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化涵养生命 以和美诠释幸福

合集下载

《传统文化十二讲》第7讲--传统文化与幸福人生

《传统文化十二讲》第7讲--传统文化与幸福人生

第7讲--传统文化与幸福人生2021-05-20大家好:今天我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学习《传统文化与幸福人生》。

在改革开放之后,我们的物质生活一天比一天的好,但是很多人的幸福感却没有像以前那么高了。

所以我们看一看学习传统文化对于提升我们的幸福指数有什么帮助。

首先我们看一看什么是幸福?为了说明什么是幸福,我们首先看一看逆境中的幸福之人。

比如说美国的海伦•凯勒女士,她生来是个又盲又聋又哑的人,但是她并没有像我们想象的过着悲惨的生活。

相反,她周游了世界,为世界很多盲聋哑人去演讲,改变了她的命运。

在每一次周游世界的时候,她都会这样说:“虽然我的眼睛看不见,我的耳朵听不见,口也不能讲话,但是我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因为我周游了世界,改变了很多盲聋哑人的命运。

”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逆境中的幸福之人。

相反我们也看到很多良好环境之下的不幸之人,比如说有人是百万富翁,甚至是亿万富翁。

因为自己很有钱,就不再满足于只娶一个太太,可能是三房四妾,外面还有情人、小蜜,乱七八糟一大堆,这些人又不能够和睦相处,经常因为一点事就争风吃醋,让他应接不暇。

虽然自己很有钱,但是脾气不是很好,因为一点芝麻大的小事就大打出手,把彼此打得鼻青眼肿。

虽然自己很有钱,但是还不满足于既得的财富,每一天还要飞来飞去,要赚更多的钱,结果没有时间关心孩子的教育,孩子走到十七八岁,突然锒铛入狱了。

我们想一想,这些人都是良好环境之下的不幸之人。

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呢?简单地说,就是充满喜悦的生活。

如果我们说的复杂一点,就是家庭圆满,在家庭的每个人都是充满喜悦地过日子。

如果这是我们所要的幸福,我们就可以提出幸福之道的三项原则。

第一个原则:一天之中不生气恼。

为什么一天之中不生气恼?因为我们说幸福是充满喜悦的生活。

一旦你气恼了,这个幸福就不存在了,因为气恼和喜悦的情绪不能够同时存在。

所以要获得幸福,我们首先要制怒。

我们看“怒”这个字,上面是一个奴隶的“奴”,下面是一个“心”字。

文化浸润,涵养人文品格

文化浸润,涵养人文品格

文化浸润,涵养人文品格【摘要】文化浸润是涵养人文品格的重要途径,通过文化传承与发展,可以让人们接触到历史、传统和价值观,从而培养正面品格。

文化教育的影响使人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宽容的心态,促进人文品格的提升。

文化交流则能带来不同文化间的碰撞和融合,促进人文素养的增长。

文化艺术的熏陶让人感受到美与情感,培养柔情似水的人文品格。

通过文化体验,人们可以在实践中修炼品格,培养自律和坚韧的品质。

文化浸润不仅是一种传统文化传承方式,更是现代社会涵养人文品格的必然选择。

通过文化的涵养,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形成积极向上的品格,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

【关键词】文化浸润,人文品格,文化传承,文化发展,文化教育,人文素养,文化交流,文化艺术,品格修炼,文化体验,现实意义。

1. 引言1.1 文化浸润,涵养人文品格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文化浸润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力量,它不仅可以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更可以涵养人文品格。

文化是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志,它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智慧,承载着几千年的历史和传统。

文化浸润可以让人们在接触不同文化的感受到不同的情感和价值观,培养出宽容、包容、尊重的人文品格。

而人文品格对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一个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引导人们正确看待世界、维持社会秩序、促进民族团结。

文化浸润不仅可以滋养人们的心灵,还可以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使人们对自己的文化传统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人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文化身份,增强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观。

文化浸润还可以提升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让人们具备更高的艺术情操和人文品格,从而更好地适应和融入社会发展的需求。

文化浸润,涵养人文品格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不仅可以让个人得到内在的修养,更可以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 正文2.1 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意义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意义是无比重要的,它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根基和灵魂所在。

世界之大和合为尚,人间之美福祉共享。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世界之大和合为尚,人间之美福祉共享。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这段话的意思是,世界上有很多不同的事物和文化,我们应该以和谐、和平的方式相处,共同分享人类的福祉。

每个人都应该珍视自己的文化和传统,同时也要欣赏和尊重其他人的文化和传统,这样才能够实现天下大同,让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美好和幸福。

“世界之大和合为尚”,表达的是我们应该以和谐、和平的方式处理各种关系和问题,无论是在国家之间还是个人之间,都应该秉持和平、合作的原则,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人间之美福祉共享”,强调的是我们应该共同分享人类的福祉,无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都应该让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美好和幸福。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表达的是每个人都应该珍视自己的文化和传统,同时也要欣赏和尊重其他人的文化和传统,这样才能够实现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交流。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强调的是只有通过和谐、合作的方式,才能够实现天下大同的理想,让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美好和幸福。

总的来说,这段话表达的是一种和谐、和平、共享、尊重和合作的理念,呼吁人们应该以这样的方式来处理各种关系和问题,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和幸福。

