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2016.1.22)
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第一章:走进大自然教学目标:1. 了解自然的美丽和神秘,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自然现象的能力。
3.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1. 引入自然的话题,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自然资源。
2. 进行户外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美丽。
3.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察心得和感受。
教学活动:1. 开场活动:展示大自然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自然的兴趣。
2. 户外观察活动: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观察周围的自然资源。
3.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自己的观察心得和感受,分享给其他同学。
教学评价:1. 观察记录:学生记录自己的观察心得,评估对自然的理解和感受。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度和分享的质量。
第二章:探索物质世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物质世界的探索兴趣。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物质特性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引入物质世界的话题,引导学生观察常见的物质。
2. 进行物质特性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物质的变化。
3.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实验观察和结论。
教学活动:1. 开场活动:展示物质变化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物质世界的兴趣。
2. 实验活动:让学生参与物质特性实验,观察物质的变化。
3.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自己的实验观察和结论,分享给其他同学。
教学评价:1. 实验记录:学生记录自己的实验观察和结论,评估对物质特性的理解和认识。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度和分享的质量。
第三章:生活中的科学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科学的关注和探索兴趣。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生活现象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引入生活中的科学话题,引导学生观察常见的生活现象。
2. 进行生活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活中的科学原理。
3.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实验观察和结论。
教学活动:1. 开场活动:展示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引发学生对生活科学的兴趣。
人教版PEP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PEP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人体第一课时:我的身体- 教学目标:- 研究并掌握身体的一些基本部位的名称,如头、手、脚等。
- 能够正确使用身体部位的名称描述自己的动作和感觉。
- 教学准备:- 教材:学生用书、教师用书。
- 教具:图片,实物模型。
- 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介绍本节课的研究内容。
- 通过展示图片和实物模型,引导学生认识和研究头、手、脚等基本身体部位的名称。
- 让学生自己触摸不同的身体部位,并描述自己感觉到的动作和感觉。
- 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询问和回答关于身体部位的问题。
- 结束本节课,复所学内容,并布置作业。
- 教学延伸:- 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手指触摸并指出他人的不同身体部位。
- 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学生使用正确的身体部位名称来描述自己的动作和感觉。
第二课时:感官- 教学目标:- 研究并了解五种感官,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
- 能够辨别和描述不同感官的作用和特点。
- 教学准备:- 教材:学生用书、教师用书。
- 教具:图片,实物示例。
- 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介绍本节课的研究内容。
- 通过展示图片和实物示例,引导学生了解和感知不同的感官,例如看到美丽的风景、听到悦耳的音乐、闻到香喷喷的花香等。
- 分别向学生展示各种感官的实物示例(如眼镜、耳机、花等),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感官的作用和特点。
- 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描述和猜测不同感官的作用。
- 结束本节课,复所学内容,并布置作业。
- 教学延伸:- 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留心和感知各种感官的作用,例如倾听自然的声音、品味不同口味的食物等。
...(继续编写其他单元的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完整
新人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完
整
第一课:观察动植物
教学目标
- 了解动植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 学会观察、比较不同动植物的特点
-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类思维
教学内容
1. 动植物的基本特征
- 动物:有机体结构、运动能力
- 植物:有机体结构、光合作用
2. 动植物的分类
- 动物: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
- 植物:种子植物、无种子植物
3. 动植物的观察
- 观察不同动物的外形、行为特点
- 观察不同植物的叶子、花朵等特征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展示动植物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观察的愿望
2. 讲解:向学生介绍动植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让他们了解不同动植物的特点
3. 观察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动植物的观察实验,让他们亲自观察、比较不同动植物的特征
4. 归纳总结: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归纳总结动植物的分类规律、特征等
5. 练检测:布置相关的练题,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6. 课堂小结:复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教学资源
- 动植物图片
- 观察实验材料(不同动植物样本、放大镜等)
- 练题
教学评价
- 观察实验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类思维表现
- 练题的正确率和问题解答情况
教学延伸
-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观察身边的动植物,并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 带领学生参观动植物园,进一步拓展他们对动植物的了解。
