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苏联的改革和解体

合集下载

第10课苏联改革与解体

第10课苏联改革与解体

1、读下列材料答题 赫鲁晓夫先生,您计划进行巨大的改革。这很好!我只想劝告 您不要太匆忙。想两步跨过大深渊可不容易,会掉下去的。 1956年赫鲁晓夫访英期间丘吉尔的谈话 请回答; 1材料中的大深渊是指什么?赫鲁晓夫改革设计涉及哪些方面? 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经济、政治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赫鲁晓夫改革的目的是什么、结果怎样 ? 目的:克服斯大林模式带来的弊端。 结果:并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进入60 年代,改革带来的矛盾日益突出。1964年赫鲁晓夫下台. 320世纪80年代,进行了改革并最终导致苏联解体的领导人是谁? 戈尔巴乔夫
叶利钦VS 戈尔巴乔夫
谁 是 最 后 的 赢 家 ?
权 力 高 端 的 博 弈 ,
“独联体”徽标
‚独联体‛的成立 标志着苏联的初步解体
“独立国家联合体
独立国家联合体
俄罗斯叶利钦、乌克兰克、白俄罗斯三国领导人签署协议,宣布 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先报知美国总统布什后才通知戈尔巴乔夫
4、苏联的解体
1964年 赫鲁晓夫被迫下台
黑白相间的墓碑 毁誉参半的一生
赫鲁晓夫的墓碑 用7块黑白大理石衔 接雕琢而成,代表了 他充满争议、毁誉参 半的一生。据说,赫 鲁晓夫生前曾经辱骂 过这位雕塑家,但是, 在他临终前却嘱咐家 人一定要请这位雕塑 家为他建造墓碑。于 是就有了这样一座构 思奇特、寓意无穷的 雕塑精品。
1991年底
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 宣布辞去总统职务。…苏联走向解体
苏联解体:无可奈何花落去
结合P62小字部分内容了解过程并思考: 1、苏联解体的时间? 1991年底
2、苏联解体的实质?
社会主义制度被资本 主义制度取代
俄罗斯总统叶利钦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赫鲁晓夫的改革课件 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赫鲁晓夫的改革课件 新人教版

编后语
➢ 有的同学听课时容易走神,常常听着听着心思就不知道溜到哪里去了;有的学生,虽然留心听讲,却常常“跟不上步伐”,思维落后在老师的讲解后。这两种情况都不能 达到理想的听课效果。听课最重要的是紧跟老师的思路,否则,教师讲得再好,新知识也无法接受。如何跟上老师饭思路呢?以下的听课方法值得同学们学习:
➢ 老师没提了一个问题,同学们就应当立即主动地去思考,积极地寻找答案,然后和老师的解答进行比较。通过超前思考,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对这些“难点”的理解上, 保证“好钢用在刀刃上”,从而避免了没有重点的泛泛而听。通过将自己的思考跟老师的讲解做比较,还可以发现自己对新知识理解的不妥之处,及时消除知识的“隐患”。
精选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6
➢ 一、“超前思考,比较听课”
➢ 什么叫“超前思考,比较听课”?简单地说,就是同学们在上课的时候不仅要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还要力争走在老师思路的前面,用自己的思路和老师的思路进行对比, 从而发现不同之处,优化思维。
➢ 比如在讲《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老师会提出一些问题,如林冲当时为什么要戴着枷锁?林冲、洪教头是什么关系?林冲为什么要棒打洪教头?••••••
(一)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
1953年3月5日,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 斯大林(1879~1953)突患脑溢血在莫斯科逝世。
斯大林逝世后,苏联政局一度动荡,赫鲁晓夫先是发 动高层同僚一举铲除了贝利亚,接着,他又成功地剥夺了 马林科夫的政府首脑地位。
1953年,赫鲁晓夫当选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开始对苏联 内外政策进行调整。在此基础上,1956年2月,召开了苏 共“二十大”。
(二)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
农业:
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降低交售定额 改组农业拖拉机站

人教版历史九下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苏联解体的原因及认识

人教版历史九下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苏联解体的原因及认识

考点:苏联解体的原因及认识原因: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积累起许多问题和矛盾;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进一步加剧了社会危机;西方国家长期的“和平演变”等。

