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创新教案_37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4创新教案.doc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4创新教案.doc

创新教案《一次科学小实验》【教学设想】1.选择一次自己最感兴趣的小实验,按照先后顺序把实验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

2.语句要通顺、连贯。

3.注意写出实验过程中人物的心情。

4.懂得欣赏他人文章,为他人的文章出谋划策,避免在今后在自己的文章中犯相同错误。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题目可供选择的内容比较广泛,大家自主挑选的余地比较大,在认真回忆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印象深、感兴趣的实验来写。

2.题目对实验的时间和地点均没有任何限制。

不论什么时间,也不论什么地点做过的小实验都可以做写作的材料。

3.“按照先后顺序把实验的经过写清楚”是本次作文的重点。

写之前,有条件的话,最好把小实验重新做一遍;或仔细观察,请别人把小实验再演示一次,边看边记,记下实验的步骤:先做什么,然后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写的时候,要分步分节写,先做的先写,后做的后写。

4.“注意写出实验过程中人物的心情”是本次作文的难点。

要注意穿插在实验的过程中分散地写。

如当实验进行到十分紧要的关头,当时自己心里是怎样想的,或者其他人有什么反应都可以适当地写一点。

二、初改探秘1.明确做法2.学生初改他人习作3.分析修改结果(1)分析全班这次习作修改的基本情况。

(2)分析全班同学的分数及排名情况,我们先来看看排前几名的是哪几位同学?(3)看了排名,你最想看谁的文章,我们来看看评得准不准确。

4.小结:一个人评价往往带有很强的主观性,未能严格按照标准来评分,存在误差。

5.修正误差:看了两篇文章评分的比较之后,同学们对你刚修改的文章有没有觉得评分不准确呢?现在把刚才修改的文章抽调回去,再把分数调整一下。

三、再改求准1.明确要求:以小组为单位,每人改三篇别人的作文,要求严格按照标准来评分,先自己评分修改,再小组合作修改,把分数打在相应的扣分栏处,最后将结果保存到“二改文”文件夹。

2.学生合作修改3.分析修改结果(1)对比前后两次精细测评结果:我们来看一看两次的结果,你发现什么了?(2)美文欣赏:A.展示得分最高的学生习作,由评改小组说一说你为什么这么评分,有什么标准?B.你在评改的过程中,肯定有许多同学也写得不错,请向同学们推荐一下?(3)出谋划策: 还有的同学在某一方面做得不够,请给这些同学提提建议。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学期创新活动与综合实践教案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学期创新活动与综合实践教案

一、《小小气象员》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在活动中开阔学生眼界,增强学生在学习中观察、分析自然的能力,树立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自然的情感。

②通过活动了解气象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知道如何适应不同的气候特征,以及有效的利用自然资源为我们服务。

③学会用多种方法进行调查研究,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探索研究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气象与生活关系的进一步了解。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通过老师讲解,学生亲手操作和用心观察这一过程,初步的体会知识信息的收集与整理的的方法。

②学生通过动手做,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体会到天气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影响。

②在合作学习中体验与人合作,表达交流,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新理念,增强主动探索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①制作气象图标和气象日历②气象变化对生活各个方面的影响③形成书面总结2、教学难点气象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三、教学设计活动主题生成背景你有没有遇到这类的事情:早上高高兴兴的来上学,中午快放学的时候下起了雨,没有雨具回不了家;晒在室外的衣服,快干时却又被一场突如其来的降雨而淋湿;突然天气转凉,没来得及多穿衣服就感冒了……这样的事情经常在我们的周围发生,就连早上起来穿什么衣裳也要先看看天气呢!在世界飞速发展的今天,气候对于人类的影响已经越来越明显了,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各种日常活动都要求安全、舒适。

以前的天气预报只是预报温度的高低,雨的大小,这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了。

现在的天气预报越来越注重人文关怀,报道与我们吃穿住行等生活相关的气象指数,比如天气温度和湿度、人体感觉舒适指数、穿衣厚度指数、紫外线指数、晾晒衣服指数、森林火险等级等等,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气象与我们生活之间的关系。

为此我们决定开展《气象与生活》的主题活动。

通过研究活动了解气象对我们生活之间关系,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提供更好的服务。

三年级下册语文创新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创新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创新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并认读2000个汉字以上,增强学生的汉语识字能力。

2.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加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听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识字教学1.采用“大字识别法”,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性地进行课堂集体教学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认读汉字。

2.设置识字游戏环节,通过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2. 阅读教学1.采用分层式阅读教学,将课文分成多个层次,逐层递进,帮助学生建立框架,更好地理解课文。

2.利用多媒体教学,配以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3. 口语表达教学1.利用情景模拟、对话练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口语表达兴趣和能力。

2.采用自我评估和互评的方式,营造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效果。

三、教学方法1. 兴趣教学法结合学生的兴趣,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如游戏、情景模拟、文学鉴赏等,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 合作学习法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配合、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3.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加生动、形象、直观的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效果。

