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设计史课程总结

合集下载

设计史概论知识点总结归纳

设计史概论知识点总结归纳

设计史概论知识点总结归纳设计史概论是设计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主要介绍了设计发展的演变历程、重要的设计流派和设计师,对设计思想、设计原则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解析。

下面是对设计史概论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

一、设计史的背景与起源设计作为一门学科的产生,与人类文明发展密切相关。

古代文明时期的艺术与工艺活动可以看作设计的雏形。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设计逐渐形成了独立的学科,并渗透到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古代设计史1. 古埃及设计:强调几何形状和象征性,以壁画、神庙和金字塔等为代表。

2. 古希腊设计:注重比例和对称,希腊柱、神庙和雕塑是其代表作品。

3. 古罗马设计:借鉴希腊设计,并更加注重实用性和宏伟气势,拱门和圆顶建筑是其典型。

4. 中国古代设计:以青铜器、陶瓷和园林为代表,注重意境和创意。

三、现代设计史1. 工艺美术运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以手工艺美术为特点,强调工艺与艺术的结合,威廉·莫里斯是该运动的代表人物。

2. 德国包豪斯学派:在20世纪初兴起的设计学派,以功能性、简洁和现代性为主要特点,魏玛包豪斯艺术学校是其代表性机构。

3. 瑞士国际式设计:以现代主义风格为主,注重功能、线条简洁,比如瑞士设计师勒·科布修斯。

4. 美国现代工业设计:以功能主义为准则,注重产品的实用性和美观性,雷蒙德·洛传世是代表人物。

四、设计思想与原则1. 功能主义:设计应以满足使用需求为核心,追求简洁、实用和高效。

2. 美学原则:设计应追求美的表达和传达,包括比例、色彩、纹理等方面。

3. 创新与实验:设计需要具有创新性和先进性,推动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

4. 可持续发展:设计应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统一。

五、重要设计师与作品1. 莱·科布修斯(Le Corbusier):法国建筑师,代表作品有巴西利卡和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等。

2. 梵·德·罗尔(Van de Rohe):德国建筑师,在现代建筑领域有重要影响,代表作品有德国柏林国家美术馆等。

中外设计史知识点

中外设计史知识点

中外设计史知识点设计作为一个广泛涵盖了艺术、科技和商业的领域,其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包含了丰富而多样的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中外设计史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设计的起源、发展和演变。

1. 古代设计史在中国,古代设计以汉唐文化为代表,包括建筑、家具、服饰、器皿等各个方面。

古代中国的设计注重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人与自然的无缝连接。

而在西方,古希腊罗马文化对设计的影响深远。

古希腊的建筑风格具有对称美和比例感,而古罗马的建筑则注重实用性和宏伟壮观。

2. 文艺复兴时期的设计文艺复兴时期是设计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标志着设计从中世纪的封建制度中解放出来。

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催生了许多著名的艺术家和设计师,如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

文艺复兴时期的设计注重对人体比例的研究,追求对称美和理性的秩序。

它们对后来的设计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成为了现代设计的基础。

3. 工业革命及现代设计工业革命的到来推动了现代设计的发展。

随着大规模制造技术的成熟,设计师开始注重产品的功能性和工业化生产的可行性。

包豪斯学派是现代设计史上的一个重要流派,它注重简洁、功能性和大众化。

包豪斯学派的设计理念深受现代设计师的推崇,可见其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4. 当代设计趋势在当代设计中,人们更加注重环保、可持续性和用户体验。

现代设计师不仅要满足产品功能需求,还要考虑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

用户体验设计(UX Design)在当代设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强调将用户置于设计的中心,通过研究用户需求、行为和心理来提供更好的设计解决方案。

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设计、平面设计和互联网设计等新兴领域也日益重要,对设计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5. 中外设计师与作品中国有许多著名的设计师和作品,如中国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天安门广场、王澍设计的嵊州博物馆等。

这些设计作品将中国传统与现代元素融合,展现了中国设计的独特魅力。

在西方,有许多重要的设计师和作品,如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的作品、工业设计师乔纳森·伊夫的产品等。

设计史课程总结与心得

设计史课程总结与心得

设计史课程总结与心得一、课程内容回顾在设计史课程中,我们学习了从古代到现代的设计发展历程,包括建筑设计、工业设计、平面设计等多个领域。

课程涵盖了各个时期的设计风格、流派、代表性作品及其背后的社会文化背景。

二、知识收获1. 对设计史的脉络有了清晰的认识,理解了不同历史时期设计的特点和演变。

2. 学习了如何分析设计作品,从形式、功能、材料、技术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3. 掌握了设计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如文献研究、案例分析、比较研究等。

三、技能提升1. 通过课程作业和项目实践,提高了设计分析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 学会了如何将设计史知识应用于实际设计工作中,提升设计创新能力。

3. 培养了良好的资料搜集和整理能力,为未来的设计研究打下基础。

四、心得体会1. 设计史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它教会我如何在设计中寻找灵感,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平衡。

2. 设计史的学习让我意识到,设计不仅仅是审美的表达,更是文化、技术、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体现。

3. 设计史课程激发了我对设计的热情,让我更加坚定了在设计领域深入研究和实践的决心。

五、未来展望1. 将设计史的知识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探索更多创新设计的可能性。

2. 继续深入研究设计史,尤其是对某一特定时期或流派进行专题研究。

3. 将设计史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和实践,为设计教育和行业发展做出贡献。

六、结语设计史课程的学习是一次宝贵的经历,它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体系,也拓宽了我的视野。

我将继续在设计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为设计领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撰写人姓名][撰写日期]。

耿明松《中外设计史》重点知识梳理

耿明松《中外设计史》重点知识梳理

耿明松《中外设计史》重点知识梳理
《中外设计史》是耿明松教授在从事中外设计史论教学与研究近20年的经验积累基础上完成的。

内容包括古今中外设计历史的所有部分,尤其强调对设计实践具有参照意义的西方现当代部分,且涵盖了艺术设计的各个门类。

在叙述脉络上,本书把设计史分为手工时代和工业时代,前者以中国和外国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设计时期为线索,后者以现代设计前期探索(包括英国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等)、现代主义设计、20世纪60年代现代主义之外的艺术设计以及后现代艺术设计等主要设计风格的发展为线索。

