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离子聚合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黄敬新

合集下载

高分子化学_余木火_第五章 逐步聚合反应

高分子化学_余木火_第五章 逐步聚合反应

H-[OROCOR'O]m-[OROCOR'O]n-OH
+ H-[OROCOR'O]p-[OROCOR'O]q-OH → H-[OROCOR'O]m- [OROCOR'O]q-OH + H-[OROCOR'O]p-[OROCOR'ON]q-OH 五、热降解及交联 缩聚产物在聚合后期和挤出加工中会发生热降解或支化甚至交联。 聚酰胺在受热过程中发生热分解。 尽管这种热分解不太明显, 但影响聚合物 (5-19)
的物理性能。 降解由大分子链上-NH-CH2-骨架的均列产生的自由基引发。 裂 解过程中放出水和二氧化碳。 水进一步水解酰胺健[-NH-C(O)-]而导致进一步的 降解。 末端胺基~-NH2 与主链羰基反应会生成支链, 严重时引起聚合物的交联 (式 5-20)。
— b) ,通常 a 与 b 并不能发生反应,此种单体只能与其它单体进行共聚合。 4.A—R—a + b—R’—b 型单体 带有相同的官能团(a—R—a 或 b—R’一
b),本身所带的官能团(a 与 b 间或 b 与 b 之间)不能相互反应,只有同另一种单 体上所带的另一类型的官能团(即 a 与 b 间)进行反应, 这种缩聚反应常标为混缩 聚,如 a 为氨基(一 NH2),b 为羧基(一 COOH),a 和 b 两两之间可反应生成酰胺 基连接的聚合物,此类单体体系记为“2—2”型单体体系。 (二)单体上能参与反应的官能团数大于 2 的情况 如果单体体系中有一种单体,它带有 2 个以上能参与反应的官能团,例如甘 油带有能参与反应的官能团数为 3,则这种单体与另外的单体组成的体系进行聚 合反应,得到支链型或三维网状大分子。 单体的反应活性对聚合过程和聚合物的聚合度都有影响。单体通过官能团进 行反应,因此,单体的活性直接依赖于官能团的活性。例如聚酯可通过醇类(含 羟基一 OH)单体与下列带有不同官能团的单体反应来制取,它们的活性次序由强 到弱排列为:酰氮>酸酐>羧酸>酯。

氢溢流现象对催化反应性能影响的研究

氢溢流现象对催化反应性能影响的研究

105在研究多相催化反应中,氢溢流现象广泛存在,氢活性物种在不同催化组分之间的传递行为实现了反应物在非解离氢活性位上的加氢过程,影响催化剂催化反应的活性、选择性以及稳定性。

1 溢流氢的产生通常产生氢溢流情况,需要符合以下几点:1)存在金属可以吸附解离氢,让其成为氢离子或者活性氢自由基;2)存在通道及驱动力实现活性氢的物种传递,或是活性氢接收体。

一般情况下,在多项催化中实现氢活性解离,是含有d带空穴金属,如铑、铂、铼、钌等,其与氢离子之间存在适中的作用力,分解氢离子成为活性氢物种。

若是在可被还原的金属氧化物(TiO 2、ZrO 2、WO 3等)中存在以上这些金属,解离出的活性氢物种可能会向载体表面溢流扩散。

过程如下:活性氢离子通过活性氢物种将会解离金属纳米颗粒形成。

与周围金属氧化物接触就会变成电子与质子,电子将会与临近的金属阳离子Mn”还原,成为M (n-1)+,质子氢将会与表面载体O 2-结合,从而形成一种结构单元,其与M-O(H)-M类似。

此种还原过程存在可传递性特点,当形成M (n-1)+之后,会通过电子再次传递到临近的Mn"还原,构成新的M (n-1)+,为了保持电荷移动的平衡性,质子氢则会移动到临近的O 2-上,构成与之相对的结构单元M-O(H)-M。

另外,除了可还原性的载体,氢溢流还会与一些非还原性载体(硅-铝混合氧化;SiO 2;Al 2O 3;)负载的金属催化剂一起出现,在这种催化剂体系中,出现金属催化剂的不同其主要体现于难易程度,即扩散形势,从而导致溢流氢不同。

实验可知,金属解离活性氢则通常由于羟基交换行为,从而出现溢流氢扩散,价键理论计算,上文中非还原性载体表面上存在的离子及远在电子大多数处在内层轨道之中,若是想要载体表面与溢流氢物种发生键合作用,则需要克服的能垒较大。

同时,若是非还原性载体对于溢流氢中心轻易接受,主要是其中含有吸附反应物,溢流氢扩散起到促进作用[1]。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主要习题解答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主要习题解答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主要习题解答参考书籍:《高分子物理教程柯杨船何平笙主编》《高分子化学(第五版)潘祖人主编》主讲人:柯扬船教授参与人员:刘壮刘乐王迪靳欢常启帆学校: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一,选择题(题库抽选)1.本体聚合和溶液聚合都属于()。