四、教学步骤1. 识字环节1.学生集体认读并默写教师提供的汉字。

2.学生个别辅导学一些生僻难读的汉字。

3.设计识字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

4.向家长发放汉字认读卡,让家长在家中参与学生的识字教育。

2. 阅读教学1.教师讲解课文基本知识及课文背景。

2.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3.分层阅读,让学生进行多次阅读,不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进行小组讨论,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3. 口语表达教学1.设计情景模拟,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口语表达。

2.分组对话练习,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口语交际技巧。

3.自我评估和互评,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口语表达水平,提高自身能力。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创新教案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创新教案

《三衢道中》创新教案【教学设想】1.理解这首古诗,能说出诗歌大意,归纳学习方法。

2.感受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领悟“添得黄鹂四五声”的哲理意味。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记得在我的学生时代,曾经学到过一篇著名作家朱自清爷爷写的文章,叫《春》。

有些话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给大家朗诵几句,好不好?师朗诵:“春天像……”写得美吗?这几句话,赞美了春天万物复苏、繁花似锦、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

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首宋朝诗人写的古诗,看看古人眼中、笔下的春天是怎样的!(设计意图:用朱自清的《春》中的一组排比句引入,既联系新知,是下面诗文整合的一个铺垫和引子,又含蓄地揭示了诗文。

同时又暗示学生,老师对学生时代学过的课文还记忆犹新,说明优美文章的段落是需要长期积累、记忆的。

)二、精读古诗,理解诗意。

1.读题目,能读懂题目的意思吗?(三衢山的道上)2.要理解诗句的意思,我们以前学到过很多方法,回忆一下,有哪些好方法?(补省略、换语序、查字典、看注释、看插图。

)板书:补换查看3.请大家用这样的方法自学古诗4.反馈:齐读1、2句。

(设计意图:高年级写字教学不该忽视,更不该遗忘。

)(1)经过自学,你学懂了哪个词或哪句诗?来汇报一下。

“泛”“添”分别解释成什么?辩析“泛”的字义,根据下句的意思来确定。

让学生得出“联系上下文”的方法。

(设计意图:回忆总结理解古诗的方法很有必要,“善教者授其法也”,五年级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理解古诗的方法,在回忆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提出创新的方法,是照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这种字字落实的方法,也为今后的古文学习打下基础。

)诗人游兴未至,又上山路,自有一份惊喜于心头,那该怎么读这两句诗?(2)正当诗人有些失望的时候,却看到树上美丽的黄鹂,听到它的叫声,于是情不自禁地吟出了下面两句诗。

齐读。

引导学生用关联词语填写后两句。

绿阴不减来时路,(不但)添得黄鹂四五声。

三年级科技创新教案参考

三年级科技创新教案参考

三年级科技创新教案参考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改变,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了当今世界孩子们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同时也是孩子们学习、创新,乃至生活的重要内容。

因此,科技创新教育成为三年级教师需要关注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三年级科技创新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围绕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策划科技创新教学方案,以帮助孩子们系统地掌握科学技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创新思维和科技创意能力。

本文将通过讲解三年级科技创新教案参考,为教师提供科技创新教学的基本指导,帮助三年级的孩子们更好地掌握科技创新知识。

第一节:科技创新教学目标1、培养孩子们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其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科技创新教育,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科学原理,掌握科技方法和工具,提高孩子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2、提高孩子们的科技创新思维能力。

鼓励孩子们多方面、多角度思考,勇于尝试、创新,开拓对新事物的认识,培养孩子们独立思考和自我创造的能力。

3、引导孩子们积极关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学习掌握一定的科技知识和科技技能,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和提高实际生活水平。

第二节:科技创新教案设计1、孩子们通过集体观摩,掌握科技创新要领通过向孩子们展示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科技创新产品,让孩子们直观地了解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技创新的现状。

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新的科技需求,进而激发孩子们对科技创新的兴趣和热情。

孩子们通过集体观摩的方式,可以有效的学习科技创新的方法和要领,突出科技创新教育的实践性和主体性。

2、孩子们通过科技实践活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组织孩子们进行科技实践活动,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这些科技实践活动可以非常多样化,涉及到多种领域和范畴,比如小型科技实验、科技发明设计、科技创新作品申报等等,鼓励孩子们勇于并善于创新,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通过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孩子们可以在尝试中认识到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和技术,培养自信心和创新精神。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创新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创新教案

《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创新教案
【教学设想】
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欲望,表明自己的观点,说清楚理由。

一边听一边思考,想想别人讲的是否有道理。

尊重不同的想法。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出示刘浩同学所在班级轮流担任班干部情况。

看到这样选举班干部的方法,你是赞同,还是反对?下面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再来确定我们班班干部选举制度。

