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不同场合唱和诗研究

合集下载

唐代诗人之间的交往关系研究之:元稹与白居易

唐代诗人之间的交往关系研究之:元稹与白居易

唐代诗人之间的交往关系研究之:元稹和白居易中唐诗人间的交往唱和之风,早在贞元年间即已初露端倪。

当时应进士举者“多务朋游,驰逐声名”(《旧唐书·高郢传》),形成了“侈于游宴”的“长安风俗”(李肇《国史补》卷下)。

而文人游宴多要作诗唱和,有时即使不游宴,也要以诗唱酬,或联络感情,或展示才学。

这方面较有代表性的,当首推一代文宗权德舆及其领导的文人集团。

权德舆(759~818),字载之,历任要职,并做过两年宰相,兼有政声和文名,“贞元、元和间为缙绅羽仪”(《新唐书》本传)。

在他现存的三百八十多首诗中,不乏清新可诵、近似盛唐之音的佳什,但其后期诗歌,大都是与聚集在他周围的一批台阁诗人酬唱应答、在体式技巧上竞异求新之作,诸如《奉和李给事省中书情寄刘苗崔三曹长因呈许陈二阁老》、《酬崔舍人阁老冬至日宿值省中奉简两掖阁老并见示》等等,从冗长的标题即可看出诗人们的交往概况。

这些诗的内容并不充实,艺术性也不强,却对贞元末年的诗坛风尚颇有影响。

到了元和年间,又出现了比一般唱和更进一步的以长篇排律和次韵酬答来唱和的形式,而元稹和白居易便是这种形式的创始者。

早年元稹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

世人常把他们并称为“元白”。

与韩孟诗派同时稍后,中唐诗坛崛起了以白居易、元稹为代表的元白诗派。

这派诗人重写实、尚通俗,走了一条与韩孟诗派完全不同的创作道路。

清人赵翼说:“中唐诗以韩、孟、元、白为最。

韩、孟尚奇警,务言人所不敢言;元、白尚坦易,务言人所共欲言。

”(《瓯北诗话》卷四)表面看来,二者似背道而驰,但实质却都是创新,取途虽殊而归趋则同。

曹丕尝云:"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典论. 论文》)。

然微之和白居易之间的友谊,却成为了文学史上的佳话。

辛文房亦云:"微之与白乐天最密,虽骨肉未至,爱幕之情,可欺金石,千里神交,若合符契,唱和之多,毋逾二公者。

"(《唐才子传》),元稹初期作品在写实风格和音律方面都深受白居易影响,宗法其新乐府诗歌和讽喻写实的诗歌创作之风,在两者订交后,又以相互间的唱和而闻名。

元稹经典诗文解析

元稹经典诗文解析

元稹经典诗文解析1.山水万重书断绝。

2.朝随而出,暮隐而入。

唐·元稹《莺莺传》。

这两句大意是:一早偷偷地走了,夜里偷偷地来了。

元稹著名传奇《莺莺传》又名《会真记》写莺莺和张生互相爱慕,私自结合,后又为张生所抛弃的故事。

作者对出身名门望族的莺莺敢于反抗封建礼教,大胆追求爱情的精神给予热情地歌颂。

著名的《西厢记》即取材于这篇传奇。

~两句写莺离去,夜暮时暗暗潜来的情景。

这位饱受封建礼教薰陶和上流社会虚伪道德观念戕害的少女,经过内心的痛苦折磨,灵魂终于觉醒,敢于听凭感情的驱使,而与张生结合。

莺莺的行为是对封建礼教和世俗观念的挑战,而她的悲剧也正是虚伪的封建道德造成的。

3.择才不求备,任物不过涯。

唐·元稹《遣兴》选拔人才不要求全责备,使用人才不要超过限度。

4.东西生日月,昼夜如转珠。

见唐·元稹《苦雨》。

这两句大意是:日月东升酉落,昼夜似转珠一样周而复始。

两句乃触物兴感,慨叹光阴迅速地逝去。

可用以表达要珍惜光阴,珍惜人生,适时而有所作为的思想。

5.修身不言命,谋道不择时。

6.险心露山岳,流言翻波涛。

《酬刘猛见送》7.怪来醒后旁人泣, 醉里时时错问君。

唐·元稹《六年春遣怀八首》其五。

怪来:怪不得。

这两句大意是:酒醒之后见旁人在自己身边啜泣,一问才知道自己醉中还时时喊着亡妻的名字,怪不得旁人也感动得流下眼泪。

诗的前两句是:“伴客销愁长日饮,偶然乘兴便醺醺。

”意思说:自丧妻后,常陪客人作长日饮,意在借酒浇愁,偶然乘兴也痛饮几盏,喝得醉醺醺。

谁知醉中还未忘掉妻子,旁人也为自己的伤情而啜泣,自己的悲痛更不言而喻。

层层写来,用笔曲深,情真意挚,催人泪下。

写悼念文字,可从中悟出一番道理来。

8.自言并食寻常事,惟念山深驿路长。

唐·元稹《六年春遣怀八首》其二。

并食:因生活困难,常三餐并成两餐,或两天只吃一天的粮食。

这两句大意是:自己在信里说常常并食,已经成了习惯,不觉得清苦;心里惟独挂念着出门在外的丈风餐风宿露,在深山驿路上长期奔波。

唐代诗人元稹诗词的鉴赏

唐代诗人元稹诗词的鉴赏

唐代诗人元稹诗词的鉴赏 生平简介 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今河南省洛阳一带)人。