在写作方式上,本书以各时期的代表作品为重点,并从经典作品的设计方法、设计美学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和点评,以期为读者带来切实的设计引导和参考。

书中的目录如下:
上编手工时代的艺术设计
第一章中国部分
第二章外国部分
下编工业时代的现代设计
第一章现代设计的开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时期的设计
第二章现代设计的初级阶段—新艺术运动时期的设计
第三章现代设计的新方式—装饰艺术运动时期的设计
第四章 20世纪前期中国的艺术设计
第五章现代主义设计的发展
第六章 1949年以来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
第七章 20世纪60年代现代主义之外的其他设计
第八章后现代艺术设计。

中外设计史知识点归纳

中外设计史知识点归纳

中外设计史知识点归纳一、中国设计史1. 古代设计(1)原始时期:陶器、玉器的设计,展现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观察与模仿。

(2)夏商周时期:青铜器设计达到高峰,如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体现了精湛的铸造技艺。

(3)春秋战国时期:漆器、丝织品设计日益成熟,图案丰富多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4)秦汉时期:瓷器设计迅速发展,如秦砖汉瓦、画像石等,展现了大一统国家的风貌。

2. 中古设计(1)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艺术对设计产生影响,石窟、壁画等设计具有浓厚宗教色彩。

(2)隋唐时期:瓷器设计进入黄金时期,如唐三彩、越窑青瓷等,造型优美,色泽鲜艳。

(3)宋元时期:家具、建筑、园林设计取得显著成就,如宋代家具简约实用,元代园林注重自然和谐。

3. 近现代设计(1)明清时期:瓷器、家具、建筑等领域的设计达到极致,如明式家具、故宫建筑群等。

(2)近现代:西方设计理念传入,我国设计开始融合中西文化,如海派家具、月份牌广告等。

二、外国设计史1. 古代设计(1)古埃及:金字塔、神庙、法老陵墓等建筑设计,展现了对永恒的追求。

(2)古希腊:帕台农神庙、雕塑等设计,强调人体美和比例关系。

(3)古罗马:输水道、竞技场、公共浴室等建筑设计,注重实用与美观的结合。

2. 中世纪设计(1)拜占庭时期:圣索菲亚大教堂等建筑设计,融合了东西方艺术风格。

(2)哥特时期:巴黎圣母院、科隆大教堂等建筑设计,强调垂直线条和光影效果。

3. 文艺复兴时期(1)意大利: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艺术家参与设计,强调人文主义精神。

(2)法国:卢浮宫、凡尔赛宫等建筑设计,体现宫廷奢华风格。

4. 近现代设计(1)工业革命:建筑设计出现新材料、新结构,如水晶宫、埃菲尔铁塔等。

(2)现代主义:包豪斯学派兴起,强调功能主义和简约风格。

(3)后现代主义:设计回归历史、地域特色,如罗伯特·文丘里的建筑设计。

中外设计史知识点归纳三、中国设计史(续)4. 当代设计(1)改革开放初期:中国设计开始与国际接轨,广告设计、服装设计等领域迅速发展。

中外设计史知识点总结

中外设计史知识点总结

中外设计史知识点总结设计史是研究人类设计活动和设计成果的历史发展的学科。

它涵盖了从古代文明至今的各个时期的设计风格、技术和思想。

本文将以中外设计史为主题,总结其中的重要知识点。

一、古代设计史1. 古埃及设计:古埃及的设计以金字塔和法老陵墓为代表,独特的几何形状和装饰纹样是其特点。

2. 古希腊设计:古希腊的设计注重对称和比例,建筑中的柱子和雕塑中的裸体形象是其标志性特征。

3. 古罗马设计:古罗马的设计借鉴了希腊的元素,强调实用性和工程技术。

拱门和穹顶的运用是其重要贡献。

二、中世纪设计史1. 拜占庭设计:拜占庭的设计风格充满了宗教意味,建筑中的圆顶和镶嵌细节是其特点。

2. 罗曼式设计:罗曼式的设计注重宏伟和庄重,建筑中的半圆拱门和厚重的墙壁是其特色。

3. 哥特式设计:哥特式的设计追求高大而开放的空间,建筑中的尖拱门和飞扶壁是其独特之处。

三、文艺复兴设计史1. 文艺复兴设计:文艺复兴时期的设计强调对古代希腊和罗马的研究,追求对称和比例的完美。

2. 巴洛克设计:巴洛克的设计风格充满了装饰和繁复的细节,建筑中的曲线和雕塑是其特征。

3. 洛可可设计:洛可可的设计注重柔和的曲线和精致的装饰,建筑和家具中的曲线形态是其特点。

四、现代设计史1. 工艺美术运动:工艺美术运动强调手工艺和原创设计,反对工业化的机械生产。

2. 包豪斯设计:包豪斯设计追求功能性和简洁性,注重材料的真实性和构造的透明性。

3. 极简主义设计:极简主义设计强调简洁、纯粹和功能性,减少不必要的装饰和材料。

五、当代设计史1. 后现代设计:后现代设计打破传统的规则和束缚,注重个性和表达,追求多样性和变化性。

2. 生态设计:生态设计注重可持续性和环保,追求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设计理念。

3. 数字设计:数字设计利用计算机和虚拟技术进行创作,拓展了设计的可能性和表现形式。

通过对中外设计史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时期和文化背景对设计的影响和演变。

设计不仅仅是美的追求,还承载着社会、文化和科技的变革。

中外建筑史小结

中外建筑史小结

中外建筑史小结第一篇:中外建筑史小结《中外建筑简史》小结《中外建筑简史》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理论课。

