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农村大学生自尊状况的调查与研究

合集下载

论侗族传统文化在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 治教育中的功能 毕业论文

论侗族传统文化在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 治教育中的功能  毕业论文

论侗族传统文化在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毕业论文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民族地区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也走在了前列。

为了提高民族地区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在侗族这种少数民族地区,需要将侗族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

本文将探讨侗族传统文化在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

一、侗族传统文化在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民族地区高校是我国各民族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而这些地区往往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

因此,这里的思想政治教育更需要注意民族文化的融入。

传统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意义,而侗族传统文化是侗族人民长期形成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其中蕴含的民族历史和文化底蕴,为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首先,侗族传统文化具有良好的道德伦理观念。

侗族人重视家庭和睦、互助互爱,崇尚诚实、守信、廉洁、勤俭节约等品质。

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致的,可以强化民族地区高校学生的道德观念。

其次,侗族传统文化注重自然环境保护,尊重生命,推崇和谐共存。

这种传统价值观与绿色环保、生态文明理念相契合,可以让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形成积极的环保意识。

再次,侗寨文化注重团结协作、享受生活,这体现了多元文化的共生共存,可以在文化交流和沟通中推广。

二、侗族传统文化在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体现1.开展民族文化课程、主题班会等活动民族地区高校应当组织开展侗族传统文化的课程、讲座、沙龙等活动,让学生们认识、了解和接受侗族传统文化的知识,树立良好的民族文化认同和自豪感。

在主题班会方面,可以选取一些传统文化作为主题,拓宽学生的文化眼界。

2.传承侗族传统文化艺术侗族传统文化艺术是侗族文化的精髓和传承。

在民族地区高校,可以组织师生们表演传统古调和进行侗族舞蹈、绘画和手工艺品等活动,让学生们感受到侗族文化的美和魅力,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3.学生实践活动民族地区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到侗族寨子里进行实践活动,感受侗族文化的魅力,与侗族同胞交流文化,了解侗族文化的发展历程,提升学生们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增强他们的民族文化意识和自豪感。

侗族农村大学生人格发展状况调查研究

侗族农村大学生人格发展状况调查研究

1 . 研 究对 象和 方 法
( 1 )本 研究选 取怀 化学 院 1 6 个系 2 2 0名 侗族
研究认为,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众多 , 农村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 由于该校位于侗族人 但归结起来主要有生物遗传 因素 、环境因素 、社 居住较集中的怀化市 ,就读的侗族农村大学生较
人格作为一个人内在的身心系统的动力组织 , 本 人通 过 查 阅大 量 文献 发 现 ,国 内外 许 多 学 决 定着 个 人特 有 的思 想 和行 为 ,长 期 以来 受 到心 者对大学生人格进行 了大量研究 ,取得了积极 的 理学研究者的关注。自 1 9 3 7 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成果 ,但研究对象大 多数集 中于汉族大学生 ,对 阿尔伯特发表 《 人格: 心理学的解释》 标志着人格 我 国少数 民族 大学 生 的研 究还 相 当缺乏 ,尤 其是
会化因素 、文化因素 、民族心理因素 、个体认知 多 ,便于抽样且样本具有代表l 生 ) ,由作者本人担 因素及个体其他心理因素等。侗族农村大学生作 任主试统一施测 ,要求调查对象按 自己的真实情 为侗 民族 的一个特定群体 ,影响他们人格形成和 况作答 ,同时给予监督并适 当指导。本次测 试共 发展 的因素有其特殊性 ,他们 的人格就是在 自身 发 放 问 卷 2 2 0份 , 回 收 2 2 0份 , 回收 率 1 0 0 %, 特殊 的 自 然环境 、社会环境与历史文化 中繁衍生 剔 除无效问卷最终得到有效问卷 1 9 9 份 ,有效率 息,并逐步形成 自身特有的人格特征系统。
心 理学 的诞生 起 ,不 同的心 理 学家 对 人格 的含义 所 占人 口和地域 比例较小的民族更为如此 ,本研
各抒己见 ,但大都认为人格 的含义基本上应包含 究 试 图扎 根 在 侗 族 社会 、文 化 、历史 的 基 础 上 , 以下 四个 方 面 :人 格 的整 体 性 、人 格 的稳 定 性 、 客观地 了解侗族农村大学生人格素质的现状和基 人格 的独 特性 和 人格 的社会 性 。同时 ,心 理学 家 本 特征 ,能 够 积 累真 正 反映 中 国人 人格 的有 用 资

