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生物可降解材料作为缓释载体的应用进展

合集下载

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研究应用进展

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研究应用进展

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研究应用进展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新型材料,其具有生物降解性能和可持续发展特点,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本文旨在对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为读者全面了解该领域的最新进展提供参考。

一、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定义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是指可以在自然环境中被微生物分解而不造成环境污染的高分子材料。

与传统的塑料材料相比,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具有更好的环保特性,可以有效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材料之一。

1. 原料选择与改性研究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研究首先从原料的选择和改性入手。

在原料选择方面,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常常采用植物资源和生物质资源作为主要原料,如淀粉、纤维素、聚乳酸等。

这些原料具有丰富的资源、可再生性和生物降解性等特点,非常适合用于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制备。

研究人员还通过对原料进行改性处理,使得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具有更好的性能和稳定性,提高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和持久性。

2. 制备工艺与技术研究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工艺和技术是该领域的关键研究方向之一。

目前,研究人员已经探索出了多种制备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工艺和技术,如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原位合成、热压成型、挤出成型等。

这些制备工艺和技术不仅可以有效提高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生产效率,还可以使得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具有更好的性能和稳定性,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3. 性能测试与应用研究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性能测试和应用研究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通过对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生物降解性能、力学性能、热性能等进行测试和分析,可以全面了解该材料的性能特点和优劣势,为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推广和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研究人员还对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在土壤、水域、大气等环境中的降解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其在环保领域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已经在包装、医疗器械、农业、环保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缓释制剂的研究进展

缓释制剂的研究进展

缓释制剂的研究进展内容摘要缓释制剂(sustained release preparation,SRP) 系指口服药物在规定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慢地非恒速释放,与其相应的普通制剂比较,给药频率减少一半或有所减少,且能显著增加患者顺应性的制剂[1]. 本文主要对缓释制剂的载体材料、缓释制剂的剂型、缓释制剂临床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及其发展前景进行了综述.关键词缓释制剂;载体材料;剂型;发展前景引言早在上世纪30年代,国外就开始了缓释制剂的研究开发,至今已有40余年的历史.缓释制剂作为第三代药物制剂它克服了频繁给药的弊端,有利于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能在较长时间内维持体内药物有效浓度,可减少用药的总剂量,用最小剂量达到最大药效,从而可大大提高患者服药的顺应性,被广泛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随着现代药学的发展,缓释制剂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1. 缓释制剂的载体常用的载体材料一般分天然高分子材料、半合成高分子材料、全合成高分子材料3种.1.1 天然高分子该类材料具有囊材要求的多种基本特性,稳定、无毒、成膜性好,廉价易得,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类囊材,如明胶、阿拉伯胶、蜡、海藻酸钠、蛋白类、松脂、淀粉、丝素等. 但天然材料由于来源不同,同一材料的分子量、物理性质等可能也会有一定的差异,这将对药物释放性能造成不稳定[2 - 5 ].1.2 半合成高分子这类材料以纤维素衍生物为主,一般毒性小、粘度大、成膜性能良好,但可能水解、不耐高温,稳定性差,有些需现用现配常用的有羧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羟丙基一甲基纤维素及纤维素醋酸酯等[2-5].1.3 全合成高分子可分为生物降解和非生物降解两类。

该类材料的优点是化学稳定性好,成膜性能优良。

如聚乳酸、聚乳酸乙醇酯共聚物、聚氰基丙烯酸烷酯、聚丙烯酸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及聚酰胺类等. 缺点是合成过程中,某些残留物质可能不易去除,造成一定毒性[2-5].2. 缓释制剂的剂型缓释制剂按剂型可分为片剂、胶囊剂、膜制剂、眼用制剂、微球、微丸、注射植入剂等. 2.1 片剂片剂(tablets) 是指药物与辅料均匀混合后压制而成的片状制剂. 片剂以其服用方便,制备工艺相对简单,质量易于控制等优点成为缓释制剂研究开发应用最广、技术最成熟的一个剂型.在1996〜2000年间,国内经批准上市的缓释、控释制剂品种约30种,其中片剂就占了18 种,如单硝酸异山梨醇缓释片,硝苯地平控释片等[6], 粱桂嫒等[7] 用替加氟为主药,以甲壳胺为辅料,采用湿颗粒法制备了替加氟缓释片•以0. 1mo1. L盐酸溶液作为溶解介质,采用转篮法测定了替加氟缓释片的释药情况,其在酸性溶液中释药可持续达12h以上.与市场上所售的替加氟片相比,具有显著的缓释效果,其处方为:替加氟50. 0g,甲壳胺100. 0g,乳糖50. 0g,硬脂酸镁2. Og,共制成2 000片.施文等[8]用乙酰氨基粉、淀粉、微晶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硬脂酸镁等制成对乙酰氨基酚缓释片. 通过测定颗粒的可压性和片剂释放度来评价并确定制备工艺,实验证明,分层制粒为较理想的制备工艺。

举例说明高分子材料在控释缓释制剂和靶向制剂中的应用

举例说明高分子材料在控释缓释制剂和靶向制剂中的应用

举例说明高分子材料在控释缓释制剂和靶向制剂中的应用高分子材料是一类具有高分子量、由重复单元组成的大分子化合物,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化学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

高分子材料在控释缓释制剂和靶向制剂中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两个方面来举例说明高分子材料在这两种制剂中的应用。

控释缓释制剂是指能够延长药物在体内的滞留时间,并以持续的速率释放药物的制剂。

高分子材料在控释缓释制剂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微球制剂。

PLGA是一种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在体内可以被分解为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因此具有较高的生物相容性。

由于PLGA具有良好的可调控性和生物降解性,它被广泛用于制备控释缓释微球制剂。

将药物包裹在PLGA微球中,可以延缓药物的释放速率,达到控制药物释放的目的。

例如,伊维菌素是一种用于治疗结核病的抗生素,它在体内的半衰期较短,需要频繁的给药。

而将伊维菌素包裹在PLGA微球中,可以延长其释放时间,减少给药次数,提高疗效。

靶向制剂是指能够选择性地作用于特定的组织或细胞的制剂。

高分子材料在靶向制剂中的应用也有很多例子。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利用聚乙二醇(PEG)改善药物的靶向性。

PEG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高分子材料,可以改善药物的体外稳定性、溶解度和血管通透性。

将药物与PEG共价结合,可以增加药物在体内的半衰期,并且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毒性。

