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内镜下髓核摘除术后急性硬膜外血肿的诊断及处理
创伤性急性硬膜下血肿术中、术后并发对侧硬膜外血肿诊治(附32例治疗报告)
【 关键词 】 创伤性 ; 急性硬膜下血肿 : 对侧硬膜外血肿
【 中图分类号 】 R 5 . 5 6 1 + 1来自【 文献标识码】 A
创 伤 性 急性 硬 膜 下 血 肿 行 开 颅 血 肿 下 血 肿 术 中 术 后 再 出 血 的 原 因 进 行 分 1 资 料 与 方 法
清 除 术 ,术 中 、术 后 并 发 对 侧 硬 膜 外 血 析 ,有 助 于 提 高 临 床 医 生 对 本 病 的早 期 11 一 般 资 料 : 组 3 . 本 2例 , 2 男 2例 , 女 肿, 这类 病人 病 情 危 重 且 来 势 凶险 . 人 认 识 从 而减 少 本 病 的发 生 , 高 治 愈 率 。 l 病 提 0例 ;年 龄 2 ~ 2岁 。 车 祸 撞 击 伤 2 07 3 预 后 差 , 抢 救 不 及 时 将 延 误 治 疗 . 至 本 院 2 0 如 甚 0 5年 1 至 2 1 月 0 1年 6月 期 间 共 例 , 落 伤 6例 , 击 伤 3例 。均 急 诊 开 坠 打 引 起 生 命 危 险 。 因此 对 创 伤 性 急 性 硬 膜 收 治 此 类 患 者 3 2例 ,约 占 同期 15 3 6例 颅 手 术 , 中脑 膨 出行 头颅 C 术 T检 查 发 现 颅 脑外 伤 手 术 病 例 的 23 % ,现 将 治 疗 对 侧 硬 膜 外 血 肿 2 . 6 3例 , 后 病 情 变 化 行 术
【 摘要 】 目的 探讨创伤性急性硬膜下血肿术中术后并 发对侧 硬膜外 血肿的发病机制 和治疗方法 。 方法
血肿 术 中术 后 并 发 对 侧 硬 膜 外 血 肿 患 者 进 行 回顾 性分 析 。 结 果
残 8例 , 物生 存 4例 , 亡 6例 。 结 论 植 死 有 效 的治 疗 是 提 高 抢 救 成 功 的关 键
急性硬膜外血肿急救措施
急性硬膜外血肿急救措施急性硬膜外血肿是指在颅骨外硬膜与蛛网膜之间出现的血肿。
因为灵敏的颅内神经末梢触及其周围,会引起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
若急性缺血性脑损伤可仅出现颅内高压症状。
对于急性硬膜外血肿,急救措施必不可少。
急救基础处理1.保持呼吸道通畅患者由于头部肿胀和颅内压力增高,导致呼吸变得困难。
应保持呼吸道畅通,确保患者可以正常呼吸。
如果患者呼吸突然停止,应进行人工呼吸。
2.检查动脉血压应根据患者的年龄、平静或兴奋状态以及已知的心血管病史等因素进行检查。
3.监测血液氧饱和度在transportation过程中应监测患者血氧饱和度,确保患者在整个过程中保持正常的氧供。
4.维持正常体温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的体温容易升高,因此要及时采取降温措施,防止体温升高对患者造成影响。
药物治疗急性硬膜外血肿需要进行药物治疗。
其主要目的是减轻患者的疼痛、消除内部血肿并减轻因颅内压力增高引起的神经症状。
1.以止痛剂为主止痛剂不仅可以缓解疼痛,还可以帮助患者尽量休息,从而帮助患者恢复体力。
2.调节颅内压力可采取利尿剂、地高辛等药物以调节患者的颅内压力,促进血流畅通。
手术治疗急性硬膜外血肿情况严重时,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应尽快进行,以缓解颅压,减轻患者的疼痛。
手术治疗的方法包括:1.颅骨切割术在颅骨上切开一个小孔,将硬膜外血肿排出来。
该手术创伤较小,但恢复时间较长。
2.开颅手术对于一些严重情况的患者,需要进行开颅手术,通过探查和清除血肿来降低颅内压力。
该手术创伤较大,但治疗效果明显。
总结急性硬膜外血肿需要进行急救,以尽快减轻患者的疼痛,减轻因颅内压力增高引起的神经症状。
在药物方面,以止痛剂为主,并采取适当的药物可行出尽可能缓解患者的病情。
在手术治疗方面,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手术治疗的方法,以缓解颅压和减轻患者的疼痛。
显微内镜下髓核摘除术后急性硬膜外血肿的诊断及处理
C h i I l J C l i n i c i a n s ; ( E l e c t r o n i c E d i t i o n ) . S e t  ̄ t e mb e
・
临床经验 ・
显微 内镜 下髓核 摘 除术后 急性硬膜 外血肿 的 诊 断及 处理
柱 后 路 手 术 术 后 发 生 硬 膜 外 血 肿 的 概 率 高 达
3 3 %~1 0 0 %[ 】 。虽然影像学提示脊柱手术后脊膜
外血 肿 的发生 率高 ,但有 症状 者 并不 多见 ,只有约 0 . 3 %~3 %[ 5 _ 6 , ¨ 】 ,本 组 9 6 0例 发生 4例 有症状 的硬 膜外 血肿 ,发 生率 为 0 . 4 2 %。尽管 发生 率较低 ,但 若处 理不 当会 造成 神经 损害 ,后 果十分 严重 ,这 与
深筋膜,用手指钝性推剥分离达椎板表面 ,逐级插
入扩 张套 管 ,建立 工作 套管 。镜 下交替 用双 极 电凝 器和 带齿 髓核 钳清 理黄 韧 带表面 软 组织 ,将 刮匙 插 入上 位椎 板 的腹侧 进行 分 离推 剥 ,用椎 板钳 咬 除上
恢复至Ⅳ级,术后 1 2个月肌力仍为Ⅳ级,以后随访
DO I : 1 0 . 3 8 7 7 / c ma j . . i s s n . 1 6 7 4 - 0 7 8 5 . 2 0 1 5 . 1 8 . 0 3 6
