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查对登记本

合集下载

医院手术室查对制度

医院手术室查对制度

医院手术室查对制度一、执行各项护理操作要做到“三查七对”,防止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二、对手术患者严格执行“六查十二对”:六查:到病区接患者时查、患者入手术间时查、麻醉前查、消毒皮肤前查、切开皮肤前查、关闭体腔时查十二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间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所带药品、药物过敏史及有无特殊感染等。

三、接病人时查对1、术晨根据手术通知单,填写病人登记本,核对病人科室、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手术间及手术时间。

2、手术当日根据手术时间到病房接病人与病区责任护士(或值班护士)共同核对病人病历、首饰等并查看皮肤情况,双方认可后在患者术前交接登记本上签名。

3、护士接病人进入手术间后,应核对病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手术名称及部位(左右),查配血报告及术前用药、药物过敏试验结果等,正确无误等待手术。

四、手术查对1、手术前核对无菌包外3M胶带灭菌标志合格,包内灭菌指示卡合格,手术器械配备齐全,方可进入手术。

2、、核对患者、病历及身份识别腕带,所有信息准确无误。

3、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和患者离开手术室前,按照《手术安全核查制度》进行三方核对。

4、无菌物品及一次性物品使用前检查包装、灭菌有效期等。

、5、巡回护士与器械护士在手术开始前、关闭体腔前后、缝合皮肤前共同查对所用器械、敷料及缝针等,数目准确无误并签字。

6、用药查对(1)、按医嘱及时用药。

用药前三查七对,用后立即通知麻醉医师记录于麻醉记录单上,瓶装大液体使用前检查瓶口有无松动,瓶身有无裂缝,液体有无浑浊、絮状物等,袋装液体查包装有无渗漏。

(2)各种用药后空安瓿暂时保留,经二人核对无误后方可丢弃。

7、输血严格执行三查八对。

8、一般情况不执行口头医嘱,抢救患者时,对医师下达的口头医嘱复述一遍,确定无误后执行,详细记录,保留抢救过程中使用药品的包装及安瓶,并在手术医生离开手术室前补开医嘱,执行人签名。

五、送病人时查对1、手术结束后,巡回护士、手术医生与麻醉医师共同将病人送回病房。

2016年查对制度与患者身份识别督导检查记录

2016年查对制度与患者身份识别督导检查记录
3.病房与产房转接患者:病房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患者一 般资料,生育史情况 子宫收缩情况,会阴准备情况,胎心音,药品,并发症等填写对接记录单,无误后离开。 产房与病房转接患者:产房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分娩情况出血情况,会阴及子宫收缩情况,药品应用情况,新生儿情况等,填写交接记录,无误后离开。产房与新生儿室转接患者:产房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分娩过程情况,羊水情况,饮食与二便情况,出生后评分情况,新生儿一般生命体征,用药情况等,填写产房与新生儿室对接记录单,无误后离开。
效果评价:涉及的科室经过再次检查已整改。
评价人:
评价时间:
效果评价:
评价人:
评价时间:
查对制度与患者身份识别落实督导检查记录
质量控制项目:查对制度与患者身份识别落实
时间:
科室:
监测指标:3季度查对制度与患者身份识别落实中存在问题分析改进
存在问题:
1.医师在手术、换药、拆线和其他有创检查操作前均应核实患者身份,目前手术安全核查做的较好,在换药、拆线等操作前不能完全执行。
6、肛肠科未认真落实转交接流程,转交接记录单书写错误,7床腕带床号信息未变更,8床腕带住院号填写不全。
7、ICU护士更换液体时未核对患者身份,转科交接流程不符要求(记录单书写提前)。
整改措施:
1、各科应进一步加强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及相关程序
5、腕带信息填写不全缺失性别、年龄、皮试结果。
6、个别护士发药后、抽血操作后未再次核对。
原因分析:
1、住院患者时间久,护士熟悉后治疗时只核对未反问。
2、科室所有患者出入院、专科都有登记于出入院登记本上。
3、患者都有理解能力,只与患者核对未与家属核对。
4、个别护士工作责任心差、无慎独精神。

辅助检查登记表

辅助检查登记表

辅助检查登记表1. 引言本文档旨在记录辅助检查登记表的内容和格式要求,以便于医务人员规范填写和使用。

2. 登记表的目的辅助检查登记表是医院或诊所内用于记录患者的辅助检查信息的表格。

它用于方便医生查阅患者的辅助检查结果,并作为参考依据进行诊断和治疗。

3. 登记表的格式要求辅助检查登记表应具备以下格式要求: - 表头:表头应包含医疗机构的名称、日期、患者姓名、患者性别、患者年龄等信息。

表头应清晰明确,方便查找和辨识。

- 检查项目:每个检查项目应单独列出,如血常规、尿常规、X光片等。

每个项目下应包含有关该项检查的详细信息,如检查日期、结果、单位等。

- 结果解读:针对每个检查项目的结果,应有相应的解读和评估。

医生可以在此栏目下添加备注或建议,以供后续参考使用。

- 签名和日期:最后应留有医生签名和日期栏目,以便确定诊断和治疗时的责任人和时间点。

4. 登记表的填写要求辅助检查登记表的填写应符合以下要求: - 清晰易读:填写时应使用工整的字迹,避免模糊不清或纠缠不清的情况出现。

- 准确无误:填写时应准确无误地记录患者的检查结果和医生的解读评估。

任何疑问或不确定之处,应咨询患者或相关专业人员进行核实。

- 及时更新:每次进行新的辅助检查后,应及时更新登记表,确保患者的检查结果得到正确记录和保存。

- 保密性:填写和使用登记表时应注意患者的隐私保护,确保患者的个人信息不被泄露。

5. 使用登记表的注意事项•及时索取:在患者需要辅助检查时,医生应主动索取登记表,并确保其在填写完整并准确后归还给医院或诊所。

•文件完整性:患者的辅助检查结果应与登记表相对应,并存放在患者的病历档案中,以便未来查询和复查时使用。

•记录备份:为了避免登记表丢失或损坏的情况,医院或诊所应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并确保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6. 结论辅助检查登记表作为医院或诊所内的重要文档,对于记录和管理患者的辅助检查结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患者身份查对制度范本(2篇)

