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唐传奇《莺莺传》的双重美学意蕴及文化内涵
唐传奇中的爱情悲剧及社会原因
唐传奇中的爱情悲剧及社会原因说到唐传奇可能首先会让人想到的即是《莺莺传》,而这部作品正是以爱情为主线的唐传奇故事。
爱情,人类最普遍的情感,是贯穿每部作品的主线。
它的产生、展开牢牢的与中国传统审美取向联系着。
那种东方特色的情感表现方式就是距离,东方诗礼文化熏陶出来的情感老是委婉、曲折,含蓄而不直露、温和而有控制的。
“距离”使才子佳人的爱情取得很好的诠释。
距离在作品中分两步。
第一步是“邂逅”的距离。
第二步是“破灭”的距离。
当咱们在看完元稹的《莺莺传》以后,总会感到一种失落,一份感叹,有一种心绪无法释怀。
为何呢?我想,主要仍是因为张生与崔莺莺之间那么纯真那么美好的爱情故事最终没能实现。
其实《莺莺传》所表现出的悲剧性不仅表此刻它的悲剧性结局,更多的是来自文中的悲剧艺术。
在《莺莺传》中,悲剧表现出深层的矛盾冲突。
有人把矛盾的矛头直指“始乱之,终弃之”的张生,却是远远不够的。
确实,如文中所述,张生的确表达了“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于人”的思想,是他“是用忍情”,没有坚守爱情,才最终致使爱情的破灭。
但张生具有这样的思想并非是天生的,恰正是必然社会思想的反映。
是唐朝的社会制度,社会风气的表现。
恩格斯把悲剧说成“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
恩格斯这一著名的论断,深刻地指出了悲剧的社会性质及造成悲剧的历史原因。
所谓“历史的必然要求”是指主人公为之奋斗的事业或理想,表现了历史发展的要求,符合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因此具有真理性、正义性和历史进步性。
所谓“这一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是指那时的历史环境、社会现实尚未具有实现主人公理想的条件,使主人公的事业或理想受到挫折和失败。
而在《莺莺传》中的“历史必然要求”则是指莺莺与张生之间所产生的美好的爱情。
“这一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又是指人物心里和封建社会伦理道德的双重阻力。
正因为有这样的阻力的存在,才致使了爱情的破灭,也才产生出来悲剧。
谈〈莺莺传〉中莺莺面对情、礼的挣扎到释怀分析
談〈鶯鶯傳〉中鶯鶯面對情、禮的掙扎到釋懷分析國立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 呂令佳摘要傳奇小說發展至唐代,文學逐漸走向成熟期。
文人將思想與情感寄託於作品中,在人物刻畫以及情節上的轉折,編排也更加飽滿。
傳奇小說的勃興,與唐代社會發展有著密切關係。
文化的變遷與社會風氣的開放,也間接影響文人的文學創作。
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愛情題材的作品也隨之興盛。
作品著重鋪陳,大多是以戀愛的女性一方為主軸,藉以描寫她過往之經歷以呈現故事全貌。
〈鶯鶯傳〉為唐代傳奇的情愛名篇,作品中不單是講述一段男女之情,更是藉由不同面向去思考,在理想與現實之間該如何抉擇? 本文中之論述將聚焦於主角崔鶯鶯,探討這位受到社會價值制約的名門閨秀,面對人生的情愛追求再至自我審視的心路歷程。
關鍵詞:唐代傳奇、愛情題材、〈鶯鶯傳〉、崔鶯鶯。
壹、前言文學作品能夠間接反映出當代的時事。
唐代傳奇小說的發展,在德宗至敬宗時期最為鼎盛。
隨著唐代社會的變遷與社會風氣的開放,個人主義興起,情感不再受限,而是能自然流露體現於作品之中。
唐代小說家藉著生花妙筆,揮就了許多照耀古今的文學作品,它不僅代表唐代散文的浪漫主義思潮,且充分反應當代商業社會的形形色色,建立了寫實文學的基礎,一方面提高了小說創作藝術,一方面充實了小說的現實內容,造成了它藝術價值的永久不朽。
1傳奇小說中的愛情題材也在此時興起。
葉慶炳曾在談及唐代傳奇時,說到:「至唐代,小說始告成熟;至唐代,國人始懷創作藝術品之心情寫作小說。
」2唐代小說的成熟乃自於在自由思想的環境下寫作,作品更能貼近生活並且引起共鳴。
而文人筆下的愛情故事,代表著唐代的自由戀愛風氣逐漸突破禮教的束縛。
「唐代文人之創作心理乃有雋妙之愛情鋪寫;而唐人傳奇之愛情敘寫,亦能彰顯唐代文人之創作心理。
」3顯示出愛情題材在唐傳奇的提昇,與文人的創作心理有密切關係。
〈鶯鶯傳〉乃唐傳奇的情愛名篇,文中寫出崔鶯鶯與張生兩人之間的情愛糾葛,述說一個受到社會價值制約的名門閨秀,對於情愛的追求與自我探索。
元稹《莺莺传》赏析
元稹《莺莺传》赏析艺术特色《莺莺传》成功地塑造了崔莺莺的经典形象。
她是一个出身于世家的年轻女子,内心充满了爱情与礼仪的矛盾。
小说深刻揭示了她出生和成长所带来的思想矛盾和人格特征,细致地刻画了女孩反抗传统伦理道德的内心冲突过程。
莺莺的悲剧性格简单而丰富。
她最终拒绝了张生的要求,这反映了她性格由弱到强的转变。
莺莺的悲剧性格既独特又普遍。
它典型地总结了历史上无数被封建伦理束缚、被无情的郎朗抛弃的女性的共同命运。
在中国文学史人物画廊中,崔莹莹、杜丽娘、林黛玉是追求自由爱情、敢于挑战封建伦理的女性。
它们都是在不同历史阶段具有不同内涵的杰出女性形象,崔莹莹在画廊的顶端。
相比之下,张生的形象相对较差。
特别是在文章的结尾,为了证明张生抛弃崔莹莹的无耻行为是正当的,作者用自己的借口斥责崔莹莹是“特殊的东西”、“邪恶的灵魂”和“如果你不妖魔你的身体,你必须妖魔人”,这不仅使人物形象不一致,但也导致了主题的矛盾。