这门课使学生了解掌握中外建筑的样式风格,建筑的施工工艺,以及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建筑的审美需求。

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树立正确的环境艺术设计思想,为本专业设计奠定理论基础。

并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和吸收优秀艺术精华,运用于以后的设计之中。

但是对于这门专业理论课,学生的兴趣普遍不是很高,认识不到理论知识对于本专业的重要性;加上史论课内容比较枯燥,这就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所以在备课的过程中,就比较注意以下几点:1.为了结合本专业的特点,本课侧重建筑风格的讲解。

另外,针对建筑发展规律的内容,以及现代建筑思想的形成都要进一步进行阐述,这也是学习建筑史的重点。

2.由于建筑样式只能通过图片去认识,不是很直观,达不到身临其境的效果,这就给教学带来难度。

所以在教学上采用多媒体多角度全方位的教学方法进行讲解以加深印象,比如使用多媒体设备教学,给学生播放相关视频。

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和地方资源,灵活的进行教学考察,提高教学效果。

3.在讲古代史时,多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古代文化如何体现在现代设计当中,为现代设计服务,从而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4.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外建筑简史》是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编撰的专业基础课程教材,知识系统简明、结构明析、图文并茂。

但不足的地方是重点不够突出、知识点较少,如果完全按照课本内容,学生就得不到足够的信息量。

这就需要在课本外补充大量的知识点,需要注意的是注意尺寸的把握,不能加入太多的内容。

5.在上课的过程中,在每一个知识点讲解之前,可以联系一两点与本知识相关却比较有意思的内容,如某建筑的时代背景、主人的生平、建筑师的简介、包括发生在这个建筑的历史故事等,先提高学生的兴趣,也使学生印象深刻。

第二篇:《中外建筑史》说课稿《中外建筑史》说课稿各位老师好!我要进行说课的课程是《中外建筑史》,中的“中国古代宫殿”章节,我将通过一下五个方面进行说课,分别是: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方法分析和教学过程分析。

中外建筑史课程总结(一)

中外建筑史课程总结(一)

中外建筑史课程总结(一)前言中外建筑史课程总结本文是对中外建筑史课程的总结,旨在回顾课程内容和学习成果,以及对未来的思考和展望。

正文课程概述•课程名称:中外建筑史•授课教师:XXX教授•学分:3学分•学院:XXX学院学习内容•中外古代建筑的起源与发展•具有代表性的中外建筑作品分析•建筑与文化、政治、经济的关系•建筑工艺和技术的演进•建筑设计理念的变化与创新学习成果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我收获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果:1.扩展知识面:通过学习中外建筑史,我对各个时期不同国家的建筑风格、建筑技术和建筑理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培养审美能力:通过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作品,我学会了欣赏建筑的美感和设计的巧妙之处,培养了自己的审美能力。

3.丰富文化素养:建筑与文化密不可分,通过学习建筑历史,我更加了解了不同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观,提高了自己的文化素养。

4.拓宽思维视野:建筑设计理念的变化反映了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通过对建筑思潮的学习,我学会了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拓宽了自己的思维视野。

思考与展望通过学习中外建筑史,我对建筑的重要性和影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建筑作为人类创造的艺术和科技结合的产物,不仅是实现功能的载体,更是体现文化、艺术与技术结合的独特表现形式。

在未来的学习和实践中,我将继续深耕建筑领域,探索更多建筑的背后故事,挖掘建筑的文化内涵,为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做出自己的贡献。

结尾中外建筑史课程的学习使我在建筑领域有了新的收获和启发。

感谢教师们的辛勤付出和悉心教导,同时也感谢同学们的积极互动和共同学习。

希望未来能继续深化对建筑的理解和研究,为建筑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前言中外建筑史课程总结本文是对中外建筑史课程的总结,旨在回顾课程内容和学习成果,以及对未来的思考和展望。

正文课程概述•课程名称:中外建筑史•授课教师:XXX教授•学分:3学分•学院:XXX学院学习内容•中外古代建筑的起源与发展•具有代表性的中外建筑作品分析•建筑与文化、政治、经济的关系•建筑工艺和技术的演进•建筑设计理念的变化与创新学习成果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我收获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果:1.扩展知识面:通过学习中外建筑史,我对各个时期不同国家的建筑风格、建筑技术和建筑理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中外设计史课程总结

中外设计史课程总结

中外设计史课程总结文史学院09级广告(2)班黄春梅200928502011年12月16日中外设计史课程总结又到了期末结课的时候了,不得不说说自己的感受。

而给我最大的体会便是,这是一门愉快的课程。

先谈谈我对这门课——《中外设计史》,名字很好很强大,有关其学习必要性的理解吧。

现在我们已经大三了,作为广告人的后备军,业已学习了不少有关设计的课程,比如平面设计基础、数字图片处理、企业形象设计、平面设计等,尽管如今我们对设计下的分支有了微观方面的接触,但却并没有给我们带来对设计的一个宏观的历史性的认识。

今天的强大和明天的发展都离不开历史的传承与革新。

若要将一个事物了解得更为透彻,那么探究者必然要对它的历史渊源、它产生和发展的来龙去脉都弄个明白,至少也不能让自己茫然不知。

换言之,设计本就是历史长河中的又一部巨著,它深深嵌于每一个时期的人文物质发展之中,我们无法只去看它今天的模样,当我们站在历史的枝头上重新见证它的萌生、成长、成熟,这样我们才对它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向得到更为客观准确的掌握和预见,当然,也能让我们更好地学习设计的其他分支以及有关设计的其他课程。

所以,感谢老师在课堂上的悉心讲授,这给我们带来的在学习和今后研究上的指导与帮助必将是您乐于见到并因此感到欣慰的。

第二个让人愉快的就是老师的课件图多字少,并能配备宣传视频却能同样达到声情并茂、全面的讲授效果,非常感谢老师“体贴”的课堂准备十分有效地促进了我们对课堂的快速吸收。

