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腧穴复习:气舍(Qsh,ST11)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之80个针灸穴位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之80个针灸穴位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之80个针灸穴位1、尺泽 Chǐzé[定位] 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图12-1)。
[主治] 咳嗽,气喘,咳血,潮热,肘臂挛痛。
[刺灸法] 直刺0.8~1.2寸;或点刺出血。
[附注] 手太阴经所入为“合”。
2、孔最 Kǒngzuì[定位] 在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 7寸处。
[主治] 咳嗽,气喘,咳血,咽喉肿痛,肘臂挛病,痔疾。
[刺灸法] 直刺0.5~1寸。
[附注] 手太阴经郄穴。
3、列缺 Lìeqūe[定位] 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主治] 伤风,头痛,项强,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口眼歪斜,齿痛。
[刺灸法] 向上斜刺0.3~0.5寸。
[附注] 手太阴经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任脉。
4、鱼际 Yújì[定位] 在手拇指本节(第1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主治] 咳嗽,咳血,咽喉肿痛,失音,发热。
[刺灸法] 直刺0.5~0.8寸。
[附注] 手太阴经所溜为“荥”。
5、少商 Shàoshāng[定位] 在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主治] 咽喉肿痛,咳嗽,鼻衄,发热,昏迷,癫狂。
[刺灸法] 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附注] 手太阴经所出为“井”。
6、商阳 shāngyáng[定位]在手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图12-2)。
[主治]耳聋,齿痛,咽喉肿痛,颌肿,青盲,手指麻木,热病,昏迷。
[刺灸法] 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附注] 手阳明经所出为“井”。
7、合谷 Hégǔ[定位] 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主治] 头痛,目赤肿痛,鼻衄,齿痛,牙关紧闭,口眼歪斜,耳聋,痄腮,咽喉肿痛,热病无汗,多汗,腹痛,便秘,经闭,滞产。
针灸学考试复习资料整理__精华版和系统版
针灸学复习资料整理第一部分精华版(以下内容为精华总结,篇幅少而精)针灸总论腧穴总论1腧穴的概念和分类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
“腧穴”是对穴位的统称;“输穴”是对五输穴中的第三个穴位的专称;俞穴,专指特定穴中的背俞穴。
分类: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三类。
1)十四经穴:是指具有固定的名称和位置,且归属于十二经和任脉、督脉的腧穴。
主治本经病症的共同作用。
(361穴)2)奇穴:是指既有一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归入或不便归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
这类多数对某些病证有特殊的疗效。
又称为“经外奇穴”。
3)阿是穴:是指既无固定名称,亦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病变部位或其他反应点等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一类腧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等。
2腧穴的治疗及主治规律。
作用:1)近治作用:是指腧穴具有治疗其所在部位局部及邻近组织、器官病证的作用。
这是一切腧穴主治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特点。
2)远治作用:是指腧穴具有治疗其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病证的作用。
十四经穴,尤其是十二经脉中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经穴,远治作用尤为突出。
3)特殊作用,是指某些腧穴具有双向的良性调节作用和相对的特异治疗作用。
例如:天枢穴:腹泻——止泻,便秘——通便。
主治规律:1)分经主治规律3)四肢部经穴以分经主治为主,头身部经穴以分部主治为主。
3特定穴1)特定穴的意义: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性能和治疗作用并有特定称号的腧穴。
2)特定穴的分类和特点:a、五输穴:井穴——分布在指或趾末端,为经气初出。
荥穴——分布于掌指或柘趾关节之前,为经气开始流动。
输穴——分布于掌指或柘趾关节之后,为经气渐盛。
经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之前臂、胫部,其经气盛大流行。
合穴——位于肘膝关节附近,其经气冲盛且合于脏腑。
b、原穴、络穴: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称为原穴。
十二原穴多分布与腕踝关节的附近。
十五络穴从经脉分出处各有一个腧穴,称为络穴,又称“十五络穴”。
中医助理考试(穴位)
一.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1.肺(食指端)大肠经2.(经鼻翼旁)胃3.(足大趾端)脾,4.(心中)心5.(小指端)小肠经6.(目内眦)膀胱7.(足小趾)肾8.(胸中)心包经9.(无名指)三焦经10(目外眦)阳胆经11(足大趾)肝二.奇经八脉1.无规律,即无走向、分布或交接规律。
2.与脏腑无直接的相互络属关系,3.没有表里关系。
4. 纵横交叉于十二经脉之间作用:1.是进一步密切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
2.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3.是奇经八脉与肝、肾等脏及女子胞、脑、髓奇恒之腑关系较为密切,三.维脉功能:维系全身经脉。
维系联络全身之阴阳经;四.经别特点1.多分布于肘膝、脏腑、躯干、颈项及头部。
2.是其循行特点可用“离、合、出、入”来概括。
3.阴经的经别合于相表里的阳经经别,一并注入阳经,成为一“合”,共为“六合”。
功能1.是加强十二经脉表里两经在体内的联系。
2.是加强体表与体内、四肢与躯干的向心性联系3.是加强十二经脉和头面部的联系。
4.是扩大了十二经脉的主治范围。
5.是加强足三阴、足三阳经脉与心脏的联系。
五..别络的生理功能1.是加强十二经脉表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3.是加强人体前后及侧面的统一联系,具有统率其他络脉功能。
3.是渗灌气血以濡养全身。
六..经筋的1.行起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2.布散于胸背而终于头身。
多呈向心性循行。
功能1.经筋多附着于骨骼和关节,具有约束骨骼、主司关节运动的功能,并对周身各部分的脏器组织起作用。
1.疏密波常用于出血、扭挫伤、关节周围炎、坐骨神经痛、面瘫、肌无力、局部冻伤、气血运行障碍等。
2.断续波常用于治疗痿证、瘫痪等3.连续波常用于止痛、镇静、缓解肌肉和血管痉挛等4.低频连续波常用于治疗痿证和各种肌肉关节、韧带、肌腱的损伤及慢性疼痛1.瘢痕灸本法常用于治疗哮喘、肺痨、瘰疬等慢性顽疾2.无瘢痕灸本法适用于虚寒性疾病,如哮喘、眩晕、慢性腹泻、风寒湿痹等。
3.隔姜灸常用于因寒而致的呕吐、腹痛以及风寒湿痹等,有温胃止呕、散寒止痛的作用。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实践技能考核个针灸穴位总结
整理考研者1手太阴肺经穴:尺泽孔最列缺鱼际少商手阳明大肠经穴:商阳合谷手三里曲池肩髃迎香足阳明胃经:地仓下关头维天枢梁丘犊鼻足三里条口丰隆内庭足太阴脾经:公孙三阴交地机阴陵泉血海手少阴心经穴通里神门手太阳小肠经穴后溪天宗听宫足太阳膀胱经攒竹天柱肺俞膈俞胃俞肾俞大肠俞次醪委中秩边承山昆仑申脉至阴足少阴肾经涌泉太溪照海手厥阴心包经内关大陵中冲手少阳三焦经穴外关支沟翳风足少阳胆经穴风池肩井环跳阳陵泉悬钟足厥阴肝经穴行间太冲期门督脉穴:腰阳关命门大椎百会神庭水沟任脉穴中极关兀气海神阙中脘膻中经外奇穴四神聪太阳印堂定喘夹脊十宣常用针灸穴位手太阴肺经穴:尺泽孔最列缺鱼际少商联系脏腑器官:肺、胃、大肠、肺系、喉咙。