用传统文化打开幸福之门 --新华日报

用传统文化打开幸福之门 --新华日报
除此之外,古代的圣人还观察得出了这个社会要保持和谐所需的人际关系以及必须遵守的人伦大道。这个就是我们古人概括的五伦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父子有亲——社会中时时刻刻存在着父与子的人伦关系:父母爱儿女,儿女爱父母,他们彼此之间有一种自然的亲情,而这种亲情并不是圣人给我们规定下来的。只有做到“父慈子孝”,即父母慈爱教导儿女而儿女孝敬父母,父母儿女之间的关系才是井然有序的。
道德教育、道德修养的过程就是把外界的污染层层剥落的过程,最后让本性的光明透出来。
充满喜悦的生活就是幸福,原则有三:不气恼、不出恶言、家庭和睦。
品德教育也是有次序的,一个孩子要想有好的品格,先从孝心开始。
夫妇有别——这个“别”字不是指身份和地位的差别,而是职责上有分工。在一个家庭中,有两种重要的职责:一是创造经济收入、养家糊口,使家人衣食无忧;这种重要的职责在中国古代是由丈夫来承担的;此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职责就是教育儿女。中国人有古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什么叫无后为大呢?有的人认为就是没有儿子。所以就非得生个儿子,认为这样就做到“有后”,就可以对祖宗有个交代了。其实这只是粗浅的理解。“无后为大”真正的含义是说:虽然你生了很多的儿女,但是他们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而成为纨绔子弟、败家子,不能把良好的家业和家风承传下去;这样的孩子不能做利国利民的事,反而是祸国殃民;这样的孩子与其有还不如没有,这才是真正的“无后为大”。所以,中国人把儿女教育这件事看得十分重要。“闺阃乃圣贤所出之地,母教乃天下太平之源。”是说一个孩子在家里接受了母亲的良好教育,才知道如何去孝敬父母、友爱兄弟,这样走上社会后才能跟朋友和谐交往。正是这种职责分工的不同,才要求做丈夫的要有恩义、道义、情义;做妻子的要有良好的德行。只有做到“夫义妇德”,夫魂

美丽人生:让每个人都能享受美好生活的文化理念与实践

美丽人生:让每个人都能享受美好生活的文化理念与实践

美丽人生:让每个人都能享受美好生活的文化理念与实践美丽人生:让每个人都能享受美好生活的文化理念与实践在当代社会中,人们追求美好生活已不再是一种奢望,而是一种共同的心愿。

美丽的人生不仅仅是指物质上的富足,更关乎精神上的愉悦和内心的宁静。

要让每个人都能享受美好生活,我们需要建立一个以文化为基础的理念与实践体系。

文化是一个社会的精神家园,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们共同的认识体系和价值观念。

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社会不仅仅是物质的堆积,更是对精神层面的重视。

因此,我们首先要建立起一个注重文化的理念。

这个理念要将人们的思想引导向关注他人、关爱自然、追求真善美等方面,以实现全面的美丽人生。

首先,关注他人是我们美丽人生的重要基础。

社会是由人构建的,每个人都是这个社会的一部分。

只有在关注他人的过程中,我们才能感受到彼此之间的温情和互助。

我们可以通过关心他人的需求,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帮助,让他们感受到关爱与温暖。

这样的关怀与关注不仅能够帮助他人摆脱困境,更能够给自己带来内心的满足与喜悦。

其次,关爱自然是我们实现美丽人生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自然是我们生存的基础,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活质量。

因此,我们需要站在保护自然的角度,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这样的问题。

只有保护好大自然,才能获得清新的空气、美丽的风景和健康的生活。

我们可以通过节约能源、减少废物、保护野生动植物等方式来共同努力,为自然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最后,追求真善美也是实现美丽人生不可或缺的一环。

真善美是众多文化价值观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了对真理的追求、对善良的崇尚和对美的追求。

追求真理可以让我们的思想更加开放和包容,让我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世界。

追求善良可以让我们更加关注道德和伦理的准则,让我们的行为更加符合公义与道义。

追求美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更加有意义。

通过这三个方面的追求,我们能够增加我们的智慧、提高我们的品位,并且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美丽和充实。

文化涵养生命,经典浸润人生

文化涵养生命,经典浸润人生

文化涵养生命,经典浸润人生【摘要】传统文化经典具有丰富的生命内涵,是塑造人生命的基本力量,利用传统文化经典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有重要意义。

针对以传统文化经典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中所出现的困境,即学生不感兴趣,缺乏指导,教师难以指导等现状,笔者从社会思潮与高校教师本身的素养分析了形成的原因。

并结合自身实践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方法与具体途径。

【关键词】文化经典生命教育近年来,国学蓬勃兴起,传统文化经典的阅读在大学校园里方兴未艾。

与此同时,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已是不争的事实。

大学生信仰的缺乏,价值观的迷离,使他们的生命迷茫而困顿:沉溺于网络,漠视生命,斗殴自残等现象在大学校园里屡见不鲜,“大学”已经不是一个让人充满无限美好遐想的一方净土,一桩桩自杀事件叩击着我们的心灵,从中国传媒大学的情侣的殒命到武汉大学的博士的自杀,乃至中国政法大学弑师案,一个个生命的凋零似乎用鲜血在向我们提出一个问题:我们的大学教育怎么了?由此,有识之士试图通过传播文化经典来挽救大学生失落的精神家园。

大声疾呼大学生生命教育必然要进行文化传统教育。

而且一些院校开始了身体力行的实践:从江西师范大学“生命教育课”(以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开设,到南阳理工学院在学生中推行中华文化经典的诵读,可以说,他们的努力使我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生命教育本质上是培养人格完善、心智健全的人。

人的生命在教育中不断成长,人通过受教育而成为人,夸美纽斯说:“有人说:学校是人性的工场。

这是明智的说法。

因为毫无疑问,通过学校的作用,人真正地成为人。

”[1]郑晓江先生把人的生命分为“血缘性生理生命、社会性的人际生命和超越性的精神生命”。

[2]前者是生理生命,后两者是人文生命。

人文生命体现出人之为人的本质。

人之所以位列三才之一,可以顶天立地,在于人有情有义有灵,即人的精神性生命。

不可否认,传统文化经典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文化遗产与精神财富,塑造了中国的文化精神及中国人的思想品格,生命教育中社会性的人际生命与超越性的精神生命都是文化传统所赋予的。

以爱之名,以文化人

以爱之名,以文化人

以爱之名,以文化人爱,是人类共同的情感,是让人心灵感动,激励人前行的力量。

而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精神世界的表达。

当爱与文化相结合,就会产生一种强大的能量,激励人们去传承和发扬文化,去关爱他人,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以爱之名,以文化人,就是要倡导这种理念,让爱和文化成为我们生活的主旋律。

