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小麦品种(材料)对麦长管蚜的室内苗期抗蚜性

合集下载

植保昆虫概论题库

植保昆虫概论题库

植保昆虫概论题库名词解释答案1、昆虫学:是以昆虫为研究对象,研究昆虫的形态、分类、生物学特性、发生与环境的关系等生命活动规律,进一步利用有益昆虫、防治有害昆虫的一门科学。

2、趋光性:昆虫通过视觉器官,趋向光源所产生的反应行为,有正负趋光性之分。

一般夜出活动的夜蛾、螟蛾、蝼蛄对光为正趋光性;很多在白昼下活动的蝶类、蚜虫为负趋光性。

3、趋化性:昆虫通过嗅觉器官对于化学物质的刺激而产生的反应行为,如菜白蝶趋向含有芥子油气味的十字花科植物上产卵。

4、两性生殖:昆虫的绝大多数种类进行两性生殖、卵生。

两性生殖需要经过雌雄交配,雄性个体产生的精子与雌性个体产生的卵子结合后,才能正常发育成新个体。

5、孤雌生殖:在昆虫中,卵不经过受精就能发育成新个体的现象称为孤雌生殖6、多胚生殖:某些寄生蜂特有的生殖方式,是在一个卵内发生两个或数百个、甚至多达二千个胚胎,进而发育为多个新个体的生殖方式,称为多胚生殖。

7、孵化:昆虫卵发育成熟后,初龄幼虫破卵壳而出的过程,叫孵化。

8、羽化:完全变态昆虫的蛹或不完全变态昆虫的若虫蜕去最后1次皮变成虫的过程称为羽化。

9、围蛹:昆虫蛹的一种形式,外面包裹一层由幼虫末龄的皮所成的蛹壳,如蝇蛹。

10、被蛹:昆虫蛹的一种形式,附肢和翅都包被在一层膜里,如蝶、蛾、举尾虫等的蛹。

11、离蛹:昆虫蛹的一种形式,指跗肢和翅不紧贴在身体上,腹部各节也能活动,如金龟甲的蛹。

12、性二型:昆虫雌雄个体在形态等方面存在差异的现象叫性二型现象。

13、多型:是指同种昆虫不但雌雄个体存在差异,而且同一性别中在形态、颜色等方面也不同的现象。

14、变态:昆虫自卵孵化为幼虫,变为成虫,要经过外部形态、内部构造及生活习性的一系列变化,这就是昆虫变态。

.15、年生活史:昆虫在一年中的个体发育过程,称为年生活史或生活年史。

年生活史是指昆虫从越冬虫态(卵、幼虫、蛹或成虫)越冬后复苏起,至翌年越冬复苏前的全过程。

16、世代:昆虫由脱离母体而出到发育为成虫,并开始产生后代的个体发育史叫一个世代,简称一代。

小麦各个时期病虫草害防治大全

小麦各个时期病虫草害防治大全

小麦各个期间病虫草害防治大全1、小麦播种期(10-01—— 10-16 )小麦播种期防治病虫害是整个生育期防治的基础,有益于压低小麦整个生育期的病虫基数。

此期主要的防治要点是地下害虫(金针虫、蛴螬、蝼蛄)、纹枯病、全蚀病、根腐病等种传、土传病虫害。

防治举措:小麦播种期病虫害的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目标,推行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土壤办理和药剂综合拌种并举的综合防治策略。

(一)农业防治1、栽种抗病虫品种。

2、消除杂草、深翻土壤、平坦土地等举措优化农田环境、恶化病虫生计条件。

3、增施腐熟有机肥,推行轮作倒茬。

4、选种晒种。

播前晒种可杀死部分病虫,并能提升发芽率和抽芽势。

(二)药剂防治1、土壤药剂办理:每亩用5% 辛硫磷颗粒剂,或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2~ 2.5 ㎏;或用 50%辛硫磷乳油、 40%甲基异柳磷乳油每亩100~150ml ,兑细土 20~ 25 ㎏。

2、种子药剂办理(包含包衣和拌种)⑴依据病虫害发生的种类,选择适合的种衣剂,如用 3% 华丹种衣剂加40%的甲基异柳磷,既可防治地下害虫,又可防治小麦纹枯病、根腐病等。

⑵药剂拌种:预防全蚀病、纹枯病等种传、土传病害和地下害虫,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10 毫升或 40%辛硫磷乳油 20 毫升,加 3%华丹 50―60 毫升或 2%戊唑醇 10― 15 毫升或 2.5%适乐时 15― 20 毫升兑水 300— 400ml 平均拌麦种10 公斤,拌后堆闷1― 3 小时,待药液所有汲取后播种。

2、小麦苗期——冬期分蘖期(10-16—— 12-10)苗期主要病虫害是锈病、纹枯病、全蚀病、蚜虫、灰飞虱、叶蝉等传毒媒介昆虫。

(一)小麦病害1、小麦锈病小麦出苗后15~20 天,当病叶率达到10%,且秋天气温偏高,雨水偏多时,立刻喷洒果盾或思科进行防治,即亩用 25%果盾水乳剂10-15ml 或 10%思科 10g 兑水 15 公斤进行喷雾,发现一株防一片,发现一片防一块。

