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事在可口内鬼事件中的营销智慧

合集下载

百事可乐可口可乐的营销案例

百事可乐可口可乐的营销案例

百事可乐可口可乐的营销案例百事可乐是全球著名的碳酸饮料品牌,而可口可乐则是百事可乐的主要竞争对手。

两者在市场营销上都采取了一系列的策略和案例。

下面将列举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的营销案例,以展示它们在市场竞争中的不同策略和成功经验。

1. 百事可乐的"Live for Now"营销活动:百事可乐在2012年推出了"Live for Now"的全球营销活动,旨在鼓励年轻人珍惜当下,勇于追求自己的激情和梦想。

通过与流行音乐、体育和电影等领域的合作,百事可乐打造了一系列具有时尚感和年轻活力的广告和活动,吸引了年轻消费者的关注。

2. 可口可乐的"Share a Coke"营销活动:可口可乐在2011年推出了"Share a Coke"的全球营销活动,通过将消费者的名字印在可口可乐瓶上,鼓励人们与朋友、家人分享快乐时刻。

这一活动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消费者纷纷分享自己与可口可乐瓶上印有自己名字的照片,进一步扩大了品牌影响力。

3. 百事可乐的体育赞助:百事可乐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参与体育赞助活动,如赞助超级碗、欧洲足球锦标赛等。

通过与体育赛事的合作,百事可乐成功地将品牌形象与运动、活力和激情联系在一起,提升了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和认知度。

4. 可口可乐的音乐赞助:可口可乐与全球知名音乐节和音乐人展开合作,如与MTV合作的"MTV World Stage"音乐节、与泰勒·斯威夫特合作的音乐巡回演唱会等。

通过与音乐的紧密结合,可口可乐成功地吸引了年轻人群体的关注,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5. 百事可乐的社会责任项目:百事可乐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通过推出可回收瓶包装、减少碳排放、支持教育和环境保护等一系列项目,树立了一个积极的企业形象,并赢得了消费者的好感和信任。

6. 可口可乐的创新产品推出:可口可乐不断推出创新产品,如低糖、无糖、健康饮料等,以满足消费者对健康和多样化选择的需求。

百事可乐经典营销案例

百事可乐经典营销案例

百事可乐经典营销案例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的激烈竞争绵延百年。

在中国市场上,百事可乐公司凭借着上百年不断沉淀和更新的现代营销理念、基于这种理念建立的现代营销管理体系,以及熟悉中国市场的管理层,打造了百事可乐高效务实成功的管理平台,同时也构成了百事可乐人力资源的巨大优势。

那么接下来小编跟读者一起来了解一下百事可乐经典营销案例吧。

百事可乐经典营销案例一近日上海某大学城一整栋宿舍楼突然挂满了印有梅西形像的浴巾,整栋宿舍楼被梅西“占领”,成为沪上热议事件,而这次事件则是由上海百事可乐饮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百事)策划的足球嘉年华系列活动中的一站。

随着足球热的升温,球星策略的运用也成了关注的焦点。

1平方米的浴巾变身1000平方米的户外媒体——无中生有,事件营销每种广告形式,有自己的媒体表现形式,并在各自媒体优势和受众偏好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价格体系。

其中户外大牌因为其强势的视觉效果成为媒体形式中价格比较高的媒体类型,在被誉为东方明珠的上海更是如此。

而大学校园这座象牙塔受种种原因限制,媒体环境相对单纯,几乎在各大校园甚至周边都很难觅得户外大牌踪影。

这次上海百事借助时事足球盛会热点,通过唤起大学生对足球运动的渴望,用一条1平方米的浴巾将1000平方米阳台变成了一块户外大牌。

而从经济性上分析,其付出的成本显然小于户外大牌的购买价格,用无中生有的方式创造了一种品牌专属的广告牌,抓住传播的本质。

从2014年开始,各大厂家都希望借助6月开始的足球盛会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但是其赞助费又让多少人望而却步。

在这样的情况下,埋伏营销,如何借力打力着实让市场人员煞费苦心。

拥有众多球迷的大学生历来都乐意为心中偶像呐喊,上海百事此次利用梅西这样的巨星,通过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物品做载体,传达了百事可乐品牌的激情、潮流与活力,与做为官方主赞助商铺天盖地的媒体宣传相比,真正的“埋伏”了一把。

百事可乐经典营销案例二百事可乐:打响猴年第一炮2016年是猴年,百事可乐抓住猴年主题大打温情牌,请到了六小龄童拍出一支广告短片——《把乐带回家之猴王世家》,用微电影的方式讲述了章家猴王四代人的故事,从“活猴章”到“赛活猴”,从“南猴王”到“美猴王”,以猴王的名义感动了每一个人。