要成为以爱之名,以文化人,首先要有对文化的热爱和热情。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记忆,是一个国家的根基,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只有深深热爱文化,才能发扬文化,传承文化。

我们要努力学习和了解自己的文化,了解自己的历史,了解自己的传统。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成为文化人,才能以文化的力量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除了要有对文化的热爱和热情,以爱之名,以文化人还要有对他人的关爱和帮助。

爱是包容、理解、关心和支持。

只有关爱和帮助他人,才能真正体现出爱的力量。

一个人如果只知道自私自利,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他人的感受,那么就无法成为以爱之名,以文化人。

我们要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用实际行动去传递爱的力量,去温暖他人的心灵,去让他人感受到爱的力量。

除了对文化的热爱和对他人的关爱,成为以爱之名,以文化人还需要有积极的行动和奉献。

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每个人的付出和努力,只有积极的行动和奉献才能推动文化的进步。

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传承和发扬文化,比如参加文化活动、翻译传统文化作品、宣传传统文化知识等。

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出自己的努力,那么文化的力量就会越来越强大,社会也会变得更加美好。

古往今来,有很多以爱之名,以文化人的典范,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和力量,成为了文化的传承者和推动者。

比如鲁迅先生,他用自己的笔触让中国古代文化得以传承,他用自己的力量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又比如孔子,他用自己的言行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成为了文化的伟大传承者。

这些人用自己的爱和行动,成为了文化的灯塔,为后人指明了前行的方向。

以爱之名,以文化人是一种崇高的境界和追求。

涵养和美文化,促进每个生命自主向美生长

涵养和美文化,促进每个生命自主向美生长

涵养和美文化,促进每个生命自主向美生长作者:王晓芳刘翠来源:《教育家》 2018年第47期有这样一所学校,她有和关的绿色生态,她有温暖的管理方式,她有教师优势成长的舞台。

这所学校就是顺义一中附属小学。

学校努力构建人与人、人与组织、人与资源之间的和美场域,促进每个生命自主向美生长。

和谐唯美和谐至美——构建和美文化自育场学校秉承“创造适合师生发展的教育”的办学理念,把教育中所有的人放在中央,为了人,发展人,实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

和美文化引领每一个生命向美而生,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重塑和美管理系统。

学校以和美文化为核心,努力营造一种和谐、开放、包容、支持的组织环境,打造命运共同体、协作共同体、学习共同体、成长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和荣誉共同体。

形成“—室三中心”的整体组织机构,以年级组为单位实行全方位自治,使学校从“他管理”走向“自管理”。

营建和美空间生态。

重新设计学习空间,构建学习场景,让学习与生活关联,让学习随时发生。

进行教室变革,教师可根据需要灵活选用座位分布方式。

设计主题学习长廊,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话,每一个场景都是课程。

构建多功能学习空间,使学生的自我成长有了更多的选择与可能。

以和育美让美恒久——构建和美课程自育场学校围绕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构建了品德、健康、科技、人文、艺术五大领域课程,培育美的心灵(修品美德),健康美的生命(健体美行),感受美的世界(崇文美智),创造美的体验(思辨美创),形成美的能力(尚和美艺),培养有中国心做世界人的和美少年。

坚持全人发展,探索适合各年级学生的课程,如一年级的专注力培训、二年级的种植课程、三年级的思维课程等,让更多孩子受益。

颇具创意的衔接课程,为一年级新生不仅提供规则示范,更提供伙伴式文化。

积极尝试主题课程和实践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构建师生共美课堂,坚持课堂先学后讲,精讲精练,注重学生“主动参与、善于质疑、勇于探究、崇尚表达”的良好品质和习惯的养成。

用文化涵养生命

用文化涵养生命

用文化涵养生命作者:暂无来源:《教育家》 2017年第5期文 | 江西省安福县华泰实验学校刘善章坐落在北华山下的安福华泰实验学校,2005年初创时是一所民办公助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条件差,学校规模不大。

2014年,政府回购成为公办学校,短短两年的时间里,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的华泰,欣欣向荣、焕然一新,俨然已成了安福县一颗璀璨的明珠。

1 和谐关系、文化引领是学校发展的基础硬件是体,软件是魂。

我们清楚地知道,学校最核心的竞争力是学校文化。

改制之后为了尽快跟上公办学校的步伐,我们理清办学理念,确定了“德育为先、质量为本、环境优美、人民满意”的工作目标,确定了“ 让每一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的培养目标,确定了“ 和美”与“ 活力”的校园文化主题:和谐共荣、德美雅爱、活力四射、灵动创新。

倾力环境文化建设——寓教于景,办学理念树立——寓教于行,人文精神打造——寓教于心。

如今的校园“ 和”风劲吹,师生、同事、同学、干群等关系融洽,精神面貌彰显活力,人、事、物、景、情和谐共生,和谐共荣。

2 立德树人、德育先行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学校德育工作始终坚持“ 德育为先、习惯为重、发展为本”的工作思路,围绕“爱国、诚信、责任、感恩、孝道、守纪”十二字德育目标开展工作,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实施学校德育工作课程化。

首先,夯实常规德育课程: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文明班级评比、重大节日纪念活动等。

其次,创新特色德育课程:入学教育课程、“班风亮化在行动”教育课程、“ 今天我最美”专题教育课程等。

还编定了学校德育校本教材。

3 队伍建设、素养提升是学校发展的保证近年来,学校教学质量名列全县前茅,规模不断壮大,在校学生(含幼儿园)近4000人,成为全县规模最大的学校,而这主要得益于队伍建设和质量意识的不断强化。