小麦新品种(系)对麦长管蚜抗性的鉴定

小麦新品种(系)对麦长管蚜抗性的鉴定
2 nt toWha, ax A ae y f g clr c ne,ie 10 ,h a . ste f et hni c m ru u l i csLn n0 00 C i ) I i u S d oA i t aS e f 4 n
Ab t a t F m 0 6 t 0 O 5 9 p r f e t e mpa m s u c s r ol ce t o n b o d A c r i gt a s r c : r 2 0 2 l . 8 at o a r ls r o re e c l t da me a d a r a . c o d n h - o o s wh g e we e h o
( 57 % ) r d l ssa tw ihC Udb sdi re ig 1 .9 we mider i n, hc O l eu e b edn . e e t n
( a6 is a w rsw etgr pamrsu e; coih m aea ( afis;ei n ednictn e od : ha e l o r sMar p u vne Fb c )rs t c e ti i ; m s e c s iu s a i f ao
山西农业科学 2 1 ,0 4 :8 — 8 ,9 0 2 4 ( )36 3 83 2 d i 0 9 9 .s. 0 - 4 1 0 2 42 o 1 . 6 6i n1 2 2 8 . 1 . . : 3 s 0 2 0 5
Jun/fS a xA r utr cecs o ra o hn i gi l a S i e c ul n
S a x. s l h w dta h r e inf a t iee e so ss n et co 如h m  ̄ ll ( a f is e e h s h n i Reut s o e h t eew r sg ic n f rn e f eit c oMa rs u oele F b cu )b t ntee s t e i d r a 3 z i we

麦长管蚜在不同物候期的3个小麦品种上取食行为的研究

麦长管蚜在不同物候期的3个小麦品种上取食行为的研究
21 年 2 0 1 4卷 5期
Vo. 4 12 No 5 .
西

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S uh et hn un l f gi l rl c n e o tw s C iaJ ra o r ut a S i cs o A c u e
文章 编号 :0 1— 89 2 1 )5—14 0 10 4 2 (0 1 0 7 3— 5
Absr c : h rbn e a ir fteStbo  ̄ 'eOl fee tgo h sae etv reiswees de yElcrclPe ert n t a t T epo igb h voso i ina wa ldi rn rwt tg so 3 wh a ait I t id b e t a n tai h o t f e u i o
Th r r y so ssa c c a im nte3wh a ait s h sc eitn ea d bo h mia ssa c .T erslss o d ta eewe 2 tpe fr it eme h ns i e t rei :p yia rss c n ic e c r itn e h eut h we h t e e n h v e l a le tee e to ic e c lrssa c Sb a rta h to h sc ssa c . h f c fbo h mia itn eWa e e n ta fp yia r itn e e h le K e r s EP ;P o ig b h vo ;Stbo vn e;P n lg essa c fv r t y wo d : G rbn a r i ina e a e i o e b oo y;r it eo ai y n e

小麦品种_系_对麦蚜的抗性鉴定及评价

小麦品种_系_对麦蚜的抗性鉴定及评价
0. 00 12. 26 22. 64 36. 79 28. 30
* “比例” 为该抗性级别的品种数占参试品种总数的比例。
5 月 22 日调查结果
品种数 ( 个)
0 7 15 64 20
比例 ( %)
0. 00 6. 60 14. 15 60. 38 18. 87
5 月 26 日调查结果
品种数 ( 个)
LU Zi-yun,GAO Zhan-lin,DANG Zhi-hong,LI Yao-fa,LI Jian-cheng,LIU Wen-xu,RAN Hong-fan,QU Zhengang* (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of He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IPM Center of Hebei Province, Key Laboratory of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on Crops in Northern Region of North China,Ministry of Agriculture, Baoding 071000,China)
比例 ( %)
0. 00 0. 14 0. 01
僵蚜
数量 ( 头)
631 3 708 3 896
比例 ( %)
2. 04 4. 86 8. 04
为以混合蚜量 ( 麦长管蚜 + 禾谷缢管蚜 + 麦二叉蚜 + 僵蚜的数量) 鉴定小麦品种的抗蚜性比较适宜。 2. 2 参试小麦品种 ( 系) 对麦蚜的抗性
106 份参试小麦品种对麦蚜虫的抗性存在着明显 差异 ( 表 3 ) 。5 月 17 日 调 查 结 果 显 示,抗 性 品 种 13 份,占参试品种总数的 12. 26% ; 中抗品种 24 份, 占 22. 64% ; 感虫品种 39 份,占 36. 79% ; 高感品种

几个小麦品种对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的抗性研究

几个小麦品种对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的抗性研究

几个小麦品种对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的抗性研究几个小麦品种对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的抗性研究摘要: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是小麦的主要共生害虫之一,对小麦产量和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研究小麦品种对麦长管蚜的抗性差异,本研究采用实验室人工饲养的方法,评估了几个小麦品种对麦长管蚜的抗性。

关键词:小麦品种、麦长管蚜、抗性、共生害虫引言: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然而,由于众多共生害虫的侵害,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受到很大的威胁。

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是小麦上最重要的害虫之一,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因此,了解小麦品种对麦长管蚜的抗性,对于选择具有高抗性品种或培育新的抗性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与方法:本研究选取了五个常见的小麦品种作为试验材料,包括A品种、B品种、C品种、D品种和E品种。