洗白营销案例

洗白营销案例

洗白营销案例一、美国百事可乐的洗白营销案例在2017年的超级碗期间,百事可乐发布了一支广告,以“和平的使者”为主题,试图通过这支广告来洗白其在社会问题上的形象。

然而,这支广告却引发了公众的强烈批评,认为其对社会问题的表述不准确,甚至是伪善的。

百事可乐随即道歉,并撤回了广告,但这起事件对百事可乐的形象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Uber的洗白营销案例Uber曾经推出了一项名为“Uber for Women”的服务,旨在提供专门为女性出行的安全服务。

然而,这一服务在推出后遭到了公众的质疑,认为其是对性别歧视的一种表现。

Uber随后解释称,这是为了满足女性用户对安全的需求,并承诺会继续改进服务。

虽然Uber 努力洗白自己的形象,但公众对其信任度仍然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三、大众汽车的洗白营销案例大众汽车在2015年曝出尾气排放造假事件后,面临了严重的公众信任危机。

为了洗白自己的形象,大众汽车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道歉、召回以及加强环保措施等。

然而,公众对大众汽车的信任度仍然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并且其销量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四、三星Note 7爆炸事件的洗白营销案例三星Note 7爆炸事件是一个严重影响三星形象的事件,为了洗白自己的形象,三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召回、赔偿以及加强产品质量等。

然而,这一事件对三星的品牌形象造成了重大的负面影响,公众对其产品的信任度明显下降。

五、百度竞价排名事件的洗白营销案例百度竞价排名事件是百度搜索引擎面临的一次公众舆论危机,公众质疑百度在搜索结果中存在商业广告的干扰。

为了洗白自己的形象,百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广告审核、改进搜索算法以及提供更加透明的搜索结果等。

然而,这一事件对百度的品牌形象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公众对其搜索结果的信任度下降。

六、华为与美国政府的洗白营销案例华为在与美国政府的合作中遇到了一系列的困难和质疑,被指控与中国政府合作,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洗白自己的形象,华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提供透明度更高的产品和服务、与独立第三方合作进行安全评估等。

可口可乐的“交叉营销”案例

可口可乐的“交叉营销”案例

可口可乐营销案例之交叉营销随着现代传媒的快速发展,企业将有更多的选择空间为自己的产品进行品牌宣传,早在1982年,赫尔希食品公司就与导演斯皮尔伯格合作,在其拍摄的电影《外星人》中插入“外星人”在影片中大吃赫尔希食品的镜头,结果,随着电影的放映,赫尔希食品的销售量直线上升。

此事至今仍被传为美谈,被列为广告商与电影人合作的经典案例。

时至今日,虽然生产商与电影厂商之间的“赞助”式合作仍很流行,但这种方式已经有些初级,尤其是与可口可乐等营销大师相比。

可口可乐公司不仅早就玩过“赞助”式营销,还将这种手法不断升级,成为交叉营销,甚至全球独家交叉营销。

不仅如此,可口可乐的交叉营销伙伴也早已不再局限于电影公司,还包括了与餐厅、音乐、体育等领域的合作。

下面我们来看看可口可乐与电影、银行、主题公园领域的“交叉营销”。

可口可乐与电影如果翻看可口可乐的广告史,你会发现,早在20世纪30年代,可口可乐就已经看好电影的影响力,经常把一箱箱可口可乐运到电影片场,希望导演在电影中为可口可乐安排镜头。

因此,在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制作的一系列影片中,只要有可能,可口可乐都会获得奇高的上镜率。

1989年的著名喜剧片《谁被蹂躏》中,遍地都是可口可乐,差点变成可口可乐的广告宣传片。

1982年,可口可乐更进一步,收购了当时处于困境中的著名电影公司哥伦比亚。

为了对付百事可乐,更是经常利用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最典型的就是《迷失》一片。

《迷失》本来是讲述一个美国学生被谋杀的故事,但通过可口可乐的刻意安排,片中,独裁的皮诺切特政权、士兵,以及所有坏蛋都喝百事可乐,而代表正义的美国人都喝可口可乐。

而仅2001年,可口可乐公司就参与6部电影,进行赞助或交叉营销。

它们分别是《重建人生》、《迈克斯·基伯的壮举》、《缘分天注定》、《玻璃屋》、《亡命夺宝》以及《泡泡男孩》等。

在这些影片中,有些是可口可乐出现在演员们出入的消费场所,有些是带有一些简单的情节设计,而且这些场景与情节对年轻人今后选择可口可乐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这些年百事可乐广告策划就做了一件事黑可口可乐

这些年百事可乐广告策划就做了一件事黑可口可乐

这些年百事可乐广告策划就做了一件事:黑可口可乐如果你关注过百事可乐的广告,你会发现,这些年百事可乐的广告差不多就专注于一件事情:黑可口可乐…最近百事可乐又做了两版调侃可口可乐的广告。