认识:社会主义国家发展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

实践证明,社会主义需要通过不断的改革来逐步完善。

社会主义国家应走符合本国实际的道路。

说明苏联模式受挫,并不是整个社会主义的失败,中国已探索到正确道路。

例题11991年12月25日,红蓝白三色旗取代了镰刀锤子红旗,这标志着苏联的解体。

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是()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B.赫鲁晓夫的改革C.斯大林模式的影响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答案:D解析: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答案D。

例题2下列各项对苏联历史经验的总结,不正确的是()A.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是造成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B.戈尔巴乔夫应对苏联的解体承担责任C.改革不能放弃党对国家的领导权D.苏联解体证明社会主义不适合俄罗斯答案:D解析:苏联解体只能说明斯大林模式不适合俄罗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都是苏联解体的原因,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是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不能放弃党对国家的领导权。

答案D。

1. 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A.斯大林模式的僵化B.西方推行和平演变政策C.戈尔巴乔夫推行错误的思想和路线D.“八一九事件”的爆发2.苏联解体的外部原因是()A.军事力量的削弱B.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C.苏共党内斗争的尖锐化D.戈尔巴乔夫改革3.下列关于苏联解体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A.斯大林模式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B.和美国的军备竞赛消耗了苏联的国力C.赫鲁晓夫改革的失败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D.西方的和平演变是苏联解体的外部原因4.以下关于苏联解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列宁主义的失败B.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C.斯大林模式的失败D.国际工人运动的失败5.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改革是国家发展的动力,但若改革背离了国情则将给国家的发展带来影响。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勃列日列夫的改革

改革结果:
勃列日涅夫时期的经济改革对苏联长期以来实行的高度 集中的计划命令式的经济管理体制没有根本的触动,没有解 决苏联经济如何持续增长这一实质性问题,到70年代后期, 苏联的经济增长速度慢了下来,苏联的经济体制不适应生产 力发展要求的弊端暴露得日益充分。
勃列日列夫的改革

失败原因: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小 组 成 员:
赫鲁晓夫的改革

改革背景


经济方面: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 济体制和片面发展重工业的经济结构,把人民的经济、政治、 文化要求放在第二位,导致了高度计划体制下强大的重工业、 军事工业与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形成巨大的反差。 政治方面:实行了残酷的集权专制。二战胜利后,斯大 林并没有借机改变执政模式,反而利用胜利的光环大搞个人 崇拜,依旧延续了三十年代的集权体制和“大清洗”思路, 民主法治遭到破坏。
赫鲁晓夫的改革

改革内容:



政治方面:主要是平反冤假错案;破除对斯大林的个人 迷信,强调集体领导原则。 农业方面:改革重点放在农业领域:取消农产品义务交 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家庭 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鼓励垦荒提高粮 食产量,提倡种植玉米。 工业方面:废弃部门管理体制,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 放给地方;给企业部分权利;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 物质利益,调动生产者积极性。
其一,理论上对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市场机制调节经济 的作用缺乏认识,在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还组织了对东欧国家 “社会市场经济”理论的批判,从而阻遏了对社会主义新经济 体制的进一步探索。 其二,实践上由于“新经济体制”的实行,面对所出现的 片面追求利润、忽视产品质量、盲目滥发奖金,不顾国家和人 民的长远利益等等问题,没能找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其改革是 计划经济体制内部的调整。

人教版历史九下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内容、结果和影响

人教版历史九下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内容、结果和影响

考点: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内容、结果和影响1.背景斯大林模式对苏联的影响长期没有克服,进入20世纪80年代苏联的经济形势恶化,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下降。

2.内容经济上,提出“加速”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提高经济效益;政治上,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外交上,开展“新思维外交”3.结果:改革进一步加剧了社会危机,政治体制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而独立的趋势加强。

4.影响:戈尔巴乔夫改革激化了苏联社会的各种矛盾,引发了社会的动荡与分裂,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和苏共的垮台。

例题1下列苏联领导人中,先后把经济和政治作为改革重点,并最终导致国家解体的是()A.斯大林B.赫鲁晓夫C.勃列日涅夫D.戈尔巴乔夫答案:D解析: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了苏联解体,答案D。

例题2他领导的经济和政治改革,引发了社会的动荡和分裂,直接导致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他是()A.赫鲁晓夫B.勃列日涅夫C.戈尔巴乔夫D.叶利钦答案:C解析:戈尔巴乔夫改革激化了苏联社会的各种矛盾,引发了社会的动荡与分裂,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答案C。