农村留守经历大学新生自尊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与孤独感的关系

农村留守经历大学新生自尊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与孤独感的关系
2 3 6
中国学校卫生 2 0 1 5年 2月第 3 6卷第 2期
C h i n j S c h H e a l t h , F e b r u a r y 2 0 1 5 , V o 1 . 3 6, N o 2
【 心理卫生】
农 村 留守 经 历 大 学 新 生 自尊社 会 支 持 和 应对 方 式 与 孤 独 感 的关 系
量表 , 对从 贵州 6所高校 随机抽取 的 6 1 5名农村 留守经历大学新 生和 4 7 9名农村非 留守大学 新生进 行调查 。结果 农 村
留守经历大学新生孤独感 高于农 村非 留守大学新生 ( t : 3 . 8 9 , P < 0 . 0 1 ) ; 农村 留守经历 大学新 生 自尊 、 家庭 支持 、 其 他支持 均低于农村非 留守大学新生 ( t 值 分别 为一 2 . 2 8 , 一 3 . 5 9 , 一 3 . 3 0 , P值均 < O . 0 5 ) ; 农村 留守经历大学新生孤独感 与 自尊 、 社会
论 留守经历 、 朋友支持 、 自尊 、 积极和消极应对方式对农村 留守经历大学新生孤独感有重要影 响。
【 关键词 】 大学 ; 社会支持 ; 孤独 【 中图分类号 】 B 8 4 8 . 4 R 3 9 5 . 6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0 0 0 - 9 8 1 7 ( 2 0 1 5 ) 0 2 - 0 2 3 6 - 0 4
a n d C o p i n g S t y l e 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 w e r e i m p l e m e n t e d a m o n g 6 1 5 ur r a l c o l l e g e f r e s h m a n w i t h l e t f — b e h i n d e x p e i r e n c e a n d 4 7 9 ur r a l c o l —

贫困大学生自尊心问题探悉(2)

贫困大学生自尊心问题探悉(2)

自尊不仅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同时也影响着个性的形成,制约着个性的发展方向。

大量的观察研究发现,高自尊的人表现出较强的好奇心、独立性、创造性、主动性、乐群性,乐于冒险、以及积极进取的行为。

相反,低自尊的人因感到自身价值的不充分而把大部分精力用于证明自己的价值上,往往表现出消极、畏缩、无益于自我发展的行为。

这说明,自尊与那些起着能动作用的个性品质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是影响健康个性形成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国家、社会、学校都对贫困大学生们伸出了热情的援助之手,帮助千千万万贫困生圆了他们的大学梦。

可是,在贫困大学生受到物质援助的同时,贫困生是否能正确的看待自身的贫困问题,在学校的生活中是否能够保持一份原有的自尊,关系着贫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他们正常的学习生活。

一、贫困大学生的自尊心理问题(一)自尊的意义自尊是个体要求他人尊重自己的言行,维护一定荣誉和社会地位的一种自我意识的倾向,是一个人尊重需要的反映。

自尊是人自我系统的重要特征,是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它制约着人的个性发展方向。

西方绝大多数研究者认为,自尊是一种比较稳定的自我情感,它以深层心境的形式存在于人的心理活动中。

心境直接制约着人的情绪、情感,而人的情绪又直接影响着人的行为的动机、强度。

高自尊的人由于情绪高昂,往往能超越自我,以较大的热情去追求某种目标,表现出积极的行为模式;而低自尊或自卑的人则常常感觉到压抑、焦虑,使得他们难以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感兴趣的活动中去,表现出消极的行为模式。

大学生的自尊心一般突出表现为对平等和尊重的强烈要求,大学生在刚刚踏入成人阶段,他们急需要取得与成人平等的权利和自由,急需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

当他们的言行得到称赞和认同时,便产生一种满足感,从而更加积极向上。

大学生的自尊心水平直接关系着他们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学业的成败。

(二)贫困大学生的自尊心理问题的特点调查表明,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类型和教养方式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大学生的自尊水平。

大学生自尊现状调查研究

大学生自尊现状调查研究

自尊 作 为 自我 系 统 的 核 心 成 分 , 是 一 种 与 自信 心、 进 取 心 以及 责 任 感 、 荣 誉 感 密 切 联 系 的 积 极 的 个 性 品质 , 也 是 促 使 一 个 人 不 断 向上 发 展 的 原 动 力 。 它对 个体 认知 、 情感 、 动 机 以及 个 性 与 社 会 性 发 展 都 有着 重要 影 响 , 也 能 够 作 为 一 种 缓 冲 焦 虑 的 机 制 对
述 。 本 文 将 自尊 定 义 为 : 自尊 是 个 体 自 我 系 统 的 核 心 成分 之一 , 是 人 们 对 自 己 的价 值 、 长处 、 重 要 总 体 的 情 感上 的评价 。是个体 在 追求 和实 现 个体价 值 时对 自 我 价 值 的 不 断 认 知 和 改 造 的 过 程 。 自尊 心 强 、 自尊 水
平 高 的 人 往 往 对 自 己 的评 价 是 积 极 的 , 会 产 生 愉 悦 的
分文 理科 , 男 女 比例 适 当 , 本 专 科 比例适 当 , 生 源 地 是城 市 、 城 镇 和 农 村 的 比例 适 当 。