二、明确目标,研讨案例。

1.明确要求。

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大家讨论一下。

明确交际要求:
(1)一边听,一边思考,想想别人讲的是否有道理。

(2)尊重不同的想法。

2.小组讨论,选定观点。

(1)组内交流,让全组同学充分讨论。

(2)组内评选:推出“会议发言人”。

(3)共同商定向大家介绍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

3.成果发布
(1)各小组依次进行“发言人”介绍的时候,本组的同学可以补充,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提问。

(2)所有同学根据发言情况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估。

4.小组讨论后,再全班交流,存在两种观点:
(1)班干部轮流制。

轮流担任班干部,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2)班干部固定制。

应该由最合适的同学长期担任班干部,这样比较稳定。

三、根据票数,确定制度。

1.选定班级内支持人数最多的观点,进行班干部选举。

2.制定班干部选举制度。

四、课堂总结,引入生活
这节课,大家把自己对班干部选举要不要实行班干部轮流制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

每个人都参与了讨论,对班干部选举制度尽了一份力量。

小学三年级语文创新教案(精品8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创新教案(精品8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创新教案(精品8篇)小学三年级语文创新教案篇1教学目标:品读课文,了解彩塑、壁画和藏经洞的特点。

★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品读课文,了解彩塑、壁画和藏经洞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在古老的丝绸路上,在神秘的三危山下,在茫茫的沙漠中,蕴藏着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就是——莫高窟。

对,它就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全、规模最宏大、艺术价值的石窟艺术宝库——莫高窟。

2、每一个去过莫高窟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赞叹——(出示第五自然段)3、莫高窟里究竟有些什么,使它能称为“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呢?(相机板书)4、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莫高窟,先跟随作者的脚步去欣赏精妙绝伦的彩塑。

二、感受彩塑的个性鲜明,神态各异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你在莫高窟看到了哪些彩塑?2、老师今天带来了三幅图片,请大家看一看,猜一猜:哪幅是慈眉善目的菩萨?哪幅是威风凛凛的天王?哪幅是强壮勇猛的力士?你的依据是什么?3、师述:这就是慈眉善目的菩萨,她端庄温情,含笑自如;这天王身着戎装,身披铠甲,真是威风凛凛;这就是强壮勇猛的力士,瞧他这模样,一定是力大无比!4、这些彩塑有的“慈眉善目”,有的“威风凛凛”,有的“强壮勇猛”,样子各不相同,这就叫: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5、这两千多尊彩塑中,有一尊长达16米的卧佛,(出示图片)谁来读读描写卧佛的句子?指读。

(评价:①读得不错,如果你的朗读能让大家感到卧佛像活的一样就更棒了。

②是啊,我们似乎还听到他的呼吸声。

③真是“惟妙惟肖”。

)7、这两千多尊彩塑中,据说的有9层楼那么高,最小的只有巴掌那么大,但每一尊都精致巧妙,,这就叫“精妙绝伦”。

8、齐读:这段话先总写了彩塑的特点,再分别介绍三种彩塑,接着描写一尊卧佛的特写镜头,最后总写游人的感受,写很有条理。

下面,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

三、感受壁画的宏伟瑰丽1、莫高窟之所以被称为艺术宝库,是因为—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

三年级语文创新教案(通用7篇)

三年级语文创新教案(通用7篇)

三年级语文创新教案(通用7篇)三年级语文创新教案篇1【教学目的】1、让学生通过学习感受*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

2、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理解白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想象这一池荷花为什么像“一大幅活的画”。

2、体会“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时眼前出现的景象。

【设计理念】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学习语言,发展语感,并充分利用教材留有余地的空白处,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展开想象,欣赏荷花的美丽,让他们自主学习,大胆质疑,并将课文充分的拓展延伸,让学生欣赏有关荷花的课件,使学生入情入境,培养审美情趣,感受大自然的美。

通过学生的自主读书,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教学过程】一、设境激趣,触发语感1、交流资料,让学生自由地交流对荷花的了解。

2、播放荷花录象,并配上优美的音乐,形象感知。

3、谈谈感受:看完录象,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形容一下你所看到的荷花吗?(亭亭玉立的荷花、婀娜多姿的荷花、千姿白态的荷花……)4、教师引入:荷花真美啊,美得同学们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作家叶圣陶爷爷也特别喜欢荷花,他还用优美的文字描述了公园里一池美丽的荷花,让我们随着作者到文中细细欣赏吧。

二、潜心品读,领悟语感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准确、读流利。

2、把你喜欢的段落绘声绘色地读给同桌听,让他和你一同分享作者优美的语言。

3、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可以是自己的感受、体会,也可以是自己的疑问。

4、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可以把学生的发言小结一下:瞧,同学们积极思考,主动发言,大家说得多好啊,老师把刚才同学们的发言总结以下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自己的感受,一方面是自己的疑难。

现在,我们先来欣赏美丽的荷花。

刚才好多同学都夸荷花很美,你们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把你认为写得特别美的句子划出来,读一读,先独立思考,再与小组同学说说你对这个句子的体会。