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学年科学四年级上册教科版
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学年科学四年级上册教科版科学是一门让孩子们以探索自然为基础的学科,它培养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思维能力。
在《小学科学全册》这本教材中,四年级上册涵盖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和实践活动,以帮助学生们建立对科学的基本认知和实验技能。
本文将围绕着《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学年科学四年级上册教科版》,介绍几个具体内容,并提供相关教案和教学活动。
第一课:生活中的力这一课程旨在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的力,并通过实际观察和实验了解力的作用。
教案如下:1. 导入:呈现一系列运动中的现象,如石头滚下山坡,水龙头喷水等。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有什么力量在起作用?2. 概念解释:通过图片和文字解释力的概念,并给出例子,如重力、推力和拉力。
3. 实验活动:设计一个实验,比较不同重物下落的速度,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
教师提供实验材料和步骤指导。
4. 总结: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力的特点和作用。
让学生自己找到身边生活中的力的例子,并进行归纳。
第二课:光线的传播这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光线的传播方式,并通过实践活动体验光的传播。
教案如下:1. 导入:播放一段关于光线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然后提问:你见过光吗?它是怎样传播的?2. 知识讲解:通过图片和文字解释光的传播方式,如直线传播、直线反射和折射。
3. 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一次实践活动,使用镜子进行光线的反射实验。
学生观察光线的传播路径,并记录下实验结果。
4. 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一些问题,如为什么我们能看见自己的影子?为什么太阳光会被云层遮挡?第三课:植物的种子这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认识植物的种子,了解种子的结构和发芽过程。
教案如下:1. 导入:播放一段关于植物的种子的视频,让学生对种子有一个初步了解。
2. 知识讲解:通过图片和文字解释种子的结构和功能。
引导学生了解种子的外层、种子壳、种子芽等部分。
3. 观察实验:提供几种常见植物的种子,让学生观察种子的形状、大小和颜色。
四年级上科学教案全册
四年级上科学教案全册一、第一章:物质的世界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物质的定义和分类。
(2)培养学生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 教学内容(1)物质的概念:物质是构成世界的基本实体。
(2)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
(3)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物质的变化。
3. 教学活动(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定义。
(2)新课讲解:讲解物质的分类、性质和变化。
(3)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物质的变化。
二、第二章:地球与宇宙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地球的位置和特点。
(2)培养学生对宇宙的认知和探索欲望。
2. 教学内容(1)地球的位置: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2)地球的特点:地球的形状、气候、资源等。
(3)宇宙的认知:恒星、行星、星系等。
3. 教学活动(1)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地球的位置。
(2)新课讲解:讲解地球的特点和宇宙的认知。
(3)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观测,了解宇宙中的基本单位。
三、第三章:生物与环境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培养学生关爱环境、保护生物的意识。
2. 教学内容(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2)生态环境的保护: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生物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3. 教学活动(1)导入: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新课讲解:讲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生物多样性。
(3)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调查,了解周边生态环境状况。
四、第四章:人体的奥秘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
2. 教学内容(1)人体的基本结构: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2)人体的主要功能:运动、呼吸、消化、循环等。
(3)人体的健康与保健:健康生活方式、预防疾病。
3. 教学活动(1)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一部分)第一章:认识科学实验教学目标:1. 了解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学会使用简单的科学仪器和工具。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1. 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2. 注意事项:安全操作、正确使用仪器、保持实验环境的整洁。
3. 简单仪器和工具的使用:放大镜、显微镜、温度计、天平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做出假设。
2. 示范设计实验,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3.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
4. 讲解注意事项,并进行安全操作演练。
5. 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仪器和工具,并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是否规范。
2. 评估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结论是否合理。
第二章:探索自然界的规律教学目标:1. 了解自然界的规律,如四季变化、白天黑夜的交替等。
2. 学会观察和记录自然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四季变化的规律:春天的植物生长、夏天的炎热天气、秋天的落叶、冬天的寒冷。
2. 白天黑夜的交替: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3. 其他自然现象:雨雪的交替、鸟类的迁徙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现象,并提出问题。
2. 讲解自然界的规律,并解释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3. 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和记录自然现象的实践活动。
4.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自然现象的意义和影响。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记录是否准确。
