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高三历史中心背课组交流试题
安徽省阜阳市杨桥中学2020年高三历史测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阜阳市杨桥中学2020年高三历史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下表(数据来源:杨国昌著《当代世界经济棍论》)所反映现象的合理推论是美国进出口贸路情况表(单位:亿美元)+为顺差,-为逆差A.促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B.强化了美国对西欧和日本的同盟关系C.经济多极化有力地冲击着美苏两极格局D.加速欧共体变成经济兼政治性质的组织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材料反映了美国受到了日本和西欧的冲击,日本和西欧的发展说明了多极化趋势的不断加强,故本题选C。
A中的国际贸易体系、B中的同盟关系、D中的欧共体变成经济兼政治性质的组织,从材料中无法得出。
2. 如果你通过时光隧道,回到希腊梭伦执政的时代,下列情景中你并不能看到的是A.国王住在高高的山岗上并被巨石围墙护卫的王宫之中,监视并控制着全体臣民B.乡间居民步行进城,高兴地参加公民大会,行使自己的权利C.公民大会正在讨论军国大事,出现了唇枪舌剑的场面D.在民众法庭上,其审判员从所有公民中抽签选举产生参考答案:A3. 20世纪以来,中国历代政府都非常重视中学历史教育。
下列历史教育目标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多讲本朝仁政,俾知历圣德泽之深厚,以养成国民自强之志气,忠爱之性情②了解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人③明于民族之进化,社会之变迁,邦国之盛衰,尤宜注意政体之沿革,与民国建立之本④特别说明其(中国)历史上之光荣,及近代所受列强侵略之经过,与其原因,以激发学生民族复兴之思想ks5uA.②③①④ B.①③④② C.①③②④ D.②①④③参考答案:B4. 1953年至1957年,新中国仿照苏联工业化模式实施的第一个为期五年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
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国民经济面貌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材料说明A.一五计划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起步B.国家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导致农轻重比例不协调C.借鉴苏联经验,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D.一五计划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参考答案: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故D 项正确。
2018-2019学年安徽省阜阳市三中高二竞培中心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2018-2019学年安徽省阜阳市三中高二竞培中心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卷★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3、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6、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Ⅰ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6分)1.《社会通诠》一书译论序中说:“唐虞(尧与舜时代)以讫于周,中间二千余年,皆封建之时代,而所谓宗法亦于此时最备。
其圣人,宗法社会之圣人也;其制度典籍,宗法社会之制度典籍也”。
对此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血缘亲疏关系渗透社会各方面 B.宗法制是实行分封制的政治基础C.血缘关系是维系政权的重要手段 D.宗法制是分封制实行的根本保障2.西周分封时,青铜器被作为权力象征的礼物,由周王赐给诸侯,诸侯带着它去建立自己的领地。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多转向实用,礼器的比例减少。
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 A.青铜器铸造水平停滞不前 B.青铜器的实用价值大C.“礼崩乐坏”的局面形成 D.铁器逐渐取代青铜器3.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在封建时代,本来有很多家庭有他们世袭的特权……。
200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
阜阳三中2009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试卷历史试题命题人:罗冬梅时间:100分钟分数:100分第I卷(40分)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40分)1、《说文解字》解释:宗:尊祖庙也。
”就是说宗法的“宗”本义是宗庙。
这说明宗法制的纽带A、财产B、地域C、信仰D、血缘2、下图是秦始皇发给驻防阳陵将领的虎符,铜铸,中分为二,左右各有十二字铭文;“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阳陵”。
发兵,必须左右半符验合方能生效。
这反映出()A、秦朝军队调动凭虎符,由皇帝控制、发给B、秦朝的将领对皇帝的权力有所制约C、秦朝时“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D、秦朝时阳陵将领权力很大3、下图是唐朝政府机构示意图,此图最能说明的是()A、唐代中央官吏日渐增多B、唐代以分权得以集权C、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D、唐代中书省权力最大4、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朱元璋平均每天批阅奏章二百多件,处理国事四百多件,他深感“人主以一人御天下,不可无辅臣。
导致朱元璋政务繁多的主要原因是()A、明初国事繁多B、丞相制被废除C、殿阁大学士的设置D、六部只对丞相负责5、“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反映了我国古代哪种经济现象:A、采集生产现象B、大规模简单协作的生产方式C、商品经济D、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小农经济6、下列关于我国土地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均田制是把土地平均分配给全体社会成员B、井田制其实就是土地归奴隶主所有C、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唯一的土地制度D、战国时期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7、“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