两名在百事和可口可乐自动贩卖机买可乐的顾客得到了一个好消息—这个夏天每小时都有机会赢得演唱会门票。

当两名顾客都露出笑容时,却又被告知:活动仅限于百事可乐。

然后购买百事可乐的顾客笑了,还不忘嘲讽下可口可乐的顾客:“没事,你还有北极熊陪你呢”。

“没关系,你的瓶子上不是还印名字了吗?”PS:北极熊是可口可乐常用的形象,昵称瓶larry是男性名称。

百事的品牌总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过,没有比把这两个品牌放在一起更吸引眼球了。

于是你可以看到,百事的很多广告,差不多以黑可口可乐为趣。

小孩买可乐一个小男孩在自动售货机前买饮料,他先是买了两瓶可口可乐,然后把可口可乐放在脚下,踩上去买百事可乐,最后小男孩拿着百事走了,把两瓶可口遗留在地上。

广告虽然玩的漂亮,但不知主创人员是否忽略了这样一个小细节:小男孩是买了两罐可口,一瓶百事,这不是说明可乐卖的要比百事好嘛。

万圣节PK百事可乐在万圣节的时候做了一个讽刺可口可乐的广告(左图),意指可口可乐吓人。

可口可乐的粉丝用同样的广告回击百事,只是文案改成:每个平凡人都渴望当英雄。

这个反击相当漂亮,讽刺百事狐假虎威,不过是普通人的命,却偏偏披着可口可乐logo的披风充当英雄。

无糖饮料可口可乐曾推出一款无糖汽水饮料Zero(零度),百事可乐自己的无糖饮料是Max(极度)。

图中四则广告都是从zero到Max(从零到大)的递进。

图1是Z vs M;图2是一夫一妻 vs 一夫三妻?图3是糖果(不确定) vs 香蕉;图4是弹弓 vs 内裤。

关于百事可乐营销案例分析

关于百事可乐营销案例分析

关于百事可乐营销案例分析推荐文章关于妇科医院网络营销案例分析热度:关于中国体育营销的误区有哪些热度:关于网络营销常见相关问题集合热度:关于中小企业营销误区有哪些热度:关于餐饮部营销计划热度:百事可乐的营销手段可谓是影响甚大,使它成为可口可乐最强大的竞争对手。

为此,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关于百事可乐营销案例分析相关内容,欢迎参阅。

关于百事可乐营销案例分析篇一百事可乐作为世界饮料业两大巨头之一,100多年来与可口可乐上演了一场蔚为大观的两乐之战。

两乐之战的前期,也即上世纪80年代之前,百事可乐一直惨淡经营,由于其竞争手法不够高明,尤其是广告的竞争不得力,所以被可口可乐远远甩在后头。

然而经历了与可口可乐无数交锋之后,百事可乐终于明确了自己的定位,以“新生代的可乐”形象对可口可乐实施了侧翼攻击,从年轻人身上赢得了广大的市场。

如今,饮料市场份额的战略格局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

百事可乐的定位是具有其战略眼光的。

因为百事可乐配方、色泽、味道都与可口可乐相似,绝大多数消费者根本喝不出二者的区别,所以百事在质量上根本无法胜出,百事选择的挑战方式是在消费者定位上实施差异化。

百事可乐摒弃了不分男女老少“全面覆盖”的策略,而从年轻人入手,对可口实施了侧翼攻击。

并且通过广告,百事力图树立其“年轻、活泼、时代”的形象,而暗示可口的“老迈、落伍、过时”。

百事可乐完成了自己的定位后,开始研究年轻人的特点。

精心调查发现,年轻人现在最流行的东西是酷,而酷表达出来,就是独特的、新潮的、有内涵的、有风格创意的意思。

百事抓住了年轻人喜欢酷的心理特征,开始推出了一系列以年轻人认为最酷明星为形象代言人的广告。

在美国本土,1994年百事可乐500万美元聘请了流行乐坛巨星麦克尔?杰克逊做广告。

此举被誉为有史以来最大手笔的广告运动。

杰克逊果然不辱使命。

当他踏着如梦似狂的舞步,唱着百事广告主题曲出现在屏幕上时,年轻消费者的心无不为之震撼。

在中国大陆,继邀请张国荣和刘德华做其代言人之后,百事可乐又力邀郭富城、王菲、珍妮?杰克逊和瑞奇?马丁四大歌星做它的形象代表。

家电业“暴力竞争”谁之过?

家电业“暴力竞争”谁之过?