2. 评估学生对自然界规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第三章:水的特性和运用教学目标:1. 了解水的特性和运用,如水的溶解性、蒸发、沸腾等。
2. 学会进行水的实验操作和观察。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内容:1. 水的溶解性:溶解其他物质的能力。
2. 蒸发:水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3. 沸腾:水从液态变为气态的快速过程。
4. 水的运用:清洁、灌溉、发电等。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第一单元:活动与健康第一课时:学会观察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惯;- 能够正确使用常见的观察器材。
教学重点:- 学会仔细观察,发现身边的事物;- 研究使用常见的观察器材,如显微镜、放大镜等。
教学准备:- 观察器材:显微镜、放大镜;- 相关实物:昆虫标本、植物标本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发学生对观察的兴趣。
2. 介绍观察的意义和方法,鼓励学生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
3. 示范使用显微镜和放大镜进行观察,让学生亲自尝试。
4. 提供昆虫标本和植物标本,让学生观察并记录自己的发现。
5. 结束本节课,总结研究内容。
教学延伸:- 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寻找不同的观察器材,如放大镜、望远镜等,并观察周围的事物,记录自己的发现。
第二单元:物质与能量第一课时:认识物质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辨认常见的物质;- 掌握物质的分类方法。
教学重点:- 学会正确辨认常见的物质;- 了解物质的分类方法。
教学准备:- 物质样本:水、纸张、铁钉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发学生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物质样本的特征。
3. 提问学生,根据特征将物质进行分类。
4. 给出物质分类的基本规则,让学生进行分类练。
5. 总结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展示学生正确分类的例子。
教学延伸:- 实地考察:带领学生走进实验室或厨房,观察更多的物质样本,并鼓励学生进行分类实践。
...第六单元:夏季与冬季...。
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一、第一章:物质与材料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物质的定义和分类。
让学生认识常见的材料,如塑料、金属、纸张等。
让学生学会使用实验工具进行简单的物质性质实验。
1.2 教学内容物质的定义和分类。
常见材料的特性。
实验工具的使用和物质性质实验。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实验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通过实物展示和实验,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第二章:力的作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力的定义和作用。
让学生认识常见的力量作用现象,如拉力、压力等。
让学生学会使用简单的实验工具进行力的实验。
2.2 教学内容力的定义和作用。
常见的力量作用现象。
实验工具的使用和力的实验。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实验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通过实物展示和实验,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三、第三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让学生认识常见的声音传播现象,如回声、隔墙有耳等。
让学生学会进行简单的声音实验。
3.2 教学内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常见的声音传播现象。
实验工具的使用和声音实验。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实验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通过实物展示和实验,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四、第四章:简单机械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简单机械的定义和作用。
让学生认识常见的简单机械,如杠杆、滑轮等。
让学生学会使用简单机械进行实际操作。
4.2 教学内容简单机械的定义和作用。
常见的简单机械类型和特点。
简单机械的实际操作。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实验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通过实物展示和实验,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五、第五章:地球与宇宙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和位置。
让学生认识宇宙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让学生学会观察和描述天体现象。
5.2 教学内容地球的基本特征和位置。
宇宙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天体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5.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观察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学期全册科学教案人教版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学期全册科学教案人教版科学教案:小学四年级上学期全册科学教案【教案一】任务名称:探究太阳的直射和斜射辐射对气温的影响教案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太阳的直射和斜射辐射对气温的影响。
2. 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 彩色图片展示太阳的直射和斜射辐射。
2. 温度计和测量器具。
3. 温度记录表。
教学过程:引入:1. 展示彩色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太阳的直射和斜射辐射。
2. 提问学生:你们觉得太阳的直射和斜射辐射有什么区别?对温度有影响吗?实践活动:1. 分组实验,每组选择一个阳光充足的地方。
2. 测量在直射辐射下的温度和在斜射辐射下的温度,并记录数据。
3. 小组讨论并总结观察结果。
4.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结果,明确直射辐射对温度的影响较大。
拓展活动:1. 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自由探究:太阳直射和斜射在不同时间对温度的变化有何影响?2. 各小组讨论并展示实验结果。
3. 教师总结学生观察和探究的结果,引导学生认识到太阳的直射和斜射辐射影响气温的变化。
【教案二】任务名称:了解动植物的生长过程教案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动植物的生长过程。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爱护生物的意识。
教学准备:1. 有关动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和视频。
2. 植物种子和土壤。
3. 动物幼崽的图片和视频。
教学过程:引入:1. 展示动植物的生长过程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
2. 提问学生:你们觉得动植物是如何生长的?有什么特点?实践活动:1. 学生观察并剖开一个植物种子,认识其构造。
2. 将植物种子种植在土壤中,每天观察并记录其生长情况。
