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寿”文化与中国人的生命观及其传承
长寿文化主题文章
长寿文化:探索人类追求长寿的智慧与实践自古以来,长寿一直是人类追求的美好愿景。
在世界各地,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有着丰富的长寿文化传统。
这些传统涵盖了饮食、锻炼、心理调适等多个方面,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面而深入的长寿之道。
本文将探讨长寿文化的源起、发展和实践,以期为现代人追求健康长寿提供借鉴。
一、长寿文化的源起长寿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在那个时候,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有限,但他们已经意识到了长寿的重要性。
在古代神话传说中,长寿往往被视为神圣的象征,如中国的寿星、希腊的赫拉克勒斯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探索实现长寿的方法,逐渐形成了各种各样的长寿文化传统。
二、长寿文化的发展1. 中国长寿文化中国有着悠久的养生文化传统,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道家的养生学说。
道家认为,人的生命是由精、气、神三者共同构成的,要想长寿,就必须保持这三者的平衡。
因此,道家提倡“道法自然”,主张人们应该顺应自然规律,调整生活方式,以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此外,中医养生学也为中国人的长寿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2. 日本长寿文化日本的长寿文化同样源远流长。
日本人非常注重饮食和锻炼,他们认为,合理的饮食结构和适度的运动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关键。
此外,日本的禅宗文化也对长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禅宗强调内心的平静与和谐,通过冥想、禅修等方式来调节身心,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3. 地中海长寿文化地中海地区的长寿文化同样具有独特的魅力。
这里的人们非常注重食物的多样性和新鲜度,他们喜欢吃橄榄油、坚果、蔬菜和水果等富含营养的食物。
此外,地中海地区的人们还非常热爱户外活动,如散步、跑步、游泳等。
这些积极的生活习惯使得地中海地区的人们享有较高的寿命。
三、长寿文化的现代实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推进,长寿文化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实践。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学习各种养生方法,以期实现健康长寿的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摒弃迷信和盲目跟风的做法,而是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科学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养生方式。
漫谈“寿”文化与中国人的生命观及其传承
漫谈“寿”文化与中国人的生命观及其传承【摘要】“寿”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俗的重要内容。
“寿”代表了中华民族的许多美好愿望和精神追求,体现着中国人对生命的态度、对生活的态度。
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对“寿”的推崇、对“寿”的艺术体现、对养“寿”之道的探索,无不体现出中国人的人生哲理。
而且,“寿”文化的传承也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寿”文化生命观养生阶段意识中庸死亡观尊老一、“寿”文化概说“寿”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寿”字最早可追溯到周代,作为金文(青铜器铭文)出现,形似一位驼背拄杖的老者,是典型的象形字;由年长”、“年老”的含义,“寿”字又被赋予“长久”之义。
“寿”是长久神圣的象征。
《尚书·洪范》有云:“五福,一曰寿,二曰福,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在我国传统五福中,寿是排在第一位的。
一切生命的美好享受都要建立在健康长寿的基础上,古人认为,千富贵不如一长寿。
“寿”文化也影响了中国的宗教,道家追求“长生”,佛家相信“生死轮回”,都与“寿”文化不无关系。
“寿”渗透进了中国人的生活,丰富了中国的文化艺术,折射出中国人的生命观。
二、“寿”文化的传统艺术表现作为一种精神追求,“寿”文化在中国传统艺术上的体现是丰富多彩的。
首先,“寿”字的形之美就为这种艺术体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古人讲“寿”字抽象出“团寿”、“长寿”等字形,精美多样,广泛用于各种装饰;“团寿”多用于布艺,“长寿”多用于建筑。
“寿”字是写法最多的汉字,人们根据其不同写法,创作出“百寿图”、“千寿图”甚至“万寿图”,体现了人们祈祷“多寿”的美好愿望。
除了“寿”字本身,还有很多有寿的象征意义的事物值得一提的是,“寿”文化雅俗共赏,不论是宫廷贵族还是普通百姓,不论是高雅艺术还是民间文艺,都欣然以“寿”为艺术取材。
历代宫廷,尤其是清宫,都有很多以“寿”为纹饰的服饰、用品;民间也多用年画、剪纸等作为对“寿”的吉祥追求的体现;而历来也有无数的书画家,创作了大量以“寿”为主题的作品。
人类寿命的延长对社会文化传统的影响是什么
人类寿命的延长对社会文化传统的影响是什么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人类的平均寿命有了显著的增长。
这种增长不仅仅是一个数字上的变化,更带来了深远的社会文化影响。
首先,人类寿命的延长改变了家庭结构和代际关系。
曾经,祖孙三代同堂的情况相对较少,而如今,四代甚至五代同堂变得越来越常见。
这意味着家庭中的代际交流和互动更加频繁和复杂。
长辈们积累的经验和智慧有了更多传承的机会,年轻一代也能从更长时间的家族历史中汲取养分。
然而,这也可能带来代际之间的观念冲突。
比如,在职业选择、婚姻观念等方面,年长一代的看法可能与年轻一代存在较大差异。
在教育领域,寿命的延长促使教育体系发生变革。
过去,人们通常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学业,然后迅速投入工作。
但随着寿命的增加,终身学习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人们不再将教育视为一个阶段性的任务,而是贯穿一生的持续过程。
这意味着教育机构需要提供更多针对成年人和老年人的教育课程和培训项目,以满足他们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的需求。