当然,我们也很“乖巧”地以“广告人敏锐的眼光”来快捷挖掘图片亮点和视频信息。

说到这里,便不得不再次感叹一下造物主的神奇啊。

它不仅创造了世间万物,更赋予了人类绝无仅有、无可衡量的思维与智慧,使他们得以随着历史向前的车轮不断改造一切物质环境,并创造了精神文明,来求得生存与最终享受。

于是,设计由此而生。

人的创造活动的最本质的特征在于它的目的性、预见性、自觉性和规则性。

最初的设计便是从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的物质改造活动开始的。

中外设计史课程总结

中外设计史课程总结

中外设计史课程总结引言中外设计史课程涉及了从古代至现代的设计发展历程,包括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设计理念、风格、技术和创新。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们能够了解到设计从最早的手工制作到工业化生产的转变,从传统的艺术思维到现代化的设计理念的演进,从西方对东方的影响到东方对西方的回应。

重要观点和关键发现1. 设计与社会变革的关系设计是与社会紧密相连的,它是社会、文化和经济变革的产物。

设计的风格和理念与时代背景密切相关,反映了社会的价值观、审美观和技术发展。

例如,19世纪的工业革命带来了机械化生产和大规模工业制造,推动了产品设计的标准化和流程化。

2. 设计的功能和美学的平衡设计不仅仅关注功能,也关注美学。

设计师需要在满足产品功能和需求的同时,用美学元素提升产品的审美价值。

这种平衡的追求是设计过程中的重要考虑因素。

例如,包豪斯学派强调功能主义,追求功能与美学的统一。

3. 文化交流和影响设计是跨文化交流和影响的产物。

设计师通过吸取不同文化的特点和表达方式,创造出新的设计风格。

例如,欧洲建筑师在19世纪初期开始对东方艺术和建筑产生浓厚的兴趣,将东方元素融入到他们的设计中。

4. 技术进步对设计的影响技术进步对设计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工业化和数字化的发展改变了产品的生产方式和设计流程,推动了设计的创新和发展。

例如,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的出现使得设计师能够更加高效地进行设计工作。

5. 设计的社会责任设计师需要承担起社会责任,设计出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环保可持续和社会公正的产品。

设计师需要关注人类发展的长远利益,在设计中考虑到可持续性和社会影响。

进一步思考通过学习中外设计史课程,我们可以对设计的发展和演变有更深入的理解,也可以从中获得启示和思考。

首先,设计不仅仅是满足功能需求,还要关注美学的追求。

设计师需要不断地追求创新和突破,用美学元素来提升产品的价值和用户的体验。

其次,设计与社会紧密相连,是社会变革的产物。

设计师需要关注社会的变化和需求,将社会责任融入到设计中,设计出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产品。

中外设计史总结报告范文(3篇)

中外设计史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引言设计,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中外设计史见证了人类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发展历程,展现了人类对美的追求和创造力的无限潜能。

本报告将对中外设计史进行总结,梳理设计史的发展脉络,探讨设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和影响。

二、中外设计史发展概述1. 古代设计(1)中国设计中国古代设计源远流长,具有丰富的内涵。

从新石器时代彩陶、玉器,到夏商周青铜器、陶瓷,再到汉代的画像石、画像砖,中国古代设计在造型、纹饰、工艺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2)外国设计外国古代设计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

从古埃及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到古希腊的神庙、雕塑,再到古罗马的斗兽场、水渠,外国古代设计在建筑、雕塑、绘画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 中世纪设计(1)中国设计中世纪的中国设计以佛教艺术和道教艺术为代表。

佛教艺术在雕塑、壁画、建筑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如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等。

道教艺术则主要体现在道观建筑和道教雕塑上。

(2)外国设计中世纪的外国设计以哥特式建筑和文艺复兴艺术为代表。

哥特式建筑以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德国的科隆大教堂等为代表,强调垂直向上的空间感。

文艺复兴艺术则注重对人体比例的把握和人文主义的内涵。

3. 近现代设计(1)中国设计近现代的中国设计经历了从封建社会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再到新中国的转变。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设计逐渐吸收了西方设计的精髓,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设计。

(2)外国设计近现代的外国设计经历了从工业革命到现代设计运动的转变。

在这一过程中,外国设计经历了从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再到后现代主义的演变。

三、中外设计史特点及影响1. 中国设计史特点(1)注重实用性中国古代设计强调实用性与美观性的统一,如陶瓷、漆器等。

(2)讲究象征意义中国古代设计注重寓意和象征,如玉器、青铜器等。

(3)传承与创新中国古代设计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2. 外国设计史特点(1)注重审美外国古代设计强调审美价值,如古希腊雕塑、罗马壁画等。

2016-2017年中外设计史()(总结)

2016-2017年中外设计史()(总结)

1设计实践、设计史、设计教育本来就是三位一体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三者的组合与联系是学习现代设计史的钥匙,也是一个未来设计师必读的内容。

2 人类设计史划分为六个时期:设计的萌芽期:人类创造意识的萌生、事物的起源、早期生活方式的形成等等,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设计的手工业时期(也就是手工业设计时期):从冶炼技术出现到工业革命之前。

设计的工业前期:也可以说是工业设计的萌芽时期,指从英国的工业革命时期开始到20世纪初这一段时间。

现代主义时期:是工业设计的成长时期,从包豪斯的诞生到20世纪50年代。

这一时期是设计的现代主义时期,此时工业技术成熟,并广泛应用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

后现代主义设计时期:20世纪50年代之后,由于人们的审美趣味的变化,对现代主义设计统一、单调的设计形式日益不满,于是在设计界,首先是建筑设计出现了注重设计形式、装饰以及人们精神需要的设计,这就是人们所说后现代主义设计时期。