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头面,五官、咽喉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1•尺泽合穴【定位】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主治】①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等肺系实热性病证;②肘臂挛痛;③急性吐泻、中暑、小儿惊风等急症。
【操作】直刺〜寸,或点刺出血。
尺泽:咳喘咽痛咯血肺,中暑吐泻儿惊风,肘臂挛痛局部病。
2•孔最郄穴【定位】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
【主治】①咯血、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②肘臂挛痛。
【操作】直刺〜1寸。
孔最:咯血咳喘咽肿痛,肘臂挛痛局部病。
3•列缺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定位】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寸,当肱桡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简便取穴法: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 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主治】①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②头痛、齿痛、项强、口眼歪斜等头项部疾患。
【操作】向上斜刺〜寸。
列缺:咳喘咽痛肺系病,头项齿痛口眼歪4•鱼际荥穴【定位】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主治】①咳嗽、咯血、咽干、咽喉肿痛、失音等肺系热性病证;②小儿疳积。
【操作】直刺〜寸。
小儿疳积可用割治法。
鱼际:咳血咽痛肺失音,小儿疳积为第一5•少商井穴【定位】拇指桡侧指甲根角旁寸。
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针灸穴位复习打印版
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常用针灸穴位手太阴肺经1列缺[定位] 桡骨茎突上方,脘横纹上1.5寸;[简便取穴法] 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解剖] 在肱桡肌腱与拇长肌腱之间,桡侧腕长伸肌腱内侧;有头静脉,桡动脉、静脉分支,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枕神经浅支的混合支;[主治] 伤风,头痛,项强,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口眼歪斜,齿痛;[操作] 向上斜刺0.3~0.5寸;[附注] 手太阴经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任脉。
2少商[定位] 拇指桡侧指甲角旁0.1寸;[解剖] 有指掌侧固有动、静脉所形成的动、静脉网;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混合支,正中神经的掌侧固有神经的末梢神经网;[主治] 咽喉舯痛,咳嗽,鼻衄,发热,昏迷,癫狂;[操作] 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附注] 手太阴经所出为“井”。
3孔最[定位] 微屈肘,掌心相对;或伸前臂仰掌。
在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肱桡肌→桡侧腕屈肌→指浅层肌与旋前圆肌之间→拇长屈肌。
浅层内布有头静脉和前臂外侧皮神经的分支。
深层有桡动、静脉,桡神经浅支等。
[主治] 1.肘臂挛痛。
2.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失音。
3. 痔疮出血。
4.热病无汗。
5.急性出血病证(呼吸系统多用)。
[操作] 直刺0.5~0.8寸;可灸[附注]孔最配肺俞、中府、风门治疗咳嗽,气喘。
2.孔最配肺俞、膈俞治疗咯血。
3.孔最配膈俞为“郄会”配穴,主治呼吸系统出血症.手阳明大肠经4合谷:[定位] 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
简便取穴法:以一手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解剖] 在第一、二掌骨之间,第一骨间背侧肌中,深层有拇收肌横头;有手背静脉网,为头静脉的起部,腧穴近侧正当桡动脉从手背穿向手掌之处;布有桡神经浅支的掌背侧神经,深部有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
2012年中医执业医师技能考试真题第二站题目最全版
2012年中医执业医师技能考试真题第二站最全版汇总(医学教育网论坛网友提供)【001号题】商阳,行间,肺输诊脉;踝反射;无损伤呼吸道通畅【002号考题】列缺,天宗,昆仑;脉诊布指;膝跳反射;心脏复苏的按压【003号题】福州7月1日肩隅犊鼻天柱穴的定位,心脏的听诊,昏迷复苏后的开通气道。
【004号题】版本1:1.合谷、内庭、秩边定位2.诊脉医学教育网3.踝反射4.伤口换药版本:2 大肠腧、梁丘、支沟;布指;霍夫曼征;普通伤口换药的方法【005号试题】犊鼻天柱肩于脉诊心脏听诊无损伤气管开放【006号考题】内庭次廖手三里霍夫曼征;脉诊;颈部无损伤的开放气道【007号考题】上海:定位:肩井,条口,中冲。
布鲁基斯基证演示,中医搭脉,叙述口对口人工呼吸。
【008号试题】支沟,涌泉,地机定位。
布脉,凯尔尼格,换药医*学教育网。
【009号考题】版本1:列缺,通里,秩边定位。
脉诊布指。
止血带。
跟-膝-胫试验。
版本2:1.攒竹、通里、秩边的定位2.止血带止血3.跟-膝-胫试验4.布诊【010号真题】神门次髎取穴;脉诊布指;支腿抬高实验;脊柱骨折【011号试题】秩边,百会,行间定位。
肥皂刷手法;脉诊的选指布指;脊柱的检查方法。
【012号题】承山、气海、天柱定位;脉诊时手指怎么放;脊椎活动度检查;干手套的带法【014号试题】天宗、照海、外关的定位;脉诊的布指;怎样鉴别腹壁静脉曲张的血流方向;穿隔离手术衣【015号题】丰隆、天枢、百会定位脉诊选指振水音口对鼻人工呼吸医学教育|网【016号试题】版本1:下关血海通里定位颈部滚法膀胱触诊无颈部损伤,气道畅通方法版本2:酮症酸中毒;浮髌试验医学教|育网【017号题】版本1:包头:针灸摇法推拿摩法口对口人工呼吸膀胱触诊版本2:头维、隔腧、照海;印堂一指禅推;肾脏尿路压痛点;气道开放【018号考题】头维手三里承山定位,肩井拿法,振水音,口对口人工呼吸。
【019号试题】上海:孔最地仓申脉定位,浮髌试验,中指揉下脘,频率多少?伤口换药(说即可);【020号真题】神门、梁丘、听宫的定位;止血带的用法;操作肱二头肌反射;神门指揉法的操作【021号真题】环跳,神门,神阙定位,肺部听诊,干手套【022号试题】指推法,听宫、天枢、公孙取穴,心脏触诊,穿脱隔离衣【023号题】版本1:公孙风池期门;胸部触诊;肘推法;带干手套版本2:手术区消毒针刺角度腰部滚法【024号题】版本1:昆仑列缺天宗膝反射胸外按压诊脉医学教育网版本2:太冲、天柱定位太冲、风池主治,肺部听诊,掌推下肢部,紧急手术简易洗手版本3:曲池、条口、、十宣定位、带手套、反跳痛、掌推法【026号题】版本1:问诊心悸四年加重一小时,病例分析乙肝肝硬化腹水版本2:手三里,头维,地机定位;脊柱扣诊,胸外按压,掌揉【028号试题】委中、环跳、肩瘉定位;檀中穴一指禅推法;心脏胸外按压;肝颈静脉回流证。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笔试、实践技能考试80个穴位表格记忆(重点内容版)
(络穴) 八脉交会穴(通于冲脉)
脾胃肠腑病证
①心烦失眠、狂证等神志 病②证逆气里急、气上冲 直刺0.6~1.2寸 心(奔豚气)等冲脉病证
三阴交
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 后缘。
①肠鸣腹胀、腹泻等脾胃虚弱诸
症,②月经不调、带下、阴挺、不 孕、滞产等妇产科病证;③遗精、
下肢痿痹
阳萎、遗尿等生殖泌尿系统疾患
鸣等胃疾
遗尿、遗精、阳萎、早泄、不育等 头晕、耳鸣、耳聋、腰酸 月经不调、带下、不孕等
生殖泌尿系疾患
痛等肾虚病证;腰痛
妇科病证;慢性腹泻
腹胀、腹泻、便秘等胃肠 病证
腰腿痛
斜刺0.5~0.8寸 直刺0.5~l寸 直刺0.8~1.2寸
胱 经
次髎
在骶区,正对第2骶后孔中,约当髂后 上棘下与后正中线之间
①小便不利;②遗精、疝气等男科 疾病。
手 少
外关(八脉 交会穴,通
阳维脉)
在前臂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2寸, 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
①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等 头面五官病证;②瘰疬;③胁肋痛
舌强不语、暴喑(心开窍 直刺0.3~0.5寸。留针
于舌)
时,不可做屈腕动作
高血压
直刺0.3~0.5寸
后溪(输穴 、八脉交会 穴,通督脉
在手内侧,第5掌指关节尺侧近端赤白 肉际凹陷中。
①耳聋,目赤(经脉所过)
手太阳 小肠经
天宗
在肩胛区,肩胛冈中点与肩胛骨下角连 线上1/3与下2/3交点凹陷中。
头项强痛、腰背痛、手指 ①(盗汗)疟疾 ;②癫狂 直刺0.5~l寸。治手指