自尊 的 内涵
在心理学 范畴 , 自尊 被 赋 予 更 广 的 意 义 。 威 廉 ・
研 究 假 设 不 同 类 型 大 学 生 的 自尊 状 况 不 存 在 显 著性 差异 。
究 , 以 揭 示 大 学 生 的 自尊 现 状 , 并 提 出相 应 的 对 策 。 关键 词 : 大 学生 ; 自尊 ; 自我 意 识 中图分类 号 : G6 4 5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 2 0 9 5 — 3 3 3 X( 2 0 1 4 ) 0 8 — 0 1 2 8 — 0 4
性 的 自尊 。

大学生自我评价和自尊调查PPT

大学生自我评价和自尊调查PPT

在调查问卷中,还有一个让人意 外的结果。在“你最初参加社团的想法是 什么?”这一问题中,占43.75%的学生选 择了“为了加分和各种考评”这一选项, 并认为活动的精髓在于“实用价值”。这 个结果不是特别意外,随着社会就业压力 越来越大,竞争越来越激烈,同学们都比 较现实,希望通过参加活动具有比其他人 更多的优势,要在求职中及时体现,更多 的证书就成了砝码。同学们表示,参加学 校活动的同学在期末会获得加分,奖学金 评比也有优势。
自尊的小故事
华罗庚求学 华罗庚中学毕业后,因交不起学费被迫失学。回到家乡,一面帮父亲 干活,一面继续顽强地读书自学。不久,又身染伤寒,病势垂危。他在床上躺 了半年,病痊愈后,却留下了终身的残疾———左腿的关节变形,瘸了。当时, 他只有19岁,在那迷茫、困惑,近似绝望的日子里,他想起了双腿后著兵法的 孙膑。“古人尚能身残志不残,我才只有19岁,更没理由自暴自弃,我要用健 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青年华罗庚就是这样顽强地和命运抗争。白 天,他拖着病腿,忍着关节剧烈的疼痛,拄着拐杖一颠一颠地干活,晚上,他 油灯下自学到深夜。1930年,他的论文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这篇论文惊 动了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以后,清华大学聘请华罗庚当了助理员。 在名家云集的清华园,华罗庚一边做助理员的工作,一边在数学系旁听,还用 四年时间自学了英文、德文、法文、发表了十篇论文。他25岁时,已是蜚声国 际的青年学者了。 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自尊自信的人,能够奋发向上,自 强不息,征服挫折和失败,在挫折与失败中获得成功。而丧失自尊的人,遇到 困难和挫折时,往往自暴自弃、自轻自贱。缺乏自信的人,在遇到困难和挫折 时,首先想到的是自己不行了,从而放弃了努力奋斗。所以没有自尊自信的人, 是不可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

贵州省苗族大学生民族认同与自尊的关系

贵州省苗族大学生民族认同与自尊的关系

贵州省苗族大学生民族认同与自尊的关系贵州省苗族大学生作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中的一员,其民族认同和自尊问题备受关注。

在传统思想和文化环境的影响下,许多苗族大学生普遍存在着缺乏自信、自卑等问题。

因此,深入研究苗族大学生民族认同与自尊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帮助他们更好地建立自己的个人价值观,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更好地融入社会。

贵州省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地之一,苗族是贵州省的主要少数民族之一。

苗族历史悠久,拥有独特的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是具有显著特色的民族群体。

然而,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苗族传统文化逐渐式微,苗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也在逐渐减弱。

研究表明,贵州省苗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并不强烈。

在大学生活中,他们更多地接触到汉族文化,开始逐渐远离苗族文化的传承。

同时,由于文化水平和社会地位的限制,苗族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存在各种歧视与限制。

这些问题使得他们无法真正地接受自己的文化,缺乏对自己民族特点和文化价值的认知和理解,从而影响其民族认同感的形成和发展。

自尊心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水平受到个体人格、性格、经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研究表明,贵州省苗族大学生在自尊心的表现中存在明显的不足。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不自信由于文化差异和历史原因,苗族大学生与汉族大学生之间在语言、思维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容易产生“文化冲突”的心理。

与此同时,很多苗族学生在拓展社交圈、参加竞赛等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困难和不安全感,因此很难建立自信心。

