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课标版高中历史必修1《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示范教案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示范教案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示范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2.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3.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能力目标1.培养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以及认真观察、分析思考、综合能力。
2.增强对生物遗传的进一步认识,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
情感目标1.了解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激发深层次地对生命的思考,对生命的珍爱。
2.通过对本节的学习,产生对生物学家的敬佩之情,以及对生物研究的美好憧憬。
●教学重点1.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2.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教学难点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教学方法启发式、演示式、举例法、观察法。
●教具准备教师准备:关于细胞结构的知识的投影片或图片;关于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关系示意图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教师:上节课我们通过对转基因超级鼠的产生过程的学习与分析,知道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所控制的。
接下来大家看幻灯片,一起复习上节课的主要内容。
幻灯片:参考答案:1.当雌雄小鼠交配后,从雌鼠的输卵管内取出没有融合的受精卵。
然后,将事先准备好的大鼠生长激素基因吸入显微注射器中,在显微镜下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注入小鼠核尚未融合的受精卵内的卵细胞核或精子核中。
注射之后,小鼠受精卵内的精子核与卵细胞核将融合成一个细胞核,其中携带着转入的基因。
将已经导入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受精卵,注入小鼠的输卵管中,经过小鼠妊娠后,分娩出的两只小鼠经过发育,其中一只小鼠比它同龄的其他小鼠大一倍,这就是转基因超级鼠。
2.在转基因超级鼠的产生过程中,仅是在受精卵未融合的精子核或卵细胞核中注入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
可见,超级鼠体量增大是大鼠生长激素基因作用的结果。
所以说基因控制性状。
(注:教师对作答的同学给予客观的、鼓励性的评价,并对表述不完整的给予补充)[讲授新课]教师:在了解学习了基因控制性状的基础上,今天我们来学习基因是如何在亲子代间传递的。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课题: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目标:1.了解基因的定义和特点。
2.了解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方式。
3.了解基因突变和突变的影响。
4.培养学生的科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基因的定义和特点。
1.1 基因的定义:基因是生物个体不可分割的遗传单位,它决定了生物形态、结构、功能和行为特征的遗传素材。
1.2 基因的特点:基因具有遗传连续性和离散性,它们以染色体为载体,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传递。
2.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方式。
2.1 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证实了基因的分离和再组合的现象,提出了遗传规律:基因以一对一对的方式在亲代中分离传递,子代中再次组合形成新的基因型。
2.2 基因型和表现型:基因型是指个体基因的组合,而表现型是指基因产生的实际外观和性状。
2.3 显性和隐性基因:显性基因在个体表现型中会表现出来,而隐性基因只有在纯合状态下才会表现出来。
3.基因突变和突变的影响。
3.1 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指在基因或染色体水平上发生的遗传物质的突变,可以是点突变、插入突变、缺失突变等多种形式。
3.2 突变的影响:基因突变可以导致遗传性疾病的发生,也可能会产生新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对生物的进化和适应环境起到重要作用。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基因的定义、特点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基因的基本概念和遗传规律。
2.案例分析法: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基因突变的案例,让学生分析突变对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科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讨论交流法: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共同探讨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方式和突变的影响,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教学资源:1.基因遗传实验模拟软件。
2.基因突变案例材料。
教学评估:1.通过课堂小测验,检查学生对基因的定义和特点的掌握程度。
2.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方式和突变的影响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完整版)《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设计
(完整版)《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设计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2.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3.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图片资料、文字资料及实验资料,培养学生分析资料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介绍科学家发现生殖细胞中染色体减半的事实,对学生进行科学史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通过教师细致的问题设置,学生的分组讨论,再加上一个动手小实验,对学过的知识进行了有层次的梳理,在梳理的同时,染色体、DNA和基因这三者的关系,就明白的呈现在眼前了.解释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通过问题情景的设置,与学生一起去探讨,最终通过科学史的介绍来验证。
通过填图练习进行巩固。
教学策略:本课为1课时。
本课在《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性状》之后,进一步讲述子代的性状是如何从亲代遗传的,基因是如何传递的,并为下一节课中解释子代与亲代的性状为什么会有相同有不同,打下基础.本课主要通过不同问题的设置,引领学生去整理知识,发现问题,推测结果,寻找真相。
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通过思维活动参与课堂教学。