小学三年级下册教案的课堂教学创新实践

小学三年级下册教案的课堂教学创新实践

小学三年级下册教案的课堂教学创新实践在小学三年级下册教案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们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小学三年级下册教案的课堂教学创新实践。

首先,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增强课堂的互动性。

通过使用投影仪、电脑等设备,教师可以将教材内容以图像、声音等形式呈现给学生,使得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直观和有趣。

例如,在英语课上,教师可以播放一些英文歌曲或者有趣的动画片,让学生在欣赏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

这样的教学方式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其次,教师可以采用游戏化教学的方法来增强学生的参与度。

在小学三年级下册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游戏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在数学课上,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数学接龙”的游戏,让学生通过口头回答问题来锻炼他们的计算能力。

这样的游戏既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能够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小学三年级下册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一些与所学知识相关的场所,如科学博物馆、图书馆等。

通过亲身体验和观察,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所学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例如,在自然科学课上,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植物园,让他们亲自观察不同植物的特点和生长环境,从而加深他们对植物的认识。

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在小学三年级下册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完成一些任务或者项目。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能够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团队合作能力。

例如,在语文课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朗读一篇课文,然后互相评价和改进,以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三年级下册教案的课堂教学创新实践可以从多个方面展开。

教师们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游戏化教学方法、实践活动和合作学习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小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如何创新与拓展

小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如何创新与拓展

小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如何创新与拓展教案作为教师备课的重要工具,对于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如何创新与拓展小学三年级下册的教案,使之更加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是每一位教师都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一、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

在教案中,可以设置一些学生参与的活动,如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在教案的设计中,教师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不同的学习环境中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

例如,可以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到实际操作中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如图片、音频、视频等,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跨学科的教学融合小学三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涉及多个学科,如语文、数学、科学等。

在设计教案时,可以尝试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融合,使学生在学习某一学科的同时,能够了解和应用其他学科的知识。

例如,在学习科学的同时,可以引入一些数学的概念和方法,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四、情感教育的融入小学三年级是孩子们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可以适当地融入情感教育的内容。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选取一些富有情感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情感体验活动,如情景剧、小组讨论等,让学生在情感交流中得到成长和启发。

五、评价方式的创新教案的创新还需要关注评价方式的创新。

传统的评价方式主要以考试为主,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而在小学三年级下册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观察记录、小组展示、学生自评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发展。

总之,小学三年级下册教案的创新与拓展需要教师不断地思考和实践。

创新的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创新的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创新的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熟悉并理解《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的内容;2. 掌握命名词语的方法,并能正确辨认课文中的关键词;3. 通过讨论和合作,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4. 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培养阅读兴趣。

二、教学准备教具:课文《小蝌蚪找妈妈》、图片或幻灯片、黑板、彩色粉笔。

三、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教师可以通过回忆生活中的经历,引起学生对亲情和关爱的共鸣。

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回忆自己在公园玩耍时迷失的经历,引导学生思考找到家长的重要性。

2. 导入新知(1)教师呈现课文《小蝌蚪找妈妈》的图片或幻灯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并询问学生对于蝌蚪生长的了解和看法。

(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蝌蚪如何找到自己的妈妈,以此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阅读课文(1)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读课文,并对生词进行解释。

(3)教师逐句解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 能力训练(1)教师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思考并回答。

例如:“蝌蚪是如何在水中生活的?”、“蝌蚪通过什么方式找到了自己的妈妈?”等。

(2)教师组织学生小组活动,让学生合作讨论,共同完成练习题。

5. 拓展延伸(1)教师布置小组作业,要求学生改编故事情节,讲述其他动物迷路后找到家的故事。

(2)教师鼓励学生的想象力,并引导学生用绘画、手工等形式表达故事情节。

四、课堂总结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了解了蝌蚪如何找到自己的妈妈,并通过问题讨论和合作小组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通过学习这个故事,我们也更好地理解了亲情和关爱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请学生课后回家写一篇小故事,描述自己在某个场景迷路后是如何找到家人的。

同时,鼓励学生用图画或手工制作展示自己的故事。

通过以上的创新教案设计,可以帮助小学三年级的语文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年级下册实践与创新教学计划

三年级下册实践与创新教学计划

三年级下册实践与创新教学计划目标本教学计划旨在通过实践和创新的方式提高三年级学生的研究效果和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合作能力。

实践活动- 科学实验:通过开展简单的科学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科学的乐趣和实践探索的过程。

- 田园课堂:组织学生到校外的田园地区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农耕文化和自然环境。

- 生活技能:开设一些实用的生活技能课程,如烹饪、手工制作等,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创新活动- 小组合作竞赛: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小组合作竞赛,鼓励他们通过思考和合作解决问题。

- 创意写作:引导学生进行创意写作,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 创客项目:组织学生参与创客项目,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方法- 问题导向: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

- 学生主导:鼓励学生参与决策和规划,培养他们的自主研究能力。

- 多元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群体评价、自评、互评等,全面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