1. 某小论文的内容,主要是“宣扬人道的社会主义、放弃一党制、实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可见,该文的主题是()A.新经济政策的推行B.斯大林模式的形成C.赫鲁晓夫上台执政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2.20世纪80年代后期,苏联改革未能取得良好效果。

1986年至1988年,国民收入增长率仅为2. 8%,反而低于改革之前。

当时领导改革的是()A.斯大林B.赫鲁晓夫C.戈尔巴乔夫D.叶利钦3.20世纪80年代后期,戈尔巴乔夫改革使苏联政治体制发生的急剧变化主要表现在()①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②国家权力分散③叶利钦控制了苏联全局④苏联解体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在评论某次改革时,一学者风趣的说:“太冷了,本想弄点木材烤烤火,想不到竟将整个房子给烧了。

”据此推断,他针对的是()A.赫鲁晓夫改革B.匈牙利改革C.戈尔巴乔夫改革D.捷克斯洛伐克改革1.【答案】D【解析】“宣扬人道的社会主义、放弃一党制、实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这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答案D。

苏联的改革和解体

苏联的改革和解体

一、赫鲁晓夫改革 1、赫鲁晓夫为什么要进行改革?
“斯大林时代”存在严重弊端,改革势在必行。
2、赫鲁晓夫在经济领域进行了哪些改革? 取得了怎样的成绩?
内容: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削减农业税、增加 国家对农业的投资、扩大集体农庄经营自主权等。 成绩: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苏联农业形 势有所好转。
3、赫鲁晓夫改革对斯大林采取了什么做法? 有什么后果?
由列宁创建的、拥有1900万成员的 苏联共产党毁于一旦,作为世界上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超级大国之 一的苏联的瓦解,这一现实令世界 瞩目和震惊,并引起世人的议论和 深思。请同学们想一想:苏联解体 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呢?
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
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根本原因
戈尔巴乔夫改革——直接原因
勃列日涅夫
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改任苏军总政治部副主任。 1955年任哈萨克党中央第一书记,积极推行赫鲁 晓夫的垦荒政策。1956年再次当选为党中央主席 团候补委员和中央书记。1957年开除马林科夫集 团后,升任主席团正式委员。1960年任苏联最高 苏维埃主席团主席。1964年10月14日参与推翻赫 鲁晓夫的政变,任苏共第一书记。在结束了赫鲁 晓夫的无序而带有自由化色彩的改革之后,勃列 日涅夫的政策总体趋向于保守和僵化,其领导期 间腐化和裙带风盛行。他在任期间,苏联的军事 力量大大增强,核武器的数量超过美国,成为军 事上的超级大国,但是苏联国内的福利也有很大 的发展。在他统治后期,由于超高的军费开支和 失败的计划经济,苏联经济已经停滞。
2、苏联的改革和解体给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 哪些经验教训?
改革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要从体制上克服僵化 的弊端,但必须避免主观主义和急躁冒进,尤其 是政治体制的改革必须在充分准备的前提下稳妥 地推进,确保国内安定团结等等。

人教版历史九下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人教版历史九下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考点: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1.背景:斯大林逝世后,继任的领导人赫鲁晓夫针对斯大林模式的一些弊端,在政治、经济方面采取一些改革措施。

2.内容:经济领域,主要是对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在农业方面,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扩大农业企业的自主权;鼓励垦荒,大力推广种植玉米。

工业方面,精简中央管理机构,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地方;给企业部分权利;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者积极性。

政治领域,主要是平反冤假错案;破除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

3.影响:赫鲁晓夫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进入60年代,赫鲁晓夫改革带来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

1964年赫鲁晓夫被迫下台。

例题1大面积开垦荒地,大力推广种植玉米,领导这一“玉米运动”的苏联领导人是()A.列宁B.斯大林C.赫鲁晓夫D.戈尔巴乔夫答案:C解析: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的的改革中,大力推广种植玉米,领导了“玉米运动”。

答案C。

例题2对赫鲁晓夫改革评价正确的是()A.根除了斯大林模式的弊端B.冲击了斯大林模式的弊端C.未针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D.改革没有取得任何的成就答案:B解析:赫鲁晓夫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未根本消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答案B。