教师应做好充分的准备,理清思路,才可以掌控课堂。
本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还应注意及时的启发与鼓励。
课前准备:课前教师可以把本节课的问题印制成问题清单,有利于学生的分组讨论;还应准备用不同颜色处理过的长绳或线若干,每组一条。
第 1 页共3 页第 2 页共3 页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一、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二、基因和染色体1.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基因 DNA 染色体2.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
每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三、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的传递课后反思:教师如果能营造一种研究、讨论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感觉这节课的知识仿佛都是自己研究出来的,对于这节课的内容掌握和今后的教学,都将是十分有利的。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人教版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人教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基因的概念和作用。
引导学生理解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过程。
1.2 教学内容:基因的定义和特点。
基因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方式。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介绍基因的概念和作用。
采用示例法,解释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过程。
1.4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生物体具有相似性。
通过示例,解释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方式。
第二章:基因的类型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基因。
引导学生理解不同类型基因的传递方式。
2.2 教学内容:常染色体基因的概念和传递方式。
性染色体基因的概念和传递方式。
线粒体基因的概念和传递方式。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介绍不同类型基因的概念和传递方式。
采用示例法,解释不同类型基因的传递过程。
2.4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男女的性别不同。
通过示例,解释性染色体基因的传递方式。
第三章:基因的分离和组合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基因的分离和组合规律。
引导学生理解基因的分离和组合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过程。
3.2 教学内容:孟德尔定律的概念和原理。
基因的分离和组合规律。
基因的分离和组合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过程。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介绍孟德尔定律的概念和原理。
采用示例法,解释基因的分离和组合规律。
3.4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基因的分离和组合现象。
通过示例,解释基因的分离和组合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过程。
第四章:基因突变和变异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基因突变和变异的概念。
引导学生理解基因突变和变异对亲子代间基因传递的影响。
4.2 教学内容:基因突变的概念和类型。
基因变异的概念和类型。
基因突变和变异对亲子代间基因传递的影响。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介绍基因突变和变异的概念和类型。
采用示例法,解释基因突变和变异对亲子代间基因传递的影响。
4.4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遗传疾病的发生。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规律。
2. 让学生掌握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它们在亲子代间的表现形式。
3. 培养学生运用基因传递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规律。
2. 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它们在亲子代间的表现形式。
三、教学难点:1.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过程。
2. 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它们在亲子代间的表现形式。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规律和基因的显性与隐性。
2. 利用动画、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基因传递过程。
3. 设计实例让学生运用基因传递规律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介绍遗传现象,引发学生对基因传递规律的兴趣。
2. 讲解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规律:讲解孟德尔遗传定律,让学生理解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过程。
3. 讲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通过实例讲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它们在亲子代间的表现形式。
4. 实践应用:设计实例,让学生运用基因传递规律解决问题。
六、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规律的理解程度。
2. 通过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它们在亲子代间表现形式的掌握情况。
3. 结合学生在实践应用环节的表现,评估学生运用基因传递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如有需要,调整教学方法。
2.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清晰,如有需要,补充相关知识。
3. 反思教学过程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如有需要,改进教学策略。
八、教学拓展:1. 介绍遗传变异及其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2. 介绍现代遗传学在医学、农业等领域的应用。
3. 引导学生关注遗传伦理问题,如基因歧视、基因改造等。
九、课后作业:2. 举例说明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它们在亲子代间的表现形式。
3. 运用基因传递规律,解决实际遗传问题。
十、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生物学教材。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人教版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规律。