患者身份查对制度范本(2篇)

患者身份查对制度范本一、目的为了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提高医疗质量,防止发生医疗事故,制定本制度,规范患者身份的核查流程,保障每位患者在医疗过程中得到正确的治疗。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医疗服务机构的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药剂师等。

三、患者身份查对的内容和流程1. 患者自述核对患者来到医疗服务机构后,首先在登记处办理挂号手续。

登记处工作人员应根据患者的自述核对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并录入电子病历系统。

患者应在登记处核对自己提供的信息的准确性,并在确认无误后签字确认。

2. 身份证核对在核对患者身份信息时,医务人员应首先核对患者的身份证。

医务人员应查看患者身份证上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等信息,并与登记处提供的信息进行比对。

如有发现信息不符或身份证伪造等情况,应立即报告有关部门。

3. 医保卡核对在核对患者身份信息的同时,医务人员还应核对患者的医保卡。

医务人员应查看医保卡上的姓名、卡号等信息,并与登记处提供的信息进行比对。

如有发现信息不符或医保卡失效等情况,应及时通知患者并采取相应措施。

4. 多人核对机制为了确保患者身份的准确性,医疗服务机构应建立多人核对机制。

在关键环节,如进行手术、输血、开立重大诊疗项目等,医务人员应进行多人核对,相互验证患者身份信息,以防止操作失误。

5. 无法核对身份的处理在某些情况下,患者可能无法提供有效的身份证明或医保卡等。

医务人员应按照医疗机构相关规定处理,并尽量确保患者安全。

四、责任与处罚1. 医务人员的责任医务人员对于患者身份查对的准确性负有直接责任。

在核对患者身份信息时,医务人员应认真负责地进行核对,并及时报告发现的问题。

2. 违规处罚对于故意违反患者身份查对制度的医务人员,医疗服务机构将按照规定进行违规处理,包括但不限于停职、降职、解雇等。

五、监督和检查医疗服务机构应定期对患者身份查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加强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查对制度

查对制度

查对制度查对制度是保证病人安全防止差错事故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

医护工作者在工作中必须具备严肃认真的态度,思想集中,业务熟练,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无论直接或间接用于病人的各种治疗、检查物品及其生活用品,(如药物、敷料、器械、压缩气体,及治疗、急救和监护设备等),必须具备品名正规,标记清楚,有国家正式批准文号、出厂标记、日期、保存日期,物品外观表现符合安全要求。

凡字迹不清楚、不全面、标记不明确以及有疑问的,应禁止使用。

在使用过程中病人如有不适等反应,必须立即停用,再次进行查对工作,包括应用的一切物品,直至找出原因。

所用物品不得丢弃,应按要求妥善保管备查。

一、医嘱查对制度(一)医嘱经双人查对无误方可执行,每日必须总查对医嘱一次;(二)转抄医嘱必须写明日期、时间及签名,并由另外一人核对;转抄医嘱者与查对者均须签名;(三)临时执行的医嘱,需经第二人查对无误,方可执行,并记录执行时间,执行者签名;(四)抢救病人时,医师下达口头医嘱,执行者须大声复述一遍,然后执行,抢救完毕,医生要补开医嘱并签名;安瓿留于抢救后再次核对;(五)对有疑问的医嘱必须询问清楚后方可执行和转抄。

二、手术病人查对制度(一)手术室接病人时,应查对科别、住院号、床号、姓名、手腕带、性别、年龄、诊断、手术名称及部位(左右)及其标志,术前用药、输血前八项结果、药物过敏试验结果与手术通知单是否相符,手术医嘱所带的药品、物品(如CT、X线片)。

评估病人的整体状况及皮肤情况,询问过敏史。

(二)手术护士检查准备手术器械是否齐全,各种用品类别、规格、质量是否合乎要求。

病人体位摆放是否正确,尽可能暴露术野和防止发生坠床和压疮。

(三)手术人员手术前再次核对科别、住院号、床号、姓名、手腕带、性别、年龄、诊断、手术部位、麻醉方法及用药、配血报告等。

洗手护士打开无菌包时,查包内化学指标卡是否达标,凡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手术前和术毕缝合前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都必须严格核对,共同唱对手术包内器械、大纱垫、纱布、缝针等数目,并由巡回护士即时在手术护理记录单记录并签名。

医嘱查对登记本

医嘱查对登记本

医嘱查对登记本
病区(科室):
启用日期:
医院护理部
说明
1.医嘱要求班班查对、每日大查对一次、护士长每周参加大查对两次并签名。

(1)“查对时间”:07:00、11:00、15:00、17:00、23:00,每日大查对时间为17:00。

(2)“查对医嘱”:要求17:00查对所有医嘱,填“大查对”;其他时间查对当班执行的医嘱,填床号。

(3)“查对结果”:如查对无差错,填“无差错”。

如查对错误,请填写具体问题。

(4)“查对内容”:电子医嘱、口服药单、输液单、治疗单(包括注射单、雾化单)、护理单、检查单。

2.要求字迹清楚,页面整洁。

3.书写记录按要求保存 36 个月。

医嘱查对登记表。

护理质量检查登记表【范本模板】

护理质量检查登记表【范本模板】

表1基础护理(危重患者)质量检查登记表
心理及健康指导要点。

2、出入院护理包括:入院介绍科主任、护士长、主管医师、责任护士、病房环境、住院相关制度;出院做好出院指导及床单位终
末处理。

3、以患者为单位评价≥95分为合格检查人:
表2、护理风险(跌倒、坠床)防范质量检查表
表3整体护理质量检查登记表
表4消毒隔离检查登记表
表5病区管理质量检查登记表
注:合格分大于或等于95分检查人:
表6体温表单检查登记表
表7护理记录单检查登记表
检查人:
表7-—2其他护理文书质量检查登记表
表9急救物品检查登记表
检查人:
注:1、气管切开包必备科室:神经内科、心外科、胸外科、耳鼻喉科、重症监护病房、神经外科
2、急诊科必备:腹穿包、胸穿包、导尿包、深静脉穿刺包/留置针、清创缝合包、接生包、抢救包(内
有开口器、舌钳、压舌板)、除颤仪、心电监护仪、洗胃栅、呼吸机(含气管插管全套物品)
表10各种登记本检查登记表
表11执行护理核心制度登记表
表13病区护士长工作考核登记表。