同时,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也需要适应不同年龄段学习者的特点和需求。
寿命延长还对职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传统上,人们在中年时期就已经达到职业的巅峰,然后逐渐退休。
然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退休后选择重新就业或者开启新的职业生涯。
这打破了原有的职业发展模式,也对职场文化产生了冲击。
企业和组织需要重新审视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更多灵活的工作安排和培训机会,以适应员工不断变化的职业需求。
同时,社会对于老年人就业的态度也在逐渐转变,不再将他们视为职场的边缘群体,而是认可他们的经验和价值。
在婚姻和生育方面,人类寿命的延长也带来了一系列变化。
由于人们有更长的时间去追求个人发展和事业成功,结婚和生育的年龄普遍推迟。
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于婚姻和家庭的期望和价值观。
同时,少子化的趋势也日益明显,因为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需要通过生育多个子女来保障晚年生活。
在文化传承方面,寿命的延长使得传统文化有了更坚实的传承基础。
寿——古人对生命的畅想
“寿”——古人对生命的畅想寿为吉祥的第三义,指年岁、生命,也指活得长久,这是人们首先追求的生活理想。
因而长寿又是福的第一要义,常与福并提,如“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在陕西剪纸吉祥图案中,祝长寿的吉祥图案也常与福相联。
如“福寿无极”,即福与寿无边际、无穷尽的意思,以一手捧大桃,一手拄龙头杖的寿星老人和5只蝙蝠组成。
5只蝙蝠意为“五福”,寿星意为长寿,杖上还挂有葫芦,葫芦寓意福寿,又有自古沿袭的多子之意,更增加了无极之意。
麻姑献寿是祝寿的常见图案,图中麻姑为一会飞的仙女,身旁有仙鹤祥云陪伴,手托装满仙桃、佛手、菊花等物的花篮,是为贺礼。
麻姑是传说中的人物,有文献记载说,东汉时,麻姑应仙人王方平之召,降于东阳蔡经家。
麻姑年轻貌美,唯手爪长四寸,自言已见东海三变桑田,因此麻姑为长寿仙女。
而在民间传说里,一位名叫麻姑的北方少数民族姑娘,心地善良,愿助人,因用一只难得的桃子救了梨山老母所化的饥饿的老婆婆,得到梨山老母的仙桃核,以长出的仙桃接济贫困老人。
后来麻姑跟随梨山老母修道成仙,每年3月仍送桃给贫困的老人吃,因此人们都说她是天仙下凡,每年3月送桃时,就称“麻姑献寿”。
也有传说认为,麻姑后来遇到的是王母,并被王母收为弟子,带去南方山中修炼。
此山中有13道清泉,麻姑用泉水酿造灵芝酒,13年后酿成,同时也修道成仙。
时值王母寿辰,麻姑带灵芝酒前往瑶台为王母祝寿,因此留下“麻姑献寿”之说。
仙鹤与松树的组合一般名为“松龄鹤寿”,松树常青且长寿,世上多有千年古松。
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县有一棵古松,据考证树龄已达3000年,应该是我国迄今发现的一棵最古老的松树。
松树常被称作“不老松”。
鹤,这里特指丹顶鹤,外形美丽,姿态优雅,以喙、颈、腿“三长”著称,直立时可达一米多高,有仙风道骨,在中国文化中常是神仙的坐骑,又被称为仙鹤,也是长寿的象征。
“鹤寿”、“鹤龄”都是祝寿之词。
长寿老人去世称“驾鹤西归”,意为成仙。
所以松龄、鹤寿都是长寿之意。
浅谈中国古代寿文化起源与演变
浅谈中国古代寿文化起源与演变=“news_bd”>一、寿文化的萌芽阶段远古时期,人们将自己的生命视作天命主宰,以上天和神灵崇拜为心理基础,以巫术为依托手段,带有浓厚的非科学、非理性特征。
这一现象在战国时期达到高潮,秦汉以后式微。
文字是历史的活化石。
最初的寿是以象形的姿态出现,是从远古伏羲时代的传说中演变而来。
据考证,寿字最早出现在商周之前的古陶器上,正式使用是从商代开始,到周代大量出现在青铜礼器上。
它是中国汉字中一个古老神秘、却又多变的异彩单字。
这些文字的出现,表明早在殷商时期乃至在此之前,中国人就已经出现了长寿的观念。
不仅如此,商周时期,中国人就已明确形成了以长寿为五福之首的认识。
五福寿为先的思想在先秦时代已经潜移默化成为一种普遍的心态。
《诗经小雅天保》中的如日之恒,如月之升。
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
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及《诗经商颂烈祖》中的绥我眉寿,黄无疆等字样,反映了先秦时期人们的颂寿意识。
二、寿文化的初步形成阶段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学派思想百花齐放。
这种思想大解放的的局面为寿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这一阶段是中国寿文化演变中的第一次伟大转型。
人们追求长寿由依赖虚无飘渺的天地神灵,转移到人自己身上,最大限度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直到现在仍被社会各阶层所认可推崇。
这其中最典型的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和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学说。
《论语雍也》中提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他主张的仁者寿,是他对养生的总纲。
仁即仁爱之心,要求我们做到心地善良,待人宽厚,胸怀广阔,心平和而不失中正,时时刻刻为他人着想。
它不但是道德本身的修养理论,也是高境界的养生之道。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指出,人的最高的层次需要是精神方面的满足,而仁者寿恰恰印证了这个理论。
做到乐善好施,与人为善,从精神层面获得喜悦越满足,越能健康长寿。
孔子也主张以孝事双亲,提倡三年之丧的厚葬形式。
论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生死观
论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生死观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生死观源于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其内涵十分丰富,展现了中国人对生命与死亡的理解、关注、敬畏和追求。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生死观。
一、生命的尊严生命的尊严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生死观的核心价值。
中国古代文化强调“求生存”的观念,并将之视为各种价值追求的前提和基础。
在封建时代,对生命的尊重表现为“仁爱万物”的思想,体现在儒家思想中,即人与人应该互相帮助、尊重、包容,才能实现和谐共处;在佛教和道教中,则是“众生平等”的观念,强调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具有无限潜能,需要被尊重、发掘和利用;在民间传统文化中则是对祖先和家庭的崇拜,认为家族的延续是通过爱护幼年婴儿和尊重长者来实现的。