1. 执政于20世纪50—60年代,试图克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弊端而进行改革的苏联领导人是()A.列宁B.斯大林C.赫鲁晓夫D.戈尔巴乔夫2.下列属于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改革是()A.日本的明治维新B.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C.俄国的1861年改革D.中国的戊戌变法3.与1953年相比,1958年苏联谷物产量增长91%,肉类产量增长62%,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A.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B.苏联一五计划的实施C.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D.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实施4.苏联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A.改革改变了苏联的社会性质B.改革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模式C.改革没有取得任何成果D.改革带来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1.【答案】C【解析】执政于20世纪50—60年代的苏联领导人是赫鲁晓夫,答案C。

历史:第10课《苏联的改革和解体》课件(人教版九年级下)

历史:第10课《苏联的改革和解体》课件(人教版九年级下)

第14课 苏联的改革和解体
苏联
十月革命
无产阶级 政权建立
巩固、过渡
赫鲁晓夫改革
斯大林模式
建设、发展
戈尔巴乔夫 改革
解体
;/ 南京情趣KTV ;
第14课 苏联的改革和解体
大の脑袋丶根汉出现在他の身后,壹掌按着他の脑袋,马爷の脑袋立即变了形,不过他却还能惊骇の说话:"你,你你到底是什么,什么人。""前辈,您饶了饶了咱们。"刘爷被吓得面色煞白,没想到会发生这样の事情,对方显然之前就跟着他们进来了丶面前这显然是壹个高手呀,马 爷在他の面前毫无还手之力丶"饶了你们?"根汉咧嘴笑了:"等会咱自会饶了你们の,现在不过是开头菜而已。"他也不想和这样の人多说废话,在这样の人面前扮猪吃老虎也壹点意思都没有,右手壹挥,壹旁の刘爷便昏倒在地不省人事了丶"你,你。?""你要做,做什么。"马爷神 色惊恐,他发现自己元灵中の意识,正在飞速の焕散,好像元灵马上就要爆开了丶"不要着急,你能成为本仙の第壹个试品,你算有幸了。"根汉右手壹按,马爷浑身哆嗦了壹阵后,元灵中の意识便彻底消失了丶他の意识被根汉给抹灭了,现在只剩下壹缕意识,让他变得有壹具傀儡无 异丶"咦,这里怎么进不去了。""马爷,刘爷。"这时候外面の大妈,可能是端着吃喝の进来了,根汉右手壹伸,直接将这大妈给抓了进来丶"你,你是谁。"大妈尖叫壹声,想往外逃,根汉右手壹拍,直接将这大妈给拍昏了丶"乾坤取物。"隔着这大妈の躯体,根汉将她乾坤世界中の女 人,还有宝物,钱财都吸了出来,转移到了神芥当中丶这壹吸果然,这个大妈の乾坤世界中,光是各亭の女子就有数百人,可以说这些都是受害者,根汉全部先暂时安置在神

原创2: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原创2: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复习提问
1.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于何时?意义如何?
2.列宁和斯大林的社会主义探索各有哪些? 列宁的探索 1921年实行新经济政策 1922年改名苏联 斯大林的探索 实行了两个五年计划 实行新宪法(斯大林模式)
什么是“斯大林模式”?这一模式有何弊端?
一、赫鲁晓夫的改革
1. 苏共“二十大”及秘密报告 1956
一、选择题 1、斯大林逝世后,苏联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是( B ) A、列宁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 2、1991年苏联解体时,控制全局的是( C ) A、赫鲁晓夫 B、勃列日涅夫 C、戈尔巴乔夫 D、叶利钦
二、组合列举 1、1922年苏联成立时的最高领导人—— 列宁 2、1928-1937年领导苏联完成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的领导人——
⒊中国的改革重视国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有 效发挥了国家职能,坚持民族平等团结。
⒋中国的改革坚持国家统一的最高原则。
加油呀!
通过对苏联解体原因的分析,我们应吸取哪些历史教训?
(1)从本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践 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2)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3)在改革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 的指导地位不动摇。 (4)正确处理民族关系。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5)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要搞好执政党的自身建设。
思考: 为什么中国和苏联的改革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中国和苏联都进行了改革为何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⒈中国的改革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第10讲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第10讲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第10讲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学习目标】1.赫鲁晓夫改革(√)2.戈尔巴乔夫改革(√)3.苏联解体(√)【知识引导】【自主检测】一、选择题1.斯大林去世后,上台的苏联领导人是(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赫鲁晓夫改革 背景:1953年斯大林逝世。