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强调了自然环境对文明的影响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D、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环境左右8、希腊民主政治衰落的根本原因是:()A、亚历山大的征服B、平民的不断斗争C、内部的战争D、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9、下列不属于罗马法由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的原因的是:()A、公民法具有明显的狭隘性B、罗马共和国版图扩大,矛盾复杂C、帝国境内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已经消失D、商品经济的发展使经济活动中出现了新问题10、《权利法案》规定:“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和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这表明:()A、法律取得了至高无上的地位B、国王处于统而不台的地位C、国王没有任何权力D、内阁制形成11、在代议制政体中国家最高权力主要是指:()A、行政权B、立法权C、司法权D、军事统率权12、近代列强通过侵略战争获得侵略权益的同时,也要求分享其它列强获得的权益,最早反映这一要求的条款是:()A、《南京条约》的附件B、《望厦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3、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主要体现在:()A、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B、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C、人民革命力量得到空前壮大D、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14、1945年8月,毛泽东指出:“抗日战争的阶段过去了,新的情况和任务是国内斗争。
安徽省阜阳市历史高考仿真试题及答案指导
安徽省阜阳市历史高考仿真试题及答案指导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关于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从唐朝中后期开始,到南宋时完成B. 南移的原因主要是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C. 南移的过程就是南方经济发展的过程D. 南移的过程也是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的过程答案:A解析:本题要求选出关于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叙述不正确的选项。
选项A,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开始于唐朝中后期,到南宋时期完成,而不是从唐朝中后期开始,到南宋时开始,故选项A错误。
选项B,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是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人手,并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经验,故选项B正确。
选项C,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北方人的南迁,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较为安定,南方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重视发展生产,这些因素都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所以南移的过程就是南方经济发展的过程,故选项C正确。
选项D,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也是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的过程,北方人大量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促进了南方地区的开发,故选项D正确。
2、战国时期,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东汉时期的王充也提出“人,物也;物,亦物也。
物死不为鬼,人死何故独能为鬼?”下列对二者思想的解读正确的是A. 荀子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否定天命观B. 荀子认为人可以主宰天命,具有唯物思想C. 王充强调万物由气而生,属于唯心主义D. 王充强调人死不为鬼,属于朴素唯物主义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战国时期荀子和东汉时期王充的思想。
选项A,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是强调人能够认识自然规律,并合理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服务,并没有否定天命观,故选项A错误。
选项B,荀子虽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但他并没有认为人可以主宰天命,且他这一思想中包含着“天人合一”的唯心主义因素,故选项B错误。
选项C,王充提出“人,物也;物,亦物也。
安徽省阜阳三中2016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试卷
阜阳三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摸底考试历史试卷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曾小华《中国政治制度史论简编》:“……夏、商、周时期的国王制度,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政体,既非贵族民主政体,也非君主专制政体,而是一种宗法贵族君主政体。
是这一国家制度形式既有别于古代西方希腊、罗马的奴隶主民主制,又有别于皇帝制度创立以后的专制集权政体。
”对文中“宗法贵族君主政体”的准确理解应为( )A.具有民主色彩的君主制 B.带有宗法色彩的君主专制C.受到贵族权力限制的君主政体 D.具有严格等级制度的世袭制2.有学者认为,夏商西周确立了封建大一统,那么春秋战国诸侯争霸吞并就是对夏商西周体制的否定。
秦统一后,确立新的体制,又是对春秋战国诸侯纷争的否定。
这种以一个否定另一个,螺旋式的发展模式,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的第一个正—反—合阶段。
而隋唐、宋、元又构成了第三个正—反—合阶段。
元代的行省制相当于其中的“合”。
