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中考语文专题十五课内文言文阅读复习检测
2020-2021长沙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项综合练习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1.阅读《曹刿论战》,回答问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本文选自我国古代史学名著《_____________》,文中提到的战役是历史上有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__________之战。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又何间.焉(_____________)②弗敢专.也(______________)③小大之狱.(_____________)④既克.,公问其故(______________)3.对于“何以战”的问题,曹刿对鲁庄公一再追问,他的目的是什么?4.本文给后人留下的重要的战争思想有哪些?请写出两点来。
5.在这段真实的历史故事中,作者并未对曹刿和鲁庄公作直接评价,而是通过人物的言行来刻画两人不同的性格特点。
请结合文章对曹刿或鲁庄公作简要评价。
【答案】1.左传长勺2.①参与②独自占有③案件④战胜,攻下3.曹刿一再追问的目的就是要让庄公明白取信于民才是战争取得胜利的先决条件的道理。
4.政治上取信于民是战争胜利的保证;审时度势、善于把握作战时机(进攻和追击时机);详察敌情,不冲动草率等。
5.要点参考:曹刿是一个以国家安危为己任的人,他在大敌当前之时,面见庄公,直陈己见,并亲临战场指挥作战,表现了一个爱国者的责任感;他高瞻远瞩,深谋远虑,对战争的分析,对战斗的指挥,对战机的把握,精辟独到,体现了一个军事家的思想智慧。
长沙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模拟试题
长沙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模拟试题一、初中文言文练习题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淄川①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
每当授徒乡间,长昼多暇,独舒蒲席②于大树下,左茗右烟,手握葵扇,偃蹇③终日。
遇行客樵渔,必遮邀烟茗,谈谑移时。
虽床笫④鄙亵之语,市井荒唐之言,亦倾听无倦容。
人以其易亲,故乐近之。
晚归篝灯,组织所闻,或合数人之话语为一事,或合数事之曲折为一传⑤,但冀首尾完具,以悦观听。
其文非一朝所猝办⑥,其事亦非一日所网罗,历二十年,稿三数易,始得此高不盈寸之《聊斋志异》。
(摘自《清稗类钞》)(乙)滕子京负大才,为众所嫉。
自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
范仲淹与之同年⑦友善爱其才恐后贻逼。
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患无隙以规之,子京忽以书抵仲淹,求《岳阳楼记》。
故记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盖在谏故人耳。
(摘自《过庭录》) 【注释】①〔淄川〕古地名,今山东境内。
②〔蒲席〕用蒲苇编织的席子。
③〔偃蹇〕形容曲背。
④〔床笫〕指男女私情之事。
⑤〔传〕故事。
⑥〔猝办〕一下子完成。
⑦ 〔同年〕指同一年考中进士。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下划线字。
①稿三数易_______②至受人言③自谪巴陵(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3处)范仲淹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祸。
(3)请选出与“人以其易亲〃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A.以悦观听B.正患无隙以规之C.子京忽以书抵仲淹D.不以物喜(4)小杭读文章时画出了不理解的语句,请你帮他翻译成现代汉语。
遇行客樵渔,必遮邀烟茗,谈谑移时。
(5)结合两文内容,请从创作过程与创作目的两个角度谈谈《聊斋志异》和《岳阳楼记》的不同之处。
【答案】(1)更改、改变;少;被贬官,降职(2)范仲淹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祸。
(3) D(4)碰到行人旅客柴夫渔民,蒲松龄必定邀请他们抽烟喝茶遮阴纳凉,谈笑多时。
(5)创作过程:蒲松龄从民间到处收集故事,组织撰写,历经20多年,多处修改而写成《聊斋志异》。
九年级语文中考专题《课内文言文阅读》练习题(附答案)
九年级语文中考专题《课内文言文阅读》练习题(附答案)阅读《三峡》,完成22-25题。
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22.对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B.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C.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D.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3.对画横线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虽然像风那样飞奔,也没有那么快。
B.虽然骑着如飞的快马,也没有那么快。
C.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风,也没有那么快。
D.即使骑着风奔跑,也没有那么快。
24.文章第四段给读者的感受是A.莫名的惊恐与无尽的哀愁,具有凄婉美。
B.淡淡的烦恼与朦胧的伤感,具有幽怨美。