设计的计算机时代:设计的计算机时代是在设计发展史上设计工具的一种变革。

3设计的萌芽阶段从旧石器时代一直延续到新石器时代,其特征是用石、木、骨等自然材料来加工制作成各种工具。

4人类最早的设计工作就是在受威胁的情况下为保护生命安全而开始的。

5埃及家具最光辉的范例要算第十八王朝的年轻国王图坦哈蒙的随葬家具了。

其中最著名的应是那个金碧辉煌的法老王座。

6希腊陶器工艺先后流行三种艺术风格即:“东方风格”、“黑绘风格”和“红绘风格”。

7古希腊建筑的主要成就是纪念性建筑和建筑群的艺术形式的完美,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雅典卫城及其中心建筑帕提农神庙。

8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提出了建筑的三条基本原则,即:“实用、坚固、美观”。

9中世纪设计的最高成就是哥特式教堂。

中世纪后半期,以法国为中心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哥特式又称高直式,是以其垂直向上的动势为设计特点。

10文艺复兴建筑是欧洲建筑史上继哥特式建筑之后出现的一种建筑风格。

11一般认为,十五世纪佛罗伦萨大教堂的建成,标志着文艺复兴建筑的开端。

中外设计史期末总结

中外设计史期末总结

中外设计史期末总结一、引言设计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着人类的技术、文化、思想和艺术的发展历程。

设计历史对于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思维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本篇文章将以中外设计史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设计风格和特点进行分析,以期对设计史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二、古代设计史古代的设计主要以功能性为主导,根据人们的生活需要来进行设计和制作。

在中国古代,我们可以看到丰富多样的陶瓷器、漆器、青铜器等工艺品,这些设计充分展示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审美观念。

在埃及、希腊和罗马等地,古代人们也创造出了很多独特的建筑和艺术品,这些设计成就为后世的设计师提供了许多灵感。

三、中世纪设计史中世纪的设计受到宗教的影响很大,在这个时期,宗教建筑和艺术非常发达。

例如,哥特式建筑在欧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以其高大的拱顶、尖顶和精美的雕塑装饰而闻名于世。

此外,在中国的元朝,蓝白瓷以其独特的蓝色图案和纹理成为古代瓷器的代表作。

中世纪的设计注重细节和装饰,强调对称和比例的原则。

四、文艺复兴时期设计史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设计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从封建制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追求个人独立和自由。

这种思潮也反映在设计中,设计师开始注重个性化和自由的表达。

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设计师之一,他的绘画和雕塑作品展示了人体的力量和美感。

同时,在中国明清时期,文人画和家具的设计也达到了巅峰,设计师在作品中注重形式美和意境传达。

五、现代设计史现代设计史被认为是工业革命后设计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随着工业的发展,设计逐渐从手工业向工业化生产转变。

在这个时期,很多设计师开始使用新材料和新技术,创作了很多革新性的设计作品。

例如,勒·柯布西耶提出了“形式从功能出发”这一设计理念,他的作品强调功能性和实用性。

同时,在中国,以段誉和柳斌为代表的设计师也开创了中国工业设计的新时代。

六、当代设计史在当代设计史上,设计变得越来越国际化、多样化和智能化。

大一中外设计史总结知识点

大一中外设计史总结知识点

大一中外设计史总结知识点设计史是设计领域中重要的一门学科,通过对历史上的设计发展和创作进行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设计的演变过程和影响力。

本文将总结大一中外设计史课程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

一、文艺复兴时期的设计风格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设计风格对于后来的设计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意大利文艺复兴是最为经典的一种风格,它注重对人的肖像和建筑的艺术性表达。

同时,这一时期对于比例、对称和透视的运用也非常重要,这对于后来的设计理念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巴洛克时期的设计特点巴洛克是17世纪的一个艺术和文化运动,它的设计特点是丰富多样、富于装饰、奢华豪华。

巴洛克设计充满了曲线和对称,常常在建筑和艺术品上运用。

此外,巴洛克设计还善于利用细节和装饰来展示权威和富裕。

三、工业革命对设计的影响工业革命对设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引入了机械化生产和大规模生产的概念,带动了设计的发展。

这一时期出现了现代设计的先驱,如包豪斯学派,他们提出了“形式追随功能”和“真实性”的设计理念,将设计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

四、现代主义设计的兴起现代主义设计在20世纪初兴起,并对设计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现代主义设计强调功能、实用性和简洁性,拒绝使用过多的装饰和多余的细节。

同时,现代主义设计也注重材料的选择和工艺的精细,追求形式和功能的完美结合。

五、包豪斯学派的贡献包豪斯学派是现代设计史上最重要的学派之一,它成立于德国,并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设计理念和原则。

包豪斯学派倡导将设计融入到生活中,强调工艺和功能的结合,追求简约、实用和美学的完美统一。

他们的设计作品为现代设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六、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特点后现代主义设计是20世纪后期的一个重要设计流派,它打破了现代主义的限制,注重多样性和个人表达,在设计中运用了丰富多样的元素和风格。

后现代主义设计强调文化差异和身份认同,拒绝传统的规范和模式,追求独创性和创新性。

大二中外设计史知识点总结

大二中外设计史知识点总结

大二中外设计史知识点总结设计是一门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而设计史则是指关于设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件、人物、作品等方面的历史资料和研究成果。

大二中外设计史课程的学习,主要涵盖了从古代到现代各个历史阶段的设计发展概况,其中包括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设计形式、风格特点、影响因素等内容。

下面将从几个重要的知识点入手,对大二中外设计史进行总结。

一、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设计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建筑和雕塑被广泛运用于公共场所以及宗教场合。

建筑方面,古希腊凯库若斯神庙以其典雅的比例和优美的装饰在设计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雕塑方面,古希腊的青铜雕塑和古罗马的大理石雕塑都呈现出完美的人体比例和自然细节的刻画。

二、文艺复兴时期的设计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设计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在这一时期,人们对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的艺术进行了大规模的研究和模仿,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

建筑方面,意大利的教堂、宫殿和广场都展现出了简洁、对称和比例协调的特点。

绘画方面,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米开朗基罗的《创世纪》等作品都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巅峰。