3. 学生观察和研究动物幼崽生长的过程,通过图片和视频进行了解和讨论。
4.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动植物的生长过程,并与学生共同制定保护生物的措施。
拓展活动:1. 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野外考察,观察不同类型的动植物生长环境和其生长的过程。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详细内容如下:1. 植物的生长与变化:种子的结构、种子发芽、植物的生长、开花与结果。
2. 动物的行为与适应:动物的运动、动物的食物、动物的适应、动物的保护色与拟态。
3. 地表形态的变迁:地球的内部力量、地表的外力作用、地形与地貌、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4. 光与影的世界:光与影的关系、光的传播、镜子与反射、透镜与折射。
5. 电与磁的奥秘:电的产生、电路的组成、磁的性质、电与磁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认识种子、开花与结果等基本概念。
2. 使学生了解动物的行为与适应,提高对动物生活习性的认识。
3. 帮助学生认识地表形态的变迁,了解地球内外力对地形地貌的影响。
4. 让学生掌握光与影、电与磁的基本知识,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5.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行为与适应、光与影的关系、电与磁的应用。
2. 教学重点:种子发芽、植物的开花与结果、动物的运动与适应、地表形态的变迁、光的传播、电路的组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种子、动物模型、地形地貌模型、镜子、透镜、电路元件等。
2. 学具:显微镜、放大镜、画笔、颜料、纸张、手工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动物的行为、地表形态等,引出本册教材的学习内容。
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讲解种子发芽、植物的生长、动物的行为、光与影、电与磁等知识点。
3. 随堂练习: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植物的生长与变化: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2. 动物的行为与适应:运动→食物→适应→保护色与拟态3. 地表形态的变迁:地球内部力量→地表外力作用→地形地貌→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4. 光与影的世界:光→影→镜子→透镜5. 电与磁的奥秘:电→磁→电路→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一颗种子的结构,描述其组成部分。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我们的地球第1课:我们生活的地球第2课:地球上的水第3课:土壤的世界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球,认识地球上的水、土壤等资源。
2. 教学难点:理解地球上的水、土壤等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其作用。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上的水、土壤等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实验法: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水、土壤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科学思维。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材、课件、实验器材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实验器材等。
六、教学过程:第1课:我们生活的地球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我们生活的地球。
2. 新课导入:介绍地球的基本情况,如大小、形状、人口等。
3. 教学互动:学生分享对地球的了解,教师点评并补充。
4. 课堂小结:强调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需要爱护。
第2课:地球上的水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上的水体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
2. 新课导入:介绍水在地球上的分布、形态及其作用。
3. 教学互动:学生分享对水资源的了解,教师点评并补充。
4. 课堂小结:强调水资源的重要性,呼吁节约用水。
第3课:土壤的世界1. 导入:通过展示土壤样本,引导学生关注土壤资源。
2. 新课导入:介绍土壤的组成、特性及其作用。
3. 教学互动:学生分享对土壤资源的了解,教师点评并补充。
4. 课堂小结:强调土壤资源的重要性,倡导保护土壤。
七、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地球、水资源、土壤资源的基本了解。
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优秀6篇)
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优秀6篇)《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能交流收集到的植物资料按问题进行讨论。
2.引导学生观察叶的蒸腾实验。
3.能概括植物的共同特点。
教学重点:做植物蒸腾实验,能解释实验中的现象,了解叶的蒸腾作用。
教学难点:概括植物的共同特点。
教学准备:一盆植物。
一个透明的大塑料袋。
教师为学生准备一些如少儿植物图册一类的书,课前通知学生带这类书。
教学过程:一、引入:师:“上节课前大家收集了我们身边各种各样的植物,以及植物的有关资料,让我们这节课继续研究植物。
”二、探究内容:1. 交流。
(1)汇集学生带来的各种植物、植物书、有关植物的资料,把学生所说的各种植物的名称一一列在黑板上。
(2)把有关书籍分配到各小组供学生研究和查阅。
2. 分组活动。
(1)阅读教材中所列的凤仙花的五个特征。
(2)分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方面观察植物和查阅资料,回答:生长发育过程(注意引导学生要涉及植物的变化,植物有生长的阶段,也有死亡的阶段)。
繁殖后代。
身体构造。
生长环境。
运动与反应。
(注意要求学生列举与凤仙花相同和不同的植物,达到了解植物多样性和具有共同特点目的。
)3. 了解叶的蒸腾作用。
(1)做实验,解释实验中的现象。
(2)“别的植物也是这样吗?”——推广到所有的植物。
(3)说说植物的蒸腾作用对气候、对其他生物和对人有什么作用。
4. 讨论逼供内写出植物的共同特点。
(1)师:“你能说说形形色色的植物有哪些共同特点吗?”(2)师:“在观察和了解了许多植物之后,我们知道植物的共同特点了吗?请你写写植物的共同特点。
”三、全课总结。
四、课外拓展:你能寻找出动物和植物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吗?《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篇二1、出示鸽子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
教师引导:在鸟类中,鸽子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常常被人们看作是和平的象征,又是蓝天信使,能够为人们送信。
今天我们要来探究的是鸽子羽毛的特点。
2、出示课本第9页上面鸽子的羽毛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鸽子的羽毛,并读一读有关鸽子的羽毛资料介绍。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优秀4篇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优秀4篇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能够完成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性能的对比实验,知道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2.能够设计并完成物体颜色对吸热和散热性能影响的实验,知道深色的物体比浅色的物体吸热和散热快。
