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新民主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解决了一个一农民为主体的,落后 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里进行革命的一系列理论问 题科学的回答了近代中国革命向何处去的问题,正确的解 决了中国革命的发展阶段问题,揭示了近代中国革命的发 展规律,极大的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开辟了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道路。
内容
① ②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广泛存在,这就为在农村建立革命 根据地提供了条件。 由于中国是一个大国,革命力量大有回旋余地,而帝国 主义国家的间接统治及其互相间的矛盾和斗争,造成了 军阀割据的局面和连绵不断的军阀混战,又使红色政权 获得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存在的地方,往往是在那 些受过大革命影响、曾经有过高涨的革命群众运动的地 方,这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较好的群众基础。 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是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 在和发展的又一重要的客观条件。 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 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主观原因和条件。
③
④ ⑤
3. 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
• 反映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指导革命取得胜利的 唯一正确的理论。 •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 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 光辉典范,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 意义。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1. 统一战线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其内 容 依据
在近代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内无民主制度 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 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只能是武装斗争,以革命的武装 消灭反革命的武装,相应的主要组织形式必然是军队。 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 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 中国革命的敌人虽然建立了庞大的反革命军队,并长期占 据着中心城市,而农村则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谁赢得了 谁赢得了农民,谁就 赢得了中国谁赢得了 农民,谁就赢 农民,谁就赢得了中 国 得了中国
--- 毛泽东
1939年,毛泽东与农民 交谈
历史条件
革命对象 革命道路 基本经验
指导思想
革命历程
历史意义
俄国十月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毒气爆炸
民族经济发展
工人运动
历史条件
1、国际环境:俄国十月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 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世界已进入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 代。这就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国际环境。 2、经济条件:当时的中国没有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自给自足的 经济广泛存在,这为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提供了条件。 3、政治条件 :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随着中国 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及欧战结束后的外资企业的增加,中国 工人阶级队伍也随之壮大;到了五四运动后期,中国工人阶级以独 立的姿态登上了政治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军。
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 第一阶段—党的成立初期
• 第二阶段—大革命失败后 • 第三阶段—秋收起义失败后 • 第四阶段—长征到达陕北
大革命失败
• 大革命失败 后党的工作 重心开始转 向农村
1927年大革命失败共产党人惨遭杀戮
秋收起义:农村包围城市的开端
主了秋 攻井收 方冈起 向山义 首根失 先据败 指地后 向,, 了把毛 农武泽 村装东 1928年,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为农村包围城 。斗创 市道路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930年1月,毛泽东在 争建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初步提出了以乡村为中 的了 心、先在农村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待条件成熟时再夺取
全国政权的思想。标志着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初步形成。
2-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具有现实可能性。
第一,近代中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使中国没 有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广泛存在, 这为农村革命根据地提供了条件。
第二,中国革命的敌人虽然建立了庞大的军队,并 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但广大农村则是其统治的薄弱环 节,这是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在中国存在和发展的根本 原因。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建设新型人民 军队的基本前提,也是人民军队一切行动的根本准则和 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
农民送子弟参军
人民军队宗旨具体体现在其基本任务上,即打仗、 筹款、做群众工作。
( 3) ( 2) (1) 做 筹 打 群 款 仗 众 工 作
红军战士笔记本中记 载的红军三大任务
在井冈山上,毛泽东从理论上分析了中国的 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的原因和条件。
1928年10月毛泽东 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 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 分析了处于白色政权包 围的环境中,农村革命 根据地政权发生、发展 的原因和条件。