所属 经络
穴位
定位
主治
所属经络病症(远治)
局部病症(近治)
中医规培考试常用针灸穴位的掌握
常用针灸穴位的掌握与操作足阳明胃经承泣【定位】在面部,眼球与眶下缘之间,目正视,瞳孔直下。
四白【定位】在面部眶下孔处。
地仓【定位】在面部,口角旁开0.4寸,颊车【定位】在面部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中指),闭口咬紧牙时咬肌隆起,放松时按之有凹陷处。
下关【定位】在面部,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中指),闭口咬紧牙时咬肌隆起,放松时按之有凹陷处。
头维【定位】在头部,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4.5寸梁门【定位】在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天枢【定位】在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
归来【定位】在下腹部,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伏兔【定位】在股前区,髌底上6寸,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
梁丘【定位】在股前区髌底上两寸,股外侧肌与股直肌肌腱之间犊鼻【定位】在膝前区,在髌韧带外侧凹陷中足三里【定位】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犊鼻与解溪的连线上。
上巨虚【定位】在小腿外侧,犊鼻下6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条口【定位】在小腿外侧,犊鼻下8寸,犊鼻与解溪的连线上下巨虚【定位】在小腿外侧,犊鼻下9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丰隆【定位】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肌外缘;条口外侧一横指处。
解溪【定位】在踝区,踝关节前面中央凹陷中,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内庭【定位】在足背,第2、3趾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厉兑【定位】在足趾,第二趾末节外侧,指甲跟脚侧后方0.1寸(指寸)。
足少阳胆经瞳子髎【定位】在面部,目外眦外侧0.5寸凹陷中。
听会【定位】在面部,耳屏间切迹与下颌骨髁突之间的凹陷中。
阳白【定位】在头部,眉上1寸,瞳孔直上。
头临泣【定位】在头部,前发际上0.5寸,瞳孔直上。
风池【定位】在颈后区,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上端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
注:项部枕骨下两侧,肩井【定位】在肩胛区,第七颈椎棘突与肩峰最外侧点连线的中点。
日月【定位】在胸部,第7肋间隙中,前正中线旁开4寸。
带脉【定位】在侧腹部,第11肋骨游离端垂线与脐水平线的交点上。
2012 临床医学 针灸考试重点
名词解释1、经络:人体运行全身气血,沟通上下内外,联络脏腑肢节的通路。
2、一源三岐:八脉之中,任、督、冲脉起于胞中,同出会阴,分别循行于人体前后正中线和腹部两侧。
3、腧穴:脏腑和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是拔罐针灸推拿的施术部位。
4、“经穴”:十四经穴的简称,分布于十四经脉循行路线上的腧穴。
3615、“五输”: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合五个主要经穴。
特定穴6、背俞穴:脏腑之气输注于腰背的腧穴。
特定穴7、“一夫法”即横指同身寸,将患者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四指横量作3寸,用于四肢及腹部的取穴。
8、刺手:右手持针;押手:左手辅助9、4.得气:也称针感,针刺部位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医者指下亦有一种沉紧的反应。
填空1、十二经脉的命名:手足、阴阳、脏腑。
2、阳脉之海:督脉;阴脉之海:任脉;血海、十二经脉之海:冲脉;3、腧穴的定位法4、手指同身寸取穴法:中指,拇指,横指5、进针法:指切、夹持、提捏、舒张进针法;单手、双手、管式。
6、针刺角度有直刺90度、斜刺45度、横刺15度7、灸法:直接灸、间接灸。
8、选穴原则:局部选穴,循经取穴,对症选穴。
简答1、四总穴:面口合谷收,头项寻列缺,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
2、经络学说的主要内容:3、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肺大胃脾心小肠,旁肾包焦胆肝详。
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阴,从足走胸;足之三阳,从头走足。
4、经络的作用:1>生理作用①沟通上下表里,联系脏腑器官②运行全身气血,滋养脏腑组织③调节功能平衡4感应传导2>阐释病理3>指导诊断4>治疗预防5、腧穴的分类:1>十四经穴361个2>经外奇穴3>阿是穴,又称“天应穴”“压痛点”“不定穴”。
6、腧穴的主治规律:1>近治作用,全身所有的腧穴均能治疗所在部位及其邻近器官的病症。
如印堂迎香治鼻病2>远治作用,不仅可以治疗局部病症,还可以治疗本经循行所及的远隔部位的暂估、器官的病症,有的还具有全身性的作用,如列缺治疗上肢、头项、咽喉、胸肺及外感3>双向作用,对机体的不同状态还可以起到双向调整作用,如天枢泄泻时止泻,便秘是通便。
中医执业医师技能考试常考穴位
奇穴:1.四神聪:头顶部,百会前後左右各1",共四穴→头痛,眩晕,失眠,健忘,癫狂,目疾→平刺0.5~0.8"2.印堂:在额部,两眉头中间→目赤肿痛,三叉神经痛,头晕头痛,鼻炎→向下平刺0.3~0.5",三棱针放血,可灸3.太阳:在额部,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目赤肿痛,三叉神经痛,正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视神经萎缩→直刺or斜刺0.3~0.5",三棱针放血,可灸4.十宣: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左右共10穴→急症:昏迷,休克,中暑,惊厥各种热证:急性咽喉炎,急性肠胃炎,高血压,手指麻木→ 直刺0.1~0.2", 三棱针放血,可灸5.定喘:背部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0.5"→咳嗽,哮喘,肩背痛,落枕→直刺0.5~0.8"6.夹脊:背腰部,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一侧17穴,左右共34穴上胸部:心肺上肢疾病腰部:腰腹下肢疾病下胸部:胃肠疾病任脉:1.膻中:任脉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隙〈两乳头连线〉→咳嗽,气喘,胸闷,心痛,噎膈,产后乳少,乳痈,乳癖→平刺0.3~0.5"2.中脘:脐上4"→腹痛,腹胀,肠鸣,泄泻,便秘,便血,胃痛,胃炎,胃溃疡,反胃,呕逆,失眠,脏躁,癫痫→直刺0.8~1.2",可灸3.神阙:肚脐正中→肠炎,中风脱证,绕脐腹痛,泄利,痢疾,妇人血冷不受胎,产后尿潴流→禁刺宜灸4.气海:脐下1.5"→肠炎,中风脱证,脏器虚备,赢瘦无力,神经衰弱,下腹疼痛,奔豚,大便不通,泄利不止,失眠,女:闭经,带下,阴挺,崩漏男:癃闭,阳痿,疝气,遗精,遗尿,滑精→ 直刺0.8~1.2",宜灸5.关元:脐下3"→肠炎,中风脱证,脏器虚备,赢瘦无力,神经衰弱,少腹疼痛,霍乱吐泻,肠黏连,尿频,尿闭,尿道炎,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女:痛经,黄白带下,盆腔炎男:阳痿,疝气,遗精,早泄,白浊直刺0.5~1"需排尿后进针,可灸6.中极:脐下4" → 女:痛经,带下,阴挺,产后恶露不下,产后子宫神经痛男:癃闭,阳痿,疝气偏坠,水肿,肾炎,膀胱炎,积聚疼痛→ 直刺0.5~1",需排尿后进针,孕妇禁针,可灸督脉:1.水沟:人中沟上1/3折点处→昏迷,腰脊强痛,口眼歪斜,鼻塞→向上斜刺0.3~0.5"or 指甲按切2.神庭:前发际正中直上0.5"→头晕目眩,失眠,记忆力减退,神经官能症,癫痫,惊悸,目翳,泪囊炎,结膜炎,鼻渊,鼻鼽→平刺0.3~0.5",可灸3.百会:后发际正中直上7"→眩晕,头痛,健忘,脱肛,阴挺→平刺0.5~0.8",可灸4.大椎:第7颈椎棘突下→高热,疟疾,感冒,癫狂,小儿惊风,肩颈疼痛,肌肉痉挛,落枕→斜刺0.5~1",可灸5.命门:第2腰椎棘突下→虚损腰痛,肾功能低下,前列腺炎,泻泄, 女: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男:阳痿,遗精,遗尿,早泄直刺0.5~1",可灸6.腰阳关:第4腰椎棘突下→腰骶疼痛,腰骶神经痛,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小儿麻痹,类风湿病,女: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男:阳痿,遗精直刺0.5~1",可灸手太阴肺经:1.