A均相聚和B非均相聚和C游离基逐步聚合D连锁聚合2.本体聚合中,聚合产物与作为溶剂的单体,呈完全()A相分离B均相C非均相D混相3.聚苯乙烯,聚氯乙烯和聚乙烯醇的共同特点是( )A.主链是聚乙烯链,支链不同B.主链不相同,支链也不相同C.主链是聚乙烯链,都无支链D.侧基都不相同,却都能结晶4.根据推导自由基聚合反应动力学方程所做出的假设,选出下列正确答案()A.引发剂的诱导速率=引发速率B.引发剂引发速率=链增长速率C.引发剂引发速率=链终止速率5.根据推导缩聚反应和自由基聚合反应的聚合度分布方程,选出下列正确答案[假设,Xw重均聚合度;Xn数均聚合度]()A.对缩聚反应,Xw/Xn=2;B.对自由基岐化终止聚合反应Xw/Xn≈2C.对自由基偶合终止聚合反应Xw/Xn≈2D.对所有逐步聚合反应Xw/Xn≈26.设C M为向单体链转移系数,C1为向引发剂转移系数,Cs为向溶剂转移系数,Ktr M为向单体转移速率常数,Ktrl为向引发剂转移速率,Ktrs为向溶剂转移速率,Kp为聚合速率常数,Kd为引发剂分解速率,Kt为引发剂终止速率,Etr M为单向转移活化能,Ep为聚合反应活化能,Et链终止活化能Ed引发剂分解活化能,E是影响聚合度的综合活化能。

请从下列选出不正确的公式()A.CM=Ktr M/Kp,C1=Ktrl/Kp,Cs=Ktrs/KpB.对于聚氯乙烯C M≈1/X nC.CM=Ktr M/Kp=(Atr M/Ap)exp=[-(Etr M-Ep)/RT]D.E=(Ep-Et/2)-Ed/27.按照自由基聚合微观动力学理论,Ri为引发剂引发速率,Rp为聚合速率,Kp为聚合速率,Rt为链终止反应速率,kt为链终止速率,Rd为引发剂分解速率,Kd为分解速率[I]为引发剂浓度[M]为游离基浓度,f为引发剂效率,则下列公式或假设不正确的是()A. Ri= -d[I]dt=2fKd[I]B. Rp= -d[M]dt=Kp[M][M•]C. Rt= - d[M•] dt=2Kt[M•]^2D. Rd=-d[I]/dt=Kd[I]^28.指明和改正下列方程式中的错误()A. Rp=K[^(1/2)](FKd/Kt)[I]^(1/2)[M]B. V=[Kp/(2Kt)][M•][M]C. Xn=(Xn)0-Cs[S]/[M]D. ꞇs=(Kp^2/(2Kt)([M]/Rp)9.高分子聚合物的聚集态或者凝聚态通常可包括()A.结晶态,无定形态,液晶态B.结晶态,液晶态,热固态C.结晶态,无定形态D.结晶态,无定形态,液晶态,过滤态或亚稳态10.高分子链的结构形式是影响高分子结晶的内因,通常影响结晶的主要因素有()A.分子链柔性,分子链支化度及分子链节对称性B.分子链取代基大小,分子量大小,分子量分布大小C.主链规整度大小,主链等规度大小,主链支化度及交联度大小D.主链全同立构结构,缩合聚合反应的高分子链11.高分子链聚集时会产生主价力和次价力,主价力的化学键能常为140-700Kj/mol而次价力键能仅8-42Kj/mol,但是有一些高分子聚合物热降解时却往往发生次价力还未来得及破坏而主价力先行破坏或其分子链先行断裂现象,其原因可能是()A.高聚物分子量通常很高,链段次价力具有加和性B.高分子链次价力加和可能超过主价力C.高分子链之间产生氢键加和效应,支链或交联结构D.高分子量高聚物分子链的氢键范德华力与静电力其加和效应很强12.根据反应分子数N,反应物浓度C和反应程度P的定义,可写出以下种数均聚合度Xn的表达式,其中正确的表达式是()A.Xn=N0/N(N0是高分子结构单元数,N是高分子数)B.Xn=C0/C(C0是高分子单体浓度,C是转化为高聚物的单体浓度)C.Xn=1/(1-P)(P是高分子反应程度)D.1/Xn=K1(K2[M])-C M-Cs[S]/[M](K1是阴离子聚合转移速率常数,K2是阴离子聚合速率常数,[M]是单体浓度,[S]是溶剂浓度,C M是阴离子聚合反应向单位转移常数,Cs是阴离子聚合反应向溶剂转移常数)13.根据高分子聚集态或凝聚态理论,高分子在不同结晶条件形成不同形态的晶体如()A.折叠链晶体,伸展链晶体,纤维状晶体B.串晶体,单晶体和球晶体C.晶胞,晶型和晶状体D.液晶体,枝晶体和缨状胶束晶体二,计算题(题库抽选)14.对于双基终止的自由基聚合物,每一个大分子含有1.3个引发剂残基,假定无链转移,试计算歧化终止和偶合终止反应的相对量。

6催化裂化 黄敬新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6催化裂化 黄敬新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各类烃辛烷值大小顺序: 芳烃、异构烯烃>异构烷烃、烯烃>环烷烃>正 构烷烃
三、 催化裂化反应的特点
1、烃类催化裂化是气—固非均相反应,各类烃之间的 竞争吸附对反应有阻滞作用。