例如,靶向治疗肿瘤的制剂利用PEG修饰来提高溶解性,在体内药物释放后能够更容易进入肿瘤组织,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除了上述例子外,高分子材料在控释缓释制剂和靶向制剂中还有其他的应用。

例如,透明聚合物材料可以用于制备眼药物的角膜接触镜,实现长时间的缓慢释放。

还有一些专门用于药物递送的纳米粒子,例如聚丙烯酸纳米粒子可以用于改善口服药物的溶解性和生物利用度。

总之,高分子材料在控释缓释制剂和靶向制剂中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调控高分子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可以实现药物的长时间释放和靶向性输送,提高药物的疗效并减少副作用。

中药缓释微球_丸_的研究进展_宋金华

中药缓释微球_丸_的研究进展_宋金华

临床主要剂型有注射剂、普通片剂与胶囊剂。苦参 碱消除半衰期较短( t1/2 为 3. 9 h) ,制成缓释微丸后, 每天给药 2 次。宋磊等[10]采用溶液上药法制备苦 参碱载药微 丸 后,分 别 选 用 乙 基 纤 维 素、丙 烯 酸 树 脂水分散体及两者同时应用作为包衣材料,制备六 种包衣微丸。6 种苦参碱包衣微丸制备及释药特性 结果见表 1。
5. 汉防己甲素( TET) 肺靶向缓释微囊: 喷雾干 燥为药物微囊化常用方法,特别适用于对热敏感的 药物。李凤前等[7]以水溶性牛血清白蛋白为囊材, 将难溶性 TET 喷雾干燥制成粉末状微囊。由于白 蛋白囊材原有水溶性未变,因此将粉末状微囊加热 变性以达到缓释目的,即以喷雾干燥—热变性微囊 化新工艺来制备汉防己甲素肺靶向缓释微囊。微 囊外观呈圆球形,t1/2 由原药的 0. 34 h 延迟至微囊的 2. 67 h,释药规律符合 Higuchi 方程。
6. 茶多酚—聚乳酸缓释微囊: 茶多酚稳定性较 差,对茶多酚进行微囊化处理可较好地解决这个问 题。乳液溶剂挥发技术是 80 年代发展起来的微囊 制备新技术。此技术多应用于制备西药缓释微囊。 李药兰等[8]运用此技术制备中药茶多酚( TP) - 聚 乳酸( PLA) 缓释微囊。以生物可降解材料 PLA 为 囊材,将 PLA 溶于 1 份二氯甲烷,加入 TP 粉末,超 声波振荡,得悬浮液为内相,25 份 0. 5% 的明胶水溶 液为外相。高速搅拌下将内相加入外相中,室温下 继续搅拌至 微 囊 形 成,制 得 的 微 囊 为 茶 色 颗 粒,最 大包封率为 49% 。曾以乙基纤维素为囊材制备茶 多酚微囊[9],但是 HPLC 分析结果表明,该微囊中茶 多酚的主要生理活性成分儿茶素的相对含量降低, 可能是因为实验所采用的囊材乙基纤维素结构中 含有很多酚羟基,这些酚羟基易与儿茶素中的酚羟 基结合,使之难以从微囊中溶出。这可从茶多酚中 的有效成分儿茶素较难从该微囊中释放出来而得 到证实。

聚桂醇与硬化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详解

聚桂醇与硬化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详解

聚桂醇是一种生物降解材料,常用于医学领域作为可降解的缓释载体。

硬化治疗技术则是一种应用于医学和牙科领域的治疗方法,用于治疗牙齿或骨骼组织相关的问题。

以下是有关聚桂醇与硬化治疗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详细解释:
聚桂醇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1. 可降解植入物:聚桂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常用于制备可降解的植入物,如缓释药物载体、修复组织的支架等。

2. 药物缓释系统:将药物与聚桂醇复合制成微球或纳米颗粒,用于制备药物缓释系统,可以实现药物的持续释放,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降低毒副作用。

3. 修复组织支架:聚桂醇也可以应用于修复组织的支架材料,支持受损组织的再生和修复,在骨科和组织工程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硬化治疗技术在医学和牙科领域的应用
1. 牙科充填材料:硬化治疗技术常应用于牙科中,用于填充龋齿或修复牙齿,通过光固化技术使充填材料迅速硬化,恢复牙齿的形态和功能。

2. 骨折固定器:在骨科手术中,硬化治疗技术也可用于固定骨折,通过光固化技术固定内部支架或修复材料,加快骨折愈合过程。

3. 组织粘接和修复:在外科手术中,硬化治疗技术可用于组织粘接和修复,使组织粘合更牢固、更快速。

临床应用前景
聚桂醇与硬化治疗技术的结合,有望在医学和牙科领域带来更多创新的临床治疗方法。

例如,利用聚桂醇作为药物缓释载体,结合硬化治疗技术实现局部药物的精准释放,可以为肿瘤治疗、慢性疾病治疗等领域带来新的可能性。

总的来说,聚桂醇与硬化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有望为医学领域带来更多的治疗选择和创新突破。

生物降解塑料的新进展与应用

生物降解塑料的新进展与应用

生物降解塑料的新进展与应用塑料制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们易于制造、耐用、轻便、灵活,并且形态多样,是现代化工和制造业不可或缺的材料之一。

但是,由于绝大部分塑料制品是由石油等非可再生资源制成的,并且难以降解,一旦进入环境中就难以分解,造成了严重的污染问题。

此外,它们还有可能释放出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人员一直在努力研发生物降解塑料,这种塑料具有与传统塑料相似的性能,但它可以在自然环境中被微生物降解,从而减少环境污染。

一、生物降解塑料的概念生物降解塑料是指通过生物加工作用而在自然环境中分解降解的塑料,它们一般是由可再生或可降解的天然高分子或合成高分子制成的。

生物降解塑料一般具有“可降解”、“可生物降解”、“可生物降解可降解”等特性,同时还要满足良好的物理和力学性能,如抗拉强度、韧性等。

生物降解塑料通常可以按照其来源分类,分为天然高分子生物降解塑料和合成高分子生物降解塑料两种。

天然高分子生物降解塑料是利用生物质资源制备的,具有良好的生物兼容性和可生物降解性。

常见的天然高分子生物降解塑料有淀粉类、纤维素类、蛋白质类等。

而合成高分子生物降解塑料则是通过化学合成得到的,通常是由可降解的合成单体合成而成,例如聚乳酸(PLA)、聚羟基脂肪酸酯(PHA)等。

二、生物降解塑料的新进展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生物降解塑料的研究和应用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目前,研究人员正在开展的一些新进展包括:1.改善降解速率在生物降解塑料的研究中,很多研究人员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改进降解速率。