C.豪放而又洒脱,具有粗犷美。
D.细腻而又柔软,具有平和美。
25.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文章第一段写山势,先写其连绵不断,再写其高耸。
B.文章第二段写水势,先写水之速,再写水之盛。
C.“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让人自然想到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D.作者抓住三峡不同季节的景物特点,写出了三峡的美,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一)阅读《口技》选段,回答8—10题(8分)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湖南长沙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21篇(学生)
湖南长沙历年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竹鸡之性,遇其侍①必斗。
捕之者扫落叶为城,置媒②其中,而隐身于后操罔③焉。
激媒使之鸣闻者随声必至闭目飞入城直前欲斗而罔已起。
无得脱者,盖目既闭那么不复见人。
鹏鸽性好洁,猎人于茂林间净扫地,稍散谷于上,禽往来行游,且步且啄,那么以小④竿取之。
鹿行草莽中,畏人见其迹,但循一径,无问远近也。
村民结绳为环,置其所行处,鹿足一挂,*那么倒悬于枝上,乃生获之。
江南多土蜂,人不能识其穴,往往以长纸带黏于肉,蜂见之必衔入穴,乃蹑寻得之,薰取其子。
虫鸟之智,自谓周身矣,如人之不仁何?[注解]①倍:同类。
②媒:媒介物。
这里指用来诱感竹鸡的鸟。
③罔:同“网”,捕猎的工具。
④%jie:同“洁”。
10.对文中加点字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在古代,“城”的本意是“都邑四周的墙垣”,由此可以推测文中的“城”为“围墙” 之意。
B.成语“循序渐进”中“循”是“顺着”“按照”的意思,以此推断,“但循一径”中的“循”也可以解释为“顺着”“按照”。
C.“往往以长纸带黏于肉”和“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中“以〃的含义是一样的,都是“拿”的意思。
D.“乃蹑寻得之”中的“蹑”有“放轻(脚步)” “跟踪”等义项,依据前后语境,此处应选“跟踪”之义。
1L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语段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激媒使之鸣闻者/随声必至/闭目飞入城/直前欲斗/而罔已起B.激媒使之鸣/闻者随声必至/闭目飞入城/直前欲斗/而罔已起C.激媒使之鸣/闻者随声必至/闭目飞/入城直前/欲斗而罔已起D.激媒使之鸣/闻者随/声必至/闭目飞入城/直前欲斗/而罔已起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共6分)(1)禽往来行游,且步且啄(3分)(2)虫鸟之智,自谓周身矣,如人之不仁何?(3分).请结合本文及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人类应该怎样正确处理与自然的关系。
(4分)【链接材料】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
中考语文复习课内文言文《小石潭记》阅读精练卷附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课内文言文《小石潭记》阅读精练卷(唐·柳宗元)原文呈现教参译文(加粗内容翻译以课下注释为准)教参段层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ɡ)竹,闻水声,如鸣珮(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liè)(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为嵁(kān),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佩带的珮环碰撞发出的声音,(我的)心情为之高兴。
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向下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
以整块的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周边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坻、屿、堪、岩各种不同的形状。
青葱的树,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第①段:寥寥数语便颇有情致地交代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点出了小石潭的位置、环境,写出了作者探幽的浓厚兴味。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彻)苏,影布石上。
佁(yǐ)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阳光穿透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
鱼儿静止不动,忽然间向远处游去,往来轻快敏捷的样子,好像和游人一同欢乐。
第②段:写游鱼,先总体写鱼的大致数量和“空游无所依”的状态,接着又采用特写镜头,写潭中的游鱼,把日光、鱼影的静态描写和鱼的“远逝”“往来”的动态描写结合起来,勾画出一幅生动活泼的游鱼图。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不知道它的源泉在哪里。
第③段:描写潭上的景物。
写来自西南的溪流,仅用十五个字就写得十分精彩。