二、死亡的意义中国古代文化中,死亡被视为一种过渡,是生命的结束,也是新生命开始的开始。
死亡在哲学上被认为是“无常”的代表,象征着一切的不确定性和无法预知性,在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中,古代中国人常常将死亡被视为一件深刻而神秘的事物。
在封建时代,死亡被视为“人生大事”,丧葬礼仪也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反映了儒教的道德价值和尊重社会规范的态度。
佛教认为,人生会有轮回,死亡只是一次过渡,只要皈依佛教可以得到永生;道家则认为,人生虽有尽头,但生死是循环的、相互包容的,追求长生不死,得道成仙。
而在民间传统文化中,则是将死亡视为“返本归真”、“归于自然”的观念,扬弃自然信仰和“人在天命”的思想。
三、生死的关系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生与死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人际交往等方面表现出来。
在世界观中,生与死是天地间最基本的阴阳哲学,象征着复合性的、动态的和相互转换的规律。
在人生观中,生与死是人类生存和生命发展道路上始终伴随的两个极端,是人类探索生命含义、拓展生命意义的基础。
在价值观中,生与死是一种相互依存的价值关系,没有生命就没有其他价值的实现,在社会发展中,也需要重视生命保障。
中国人的生命观
中国人的生命观
中国人的生命观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受到历史、文化、宗教和哲学等多方面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关于中国人生命观的常见观点:
1. 尊重生命:中国人普遍认为生命是宝贵的,应该珍惜和尊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思想,强调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生态环境。
2. 家族观念:中国人普遍重视家族观念,认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
许多中国人会为了家族的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
3. 孝道传统: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强调子女应该尊敬和孝顺父母。
许多中国人认为,尽孝是一种道德责任和义务。
4. 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哲学思想之一,主张避免极端和偏激的行为,追求平衡和谐的生活方式。
许多中国人在生活中注重平衡和稳定,不喜欢过度冒险或过于张扬的行为。
总的来说,中国人的生命观强调尊重生命、重视家庭、崇尚中庸之道等价值观。
这些价值观在中国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决策。
上寿中寿下寿文化常识
上寿中寿下寿文化常识
上寿、中寿、下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与人的寿命有关的概念,它们体现了人们对长寿和健康的祝愿。
上寿指的是指人的寿命超过百岁以上,通常被认为是长寿者,享有崇高的地位和尊敬。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长寿被视为一种福报和祝福,被赋予了象征吉祥、幸福和康健的意义。
中寿则指的是人的寿命在六十岁到九十九岁之间,属于中年和晚年之间的阶段。
中寿是人生的较为成熟和有经验的阶段,人们期待着享受家庭团聚、孝顺子女以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下寿是指人的寿命在六十岁以下,通常是指年幼或者过早逝世的人。
下寿被视为不幸和可悲的,因为它意味着生命的短暂和未能实现更多的梦想和目标。
上寿、中寿、下寿文化常识反映了中华民族对生命的尊重和对长寿的向往,同时也提醒人们珍惜生命、关注健康,以及对长者的尊敬和关爱。
生命的文化与传承
生命的文化与传承生命是宇宙中最珍贵的礼物,我们每个人都是生命的承载者与传承者。
生命的文化与传承,指的是人类在生存与成长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文化习俗、知识与价值观,以及这些文化在代际之间的传承与延续。
本文将探讨生命的文化与传承对个体与社会的意义,以及如何保护与发展这些文化。
一、生命的文化1.1 人类生命的价值观人类对生命的尊重是许多文化共通的价值观。
尊重生命是我们对自身与他人的双重责任,体现了人类的善良与智慧。
这种价值观影响着我们对生命的态度,让我们更加关注生命的意义与尊严。
1.2 生命的仪式与习俗不同文化中,人们对生命的重视体现在各种仪式与习俗中。
例如,婴儿的出生、婚姻的缔结以及去世的告别等,都伴随着特定的仪式与习俗。
这些仪式与习俗是人们传承生命文化的一种方式,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生与死的意义。
1.3 生命的艺术与文学创作生命的文化还体现在艺术与文学创作中。
绘画、音乐、文学作品等形式,通过艺术家们的创作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悟与理解。
这些作品传递了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让我们更加深入地感知生命的美好。
二、生命文化的传承2.1 家庭与教育家庭是传承生命文化的重要载体。
父母通过言传身教,向下一代传递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互动与教育,塑造着孩子们的生命观念与价值观。
2.2 学校与教育体系学校与教育体系也承担着传承生命文化的责任。
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与关爱,让他们在学习及日常生活中形成正确的生命观。
2.3 社会与传媒社会与传媒对生命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影响力。
社会环境的塑造、媒体的宣传和正面引导,都会影响公众对生命的态度与价值观。
社会各界应积极传递正确的生命观念,为生命文化的传承贡献力量。
三、保护与发展生命文化3.1 弘扬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生命文化,需要我们从弘扬传统文化入手。
传统文化中的智慧与价值观念,是我们了解生命的重要途径。
通过重视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我们能够培养对生命的敬畏与理解。
长寿文化漫谈
长寿⽂化漫谈现代⽼年学研究表明,⼤⾃然赐予⼈类的最⾼寿命,可望活到100岁以上,达到115-120岁。
但是,在现实⽣活中,⼤多数⼈未能达到这⼀寿限,⼀般国家和地区居民的平均寿命在70-80岁之间,有的甚⾄更低。
那么,为什么⼤多数⼈不能活到100岁呢?寿命长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根据各国专家们的研究和总结,影响寿命的主要因素是不同国家⼈的寿命与经济⽔平、⽂化素质、风俗习惯、医疗卫⽣条件、地理环境、⽓候等许多因素有密切关系。