由此,作者认为行省制()A.实现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有机结合B.主要着眼于政治上的统治和军事上的控制C.巩固了元朝的中央统治和国家的统一D.充分借鉴了郡县制的优点,基本摒弃了两宋政治制度的缺点3.察举制是西汉时期开始实行的一种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其重要内容是举“孝廉”。
132年,尚书令左雄建言改察举之制:(一)限年40岁以上才得举“孝廉”;(二)确定考试内容;(三)对有特殊才干者,不限年龄。
当时顺帝予以采纳。
察举制这一改革力图解决当时“孝廉” ( ) A.人数太多的问题 B.拉帮结派的问题C.徒有虚名的问题 D.士人难参政的问题4.据《中兴论》载:“(宋)仁宗朝,有劝仁宗以收揽权柄,凡事皆从中出,勿令人臣弄威福。
仁宗言:‘卿言故善。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周考历史试题
安徽省阜阳三中2019—2019学年高三年级第一学期历史周考试卷(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第I卷(60分)单项选择题30题,每题2分。
每题后面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
1.汉字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涵了丰富的历史信息。
《说文》中说:“耕,犁也。
从耒,井声。
一曰古者井田,谓从井,会意。
(注:人耕曰耕,牛耕曰犁。
)”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古代先民早期使用的松土工具是耒耜B.牛耕在春秋时期成为主要耕作方式C.早期“耕”的动力是人D.耜耕不能代表奴隶社会最高的生产水平2.明朝时期江浙地区市镇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这些市镇与明朝以前的城市相比,其主要特点有①多为商业中心②个别市镇出现新的生产方式③呈现专业化特色④兼有政治、商业中心的双重功能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草市最早出现在魏晋南北朝②汉朝和唐朝前期对“市”的时间和规模都有限制③北宋时期开始出现夜市和早市,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④明朝中后期,江南棉织业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A.②③④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②④4.《唐六典》记载:“凡州界内有出铜、铁处,官未采者,听百姓私采。
若铸得铜及白铁,官为市取;如欲折充课役,亦听之。
”材料反映出A.民营矿业可私自铸币以补充市场需求B.市场上铸币金属的增多导致税制紊乱C.政府在官矿优先的前提下允许公私兼营D.私营矿业出现了雇佣关系5.《墨子·鲁问篇》记载:“鲁之南鄙人有吴虑者,冬陶夏耕,自比于舜。
”这一史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确立B.“礼崩乐坏”的现象向社会下层转移C.自耕农经济在当时已经出现 D.生产关系的变革是自下而上的6.史料记载:(江南)“自晋氏迁流,迄于太元(晋孝武帝年号,376~396年)之世,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区域之内,晏如也。
”材料反映了江南的什么历史现象?A.农业技术先进B.自然条件优越C.历代开发为其奠定了基础D.社会环境相对安定7.下列对工官制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工官指的是历朝历代设立的专门管理社会上手工业生产的官员B.其产品是官家和皇帝私用的物品,平民无权享用C.工官的制作工艺水平代表了当时手工业技术的顶峰D.工官制度对古代中国的科技进步未起到积极作用8.明朝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的相同之处是()A.禁止中外一切贸易活动 B.禁止民间与各国进行贸易C.都为防止倭寇的侵扰 D.都长期实行9.传统观点认为明代的釉上红彩为宣德朝(1426--1435年)所首创。
高三第二次摸底考试历史试卷
高三历史综合测试卷命题人:阜阳三中高修政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请回答1-4题。
1、春秋战国时期,青铜铸造工艺的新创造主要表现为()A、夹纻技术和淬火技术B、金银错技术和雕铸技术C、金银错技术和夹纻技术D、淬火技术和雕铸技术2、下列天文历法成就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大衍历》②《太初历》③《授时历》④《十二气历》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①④③D、④③②①3、明清时期古典科技进入总结阶段的根本原因是()A、封建经济高峰的到来B、国家统一与政局稳定C、外来先进文化的影响D、大量科学家的不懈努力4、下列各项哪些体现了民族融合以及中外文化交融的特点()①云冈石窟②赵州桥③敦煌壁画④曲辕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D、①②③④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政治制度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经过不断的革命和改革,进一步走向成熟,请回答5-8题。
5、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最主要的成果是()A、摧毁了欧州的封建国家B、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C、发展了资本主义经济D、使资本主义过渡到机器大生产阶段6、19世纪欧美的民主制度进一步完善,美国在这方面的体现是()A、进行议会改革B、削弱总统权利C、废除奴隶制度D、清除种族歧视7、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一整套自我调节机制,主要表现在①推行广泛的福利制度②变革生产关系③实行计划经济④政府加强对经济宏观调控()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④8、英国1688年政变与法国热月政变的相似点是()A、都借助外国力量发动政变B、均属于革命过程中的倒退现象C、资产阶级要求建立正常统治秩序D、都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妥协的产物当前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请回答9-10题。
9、新航路开辟导致欧州封建地主阶级衰落,这主要是因为新航路的开辟使()A、“商业革命”的兴起B、“价格革命”的出现C、重商主义政策的实施D、奴隶贸易的兴盛10、下列有关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形成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B、亚非拉地区不同程度地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资本主义制度在全世界确立D、资产阶级革命和改地运动超出了西欧地段范围中外历史上曾出现过多次改革,从根本上说都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调整,请回答10-13题。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周周考试卷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5周周考试卷(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注意:请将答案认真、清晰地写在答题卷上,并保持卷面整洁。