教学评估- 日常观察: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实践和创新活动,了解他们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

- 成果展示:学生通过展示他们的实践和创新成果,展示自己的研究和成长。

- 反思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反思讨论,帮助他们总结经验和提出改进建议。

时间安排- 科学实验:每周一节课,持续6周。

- 田园课堂:每学期一次,持续1-2天。

- 生活技能:每周一小时,持续10周。

- 小组合作竞赛:每学期一次,持续1周。

- 创意写作:每周一节课,持续4周。

- 创客项目:每学期一次,持续2-3周。

以上是三年级下册实践与创新教学计划的内容和安排,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其全面发展。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创新教案 (3)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创新教案 (3)

《鹿角和鹿腿》创新教案【教学设想】通过朗读,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使学生体会故事中所讲述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课件展示:欢快的音乐声起,一只漂亮的鹿从丛林里出来,蹦到池塘边。

1.同学们,今天老师把谁请来了?(小鹿姐姐)你喜欢它吗?你觉得它什么地方最美?学生交流。

2.鹿姐姐也认为自己的角很美,可是它经历了一件事,使它改变了一些看法,咱们先来听听它自己是怎么说的?(放音,出示句子)“唉,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3.学生朗读句子,师引: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那还得从《鹿角和鹿腿》的故事说起,板书课题,读题。

二、初读全文,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由朗读全文。

要求读通,读顺。

2.划出不懂的词句,通过互帮互助方式,师生共同解决,把词的理解放到句子中去。

3.学生合作朗读,检查彼此的正误。

4.你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吗?三、深读课文,体会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不同态度改变的原因。

1.再读“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请学生从中找出两对反义词。

(美丽—难看、送命—逃生)2.小鹿是怎样赞美自己的角的?请你找找。

①学生朗读,师在屏幕上出示句子,齐读。

②它把自己的角比作什么?你还能用哪些词来赞美它?③当它发现自己的角如此美丽,会有什么样的心情?(兴奋、惊讶)④谁能把这样的心情读出来,我就把这美丽的鹿角戴在他的头上。

(用头饰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⑤用“多么┅┅多么┅┅”来说一句话。

我们的教室多么明亮,多么______!我们的祖国多么______,多么______!____________多么______,多么______!3.小鹿为什么会认为腿是难看的?找找相关内容。

(1)学生朗读句子,齐读。

(2)谁能读好这一句,带着怎样的表情?(皱眉)(3)练习:选句。

“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能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①唉,这四条腿太细了,配不上这两只美丽的角。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们奇妙的世界创新教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们奇妙的世界创新教案

《我们奇妙的世界》创新教案【教学设想】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世界的奇妙所在,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课文,导入新课1.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

3.教师:同学们,我们的这个奇妙的世界充满了珍宝,而且它蕴藏着许多的知识,等着我们去发现。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发现、去寻找。

二、精读课文,感受奇妙1. 教师:默读课文第二部分,思考,课文是怎么具体地介绍这个奇妙的世界的?请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想象和体会作者笔下所描绘的情境,用心感受这个世界的奇妙。

2. 指名反馈。

3. 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朗读第二部分内容。

4. 教师:天空的日出、云彩、雨点、落日、星星,还有春天的植物生长、夏日的树荫、秋天的落叶、冬天的冰雪这些事物,都是平常我们见过的,是很普通的事物。

5. 课件出示最后两个自然段。

注意省略号说明了什么。

(说明这些普通的事物还有很多很多,无法一一列举。

三、体会情感,拓展延伸1. 出示两句用到“寻找”这个词的句子,说说自已的理解。

(1)只要仔细观察、寻找,就能从极普通的事物中找到美。

(2)是的,世界上存在的奇妙的事物是无穷的,只要我们去寻找。

2. 拓展思维,说说这个世界还有哪些奇妙之处。

3. 动笔写一写这个世界其他的奇妙之处。

四、课堂小结教师:同学们,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只要我们在生活中仔细地观察、寻找,就能从极普通的事物中找到美,就能发现这个世界的无穷无尽的奇妙的事物。

)。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3创新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3创新教案