1956年在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错误的全盘否定斯大林,但也为改革埋下了伏笔。

时间:1956—— 结果: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 ,但并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 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 时间: 重点:首先是 , 然后又转向 ,表现: ① ②苏联解体 八一九事件:时间: 结果:戈尔巴乔夫失去了领导国家的威望和能力,掌控了全局。

苏联最终解体:苏联存在时间:共 年( 年—— 年)A.赫鲁晓夫B.勃涅日列夫C.戈尔巴乔夫D.叶利钦2.关于赫鲁晓夫的改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改革主要涉及政治、经济两大方面B.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C.并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D.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3.关于苏联改革,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把苏联改病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死了”。

这句话中“改死了”即指苏联解体。

从实质上分析,苏联解体是()A.国家已经四分五裂 B.国家名称发生变化C.社会制度发生变化 D.执政党失去了政权4.下列重大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苏联解体②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③欧洲联盟成立④世界贸易组织成立(WTO )A.②④①③B.②①③④C.④②①③D.④①②③5.1991年底,一位老人满含热泪地对记者说:“遗憾的是,列宁创建的国家没有了,我们引以为骄傲的莫斯科已不再是各族人民的首都。

”与以上描述有关的事件是()A.第二次世界大战B.苏联解体C.德国统一D.伊拉克战争6.1991年底,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宣告解体。

此时,担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右图)的是()A.戈尔巴乔夫B.列宁C.斯大林D.赫鲁晓夫7.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存在了()A.61年B.71年C.70年D.69年二、非选择题8.对苏联和国家共产主义运动产生极大影响的是苏联“”和赫鲁晓夫的“《》”。

人教版历史九下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苏联解体的过程、影响

人教版历史九下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苏联解体的过程、影响

考点:苏联解体的过程、影响1.过程: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八一九事件——加速了苏联解体明斯克协定——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等国领导人签署明斯克协定,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

《阿拉木图宣言》——12月21日,《阿拉木图宣言》的签署,标志着苏联的完全解体。

叶利钦接管:1991 年12 月25 日,戈尔巴乔夫辞职并把核武器的控制权交给叶利钦。

2.影响: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崩溃、冷战结束,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社会主义运动遭到挫折,意味着苏联模式的失败。

易错微析苏联解体的实质:资本主义制度取代社会主义制度。

例题11991年12月25日,飘扬在克里姆林宫上空的红旗徐徐降下,震惊世界的这一事件是()A.同盟国解体B.轴心国瓦解C.苏联解体D.华沙条约组织成立答案:C解析:四个选项中的事件,发生于1991年12月的是苏联解体,答案C。

例题21991年苏联解体,这标志着()A.“三国协约”瓦解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瓦解C.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瓦解D.两极格局结束答案:D解析: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结束,答案D。

1.“就在戈尔巴乔夫交出核按钮的一瞬间,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人……都知道这是那座耸立了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彻底倒塌了。

”以上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十月革命B.匈牙利事件C.东欧剧变D.苏联解体2.“1991年12月25日19点38分,印有镰刀锤子的红旗从克里姆林宫楼顶徐徐地、却是永久地降下。

它从事实上宣告一个时代就此终结了”。

这段话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南斯拉夫分裂B.两德统一C.苏联解体D.捷克斯洛伐克分裂3.苏联解体是苏联和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一场悲剧,其标志是()A.赫鲁晓夫下台B.戈尔巴乔夫进行改革C.签署《阿拉木图宣言》D.“八一九”事件4.“它结束了曾对20 世纪的人类社会产生深刻影响的一种发展模式的实践,也结束了曾在战后45 年间主导国际政治的两极格局。