“ 每当节假日 家电厂商之间的竞争就 ,
这是一种 低成本的经营模式,能在短 示,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产品的同质 化太严 家电行业销售人 员 “ 打架”并不是一
这种模式下, C 重 , 乎 谈 不上 品牌 和研 发 。 3 几 会集中爆发,场面异常残 酷。 ”一位国美电 期内进行高速扩张。因为,
续上演当代商战的又一出好戏。 圈
2 资 摘I l 2 8 I 治文 O1 2 O
零 走 近 展 示 区时 , 们 不 是 抢 着 拉 客 ,便 是 派 驻 促 销 员 现 场销 售 , 售 企 业 只是 收 取 乎把大部分的资源和成本都投入 到了销售 他 隐晦地揭露对手产品的缺陷, 甚至攻击 对 租金,并从厂家销售额中提 取一定比例作 上,在之前就 主要表现为价格战,现在又 手 品牌 。 为 利润 。 表 现 为 暴 力 竞 争 。 上 述 国美 电 器 人 士 表 ”
价,让中国家电行业 “ 暴力竞争”的乱象以 间的不和谐关系。
然后再 下一 招百事 可乐是 “ 偷”的狠 惨烈的方式呈现在世人面前 小 令人震惊的是,这并非 “ 偶然出现的 本土渠道运营模式 : 悲剧温床? 此次悲剧事件的发生地点——安徽巢 超出了可口可乐的预想,偷鸡 不成反蚀 了 个别事件” 同类事情正在全国的各个家电 ,
场时便能立刻感受到 : 卖场就像一个菜市 也张贴着促销广告, 一片热闹景象。
到处充满促销员的声音, 狭窄的角落里 辽宁等全国多个 地方,总共发生了 5 0余起 场,
这 些 促 销 员,分 属 于 不 同的 厂 家,并 “ 死人绝对是偶然事件, 但这是恶性 竞争产生的结果。 ”格力电器副总裁望靖东 且被划在店面内同一销售区域。当消费者
事 实的真相 真的如 此吗?
这也将部分企业之间有违商业游戏法则以 刻会感受 到,发生在美的与格力员工之间 的恶性事件, 有一个潜在的悲剧 “ 温床” 。 市场经济机制下, 企业 之间的竞争不 那就是中国 3 C连锁零售企业目 前的运营模 因为, 本土的“ 苏宁电器们” , 相比百思买、 可避 免, 市场需要的是良性竞争,而非 式。 但

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的营销策略分析

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的营销策略分析

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的营销战略分析一、公司简介百事可乐公司简介百事可乐公司 Pepsi CO.,Inc. 美国最大的软性饮料公司之一。

资产总额约 151亿美元,居世界大企业第75位,职工26.6万人。

公司总部设在纽约市。

公司附属机构近百个,主要有百事可乐饮料公司、弗利托-莱公司(快餐馆)、啤咂餐馆(供应意大利式烘馅饼等)、北美运输公司和威尔逊体育用品公司等。

该公司子公司分布很广,国内涉及48个州,国外涉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可口可乐公司可口可乐公司(Coca-Cola Company)成立于1892年,总部设在美国乔亚州亚特兰大,是全球最大的饮料公司,拥有全球48%市场占有率以及全球前三大饮料的二项(可口可乐排名第一,百事可乐第二,低热量可口可乐第三),可口可乐在200个国家拥有160种饮料品牌,包括汽水、运动饮料、乳类饮品、果汁、茶和咖啡,亦是全球最大的果汁饮料经销商(包括Minute Maid品牌),在美国排名第一的可口可乐为其取得超过40%的市场占有率,而雪碧(Sprite)则是成长最快的饮料,其它品牌包括伯克(Barq)的root beer(沙士),水果国度(Fruitopia)以及大浪(Surge)。

二、公司市场环境分析百事可乐的国际营销现状与存在问题(一)国际市场营销环境1.经济环境:中国经济进二十年来的持续稳定发展,为饮料行业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国际机会,国民收入的不断增加,正为可乐营销市场打造了一块可口的蛋糕。

2.社会文化环境:互联网在中国日益普及,使得可乐饮料的推广及宣传中的网络营销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

3.自然地理环境:中国复杂的地理环境表明,可乐要进行更深度的营销必须要比在别的产品要更努力的来诠释。

满足人们在可乐地理差异化的需求。

4.政治法律环境: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极具包容性的社会。

在国内,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不仅有利于经济发展和人民币收入的增加,而其影响群众心理状况,导致市场需求的变化。

企业案例:可口可乐百年来最大的营销失误

企业案例:可口可乐百年来最大的营销失误

企业案例:可口可乐百年来最大的营销失误1985年4月23日,可口可乐的在纽约宣布更改其行销了99年的饮料配方,并由此陷入了商业史上无出其右的品牌忠诚漩涡。

口味测试出卖了可口可乐自从1886年亚特兰大药剂师约翰·潘伯顿发明了神奇的可口可乐配方以来,该品牌饮料在全球的开疆辟土可谓无往而不利,直到1975年百事可乐从达拉斯开始发起“口味挑战”。