尺泽: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肌腱桡侧凹陷处→咳嗽,气喘,咳血,咽喉肿痛,胸部胀满,小儿惊风,急性吐泻→直刺0.5~0.8",点刺出血~~急性吐泻2.孔最:尺泽与太渊的连线,腕横纹上7"→咳嗽,气喘,咳血,咽喉肿痛,肘臂挛痛→直刺0.5~1"3.列缺(络):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正上方,腕横纹上1.5"→咳嗽,气喘,咳血,咽喉肿痛,正偏头痛,项强,口眼歪斜→向上or向下斜刺0.3~0.5"4.鱼际:第1掌骨中点,赤白肉际处→咳嗽,气喘,咳血,咽喉肿痛,咽干,失音,小儿疳积(割治法)→直刺0.5~0.8"5.少商(井):拇指桡侧,指甲角旁开0.1"→咳嗽,气喘,咳血,咽喉肿痛,昏迷,鼻衄,癫狂→向腕平刺0.2~0.3"or三棱针放血手厥阴心包经:1.内关(络):大陵与曲泽的连线,腕横纹上2",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心痛,心悸,失眠,癫痫,胃痛,胸闷,呕吐,眩晕, 产后血晕→直刺0.5~1"可灸2.大陵:腕横纹中点→心痛,心悸,癫狂,胃痛,呕吐,手臂挛痛→直刺0.3~0.5"曲泽:肱横纹上,肱二头肌肌腱的尺侧端.3.中冲:中指尖端→中风昏迷,舌强不语,昏厥,中暑,小儿惊风→0.1"浅刺手少阴心经:1.通里(络):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1"→心痛,心悸,怔忡,舌强不语,暴喑→直刺0.3~0.5",可灸2.神门(输,原):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心痛,心悸,怔忡,失眠,癫痫,高血压→直刺0.3~0.5",可灸手阳明大肠经:1.迎香: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鼻病(鼻炎,鼻窦炎,鼻衄,鼻息肉),胆道蛔虫症直刺0.1~0.2"~~局部胀痛向上平刺0.5~1"~~透鼻通向外上平刺1~1.5",透四白~~胆道蛔虫症,禁灸2.肩髃:上臂外展平举,肩峰前下方凹陷处→肩周炎,瘾疹,肩部病→斜刺2~3"3.曲池(合):屈肘时,肘横纹桡侧端尽处→上肢不遂,肩周炎,瘾疹,头面五官病(牙痛,咽喉肿痛,麦粒肿),热病,高血压直刺0.8~1.2"4.手三里:阳溪与曲池的连线上,曲池下2"→上肢不遂,头面五官病(牙痛,口腔炎),乳腺炎→直刺0.5~0.8"阳溪:腕背横纹桡侧端,大拇指翘起,拇长伸肌腱与拇短伸肌腱之间的凹陷处.曲池:屈肘时,肘横纹桡侧端尽处.5.合谷(原):第1,2掌骨之间,第2掌骨桡侧中点→头面五官病(牙痛,咽喉肿痛,鼻衄),经闭,滞产→直刺0.5~0.8" 孕妇禁针6.商阳(井):食指桡侧,指甲角旁开0.1"→头面五官病(牙痛,咽喉肿痛),昏迷,高热→向上斜刺0.2~0.3",三棱针放血手少阳三焦经:1翳风:.耳垂后方,乳突与下颌骨之间的凹陷处→头面五官病(偏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面瘫,颊肿)直刺0.8~1.2"~~面瘫,颊肿(腮腺炎)向内前下方斜刺1.5~2"~~聋哑2.支沟:腕背横纹上3",尺骨与桡骨之间→头面五官病(咽喉肿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暴喑),胁痛,习惯性便秘直刺0.5~1",可灸3.外关(络):腕背横纹上2",尺骨与桡骨之间→头面五官病(牙痛,偏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外感热病,上肢痹痛直刺0.5~1 向上斜刺1.5~2肩,躯干疾病向阳池斜刺腕关节疾病阳池:腕背横纹上,指总伸肌腱尺侧凹陷处.手太阳小肠经:1.听宫:耳屏中点前缘,张口凹陷中→耳鸣耳聋,中耳炎,外耳道炎→张口直刺1~1.5",可灸2.天宗:冈下窝中点(肩胛冈下缘與肩胛下角之间的上1/3折点处)→肩胛疼痛,肩背损伤,气喘→直刺1~1.5"3.后溪(输):第5掌指关节后缘凹陷中,赤白肉际处→头项病,落枕,急慢性腰扭伤,盗汗,神志病(癫痫,精神分裂症)直刺0.5~1",可灸足太阴脾经:1血海:.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膝关节肿痛,月经不调,湿疹,皮肤瘙痒,崩漏→直刺0.8~1",可灸2.阴陵泉(合):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中→水肿,膝关节肿痛,小便不利→直刺1~2",可灸3.地机:内踝尖与阴陵泉连线,阴陵泉下3"→水肿,月经不调,小便不利,腹胀腹泻,痛经,崩漏→直刺1~2"4.三阴交:内踝尖上3",胫骨内侧面后缘→水肿,高血压,失眠,女:月经不调,赤白带下,滞产男:癃闭,阳痿,遗精直刺0.5~1",可灸,孕妇禁针.5.公孙:第1跖骨基底部,前下缘凹陷中的赤白肉际处→腹胀腹泻,气上冲心,心烦失眠,狂证,神志病,泛酸干呕直刺0.6~1.2"足厥阴肝经:1.期门: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乳痈,胁痛,腹胀,呃逆,奔豚气→平刺or斜刺0.5~0.8",不可深刺防伤内脏.2.太冲(输,原):第1,2跖骨结合部前缘凹陷中→高血压,中风,面瘫, 女:月经不调,崩漏男:疝气向上斜刺0.5~1",可灸3.行间:第1,2趾间纹头→头痛,眩晕,中风,癫狂,胁痛,口眼歪斜,月经不调,痛经,带下,遗尿,癃闭→直刺0.5~0.8"足少阴肾经:1.太溪(输,原):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咽喉病,肺,肾,足跟病,虚火牙痛,耳鸣耳聋,腰痛→直刺0.5~0.8",可灸2.照海:内踝尖正下方凹陷处→咽喉病,失眠,癫狂,月经不调,带下,阴挺→直刺0.5~0.8"3.涌泉(井):足底2,3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处→咽喉病,肺,肾,昏迷,小儿惊风→直刺0.5~0.8"足阳明胃经:1.头维:额角发际上0.5"→头痛,目疾(结膜炎,眼睑瞤动)→向后平刺0.5~0.8",可灸2.下关:颧弓下缘与下颌切迹之间的凹陷处→口眼歪斜,三叉神经痛,牙关紧闭,牙痛,耳鸣耳聋→向下直刺0.3~0.5",可灸3.地仓:瞳孔直下,平口角→口眼歪斜,三叉神经痛,流涎,面瘫直刺0.2" 向颊车方向平刺1~2.5"~~面瘫地仓透迎香~~三叉神经痛4.天枢(大肠幕穴):任眽正中线旁开2",平脐→肠胃病(急性肠胃炎,腹泻,痢疾,便秘),月经不调→直刺0.8~1.2"可灸,孕妇禁灸5.梁丘: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连线,髌底上2"→急性胃病,乳痈,膝关节疼痛,下肢不遂→直刺1~1.2"6.犊鼻:髌骨下缘,髌韧带外侧的凹陷中→膝关节炎,下肢麻痹,屈伸不利→从前向后内斜刺1~1.5",可灸7.足三里(合):胫骨前缘旁开1横指,犊鼻下3"→肠胃病(急慢性肠胃炎,腹泻,痢疾),月经不调,强壮要穴→直刺0.5~1.5"8.条口:胫骨前缘旁开1横指,犊鼻下8"→转筋,肩臂痛,下肢痿痹→直刺1~1.5"9.丰隆(络):胫骨前缘旁开2横指,犊鼻下8"→脾胃病(呕吐,便秘,水肿),痰多咳嗽→直刺0.5~1.2",可灸10.内庭(荥):第2,3趾之间的缝纹端→肠胃病(急慢性肠胃炎,胃痉挛),牙痛,牙龈炎,扁桃体炎→直刺or斜刺0.3~0.5"足少阳胆经:1.风池:平风府,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之间的凹陷处→感冒,头面五官病(视网膜出血,甲状腺肿大,吞咽困难)向对侧or同侧口角方向斜刺0.5~0.8"~~针感可向头顶,颞部,前额和眼扩散平刺2~3",透对侧风池~~针感可扩散至头顶部风府:督脉后发际正中直上1",枕骨粗隆下缘凹陷中.2.肩井:大椎与肩峰端连线中点处→颈项强痛,肩背疼痛,上肢不遂,难产,乳痈,乳汁不下,乳癖→直刺0.5~0.8",内有肺尖不可深刺,孕妇禁针.3.环跳:股外侧,骶管裂孔与股骨大转子的连线上,靠最凸点的1/3处→腰腿痛,下肢麻痹,坐骨神经痛,髋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病→向下方斜刺2~3下肢麻痹, 坐骨神经痛向髋关节直刺2~2.5髋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病4.阳陵泉(合,筋会):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腰腿痛,下肢麻痹,胁痛,口苦,黄胆→直刺or向下斜刺1~1.5",可灸5.悬钟(髓会):外踝尖上3",腓骨前缘→下肢麻痹,颈项强痛,落枕,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病→直刺0.5~0.8",可灸足太阳膀胱经:1.攒竹:眉头凹陷中→头痛,眉棱骨痛,眼睑瞤动,眼睑下垂→平刺or斜刺0.5~0.8" 禁灸2.天柱:斜方肌外缘发际处→后头痛,项强,肩背腰痛等痹证,鼻塞,癫狂,热病→直刺or 斜刺0.5~0.8"3.肺俞(背俞):督脉正中线旁开1.5",平第3胸椎棘突下→感冒,心肺病(支气管炎,肺炎,哮喘)→向内斜刺0.5~0.8",可灸4.膈俞(背俞):督脉正中线旁开1.5",平第7胸椎棘突下→呕吐,呃逆,气喘,吐血,贫血,瘾疹,皮肤瘙痒,潮热,盗汗斜刺0.5~0.8"5.胃俞(背俞):督脉正中线旁开1.5",平第12胸椎棘突下→胃炎,胃溃疡,胃痉挛→直刺0.5~0.8",可灸6.