学生应该客观地理解文学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同时通过语音配合和训练来实现情感的传达。

再次,加强口型训练。

正确地发音和正确的口型是朗读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口型训练,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各种发音。

同时,在朗读过程中,学生也应当注意调整口型来准确表达句子中的情感和含义。

最后,注重音乐感的塑造。

中文语言是一种有抑扬顿挫的语言,有些语言甚至会让人产生音乐般的美感。

通过音乐感的塑造,学生可以在朗读中感受到中文所独有的美妙之处。

适当地控制语音的节奏和停顿,可以创造出更加鲜活动人的语音效果,激发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

总之,朗读教学注重非常多的环节,其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朗读教学中领略美。

优美的语言和传达情感的能力都是人类文化的基石。

通过朗读教学,学生可以认识到这种美感,收获人生中一份珍贵的财富。

让学生在朗读教学中领略美

让学生在朗读教学中领略美

让学生在朗读教学中领略美朗读是一种表达文字的艺术,也是一种展现美的方式。

在朗读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领略到美的力量和魅力。

通过朗读,学生可以发现美在文字中的表现,感受到文字给人带来的美的享受。

让学生在朗读教学中领略美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如何让学生在朗读教学中领略美。

要提倡学生用心去朗读,感受文字的力量。

在朗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选择一些富有情感和意境的诗歌或文章进行朗读,然后让他们在朗读时尽量用心去感受文字所代表的情感和意境。

在学生朗读时,教师可以指导他们注意语调、停顿和情感表达,让他们尽量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朗读中,用心去感受文字所传达的美。

通过用心去朗读,学生可以更好地领略到文字中所蕴含的美,感受到文学作品中的魅力。

要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让他们更好地展现文字的美。

在朗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传授一些朗读技巧,例如掌握好语速、语调和停顿的技巧,让他们在朗读时更加地自然和流畅。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朗读风格,让他们根据所朗读的内容和情感进行适当的表达,让文字更好地展现出美的一面。

通过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可以让他们更好地展现出文字的美感,让美通过他们的朗读更加地生动和传神。

要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让他们在朗读中体会到文字的美。

在朗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让学生朗读,让他们在朗读中感受到文学作品的内涵和魅力。

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文学名著和名家作品,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让他们在朗读中能够更深地体会到文字的美。

通过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可以让他们在朗读中更加用心,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文字所散发出的美的气息。

让学生在朗读教学中领略美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用心去朗读、培养朗读技巧、激发对文学作品的热爱和感受文字的力量和魅力,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领略到文字的美,让他们在朗读中感受到文字所带来的快乐和享受。

希望通过朗读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朗读中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美的力量和魅力,让他们在朗读中真正地领略到美。

美育作文朗读教案模板范文

美育作文朗读教案模板范文

课题:感受美,表达美——美育作文朗读教学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2.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美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朗读技巧,提高朗读水平。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课堂参与度。

教学对象:小学四年级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材料:《草原》、《鸟的天堂》等2. 朗读技巧指导视频3. 课堂互动卡片4. 评分标准表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引导学生欣赏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2. 提问:你们觉得这幅画美在哪里?为什么?3. 引入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如何感受美,表达美。

二、感受美1. 朗读课文《草原》,让学生初步感受美的情感。

2. 分组讨论: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美?3. 教师总结:美无处不在,可以是自然风光,可以是人物情感,可以是艺术作品等。

三、表达美1. 教师讲解作文写作的基本技巧,如描写、比喻、拟人等。

2. 学生根据所学技巧,尝试用文字表达自己心中的美。

3. 教师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并给予点评。

四、朗读技巧1. 播放朗读技巧指导视频,让学生了解正确的朗读方法。

2. 学生练习朗读,教师个别指导。

3. 评选“最佳朗读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感受美、表达美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阅读一篇美文,尝试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2.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课后作业成果。

二、深入表达1. 学生朗读自己创作的美文,教师点评并指导。

2. 分组讨论:如何使自己的表达更加生动、形象?3. 教师总结:表达美需要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

三、拓展延伸1. 教师展示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如诗歌、散文、小说等,引导学生感受不同风格的美。

2. 学生自由选择一种文学作品,尝试朗读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美育的重要性。

让学生在朗读教学中领略美

让学生在朗读教学中领略美

让学生在朗读教学中领略美
朗读教学是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发音和语感,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在朗读中领略中文的美。