首先,实验室人工饲养麦长管蚜。

然后,将这五个小麦品种分别放入不同的培养箱中。

每个培养箱内放入30只成虫麦长管蚜,并饲养7天。

饲养期间,记录每个品种的叶片变化情况,并对麦长管蚜的存活率进行观察和统计。

最后,收集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与讨论:在本研究中,通过对五个不同小麦品种的抗性实验,我们发现各个品种对麦长管蚜的抗性存在明显差异。

具体地说,A品种和D品种表现出较高的抗性,饲养期间虫口数量减少明显,虫口的存活率显著低于其他品种。

而C品种和E品种的抗性较低,饲养期间虫口数量增加较快,虫口存活率较高。

B品种的抗性居中,虫口数量和存活率与其他品种相比没有显著差异。

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品种对麦长管蚜的抗性差异明显,A品种和D品种的抗性较高,C品种和E品种的抗性较低,B品种的抗性居中。

这些结果为选择合适的小麦品种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也为培育具有高抗性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然而,本研究的样本量还比较有限,未来的研究可以增加更多的小麦品种,并结合其他因素进行综合研究,以进一步探索小麦的抗性机制和培育具有更高抗性的品种。

3种蚜虫在大麦上生命表参数的研究

3种蚜虫在大麦上生命表参数的研究

3种蚜虫在大麦上生命表参数的研究[目的]比较3种蚜虫在大麦上的种群参数差异。

[方法]以大麦为寄主,在温度为(23±1)℃的人工气候室条件下比较玉米蚜、禾谷缢管蚜和麦长管蚜3种蚜虫的生长发育和种群增长差异。

[结果]3种蚜虫若虫历期(7.63~8.50 d)、成虫寿命(11.23~13.89 d)以及存活率均无显著性差异,若蚜存活率较高,变为成蚜后存活率明显下降,呈典型Ⅰ型。

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 (Fitch)]、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 (Linnaeus)]、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 (Fabricius)]是为害玉米、小麦、大麦等禾本科作物的世界性害虫种类。

该3种蚜虫不但可以直接为害寄主植物,而且还可以传播病毒病[1],分泌蜜露影响光合作用效率,影响种子品质,对作物产量和品质造成很大影响[2-7],据报道,蚜虫常年发生面积达1 000万~1 300万hm2,造成小麦减产15%~30%,大发生年份可超过60%[6,8-10]。

组建生命表是研究害虫种群变动的基本手段,通过分析生命表可以掌握种群变动各项参数,为更好地治理害虫提供理论依据[11-14]。

赵曼等[15]研究了玉米蚜在不同玉米品种上生命表参数,郭萧等[16-17]研究了麦长管蚜在不同小麦品种上的生命参数,胡冠芳等[18]研究了禾谷缢管蚜和麦长管蚜在小麦上生命表参数差异,但目前尚未见该3种蚜虫在大麦上生长发育的研究。

为此,笔者以大麦为寄主研究了该3种蚜虫的生长发育和种群增长差异,以期为人工大量饲养蚜虫及其天敌昆虫和蚜虫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试验昆虫。

玉米蚜、禾谷缢管蚜、麦长管蚜均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温室内以大麦为寄主连续饲养10代以上。

温度为(23±1)℃,湿度为70%~85%,光暗周期为16∶8 h。

1.1.2 寄主植物。

抗旱、抗蚜虫小麦新品种引进及配套技术示范推广

抗旱、抗蚜虫小麦新品种引进及配套技术示范推广

抗旱、抗蚜虫小麦新品种引进及配套技术示范推广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我国逐渐进入了干旱化、半干旱化气候区域,这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在此情况下,抗旱、抗病虫害的小麦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一、新品种的引进为适应干旱、半干旱气候下的小麦生产,我国农科院、地方农业科研机构和企业不断加强科研攻关,研发出了多个适应干旱、抗病虫害的小麦新品种。

其中,如下三个品种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1. 冀麦16号该品种为我国自主研发的抗旱小麦新品种,主要特点是芒高、穗粒饱满,抗旱性强、产量高。

冀麦16号的耐旱性别于传统小麦品种,可在气温高、水分短缺的环境下生长,并获得较高的产量。

2. 鲁麦27号该品种为我国自主培育的抗病虫害小麦新品种,主要特点是抗白粉病、抗百绕病,同时又不失产量、品质等因素,具备较高的经济效益。

3. 晋麦16号该品种是我国自主培育的高产小麦新品种,主要特点是抗旱、抗病虫害,且产量稳定。

晋麦16号的品质特性良好,因此,在市场上备受欢迎。

二、新品种的配套技术示范推广为了更好地推广新品种,需要采取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措施,如下:1. 地块选择选取肥沃、排水良好、透气度好、土质松软、无腐质、无病虫害的田地作为栽种地块。

2. 良种选育选用高质高产、抗旱、抗病虫害的优质良种进行育种。

3. 推广种植技术采用合理的田间管理技术,如播种前浸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定期翻晒、适时灌溉、采取化学药剂和生物防治等手段进行病虫害防治。

4. 增强防旱意识进行地质、气象和土质等方面的调查,合理安排灌溉,以增强抗旱意识。

总之,抗旱、抗病虫害小麦新品种的引进和配套技术示范推广,将对我国的农业生产、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也是适应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需要的一项重要措施。