1928年11月,毛泽东在《井冈山的 斗争》一文中,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 的思想,即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斗争形式, 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 据地为依托,三者密不可分,是一个统 一的整体。这一思想的提出,为农村包 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
在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和 作风建设,必须把党的思想和党的政治路线结合起来。这些 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建设的主要经验,是毛泽东建党 思想的主要特点。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
三大法宝的提出过程
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 的建设这三个基本问题的认识是逐步明确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革命道路 和平斗争 (非暴力革命) 武装斗争
(暴力革命)
城市中心 农村中心
1、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党成立初期,首先把工作重心放在城市,领导工人运动。 对于发动农民参加革命、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性缺 乏足够的认识。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召开八七会议,在会议上毛泽 东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武 装斗争的重要性。 1928年《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 山的斗争》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为农村包围 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统一战线基本策略路线在中国 革命各个历史时期的具体运用
国民革命统一战线(1924——1927大革命时期) 工农民主统一战线(1927——1937土地革命时期)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1945抗日战争时期)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1945——1949解放战争时期)
对资产阶级又联合又斗争
法论意义。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三大法宝
统一战线
武装斗争
党的建设
1939年,毛泽东《〈共产党人〉发刊词》中 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 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 要的法宝。”
1、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的极端重要性 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决定的。 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 是由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 性所决定的。
凶残
武装斗争
可能性
1.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客观 条件 红色政权 存在发展 的条件 主观 条件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20世纪初,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系列危机,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同步出现,这使得中国走上了一条寻求发展的道路。
在这样的背景下,人民开始了自己的争取权益的斗争,并逐渐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思想。
为了解决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毛泽东等先进分子吸取外国革命经验,探索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是以毛泽东等革命导师为主角,通过思想上的反抗、政治上的斗争、武装斗争及革命战争等逐步探索出来的。
对于毛泽东等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家而言,主要通过以下方面,逐步确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一是通过对中国社会和国情问题的细致思考与分析,明确道路必须具有亲民性、民主性和革命性。
二是学习外国革命的经验,掌握先进的政治思想和方法,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理论体系。
三是通过民众起义和各种政治斗争,逐步强大了中国学生运动、农民运动、工人运动等群众组织力量,形成了社会大众组织。
四是通过武装斗争、游击战等战争策略,最终实现了新中国的成立。
首先,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亲民性”思想,具体表现在对于广大劳动者的利益与要求的了解和支持上。
在中国人民的历史传统和政治文化中,亲民性是一种重要的政治观念与价值取向,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强调民心相通、民生为重、兴民之兴等思想理念。
而在中国近代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的背景下,与普通劳动者共命运、支持他们的利益要求,成为新文化运动后拥有亲民立场的革命家必然践行得理想。
毛泽东等革命领袖在充分了解中国现实、了解广大民众状况的基础上,始终始终坚持以工农为中心的亲民路线。
他们提出农民运动、土地革命、边走边改的理念,对采用土地、劳动、生产等方式解决中国危机和革命发展道路作出了重要贡献。
其次,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民主性”思想,具体表现在对于人民群众依法依规参与革命斗争的尊重上。
自那时以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导师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已经注意到了人民群众参与革命的意义,他们一直致力于促进机会民主、积极投票权、自由表达权等民主权利的实现,同时实行法治。
请概括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过程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20世纪初至中期中国的一场伟大社会革命,其探索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1.辛亥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标志着中国封建帝制的终结,建立了中华民国,推翻了满清统治。
–革命领导者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思想,包括国民主义、民主主义和民生主义,为后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2.北伐战争(1926年-1928年):–国共两党联合,进行了北伐战争,推翻了北洋政府,取得了南京政权的建立。
–革命的旗帜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得到普及,但社会矛盾和冲突也愈发尖锐。
3.国共第一次合作(1924年-1927年):–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为国共两党合作提供了共同的政治基础。