反应过程7步骤: (1)原料分子由主气流中向催化剂扩散; (2)接近催化剂的原料分子向微孔内表面扩散; (3)靠近催化剂表面的原料分子被催化剂吸附; (4)被吸附的分子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化学反应; (5)生成的产品分子从催化剂上脱附下来; (6)脱附下来的产品分子从微孔内向外扩散; (7)产品分子从催化剂外表面再扩散到主气流中。 反应过程可简化为:扩散→吸附→反应→脱附→扩散
30%~60%
柴油
C10~ C20 以稠环芳烃 为主 缩合产物
0~40%
油浆 焦炭
5~7%不等 5~10% 掺渣油高
第二节 催化裂化的化学反应
一、烃类的催化裂化反应

烷烃:主要发生分解反应,分解成较小分子的烷烃:主要反应也是分解反应,同时还有异构化, 氢转移和芳构化反应 。
28
4)反应时间 注意反应时间对产品分布、产品产率的 影响 一般为 1~4s。按照汽油方案操作时,采用高反应 温度和短反应时间(2~3s);按照柴油方案操作 时,则用低反应温度和长反应时间(3~4s)。 5)回炼比 按照汽油方案操作时,采用高反应温度、 短反应时间和较低的回炼比 ;按照柴油方案操作时, 则用低反应温度、长反应时间和较高的回炼比 。 6)剂油比 C/O一般为 5~10。 剂油比大,单位催化剂上的积碳少,催化剂的活 性下降得少,催化剂活性高,反应速度大。但剂 油比大,可汽提碳多,也会影响焦炭产率。


质量空速=总进料量(t/h)/催化剂藏量(t)

大学化学教材

大学化学教材

大学化学教材1、大学化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大学化学教程——高等学校教材3、新大学化学(第二版)4、大学化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5、化学功能材料概论——高等学校教材6、新编普通化学/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7、大学基础化学/高等学校教材8、大学化学9、大学化学10、大学普通化学(第六版)11、大学化学教程——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12、大学化学13、化学实验教程——高等学校教材14、大学化学(高等学校教学用书)15、大学化学原理及应用(上下)/高等学校教材16、大学化学教程/高等学校教材17、大学基础化学/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材18、新大学化学19、大学化学原理及应用·上下册20、普通化学(英文版)21、近代高分子科学22、绿色化学与环境23、普通化学简明教程24、大学化学(第二版)——高等学校教材1、大学化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作者:金继红主编•丛书名:•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ISBN:9787502597221•出版时间:2007-1-1•版次:1•印次:1•页数:403•字数:679000•纸张:胶版纸•包装:平装•开本:16开•定价:39 元当当价:30.6 元折扣:78折节省:8.40元钻石vip价:30.60 元••共有顾客评论0条内容提要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注意与中学化学的衔接,力求理论联系实际,概念阐述准确,深入浅出,循序渐进,便于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

本书包括物质的聚集状态、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相平衡、化学平衡、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含酸碱滴定、重量分析)、氧化还原和电化学基础(含氧化—还原滴定)、原子结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配位化合物(含配位滴定)、单质和无机化合物、表面与胶体、环境化学及材料化学等内容。

本书可供高等学校非化学化工类专业对化学要求较多的材料、地质、能源、环境、冶金、海洋等专业的基础化学教学使用。

毕业论文-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聚己内脂合成的研究进展--黄敬新-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毕业论文-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聚己内脂合成的研究进展--黄敬新-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摘要综述了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聚己内酯的性质、合成与应用情况,重点介绍了由ε-己内酯合成聚己内酯所用的主要引发体系及聚己内酯与苯乙烯-丙烯腈共混相容性的研究进展。

聚己内酯作为一种可生物降解的聚酯材料,由于其具有在组织中可降解的能力,因此成为组织工程中可能被广泛应用的一种新材料。

文中对聚己内酯的一些特性和当前医学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并指出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生物降解;聚己内酯;合成;共混;应用AbstractThe properties,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 of biodegradable polymer material –polycaprolactone are reviewed. The main initiation systems of ε–caprolactone polymerization is introduced. It is summarized the advanced development of the compatibility study of blends of poly(-caprolacture) with copolyer of styrene and acryconitrile. Polycaprolactone as a biodegradable polymer, by virture of ability to naturally degrade in tissue, holds immense promise as a new type of material for application in tissue engineering. The article introduces some major properties of polycaprolactone and recently experimental progress in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it also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in application and the direction in the future.Key words: biodegradation; polycaprolactone; synthesis; blends; application引言近年来,人们对地球环境问题的关心日益高涨,不断增长的废弃高分子材料对环境的污染有日益加剧的趋势,而控制或限制高分子材料在各领域的消耗量显然是不现实的,因为它们具有优良的性能,在许多应用领域甚至是不可缺的。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精细有机合成》期末考试题库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精细有机合成》期末考试题库

精细有机合成课程提纲及练习(供参考)第一章绪论1.解释下列名词无差别化学品、差别化学品、通用化学品、准通用化学品、精细化学品、专用化学品、有机合成、单元反应、合成路线2.石油、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第二章精细有机合成的理论基础1.亲电试剂、亲核试剂、芳香族π配合物与σ配合物的特点与关系。

