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讲 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和防护标准

合集下载

电磁辐射防护标准

电磁辐射防护标准

电磁辐射防护标准一、电磁辐射强度电磁辐射强度是衡量电磁辐射对人类健康影响的重要指标。

根据国际非电离辐射委员会(ICNIRP)制定的标准,电磁辐射强度应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减少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二、电磁辐射防护措施为了减少电磁辐射对人类健康的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

包括:远离高强度电磁辐射源,如高压输电线路、电磁发射装置等。

在高强度电磁辐射环境下工作的人员应佩戴防护服、眼镜等防护用品。

在家庭或办公室等场所,应尽量选择低辐射的电器产品,并避免多个电器同时使用。

在高强度电磁辐射环境下,应尽量避免长时间停留或活动。

三、电磁辐射监测要求为了及时发现并控制电磁辐射对人类健康的影响,需要对电磁辐射进行监测。

监测要求包括:监测频率:应定期对电磁辐射强度进行监测,一般应每季度监测一次。

监测点:应在不同区域、不同高度、不同方向上设置监测点,以全面了解电磁辐射情况。

数据记录与分析:应对监测数据进行及时记录和分析,以了解电磁辐射变化情况,为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提供依据。

四、电磁辐射暴露限值为了保护人类健康,需要制定电磁辐射暴露限值。

根据国际非电离辐射委员会(ICNIRP)制定的标准,电磁辐射暴露限值应符合以下要求:频率范围:0-300GHz。

暴露时间:连续暴露时间不应超过10分钟/天,连续暴露间隔不应少于1小时。

暴露强度:在0-300GHz范围内,任意10分钟内全身暴露强度不应超过0.4W/kg。

五、电磁辐射防护装置与设备要求为了减少电磁辐射对人类健康的影响,需要使用符合要求的电磁辐射防护装置与设备。

包括:防护服:应选择由具有电磁辐射防护功能材料制成的防护服,以减少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眼镜:应选择具有电磁辐射防护功能的眼镜,以减少电磁辐射对眼睛的伤害。

电器设备:应选择符合国家电磁兼容性标准的电器设备,以减少电磁辐射的产生和对人体的影响。

建筑物:在高强度电磁辐射环境下工作的建筑物应采用特殊的建筑材料和结构设计,以减少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核辐射对人体健康危害及防护

核辐射对人体健康危害及防护

核辐射对人体健康危害及防护核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众所周知的,它能直接损害人体细胞和组织,导致诸多疾病,包括癌症、遗传病、免疫系统功能失调等。

为了防范核辐射的潜在危害,我们需要更多地了解核辐射的特性、危害因素以及相应的防护措施,以保证我们的健康和安全。

核辐射的类型和特性核辐射是指核能量的发射。

它可以分为三种类型:α、β和γ射线。

α射线是由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组成的基本粒子流,其穿透能力微弱。

β射线是由电子组成的射线,对人体的穿透能力相对较强。

γ射线是由电磁波组成的高能射线,穿透能力最强。

不同的核辐射类型,对人体的危害也不同,结果可能是不同的急性和慢性影响。

核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因素核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剂量和时间。

核辐射的剂量(dose)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所吸收的辐射能量,单位是格雷(gray)。

剂量越高,对人体的危害越大,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人的皮肤灼伤、死亡等。

另外,辐射剂量与时间也密切相关,剂量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如此反复,将导致人的长期慢性辐射。

这样的辐射和暴露可以导致癌症、遗传突变等严重问题。

此外,剂量的大小也与不同的年龄段有关。

儿童和孕妇比成年人更容易受到核辐射的危害,因为他们的身体细胞处于生长和分裂的高速阶段,而辐射很可能抑制这个过程,导致DNA错误的复制和遗传突变。

核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核辐射对人体健康有很多潜在的危害。

尽管其危害因素和程度因剂量和时间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一般来说,与核辐射相关的疾病和影响是严重的。

以下是核辐射可能带来的影响:1.癌症:尤其是在辐射暴露后,主要是血液、骨髓、肺、胃肠道、乳腺、卵巢、甲状腺等癌症。

2.遗传病:核辐射可以引起DNA的结构和功能异常,从而导致先天缺陷或儿童健康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潜在的遗传问题也可能会出现。

生育年龄女性的遗传问题是普遍问题之一,因为女性的卵巢也非常敏感和脆弱。

3.免疫系统功能失调:核辐射对人体免疫系统产生了负面影响,从而导致人体的免疫状态下降,使其容易感染疾病以及导致其他的免疫问题。

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防护

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防护

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防护辐射是指能够传播并传递能量的一种物质或波动现象。

它可以被分为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两类。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辐射来自于不同的源头,包括太阳辐射、医疗诊断和治疗中使用的X射线、核电站和核设施的辐射等。

长时间暴露在辐射之下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因此,了解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非常重要。

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可以从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来考虑。

短期影响主要包括急性辐射病和眼睛损伤。

急性辐射病是指在短时间内接受高剂量辐射后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发热等。

眼睛是人体辐射暴露的敏感部位之一,长时间过量的辐射暴露可能引起角膜炎、白内障等眼部疾病。

长期影响方面,辐射与癌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长期低剂量辐射暴露可能增加白血病、甲状腺癌、肺癌、乳腺癌等各种癌症的风险。

然而,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非完全会导致健康问题。

辐射也有治疗性质,在医疗领域中,使用X射线和放射性同位素进行治疗和诊断已经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