⼈类的平均寿命,是现代⽂明的重要标志。
隨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平均寿命愈来愈⾼。
平均寿命常⽤来反映⼀个国家或⼀个社会的医学发展⽔平,表明社会的经济、⽂化的发展状况。
世界平均寿命65岁,发达国家平均寿命75岁,我国男性平均寿命71.4岁,⼥性平均寿命73岁。
我国已经进⼊⽼龄化国家⾏列,60岁以上⽼⼈已经达到占总⼈⼝数10.4%长寿,可以说是⼈类与⽣俱来的追求。
“长⽣不⽼”的梦想,⼏乎与⼈类⽂明历史⼀样久远。
在⼈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长寿不仅是⼈类共同的追求,⽽且还是⼀种内涵丰富的⽂化。
外国暂且不提,仅以我国为例,围绕⼀个“寿”字,古⼈挖空⼼思,⾝体⼒⾏。
从下列事实,便可领略到历史悠久的长寿⽂化风采。
从⽂化特点的⾓度看,中华民族的长寿⽂化有着⾃⼰的特点,这就是古朴、凝重,既注重理念的作⽤,⼜注重实践的功效,其源远流长,多姿多彩。
从⽂字的⾓度看,中国⼈最会玩⽂字游戏,⽤字⼗分讲究字意。
有趣的是,⼈从⽣到死,均有“寿”字组成的词相伴。
例如,在出⽣时有寿诞、寿⾠等;活得安康快乐⽅⾯有寿安、寿康、寿恺等;过⽣⽇时,有寿桃、寿酒、寿⾯等;为⽼⼈祝寿时,有寿诗、寿联、寿画等;⼈“⾛”了,⼜称为寿终、寿寢。
从祝贺语的⾓度看,祝寿吉祥语多,内容丰富,含义深远。
如南⼭之寿、寿⽐南⼭、福海寿⼭、万寿⽆疆、长命百岁、长命富贵、亿万斯年、与天地同寿、福寿安宁、寿倒三松、延年益寿……隨着社会的发展,⼈类寿命的延长,对⽼年⼈的划分与过去也有所改变,过去划分4-14岁为童年期,15-34岁为青年期,35-44岁为中年期,45-59岁为⽼年前期,60-89岁为⽼年期,90岁以上为长寿⽼⼈。
悠悠中国寿文化
挑、 大庭栋 梁刻 有 中国 人 尊 崇 的 四兽 ( 龙、 凤、 龟、 麒麟 ) 和 千 姿 百态 、 栩 栩 如 生 的寿 星 图。 给房 屋取 个 名 字也 要 图 个吉 利 : “ 益寿殿” “ 仁寿宫… ‘ 万 春 堂 …‘ 千秋宫… ‘ 万秋宫“ 等。 当我 们 翻开 地 图时 , 会 看 到 一 串 串 镶 嵌 在 南 疆 北国的明珠 : 寿 宁县 ( 福建省 ) 、 寿光市( 山 东省 ) 、 寿县( 安徽省 ) 、 仁 寿 县 ( 四川省 ) 、 长寿 县 ( 四川 省 ) 、 汉 寿 县( 湖 南省 ) 、 长 寿街 镇 ( 湖南平江县 ) 等
等 。真 是“ 寿” 的 追 求无
所 不在 、 无 时 不在 。悠 悠 五 千 年 中华 民族史 , 就 是 一 部 辉 煌 灿 烂 的 长 寿 文
明 史
长寿 , 是 人 类 永 恒 的 追 求 。 加 拿 大 籍 华 人 医 学 专 家 谢 华 真 教 授 创 导 的 “ 健商” 理念 , 已为世 人广 为传 布 , 被誉为“ 个 人 健 康 圣经 ” 。 它 创 立 健 康 是 1 , 事业 、 家庭、 金钱 为 0的健康 定 律 , 0乘 以 任 何 数 都 是 0 。 如 果 失 去 了健 康, 还 有 什么 事业 成就 、 创造 财 富 、 美满 幸 福 可言 呢 ? 这就 是 “ 健商” 理 念 的 精髓 。 对 于健 康 的价值 , 在 西 方流 传着 这 样 两句 名 言 “ 健 康 的 身 体 比 皇 冠
更 有价 值 ” 、 “ 健 康 的乞 丐 比有 病 的 国王 更幸 福 ” 。
人 类 乃万 物 之 灵 , 伴随 着 与 生俱 来 对 生命 的热 爱 和 对 死亡 的趋 避 , 各 种 追 求 延 展 生 命 历 程 的 思 想 和 实 践—— 长 寿 文 化 也 就 自然 应 运而 生 了 。 正 如 滔 滔 黄 河 有 着 自 己 的 个 性 一 样 , 中 华 民 族 的 长 寿 文 化 也 有 其 自 己 的 特点 , 多姿 多彩 , 源 远流 长 。 我们 的祖 先 为追 求 长寿 这个 美 好 的愿 望 , 出 巨资 铸造 金 龟 银 鹤 、 雕 刻 腾 龙 飞 凤 ; 长 辈 们 过 生 日称 做 “ 祝寿 … ‘ 寿 日… 寿酒 ” ,道 贺 “ 健康长寿” “ 福 入东 海 ” “ 寿 比南 山” 等等 吉 祥语 ; 庙 宙 号称 “ 寿 仙庵 ” “ 万寿寺” , 连 药 铺 的招 牌 挂 的 也 是 “ 仁 寿 堂 药号 ” “ 万 寿 堂 药店 … 万 春 堂 药铺 ” ; 号 个 名 也 要 吉祥 , 象征长寿 : 丁 寿 昌( 清- 道光进士 ) 、 孔延年( 汉・ 尚书博士 ) 、 尹 长 生 ( 宋・ 著名画家 ) 、 方龟 年 ( 宋・ 景佑进士 ) 等等。 中国 的饮 食 也 处处体 现长 寿 文 化 : “ 延龄 酒 … ‘ 椿萱酒” “ 福寿酒” “ 万 寿 糕” “ 鹤龄 春 … ‘ 寿 露 春 …‘ 赤松春” “ 彭祖大曲… ‘ 万寿 龙 芽 ” “ 长寿 玉 ” 。 这 种 长 寿 文化 还 体现 在 植 物 的名 称上 比如 “ 万年松” “ 万寿 菊 ” “ 万 年青 ” 等。
死亡的文化观念与传统
死亡的文化观念与传统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死亡一直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
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待死亡的观念和传统也存在着巨大差异。
本文将从各种文化观念和传统的角度,探讨死亡的文化观念与传统。
一、东方文化观念与传统中的死亡东方文化中,死亡往往被看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生命过程,并具有神圣的意义。
例如,在中国,尊敬祖先和祭祀先祖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们认为祖先在世俗世界与来世之间起到了中间人的角色,给人们带来了祝福与庇佑。
因此,祭祀如敬祖的仪式在中国文化中是非常重要的,它们不仅仅是一种对祖先的纪念,更是一种向后代灌输尊敬生命和死亡的观念。
此外,东方文化中还有一种对死亡的特殊观念,即轮回转世。
佛教、道教等东方宗教主张“生不灭,死不息”,认为人死后可以通过轮回转世的方式再次投胎,继续循环。
这种观念让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和忧虑有了一种宽慰,同时也让人们对生命的珍惜和把握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二、西方文化观念与传统中的死亡相对于东方文化,西方文化中的死亡观念则更多地与个人的命运、灵魂及来世息息相关。
在基督教文化中,信仰复活和来世是其中的核心元素。
人们相信生命不是终结,而是通过死亡通往更高的存在形态。
基督教的阴间概念也使得人们对死亡的恐惧有了一种启示,即死亡并不是绝对的终点,而是通往来世和永生的一个过渡。
此外,西方文化中也存在着对死亡的尊重和纪念。
墓地、纪念碑和各种悼念仪式是西方社会对逝者的一种表达。
在节日如万圣节,人们会穿上各种幽灵和鬼魂的服装,以纪念逝去的亲人和朋友。
这种方式既是对死者的致敬,也是对来世和神秘力量的一种探索。
三、不同文化观念与传统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对死亡的文化观念与传统对个体和社会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个体层面上,不同文化对死亡的态度会直接影响人们对生命的看法和对人生目标的追求。
东方文化中的尊敬生命和死亡的观念,让人们更加重视家庭和传统的连续性,更加注重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关系。