10.苏联的改革和解体

10.苏联的改革和解体

苏 经 联 过 解 体
年底,苏联解体。 (实质:社会制度发生变化)
苏联解体说明了:“苏联模式”的失败
苏联解体对世界格局的影响:直接导致两极格局结束,为
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提供了条件。
赫鲁 背景: ,在 、 方面采取了改革措施。 晓夫 内容:主要针对 结果(评价):1)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 ,但 。 改革 2)进入60年代,改革带来的 。 改 3) 年, 被迫下台。 (勃列日涅夫改革) 革 戈尔 背景: 年, 上台,针对 改革。 作为重点,影响: .80年代后期, . 巴乔 过程:1)首先把 2)又把改革的重点转到 。 夫改 苏 影响:①苏联的 发生急剧变化,其主要表现 革 ②各加盟共和国 。 联 原因 (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外因: ) 1)1990年3月首先宣布脱离苏联而独立的是 。 解 2) 年 月 日的“八一九事件” 目的: 。 结果:失 败 体过 程 影响: 失去了 , 控制了全局.苏联的分裂 。 3) 年底,苏联解体. (实质: ) 苏联解体说明了:“苏联模式”的失败 。 苏联解体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
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戈 尔 巴 乔 夫
赫鲁晓夫
勃 列 日 涅 夫
一、赫鲁晓夫改革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突患脑溢血逝世, 终年74岁。
1953年,赫鲁晓夫上台,开始进行改革
一、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
A、斯大林模式阻碍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B、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盛行,民主法制遭破坏
2、内容:
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根本原因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直接原因 西方的和平演变策略——外部原因
3、如果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 是否还会存在下去?
男生说的有道理。 因为苏联的最终解体是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第10课课件《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第10课课件《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1、“八一九”事件
时间:1991年8月19日 目的:阻止苏联解体 直接原因: 《苏维埃主权共和国 联盟条约》 影响: 叶利钦在“八一九”事件期 加速苏联解体,是苏 间向市民发表演说 联解体的催化剂
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 首先宣布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 1991年12月21日,11国领导人签署《阿拉木 图宣言》,独联体扩大为11国。
改革重点:经济改革
结果:……
80年代后期,苏联的经济增长速度和人民生活 水平进一步下降
②改革重点:政治改革
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主要内容
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否定斯大林;否定苏联历史; 放弃共产党的领导作用; 实行多党制。
在戈尔巴乔夫的主导下, 苏联掀起了一场全盘否定 斯大林的狂潮。苏联过去 的挫折和失误都是由斯大 林造成的。 1989年以后, 对斯大林的批判,逐渐扩 大到批判与否定十月革命 和列宁主义以及列宁本人。 从1989年起,苏联各地连 续发生了多起推倒列宁纪 念像,或向列宁像涂抹油 漆、投掷脏物的事件
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改 革有什么共同点?
共同点:都失败了,都没有从根
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 体制,改革加剧了苏联社会的各种 矛盾。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1年) 1、背景
1985年,苏联社会陷入危机
2、过程:
①改革重点:经济改革
提出以科技手段为核心的加速经济发展战略;扩 大企业自主权;允许个体劳动和合资企业存在。
同美国进行军备竞赛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年)
苏联军费1979年高达 1498亿美元。苏联军 费开支约占国民生产 总值的16%,而同期 美国只占6%,日本不 到1%。庞大的国防开 支,严重拖了苏联经 济的后腿,苏联经济 未能突破斯大林模式, 逐步走向停滞。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有人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也是斯大林的守 墓人。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这种观点有一定道理。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 是因为赫鲁晓夫打破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把斯大林从神坛 上拉了下来。说他是斯大林的守墓人,是因为他的改革基本 沿袭了斯大林模式,并没有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
苏联解体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第一,制度性因素。它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以斯大 林模式为特征的苏联社会制度在它的演变过程中已经失去了 活力和凝聚力,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它已陷入全面危机, 从而使整个社会进入了停顿和停滞时期。 第二,领导人因素。他们发起的一系列改革(尤其是戈尔 巴乔夫的改革)瓦解了现存的制度并开启了苏联解体的闸门。
材料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在世界风 云急剧变幻的情况下,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
——摘编自华东师大版和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名师讲坛 课前预习 随学随练 课后训练
http://w w w . h f h w w h . c o m /
试图使“国家和社会尽快摆脱危机”。
三、辨析改错题
8.苏联作为一个曾经对世界产生过巨大影响的超级大国,
备受瞩目。下面是小顾写的一段关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
索的介绍词,其中有三处错误,请指出并加以改正。 在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苏俄首创了社会主义的发展
模式。1921年,列宁从本国国情出发,通过实施“战时共产主 义政策”,对具有苏俄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有益探 索。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列宁创建了一个以国家为核心的,高 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但该体制的弊端严重阻碍了苏联国民 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之后苏联开始改革,但改革之路并不平坦。 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赫鲁晓夫在缺乏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匆 匆开展政治体制的改革,使整个国内局势失控,结果一步步地 把苏联推向解体。