2. 掌握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它们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方式。
3. 能够运用基因传递的知识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二、教学重点:1.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规律。
2. 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它们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方式。
三、教学难点:1. 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它们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方式。
2. 如何运用基因传递的知识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四、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规律及基因的显性与隐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案例,引发学生对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思考。
2. 讲解:详细讲解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规律,包括孟德尔遗传定律等。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遗传病和性状的传递案例,让学生理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它们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方式。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基因传递的知识解释一些遗传现象,如外貌、性格等方面的遗传。
5. 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规律及基因的显性与隐性。
6. 作业: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理解程度。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遗传病和性状传递案例的分析能力。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运用基因传递知识解释遗传现象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介绍一些先进的遗传学研究工具,如基因测序仪、基因编辑技术等。
2. 讨论基因在现代生物科技领域的应用,如基因诊断、基因治疗等。
八、教学资源:1. 教材:《生物》课本相关章节。
2. 案例资料:一些遗传病和性状传递的案例。
3. 多媒体课件: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
九、教学建议:1. 在讲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时,可以用生活中的例子进行比喻,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2. 在分析遗传病和性状传递案例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基因传递知识进行解释。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人教版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规律。
2. 让学生掌握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它们在亲子代间的表现。
3. 培养学生运用基因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规律,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它们在亲子代间的表现。
2. 教学难点: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它们在亲子代间的表现。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规律。
2. 利用遗传图解法分析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它们在亲子代间的表现。
3. 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基因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遗传图解模板、案例素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PPT展示亲子代间遗传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规律。
2. 探究基因的显性与隐性让学生观察PPT中的遗传图解,分析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它们在亲子代间的表现。
引导学生总结基因传递的规律。
3. 案例分析呈现具体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基因知识分析案例中的遗传现象。
引导学生运用基因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规律以及基因的显性与隐性。
5. 作业布置让学生绘制一个遗传图解,体现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六、课堂活动与互动1.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基因在多代间的传递过程,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
2. 小组分享: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和教师进行评价和提问。
七、拓展与延伸1. 让学生思考除了基因的显性与隐性,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亲子代间的遗传现象。
2. 引导学生探究基因突变对亲子代间遗传的影响。
八、实践与应用1. 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基因知识,分析生活中的遗传现象,如外貌、性格等。
2. 鼓励学生进行家庭调查,了解家族遗传史,尝试绘制遗传图解。
九、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基本概念。
让学生理解基因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1.2 教学内容介绍基因的定义和特点。
解释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意义。
1.3 教学方法使用PPT展示基因的图像和模型。
通过举例说明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过程。
1.4 教学评估学生能够回答基因的定义和特点。
学生能够解释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意义。
第二章:基因的组成和结构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基因的组成和结构。
让学生理解基因编码蛋白质的过程。
2.2 教学内容介绍基因的组成和结构,包括DNA和基因序列。
解释基因编码蛋白质的过程。
2.3 教学方法使用PPT展示基因的图像和模型,包括DNA和基因序列。
通过举例说明基因编码蛋白质的过程。
2.4 教学评估学生能够回答基因的组成和结构。
学生能够解释基因编码蛋白质的过程。
第三章:基因的遗传规律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基因的遗传规律。
让学生理解基因的显性和隐性遗传。
3.2 教学内容介绍基因的遗传规律,包括孟德尔遗传定律。
解释基因的显性和隐性遗传。
3.3 教学方法使用PPT展示基因的遗传规律的图像和模型。