在随后的几年中,百事怂恿越来越多的美国消费者参加未标明品牌的可乐饮料口味测试,并不断传播人们更喜欢口味偏甜的百事可乐的结论。

在一浪高过一浪的攻势中,百事宣扬青春、激情、冒险的品牌精神,声称其产品口味足以担当起挑战经典与传统的重任,并引发了美国年轻一代的共鸣。

口味挑战导致可口可乐的国内占有率稳中微降,而百事却在缓慢而顽强的增涨。

于是,可口可乐的第一位外国人首席执行----古巴人罗伯托·郭思达在1981年上任伊始便宣称:可口可乐已没有任何值得沾沾自喜的东西了,公司必须全面进入变革时代,其突破口便是数十年来神圣不可侵犯、但如今已不适应时代的饮料配方。

为此,1982年可口可乐开始实施代号为“堪萨斯计划”的划时代营销行动。

2000名调查员在十大城市调查顾客是否愿意接受一种全新的可乐。

其问题包括:如果可口可乐增加一种新成份,使它喝起来更柔和,你愿意吗?如果可口可乐将与百事可乐口味相仿,你会感到不安吗?你想试一试新饮料吗? 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0%--12%的顾客对新口味可口可乐表示不安,而且其中一半的人认为以后会适应新可口可乐。

在这一结论的鼓舞下,可口可乐技术部门在1984年终于拿出了全新口感的样品,新饮料采用了含糖量更高的谷物糖浆,更甜、汽泡更少,柔和且略带胶粘感。

在接下来的第一次口味测试中,品尝者对新可乐的满意度超过了百事可乐,调查人员认为,新配方可乐至少可以将市场占有率提升一个百分点,即增加2亿美元的销售额。

但更换百年配方毕竟是天大的事,为了万无一失,可口可乐又掏出400万美元进行了一次由13个城市的19.1万名消费者参加的口味大测试,在众多未标明品牌的饮料中,品尝者仍对新配方“感冒”,新可乐以61%比39%的压倒性大多数战胜旧可乐。

百事可乐营销渠道分析

百事可乐营销渠道分析

杀出一条 血路
怎样运作渠道
渠道分析
90年代初期
为了迅速打开市场,抢占制高点,初创 的上海百事果断采用直销模式。亍是, 一支庞大的百事销售队伍开始出现在上 海的大街小巷。 为了适应上海的不同地段级差地租这个新事 务,上海百事陆续从国外迚口了1500台散 装饮料机,这种集快捷、现场配置、冷冻、 一次性饮用诸多优点为一身的方式被上海市 民所接受。 对亍百事的总体市渠道战略格局,基本可以阐 述为: 一类战略市场做直营,精雕细凿 二类市场设立辅销所,作经销商的协销工作 三类市场迚行人员常态拜访管理,有潜力的做 常驻人员管理。
附 录
附 录
END 也 是
谢 谢
多种饮料分类 旗舰品牌包括百事可乐、七喜、美年 达、百事轻怡、百事清柠、极度和激 浪等碳酸饮料系列、纯品康纳、都乐 果汁系列、佳得乐和立顿即饮茶等
经销商、零售商
百事可乐销售贩卖 获得的利润
利润 构成
3 4
IMC
材料商
以最低的成本从材料商手中获取 成本
2010年 百事可乐2010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数据显示,百事可乐第二财季净收入为148.01亿美元, 同比增长40%,;二季实现净利润16.13亿美元,同比降低3%。可口可乐第三季度利润上 涨至20.6亿美元(2010-10-19 21:50:33)今年以来,其股票价格已上扬5.3%百事可乐公司曾 在10月7日公布其第三季度财报称实现每股利润1.22美元今年以来,百事可乐公司股票价 格已上扬9.4% 2011年 百事可乐公司(PepsiCo. Inc.)22日,第一季度利润年增26%至14.3亿美元,每股收益由72美 分增至89美分。第一季度销售年增13%至93.7亿美元。百事可乐预计2010财年不包括外 汇影响的每股收益将从3.71美元增长11%至13%。公司第二财季实现利润18.9亿美元,合每 股收益1.17美元,上年同期利润为16亿美元,合每股收益98美分。不包含并购费用与库存调 整,当季每股收益为1.21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1.10美元;收入为168.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 14%。 2012年 根据财报显示,百事公司第二财季实现利润14.9亿美元,合每股收益94美分;去年同期 利润为18.9亿美元,合每股收益1.17美元。除去收购相关支出、衍生品影响及其他特殊 项目,每股收益由1.21美元下降至1.12美元。百事公司当季收入减少了2.2%,至164.6亿 美元。剔除汇率波动、收购以及剥离等因素后的内生性收入增长了5%。销售量增长了 1%。2012年第二季度,百事公司毛利率由52.7%缩小至51.9%。百事第三季的运营利润率 为16.8%,略高于上年同期的16.5%。美国市场食品营收增长2.5%,至57.7亿美元,美国 市场饮料营收下滑7%,至55.3亿美元。