这种不自信不仅在学术和职场中表现明显,在生活中也对情感和社交等方面产生了负面影响。

2. 自卑感严重贵州省苗族大学生处于国家和地域的边缘地位,生活和学习等各方面条件相对较为艰苦,社会地位相对较低。

这些问题使得一部分苗族大学生存在自卑心理,觉得自己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不足以与其他大学生相提并论。

同时,在竞争激烈的校园中,他们也容易被汉族同学或者其他富裕地区的同学所压倒,给其自尊心带来打击。

大学生自尊现状调查

大学生自尊现状调查

大学生自尊现状调查作者:赵玉甘小荣张莉来源:《青年时代》2016年第31期摘要:本研究采用自尊量表(SES)对赣南医学院425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研究发现:1、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在自尊水平上差异显著(t=-2.17,p<0.05),农村生源的大学生的自尊水平高于城镇生源的大学生。

2、是否担任学生干部的大学生在成人依恋上无显著差异,在自尊水平上差异显著(t=-2.14,p<0.05),没有担任学生干部大学生的自尊水平高于担任学生干部的大学生。

关键词:大学生;自尊一、问题提出自尊通常被认为是个体对自身的总的评价,包括对自身的优缺点和个人价值的自我评价。

1965年M. Rosenberg提出:自尊是个体知觉的现实自我与期望自我二者间状态的差异。

通常人们认为高自尊与健康的、符合社会公德的品质如积极、乐观、成就、应对、技能、帮助等相关;而低自尊则与不被社会期望的、消极否定的行为如忧虑、抑郁、失败、孤独等相关很多实验研究验证了此观点的正确性,但仍有一些矛盾之处。

二、研究方法(一)被试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赣南医学院大学生作为被试。

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79份,回收率为95.8%,剔除无效问卷后,共获得有效问卷425份,有效率为88.7%。

(二)研究工具自尊量表(The self-Esteem Scale, SES),由美国心理学家Rosenberg编制,SES最初是设计用于评定青少年关于自我价值和自我接纳的总体感受。

分数越高表明其自尊水平越髙。

Fleming 等人报告SES的重测信度为0.82。

(三)数据处理使用SPSS20.0 for Windows 处理数据。

三、研究结果(一)大学生自尊的总体情况大学生自尊的总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大学生自尊的总体情况N 最小值最大值均值标准差自尊总均分 425 1.00 3.7 2.04 0.424由表1可得,我校大学生自尊总均分得分为2.04±0.424,若以理论中数2.5为标准,发现仅9.6%的大学生处于高自尊水平;5.6%为中等自尊水平;低自尊水平占绝大多数,为84.8%。

少数民族学生个性特征、自卑感状况调查

少数民族学生个性特征、自卑感状况调查

少数民族学生个性特征、自卑感状况调查作者:麦贝吉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上)》 2019年第5期麦贝吉摘要:本研究以东部沿海城市内高班学生、西部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学生为对象,调查他们的个性特征、自卑感状况,并针对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个性特征;自卑感;心理健康教育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5-0122本研究以东部沿海城市内高班学生、西部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学生为对象,调查他们的个性特征、自卑感状况,并针对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初步探讨。

一、对象和方法1. 对象利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采用量表,对东部某沿海城市内高班、西部某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学生进行心理状况测评,共计557名学生。

其中,内高班学生为预科学段,边疆地区学生为高一学段。

民族来源有7 个,分别是维吾尔族103 名,哈萨克族41 名,傈僳族221 名,怒族81 名,白族67 名,纳西族25 名,独龙族19名。

整理统计后,有效问卷共492 份,其中男生问卷265 份,女生问卷227 份。

2. 工具中学生个性特征测验:该量表共146 个项目,从独立性、敢为性、有恒性、怀疑性、克制性、敏感性、世故性、稳定性、外向性、恃强性、忧虑性共11 个维度反映学生的个性特征。

Cronbach a 系数是0.90,分半信度为0.83,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自卑感量表(the Feeling of Inadequante Scale,FIS):该量表共36 个项目,是测量自尊运用最广泛和最有价值的量表之一,包括社交自信、学习能力、自尊、外貌、体能五个维度。

信效度方面Cronbach a 系数是0.92,重测信度为0.86。

3. 统计处理本研究运用SPSS23.0 统计软件和EXCEL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从表1、图1 可以看出,被调查的少数民族学生个性特征的总体状况相对均衡。

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自尊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自尊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自尊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民族认同是指民族成员对其民族身份知悉和接纳的态度,包括本民族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