因此,了解辐射的合理使用和正确的防护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防范辐射对人体的伤害,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

首先,避免长时间和高剂量的辐射暴露是最为重要的一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减少辐射源的使用,例如减少手机和电视的使用时间,尽量远离核设施等辐射源。

在工作环境中,比如医疗行业等,必须戴上适当的防护设备,如铅衣,以减少辐射的影响。

其次,掌握正确的防护知识也是很重要的。

了解各种辐射源的类型、强度和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辐射的工作原理和防护方法。

另外,正确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铅衣、护目镜等)的使用也是防护的重要环节。

在医疗机构等有高辐射风险的场所,应该有专门的辐射防护规程和培训计划,确保员工能够正确、有效地防护。

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可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均衡的饮食、足够的睡眠和适量的运动有助于提升免疫力和维持身体健康。

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及防护方法

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及防护方法

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及防护方法辐射是指能量在空间中传播的过程,能够被传导、辐射或传导给其他物体。

辐射存在于我们周围的自然环境中,包括电磁辐射和离子辐射两种类型。

然而,辐射对人体可能产生潜在的危害,因此了解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方法至关重要。

电磁辐射主要来自电力设备、通信设备、电子设备和自然辐射等。

长期暴露在电磁辐射中可能导致多种健康问题,包括但不限于眼睛疲劳、头痛、失眠、抵抗力下降和神经系统疾病。

特别是长时间接触高频电磁辐射,可能对人的脑部、眼睛、睡眠质量和免疫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要减少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几种防护方法:1. 减少接触高辐射电子设备的时间:避免长时间直接接触手机、电脑、平板电视等电子设备。

每隔一段时间,最好进行中断,让眼睛和身体得到休息。

2. 增加距离:保持与电子设备一定的距离。

远离设备时,辐射的强度会减弱。

3. 使用辐射保护装置:可以使用辐射防护屏幕,如贴膜或使用辐射防护眼镜,来降低眼睛对电子设备辐射的暴露。

4. 使用低辐射电子产品:选购低辐射电子产品,这些产品的辐射水平明显低于标准限值。

5. 放置电子设备远离床头:避免将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放在离床头太近的地方,因为这会增加睡眠时的辐射暴露。

而离子辐射主要来自核能产业、医学用途、飞行空间等,如放射性物质的使用、X射线的应用以及航空飞行中的宇宙射线。

长期暴露在离子辐射下可能导致癌症、遗传异常、生殖问题和免疫系统损伤等。

针对离子辐射,以下是一些防护方法:1. 使用辐射防护装备:在进行放射性工作或接受X射线检查时,要穿戴好辐射防护服、眼镜和手套等,以减少辐射对身体的伤害。

2. 控制辐射源:在核能产业和医疗领域,要严格控制辐射源的使用和管理,确保工作人员和公众免受辐射暴露。

3. 注意剂量限制:在核能设施工作的人员应按照国际安全标准,控制辐射剂量,在允许的范围内工作。

4. 避免过度曝光:减少飞行次数,尤其是长途飞行,以限制受到宇宙射线的暴露。

(完整版)第三章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和防护标准

(完整版)第三章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和防护标准

1.物理因素
(1)辐射类型 外照射: 内照射 :
>> (危害程度) >> (危害程度)
(2)剂量率、受照时间间隔 剂量率 生物效应 时间间隔 生物效应
(3)照射部位与面积 不同部位 不同的敏感度 面积 生物效应
(4)几何条件 不同的几何条件 不同的生物效应
2. 生物因素 (1)不同生物种系对辐射的敏感性不同
食物链转移问题
1981年前进行的大气层核爆炸造成的有效剂量负担及其贡献途径
地点
有效剂量, mSv 食入
贡献途径, %
外照射
吸入
北温带
4.5
71
24
5
南温带
3.1
90
8
2
全世界
3.8
79
18
3
——核电站
反应堆运行: 大气,Kr、Xe、I、3H、14C、16N、35S、41Ar; 水中,3H和裂变产物。
ALARA原则: As Low As Reasonably Achievable 并不是越低越好,而是综合考虑了多种因素后,照射 水平低到可以合理达到的程度。
代价-利益分析方法
B=V-(P+X+Y) 式中: B-纯利益,V-毛利益,P-生产代价,
X-防护代价,Y-危害代价
目标:纯利益B达到最大。 考虑的变量是集体当量剂量S
80 1000 10000 10000
年集体有效剂量 (人·Sv)
500 1000 200000 250000
世界人口 (109) 年人均当量剂量 (mSv)
4
10
10
10
0.1
1
20
25
占天然辐射源平均暴露量的百分数 (%) 0.005 0.05

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防护

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防护

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防护一、电磁辐射的概念和分类电磁辐射是指由电子、质子等带电粒子或电场、磁场等所产生的辐射能量。

根据电磁波的波长大小,可将电磁辐射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两种。

电离辐射主要包括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等,它们能够将物质中的自由电子引起电离产生影响;非电离辐射主要包括电磁波、微波、无线电波等,它们产生的能量不足以将物质中的电子引起电离。

二、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为明显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电磁辐射对人体细胞产生影响:研究表明,电磁辐射能够改变人体细胞内的代谢过程,对DNA等分子结构产生影响,甚至引起DNA断裂等。