既写出它“斗折蛇行”、逶迤曲折之状,又写出它“明灭可见”、时显时隐之景,也写出溪岸“犬牙差互”、山石嶙峋之势。
中考语文总复习 限时训练(十五) 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 (有答案)
限时训练(十五) 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时间:40分钟)班级:姓名:一、比较阅读甲、乙两文,完成问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朕尝谓贪人不解爱财也。
至如内外官五品以上,禄秩①优厚,一年所得其数自多。
若受人财贿,不过数万。
一朝彰露,禄秩削夺,此岂是解爱财物?规②小得而大失者也。
昔公仪休③性嗜.鱼,而不受人鱼,其鱼长存。
且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
《诗》云:‘大风有隧,贪人败类。
’固非谬言也。
昔秦惠王④欲伐蜀,不知其径,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后,蜀人见之,以为牛能便金。
蜀王使五丁力士拖牛入蜀,道成。
秦师随而伐.之,蜀国遂亡。
汉大司农⑤田延年赃贿三千万,事觉自死。
如此之流,何可胜记!朕今以蜀王为元龟⑥,卿等亦须以延年为覆辙也。
”(选自《贞观政要》)【注释】①禄秩:俸禄秩爵。
②规:贪求。
③公仪休:公仪,复姓。
休,名。
战国时鲁相。
④秦惠王:即秦惠公。
⑤大司农:官名。
汉武帝时置大司农,掌钱谷之事。
⑥元龟:本指大龟,这里引申为“可做借鉴的前事”。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1)臣之妻私.臣( )(2)地方..千里( )(3)性嗜.鱼( )(4)秦师随而伐.之(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2)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
3.【甲】【乙】两文分别运用了设喻和举例的说理方式,请结合原文进行简析。
4.请根据【甲】【乙】两文谈谈你从两文中分别获得的启示。
二、比较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甲】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中考语文专题15八上文言文阅读(解析版)
八上文言文阅读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一、(2022海南省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甲】自三峽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乙】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素湍.绿潭(duān)B.飞漱.其间(sù)C.饮少辄.醉(zhè)D.觥.筹交错(gōng)2.给下列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义项。
(1)①沿溯阻绝.( )①绝. 多生怪柏( )绝:A.隔断B.独一无二C.极(高)D.气息中止(2)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①临.溪而渔( )临:A.到B.居高面下C.将要D.照着字画模仿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4.【甲】【乙】两文同属山水散文,都有动静结合的写法,请各举一例。
二、(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021年湖南省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
2021年湖南省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司马穰苴执法
穰苴既辞,与庄贾约曰:“旦日日中会于军门。
”穰苴先驰至军,立表下漏①待贾。
贾素骄贵,以为将己之军而己为监,不甚急;亲戚左右送之,留饮。
日中而贾不至。
穰苴则仆表决漏②,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
约束既定,夕时,庄贾乃至。
穰苴曰:“何后期为?”贾谢曰:“不佞③,大夫亲戚送之,故留。
”穰苴曰:“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
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援枹鼓之急,则忘其身。
今敌国深侵,邦内骚动,士卒暴露于境,君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皆悬于君,何谓‘相送’乎!”召军正④问曰:“军法期而后至者何?”对曰:“当斩!”庄贾惧,使人驰报景公,请救。
既往,未及反,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
三军之士皆振栗。
(节选《史记》)
【注】①立表下漏:用计时工具计算时间。
②仆表决漏:收起计时工具。
③不佞:不才。
④军正:军中执法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①贾素.骄贵素:向来
②将.己之军将:带领,率领
③贾谢.曰谢:道歉,谢罪
④未及反.反:同“返”,返回
(2)下列各项中“而”的意思和用法与“日中而贾不至”的“而”相同的一项是B A.笑而.遣之
B.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C.结友而.别
D.博学而.笃志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②庄贾惧,使人驰报景公,请救。
(4)结合选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庄贾为什么会无视军法?