患者就诊各种登记表.(精选)

患者就诊各种登记表.(精选)

急诊患者就诊登记本×××××医院××医院急诊患者就诊记录注:时间以24小时制书写,具体到分钟;患者去向:住院、转诊、回家、死亡、留观、手术室、监护室科室:门诊患者就诊登记本××××××××××医院门诊患者就诊登记本科室: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本××××××××医院科室:病区:科室: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医院疑难病例讨论记录科室:病区:科别:医师交接班记录本××××××××医院交接班记录科室:病区:医师外出会诊登记本××××××××医院医师外出会诊记录邀请院外专家会诊登记本××××××××医院邀请院外专家会诊记录检验科危急值报告登记本×××××××医院“危急值”报告制度为加强临床检验“危急值”的管理,确保“危急值”及时反馈,保证医疗安全,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请各科室遵照执行。

第一条“危急值”是指检验结果与正常参考范围偏离较大,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此时如果临床医生能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可能挽救患者的生命,否则就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时机,甚至危及生命。

第二条各医技科室在确认检查结果出现“危急值”后,应立即报告患者所在临床科室,不得瞒报、漏报或延迟报告,并填写《检验科危急值报告登记本》,详细记录检验日期、患者姓名、住院号、病床号、检验项目、检验结果、复查结果、临床电话、临床联系人、报告人等项目,并将检查结果发出。

医嘱查对登记本(1)

医嘱查对登记本(1)

备注:医嘱应班班查对,早班核对夜班、中班核对早班、夜班核对中班;核对项目查对“√”,总查对是“×”否“√”,护士长组织每周总查对医嘱一次 。
医嘱执行查对登记表
星期
日期
核对项目
总查对是否存在问题
班次 核对时间
电脑医嘱 医嘱单 执行单 输液瓶


签名 查对者 执行者
护士长 签名
备注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备注:医嘱应班班查对,早班核对夜班、中班核对早班、夜班核对中班;核对项目查对“√”,总查对是“×”否“√”,护士长组织每周总查对医嘱一次 。

护理查对制度和执行医嘱制度

护理查对制度和执行医嘱制度

13
.
14
.
15
五、无菌物品查对制度
(1)使用灭菌物品和一次性无菌物品前,应检 查包装和容器是否严密、干燥、清洁,检查灭 菌日期、有效期、灭菌效果指示标识是否符合 要求。若发现物品过期、包装破损、不洁、潮 湿、未达灭菌效果等,一律禁止使用。
(2)使用已启用的灭菌物品,应核查开启时间、 物品质量、包装是否严密、有无污染。
.
11
(3)输血过程查对制度
❖ 1)输血前患者查对:须由2名医护人员核对 交叉配血报告单上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 血型、血量;核对供血者的姓名、编号、血型; 核对供血者与患者的交叉相容实验结果;核对 血袋上标签的姓名、编号、血型与交叉配血报 告单上是否相符。查实相符后进行下一步程 序。

.
12
.
.
16
.
17
执行医嘱制度
.
18
执行医嘱制度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阅 读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护理查对制度
.
1
❖ 查对制度是保证病人安全,防止差错事故发 生的一项重要措施,因此,护士在工作中必 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严格执行“三查八 对”,才能保证病人的安全和护理工作的正 常进行。
.
2
一、医嘱查对制度
❖(1)医嘱应做到班班查对、每日总对,包括 医嘱单、执行卡、各种标识(饮食、护理级别、 过敏、隔离等),设总查对登记本。单线班处 理的医嘱,由下一班负责查对。