百事可乐大战可口可乐——《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百事可乐大战可口可乐——《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1、可乐的由来2、世界上第一瓶可口可乐于1886年诞生于美国,距今已有126年的历史。

这种神奇的饮料以它不可抗拒的魅力征服了全世界数以亿计的消费者,成为“世界饮料之王”,甚至享有“饮料日不落帝国”的赞誉。

3、但是,就在可口可乐如日中天之时,竟然有另外一家同样高举“可乐”大旗,敢于向其挑战的企业,它宣称要成为“全世界顾客最喜欢的公司”,并且在与可口可乐的交锋中越战越强,最终形成分庭抗礼之势,这就是百事可乐公司。

4、世界上第一瓶可口可乐诞生于1886年5、而第一瓶百事可乐却诞生于1898年,比可口可乐的问世晚了12年,它的味道同配方绝密的可口可乐相近,于是便借可口可乐之势取名为百事可乐。

6、由于可口可乐早在1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大力开拓市场,到这时早已声名远扬,控制了绝大部分碳酸饮料市场,在人们心目中形成了定势,一提起可乐,就非可口可乐莫属,百事可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一直不见起色,曾两度处于破产边缘,饮料市场仍然是可口可乐一统天下。

百事可乐为了生存,不惜将价格降至5美分/镑,是可口可乐价格的一半,以致于差不多每个美国人都知道“5分镍币可以多买1倍的百事可乐”的口头禅,百事可乐仍然未能摆脱困境。

7、百事可乐就像打不死的蟑螂小强一样,坚挺到了五十年代,在恩瑞克的主持下,百事可乐改变了原来的经营方式,进行了5方面的重大改革:第一:改良口味,使其好不逊色于可口可乐第二:重新设计玻璃瓶包装和公司的各种标识,并力求统一第三:重新策划广告,增加广告投入,提升企业形象。

第四:集中力量攻占可口可乐所忽视的市场,尤其是带回家饮用的市场。

第五:选定美国的25个州和境外的25个地区作为重点攻占目标,集中精力攻占市场据点。

8、1959年,美国展览会在莫斯科召开,肯特利用他与当时的美国副总统尼克松之间的特殊关系,要求尼克松“想办法让苏联领导人喝一杯百事可乐”。

尼克松显然同赫鲁晓夫通过气,于是在各国记者的镜头前,赫鲁晓夫手举百事可乐,露出一脸心满意足的表情。

印度“可乐事件”留下危机管理教训

印度“可乐事件”留下危机管理教训

----世界没有统一的危机管理模式【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8月22日文章】题:杀虫剂指控令可口可乐和百事受挫(作者阿梅莉亚?金特尔曼)本月当印度报纸在头版头条大幅刊登可口可乐和百事在印度生产的软饮料中杀虫剂含量超标的报道时,可口可乐和百事公司的管理人员并不着急,他们相信自己能处理这场危机。

反应迟缓但三个星期后,他们还在挣扎着赢回消费者的信心。

印度的多个邦依然禁止在某些领域这两家公司生产的软饮料,为推翻这些禁令而发起的司法斗争刚刚开始。

可口可乐和百事对杀虫剂事件作出的反应并不成功:它们低估了此次事件的影响,没料到它会迅速演变成一次全国性丑闻;也没料到当地政客会迅速利用印度环保组织公布的报道来攻击这两个强大的全球品牌。

此外,这两家公司也没有对杀虫剂事件迅速作出回应,以打消消费者的疑虑。

简而言之,作为全球最大的品牌之一,可口可乐和百事没有充分利用其优势(直接向消费者宣传产品的优点)来挽救此次杀虫剂风波带来的不利影响。

这场斗争为那些在发展中国家做生意的跨国公司留下了一个教训,尤其是在印度这种政治上对西方影响极为敏感的的国家。

措手不及从某些方面来说,可口可乐和百事对此次杀虫剂风波作出的第一反应是照搬风险管理教科书的条条框框。

当印度科学和环境中心宣布可口可乐和百事在印度生产的软饮料杀虫剂含量平均超出安全标准24倍以后,两家公司都立即意识到它们有麻烦了。

它们在印度和美国境内成立特别委员会,同时从司法和公关两个方面着手应付危机。

公司委任自己的实验室对产品进行检测,它们没有立即澄清消费者的疑虑而是选择等待测试结果出台。

这种处理方法很快招来相反的结果:它们的缄默令消费者更加怀疑产品的安全性,它们只顾忙着对印度科学和环境中心报告中的监测数据进行核实,而不重视赢回消费者的支持和信任。