正如鲁迅在《中国小说简史》中所说,“文章的结尾粉饰了错误,因此它陷入了邪恶的兴趣。
”作品赏析《莺莺传》在叙事中注重刻画人物的性格和心理,较好地塑造了崔莺莺的形象。
崔莹莹是一个在封建家庭严格的闺房纪律中长大的女孩。
她对爱有强烈的需求,但她把它深深地藏在心里。
有时她甚至在表面上做了一个完全相反的手势。
最初,通过她的女佣、媒人,张生和她用诗歌表达了他们的爱。
然而,当张生按照诗中的约定前来相见时,她“服侍燕蓉”,并严厉斥责张生的“下流行为”。
几天后,当张生陷入绝望时,她突然采取了大胆的反抗行动,并主动在夜间跑到张生的住处幽会。
崔莹莹的矛盾和重复,真实地反映了她克服犹豫和动摇,最终背叛封建伦理的曲折过程。
然而,她始终未能完全摆脱社会、出生和成长给她的精神枷锁。
她仍然认为私爱的结合是非法的。
“当它开始变得混乱时,它最终会被抛弃。
修复它是恰当的,傻瓜不敢憎恨它。
”。
因此,被抛弃后,她只能抱怨自己,听天由命。
这显示了她的思想和性格的弱点。
《莺莺传》的艺术魅力探究
外兄见莺莺 ” 时, 读 者不免会对两人 的没有结局的 爱情升起一种期待 , 然而这种期待再次落空 , 于是 , 读者会不 由自主地对二人的行为动机产 生各种猜 测, 而这些猜测都是作品之外 的内容 , 是读者对情
节 的一种想像 、 补充和延伸。结尾处 的这种情节设 置, 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 让人唏嘘感叹不 已, 作品也 因此而独具魅力。 二、 “ 真” 之美
◆古典 品藻
《 莺莺传》 的艺术魅力探究
范爱荣
( 西北 师 范大学, 甘肃 兰州 7 3 0 0 7 0 )
摘 要: 千百年来, 《 莺莺传》 的艺术魅力得到 了的读者的广泛认同。探究其艺术魅力的构成要素 。 主要在 于 三个方面: “ 奇” 之魅 , 即作品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之奇与情节设置之奇; “ 真” 之 美, 莺莺这个典型形象符合现代文学
然动容 , “ 叹骇” 之余 , “ 因请既济传之 , 以志异云” 。 “ 志异” 二字 , 准确地传达了这群人的“ 尚奇 ” 心态 。
l 8 61 文艺
说: “ 昨 日一席 间, 几不 自持 。 数 日来 , 行忘止 , 食忘
饱, 恐 不能逾旦暮。若因媒 氏而娶 , 纳采 问名 , 则三 数 月间 , 索我于枯鱼之肆矣 。” 张生情不能 自持 , 正 是 因为惑于莺莺 的绝代风华 。这两处一作 正面描
、
“ 奇” 之魅
好奇是人类 的自然天性 ,文学作品所表现 的
传》 又题为《 会真记》 , “ ‘ 真’ 字与‘ 仙’ 字同义 , 而‘ 会 真’ 即遇仙或游仙之谓也。……仙( 女性) 之一名 , 遂 多用作妖艳妇人 ,或风流放诞之女道士之代称 , 亦
莺莺传读后感
莺莺传读后感摘要:一、引言二、莺莺传故事概述三、莺莺传的主题思想四、莺莺传的艺术特点五、莺莺传的现实意义六、结语正文:一、引言《莺莺传》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元稹创作的一篇传奇小说,原名《会真记》,讲述了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故事。
这篇文章旨在分析《莺莺传》的故事情节、主题思想、艺术特点以及现实意义,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经典文学作品。
二、莺莺传故事概述《莺莺传》讲述了一个才子张生,在长安游学时结识了富家女崔莺莺。
两人一见钟情,但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公开交往。
后来张生赴任外地,与莺莺两地相隔,彼此思念。
莺莺决定抛弃世俗观念,私奔到张生所在地,但不幸的是,张生因为莺莺家世背景而抛弃了她。
莺莺伤心欲绝,削发为尼。
最后,张生后悔莫及,抑郁而终。
三、莺莺传的主题思想《莺莺传》的主题思想主要体现在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世俗偏见的抨击。
故事中的张生和莺莺,冲破了封建礼教的束缚,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爱情。
然而,在现实面前,他们的爱情却显得如此脆弱。
作者通过这个故事,揭示了封建社会世俗观念对爱情的摧残,强调了真善美的价值。
四、莺莺传的艺术特点《莺莺传》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物形象丰满鲜活,如张生的才子气质、莺莺的坚定果断等,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2.情节曲折,引人入胜,使读者沉浸在故事的情感世界中。
3.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如“西厢记”中的诗句等,成为后世传颂的佳作。
4.寓意深刻,通过对人物命运的刻画,反映了现实社会的种种矛盾。
五、莺莺传的现实意义《莺莺传》的现实意义在于传达了以下信息:1.爱情需要勇气和坚持,只有勇敢地面对现实,才能追求到真爱。
2.封建社会的世俗观念对个体命运的摧残,启示我们要摒弃陈旧观念,追求自由、平等和真爱。
3.真善美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我们要在现实生活中坚守道义,捍卫真善美。