2.芳香族亲电取代反应的机理、定位规律及应用。

3.脂肪族亲核取代反应的历程及影响因素。

第三章精细有机合成的工艺学基础1.了解并解释下列名词:合成路线、工艺路线、反应条件、合成技术、完成反应的方法;溶剂化作用、电子对受体、电子对给体、硬软酸碱原则、电荷密度、离子原、离子体、规则;气固相接触催化反应、催化剂、催化剂的比表面、催化剂的选择性、催化剂的活性、催化剂的寿命、催化剂中毒;相转移催化。

2.反应转化率、选择性、理论收率、单程转化率和总专化率的计算。

3.间歇操作、连续操作的特点;理想混合型反应器、理想置换型反应器的特点4.非质子传递非极性溶剂、非质子传递极性溶剂、质子传递型溶剂的特点;如何用规则来预测溶剂对亲核取代反应的影响;非质子传递极性溶剂、质子传递型溶剂对亲核负离子亲核活性的影响。

5.固体催化剂的组成,各部分所起的作用;固体催化剂评价的指标;引起催化剂中毒的原因及中毒的形式,催化剂的再生。

6.举例说明相转移催化的原理。

相转移催化的应用。

7.电解过程中阴极、阳极所发生的基本反应;工作电极、辅助电极;丙烯腈电解生成己二腈的反应顺序;电极界面的结构。

8.苯与氯反应制备一氯苯,100苯消耗氯气105,产物中有一C 6H 6+Cl 2C 6H 5Cl HCl+氯苯92,苯2及其它一些副产物。

计算此反应中苯的转化率、生成一氯苯的选择性、一氯苯的收率。

9.利用卤素交换制备氟代烷反应, 此类反应在中进行,反应速度比在甲醇中快107倍。

为什么?答: 卤素交换制备氟代烷反应,其反应过程可用下式表示:此反应是一个双分子的亲核取代反应,亲核试剂(或离子)的亲核能力越强,反应速度越快。

高分子习题解答A

高分子习题解答A
5.诱导分解
自由基(含初级自由基和链自由基)向引发剂分子的链转移反应,其结果是消耗一分子引发剂而自由基数目并不增加的现象。
6.遥爪聚合物
在极端纯净的阴离子聚合反应体系中,加入某些试剂如环氧乙烷、二氧化碳等可以生成大分子的一端或两端带活性官能团的聚合物。
7.活性聚合
在无链转移和链终止反应发生的连锁聚合反应条件下,聚合反应完成以后大分子链端仍然保留着活性,一旦加入单体即可重新开始聚合反应的反应叫活性聚合。
C → -[CH2-C-CH2]n-
1 0.10 12000 5 0.11 73000
2 0.19 21000 6 0.08 102000
3 0.24 35000 7 0.06 122000
已经参加了反应的反应物(单体)与起始反应物(单体)的物质的量的比值即为转化率。
二.写出下列反应通式
1.聚脂的合成
nHO-R-OH + nH0OCR’-COOH→HO-[OR-OOC-R’COO]n- +(2n-1)H2O
2.聚酰胺的合成
nHOOC(CH2)nCOOH + nH2N(CH2)nNH2
HO-[OC(CH2)NCO-HN(CH2)nNH]n- +(2n-1)H2O
因为:
所以:
即:
答……
第四章.离子、配合聚合
一.叙述下列定义:
1.离子聚合
离子聚合是单体在引发剂或催化中心作用下,按离子反应历程转化为聚合物的化学过程。
2.阴离子聚合
以带负电荷的离子或离子对为活性中心的一类连锁反应。
3.阳离子聚合
以带负电荷的离子或离子对为活性中心的一类连锁反应。
4.配位聚合
配位聚合也称配位离子聚合,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分组成的配位催化剂引发的聚合反应。单体首先在过渡金属活性中心的空位上配位,形成σ→п配位化合物,进而这种被活化的的单体插入过渡金属-碳键进行链增长,最后形成大分子的过程。