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五苏联解体
— 社会主义运动受挫折
一、单项选择:
1.斯大林去世后,在20世纪50年代担任苏联党和 国家领导人的是( ) A列宁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 2.对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首先形成冲击 的是( A ) A、赫鲁晓夫改革 B、勃列日涅夫改革 C、戈尔巴乔夫改革 D、东欧剧变
八一九事件
1、时间:1991年8月19日 2、目的:使国家结束分裂,摆脱危机。 3、结果:失败。 4、影响:戈尔巴乔夫实际上失去了领导国家的威望 和能力,俄罗斯领人叶利钦控制了全局,苏联的分 裂进一步加快。实际上成为苏联解体的催化剂。
“独联体”的成立 标志着苏联的初步解体
“独联体”徽标
“独立国家联合体”(Commonwealth of Independent States-CIS “独联体”)
分离趋势加剧,最终导致苏联 实际生活水平下降 7%,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 居民达4100万人,占总人口的1/7,1990年达 1/3,失业人口达2000万人。
排队抢购食品
三、苏联解体
1、“8.19”事件
1991年8月19日,副总统亚纳耶夫(中)宣布 正在休假的戈尔巴乔夫因健康原因不能履行职 责,由他本人代行总统权力。
1990年3月,立陶宛率先宣布脱离苏联。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叶利钦、乌克兰克拉夫丘克、 白俄罗斯舒什克维奇三国领导人签署协议,宣布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先报知美国总统乔治· 赫伯 特· 沃克· 布什(“老布什” 1989年至1993年担任美国总统),后才通知戈尔巴乔夫。
“亲爱的同胞们!……鉴于独立 国家联合体成立后出现的局势, 我决定停止行使苏联总统职务。” ——戈尔巴乔夫1991年12月25日
点评: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政治、经济改革虽然在某种程 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没有突破,政策的调整 和改革措施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赫鲁晓夫的个人 意志起着重要作用。执政后期急噪冒进,又提出一些不切 实际的目标与口号;同时重蹈斯大林的覆辙,制造对赫鲁 晓夫的个人崇拜;再加上搞大国霸权主义等外交政策的失 误,引起了党内外的普遍不满。 1964年赫鲁晓夫被迫 “自愿退休”,苏联历史进入勃列日涅夫时期

历史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历史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评价 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 林模式,但并未根本改变苏联高 度集中的的政治经济体制。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体制未变,小修小补无济于事
1964年 赫鲁晓夫被迫下台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人教版本九年级第二册第五单元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
勃列日涅夫上台后, 对赫鲁晓夫的政治 经济政策做了一些 调整。
3.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损害了广大农民的 利益,农民没有积极性,产量长期停滞不前。
4.经济发展粗放,效益低下,消耗和浪费了资源。 政治方面 权力高度集中斯大林手里,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权达到登峰造 极的地步,忽视民主法治。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戈 尔 巴 乔 夫
勃 列 日 涅 夫 赫鲁晓夫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一)、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
强调加强党的集体领导,同时提出扩大 政治方面 党内外民主,实行集体领导原则。
经济方面
1、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
2、扩大企业自主权,运用经济刺激企业改进经营
管理。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人教版本九年级第二册第五单元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二)、改革的结果及其原因
人教版本九年级第二册第五单元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回溯:
什么是“斯大 林模式”?这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一模式有何弊 端?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有哪些?
经济方面
1.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2.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产品品种 少,质量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 启迪
苏联解体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
1、改革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
2、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相应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改革要确保国内社会安定和民族团结;
4、社会主义必须与本国实际相结合。
列举近现代史上,改变苏联(俄国)社会性 质的改革。
1861年改革;俄国十月革命;苏联解体。
基础知识
1.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将改革的重点首先放在了 (
A.政治领域 B.经济领域 C.思想领域 D.外交政策 2.1991年8月19日,苏联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八〃一九事件”。下 列对此事件叙述正确的是 ( ) A.它试图使苏联摆脱危机 B.“八〃一九事件”标志着苏联的正式解体 C.通过政变戈尔巴乔夫强化了国家领导权