第I卷(60分)单项选择题30题,每题2分。
每题后面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
1.虽然远航的目的是寻找黄金,但客观上却取得了地理上的重大发现,它不仅发现了美洲这块新大陆,而且通过实地考察探明了地球上的海洋是相通的,证明了地球是圆形的,这对科学的发展和人们宇宙观念的更新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突出反映了新航路开辟A.把美洲纳入世界世界家庭 B.有助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C.促进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D.有利于欧洲社会转型2.有学者指出,在16~20世纪间,6000多万欧洲移民在美洲、澳大利亚等地建立了殖民地。
1820-1980年间3700万欧洲移民后裔在美国建立了家园。
16-19世纪问,奴隶贸易将1200万非洲人运到了美洲。
材料说明A.世界各大洲之间形成了大规模人口迁移 B.世界人口流动导致了新的国家的产生C.国际移民改变了人口迁入地的人种组成 D.国际移民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3.1526年非洲刚果国王阿方索写信给葡萄牙国王诉说:“这个国家每个角落都有许多商人(葡萄牙的贩奴者),他们将毁灭这个国家,人们每天遭受奴役和劫掠,甚至王族成员也不能幸免。
”对“劫掠”的正确理解是A.缓解了欧洲人力资源的短缺 B.掠夺了非洲大量黄金白银C.促进了欧洲海外市场的拓展 D.加速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4.“1600-1763年间,西北欧强国荷兰、法国和英国赶上并超过了西、葡两国。
这一发展对于整个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它使西北欧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最生气勃勃的地区。
”其原因是A.殖民扩张的影响 B.英法两国国力超过西班牙、葡萄牙C.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D.西班牙与葡萄牙自身的衰落5.汉萨同盟是德意志北部城市之间形成的商业、政治联盟,13世纪同盟逐渐形成,14世纪达到兴盛,加盟城市最多达到160个,15世纪转衰,1669年解体。
安徽省阜阳市2023届高三上半年期末教学质量统测文综历史免费试题带答案和解析
选择题韩非子说:“士卒之逃事伏匿,附托有威之门,以避徭赋,而上不得者,万数。
”这一现象A.使中央集权制遭到严重冲击B.表明封建人身依附关系趋于强化C.对国君统治构成潜在的威胁D.为小农经济模式的形成创造条件【答案】C【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大量的士卒逃逸并依附于有权势的地主贵族,会减少国君控制的人口和财政收入,增强地主贵族的实力,对君主统治构成潜在的威胁,故选C项;材料没有体现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不能反映出中央集权制受到冲击,故排除A项;材料表明逃逸的士兵依附于地主贵族,体现了人身依附关系,但没有对比,无法得出“趋于强化”,故排除B项;小农经济产生的条件是铁犁牛耕的出现和土地私有制的形成,材料没有涉及相关信息,故排除D项。
选择题考古工作者在睡虎地秦墓竹简中发现了“士伍”,他们有属于自己的生产资料和“家室、妻、子”。
其中,有人欠政府的债,有人需向政府借器物使用,有人则沦为雇农、佃农,也有人拥有“臣妾、衣服、畜产”。
据此可推知,秦代A.士兵是主要劳动力B.社会阶层呈现流动性C.政府征派赋役苛重D.自耕农阶层日趋瓦解【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中的“有属于自己的生产资料”“家室、妻、子”等信息可知,“土伍”即自耕农,欠政府的债“借器物”“沦为雇农、佃农”“臣妾、衣服、畜产”表明部分自耕农向佃农或地主阶层转化,体现出社会阶层的流动性,故选B项;“士伍”并非士兵,农民是秦代主要劳动力,故排除A项;秦代赋役苛重在题干秦简记载中没有体现,故排除C项;自耕农阶层是秦代农民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未瓦解,故排除D项。
选择题朱代书院是相对独立于官学之外的民间性学术研究和教育机构。
下图宋代书院的分布从根本上反映了当时A.科举取士的盛况B.中央集权的加强C.南北政局的不同D.经济格局的状况【答案】D【解析】宋代书院集中于南方是因为经济重心南移带动文化重心南移,故选D 项;A、B两项表述立足于从全国整体考虑,无法解释书院集中于南方的原因,故排除;材料是对两宋时期书院的统计,且书院是民间机构,受政局影响较小,故排除C项。
安徽省阜阳市盛堂中学2021年高三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
安徽省阜阳市盛堂中学2021年高三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钱穆在自己的著作中描述了一种选官的过程:一个青年跑进大学求学,毕业后,派到地方服务。
待服务地方行政有了政绩,再经长官察选到中央,又须经过中央一番规定的考试,然后才始正式入仕。
这种选官制度是A.分封制 B.世官世禄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参考答案:C略2. 我国史学界认为,美国独立战争的局限性在于“有两大任务未能完成”给美国内战留下隐患。
这两大任务是:()①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②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市场狭小③人民受教育的水平不高④资本主义制度尚未完全确立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 .①④参考答案:C3. 美国国会参议院于2009年2月13日表决批准了总额为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
计划保留了“购买美国货”条款,即要求计划支持的项目使用的钢铁和制成品应为美国生产。
该计划违背了下列哪一国际组织的宗旨A.联合国B.世界贸易组织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D.世界银行参考答案:B4. 《金史·舆服志》规定:“倡优遇迎接,公筵承应,许暂服绘画之服。
”材料体现了A.在旧时戏子一向被统治阶级视为“贱”民,被压在社会的最底层B.等级制度反映在人们服饰上的禁忌尤其突出C.君主专制的集权思想压抑了绘画服饰业的发展D.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相互影响参考答案: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古代戏曲艺术。