正离子聚合制备异丁烯-对甲基苯乙烯无规共聚物及其溴化反应

正离子聚合制备异丁烯-对甲基苯乙烯无规共聚物及其溴化反应

胶 的牵 引力 。Waddell等 “ 报 道 了用 BIMS取 代 部分 轮胎 胎 面 胶料 中 的 丁苯 橡 胶 ,可显 著 改 善 冬 季 和湿 路 面 上 的 牵 引 力 并 降 低 滚 动 阻 力 。 因 此 ,BIMS可 改善 轮 胎 的 动 态 力 学 性 能 ,能 替 代 卤 化 IIR用 于轮 胎 胎侧 、胎 面 和胎 体 ,并 能显 著 提 高 汽 车 轮 胎 的 质 量 和 安 全 性 。但 目前 国 内 关 于 BIMS的研究 鲜 有 报 道 。本 工 作 采 用 正 离 子 聚合 法 制备 了异 丁烯 一对 甲基 苯 乙烯 无 规 共 聚物 ,考 察 了单 体 浓度 、聚合 温 度 以及 聚 合 时 间 对 正 离 子 共 聚 合规 律 的 影 响 。随 后 ,通 过 光 照 溴 化 反 应 对 共 聚 物进 行溴 化 改 性 ,制 备 出主 链 结 构 完 全 饱 和 的 BIMS,并 对 其 结 构 与 性 能 进 行 了 表 征 测 试 。
(1.中 国 石 油 石 油 化 工 研 究 院 兰 州 化工 研 究 中 心 ,兰 州 730060;2.北 京 化 工 大 学 材 料 科 学 与工 程 学 院 ,北 京 100029 3.北 京 石 油 化工 学 院 材 料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特 种 弹 性 体 复 合 材 料 北 京 市 重 点 实 验 室 ,北 京 102617)
摘 要 :通 过 正 离子 聚 合 法 制 备 了异 丁 烯 一对 甲 基 苯 乙 烯 无 规 共 聚 物 ,考 察 了 单 体 浓 度 、聚 合 温 度 以及 聚 合 时 间 对 正 离子 聚 合 的 影 响 ,并 通 过 光 照 溴 化 反 应 对 共 聚 物 进 行 溴 化 改 性 ,制 备 出 主 链 结 构 完 全 饱 和 的 溴 化 异 丁 烯 一对 甲 基 苯 乙烯 无 规 共 聚 物 (BIMS),对 其 结 构 与 性 能 进 行 了 表 征 。 结 果 表 明 ,在 一8O ℃ 、单 体 质 量 分 数 为 25% ~28% 时 ,异 丁 烯 与 对 甲 基 苯 乙 烯 正 离子 共 聚 合 ,聚 合 物 的 数 均 分 子 量 可 达 2.1×10 。 随 着 温 度 的 降 低 ,聚 合 物 的 数 均 分 子 量 增 大 ,分 子 量 分 布 变 窄 。 随 着 溴 含 量 的 增 加 ,BMIS中 苄 基 溴 含 量 也 增 加 ,当 溴 质 量 分 数 为 1.9% 时 ,聚 合 物 中 苄 基 溴 摩 尔 分 数 达 到 1.38% 。BIMS热 稳 定 性 较 好 ,在 较 低 的 温 度 下 仍 能 保 持 橡 胶 的 高 弹 性 。且 耐 热 氧 老 化 性 能 优 异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高分子近现代分析技术6-热分析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高分子近现代分析技术6-热分析

化转变温度的确定。但不影响DSC的热量的定量计算。
(5) 一些物质在空气存在的条件下受热易被氧化,所以样 品要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分析。常用的惰性气体有干燥 的氮气,必要时还用氦气。
13
6.2 差热分析和示差扫描量热分析

6.2.3 DTA和DSC应用中须注意的问题
升温速率的影响
14
6.2 差热分析和示差扫描量热分析
9
6.2 差热分析和示差扫描量热分析

6.2.2 示差扫描量热法的原理与装置
差动分析仪与差热分折仪的结构相似,由控温炉、温度控
制器、热量补偿器、放大器、记录仪组成。其主要部分的结 构示意图见图6-2。与DTA不同,在DSC方法中采用热量补偿 器以增加电功率的方式迅即对参比物或试样中温度低的一方 给予热量的补偿。所做功即为试样的吸放热变化量,通过记
它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低温结晶化温度(冷结晶温度)Tc、
熔融温度Tm及分解温度Td。
17
6.4 DTA,DSC,TG在聚合物 研究中的应用

6.4.1 热转变温度
18

6.4.1 热转变温度
通过玻璃化温度的测定,对几种无定型热塑性材料 (PMMA、PVB、PC)进行辨别。
19
6.4 DTA,DSC,TG在聚合物 研究中的应用
甲酸乙二醇酯(PET)纤维随氨处理时间不同的DSC曲线。氨处 理的目的是除去PET中的非晶部分,以免加热过程中非晶部
分的再结晶。未拉伸样品和拉伸的样品的熔融温度Tm都随氨
处理时间的加长而降低,但变化的规律不同。
25
6.4 DTA,DSC,TG在聚合物 研究中的应用

6.4.2 热历史与处理条件对聚合物的影响

广东地区绿色化学产品设备技术重要实验室文件

广东地区绿色化学产品设备技术重要实验室文件
附件:
广东省绿色化学产品技术重点实验室
2018年开放基金立项课题名单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单位
负责人
经费/万元
GC201801
天然香料微胶囊的制备与释放机制
中山大学
张 瑞
5.0
GC201802
酶解木质素染料分散剂的制备及应用机理解析
广东工业大学
秦延林
5.0
GC201803
超稀酸体系中荔枝渣废弃物的催化液化研究
华南农业大学
袁 腾
5.0
GC201814
Ta/InxGa1-xN纳米线电极的构筑及可见光分解水制氢
厦门理工学院
胡艳玲
5.0
GC201815
基于电镀污泥资源化的高孔隙尖晶石-针状莫来石基中空纤维陶瓷抗菌膜技术研究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李岭领
5.0
GC201816
基于制备镁盐晶须材料的苦卤综合利用研究
河北工业大学
曹吉林
4.0
GC201817
化石能源消耗及其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风险分析
东莞理工学院
黄卫清
4.0
GC201818
基于生物质的温度响应型聚氨酯药物缓释水凝胶
广东药科大学
魏 丹
4.0
GC201819
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机理研究
广东药科大学
朱再盛
4.0
GC201820
可聚合离子液体微乳液的构建及原位合成纤维素-g-聚离子液体研究
5.0
GC201810
基于双氧化还原电对的甘蔗渣-电能直接转化低温高效液流燃料电池研究
广东工业大学
俎喜红
5.0
GC201811