教师的发展是促进学校和学生发展的关键因素,没有教师的发展,学校的发展也失去了有形的支撑,成了空中楼阁。

学校素来重视教师的成长,加强对教师进行校本培训,形成浓厚教研氛围,优化学校教师队伍。

扬美善文化涵养生命成长

扬美善文化涵养生命成长

扬美善文化涵养生命成长作者:李丽华来源:《教育家》2019年第19期课程是幼儿园发展的核心。

无论是儿童的学习、成长,还是教师的专业发展,皆来自课程。

从1958年建园到2012年“一长两园三址”办学模式的形成,北京市东城区新中街·东棉花联盟幼儿园基于“美善文化”的内在生发,孕育了多元开放的立美课程体系,以课程之美涵养生命成长,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真善美的童年,拥有良好的人生开端。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思考核心素养是课程架构的生命表达。

做好课程建设,首先要跳出具体的课程目标,站在更高的位置去思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些根本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

”现在的儿童正是实现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主力军,是完成伟大“中国梦”关键的一代人。

所以我们在强调教育回归人的本真,倡导自由生长的同时,不能忽视儿童作为中国人的责任和担当。

孩子要有家国情怀,热爱祖国,这是他们生命成长的底色。

同时,在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大数据和信息化迅猛发展的时代,多元文化的渗入与人工智能的发展,对未来人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真正的课程,必是根植于园所文化而创生的课程路径。

朱家雄先生说过:“课程只有在文化中找到根,并牢牢扎根其中,才能不被‘风潮’带离方向,才能在长期的发展中经得起考验。

”立美课程是在美善文化的脉络中生长出来的。

美善即求真尚美,明德至善。

其核心内涵是追寻教育真谛,涵养美德,完善人格。

“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

”立美课程的根本价值在于按照美的规律培养儿童,让儿童在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过程中,明理修身,雅言美行,成为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人,为幼儿一生优质生活奠基。

形成多元开放的课程架构基于核心素养,在课程架构的整体设计上,以五大领域为依托,充分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借助使馆区和传统文化资源,以身心健康为基点,以家国情怀为起点,将国际理解与创新能力作为两项支点。

用文化润泽心灵

用文化润泽心灵

用文化润泽心灵作者:李莎来源:《中国教师》2017年第10期加拿大教育家富兰在《教育变革新意义》一书中说:“如果要完成一场深刻的、更加持久的变革,最为重要的就是‘重塑’学校文化,否则变革就会肤浅和不持久。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和精髓。

河北省沧州市紧紧抓住学校文化建设这一核心主题,在生态体验教育理论的基础上,以运河区为试点,立足时代特点和学校实际,逐步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形成了“一校一品”的学校文化格局。

如沧州市运河区新华小学的“儒雅”文化、解放路小学的“和”文化、水月寺小学的“绿色”文化、光明小学的“国防”文化已经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为此,本刊记者走访了沧州市多所学校,力图深入剖析其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路、做法和经验。

生态体验引领学校文化学校文化建设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建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理念、目标等问题。

因此,沧州市在对相关理论进行系统研究和阐述的基础上,与中国生态体验教育学术委员会主任刘京铎教授和副主任姚亚萍教授进行合作,将生态体验理论引进中小学。

即“教育者”作为“引导者”,“受教育者”作为“体验者”,把学习与体验者的生命意义关联起来,通过有生命感动的体验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开放式对话,讲述体验活动的现场感受,从而使学生在探究和自主感悟过程中,不断进入“体验之思”的生命境界。

从2010年开始,沧州市将运河区作为一个试点,逐步进行生态体验教育的推广。

对于校长和教师来说,这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论,其理论内涵是什么?与以往的教育理念有何不同?如何进行操作和实践?因此,对校长和教师进行培训成为第一要务,沧州市先后在理论知识学习、实践活动推介、指导教师实践等方面展开了系列化、有针对性的培训,以达到“入脑、入心、有行动”的效果。

在这一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各学校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逐步建立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

运河区迎宾路小学的“双zun(尊·遵)文化”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其主张只有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才能让孩子愉快地接受教育,健康成长。

浅析中国传统美学的生命底蕴文化

浅析中国传统美学的生命底蕴文化

浅析中国传统美学的生命底蕴文化20世纪90年代,中国当代美学进人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在实践美学之后,生存美学、生命美学、体验美学、超越美学等等异彩纷呈。

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表现为对人当下生存的关注,它们的理论大致都建立在生命本体的基础上。

为此,可以将它们统称为生命美学。

从实践美学到生命美学,既是一种超越,亦是一种回归。

华夏民族宇宙意识的大旨是强调时空一体,时空变化与生生不息的生命创造融为一体。

老子提出了“道”、“气”、“象”“有”、“无”“虚”、“实”等等,无非是在说由“道”展开的一切生命流程。

先秦诸子大都是用宇宙生命流动的哲学观点指导着思考问题。

孔子说过:“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可见,他也认为世界是自然发展的生命流程。

《易·系辞》云:“夭地之大德曰生。

”将事物看成生命的流程,生命通过阴阳交换的方式而展开,而人是特殊的生命,要以体现道的善性对待人类和万物,从而找到安身立命之所,要透过万物之生而创和谐环境以利于自身的生存繁衍。

这便是中国古代生命哲学的精髓,它的深层意蕴是从生命出发视一切为统一于道的生命流程。

下面,我们再从构成中国传统思想主干的儒道两家美学思想进行分析。

儒家美学思想中审美追求和生命追求是通过“致中和”统一起来的。

“人而不仁,如乐何?”“乐”即美的创造活动,审美活动应与“仁”一致。

而“仁”的目的在和谐,即顺天道以阴阳和合的动态发展。

只有和谐才有利于从事农业的民族生存。

儒家关心的是个人如何为族类生存繁衍作贡献,而又在这贡献中体现出个人的价值。

这样能使族类乃至宇宙万物的生命流程得以顺利展开,个人也会得到一种生命充实且能发挥创造性的美感。

按儒家的观点,这种美感往往根植于人生的内在精神世界里。

在文艺创造和审美活动中,只要不失本心,就一定会以“致中和”为原则,这原则在《乐记》里有很好的说明,其中一句“合生气之和”更是点睛之笔。

依照“天人合一”的命题,人的艺术精神本来就是自然宇宙的生命创造精神,人的心灵正是宇宙和人生的交合处。

文化涵养生命的作文

文化涵养生命的作文

文化涵养生命的作文
《文化,让生命熠熠生辉》
哎呀呀,说到文化涵养生命,我就想起了我那次逛博物馆的事儿。

那一天,阳光特别好,我没啥事儿就溜达去了博物馆。

一进去,哇塞,那感觉就像进入了一个神奇的世界。

我在那些展柜前慢慢走着,看着各种各样的文物。

有古老的青铜器,上面的纹路都那么精细,我就在想,那时候的人是怎么把它们打造出来的呀!还有那些书画作品,一笔一划都透着韵味,仿佛能感觉到书画家当时创作时的心境。

我看到一件瓷器,特别精美,那光滑的表面,那漂亮的色彩,真的让我着迷。

我就站在那里,痴痴地看着,想象着几百年前它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然后我又转到了一个关于古代服饰的展区,那些华丽的衣服啊,简直让我大开眼界。