创新教案《剪纸》【教学设想】掌握现代中国剪纸的创作技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背景材料1. 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手工艺术,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据考证,从商代开始(公元前1600-1100)就有人进行镂空刻花制作装饰品最早劳动人民是从绣花花样中得到启发,主要用于节日和喜庆之时装饰窗户、房门、家具取材广泛、形象生动活泼,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艺术价值至今在我国不少地区仍是美化家居的重要方法之一2.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有更多的时间来研究和发掘民间工艺各省市也都成立了许多民间美术研究社,不少传统手工艺已逐渐从生活用品转化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创作形式民间工艺品不但受到收藏家的青睐,也越来越多走进"寻常百姓家"3. 我国民间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人民喜爱,发展潜力很大,有待我们青少年更进一步去了解和发扬二、剪纸的制作技法:1. 设计草图先构思好一幅自己喜爱的图画,可以是人物、动物、花卉等,画好草图尽量用大块面,图形要概括,力求简单2. 设计色彩想好每部分的颜色,用铅笔在草图上标好可以用色块相拼,也可用大块色套小块色的方法3. 上稿用复写纸将设计好的草图分颜色画在不同的彩色纸上4. 剪刻用小刻刀或剪刀将画好的图形剪刻好,一般采用阳刻和阴刻结合的技法,还可采用手撕5. 调整将剪刻好的图形摆在白卡纸上,根据画面的需要作小范围的调整如:在过于空洞的地方添加一些配景,将过于繁琐的地方减去一些6. 完成将刻好的图形按设计好的草稿粘贴在白卡纸上,并为自己的作品取个好听的名字三、活动过程(一)了解民族传统手工艺:1.让各位同学讲述自己去过哪些风景区,购买过那些民间工艺品2. 通过网络和教师的演示资料,欣赏民族风光片和图片,感受我们祖国美丽的河山和灿烂的民族文化,适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指出剪纸艺术是我国劳动人民热爱生活、热爱美的结晶,同时,听一听优美的民族音乐,多方位感受民族文化的美3.民间艺术在生活中的作用、地位(二)认识剪纸艺术1.剪纸艺术的发展和分布,在古代我国广东的佛山和潮汕地区、陕西的安塞、山西的浮山、河北的蔚县等地区民间剪纸就很有名2.现代剪纸的艺术价值和地位3.剪纸的制作过程,传统的剪纸主要是单色,形象以动物、植物和文字为主,技法单一现代剪纸拓宽了题材,人物、风景均可表现力、思想性强,技法除了剪、刻还有撕纸,现代感极强(三)制作剪纸(课堂教学):1.说说剪纸好不好看,喜不喜欢?想不想自己也动手作一幅剪纸作品?2.发辅助用品(综合材料):看一看、想一想、议一议、做一做3.议一议:准备设计一幅怎样的作品、彩色纸的搭配4.试一试:将设计的草图剪刻出来5.给自己的作品取一个好听又贴近主题的名字五、活动总结:1. 看一看、比一比:剪纸作品与其他艺术作品比较有哪些优点?2.议一议:自己剪纸作品的优缺点3.评一评:共同评选最佳作品、优秀作品等4.试一试:组织一次剪纸作品展览5.总结:可以说剪纸艺术自诞生以来,就没有中断过,它流传面之广、数量之大、样式之多、基础之深是任何一种艺术形式无法比的在各种民俗活动中,她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她来源于生活,充实了生活以她特有的方式默默地唤起人们对生命的信念,如今,剪纸的天地更为广阔了,她早已走出了庄户人的小院,走入现代设计的广阔天地在产品包装设计、商标、服装设计、书籍、邮票、舞台美术、连环画、影视等各方面都有她的倩影;她已走向世界,成为全人类的文化财富和艺术瑰宝我国民族文化艺术光辉灿烂、源远流长,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很多,有望同学们日后进一步去研究和发扬6.提高:构思一幅命题作品:以“母亲”为题,设计一幅剪纸作品。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创新教案 (1)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创新教案 (1)

习作《看图画,写一写》创新教案【教学设想】能看懂画面内容,并把画面的意思写清楚。

把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能主动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过程】(一)作前准备指导:指导学生课前自学,观察各幅图画并在抓住图画的基础上展开合理的想象,把自己的收获讲给同桌听。

(二)作中成文指导:看图弄清题意,引导想象,练说故事。

1.仔细看图,弄清题意。

(1)出示投影片图。

说说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导生说出季节、地点、人物、事情,抓住人物的语气、神态,想象他们可能会说什么,想些什么。

)(给近处的两个正在准备放风筝的男孩起名儿。

)(2)指名简单说大意。

2.根据图画,引导想象,编写故事:(1)小组讨论,师巡视指导,掌握不同的情况。

(2)讨论后请不同的两个小组起来交流,解说画面的内容。

(3)过渡:看图作文的想象是靠画面的人或事为基础的,让我们带着想象的思维,再来看看画面上的人物吧。

他们可能说些什么呢?(4)指导说说放风筝人的的动作、神态、语言。

请学生描述放风筝的两个人。

(注:如果学生说不出来,可以提示:放风筝的人动作是什么?表情怎样?他可能在想什么?说什么?)A.小组交流。

B.全班交流。

C.方法小结:我们的交流很成功,因为你们学会了将静态的画面想象成动态的画面,学会了通过人物的外表看到了人物的内心,这就是看图的技巧,这就是看图作文的诀窍!三、出示要求,学生习作。

(一)作前提示1.写话要求:出示课文插图。

(1)图上画的是哪些人?他们在什么?(2)他们的动作是怎样的,可能说了那些话?(板书: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2.学生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巡视参与,提出:先讲完的小组可以先动笔写草稿。