三、巴洛克时期的设计巴洛克时期的设计强调豪华、富丽和装饰的细节。

建筑方面,巴洛克建筑的特点是金碧辉煌、曲线流畅和雕塑装饰繁多。

音乐方面,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作品注重对比与运动感,巴赫的《小赋格》和《音乐的奉献》等作品影响深远。

绘画方面,巴洛克绘画作品追求深度和对比,并运用明暗技巧来诠释宗教和神话题材。

四、现代主义时期的设计20世纪的现代主义运动对设计领域有着革命性的影响。

建筑方面,德国包豪斯学派提出了“形式追随功能”的原则,注重利用新材料和新技术来实现简洁、实用的设计。

设计师威廉·莫里斯提倡手工艺和自然主义,创立了工艺美术运动。

绘画方面,毕加索和达利等艺术家颠覆传统绘画观念,尝试了立体派和超现实主义等多种新的艺术形式。

总结:大二中外设计史课程的学习,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的设计发展进行梳理和总结,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文化、不同背景下的设计思想和艺术表现形式。

大一中外设计史知识点总结

大一中外设计史知识点总结

大一中外设计史知识点总结设计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无论是建筑、家具、服装还是电子产品,都离不开设计的影响。

然而,设计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学会的,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基础。

在大一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中外设计史的知识,这些知识点是我们理解和掌握设计的基石。

本文将对大一中外设计史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第一部分:古代设计史古代设计史是中外设计发展的起点,它包括了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中国古代等众多文明的设计特点。

在古埃及,设计主要体现在建筑和宗教艺术上。

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等建筑和雕塑作品都展示了古埃及人的专业与技艺。

古希腊设计注重对称与美感的追求。

在建筑上,柱廊式建筑成为其代表,例如帕特农神庙。

而在艺术上,希腊雕塑通过完美的肢体比例及人性化的形象,创造出了众多不朽的经典作品。

古罗马设计在古代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强调实用性和永恒性。

罗马式建筑、雕塑以及道路系统的设计,展现了古罗马帝国的辉煌与权威。

中国古代设计强调谦逊与自然。

传统建筑风格、丝绸制品等都融入了优雅的自然元素,体现了中国古代设计的独特之处。

第二部分:现代设计史现代设计史是近代以来的设计发展,标志着工业化和技术进步的改变。

从近代开始,设计逐渐脱离了宫廷与教会的束缚,成为了社会工业化的需要。

德国包豪斯学派是现代设计史的重要分支。

包豪斯提倡“形式追随功能”的设计原则,将设计与工艺结合,追求简洁、实用和美观。

包豪斯设计师的作品,如华维斯塔特建筑、马特乌斯皮德曼的纺织品等,对当代设计仍有着重要影响。

意大利设计以其独特的审美精神和成就闻名。

意大利设计师在家具、时装、汽车等领域都有杰出的作品。

例如,Ettore Sottsass的“永不相同”的设计理念,不仅影响了意大利设计,也对全球设计带来了启示。

美国现代设计以实用主义和创新为特点,以诸如苹果、Google 等先锋科技公司为代表。

这些公司的设计师不仅追求产品的外观美感,更关注其用户体验和功能性。

第三部分:当代设计史当代设计史是全球化和数字化时代的设计发展。

大一中外设计史知识点总结

大一中外设计史知识点总结

1制陶是新石器时代的重要特征。

2.彩陶以绚烂的色彩和精美的装饰取胜,称之为“彩陶文化”;黑陶以简洁优美的造型见长,称之为“黑陶文化”。

3原始彩陶种类:半坡型、庙底沟型、马家窑型、半山型、马厂型这五大类。

4黑陶“昙花一现”原因主要:一、陶器的过度薄制违反了陶土的性能。

二、结构的不合理。

三、器物过分追求表面光泽,往往妨碍附件的牢实。

四、器物壁体过薄、器鋬过细,难以负荷溶液的重量。

五、划纹方法不易掌握得当,等等。

5.《周礼考工记》是我国最早论述器物设计与工艺的专门著作,记载了各种手工艺的分工情况,提出了朴素的设计观6.司母戊大方鼎,是我国古代设计史上最大的一件青铜器,是商代后期作品。

7商代青铜器是重酒器的组合,是以祭祀用器为主,具有宗教性质的意义:周代是重食器的组合,是以礼器为主,具有人事的意义。

8金银错:由于铁器的普遍使用,产生了坚硬而锐利的工具,从而可以对青铜器进行更加细致的加工。

它可在青铜器上划纹,使线条细如发丝,也可以刻出阴文后,镶嵌红铜或金银细丝,再用错石(细岩石)磨错平滑。

这种镶嵌工艺,称为“金银错”,是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装饰技术的一种新创造。

9玉璜形状:半圆形和窄弧型10秦陵铜马车是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形体巨大、保存完整的铜铸马车。

11.东汉时期的“马踏飞燕”铜塑。

(阅读P31第三段“除此之外”)12六朝时期,我国已进入了瓷器时代。

13六朝青瓷,最具时代特色的是“莲花纹”和“忍冬纹(通称卷草)”。

(详见P40)14.莲花纹和忍冬纹在六朝的出现并非偶然。

它预示着装饰设计视野的拓宽,这是古代设计在装饰题材上的一个重要变化。

15六朝漆器“夹纻像”的制法,就是以麻布粘贴在其他木、石、土的胎骨上,用胶漆做外壳的造像法。

16.越窑青瓷“似玉”“类冰”;唐代邢瓷“类银类雪”。

17唐三彩艺术特点(详见P44-P45)。

18唐代漆器在设计和制作方面,既有发展也有创新。

漆器新品种一-雕漆。

大一中外设计史总结知识点

大一中外设计史总结知识点

大一中外设计史总结知识点设计史是设计思想、技术、风格、流派等方面的发展历程,反映了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

中外设计史涵盖了各种设计领域,包括建筑设计、工业设计、视觉设计、服装设计、家居设计等。

它们的发展历程对于我们理解设计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下面就大一中外设计史总结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古代设计史古代设计史是设计史的最初阶段,也是各种设计领域最早的发展阶段。