肾俞(背俞):督脉正中线旁开1.5",平第2腰椎棘突下→肾炎,肾绞痛,腰痛,水肿,月经不调→直刺0.8~1",可灸7.大肠俞(背俞):督脉正中线旁开1.5",平第4腰椎棘突下→腹痛腹泻,便秘,腰腿痛→直刺0.8~1.2"8.次髎:第2骶后孔中→月经不调,痛经,带下,腰骶痛→直刺1~1.5"9.秩边:督脉正中线旁开3",平第4骶后孔→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 痔疮,脱肛,急性腰扭伤,生殖系统疾病直刺1.5~3"~~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向前阴方向80˚斜刺2.5~4"~~前阴病,少腹疾病向肛门方向70˚斜刺1.5~2"~~痔疮,脱肛10.委中(合):膕横纹正中,股二头肌肌腱的内侧缘→腰背痛,吐泻,疔疮→直刺0.5~1",可灸11.承山: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的凹陷处→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痔疮,脱肛→直刺0.7~1",可灸12.昆仑: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踝关节扭伤,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痔疮,胎盘滞留,甲状腺肿大直刺0.5~1 孕妇禁针向上斜刺2~3"甲状腺肿大13.申脉:外踝正下方凹陷中→头痛,眩晕,失眠,癫狂→直刺0.3~0.5"14.至阴(井):小趾外侧,趾甲角旁开0.1"→头痛,鼻塞,眼结膜充血,胎位不正,难产,胎盘滞留→浅刺0.2",三棱针放血,可灸,孕妇禁针。
2012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针灸
手太阴肺经1.尺泽【定位】肘横纹中【主治】1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2肘臂挛痛3急症【操作】直0.8-1.2或点刺2.孔最【定位】尺泽-太渊,腕上7寸【主治】1咯血咳嗽气喘咽喉肿痛2肘臂挛痛【操作】直0.5-1寸3.列缺【定位】桡骨茎突上【主治】1咳嗽气喘咽喉肿痛2头项部疾患【操作】上斜0.5-0.84.鱼际【定位】第一掌骨中点【主治】1咳嗽咯血咽干咽喉肿痛失音2小儿疳积【操作】直0.5-0.8疳积用割治法5.少商【定位】拇指指甲根旁【主治】1咽喉肿痛鼻衄高热2昏迷癫狂【操作】浅0.1或点刺手阳明大肠经6.商阳【定位】食指指甲根旁【主治】1牙疼咽喉肿痛2热病昏迷【操作】浅0.1或点刺7.合谷【定位】【主治】1头痛齿痛口眼歪斜2外感发热或热病有汗无汗3闭经滞产【操作】直0.5-1半握拳孕妇不宜8.手三里【定位】阳溪-曲池肘下2寸【主治】1手臂无力上肢不遂2腹痛腹泻3齿痛颊肿【操作】直0.8-1.2 9.曲池【定位】屈肘肘横纹外端与肱骨外上髁【主治】1手臂痹痛上肢不遂2热病3高血压4癫狂5腹痛腹泻6咽喉肿痛齿痛目赤肿痛7湿疹瘾疹瘰疬【操作】直0.5-110.肩髃【定位】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三角肌上部中央【主治】1肩臂挛痛上肢不遂2瘾疹【操作】直或下斜0.8-1.511.迎香【定位】鼻翼外0.5寸【主治】1鼻塞鼽衄口歪2胆道蛔虫症【操作】略向内上方平斜0.3-0.5足阳明胃经12.地仓【定位】口角旁0.4寸【主治】口角歪斜流涎三叉神经痛【操作】平斜0.5-0.5可向颊车透刺13.下关【定位】颧弓与下颌切迹的凹陷中,闭口取穴【主治】1牙关不利三叉齿痛口眼歪斜2耳聋耳鸣聤耳【操作】直0.5-1留针闭口14.头维【定位】额角发际上0.5头正中旁4.5【主治】头痛目眩目痛【操作】平0.5-115.天枢【定位】脐中旁开2【主治】1腹痛腹泻便秘痢疾2月经不调痛经【操作】直1-1.5孕妇不可灸16.梁丘【定位】髂前上棘-髌骨外上缘髌骨外上2寸【主治】1急性胃痛2下肢病证3乳痈乳痛【操作】直1-1.217.犊鼻【定位】屈膝髌韧带外凹陷中【主治】膝痛屈伸不利下肢麻痹【操作】向内后斜刺0.5-1 18.足三里【定位】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主治】1胃肠病证2下肢痿痹3癫狂4乳痈肠痈5虚劳诸证【操作】直1-2保健常用灸19.条口【定位】上巨虚下2寸【主治】1下肢痿痹转筋2肩臂痛3脘腹疼痛【操作】直1-1.520.丰隆【定位】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1寸【主治】1头痛眩晕2癫狂3咳嗽痰多4下肢痿痹5腹胀便秘【操作】直1-1.521.内庭【定位】足背2、3趾间缝纹端【主治】1齿痛咽喉肿痛鼻衄2热病3肠胃病证4足背肿痛跖趾关节痛【操作】直斜0.5-0.8足太阴脾经22.公孙【定位】第1趾骨基底前下方赤白肉际【主治】1脾胃肠腑病证2心烦失眠狂证3逆气里急气上冲心【操作】直0.6-1.223.三阴交【定位】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主治】1肠鸣腹胀腹泻2月经不调带下阴挺不孕滞产3遗精阳痿遗尿4心悸失眠高血压5下肢痿痹6阴虚诸证【操作】直1-1.5孕妇禁针24.地机【定位】内踝尖-阴陵泉阴陵泉下2寸【主治】1痛经崩漏月经不调2腹痛腹泻3小便不利水肿【操作】直1-225.阴陵泉【定位】胫骨内侧髁下方凹陷处【主治】1腹胀腹泻水肿黄疸小便不利2膝痛【操作】直1-226.血海【定位】髌骨内上2寸股四头肌内侧头隆起【主治】1月经不调痛经闭经2瘾疹湿疹丹毒【操作】直1-1.5手少阴心经27.通里【定位】腕上1寸尺侧腕屈肌桡侧端【主治】1心悸怔忡2舌强不语暴喑3腕臂痛【操作】直0.3-0.5不宜深刺留针不可屈腕28.神门【定位】腕横纹尺侧腕屈肌腱桡侧凹陷处【主治】1心痛心烦惊悸怔忡健忘失眠痴呆癫狂痫2高血压3胸胁痛【操作】直0.3-0.5手太阳小肠经29.后溪【定位】第5指尺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主治】1头项强痛腰背痛手指肘臂挛痛2耳聋目赤3癫狂痫4疟疾【操作】直0.5-1治手指挛痛可透刺合谷30.天宗【定位】肩胛岗下窝中央凹陷处【主治】1肩胛疼痛肩背部损伤2气喘【操作】直斜0.5-1遇到阻力不可强行进针31.听宫【定位】下颌骨髁状突后方张口呈凹陷【主治】1耳鸣耳聋聤耳2齿痛【操作】张口直1-1.5留针张口足太阳膀胱经32.攒竹【定位】眉头凹陷处【主治】1头痛眉棱骨痛2眼睑膶动眼睑下垂口眼歪斜目视不明流泪目赤肿痛3呃逆【操作】向眉中或眼眶内缘平斜0.5-0.8禁灸33.天柱【定位】后发际正中上0.5寸旁开1.3寸【主治】1后头痛项强肩背腰痛2鼻塞3癫狂痫4热病【操作】直斜0.5-0.8不可向内上方深刺免伤延髓34.肺俞【定位】第3颈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1咳嗽气喘咯血2骨蒸潮热盗汗【操作】斜0.5-0.835.膈俞【定位】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1呕吐呃逆气喘吐血2贫血3瘾疹皮肤瘙痒4潮热盗汗【操作】斜0.5-0.836.胃俞【定位】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胃脘痛呕吐腹胀肠鸣【操作】斜0.5-0.837.肾俞【定位】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1头晕耳鸣耳聋腰酸痛2遗尿遗精阳痿早泄不育3月经不调带下不孕【操作】直0.5-138.大肠俞【定位】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1腰腿痛2腹胀腹泻便秘【操作】直0.8-1.239.次髎【定位】第2骶后孔中【主治】1月经不调痛经带下2小便不利3遗精4疝气4腰骶痛下肢痿痹【操作】直1-1.540.委中【定位】腘横纹中【主治】1腰背痛下肢痿痹2腹痛急性吐泻3小便不利遗尿4丹毒【操作】直1-1.5或三棱针点刺腘静脉,针刺不宜过快过强过深41.秩边【定位】平第4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主治】1腰骶痛下肢痿痹2小便不利3便秘痔疾4阴痛【操作】直1.5-242.承山【定位】腓肠肌两肌腹间凹陷顶端【主治】1腰腿拘急疼痛2痔疾便秘【操作】直1-2不可过强刺激以免引起腓肠肌痉挛43.昆仑【定位】外踝尖与跟腱间凹陷处【主治】1后头痛项强腰骶疼痛足踝肿痛2癫痫3滞产【操作】直0.5-0.8孕妇禁针经期慎用44.申脉【定位】外踝直下方凹陷中【主治】1头痛眩晕2癫狂痫失眠3腰腿酸痛【操作】直0.3-0.545.至阴【定位】足小指甲根0.1【主治】1胎位不正滞产2头痛目痛3鼻塞鼻衄【操作】浅0.1胎位不正用灸法足少阴肾经46.涌泉【定位】屈足足底前1/3凹陷处【主治】1急症及癫狂痫失眠2头痛头晕目眩3咯血咽喉肿痛喉痹4大便难小便不利5奔豚气6足心热【操作】直0.5-0.8常用灸法或药物贴敷47.太溪【定位】内踝高点与跟腱后缘中点凹陷处【主治】1头痛目眩失眠健忘遗精阳痿2咽喉肿痛齿痛耳鸣耳聋3咳嗽气喘咯血肺痛4消渴小便频数便秘5月经不调6腰脊痛下肢厥冷【操作】直0.5-0.848.照海【定位】内踝高点正下缘凹陷处【主治】1失眠癫痫2咽喉感通目赤肿痛3月经不调带下阴挺4小便频数癃闭【操作】直0.5-0.8手厥阴心包经49.内关【定位】腕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间【主治】1心痛胸闷心动过速或过缓2胃痛呕吐呃逆3中风4失眠郁证癫狂痫5眩晕症6肘臂挛痛【操作】直0.5-150.