有些生物降解塑料虽然能够被微生物降解,但是降解速率很慢,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分解完全。

因此,研究人员正在探索各种方法来加速分解。

例如,一些研究人员通过改变生物材料的结构和组合,来增加生物降解体系中的微生物数量和代谢速率,从而提高生物降解塑料的降解速率。

此外,还有一些人采用物理学或化学法对生物降解塑料进行改性,提高其降解性能。

药物缓释载体材料的应用及发展

药物缓释载体材料的应用及发展

( 中北大 学 高分 子与 生物 工程研 究所 , 山西 太原 0 0 5 ) 3 0 1
摘 要 : 物控 制 释 放 体 系在 机 体 内显 示 出被 动 靶 向 、 释 的 优 点 , 药 缓 药物 缓 释 载 体 材 料起 着 关键 作 用。 本 文
重点 对 几 种 药 物缓 释 载体 材 料 的应 用及 发 展 进 行 了综 述 。 关键词 : 可生 物 降 解 ; 球 ; 微 药物 缓 释 中图 分 类 号 : 9 4 文 献标 志码 : R4 A 文 章 编 号 :0 8 16 (0 8 0 — 0 7 0 10 — 2 7 2 0 )3 0 0— 3
[]C Yn D Xa A s d ft ir ui fsl r 4 i, i. t y o h dsi tn o u u u e tb o f
c mp u d a o i ep o u e h n . a t . me o o o n si g s l r d c d i C i aP r 1A t d n n n h fr t e d tr n t n o t e d s i u in o s l r o h ee mia i f h it b t f u u o r o f
表 征 及 其 对 4 6 二 甲基 二 苯 并 噻 吩加 氢 脱 硫 反 应 的 ,- 催 化 性 能 [. 化 学 报 ,0 7 2 ( 2 : 3 17 J催 ] 2 0 ,8 1 )1 — 4 . 4
[ ]王 云 芳 , 风 利 , 德 清 . 用 燃 料 油 吸 附 法 深 度 脱 硫 3 尹 史 车 技术 进 展 [. 油化 工 ,06 3 ( )9 - 9 J石 ] 2 0 ,5 1 :4 9 .
[1 居沈贵 , 1] 曾勇 平 , 虎 卿 . 常 规 汽 油脱 硫 技 术 [. 保 姚 非 J环 ]

药物缓释载体材料类型及其临床应用

药物缓释载体材料类型及其临床应用

药物缓释载体材料类型及其临床应用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药物治疗的要求越来越高。

传统的药物治疗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如药物的剂量难以精确控制、药物的代谢和排泄速度难以预测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药物缓释技术应运而生。

药物缓释技术可以使药物在体内逐渐释放,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药物缓释技术的核心就是药物缓释载体材料。

本文将介绍药物缓释载体材料的类型及其临床应用。

一、天然高分子材料天然高分子材料是一类来源于动植物的天然材料,如明胶、海藻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

这类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能够有效地缓释药物。

例如,明胶作为一种天然高分子材料,可以制备成微球或凝胶形式,用于缓释肝素、阿霉素等药物,临床应用广泛。

二、合成高分子材料合成高分子材料是一类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如聚乳酸、聚己内酯、聚乙烯醇等。

这类材料具有良好的可控性和可调性,能够根据药物的特性进行设计和调整。

例如,聚乳酸是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合成高分子材料,可以用于缓释阿霉素、奥美拉唑等药物。

三、无机材料无机材料是一类来源于矿物和人工合成的无机材料,如硅胶、氧化铝、羟基磷灰石等。

这类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能够有效地缓释药物。

例如,硅胶是一种常用的无机材料,可以制备成微球或凝胶形式,用于缓释利福平、阿霉素等药物,临床应用广泛。

四、纳米材料纳米材料是一种尺寸在纳米级别的材料,如纳米金、纳米银、纳米氧化锌等。

这类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能够有效地缓释药物。

例如,纳米氧化锌可以制备成纳米粒子形式,用于缓释阿霉素、多西环素等药物,临床应用广泛。

综上所述,药物缓释载体材料的类型多种多样,每种材料都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范围。

在临床应用中,医生可以根据药物的特性和患者的情况选择适合的药物缓释载体材料,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生物可降解材料的新进展

生物可降解材料的新进展

生物可降解材料的新进展1. 引言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对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环保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在这样的背景下,生物可降解材料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生物可降解材料具有循环利用、降解排放无害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塑料制品、医疗器械、包装材料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生物可降解材料的新进展,探讨其在环保、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意义和应用。

2. 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分类生物可降解材料按来源可分为天然生物可降解材料和合成生物可降解材料两大类。

天然生物可降解材料主要包括淀粉、纤维素、聚乳酸等,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合成生物可降解材料则是通过人工合成具有生物可降解性能的高分子化合物,如聚羟基脂肪酸酯(PHA)、聚丙烯酸等。

3. 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应用领域3.1 包装领域生物可降解包装材料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之一。

利用生物可降解材料替代传统塑料包装,可以有效减少白色污染,缓解环境压力,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3.2 医疗器械领域生物可降解材料在医疗器械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其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质使其成为生物支架、缝线等产品的理想选择,在医疗器械相关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3.3 农业领域在农业领域,生物可降解塑料在温室覆盖膜、育苗盘等方面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其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减少了对土壤和环境的污染。

4. 生物可降解材料的新技术进展4.1 微生物改造技术通过微生物遗传工程技术改造微生物菌种,使其能够更高效地合成PHA等优良性能的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化合物。

4.2 多组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利用多组学技术(如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对相关微生物菌株进行深入研究和开发,提高生产效率和产物质量。

4.3 纳米复合技术利用纳米技术将纳米颗粒与生物可降解材料进行复合,增强其力学性能和稳定性,在特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5. 生物可降解材料的未来展望随着环境保护意识不断提升以及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生物可降解材料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药物缓释用生物降解性高分子载体材料的研究