电解水用非贵金属双功能催化剂研究进展

电解水用非贵金属双功能催化剂研究进展

第31卷第3期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Vol.31No.3 2021年6月Joomal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June2021电解水用非贵金属双功能催化剂研究进展I龙涛1霍宝玉2,高晶杰1苏君2,李广环1(1.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茂名525002;.中石油集团渤海钻探泥浆技术服务分公司,天津302282)摘要:开发低成本的高效电催化剂取代贵金属基催化剂是实现电化学水解制氢技术规模化应用的有效途径之一。

迄今为止,一系列针对阳极和阴极的非贵金属基双功能电催化剂都得到了发展。

文章首先介绍了电解水制氢反应的机理和特点、评价电催化剂性能的基本参数和方法;然后讨论了非贵金属双功能电催化剂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非贵金属硫化物、磷化物以及碳化物等双功能电催化剂;最后讨论了非贵金属双功能电催化剂面临的挑战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非贵金属;电催化;双功能催化剂;电解水中图分类号:06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90-2502(2021)03-0001-00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需求不断增加,导致化石燃料快速消耗以及环境不断恶化。

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清洁、可再生的替代能源。

氢气和汽油相比具有优异的能量转换效率、高的能量密度以及环境友好等优点,是替代化石燃料最理想的能源⑴o近年来,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它们受到时间、地域等条件的限制直接利用存在很多困难。

如果能够将太阳能、风能等能源产生的不稳定的电能转化为稳定的化学能就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

电解水制取氢气过程包括阴极析氢反应(HER)和阳极析氧反应(0ER),需要高效的电催化剂来加速反应动力学。

在众多的催化剂中,铂(Rt)和铱(m等贵金属基材料是电解水制取氢气的理想的催化剂。

然而,由于贵金属储量比较少而且价格较高,仍然没有大规模地应用[2]o非贵金属基催化剂因其含量丰富、价格低廉以及高效等特性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3]o目前的电解水制取氢气催化剂通常只对一种反应(OER/HER)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因此,电解水制取氢气反应需要两种不同类型的催化剂。

茂金属催化剂及其应用 黄敬新,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茂金属催化剂及其应用  黄敬新,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金属茂催化剂及其在聚烯烃工业中的应用摘要:论述了金属茂催化剂的结构特点及其在聚烯烃工业中的应用状况,根据化合物的组成、结构,金属茂催化剂分为三类:均相催化剂、单组分催化剂、负载型催化剂,每一种类型催化剂各有其应用领域。

详细概述了Exxon、Dow、UCC、Hoechst等国外公司合成金属茂聚烯烃产品的牌号、性能和应用范围及我国开展这一领域研究、开发的现状和进程。

关键词:金属茂催化剂聚烯烃工业应用引言1980年汉堡大学教授KaminskySinn合成了金属茂(Metallocene)Cp2ZrCl2,并用于催化烯烃聚合,实验结果令人振奋,其催化活性远远超过ZieglerNatta催化剂(ZN催化剂),故这类催化剂被称为KS催化剂或单活性中心催化剂[1]。

由于金属茂催化剂具有优异的性能:(1)高催化活性,可达107g/g·h以上,较ZN催化剂高出1~2个数量级;(2)单一活性中心,聚合物分子量分布窄Mw/Mn=2~4,共聚单体分布更加均匀,具有独特的分子裁剪性(TailingCapability);(3)均相催化,活性中心均匀,催化效率达100%;(4)高立构规整选择性,可制备性能特殊的新型聚合物,如制备具有优良透明度、耐辐射的间规聚丙烯mPP和具有良好加工性能的长链支化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CBmLLDPE),故世界一些著名石油化学公司竞相投资开展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工业化应用。

据1995年休斯顿第三届国际金属茂催化剂年会[MetCon(1995)]报道1996年底全球金属茂聚烯烃树脂供给能力约为86.8万t/a,见表1[2]。

1996年杜塞尔多夫第四届国际金属茂催化剂年会[MetCon(1996)]报道,到2000年世界生产的金属茂聚烯烃树脂总量将达到1000万t/a,占聚烯烃年消耗量的12%~13%。

1金属茂催化剂分类、结构、特征金属茂催化剂主要分三类:1.1均相催化剂[3~6]均相催化剂由茂基及过渡金属化合物和有机金属化合物如甲基铝氧烷(MAO)组成,将其溶于某些溶剂可制成具有催化活性的均一溶液,使用苯和甲苯做溶剂效果最佳,助催化剂用MAO时活性最高,立体规整选择性最好,金属茂主催化剂的结构见图1。