大陵【定位】腕横纹中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间【主治】1心痛心悸胸胁满痛2胃痛呕吐口臭3喜笑悲恐癫狂痫4臂手挛痛【操作】直0.3-0.551.中冲【定位】中指指尖【主治】中风昏迷舌强不语中暑昏厥小儿惊风【操作】浅0.1或点刺手少阳三焦经52.外关【定位】腕背上2寸尺骨桡骨中间【主治】1热病2头痛目赤肿痛耳聋耳鸣3瘰疬4胁肋痛5上肢痿痹不遂【操作】直0.5-153.支沟【定位】腕背上3寸尺骨桡骨之间【主治】1便秘2耳鸣耳聋3暴喑4瘰疬5胁肋疼痛6热病【操作】直0.5-154.翳风【定位】乳突前下方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主治】1耳鸣耳聋2口眼歪斜面风牙关紧闭颊肿3瘰疬【操作】直0.5-1足少阳胆经55.风池【定位】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凹陷中平风府【主治】1中风癫痫头痛眩晕耳鸣耳聋等内风2感冒鼻塞鼽衄目赤肿痛口眼歪斜等外风3颈项强痛【操作】向鼻尖斜0.8-1.2或平透风府深部为延髓必须严格掌握针刺角度和深度56.肩井【定位】大椎-肩峰中点【主治】1颈项强痛肩背疼痛上肢不遂2难产乳痈乳汁不下乳癖3瘰疬【操作】直0.5-0.8内有肺尖慎不可深刺孕妇禁针57.环跳【定位】侧卧屈股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外1/3点【主治】1腰胯疼痛下肢痿痹半身不遂2风疹【操作】直2-358.阳陵泉【定位】腓骨小头前凹陷处【主治】黄疸胁痛口苦呕吐吞酸2膝肿痛下肢痿痹麻木3小儿惊风【操作】直1-1.559.悬钟【定位】外踝高点上3寸腓骨前缘【主治】1痴呆中风2颈项强痛胸胁满痛下肢痿痹【操作】直0.5-0.8足厥阴肝经60.行间【定位】足背1 2趾间纹头处【主治】1中风癫痫头痛目眩目赤肿痛青盲口歪2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带下3阴中痛疝气4遗尿癃闭五淋5胸胁满痛【操作】直0.5-0.861.太冲【定位】第1 2跖骨结合部前凹陷处【主治】1中风癫狂痫小儿惊风头痛眩晕耳鸣目赤肿痛口歪咽痛2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带下3黄疸胁满腹胀呕逆4癃闭遗尿5下肢痿痹足跗肿痛【操作】直0.5-0.8 62.期门【定位】乳头直下第6肋间正中线旁开4寸【主治】1胸胁胀痛呕吐吞酸呃逆腹胀腹泻2奔豚气3乳痈【操作】平斜0.5-0.8不可深刺以免伤及内脏督脉63.腰阳关【定位】后正中线第4腰椎棘突下【主治】1腰骶疼痛下肢痿痹2月经不调赤白带下3遗精阳痿【操作】向上斜0.5-1多用灸法64.命门【定位】后正中线第2要追棘突下【主治】1腰脊强痛下肢痿痹2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痛经闭经不孕3遗精阳痿精冷不育小便频数4小腹冷痛腹泻【操作】向上斜0.5-1多用灸法65.百会【定位】后发际上7寸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交点【主治】1痴呆中风失语瘈疭失眠健忘癫狂痫癔病2头风头痛眩晕耳鸣3脱肛阴挺胃下垂肾下垂【操作】平0.5-0.8升阳举陷可用灸法66.大椎【定位】后正中线,第七颈椎棘突下【主治】1热病疟疾外感病症2骨蒸潮热3癫狂痫小儿惊风4项强脊痛5风疹痤疮【操作】向上斜0.5-167.神庭【定位】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主治】1癫狂痫失眠惊悸2头痛目眩目赤目翳鼻渊鼻衄3失眠惊悸【操作】平0.5-0.868.水沟【定位】人中沟上1/3点【主治】1昏迷昏厥中风中暑休克呼吸衰竭为抢救要穴之一2癔病癫狂痫急慢惊风3鼻塞鼻衄面肿口歪齿痛牙关紧闭4闪挫腰痛【操作】向上斜0.3-0.5或指甲掐按任脉69.中极【定位】前正中线脐下4寸【主治】1遗尿小便不利癃闭2遗精阳痿不育3月经不调崩漏阴挺阴痒不孕产后恶露不尽带下【操作】直1-1.5孕妇慎用70.关元【定位】前正中线脐下3寸【主治】1中风脱证虚劳冷惫羸瘦无力2少腹疼痛疝气3腹泻痢疾脱肛便血4五淋尿血尿闭尿频5遗精阳痿早泄白浊6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带下阴挺恶露不尽胞衣不下【操作】直1-1.5多用灸法孕妇慎用71.气海【定位】前正中线脐下1.5寸【主治】1虚脱形体羸瘦脏气衰惫乏力2水谷不化绕脐疼痛腹泻痢疾便秘3小便不利遗尿4遗精阳痿疝气5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带下阴挺产后恶露不止胞衣不下【操作】直1-1.5多用灸法孕妇慎用72.神阙【定位】脐窝中央【主治】1虚脱中风脱证2腹痛腹胀腹泻痢疾便秘脱肛3水肿小便不利【操作】一般不针,多用艾条灸或艾柱隔盐灸法73.中脘【定位】前正中线脐上4寸【主治】1胃痛腹胀纳呆呕吐吞酸呃逆小儿疳积2黄疸3癫狂脏躁【操作】直1-1.574.膻中【定位】前正中线平第4肋间隙【主治】1咳嗽气喘胸闷心痛噎膈呃逆2产后乳少乳痈乳癖【操作】平0.3-0.5经外奇穴75.四神聪【定位】百会前后左右各1寸共4穴【主治】头痛眩晕失眠健忘癫痫2目疾【操作】平0.5-0.876.印堂【定位】两眉头的中间【主治】1痴呆痫证失眠健忘2头痛眩晕3鼻衄鼻渊4小儿惊风产后血晕子痫【操作】提捏局部皮肤平0.3-0.5或三棱针点刺77.太阳【定位】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横指凹陷处【主治】1头痛2目疾3面瘫【操作】直斜0.3-0.5或点刺78.定喘【定位】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主治】1哮喘咳嗽2肩背痛落枕【操作】直0.5-0.879.夹脊【定位】第1胸椎-第5腰椎棘突下两侧旁开0.5寸一侧17穴共34穴【主治】适应范围较广脐中上胸部的穴位治疗心肺上肢疾病下胸部的穴位治疗胃肠疾病腰部的穴位治疗腰腹及下肢疾病【操作】直0.3-0.5或梅花针扣刺80.十宣【定位】各手指尖端指甲游离缘0.1寸共10穴【主治】1昏迷2癫痫3高热咽喉肿痛4手指麻木【操作】浅0.1-0.2或点刺十二经脉流注次序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藏手太阴肺经在食指端流注于手阳明大肠经,经鼻翼旁流注于足阳明胃经,经足大趾端流注于足太阴脾经,经心流注于手少阴心经,经小指末端流注于手太阳小肠经,经目内眦流注于足太阳膀胱经,经足小趾流注于足少阴肾经,经胸中流注于手厥阴心包经,经无名指端流注于手少阳三焦经,经目外眦流注于足少阳胆经,经足大趾流注于足厥阴肝经,经肺中流注于手太阴肺经常见急症的针灸治疗1.偏头痛【治法】疏泄肝胆痛经止痛以足厥阴及足少阳经穴为主【取穴】太冲足临泣外关丰隆头维风池率谷角孙【操作】当发作时要以远端穴为主并先刺行较强刺激的泻法诸穴均用泻法2.落枕【治法】舒筋通络活血止痛以局部阿是穴及手太阳足少阳经穴为主【取穴】外劳宫阿是穴肩井后溪悬钟【配穴】风寒袭络者加风池合谷气血淤滞者加内关及局部阿是穴肩痛者加肩髎外关背痛者加天宗【操作】毫针泻法【其他治法】1拔罐法在患侧项背部行闪罐法顺着肌肉走向2耳针法选颈颈椎神门毫针中等刺激3.中风中经络【治法】醒脑开窍滋补肝肾疏通经络以手厥阴经督脉及足太阴经穴为主【主穴】内关水沟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配穴】肝阳暴亢者加太冲太溪风痰阻络者加丰隆合谷痰热腑实者加曲池内庭丰隆气虚血瘀者加足三里气海阴虚风动者加太溪风池口角歪斜者加颊车地仓上肢不遂者加肩髃手三里合谷下肢不遂者加环跳阳陵泉阴陵泉风市头晕者加风池完骨天柱足内翻者加丘墟透照海便秘者加水道归来丰隆支沟复视者加风池天柱睛明球后尿失禁尿潴留者加中极曲骨关元【操作】内关用泻法水沟用雀啄法三阴交斜刺用提插补法极泉用提插补法尺泽委中直刺用提插泻法余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中脏腑【治法】醒脑开窍启闭固脱以手厥阴经及督脉穴为主【主穴】内关水沟【配穴】闭证加十二井穴太冲合谷脱证加关元气海神阙【操作】内关水沟操作同前十二井穴三棱针点刺太冲合谷用泻法强刺激关元气海用大艾柱灸法神阙用隔盐灸【其他治疗】1头针法2电针法4.哮喘实证【治法】祛邪肃肺化痰平喘以手太阴经穴及相应背俞穴为主【主穴】列缺尺泽膻中肺俞定喘【配穴】风寒者加风门风热者加大椎曲池痰热者加丰隆喘甚者加天突【操作】毫针泻法风寒者可合用灸法定喘穴刺络拔罐虚证【治法】补益肺肾止哮平喘以相应背俞穴及手太阴足少阴经穴为主【主穴】肺俞膏肓肾俞定喘太渊太溪足三里【配穴】肺气虚者加气海肾气虚者加阴谷关元【操作】定喘穴用刺络拔罐余穴用毫针补法可酌用灸法或拔火罐【其他治法】耳针法选平喘下屏尖肺神门皮质下每次2-3穴捻转法用中强刺激适用于哮喘发作期5.呕吐【治法】和胃降逆理气止呕以手厥阴足阳明经穴及相应募穴为主【主穴】内关足三里中脘【配穴】寒吐者加上脘胃俞热吐者加合谷并可用金津玉液点刺出血食滞者加梁门天枢痰饮者加膻中丰隆肝气犯胃者加阳陵泉太冲脾胃虚寒者加脾俞胃俞腹胀者加天枢肠鸣者加脾俞大肠俞泛酸干呕者加公孙【操作】足三里用平补平泻法内关中脘用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虚寒者可加用艾条呕吐发作时可在内关穴行强刺激并持续运针1-3分钟【其他治疗】1耳针法选胃贲门食道交感神门脾肝每次3-4穴毫针刺中等刺激亦可用揿针埋藏或王不留行子贴压2穴位注射法穴位参照基本治疗穴位,用VB1或VB12注射0.5-1ml每日或隔日1次6.