六、结语《莺莺传》作为唐代传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独特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艺术风格,展现了美好的爱情和现实的残酷。
_莺莺传_的审美特征及其文化成因
名达之主司,然后以所业投献。逾数日又投,谓之温
语言的诗化及诗歌的穿插,使小说富有诗意氛 围,不仅如此,作者还有意对诗意氛围进行营造。小
卷。如《幽怪录》、《传奇》等皆是也。盖此等文备众 体,可 以 见 史 才、诗 笔、议 论。”[+](卷*)赵 彦 卫 所 谓 的
说对景物描写颇少,但作者在关键之处还是刻意对 “诗笔”,当不仅指小说中大量插入诗歌,也应包括小
反观《莺莺传》,便会发现, 《莺莺传》的诸方面都与上 嫁之后,张生经崔氏居所,要求以外兄身份见莺莺,
述特征相吻合。
莺莺不见,张生还“怨念之诚,动于颜色”。张生的这
《莺莺传》的作者元稹是唐代贞元、元和年间著 些行为都表明虽然他不得已抛弃了莺莺,但依然深
名的诗赋大家,他的小说创作除《莺莺传》外,还有一 深地爱着莺莺。宋赵令(《侯鲭录》卷五说: “(张生)
的顾虑,却说得相当含蓄:“长安行乐之地,触绪牵 的美好消融于一体,诗意的氛围也就此烘染出来。
情。何幸不忘幽微,眷念无#”;莺莺希望张生能遵
以上对《莺莺传》诗性审美特征的分析说明,作
守盟约却不直接提出要求,而是先表白自己“至于始 者在写作小说时,其艺术取向是追求诗意美。小说
终之盟,由固不忒”,然后从正反两个方面委婉规劝。 作家缘何会有诗意的审美追求,或者说《莺莺传》的
力。基于这样的创作目的,作家笔下的小说具有了 真挚的,但理智又让他不得不“忍情”,事实上,对于
诗性审美特征,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与莺莺的离别乃至分手,张生也不能做到彻底诀绝。
以唐代小说与诗歌之关系以及小说作者的小说 在第一次去长安前,他是“以情谕之”,第二次去长安
家与诗人的双重身份对小说审美特征造成的影响来 前“,不复自言其情,愁叹于崔氏之侧”,二人分别婚
试论唐传奇《莺莺传》的意象运用
试论唐传奇《莺莺传》的意象运用作者:钟凤来源:《北方文学》2018年第26期摘要:本文主要对唐传奇《莺莺传》里的意象运用进行探讨,并且试分析它们在作品中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唐传奇;《莺莺传》;意象意象,是诗歌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诗歌意境的营造主要通过意象来呈现,其对物象的选择和组织空间极大。
长久以来,诗歌的意象研究已经得到普遍地认可。
然而,意象并不是诗歌艺术特有的审美特征,它也适合其它艺术,比如小说领域。
只是,对于小说家来说,选择意象没有诗人们那样自由放恣,他们从小说整体构思出发,会更多地考虑选择那些最能营造小说背景,最能表现小说人物心理的,结构事件前因后果等等的意象来为小说加分,否则锦上添花的愿望瞬间就会化为乌有,甚至成为败笔。
唐传奇《莺莺传》,是由元稹编纂的一篇非常经典的传奇小说。
对于该传奇的各种研究层出不穷,大抵从最早的对“张生即元稹自寓”观点的认同,到围绕《莺莺传》的创作时间、张生和崔莺莺的原型、崔张离异的原因等问题的研究探讨。
但是,对于该传奇的意象运用还没有引起学者们的注意,并且我发现意象在该小说的运用很是丰富出彩,于是我想对意象在该小说中的运用进行一定地探讨。
首先,我们看看功能性物象在该传奇中的运用。
所谓功能性物象是指为满足人们某种需要,有具体物品担当,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暗示意义的符号。
我们试举两个意象来展开分析。
一、“墙”意象。
“墙”的本义是指用砖石等砌成承架房顶或隔开内外的建筑物。
《释名·释宫宝》中曰:“壁,辟也。
辟御风寒也。
墙,障也,所以自障蔽也”。
是指用泥土使建筑物竖直方向的主要构件,起分隔、围护和承重等作用,还有隔热、保温、隔声等功能。
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墙”有了特有的文化内涵,它不再是单纯的建筑存在,而是成了封建秩序和规范的象征。
孟子《孟子·藤文公下》里记载:“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父母之心,人皆有之。
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父母国人皆贱之”。
试论唐传奇《莺莺传》的意象运用
48试论唐传奇《莺莺传》的意象运用钟凤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摘要:本文主要对唐传奇《莺莺传》里的意象运用进行探讨,并且试分析它们在作品中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唐传奇;《莺莺传》;意象意象,是诗歌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诗歌意境的营造主要通过意象来呈现,其对物象的选择和组织空间极大。
长久以来,诗歌的意象研究已经得到普遍地认可。
然而,意象并不是诗歌艺术特有的审美特征,它也适合其它艺术,比如小说领域。