剥 ,放入 自动 神经牵 开 器或神 经 拉钩 ,再用 神经 剥 离 子 向尾侧 、 中线侧分 离 ,逐渐 显 露突 出间盘 ,放 入 自动 神经牵 开 器或神 经 拉钩 ,完成 突 出间盘之 显 露 。如果 纤维 环 已破裂 ,则 可见 大堆髓 核 涌 出,如 尚未 破裂 ,可 用神 经剥 离子 轻轻 将其捅 开 ,后用 髓 核钳 夹 出髓核 。冲 洗 引流后 再次 用髓 核钳 夹取 ,常
急性硬膜外血肿
急性硬膜外血肿【定义或概述】硬脑膜外血肿(epidural hematoma) 是指出血积聚于硬脑膜外腔与颅骨之间。
出血来源与颅骨损伤关系密切,当颅骨骨折或颅骨在外力作用下瞬间变形,撕破位于骨沟内的硬脑膜动脉或静脉窦所弓起的出血或骨折端的板障出血。
在血肿形成过程中,除原出血点外,由于血肿的体积效应不断使硬脑膜与颅骨分离,又可撕破另外一些小血管,使血肿不断增大,最终出现颅内压增高和脑受压的症状。
【临床表现】1.临床表现(1)头部外伤史由于硬脑膜外血肿出血来源的特点,一般病史在伤后数小时至1~2日内。
(2)意识障碍意识改变受原发性脑损伤及其后的血肿形成的继发脑损伤的影响,常见有如下几种类型:1)原发性脑损伤较轻,如脑震荡,有一过性意识障碍。
而血肿形成得不是很快,因此在脑疝形成前有一段数小时的中间清醒期,形成受伤后立即昏迷-清醒-再昏迷过程。
2)原发性脑损伤较重,加之血肿形成较为迅速,此时无中间清醒期,仅表现为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
3)原发性脑损伤甚轻或原发性脑损伤很局限,不存在原发昏迷,只当血肿增大脑疝形成后出现昏迷。
(3)头皮血肿或挫伤往往在血肿形成部位有受力点所造成的头皮损伤。
(4)瞳孔变化在血肿形成后的早期,患侧瞳孔一过性缩小,即之扩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同侧眼睑下垂。
晚期对侧瞳孔亦散大。
(5)锥体束征早期血肿对侧肢体力弱,逐渐进行性加重。
晚期出现双侧肢体的去大脑强直。
(6)生命体征表现为进行性血压升高、脉搏缓慢以及体温升高。
(7)其他昏迷前有头痛、烦躁不安;呕吐、遗尿和癫痫等。
2.辅助检查(1)头部X线平片:约90%病例伴有颅骨骨折(2)头部CT扫描:该项检查可明确是否有血肿形成,血肿定位,计算出血量,中线结构有无移位及有无脑挫伤等情况,骨窗像对骨折的认识更加明了。
典型表现为颅骨内板与脑表面有一双凸镜形密度增高影。
【治疗原则】1.非手术治疗仅用于病情稳定的小血肿,适应证如下:(1)病人意识无进行性恶化。
神经外科操作规范之急性硬膜外血肿清除术
急性硬脑膜外血肿清除术【适应症】1.计算机X线体层摄影术(CT)、磁共振成像(MRI)或脑血管造影(DSA),可见紧邻颅骨内板有梭形占位病变,占位效应明显者。
2.伤后有中间意识清醒期,骨折线跨越脑膜中动脉血管沟,或硬脑膜窦压迹者。
3.经钻孔探查证实为硬脑膜外血肿者。
4.伴有明显脑受压症状或已出现典型的颞叶沟回疝者。
【禁忌症】1.病人颅内血肿量<20ml者。
2.占位效应不明显,意识清楚者。
3.凝血功能障碍或血小板减少症为相对禁忌症,应立即予以新鲜冷冻血浆和血小板治疗。
4.双侧瞳孔散大固定,自主呼吸停止1H以上处于濒死状态者。
5.年龄>75岁,GCS评分≤5分,预后差。
【术前准备】1.影像学检查头颅CT(含骨窗像),精确定位硬脑膜外血肿及其范围,明确有无颅骨骨折。
2.体位根据血肿位置选择相应体位,选择体位时既要考虑能充分暴露病变部位便于操作,又要注意不致加重颅内压升高,不影响呼吸和麻醉观察。
【操作方法及程序】1.根据血肿位置和大小而设计切开,行骨瓣开颅或骨窗开颅,在骨折线附近设计骨瓣,脑疝者先行钻孔减压后,再开骨瓣。
2.清除血肿。
血肿多位于颞部和颅中窝,次之为颞顶、额、颅后窝及横窦上下、矢状窦旁。
明确血肿位置后,在暴露良好的情况下,用脑压板或剥离子轻轻将血肿从硬脑膜上刮除。
并在脑膜中动脉行径或骨折线处,找出血管破裂出血点,电凝或缝扎止血。
3.止血。
对于颅骨板障出血,可予以骨蜡填塞止血。
对于硬脑膜血管出血,可予以电凝或缝扎止血。
对于静脉窦出血可用明胶贴附止血,破口较大时,则需要予以缝合或修补,并准备充足的血缘,以备急用。
对于蛛网膜颗粒的出血,采用明胶海绵贴附压迫片刻,常可达到理想的止血效果。
4.悬吊硬脑膜。
清除血肿并止血后,应将硬脑膜悬吊在骨窗周围的骨膜上,以缩小硬脑膜外间隙,以防止再出血。
5.明确硬脑膜下有无出血。
通常,如发现硬脑膜颜色发蓝,即是脑挫裂伤与硬脑膜下血肿的征象,应切开探查并做相应处理。
创伤性急性硬膜下血肿术中、术后并发对侧硬膜外血肿诊治(附32例治疗报告)
民卫生出版社 , 2008, 888-895. 2 孙杰, 张作洪, 冯楠, 等. 颅脑损伤术中并
发 非 手 术 区 颅 内 血 肿 再 次 手 术 17 例 [J].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 2009, 14(4): 349. 3 陶春潮, 陈卫国. 对冲性颅脑损伤术后迟 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 [J]. 中国临床神经外 科杂志, 2009, 14(9): 557. 4 邱华辉, 石清泉, 蒋峰, 等. 急性颅内血肿 术后非手术部位迟发性血肿 [J]. 浙江创伤 外科杂志, 2010, 15(2): 177. 5 张士忠, 朱涛, 柴宏伟, 等. 创伤性急性硬 膜下血肿术后并发对侧硬膜外血肿的诊 疗 [J]. 天 津 医 科 大 学 学 报 , 2009, 15(2): 232.