–国共合作期间,国共两党共同进行了土地革命和军事斗争,取得了一些胜利。
4.大革命失败(1927年):–国共矛盾逐渐显现,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
国共分裂后,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爆发,但最终失败。
–蒋中正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共产党在国内遭受严重打击,革命进程受挫。
5.土地革命战争(1927年-1937年):–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开始在农村地区进行土地革命,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长征是红军为躲避敌人追击而进行的艰苦而伟大的战役,最终到达陕北,为党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6.抗日战争(1937年-1945年):–在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重新合作,形成统一战线,共同抵御日本侵略。
–抗日胜利后,国共再度矛盾激化,爆发国共内战。
7.新民主主义思想的形成(1940年代):–在长期革命实践中,毛泽东提出了新民主主义思想,强调中国社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主张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解决这一问题。
8.国共内战和新中国的建立(1945年-1949年):–国共内战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最终战胜国民党,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开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社会主义事业奠定了基础。
这一过程表明,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经历了多个阶段,包括反封建斗争、抗日战争、国共内战等,最终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1、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历程●大革命时期党的工作重心放在城市。
●大革命失败后党开始吧把工作重心转到农村。
●秋收起义失败后,创建革命根据地,武装斗争指向农村。
●1928年,初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毛泽东进一步丰富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整体战略思想。
●1938年11月,最终把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先占乡村,后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作为革命道路确立下来。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其内容●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
在中国这样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的社会里,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只能是武装斗争。
●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
●对于中国革命的敌人,农村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
●这条道路具有实现的可能性(包括:中国没有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连绵不断的军阀割据与混战、革命有较好的群众基础等等)。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1、统一战线●可行性和必要性建立统一战线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所决定的。
在中国最广大的人民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的中间阶级,要战胜反革命力量就必须把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的中间阶级都团结在自己的周围,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另外,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也造成了革命发展的不平衡性,这就使得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有必要采取正确的统一战线的策略。
在当时的中国,诸多矛盾交织在一起,这为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提供了可能性。
近代中国社会最大的压迫是民族压迫,民族资产阶级也能够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巩固统一战线。
●内容和要求包含两个联盟:一个是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广大知识分子及其他劳动者的联盟;另一个是工人阶级和非劳动人民的联盟。
要求: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保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在革命进程中,必须坚持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方针;正确处理好与资产阶级的关系。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
变式训练: 变式训练: 陕西省16 2、(2010陕西省 ) .“这里本是黄土高原上一片贫瘠 陕西省 的土地,自从红军长征来到这里, 的土地,自从红军长征来到这里,它就由一个默默无闻 的地名逐渐成为决定中国命运的思想制高点。 的地名逐渐成为决定中国命运的思想制高点。”下列各 项最能体现材料观点的是 A.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 .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城市、 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B.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成为党的历史上 .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D.召开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召开中共“七大”
初三历史专题复习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中国共产党 革命的探索——中国共产党 —— 的奋斗历程(1919—1949年 的奋斗历程(1919—1949年)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探索——中国共产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探索——中国共产 —— 党的探索历程(1949 (1949年 党的探索历程(1949年—今)
变式训练: 变式训练:
1、(2010•湖北十堰 23)今年,世博会在我国上 、(2010•湖北十堰 23)今年, 海举办,圆了中国人又一个梦。 海举办,圆了中国人又一个梦。上海在中国近代 现代史和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史、现代史和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上海的有 ①洋务运动中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②中国共产党 2001年10月在中 的建立 ③黄埔军校的创办 ④2001年10月在中 国召开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A.①②③ A.①②③ C.①③④ C.①③④ B.①②④ B.①②④ D.②③④ D.②③④
复习历史的方法一: 复习历史的方法一: 通过点 通过点、线、面构建知识网络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4、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 依据及其内容
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 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 权的道路,是由中国的 具体国情决定的。
在共产党的领导下
武装斗争 土地革命
根据地建设
主要形式
基本内容
战略阵 地
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
1. 实现了中国革命由城市向农村的历史性转 变,保存和发展了革命力量。 2. 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指导中国革 命取得了最后胜利。
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
3.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学 说,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解放斗争提 供了重要经验。
(3)是由敌我力量的对比和布局决定的
中国革命的敌人力量异常强大,他们 长期占据中心城市,而农村则是其统治的 薄弱环节。相反革命力量在城市比较弱小, 在农村比较雄厚。无产阶级只能到农村去, 把落后的农村变成先进的根据地。
帝国主义列强支持 下的北 洋 军 阀
帝国主义列强支持下 的国民党新军阀
第二、可能性——为什么可以走这条道路
1、从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中认识到武装 斗争的重要性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 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的开始。
南昌起义指挥部— —江西大旅社
1927年7月27日,中共前 敌委员会在这里召开会 议,周恩来传达了党中 央临时政治局关于在南 昌组织武装起义的决定
八七会议: 1927年8月7日在汉口举行 的中共中央紧急会议。确 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 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屠杀政 策的总方针。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2. 土地革命时期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
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湘赣边 界的秋收起义在攻打长沙受挫后,9 月19日,各路起义部队到达湖南省 浏阳县文家市。(5000减少到1600 人) (文家市余洒度与毛泽东争论)
文家市会议上的争论
余洒度
9月29日,毛泽东带部 队来到永新县三湾村,及 时进行了三湾改编,其后 辗转来到井冈山建立了第 一块革命根据地。
工人阶级同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工农 联盟(统一战线的基础)。
工人阶级同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与民族资 产阶级的联盟。
(二)武装斗争
武装斗争是中国
革命的主要形式。武
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 特点和优点之一。
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
没有无产阶级的地位,就没有人
民的地位,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 就没有革命的胜利。
帝国主义系统的官僚资产阶级集团也 可能在一定程度和时期内参加统一战 线。
国民革命时期 的国民革命联 合战线 土地革命前中 期的工农民主 统一战线 土地革命后期 和抗日战争时 期的抗日民族 统一战线
解放战争时 期的人民民 主统一战线
3、正确处理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的关系
命新 的民 统主 一主 战义 线革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在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半殖 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进行革命,走 什么样的道路问题成为革命的关
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
政权”。 农民农耕图
(一)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彭德怀与错杀王袁事件
王佐与袁文才
1928年10月和11月,毛 泽东分别在《中国的红色政 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 《井冈山的斗争》提出了 “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 形成奠定了基础。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活动
1、召开中共一大,成立中国共产党
背景 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新文化运动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五四运动(导火线:巴黎和 会中国外交失败。口号:“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两阶段:1919.5.4、北京、学生;1919.6.3、上海、 工人。结果:初步胜利-三个表现。意义:是一次 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 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时间地点 1921、7。上海。 内容 意义 一纲领(奋斗目标、中心任务)一中央局(陈独秀) 共产党成立,代表工人阶级、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2、与国民党第一次合作,发动北伐战争
背景 主力军 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国民党一大。 黄埔军校的学生军。(1924、5。黄埔。孙中山、 蒋介石、廖仲恺、周恩来。军事政治人才,国民革 命军的基础)
⑸历史意义: 扭转屡败局面· 贡献和牺牲· 转折点
5、打垮国民党政权,进行解放战争
⑴开始: 1946年6月、中原解放区(1945年8--10月,重庆谈 判、10月10日《双十协定》,后被蒋介石撕毁,内 战爆发)
⑵反攻:
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 序幕,威胁了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
4、与国民党第二次合作,共同领导抗日战争
⑴合作的 背景: 日本制造 三次侵华 事变,民 族危机加 深。 ①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沈阳,柳条湖事件。 局部侵华战争。后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日本占 领东三省。) ②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北京卢沟桥。日本发动 全面侵华战争。) ③八一三事变(1937年8月13日。上海。后1937年12月 南京大屠杀,30万)