第1页共90页。
中考语文复习课内文言文《论语》阅读精练卷附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课内文言文《论语》阅读精练卷(《论语》)原文呈现教参译文(加粗内容翻译以课下注释为准)教参段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孔子说:“学习了,然后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并不因此恼怒,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学而》)第1章:讲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
学以致用,体现学习的价值。
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ɡ)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学而》)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不是竭尽自己的心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信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学而》)第2章:讲学习方法,强调随时都该反省自己。
加强自我反省,提高自我修养。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孔子说:“我十五岁时,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时能有所成就,说话办事都有把握;四十岁,心里不再感到迷惑;五十岁知道上天的意旨是什么;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而加以容纳;七十岁我就可以顺从意愿,但也不会越过法度。
”(《为政》)第3章:讲个人修养,要循序渐进,进德修业。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做老师了。
”(《为政》)第4章:讲学习方法,强调学习关键要思考,要“知新”。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ɡ),思而不学则殆(dài)。
”(《为政》)孔子说:“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
”(《为政》)第5章:讲学习态度,阐明“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dān)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项练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含答案)
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小石潭记》)【乙】从山门右折,得石径。
数步闻疾雷声,心悸。
山僧曰:“此瀑声()。
”疾趋,度石罅,瀑见。
石青削①,不容寸肤②,三面皆郛③立。
瀑行青壁间,撼山掉④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⑤如虹,忽卷掣折⑥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
游人坐欹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
暮归,各赋诗。
所目既奇,思亦变幻,恍惚牛鬼蛇神⑦,不知作何等语。
(节选自《观第五泄⑧记》)【注】①青削:颜色青绿,陡峭如刀削。
②不容寸肤:指没有泥土。
③郛:此处指像城墙环绕一样。
④掉:摇动。
⑤怒石横激:突兀的岩石横拦瀑布,激起水花。
⑥掣折:转折。
⑦牛鬼蛇神:比喻各种怪诞的形象。
⑧第五泄:第五级瀑布。
1.请参考“方法提示”,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词语方法提示解释斗折蛇行语境推断法①心悸成语印证法:心有余悸②水态愈伟以今推古法③山行之极观也课内迁移法: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④2.请为乙文画波浪线句子断句。
(用“/”标示,限两处)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3.请翻译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4.根据上下文推断,“也”“哉”“欤”三个语气词,填入乙文画横线的句子末尾,最恰当一个是( )。
山僧曰:“此瀑声()。
”5.请从甲、乙两文中各找出一个表现水的特点的字①、②。
6.请阅读两篇选文,体会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填写下表。
选文句子思想感情似与游者相乐快乐《小石潭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①山行之极观也赞叹《观第五泄记》而犹不忍去②文言文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长沙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模拟试题
长沙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模拟试题一、初中文言文练习题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淄川①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
每当授徒乡间,长昼多暇,独舒蒲席②于大树下,左茗右烟,手握葵扇,偃蹇③终日。
遇行客樵渔,必遮邀烟茗,谈谑移时。
虽床笫④鄙亵之语,市井荒唐之言,亦倾听无倦容。
人以其易亲,故乐近之。
晚归篝灯,组织所闻,或合数人之话语为一事,或合数事之曲折为一传⑤,但冀首尾完具,以悦观听。
其文非一朝所猝办⑥,其事亦非一日所网罗,历二十年,稿三数易,始得此高不盈寸之《聊斋志异》。
(摘自《清稗类钞》)(乙)滕子京负大才,为众所嫉。
自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
范仲淹与之同年⑦友善爱其才恐后贻祸。
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患无隙以规之,子京忽以书抵仲淹,求《岳阳楼记》。
故记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盖在谏故人耳。
(摘自《过庭录》)【注释】①〔淄川〕古地名,今山东境内。
②〔蒲席〕用蒲苇编织的席子。
③〔偃蹇〕形容曲背。
④〔床笫〕指男女私情之事。
⑤〔传〕故事。
⑥〔猝办〕一下子完成。
⑦〔同年〕指同一年考中进士。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下划线字。
①稿三数易________②罕受人言________③自谪巴陵________(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3处)范仲淹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祸。
(3)请选出与“人以其易亲”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以悦观听B. 正患无隙以规之C. 子京忽以书抵仲淹D. 不以物喜(4)小杭读文章时画出了不理解的语句,请你帮他翻译成现代汉语。
遇行客樵渔,必遮邀烟茗,谈谑移时。
(5)结合两文内容,请从创作过程与创作目的两个角度谈谈《聊斋志异》和《岳阳楼记》的不同之处。
【答案】(1)更改、改变;少;被贬官,降职(2)范仲淹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祸。
(3)D(4)碰到行人旅客柴夫渔民,蒲松龄必定邀请他们抽烟喝茶遮阴纳凉,谈笑多时。
2023长沙市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语文试卷
2023长沙市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语文试卷一、文言文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贞观三年,太宗谓侍臣曰:“君臣本同治乱,共安危,若主纳忠谏,臣进直言,斯故君臣合契①,古来所重。
若君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亡,不可得也。