效应并出现与占位效应有关的神经功能 异常;受伤后 GCS 评分下降 2 分以上,或 有进行性的神经功能损害。②由于脑血管 脆性增加,术中止血困难,操作应尽量轻 柔。 硬膜与颅骨粘连极受损或受压后造成 的功能损害不易恢复,意识恢复慢,咳嗽 反射减弱,应放宽气管切开指征,以保持 呼吸道通畅。 ④尽早使用尼莫地平注射 剂, 以减少脑梗死发生率。 ⑤电解质异 常、 酸碱平衡失调等内环境紊乱均可加 重意识障碍, 故需严密监测血气、 电解 质、肝肾功能、血糖等,记录出入量。 ⑥监 测颅内压,指导脱水剂的使用,以免盲目 使用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不良后果。 ⑦注意合并伤的早期诊断和处理。 ⑧注 意对原发慢性疾病的处理, 将 MSOF 控 制在早期。 ⑨避免药物导致脑、心、肝、肾 等重要器官功能受损。
[M].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 2001, 125. 3 赵洪洋, 李美华. 颅脑损伤死亡原因探讨
显微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中并发症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 内窥镜检查; 外科 手术 , 微创性 ; 手术 中并发症
处 理 办 法 。方 法 : 回顾 性 分析 2 0 0 1年 1 0 月至 2 0 1 2年 1月 , 采 用显 微 内窥镜 下 髓核 摘 除治 疗 腰 椎 间 盘 突 出症 的 患 者 8 5 1 例 , 男4 6 9例 , 女 3 8 2例 ; 年龄 1 6 - 7 5岁 , 平均4 2 . 5岁 ; 病程 1 — 1 8个 月 , 平 均 3个 月 。 突 出 间 隙 : L ] . 2 4例 , L 5
・
2 1 8・
中国 骨 伤 2 0 1 3年 3月 第 2 6卷 第 3期 C h i n a J O  ̄ h o pT r a u ma , Ma r . 2 0 1 3 , V o 1 . 2 6 , No . 3
・
经 验 交 流 ・
显微 内窥镜 下髓 核摘 除治疗腰 椎 间盘突 出症术 中 并发症 原 因分析及 防治措施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p r e v e n t i v e me a s u r e s . Me t h o d s : F r o m Oc t o b e r 2 0 0 1 t o J a n u a r y 2 0 1 2, t h e d a t a o f 8 5 1 p a t i e n t s wi t h l u mb a r d i s c
硬脑膜外血肿患者急诊手术的处理
硬脑膜外血肿患者急诊手术的处理硬膜外血肿是位于颅骨内板与硬脑膜之间的血肿,好发于小脑幕上半球凸面,十分常见,约占外伤性颅内血肿的30%左右,其中绝大部分属于急性血肿,次为亚急性,慢性较少。
多因头部受过外力直接打击,产生着力点处的颅骨变形或骨折,伤及血管所致,故此,膜外血肿最多见的部位是颞顶部,其次为额顶矢状窦旁,可单侧或双侧。
如不及时诊断处理,可因进行性颅内压增高,形成脑疝危及生命[1]。
硬脑膜外血肿主要出血源多为脑膜中动脉,该动脉经颅中窝底的棘孔入颅后沿着脑膜中动脉沟走行,在近翼点处分为前后两支,主干和分支均可因骨折而撕破,在硬脑膜外形成血肿。
此外,颅内静脉窦(上矢状窦、横窦)、脑膜中静脉、板障静脉或导血管损伤也可形成硬脑膜外血肿 [2]。
硬膜外血肿达到一定程度,引起颅内压增高出现脑疝,通过手术清除血肿,可以解除血肿对脑组织的压迫,减轻脑水肿,提高治愈率和病后生存质量。
急性硬膜外血肿多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慢性硬膜外血肿多采用颅骨钻孔血肿抽吸术。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013年9月一2016年1月我院神经外科76例颅脑损伤硬膜外血肿患者行血肿清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手术期护理经验。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76例,男46例,女30例,年龄25-67岁,平均年龄45.5岁。
根据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可以确诊。
临床表现为外伤史、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瞳孔改变、神经系统体征(椎体束征)等。
本组患者均有明显手术指征[3]:①明显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和体征;②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③CT检查示颅骨内板与脑表面之间有双凸镜形成或弓形密度增高影,伴颅骨骨折和颅内积气。
脑受压或中线移位(>1cm);④MRI检查:血肿呈双凸形或梭形,边界锐利,位于颅骨内板和脑表面之间。
血肿的信号强度改变,与血肿的期龄有关。
急性期,在T1加权像,血肿信号与脑实质相仿。
在T2加权像血肿呈现为低信号。
⑤幕上血肿量>40ml,颞区血肿量>20ml,幕下血肿量>10ml;⑥非手术治疗中病情恶化。
硬脑膜外血肿诊断与治疗PPT
硬脑膜外血肿的护理与调养
06
家庭护理
保持安静,避免剧烈运动
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避免熬夜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 水果
定期复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饮食调养
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 性食物
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 素和矿物质
适量摄入蛋白质,如瘦肉、 鸡蛋、牛奶等
保持水分平衡,适量饮水, 避免脱水
生活调养
神经功能评估:格拉斯哥昏 迷量表等,评估病情严重程
度
治疗方案:手术治疗、药物 治疗等,根据病情选择合适
的治疗方案
鉴别诊断
脑膜瘤:通过CT或MRI检查,观察肿瘤形态、位置和边界 脑梗死:通过CT或MRI检查,观察脑组织病变和血管情况 脑出血:通过CT或MRI检查,观察脑组织出血情况和出血量 脑炎:通过CT或MRI检查,观察脑组织炎症情况和病变范围
YOUR LOGO
THANK YOU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01/01
康复训练
早期康复:在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始康复训练,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运动疗法:进行适当的运动训练,如步行、平衡训练等,以增强肌肉力量和协调性 语言训练:进行语言训练,如阅读、写作、口语表达等,以改善语言功能 心理支持: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增强康复信心
注意事项
避免头部受伤:佩戴头盔、安全帽等防护 装备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 过度劳累等不良习惯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过度 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 水果,少吃油腻、辛辣等刺激性 食物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并 治疗疾病
心理调适
保持积极心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 心理支持:与家人、朋友、医生保持良好的沟通,获得心理支持和鼓励 放松训练:进行深呼吸、冥想、瑜伽等放松训练,缓解紧张情绪 兴趣爱好: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减轻心理压力
显微内镜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疗效分析
[ ] 陈新. 生儿黄疸 的研 究进展 [ ] 3 新 J .医学 综述,
20 2 :4 -48 0 ,8 80 1
主要地位, 围产期因素是可以通过医学干预而减少甚 而 至消除的。 以我们认为通过 以下措施有望降低新生儿 所
高胆红 素血症 的发病 率 。
[ ] 金 汉珍 , 4 黄德珉 , 官希 吉. 实用新生 儿学 [ ] 3 M .