3.能用物体吸热、散热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是认识到不同物质、同质不同色的物质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2.教学难点是做好水和油吸热、散热性能的对比实验。
【教学准备】油、水、烧杯、温度计、酒精灯、火柴、石棉网、三脚架、彩色笔或墨汁等。
【学案】《4吸热和散热》学案一。
我看书:看书,熟悉课的内容。
二。
我思考:思考书中提出的问题。
三。
我能做:1.找两个同样大小的鞋盒,在鞋盒的一侧挖一个小圆孔,再剪同样大小的一个纸板和一个金属板,如书24页图示,准备实验用。
2.观察自家冰箱后的散热板的颜色,想一想为什么是黑色的?3.你注意过住沙漠地区人的服装有什么特色吗?什么会这样?四。
我总结:通过探究性学习,我知道了:五。
我提问:我经过思考,还不懂的问题有:【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完成油和水这两种不同物体的吸热和散热性能的对比实验,知道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2.能够做实验记录,并画出油和水这两种不同物体的吸热和散热曲线图。
【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1.谈话:前面我们学习了热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的传递方式,知道冷热变化会导致物体形状和体积发生变化。
2.今天我们来研究不同物体的吸热和散热现象,好吗?(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出示问题也是导入的一个方法,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对热的现象和有关问题有了一些了解。
)二。
学习新课(一)研究水和油的吸热和散热性能1.质疑:我们都知道,给物体加热,物体的温度会升高;停止加热,物体的温度会降低。
那么,如果我们同时给相同重量的水和油加相同的热,它们温度升高的速度会一样吗?如果同时停止加热,它们的降温速度会一样吗?2.学生预测。
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教案第一课:鸟的觅食法课时目标:通过学习鸟类的觅食法,让学生了解鸟类的生活习性,并能够观察鸟类的觅食行为。
教学重点:了解鸟类的觅食法。
教学难点:观察鸟类的觅食行为,总结鸟类的觅食法。
教学准备:图片、PPT、小饼干、鸟类觅食模型。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 (5分钟)教师用PPT或图片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提问:大家还记得我们上节课学的是什么吗?(学生回答)对!我们学习了植物的繁殖方式。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什么呢?(学生回答)很好!我们要学习鸟的觅食法。
Step 2 学习新知 (15分钟)1. 教师出示一张鸟类觅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鸟的动作和所觅食的对象,让学生描述鸟类的觅食方式。
2. 教师出示一些不同种类的鸟的图片,让学生观察鸟类的嘴型和脚型,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嘴型和脚型与觅食方式之间的关系。
3. 教师出示一些不同形状的鸟巢图片,让学生猜测不同形状的鸟巢适用于觅食哪种食物,激发学生的思维。
Step 3 实践探究 (30分钟)1. 教师将准备好的小饼干撒在教室地板上,并放置一个高处,让学生模拟鸟类觅食。
2.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安排一个学生担任观察员,观察其他小组学生的觅食行为。
3. 观察员记录下学生觅食时的动作和选择食物的方式,并总结不同小组学生的觅食行为。
Step 4 总结归纳 (10分钟)1. 观察员向全班汇报观察结果,展示图片和记录表。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不同种类的鸟类觅食方式,以及不同形状的鸟巢的意义。
3. 教师出示鸟类觅食的模型,让学生观察和比较,进一步理解鸟类觅食方式。
Step 5 拓展延伸 (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鸟类图片,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尝试分析它们的觅食方式,并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观察。
Step 6 小结复习 (5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梳理所学知识点和方法,并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教案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掌握四年级上册科学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其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教案1. 单元一:观察与发现主题一:各种各样的植物教学目标:让学生观察植物的形态、颜色、气味等方面的特征,了解植物的多样性。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观察结果。
教学准备:植物样本、放大镜、笔记本等。
教学评价:检查学生的观察记录,评估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记录水平。
主题二:土壤的秘密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土壤的组成、类型以及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类型的土壤,观察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教学准备:不同类型土壤样本、植物样本、放大镜、笔记本等。
教学评价:检查学生的实验结果,评估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能力。
主题三:水和空气的研究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水和空气的性质,探究水和空气对物体沉浮的影响。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探究水和空气对物体沉浮的影响,记录实验结果。
教学准备:水、空气、各种形状的物品、记录表等。
教学评价:检查学生的实验记录,评估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探究精神。
2. 单元二:运动和力主题一:弹力与反冲力的研究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弹力与反冲力的作用,探究弹性物体和塑性物体在运动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探究弹性物体和塑性物体在运动中的作用,记录实验结果。
教学准备:橡皮筋、气球、小车等弹性物体和塑性物体、实验记录表等。
教学评价:检查学生的实验记录,评估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探究精神。
主题二:摩擦力的研究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摩擦力的作用,探究不同材料之间的摩擦力。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探究不同材料之间的摩擦力,记录实验结果。
教学准备:不同材料(如毛巾、塑料、玻璃等)表面、小木块等物品、实验记录表等。
教学评价:检查学生的实验记录,评估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能力。
主题三:重力研究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重力的作用,探究重力和质量的关系。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优秀4篇)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优秀4篇)《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摩擦力,知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这就是摩擦力。
2.明白物体在液体或空气中运动时,也会产生摩擦力,这种摩擦力是一种阻力。