只是,对于小说家来说,选择意象没有诗人们那样自由放恣,他们从小说整体构思出发,会更多地考虑选择那些最能营造小说背景,最能表现小说人物心理的,结构事件前因后果等等的意象来为小说加分,否则锦上添花的愿望瞬间就会化为乌有,甚至成为败笔。
唐传奇《莺莺传》,是由元稹编纂的一篇非常经典的传奇小说。
对于该传奇的各种研究层出不穷,大抵从最早的对“张生即元稹自寓”观点的认同,到围绕《莺莺传》的创作时间、张生和崔莺莺的原型、崔张离异的原因等问题的研究探讨。
但是,对于该传奇的意象运用还没有引起学者们的注意,并且我发现意象在该小说的运用很是丰富出彩,于是我想对意象在该小说中的运用进行一定地探讨。
首先,我们看看功能性物象在该传奇中的运用。
所谓功能性物象是指为满足人们某种需要,有具体物品担当,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暗示意义的符号。
我们试举两个意象来展开分析。
一、“墙”意象。
“墙”的本义是指用砖石等砌成承架房顶或隔开内外的建筑物。
《释名•释宫宝》中曰:“壁,辟也。
辟御风寒也。
墙,障也,所以自障蔽也”。
是指用泥土使建筑物竖直方向的主要构件,起分隔、围护和承重等作用,还有隔热、保温、隔声等功能。
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墙”有了特有的文化内涵,它不再是单纯的建筑存在,而是成了封建秩序和规范的象征。
孟子《孟子•藤文公下》里记载:“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父母之心,人皆有之。
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父母国人皆贱之”。
这里的“墙”俨然已被视为具有礼制约束的物体,是秩序和规范的象征。
《莺莺传》“反常细节”的心理情态分析——兼谈对“文学本位”的理解
可是张生沉浸在“飘飘然"、“犹疑梦寐”的欢乐中,还来不及(或者说本来 就没打算过)想到责任问题。莺莺临别之际,唯有“泪光荧荧然”,因为她付出 最大的努力、打出了最后的底牌,已经无技可施了,却仍没得到张生的承诺,换 言之,可以被“确认"的爱情。这荧荧的眼泪并非不忍离别的情人的泪,而是预 知到离弃的哀怨的泪。于是,第三处异常的解释也就顺利成章了。
那么,如何解释以上“两处疑惑、三点异常"?可以从传统社会中两性关系 规则赋予男、女双方在爱情交往中“态势"的不同来理解。中国传统观念的普遍 规则是,男性在爱情关系中处于主动同时也是支配性的地位,这种强势地位使得 大部分时候是由“他”而不是“她"来决定追求或者离弃。
从张生的角度来看,他初见莺莺就“以词导之’’,这样的孟浪行为恰恰能体 现出此人轻举妄动的性格。如果要作诛心之论,就性格气质而言,一见钟情这枚 硬币的另一面往往就是迅速厌弃。莺莺谨慎而通晓礼法人情,张生的举动恐怕只 会使她看到这份爱情的不可靠。所以,莺莺既要听从内心对爱情的要求,同时在 具体交往过程中还要保持理性,以确保获得成功的爱情。在交往过程中,莺莺时 刻在掂量这次爱情成功的可能性。她要有所确认,所以她从交往的一开始就暗示 张生应该交出一个庄重的承诺,而不只是甜蜜的情话。在张生有意无意地不作回 应之后,莺莺只好用十分反常的种种行为举止,独自努力地去敦促张生“制造" 这种确认。这样,我们所看到的《莺莺传》文本中崔莺莺的行事就超越了一般女 性在爱情中的惯常表现。于是,上述的“两处疑惑、三点异常"就产生了。
《莺莺传》名词解释
《莺莺传》名词解释摘要:1.《莺莺传》简介2.《莺莺传》的文学价值3.《莺莺传》中的主要人物4.《莺莺传》的故事情节5.《莺莺传》的现实意义正文:《莺莺传》是一部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作者是明代作家冯梦龙。
该书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
它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唐朝的爱情故事,以莺莺为主人公,描述了她与张生之间的爱情纠葛。
《莺莺传》的文学价值非常高,它不仅具有浓厚的民间文学色彩,还具有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
冯梦龙在这部小说中,以细腻的笔触和真实的情感描绘了唐代社会的生活面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人们的思想观念。
同时,他也通过对莺莺和张生之间的爱情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爱情和人生的深刻理解。
《莺莺传》中的主要人物有莺莺、张生、红娘等。
莺莺是故事的女主角,她是一个美丽聪慧的女子,为了爱情可以不顾一切。
张生是故事的男主角,他是一个有才华有抱负的年轻人,为了爱情也可以放弃一切。
红娘是故事中的关键人物,她是莺莺的侍女,也是她的朋友,她帮助莺莺和张生相识相爱,最终成就了他们的爱情。
《莺莺传》的故事情节非常曲折动人。
莺莺和张生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相识,两人一见钟情,互相吸引。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爱情之路并不顺利,莺莺被嫁给了别人,张生也离开了莺莺。
然而,他们的爱情并没有因此而结束,他们通过红娘的帮助,最终走到了一起。
《莺莺传》的现实意义在于,它告诉我们爱情是值得我们追求和珍惜的。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我们都不能放弃对爱情的追求。