J p n e[ ] J m e e , 9 , 4 2 - 5 a ae s J . H u G n t 1 9 4 : 2 2 9
为广 东地区是 国内 G 6 P - - D缺乏症 的发病率较 高的地
区。 但本组 G 6 P 缺乏症检出率为 3 3 , -一D . % 低于 中山大
胞压积增 高,导致红细胞破坏增加 ,胆红素产生增加
有关 [l 4。
Hale Waihona Puke 3 2 新生儿 自身疾病所致 高胆红素血症 中又以G . 一
6P 缺乏症较多 ,这考虑与环境及遗传 因素有关 ,因 一D
p e UC o oS t a f as ge e i hat —gl Ur n yl ns er e r n n
版. 北京: 民卫生 出版 社, 0 : 6 — 0 人 2 3 2 9 2 0 7
3 2 1 大力推广 婚前检 查, .. 普及遗传学知识 , 减 收稿 日期 :2 0 — 2 l 0 80一 0
少遗传性 疾病 的发病 率 。
责任 编 辑 :吴琴 娟
显微 内镜腰 椎 间盘 髓 核 摘 除术 的疗 效 分 析
参考文献
[] A a a 1 k b k , m r T , a a i . N o at l Ki u a S k A S e n a
外伤性急性硬膜外血肿的诊断及其处理
外伤性急性硬膜外血肿的诊断及其处理
第1页
硬膜外血肿是指外伤后出血积聚
于颅骨和硬脑膜之间,约占外伤性颅内血 肿30~40%左右。常见于青壮年,﹥60 岁或﹤2岁人群发生率较低;血肿以颞部 最为常见,多为单发,多发者少见。
外伤性急性硬膜外血肿的诊断及其处理
第2页
硬膜外血肿多为急性,有甚至可在伤 后3~24h内发生脑疝。急性硬膜外血肿 是指发生在伤后3d内血肿,其中伤后3小 时内出现脑受压征者称之为特急型。
外伤性急性硬膜外血肿的诊断及其处理
第25页
3. 钻孔穿刺抽吸术
简便易行,有利于快速挽救患者生命 ,用于特急性硬膜外血肿紧急抢救,可暂 时部分缓解颅高压,赢得时间。常惯用于 院前或术前抢救。
外伤性急性硬膜外血肿的诊断及其处理
第26页
4. 钻孔置管引流术
也可用于部分急性硬膜外血肿治疗, 做到快速引流血肿,抢救病人。其适应 症为病情相对稳定,出血量约20~50ml ,经CT明确定位,中线移位达0.5cm以 上,无继续出血者。
经颅近红外线分光镜检验
该检验已由Gopmath等证实能够准确 地发觉颅脑损伤病人急性颅内血肿。在经 CT证实EDH,SDH或ICH病人中,血肿半 球侧与对侧在视觉密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
外伤性急性硬膜外血肿的诊断及其处理
第16页
优点
➢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必须马上到手 术室治疗头部损伤病人,这项检验对发 觉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有很大帮助。
第6页
二、 临床表现
硬膜外血肿临床表现与血肿部位、 增加速度和并发硬膜下损伤相关
外伤性急性硬膜外血肿的诊断及其处理
第7页
(一)意识障碍
1. 伤后一直清醒; 2. 伤后一直昏迷; 3. 伤后清醒随即昏迷; 4. 伤后昏迷随即清醒; 5. 伤后昏迷,有一中间清醒期,随即又
显微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护理查房
手术时间:根据患者病情和手术难度,一般在1-2小时内完成
术后恢复情况
01
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明显疼痛
02
术后第二天,患者可以下床活动
03
术后一周,患者可以恢复正常生活
04
术后一个月,患者可以恢复工作
2
相关知识回顾
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手术方法:通过微创技术,摘除椎间盘髓核
观察患者术后疼痛程度
评估患者术后活动能力
检查患者伤口愈合情况
询问患者术后心理状态
评估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制定后续康复计划
指导护理措施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促进功能恢复
讲解术后注意事项,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提供心理支持,减轻患者焦虑和恐惧感
加强与患者家属沟通,共同促进患者康复
02
提供心理支持: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增强信心和勇气。
03
提供心理教育: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心理教育,让他们了解手术的注意事项和术后康复的注意事项,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
04
提供心理干预:对于心理状况较差的患者,可以提供心理干预,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改善心理状况。
8
效果评价
疼痛缓解
01
焦虑:担心手术效果,对未来康复的担忧
04
适应不良:难以适应术后生活,对康复过程感到困惑
6
护理问题
疼痛控制不佳
原因:术后疼痛、药物副作用、心理因素等
应对措施:调整药物剂量、更换药物、心理疏导等
观察指标:疼痛评分、药物副作用、心理状态等
护理重点:及时评估疼痛程度,调整护理方案,确保患者舒适度
急性硬膜下血肿清除术
4 康复训练
包括物理治疗和康复锻炼,帮助患者恢复功 能。
手术并发症及处理
急性硬膜下血肿清除术可能会引发一些并发症,包括:
感染
及时给予抗感染治疗,并注意伤口的清洁。
脑水肿
使用利尿剂和控制液体摄入来减轻脑水肿。
手术出血
定期检查血常规,及时处理手术出血。
神经功能损害
根据情况进行神经康复治疗。
详细的病史和体格检查
包括既往病史、过敏史和家族病史等。
影像学检查
如头部CT或MRI扫描,以确定血肿的大小和位置。
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液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
手术过程
1
麻醉
使用全身麻醉将患者置于无意识状态,
头部定位和消毒
2