而西方文化中对死亡的放大并重视个人的新陈代谢,倾向于追求个体的独立和自由。
中国“寿”文化:对生命的追求与尊重
中国“寿”文化:对生命的追求与尊重作者:来源:《新传奇》2016年第50期五十才做寿,百岁不贺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上层统治集团中就已经出现了“献酒上寿”原始形态的祝寿活动:在一些欢乐、喜庆的场合中,一些地位较低的人举起酒杯祈祝地位较高的人“寿运永继、长生不老”。
但是,这种“献酒上寿”应算祝寿礼俗的雏形。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祝寿礼俗是从南北朝开始,当时主要是给小孩子做生日,至于成人,若父母在世也可以做生日,但是父母去世就不能做了。
到了唐代,唐明皇将自己的生日作为“圣寿节”,开了全国为皇帝庆寿的先例,自他之后的历代皇帝都有了自己的“圣寿节”。
到了明清时期,不管是做寿的范围还是规模,都有了空前的扩大。
民间为生日举行的寿诞庆祝仪式,俗称“做寿”、“做生日”,一般指十年一次的大生日。
孩子10岁生日叫做“长尾巴”,由外公外婆或舅父舅母送米粉和衣物鞋帽以示庆贺。
中、青年生日,一般都不请客庆贺。
俗谚“不三不四”,讲的就是20、30、40不庆寿,逢这样的年庚,吃饭时只增加一些荤菜而已。
40岁不做寿,还因“四”与“死”谐音,做寿不吉利。
因此,寿庆通常是从50岁开始,50岁为“大庆”,60岁以上为“上寿”,两老同寿为“双寿”。
但这种大寿并非真正逢十,而多是指49、59、69等逢九的岁数。
因为九在十个数字中数值最大,人们为讨个吉利,故形成了这种“庆九不庆十”的风俗。
有谚语云:“三十、四十无人得知,五十、六十打锣通知。
”又有“做七不做八”之说,固80岁寿辰多延至下年补办,俗称“补寿”、“添寿”,也有一些地方提前一年庆寿。
旧俗还因百岁嫌满,满易招损,故不贺百岁寿。
寿星分男女,做寿讲究多寿庆的主角通常称为“寿星”。
民间画像中的寿星多为白须老翁,头大额隆,手持鹿杖,并衬以仙桃、松鹤等物,以喻长寿。
寿星本为星名,《尔雅·释天》称“寿星,角、亢也”,即天上的角、亢二星。
发展到秦汉时,寿星已成司寿之仙:《史记》中所称的“南极老人星”也即后世的寿星——南极仙翁。
中华长寿文化简介
中华长寿文化简介中医养生是以中国古代的天、地、生、文、史、哲为深厚底蕴,以中医理论为坚实基础,集各地各族人民养生智慧为一体,融会道、儒、释及历代养生家、医学家的养生体验和研究成果,形成的有关健康长寿研究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我国当前社会正大步迈向全面小康,在现阶段,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而健康长寿乃至全民健康,就是人民美好生活一大需求和指标。
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有梦想的民族。
从国家层面而言,自古以来,大一统思想牢牢占据民族的主流意识,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数千年而传承不绝,虽几经战乱,总能重归统一、重归繁荣。
因此,国家和平、统一、强盛的中国梦,始终是关系中华民族福祉和国家命运的根本大计。
对个人而言,对健康长寿的追求更是渗透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令中华儿女数千年来追寻不懈。
悠悠数千年的中华民族奋斗史和中医养生发展史告诉我们,中国古代人民追求健康长寿、以享“天年”。
先贤在追求健康长寿的过程中,虽经历了无数失败,走了许多弯路,但最终探索出一条通向长寿的通衢大道,即通过养生而却病延寿、尽享天年,达到“百岁而动作不衰”,并在此过程中发展出了博大精深的养生体系。
迨至现代,随着社会经济的盛强和中医学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追求愈加炽烈,更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相连。
中国梦与健康梦,都是中华民族儿女向往个人美好生活和国家繁荣富强共同愿望的高度凝结,是传继几千年的民族梦想和人生追求。
追求健康长寿历经千年探索中华民族追求健康长寿的脚步,自有华夏以来,从未停止,历数千年而探索不息。
古时候,这种探索主要由帝王将相发起,由一些掌握所谓“神仙之术”的人具体执行,其目的在于“长生不老”。
这一虚幻的目标使其走入了歧途,以惨痛的代价证明了这条路行不通。
正如南宋爱国诗人、养生家陆游喟叹“俯仰人间今古,神仙何处”?所幸魏晋以后,理智的人越来越多,再加之与中医学的结合,人们对长生的追求逐渐合理化。
中华福寿文化的当代诠释及启示
中华福寿文化的当代诠释及启示作者:李志峰陈嫚来源:《歌海》2020年第03期[摘要]长久以来,中国福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发挥其基础性影响作用,显现了中华民族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追求,代表了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愿景和向往。
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中华民族基本的人生观、价值观与生态观。
“福”由什么构成,被什么唤起,又源于什么,以及它使我们何以回应与践行……如此一系列的追问,在马克思幸福觀的指导之下,在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观照下,促使我们重新审视中国传统福文化,透过当代的诠释路径,重新解读中华幸福观的五个要素,以及“幸福”的逻辑架构与人生的生态架构,为实践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现实的理论支撑与实践落脚点。
[关键词]福寿文化;五福;逻辑架构;生态架构追求幸福生活是人类发展过程中长期探讨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不论古今中西都无法回避的问题。
西方现代人生哲学方面颇具影响力的哲学家尼尔斯·托马森认为,“那幸福的生活伸展在过去和将来之间。
它是那我们所生活了的生命向‘那等待着我们的将来’的继续。
同时它也是在那人所处的沟通性关联中的生命扩展。
在这种意义上,那幸福的生活也伸展于事务、处境,各种人和各种行为之间。
一个人的幸福在这些跨度范围中展开”①。
换言之,关于幸福的讨论不能脱离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标准,因而对于什么样的生活是好的、是有福的,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文化背景中有不一样的标准或理解。
马克思则是把人的幸福与具体的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把个人和集体、社会的幸福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了真正的统一。
同时,马克思把人的真正幸福的实现寄予一个包括了物质财富的发达、文化艺术的繁荣、社会结构的合理化和人群关系的完善在内的整体性社会过程中。
②而这个过程则指向马克思对人本质的理想性描述——“创造着具有人的本质的这种全部丰富性的人”③。