3.学会测量摩擦力的大小,并且通过实验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4.通过实验研究如何减小液体的阻力。
5.懂得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都存在摩擦力,了解生活中增加摩擦力和减小摩擦力的现象。
【教学重点】1.了解什么是摩擦力,学会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2.通过实验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以及研究如何减小液体的阻力。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并研究如何减小液体的阻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本插图、弹簧测力计、木块、有关实验的材料、学生活动手册上的实验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活动一:认识摩擦力1.出示工人推箱子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想一想这些工人推箱子吃力吗?为什么非常吃力?工人推箱子非常吃力,一方面是箱子的重量,另一方面是箱子和地面有摩擦力。
2.除了箱子与地面之间存在摩擦之外,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存在摩擦现象呢?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生活中存在的摩擦现象,并说一说是什么和什么之间产生了摩擦。
3.出示课本29页上面的几幅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说一说这些图中什么和什么物体之间存在摩擦现象?预设:图1,小女孩的身体和滑梯之间存在摩擦。
图2,箱子和地面存在摩擦。
图3,运动员的身体和水之间存在摩擦。
图4,气球和空气之间存在摩擦。
4.出示课本29页下面的一段文字。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这种力叫作摩擦力。
物体在液体或空气中运动时,也会产生摩擦力,这种摩擦力是一种阻力。
5.学生仔细读一读这段文字,了解什么是摩擦力,摩擦力是怎样产生的?活动二:测量摩擦力1.摩擦力是一种力,力有大小,那么我们怎样去测量摩擦力的大小呢?这就需要用到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我们可以使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自然界中常见的动植物特征,能举例说明其适应环境的特点。
(2)学习使用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进行科学探究。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观察和思考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了解动植物的生活环境。
(2)学会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树立环保意识,关爱动植物。
二、教学内容第1课:我们身边的科学1. 认识科学实验器材,了解实验基本操作。
2. 学习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第2课:植物的生长1.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学会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
2. 学习植物的适应环境特点,举例说明。
第3课:动物的适应1. 了解动物的适应环境特点,学会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
2. 学习动物的保护自己,提高生存能力的方法。
第4课:我们的地球1. 了解地球的基本面貌,学会观察地球的自然现象。
2. 学习保护地球,关爱环境的方法。
第5课:天气与气候1. 了解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学会观察天气变化。
2. 学习气候变化对生活的影响,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了解动植物的适应环境特点。
(2)学会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进行科学探究。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观察和思考能力。
2. 教学难点:(1)动植物适应环境的具体实例分析。
(2)科学探究方法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以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形式进行学习。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3.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表现。
4. 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内容第6课:人体的奥秘1. 了解人体基本结构,学会观察人体各个系统。
2. 学习人体生理功能,探究人体奥秘。
第7课:物质的性质1. 学习物质的三大属性:固态、液态、气态。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镇学区2015至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四年级科学教学设计教者:镇学区集体备课组镇学区小学科学集体备课组成员名单组长:成员:备课要求:1.组长每周四组织备课组成员,对下周所备教案进行讨论修改,定稿后于本周五将教案下传各校。
2各校教导处将教案打印下发上课教师,学校教研组必须督促教师对教案进行再次修改后,经学校教导处或教研组审批后,方可进行课堂教学。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计划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镇学区小学中心教研组科学集体备课组第一单元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镇学区中心教研组科学集体备课组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镇学区中心教研组科学集体备课组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镇学区中心教研组科学集体备课组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镇学区中心教研组科学集体备课组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镇学区中心教研组科学集体备课组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镇学区中心教研组科学集体备课组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镇学区中心教研组科学集体备课组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镇学区小学中心教研组科学集体备课组第二单元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镇学区中心教研组科学集体备课组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镇学区中心教研组科学集体备课组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镇学区中心教研组科学集体备课组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镇学区中心教研组科学集体备课组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镇学区中心教研组科学集体备课组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镇学区中心教研组科学集体备课组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镇学区中心教研组科学集体备课组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镇学区小学中心教研组科学集体备课组第三单元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