2. 电磁辐射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电磁辐射能够影响神经系统的信号传递,引起头痛、情绪不稳定等症状。

3. 电磁辐射对免疫系统产生影响:研究表明,长期接触电磁辐射可能会导致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容易感染各种疾病。

4. 电磁辐射对眼睛产生影响:研究表明,电磁辐射能够影响人眼中视网膜的细胞,引起视力下降等问题。

5. 电磁辐射对睡眠质量产生影响:电磁辐射能够干扰睡眠质量,影响人体的生理节律。

三、电磁辐射防护方法为了减少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减少接触电磁辐射的机会:减少手机、电脑的使用时间,远离高压电线等辐射源。

2. 使用电磁辐射防护设备:电磁辐射防护设备包括贴片、手环、电磁辐射防护眼镜等,可以有效减少电磁辐射的摄入。

3. 加强体质管理: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保持健康的心态和强壮的体魄,能够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减轻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4. 提高防护意识:加强对电磁辐射防护的认识,积极推进科学研究,提高公众对电磁辐射问题的关注度,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最大限度减少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总之,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我们应该从自身和全社会层面加强电磁辐射防护意识,采取科学可靠的方法减少电磁辐射的摄入,保障人体健康。

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其防护方法

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其防护方法

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其防护方法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磁波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伙伴”。

然而,电磁波所具有的辐射能量也为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威胁。

本文将从电磁辐射的基本概念入手,探讨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其防护方法。

一、电磁辐射的基本概念电磁辐射是指电磁波向外放射能量的过程。

具体来说,当电荷加速时,就会产生电磁波,电磁波将能量以波的形式向外传递,这种电磁波的传播就是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的强度通常用辐射通量密度和场强来描述。

二、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具有复杂性、长期性和低剂量性,也被称为非致命性威胁。

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对眼睛的影响:当人们长时间接触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时,电磁辐射会导致眼睛干涩、视力模糊、头痛等症状。

2. 对皮肤的影响:电磁辐射会破坏皮肤细胞,引发皮肤疾病,比如皮肤过敏、过度脱水等。

3.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电磁辐射会对神经系统造成兴奋性影响,引发头痛、疲劳、失眠等症状。

4. 对生殖系统的影响:电磁辐射会削弱男性精子的数量和活性,影响女性月经周期和卵子的质量。

5. 对免疫系统的影响:电磁辐射会削弱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加感染和癌症的风险。

三、电磁辐射的防护方法尽管电磁波的辐射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伤害,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降低辐射对我们身体的危害:1. 减少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我们可以在不需要使用这些设备的时候进行休息或者使用其他方式进行娱乐。

2. 使用电子产品时要保持正确的姿势:将手机或者电子设备放在离身体较远的桌面上,并适当调整屏幕亮度和对比度。

3. 定期进行屏幕和设备的清洁:屏幕和设备上沉积的灰尘和污垢会使设备产生更多的电磁辐射,因此定期进行清洁会减少辐射的风险。

4. 使用电子产品时应尽量减少蓝光辐射:我们可以使用一些滤镜或者减少LED和荧光灯的使用,以减少蓝光辐射对眼睛的伤害。

5. 使用一些防护设备:我们可以在使用电子产品时佩戴防辐射的耳机和眼睛,以减少电磁辐射对人体的伤害。

核辐射对人体健康危害及防护

核辐射对人体健康危害及防护

核辐射对人体健康危害及防护核辐射是指核能释放的能量以电磁波或粒子形式传播过程中对人体产生的危害。

核辐射对人体的健康危害主要包括基因突变、白血病、肝癌、甲状腺癌等,还可能导致不孕不育、遗传损伤和胎儿畸形等。

为了保护人体免受核辐射的影响,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

首先,了解核辐射的特点和危害是防护的基础。

核辐射有不同的类型,主要包括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

α射线是一种重离子辐射,能量很低,但穿透力较弱;β射线是高速电子,穿透力较强;γ射线则是高能光子,穿透力最强。

不同类型的辐射对人体组织的杀伤能力也不同。

此外,不同剂量的辐射对人体的伤害也不同,高剂量的辐射可能导致短期内的急性放射性疾病,低剂量的辐射可以在长期暴露下累积导致慢性放射性风险。

其次,减少接触核辐射的时间和强度是防护的重要措施之一。

尽量减少在核辐射场所的停留时间,避免过度接触。

在可能暴露于核辐射的环境中,使用合适的防护设备和服装,如防护眼镜、防护服等。

同时,注意饮食与饮水的安全,避免摄入受辐射的食物和水源。

此外,适当选择合适的防护措施是防护的关键。

对于α射线,由于其穿透力较弱,一般可以通过一层纸或织物进行阻挡。

对于β射线和γ射线,防护措施更为复杂。

在核能设施等高剂量的辐射场所,必须配备专门的防护设备和安全措施,如铅板、铅玻璃、混凝土屏蔽、防护间隔等。

此外,在核事故或辐射事故发生时,应迅速撤离事故地点,远离辐射源,寻求安全区域。

此外,定期进行辐射监测与评估是核辐射防护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定期的辐射监测,可以及时了解周围环境的辐射水平,确保人员的安全。