患者身份查对制度方法

患者身份查对制度方法

患者身份识别确认制度医院病人身份识别制度和程序病人在院期间应被正确识别身份,包括门、急诊病人和住院病人.1、住院病人均应佩戴腕带作为身份识别标识.2、腕带佩戴规范目的: 1病人流动过程中能被正确识别如加床、转床、手术、外出检查等; 2有过敏史者有醒目标记,随时提醒,方便核对;3意识模糊或不清者能被正确识别; 4确保母婴的唯一性,防止相互混淆;5医生查房时准确快速地确认病人、读取病人信息.①手术病人包括微创手术、危重病人以及过敏性体质病人必须佩带腕带,作为病人识别标志.②腕带填入的识别信息必须经两人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有损坏,及时更新,同样需要经两人核对.③按操作规范给病人佩带腕带,垫 1-2 指按紧搭扣,松紧适宜,防止扭曲、勒伤.病人出院时去除腕带在医院死亡病人需经家属确认尸体后才去除④执行各项治疗、护理操作时均需核对腕带.附:国际病人安全目标管理规程一目的保证医院相关运作流程和政策符合国际病安全目标的要求, 通过有效的监控措施,保证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得到执行,以确保病人安全,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二标准 1、正确识别病人:要使用至少两套病人识别码 1当给病人用药、输血或输血制品、抽血标本或采集其他临床检验标本、给病人进行其他任何治疗或操作时,至少要有两套病人识别码.2住院病人使用住院号性别或年龄和病人姓名作为病人的识别码,在病人入院时记录在腕带上;急诊抢救室的病人使用病人的姓名对于身份不明的昏迷病人,由接诊的医护人员临时命名和门诊号作为病人的标识码,在病人进行抢救室时记录在手腕带上;门诊病人使用病人姓名、就诊卡号作为病人的识别码,出生日期、住址、电话号码可以作为病人识别的补充信息,当使用识别码有困难时可选择这些补充信息,询问病人后再与这些信息进行核对.在核对病人的识别码时,询问病人“请问你叫什么名字“让病人回答, 然后将病人的回答与手中信息进行核对.3放射科、检验科等辅助科室允许使用流水号或住院号、姓名等其他符合要求的号码作为病人标本的识别码,但科内必须统一,并在科室管理规程中书面写明政策.4在病人的血袋、药袋和标本的标签上要写明或打印出进行病人的识别码,以便与病人进行核对 5在给病人治疗、用药、输液、输血、抽血或留取其他标本时要对病人的识别码进行核对.6病人的床号和房间号不能作为病人的识别码使用.2、有效改善相互沟通 1在工作只能需执行口头医嘱或电话医嘱、接到各类的紧急口头报告时,必须有一个口头确认过程,护士或接听报告的人首先要把别人告诉你的信息写下来,要有书面记录, 然后大声复述一遍口头医嘱的全部内容、各类检查紧急的口头报告内容,对方确认无误.2医院允许在病人抢救、中深度镇静治疗、手术时使用口头医嘱.在紧急情况下,在医师不能立即到达又需要立即处理时可以使用电话医嘱,其他情况不准口头医嘱或电话医嘱.原则上尽量减少使用电话医嘱,患者出现病情变化,下级医生请示上级医生后,上级医生在电话中下达的医嘱要由值班医生或管床医生下达书面医嘱后护士才能执行,而且要在病程记录中记录相关内容.3口头或电话医嘱下达后,护士即要立即书面记录可记录在口头医嘱单或其他记录纸上,并根据书面记录内容大声复述给下达医嘱的医生后,听到复述医嘱后,医生要明确示意,经确认无误后护士执行.在特别紧急且人手紧张的情况下,护士记录口头医嘱会影响到病人抢救时,可先按要求在保证正确用药的前提下执行口头医嘱,事后立即补记医嘱内容.口头或电话医嘱要在病人抢救完成后六小时内在电脑系统内补录,并打印签字.手术病人的口头医嘱单要求下达医嘱的医生和执行护士签字确认,并存入病历中保存.4所有急诊检验结果、危及到病人安全的异常检查、检验结果简称危急值需要及时通知临床医护人员.检验科和其他辅助检查科室要建立检查危急值报告标准,标准中要包括检验、检查危急值得项目名称、临界值、报告流程和报告责任人.并以书面的形式确认,同时要对全科人员、新入职员工进行培训.检验危急值得报告可以通过 LIS 系统自动控制,并提醒检验师.所有急诊检查项目的结果和 /危急值结果的书面报告要在审核后立即发送,并电话通知临床科室,以便医师及时得到相关报告.5临床科室工作人员,包括医师和护士在接听到急诊检查结果、危急值结果报告后,要有书面记录,并将记录的内容大声复述一遍给报告人听,要得到对方的确认.记录的内容包括病人姓名、住院号、检查项目名称、检查结果、接听电话时间、报告给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的时间等.各科要有记录本登记,以便职能部门检查.6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接到检查项目高危报告后,要及时对病人进行评估和处理,必要时向上级医生或科主任请示报告,并在病程记录中记载.7在急诊病人入院前与接收科室进行电话沟通时,需将收治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初步诊断、生命体征、基本病情、病人可能需要的特殊医疗设备氧气、心电监护、呼吸机能以及病区问的其他相关信息等告知病区,病区接电话人员要有书面记录并大声复述给打电话的人员,要得到对方的确认,同时医护应相互告知.其他情况下进行的电话沟通要按医疗工作电话沟通记录管理规程进行记录.3、消除手术错误 1手术前暂停:为了避免手术病人、手术方案和手术部位的错误,在手术开始前停止术前所有操作及术前核对.2手术前核对①为了避免手术病人和手术部位的错误,在手术室的手术和门、急诊小手术都要列出核对清单,手术开始前要停下其他所有工作认真核对清单中所要求的内容,一致确认手术病人、手术方案、手术部位和病人体位是正确的且在正确的手术室,手术需要的所有医疗文书齐全,医疗设备已准备好且功能正常.②在手术室进行的手术、手术前核对要在麻醉诱导前进行, 手术病人本人清醒可合作的病人、手术医生、麻醉师、巡回护士一起根据手术护理记录中“手术前核对清单”中的内容进行逐项核对,核对内容由巡回护士记录,并将参与核对人员名单记录.③门、急诊的小手术应在手术前由病人本人清醒可合作的病人、手术医生、治疗护士一起核对,核对内容由治疗护士记录在门急诊、介入手术护理记录单中,并将参与核对人员名单进行记录.④当核对清单内的项目无法通过填“否”时,手术不得进行,如果在特殊情况下仍需手术时,要经过医务部或总值班同意.紧急抢救生命的手术以争取时间、抢救病人生命为主要责任,可以先抢救,后报告.3术前手术标记:所有手术操作,包括在手术室内进行的手术、在门诊进行的手术、在急诊进行的小手术都要进行手术标记.标记要精确、清晰可见,可能情况下由病人讲出病变部位.①住院病人由手术医生在病区进行手术标记,门、急诊手术的病人也应有手术医生在门急诊进行手术标记,除非是威胁到病人的生命安全的情况下可以在手术室手术前铺单前进行手术标记.手术标记需要病人或家属的参与,清醒病人进行确认时要触动病人的肢体方向确定左右,要得到病人的认同.昏迷的病人进行确认时要请病人家属参与,要得到病人家属的认同.②手术切口、穿刺点和手术部位的标记都要准确、清晰,铺单后还能够看得清楚.手术标记要使用蓝色和紫色油性标记笔.③手术标记笔应放在各病区的指定地点,每位医生都要知道具体地点,每位术科医生应随身携带标记笔,手术室应备消毒后的标记笔供使用.标记笔只能用来作手术标记,不准它用.