小麦蚜虫防治措施

小麦蚜虫防治措施

小麦蚜虫防治措施小麦蚜虫如何防治?冬小麦的春季管理是冬小麦稳产高产的关键时期。

在冬小麦的春季管理中,除了根据小麦生长情况,适时进行合理施肥浇水,增加小麦生长必须的营养成分外,喷施杀虫杀菌剂,预防小麦病虫害的发生,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管理措施。

冬小麦的主要虫害包括红蜘蛛,蚜虫,和麦叶蜂。

今天主要说一下小麦蚜虫的防治药物和方法。

小麦蚜虫,俗称腻虫,是一种刺吸式害虫。

主要对小麦进行刺吸危害,通常聚集在叶片,茎杆,穗部。

危害后,叶片初期为黄色小班,后为条斑。

严重影响小麦叶片的光合作用,及营养吸收,传导。

使麦穗不能正常吸入营养物质,影响正常灌浆,造成秕粒,使千粒重降低造成减产。

小麦蚜虫遍布世界各国的小麦产区,而我国比较普遍并且危害比较严重的主要有麦长管蚜和麦二叉蚜两种。

小麦蚜虫主要以成虫和若虫刺吸小麦的茎株,叶片和嫩穗的汁液。

造成小麦早期叶片枯黄,分蘖减少,停止生长。

后期叶片发黄,麦穗枯白,籽粒不饱满,甚至整株茎杆枯死。

小麦蚜虫为间歇性爆发,主要和天气变化有关。

麦长管蚜喜中温不耐高温,多集中危害小麦穗部。

而麦二叉蚜喜干怕湿,耐高温,多危害小麦苗期。

小麦蚜虫一般在小麦返青期就开始发生,到小麦抽穗扬花期,始终处于缓慢增长状态,在小麦扬花后,发生量急剧上升。

这个时期,小麦株高还没有达到正常的高度,适宜喷施药物防治,并且防治效果也不错。

基本可以控制小麦蚜虫在小麦生育期的危害。

并且对小麦吸浆虫及其它病虫害也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如果4月下旬至5月中旬,小麦蚜虫百株虫量达到600头上下,就应该进行防治。

防治小麦蚜虫,可以从播种期,返青拔节期,抽穗扬花期科学防治。

第一,小麦播种期。

在小麦播种时,可以用70%的吡虫啉粉剂配合杀菌剂,杀虫剂拌种,或者小麦种衣剂拌种,以有效预防小麦苗期蚜虫的发生。

第二,小麦返青拔节期。

在小麦返青拔节期,可以结合叶面肥的喷施,一并喷施70%的吡虫啉粉剂一千倍液,5%的高效氯氟氰菊酯2000倍液喷施。

几种小麦拌种剂对麦蚜麦蜘蛛的防控效果试验研究

几种小麦拌种剂对麦蚜麦蜘蛛的防控效果试验研究

几种小麦拌种剂对麦蚜麦蜘蛛的防控效果试验研究小麦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与之相对应的是,小麦所遭受到的害虫威胁也日益严重。

麦蚜和麦蜘蛛作为小麦的两大重要害虫,给小麦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对于小麦害虫的防控研究成为了当前农业领域内一项重要的课题。

本研究就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和要求,对几种小麦拌种剂在防控麦蚜和麦蜘蛛方面的效果进行试验研究。

一、试验材料和方法1. 实验地点和时间本试验在浙江省临安市进行,试验时间为2021年春季。

2. 测试品种田间选用小麦品种为丰收三号。

3. 实验方案本试验共设计了5个处理,分别为拌种剂A、拌种剂B、拌种剂C、对照组和空白组。

各处理设置3个重复。

4. 试验方法在播种小麦前,将拌种剂与种子一起搅拌均匀,再进行播种。

对照组和空白组则不进行拌种剂处理。

在小麦返青期、拔节期和抽穗期进行害虫调查和记录。

二、试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得到了以下结果:1. 拌种剂对麦蚜的防控效果返青期:拌种剂A、拌种剂B、拌种剂C的处理分别使麦蚜的发生数量相较对照组减少了20%、15%、18%;拔节期:拌种剂A、拌种剂B、拌种剂C的处理分别使麦蚜的发生数量相较对照组减少了25%、20%、22%;抽穗期:拌种剂A、拌种剂B、拌种剂C的处理分别使麦蚜的发生数量相较对照组减少了18%、16%、20%。

三、分析讨论通过以上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拌种剂在防控小麦害虫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

拌种剂A 在防控麦蚜和麦蜘蛛方面效果最好,其次是拌种剂C,拌种剂B效果稍逊。

实验结果表明,拌种剂对小麦害虫的防控效果明显,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从本次试验结果来看,拌种剂对麦蚜和麦蜘蛛的防控效果并不是百分之百,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在今后的研究中,有必要加大对拌种剂的成分和浓度的研究力度,寻找出更为适合的拌种剂。

在研究过程中也要考虑拌种剂的安全性和环保性,防止对作物和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对于不同地区和不同品种的小麦,也需要进行更为细致和系统的研究,进一步提高拌种剂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效果。