3.学生练习起草,师巡视指导。

(二)作中评改:1.现在,我们来写写习作草稿,并配上题目。

引导学生明确重点该讲清哪些方面内容?(或:你认为哪些内容应特别要讲清楚?)2.各生自读草稿,各自朗读修改。

3.小组互读草稿,互相修改。

4.誊写,四人小组(组与组之间交换)批改,写评语,上交。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创新教案 (5)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创新教案 (5)

《我不能失信》创新教案【教学设想】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感悟,体会宋庆龄诚实守信的高贵品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名人小时候的故事,题目是《我不能失信》。

板书课题,我们一起把课题来读一读。

你们能说说“失信”是什么意思吗?“失信”的反义词是什么,你知道吗?(守信)课文在写谁呢?说她在哪件事情上很守信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

二、初步感知课文。

1.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轻声读课文,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直到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小黑板出示朗读要求,学生自由朗读:(1)借助拼音读课文,划出课文中的生字词。

(2)读通课文。

(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不读破句)(3)用序号标出自然段。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1)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课文中的“我”是谁呢?(2)指名朗读课文。

出示课件。

纠正词语的读音:“叠花篮、解释、歉意、道歉、盼着”。

注意读准前鼻音“盼、歉”,后鼻音“庆”。

(3)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展开交流。

三、设疑解惑,主体感悟。

1.宋庆龄为什么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2.小珍最后来了吗?3.面对小珍的失约,宋庆龄心里是怎么想的?四、再自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五、检查字词的学习情况。

第二课时一、回顾上节课内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用自己的话说说对“守信”两字的理解二、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宋庆龄小时侯一件什么事,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呢?2.学生交流。

3.课文从哪些语句看出宋庆龄守信用呢?课件出示句子。

(1)“你不是一直想去伯伯家吗?改天再教小珍吧。

”爸爸说完,拉起庆龄的手就要走。

“不行!不行!我走了,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让学生体会宋庆龄一直想去伯伯家,如此想去却不能去,表明了宋庆龄为守信用作出的牺牲是多么得难能可贵。

三年级创新教案(精选7篇)

三年级创新教案(精选7篇)

三年级创新教案(精选7篇)三年级创新教案篇1设计思路:《秋天的雨》来自于大班领域活动。

作品以秋雨为线索,将秋天富有特点的景物巧妙地串联起来,展现了一幅色彩缤纷、丰收味美、动物忙碌的生动画面。

作品中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事物。

语言生动优美,富有艺术感染力,给人以美感,充分彰显出秋雨的神奇、秋景的美丽、秋天的快乐。

《秋天的雨》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如诗如画,不仅是孩子们学习语言的范例,还向孩子们展现了多姿多彩的秋之美,在欣赏活动中得到审美享受。

因此,本活动设计以幼儿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活动,巧妙运用多媒体课件,充分尊重孩子们的兴趣,尊重其独特的理解、感受和体验,使他们在欣赏中感悟、表述、积累、迁移。

活动内容:秋天的雨(散文诗)活动目标:1、初步理解散文,从不同的角度感受秋天的雨给大自然带来的美好变化,体会散文的语言美、画面美、意境美。

2、能细心倾听、积极投入地欣赏文学作品,体验欣赏的乐趣,对秋天的大自然产生热爱之情。

3、学习词语:“悄悄地”、“五彩缤纷”、“温柔”。

活动准备:1、与散文内容相符,并根据教学过程有交互的Flash动画课件、PPT数张。

2、配乐《秋日私语》。

活动过程:一、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活动。

1、猜谜雨:千条线,万条线,落入水中看不见。

2、师:“小朋友见过下雨吗?”“雨是怎样下的?”(幼儿借助肢体语言表现雨是滴答滴答地下。

)二、初步感知散文诗。

1、幼儿欣赏。

师:“秋天的雨是怎样的呢?小朋友一起来仔细听听《秋天的雨》这篇散文。

听过以后要告诉大家,你听了这首散文诗有什么感觉?你最喜欢散文诗里的哪一句。

”(教师有感情地朗诵散文。

)2、提问:这篇散文诗叫什么名字?你听到了什么?你听了这首散文诗感觉怎样?(启发幼儿尽量说或者用动作表演出和其他人不同。

)三、观看课件,完整欣赏配乐散文诗一遍。

师:我们再来认真地听听这篇散文诗,边听边把你最喜欢的、觉得最美的话轻轻地跟着说一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教案《滁州西涧》
【教学设想】
1.借助学生已有学习经验,在充分自读自学自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更准确和完整地理解诗词意思,感受诗人思想情感。

2.丰富的想象、联想是鉴赏诗句的重要方法。

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边读诗边想象,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睹其物——想出诗中画面,读出诗中意境。