③其他操作或治疗如有左右区分,在操作或治疗时容易发生部位错误时也需标记,如局部热疗、胸穿、腰穿等情况.4、减少病人跌倒风险 1建立可靠和有效的评估工具来测定和确定病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对高危病人进行跌倒风险评估.2门、急诊病人对病人进行跌倒风险的评估和记录,如有跌倒风险要进行预防跌倒的健康教育,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3住院病人①每位住院病人的初次护理评估中必须包括对病人跌倒的风险评估新生儿除外.跌倒风险评估内容包括病人的年龄、意识状况、走动能力、自我照顾程度、跌倒病史、药物使用情况、环境设施情况等引起跌倒的风险因素,并对病人及家属进行预防跌倒宣教,且要有记录.②所有跌倒高危病人均须进行动态评估,病人出现下列情况需随时评估:转入病人、病情变化如手术后,意识、活动、自我照顾能力等改变、使用镇静/止痛/安眠/利尿/降血压 /、调血糖等药物时、跌倒后、分值发生变化时、更换陪人或家属时;同时对病人家属进行预防跌倒教育,并有书面记录.③对于跌倒风险的病人要在床头挂标识医院牌,并根据医院的相关指引制定切实的预防病人跌倒的计划,而且这些计划要得到执行.④病人跌倒发生后护士要对病人是否受伤、受伤的程度进行评估,如有受伤立即通知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对病人的伤情进行进一步评估,并进行相应处理.同时要对病人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和采取预防再次跌倒的计划,同时要按流程和要求报告.报告内容包括:跌倒发生的时间、地点、伤害程度、引起跌倒的危险因素、事件处理经过及具体建议⑤总务、基建后勤要确定哪些环境因素和设备因素是引起病人跌倒的高危因素,定时巡查评估,同时要培训和教育医务人员,尤其是病区护士发现病人跌倒的高危环境和设备因素存在时,及时通知后勤进行处理.⑥护理部、医务科每月对导致病人跌倒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并报院安全管理委员会批准后相关部门执行.⑦科主任和护士长要对员工,包括新入职的员工进行预防跌倒的培训,医护人员对病人及家属进行预防跌倒的健康教育.⑧护理部、医教科等职能部门联合制定预防病人跌倒的指引.门诊患者身份识别制度一、在门诊实施任何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二、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在进行各项诊疗、护理活动中,至少同时使用姓名、性别、年龄三种方法确认患者身份.三、各诊区挂号、分诊护士,挂号时认真核对患者“健康行”就诊卡及病历封面上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地址、药物过敏史及联系电话,了解患者基本病情并正确分诊,帮助患者选择医师,准确为患者刷卡挂号,避免因分诊错误导致换号、退号.四、给患者建卡时核对身份证或病历封面上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地址、药物过敏史及联系电话,正确输入患者信息.五、对预约患者认真核登记表中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及手机号码、就诊卡及病历封面上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地址、药物过敏史及联系电话.医师为患者诊治前核对就诊卡及门诊病历患者基本信息,准确识别患者身份.六、对昏迷、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无自主能力、新生儿、7 岁以下患儿及无痛检查、手术等患者,必须使用腕带作为识别身份的表示和查对的有效手段.在各种诊疗、护理操作前要认真核对腕带上的各项信息,准确识别患者身份.七、腕带填写的信息字迹清晰规范,准确无误,必须经两名医务人员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需要经两人重新核对.八、患者使用腕带舒适,松紧度适宜,皮肤完整无破损.患者身份确认制度、方法及其程序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护士在标本采集 , 给药或输血等各类诊疗活动前 , 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 2 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2、能有效沟通的患者,实行双向核对法,既除核对床头卡以外还要求患者自行说出本人姓名,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3、对无法有效沟通的患者,如手术、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力的重症患者、新生儿及不同语种或语言交流障碍、无名、儿童、镇静期间的患者必须按规定使用“腕带”标识作为患者身份识别标识;在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前除了核对床头卡以外,必须核对腕带,识别患者的身份.4、在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定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5、对新生儿、意识不清、语言沟通障碍等原因无法向医务人员陈述自己姓名的患者,由患者陪同人员陈述患者姓名.6、在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急诊抢救室、新生儿室使用“腕带”作为患者身份识别标识.7、填入腕带的识别信息必须经两名医务人员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需要经两人重新核对.8、腕带填写的信息字迹清晰规范,准确无误.项目包括:病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信息.9、“腕带”原则上佩带在病人“左手”,患者使用腕带松紧适度,皮肤完整无破损.10、完善并落实护理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 ICU、产房、新生儿的患者识别措施、交接程序与登记制度.11、在检验、放射、 CT、 MRI、超声、放射治疗、高压氧等直接与患者当面接触的科室都应进行患者身份识别制度.12、定期检查腕带使用情况,科室每月督导并有记录.患者身份识别程序:患者身份识别程序在采血、给药对能有效沟对无法有效在实施任何输血等操作通的患者,实沟通的患者, 介入或有创前,必须严格行双向核对如手术、昏诊疗活动前, 执行患者身法.即除了核迷、神志不实施者亲自份识别查对对床头卡以清、无自主能与患者或家制度,应至少外,还必须要力的重症患属沟通,作为使用两种身求患者自行者,在各诊疗最后确认的份识别方法说出本人姓操作前,除了手段,以确保床头卡、腕名,确认无误核对床头卡对正确的患带双向核对后方可执行.以外,必须使者实施正确用、核对腕带的操作.识别患者身份.转科交接时患者身份识别的制度与流程为确保患者医疗安全,完善关键流程,急诊、临床科室、手术室、ICU、产妇等的患者身份识别措施,健全转科交接登记制度.