辐射监测可以通过使用辐射计等设备来实现,监测结果可以用于评估辐射对人体的健康影响。

当辐射检测结果超过安全标准时,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如紧急疏散、防护加强等。

最后,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提升公众对核辐射防护的认识和意识也是非常重要的。

公众应该了解核能的基本知识、辐射的特点和危害,以及核能设施的安全和防护措施。

第三章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和防护标准

第三章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和防护标准
分子,它能够与其它具有不配对电子的原子或分子 形成化学键,因此化学性质很活泼、不稳定。
水的辐射产物:
H 2O H * *OH eaq H 2 H 2O2 H 3O
pH为中性时,水辐射产物的产额
OH 和水合电子 eaq 是两种最重要的水辐解自 其中羟自由基
*
由基,前者具有强氧化作用,后者具有强还原作用
> 0பைடு நூலகம்4
辐射对细胞的杀伤作用
辐射的致突作用
突变(Mutation):是细胞的遗传特征以不连续的跳 跃形式发生了突然变异,其化学本质是DNA结构的变
化。体细胞突变可诱发癌症,性细胞突变可导致遗传
效应。 电离辐射是人类首先证实的致突剂。1927年,Müller H.J.用x射线照射果蝇诱发了基因突变。1942年才 证实化学物质有致突变作用。
修复:在自由基反应阶段(10-5s内)若 介质中存在能供氢的分子,如含巯基
化合物(谷胱甘肽G-SH等),则生物
分子自由基可被修复,称化学修复。
氧效应:在有O2情况下,生物分子自由
基被氧化成超氧自由基而难以修复。
辐射对DNA的作用:
1、碱基变化 2、DNA链断裂:是辐射损伤
的主要形式。
-单链断裂(可以实现无差 错修复) -双链断裂( 难以修复,是 细胞死亡的主要原因)
轻度敏感组织: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腺、心脏 不敏感组织:肌肉组织、软骨、骨组织和结缔 组织等
5. 亚细胞和分子水平的放射敏感性 同一细胞不同亚细胞结构的辐射敏 感性有很大差异。细胞核的放射敏 感性显著高于胞浆。细胞内各不同 “靶”分子相对辐射敏感性顺序如 下: DNA > mRNA > rRNA > 蛋白质

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防护方法

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防护方法

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防护方法辐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无法避免的一种自然现象。

它可以以电磁波、可见光、紫外线、高能粒子等形式存在。

同时,人造辐射由于医疗设备、电子设备、核反应堆等的大量使用而大量产生。

人体长期接触辐射可能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本文将讨论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可能影响和防护方法。

一、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1 辐射的种类和来源辐射可以分为电磁波、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伽马射线等多种种类。

它们有不同的频率和能量,影响的范围和损伤程度也差别很大。

辐射来源广泛,包括自然辐射和人造辐射。

自然辐射有太阳辐射、地球辐射、空气中的放射性气体等。

人造辐射主要是在医疗诊断和治疗、核工业、电子设备等领域所产生的。

1.2 辐射对人体的影响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主要有两类:直接损伤和慢性影响。

直接损伤是指辐射能量直接破坏人体细胞,引起组织损伤、坏死和癌症等。

例如,紫外线可以引起皮肤癌、X射线和伽马射线可以引起白血病、脑瘤等。

此外,对于孕妇而言,辐射还可能对胎儿造成影响,导致畸形等问题。

慢性影响是指长期接触辐射可能对身体造成的影响,如免疫抑制、不良生殖效应等。

例如,长期接触电磁辐射可能导致不良影响,包括失眠、头痛、乏力、记忆力减退等问题。

另外,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可能导致放射性污染并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二、辐射防护的方法2.1 控制辐射源控制辐射源是减少辐射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对于自然辐射而言,控制通过在建筑中采用合适的材料和结构来降低辐射水平。

对于人造辐射而言,医疗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合理的设备使用和规范的流程来降低辐射水平,公众可以选择低辐射的电子产品来减少长期接触辐射。

2.2 防护装备在长期暴露于辐射源的环境中,防护装备是非常必要的。

例如,职业接触放射性物质的人员需要配戴特殊防护服和面罩等,以降低暴露水平。

此外,普通大众可以通过佩戴防辐射眼镜或衣服来减少辐射的影响。

2.3 食品和营养一些食品和营养物质可以减少身体对辐射的敏感度。

电磁辐射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与防护

电磁辐射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与防护

电磁辐射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与防护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身处的环境中无法避免电磁辐射,它来自各类电子设备,如手机、电视、微波炉等等。

虽然作为一种无形的物质,电磁辐射可能让我们从视觉上难以感知,但是它们的确潜在地产生很大的健康风险。

当我们使用电子设备时,人体接收到的电磁辐射通常被称为电磁辐射波,他们的特征是取决于频率和功率强度,周围环境以及人体与设备之间的距离等因素。

从根本上讲,电磁辐射波可以分成两大类:低频和高频,如何控制和避免这些波的危害影响对于人类健康保护至关重要。

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在长时间的使用电子设备后,人们容易感觉头晕、头痛、眼花以及关节疼痛等不适症状。

而更长时间的电子设备使用可能导致突发性偏头痛、赘生物等与发病率相关的疾病,并与眼科疾病如开角瑞视、白内障等有关。

据研究表明,长期暴露于电磁辐射下可导致某些神经系统、心脏疾病和癌症等严重问题。

情况更糟的是,如果人体暴露到高强度的电磁波中,也可能导致人体组织与细胞的破坏,甚至引起致命的伤害。

由于科学研究难度大,现代科学只能通过相对短的时间研究来得出结论,但即使是这样,研究与实验也表明,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了相当的危害。