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
至如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②,卒令不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
前事不远,朕与卿等可③得不慎,无为后所嗤!”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朕闻周、秦初得天下,其事不异。
然周则惟善是务,积功累德,所以能保八百之基。
秦乃恣其奢淫,好行刑罚,不过二世而灭。
岂非为善者福祚④延长,为恶者降年⑤不永?朕又闻桀、纣帝王也,以匹夫比之,则以为辱;颜、闵⑥,匹夫也,以帝王比之,则以为荣。
此亦帝王深耻也。
朕每将此事以为鉴戒常恐不逮为人所笑。
”(选自《贞观政要·卷三》,有删改)【注释】①合契:对合符契,这里引申为符合,投合。
②钳口:闭口不言。
③可:岂,哪。
④福祚(zuó):福禄,福分。
⑤降年:上天赐予的年龄,寿命。
⑥颜、阔:指孔子的两个学生颜回和闵子骞,他们以德行修养著称。
(1)解释文中划线的词。
①若主纳忠谏________②寻亦诛死________③无为后所嗤________④以匹夫比之________(2)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朕每将此事以为鉴戒常恐不逮为人所笑(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
②此亦帝王深耻也。
(4)选文中唐太宗对侍臣说的话体现了哪些治国理政的思想?(用自己的话概括)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选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乙】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湖南省中考语文专题十五课内文言文阅读复习检测
专题巩固(十五)课内文言文阅读(一)《论语》十二章[2017·德州]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1.与“人不知而不愠”中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学而时习之B.学而不思则罔C.曲肱而枕之D.切问而近思2.结合选文,从内容和形式等方面概括《论语》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曹刿论战》[2017·常州]阅读两个文言文选段,完成问题。
【甲】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选自《曹刿论战》) 【乙】周武王克殷,封姬姓于巴,爵之,建都江州,为南土诸侯之首。
周之季世①,巴国有乱。
将军蔓子性行刚烈,晓畅军事,夙夜筹谋。
遂请师于楚,许以三城。
楚王终救巴,蔓子亦身披坚执锐。
湖南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附答案
湖南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附答案湖南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原文: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假设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假设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湖南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题目:1.解释以下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3分)(1)孰视之( ) (2)臣之妻私臣( ) (3)时时而间进(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译文:(2)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假设市。
译文:3.以下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A.邹忌面对妻、妾、客的赞美,没有沾沾自喜,而是冷静思考,由己及君,现身说法,劝说齐王除蔽纳谏。
B.齐威王的可贵之处在于有自知之明,能广开言路,博采众议,使齐国在内政治清明,在外“战胜于朝廷〞。
C.讽喻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色。
文章用邹忌与徐公比美设喻,从家事到国事,以小见大,由浅入深,说服力强。
D.本文剪裁巧妙,详略得当。
开头详写比美,为下文做充分的铺垫,突出了进谏的作用和纳谏的效果。
2021年湖南省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题及答案
2021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文言文阅读,完成下列各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①贫吊②死,与百姓同其劳……使范蠡与大夫柘稽行成③,为质于吴。
二岁而吴归蠡。
至明年春,吴王北会诸侯于黄池,吴国精兵从王,惟独老弱与太子留守。
勾践伐吴,吴师败,遂杀吴太子。
其后四年,越复伐吴。
吴士民罢弊④,轻锐尽死于齐、晋。
而越大破吴。
(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有删改。
)[注释]①振:救济。
②吊:慰问。
③成:讲和,和解。
④弊:同“疲”。
(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B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选拔,任用B.人恒过.过:错误C.越王勾践反.国反:同“返”,返回D.厚遇.宾客遇:对待,招待(2)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A.舜发于畎亩之.中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B.行拂乱其.所为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C.置胆于.坐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D.而.越大破吴康肃笑而.遣之(《卖油翁》)(3)下列对文本的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A.【甲】文开篇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论述了发现和和培养人才的重要性。
B.【乙】文写的是:越国战败后,越王勾践立志发愤图强,卧薪尝胆,通过礼贤下士、与民同劳等一系列措施,最终大败吴国。
C.【甲】文第二段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论证经受磨练的好处,最终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021年湖南省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题及答案
2021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略无阙.处同“缺”,缺口,中断②不见曦.月日光,这里指太阳③属引.凄异延长④哀转久绝.消失(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②清荣峻茂,良多趣味(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BA.本文先写山,着力突出山连绵不断、雄奇险拔、遮天蔽日的特点。
B.本文主要表现三峡水的特点,写夏季的水时,先写水的迅急,再写水的盛大。
C.“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一句,色彩丰富,动静结合,使人更觉其风光秀丽。
D.本文既用对偶句,又兼用散句,同《爱莲说》一样,语言显得更有节奏感。
(4)文中三峡秋天的景物具有怎样的特点?阅读下面的诗歌,说说诗中哪一联最能契合这特点,并结合文章和诗歌内容作简要分析。
秋兴八首(其一)杜甫玉露①凋伤权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②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③.【注】①玉露:秋天的霜章,因其白故以玉喻之,②塞上:指山,接地阴:风云盖地,③处处:见得家家如此。