泄泻【治法】除湿导滞通调腑气以足阳明足太阴经穴为主【主穴】天枢上巨虚阴陵泉水分【配穴】寒湿者加神阙湿热者加内庭食滞者加中脘【操作】毫针泻法神阙用隔姜灸法【其他治疗】1穴位注射法选天枢上巨虚用黄连素注射或用VB1VB12注射0.5-1ml每日或隔日1次2耳针法选大肠胃脾肝肾交感每次3-4穴毫针中等刺激亦可用揿针埋藏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7.痛经实证【治法】行气散寒痛经止痛以足太阴经及任脉穴为主【主穴】三阴交中极次髎【配穴】寒凝者加归来地机气滞者加太冲腹胀者加天枢气海胁痛者加阳陵泉光明胸闷者加内关【操作】毫针泻法寒邪甚者可用艾灸虚证【治法】调补气血温养冲任以足太阴足阳明经穴为主【主穴】三阴交足三里气海【配穴】气血亏虚者加脾俞胃俞肝肾不足者加太溪肝俞肾俞头晕耳鸣者加悬钟【操作】毫针补法可加用灸法【其他治疗】1耳针法选内生殖器交感皮质下内分泌神门肝肾腹每次2-4穴快速捻转数分钟每次留针20-30分钟也可埋针或埋丸2皮内针法选气海阿是穴地机三阴交揿针型或麦粒型皮内针刺入埋入2天后取出3皮肤针法选下腹部任脉肾经胃经脾经腰骶部督脉膀胱经夹脊穴先上后下先中央后两旁叩刺每次叩刺10-15分钟4穴位注射法选中极关元次髎关元俞用2%普鲁卡因或当归注射液2ml隔日1次8.扭伤【治法】祛瘀消肿舒筋通络以受伤局部腧穴为主【主穴】腰部:阿是穴肾俞腰痛穴委中踝部:阿是穴申脉丘墟解溪膝部:阿是穴膝眼膝阳关梁丘肩部:阿是穴肩髃肩髎肩贞肘部:阿是穴曲池小海天井腕部:阿是穴阳溪阳池阳谷髋部:阿是穴环跳秩边承扶【配穴】腰部正中扭伤去人中后溪腰椎一侧或两侧手三里三间膝内侧扭伤血海阴陵泉踝关节与腕关节对应膝关节与肘关节对应髋关节与肩关节对应如踝关节昆仑申脉扭伤可取对侧腕关节养老阳谷膝关节内上侧扭伤可取对侧肘关节尺泽【操作】诸穴均针用泻法陈旧性损伤可用灸法【其他治疗】1耳针法选取相应扭伤部位神门中强度刺激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2刺络拔罐发选阿是穴用皮肤针叩刺疼痛部位以微出血为度加拔火罐9.牙痛【治法】祛风泻火通络止痛以手阳明经血为主【主穴】合谷颊车下关【配穴】风火牙痛者加外关风池胃火牙痛者加内庭二间阴虚牙痛者加太溪行间【操作】主穴用泻法循经远取可左右交叉刺合谷持续行针1-3分钟太溪用补法行间用泻法余穴均用泻法【其他治法】耳针法选上颌下颌神门上屏尖牙痛点每次2-3穴毫针强刺激留针20-30分钟10.晕厥【治法】苏厥醒神以督脉及手厥阴经穴为主【主穴】水沟中冲涌泉足三里【配穴】虚证者加气海关元百会实证者加合谷太冲【操作】足三里用补法水沟中冲用泻法涌泉用平补平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气海关元百会用灸法【其他治疗】1耳针法选神门肾上腺心皮质下毫针强刺激2刺络法选十二井穴十宣大椎毫针刺后大幅度捻转数次出针后使其出血数滴适用于实证11.虚脱【治法】回阳固脱苏厥救逆以督脉及手厥阴经穴为主【主穴】素髎水沟内关【配穴】神志昏迷者加中冲涌泉肢冷脉微者加关元神阙百会【操作】素髎水沟用泻法内关用补法配穴中冲涌泉用点刺法关元神阙百会用灸法【其他治疗】1耳针法选肾上腺皮质下心毫针中等刺激2艾灸法选百会膻中神阙关元气海艾柱直接灸每次2-3穴灸至脉复汗收为止12.高热【治法】清泻热邪以督脉手太阴手阳明经穴及井穴为主【主穴】大椎十二井穴十宣曲池合谷【配穴】风热者加鱼际外关肺热者加尺泽气分热盛者加内庭热入营血者加内关血海抽搐者加太冲神昏者加水沟内关【操作】毫针泻法大椎刺络拔罐放血十宣井穴点刺出血【其他治疗】1耳针法选耳尖耳背静脉肾上腺神门耳尖耳背静脉用三棱针点刺出血余穴用毫针强刺激2刮痧法选脊柱两侧和背俞穴刮至皮肤红紫色为度13.抽搐【治法】醒脑开窍息风止痉以督脉及手足厥阴手阳明经穴为主【主穴】水沟内关合谷太冲【配穴】发热者加大椎曲池神昏者加十宣涌泉痰盛者加阴陵泉丰隆血虚者加血海足三里【操作】毫针泻法【其他治疗】耳针法选皮质下肝脾缘中耳中心每次3-4穴毫针强刺激14.内脏绞痛心绞痛【治法】通阳行气活血止痛以手厥阴手少阴经穴为主【主穴】内关阴郄膻中【配穴】气滞血瘀者加血海太冲【操作】毫针泻法【其他治疗】耳针法选心小肠交感神门内分泌每次3-5穴毫针中等刺激急性胆囊炎胆石症【治法】疏肝利胆行气止痛以足少阳经穴及相应俞募穴为主【主穴】胆囊穴阳陵泉胆俞肝俞日月期门【配穴】呕吐者加内关足三里黄疸者加至阳发热者加曲池大椎【操作】毫针泻法【其他治疗】耳针法选肝胰胆交感神门耳迷根急性发作时用毫针强刺激持续捻针剧痛缓解后再行耳穴压丸法两耳交替进行胆道蛔虫症【治法】解痉利胆驱蛔止痛以足少阳手足阳明经穴为主【主穴】胆囊穴阳陵泉迎香四白鸠尾日月【配穴】呕吐者加内关足三里【操作】毫针泻法迎香透四白鸠尾透日月每次留针1-2小时【其他治疗】耳针法选胰胆艇中十二指肠神门耳迷根先刺右侧疼痛未止再刺左侧强刺激或以0.25%普鲁卡因在上述穴位注射每穴0.3ml每日1-2次肾绞痛【治法】清利湿热通淋止痛以相应背俞穴及足太阳经穴为主【主穴】肾俞三焦俞关元阴陵泉三阴交【配穴】血尿者加血海太冲湿热重者加委阳合谷【操作】毫针泻法【其他治疗】耳针法选肾输尿管交感皮质下三焦毫针强刺激常见辅助检查1.血液一般检查血红蛋白男:120-160g/L女:110-150g/L新生儿:100-190g/L红细胞计数男:(4.0-5.5)*10^12/L 女:(3.5-5.0)*10^12/L新生儿:(6.0-7.0)*10^12/L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男性>6*10^12/L血红蛋白>170g/L女性>5.5*10^12/L血红蛋白>160g/L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男性<120g/L女性<110g/L红细胞沉降率魏氏(Westergren)法男性0-15mm/1小时末女性0-20mm/1小时末白细胞总数成人:(4-10)*10^9/L儿童:(5-7)*10^9/L新生儿:(15-20)*10^9/L 6个月-2岁(11-12)*10^9/L白细胞高于10*10^9/L称白细胞增多白细胞低于4*10^9/L称白细胞减少分类计数中性杆状核0.01-0.05中性分叶核0.5-0.7嗜酸性粒细胞0.005-0.05嗜碱性粒细胞0-0.01淋巴细胞0.2-0.4单核细胞0.03-0.08血小板计数(100-300)*10^9/L低于100*10^9/L称为血小板减少高于400*10^9/L称为血小板增多血氨测定谷氨酸脱氢酶法:11-35μmol/L2.尿液一般检查尿量正常人1000-2000ml/24h平均1500ml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或每小时持续小于17ml称少尿24小时少于100ml称为无尿多于2500ml/24h称为多尿尿液pH值5-7平均6.5比重1.015-1.025尿蛋白正常人<40mg/24h (20-130mg/24h)尿糖0.56-5.0mmol/24h显微镜检查1红细胞镜检超过3个为镜下血尿白细胞和脓细胞正常镜下不超过5个/HP 上皮细胞2管型透明管型细胞管型颗粒管型脂肪管型蜡样管型肾衰竭管型3结晶体4病原体平均每个油镜视野细菌数多于1个或细菌定量培养菌落计数>10^5/ml为尿菌阳性3.大便常规正常成人每日排便约100-300g正常成年人粪便呈黄褐色柱状质地较软颜色形状改变水样或粥样米泔样粘液脓样或粘液脓血便鲜血便柏油样便白陶土样便球样便细条状或不规则便黄绿带奶块粪便显微镜检查1红细胞白细胞巨噬细胞及上皮细胞2食物残渣3寄生虫化学检查主要是隐血试验(OBT)和胆色素检查细菌学检查主要是培养分离与鉴定或直接涂片检查4.肝脏病检查血清总蛋白(双缩脲法)60-80g/L白蛋白(A)(溴甲酚绿法)40-55g/L球蛋白(G)20-30g/L A/G:1.5:1-2.5:1比色法(Karmen法)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5-25卡门单位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8-28卡门单位连续监测法(37℃):ALT10-40U/LAST10-40U/L ALT/AST≤1γ-谷氨酰转移酶(γ-GT)(硝基苯酚连续监测法37℃):<50U/L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1.HBsAg及抗-HBs HBsAg是感染HBV的标志具有抗原性不具有传染性抗-HBs在发病后3-6个月出现是一种保护性抗体 2.抗-HBc 抗-HBc IgM是感染HBV后出现最早的特异性抗体病愈后6-18个月消失提示有强传染性抗-HBc IgG 在感染HBV后1个月左右开始升高并长期存在 3.HBeAg及抗-HBe HBeAg阳性提示传染性强抗-HBe并非保护性抗体HBsAg、HBeAg及抗-HBc阳性俗称大三阳HBsAg、抗-HBe及抗-HBc阳性俗称小三阳5.肾功能检查血清尿素氮(BUN) 成人:3.2-7.1mmol/L儿童:1.8-6.5mmol/L血肌酐(Cr)全血肌酐:88-177μmol/L 血清或血浆肌酐男性:53-106μmol/L女性:44-97μmol/L血清尿酸(UA) (磷钨酸盐法)男性268-488μmol/L女性178-387μmol/L血β2-微球蛋白(β2-MG) 正常人血中β2-MG为0.8-2.4mg/L平均约1.5mg/L6.