如何保护自身免受电磁辐射危害?为避免电磁辐射对健康造成的潜在危害,采取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详细的提示:1.保持距离人们应该尽可能远离电子设备,维持一个安全的距离。

越远离设备,接受的辐射就越小。

2.使用辐射低的手机手机是人们最常使用的电子设备之一。

在购买手机时,应选择辐射较低的手机,并尽量使用蓝牙耳机,减少手机对头部的辐射。

3.减少微波炉使用微波炉的辐射比家用其他电子设备要高得多。

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指导方针是:不要在微波炉旁停留过久。

4.纤维素的衣着和床上用品纤维衣着和枕头枕套是防止电磁辐射的最有效方法。

纤维素可以轻易地阻挡电磁辐射,帮助人们减少暴露于辐射下的时间。

5.使用屏幕滤镜是否意识到在使用电子设备过程中,经常必须直接朝着电脑屏幕、手机屏幕等等看。

第5章 辐射生物物理5 电离辐射的损伤与防护讲解

第5章 辐射生物物理5 电离辐射的损伤与防护讲解
20
21
效应的区别
效应 诱发机制
剂量效应关系 阈值 效应结果
随机性效应
非随机性效应
单个细胞受损,细 胞突变
剂量增加,发生率 增加 无
大量细胞被杀死, 组织结构与功能改 变
剂量增加,损伤程 度增大

癌瘤,严重的遗传 白内障,脱发,皮
疾患
炎,不育
22
5.5.3辐射防护
• (一)目的和任务 • (二)原则 • (三)标准
30
(四)辐射防护措施
• 内照射防护 • 外照射防护
31
1、内照射防护
• 防止放射性物质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内. • 应做到: 1. 空气净化; 2. 密封存放和操作; 3. 个人防护,与放射性接触的人员应佩戴器具. 4. 防止放射性物质经口进入体内. 5. 建立内照射监测制度.
32
2、外照射防护
• 使代谢功能发生障碍 • 造成人体各系统的病理变化。
12
13
一 损伤过程 辐射与修复
• 损伤 vs 修复 • 有些损伤可以修复,但也可引起细胞基
因突变,可能在后代个体上产生某种特 殊变化,即辐射的遗传效应。
14
二 个体效应
躯体效应
• 电离辐射效应显现在受照者自身上的效应. • 近期躯体效应(确定性效应)
– 选择性分布。 – 排出时间和速度是损伤程度的重要一环。
2
2、外照射(extra irradiation)
• 辐射源处于机体或生物体外部 • 特点:
– 机体或生物体处于辐射场中,才会接受照射 – 离开辐射场时,不再接受照射。
3
• 影响因素:外照后引起的人体效应与吸 收剂量、剂量率、受照时间、照射范围、 受照组织或器官的辐射敏感性、电离辐 射种类和能量等因素有关。

辐射的危害和辐射防护

辐射的危害和辐射防护

辐射的危害和辐射防护辐射是指自然界或人为活动产生的各种射线和粒子对物质的穿透能力和离子化作用的行为。

辐射可以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两种类型。

电离辐射主要包括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而非电离辐射主要包括紫外线和微波等。

虽然辐射在医疗、能源和科学研究等领域有广泛应用,但它也会对人体和环境产生危害。

首先,辐射对人体细胞和组织有较强的穿透力,能够直接破坏细胞核、蛋白质和DNA等生物大分子,导致细胞损伤、突变和死亡,甚至引发癌症。

其次,辐射还会损害人体免疫系统,使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增加感染和疾病的风险。

此外,辐射还会破坏人体的生殖细胞,引起不育症和遗传性疾病的出现。

对环境而言,辐射会破坏生态平衡,使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受到干扰。

为了减少辐射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需要采取辐射防护措施。

辐射防护分为个人防护和集体防护两个层面。

个人防护主要包括穿戴防护服和佩戴防护器具,以减少辐射对个体的影响。

防护服可以吸收或散射辐射,起到屏蔽的作用,而防护器具如护目镜、口罩和手套等则可以阻挡辐射物质的接触。

集体防护主要是通过合理的工程设计和管理措施,降低辐射源对环境和群体健康的风险。

例如,在核电厂和医疗机构中,应采取完善的排气和废液处理系统,避免辐射物质的泄漏;在辐射工作场所应设置辐射监测设备,定期检测辐射水平,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除了以上措施,还有几个需要注意的辐射防护原则。

首先是时间原则,即尽量缩短接触辐射的时间,减少辐射对人体的累积作用。

其次是距离原则,即与辐射源保持足够的距离,以降低辐射的强度。

例如,医护人员在接触放射性物质时应保持一定距离,避免直接接触。

最后是屏蔽原则,即通过合适的屏蔽材料、设备或结构,减少辐射的透射和散射。

例如,在核设施中,使用厚度足够的混凝土墙壁和铅板来屏蔽放射性物质。

总的来说,辐射具有一定的危害性,但通过合理的辐射防护措施,可以减少辐射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

作为个人,我们应遵守辐射安全规范,正确穿戴防护装备,注意控制接触时间和距离,降低辐射对健康的影响。

辐射对生物体的影响与防护方法

辐射对生物体的影响与防护方法

辐射对生物体的影响与防护方法辐射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能量传播形式,包括电磁波辐射和离子辐射。