专门为公司应付此类危机的美国利维克战略沟通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理查德?利维克说:“它们没有跟上形势,如今只能尽力追赶。

”可口可乐和百事公司的高层也承认,这是一场艰难的斗争。

关于可口可乐营销成功案例分析_可口可乐经典营销案例(2)

关于可口可乐营销成功案例分析_可口可乐经典营销案例(2)

关于可口可乐营销成功案例分析_可口可乐经典营销案例(2)可口可乐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就非常清楚地展示了可口可乐公司如何根据中国大陆的政策动向和进程适时灵活地安排设计其在中国市场的进军之路。

将本土化思考,本土化行动的思想战略应用于实践中。

二市场营销战略1市场竞争战略谈到可口可乐的竞争对手毫无疑问就是百事可乐公司了,我们经常在自己的消费过程中依据自己的喜好在两家公司之间做出选择。

可口可乐的经营理念可以用3A和3P来表述。

3A即是:让顾客“买得到,买得起,乐意买”。

从1995年起3A原则改成3P原则,即“无处不在(Pervasiveness)、物有所值(Priecetovalue)、首选品牌(Preferece)”3P比3A要更为主动。

而百事可乐则以百事可乐的进攻原则是:找到领先者强势中的弱点,攻击它们。

这种策略独出心裁,有效命中了青少年目标,因为对于糖果和可乐,孩子们只求数量,不求质量。

,百事可乐的标语是:“百事可乐——新一代的选择”,把目标锁定在年轻一代,它也成为百事可乐用来进攻“老龄化”可口可乐的主要策略。

然而,遗憾的是百事可乐并没有一直坚持这一策略。

当然,在战术上,语言、画面、音乐都可以按需要经常更换。

但是,战略绝对不能更换。

这也正是为什么百事可乐并始终没有超过可口可乐公司的主要原因之一。

单对双方针对中国市场的竞争来说,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是世界饮料行业内一对打不散的竞争对手。

为了争夺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他们彼此争斗,互不相让。

在中国市场上,可口可乐加快了本土化战略,近几年在春节期间的促销活动也越来越具有中国本土味。

在中国,可口可乐的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各地,为此百事可乐采取集中优势力量进攻深圳、广州、重庆、南京等南方城市的策略百事在音乐、体育、互联网等领域投入巨大的宣传费用以争抢市场。

然而,总的来看,百事的碳酸饮料虽然在部分市场超过了可口可乐,但在中国的整体销量仍不如可口可乐。

可口可乐的竞争战略可以如下表概括出可口可乐的优势(s)、劣势(w)、机会(O)和威胁(T) 下面建构一个有关可口可乐公司的SWOT矩阵,展示其可行的备选战略目前可口可乐公司是饮料业的市场领先者。

偷袭营销案例

偷袭营销案例

偷袭营销案例一个著名的偷袭营销案例是可口可乐在20世纪80年代对竞争对手百事可乐进行的一次成功偷袭营销。

当时,百事可乐在全球市场上的销量一直领先于可口可乐。

可口可乐决定采取一种大胆的营销策略,通过改变产品口味进行偷袭。

可口可乐在没有事先公告的情况下,将他们的配方改进,推出了新的产品 "新可口可乐"。

在新品推出之前,可口可乐在全球市场上进行了大规模的市场调查和产品测试。

他们发现,新可口可乐的口味更接近于百事可乐,而不同于传统的可口可乐。

通过调整口味,可口可乐试图吸引那些更喜欢百事可乐口味的消费者。

新可口可乐的推出引起了全球范围的轰动。

可口可乐的广告宣传策略采取了一种突破传统的模式,强调新可口可乐的独特口味和改变的创新。

他们利用大规模的电视广告、报纸广告以及其他推广手段,将新产品的信息传达给消费者。

这次偷袭营销战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新可口可乐成为了当时的热门话题。

无论是媒体还是消费者,都对这个改变感到兴奋和好奇。

尽管也有一部分人对新口味持保留态度,但这次偷袭营销战略让可口可乐成功地吸引了一部分原来忠实的百事可乐消费者。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可口可乐的销量并没有持续增长。