下面我将探讨在朗读教学中如何让学生领略中文的美。

我们要让学生理解中文的音韵美。

中文是一个音韵丰富的语言,不同的声调和韵母组合在一起可以产生美妙的音响效果。

在朗读教学中,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旋律优美、韵味悠长的诗词或文章让学生朗读,让他们在朗读中感受到中文音韵的美。

我们可以选取一些古诗词或现代诗歌,让学生通过朗读来感受音韵的美感,比如《静夜思》、《登鹳雀楼》、《春日》等等。

让学生在朗读这些诗词时,体会其音韵之美,感受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意境。

通过这样的朗读体验,学生可以更深刻地领略中文的音韵之美,提高他们的语感和审美能力。

通过朗读教学,我们可以让学生在朗读中领略中文的音韵美、文字美和意境美,提高他们的语感和审美能力,培养他们对中文的热爱和鉴赏能力。

希望老师们在教学中能够注重朗读教学,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中文的美,激发他们学习中文的兴趣和热情。

浅谈结合音乐要素的吟诵课程中践行美育教育

浅谈结合音乐要素的吟诵课程中践行美育教育

浅谈结合音乐要素的吟诵课程中践行美育教育在一般的语文课程中,诵读和吟诵是不可缺少的部分,而音乐与诗词同样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因此,在美育教育中,结合音乐要素的吟诵课程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可以增强学生对美学的认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首先,结合音乐要素的吟诵课程能够丰富学生的诗词储备。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选取不同风格的诗词,包括古体诗、近体诗、民歌等,将其融合到音乐之中进行吟诵,以此增强学生对不同文学形式的理解和体验。

通过欣赏、理解和感受各种诗词,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进而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促进全面素质的提升。

其次,结合音乐要素的吟诵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音感和节奏感。

音乐是一种具有节奏感和旋律感的艺术形式,而吟诵则是一种既有诗词的语言形式,又有着音乐的感受和表现。

在吟诵过程中,学生需要换气、掌握节奏、把握语调等,这与音乐演奏需要的技巧相似,因此通过吟诵,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音乐要素,培养自己的音乐感觉和审美能力。

再次,结合音乐要素的吟诵课程能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在吟诵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音乐和语言的结合,表达出对诗词的理解和感受。

通过这个过程,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同时也能够提高文学素养,使自己更加懂得欣赏和理解诗词之美。

最后,结合音乐要素的吟诵课程能够激发学生对文化传统的热爱和珍视。

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承载着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积淀,而音乐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吟诵,学生不仅能够更深入地认识和珍视自己的文化传统,而且也可以从中体会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总之,结合音乐要素的吟诵课程是一种有效的美育教育方式,它可以通过丰富文化储备、培养音感和节奏感、提高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激发文化热爱等多个方面,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语文诵读活动中的审美教育

语文诵读活动中的审美教育

语文诵读活动中的审美教育审美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蔡元培也曾指出:“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

”语文教学不仅要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且要注重开发课程所蕴含的美育资源,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塑造学生形成完美的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进行审美教育呢?一、语文教师要加强修养,提升自身的审美品质和素质教师是教育者,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也是学生人生之路的引路人。

教师的行为举止,言谈仪表,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作为美育活动主体的教师,其素质将直接影响着美育能否顺利实施以及实施效果如何。

语文教师只有具有深厚的美学修养,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体魄,高尚的品德,才能具备发现、辨别和赏鉴美与丑的素质;拥有表达和创造美的能力,才能正确、有效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丰富学生美的感受,切实提升学生欣赏美和创美的能力,才能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健康地发展。

因此,语文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美学理论修养,要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提高自身审美的感知力,并善于发现美、感知美、表现美,善于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引导学生,丰富学生的审美感受。

二、多媒体技术营造意境美多媒体技术集图形、动画、影像、声音于一体,可将无声的语言和有声的口头语言、形象的直观画面结合在一起,把那些静止的文字转变为鲜明可感的形象。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还具有实施美育的功能,它直观形象地展现课文的艺术形象美、意境美和语言美,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感受其所营造的美的形象,拨动学生的心弦,唤起其对美的情趣,让学生在视听中感受形象美,体验感受美的音韵,感受意境美,使学生为之萌发激情,潜移默化地培养语文审美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在朗读中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摘要:语文课程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

只有深入发掘教材中美的因素,课堂上全方位进行美的体验,生活中感受到美,学生才能够快乐学习,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朗读美育教育教学方法
朱光潜说:“美感起于形象直觉。