近年来,幸福理念和整体性诉求成为世界范畴下人们追求的目标,不断融入各国公共政策的价值体系中。
高考作文辅导:对中华文化的认知,中华文化长寿,具有特殊生命力的原因 导写(附解题和范文)
高考作文辅导:对中华文化的认知,中华文化长寿,具有特殊生命力的原因导写(附解题及范文)一、原题再现: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 分)生于斯,长于斯,你对中华文化怎样认知?文化学者余秋雨认为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长寿的文明,对比希腊、巴比伦等其他文明,只有华夏文明从未出现过历史断层与空白,以殷商甲骨文为代表的古文字体系一脉相承到今天。
他说“中国文化有特殊生命力”,“不管到哪一代,中华文化,总在”。
英国学者罗素于1920 年来到北京大学做了两年的客座教授,他预言中国人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掀起一场极端暴力的革命,然后认识到暴力不能带来和平幸福,进而结合儒家思想和西方文明的优点,重新创造出人类历史上另外一次很伟大的文明。
从以下任务中任选一个,以“振华中学”青年学子的身份完成写作1. 写一篇演讲稿,向来你校参观的外国中学生介绍中华文化的特殊生命力。
2. 写一份倡议书,向全校师生发出继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倡议。
3. 写一封信,向某位政要或长者讲述你对“结合东西方优点、创造伟大新文明”的建议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情境;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审题指导:1.审出真实情境的限制。
材料引用了余秋雨和罗素对中华文化的评论。
话题“中华文化”是热点。
余秋雨谈的是“特殊生命力”,中华文化代代传承,生生不息,跟其他文化相比,最长寿,最有生命力;罗素预言中国人将会结合儒家思想和西方的文明的优点,创造出伟大的新文明。
两则材料同一话题,观点各异,情境相同,都是在引导考生思考对中华文化的认知。
2.审出写作任务:三个作文任务如下:向外国中学生介绍中华文化的“特殊生命力”,写成演讲稿;向全校师生发出继承与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倡议,写成倡议书;向某位政要或长者讲述你对“结合东西方文化优点,创造伟大新文明”的建议与思考,写成书信。
3.审出考生写作的情境要求考生身份限制。
寿文化讲稿
寿文化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来宾:
大家好!今天,我有幸在此与大家分享关于“寿文化”的话题。
寿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人们对生命的珍视、对长寿的追求以及对家族繁荣的期望。
寿文化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便有了祝寿的习俗。
随着时间的推移,寿文化逐渐融入了各种艺术形式,如寿桃、寿酒、寿诗等,成为人们表达祝福和祈愿的重要载体。
在寿文化中,长寿被视为一种福气,象征着家庭和睦、子孙满堂。
因此,在祝寿活动中,晚辈向长辈敬酒、献上贺词,表达对长辈的敬爱和祝福。
而长辈也会讲述自己的生活经验,传授家族的智慧,为晚辈指引方向。
这种互动的形式,不仅增进了家族之间的感情,也传承了家族的文化和价值观。
除了家庭内部的祝寿活动,寿文化还延伸到了社会层面。
在古代,皇帝的生日被视为国家的庆典,会举行盛大的宴会和庆典活动。
同时,民间也会组织各种形式的寿文化活动,如寿宴、寿桃会等,让人们共同祈愿长寿、健康和幸福。
在现代社会,虽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寿文化依然在人们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每年的重阳节、春节等传统节日,人们仍然会通过各种形式表达对长辈的祝福和敬意。
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寿文化中的养生观念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总的来说,寿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代表着人们对长寿的追求和对家族繁荣的期望,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更应该传承和弘扬寿文化,让它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最后,让我们共同祝愿所有的长辈们健康长寿、福寿安康!谢谢大家!。
中国的寿文化
为例,唐玄宗的寿辰叫千秋节,唐武宗的寿辰叫庆
阳节,唐宣宗的寿辰叫寿昌节,到了明清,凡皇帝
寿辰统称万寿节,皇后则称千秋节。民间老人过生 日叫寿诞,60岁为花甲寿,70岁为古稀寿,8
0、90为耄耋寿,百岁为期颐寿,并称60岁为
下寿,80岁为中寿,百岁为上寿。只有到五十岁
才能称寿,小于五十岁只能称过生日。现在过生日 比较简单,几盒生日蛋糕,吹腊烛、唱几句祝你生
中国的寿文化
z0b9e 重庆烧寿碗 重庆寿碗
寿文化常见于书画中。画中男寿星的形象是白 须老翁,头大额突,一手扶鹿杖,掛一宝葫芦,另
一手托仙桃,身旁鹿鹤相伴,以喻长寿;女寿星则
以麻姑献寿图中的麻姑为代表。据说,寿文化中的
麻姑以灵芝酿成寿酒,敬献王母,王母封她为寿仙。 除此外,上酒献寿的佳作流传不少,如汉代的画像
寿酒,吃面的有长寿面,宴席有长寿宴,寿文化无
处不在,给中华民族追求生命的寿文化注入了美妙
的活力,真是人也寿、物也寿、山也寿、水也寿、 吃也寿、玩也寿。中国人对寿文化的追求,无时不
在;中国的寿文化,无所不至。
中国寿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尊老、敬老。常体现
在为寿星做寿上。于是,做寿也成了寿文化的亮丽 风景。过去寿文化中皇帝的生日称圣寿节,以唐朝
日快乐,当然,这也是一种寿文化。祝寿要发精美的请柬,请柬多以寿星之子的名 义发出,亲友接到请柬后,要如期而至,携带寿礼、
贺幛,贺幛上常题吉祥祝寿语,如福寿双全、洪福
齐天等,特别是拜寿的程式一套一套,不能丝毫马
虎。
砖酒宴,彩画夫妻宴饮图以及魏末画像砖竹林七贤
图等;现代作品中,以寿为题材的书画,随处可见,
松柏长青、龟鹤延年、福寿满堂都象征长寿吉祥。 除书画外,大自然的日、月、山、川也被人们用来
传统文化中的丧葬习俗与生命观念
传统文化中的丧葬习俗与生命观念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形成的习俗、信仰、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其中的丧葬习俗与生命观念一直是重要组成部分。
丧葬习俗是指人们在丧亲之后的一系列仪式和尊敬方式,而生命观念则是对于生命的态度、人生意义的看法。
本文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例,探讨其中的丧葬习俗与生命观念,并分析其背后的价值与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丧葬习俗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古代,人们对于死亡的看法是相对害怕和敬畏的,认为死亡是离人们最近的神秘世界。