自尊是个体来源于一定社会标准下的对自身的接纳和认可,也是对个体的一种自我评价的态度。

生活满意度是个体根据自己的生活标准对自己持续一段时间内生活质量的认知评价,是个体在这段时期或长期以来的生活状态的主观体验。

本研究采用调查法,对广西四所大学551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自尊、生活满意度的现状及其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首先对三个量表进行了信效度检验,再对回收有效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以及中介效应分析,研究发现:(1)整体来看,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本民族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的程度普遍较高,表现出较强的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热爱;(2)在人口学变量上,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自尊、生活满意度存在差异。

成绩优秀、担任学生干部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表现出更高的本民族认同、中华民族认同、自尊、生活满意度;来自城市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来自农村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相比,其自尊水平、学业满意度更高,但学校满意度更低;艺术生比文科生、理科生拥有更强烈的中华民族情感;父母文化程度为大专、本科及以上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其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民族评价、自尊、学业满意度比父母文化程度为小学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高;(3)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自尊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相关关系显著。

本民族认同、中华民族认同均与自尊显著正相关,自尊与生活满意度显著正相关,本民族认同、中华民族认同均与生活满意度显著正相关;(4)民族认同和自尊对生活满意度都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自尊在民族认同和生活满意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民族认同能够直接预测生活满意度,也会通过自
尊的中介作用间接预测生活满意度。

大学生自尊心与心理健康调查

大学生自尊心与心理健康调查

大学生自尊心与心理健康调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的自尊心和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旨在通过调查和研究,探讨大学生的自尊心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以帮助大学生提升自尊心和心理健康水平。

1. 调查背景通过对一定数量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我们可以了解大学生的自尊心和心理健康状况。

调查对象为不同年级、专业和性别的大学生,以确保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 调查方法采用匿名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从学校或社会媒体平台发布链接,让大学生进行自愿填写。

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自尊心水平的评估以及心理健康问题的评估。

问卷设计要科学合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调查结果分析根据调查结果,对大学生的自尊心和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

可以从不同维度、不同角度进行探讨,比如性别差异、专业差异、年级差异等。

统计数据可以采用表格、图表等方式进行呈现。

4. 自尊心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探讨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探讨大学生的自尊心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可以从自尊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心理健康对自尊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阐述。

引用相关的心理学理论和研究成果,加深读者对这一关系的理解。

5. 影响大学生自尊心和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根据调查结果和前期的研究,分析影响大学生自尊心和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可以从家庭背景、学习压力、社交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改善的方向。

6. 建议和措施提出根据前期的分析,针对大学生自尊心和心理健康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比如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改善家庭环境等。

建议和措施要具体可行,并且能够根据学校和个人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和执行。

7. 结束语通过本文的调查和探讨,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的自尊心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保持良好的自尊心和心理健康对于大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大学生的自尊心和心理健康水平将会得到有效提升。

贵州省苗族大学生民族认同与自尊的关系

贵州省苗族大学生民族认同与自尊的关系

贵州省苗族大学生民族认同与自尊的关系贵州省是中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地区之一,苗族是贵州省的主要少数民族之一,素有“百姓书生,尽是苗族”之说,苗族的文化底蕴深厚,是贵州省的宝贵文化遗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苗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和自尊受到了更多的关注,这不仅关系到苗族大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发展,也关系到苗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本文将从苗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和自尊的关系方面展开讨论,探讨其影响因素和培养方法。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苗族大学生民族认同逐渐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苗族大学生对自己的民族身份感到自豪,愿意在学校和社会中展现自己的文化特色,积极参与各种与民族文化相关的活动。

但是也有一部分苗族大学生对自己的民族身份认同感较弱,对苗族文化了解不深,对民族传统缺乏认同感,甚至存在一定程度的自卑情绪。

2.苗族大学生自尊的现状苗族大学生的自尊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一部分苗族大学生对自己的民族和学习成绩有着较高的自尊感,有较强的自信心,愿意在学校和社会中展现自己的个人优势。

但是也有一部分苗族大学生由于受到民族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缺乏自信心,对自己的学习成绩和个人能力存在怀疑和不自信情绪。

1.民族认同与自尊的内在联系民族认同是指个体对自己所属民族的文化、历史、传统和价值观念的认同和认可,是个体对自己民族身份的情感归属和认同感。

自尊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整体评价,是对自己能力和价值的一种心理感受。

苗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和自尊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民族认同对个体的自尊有着积极的影响,一个有着强烈民族认同感的个体通常也有较高的自尊感,因为他们在民族文化的支持下获得了情感的满足和认同感,有较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相反,民族认同感较弱的个体通常也容易产生自卑情绪,缺乏自信心和自尊感。

外部环境对苗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和自尊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校园和社会环境中,是否存在民族文化的宣传和认同,以及对民族文化的尊重和包容,都会对苗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和自尊产生影响。