⑵合作的 ①背景:日本侵略不断加深,由东北到华北。共产党提出了抗日 初步实现: 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张学良、杨虎城等国民党将领的爱国之心。 ②发生:1936年12月12日,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 西安事变 ③和平解决:周恩来西安调停,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 的和平解 联共抗日的主张,张学良释放蒋介石。从此,十年内 决。 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⑶合作的 正式实现 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 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第二次国共和作正式形成。
毛概2-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 (3)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 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 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
农村根据地是支持革命斗争的人
• (1)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
的基本内容。
只有开展土地革命,消灭封建土 地所有制,才能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 农民群众参加武装斗争,巩固和扩大 革命根据地。没有土地革命,就不能 发动农民,根据地就失去了群众基础, 因而也不可能得到巩固。所以,武装 斗争和根据地建设都离不开土地革命。
• (2)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 的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地 建设和土地革命强有力保证。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B.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
敌人异常强大
革命势力异常弱小
A、三座大山 B、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外交上都 拥有绝对的优势
决 定
从1941年-1949年,美国在 物资、货款和装 备等方Leabharlann 给国民 党政府的援助总 数达60亿美圆
革命的长期性和残酷性
1939年7月7日纪念抗战两周年时,华北联合大学举行开学典 礼,校长成仿吾请毛泽东给师生们做报告。毛泽东饶有趣味地 引用了《封神演义》里的一段故事,勉励同学们奔赴抗日前线。 他说:当年姜子牙下昆仑山,元始天尊送给了他杏黄旗、四不 像、打神鞭三样法宝。现在你们出发上前线,我也送你们三样 法宝,这就是:统一战线、游击战争、革命中心的团结。
井冈山的斗争
毛泽东
中国的红色政权 为什么能够存在
毛泽东
1928年10月 1928年11月
3新民主主义道路的探索
1、土地革命:民主革命的中心任务;
土地革命的总路线:坚定地依靠贫农、雇农,联合富 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
2、武装斗争: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 3、根据地建设: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
只有建立革命武装,并进行武装斗争,才能有 效地开展土地革命包围革命根据地的发展; 只有实行土地革命,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才 可能把农民充分发动起来,从根本上推翻反动 统治的基础,是党和根据地得到群众的支持; 只有建设巩固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才能使土地 革命有坚实的基础,武装斗争有可靠的依托, 否则武装斗争就成了流寇主义。
必要性
中国的国情不同于西方,也不同于苏联,中国是一个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这一国度,内无民主制度, 外无民族独立。因而,中国革命没有组织工人举行罢 工的合法权利,也没有议会可以利用,要革命就只能 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在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最 伟大的同盟军,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在中国现 阶段,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大大超过革命力量,且 又占据中心城市,而广大农村,尤其是一些落后的农 村,几省交界的农村,便成为敌人统治力量相对薄弱 的地带。
一、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1、中共一大的纲领: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 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 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 以及联合第三国际等。 2、中共二大的制定了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 最高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最低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 迫统一中国为真正际各帝国主义国家阶级统治的政治经 济发展不平衡的大国——根本原因。 2、国民革命的影响。 3、全国革命形势向前发展——社会政治基础。 4、相当力量的正是红军的存在——必要条件。 5、中国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党的政策的部错 误——最重要的主观条件。
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探索
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探索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场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革命。
这场革命实践探索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理论探索
中国共产在革命前夕发表的《中国革命问题》一文,是对中国社会的深刻分析与革命道路的初步勾勒,毛泽东从中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体策略。
二、政治经验探索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第一步是建立革命根据地,局部掌握政权。
这样的事实胜于千言万语的论证,为后来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策略提供了成功的实践基础。
三、组织经验探索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离不开中国共产的无穷智慧和组织方针。
毛泽东推崇“以人为本”,提倡改革旧式组织形式,积极实践群众路线。
四、军事战略探索
从中央苏区的创建,到井冈山根据地的保卫,再到抗日战争的干部教育和游击战争的成功,中国共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积累了丰富的军事战略经验。
总之,毛泽东等革命先辈们的实践探索,为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寻求解决问题之道提供了好的参考。