同时,它也告诉我们,爱情并不是一切,我们还要有自己的事业和人生目标。
莺莺传赏析
琉璃易碎,人言易坠-—关于《莺莺传》的叙事之我见《莺莺传》所描写的其实只是两个人的故事,两个恋爱的人后来分开的故事,没有太宏大的叙事,没有那些官腔的说教和露骨的批判。
这样的故事,也是中国文人所津津乐道的。
《莺莺传》的开头,交代说在贞元年间,有位张生,英俊潇洒意气风发。
他八岁丧父,被兄弟欺凌,从小随着母亲投奔舅氏,生活贫困,母亲教她念书。
这里可以浮现这样一个人物性格:幼年丧父的人,为达目的不惜代价不择手段,由于尝尽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他很敏感,由于家境贫寒,极端律己。
我们知道这篇传奇是有虚构的成分,就如元稹在里边成了张君瑞。
贞元十六年,那年元稹二十二岁,莺莺十七岁.他们的相聚可以算是古时的相亲饭局,吃饭的时候,郑氏让儿子、女儿出来拜会救命恩人。
见面其中一句话很有意思:“张惊,为之礼。
”张生看到莺莺那么漂亮,忙起来对她行礼。
这个描写很传神,一般男子看到普通的女子,都淡淡的仿佛视若不见;惟独见到美女,眼睛一亮,慌忙起身行礼,态度谦恭。
足见莺莺之美。
张生想和她说话,但是莺莺理睬,好女孩一般都是很矜持的。
思而不得,张生的思念就象潮水一样把他包围,所以他捉摸着要找个机会表白一下.于是他从莺莺的小伙伴,侍女红娘那边入手,红娘被张生吓了一跳,问了个问题:“你既然那么喜欢,何不凭借你对我们家的恩情向夫人正式提亲呢?"张生回答的话简直有点无耻了:总结起来就一句,相思成灾,急不可耐。
但是也许张生妇女工作做的好,红娘还真的帮他。
想来那时躲在深闺的大家闺秀并不知道外边文青的名声有多臭,结果一场悲剧上演了。
亚里士多德《诗学》言道:“性格为悲剧六大要素之一。
”毫无疑问,莺莺的性格决定了她的悲剧结局。
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矜持和热情,顺从和叛逆,坚定和认命矛盾的结合在了一起.二月十五的晚上,文学青年元稹踏着美丽的月色,攀着墙边的杏花树翻过墙头投奔他的初恋去了。
在红娘通报后,莺莺姑娘这才出现了。
莺莺姑娘一身包裹严实,表情严肃,狠狠地训斥了他一顿,然后扬长而去。
唐传奇《莺莺传》悲剧新探
唐传奇《莺莺传》悲剧新探
赵琳
【期刊名称】《求是学刊》
【年(卷),期】2004(031)004
【摘要】唐传奇<莺莺传>是"西厢故事"的源头,它所讲述的爱情悲剧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始乱终弃",实际上是女性"自献"的悲剧,其根源则是传统两性文化中以"男主女从"为要义的男权意识.
【总页数】5页(P106-110)
【作者】赵琳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37
【相关文献】
1.解析唐传奇《莺莺传》的双重美学意蕴及文化内涵 [J], 王燕芸
2.论宋人对唐传奇名篇的接受--以《莺莺传》为中心 [J], 余丹
3.月下西厢的“男性凝视”——从唐传奇《莺莺传》说起 [J], 夏天
4.唐传奇社会称谓语初探——以《莺莺传》《霍小玉传》《李娃传》为例 [J], 智慧
5.精巧的构思可贵的探索——论林语堂《中国传奇》对唐传奇《莺莺传》的改编[J], 吕贤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元稹《莺莺传》赏析
元稹《莺莺传》赏析-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莺莺传》赏析《莺莺传》的作者是元稹,元稹字微之,河南洛阳人。
其先世是鲜卑族拓跋氏,汉化后以“元”为姓,从北魏至隋,地位均极显赫,不过到元稹父、祖一辈时已渐趋没落。
元稹八岁丧父,由母亲携往舅家抚养,少年时代过的是寄人篱下的生活,他的母亲郑夫人贤明有学识,亲自给元稹传授知识。
元稹九岁能写文章。
十五岁应明经科考试,一举及第。
一生起起伏伏,五十三岁卒于武昌任所。
元稹是白居易的挚友,诗名也与之相埒。
他们共同创造了以清浅流畅为特色的“元和体”诗,除了乐府诗和同白居易等友人的唱酬诗以外,元稹一生还写了不少好作品,《莺莺传》就是他优秀的代表作。
一、《莺莺传》的内容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这样评论《莺驾传》:“元稹以张生自寓,述其亲历之境,虽文章尚非上乘,而时有情致,固亦可观,惟篇末文过饰非,遂堕恶趣。
”《莺莺传》是一段哀艳的爱情故事,既真实自然,又曲折动人,可谓峰回路转,一波三折。
及其细致深入地写出了两人微妙的爱情关系,并成功地塑造了人物形象,其情节大致可分为酬宴初会、因婢致情、赴约被斥、意外观会、事成待婚、别而复会、再别陈怀、复书诉哀、悲剧结局、尾声。
唐传奇取法于史传文学,但小说与史传文学性质不同,写法同中又有异。
小说以“莺莺”为传主,却不是先写莺莺,而是先从介绍张生入手,谋篇布局,精心结撰,首尾呼应。
二、《莺莺传》的诗意性审美特征我们所说的诗意性一般都是指以婉约诗所体现出来的婉转动人、清丽缠绵的审美特征。
《莺莺传》中的诗意性则主要体现在人物自作诗、人物塑造和语言上。
诗歌的繁荣对继之而崛起的小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不仅为小说提供了抒情写意的艺术手法,更主要的是影响了小说创作者的审美心理,使小说呈现出诗意化的特点。
鲁迅认为唐人“餍于诗赋,旁求新途,藻思横流,小说斯灿”。