因此,丧葬仪式显得非常庄重和庄严。
首先,家人会进行喪家礼,即举行葬礼。
葬礼一般包括丧事公告、遗体告别仪式和后事安排等环节。
家人会穿上素服,以示对死者的尊敬与怀念。
同时,丧家会请来专业的丧葬人员,进行抚慰灵魂的祭祀仪式,以确保亡者在来世得到平安和安宁。
在此过程中,亲友们可以借此机会互相慰问,并表达在人世间对死者的怀念和思念。
其次,在传统文化中,丧葬习俗还包括了祭祖和祀神的仪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祭祖一直被看作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人们相信祖先的存在与祝福,因此,定期举行祭祖仪式来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感激。
祭祖仪式通常包括献上食品和祭品,举行祈福仪式和祭拜祖先牌位等环节。
此外,传统文化中的丧葬习俗还包括小孩出生满月时的庆典仪式和成年男女的成年礼等,用以庆贺生命的降临和成长。
以上所述的丧葬习俗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命观念。
传统文化看重人的生命,将其视为珍贵而有限的资源。
从丧葬习俗可以看出,人们对于亡者的尊敬和思念,并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生命离去的敬畏之情。
同时,祭祀祖先和祖宗,也表明了对过去生命的回顾和对血脉相传的重视。
通过祭祀祖先,人们将自己的生命与祖先的生命相连接,传承着家族的延续和家族的记忆。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认识到了生命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以及个体与整体的关系。
传统文化中的丧葬习俗与生命观念背后蕴含着许多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首先,丧葬习俗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和对亲情的珍视。
浅谈民间“寿”文化
子送来 面蒸的生 E礼馍 “ t 九石榴一 佛手 ” “ 取意 , 九”
“ ,榴” 意“ ,佛 ” 久” “ 取 留” “ 取意 “ ” “ ” 意“ , 福 ,手 取 寿” 故 民间有“ 九石榴一佛手 , 娃能活九十九” 俺 的说法 。
丈 界 物世
2 6 6 0. 3 02
维普资讯
普通人家受经济条件所限 , 仅在老人过 生 日时 ,
说是一种 能使人 长生不老的食 品 ,同时它也是寿 星 老人手 中所托之 物 , 成为象征长寿 的物 品之一 。
佛手取其谐音 “ 福寿 ”用来 表示 吉祥长寿 。猫 、 , 蝶 连用取 其谐音 “ 耄耋” 《 ,礼记 ・ 曲礼上》 “ 十 、 :八 九
在落后 、 穷的 旧社会 , 贫 人们缺乏科 学知识 , 医疗条
件也 相 当差 , 多孩 子会 因各种 原 因夭折 , 们除 许 人
了祈求神灵 的保佑 以外 , 民间逐 渐形成各 种镇邪 在 祈福 的方 法 , 都是满 足让孩子健 康成长 这一心理 但 要求 , 因而 , 习俗 至今在农 村广泛流传 。当地人 这些 们大多要为 1 2岁的孩 子在其生 日那 天举行 “ 开锁 ” 仪式 , 以祝孩子进入生命 的新 阶段 。此外 , 常把 人们
件 很差的情 况下 , 能平安到老年是很不易 的 , 人 因而
、Hale Waihona Puke “ 文化首先体现了人们对生命的 寿”
一
到年老时的寿诞 礼显得 尤为重要 。祝 寿作为我 国的 传统 习俗 由来 已久 , 在《 子 ・ 早 庄 天地》 中即有 :请祝 “ 圣 人 , 圣人 寿。《 使 ”史记 ・ 项羽本记 》 中也有 :沛公奉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漫谈“寿”文化与中国人的生命观及其传承【摘要】“寿”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俗的重要内容。
“寿”代表了中华民族的许多美好愿望和精神追求,体现着中国人对生命的态度、对生活的态度。
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对“寿”的推崇、对“寿”的艺术体现、对养“寿”之道的探索,无不体现出中国人的人生哲理。
而且,“寿”文化的传承也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寿”文化生命观养生阶段意识中庸死亡观尊老一、“寿”文化概说“寿”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寿”字最早可追溯到周代,作为金文(青铜器铭文)出现,形似一位驼背拄杖的老者,是典型的象形字;由年长”、“年老”的含义,“寿”字又被赋予“长久”之义。
“寿”是长久神圣的象征。
《尚书·洪范》有云:“五福,一曰寿,二曰福,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在我国传统五福中,寿是排在第一位的。
一切生命的美好享受都要建立在健康长寿的基础上,古人认为,千富贵不如一长寿。
“寿”文化也影响了中国的宗教,道家追求“长生”,佛家相信“生死轮回”,都与“寿”文化不无关系。
“寿”渗透进了中国人的生活,丰富了中国的文化艺术,折射出中国人的生命观。
二、“寿”文化的传统艺术表现作为一种精神追求,“寿”文化在中国传统艺术上的体现是丰富多彩的。
首先,“寿”字的形之美就为这种艺术体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古人讲“寿”字抽象出“团寿”、“长寿”等字形,精美多样,广泛用于各种装饰;“团寿”多用于布艺,“长寿”多用于建筑。
“寿”字是写法最多的汉字,人们根据其不同写法,创作出“百寿图”、“千寿图”甚至“万寿图”,体现了人们祈祷“多寿”的美好愿望。
除了“寿”字本身,还有很多有寿的象征意义的事物值得一提的是,“寿”文化雅俗共赏,不论是宫廷贵族还是普通百姓,不论是高雅艺术还是民间文艺,都欣然以“寿”为艺术取材。
历代宫廷,尤其是清宫,都有很多以“寿”为纹饰的服饰、用品;民间也多用年画、剪纸等作为对“寿”的吉祥追求的体现;而历来也有无数的书画家,创作了大量以“寿”为主题的作品。
三、“寿”与中国人的生命观(一)“长寿”愿望与提倡养生“养生”一说似乎是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现代社会才十分热门,实则不然。
养生的观念在中国古已有之。
既然人们推崇长寿,希望长寿,自然会探寻延年益寿的方法。
所谓“寿有长短、养有得失”,“我命在我不在天”。
孔子云:“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南宋朱熹解读为:“动而不恬,故乐。
仁而有常,故寿。
”明代的长寿之人汤绍恩将前人的养生之道概括为“动静乐寿”,并践行之,最终九十七岁高寿而终。
从中国古代众多的医学经典也可以看出古人对养生的重视,前人总结出的养生观念对于今天人们的保健养生也有很大的意义。
如中国四大经典著作之一的《内经·上古天真论》中说道:“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可见,先民们就认识到要以该以规律的饮食起居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古人是爱惜生命、珍视健康的,绝不提倡以健康为代价去追名逐利。