药物缓释用生物降解性高分子载体材料的研究

物及 昆 虫 中 的 甲壳 素 脱 乙酰 化 产 物 , 降解 产 物 其 无毒 , 能 被生 物 体 完全 吸 收 , 可 以抗 菌 、 且 还 抗酸 、 抗凝血 、 抗溃 疡 , 可阻 止或 减 弱药 物在 胃 中的刺 痛 作用 , 制 癌细 胞 转 移等 。 抑 Acru[首 次 以壳 聚糖 作 为 缓 释 载体 , 用 atr ] 。 利 直接 快 速压 片 法 和湿 颗粒 浸 润法 制备 了双氯 止 痛 缓 释 片 , 果 表 明 , 普 通 片 的药 物 溶 出速 度 相 结 与 比, 两 种壳 聚 糖 缓 释 片有 使 此 药物 缓 慢 溶 出 的 这 作 用 , 壳 聚糖 含 量越 高 , 释作 用越 显 著 。发 展 且 缓
忽低 , 易 引起 毒 副 作 用 , 且 利 用 率 低 , 了提 容 并 为 高用 药 的安 全性 和 高效性 , 免有 毒 药 物 ( 避 如许 多 抗肿 瘤药 物) 正常 细胞 的伤 害 , 物 的控 制 释放 对 药
成 了 目 国内外药剂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而 前 1 ]
药用 高分 子 材料 是 药 物 体 系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目
前 也 逐渐 被 应用 于药 物控 制 释放 体 系 。药 物缓 释
就 是将 小 分子 药物 与 高分子 载 体 以物 理 或化 学 方 法 结 合 , 体 内通 过 扩散 、 透 等控 制 方式 , 小 在 渗 将
分 子药 物 以适 当的 浓 度持 续 地 释 放 出来 , 而 达 从
到 充 分发 挥药 物功 效 的 目的 。 作 为药物 释放载体 的高 分子 材 料 , 需要 具 有生
行 了展 望 。
关 键 词 : 物 降解 性 ; 合 物 ; 释 材 料 ; 备 方 法 生 聚 缓 制 中 图分 类 号 : 6 . 4 TQ4 0 3 文献标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53 7 ( 0 8 0 -0 30 1 0 —1 4 2 0 ) 40 6 -4

纤维素醚类衍生物在缓释制剂辅料中的应用

纤维素醚类衍生物在缓释制剂辅料中的应用

纤维素醚类衍⽣物在缓释制剂辅料中的应⽤纤维素醚类衍⽣物在缓释制剂辅料中的应⽤摘要药⽤辅料是药物制剂的基础材料和重要组成部分,缓释制剂中起缓释作⽤的辅料多为⾼分⼦化舍物。

综述了⾼分⼦材料纤维素醚类衍⽣物中羧甲基纤维素钠、甲基纤维素、⼄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羟丙基纤维素等作为药⽤辅料在缓释制剂中的应⽤,并展望了其应⽤前景。

关键词⾼分⼦材料缓释制剂药⽤辅料1前⾔缓释制剂可按需要在预定期间内向⼈体提供适宜的⾎药浓度,减少服⽤次数并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其重要特点是使⼈体内此种⾎药浓度维持较长时间,可以避免普通制剂频繁给药所出现的“峰⾕”现象,能提⾼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

⼝服缓释制剂通常根据药物的溶出、扩散、渗透及离⼦交换和胃肠道的⽣理特性,主要是通过选适宜的辅料,采⽤制剂⼿段延缓药物在胃肠道内的释药速率和制剂的输送速度,达到缓释释放的⽬的[1]。

药⽤辅料作为药物制剂的基础材料和重要组成部分,在制剂成型的发展和⽣产中起着很重要的作⽤。

随着给药系统和给药部位的深⼊,促进了缓释制剂的制备技术和新品种的开发和发展。

近年来,缓释剂型发展较快的有缓释⼩丸、各种⾻架缓释制剂、包⾐缓释制剂、缓释胶囊、缓释药膜、树脂药缓释制剂和液体缓释制剂等。

在缓释制剂中,⾼分⼦材料⼏乎成为药物在传递、渗透过程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它们作为药⽤辅料在上述各种剂型中得到了⼴泛的应⽤。

在此体系中,⾼分⼦⼀般作为药物的载体,控制药物在⼈体内的释放速率,即要求在⼀定的时间范围内按设定的速率在体内缓慢释放,以达到有效治疗的⽬的[2]。

由于选⽤的⾼分⼦材料不同,药物的控制释放机制也不同,⽽且不同的剂型对药物缓释的影响也不同。

2 纤维素醚类衍⽣物在药物制剂辅料中的主要作⽤各类缓释材料都是以⾃⾝的特性,改变药物溶出和扩散速度的因素,通过控制药物释放和吸收⽽达到延效⽬的的。

缓释制剂中起缓释作⽤的辅料多为⾼分⼦化合物。

⾼分⼦药物缓释材料是近年来医药领域中的热门研究课题之⼀。

Embosphere微球在临床中的应用

Embosphere微球在临床中的应用

Embosphere微球在临床中的应用一、引言Embosphere微球,一种由明胶和白蛋白制成的微小球体,近年来在临床医学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Embosphere微球在血管栓塞、药物载体和组织工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详细介绍Embosphere微球在临床中的应用及其优势。

二、Embosphere微球的性质和制备Embosphere微球是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微球,由明胶和白蛋白制成。

这种微球具有较高的生物相容性,可以在体内降解,并且具有较好的药物释放性能。

通过特定的制备工艺,可以控制微球的形状、大小和药物负载量。

这些特性使得Embosphere微球在临床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三、Embosphere微球在临床中的应用1、血管栓塞:Embosphere微球可以作为血管栓塞剂,用于治疗各种血管疾病,如出血性脑血管病、肝血管瘤等。

通过栓塞病变血管,Embosphere微球可以有效地控制出血,减轻患者症状。

2、药物载体:Embosphere微球可以作为药物载体,用于输送抗肿瘤药物、抗生素等。

由于其具有较好的药物释放性能,可以将药物在体内缓慢释放,从而降低药物副作用,提高疗效。

3、组织工程:Embosphere微球可以作为组织工程材料,用于修复或替代受损的组织。

例如,在软骨修复中,Embosphere微球可以作为支架材料,与患者的自体细胞一起培养,形成新的软骨组织。

四、结论Embosphere微球作为一种生物相容性好、药物负载能力强、生物降解性好的生物材料,在临床医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未来随着材料科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Embosphere微球的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拓展,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高分子载体材料在药物传递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其中,药用微球是一种由高分子材料制成的药物载体,可实现药物的控释和靶向输送。