通过举例说明基因的显性和隐性遗传。
3.4 教学评估学生能够回答基因的遗传规律。
学生能够解释基因的显性和隐性遗传。
第四章: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过程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过程。
让学生理解基因的遗传变异和重组。
4.2 教学内容介绍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过程,包括精子和卵子的形成。
解释基因的遗传变异和重组。
4.3 教学方法使用PPT展示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图像和模型,包括精子和卵子的形成。
通过举例说明基因的遗传变异和重组。
4.4 教学评估学生能够回答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过程。
学生能够解释基因的遗传变异和重组。
第五章:基因突变和遗传病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基因突变和遗传病。
让学生理解基因突变对生物体的影响。
5.2 教学内容介绍基因突变的定义和原因。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对象:八年级教学目标:1. 理解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过程;2. 掌握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它们在遗传中的作用;3. 能够运用基因遗传图解分析基因的传递规律。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过程;2. 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它们在遗传中的作用。
难点:1. 基因遗传图解的制作与分析。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教学课件、遗传图解实例、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引发学生对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思考。
2. 讲解基因的定义和特点讲解基因的概念、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以及基因的显性与隐性特点。
3.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过程利用遗传图解,讲解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规律,如孟德尔遗传定律。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身边的遗传现象,如身高、眼皮等,分析其基因传递规律。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规律。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入新的知识点。
2. 讲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通过实例讲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它们在遗传中的作用。
3. 遗传图解的制作与分析讲解如何制作遗传图解,并分析遗传图解中的基因传递规律。
4. 练习与讲解布置一些遗传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讲解答案。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基因的显性与隐性在遗传中的作用。
6.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关于基因遗传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提问、练习题和课后作业等方式评估学生对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运用基因遗传图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节奏和内容,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反思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
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2.理解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3.理解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教学重点:1.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2.理解基因经过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教学难点:理解基因经过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启发式、演示式、举例法、观察法。
教学过程:一、复导入1.性状是由什么决定的?答:基因。
2.生物遗传下来的是什么?答:基因。
由此可见基因的重要性,那么基因是什么?在哪里?是怎么样进行遗传的呢?出示课题《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细胞、细胞核、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幻灯片展示染色体和DNA片段的图片,简略概括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讨论交流,得出结论: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板书: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2.介绍人类的染色体,从中得出染色体与基因的关系1)观察幻灯片,思考下面的问题:人类有多少对染色体?染色体在排列上有什么特点?学生就以上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予以点拨:人类有23对染色体。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
2)看图片,交待什么是染色体?有何特点?染色体是在细胞分裂时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一条染色体包含一条DNA分子链,每条DNA分子均由相当多的基因组成。
3.归纳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基因也成对存在,且分别位于成对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基因是染色体上有遗传效应(能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
三、基因经或卵细胞的传递通过观察分析图片资料、录像资料,引导学生理解性状的遗传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结果。
教给学生把基因传递的复杂问题转化成研究染色体传递的简单问题,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人教版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过程,掌握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之间的关系。
2.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遗传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过程,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之间的关系。
2. 教学难点: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过程。
2. 利用遗传图解和实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之间的关系。