镇学区中心教研组科学集体备课组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镇学区中心教研组科学集体备课组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镇学区中心教研组科学集体备课组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镇学区中心教研组科学集体备课组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镇学区中心教研组科学集体备课组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镇学区中心教研组科学集体备课组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镇学区中心教研组科学集体备课组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镇学区小学中心教研组科学集体备课组第四单元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镇学区中心教研组科学集体备课组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镇学区中心教研组科学集体备课组。
教科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全册教案
(一)科学概念:
1.初步感知可以从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现象来描述天气。 2.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过程与方法: 教 (二)过程与方法: 学 1.能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目 2.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学会用简单的词句把它记录下来。 标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全册教案
⒌降水量的测定
(一)科学概念:
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初步了解雨量器的结构原理,会使用 教
区分降雨强度的雨量分级表。
(二)过程与方法: 学
1、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并学会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
2、经历一次收集和测量降水量的模拟过程。 目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保持对天气现象观测的浓厚兴趣,培养认真仔细的观察习惯,能在课后持 标
教学反思
导入:
我们每天都会感受到不同的天气,想了解它的科学道理?这节课我
们就来共同关注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有关天气的一些问题。(板
书:我们关心天气)
一、认识天气现象
1.课件出示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这是一幅中央气象台的天气 预报图,图中显示了哪些天气现象?(多云、晴、小雨……)
2.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粘贴相应的天气符号并写上名称。
2.制作天气日历 可以由每个小组完成一个天气日历带领学生到户外观察天气。因为,从这一次开始,学生 将持续一个月的天气观察,并在观察的过程中对天气情况进行判 断。此时的学生对天气现象的观察能力还不强,教师应重点对在什 么地方测量气温最合适,如何判断天空中的云是多云、阴天等方法 和学生们进行交流,并作初步的指导。 回到教室后,教师将“天气日历”贴在黑板上。提问学生:哪 一张天气符号最能反映今天的云量?各小组举起前面画好的相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科学教案小学教科版(上册)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第一单元植物的身体单元分析:本单元主要是研究植物各种器官的作用,使学生感受植物世界的丰富多彩。
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常见植物的基础上,对植物的各部分进行细致的研究。
再加上学生对植物比较熟悉,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所以进行本单元的科学探究并不困难。
本单元在整套教科书的总体编排上还体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学习本单元,能为后续研究植物与土壤的关系、植物与环境的关系、植物的一生、植物的繁殖等问题打下探究技能与知识的铺垫。
本单元课与课之间也有紧密联系。
《植物的身体》是本单元的第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植物的六大器官,感受植物的多样性;后面几课通过细致观察、对比实验等方法对植物各个器官的作用进行了详细研究。
本单元从整体上遵循了一般到特殊、由整体到部分的认识事物的规律。
课时安排:5课时第一单元、植物的身体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植物体(限于种子植物中的被子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的。
2.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交流活动,让学生知道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的。
教学难点:学生正确的分析、总结植物的组成部分。
第1课:观察辣椒植株教学准备:课件、辣椒的挂图、辣椒的分解图片(自制)、可供学生阅读有关植物的图书(如:《十万个为什么》)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谈话:今天我想请各位同学当个画家,请给你在课前观察的植物画个像。
(学生画画)2.展示学生作品:问:你画的是什么植物?你都画出了这棵植物的哪些部分?你认为一棵完整的植物要由几部分组成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进行下面的研究活动。
师板书:8、植物的身体二、学习新课1.研究植物的组成⑴讲述: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棵植物图片。
(出示挂图)这是一棵完整的植物,它由几部分组成呢?你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学生讨论研究的方法:看图、查阅资料、上网、问别人等等)指出:你们可以自由结成研究小组,在讲台上我给大家准备了一些有关植物的书籍,你们可以查看,找出答案。
⑵学生分组,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研究,寻找答案。
(注: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找到答案。
一定要给与学生充分讨论、观察、交流、思考的时间,让同组的每一个学生达到共识。
同时让各组同学思考:用什么方式向其他同学介绍植物的组成部分。
比如用表演的形式、用画画的形式等等。
)⑶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汇报研究结果:(在汇报之前,要提醒学生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
如果有什么不懂的或没有听明白的问题,可以向发言同学进行提问,让他帮你解答。
)问:我这有一些辣椒各部分的图片,你能拼成完整的植物吗?(学生拼图,进一步认识植物的组成)⑷谈话:刚才我们观察了辣椒,现在我请大家再来看几幅图。
(用实物投影机出示课本插图)问:你知道这是什么植物?请你们小组继续研究这些植物的身体是由几部分组成的,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师引导学生继续研究,通过分析其他植物的组成,进而得出植物都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
(5)小结:通过我们的研究发现: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构成了植物的“身体”。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
师板书: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构成了植物的“身体”(6)问:是不是所有的植物都是由这六部分组成的?你有办法来解决这道题吗?请你快速找出这道题的答案。