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将患者头部固定在手术台上,并进行皮
肤消毒,准备手术区域。
3
切开硬脑膜
预后和康复措施
急性硬膜下血肿清除术的预后和康复过程因患者个体差异而异。一般来说,及时的手术治疗可以 改善症状,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康复措施包括:
1 规律的康复锻炼
根据康复医师的建议进行力量训练和平衡训练。
2 定期复查和随访
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心理支持
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患者调整心态。
在头部定位后,医生会切开硬脑膜,暴
血肿清除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修复血管
4
露出血肿。
医生使用专业的工具和显微镜,小心地 清除血肿并修复血管。
手术后的护理和注意事项
术后,患者需要密切监测并接受一系列护理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康复进程顺利。
1 监护观察
包括血压、体温、意识状态等。
急性和亚急性硬脑膜下血肿如何治疗
急性和亚急性硬脑膜下血肿如何治疗引言急性和亚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是一种常见的颅脑外伤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及时和正确的治疗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急性和亚急性硬脑膜下血肿的治疗方法,以及治疗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确诊与评估急性和亚急性硬脑膜下血肿的确诊通常依靠临床症状、头颅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
一旦确诊,应立即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以确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非手术治疗对于急性和亚急性硬脑膜下血肿,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观察治疗。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药物的作用来减缓脑组织的水肿和压力,以促进病情的好转。
1.利尿剂:使用利尿剂可以减少体液潴留,降低颅内压力。
常用的利尿剂包括呋塞米、甘露醇等。
2.渗透剂:渗透剂可以通过渗透作用减少脑细胞内的水分,从而减轻脑组织的水肿。
甘露醇是最常用的渗透剂。
观察治疗对于一些轻型和无明显临床症状的患者,可以选择观察治疗。
在住院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神经系统状况、脑功能、颅内压等指标。
观察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影像学检查,以及监测颅内压。
手术治疗急性和亚急性硬脑膜下血肿的手术治疗是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法,特别适用于中度和重度病例。
开颅手术开颅手术是治疗急性和亚急性硬脑膜下血肿的常用方法之一。
手术的目的是清除血肿,减轻对脑组织的压迫,恢复颅内压力平衡。
1.颅骨开窗:手术中,医生会在患者颅骨上选择一个适当位置进行开窗,以便清除血肿。
通常选择位于血肿上方、且远离脑组织的位置进行开窗。
2.血肿清除:手术时,医生会小心地将血肿逐渐清除。
在清除血肿的同时,医生会尽量保护周围正常的脑组织,以减少手术损伤。
穿刺引流术穿刺引流术是另一种治疗急性和亚急性硬脑膜下血肿的手术方法。
相比于开颅手术,穿刺引流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便于操作等优点。
1.定位穿刺:手术前,医生会借助影像学检查来确定合适的穿刺位置。
通常选择位于血肿上方、离脑组织远的位置进行穿刺。
2.引流血肿:手术时,医生会通过穿刺管将血肿引流出来。
腰椎术后硬膜外血肿表现、诊断及处理流程
腰椎术后硬膜外血肿表现、诊断及处理流程KEYPOINT1.术后症状性硬膜外血肿(SEH)是腰椎手术的严重并发症,处理不及时可能导致严重神经后遗症;2.吸烟、术前舒张压、抗凝剂药物治疗、凝血障碍、术中使用明胶海绵覆盖硬脑膜、术后引流量是腰椎减压术后症状性硬膜外血肿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其他还包括如低血钙水平和术后球蛋白降低。
严重失血和多节段手术可能导致肌力恢复不良;3.以疼痛为主要症状和血肿发现24小时内翻修手术是完全康复的重要预测因素;4.脊柱减压术后早期发现并及时清除血肿是避免神经功能恶化,取得较好疗效的关键。
有研究显示,在接受腰椎减压手术的患者中,有33-100%的患者出现无症状的硬膜外血肿,但术后症状性硬膜外血肿的发生率仅为0.1-0.24%。
虽然很少见,但它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包括肠和膀胱功能障碍、鞍状麻木、坐骨神经痛和下肢运动无力以及性功能障碍。
了解脊髓硬膜外血肿的危险因素,有助于外科医生及时做出诊断及处理。
1腰椎减压术后症状性硬膜外血肿(SEH)该研究15562例腰椎间盘减压术患者中,25例因初次脊柱手术后硬膜外血肿再次手术。
对照组从同期接受腰椎减压手术的患者中随机抽取75例。
收集术前、术中、术后相关因素的病历资料,通过病例与对照组的比较,以及术后肌力、顽固性疼痛、鞍式麻木等的评估,确定可能的危险因素。
结果显示术后症状性硬膜外血肿发生率为0.16%。
初次手术后,20例(80%)患者出现肌力进行性下降,14例(56%)患者出现顽固性疼痛,19例(76%)患者采用鞍式麻木。
术前舒张压、术中应用明胶海绵覆盖硬脑膜和术后引流量是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
SEH病例组术后肌力下降症状与失血量有显著相关性。
结论认为:术前舒张压、术中应用明胶海绵覆盖硬脑膜和术后引流量是腰椎减压术后出现症状性硬膜外血肿的危险因素。