本文将重点探讨高分子载体材料在药用微球中的应用及最新进展。

海藻酸盐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海藻酸盐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海藻酸盐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叶翔凌;夏远军;章莹【摘要】作为一种天然高分子生物材料,海藻酸盐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降解性、成凝胶性和成膜性,在临床医学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潜能.本文对海藻酸盐在伤口敷料、组织工程、栓塞剂和载药微胶囊等方面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期刊名称】《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年(卷),期】2018(010)003【总页数】8页(P172-179)【关键词】海藻酸盐;生物相容性材料;伤口愈合;伤口感染;生物敷料;支架;修复外科手术;软骨,关节;骨再生;血管;栓塞,治疗性;胶囊;药物载体【作者】叶翔凌;夏远军;章莹【作者单位】510010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骨科医院创伤骨科;510010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骨科医院创伤骨科;510010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骨科医院创伤骨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18.1海藻酸盐是一种聚阴离子的天然亲水性多糖,主要来源于海藻和微生物,水解产物主要是D-甘露糖醛酸(M)和L-古洛糖醛酸(G)[1-2]。

作为一种天然高分子生物材料,海藻酸盐不仅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还具备优异的成凝胶性和成膜性,目前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使用。

它可以被制成多种生物材料形式,如水凝胶、微球、多孔支架、纤维、膜、栓塞剂等,广泛应用于创面敷料、组织工程、生物制药等方面。

本文就海藻酸盐生物材料在伤口敷料、组织工程、栓塞剂和载药微胶囊领域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1 伤口敷料伤口敷料是指用以临时覆盖各种伤口的材料,不仅为创面提供保护,还可防止微生物侵入,预防创面交叉感染。

传统敷料主要是指天然纱布(棉垫)或合成的绷带和纱布,吸水能力强,成本低廉,便于操作,但易引起继发性剥离损伤,且无法提供潮湿的伤口环境,不利于伤口愈合[3];而现代敷料能够在伤口周围创造一个潮湿封闭的环境,促进伤口愈合,常用的有薄膜类、水凝胶类、藻酸盐类、泡沫类、生物类、水胶体类以及载药类敷料等。

缓释、控释注射剂的研究进展

缓释、控释注射剂的研究进展

第5卷第1期中国药剂学杂志Vol. 5 No.1 2007年1月 Chinese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 Jan. 2007 p.33文章编号:(2007)01–0033–06缓释、控释注射剂的研究进展张春叶,王东凯(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辽宁沈阳 110016)摘要:目的阐述缓释、控释注射剂的研究进展。

方法查阅17篇文献并对其进行归纳、比较和分析。

结果综述缓释、控释注射剂常用载体、制剂类型及制备方法等,并给出具体实例。

结论缓释、控释注射剂减少用药次数,增强了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广泛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药剂学;缓释;控释注射剂;载体中图分类号:R94 文献标识码:A近年来,缓释、控释制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其中对于一些在胃肠道内不稳定又需长期给药的药物就必须制成非胃肠道给药制剂,以获得稳定长效的缓释、控释制剂。

目前,聚乳酸类等生物可降解材料已广泛应用于许多亲水性、疏水性及大分子药物,成功制备了部分缓释、控释注射剂,解决了许多制剂学上长期存在的技术难题,极大提高了患者的顺应性。

与之相关的制剂类型、制备工艺及药动药效研究也都取得了较大进展。

1 常用载体缓释、控释注射剂所用载体必须是可生物降解且生物相容性好的聚合物,包括天然和合成高分子材料2大类。

天然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包括明胶、血清蛋白、血红蛋白等。

合成的可降解高分子材料有聚碳酯、聚氨基酸、聚乳酸(PLA)、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PLGA)、聚乳酸-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PLA-PEG)、ε-己交酯与丙交酯嵌段共聚物。

其特点是无毒、化学稳定性好,可用于注射。

FDA批准的体内可降解材料有PLA和PLGA,并已有产品上市。

聚乳酸(PLA)是乳酸缩和得到的聚酯,相对分子质量1~40万,降解时间为2~12个月,其中相对分子质量9万的PV A熔点为60 ℃,在体内6个月降解。

PLA在体内被水解脱酯生成乳酸单体,继而被乳酸脱氢酶氧化为丙酮酸参与三羧酸循环,最终生成CO2和H2O,经肺、肾、皮肤排泄。

生物可降解塑料的应用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生物可降解塑料的应用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生物可降解塑料的应用、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关键词:可降解塑料,光降解塑料,光和生物降解塑料,水降解塑料, 生物降解塑料绪论半个多世纪以来,随着塑料工业技术的迅速发展,当前世界塑料总产量已超过117×108t,其用途已渗透到工业、农业以及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与钢铁、木材、水泥并列成为国民经济的四大支柱材料。

但塑料大量使用后随之也带来了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尤其是一次性使用塑料制品如食品包装袋、饮料瓶、农用薄膜等的广泛使用,使大量的固体废弃物留在公共场所和海洋中,或残留在耕地的土层中,严重污染人类的生存环境,成为世界性的公害{1-3}。

有资料表明,城市固体废弃物中塑料的质量分数已达10%以上,体积分数则在30%左右,而其中大部分是一次性塑料包装及日用品废弃物,它们对环境的污染、对生态平衡的破坏已引起了社会极大的关注[4]。

因此,解决这个问题已成为环境保护方面的当务之急。

一般来讲,塑料除了热降解以外,在自然环境中的光降解和生物降解的速度都比较慢,用C14同位素跟踪考察塑料在土壤中的降解,结果表明,塑料的降解速度随着环境条件(降雨量、透气性、温度等)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总的而言,降解速度是非常缓慢的,通常认为需要200-400年[5]。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工业发达国家采用过掩埋、焚烧和回收利用等方法来处理废弃塑料,但是,这几种方法都存在无法克服的缺陷。

进行填埋处理时占地多,且使填埋地不稳定;又因其发出热量大,当进行焚烧处理时,易损坏焚烧炉,并排出二恶英,有时还可能排放出有害气体,而对于回收利用,往往难以收集或即使强制收集进行回收利用,经济效益甚差甚至无经济效益[6]。

不可降解的大众塑料塑料对地球的危害:(1)两百年才能腐烂。

塑料袋埋在地下要经过大约两百年的时间才能腐烂,会严重污染土壤;如果采取焚烧处理方式,则会产生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长期污染环境。