莺莺与张生的爱情以张生的《春词》两首和莺莺的《明月三五夜》(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
莺莺传名词解释
莺莺传名词解释
(实用版)
目录
1.莺莺传简介
2.莺莺传的主要内容
3.莺莺传的文学价值
4.莺莺传对后世的影响
正文
1.莺莺传简介
《莺莺传》是我国唐代著名文学家元稹创作的一部传奇小说,是唐代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的重要灵感来源之一。
该作品以唐代为背景,以莺莺和张生之间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描述了一个由真挚爱情、家族纷争、世事无常等元素交织而成的感人故事。
2.莺莺传的主要内容
《莺莺传》的故事发生在唐代,主要讲述了贫寒书生张生和长安名妓莺莺之间的爱情故事。
张生和莺莺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相识,并相互倾心。
然而,由于莺莺的名妓身份,他们的爱情受到了来自社会和家庭的重重阻力。
最终,尽管他们深爱对方,却因现实无奈而分离。
张生最后娶了别人,而莺莺也入了宫中。
他们的爱情故事虽然以悲剧收场,但却展现了他们对真挚爱情的执着追求,深深打动了读者。
3.莺莺传的文学价值
《莺莺传》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它以真实的唐代社会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世界,展现了唐代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同时,它以莺莺和张生的爱情故事为主线,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描绘,展现了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这些都使得《莺莺传》成为
了一部具有深厚人文内涵和极高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
4.莺莺传对后世的影响
《莺莺传》对后世影响深远。
它不仅是《红楼梦》的重要灵感来源,而且在文学史上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许多后世的文学作品,如《西厢记》、《牡丹亭》等,都受到了《莺莺传》的启发和影响。
《莺莺传》名词解释
《莺莺传》名词解释
【实用版】
目录
1.《莺莺传》简介
2.名词解释:莺莺
3.名词解释:传
4.《莺莺传》的故事梗概
5.《莺莺传》的文化价值和影响
正文
【《莺莺传》简介】
《莺莺传》是我国古代一部脍炙人口的爱情小说,起源于唐朝,作者是元稹。
故事以莺莺为主人公,描述了她与张生之间的爱情故事。
莺莺美丽聪慧,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因为家族变故而嫁给了富商,但心中一直念念不忘青梅竹马的张生。
最后在历经曲折后,两人终于走到了一起。
【名词解释:莺莺】
莺莺,原名崔莺莺,是《莺莺传》中的女主角。
她出身于唐代著名的士族家庭,因为家族中的变故而嫁给了富商。
但她对这段婚姻并不满意,一直念念不忘她青梅竹马的恋人张生。
莺莺的形象美丽聪慧,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古代小说中典型的大家闺秀形象。
【名词解释:传】
“传”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体裁,主要用来记叙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和传说。
传的写作特点是以叙述为主,兼有议论和描写,形式多样,风格各异。
传的体裁在唐代以后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了我国古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莺莺传》的故事梗概】
《莺莺传》的故事发生在唐代,主要讲述了莺莺与张生之间的爱情故事。
莺莺出身于士族家庭,因为家族中的变故而嫁给了富商。
但她对这段婚姻并不满意,一直念念不忘她青梅竹马的恋人张生。
最后在历经曲折后,两人终于走到了一起。
【《莺莺传》的文化价值和影响】
《莺莺传》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部经典之作,其深刻的人文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其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莺莺传论文
唐宋传奇鉴赏——浅析《莺莺传》与中国封建文化院系:民生学院年级:12级姓名:**专业:会计学E-mail: *******************论文完成日期:2014年6月浅析《莺莺传》与中国封建文化寇依会计学E-mail:*******************摘要:元稹的《莺莺传》是唐传奇中以爱情为题材的杰出代表作,是一部“始乱终弃”的女性婚恋悲剧。
文中塑造的崔莺莺形象美丽、温柔而又痴情,丰富和拓展了中国古典文学史中的女性人物世界。
本文通过《莺莺传》探析中国封建礼教对故事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唐代婚俗文化的多重性。