特制订患者身份识别、转接与登记的相关制度.1、医护人员在各类诊疗活动中,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姓名、性别、床号 3 种方法确认患者身份;2、检查 ICU、病情危重、意识障碍、新生儿、围手术期、输血、不同语种或语言交流障碍等患者必须按规定使用腕带标识;3、护士在为患者使用腕带标识时,实行双核对,腕带记载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科别、诊断、过敏史等,由病房责任护士填写;4、护士在使用腕带作为标识时,必须双人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同样须经双人核对.佩戴腕带标识应准确无误,注意观察佩戴部位皮肤无擦伤,血运良好;5、在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必须亲自与患者或其家属进行沟通,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保证对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6、急诊、病房、产房、新生儿室、手术室、ICU 之间患者识别,必须有患者身份识别的如下具体流程: 1急诊科危重患者转科:由医务人员护送,确保搬运安全,出示患者在急诊就诊的复写病例,认真与科室医护人员交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病情置管情况特殊情况等,并填写急诊科危重患者转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2门诊急诊患者与 ICU、手术室、病房转接患者:由医务人员护送,确保搬运安全.认真与科室医护人员交接, 内容包括患者自然情况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皮肤完整情况出血情况引流情况等, 并填写门诊急诊患者与 ICU、手术室、病房对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3病房与手术室转接患者:病房护士认真核对,做好术前准备, 认真与手术室进行交接, 内容包括:床号姓名手术名称生命体征手术前准备用药情况等,并填写病房与手术是患者对接记录单.4手术室与病房转接患者:手术后,手术室护士仍应该按识别卡与病区做好病情药品及物品交接,填写手术室与病房对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5病房与 ICU 转接患者:由医务人员负责转送,保证搬运安全,病房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输液各种引流皮肤完整情况等,填写对接记录单, 无误后离开.6病房与产房转接患者:病房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生育史情况子宫收缩情况,会阴准备情况,胎心音,药品,并发症等填写对接记录单,无误后离开.7产房与病房转接患者:产房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分娩情况出血情况会阴及子宫收缩情况药品应用情况新生儿情况等,填写交接记录,无误后离开.8产房与新生儿室转接患者:产房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分娩过程情况羊水情况饮食与二便情况出生后评分情况新生儿一般生命体征用药情况等,填写产房与新生儿室对接记录单,无误后离开.患者腕带识别制度准确识别患者是保证医疗护理安全有效的前提和基础, 对确保医疗安全具有关键性的作用.为进一步规范临床医疗工作,保障医疗安全,特制定患者腕带识别制度.一对门急诊急危重患者、急诊抢救室和留观的患者、无名患者、住院、有创诊疗、输液以及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等患者,使用腕带识别患者身份.二新生儿科新生儿普通病区、NICU使用双腕带识别患儿身份.三“腕带”应按规定标明患者的相关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科室住院患者还包括床号、住院号等.传染病、药物过敏等特殊患者有识别标志.四确保“腕带’’佩戴准确无误.“腕带”内容填写完毕后,需由双人核对护士一一患者、护士一一家属、护士一护士、护士一一医生无误后可给患者佩戴.五在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液制品、发放特殊饮食、手术、诊疗有创、无创等活动前要认真核对腕带信息.六佩戴部位皮肤完整,无损伤,手部血运良好.七责任护士定时检查患者佩戴“腕带”部位皮肤情况 , 保证佩戴部位皮肤完整,无擦伤.八责任护士发现住院患者腕带遗失,按腕带佩戴流程重新佩戴.九将使用识别“腕带”的工作纳入医疗护理质控检查项目中.腕带使用与管理制度试行腕带是各项诊疗操作前识别患者身份的重要标识,本制度适用于在我院就医的住院及急诊患者的身份确认.一、腕带使用范围“腕带”作为识别患者身份的标识, 应在以下情况使用:一需全部患者佩戴腕带的科室:重症医学病房ICU、 CCU、 SICU、RICU 等、新生儿室、小儿内科、小儿外科、手术室、急诊抢救室与留观室.二其它住院科室需佩戴腕带的患者:意识不清、无自主能力、语言交流障碍、抢救、输血、手术、特殊诊疗如:胃镜、ERCP、介入手术等、镇静期间、新生儿、 12 岁以下儿童等患者.三对于传染病、药物过敏等特殊患者应在腕带上进行标志或使用特殊颜色腕带.二、腕带管理要求一使用腕带患者须在各项操作时查对该患者腕带信息.二使用蓝色圆珠笔,完整、清晰填写腕带上患者各项信自息如科室病区、床号、住院号、性别、年龄等.三为患者佩戴腕带时,护士须持病历根据腕带所填信息逐一与患者或其家属进行查对,确认无误后方可佩戴.四为患者佩戴腕带应松紧适宜并加强观察,确保佩戴部位皮肤完整,无擦伤、手部血运良好.五腕带一旦丢失应立即补戴.六患者出院时需将腕带取下.医院腕带识别制度采用给病人佩戴腕带的方法,是针对住院病人一种安全措施,是对病人身份进行准确而可靠的标记和识别,也是对医院整个医疗活动的基本要求.一、当病人被收治住院时,使用病人标识腕带对病人身份进行 24 小时随身标识.标识应记载病人姓名、病人编号等重要信息,并保证对病人身份能进行准确快速识别.病人腕带标识必须不怕水及酒精擦拭.二、在采取各种治疗操作前,包括发送药品、输液、输血、样本采集、手术、转送病人到其它科室、进行尸体解剖等, 必须核对病人标识腕带以确定病人身份.除特殊情况外, 对标识信息无法辨别或标识丢失的病人不能进行任何处理, 必须首先确定病人身份并更换标识腕带.三、在病人住院治疗期间,值班、护理和工作人员应经常检查病人腕带,确保病人随身佩带,确保病人标识腕带上记载的信息足够清晰并可以辨认.四、当且仅当病人出院时,医护人员才能将病人佩带的标识腕带除去.如果病人在医院死亡,应让标识腕带保留在尸体上.医院腕带佩戴流程一、对住院病人应佩戴腕带,对病人身份进行随身快速识别.二、正确填写腕带内容:病区、姓名、年龄、床号、住院号、性别、诊断等信息.三、医务人员为患者佩戴腕带标识:告知患者住院期间请不要离开医院或随意取下腕带.四、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前,除按常规核对病人外,必须核对病人腕带以确定身份.五、住院期间,医务人员经常检查腕带,以确保腕带信息清晰、完整,易于辩认.并告知病人不能随意取下丢失.六、住院期间,医务人员应经常检查佩戴部位皮肤是否完整,有无擦伤,手部血运是否良好.七、出院时,医务人员才将佩带标识除去,动作轻柔, 以免损伤病人;病人死亡,标识腕带应保留在尸体上。