(2)降解塑料难降解。

市场上常见的“降解塑料袋”,实际上只是在塑料原料中添加了淀粉,填埋后因为淀粉的发酵、细菌的分解,大块塑料袋会分解成细小甚至肉眼看不见的碎片。

壳聚糖作为药物缓释载体的应用及进展

壳聚糖作为药物缓释载体的应用及进展

rve d e iwe .Fu t emo e t era v n ei h uu ewa loito u e rel. rh r r ,h i d a c t eft r sas r d c db if n n y
Ke rs ywod c i s n,d g a a in,afn t n,d u o toldrla ec rir ht a o erdt o fiai o rg c n r l ee s a r e e
用 的药 物缓 释材 料是一 些合 成 的 ( P G、 V P L等 ) 如 E P A、C 和
1 壳聚糖 的特点及性 能
() 聚糖是 自然界 存 在 的 唯一 一 种 碱性 多糖 , 基 本 1壳 其
结构单位为葡萄糖胺 , 为人体内存在的物质。壳聚糖 与人体
细胞具有 良好 的亲 和性 , 无毒 无刺 激 , 无排 斥 反 应 , 织相 容 组 性好 , 于体 内安全 _ 。 应用 5 ] () 酸性条 件下 (H< 5可溶胀 形成凝胶 , 2在 p ) 药物缓 慢释 放[ , 有亲 水性但 不溶 于水 , 9具 ] 在碱性 介质 中稳定 。 () 正 电性 和 良好 的生 物黏 附性 使其 在 黏膜 表 面负 电 3带
性, 而且 具有抗 茵、 止血 、 抑制癌 细胞 转移等作 用, 具有优 良的 生物 降解性能和 生物 亲和 性。简单介 绍 了壳聚糖 的性 能及作为 药物缓释载体 的生物 学特点 , 并简要 综述 了其作为缓释 栽体 的类型及研 究应 用。
关键词 壳聚糖 降解性能 亲和性 药物缓释载体
Th p ia in a d Ad a c fCh t s n a u n r lRee sn r ir e Ap lc t n v n eo io a sDr g Co to la i g Ca re s o

生物可降解材料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生物可降解材料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生物可降解材料在医药领域的应用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生物可降解材料成为了材料领域的热门话题。

生物可降解材料不仅能够有效减少塑料等材料对环境的污染,还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

生物可降解材料在医药领域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药物缓释生物可降解材料可以用于制备药物缓释系统。

这种系统能够控制药物在体内的释放速率,提高药效,减少药物副作用。

例如,聚乳酸(PLA)和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等生物可降解聚合物被广泛应用于药物缓释系统的制备中。

这些材料具有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及可控释放性等特点,适用于治疗肝癌、胃肠道疾病、肿瘤等疾病。

二、医用植入材料生物可降解材料还可以用于医用植入材料的制备。

这种材料具有低毒性、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能够降低人造器官、移植骨骼等材料对人体的损伤。

例如,聚羟基烷酸(PHA)等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可以制备医用植入材料,比如人工微细血管、心脏瓣膜、血管支架等。

这些材料具有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和良好的机械性能等特点,适用于人体组织修复和重构。

三、止血材料生物可降解材料还可以用于制备止血材料。

这种材料通常是将纤维素、明胶等天然材料和PLA、PLGA等合成聚合物复合而成。

这些材料具有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和良好的止血性能,适用于外科手术和创伤性出血的治疗。

四、缝合线生物可降解材料还可以用于缝合线的制备。

这种材料通常是将聚酸酯类、聚酰胺类等高分子材料制成的。

这些材料具有高强度、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适用于外科手术缝合线的使用。

总之,生物可降解材料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不仅可以有效减少医疗废弃物的产生,还能提高医用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生物材料的可降解性研究

生物材料的可降解性研究

生物材料的可降解性研究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不断增加,研究生物材料的可降解性逐渐成为科学界和工业界的焦点。

生物材料的可降解性指的是在特定的条件下,生物材料能够被微生物、酶或其他生物介导的过程降解成无毒的物质,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本文将探讨生物材料的可降解性的研究进展、技术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生物材料的可降解性研究进展1. 可降解聚合物材料可降解聚合物材料是目前研究的重点之一。

这些材料可以通过调整聚合物结构和添加特定的降解剂来实现可降解性。

例如,聚乳酸和聚羟基磷酸酯等聚合物,在体内能够被水解酶降解,并最终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

此外,还有一些天然聚合物材料,如明胶和壳聚糖,它们也具有良好的可降解性。

2. 生物降解金属材料除了可降解聚合物材料,生物降解金属材料也备受关注。

这些金属材料包括镁合金、铁基材料等,它们可以在生物体内迅速降解并释放出对细胞生长有益的金属离子。

这种材料在医疗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生物降解支架和植入性器械等。

二、生物材料的可降解性技术应用1. 医疗领域应用生物材料的可降解性在医疗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潜力。

可降解的支架材料可以替代传统的金属支架,用于心脏病患者的血管重建或支架植入。

同时,可降解的缝线材料可以用于外科手术中,避免了再次手术去除缝线的必要。

此外,可降解的药物传递系统也可以用于控制药物的释放,提高药物的疗效。

2. 环境保护应用生物材料的可降解性可以帮助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例如,可降解的塑料袋、食品包装等可以减少垃圾填埋和焚烧带来的环境问题。

另外,可降解的农膜可以代替传统的塑料农膜使用,减少农业活动对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

这些应用有助于构建可持续的生态环境。

三、生物材料的可降解性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1. 研发新型生物材料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可降解聚合物材料和生物降解金属材料上,但还存在着许多应用领域需要更多新型材料的开发。

例如,可降解陶瓷材料在骨科修复和植入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材料科学中的可降解材料研究

材料科学中的可降解材料研究

材料科学中的可降解材料研究可降解材料(biodegradable materials)作为一种新型材料,近年来在材料科学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

可降解材料具有在自然环境下被微生物分解而形成无毒物质的特点,可以起到减少对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作用。

本文将对可降解材料的研究进行探讨,并介绍一些目前正在进行的相关研究项目。

一、可降解材料的概念和分类可降解材料是指在特定的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和其它环境因素的影响,最终分解为环境中的无毒物质。

根据降解的方式和速度,可降解材料可以分为两类:可生物降解材料和可生物惟降解材料。

1. 可生物降解材料(biodegradable materials)可生物降解材料是指在自然环境下,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材料降解为无毒物质的材料。

这类材料通常基于可降解聚合物,如聚乳酸(PLA)和聚羟基脂肪酸酯(PHA),它们在微生物作用下,经过酶的催化作用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2. 可生物惟降解材料(biobased nondegradable materials)可生物惟降解材料是指材料通过特定的条件下分解,但此过程并不是完全依赖于微生物的作用。

这类材料通常是由可再生资源制备而成,如玉米、木质纤维等。

它们在特定条件下,通过物理化学作用、光强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最终降解为环境中的组分。