3.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遗传图解、实例和相关的教学材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和积极参与的态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遗传现象,引发学生对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好奇心。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过程。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通过遗传图解和实例分析来加深理解。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6.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板书设计: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显性隐性性状8.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讲解、小组讨论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实例分析中的表现,评估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释遗传现象的能力。
3. 收集学生的问题和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困惑,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遗传变异的原因,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等。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设计模板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设计模板一、教学目标:1. 理解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原理;2. 掌握基因的显性与隐性;3. 能够运用基因传递的原理分析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基因的定义与组成;2. 基因的显性与隐性;3.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方式;4. 实际案例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基因的传递原理,基因的显性与隐性;2. 教学难点:基因的显性与隐性的表现,基因传递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因的定义、组成、显性与隐性;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理解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基因的显性与隐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基因的定义、组成、显性与隐性等内容;2. 实际案例:准备相关的实际案例用于教学分析;3. 小组讨论材料:准备相关的问题和资料,供学生分组讨论。
教案设计模板:1. 导入:通过引入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思考;2. 新课导入:介绍基因的定义、组成、显性与隐性;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基因的传递原理,通过PPT展示相关内容;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5. 小组讨论:布置相关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基因的显性与隐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基因的传递原理和显性与隐性的重要性;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案例:介绍一个具体的遗传病案例,如色盲,引导学生思考遗传病的传递方式;2. 基因定义:讲解基因的概念,解释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3. 基因组成:介绍基因的组成,包括编码区和非编码区;4. 显性与隐性:讲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通过PPT展示相关示意图;5. 基因传递:讲解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方式,包括孟德尔遗传定律;6. 遗传病分析:分析导入案例中的遗传病,讲解其遗传方式和基因型;7. 小组讨论:布置相关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基因的显性与隐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8. 案例分析:分析其他遗传病案例,让学生运用基因传递原理进行分析和判断。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1
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目标】1.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2.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3.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教学重点】1.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2.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亲子代间具有遗传性,即在性状上具有相似性,亲代与子代之间具有相同的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因此亲代的基因通过什么途径传给子代确立为本节的重点。
【教学难点】同种生物的染色体形态和数量是相同的,只有保持染色体数在亲子代间的稳定性,才能保持同种生物性状的稳定遗传,在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为本节的难点。
【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1.准备人的生殖过程FLASH动画。
2.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视频。
3.人的正常染色体图、异常染色体图片资料。
4.果蝇、果蝇有性生殖过程中染色体变化图。
(二)学生准备:彩笔、白色的细线。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环节和内容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导入:出示一张三口之家的照片,同时质疑:1.你觉得男孩像爸爸还是像妈妈?哪些地观察、思考、回答男孩的眼睛、脸通过这样短短几分钟的交流让方像?2.那这位妈妈是把她自己的眼睛、脸型这样的具体性状传给孩子了吗?传下去的是什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板书: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围绕这样一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问题?型都像妈妈不是传下去的是控制性状的基因。
基因是怎样传递的?基因通过什么传递?基因在传递过程中有没有变异?父母传给孩子的基因是一样多吗?课堂很好地贴进了学生生活的实际,这样很自然点拨出本节的主要话题。
这节课我们主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1.基因通过什么传递?2.基因是怎样传递的?3.父母传给孩子的基因是一样多吗?先来看第一个问题,要想知道基因是通过什么传递的,我们得先找一找亲代和子代之间的桥梁是什么?以人为例,我们先找一下父母与孩子联系的桥梁。