离子液体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中的研究进展

离子液体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中的研究进展

离子液体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中的研究进展
杨美珠;张力;石光;刘石军;叶鑫
【期刊名称】《广东化工》
【年(卷),期】2007(34)10
【摘要】作为一种新型环境友好的"绿色溶剂",室温离子液体已逐步被人们认识和接受.近年来人们将之应用在聚合反应中的研究越来越多,特别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原子转移自由基活性聚合反应中,使用离子液体不仅可以增大聚合速率和分子量,而且有助于催化剂与聚合物的分离.本文根据近几年的文献资料,阐述了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机理以及离子液体在其中的应用.
【总页数】5页(P59-63)
【作者】杨美珠;张力;石光;刘石军;叶鑫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广东,广州,510006;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广东,广州,510006;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广东,广州,510006;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广东,广州,510006;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6
【相关文献】
1.离子液体及负载型钯催化剂在加氢反应中的研究进展 [J], 张文林;张佳莉;靳斐;高展艳;陈瑶;李春利
2.固载化离子液体的制备及其在催化加氢反应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J], 徐冰莹;马青青;金欣;于世涛
3.离子液体在环己酮肟Beckmann重排反应中的研究进展 [J], 杨瀚森;李志会;王晓曼;徐元媛;薛伟;张东升;赵新强;王延吉
4.离子液体及负载型钯催化剂在加氢反应中的研究进展 [J], 周文;周宝晗
5.离子液体在低碳烯烃齐聚反应中的研究进展 [J], 管雯雯; 郑贤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子聚合的特点 单体选择性高; 聚合条件苛刻; 聚合速率快,需在低温下进行;
引发体系为非均相;
反应介质对聚合有很大影响。
一些重要的聚合物,如丁基橡胶、异戊橡胶、 聚甲醛、聚氯醚等只能通过离子聚合得到。
离子聚合的应用: 理论上,有较强的控制大分子链结构 的能力,通过离子聚合可获得“活性聚合 物”(living polymer),可以有目的的分 子设计,合成具有预想结构和性能的聚合 物; 工业生产中,利用离子聚合生产了许 多性能优良的聚合物,如丁基橡胶、异戊 橡胶、SBS塑性橡胶等。
kt 1 [S ] CM CS [M ] X n k p [M ]
单 基 终 止 向 单 体 转 移 向 溶 剂 转 移
∵ 温度对CM,CS影响大 ∴ X n 与温度有关
• 若终止方式以单基终止为主,聚合度为:
Xn Rp Rt k p [M ] kt
聚合度与引发剂浓 度无关,与单体浓 度成正比。
R (SnCl5)
X RCH2 C (SnCl5) Y
引发活性取决于向单体提供质子或R+的能力。 主引发剂:与其接受电子的能力和酸性强弱有关。
活性次序: BF3>AlCl3>TiCl4>SnCl4
AlCl3>AlRCl2>AlR2Cl>AlR3 共引发剂:活性次序一般也即酸根强弱次序。
引发剂与共引发剂用量最佳比
——聚合速率最快、分子量最高。 共引发剂过少,活性不足, 共引发剂过多将终止反应。 如SnCl4-H2O引发苯乙烯聚合,以CCl4为溶剂时,最大速率 在[H2O]/[SnCl4]≈0.002,以30%硝基苯~70% CCl4为 溶剂时,则[H2O]/[SnCl4]≈1.0,聚合速率最大。
产生原因:
烯烃双键对质子的亲和力,可以从单体和质子加成的的热 焓判断,见表 5-2。
增长反应比其他副反应快,即生成的碳阳离子 有适当的稳定性。
如:α —烯烃 乙烯(ethylene):
无侧基,C=C电子云密度低,且不易极化,对质 子亲和力小,难以阳离子聚合。
(自由基聚合或配位聚合) 丙烯(propylene)、丁烯(butylene):
1. 反应介质(溶剂)的影响
活性中心离子与反离子的结合形式:
A-B
共价键化合物
A+B离子紧对
A+ B离子松对
A+ + B自由离子
• 大部分活性种,是处于平衡的离子对或自由离子。
• 自由离子的增长速率常数比离子对大1~3个数量级,即 使它只占活性种的一小部分,对总聚合速率的贡献比离子 对大得多。 结合形式与溶剂性质有关,从而影响到聚合速率和分子量。
CH3-、 CH2=CH-、 C6H5推电子能 力弱
烷基供电性弱,生成的二级碳阳离子较活泼,易 发生重排(rearrangement)等副反应 丙烯、丁烯只能得到低分子的油状物。
异丁烯(isobutylene):
CH3
CH2=C CH3 CH3 CH3—C+ CH3
同一碳原子上两个烷基,C=C电 子云密度增加很多,易受质子进攻, 生成稳定的三级碳阳离子。
2)动力学链終止
与反离子加成
HMnM
(CR)
HMn M (CR)
当反离子亲核性较大时,与碳阳离子结合成共价键,导致链终止; 活性中心与反离子中亲核性较强的共引发组份结合,导致链终止;
添加链终止剂。
常用终止剂:水、醇、酸、酸酐、酯、醚等。
共引发剂过量 导致终止反应
阳离子聚合 机理的特点
快引发、快增长、易转移、难终止。
溶剂性质的影响: 离子对和自由离子的相对浓度,从而影响聚合速率。 当溶剂的极性和溶剂化能力大时,自由离子和离子对中松 对的比例都有增加,结果使聚合速率与聚合度增大。
溶剂选择原则: 1)溶剂不与中心离子反应,即要求溶剂的极性不能太大,如THF。 2)在低温下有一定的流动性,使体系保持流动状态。 3)溶剂对催化剂的影响。
烯类单体:取代基为供电基团(如烷基、苯基、 乙烯基等)的单体均可以。 供电基团使C=C电子云密 度增加,有利于阳离子活性 种的进攻; 供电基团又使阳离子增长 种电子云分散,能量降低而 稳定。
A
δ
_
CH2=CH Y
ACH2
C Y
含供电基团的单体能否聚合成高聚物,还要求: 活性中心A+对C=C有较强亲和力;
• 过量水产生活性较低的氧翁离子,使聚合速率降低; • 水是阳离子聚合的链转移剂,过量水导致链终止, 降低聚合速率。
三. 阳离子聚合机理
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链转移等基元反应。 1 . 链引发:由连续两步反应组成: 引发体系形成络合离子对,产生活性中心; 与单体双键加成形成单体碳阳离子。
5.2 阳离子聚合( Cationic polymerization)
反应通式:
A B + M AM B M Mn
特点
A :阳离子活性中心。
:紧靠中心离子的引发剂碎片,称反 B 离子(counterion)或抗衡离子。
AM+:通常为单体碳阳离子
一. 阳离子聚合的单体 烯类单体 羰基化合物 含氧杂环的单体 离子聚合
C + RH
H (CR) + M ki
H
(CR)
HM (CR)
C:引发剂 RH:共引发剂 M:单体。
特点: 引发速率快,引发活化能低(Ei=8.4~21KJ/mol)
2 . 链增长
kp HMn (CR)
特点: 增长反应是插入反应,单体插入碳阳离子与反离子之间 进行增长。 增长反应是离子与分子间的反应,速度快,活化能低 (8-21KJ/mol),几乎与引发反应同时完成 中心阳离子与反离子形成离子对。其紧密程度与溶剂、 反离子性质、温度等有关,并影响聚合速率与分子量; 增长过程中伴有分子内重排反应。
•若向单体链转移终止为主:
Xn Rp Rtr , M kp k tr , M 1 CM
聚合度只取 决于链转移 常数。