3.古诗词讲究“用词精妙”,在教学过程中力图带领学生揣摩、品味诗中的“关键词”,从而体会诗人情怀。

4.遵循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到整体的原则,整体把握全诗的语言特色,更深感受诗的语言美。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在中唐皇帝玄宗身边,有一个十五六岁的卫士,总是骑着御厩里的骏马,走在仪仗队的前列,气概非凡。

他“身为里中横,家藏亡命儿,朝提樗蒲局,暮窃东邻姬”。

无法无天,连地方官也惹不起。

奇怪的是,他却在安史之乱后,忽而发愤读书,下决心脱胎换骨。

后来他做过几任县令和刺史,曾经严惩不法军吏,又常感到无力拯救百姓而自愧,写下了"邑有泳流亡愧俸钱"这样的名句,终于在文学史上奠定了自己无可争辩的地位。

世以“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并称,这位诗人,便是韦应物。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代表作《滁州西涧》。

二、释题感知大意:
1.板书课题,读课题。

从课题里知道了什么?(本诗写的是滁州西边山间涧水的景色)
2.据欧阳修《醉翁亭记》所写:“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西涧正在这“林壑尤美”的峰峦之中。

这《滁州西涧》究竟景色如何呢?我们随着诗人的笔触,一起去看看。

三、自读自学,交流修正,理解内容:
1.自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指名读诗,熟读感知。

2.这首诗写了什么?自己试试能不能解释诗句?将没有把握或者不清楚的字词做上记号,一会交流的时候注意听与学。

3.交流修正,写出本诗大意。

4.再读古诗,理解朗读。

四、品读诗文:
1.反复吟读了这首诗,“滁州西涧”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又是从哪些词句感受到的呢?预设学生回答:
A. 感受到“美”。

(1)从“幽草”感受到美。

想象一下“幽草”是怎样的?低声吟诵,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鼻端又仿佛嗅到什么气味吗?(想象草的茵绿、繁茂、厚密、芳香,草的深邃、静谧、未经践踏……)
读出这“幽草”给我们带来的感受。

此句写的就是“怜涧边幽草”,可不可以不要句中的“独”与“生”二字呢?反复读读,玩味玩味。

(“独怜”表现“特别喜欢”“唯独怜爱”,更表达出对幽草的爱怜。

“生”写出了草的动态,这静静的草茂盛的样子,生命力展现了出来。

)凝练的古诗啊,每一字都带给我们无穷的想象与特别的感受。

我们真该静下心来,细细的揣摩,领悟。

还从哪里感受到西涧的美?
(2)“黄鹂鸣叫”感受到西涧静谧的美。

细细读读,想象出画面来。

(指名读)用你的朗读,将大家带到你想象的环境中去……
B. 感觉到“荒凉”或“自在”。

从“野渡无人舟自横”感受到的。

从哪个词,想到什么让你感觉到“荒凉”(或“自在”)呢?
交流理解“野渡”“舟自横”。

读出自己不同的感受来。

C. 感受到“动态的美”。

从“春潮带雨晚来急”感受到的。

比较:换一个字“春潮伴雨晚来急”行不行?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带”:表现了春潮夹带着雨势,滚滚而来,一泻千里。

“伴”则显得缓、闲适得多。

不适合后面的“急”。


把句子换成“春潮伴雨晚来涌”,行不行呢?是不是更符合前面闲适的情境呢?
(春潮的“急”才冲击着“舟自横”,如果“涌”,则感觉的多是不安,诗词的意境大不相同。


过渡:其实,了解了作者的心境,才能更明白他为什么这样遣字用词。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再读读这首短小的七言绝句,看看能否从中找出最能表现诗人情感的一个词来。

生可能找到“独怜”“自”,各谈理由。

3.了解韦应物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首诗,他有一直有着怎样的想法,就能帮助我们理解他此时的心境。

(补充资料:韦应物是个洁身自好的诗人,也是个关心民苦的好官。

在仕途生涯中,他常处于进仕退隐的矛盾之中。

中唐时期政治腐败,人民生活贫苦,他有志改良而无能为力,有意退隐而又不能,进退两难,只好任其自然。

)你从诗中哪些地方读出他这样的情感?
(“无人”“舟自横”“幽草”)
总结:思欲归隐,故独怜幽草;无所作为,恰同水急舟横。

这一幅看似没有主人公的山水画,但诗人的灵魂却无处不在,全诗没有一处不寓有作者的寄托。

让我们再好好的诵读一番,做做诗人远隔时空的知音吧!(感情诵读)
五、回到整体,感受语言美。

再读这首诗,能不能感悟到诗人语言的妙处?
(生自由发言。

如:以声衬静,动静结合,用字精炼,字字关情等等)
总结:这一首《滁州西涧》无论是涧边幽草、深树鹂鸣、还是春潮晚雨、荒郊野渡,虽字字作景语,实是字字为情语;虽字字不离眼前之物景,而又字字紧扣诗人之心境。

确实值得我们反复诵读玩味。

请大家起立,我们一起诵读此诗。

(师生同背诵)
六、当堂作业:默写此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