古代设计史涵盖了建筑设计、服装设计、工艺设计等各个方面,表现了古代人类对于美的追求和实用需求的探索。

1. 古代建筑设计古代建筑设计是人类最早的设计实践之一,包括了古代城邦的建筑、古代宫殿的建筑、古代宗教建筑等。

古代建筑设计以其宏伟的建筑风格和精湛的建筑工艺而闻名于世。

如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腊的巴特农神庙、古罗马的斗兽场都是古代建筑设计的杰作。

2. 古代工艺设计古代工艺设计是古代手工业产品的设计,包括了古代陶器、古代铁器、古代家具等。

古代工艺设计以其精湛的工艺技术和绚丽的装饰手法而广受赞誉。

如中国的汉代玉器、阿富汗的托卡列米克工艺品都是古代工艺设计的典范。

3. 古代服装设计古代服装设计是古代人类对服饰的设计和制作,表现了古代人类对美的追求和生活需求的追求。

古代服装设计包括了古代民族服饰、古代宫廷服饰、古代战争服饰等。

如中国的汉服、古希腊的长袍、古罗马的斗篷都是古代服装设计的杰作。

二、近代设计史近代设计史是设计史的第二个重要阶段,代表了设计思想和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近代设计史涵盖了建筑设计、工业设计、艺术设计等多个方面,反映了近代人类对于设计的深入探索和实践。

1. 近代建筑设计近代建筑设计是建筑设计在近代的发展历程,代表了建筑设计技术和风格的重大变革。

近代建筑设计包括了工业革命时期的建筑、现代主义建筑、后现代主义建筑等。

如法国的巴黎圣母院、美国的洛杉矶Walt迪斯尼音乐厅、中国的北京国家大剧院都是近代建筑设计的杰作。

2. 近代工业设计近代工业设计是工业产品设计在近代的发展历程,代表了工业产品设计技术和理念的重大变革。

大一中外设计史知识点

大一中外设计史知识点

大一中外设计史知识点设计史是设计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旨在介绍和探讨人类设计活动的历史发展。

通过学习设计史的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设计的演进与变革,吸取优秀设计作品的灵感,提升自己的设计能力。

下面将介绍一些大一中外设计史的重要知识点。

1. 古代设计史古代设计史是设计史的起点,包括埃及、希腊、罗马等古代文明的设计风格。

在埃及古文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他们的建筑、雕塑和绘画作品。

希腊的设计受到古希腊艺术的影响,强调比例、对称和和谐。

罗马设计继承了希腊的设计理念,在建筑、雕塑和工艺品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2. 文艺复兴设计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一段重要的时期,也是设计领域的重要转折点。

文艺复兴时期的设计以意大利为中心,强调人文主义、理性和对古典文化的追求。

常见的文艺复兴设计风格包括大理石雕塑、壁画和建筑设计等。

3. 巴洛克与洛可可设计巴洛克与洛可可是17世纪至18世纪欧洲的两种重要的设计风格。

巴洛克设计注重装饰和华丽的细节,倾向于夸张和运动感,常见于宗教建筑和宫殿设计。

洛可可设计则更加柔和浪漫,注重曲线和细腻的装饰,常见于室内设计和家具。

4. 工业革命与现代主义设计工业革命对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规模的机械生产使得设计实现了工业化。

现代主义设计注重功能性、简洁性和合理性,追求“形式即功能”的理念。

德国包豪斯学派是现代主义设计的典型代表,他们提倡应用科学理性的方法来设计产品和建筑。

5. 包豪斯学派与功能主义设计包豪斯学派是20世纪初德国的一所设计学校,他们提出“形式追随功能”的设计理念,强调材料的本质、构造的合理和生产的效率。

功能主义设计追求简约、实用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现代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 视觉传达设计与平面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是一种通过视觉图形和文字来传递信息的设计形式。

平面设计是视觉传达设计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运用图形、色彩和文字等元素来创作海报、广告和标志等作品。

平面设计在现代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广告、出版和品牌推广等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外设计史课程总结

中外设计史课程总结

中外设计史课程
课程
中外设计史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它不仅有助于了解设计的演变过程,而且
可以丰富我们的文化知识,并对我们今后的设计工作产生积极影响。

本门课程主要介绍了从古至今的中外设计史,包括了设计的起源、演变及其发展现状。

课程内容
设计的起源
本门课程首先介绍了设计的起源,对于设计的定义、产生、发展过程以及类型
做了详细的讲解。

设计的起源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了解设计的起源,才能更好地把握设计的本质及其特点。

中世纪设计
中世纪是设计史上一个非常特殊且重要的时期,它对于后来的设计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通过本门课程,我了解到中世纪设计的特点、流派以及应用等方面的信息。

工业革命时期的设计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设计开始与分工合作相结合,这为设计带来了新的机遇。

本门课程介绍了工业革命时期的设计,包括了设计的内容、风格、特点及应用等方面的信息。

现代设计
现代设计是我最感兴趣的一个部分。

在本门课程中,我了解到现代设计的起源、演变、风格、应用以及其对于时代的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现代设计所带来的趋势,正在深刻地影响着设计的未来发展。

课程收获
通过学习中外设计史,我受益颇深。

首先,我对设计的起源有了更加深刻的理
解与认识,这为我今后的设计工作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其次,通过学习中外设计史,我还了解到了许多设计流派、特色以及应用等方面的知识,这对提高我个人的设计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门课程不仅丰富了我的文化知识,还培养了我的设计思维和审美意识。

我相
信这门课程对于我今后的设计事业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设计史
课程总结
文史学院09级广告(2)班
黄春梅20092850
2011年12月16日
中外设计史课程总结
又到了期末结课的时候了,不得不说说自己的感受。