材料大致意思是艺人到了舞台上要装扮各种各样的人物特别是统治阶级人物时,不能照搬生活中真正的服装,而只能是生活服装的一种绘画性的仿制品——戏服,故B项正确;在旧时戏子一向被统治阶级视为“贱”民,被压在社会的最底层,但这并不是材料的主旨意思,故A项错误;绘画服饰业的发展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分封制与宗法制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5. 1878年5月,俾斯麦提交的“反对社会民主党企图危害治安的法令”草案遭到帝国议会否决。
不久,按照俾斯麦的要求,联邦议会解散了帝国议会并重新选举。
2020年安徽省阜阳市于寨中学高三历史测试题含解析
2020年安徽省阜阳市于寨中学高三历史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右图所示社会风貌发生在A. 19世纪60年代B. 19世纪90年代C. 20世纪20年代D. 20世纪80年代参考答案:C2. 古代有位思想家提出“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
说与世人浑不信,却从身外觅神仙。
”这位思想家是A.老子B.李贽C.朱熹D.王阳明参考答案:D3. 魏源对英国的政治制度作了这样的描述:“国立宰辅大臣,共商事务。
国家费用,先与乡绅会议,而后征纳。
……有要务则国王召议事百十三员会议,与中国军机、都察院无异”。
对此评论最为恰当的是A.魏源对君主立宪运作机制作了较真实叙述B.魏源对中、英的政治制度作了相应的对比C.魏源未能抓住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本质特征D.魏源主张中国应效法英国的君主立宪体制参考答案:C 君主立宪制。
材料中的“国立宰辅大臣,……有要务则国王召议事百十三员会议”是对君主立宪运作机制作了较为真实叙述,“与中国军机、都察院无异”是对中、英的政治制度作了相应的对比,但是中英两国属于不同的社会性质,本质明显不同,所以说C更符合题意。
4. 当代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认为:“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
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作最适度运用的人”。
按照其观点,可能是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作相对较高的评价()A.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B.苏联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C.1953-1956年中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参考答案:D5. 启蒙运动中出现了很多著名人物,所有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不承认超自然力量的存在,认为一切外界事物都是可以被认识的,而认识外界的工具是科学,科学可以解释一切。
这表明启蒙运动CA.否认宗教存在的合理性B.摆脱了封建专制思想的束缚C.利于形成理性思维方式D.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出现参考答案:6. 1927年8月,毛泽东曾对瞿秋白说:“我不愿跟你们去住高楼大厦,我要上山结交绿林朋友。
安徽省阜阳市张新中学高三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
安徽省阜阳市张新中学高三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所著《哲学书简》里评论某国的政治说:“这个国家的人民曾抵抗过其君主,遂使君主的权力受到节制。
他们建立了一个明智的政体,使其君主有能力做好事,而无法做恶事;其贵族很有势力,但不仗势欺人;其平民能够参与政治,却并未导致混乱。
”根据伏尔泰的评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伏尔泰评论的这个国家应是16世纪的英国B.伏尔泰主张实行君主专制C.伏尔泰认为贵族政治与平民政治是可以兼容的D.伏尔泰的政治主张是保守落后的参考答案:C2. 下列图片中的情景应出现哪两两次战争期间?中英《天津条约》签字外国侵略者坐在清宫皇帝的御座上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 ①②B. ③④C.②④ D. ①④参考答案:C解析:中英《天津条约》的签署是在1858年即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列强分区占领北京。
3. 对下列四个事件之间的关系表述最准确、最全面的一项是①资本主义萌芽②文艺复兴运动③新航路的开辟④宗教改革运动参考答案:D考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新航路开辟。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新航路开辟的最根本的原因;文艺复兴为新航路的开辟和宗教改革解放了思想,奠定了思想基础。
由此分析,答案为D。
ABC三项均不符合史实。
4. 某学生在学习“19世纪中期法国文学艺术流派”时发现一段残缺不齐的句子:“ ①主义偏重主观、表现;②主义偏重客观、再现。
①主义偏重内心,向自我心理世界探求,揭示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②主义偏重向外,向感性世界开掘,描绘大千世界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尖锐剧烈的斗争。
”与句中①、②两处文学艺术流派相对应的法国文艺作品是A.①《巴黎圣母院》②《人间喜剧》 B.①《西风颂》②《人间喜剧》C.①《自由引导人民》②《格尔尼卡》 D.①《唐璜》②《悲惨世界》参考答案:A5. 标志着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发展到科学,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是A.空想社会主义理论B.欧洲三大工人运动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D.巴黎公社的实践参考答案:C【详解】《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发展到科学。
阜阳市高三历史中心背课组交流试题
阜阳市高三历史中心背课组交流试题太和中学张祖良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民主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
据此回答1~6题。
1.“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上引言论应该是A.商鞅用以支持自己变法的重要依据B.旧贵族反对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C.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D.西周对夏商两朝历史经验的总结2.明清时期,我国出现了早期民主启蒙思潮。