催刀尺:指赶栽冬衣。
急暮砧: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
砧,捣衣石。
【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
①句意为: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
阙:通假字,同“缺”,缺口,中断。
②句意为: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③句意为: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
2023年湖南省九年级语文中考一模试题分项选编:文言文阅读题
文言文阅读题一、课内阅读5.(2023·湖南娄底·统考一模)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湖心亭看雪张岱①崇祯五年十二月,余在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②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1)下列各句中,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是/日更定矣B.独往湖心亭/看雪C.惟长/堤一痕D.湖中焉/得更有此人(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余挐.一小舟[撑(船)]B.是金陵人,客.此(客舍)C.余强饮三大白而.别(连词,却)D.问其.姓氏(代词,这些)(3)下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张岱,号陶庵,清代文学家,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
B.“崇祯五年十二月”中的“崇祯五年”采用的是支干纪年法。
C.选文表达了作者对西湖往昔繁华的追寻,表现出对晚年生活的回忆。
D.选文叙事写景多用白描手法,不夸饰,不铺张,点到为止。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①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①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5)选文是从哪几个角度写西湖雪景的?请简要分析。
二、课外阅读(2023·湖南长沙·统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甘露寺多景楼①[宋]曾巩有客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夏商周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
”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①者乎?而屡易其号。
此庄生所诮②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巩固(十五)课内文言文阅读(一)《论语》十二章[2017·德州]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1.与“人不知而不愠”中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学而时习之B.学而不思则罔C.曲肱而枕之D.切问而近思2.结合选文,从内容和形式等方面概括《论语》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曹刿论战》[2017·常州]阅读两个文言文选段,完成问题。
【甲】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选自《曹刿论战》) 【乙】周武王克殷,封姬姓于巴,爵之,建都江州,为南土诸侯之首。
周之季世①,巴国有乱。
将军蔓子性行刚烈,晓畅军事,夙夜筹谋。
遂请师于楚,许以三城。
楚王终救巴,蔓子亦身披坚执锐。
巴国既宁,楚使请城。
蔓子曰:“借楚之威,克弭②祸难,诚许楚王城,然巴土不可分。
宁死,将吾头往谢之,城不可得也!”乃自刎以死国,以头授楚使。
楚王叹曰:“使吾得臣若蔓子,用城何为!”乃以上卿之礼葬其头。
巴国葬其身,亦以上卿礼。
(摘自《华阳国志》,有删改) 【注释】①季世:末代。
②弭:平息,消除。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牺牲..玉帛( )(2)齐师败绩..( )(3)夙夜..筹谋( )(4)楚使请城..( )(5)乃自刎以死国..( )2.用现在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1)彼竭我盈,故克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使吾得臣若蔓子,用城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乙文中楚王为何要“以上卿之礼”来厚葬蔓子将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对两个选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着力运用精彩的对话描写来推动情节发展,揭示主题和表现人物性格。
B.乙文主要通过描述楚王的言行从侧面来刻画蔓子这一人物形象的。
C.甲乙两文都略写战争过程,甲文是为了突出曹刿的谋略与机智,而乙文则是为了突出楚国军队的勇猛与强大。
D.曹刿的“肉食者鄙”,蔓子的“自刎以死国”,陈胜的“举大计”与诸葛亮的“兴复汉室”都表达了“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悲愤之情。
(三)《孟子》三章[2017·黔东南]阅读《鱼我所欲也》,按要求完成问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组是( )A.故患有所不辟.也(动词,通“避”) B.万钟于我何加.焉(动词,增加)C.此之.谓失其本心(助词,无实义) D.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连词,假如)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B.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C.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D.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3.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分析、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A.《鱼我所欲也》出自儒家经典之作《孟子》,《孟子》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
《鱼我所欲也》从怎样对待生与死、义与利的角度,阐述了孟子的主张:人性是恶的。
B.本文开篇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以鱼和熊掌为喻,论述了人生的选择应以“义”为重,必要时要“舍生而取义”,同时批判了那些见利忘义的人。
C.“非独贤者有是心也”的“是心”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善心。
D.面对生死抉择的时候,那些“舍生取义”者的表现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
4.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创]阅读《富贵不能淫》,完成问题。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无违.夫子( )(2)妾妇之道.( )(3)以顺.为正者( )(4)居.天下之广居( )6.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作者认为成为大丈夫的两条途径是什么?(用文中原话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请你联系实际,谈谈当今社会我们如何提倡孟子这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7·盐城]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