严重失血和多节段手术可能导致肌力恢复不良。
脊柱减压术后早期发现血肿,及时清除血肿是避免神经功能恶化,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
急性硬脑膜外血肿护理
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心 情愉悦、作息规律、避免酗酒 等恶习,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急性硬脑膜外 血肿护理
目录 什么是急性硬脑膜外血肿 护理措施 预防措施
什么是急性硬 脑膜外血肿
什么是急性硬脑膜外血肿
简介:急性硬脑膜外血肿是一 种严重的颅内疾病,由于颅骨 骨折,导致外伤部位的动脉或 静脉破裂,血液进入硬脑膜外 腔,压迫脑组织而引起的一系 列严重症状。
什么是急性硬脑膜外血肿
症状:急性硬脑膜外血肿主要表现为头 痛、呕吐、意识障碍、瞳孔异常等。严 重的病例还会出现抽搐、运动神经障碍 、感觉障碍、语言障碍等。
护理措施
康复护理:针对急性硬脑膜外 血肿手术后的患者,需要进行 康复训练,包括运动训练、语 言训练、社交技能训练等。同 时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帮助其应对病情带来的心理 压力。
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做好安全防护:外出注意交通安全,避 免发生头部外伤事故;在户外活动中, 佩戴安全帽、护具等防护装备。
什么是急性硬脑膜外血肿பைடு நூலகம்
诊断:确诊急性硬脑膜外血肿 需要结合病史、神经功能检查 、影像学表现等多种综合因素 。
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急救措施:发现急性硬脑膜外血肿症状 需要立即送往医院急救,如采取切开颅 骨、清除血肿等措施。
术后护理:对于硬膜下、硬膜外血肿手 术后的患者,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同时需要调整患者 的体位、协助患者进行器械呼吸等护理 措施。
急性硬脑膜外血肿
急性硬脑膜外血肿【概述】典型的急性硬脑膜外血肿常见于青壮年男性颅骨线形骨折病人,以额颞部和顶颞部最多,这与颞部含有脑膜中动、静脉,又易为骨折所撕破有关。
【诊断】幕上急性硬膜外血肿的早期诊断,应判定在颞叶钩回疝征象之前,而不是昏迷加深、瞳孔散大之后。
故临床观察殊为重要,当病人头痛呕吐加剧、躁动不安、血压升高、脉压差加大及/或出现新的体征时,即应高度怀疑颅内血肿,及时给予必要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颅骨平片、A型超声波、脑血管造影或CT扫描等。
【治疗措施】急性硬膜外血肿的治疗,原则上一经诊断即应施行手术,排除血肿以缓解颅内高压,术后根据病情给予适当的非手术治疗。
一般若无其他严重并发症且脑原发损伤较轻者,预后均良好。
死亡率介于10%~25%之间,不同地区或单位悬殊较大。
实际上这类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并非血肿本身,而是因脑疝形成后所引起的脑干继发性损害所致,因此,必须作到早期诊断、及时处理,才能有效地降低死亡率。
1)手术治疗:通常多采用骨窗开颅或骨瓣开颅术,便于彻底清除血肿、充分止血和必要时行硬膜下探查,是硬膜外血肿沿用已久的术式。
近年来,由于CT扫描检查的广泛应用,血肿的部位、大小和脑损伤情况了如指掌,并能动态地观察血肿的变化,因此有作者采用颅骨钻孔引流硬膜外血肿也获得成功。
①骨窗开颅硬膜外血肿清除术:适用于病情危急,已有脑疝来不及行影像学诊断及定位,直接送入手术室抢救的病人,先行钻孔探查,然后扩大成骨窗清除血肿。
钻孔的顺序应是先在瞳孔散大侧颞部骨折线的附近,约有60%~70%的硬膜外血肿可被发现。
探得血肿后按需要延长切口,扩大骨扎,排出血肿,并妥善止血。
若清除血肿后硬脑膜张力仍高,或膨起或呈蓝色时均应切开探查,以免遗漏硬脑膜下或脑内血肿。
术毕,硬膜外置橡皮引流条,分层缝合头皮。
颅骨缺损留待2~3月之后择期修补。
②骨瓣开颅硬膜外血肿清除术:适用于血肿定位明确的病例。
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行成形骨瓣开颅。
暴露血肿后不必急于挖出血肿,因此,时颅压已得到相当的缓解,为减少出血起见,可由血肿周边向血肿最厚处近颅底侧逐渐剥离,多能发现已破裂的硬脑膜动静脉,而予以电凝或缝扎。
急性颅内血肿清除后继发对侧幕上硬膜外血肿9例报告
急性颅内血肿清除后继发对侧幕上硬膜外血肿9例报告
武铁;杨普;王宗义
【期刊名称】《陕西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3(032)001
【摘要】目的:及时发现急性颅内血肿清除术中或术后继发的对侧幕上硬膜外血肿,以提高救治效果.方法:在急性颅内血肿术毕和术后早期出现难以解释的脑膨出或新体征时,紧急复查CT证实诊断.结果:发现9例手术对侧迟发性幕上硬膜外血肿.结论:急性颅内血肿清除后继发对侧幕上硬膜外血肿并不罕见,尤其是原发血肿对侧有颅骨骨折的,当术毕和术后早期出现难以解释的脑膨出或新体征时,应紧急复查CT以确定诊断.
【总页数】3页(P7-9)
【作者】武铁;杨普;王宗义
【作者单位】解放军第451医院神经外科,西安,710054;解放军第451医院神经外科,西安,710054;解放军第451医院神经外科,西安,71005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1
【相关文献】
1.急性颅内血肿清除后继发对侧迟发性血肿的诊治 [J], 陈亦华
2.急性颅内血肿清除后继发对侧迟发性血肿:附11例报告 [J], 王世余
3.急性颅内血肿清除后继发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16例临床分析 [J], 于如江;刘甲
木
4.急性颅内血肿清除后继发对侧迟发血肿12例临床分析 [J], 于德君
5.急性颅内血肿清除后继发对侧迟发性血肿(附18例报告) [J], 刘文祥;许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怎么办?
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怎么办?