然而,高剂量的辐射对生物体的健康和生存造成了潜在的危害。

因此,了解辐射对生物体的影响,以及采取合适的预防措施,对于保护人类和其他生命形式的健康至关重要。

首先,辐射对生物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细胞和基因水平上。

高剂量的辐射能引发细胞DNA的断裂、氧化应激和突变,从而导致细胞损伤、死亡以及癌症等疾病的风险增加。

此外,辐射还可能引发生理和生化的变化,如对免疫系统的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等。

为了降低辐射对生物体的影响,采取合适的防护方法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种可行的防护方法:1. 时间限制:尽量减少暴露在高辐射环境中的时间。

特别是对那些需要长时间工作在有辐射源的职业人员来说,确保他们能够定期轮班和交替工作以减少暴露时间。

2. 距离:保持与辐射源的距离可以有效降低辐射的强度。

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保持一定的距离,比如远离射线源或者工作在辐射防护设备后面。

3. 屏蔽:合理使用屏蔽装置可以减少辐射的暴露。

这包括使用铅板、混凝土墙或者其他辐射防护屏蔽材料来阻挡辐射的传播。

在医疗领域,医生和患者都会被要求戴上适当的屏蔽服、眼镜和手套等保护装备。

4. 个人防护装备:对于那些需要长时间接触辐射的工作人员,应该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这包括防护眼镜、抗辐射手套和防辐射服等,以保护暴露于辐射环境中的工作人员。

5. 定期检测和监测:对于那些长期与辐射接触的职业人员,定期进行辐射相关的健康检查和监测是必需的。

这有助于及早发现潜在的辐射相关疾病,以便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治疗。

除了上述的防护方法之外,还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来提高公众的辐射意识和教育。

这可以通过宣传活动、培训课程和信息咨询等方式实现。

公众需要了解辐射对健康的影响、如何避免不必要的辐射暴露以及在辐射暴露情况下该如何保护自己。

此外,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对于辐射防护也起着关键作用。

不断深入了解辐射对生物体的影响机制,研究新的防护材料和技术,以及开发更有效的辐射检测和监测手段,都是提高辐射防护水平的重要方向。

辐射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及防护措施

辐射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及防护措施

辐射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及防护措施“辐射”这个词往往让人们联想到核爆炸、核辐射等高强度的辐射源。

然而,辐射并不仅局限于这些情况。

辐射源还包括自然辐射、电子产品、太阳辐射等,在这些日常生活中,人们也会接触到不同程度的辐射。

本文将就这些辐射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及防护措施进行探讨。

一、什么是辐射?辐射指的是电磁辐射(EMR)或离子辐射,这些辐射能穿透一定的物质,照射到人的身上,导致一定程度的影响,可分为两类。

电磁辐射包括远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等多种形式。

离子辐射由高能粒子、质子、中子和伽马射线等组成。

二、辐射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辐射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是非常明显和直接的,不同的辐射形式对人的身体可能产生不同的影响。

1.电子产品辐射目前,人们普遍使用电子产品,如电视、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这些电子产品辐射会对人的健康造成影响,例如头痛、失眠、皮肤过敏等。

特别是儿童和孕妇对这种辐射更为敏感。

2.自然辐射人类身处于大自然中,自然辐射是无法避免的。

例如,岩石、土壤中的放射性元素如钍、铀、钾时不时会通过地壳放出放射性气体如氡,这些气体会引起我们每个人体内的辐射暴露。

3.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包括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三种形式。

紫外线会导致皮肤光化老化和癌变,所以我们需要像防晒霜和遮阳帽等物品进行保护。

4.离子辐射离子辐射,如核辐射、放射性物质都会增加人体癌症的风险及影响生理机能的正常工作,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死亡。

三、防护措施由于辐射对人类健康的危害较大,因此有必要采取防护措施。

1.合理使用电子产品。

使用电子产品应该注意与它的距离和使用时间,多进行适当的休息和锻炼。

2.定期或安排放射性物质的检查,避免自然辐射。

家庭内应注意背景辐射剂量和水星污染的情况,应开窗通风、定期清洁环境。

3.防晒及遮阳防护。

白天避免直接暴露在太阳下,任何时间都要注意皮肤安全,推荐佩戴防晒品和遮阳帽。

4.防护个人安全设备。

对于在高辐射环境下工作的人员,应佩戴防护服、面罩和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减少辐射对人体的伤害。