我看着它们,好像自己穿越回了古代,看到那些人穿着这些衣服走来走去,参加各种活动。

就这么逛着逛着,我都忘记了时间。

直到肚子咕咕叫了,我才意识到我在里面待了好久好久啦。

从博物馆出来后,我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充实感。

感觉自己好像经历了一场特别的旅程,那些文化的印记就像种子一样在我心里生根发芽。

后来啊,我时不时就会想起那次逛博物馆的经历,想起那些文物,那些历史的痕迹。

这让我越发觉得文化真的是有着神奇的力量,它能让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丰富,更加有意义呀。

它就像一道光,照亮了我们生命的道路,让我们变得更加有趣,更加有内涵呢!所以呀,大家都要多多去感受文化的魅力哟!。

文化润泽心灵课程创造幸福

文化润泽心灵课程创造幸福

文化润泽心灵课程创造幸福幸福是每个人追求的目标,而文化润泽心灵课程正是帮助人们实现幸福的重要途径之一。

文化润泽心灵课程通过传授文化知识、培养心灵修养,让人们感受到内心的满足和幸福。

本文将从文化润泽心灵课程的内容和对人们幸福的影响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文化润泽心灵课程的内容文化润泽心灵课程主要包括传统文化、心灵修养、生活情感、人际沟通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传统文化是文化润泽心灵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文化是历史的沉淀、民族的根脉,它包括了古代文化、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多个方面。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人们可以了解先人留下的智慧和经验,领悟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感,增强文化自信。

心灵修养是文化润泽心灵课程的核心内容。

心灵修养是指通过学习、反省、修炼,使内心逐渐净化、升华,达到一种高尚的境界。

心灵修养要培养自尊、自信、自爱、自律、自觉等多种品质,从而让人们获得心灵的宁静和满足。

生活情感也是文化润泽心灵课程的重要部分。

生活情感包括积极的生活态度、健康的生活习惯、合理的生活规划等。

通过学习生活情感,人们可以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保持乐观的心态,从而增加幸福感。

人际沟通能力也是文化润泽心灵课程不可或缺的内容。

优秀的人际沟通能力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和他人交流、理解,建立更加融洽的人际关系,从而增加幸福感。

文化润泽心灵课程通过传授丰富的文化知识和培养各种品质,对人们幸福有着积极的影响。

文化润泽心灵课程可以增加人们的幸福感。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培养心灵修养,人们可以领悟到生活的真谛和意义,体验到从内心涌出的幸福。

通过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习惯,人们的幸福感也会得到增加。

文化润泽心灵课程可以提升人们的心理修养。

心理修养是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的大问题之一,因为社会的快节奏和竞争激烈使得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大大下降,同时也失去了一些心灵追求,导致幸福感大大降低。

文化润泽心灵课程的学习可以让人们重新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快乐,从而提升心理修养,增加幸福感。

以《文化,幸福生活的精神滋养》为题写一篇作文

以《文化,幸福生活的精神滋养》为题写一篇作文

以《文化,幸福生活的精神滋养》为题写一篇作文
文化,幸福生活的精神滋养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滋养。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它能够滋养我们的心灵,激发我们的潜能,引导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文化不仅仅是一种精神力量,它也是一种社会力量,它能够调节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文化是一种社会秩序,它可以赋予人们更多的幸福感,让人们感受到社会的美好。

正是由于文化的滋养,我们才能够拥有一个幸福的生活。

文化不仅仅是一种精神力量,它也是一种社会力量,它能够促进我们的社会发展,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它能够滋养我们的心灵,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文化是一种社会力量,它能够调节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文化是一种社会秩序,它可以赋予人们更多的幸福感。

综上所述,文化是幸福生活的精神滋养,它能够滋养我们的心灵,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更加美好。

只有文化的滋养,我们才能够拥有一个幸福的生活。

以你对文化生命体的理解写一篇作文

以你对文化生命体的理解写一篇作文

以你对文化生命体的理解写一篇作文文化生命体,这个概念听起来有点高深,但其实它就像我们的身体一样,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文化生命体就像是我们的思想、信仰、价值观和传统习俗等等的总和,它们让我们成为一个独特的个体,也让我们与其他人和睦相处。

文化生命体就像是我们的大脑,它让我们有了思考的能力。

比如说,我们都知道“知行合一”这个成语,它告诉我们知识和行动是相辅相成的。

如果我们只有知识而没有行动,那么这些知识就没有任何意义。

所以说,文化生命体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让我们能够在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文化生命体就像是我们的心脏,它让我们有了情感。

比如说,我们都知道“以德服人”这个成语,它告诉我们要用善良的心去感化别人。

如果我们只是用权力或者金钱去控制别人,那么我们就会失去别人的尊重。

所以说,文化生命体让我们知道了如何与别人相处,让我们能够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文化生命体就像是我们的皮肤,它让我们有了保护自己的能力。

比如说,我们都知道“守望相助”这个成语,它告诉我们在困难的时候要互相帮助。

如果我们只是一个人在面对困难,那么我们就会感到很孤独。

所以说,文化生命体让我们知道了如何在困难的时候得到别人的帮助,让我们能够克服困难。

文化生命体就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让我们有了思考的能力、情感和保护自己的能力。