关键词:莺莺传封建礼教唐代婚俗一、封建传统伦理思想对《莺莺传》的影响元稹的《莺莺传》中所塑造的崔莺莺的形象,是唐代爱情传奇文本中塑造得具有较高文学史意义与美学价值的女性形象之一,她不仅具有绰约的风姿、隽雅的谈吐以及过人的才艺,而且敢于超越封建社会传统伦理道德的束缚,大胆主动地与张生交往、相恋,以至于“自荐枕席”①她的形象无疑丰富和拓展了中国古典文学史中的女性人物世界。
然而,《莺莺传》深受儒家诗教的影响,在文本的各个层面都渗透着诗教意识。
对此,不少学者有所论及。
如美国学者宇文所安将《莺莺传》视为主人公儒家道德成长的故事:“这是一个有关道德‘成长’的故事。
经过了微小的堕落和随后的悔悟,年轻人成长了,从自己的错误里面汲取了教训。
”②文中,虽然未对莺莺家世做详尽的介绍,但在当时崔氏是一个大姓,应该是名门望族。
而且可以从莺莺的日常举止中仍然能看出她深受家庭封建礼教的熏陶。
从伦理的层面上看,《莺莺传》并非单纯的爱情小说,它渗透了讽喻封建教化的目的,与儒家传统思想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
唐代传奇产生之前的女性形象,或是如屈原创造的“湘夫人”、曹植创造的“洛神”一类,虽有“女儿身”却没有女性主体,没有真实自我生存价值与生命意志的“意象符号”;或是以“妲己”、“赵飞燕”等人为代表的总让帝王误国、男人遭难的“祸水”。
莺莺传论文
学院本科毕业论文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院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年限年月至年月指导教师职称申请学位学士学位年月日从《莺莺传》探析唐代婚俗文化学生姓名:指导老师:摘要:元稹的《莺莺传》是唐传奇中以爱情为题材的杰出代表作,是一部“始乱终弃”的女性婚恋悲剧。
本文通过《莺莺传》看到了唐代的婚俗文化,进而分析了这种婚俗特点的文化根源,折射出唐代婚姻观念的双重性特点,即封建性与开放性。
同时也指出了这种婚俗文化的历史影响。
关键词:莺莺传唐代婚俗文化根源历史影响Probe into marriage custom culture of Tang Dynasty inThe Tale Of YingyingAuthor’s Name: Tutor:ABSTRACT:The Tale Of Yingying , written by Yuan Zhen( a famous writer in Tang Dynasty), is an outstanding representative work among love-themed Tang legends . The work is a tragedy of love story between Zhang Sheng and Cui Yingying , resulting with Zhang Sheng's leaving away from Yingying faithlessly. This paper looks into the marriage culture in the Dang Dynasty through the Tale of Yingying, then analyzes the cultural root of this marriage custom’s features, It reflects the double characteristics of marriage attitude in the Dang Dynasty--- feudalization and openness. At the last section of this paper, the author also points out the historical effects of such a cultural phenomenon.KEYWORDS:The Tale Of Yingying marriage custom culture of Tang Dynasty cultural root historical effects目录一、《莺莺传》中所反映出的唐代婚俗 (1)(一)“六礼” (1)(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1)(三)“门当户对” (2)(四)“自由婚恋” (3)二、《莺莺传》中婚俗特点的文化根源 (3)(一)等级观念 (3)(二)唐代婚姻观念的开放性 (4)(三)唐代婚姻习俗下妇女地位本质上依旧低下 (5)三、《莺莺传》婚俗文化的历史影响 (7)(一)家长制下的夫权婚姻形式遗留至今 (7)(二)兼容并包的社会体制促进了婚姻自由选择和女性解放的萌生 (7)四、结语 (8)注释 (8)参考文献 (8)唐代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世人的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Leabharlann 诗 意 之 美 《 莺莺 传 》 本 身 就是一 首美 艳哀 婉 的爱情 长诗 , 其 诗 意化 的语 言 表 达使 小 说行 文 紧 凑 , 文 笔清 丽 , 富有 音 乐 的节奏感 。含蓄 的诗 歌寄情 委婉 地表 达 了男女 主人 公 之 间相 互 爱慕 的 心声 , 诗 化 的人 物 形 象 散发 出温 和