03 第二章 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和防护标准

03  第二章 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和防护标准
当照射的其他条件相同时,受照射面积愈大,生物效应愈明显。因此,在临床放 射治疗中,一般都将辐射源缩至尽可能小的范围,并且采用分次照射以减少每次剂 量。这样就可降低正常组织的辐射损伤效应,以达到对局部肿瘤尽可能大的杀伤。
(4)照射的几何条件
外照射情况下,人体内的剂量分布受到入射辐射的角分布、空间分布以 及辐射能谱的影响,并且还与人体受照时的姿势及其在辐射场内的取向有 关.因此,不同的照射条件所造成的生物效应有很大的差别。(其它内照射 含碘)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物理因素
物理因素主要是指:辐射类型、辐射能量、吸收剂量、剂量率以及照 射方式等。这里讨论辐射类型、剂量率、照射部位和照射的几何条件等 对辐射生物学作用的影响.
(1)辐射类型
不同类型的辐射对机体引起的生物效应不同,主要取决于辐射的电离密 度和穿透能力。
例如:α射线的电离密度大,但穿透能力很弱,因此,在外照射时, α射 线对机体的损伤作用很小,然而在内照射情况下,它对机体的损伤作用则很 大.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就αβγ射线引起的辐射危害程度来说,外照 射时,γ >β>α;而内照射时,α>β>γ。 另外,中子由于不带电,穿透能 力更强,并能与原子核发生反应,因为危害更大。
第一节
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辐射与人体相互作用会导致某些特有生物效应.效应的性质和程度主 要决定于人体组收的辐射能量。从生物吸收能量到生物效应的发生,至死 亡,要经历许多性质不同的变化,以及机体组织、器官、系统及其相互关 系的变化,过程十分复杂。
一、 影响辐射生物学作用的因素
影响辐射生物学作用的因素很多,基本上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 与辐射有关的,称为物理因素;二是与机体有关的,称为生物因素。
1.全身性辐射损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辐射剂量与防护
授课单位:核工程与地球物理学院 授课专业: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
第四章 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和防护标准 4.0 放射源和射线装置 4.1 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4.2 辐射防护中使用的量 4.3 人体受到照射的辐射来源及其水平 4.4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 4.5 辐射防护标准和各种限值
4.0.6 射线装置实践分类表(四)
4.1
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 4.1.1 基本生物学概念 • 4.1.2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产生的过程和机理 • 4.1.3 电离辐射所致生物效应的分类 • 4.1.4 确定性效应 • 4.1.5 随机性效应
4.1.1基本生物学概念 1 细胞及生物分子基本构成 2 DNA 3 基因
辐射生物学相 关因素
与机体相关 与辐射相关
生物因素
辐射敏感性 的概念
物理因素
4.1.2-3 辐射生物学相关因素总结(续) 1 .物理因素中几个概念 (1)辐射品质:不同种类和不同能量的射线有不同 的生物效应。
传能线密度LET(linear energy transfer):单位
长度上发生的能量转移。
A、 一个裸源,徒手携带1小时,衣兜携带10小时, 或者放置在室内几天到几周。
B、 火灾、爆炸或人为活动导致放射源散漏,人体 吸入、食入和/或皮肤污染而产生的剂量。
常见放射源归一化因子(D值)表
4.0.6射线装置实践分类表(一)
4.0.6 射线装置实践分类表(二)
4.0.6 射线装置实践分类表(三)
射 (X,)的更为明显或严重。
4.1.2-3 辐射生物学相关因素总结(续) (2) 辐射剂量:剂量-效应关系中的决定因素。
4.1.2-3 辐射生物学相关因素总结(续) (3)剂量率:剂量率越高,辐射效应越显著。剂量率 在 0.1Gy/h 到 1Gy/min之间这种关系明显。
4.1.2-3 辐射生物学相关因素总结(续)
4.1.1-1 细胞及生物分子基本构成
4.1.1-2 DNA DNA:由两条螺旋状排列的核苷酸链组成
脱氧核糖 DNA 磷酸 硷基 腺嘌呤(A) 鸟嘌呤(G) 硷基 碱基对 胸腺嘧啶(T) A-T;C-G 胞嘧啶(C)
4.1.1-3 基因(gene) 定义:DNA链上具有一定功能的一段核苷酸序列。 基因突变(mutation): DNA发生可遗传的变异。 诱变剂(mutagen):能引起突变的物质。 物理诱变剂 : 电离辐射 等 化学诱变剂 : 药品、农药等 生物诱变剂 : 基因诱变剂
辐射类型
外照射危害程度:γ>β>α; 内照射危害程度:α>β>γ; 人体不同器官对照射的敏感程 度不同; 不同器官受到照射后给整个人 体带来的影响不同; 对辐射影响来说,人体是一个 缓冲器; 不同的照射条件造成的生物效 应有很大差别,一般试验确 定;
物理因素
照射部位 和面积
剂量率与 分次照射
照射几何条件
4.1.2-2 生物效应:DNA损伤
Ⅰ单链断裂: 可以实现 无差错 修复
Ⅱ双链断裂:
错误修复
4.1.2-2 生物效应的过程和机理
分子水平
细胞水平
体细胞
细胞死亡 生殖细胞
临床症状
功能障碍
效应
确定性效应 多细胞死亡导致
不孕
DNA损伤
体细胞
பைடு நூலகம்细胞变异
生殖细胞
肿瘤
随机性效应 单一细胞变异导致
遗传效应
4.1.2-3 辐射生物学相关因素总结
射线装置
>100000

4.0.4 放射源分类 按照放射源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 将放射源分为5类: Ⅰ类放射源为极高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 接触这类源几分钟到1小时就可致人死亡; Ⅱ类放射源为高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
触这类源几小时至几天可致人死亡;
4.0.4 放射源分类(续) Ⅲ类放射源为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 这类源几小时就可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接触 几天至几周也可致人死亡;
4.0.2常用放射源类型—— 中子源
放射性核素中子源,如镅(Am)铍源,锎-252源 加速器中子源 按产生方式: 反应堆中子源 等离子体中子源 单能中子源 按能谱分类: 多能中子源
4.0.3 放射源和射线装置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 涉源单位 放射源总数 在用放射源 闲置废弃源 > 12412 > 107380 > 76767 > 30613 家 枚 枚 枚
生物种系