所以说,我们应该珍惜我们的文化生命体,并且努力传承下去。

文化滋养人生作文议论

文化滋养人生作文议论

文化滋养人生马大安诺德说过: "文化的视野超越机械,文化仇恨着仇恨;文化有一个伟大的激情,追求和美与光明的激情。

”美铜心理学者表示,文化的与否是区别人与禽兽最直观的方式。

表象文明的人却不一定有文化。

文化是植根于心底深处的修养。

它与任何的外物并无直接的联系。

所以,认为聪明的人必有文化这个想法是非常错误的。

当然,一般人总认为 ,学历高的人肯定有文化,而学历低的人,文化程度-定很低。

这里的文化如果局限于文化课水平的視角,的确有它的道理。

但是,我们这里所说的文化,是那个上升到文明与修养高度的文化,而不是简单的学问与知识。

高学历不等于有文化,假如你没有经过文化的陶冶。

一位饱读诗书的学子路遇一位乞讨的人,翩翩蒲扇中却透露着他对乞丐的厌恶。

而儿时不懂世事的孩子, 却可以对乞丐表达出人本性最为善良的怜悯。

这两种不同的行为配以不同的身份,也恰恰证明了文化与学历并没有多大的关系。

从小文明就一直贯彻在我们的生活中,因为往往很多时候,文明的行为会透露出文化的程度。

文化是对生活最美好的表现,是对善良最真实的表达,是对美与光明最原始的激情。

朱师傅为周恩来总理理发二十多年。

有一-次刮脸时,周总理咳嗽了一声,脸上被划了一道小口子, 朱师傅深感不安。

周总理安慰他说:“这不能怪您,怪我咳嗽没有向您打招呼,还幸亏您刀子躲得快呢!”朱师傅听了总理的话果然宽慰了很多。

由此可见,善良、宽容的语言, 不但沟通了人们的心灵,而且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

文化是不自觉地为人着想的善良,是对人设身处地的体谅,是反躬自省的自律。

有本事却依然不计较名利得失,这样的人自然最受人尊敬, 而没本事的人却还常要吹毛求疵。

这,其实就是文化在一一个人身上的具体体现。

文化直在生活层面活跃,每个人都在它们的拥抱中。

我们在成长中对这些东西产生了深厚的情感,那源自于内心的最真实的地方。

我们在这些文化中,在精神与物质之间,可以寻找生命的原点。

一个人有没有文化,并非看他的学历有多高。

以你对文化生命体的理解写一篇作文

以你对文化生命体的理解写一篇作文

以你对文化生命体的理解写一篇作文文化生命体,听起来好像是一个很高大上的概念,但其实它就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你知道吗,文化生命体就像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它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

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讲我对文化生命体的理解。

文化生命体是有灵魂的。

这个灵魂就是文化的精髓,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比如说,我们的中华文化就有一个很重要的核心价值观——仁爱。

仁爱就是我们要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帮助他人。

有了这个灵魂,文化生命体才能成为一个有温度的存在。

文化生命体是有感情的。

这个感情就是文化的魅力所在。

比如说,我们的中华文化就有一种很特别的魅力——诗词歌赋。

诗词歌赋里面充满了作者的感情,有的悲伤,有的欢快,有的豪迈。

这些感情让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共鸣,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文化生命体是有行动的。

这个行动就是文化的传播力。

比如说,我们的中华文化就有一句很有力的口号——“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

这句话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行动的指南。

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文化生命体就是一个有灵魂、有感情、有行动的存在。

它不仅仅是我们的历史遗产,更是我们的精神支柱。

我们要珍惜我们的文化生命体,传承我们的优秀文化,让中华文化在世界上发扬光大!。

关于文创的宣传语

关于文创的宣传语

关于文创的宣传语
1. 升华文艺,释放创意,创造人生第一流体验。

2. 用文化的力量,传递美好的情感,展现自己的独特魅力。

3. 颠覆传统,拓展想象,让文化创意从此不平凡。

4. 挖掘文化资源,创新产业模式,打造文化艺术的新时代。

5. 传承历史,开创未来,激发文化的生机与活力。

6. 让文创跨越时空,连接世界,推动世界文化的脉动。

7. 闪烁着艺术的光芒,发出创意的火花,唤醒人们内心沉睡的灵感。

8. 吸引目光,诠释文化,以创造力让人舒展心灵。

9. 用意念和想象,诠释生命真谛,感受文创的无穷魅力。

10. 成就品质文艺,开创独特文化,让文化原创性与价值并存。

11. 用思想挥洒创造力,让艺术穿透泥沙,抵达光荣的彼岸。

12. 魅力文创,锤炼品质,引领时尚文化潮流。

13. 传递心灵信息,畅想艺术空间,赋予文创新的意义。

14. 刺激潜在创造力,引导消费审美,助力文化创意的发展。

15. 用视觉创造灵魂的深度,用文化的蕴涵感染每个角落。

16. 让文创万众瞩目,变身人文主角,展博幸福生活的精彩。

17. 用酷炫的艺术形式改变世界,用文化的力量点亮未来。

18. 用绚丽色彩展现想象世界,用文创的形式开创美好未来。

19. 基于文化底蕴,打造有内涵的文创作品,提升文化影响力。

20. 充满创造力的文创,将让我们看到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悠悠文化启心智脉脉风情润童真

悠悠文化启心智脉脉风情润童真

悠悠文化启心智脉脉风情润童真悠悠文化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传承,它蕴含着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里程碑。

通过学习和传承文化,我们可以开启心智的门扉,激发思维的火花。

文化涵盖了各个方面,包括语言、艺术、科学、哲学等等。

通过学习语言,我们可以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欣赏艺术,我们可以感受到美的力量;通过研究科学,我们可以探索自然的奥秘;通过探索哲学,我们可以思考生命的意义。

文化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传承,它可以启发我们的智慧,让我们更加灵活、独立地思考问题,进而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脉脉风情是指那种内敛而真挚的情感表达,它不需要言语,只需用心去感受。