传统的观念认为,养生贵在养康,健康是长寿的前提,也是长寿的基础。
健康的长寿才是有意义的。
寿命的长短固然重要,但也只是生命的表现形式之一,只有健康的生命才是高质量的生命。
因此,提高生命质量是追求长寿的前提。
(二)注重“寿诞”与阶段意识对于诞生日的纪念,是古今中外皆重视的,或大或小都有些庆祝纪念的活动。
在中国,对生日的纪念似乎有着更多的讲究。
过生日,是一种成长的纪念,是人生旅途的一个个驿站。
年轻时过生日只能叫做“过生日”,老年时才叫“做寿”。
一般来说,进入六十岁以后为进入老年期。
对过生日和祝寿的普遍重视体现着中国人对于生命历程的阶段意识。
中国人强调每到一个年纪,就要做这个年纪该做的事情。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出生之日,人们来到世界的头一天,是一生中最重大的纪念日;“三朝”、“满月”、“周岁”都是生命之初重要纪念,是“日—月—年”的最先积累;七岁“龆龀”为换牙龄,十岁“幼学”是学习知识技能的起点,二十“弱冠”标志成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岁,是人们进入老年期的第一个寿诞大庆,是人生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转折点。
六十“耳顺”,人到六十,能明察大义,能听取不同的言辞,处世圆熟。
很多老人认为,过了六十花甲而死去,就算是寿终正寝,没有什么遗憾的;以后多活的年岁,都是一种恩赐,一种福分。
这是一种“寿”的心态,体现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是一种洒脱的人生态度。
年少时期的过生日是一种成长,是生命进步的阶梯;年老时期的“祝寿”是一种人生的回味,是生命的歌颂,是对生命稳健走下去的祝福。
(三)怡神益“寿”与快乐处世“怡神”、“心逸”是我国养寿学说的重要思想,就是说要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注重心理健康。
乐观的情绪是增进健康、延缓衰老最好的精神良方。
《太平经》云:“人无忧,故自寿。
”古人认为,胸怀欢畅,则长寿可期,忧虑过多则使人易老。
乐观怡神、心逸延寿。
我国古代有很多名人志士以乐观著称,孔子、陶潜、苏轼等莫不是乐观豁达之人,推崇恬淡安静、怡然自得的处世态度的古圣先贤不胜枚举。
虽然先人们生活的年代远远不如今天科技发达、物质丰富,人们战胜灾祸的能力远不及现代社会的人类,但是快乐、豁达的生活态度一直是代代中国人尊崇颂扬的。
纵观中国思想文化演进的历史,不难发现,最多为人所称道的,还是摒弃外在的诱惑,寻求生命的本真,所谓功名利禄皆“身外之物”。
“安贫乐道”、“知足常乐”的思想代代流传,虽然也引起过不少争议,但不得不说,这是先人的智慧,是一种典型的中国性格。
生命的价值不在于浮华的外物,以达观的态度对待万物便能够获得快乐的人生。
一言以蔽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四)养护生命与中庸为度中庸之道是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哲学思想之一,儒家认为,“不偏谓之中,不易谓之庸”,“中庸”即平衡、适度的意思。
中庸是中国人的处世哲学,那么中庸和“寿”文化有什么关系呢?“寿”文化崇尚养生,中庸思想主张的“中和”思想被一些养生学家发展为养寿理论,即提倡一种张弛有度,介于两个极端之间的有条不紊的生活状态。
世界各地有各式各样的“狂欢节,但是中国没有,因为中国的传统思想从不推崇极端和“疯狂”,生活就应该中规中矩;那些挑战心跳的极限运动也没有发端于中国的,因为中国传统思想从不提倡冒险,威胁生命的事情不能够做。
都说“生命在于运动”,而古代的养生家们提倡保持“动而不烈,劳而不倦”的“中庸”运动态度。
当然,劳苦的百姓是没有条件“劳而不倦”的,但是年老以后,不论贫穷富贵,都开始减少操劳,颐养天年。
“父母在,不登高”,“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中国人对身体的爱惜是出于“孝”的;而“孝”文化与“寿”文化密不可分,“孝”就要敬父母,“寿”提倡尊老,二者都提倡养护生命。
热爱生活不走极端,养护生命不无端冒险,中国人对待生命是审慎而怀着尊重的。
(五)“鼓盆而歌”与“死”的哲思“寿”文化是关乎生命的文化,人们希望生命健康安宁,绵长不绝;可是,人的愿望毕竟不能和自然规律抗衡,死亡是人类不能逃避的问题。
怎样对待死亡,是生命观的重要组成。
我国古代的道家圣贤庄子的一个故事颇能体现出中国人推崇的死亡观:庄子的妻子离他而去,庄子非但没有悲伤恸哭,反而“鼓盆而歌”进行庆祝。
庄子认为:死亡只是生命形式的变化,如同四时变换,只是一种自然规律,并不应该悲伤。
这种不以死亡为悲伤的态度并不是只有庄子这样的圣贤之辈才有的态度,中国民间也不乏庆祝形式的死亡仪式。
在我国民间,婚丧并称为“红白喜事”,有的地方还会吹打弹唱地丧事喜办。
中国的传统思想是将老人的离去作为一种归宿,是对自然规律的一种坦然超脱的接受。
同样是因为人们认为死亡并不代表完全的消失,而是生命形式的变化,所以中国人还十分看重祭奠逝者、祭祀祖先。
四、“寿”文化传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时光流转,历史的长河流到今日,“寿”在中国人的心中仍然有着重要的地位,健康长寿任然是人们的美好希冀;但是科技的进步使得人们有了更多更现实有效的手段去达成健康长寿的愿望,而不再需要“百寿图”、“寿山福海”等物质的承载来寄托情感,老年人的“大寿”也不如从前那般受重视;也即是说,“寿”文化的形式正在渐渐淡化,甚至消失。
但是,“寿”文化的传承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其必要性在于:“寿”文化不仅仅是“祝寿”、以“寿”为主题的艺术作品和文学作品这些外在体现,它更是一种思想、一种信仰,一种智慧;它引导人们尊老、尊重生命、珍爱生活,提倡人们以健康合理的方式生活,认真地对待生命。
其可能性在于:很多古老的民俗消失了,是因为科学的发展使很多传统的信仰不复存在,依托在这些信仰上的民俗文化也就没有了生存的土壤,无法存活;想要挽救那些失落的民俗文化,而无法恢复传统的信仰,几乎没有可能性。
而“寿”文化存在的基础是对生命的崇拜和信仰。
不管科学怎么发展,人们对健康长寿的追求,是不会改变的甚至是有增无减的。
或者说,“寿”文化没有走向消失,走向消失的是丰富多彩的“寿”文化的表现形式。
形式的恢复和传承自然要比挽回信仰容易许多。
五、结语“寿”文化是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体现了中国人对生命的尊重、对生活的热爱,表达了中国人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反映出中国人乐观豁达地生命态度。
在现代科技文化占领了人们生活的今天,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所遗忘,丢失了很多民族的精神财富;将“寿”文化等中华传统文化传承推广将有重要意义。
【参考书目】[1]《中国寿文化图话》,周艾久、侯美莲编著,学苑出版社,2001.9[2]《寿诞趣谈》,金文男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10[3]《生命的追求,生命的尊重——寿文化探幽》,覃柳平,船山学刊,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