患者身份查对制度范文(4篇)

患者身份查对制度范文(4篇)

患者身份查对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医疗服务的精细化管理和提升医疗质量,制定患者身份查对制度,规范医疗服务流程。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医疗机构所有医疗科室和相关服务部门,包括门诊、住院、检验、影像等。

第三条患者身份查对是指在所有医疗服务环节对患者的身份进行核对和认证,确保患者就诊过程中的数据准确可靠。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提供便利的身份查对工具和设备,并配备专职人员负责患者身份的核实和认证。

第五条本制度应得到医疗机构的支持和推广,相关人员应接受培训,了解并熟悉患者身份查对的流程和要求。

第二章基本要求第六条医疗机构应明确患者身份查对的流程与程序,并及时发布和更新相关文件,确保各部门和人员均能有效执行。

第七条医疗机构应建立一套完整的患者信息管理系统,确保患者的基本信息准确无误。

第八条患者身份查对应在患者进入医疗机构后的第一时间进行,以确保患者身份和医疗服务需求的一致性。

第九条患者身份查对的方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身份证件扫描、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等技术手段,确保患者的真实身份。

第十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信息互通机制,确保患者身份信息在各个科室和部门之间的共享。

第十一条医疗机构应对医务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加强患者身份查对制度的意识和重要性。

第三章流程与责任第十二条医疗机构应明确患者身份查对的具体流程,并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执行:(一)患者到达接待台后,由接待人员负责进行患者身份的核对和登记。

(二)接待人员将患者身份信息录入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并打印患者就诊号码。

(三)患者持就诊号码前往相应科室就诊,在科室门口由工作人员进行身份查对。

(四)工作人员通过医疗信息管理系统核对患者身份信息的准确性,并记录查对结果。

(五)工作人员将患者身份信息存档,并在需要的情况下提供给其他科室和部门使用。

第十三条医疗机构应明确患者身份查对工作的责任分工,确保每个环节的执行和记录都得到规范和落实。

第十四条科室和部门负责人应对本科室或部门的患者身份查对工作进行检查和督导,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

患者身份查对制度与程序

患者身份查对制度与程序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与程序1。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

护士在标本采集,给药或输血等各类诊疗活动前,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2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

2.能有效沟通的患者,实行双向核对法,既除核对床头卡以外还要求患者自行说出本人姓名,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3.对无法有效沟通的患者,如手术、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新生儿及不同语种或语言交流障碍、无名、儿童、镇静期间的患者必须按规定使用“腕带”标识作为患者身份识别标识;在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前除了核对床头卡以外,必须核对腕带,识别患者的身份.4。

在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定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5.对新生儿、意识不清、语言沟通障碍等原因无法向医务人员陈述自己姓名的患者,由患者陪同人员陈述患者姓名.6。

在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急诊抢救室、新生儿科使用“腕带”作为患者身份识别标识。

7.填入腕带的识别信息必须经两名医务人员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需要经两人重新核对。

8.腕带填写的信息字迹清晰规范,准确无误。

项目包括:病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信息9.”腕带"原则上佩带在病人"左手”.患者识别制度,患者使用腕带松紧适度,皮肤完整无破损10、完善并落实护理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产房、新生儿)的患者识别措施,交接程序与登记制度。

10、在检验、放射、CT、MRI、超声、放射治疗、高压氧等直接与患者当面接触的科室都应进行识别患者11、定期检查腕带使用情况,护理质量控制小组每月督导并有记录。

关键流程患者识别、转接与登记制度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产房、新生儿室之间患者识别,必须有患者身份识别的如下具体措施:(1)急诊科危重患者转科:由医务人员护送,确保搬运安全;出示患者在急诊就诊的复写病例、入院病例;认真与科室护士交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病情、置管情况、特殊情况等,并填写急诊科危重患者转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影像科检查登记本

影像科检查登记本

影像科检查登记本引言概述:影像科检查登记本是医疗机构中用于记录患者进行影像科检查的一种工具。

它具有记录、追踪和管理患者检查信息的功能,对于提高医疗工作效率、优化患者就诊体验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影像科检查登记本的作用、使用流程、信息记录、隐私保护和未来发展等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影像科检查登记本的作用:1.1 提供患者信息:影像科检查登记本能够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龄、性别等,方便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识别和管理。

1.2 记录检查项目:登记本可以详细记录患者进行的各类影像科检查项目,如CT、MRI、X光等,为医生提供需要的检查信息,以便进行准确的诊断。

1.3 追踪检查进度:通过登记本,医务人员可以实时了解患者的检查进度,及时提醒患者进行下一步的检查,有效避免因遗漏而延误诊疗。

二、影像科检查登记本的使用流程:2.1 患者信息登记:患者到达影像科时,首先由接待人员将患者的基本信息录入登记本,包括姓名、年龄、身份证号等。

2.2 检查项目选择:医务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嘱托,选择适当的影像科检查项目,并在登记本上记录下来。