播放人的生殖发育过程动画质疑:亲子代之间的桥梁是什么?通过让学生观看人的生殖发育过程的动画,在回顾旧知识的同时,解决了亲子代之间的桥梁是生殖细胞。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教学目标】1.探究乌卵的结构,说出乌卵适合于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2.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3.通过参观或参与家禽养殖活动,关注鸟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观察鸟的繁殖行为,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教学难点】设计探究活动,说出鸟卵适合于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春末夏初,在池塘边我们会听到青蛙的叫声,它的叫声表示什么?生:求偶师:在这个季节,特别是早上,你走在路上的时候发现什么了?听到什么声音了?生:看见小鸟了,听到鸟叫的声音了.师:你听到鸟叫的声音大不大?鸟的叫声说明了什么?生:鸟叫的声音大,说明是求偶吧?.师:现在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有的鸟就从南方飞回来进行繁殖,刚孵出的小鸡毛茸茸的,十分可爱,可是刚孵出的麻雀,粉红色的皮肤上一根羽毛都没有,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让我们走近——鸟的生殖和发育吧。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实际生活中的事例出发,从鸟说起,一连串的问题提出,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导入新课。
二、探究学习新课师:每只小鸟都是由鸟卵孵化出来的,为什么一个鸟卵就能孵化成一只小鸟呢?这说明与鸟卵的结构有关,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观察鸡卵的结构。
请同学们看书观察与思考。
师:请同学们根据教材提供的方法和步骤,利用实验台上提供的材料,解剖鸡卵,并分析、推测每一个结构的功能,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大家要注意安全,同时还要注意不要破坏鸡卵内部的结构。
学生活动:小组分工合作,动手解剖鸡卵,边解剖边观察。
师:巡视指导,参与到个别小组的活动中。
师:现在我来检查一下实验的结果怎么样。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先说说它的各部分的结构名称生:最外层是卵壳、紧贴着卵壳里面比较薄的膜是卵壳膜,小空腔是气室,白色的部分是卵白。
生:中间黄的部分是卵黄,卵黄外面的膜是卵黄膜,卵黄上的小白点为胚盘,卵黄两端的带状结构是系带。
师:胚盘是胚胎发育的地方。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教案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能够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能力目标:学生尝试构建染色体和DNA关系模型,使用概念图等方式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发展构建生物模型、表述概念层次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对遗传学知识的兴趣;认识到生命是父母赋予的,养成孝敬父母的好品行。
教学重点: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描述有性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间的传递。
教学难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数量关系;基因如何经生殖细胞随染色体在亲子间进行传递。
教学方法:观察分析法,讨论交流法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教师展示一家三口照片,引导学生思考,孩子有些性状像父亲或母亲,实际上是亲代通过什么过程把什么传给了子代?引出课题《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二、新授环节活动一: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教师呈现挂图提问学生两个问题:细胞核有哪些组成?染色体,DNA和遗传信息之间的关系?学生结合挂图发现细胞核由多条染色体组成的,一条染色体含有一条DNA分子,一条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也就是说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因此学生总结出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
活动二: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的传递教师激疑:人的精子和卵细胞也像体细胞那样具有23对染色体吗?如果是的话,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为受精卵时,染色体数目会怎样?请学生小组内交流并结合教材上资料分析基因是如何传递的?结合讨论内容在纸上完成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图。
师生过程总结出受精卵中成对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所以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
教师请同学们联系染色体,DNA,基因,性状的关系思考这对于遗传有什么意义?感受染色体数目不变控制人体性状的基因数目对于维持种族正常繁衍的作用。
三、巩固练习如果一只公羊体细胞的基因组成是Aa,那么它生殖细胞的基因组成是( )A.AA或aaB.aaC.A或aD.Aa四、全课小结教师提问,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并通过图像展示染色体,基因,DNA之间的关系。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设计模板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设计模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基因的概念和作用。
2. 让学生理解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规律。
3. 培养学生运用基因知识解释生物现象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基因的概念和作用。
2.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规律。
三、教学难点:1. 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规律。
2.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概念。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因的概念、作用和传递规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例,让学生理解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例引入基因的概念,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基因的概念和作用:介绍基因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3. 讲解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规律:介绍孟德尔遗传规律和染色体遗传规律。
4. 分析实例: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5. 讲解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介绍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概念、类型和意义。