贵州省苗族大学生民族认同与自尊的关系

贵州省苗族大学生民族认同与自尊的关系

贵州省苗族大学生民族认同与自尊的关系1. 引言1.1 背景介绍贵州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苗族是贵州省的重要少数民族之一,苗族大学生是贵州省高校中的一个重要群体。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苗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和自尊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民族认同是指对自己所属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是个体与民族、文化之间的情感联系。

自尊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同、尊重和评价,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苗族大学生作为少数民族学生,他们在高校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着种种挑战和困扰。

他们需要面对来自外界的各种观念和歧视,需要在学业、就业等方面证明自己。

对于苗族大学生来说,民族认同和自尊是两个重要的心理因素。

民族认同和自尊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一个健康的民族认同有助于提升个体的自尊,而自尊的提升也会进一步巩固民族认同。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苗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与自尊进行深入研究,对于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苗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与自尊进行探讨,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展望。

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为促进苗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2 问题提出苗族大学生作为中国少数民族中的一员,其民族认同和自尊对其学业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由于各种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苗族大学生在民族认同与自尊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与挑战。

为了更好地探讨苗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与自尊的关系,有必要提出以下问题:1. 苗族大学生在当今社会中的民族认同水平如何?他们是否对自己的族裔身份有深刻的认同感?2. 民族认同对苗族大学生的自尊有何影响?是否存在民族认同不足导致自尊低下的情况?3. 自尊水平如何影响苗族大学生的学业和生活?自尊低下是否会影响其在学校和社会中的表现?4. 苗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与自尊之间是否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二者之间的互动与影响如何?5. 影响苗族大学生民族认同和自尊的因素是什么?社会、文化、家庭等方面的因素是否对其产生影响?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深入分析和探讨,可以更好地理解苗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与自尊的关系,为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建议。

大学生自尊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大学生自尊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大学生自尊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作者:王思颖来源:《甘肃教育》2019年第11期【关键词】学生;自尊状况;影响因素;研究【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19)11-0078-01自尊是个体处于社会比较进程范围内所取得的关于自身价值的辨别和判断。

许多学者的分析成果显示,自尊不但属于心理健康的关键象征,同时还可以作用全局人格的进步。

低程度的自尊水平可能致使个人对周围氛围的适应水平,但是高程度的自尊能够被当成一类环节配方,降低各类形式应激情况而发挥保证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

本文凭借检测在校学生的自尊情形,研究影响国内在校学生自尊程度的可能性因素,为提升学生自尊程度、推动其心理健康供给可靠的参照和根据。

一、对象和方式通过全局随机抽样的方式,对国内某校在校学生展开问卷形式调研。

问卷调查表格的内容涵盖自尊量数据、国内学生常规状况和作用于自尊的可能因素等三类内容构成。

自尊量分数水平越高代表自尊程度越高。

二、研究结果分析1.通常因素根据数据显示,学生自尊程度于性别、入学所在地、是否属于独生子女等事项上没有明显的不同之处。

通过调查,男性学生占据比例为38.5%,女性学生占比例为61.5%;来自城市的学生占据40.8%,农村学生占据比例59.2%;属于独生子女的学生占据21.4%,不属于独生子女的学生占据80.6%,自尊量分值基本在20-30之间,没有明显差距。

2.关键因素家庭经济情况和国内学生自尊程度关系为:家庭收入在一千元以下的学生人数占据比例为30.5%,自尊量分数为22.99至26.89;家庭收入处于一千元到三千元之间的学生人数占比38.9%,自尊量分值为21.67至30.27;家庭收入处于三千元到六千元之间的学生占比为18.9%,自尊量数值为23.69至30.69;家庭收入处于六千元以上的学生占比为6.8%,自尊量分值为22.96至27.36。

不同层次家庭基础经济条件的自尊量分值具备明显的区别。

侗族女大学生人格特征的调查研究

侗族女大学生人格特征的调查研究

侗族女大学生人格特征的调查研究陈明琴【摘要】提高中国人口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就是要大力发展女性人格教育,女性人格发展健全与否,不仅影响她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而且也会阻碍本民族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通过问卷调查,对在校侗族女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在不同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具有差异;这可为高校开展人格教育、培养侗族女大学生健全的人格提供一定的依据.【期刊名称】《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00)002【总页数】7页(P26-31,61)【关键词】侗族;女大学生;人格特征【作者】陈明琴【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大学,贵州贵阳 55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844.2人格是个体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特异性模式,以及在这些模式之下、能够或不能够被观察到的心理机制[1]。