一、概述
硬脑膜下血肿是一种会给患者带来较大伤害的病症。
根据伤者受伤后出现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时间不同,大致可以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类型。
其中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是十分危险的,多数是被由头部外伤引起的。
这病症如果没及时予以治疗,就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一旦患上硬脑膜下血肿该怎么办呢?下面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二、步骤/方法:
1、硬脑膜下血肿通常会伴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死亡。
进行手术治疗的方法的选择须依病情而定,而常用的手术方法有以下三种:①钻孔冲洗引流术:。
②骨窗或骨瓣开颅术:适用于血肿定位明确的病人。
③颞肌下减压或去骨瓣减压术。
2、而对于硬脑膜下血肿也有非手术治疗的,然而急性、亚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无论手术无否,均必须进行及时、合理的非手术治疗,特别是在急性血肿术后,尤为重要。
虽然有个别急性硬脑膜下血肿可以自动消散,但为数很少,事实上,也只有少数亚急性硬脑膜下血肿病人会出现这种情况,如果原发脑损伤较轻,病情发展迟缓,始可采用非手术治疗。
3、急性硬脑膜下血肿病情发展是十分急重的,尤其是特急性病例,死亡率很高。
一经诊断,刻不容缓,应争分夺秒,尽早施行手术治疗。
而在治疗过程中如有病情恶化,即应改行手术治疗,任何观望、犹豫都是十分危险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经验·显微内镜下髓核摘除术后急性硬膜外血肿的诊断及处理李树文王宇鹏银和平孟格栋曹振华白明杜志才后路显维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已成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方法之一[1-2]。
随着开展例数的增多,一些并发症相继被报道[3-4]。
急性硬膜外血肿即是MED术后一种非常急迫和严重的并发症[4]。
我院2005年2月至2013年2月共行MED手术960例,4例出现急性硬膜外血肿,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本组960例,男468例,女492例,年龄19~73岁,平均43.5岁,病程1~18个月,平均3个月。
突出间隙:L3~L4 42例,L4~L5 438例,L5~S1 480例。
纳入标准:均诊断为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CT、MRI表现与临床症状、体征相吻合。
排除标准: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多节段突出者,或镜下椎间融合者。
2. 手术方法:连续硬膜外或全麻后将患者置于wilson脊柱手术架上,悬空腹部,透视定位。
用尖刀紧贴棘突做长约1.6 cm切口,切开皮肤、皮下及深筋膜,用手指钝性推剥分离达椎板表面,逐级插入扩张套管,建立工作套管。
镜下交替用双极电凝器和带齿髓核钳清理黄韧带表面软组织,将刮匙插入上位椎板的腹侧进行分离推剥,用椎板钳咬除上椎板之下缘,及少许下关节突内缘,显露黄韧带,用刮勺伸入钩住头侧向尾侧轻轻牵拉即可使大块黄韧带完全游离,并用髓核钳或椎板钳夹出。
将神经剥离子从开窗口头侧伸入,并轻柔向中线侧推剥,放入自动神经牵开器或神经拉钩,再用神经剥离子向尾侧、中线侧分离,逐渐显露突出间盘,放入自动神经牵开器或神经拉钩,完成突出间盘之显露。
如果纤维环已破裂,则可见大堆髓核涌出,如尚未破裂,可用神经剥离子轻轻将其捅开,后用髓核钳夹出髓核。
冲洗引流后再次用髓核钳夹取,常DOI:10.3877/cma.j.issn.1674-0785.2015.18.036作者单位:010030 呼和浩特,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微创脊柱外科通讯作者:银和平,Email: lswlsw1974@ 常能取出大块的髓核。
完成上述步骤后彻底止血,缝合切口。
二、结果4例出现急性硬膜外血肿,均获1年以上随访。
第1例为男性患者,60岁,L3~L4突出。
患者因腰痛并左下肢放射痛3个月入院。
查体:腰椎屈伸活动受限,L3~L4棘突间隙处压痛叩痛阳性,左L4神经支配区皮肤感觉减退,肌力正常,左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
术前CT显示L3~L4椎间盘突出,左侧神经根受压。
术前出凝血检查正常。
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MED术,手术顺利,手术时间35 min,术中出血约50 ml,术毕放引流条,未放引流管。
术后约30 min突然出现剧烈腰痛,双下肢疼痛、麻木。
查体见切口外明显隆起,并有鲜血渗出,双下肢肌力0级,反射消失。
MRI T2WI见切口内和椎管内高信号(图1)。
6 h后二次行MED,清除血肿,放置引流管。
术后1周感觉完全恢复,肌力恢复至Ⅱ级,术后3个月肌力恢复至Ⅲ级,术后6个月肌力恢复至Ⅳ级,术后12个月肌力仍为Ⅳ级,以后随访再无改善。
第2和第3例发生于术后45 min,第4例发生于术后1 h,后3例均发生于L4~L5间隙,均于床旁拆线打开切口,数分钟后症状体征消失,3 d 后二次缝合。
三、讨论1. MED手术出血的原因及常规处理措施:1869年,Jackson医师首次描述了硬膜外血肿[5],后有许多关于这种疾病的描述,特别是对脊柱手术后硬膜外血肿的报道[6-7]。
MRI和CT影像学研究发现,脊柱后路手术术后发生硬膜外血肿的概率高达33%~100%[8-10]。
虽然影像学提示脊柱手术后脊膜外血肿的发生率高,但有症状者并不多见,只有约0.3%~3%[5-6,11],本组960例发生4例有症状的硬膜外血肿,发生率为0.42%。
尽管发生率较低,但若处理不当会造成神经损害,后果十分严重,这与硬膜外间隙这一特定的解剖结构有关。
硬膜外间隙是存在于硬脊膜和椎管内壁的一个潜在的、密闭的腔隙。
腔隙被脂肪组织和结缔组织充塞。
行MED时黄韧带及部分上下椎板被切除。
在牵拉硬脊膜、神经根及切除上述组织时,可能会损伤椎管内小血管造成出血。
术中发生出血时用脑棉片压迫或止血纱布压迫1~2 min即可达到止血,有时要用双极电凝止血,一般都会达到满意的止血效果[7,12]。
当手术完成后去除工作通道,竖脊肌恢复张力,椎管开窗口即被封堵,硬膜外间隙又恢复成为一个相对密闭的腔隙。
此时如果血管丛或椎板断端发生出血,即可形成硬膜外血肿。
因空间有限,即便是很少量的血也可形成压迫。
一般情况下,当血肿逐渐增大时,腔隙内压力也渐增高。
当达到一定阈值时出血即可停止,血肿不再增大[9]。
超过这一阈值便会出现神经损害的症状、体征。
2. MED术后急性硬膜外血肿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本组4例硬膜外血肿的发生时间为术后0.5~1.0 h,并非术后即刻出现,提示血肿缓慢形成,且速度有快有慢。
最初表现为腰部剧烈疼痛,切口处可见新鲜血溢出。
此时下肢尚无异常感觉,运动正常。
症状呈渐进性加重,一般镇痛药物无效,经几分钟或数十分钟后,患侧下肢出现麻木、胀痛,进展迅速,随后出现对侧下肢感觉异常。
患者常自述双下肢充气样胀痛,注铅样沉重,后双下肢肌力消失,排尿困难。
此时见切口明显隆起,切口内见鲜血流出。
综上所述,MED术后急性硬膜外血肿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特点。
当出现术后1 h或数小时内剧烈腰痛,切口出血,应高度怀疑硬膜外血肿发生。