小麦各时期病虫害防治表

小麦各时期病虫害防治表
小麦各时期病虫害防治表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小麦生长阶段划分 • 小麦病虫害防治原则 • 各时期小麦病虫害防治 • 小麦病虫害防治注意事项
01
小麦生长阶段划分
小麦生长阶段划分
• 小麦的生长阶段划分为播种期、出苗期、拔节期、抽穗期、灌 浆期和成熟期。针对不同生长阶段,需要采取不同的病虫害防 治措施,以保证小麦的健康生长和高产。
06
灌浆期至成熟期病虫害防治
病害防治
虫害防治
黑穗病:在灌浆期前喷施药剂进行预防,降低病害对产量 的影响。
全蚀病:加强田间管理,提高小麦抗病性,控制病害蔓延 。
麦蚜:保护天敌,利用生物防治方法控制麦蚜数量。
皮蓟马:在成虫出现高峰期进行药剂防治,减轻对小麦的 危害。
04
小麦病虫害防治注意事项
小麦病虫害防治注意事项
农药废弃物回收
建立农药废弃物回收制度,确保废 弃农药包装物得到妥善处理,防止 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03
各时期小麦病虫害防治
播种期病虫害防治
病害防治
01
白粉病:选用健康种子,控制田间湿度, 避免过度密植,以降低病害发生的风险。
03
02
锈病:使用抗病性强的品种,播种前对种子 进行处理,消除病,消灭越冬虫 源,防止虫害发生。
05
06
地下害虫:使用药剂拌种,避免地下害虫 对种子的危害。
拔节期病虫害防治
病害防治
纹枯病:及时排水降湿,增 施钾肥,提高小麦抗病能力

叶枯病:喷施适量叶面肥, 增强小麦的抗病能力,减轻 病害发生。
虫害防治
麦蜘蛛:定期巡查田间,发 现虫害时及时喷施杀虫剂。
•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威胁。为了保障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必须对小麦病 虫害进行有效的防治。下面是小麦各时期病虫害防治的注意事项。

几种小麦拌种剂对麦蚜麦蜘蛛的防控效果试验研究

几种小麦拌种剂对麦蚜麦蜘蛛的防控效果试验研究

几种小麦拌种剂对麦蚜麦蜘蛛的防控效果试验研究小麦作为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受到了麦蚜和麦蜘蛛等害虫的危害。

为了有效防止这些害虫对小麦的侵害,农业科研人员一直在寻找有效的防控方法。

拌种剂是一种比较常用的防控手段之一。

本文将对几种小麦拌种剂对麦蚜和麦蜘蛛的防控效果进行试验研究,以期为小麦生产提供科学、可靠的防控方法。

一、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对比几种小麦拌种剂对麦蚜和麦蜘蛛的防控效果,评估它们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价值,为小麦害虫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二、试验材料与方法1. 试验材料小麦品种:选用耐候耐旱的优质小麦品种,保证试验结果的真实性。

麦蚜和麦蜘蛛:由农业科研所提供的害虫种群,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拌种剂:选取几种市场常用的拌种剂,包括A、B、C、D四种。

2. 实验设计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每组设3个重复。

共设5个处理组,其中包括对照组和四种拌种剂处理组。

3. 实验方法(1) 测定麦蚜和麦蜘蛛的数量:在试验开始前,使用昆虫捕捉器对麦蚜和麦蜘蛛进行采集和统计,记录初始数量。

(2) 施用拌种剂:按照生产标准,分别将四种拌种剂与小麦种子进行拌混,保证每种剂的使用量相同。

(3) 播种和管理:按照常规的小麦种植技术进行播种和管理,保证试验条件的统一性。

(4) 观测和数据统计:在拌种后的一定时间内,定期观察并记录麦蚜和麦蜘蛛的数量变化情况,以及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三、试验结果及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观测和记录,得到了以下的试验结果:1. 麦蚜种群数量经过对比观察和统计分析,发现使用拌种剂A和C对麦蚜的防治效果最好,数量明显减少;而拌种剂B和D的效果相对较弱,数量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3. 小麦生长和产量观察到,使用拌种剂A和C处理后,小麦生长状况良好,产量较高;而使用拌种剂B 和D处理后,小麦生长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产量相对较低。

四、结论与建议通过对比试验及结果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拌种剂A和C对麦蚜和麦蜘蛛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数量明显减少,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较小。

麦抗蚜虫品种筛选

麦抗蚜虫品种筛选

麦抗蚜虫品种筛选
麦抗蚜虫品种筛选是防治麦蚜虫害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筛选具有抗蚜性的小麦品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麦田中蚜虫的数量,降低其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在进行麦抗蚜虫品种筛选时,一般会选择具有较强抗蚜性的小麦品种进行种植,这些品种的小麦在生长过程中能够抵御蚜虫的侵害,减少蚜虫对小麦的危害。

为了有效地进行麦抗蚜虫品种筛选,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调查品种的抗蚜性:在麦田中选择不同的小麦品种,观察其在自然条件下的抗蚜性表现,记录不同品种小麦被蚜虫侵害的情况。

人工接种蚜虫:在实验室内对不同小麦品种进行人工接种一定数量的蚜虫,观察其抗蚜性表现,并对不同品种的小麦进行比较和筛选。

测定品种的抗蚜性基因: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小麦品种进行基因组分析,检测其是否含有抗蚜性基因,从而筛选出具有抗蚜性的小麦品种。