常用生化检查1血糖空腹血糖(葡萄糖氧化酶法)3.9-6.1mmol/L(70-110mg/L)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口服75g葡萄糖口服血糖<6.11mmol/L进食后0.5-1小时血糖水平达到高峰一般为7.8-9.0mmol/L峰值11.1mmol/L2小时血糖<7.8mmol/L3小时可恢复至空腹水平血清糖化血红蛋白(GHb) 按GHb占Hb的百分比计算电泳法5.6-7.5%微柱法4.1-6.8%GHbA:8-10%GHbA1e:3-6%比色法:1.41±0.11nmol/L2脂质和脂蛋白血清总胆固醇(TC)酶法成人:2.9-6.0mmol/L血清甘油三酯(TG)酶法男性:0.44-1.76mmol/L女性:0.39-1.49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04mmol/L为合适水平≤0.91mmol/L为减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12mmol/L为合适水平3.15-3.16mmol/L为边缘水平>3.64mmol/L为升高载脂蛋白A1(Apo A1)是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指标之一,与冠心病发病率呈负相关载脂蛋白B1(Apo B1)与粥样动脉硬化冠心病发病率呈正相关3血清钾钠氯钾:3.5-5.1mmol/L钠:136-146mmol/L氯化物:95-105mmol/L总钙:2.25-2.58mmol/L离子钙:1.10-1.34mmol/L7.酶学检查淀粉酶(AMS) 血清800-1800U/L尿液1000-12000U/L乳酸脱氢酶(LDH) LDH活性(连续监测法):104-245U/L血清肌酸激酶(CK)酶偶联法(37℃)男性38-174U/L女性26-140U/L酶偶联法(30℃)男性15-105U/L女性10-80U/L肌酸显色法男性15-163U/L女性3-135U/L 连续监测法男性37-174U/L女性26-140U/L8.免疫学检测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乳胶凝集法(LAT)ASO<500U血清甲胎蛋白(AFP)发射免疫法(RIA)血清<25μg/L(25ng/ml)类风湿因子(RF)乳胶凝集试验正常人为阴性血清稀释度<1:109.渗出液漏出液漏出液与渗出液鉴别要点漏出液原因非炎症所致外观透明,浆液性透明度透明或微浑比重<1.018凝固性不自凝黏蛋白能定性阴性蛋白质定量25g/L以下葡萄糖定量与血糖相近细胞计数常<100*10^6/L细胞分类以淋巴、间皮细胞为主细菌检查阴性细胞学检查阴性渗出液原因炎症、肿瘤或物理化学刺激外观不定,可为黄色脓性血性乳糜性透明度多浑浊比重>1.018凝固性能自凝黏蛋白定性阳性蛋白质定量20g/L以上葡萄糖定量低于血糖水平细胞计数常>500*10^6/L细胞分类不同病因分别以中性粒细胞或淋巴细胞为主细菌检查可以找到致病细菌细胞学检查可找到肿瘤细胞。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实践技能考核80个针灸穴位总结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实践技能考核80个针灸穴位总结【操作】向上斜刺0.5~0.8寸。
列缺:咳喘咽痛肺系病,头项齿痛口眼歪4.鱼际荥穴【定位】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主治】①咳嗽、咯血、咽干、咽喉肿痛、失音等肺系热性病证;②小儿疳积。
【操作】直刺0.5~0.8寸。
小儿疳积可用割治法。
鱼际:咳血咽痛肺失音,小儿疳积为第一5.少商井穴【定位】拇指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
【主治】①咽喉肿痛、鼻衄、高热等肺系实热证;②昏迷、癫狂。
【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少商:肺系实热热痛衄,昏迷癫狂少商寻手阳明大肠经穴:商阳合谷手三里曲池肩髃迎香联系脏腑器官:大肠、肺、口、面颊、下齿、鼻。
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头、面、目、鼻、齿、咽喉病,胃肠疾病,神志病,皮肤病,发热病。
6.商阳井穴【定位】食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
【主治】①齿痛、咽喉肿痛等五官疾患;②热病、昏迷。
【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商阳:五官齿咽热昏迷7.合谷原穴【定位】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简便取穴法:以一手拇指指间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主治】①头痛、目赤肿痛、齿痛、鼻衄、口眼歪斜、耳聋等头面五官诸疾;②发热恶寒等外感病证,热病无汗或多汗;③经闭、滞产等妇产科病证。
【操作】直刺0.5~1寸,针刺时手呈半握拳状。
孕妇不宜针。
合谷:头目口齿鼻耳官,经闭滞产外感热8.手三里【定位】在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处。
【主治】①手臂无力、上肢不遂等上肢病证;②腹痛,腹泻;③齿痛,颊肿。
【操作】直刺0.8~1.2寸。
手三里:上肢不遂臂无力,齿痛颊肿腹痛泻9.曲池合穴【定位】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主治】①手臂痹痛、上肢不遂等上肢病证;②热病;③高血压;④癫狂;⑤腹痛、吐泻等肠胃病证;⑥咽喉肿痛、齿痛、目赤肿痛等五官热性病证;⑦瘾疹、湿疹、瘰疬等皮、外科疾患。
2013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腧穴复习:气冲(Qchōng,ST30)
【定位】在腹股沟稍上方,脐中下5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解剖】在耻骨结节外上方,有腹外斜肌腱膜,在腹内斜肌、腹横肌下部;有腹壁浅动、静脉分支,外侧为腹壁下动、静脉;布有髂腹股沟神经。
【主治】①肠鸣腹痛;②疝气;③月经不调、不孕、阳痿、阴肿等妇科病及男科病。
【操作】直刺0.5~1寸。
相关推荐:2012年医师资格考试成绩查询时间预计
2008~2011年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合格分数
2011年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合格分数线
国家医学考试中心2011年执业医师考试成绩查询入口
2011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成绩查询时间。
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四十个穴位
中西医联合助理医师实践技术考试四十个穴位手太阴肺经列缺 [ 定位 ] 桡骨茎突上方,脘横纹上 1.5 寸;[ 简易取穴法 ] 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错,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解剖 ] 在肱桡肌腱与拇长肌腱之间,桡侧腕长伸肌腱内侧;有头静脉,桡动脉、静脉分支,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枕神经浅支的混淆支;[ 主治 ] 伤风,头痛,项强,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口眼倾斜,齿痛;[ 操作 ] 向上斜刺 0.3~0.5 寸;[ 附注 ] 手太阴经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任脉。
少商 [ 定位 ] 拇指桡侧指甲角旁0.1 寸;[ 解剖 ] 有指掌侧固有动、静脉所形成的动、静脉网;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混淆支,正中神经的掌侧固有神经的末梢神经网;[ 主治 ] 咽喉舯痛,咳嗽,鼻衄,发热,昏倒,癫狂;[ 操作 ] 浅刺 0.1 寸,或点刺出血;[ 附注 ] 手太阴经所出为 " 井".手阳明大肠经合谷: [ 定位 ] 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
简易取穴法:以一手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解剖 ] 在第一、二掌骨之间,第一骨间背侧肌中,深层有拇收肌横头;有手背静脉网,为头静脉的起部,腧穴近侧正当桡动脉从手背穿向手掌之处;布有桡神经浅支的掌背侧神经,深部有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
[ 主治 ] 头痛,目赤肿痛,鼻衄,齿痛,牙关关闭,口眼倾斜,耳聋,痄腮,咽喉肿痛,热病五汗,多汗,腹痛,便秘,经闭,滞产;[ 操作 ] 直刺 0.5~1 寸;[ 附注 ] 手阳明经所过为 " 原" ;《神应经》:孕妇不宜针。
又名:虎口。
曲池: [ 定位 ] 曲肘,成直角,当肘横纹外端与肱骨外上踝连线的中点;[ 解剖 ] 桡侧腕长伸肌开端部,肱桡肌的桡侧;有桡动脉的分支;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内侧深层为桡神经本干;[ 主治 ] 咽喉肿痛,齿痛,目赤痛,瘰疬,隐疹,热病,上肢不遂,手臂肿痛,腹痛吐泻,高血压,癫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