近代后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
一、近代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发展与壮大)1、历史概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包括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历史。
无产阶级及其代表中国共产党在艰难的探索中领导中国人民推翻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也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曲折发展并结束的过程。
革命对象示意如下: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国民党反动派 日本帝国主义 国民党反动派 (五四运动、共产党的诞生) (土地革命、长征)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2、时代背景:20世纪上半期,工业文明遭受挫折,世界出现剧烈震荡:( 、 、 ),一些国家纷纷开辟新的发展道路:俄国十月革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 国家;美国罗斯福新政开政府干预经济的先河;中国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1、时间:1949、10.1开国大典2、时代背景:美苏冷战3、历史意义: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即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也是影响战后世界格局的重大事件之一。
4、新生政权的巩固:(1)抗美援朝(2)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3)土地改革练习1、革命家董必武在1961年写了一首感怀诗:“四十年前(即1921年)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
”董老咏怀的历史事件是()A.中共一大B、遵义会议C、中共七大D、井冈山会师2.某班历史兴趣小组计划赴中共一大旧址参观,该小组应该去的城市是()A、北京B、延安C、上海D、瑞金3、“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
”井冈山“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中国共产党在这里()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B.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C.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D.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4、美国某位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一、对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红 军 长 征 到 达 陕 北 后
1938 年 11月,毛泽东在《战争和战 略问题》中明确指出:"共产党的任 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 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 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从此把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先占乡村,后取 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作为革命道路确立下 来。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 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俄国十月 革命的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 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一、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第一阶段:党成立初期
第二阶段: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
第三阶段: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
一、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党成立初期,首先把工作重心 放在城市,领导工人阶级,开展工 人运动。
由于当时对于农民参加革命,建立农 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最终失败。
一、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1927 年 大 革 命 失 败
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 作重心由城市开始转向农村。
反动派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 其内容
1. 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 道路,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
① 在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内无民主制度外无民族 独立。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只能是武装斗争,以革命的武装 消灭反革命的武装,相应的主要组织形式必然是军队。 ② 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 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因此,无产阶级必须领导农民进行土 地革命,才能战胜敌人,取得革命的胜利。中国革命必须以 土地革命为主要内容。 ③ 异常强大的敌人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农村是敌人统治的薄 弱地方。无产阶级为了避免力量不足是与敌人决战,就必须 在农村积蓄力量,锻炼自己,建立巩固的农村革命根据地。
2.3党对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2.3 党对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同学们好!我们大家都知道,“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也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但中国革命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党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艰难探索的过程。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党对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由于盲目效仿西方、效仿苏俄,在革命道路上陷入了两个误区,即(就是)坚持“合法斗争论”和“城市中心论”,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城市,开展工人运动,组织工人进行罢工、游行示威等。