而给我最大的体会便是,这是一门愉快的课程。

先谈谈我对这门课——《中外设计史》,名字很好很强大,有关其学习必要性的理解吧。

现在我们已经大三了,作为广告人的后备军,业已学习了不少有关设计的课程,比如平面设计基础、数字图片处理、企业形象设计、平面设计等,尽管如今我们对设计下的分支有了微观方面的接触,但却并没有给我们带来对设计的一个宏观的历史性的认识。

今天的强大和明天的发展都离不开历史的传承与革新。

若要将一个事物了解得更为透彻,那么探究者必然要对它的历史渊源、它产生和发展的来龙去脉都弄个明白,至少也不能让自己茫然不知。

换言之,设计本就是历史长河中的又一部巨著,它深深嵌于每一个时期的人文物质发展之中,我们无法只去看它今天的模样,当我们站在历史的枝头上重新见证它的萌生、成长、成熟,这样我们才对它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向得到更为客观准确的掌握和预见,当然,也能让我们更好地学习设计的其他分支以及有关设计的其他课程。

所以,感谢老师在课堂上的悉心讲授,这给我们带来的在学习和今后研究上的指导与帮助必将是您乐于见到并因此感到欣慰的。

第二个让人愉快的就是老师的课件图多字少,并能配备宣传视频却能同样达到声情并茂、全面的讲授效果,非常感谢老师“体贴”的课堂准备十分有效地促进了我们对课堂的快速吸收。

当然,我们也很“乖巧”地以“广告人敏锐的眼光”来快捷挖掘图片亮点和视频信息。

说到这里,便不得不再次感叹一下造物主的神奇啊。

它不仅创造了世间万物,更赋予了人类绝无仅有、无可衡量的思维与智慧,使他们得以随着历史向前的车轮不断改造一切物质环境,并创造了精神文明,来求得生存与最终享受。

于是,设计由此而生。

人的创造活动的最本质的特征在于它的目的性、预见性、自觉性和规则性。

最初的设计便是从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的物质改造活动开始的。

这一时期的设计以物质生产为依托,并直接服务于物质生产活动。

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就必须通过劳动来取得基本的生存条件,石器工具的出现正是人类在漫长的劳动过程中生理和心理状况得到改善和提高的开端,这个时候的设计作品仅仅只是专注于工具的实用性。

但随着生产的逐渐发展,工具的种类和样式越来越多,人们也越来越注重工具外表的美感,并把实用性和审美结合起来,赋予设计物以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功能意义。

设计是一种建立在美的审视基础上的物质创作,美的创作才是设计。

所以我个人认为,人们早期的在工具制作上的审美追求的萌芽才是设计的真正开始。

虽然这种美的自觉性追求要晚于实用性方面的考虑,然而难能可贵的是,这种意识却是经过漫长的历史阶段得以升华的,这种自觉性的审视意味着人类关于精神文明思维的萌生。

设计便从这一萌生的延续中在物质世界和文明世界之间扮演着连接融合的角色。

包括今天如此娴熟精致的设计作品我都很喜欢,它们适应了这个社会的需要,让我们生活便利,并带来美的享受,才会为我们所接受。

在悠久的历史中,我觉得中外的设计风格还是有细微差别的。

虽然同样地,都是受当时的制度文化、宗教文化、政治文化等的影响和制约,但在设计象征的表现形式上并不尽相同。

古代的中国人喜爱以鼎、符、玉佩、玉璧、莲花等来显示地位和宗教,那些动态的历史则用文字、书画予以叙述;而外国多爱用连环画似的石壁或石柱雕刻去讲述一个个精彩动人的历史故事,比如图拉真纪念柱。

相较于中国的设计文明,我更赞叹外国对待设计的态度。

他们虔诚地向一切艺术文明致以敬意,为世间所有物种的存在感到惊叹,所以他们的作品都包含着对已有生命的信奉,寄寓着对未知生活的张狂想象,这样的艺术灵魂便能经久不衰,也最能传承。

纵览西方国家的设计发展史,我有这样一种感觉,他们的设计可以很坚定地继承过去的艺术思维,乐意于去保留完善,他们会愿意有新的思想,愿意去学习新的艺术,更愿意让外面的新事物融于自己的艺术元素之中,却不会摒弃历史,这种独特是他们对历史的尊重,也必然让他们因此得到世人的尊重。

反观中国,发展至今,我们已经丢掉了太多东西,诚然伟大的历史给我们留下无比辉煌、曾经一度让世界瞩目的文明财富,但当愚惰滋生,精粹不再延续,历史不再传承,繁荣嘎然而止,我们的设计又将以怎样的优势立足于世界艺术之林呢?没有灵魂的艺术不是艺术,失去特色的设计必定无人铭记,看看花木兰,看看中国功夫,看看熊猫,这些我们不及外人看透的珍贵,所以放弃那些画虎不
成的设计风格吧,越是自己的,才越是值得的。

当然,这些认识尽管浅显,却是我真实的课堂记忆。

设计方面的历史在高中时候的历史课上有所涉及,可从来一带而过。

而这个课程给我的设计感触和思索是迥然不同的。

我没有百分百的听课,但我有了独立的思考,并形成了一定的想法,我感到愉快。

同时也感谢老师在这最后的机会给予我们如此宝贵的“言论自由”。

另一件愉悦的事情就是老师的无作业教学,这真真是“教育发展的光明前景”呀。

这不仅实现了老师最初的无压力课堂的诺言,也让我们觉得无可言传的轻松。

借此发一下牢骚吧。

本学期我们实践课实在太多,大小作业一件一件接踵而来,且几乎每一个都附带着“丰富的查阅背景”,直让人烦恼不已。

这里又不得不感谢一下老师这一无私的人文关怀啊,为我们的中外设计史这门看似死气沉沉的课堂注入了多少活泼轻松的元素。

最后,我想说,在如今氛围紧窒的扭曲信息时代,已经鲜少有那么些让人精神充满活力的东西了。

愉悦的事物应当继续延续下去,所以请老师继续保持您课堂上的各种愉快的元素,就像您坚持保留那头特色的长发一样。

而我们也将本着愉悦的心情永远记住那些愉快的瞬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