人格反映的是个体比较一致的内心体验、行为倾向、以及稳定的内在动机特点,健康人格的塑造体现了自身的认知和开发。

研究证明,人格的形成和表现都是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个体在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文化背景。

而侗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具有悠久历史的一个民族,有其独特的民族文化,铸造了侗族迥异于别的民族的文化性格[2]。

以往研究对象多为大学生、初中生及高中生,对女性,特别是侗族女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研究却很少[3][4]。

就侗族而言,他们多居住在偏远的贫穷地区,信息相对闭塞,经济、文化比较落后,他们的生活条件相对较差,与之相应的女性人格特征较其他民族来说,可能也会有所差异,因此,本研究以贵州省几所高校在校侗族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人格量表来研究侗族女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为培养侗族女大学生健全的人格提供理论依据。

本研究的被试为贵州省民族大学在校大学生,在全校所有二级学院中,随机抽取50个班级来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问卷738份,回收率为92.3%,剔除无效问卷91份,实得有效问卷647份,有效率为87.7%。

民族地区高等院校在校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问题研究的论文

民族地区高等院校在校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问题研究的论文

民族地区高等院校在校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问题研究的论文大学生人格总体上是健康稳定的,由于诸多特殊原因,也呈现出自卑、懒散和抗挫能力差等一些不同发达地区在校大学生的性格特质。

在民族地区可通过提升大学生自主塑造健康人格的能力,营造和谐、稳定、温馨的家庭环境和创造健康、积极、优美的校园环境等途径来塑造健康人格。

关键词:民族地区;大学生;人格;塑造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7-0084-03大学期间是一个人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有研究表明,约10%~30%的大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人格问题。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山区,欠发达、欠开发是现阶段贵州的基本省情,目前贵州有普通高等学校47所,在校生299072人。

[1]这样一个大学生人数较多,而又作为“少、边、山、穷”地区高校中的大学生人格状况如何,更值得进行深入探究。

一、贵州高校大学生突出的人格特质为了了解民族地区的高校中大学生整体的人格状况,课题组选择贵州省内五所高等院校的500名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艾森克个性问卷—成人版(epq)”问卷调查和随机访谈的形式进行了调查。

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问卷450份,有效问卷421份,有效率占收回问卷的%,其中男生157人,占总人数的%,女生264人,占总人数的%;汉族263人,占总人数的%,少数民族158人,占总人数的%。

全部数据采用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我们从性别、民族两个因素分别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见表1和表2)。