D.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就不会解体
② 1991年的“八一九事件”试图通过政变
来摆脱危机,结果失败。戈尔巴乔夫实际上失去 了领导者的威望和权力。
③同年底,叶利钦等人策划成立“独联体”,苏
联解体。
由列宁创建的、拥有1900万成员的苏联共产党毁于 一旦,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超级大国之一 的苏联的瓦解,这一现实令世界瞩目和震惊,并引起世 人的议论和深思。请同学们想一想:2、苏联解体的主 要原因有哪些呢?
经济方面:A、农业:加大投入,提高收购价 格,扩大农业企业的自主权,推广玉米种植。 B、工业: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精减机构 政治方面:批判个人崇拜和斯大林的某些理 论观点;平反冤假错案。 结果:失败 原因: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
3、赫鲁晓夫改革对斯大林采取了 什么做法?其后果是什么?
做法:错误地全盘否定斯大林,仅仅把 弊端的根源归结为斯大林的个人品质,而没 有从经济政治体制上去寻找原因。所以,他 虽然从经济、政治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但 只是在原有体制的框架内进行小修小补。
3、如果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 是否还会存在下去?
男生说的有道理。 因为苏联的最终解体是
种种复杂的因素综合作
用的结果:
无法改变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严重的经济危机;否定 历史、反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思潮泛滥;社会矛盾、民族矛 盾的急剧激化;西方势力的影响等。而“八一九事件”只 是成了苏联加速瓦解的催化剂。即使没有“八一九事件”, 苏联最终也会解体的。
苏联解体:无可奈何花落去
苏联的解体
结合P62小字部分内容了解过程并思考:
1、苏联解体的时间?
1991年底
2、苏联解体的实质?
社会主义制度被资本 主义制度取代
俄罗斯总统叶利钦
苏联的解体
1成果,仓促转
向政治改革,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 分散。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随之增强。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经济改革没有取得成果,又实行政治
改革,使苏联由一党制变为多党制, 国家权力分散。加盟共和国脱离趋势 随之加强,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八一九事件: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
八一九事件
1991年8月19日,苏联副 总统亚纳耶夫和其他几名苏联 高级官员组成了“国家紧急状 态委员会”,并通过电视台和 电台向全国宣布苏联进入“紧 急状态”,企图夺取苏联最高 权力,但在俄罗斯联邦总统叶 利钦及其支持者和西方国家的 反对下,政变不到三天即宣告 失败,此次事变之后,叶利钦 迅速掌握了俄罗斯境内所有政 治经济和军事权力。
复习旧课
列宁对社会主义探索的措施:实施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对社会主义探索的措施:实施两个五年计划、实行农业集体化政策 苏联建立时间: 1922年 社会主义在苏联建立标志: 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 斯大林模式的特点: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政治方面权利高度集中,忽视民主和法制建设,权利集 中在少数人手中,出现个人崇拜。经济方面,实行计划 经济体制,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 于落后状态,农民生活水平下降。
苏联体制僵化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根 本原因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直接原因 西方的和平演变策略——外部原因
“和平演变”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 利用武力侵略不能将社会主义国家消灭 的情况下,通过采用技术交流、文化交 往等方式影响社会主义国家人们的心理、 行为方式,进而使社会主义国家的生活 方式、国家运行变成资本主义式的,从 而在不动声色中消灭社会主义国家的战 略。
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戈 尔 巴 乔 夫
赫鲁晓夫
勃 列 日 涅 夫
一、赫鲁晓夫改革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突患脑溢血逝世, 终年74岁。
1953年,赫鲁晓夫上台,开始进行改革
一、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
A、斯大林模式阻碍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B、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盛行,民主法制遭破坏
2、内容:
8.19事变叶利钦在俄罗斯议会大厦外一辆坦克上演讲,宣布国家 紧急状态委员会是“非法的”,呼吁“俄罗斯公民对叛乱分子给 予应有的回击” 。
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发表电 视讲话,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标志着 苏联解体。
1991年12月25日,苏联国旗从克里 姆林宫悄然降下,俄罗斯国旗缓缓升起
后果:不但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政 治经济体制,反而因为改革激化了 各种矛盾,赫鲁晓夫被迫下台。
毁 誉 参 半 的 一 生
黑 白 相 间 的 墓 碑
4、赫鲁晓夫之后,苏联又经过哪两个领导
人的改革?结果如何?
改革前期苏联的综合国力特别是军事 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实力有所提高,但是仍然没有突破斯 大林模式的制约,反而使这一体制更 加僵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