脉脉风情可以润泽童真,因为孩童天性纯真,善于用心去感受周围的一切。

当我们以童真的眼光去欣赏世界时,会发现很多美好的事物。

比如,在大自然中感受到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感受到微风拂过脸颊的柔软,感受到动物们的欢快舞蹈。

通过与自然互动,我们可以重新找回童真,体验到生命的美好。

悠悠文化和脉脉风情可以相互促进,互为补充。

文化可以启发智慧,而智慧让我们更加敏锐地感受到周围的一切。

当我们对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知之后,我们就会发现身边的世界更加美好。

我们会更加注重细节,更加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点滴。

而童真让我们重拾纯真和喜悦。

当我们用童真的眼光去看待世界时,我们就会发现世界是如此的真实而美好。

总之,悠悠文化可以启发心智,而脉脉风情可以润泽童真。

通过学习和传承文化,我们可以开启智慧的大门,使我们的思考更加深刻和独立。

而通过保持童真和真诚的态度,我们可以更好地感受并欣赏生活中的美好。

悠悠文化和脉脉风情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让我们的心灵更加充盈和满足。

让我们在追求智慧的同时,保持童真的心态,享受生活中的每一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文化涵养生命以和美诠释幸福――奋翅腾飞的城北学校城北学校,荣居宝地。

踞北华山麓,守县府右翼。

东望蒙岭,崇德新楼熠熠生辉;远目南山,岚霭氤氲霞蒸云蔚;斜晖晚曜,金染西陌彩渲樟榆。

玉带潆洄,泸水沉千年灵秀,广厦峻立,望郡锁文脉长兴。

物阜民丰、人杰地灵的安福县,自古尊师重教、人文蔚然。

在这片热土上,有一颗教育事业的新星璀璨生辉,她就是安福县城北学校,莘莘学子修身砺性的良所,进学成长的胜地。

城北学校前身是华泰实验学校,于2005年8月经县委、县政府批准开办,是民办公助性质的九年一贯制学校。

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安福县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日新月益,连越新阶,至2013年8月,学校过渡使命圆满完成,政府回购,转制为公办学校,2017年3月更名为安福县城北学校。

转制后,县委县政府大力关心支持学校的发展,先后拨付3000余万元用于修缮校舍,美化环境,完善设施,配备师资,城北学校开始新的光荣征程,踏上了发展腾飞的康庄大道。

转制为公办学校短短三年时间,在刘善章校长带领下,全校师生同心同德,奋发向上,为打造“温馨家园、书香校园、成长乐园”的目标奋斗不怠;广大学子谨遵“读书明理,励志创新”的校训,勤勉向学,成绩优秀,全面发展;城北学校,焕然一新,欣欣向荣,已经走上了奋翅腾飞的康庄大道,成为上级嘉许、人民称赞的名校。

用文化涵养生命,以和美诠释幸福,是城北学校师生共同的愿景。

发展的基石:和谐关系、文化引领硬件是体,软件是魂。

在争取资金改善硬件建设的同时,城北人清醒地知道,学校最核心的竞争力是学校文化。

在学校改制之后,为了尽快适应和跟上公办学校的步伐,城北人在理清了办学理念的同时,确定了“和美”与“活力”的校园文化主题:和谐共荣、德美雅爱、活力四射、灵动创新;确定了“德育为先、质量为本、环境优美、人民满意”的工作目标;确定了“让每一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的培养目标,城北人倾力打造环境文化建设——寓教于景,办学理念树立——寓教于行,人文精神打造——寓教于心。

如今的校园“和”风劲吹,师生、同事、同学、干群等关系融洽,精神面貌彰显活力,人、事、物、景、情和谐共生,和谐共荣。

发展的根本:立德树人、德育先行学校德育工作始终坚持“德育为先、习惯为重、发展为本”的工作思路,围绕“爱国、诚信、责任、感恩、孝道、守纪”十二字德育目标开展工作,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创新德育工作模式,培养良好习惯,踏实工作,力求实效。

一、注重夯实养成教育的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学校探索了良好习惯在“明确目标——优化环境——搭建舞台——对外合作——科学评价”中养成的育人之路。

围绕目标实施,创建了六大教育工程:一是精心策划系列主题班会,引导学生畅谈学做人;二是编印学会做人手册,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学做人;三是开展丰富的校园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体验学做人;四是创设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用文化引领学生学做人;五是开辟各类社团组织和特长发展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发展学做人;六是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教育体系,引领学生在整体合作教育中学做人。

二、培养学生自治能力,学校实施“学生会管理”模式,成立了“学管会”,班级推行“分组式管理”模式,实施精细管理。

三、实施学校德育工作课程化:1、夯实常规德育课程: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文明班级评比、重大节日纪念活动等。

2、创新特色德育课程:入学教育课程、“班风亮化在行动”教育课程、“今天我最美”专题教育课程、年级组“一周一讲,一月一品”课程、“五四”见证我成长——八年级学生五四青年节集体生日教育课程、九年级毕业课程等。

3、编定了学校德育校本教材。

发展的保证:队伍建设、素养提升想当初,学校条件差,质量一般,招生都很困难;看如今,学校教学质量名列全县前茅,规模不断壮大,在校学生(含幼儿园)近4000人,要求入校读书的学生络绎不绝,是全县规模最大的学校。

这主要得益于队伍建设和质量意识不断强化。

教师质量决定学校质量,干部素质决定学校品质,行政班子是学校的领头雁。

经过几年的打造,学校形成了一支团结协作、勇于开拓、甘于奉献、作风正派的领导班子。

教师的发展是促进学校和学生发展的关键因素,没有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没有教师的发展,学校的发展也失去了有形的支撑,成了空中楼阁。

因此学校一贯注重教师的成长,加强校本培训,形成浓厚教研氛围,通过青年教师结对培养、全员教师业务竞赛等活动优化我校教师队伍。

通过开展“道德讲堂”、“立师德、强师能、树师表”及师德师风专项督查等一系列活动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