大鼠


大肠杆菌
病毒
LD50半死剂量 (Gy)
4.0
6.0
7.0
7.15
15.0
56.0
2104
4.1.2-3 辐射生物学相关因素总结(续) (2)不同年龄对辐射的敏感性不同
胚胎不同发育阶段,2Gy X射线 照射下死胎或畸形的发生率
4.1.2-3 辐射生物学相关因素总结(续)
(3)不同组织或器官对辐射的敏感性不同
4.0 放射源和射线装置
4.0.1 定义 4.0.2 常用放射源类型 4.0.3 放射源和射线装置现状 4.0.4 放射源分类 4.0.5 射线装置分类 4.0.6 射线装置实践分类
4.0.1 定义
放射源定义:是指除研究堆和动力堆核燃料循环 范畴的材料以外,永久密封在容器中或者有严密 包层并呈固态的放射性材料。 射线装置定义:是指X线机、加速器、中子发生
4.1.2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产生的过程和机理 1 反应过程 2 生物效应及分类 3 辐射生物学相关因素总结
4.1.2-1 反应过程
1 物理过程与能量转移(10-16s以下)
电离:产生初级电子,次级电子
作用对象:生物大分子(核酸,蛋白质,酶)
2 物理化学作用(10-12s以下) 自由基的生成: H2O2, HO2 , H- , OH3 生物化学作用 分子组成及性质的改变 细胞膜; 核膜
4.1.2-1 反应过程(续) 辐射作用后产生的生物效应的特点 1)低吸收能量引起高生物效应 以6Gy剂量的X或γ射线的全身急性照射为例,它 可以致人死亡,但是此时吸收的能量如果全部转 换为热能,却只能使组织的温度升高0.0014摄氏 度。 2)短暂作用引起长期效应 直接作用 间接作用
电离辐射的能量转移过程示意图
高度敏感: 淋巴组织、 胸腺、骨髓、性腺、胚胎、 肠胃上皮 中度敏感: 感觉器官、内皮细胞、皮肤上皮、 唾液腺、肾、肝等 轻度敏感: 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腺、心脏 不敏感: 肌肉组织、软骨组织、结缔组织
1 按进化树的进化趋 势,生物的基因组成 有什么变化趋势? 2 如果一只草履虫和 一个人同时接受了γ 射线照射,并都有 0.1Gy的剂量,请问 谁的后果会更严重一 些?
b) 遗传效应(hereditary effects)
定义:发生在受照者后代身上的效应。
4.1.3-2 依据效应发生的时期
潜伏期(latent period):
从受到照射到临床上特定效应的发生所需的时间
早期效应(early effects) 受到照射后数周之内发生的效应
晚发效应(Late effects)
-Ⅱ类为中危险射线装置,事故时可以使受照人员产生 较严重放射损伤,大剂量照射甚至导致死亡;
-Ⅲ类为低危险射线装置,事故时一般不会造成受照人 员的放射损伤。
4.0.5 射线装置分类表(一)
4.0.5 射线装置分类表(二)
4.0.5 射线装置分类表(三)
4.0.6 射线装置实践分类
附属概念:归一化因子(D值)——放射源可导 致确定性健康效应的“危险”活度水平;如果某 放射源活度超过相应“D”值水平即被认为是“危 险源” 。 假定的放射源对人体的照射方式:
137Cs、85Kr(氪)、90Sr(锶)-90Y(钇)等
制作(电镀法、陶瓷法):
金属特性的放射性核素:电镀法沉积在金属托盘上, 外加保护层密封。 Sr、Cs可以烧结在陶瓷中,H、C可以制成有机玻璃。
用途:参考源、测厚源等;
4.0.2 常用放射源类型—— γ放射源 常用源:60Co、137Cs、192Ir(铱) 制作:不锈钢或铂铱合金密封壳 用途:医疗照射、工业照射、工业照相及辐射仪 表等
的辐射照射称为内照射。 (3)放射性核素的体表沾染:是指放射性核素沾染于 人体表面(皮肤或粘膜)。沾染的放射性核素对沾 染局部构成外照射源,同时尚可经过体表吸收进 入血液构成体内照射。
4.1.3-1 依据效应发生的个体(续)
a) 躯体效应(somatic effects)
定义:发生在受照者本人身上的效应。
4.1.2-3 辐射生物学相关因素总结(续)
不同生物种系 个体发育不同 阶段 不同细胞、组 织或器官
种系演化程度越高,机体结构 越复杂,对辐射越敏感;
生物因素
成年>老年>幼年>胚胎
高度敏感;中度敏感; 低度敏感;不敏感;
4.1.2-3 辐射生物学相关因素总结(续) (1)不同生物种系对辐射的敏感性不同
受到照射后数月以后发生的效应
关于早期效应 日本核临界事故 (99.09.30) O氏(17Gy): 意识丧失、呕吐、 腹泻、淋巴细胞数减少 事故发生时的位置图
S氏(10Gy)
20分钟后感觉麻木、呕
吐、腹泻
关于晚期效应
白血病之外的肿瘤 白血病
0 2年 10年
20年
30年
40年
日本原子弹爆受害者肿瘤发生率随时间的变化
Ⅳ类放射源为低危险源:基本不会对人造成永 久性损伤,但对长时间、近距离接触这些放射 源的人可能造成可恢复的临时性损伤;
Ⅴ类放射源为极低危险源。不大可能对人造成 永久性损伤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