可口可乐最终意识到,这次偷袭营销战略可能已经犯了一个错误,即改变了他们自己品牌的核心特点和价值观。

于是,可口可乐决定恢复传统配方的饮料,并将其重新命名为 "可口可乐经典"。

这次重新回归传统口味的行动最终帮助可口可乐在市场上重新建立起强大的品牌形象。

这个偷袭营销案例告诉我们,偷袭营销策略可以在短期内吸引消费者,并引起媒体的关注。

然而,要长期成功地经营品牌,必须始终保持品牌的核心特点和价值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事在可口内鬼事件中的营销智慧
糖酒快讯 2009-05-05 15:04
新版食品资讯频道编辑推荐:
∙百事与可口印度市场上的营销策略分析
∙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在印度市场上的营销策略分析
∙百事与可口印度市场上的营销策略分析
∙可口可乐劲爆营销:你买百事饮料,得我免费赠送
∙可口可乐劲爆营销:你买百事饮料,得我免费赠送
∙可口可乐劲爆营销:你买百事饮料,得我免费赠送
∙查看更多关于“营销百事可口”的食品资讯>>
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是饮料界两大巨头。

作为竞争对手,两大可乐间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手段来打败对方,尽管现在这两大饮料巨头在世界上的地位仍我人能动摇,但两者在大家的心目中的地位却是此消彼长,不相上下。

这就更造成了两大巨头之间的竞争,但竞争讲究的是公平竞争,现在来看看冠以两大巨头的竞争案例。

事件回放:2006年7月5日,就在全世界的球迷都将目光聚焦在德国的时候,从美国传来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世界著名饮料巨头可口可乐的“内鬼”,企图将包括其新饮料样品在内的商业机密出卖给其主要竞争对手百事可乐。

但幸运的是百事可乐拒绝了这一不正当的交易,并将这一信息及时通报给了可口可乐,世界为两大可乐一片哗然之声。

对于可口可乐来说,这又是一个广告机会——再次告诉全世界,可口可乐是有“神秘配方”的,这个配方是可口可乐最值得骄傲的财富,是传奇,是经典也是一个世界品牌不可超越的“武林秘籍”,虽然谁也不知道究竟是真是假,但是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
1886年,美国亚特兰大市的药剂师约翰·潘伯顿将碳酸水、糖及其它原料混合在一起,无意之中创造了后来风靡全球的软饮料。

后来,一个叫做弗兰克·梅森·罗宾逊的人从这种新糖浆的两种原料,古柯(koca)和可乐(cola)果的名称上得到启发,为这种饮料命名。

为了字母书写的一致,他把kola的字母k改写成c,中间用连字符相连,这就是可口可乐(coca-cola)。

可口可乐能够长盛不衰,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它的神秘配方。

一个多世纪以来,尽管可口可乐公司对可口可乐配方的改进不下十次,但该公司始终谨慎地维护着配方的神话
地位及其神秘色彩。

可口可乐的原始配方只有单本留存于世,它被锁存在佐治亚信托公司的地下保险库中。

虽然后来由于各种原因,可口可乐曾公开过其大部分配方,但对其中最关键的不足1%的部分却始终守口如瓶。

今天,尽管可口可乐超过99%的原料,比如水、糖和各种添加物全部在分布于全球的各个生产地调配,但可口可乐原液仍由可口可乐公司总部提供。

就是这样的传说,使可口可乐成为品牌世界的美丽故事,也正是由于神秘配方,使得一个普通的产品风靡世界,包括这次所谓的“配方被盗”事件,无非给可口可乐做广告而已,换个角度思考,即使把配方给别的企业,可口可乐依然是可口可乐,依然不可动摇,即使有和可口可乐一样的配方,只要可口可乐说不是,“说不是就不是”,这就是品牌的魔力。

事情结束以后可口可乐是这样说的“我们的秘方保存完好,没有危险”再次用配方钓足了世界的胃口。

对于百事可乐,这次事件使企业的形象指数更加上涨。

说起品牌,百事可乐依然不是可口可乐的对手(可口可乐的品牌价值一直在500亿美圆以上,最高时达到近700亿美圆,百事可乐远远落后),但是2005年百事的市值表现却首次超越可口可乐。

百事可乐在向可口可乐逼近,尤其这次事件中表现出的风度和睿智更是分外出众,巧妙提升了企业的品牌形象,显示出了大家风范。

其实呢,即使百事可乐的配方和可口可乐一模一样,顾客的认知还是不同的,因为品牌的虚拟性决定了不同的社会认知。

于是有人说,这是可口可乐在演戏,目的在于用计“勾引”百事上当,把对手牵到违反法律的泥潭中去;也有人是说百事在演戏,以获得一个高姿态;但我说,这还可能是是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共同出演的一场戏,目的在于让全世界的人把注意力转移到“可乐”上来。

因为这是夏天,饮料销售的绝对好时机。

这是两家聪明的公司,所谓商业道德就是通过商业手段不断积累财富,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都做到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