麦抗蚜虫品种筛选的意义在于,通过选择具有较强抗蚜性的小麦品种,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也有助于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

此外,麦抗蚜虫品种筛选还能够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总之,麦抗蚜虫品种筛选是防治麦蚜虫害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保障小麦生产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小麦品种资源苗期和成株期麦长管蚜抗性鉴定和分析

不同小麦品种资源苗期和成株期麦长管蚜抗性鉴定和分析

第41卷第2期2014年4月植物保护学报ACTA PHYTOPHYLACICA SINICAVol.41No.2Apr.2014基金项目:小麦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2013BAD01B02-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00897),美国唐仲英基金会资助作者简介:刘新伦,女,1976年生,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小麦遗传育种,E-mail :liuxxlun@126.com *通讯作者(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 ),E-mail :jiwanquan2003@126.com 收稿日期:2013-09-03不同小麦品种资源苗期和成株期麦长管蚜抗性鉴定和分析刘新伦王长有王亚娟张宏吉万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712100)摘要:为明确小麦苗期和成株期与麦长管蚜抗性的关系,2010—2012年采用蚜量比值法对94个小麦品种进行了温室苗期人工接种和田间成株期自然感蚜麦长管蚜抗性鉴定。

结果表明,43个品种连续3年在成株期对麦长管蚜表现不同程度的抗性,其中高抗品种2个,中抗品种8个,低抗品种33个;45个品种在苗期对麦长管蚜表现不同程度的抗性,其中高抗品种5个,中抗品种16个,低抗品种24个;30个品种在苗期和成株期同时表现抗蚜,占供试品种的31.91%,其中C273和兰麦(陕西柞水)在苗期和成株期均表现为高抗;小麦品种在温室苗期人工接种和田间成株期自然感蚜的蚜量比值呈极显著正相关,苗期和成株期麦长管蚜抗性表现一致的共有66个品种,占供试材料的70.21%。

研究表明温室苗期人工接种是快速鉴定小麦品种麦长管蚜抗性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麦长管蚜;小麦;抗性鉴定Screening and evaluation of different wheat varieties for resistance toEnglish grain aphid Sitobion avenae at seedling and adult-plant stagesLiu XinlunWang ChangyouWang YajuanZhang HongJi Wanquan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rop Stress Biology for Arid Areas ,College of Agronomy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Yangling 712100,Shaanxi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relationships of the resistance to English grain aphid Sitobion avenae(Fabricius ),between at wheat seedling and adult-plant stages ,94wheat varieties were evaluated in the field and greenhouse using the method of aphid number ratio from 2010to 2012.The results indicatedthat 43wheat varieties showed resistance to the aphids at different levels ,of which two displayed high resistance ,eight moderate resistance and 33low resistance at adult-plant stage.Meanwhile ,45wheatresistant varieties were detected at the seedling stage ,including five high-resistance varieties ,16moderately resistance and 24low-resistance varieties.Thirty wheat varieties showed resistance to theaphid to different degrees at both seedling and adult plant stages ,accounting for 31.91%of the whole screened varieties ,including C273and Lanmai (Shaanxi Zhashui )with high resistance to the aphid.Th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aphid number ratio of wheat varieties at seedling stage had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to that at adult plant stage.Additionally ,most wheat varieties (66out of 94)showed the same resistance to the aphids ,accounting for 70.21%of all varieties ,at both seedling and adult plant stages.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eedling-stage inoculation test is a reliable method for identification ofthe resistance of wheat to S.avenae.Key words:Sitobion avenae;wheat;resistance identification麦蚜是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小麦生产中的主要害虫[1-2],其通过吸取植株汁液、排泄蜜露、分泌毒素、传播病害等方式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3-4]。

小麦蚜虫防治方法

小麦蚜虫防治方法

小麦蚜虫防治方法
小麦发生蚜虫怎样防治?小麦发生的蚜虫有麦长管蚜和黍缢蚜等,它们主要在麦
叶和穗上危害,刺吸汁液,影响植株生长。

苗期受害叶片发黄,生长停滞,植株矮小,甚至死亡。

拔节至孕穗期受害,影响
抽穗。

抽穗至乳熟期受害,瘪粒增加,影响产量。

此外,还可传播病毒,引起黄矮病等。

麦长管蚜体长2.4-2.8毫米,椭圆形,黄绿至暗绿色,腹管长。

黍缢蚜体长约
1.6毫米,长椭圆形,黑绿色至淡紫色,腹管黑色而短小,略呈花瓶形。

可按上述特
征进行识别。

防洽方法:
对麦蚜发生早,密度大,又缺少食蚜瓢虫等天敌控制的地块,可考虑喷药防治,
常用40%乐果或氧化乐果的l000倍液,用压缩式喷雾器喷洒,每亩用药液100斤。

也可采用40%乐果1斤,对2斤水,在1-2级微风条件下,用超低量喷雾器喷洒,喷幅约6米,快步前进,梅亩用药液0.25斤左右,省水省工,效果也很好。

采用1.5%乐果粉,每亩3-4斤或50%抗蚜威,每亩用7-10克,对水60斤喷洒,也可有效地防
治蚜虫。

不同杀虫剂对麦长管蚜防治效果的综合评价的开题报告

不同杀虫剂对麦长管蚜防治效果的综合评价的开题报告

不同杀虫剂对麦长管蚜防治效果的综合评价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麦长管蚜是常见的小麦害虫之一,它在繁殖季节内能对小麦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威胁,最终导致小麦产量大幅度下降。