二、可降解材料的应用领域可降解材料在各个领域中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1. 医疗领域在医疗领域,可降解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医用缝线、骨修复材料和药物缓释系统等。

这些材料能够在一定时间内逐渐降解,减少对人体的刺激和损伤,并且不需要二次手术来取出材料。

2. 包装领域可降解材料在包装领域的应用也十分广泛。

许多传统的塑料包装材料不易降解,会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

而可降解材料可以代替传统塑料,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保持包装的功能和品质。

3. 农业领域可降解材料还可以在农业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可降解农膜可以替代传统的塑料农膜,减少对土壤的污染,并且可以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自行分解,不需要额外的清理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然生物可降解材料作为缓释载体的应用进展高玉香 阎玉华武汉理工大学摘 要: 生物可降解药用高分子材料在现代药剂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受到瞩目,成为当前药物新剂型研究开发的重要分支。

综述了在眼部给药系统中常用的天然生物可降解材料,及由此制成的药物新剂型研究现状及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眼部给药系统; 黏膜给药系统; 天然可降解材料 生物可降解材料主要是指分子链中含有不稳定的化学键,在体内能被化学降解或酶解成小分子,且降解的中间产物或最终代谢产物与机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的高分子材料。

天然和改性天然生物可降解材料在现代药剂学中的应用,开发出具有特殊疗效的药物新剂型,在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生命质量中发挥着越来越重的作用,成为材料科学与药剂学研究的热点。

眼睛是人体最敏感的器官之一,制剂学上对眼用制剂的要求不亚于注射剂。

但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应用,眼科给药技术也取得很大发展,可以维持较长时间的有效局部药物浓度,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避免全身给药引发的毒副作用和传统局部给药途径生物利用度低,在结膜囊、眼后节难以达到有效药物浓度的缺点,因此眼科用给药系统成为当前眼部用药研究的焦点。

文中就天然生物可降解材料在眼科用给药系统中的应用及药物新剂型的研究进展做简要阐述。

1 胶 原胶原是人体内含量最丰富的蛋白质,胶原具有生物相容性和弱的免疫原性,为动物胶原用于治疗人类某些疾病提供了依据,并且具有高度亲水性、透氧性等优点。

1976年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正式批准医用胶原材料应用于临床。

胶原膜可解决非水溶性药物的局部给药问题,可将非水溶性药物颗粒均匀分散在胶原基质中,制成混合药膜型系统(又称整体系统)。

1.1 作为药物输送的载体材料胶原膜是高度亲水性蛋白质,因其分子结构中存在许多空隙,因此可通过物理方法浸泡吸附药物,凉干后作为药物胶原膜。

Unterm an等采用妥布霉素浸泡胶原膜,发现角膜和房水中的药物浓度比频繁点眼时高很多,而且载药剂量仅为结膜下注射的1/20就可获得比结膜下注射后高的药物浓度。

经研究发现,抗生素类药物、抗纤维增生的药物及糖皮质类固醇药物、CSA等免疫抑制剂均可通过角膜胶原膜给药。

目前国外已经将角膜胶原膜用于治疗角膜疾病,如角膜水肿、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等。

角膜胶原膜一般无毒副作用,但偶见不适感和过敏现象出现。

1.2 作为眼部植入剂非穿透性滤过手术(non penetrating filtering surgery,NPFS)是一种新的青光眼滤过手术,近几年国外已开始逐步应用于临床。

M ermoud等比较了深层巩膜切开术联合胶原植入和小梁切开术患者不服降压药一年后的眼压控制情况,结果发现胶原植入组成功率为69%,而小梁切开术组成功率为57%,差异明显。

此实验证实非穿透性滤过手术有着明显的优势,胶原植入体在巩膜层间起支撑作用,维持已经建立起来的房水引流通道。

Kay等首先以胶原海绵为载体成功制备5-FU 或博莱霉素植入剂,用2种植入剂治疗实行青光眼滤过术的家兔,可以明显延长滤过泡的寿命和降低眼内压。

Sachdev等发现将载有5-氟尿嘧啶的胶原膜在青光眼滤过手术后作为植入体,植入眼结膜下,发现降眼压效果维持时间长,经对比实验发现植入眼的增生细胞反应比对照组少一半。

证明载药5-FU胶原膜对青光眼术后治疗效果明显。

T subota等在干眼症病人泪道中植入泪道胶原塞,可明显改善干眼症状。

这是由于胶原塞的存在,泪液通过泪道排出减少,眼球表面泪液含量增加,缓解了干眼症状,但目前治疗干眼症已很少用此法。

2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壳聚糖是一线性高分子多糖类化合物,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无毒性,代谢的中间产物及最终产物对人体无害,能被机体吸收,且具有止血、抑菌作用,能促进组织修复,抑制结缔组织增生,减少斑痕粘连的作用。

与常用的控缓释技术中的其它聚合物相比,壳聚糖作为水凝胶和生物黏附性材料拥有更多的生物活性,其潜在的阴离子官能团特点赋予壳聚糖分子修饰的众多可能性。

另外,Hiromo s S认为相对分子量低于2900的化合物均可以通过壳聚糖膜,因此不同的药物载体系统能由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得到。

经眼部毒理学研究证明,医用壳聚糖对角膜、结膜无刺激性反应。

2.1 作为缓释滴眼剂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分子中含有多种亲水性官能团,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和生物黏附性,溶于水中形成具有胶粘性的凝胶溶液,可延长药物在结膜囊内的滞留时间达到缓释作用,且本身消炎抑菌、止血及良好的组织相容性。

因此,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可作为人工泪液,治疗干眼症、结膜眼等眼科常见疾病。

李平等对壳聚糖人工泪液和甲基纤维素人工泪液的疗效进行了对照研究,发现壳聚糖人工泪液效果优于对照组。

Felt等以壳聚糖作为泪液替代品,发现壳聚糖可明显改善干眼症患者的症状并具有良好的抑菌止痒功能。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黄虹等用壳聚糖和透明质酸钠作为环丙沙星滴眼液增粘剂,发现药物的稳定性与水作溶媒没有变化,pH值波动不大,对兔眼无刺激性,但能提高药物浓度18倍。

阿昔洛韦作为抗病毒药物,常用的药物剂型是眼膏剂,给药频繁1次/每4h,Genta等利用乳化法将壳聚糖与阿昔洛韦制成微球,动物实验证实,生物黏附性微球能有效延长阿昔洛韦释放时间,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并且无任何刺激性症状。