尤其是 1924 年国共合作之后,共产党更是将主要精力投向了民众运动,而忽视武装斗争,更忽视武装斗争的领导权,期望通过国共合作,来完成国民革命的任务,然而蒋介石背信弃义,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了“七·一五”政变,还有广州“四·一五”政变,长沙的“马日事变”等,他们大肆屠杀手无寸铁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顿时,革命陷入血雨腥风之中!使共产党的人数从政变前的将近 6 万到政变后下降到不足 1 万,后来毛泽东在谈到这段历史时说:“我们就象一篮子鸡蛋,被人家一巴掌打在地上,摔得稀烂,还好,还有几个没摔烂,我们又捡起来孵小鸡。
”多么悲壮!也多么的无奈!在血的代价面前:我们党看到了忽视武装斗争,忽视武装斗争领导权的被动与悲哀!也就是说,我们从大革命的失败中认识到:在中国单靠民众运动这一合法方式取得革命胜利是行不通的!必须搞武装斗争!正象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所说:“枪杆子里面出政杆。
”一、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认识到了武装斗争的重要性这是我们对中国革命道路艰难探索出的第一步。
既然我们认识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于是就有了 1927 年的 8.1 南昌起义、9.9 秋收起义、12 月 11 日的广州起义。
——通过这些起义,我们组建了自己的武装队伍,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也标志着我们党在武装斗争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指导:中国共产党对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
每⼀次失败都给⼈以教训,同样,每⼀次成功也会给⼈以启迪。
在⽆数次失败和成功之后,善于把握中国⾰命⾃⼰的经验,就成了⾰命成功的关键⼀环。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命道路的探索,也正是在经历了许许多多的曲折中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
下⾯跨考教育政治教研室王⽼师就⼀知识点给⼤家做⼀个详细的讲解。
⼀、成⽴初期的中国共产党的探索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新民主主义⾰命历程,是新旧民主⾰命的分⽔岭。
中国早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物,主要有三种类型。
⼀是五四以前新⽂化运动的精神领袖。
其代表除李⼤钊以外,就是陈独秀。
⼆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
其代表为⽑泽东、周恩来等。
三是⼀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亥⾰命时期的活动家。
如董必武、林祖涵、吴⽟章等。
1920年8⽉,中国第⼀个共产党组织在上海建⽴,成员有陈独秀、李汉俊、李达等,会议推选陈独秀为书记,并函约各地社会主义分⼦组织⽀部。
中共⼀⼤党的纲领是:以⽆产阶级⾰命军队*资产阶级,采⽤⽆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争的⽬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以及联合第三国际等。
中国共产党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成⽴的。
其历史特点表现为:中国共产党⼀开始就是⼀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党、是⼀个区别于第⼆国际旧式社会改良党的新型⼯⼈阶级⾰命政党。
⼀⽅⾯,它所接受的是在帝国主义和⽆产阶级⾰命时代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列宁主义。
另⼀⽅⾯,中国⼯⼈阶级⾝受帝国主义者、本国资产阶级和封建势⼒的三重压迫,具有坚强的⾰命性。
在这个阶级中,不存在欧洲那种⼯⼈贵族阶层,没有社会改良主义的基础,⽽且在半殖民地的中国,⼯⼈阶级根本不可能进⾏和平的议会⽃争。
中国共产党成⽴的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是⼀个“开天辟地的⼤事变”。
它给灾难深重的中国⼈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民就有了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中国⾰命就有了坚强的领导⼒量。
中共⼆⼤中共⼆⼤第⼀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命纲领,强调⾛群众路线来开展⾰命。
简述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历程
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历程
中国革命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它始于 19 世纪末期,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
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进行了不懈努力,但由于各种原因,革命最终失败了。
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开始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中国共产党认为,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取得了重大胜利。
二、建立人民民主专政
中国共产党认为,在革命胜利后,必须建立人民民主专政,以保证人民对政权的掌握。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
三、进行土地改革和民族工商业的改革
中国共产党认为,在中国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土地改革和民族工商业的改革是实现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的重要任务。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土地改革和民族工商业的改革,取得了重大成果。
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中国共产党认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是实现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的重要任务。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斗争,为社会主义革命奠定了基础。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历程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也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革命道路问题,其实就是一个革命的方法和革命的形式问题。 革命道路问题,其实就是一个革命的方法和革命的形式问题。 用什么样的革命方法,采取什么样的革命形式, 用什么样的革命方法,采取什么样的革命形式,在中国才能达 到人们所期望的革命目标, 到人们所期望的革命目标,这在最初无论如何都是一个仁者见 智者见智的问题。 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围绕着这个问题的不同观点的争论自然 是不可避免的。但归根到底, 是不可避免的。但归根到底,实践比理论本身更具有决定意 每一次失败都给人以教训,同样的, 义。每一次失败都给人以教训,同样的,每一次成功也给人以 启迪。在无数次失败和成功之后, 启迪。在无数次失败和成功之后,善于把握中国革命自己的经 就成了革命成功的关键一环。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验,就成了革命成功的关键一环。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显然 是在经历了许许多多的曲折之后找到的。 是在经历了许许多多的曲折之后找到的。——杨奎松 杨奎松