若向溶剂或转移剂链转移终止为主
Xn
Rp Rtr , S
1 [M ] k tr , S [ S ] C S [ S ]
k p [M ]
五. 影响阳离子聚合的因素
单基终止。而对单体浓度呈二级
反应,说明引发与[M]有关。
此方程适用于苯乙 烯—SnCl4体系,
2. 聚合度
•与自由基聚合类似,阳离子 聚合物的聚合度: •向单体和溶剂转移的速率方程:
Xn

Rp Rt Rtr
Rtr,M=ktr,M[HM (CR) ][M]
Rtr,S=ktr,S[HM (CR) ][S]
kp HMn (CR) + M
引发剂络合平 衡常数
HMnM (CR)
增长:
Rp=kp[HM (CR)
] [M]
HMnM kt (CR) Mn+1 + H (CR)
终止:
Rt=kt[HM
(CR) ]
[HM
(CR)
]
:所有增长离子对的总浓度
[C]、[RH]、[M]:分别为引发剂、共引发剂、单体的浓度。
引发: Ri= ki[H (CR) ] [M] =Kki[C][CR][M]
終止方式是单基終止。无自加速现象。
在阳离子聚合中,真正的动力学链终止较难实 现,但与阴离子聚合相比,却不易生成活性聚合 物,主要原因是反应体系中水是引发剂,又是終 止剂。另外,阳离子聚合易链转移。 但现在也可以作到活性聚合。
四. 阳离子聚合反应动力学
•引发反应非常复杂 聚合速率快,引发和增长几乎同时完成,且反应易受微量 杂质的影响——实验数据重现性差。 快引发、难终止、易转移的特点——很难建立“稳态”假 定。
酸根离子的亲核性不能过强,以免与活性中心 结合成共价键,使链终止。
如氢卤酸:在非极性溶剂中,其酸根 离子亲核性很强,只能得到齐聚物。 在强极性有机溶剂中,酸根离子被溶 剂化,可得较高分子量的聚合物。
2. Lewis酸 -电
子受体,亲电试 剂
广义上把能和非共用电子对配位 的分子和离子称做酸。
AlCl3、BF3、SnCl4、ZnCl2、TiBr4金属卤化物等。
异丁烯是唯一能进行阳离子 聚合的α —烯烃,且它只能进 行阳离子聚合。根据这一特 性,常用异丁烯来鉴别引发 机理。
更高级的α —烯烃: 由于位阻效应,只能形成二聚体。
烷基乙烯基醚:
诱导效应:烷氧基使双键电子云密度除低;
共轭效应:氧上未共用电子对与碳碳双键形成P~π 共轭,使双键电子云密度增加。
共引发剂——质子或碳阳离子的供给体。
共引发剂:
能产生质子的物质,如、ROH、HX、RCOOH等; 能析出碳阳离子的物质。如RX、RCOX、(RCO)2O等。 阳离子聚合的引发体系包括引发剂和共 引发剂,如BF3—H2O称为引发体系。
引发过程:
SnCl4 + RCl
X R (SnCl5) + CH2=C Y
共轭效应占主导,因此能进行阳离子聚合。
苯乙烯、α -甲基苯乙烯、丁二烯、异戊二烯等共 轭单体:
π 电子活动性强,易诱导极化,能进行阳离子聚合。
但它们活性不及异丁烯和烷基乙烯基醚,无工业价值。
二. 阳离子聚合引发体系及引发作用 引发方式:
由引发剂生成阳离子活性中心,再与单体 加成,生成碳阳离子单体活性中心实现引发;
n n
Ei、Et>Ep,ER=-5~+10kcal/mol,其绝对值较小.
温度对聚合速率的影响比自由基聚合小。


EXn常为负值,聚合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
阳离子聚合常在较低温下进行,防链转移,有利于提高分子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