每两年一届的全员参与的“教师十佳业务能手竞赛活动”、“校内名师工程”和“青年教师培训计划”,已成为学校的特色,内容包括教师基本功、专业素养、课例设计、课堂实践、教学反思等内容,为教师的业务成长提供了平台。

因此,近两年来我校教师在全市、全县上课比赛中获一等奖达20余人次,各种竞赛在省市县获奖达80多人次。

发展的引擎:科研兴校、课程改革学校改为公办学校之时,正是处在拐点之期,城北人不断地思考:把学校引向何方?把教师带到何处?把学生培养成什么人?科研兴校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必经之路。

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推进高效课堂的实施。

有效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让他们主动发展。

通过高效课堂的推进,实现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基,让学生可持续发展。

经过两年来的努力,成绩斐然,形成了我校各学科的高效课堂的模式,形成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形成了小组捆绑评价的小组建设体系。

2014年学校承办了全县的高效课堂现场会,2015年承办了全市的高效课堂现场会,并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获全县高效课堂示范校,同时获吉安市高效课堂示范校,并经常送课下乡,辐射着全县其他学校高效课堂的实施。

去年下半年,城北人深化了“一体两翼”课改模式:聚焦核心素养为主体,以高效课堂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为两翼,构建自主、高效、愉悦的新课堂,打造人文、创新、发展新课程,目前学校已经打造了五大校本课程:1、德育教育课程。

2、“书香校园”课程。

小学阅读量不少于150万字,中学不少于300万字。

每周两节阅读课,一节阅读展示课,每学期开展一次读书节,成立了学校“青杏”文学社。

3、社团课程:学校成立了近20个社团,定期开展活动。

4、1+1素质教育课程:每天上、下午各半小时开展大课间活动,激情跑操、花样队列和韵律操,整个校园充满生机和活力,每周三下午开展1+1素质活动。

5、校园双节课程:两次读书节和下半年的校园文化体育艺术节。

通过课程改革,带动学校办学水平高速发展,让每一个华泰学子在成为最好的自己的人生旅途中,向前迈步,为美好人生奠基。

幸福工程:在教育中感受幸福,在幸福中享受教育要办好教育,学校应体现对师生的尊重和关怀,让师生在教育中感受幸福,在幸福中享受教育。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县委书记贺利华亲自到南昌大学聘请博士团队,在城北学校推进136幸福教育工程(此项工程包含1个目标、3大体系、6项措施),目标是打造名校、培育名师、成就名生,把城北学校建设成安福县首家幸福教育名校。

136幸福教育工程通过构建3大体系来达成幸福校园的目标:幸福校园文化体系:1个核心文化(和文化)、 4个文化表现系统(视觉文化、理念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4种文化内涵(和谐共荣、德美雅爱、活力四射、灵动创新);教师专业发展体系:1个教师团队(和谐共荣团队、凝聚力)、 4种核心素养(目标引领、高效路径、幸福心态和思维突破)、 4种专业技能(幸福高效课堂、特色课程、教研结合和寓教于行);人才培养体系:1种思维模式(成长型思维)、4种核心能力(自我认知、自我激励、领导与合作、创造力)、5个塑造目标(小学低年级:启蒙、启迪——塑行——有纪律;小学高年级:引领、引导——塑性——有习惯;七年级:我来了,我想要——塑形——有修养;八年级;我坚持,我明白——塑心——有志向;九年级:我自信,我勤奋——塑能——有方法)。

136幸福教育工程采取6项战略措施来打造幸福校园:明确方向点:品牌塑造与人才培养。

以人才培养为抓手,致力于“内涵丰富、特色发展、品牌辐射”,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使学校在办学层次上取得新突破,不断发展,从优秀走向全面优秀。

找准切入点:教师的成长和专业发展、名师工作室。

(在学校原有教师专业发展经验基础上加强并创新,形成品牌模式)抓住关键点:幸福高效课堂与五大特色课程。

(在学校原有高效课堂与五大特色课程基础上加强并创新,形成品牌模式)把握着力点:幸福激情的校园文化体系建设。

(在学校原有校园文化基础上凝练并创新成文化体系,形成品牌效应)用好支撑点:科学管理与教育执行力。

(在学校原有管理模式基础上形成高效科学的管理机制,加强教育执行力)。

塑造创新点:幸福驿站,具体为幸福教育长廊、素质教育拓展训练基地、“手牵手”互助研究基地、家校合作基地、心灵驿站(即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读书驿站(幸福读书俱乐部)等。

136幸福教育工程的实施,为城北学校描绘出了一幅清晰、宏伟的发展蓝图,在县领导关怀下,城北学校必将更好地培养出能创造幸福、积极成长的师生,打造好喜悦、健康且心灵自由的学校,建设成一个让师生幸福的家园。

风雨兼程,春华秋实,明朝可期城北学校与时俱进,勇立潮头,在北华山下披荆斩棘、宵衣旰食创业,风雨兼程开基兴学,迩来十二载,同心同德创名校,群策群力铸辉煌。

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消防安全教育示范校、江西省羽毛球传统项目学校、江西省家长函授示范校、吉安市高效课堂示范校、安福县高效课堂示范校、安福县2014年度劳动竞赛优胜单位、安福县2014年教育先锋号、2015年县先进基层党组织、2016年县先进基层党组织、2014-2015及2015-2016学年度县办学水平评估优胜单位、2016年吉安市依法治校先进单位、2016江西基础教育质量十佳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城北学校教育团队的排头兵----刘善章校长也先后多次荣获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校长、2015吉安市第二届名校长、第十四届江西省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2015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2016江西基础教育质量十大杰出校长等荣誉。

用文化涵养生命,以和美诠释幸福,翰墨书香一定会飘满校园,幸福之花一定会开满校园。

志行万里,不中道而辍足,翱翔九天,将振翅以始终,打造庐陵名校,书写未来辉煌,城北学校在奋翅腾飞!祝安福富强文明,愿校园桃李芳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