Angela等用凝聚法制备了壳聚糖与环孢菌素(CyA)的纳米粒(293nm)混悬液,给药48h后依然能在眼球内部检测到有效治疗药物浓度。

但在应用纳米粒过程中具有稳定性差、无菌化难及成本高的缺点。

2.2 作为眼部植入剂壳聚糖制成膜片后在非穿透性滤过手术中作为支撑物,能很好抑制组织纤维增生,并达到降低眼压的效果。

陆放等利用壳聚糖可以抑制细胞增生的特性,观察壳聚糖溶液对青光眼滤过术后瘢痕化的抑制作用,发现结膜下注射壳聚糖组在10~20d仅出现少量纤维细胞增生,且增生的胶原纤维结构疏松,不规则,比对照组术后7d出现致密、规则纤维增生明显优越。

程学进等进行壳聚糖膜在青光眼非穿透性滤过手术中的动物实验,A组行NPFS联合壳聚糖膜巩膜瓣下植入,B组单纯行NPFS作为对照组,结果发现A组降眼压效果明显优于B组,10周后炎性反应基本消失,两组无明显差异,20周时,A组植入材料有断裂现象,周围有组织间隙和滤泡存在,无明显纤维组织增生,B组未见组织间隙和滤泡。

结果发现壳聚糖作为非穿透性滤过手术的植入材料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有一定抑制纤维组织增生作用,能有效维持滤过,降眼压效果满意。

壳聚糖是带阴离子的高分子化合物,通过所带负电荷增加与细胞膜的结合,致使紧密结合的膜蛋白结构重构,从而使药物通过细胞的途径增加,提高了药物的转运,因此可有效提高药物特别是眼部用药中难溶性药物转运吸收,目前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已被用作多种抗菌素、抗肿瘤药物、生长因子、基因的转运载体,可使药物缓慢释放,延长作用时间。

3 明 胶明胶作为常用的药物辅料,是由18种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具有生物可降解性、黏附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的水凝胶。

金中秋等将明胶海绵片浸入曲安奈德悬液中,吸附药物后干燥成膜片,采用脉络膜上腔给药治疗兔眼穿通伤,结果发现明胶植入脉络膜上腔给药组抑制炎症和增殖反应的效果优于全身给药组。

4 亲水凝胶类高分子材料亲水凝胶,也是眼部给药新剂型中常用的载体材料,包括预先已形成凝胶和在位形成的水凝胶,后者给药剂量准确,重现性好。

理想的眼用亲水凝胶是g ellan树胶,它在水溶液中形成阴离子多糖,泪液中阳离子的存在导致凝胶进一步的形成,因此增加泪液体积和阳离子浓度,给药系统的黏度增加。

另外,透明质酸类也常被用于治疗角膜、结膜干燥症。

5 肝 素肝素是一种聚阴离子糖胺聚糖类药物,在临床上已有近70年的历史,肝素作为一种抗凝剂,具有抗凝血、抗血栓作用,还具有抗炎、免疫调节、调节多肽生长因子、抑制细胞增殖、抗肿瘤转移等多种生物学活性和药理作用,可作为药物载体。

角膜新生血管是慢性角膜炎的一种严重的并发症,也常见于角膜化学烧伤,是角膜病实力下降甚至致盲的重要原因之一。

Niko lic等研制成功一种肝素-可的松植入性缓释药丸,并对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进行了研究:通过环钻切除直径2mm的中心角膜的方法制备实验性角膜新生血管动物模型,同时将肝素-可的松植入剂、单纯可的松植入剂和空白植入剂植入受损角膜,三周内空白植入组(n=10)的角膜全部出现角膜新生血管,可的松植入组(n=10)有4例出现角膜新生血管;而肝素-可的松组(n= 10)无1例出现角膜新生血管。

因此,肝素-可的松缓释植入剂可以抑制角膜新生血管形成。

但由于肝素在临床应用中出现诸如出血、血小板减少、骨质疏松、耐药性等副作用,更由于其具有强烈的抗凝活性,使它在炎症治疗中的作用也受到限制。

6 纤维素衍生物纤维素是由吡喃环D-葡萄糖构成的直链多糖,葡萄糖分子以糖苷键相连,葡萄糖分子上的羟基可以酯化、醚化形成衍生物,R取代基不同,得到性质不同的纤维素衍生物。

文献显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羟丙基纤维素(HPC)可制成眼用控释膜。

7 共混材料作为药物新剂型的载体由于治疗不同的眼科疾病所需的药物类型、剂量、材料的降解时间、生物相容性等有着不同的要求,单一结构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往往难以满足药剂学的需要,因此研制由2种和2种以上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共混给药系统也得到很大关注。

7.1 壳聚糖明胶共混膜由于单纯的壳聚糖膜柔韧性不好,体内降解缓慢,完全降解需要12周,加入明胶制成的共混膜机械强度好,柔软,有弹性,孙秀珍等利用壳聚糖与明胶以及冰硼散共混膜,实现了定向治疗口腔溃疡。

因此有希望将两者的共混膜作为眼部给药系统的载体材料。

7.2 壳聚糖和透明质酸共混膜姚子昂等以溶液共混法制成不同比例的壳聚糖-透明质酸共混膜,发现在以较低比例混入透明质酸所形成的高分子的相容性较好,分子间存在较强的作用力,并且理化性质研究显示,透明质酸的混入可以有效的改变壳聚糖膜的力学特性、吸水性以及对小分子物质的渗透性,以共混膜为载体培养兔角膜细胞发现,此共混膜可以显著提高壳聚糖膜与角膜细胞的相容性,能有效的支持细胞在膜上生长,是角膜细胞体外培养的良好载体,可用于器官修复以及细胞移植。

7.3 壳聚糖胶原和硫酸软骨素共混膜丁勇等将2%壳聚糖、1%胶原、0.2%硫酸软骨素以94∶5∶1的体积比混合制备成直径为5mm,厚度为0.5m m的膜,应用消化培养法在此膜上对兔角膜缘细胞进行培养,结果发现7d左右形成单层次,壳聚糖共混膜可作为组织工程角膜载体材料。

8 展 望天然和天然改性生物可降解材料在眼部给药系统中的应用前景令人振奋,它们能有效的促进药物的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由它们制备的缓控释植入剂在治疗眼后段疾病时能达到并维持有效药物治疗浓度,并且对眼组织无损害;并且多数的天然可降解材料可允许大分子药物通过,因此对于多肽类药物用于眼部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