从表1、表2可以看出,男大学生和女大学生、少数民族大学生和汉族大学生在精神质(又称倔强、讲求实际)(p))这个人格纬度上没有显著差异,而在内外向(e)、神经质(n)和自我掩饰度(l)3个人格维度上差异显著,呈现出下列特质:(一)男大学生和汉族大学生性格以外向居多从e纬度看:在表1中显示,男大学生比女大学生外向,对外界事物兴趣广泛,朋友多,喜形于色,可塑性强;在表2中显示,少数民族大学生较汉族大学生内向,汉族大学生比少数民族大学生易于适应环境的变化,性情活泼、热情,爱交际,更渴望兴奋的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 0个条 目,其 中正 向题和反 向题各半 。所有题 目实
行五级评分 ,得分越高 , 自尊程度越高 ,得分高于或 自尊作 为一 个学 术性概 念 ,它 主要 是指个 人对 低 于 二分 之 一 的个 体 可 分别 确 定为 高 或低 自尊者 。 自我 价值和 自我 能力 的评价 及其 体验 ,属于 自我 系 D b o o s n和 Fe t g曾报告该量表 的 1系数为 0 7 和 lei n 2 1 .7 统 中的情感 成分 ,其 发展状 况对 个体 人格 的发 展有 0 8 ,符合统计学的要求。同时 ,根据研究需要采用 .8 着 重要影 响。 自尊并非与生俱来 ,也不是一朝一夕形 自编问卷 ,主要调查被试的基本情况 ,内容包括被试 成 的,而是伴随儿童社会化进程逐渐形成 。它的发展 的年龄、性 别、年级、专业、生源地是否纯侗族聚集
2. 究 工 具 研
级、学科和地域 等多个 纬度上 不存在 差异,绝大多数 侗 族农村大 学生 的 自尊表现 为高 自尊。
关 键 词 :侗 族 ;农 村 大 学 生 ; 自尊
本 研 究 采用 R 0S 编 制 的 自尊 量表 n berg e
( sn eg S l ete cl,S S ,该量表只有 Roe b r ef sem S a - e F )
N 1%( 自尊分数 ) 1 ( 3 % 自尊分数>)l a S 3 nl D Me
19 } 9 1. 41 J 8 . 59 J . 5 1 14 6 9J . 0 3 8 0
表l 表明 ,以理论 中数 3 为标准来划分 ,在被调
查的侗族农村大学生 中,平均分大于 3的学生 占总人 本研 究 拟从 自尊水 平着 手 ,探索 侗族 农村 大学 数的 8 . %,反映出绝大部分侗族农村大学生的 自尊 59 生群体 中不 同 自尊水平在性别、年级 、学科 、地域之 水 平 较 高 。
学 生、毕业生三级 ,按 专业分为文科 、理科和艺体类 毕 业 生 及 中年 级 学生 与 毕 业 生的 方 差检 验 )
由上 表可知 ,年 级 的不 同并没 有对侗 族农 村大
收稿 日期 :2 1 .4 2 0 00 —2
作者简介:李茂科 (9 7 ,男 ,怀化学院教务处 ,副教授,硕士 ,从事 民族人格心理方面的研究 。 1 6 一)
间有无差异 ,探讨这种状况形成的原因 ,以积累真正
2. 族 农 村 大 学 生 自尊 状 况 的性 别 差 异 侗
表2 不同性别侗族 农村大学生 自尊状 况的 比较
男 生 女 生 T Sg(一al ) i. T id 2 e
反 映侗族 农村 大学生 自尊 发展状 况 的资料 ,丰富 中
O CE R 调与 究 AR I RHO 查研 EO Z
职 时 业 空
2 年月 06 1 0
侗 族 农村 大 学生 自尊状 况 的 调查 与研 究
李 茂科
( 怀化学 院 ,湖 南 怀化 41 0 8 0) 8
摘 要 :采用  ̄ n eg编 制 的 自尊量 表对 1 oebr s 9名侗 9 侗寨)和杂居地两类 ( 以下简称 “ 纯居”和 “ 杂居” 。 ) 族 农 村 大 学 生进 行 测查 , 结 果 表 明 : 自尊 在 性 别 、 年
结 果发 现 ,侗族 农村 大学 生的 自尊状 况 并不存
在 性别差 异 。
5. 族 农 村 大 学 生 自尊 状 况 的 年 级 差 异 侗
表3 不 同年 级侗族 农村 大学生 自尊状况的 比较
新生 中年级学生 毕业生 F F F l 2 3
自尊 平 均分 37 2 . 2 2
是 以个人成长的社会经历 为基础 ,家庭、社会、学校 地等人 口学 资料。数据 采用统计软件 S S 0 0 P Sl . 进行 及 个人性 格 、气质认 识方 式 等都会 渗透 到 自尊 的结 分 析 。
构中。 侗族 农村 大学 生作 为一 个特殊 的群 体 ,成 长 中
的成 功体验 和经历 决定 了其 较诸 同辈 群体具 有 自我
二 、调 查 结 果
1 侗 族 农村 大 学 生 自尊 总 体 状 况 .
表 1 大 学生 自尊 的总体状 况
期望高 、 自尊 水平 高 的特点 ;而 同时 他们 的 自尊 又 离不开其 所在 民族 所处 的 自然环境 、社 会环 境及 历
史文化的 影响 ,也深 深地 打上 了本 民族 的 “ 印” 烙 , 由此 决定 了侗族 农村 大学 生 自尊研究 的 针对 性 和特 殊性 。
国化 的本土心理 学的研 究 。


调 查对 象 与方 法
自尊 平 均 分
36 6 33 l —1 l .42 -7பைடு நூலகம்6 .O 4
019 .5
自尊 分 标 准 差 1 79 09 6 . 3 .6 9 0
1 调查对 象 .
选取怀化学 院 1 6个系 2 0名侗 族农村大学生作 2 为 调 查 对 象 ,所 有被 试 均 无 精 神 异 常 史 。 由主试 ( 由作 者 本人 担 任 )统 一施 测 ,要 求 被 试认 真 按 自 己的真 实情 况作 答 , 同 时主 试 给 予 监 督 并适 当指 导。本 次测试共 发放 问卷 2 0份 ,回收 2 0份 ,回 2 2 收率 1 0 %,剔 除无效 问卷最 终 得到有 效 问卷 l 9 0 9 份 ,有效率 9 . 5 0 4 %。
自尊分 标 准 差 1 2 4 . 1 0
36 4 . 8 7
09 5 .9 8
364 47 5 57 2 .0 .6 7 .4 .5 1 7 0
10 1 . 6 4
根据研究需要 ,将被试按年级分为新生、 中年级
三部分 ,按 家庭居住地分纯侗族聚集地 ( 当地人称 为
( :F 、F 、F 注 1 2 5分别 代 表 新生 与 中年 级 学生 、 新生 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