2.3 检查进度追踪:一旦患者开始进行影像科检查,医务人员会在登记本上记录检查的开始时间,并实时追踪检查的进度,确保患者按时完成检查。

三、影像科检查登记本的信息记录:3.1 患者基本信息:登记本应包含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以便医务人员进行识别和联系。

3.2 检查项目信息:登记本应记录患者进行的各类影像科检查项目的名称、时间、检查部位等信息,以便医生进行后续的诊断。

3.3 检查结果记录:登记本还应提供记录患者检查结果的空间,医生可以在上面写下检查结果或者将结果粘贴在相应的位置,方便后续的查阅和分析。

四、影像科检查登记本的隐私保护:4.1 信息安全管理: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保护患者的个人隐私信息不被泄露。

4.2 限制访问权限:惟独授权人员才干访问和修改登记本中的信息,确保患者信息的安全性和私密性。

《第五节、查对制度》

《第五节、查对制度》

《第五节、查对制度》在临床诊疗过程中,须严格确认患者身份,履行“查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姓名、年龄等两项信息核对患者身份。

为了确保安全也可另加住院号(门诊号)、性别、床号等信息进一步确认患者身份,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依据。

确认患者身份时应让患者或其近亲属陈述患者姓名。

对新生儿、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等原因无法向医务人员陈述自己姓名的患者,让患者陪同人员陈述患者姓名。

为无名患者进行诊疗活动时,须双人核对,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治疗。

一、临床查对制度1、开具医嘱、处方或者各种申请单、治疗单、手术单等医疗文件,应查对病员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门诊号)以及相关信息资料,加以核实。

2、执行医嘱时应进行“三查九对”。

摆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服药、注射、处置后查;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有效期及过敏史。

同时应检查药品的质量,水剂、片剂注意有无变质;针剂有无裂痕,瓶口有无松动,批号。

注意药物配伍禁忌,询问有无过敏史。

3、转抄医嘱应做到班班查对;转抄医嘱者及查对者,均应签全名;临时医嘱应记录执行时间及签全名;对有疑问的医嘱,须问清后方可执行。

4、整理医嘱单后必须经第二人查对;摆药后须经第三人核对方可执行。

5、抢救病人执行口头医嘱时,执行者必须口头复诵一遍,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并将使用后的空安瓿、药瓶或者相关包装等物品保留备查。

6、使用毒、麻药、限制药时须反复核对。

7、发药注射时,病人如提出疑问应及时查对,核实清楚无误后方可执行。

8、采集标本时应查对患者姓名、年龄、性别、床号与标本标签相符,标本质量与检查要求相符,在规定的时限内及时送检。

二、输血查对制度1、确定输血后,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门诊号)、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

2、医护人员或者专门人员将受血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时,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3、输血科交叉配血要逐项核对输血申请单、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复查受血者和供血者abo血型(正、反定型),并常规检查患者rh(d)血型(急诊抢救患者紧急输血时rh(d)检查可除外),正确无误时进行交叉配血。

影像科检查登记本

影像科检查登记本

影像科检查登记本影像科检查登记本是医院影像科用于记录患者进行各类检查的一种登记表格。

它的主要作用是方便医务人员了解患者的检查情况,提供准确的检查结果和诊断依据。

下面是影像科检查登记本的标准格式及详细内容。

一、影像科检查登记本的格式:1. 表头:表头包括医院名称、科室名称、登记表名称、表格编号等信息。

2. 患者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等基本信息。

3. 检查项目:列出各类常见检查项目,如X光、CT、MRI等。

4. 检查日期:记录患者进行检查的具体日期。

5. 检查结果:记录患者的检查结果,如影像片、报告等。

6. 医生意见:记录医生对患者检查结果的初步判断和诊断意见。

7. 医生签名:医生在此处签名确认自己的诊断意见。

二、影像科检查登记本的详细内容:1. 表头信息:表头应包括医院名称、科室名称、登记表名称、表格编号等信息,以便于区分和归档。

这些信息应以清晰、易读的字体显示,方便医务人员快速查找和识别。

2. 患者信息:在登记本中应有一栏专门用于填写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等。

这些信息对于医务人员准确记录和查找患者的检查结果非常重要。

3. 检查项目:在登记本中应列出各类常见的检查项目,如X光、CT、MRI等。

每个检查项目应有一个对应的复选框或填写框,方便医务人员标记患者所需进行的检查项目。

4. 检查日期:在登记本中应有一栏用于记录患者进行检查的具体日期。

这样可以方便医务人员追踪和了解患者的检查进度,及时给予患者结果和诊断。

5. 检查结果:在登记本中应有一栏用于记录患者的检查结果,如影像片、报告等。

医务人员可以在此处填写患者的检查结果,以便于后续的诊断和治疗。

6. 医生意见:在登记本中应有一栏用于记录医生对患者检查结果的初步判断和诊断意见。

医生可以在此处写下自己对患者病情的分析和建议,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依据。

7. 医生签名:在登记本的最后一栏,应有一个专门用于医生签名的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患者查对登记本
科室____
部门____
年度____
填表说明
在诊疗活动中,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姓名、年龄、性别、床号、病历号等两项核对患者身份,确保对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有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采集供临床检验及病理标本、发放特殊饮食、诊疗活动及操作前患者身份确认。执行者按表格要求内容如实填写,核对时应让患者或其近亲属、授权委托人签名,以示查对。
门诊/住院患者查对登记表
日期
时间
病人与医嘱查对
病人
姓名
床号/年龄
医嘱(静点、肌注、诊疗等)
执行者
签名
患者/委托人
签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