提出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已,天下之害尽归于人”的是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3.最早提出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度主张的是A.洪仁玕B.洋务派C.早期维新派D.康梁维新派4.1946年的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和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起到的相同作用有A.为新政府的建立奠定了政治基础B.有利于民主协商政治制度的形成C.通过了相当于临时宪法的纲领D.加强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5.下列政治制度实行最早是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制度C.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多党合作制度6.新中国成立后中共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A.三反运动是社会主义革命B。
1958年前西藏不是社会主义社会C.镇反运动是社会主义革命D。
三大改造不是社会主义革命中国是个古老的农业国,农业是立国之本,“三农”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据此回答7-11题。
7.齐国“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其共同实质是A.承认土地私有 B.封建地主阶级改革C.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D.确立新的生产关系8.三安石变法的“募役法”和唐朝的“纳绢代役”,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表现出的最大意义是()A.限制了官僚地主在经济上的特权 B.保证了农民的劳动时间,有利于农业生产C.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D.封建赋税由实物形态向货币形态转化9.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提出的土地政策的共同点是①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②消灭封建剥削制度③维护农民基本利益④促进社会经济发展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0.以下关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党和政府在农村中大力推行合作化运动目的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适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B.消灭农村中的封建剥削制度C.在农村中建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D.提高生产率,改善农民生活1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为农村致富并为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的是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大力发展第三产业C.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D.多种所有制经济中华民族是一个以与邻为善,文明开放著称的民族。
安徽省阜阳三中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
安徽省阜阳三中2011届上学期高三期末试题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注意事项:1.答第1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程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小题.每题1分.共6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珂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史记》中有西周时重要诸侯国受封的记载,其中《楚世家》写到:“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项(Zhuānxū血墒注:传说的中古帝名)高阳。
高阳者,黄帝之孙……”。
该材料主要反映了()A.楚国是西周最早分封的诸侯国B.周王借先代帝王的名望维护统治C.楚之先祖乃黄帝之孙,为“大宗”D.西周分封诸侯以西周的王族为主2.美国历史学者费正清在谈到中国古代的某项制度时说:“它依靠的是血缘或准血缘的宗法关系而非封建制度的法律原则。
”下列各项最能够印证这一观点的是()A.禅让制B.井田制C.嫡长子继承制 D.郡县制3.“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社会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
……尤其是儒家学者更是大惑不解,而且不久就大起恐慌,这简直就是打碎他们的饭碗了。
” 这个时代是指()A.春秋战国B.秦代C.汉代D.唐宋时期4.右图是一张残缺的中国古代某时期的政治制度体系表。
对这张体系表所反映的政治制度,理解不正确的是()A.各部门职责分工明确、相互协作和分权制衡B.相权被分化,君主C.符合近代的“分权制衡”理论D门下省官员和御史都有一定的监督权力5.明朝永乐帝时设立了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英国“光荣革命”之后,国王威廉三世逐渐以内阁代替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高行政机关。
下面关于两国内阁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阁制的形成标志着两国的皇权(王权)得到空前强化B.内阁已经成为两国最高权力的象征C.明朝的内阁长官称丞相,英国的内阁长官称首相D.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果,英国内阁是君主立宪制的体现6.古希腊历史学家曾记述,一名希腊人对波斯国王薛西斯说:“希腊人虽然是自由的,但他们并不是在任何事情上都是自由的,他们受着法律的统治,他们对法律的畏惧甚于你自民对你的畏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阜阳市高三历史中心背课组交流试题太和中学张祖良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民主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
据此回答1~6题。
1.“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上引言论应该是A.商鞅用以支持自己变法的重要依据B.旧贵族反对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C.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D.西周对夏商两朝历史经验的总结2.明清时期,我国出现了早期民主启蒙思潮。