为了防治麦长管蚜,现代农业中使用了多种杀虫剂。

然而,在市场上出售的杀虫剂种类繁多,因此需要进行各种杀虫剂效果的比较和评价,以便农民们能选择最适合的杀虫剂。

二、研究内容本文的主要目的是进行不同杀虫剂对麦长管蚜的防治效果的综合评价。

本研究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对多种常见杀虫剂进行筛选,筛选出能够有效防治麦长管蚜的杀虫剂种类。

2. 将筛选出的杀虫剂分为不同组别,进行分组实验,比较在相同条件下不同杀虫剂的防治效果。

同时,还可以测试不同剂量下的效果,以了解杀虫剂在不同剂量下的最佳使用方式。

3. 结合实验数据,对不同杀虫剂的防治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并给出使用建议,以使农民们更好地选择杀虫剂。

三、研究意义本研究将为农民们提供有关杀虫剂选择的重要信息,以便他们能够更有效地管理和防治麦长管蚜。

此外,该研究还将为科学家和农业工作者提供更多不同杀虫剂的防治效果数据,以加深对小麦害虫防治的理解。

四、研究方法筛选出常见的多种杀虫剂,通过小麦种植取得一些麦长管蚜作为实验材料。

将筛选出的杀虫剂分为不同组别,进行不同剂量下的实验。

记录实验数据,然后对不同杀虫剂的防治效果进行比较和评价。

根据评价结果给出使用建议。

五、预期结果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将比较不同杀虫剂在相同条件下的效果,综合评估它们的防治效果,并给出使用建议。

这些结果将为农民和农业工作者提供有关选择杀虫剂的重要信息,以便他们更好地管理和防治麦长管蚜。

麦长管蚜的发生规律

麦长管蚜的发生规律

麦长管蚜的发生规律麦长管蚜是一种常见的农业害虫,对小麦等作物造成严重的危害。

它的发生规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气候、宿主植物、天敌等。

下面将从这些方面来探讨麦长管蚜的发生规律。

气候是影响麦长管蚜发生规律的重要因素之一。

麦长管蚜主要在春季和秋季发生,而且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更容易大量繁殖。

高温干旱的气候对麦长管蚜的繁殖和传播不利,而温度适宜、湿度较高的气候则有利于它们的生存。

因此,在气温适宜、湿度较高的季节,麦长管蚜的发生数量会明显增加。

宿主植物也是影响麦长管蚜发生规律的重要因素。

麦长管蚜以小麦等禾本科作物为宿主,它们依靠植物的汁液为食,对植物造成危害。

当宿主植物的数量和质量较高时,麦长管蚜的发生数量也会相应增加。

此外,宿主植物的生长状态和品种也会影响麦长管蚜的发生规律。

例如,植物生长繁茂时,提供了更多的食物供给麦长管蚜;而抗病虫害的植物品种对麦长管蚜的发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天敌也会影响麦长管蚜的发生规律。

天敌是指吃食麦长管蚜的其他生物,如寄生性蜂类和捕食性昆虫等。

天敌的存在和数量会对麦长管蚜的发生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例如,当天敌的数量较多时,它们可以有效地控制麦长管蚜的数量,从而减轻对农作物的危害。

因此,天敌的存在是维持麦长管蚜数量平衡的重要因素。

农业管理措施也可以影响麦长管蚜的发生规律。

合理的田间管理措施可以减少麦长管蚜的发生。

例如,合理的灌溉和施肥可以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减少麦长管蚜的滋生条件。

另外,定期监测和早期发现麦长管蚜的发生也是重要的管理措施,可以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减少其危害。

麦长管蚜的发生规律受到气候、宿主植物、天敌和农业管理措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了解这些因素,可以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减少麦长管蚜对农作物的危害。

同时,也需要加强科学研究,深入探索麦长管蚜的生态特性和发生机制,为更好地预防和控制麦长管蚜提供理论依据。

小麦不同品种(品系)抗蚜性及其机理研究的开题报告

小麦不同品种(品系)抗蚜性及其机理研究的开题报告

小麦不同品种(品系)抗蚜性及其机理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全球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小麦蚜是小麦的主要害虫之一,会导致严重的产量损失和经济损失。

目前,农民主要使用化学农药来控制小麦蚜的数量和危害。

然而,化学农药不仅会危害环境和生态平衡,更可能给人体健康带来风险。

因此,开展小麦抗蚜性研究以及寻找抗蚜小麦品种是非常必要的。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小麦品种(品系)的抗蚜性能及其机理,为选育抗蚜小麦品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三、研究内容1. 选取不同小麦品种(品系);2. 筛选获得抗蚜小麦品种;3. 探究小麦抗蚜机理;4. 分析不同品种(品系)的抗蚜性和耐药性。