如见切口隆起或并发下肢感觉或运动异常时即可确诊,不必MRI检查证实血肿的存在。
本组第1例发生时,因行MRI检查以求确诊,结果误失治疗良机,造成部分神经功能永久性损害。
3. MED术后急性硬膜外血肿的处理:(1)紧急处理:当临床诊断急性硬膜外血肿时应立即拆除缝线,轻轻挤压切口周围,将积于切口内的血凝块挤出,变密闭切口为开放切口,此时可见新鲜血流出,患者自述腰痛明显减轻,双下肢感觉、运动数分钟即可恢复。
此时取干纱布剪成条状塞入切口内至椎管开窗处,借虹吸效应将血缓慢引出,并有一定的张力达到止血的目的。
本组4例患者,第1例因认识不足,未及时拆除缝线,而进行了MRI等检查寻找原因,结果错失了最佳处理时机,致使患者出现症状6 h后才二次手术清除血肿,造成神经长时间受压,术后约6个月才逐渐部分恢复,教训惨痛。
以后3例因采取了及时拆开缝线等措施,避免了神经功能损害。
在拆除缝线的同时,患者宜取侧卧位(患侧向上),同时注射止血类、镇静药物,并密切监护生命体征,防止失血性休克,如合并高血压病要及时有效控制血压。
(2)急性硬膜外血肿的预防:尽管MED术后急性硬膜外血肿来势凶险,后果严重,但仍可通过一些措施进行预防,降低其发生率及危害。
本组4例患者,3例患有高血压病,且均在本次住院时才发现,以前未作任何治疗。
术后血压升高是发生出血的重要原因。
术前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系统降压治疗非常重要,于血压平稳后再行手术。
另外,影响患者出血、凝血的因素如肝功或凝血功能均是预防术后急性硬膜外血肿的重要考虑因素。
术中彻底止血是任何一个手术的绝对要求,对于MED来说尤为重要,术中的任何一个步骤都要认真止血,如果发现镜下活动出血,决不可贸然结束手术以图侥幸。
尽管引流管不一定保证有效,但应常规放置[13]。
术后的密切观察尤为重要,及早发现、及时处理是预防血肿压迫神经组织并造成损害的重要手段,特别要密切观察切口情况及双下肢感觉、运动情况。
总之,MED术后并发急性硬膜外血肿虽然发生率不高,但后果非常严重。
随着MED的普及,相信会有更多的病例报道,及时诊断并恰当处理,则该并发症仍可防治。
参考文献[1]Foley KT, Smith MM. 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J]. TechNeurosurg, 1997, 3: 301-307.[2]Hussein M, Abdeldayem A, Mattar MM. Surgical technique andeffectiveness of 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 for large uncontained lumbar disc herniations: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 with 8 years of follow-up[J]. Eur Spine J, 2014, 23(9): 1992-1999. [3]Uei H, Tokuhashi Y, Oshima M, et al. Vascular injury followingmicro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treated with stent graft placement[J]. J Neurosurg Spine, 2014, 20(1): 67-70.[4]李树文, 银和平, 吴一民, 等. 显微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中并发症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 中国骨伤, 2013, 26(3): 218-221.[5]Awad JN, Kebaish KM, Donigan J, et al. Analysis of the risk factorsfor the development of post-operative. spinal epidural haematoma[J].J Bone Joint Surg Br, 2005, 87: 1248-1252.[6]Kao FC, Tsai TT, Chen LH, et al. Symptomatic epidural hematomaafter lumbar decompression surgery[J]. Eur Spine J, 2015, 24(2): 348-357.[7]Sokolowski MJ, Garvey TA, Perl J II, et al. Prospective study ofpostoperative lumbar epidural hematoma: incidence and risk factors[J]. Spine, 2008, 33: 108-113.[8]Amiri AR, Fouyas IP, Cro S, et al. Postoperative spinal epiduralhematoma (SEH): incidence, risk factors, onset, and management[J].Spine J, 2013, 13(2): 134-140.[9]Kotilainen E, Alanen A, Erkintalo M, et al. Postoperative hematomasafter successful lumbar microdiscectomy or percutaneous nucleotomy: a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tudy[J]. Surg Neurol,1994, 41: 98-105.[10]Ehrenfeld JM, Agarwal AK, Henneman JP, et al. Estimating theincidence of suspected epidural hematoma and the hidden imagingcost of epidural catheterization: a retrospective review of 43,200cases[J]. Reg Anesth Pain Med, 2013, 38(5): 409-414.[11]Lo CC, Chen JY, Lo YK, et al. Spontaneous spinal epiduralhematoma: 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s[J]. Acta NeurolTaiwan, 2012, 21(1): 31-34.[12]Modi HN, Lee DY, Lee SH. Postoperative spinal epidural hematomaafter microscopic lumbar decompression: a prospective magneticresonance imaging study in 89 patients[J]. J Spinal Disord Tech,2011, 24(3): 146-150.[13]Mirzai H, Eminoglu M, Orguc S. Are drains useful for lumbar discsurgery?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linical study[J]. J Spinal DisordTech, 2006, 19(3): 171-177.(收稿日期:2015-01-15)(本文编辑:张岚)李树文,王宇鹏,银和平,等. 显微内镜下髓核摘除术后急性硬膜外血肿的诊断及处理[J/CD].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5,9(18):3468-3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