提出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已,天下之害尽归于人”的是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3.最早提出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度主张的是A.洪仁玕B.洋务派C.早期维新派D.康梁维新派4.1946年的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和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起到的相同作用有A.为新政府的建立奠定了政治基础B.有利于民主协商政治制度的形成C.通过了相当于临时宪法的纲领D.加强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5.下列政治制度实行最早是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制度C.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多党合作制度6.新中国成立后中共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A.三反运动是社会主义革命B。
1958年前西藏不是社会主义社会C.镇反运动是社会主义革命D。
三大改造不是社会主义革命中国是个古老的农业国,农业是立国之本,“三农”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据此回答7-11题。
7.齐国“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其共同实质是A.承认土地私有 B.封建地主阶级改革C.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D.确立新的生产关系8.三安石变法的“募役法”和唐朝的“纳绢代役”,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表现出的最大意义是()A.限制了官僚地主在经济上的特权 B.保证了农民的劳动时间,有利于农业生产C.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D.封建赋税由实物形态向货币形态转化9.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提出的土地政策的共同点是①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②消灭封建剥削制度③维护农民基本利益④促进社会经济发展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0.以下关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党和政府在农村中大力推行合作化运动目的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适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B.消灭农村中的封建剥削制度C.在农村中建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D.提高生产率,改善农民生活1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为农村致富并为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的是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大力发展第三产业C.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D.多种所有制经济中华民族是一个以与邻为善,文明开放著称的民族。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不仅促进了中华民族自身的发展,也推动了世界的进步。
回答12—16题。
12.两汉时期我国的对外交往频繁而影响深远。
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①两汉时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日益扩展,影响远及欧洲和非洲②张骞通西域后,我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先后西传,西域的葡萄、菠菜和印度的佛教也传入中国③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加强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非洲各国间的联系④正史中关于中国同欧洲直接往来的最早记载出自《后汉书》A.①④B.①②④C.①③D.①②③④13.唐朝时日本大量派出遣唐使和留学生到中国学习、交流。
其成果有:①鉴真给日本带去了先进文化②仿唐长安城建造都城③各级学校教授儒学④以唐制为蓝本创立新制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4.以下不属于明清中外关系新现象的是A.西方传教士带来新科技B.对外交往由开放走向封闭C.外国殖民势力威胁边疆D.华侨下南洋15.新时期我国推行对外开放的国策,目的在于A.扩大对外贸易B.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办法C.发展社会主义经济D.创造多层次有重点的开放新格局1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政策,其基本目的是A.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B.确定独立自主的外交路线C.加强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团结D.继绝与欧美列强的外交关系中国近代经历了经济技术近代化、政治制度近代化和思想文化近代化三个依次递进的阶段。
依据相关历史知识回答17~21题。
17.洋务运动作为中国大规模近代化运动的起步,其创办的第一个近代军事工业和第一个近代民用工业分别是A.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B.安庆军械所、轮船招商局C.福州船政局、上海机器织布局D.安庆军械所、上海机器织布局18.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以中国之伦常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对此言论最恰当的提炼是A.反抗侵略B.中体西用C.政治改良D.全盘西化19.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指出。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这表明梁启超认为变法之本在于学习近代西方的A.科学知识B.选官制度C.军事技术D.教育与政治制度20.孙中山指导辛亥革命的思想核心是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推翻满清政府,实现民族平等C.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D.提出三民主义,实现平均地权21.儒家传统道德成为新文化运动斗争矛头的内在思想原因是A.民主科学是当时的两面大旗B.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要求C.维护封建专制的儒教纲常与自由民主精神南辕北辙D.儒教“仁”的学说与“天赋人权”学说的尖锐冲突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文化遗产。