(学生继续分组查阅图书资料,寻找答案。
)学生汇报答案。
讲述:由此可见,在植物世界中,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组成的。
有的植物没有根、茎,或者不开花、不结果(如藻类植物海带、紫菜、海白菜、裙带菜等),所以在实际生活中要学会注意观察周围的一切事物。
三、总结评论通过我们今天的探讨,你有哪些收获?你感觉自己表现如何?四、教学后记:书中呈现的很多植物学生没有见过,如果课前让学生去搜集一些这样的植物,教学效果会更好。
2、植物的根教学目标:1.能用简单的工具对植物的根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能利用简单器具做根吸水的对比实验。
2.体验到合作与交流的快乐;意识到搞科学研究必须要有严谨、认真的态度。
3.知道根有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
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根有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按”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程序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准备:带根的植物(根要多些)及相关的工具(小量筒、盛有水的水槽、棉花、橡皮泥、植物油、胶头滴管等。
)教学过程:一、汇报交流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去观察各种植物的根,你们观察了吗?有什么发现?并且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生答自己的发现。
二、设置疑问,大胆猜测师:同学们课前观察的真不错,发现了这么多根的秘密,可是,听了同学们的汇报,老师有一个问题搞不懂了,同学们观察了很多植物,它们都有根,植物为什么要长根呢?根对于植物有什么作用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9课:植物的根。
教师随机板书。
师出示在课文《高梁情》里也看过对高梁根的描述:高梁的根像鹰爪一样,它们强有力地抓住土地,仿佛擒拿一个庞大的活物,等到暴风雨来临时,高梁就能稳稳的站在土地上。
(生可能会答:1、我认为植物的根能使植物很牢固的生长在土地上。
2、如果植物没有根,我们就能很轻松的把地上的草、庄稼、小树拔出来,大风也会把它们吹倒,甚至吹跑。
)师:看来,植物的根确实能使植物更牢固的生长在土地上。
板书: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师:植物的根除了固定这个作用,还有其它作用吗?它有没有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我们来做一个实验。
三、设计实验、验证猜想活动一:引导学生设计“根有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的实验师:课前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各种实验用品,现在同学们各小组先讨论一下,这个实验该怎么做,讨论出一个最佳方案后,再进行实验。
(各小组均有一棵生命旺盛的植物幼苗、小量筒、盛有水的水槽、棉花、橡皮泥、植物油、胶头滴管等。
)小组讨论并实验(教师巡回指导,适时点拔。
)师:各小组汇报一下,你们的实验方法。
小组找代表汇报。
师:为什么要用橡皮泥封起来?(不封起来,筒内的水会蒸发,水也会减少。
)教师适当点播:1、可用橡皮泥封起来。
2、也可用两个量筒,一个量筒里放植物,另一个量筒里不放植物,让它们的水面相平,然后看看一段时间后水面是不是相平。
3、也可把这棵植物放在量筒里,倒进一些水并在水面处作一记号,然后又滴上一层植物油,最后用棉花把植物固定住,再来观察水面的情况。
)短时间内还看不出水位的变化,那就先把你们的装置放在向阳处,过一段时间再来看结果。
生把实验装置放在室内向阳处。
(也可以放在室外,视情况而定。
)活动二:引导学生观察根师:课前同学们观察了很多植物的根,发现了不少根的秘密,现在,我们借助一些工具,再来更细致的观察一些植物的根,看谁还能发现根的其他秘密。
师介绍桌上的材料,提示学生作好观察记录。
生借助工具对各种植物的根进行细致的观察。
(教师巡回指导)(准备的植物有:葱、狗尾草、香菜、大豆、水草、野蒿等多种。
培养皿里有:绿豆或豌豆的幼根。
工具有:放大镜、直尺、镊子等。
)汇报观察结果(发现不同植物的根形状不一样,但数量都很多。
有的根还特别嫩,小根尖端有白色的绒毛。
)师:刚才同学们非常细致地观察了几种植物的根,发现它们的根都很多,事实上,植物的根还远不止这些,我们在挖取植物时,把很多小根都留在了土壤里,那么,一棵植物的根到底有多少呢?投影资料卡,师进行简介。
师:这么多的根对植物体有什么意义呢?1、可以使植物更牢固的生长在地上。
2、植物就会有很强的生命力。
3、就能吸收更多的水分、养分……师:根到底能不能吸收水分和养分呢?(生想起刚才的实验)去看看你们的实验吧!生汇报实验结果:实验发现水位下降了一点儿,说明根确实能吸收水分。
师进一步讲解:根主要是靠根毛伸进土壤吸收水分。
根在吸收水分的同时,把溶解在水中的养分也吸收了。
师并板书:根有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师:通过刚才的研究发现,植物的根对植物体来说作用可真不小!四、自由活动师:植物的根还有其他用途吗?(投影:几种植物的根:甜菜、萝卜、胡萝卜、地瓜、人参等)谁能根据图中植物的根,说一说它们的用途?(1、甜菜、萝卜、胡萝卜、地瓜都能吃。
2、人参可以做药材。
3、地瓜能做淀粉。
4、甜菜能加工糖。
……)师:这节课你的收获多不多呢?(在课本“我的收获”栏里标出)五、拓展活动师:各小组把刚才根吸收水的实验装置放在一起,比一比,你能发现水位的变化有什么不同吗?生将装置放在一起观察,发现水位下降的幅度不同。
师:水位下降幅度不同,说明什么?(1、说明根吸收水的多少不同。
2、说明不密封的量筒里的水也在蒸发。
)师:根吸收水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课下同学们继续研究。
看谁最先找到答案。
六、教学后记:学生对有些植物的地下部分分不清到底是根还是茎,需要通过一些图片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达到自己能辨别。
3、植物的叶(一)教学目的:1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知道叶有蒸腾作用。
2 、使学生了解叶的蒸腾作用在植物的生活中的意义。
3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叶的蒸腾现象、气孔形态等。
教学准备:1 、课前,找一盆植物,浇足水,用透明塑料袋把这株植物的枝叶罩起来,把袋口扎紧,置于向阳处。
2 、分组实验材料:盆栽植物一株、透明塑料袋、水;蚕豆、青菜、洋葱、萝卜、天竺葵或马铃薯的叶片任选几片;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管、碘酒。
3 、关于蒸腾作用的示意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体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植物的根,了解了根的作用。
那么植物的叶有什么作用呢?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师板书:植物的叶(一)二、学习新课1 、指导学生认识“叶有蒸腾作用”(1) 推想植物有散发水分的作用。
①出示两幅挂图或幻灯片:一幅是一位小孩在沙漠中走,另一幅是一位小孩在树林里跑步。
②提问:人在沙漠中和在树林里,会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呢 ?③提问:为什么树林里的空气比较湿润,沙漠里的空气比较干燥 ?(2) 指导学生观察“植物能蒸腾水分”的实验。
①出示课前准备好的“用塑料袋罩住枝叶并将袋口用绳捆住的盆栽植物”的实验装置。
②观察:你们看,在这棵植物外面的塑料袋内壁上有什么 ?( 学生观察后回答:塑料袋内壁出现了许多小水珠。
)(3) 启发学生思考:这些小水珠是怎样形成的 ? 如果这些小水珠是由水蒸气凝结的,那么这些水蒸气是从哪里来的 ? 由此可以想象植物体内可能有什么样的构造 ?学生讨论回答:植物能排出水分;根据人从汗孔排出水分推想,植物可能有像人的汗孔那样的小孔。
(4) 指导学生观察植物叶片上的气孔的形态。
①演示:撕下一片蚕豆叶的下表皮,贴在载玻片上染色后,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
( 除蚕豆叶外,还可用青菜、洋葱、萝卜、天竺葵、马铃薯的叶,这些植物的叶片上很容易找到气孔。
)②讲述:课前,我在各组的显微镜上都装好了像老师这台显微镜上一样的蚕豆叶的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