四、研究方法1. 生物学指标测量法:通过蚜口非选择性喂食和选择性喂食,并观察小麦的生长状况,固定时间后测量生物学指标,如叶片面积,生长势等指标。

2. 生化物质测定法:使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小麦中相关物质的含量以及各种抗氧化酶的活性等生化物质指标;3. 分子生物学方法:通过PCR技术,测定小麦中抗蚜基因的相对表达量;4. 统计分析法:对实验所得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五、研究意义本研究可为小麦抗蚜品种的选育和生产提供技术和理论支持,以减少农民使用化学农药的量和种类,实现绿色、可持续的农业发展。

六、研究进度安排本研究的预计完成时间为两年。

具体进度安排如下:第一年:1. 根据研究目的和选题要求,搜集小麦品种(品系)分析文献及相关研究资料;2. 选定不同小麦品种(品系),开展初步实验,选择抗性较强的品种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3. 开始进行生物学指标测量、生化物质测定、分子生物学方法等实验。

第二年:1. 进行实验结果的数据统计、分析和归纳。

2. 撰写开题报告、答辩,并正式启动后续的研究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ol eo ln rt t n C l g fPa t oe i ,Notw s A&F U ies y a gig 7 2 0 。C ia e P co rh et nvr t ,Y nl 1 1 0 hn ) i n A src E j t e ou d rtn h ei a c c a i o ifrn e t ai ist i b na e ea bt t Obe i ]T n es dters tn emeh ns fdfee t a cv a s m wh a r t oSt i vn t v ee oo a w e t e dig s g .E to ]T n wh a ait so y r rg ne fte w e tT ic m aiu a d h a se l t e Meh d e etv r i rh b i p o e i o h h a r i n a ee d s t u st m n v
Re it c f1 ssan e0 0 whe tv i te o Sio on av n tw h ats e ln t e a are i st t bi e ae a e e d i g sag
Hu Xin s u a g h n, Li a f n , Hu Zu i g, Zh n h n , Zh o Hu y n, Zh n ih n u Xio e g qn a g Yu o g a ia a g Gas e g
摘要 [ 目的]明确不 同小麦品种对麦长 管蚜 ( i bo wn e 的 室 内苗期抗 性 。[ St ina ea ) o 方法]在 温室 内采 用每株 小麦
接种 1头蚜 虫的方 法, 测定 了麦长管蚜在来 源于 3个国家的 1 O个 小麦品种上的发育历期 ( D 、 对 日均体重增 长 D )相 量( MRG 和成 虫 日均产仔数 ( m) 以此 来确 定不 同小麦品种( R) R , 材料) 的抗蚜性 。[ 结果]应 用 多元方差 分析 , 目 多 标综合判别及聚类 分析 等方法分析表明 , 麦长管蚜在 ‘ Ww2 3 ’ ‘81一O 、 Asrn 上 的适 应性 最差 , 几个 品 7 0 、 9—O3 , ‘ to , 这
e n o n Trtc m n c c u L. rwh a n u c r s r p r m e e s Be u o s f o Ge ma y i k r ii u mo o o c m ,o e t a d q a k g a s Ag o y u r p n a v i r m r n ,Ch n ia
种 对 其 抗 性 最 好 , 可 以 利 用 的 抗 性 品 种 ( 料 ) ‘81 —5 、 9—O3 ’ 之 ;B t , 麦 长 管 蚜 的 适 应 性 最 好 , 是 材 ;9 —03 ’ ‘81 2 次 ‘ ai 对 s 抗 性 最 差 ;1 6 ‘8 Tm’ ‘ a tu ’ ‘ mi ’ 麦 长 管 蚜 适 应 性 较 好 , 作 为 对 照 的 ‘ ,X nh s ,A g 对 o 与 小偃 一2 一 样 , 性 处 在 中 间 水 平 。 2’ 抗

boo ia r mee s n ldn e eo me td y DD ) i lgc l paa tr ,icu ig d v lp n a s( ,m e n r lt eg o h r t ( RGR)a d r t fme n a ea i r wt a e M v n ae o a
po u t n( r d ci Rm) eeue s h dctr fr h vl f ln ei a c .- sl ae nmut ait v . o ,w r sda ei iao s o el e o a t stne [ ut sdo lv r e a t n t e p r s Re ]B i a r n ea ayi i c n ls ,muto jcieitgae v laina d c tra ayi,tersl dc td ta Ww 7 0 , a s l-be t ner tde au t n l e n ls h eut i iae h t‘ 2 3 ’ i v o s u s sn
[ 结论]研究结果 可以为进 一步的抗 蚜育种提 供依 据 。 关键 词 小麦 ; 麦长管蚜 ; 生物学 2 ;8 3 . 2 . 3 . 1 4 5 1 22 文献标识码 : A D : 1 . 9 9ji n 0 2 ~14 . 0 1 0 . 1 OI 0 3 6 /.s . 5 9 5 2 2 1. 50 4 s
枉 扬 保力
2 1, 7 ) 1 8 0 13( : — 5 58
Pa t rt t n l o c o nP ei
1 0个小 麦 品种 ( 料 ) 麦长 管 材 对

胡想顺 , 刘小凤 , 胡祖庆 , 张宇红 , 赵 惠燕 , 张改生
( 西北农林科技 大学植物保 护学院 ,杨 凌 720) 11 0
a d Am e ia we e e au t d f rt e r r ssa c o t e c r a p i n rc r v l a e o h i e it n e t h e e 1a h d S.a e e i e d i g n g a s o s s Th e v n n s e l s i ls h u e a n 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