据此回答22~25题。
22.下列对先秦儒家思想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仁”强调个人修养,规范社会伦理 B.《诗经》体现了儒家思想的人文精神C.它关注社会和自然,重视人的能力 D.它在当时利于结束分裂,实现统一23.理学是儒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其特点包括①吸收了佛教和道教思想②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压制人性③认为“理”是客观规律④是主观唯心主义思想A.①② B.②③ C.③④D.①④24.儒家思想体系中包含许多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思想,这些优秀传统思想包括下列①以德治国②依法治国③轻徭薄赋④“仁”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④25.“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上述思想①是“仁”的思想在新时期的新发展②体现科学发展观③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④要求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结构、提高效益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④二、材料解析: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丝绸之路将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与波斯文化联结起来。
除了将最重要也是最大量的丝绸传到西方外,还有桑蚕技术、火药、指南针、冶铜术、造纸术、印刷术等通过这条路也先后传到中亚、伊朗、罗马等地。
……——《丝绸之路简介》材料二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61—1863年)》材料三 1583年利玛窦到达两广总督的驻节地肇庆,……他们在教堂客厅的墙上,展示出一幅用西文标注的世界地图。
……这使得前往教堂参观的中国士人获知中国不仅不在世界中央,而且仅仅只是世界东部的一部分时,不禁大为吃惊,好在这件事当时没引起任何政治麻烦,而且大大开启了士人的眼界。
……在随后进呈万历皇帝御览的图中,中国版图上特地标注了“大明一统”字样。
回答:(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简要谈谈丝绸之路(陆上)的开通经历和汉唐时“中学西传”的原因。
(4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谈谈四大发明给西方社会以怎样的影响。
(3分)(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对当时历史时期的了解,谈谈中国士人“吃惊”意味着什么;并分析利玛窦害怕“引起任何政治麻烦”的原因。
(5分)(4)依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中国出现以“中学西传”为主到以“西学东渐”为主转变的原因。
(4分)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60年前,中国从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宝座跌落是被发达国家低成本的消费品打败的。
……如果说(近代以来)我们确曾有过“机遇(期)”的话,……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同光中兴”大概可算一次……;1949年,中国开启了新的篇章,中国本应赢得一个崭新的历史机遇期,但是至“文革”期间,国家经济机制崩溃时,对外仍采取所谓“两只拳头打人”的政策,使自己陷入几乎是鸦片战争以来最孤立的国际环境之中。
过去20年,是自鸦片战争以来国际环境最好的时期,也是中国国内最稳定、经济最为发展的时期,可谓一百多年来未曾有过的新局面,中国已从一个地区性大国成长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性大国。
材料二、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就要坚持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
这是中国在总结人类社会发展史,尤其是近代以来大国兴衰的经验教训时作出的理性选择。
回答:(1)材料一中“160年前的中国的跌落”是指什么?“被发达国家低成本的消费品打败”又是什么含义?新中国成立后出现过20余年“崭新的历史机遇期”,却未能抓住,其国际国内因素有哪些?(8分)(2)结合所学知识概要说明近20多年来中国是如何抓住新的机遇,“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性大国的。
”(3分)三、问答:28.自古以来,历代都比较重视农业,坚持“民本”“农本”思想。
据此回答以下问题:(1)春秋战国时期,哪些主张体现了当时的“民本”“农本”思想?唐初统治者是怎样实践的?(4分)(2)中国近代,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代表性主张或纲领主要有哪几种?(3分)(3)建国后,党和政府在发展农村生产力方面有哪些重大举措?结果如何?(6分)29、建国以来,我国城市生产关系有哪几次主要变革或调整?分别简析其主要作用。
(10分)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26、(1)开通经历:①西汉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
②汉朝的大量丝绸西运;西域各国的商品也陆续输入中国,沟通了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即“丝绸之路”。
汉唐时“中学西传”的原因:①汉唐政治、经济和文化发达,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②汉唐时实行比较开明的外交政策,鼓励中外交往。
(4分)(2)影响:①火药被传到西方,有利于军事技术的变革,从而成为早期资产阶级反封建的重要武器。
②罗盘针被传到西方,有助于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
③造纸术和印刷术被传到西方,有助于西方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3分)(3)中国士人的“吃惊”意味着:①中国当时比较封闭,对当时世界知之甚少。
②传统中国士人以天朝上国自居,骄傲自大。
③中国科技逐渐落后于西方。
利玛窦害怕“引起任何政治麻烦”的原因:①害怕受到以天朝上国自居、观念陈腐的中国士人的指责,影响其传教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