6.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8.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10. 板书设计:基因的概念和作用定义:基因是生物遗传信息的单位特点:位于染色体上,具有遗传性作用:控制生物的性状、发育和疾病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规律孟德尔遗传规律: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染色体遗传规律:性染色体遗传、常染色体遗传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重组:基因间的重新组合注意事项:1. 教学中注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阐述基因的概念和作用。
2. 举例生动形象,便于学生理解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3. 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提高学生运用基因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4.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难度。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教师应积极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为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整体设计教材分析教材从经典遗传学的体系中提出基因这一核心概念,并以基因为线索,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阐明了亲代基因如何传递到子代的过程,使学生逐渐认识遗传的核心问题。
本节讨论亲代的基因如何传给子代的问题是顺理成章的。
在引入设计时,应明确探讨基因传递问题的思路,即基因在什么地方?基因通过什么途径由亲代传给子代?也可以利用一些教学手段创设新的引入,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基因经生殖细胞传递也是比较抽象的知识,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教师可准备使用过的图片帮助学生回忆知识,结合学生已学的基因控制性状,以及观察与思考的图片,猜想判断基因在哪儿,最终建立“基因—DNA—染色体”结构关系。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进行教学时要立足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教给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思维方式和科学方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学生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知识知之甚少,应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加强感性认识,使学生便于理解、掌握。
关于基因的传递,教师可以通过回顾人的生殖过程,帮助学生认识到父母的基因是分别通过精子和卵细胞传给子代的。
也可以通过观察人体染色体图以及染色体和DNA之间关系的示意图,让学生明白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接着可以提出,父母应该把多少基因传给子代呢?由此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教材的有关部分,并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课时安排:1课时。
三维目标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图片资料、录像资料,引导学生理解生物性状的遗传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结果。
2.指导学生把研究基因传递的复杂问题转化成研究染色体传递的简单问题,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激发学生对生命深层次的思考和对生命的珍爱之情。
教学重点生物性状的遗传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结果。
教学难点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人的生殖过程示意图;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录像,受精过程录像;人的正常染色体图、异常染色体图;果蝇、果蝇有性生殖过程中染色体变化图;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动画课件;收集相关的文字资料。
学生准备:绘图用具;收集有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准备小品“兄弟”的表演。
教学设计【设计方案一】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家居苏南某市的退休老工人徐某,30多年前4岁的长子被人诱拐失踪,杳无音信。
后来他曾多次在报上刊登启事寻觅,企盼孩子能失而复得。
一天,居住在河南农村的农民王某来信,自述身世酷似老徐失踪的儿子,正当老徐要作深入了解时,王某不幸因病逝世,好不容易觅到的寻亲线索突然中断了。
想到王某还有子女,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老徐来到司鉴所要求做祖孙鉴定。
司鉴所分别提取了王某妻子、王某子女及老徐夫妇的血样,通过对王某妻子、王某子女基因型的分析推断出王某的基因型,再与老徐夫妇的基因型比较,看王某是否是老徐夫妇的孩子。
结果证实,王某确实是30多年前他们失踪的长子,亲骨肉终于团聚了。
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可以通过检测DNA就能确定亲子关系?DNA为什么存在于人身体的各个部位?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引入主题学习。
2.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前面学习的知识: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什么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什么传递给子代的过程?学生明确: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性状遗传实质上是基因的遗传。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那么,成千上万的基因是如何通过这座“小桥”的呢?启发学生从基因、DNA、染色体等方面分析,自然地导入新课。
推进新课学习目标一:基因和染色体1.染色体成对,基因成对,基因在染色体上教师展示动物细胞结构图片,质疑:(1)动物细胞由哪几部分组成?(2)细胞核内有什么物质?学生思考,明确:(1)动物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2)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DNA,DNA和蛋白质组成了染色体,基因是具有特定遗传功能的DNA片段,所以基因在染色体上。
教师展示染色体、DNA的双螺旋结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1)数一数,果蝇细胞内、人体细胞内各有多少条染色体,想一想,为什么将这些染色体画成一对一对的?(2)如果用一根长绳来代表DNA分子,在长绳上用红、橙、黄、绿、蓝等颜色涂在不同的区段上。
这些不同颜色的区段表示的是什么?怎样才能把长绳处理成短棒状的染色体样子?学生观察图片,思考问题,组内交流、讨论,教师指导学生的讨论,答疑解惑,与学生一起获得答案:(1)果蝇细胞内染色体有8条,人体细胞内有46条。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每一对在外形上都很相似,所以把染色体画成一对一对的。