”朗读可以为学生营造一种情景氛围,让学生体会作品的音乐美、语言美甚至情感美,得到美的感受。

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古今中外的精妙佳作,那美不胜收的画面,精彩的修辞手法,鲜明的感情色彩,具有个性的人物形象等,使这些作品具有丰富的美学内容。

如何使学生感知作品内容,与作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在发现美的基础上进行美的创造,这就要求教师在朗读中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一、从声情并茂的范读开始
教师可根据自身的条件范读,因为朗读技巧较好的读,能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并随着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率先进入佳境,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美的感受。

如果教师自身朗读条件较差,就可请别人录音,或在网上下载录音,弥补不足。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配乐范读。

可选择意境接近的乐曲来播放,这
就使作品通过音乐的优美旋律在学生的脑海中更加形象,氛围更加热烈。

二、在朗读指导中体会作品美
要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作品的美,朗读指导是一个关键。

如朱自清的《春》一文中的“春风图”的描写。

一幅“春风图”写出了春风温暖、柔和的特点,而春风的这一特点又是通过触觉、嗅觉、视觉、听觉表现出来的。

这一幅充满春天气息、充满春的活力的画面,如何通过朗读指导凸显,除了在停顿、速度、节奏上加以指导外,主要应在语调和语气上加以指导:“母亲的手”和“抚摸”两处重音要处理得语重而情深,令人觉得温煦而舒坦。

“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香”“配酿”读重音,给人以嗅觉上的美感。

“清脆”“宛转”“应和”“嘹亮”读重音,使人感到耳畔似乎响起一支充满青春活力的春天交响曲。

通过朗读指导,学生仿佛感觉到春风的柔和,闻到春风的芳香,听到春风中传送的和悦的声音,看到一幅美丽的“春风图”。

学生掌握朗读技巧后,有表情地朗读,分角色朗读,齐读,男女生轮读等,更能表现作品的美感。

如《这不是一颗流星》中小浩波和阿婆之间的爱;《枣核》中游子眷恋故土的思想爱国之情;《看戏》中梅兰芳精彩的唱腔和表演;《笑的武器》中令人捧腹的画面,都能使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到美。

三、分析作品关键词语,理解作品美
教师抓住关键词语导读,能起到点拨、指导的作用。

这样的读法能让学生积极思维,深刻体会作品的美。

如《春》一文中“春花图”的描写。

教师抓住关键词语朗读,学生对美的感受就更深。

“不让”“赶趟儿”“像火”“像霞”“像雾”,教师一边读,学生一边想,想象那春花争芳吐艳的美景。

再由“闭了眼”“仿佛”“满”展开联想,由春花联想到秋天硕果累累,使人看到了希望。

“树上”“花下”“地上”,一幅五彩缤纷的主体感很强的春花图便出现了。

美包含在文学作品中,教师必须在语文教学中调动各种因素,让学生感知作品的美,从而在写作中创造美。

由此可知:语文教材中存在美;教学艺术表现美、挖掘美;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渗透美,让学生在丰富的美学内容中感受美、鉴赏美,得到美的享受,增强创造美的欲望。

四、在生活中实践,感受美
法国著名雕刻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带学生到大自然中观察四季的变化,倾听小草的诉说,触摸大地的脉搏;引导学生走入艺术的殿堂,欣赏古今中外的艺术佳作,体验其中的情感,感悟作品的底蕴;让学生走向社会,发现社会生活中美的人、美的事、美的物……通过认真观察,专注倾听,深入探究,仔细体味,把学生引入审美王国的第一扇门。

在一节作文课上,我要求学生写一篇游记,题目是《最美的记
忆》。

写之前,我引导学生回顾自己曾经去过的地方哪里最吸引自己,哪些地方最美丽。

一个学生展示了一张照片,说:“这是我到番禺‘百万葵园’游玩的时候拍的照片,我认为这一张最美了。

你们看,那一大片金灿灿的向日葵,多像地上铺着的一层金子啊,我就站在这一片金色中,不知不觉就陶醉了。

”孩子说得多好,这就是生活中美的体验。

我笑着请他坐下来,说:“这么美的景色,只用一张照片来珍藏那太可惜了,请你用文字把这种美写下来,让它永留心中吧!”于是,一篇充满着孩子纯真与乐趣的美文就诞生了。

英国诗人济慈说:“美是一种永恒的愉快。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美的教育,就是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儿童初步的审美能力,陶冶儿童爱美的情趣,使他们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