而 翻 墙约 会 时 , 莺 莺对 张 生进 行 的一 番训 斥 : “ 诚欲 寝 其词 , 则保 人之 奸 , 不义 ; 明之于母 , 则 被人 之惠 , 不祥 ” ,
句 式 整齐 统 一 , 节 奏感 强 , 诗化 的语言 使作 品洋 溢 着饱 含诗 意 的美学 风 味 。 而优 美 和谐 的意 境也 极 大地 提升 了小 说 的诗 意美 。张生 与 崔莺 莺 的 幽会 是 在 夜 晚进 行 , 朦 胧 柔 和 的月 光 成 为双 方 爱情 的见 证 。莺 莺 回复 张生 的诗 写 到 : “ 待月 西厢 下 , 迎风户 半 开 。拂 墙 花影 动 , 疑是 玉人来 。 ” 张 生 和崔 莺莺 的 约会 就是 在这 样 的 明月夜 , 月光、 微风 、 花影 、 美 人构 成一 幅 幽静 清丽 、 情意 浓浓 的 画面 , 浪 漫动
第 2 6卷
第 4期
长春 工 业 大学 学 报 ( 社会科学版 )
J o u r n a l o f Ch a n g e hu n Un i v e r s i t y o f Te c h n o l o gy ( S0 c i a l Sc i e nc e s Ed i t i o n)
富 的 审美 体 验 和 文 化 思考 。
[ 关键词] 唐传奇 ; 《 莺 莺传 》 ; 诗 意美 ; 悲剧 性 ; 文化内涵 [ 作者简介] 王燕芸( 1 9 9 0 一) , 女, 陕 西 师 范大 学 中 国古 代 文 学 专 业 2 0 1 2级 硕 士 研 究 生 , 主 要 从 事 中 国 古代 文 学 研
围使 小 说 处 处 透 露 出 美 的 气 息 , 而 崔 张 各 奔 东 西 的 爱 情 结 局 为 小 说 蒙 上 了浓 厚 的 悲 剧 色 彩 。 莺 莺奋 不 顾 身 的 悲壮 之举 、 有 情 人 难 成 眷 属 的 悲哀 以及 时人 世 俗 冷 漠 的评 价 构 成 了小 说 悲 剧 底 蕴 的根 源 。 小 说 诗 意 美 的 呈 现 与 唐 诗 对 唐 传 奇 的 影响 息息 相 关 , 悲 剧 结 局 则 反 映 出唐 代 开 放 的婚 恋心 态 与 社 会 封 建 等 级 观 念 之 间 的 深 刻 矛 盾 , 带给读者 丰
悟到 爱情 的朦 胧和 温馨 。 崔张 的爱 情在 诗歌 中开 始 , 也 在诗 歌 中结束 。张 生别 娶 , 莺 莺 另嫁 之后 , 张生 对莺 莺却 未完 全忘 怀 , 故 以 表兄 的身 份求 见 , 莺 莺用 两首 诗 为两人 的爱 情彻 底 画上 了句号 。诗 歌 内容 虽然决绝 , 但 在 客观 上增加 了作 品
究。
《 莺莺 传 》 是 一 部影 响甚 大 的唐 传 奇作 品 , 正 如鲁 迅 先生 所 说 : “ 唐 人传 奇 遗 留不 少 , 而 后来 煊 赫 如 是者 ,
惟 此 篇及 李朝威 《 柳 毅传 》 而 已” , [ 1 ] 。 本 文将 从 《 莺莺传 》 的文 本 描 写 及 社 会 历 史 背 景 出 发 , 解析《 莺 莺 传》 中蕴 含的诗 意气 息 和悲剧 底蕴 , 并深 入分 析其 中所 反 映的文 化 内涵 。
的诗 意气 息 , 以“ 不 为旁 人羞 不起 , 为 郎憔悴 却羞 郎” 和“ 还将 旧时意 , 怜 取 眼前 人 ” 寥 寥数 语 留给读 者 深 深 的
遗憾 和思 考 , 达到 了言有 尽 而意无 穷 的审美 效果 。
一
] 】 O
一
( 二) 浓 郁 浪 漫 的 诗 意 氛 围
诗 歌 的巧妙 运用 为《 莺 莺传 》 增 添 了朦胧 优雅 的 艺术 美感 , 而 隽永 优美 的语 言 、 清幽淡 雅 的意境 则 为故事
营 造 出清新 和 谐 的氛 围 , 使 作 品 的诗 意 色彩 更 为浓郁 纯 厚 。
《 莺莺 传 》 的语 言 是诗 化 了的语 言 , 具有 画 面 的质感 和音 乐 的节奏 感 。如崔 张第 一 次见 面时 , 对莺 莺容貌 的描 写 : “ 常服 啐容 , 不 加新 饰 。垂 鬟接 黛 , 双脸 销红 ” , 用 语 简 洁凝练 却 富有神 韵 。又如 当张生看 过莺 莺 的诗
优雅 的人 格魅力 , 带 给读 者 回味无 穷 的美感 体验 。
( 一) 含蓄 蕴藉 的诗歌 传 情 美 存 在于 生活 的各种 关 系之 中 , 《 莺 莺传 》 中张生 与 崔莹 莹 刻骨 铭 心 的爱 情 主要 是 通 过诗 歌 传 达 。无 论 是一 见钟情 的倾 慕 之意还 是各 奔 东西 的分离 之恨 都有 诗 歌作 为 表 达情 意 的载 体 , 由此 为全 诗 笼 罩上 了一 层 浓浓 的诗 意美 。 张生 初次见 面 莺莺 时 , 瞬间被 “ 颜 色艳异 , 光 辉动人 ” 的莺莺 所倾 倒 , 日思 夜想“ 愿致 其情 ” , 但 始终 无处 下 手 。这时 莺莺 的 丫鬟红娘 提示 张生 : “ 君试 为喻情 诗 以乱 之 ” , 于是 张生 赋《 春词》 两 首交 给 莺 莺 , 借此表达 自 己对 她 的爱慕 , 莺莺 则 以《 明月三 五夜 》 回复 张生 的表 白。男女 主人 公借 诗表 明心 迹 , 使 读者 在美 的享 受 中领
VoI I 2 6 No. 04
2 0 1 4年 7月
J u 1 . 2 0 1 4
口 文 学 研 究
解析 唐传奇《 莺莺传 》 的 双 重 美 学 意蕴 及 文 化 内涵
王 燕 芸
( 陕西师范大学 文 学院, 陕西 西安 7 1 0 0 6 2 )
[ 摘 要] 唐 传 奇《 莺莺传》 以诗 化 的 语 言 描 述 了 一 个 催 人 泪 下 的 爱 情 悲 剧 故 事 , 含 蓄 的诗 歌 传 情 和 优 美 的 诗 意 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