一、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1、中共一大的纲领: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 、中共一大的纲领: 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 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 消灭阶级, 的目的 消灭阶级 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 以及联合第三国际等。 以及联合第三国际等。 2、中共二大的制定了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 最高纲领: 最高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最低纲领:打倒军阀; 最低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 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内容 农村包围城市、 1、土地革命:民主革命的中心任务; 、土地革命:民主革命的中心任务;
土地革命的总路线:坚定地依靠贫农、雇农, 土地革命的总路线:坚定地依靠贫农、雇农,联合富 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 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
必要性
中国的国情不同于西方,也不同于苏联, 中国的国情不同于西方,也不同于苏联,中国是一个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这一国度,内无民主制度,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这一国度,内无民主制度, 外无民族独立。因而, 外无民族独立。因而,中国革命没有组织工人举行罢 工的合法权利,也没有议会可以利用, 工的合法权利,也没有议会可以利用,要革命就只能 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在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 在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最 伟大的同盟军,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伟大的同盟军,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在中国现 阶段,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大大超过革命力量,且 阶段,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大大超过革命力量, 又占据中心城市,而广大农村, 又占据中心城市,而广大农村,尤其是一些落后的农 几省交界的农村, 村,几省交界的农村,便成为敌人统治力量相对薄弱 的地带。 的地带。
2、李立三。1930年,是正是新老军阀混战的一年, 、李立三。 年 是正是新老军阀混战的一年, 中共的革命形势有了很大好转。 中共的革命形势有了很大好转。日益发展的革命形势 及共产国际的错误指挥,使得一些同志错误的认为新 及共产国际的错误指挥, 的革命浪潮已经到来, 的革命浪潮已经到来,1930年6月11日,《新的革 年 月 日 命与一省或几省的首先胜利》的决议。 命与一省或几省的首先胜利》的决议。李立三否认当 时仍然是敌强我弱的基本情况,反对“工农武装割据” 时仍然是敌强我弱的基本情况,反对“工农武装割据” 主张城市中心论, 主张城市中心论,并制定了一个以武汉为中心的全国 总暴动和集中红军进攻中心城市的计划, 总暴动和集中红军进攻中心城市的计划,结果使革命 受到严重挫折
3、国共合作与国民大革命的进行。 、国共合作与国民大革命的进行。 4、中心城市武装起义的失败。 、中心城市武装起义的失败。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 5、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我是一个知识分子,当一个小学教员,也没有学过军事, 我是一个知识分子,当一个小学教员,也没有学过军事,怎 么知道打仗呢?就是由于国民党搞白色恐怖,把工会、 么知道打仗呢?就是由于国民党搞白色恐怖,把工会、农会 都打掉了,把五万党员杀了一大批,抓了一大批, 都打掉了,把五万党员杀了一大批,抓了一大批,我们才拿 起枪来, 起枪来,上山打游击 ——毛泽东 毛泽东
2、武装斗争: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 、武装斗争: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 3、根据地建设: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 、根据地建设: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
只有建立革命武装,并进行武装斗争, 只有建立革命武装,并进行武装斗争,才能有 效地开展土地革命包围革命根据地的发展; 效地开展土地革命包围革命根据地的发展; 只有实行土地革命,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才 只有实行土地革命,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 可能把农民充分发动起来, 可能把农民充分发动起来,从根本上推翻反动 统治的基础,是党和根据地得到群众的支持; 统治的基础,是党和根据地得到群众的支持; 只有建设巩固的农村革命根据地, 只有建设巩固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才能使土地 革命有坚实的基础,武装斗争有可靠的依托, 革命有坚实的基础,武装斗争有可靠的依托, 否则武装斗争就成了流寇主义。 否则武装斗争就成了流寇主义。
中国革命发展中的曲折
1、瞿秋白。第一次左倾错误发生在1927至 、瞿秋白。第一次左倾错误发生在 至 1928年间,它是在大革命失败,中国共产党 年间, 年间 它是在大革命失败, 面临生死存亡关头这一历史条件下发生的, 面临生死存亡关头这一历史条件下发生的,表 现为左倾盲动主义。 现为左倾盲动主义。
可能性
1、中国实际各帝国主义国家阶级统治的政治经 、 济发展不平衡的大国——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 济发展不平衡的大国 根本原因 2、国民革命的影响。 2、国民革命的影响。 3、全国革命形势向前发展 社会政治基础。 、全国革命形势向前发展——社会政治基础。 社会政治基础 4、相当力量的正是红军的存在——必要条件。 、相当力量的正是红军的存在 必要条件。 必要条件 5、中国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党的政策的部错 、 最重要的主观条件。 误——最重要的主观条件。 最重要的主观条件
3、王明。1931年1月7日,在党的六届四中 、王明。 年 月 日 全会上,以王明为代表的“ 全会上,握了中共事实上的最高领导权。在组织上, 王明“ 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者大搞任人唯亲的宗派 主义,在军事上实行冒险主义, 主义,在军事上实行冒险主义,在理论上实行 教条主义。 教条主义。
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 农村包围城市、 月至1930年1月,毛泽东相继写 从1928年10月至 年 月至 年 月 成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成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 井冈山的斗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等进行相关的理论探索。 等进行相关的理论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