(2)DNA分子上不同颜色的区段表示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
不断把长绳螺旋缩短变粗,就能把长绳处理成短棒状的染色体样子。
教师补充:基因位于DNA分子上,DNA和蛋白质构成了染色体,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因此基因也成对位于染色体上。
2.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教师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利用模拟材料模仿染色体的形成过程(用软电线折叠表示DNA,用塑料小球表示蛋白质,将软电线折叠变短,镶入塑料球,就模拟形成了染色体。
也可以用橡皮泥表示成对的染色体)。
质疑:DNA分子在折叠成染色体的时候有没有中断?是一个DNA分子经过折叠后形成了一条染色体,还是多个DNA分子折叠后形成了一条染色体?那么一条染色体中含有几个DNA分子,一对染色体呢?人体细胞内染色体、DNA和基因的数量各是多少?学生通过观察,结合模拟实验明确:DNA分子在折叠的过程中没有中断,是一个DNA 分子折叠成了一条染色体。
一条染色体由一个DNA分子形成,那么一对染色体中就含有两个DNA分子。
人体细胞内染色体为23对,DNA分子为46个,基因数万个。
教师引导学生用图解表示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组内交流图解表示方法,派代表到黑板上演示,学生进行评价,互相补充。
教师及时指导,使学生从宏观到微观理解基因、染色体、细胞、生物的层次关系。
学习目标二:基因经精子和卵细胞的传递1.细胞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规律:染色体数不变教师展示体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图像,重点强调细胞分裂前和分裂后染色体的变化。
学生观看图像,回忆以前学习的知识,明确在体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保持不变的特征,新产生的细胞染色体数量与原来细胞的染色体数相同。
教师质疑:为什么无性生殖的后代,个体之间十分相像呢?这与染色体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状况有关吗?引导学生根据无性生殖的特点分析,组内讨论,教师帮助学生得出结论:无性生殖是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新个体的细胞都是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染色体和母体细胞中的完全一致,而基因是位于DNA上的有遗传效应的片段,也和亲代细胞一致。
所以,无性生殖的后代具有和亲代相同的基因,个体之间的基因也是相同的。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因此个体之间十分相像。
2.形成生殖细胞时,染色体的变化规律:染色体数减半方案一:教师提出问题:在生殖发育过程中,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怎样变化的?学生回顾前面所学的有关人的生殖知识,口述人的生殖过程。
质疑:受精时,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意味着什么?(结合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作答)学生推测:如果精子与卵细胞和体细胞一样具有成对的染色体,那么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就会增加一倍;而发育成的子代新个体的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就会比亲代多一倍,同样DNA与基因也会比亲代多一倍。
教师质疑:按照推测,子代所有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就会比亲代翻了一番。
实际上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只有23对染色体。
基因与DNA的数目也是恒定不变的,这是为什么呢?学生设想:假设精子和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一半,那么在子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就会与亲代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样。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科学家比耐登和亨金的实验。
思考: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是什么?联系染色体、DNA、基因、性状的关系,想一想对遗传有什么意义?指导学生填写教材“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图。
讨论得出结论: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少了一半,可以使亲代的基因传递给子代,使亲子代之间保持相似性。
教师质疑:从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入手,分析了染色体的变化后,同学们从图中能总结出基因在生殖过程中的变化吗?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基因与染色体一样是成对出现的,当两条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时,亲代的基因也就随着染色体进入了精子或卵细胞。
所以子代体细胞中含有父母双方的基因,子代就会长得既像父亲又像母亲。
方案二: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完成自学提纲:(1)1883年,比利时的胚胎学家比耐登对体细胞里只有两对染色体的马蛔虫进行研究时发现,马蛔虫的精子和卵细胞都只有一条染色体(由每对里的一条组成),而受精卵又恢复到两对染色体。
(2)1890年,德国细胞学家鲍里斯,1891年德国动物学家亨金,经研究证实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但不是任意的一半,而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
(3)玉米叶肉中有20条染色体,则它的花粉细胞、精子、卵细胞分别包含的染色体数目是10条、10条、10条。
(4)联系染色体、DNA 、基因、性状的关系,想一想这对遗传有什么意义?学生分析教材内容,完成自主探究学习,组内交流答案,教师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最后由学生代表表述结论。
教师展示精子和卵细胞形成的动画片,引导学生通过观看,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理解染色体数目变化在生物传宗接代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教师强调:生殖细胞数目的减半,使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和亲代细胞保持一致,从而能使体内含有的控制人体性状的基因数目大致保持不变,才会使后代个体在性状上与亲代保持基本一致,维持种族的正常繁衍。
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的相关知识点,请你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总结你的收获,组内表达交流,各组派代表展示。
比一比,哪一个组总结得最好。
学生结论: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过程中,染色体减少一半。
教师强调:在细胞分裂形成生殖细胞时,每对染色体分开后的组合是随机的,于是进入两个细胞中的染色体形状、大小一致,但基因是不一样的。
精子和卵细胞都是这样,结合在一起的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也都不一样,所以有性生殖后代个体差异大,而无性生殖的染色体都来源于母本,因此后代个体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