幼年丧父,家 境比较贫困。

十五岁参加科举考试,明经及第。

唐宪宗元和初,应制策第一,任 左拾遗,历监察御史等职。

曾因劾奏剑南东川节度使严砺等人的不法行为,得罪 权贵,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

他遭到这次打击后,转与宦官和权贵妥协,并通过 宦官崔潭峻等人的推荐,得到穆宗李恒的重用,一度出任宰相。

不久,调任同州 刺史。

文宗太和时,任武昌军节度使,死于任上,年五十三。

元稹和白居易 是好朋友,他们都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他的文学 主张与白居易相近,提倡杜甫 “即事名篇, 无复倚傍”的精神, 推动了新乐府运动的发展。

他写过一些 《乐 府古题》和《新题乐府》,借用乐府的体裁,自出新意,借以“讽当时之事,以 贻后代之人”。

他还写过不少古诗 和律诗,其中也有讽刺现实的,称作“古讽”、“律讽”。

此外,他也还写 过不少古今体艳诗和悼亡诗,言浅情深,在艺术上有较高的成就。

他的诗在当时 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元白”。

元稹的诗歌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生疾苦, 揭露了上层统治阶级的荒淫、 腐朽, 但深度、 广度都不及白居易。

诗的风格与白居易相近,都有语浅情深的特点。

春 晓 元稹 半欲天明半未明, 醉闻花气睡闻莺, 猧儿撼起钟声动, 二十年前晓寺情。

元稹诗鉴赏1 / 26这是一首怀念往昔情人的七言绝句。

一个春日的拂晓,天色朦胧,将明未明,作者在醉乡中闻着花气和黄莺的叫 声,心情安闲恬静,忽然一只小狗跳过,碰撞起钟声,于是勾起了他二十年前在 寺庙里的一段回忆。

这二十年前的情事是怎样的呢?诗里没有明说, 但我们从诗人所写的一篇小 说 中却略知大概。

如大家所知,诗人曾写过一篇著名的传奇小说《会真记》,写的是张生和崔 莺莺恋爱的故事 。

崔莺莺是一个美丽、温柔、多情的女子,张生很爱她,但终于因她出身卑 微,不利于自己图取功名富贵,而将她抛弃了。

元稹的经典诗歌特点赏析

元稹的经典诗歌特点赏析

元稹的经典诗歌特点赏析形式主义诗学认为:诗只是有意味的语言艺术形式。

任何一种“内容”只有经过“形式化”才能成为艺术。

形式并不屈从于内容。

我在此整理了元稹的诗歌特点赏析,供大家参阅,盼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元稹的诗歌特点赏析11得乐天书元稹〔唐代〕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

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

这是一首构思奇怪的小诗。

题目是《得乐天书》,按说,内容当然离不开信中所言及读信所感。

但诗里所描绘的,却不是这些,而是接信时一家人凄凄惶惶的场面。

诗的第一句“远信入门先有泪”,是说,诗人接了乐天的江州来信,读完后泪流满面。

其次句笔锋一转,从妻女的反应上着笔:“妻惊女哭问何如。

”诗人手持远信,流着泪走回内室,引起了妻儿们的惊疑:接到了谁的来信,引起他如此难过?这封信到底带来了什么噩耗?妻女由于困惑,发而为“惊”、为“哭”、为“问”。

可她们问来问去,并没有问出个到底。

由于,诗人这时已经难过得不能说话了。

于是,她们只好窃窃私语,猜想起来:自从来到通州,从没见什么事使他如此兴奋,也从未见谁的一封来信会引得他如此难过。

够得上他如此关怀的人只有一个──白乐天。

这封信,八成是江州司马白乐天寄来的了。

2重赠元稹〔唐代〕休遣玲珑唱我诗,我诗多是别君词。

明朝又向江头别,月落潮平是去时。

从艺术特色上看,此诗只说到就要分手(“明朝又向江头别”)和分手的时间(“月落潮平是去时”)便结束,通篇只是口头语、眼前景,可谓“情无奇”、“景不丽”,但却有无穷余味,能留下深刻印象。

这是由于该诗虽内容单纯,语言浅显,却有一种萦回不已的音韵。

3春晓元稹〔唐代〕半欲天明半未明,醉闻花气睡闻莺。

猧儿撼起钟声动,二十年前晓寺情。

《莺莺传》中有莺莺复张生信,文词并茂,早已脍炙人口,却将元稹先赠莺莺之诗略而未录。

文中只略称:“明年文战不胜,遂止于京因贻书于崔,以广其意。

”而此诗被大多学者视为《莺莺传》之张本。

元稹的诗歌特点赏析21遣悲怀三首·其二元稹〔唐代〕从前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以下诗歌属于元白唱和之作

以下诗歌属于元白唱和之作

以下诗歌属于元白唱和之作
1、元稹:“我在山馆中,满地桐花落。


白居易:“桐华半落时,复道正相思。


2、白居易:“曾将秋竹竿,比君孤且直。


元稹:“怜君别我后,见竹长相忆。


3、白居易:(给元稹寄药)“且图遥慰病中情。

”元稹:(收到药之后)“唯有思君治不得。


4、白居易:“努力各自爱,穷通我尔身。


元稹:“人亦有相爱,我尔殊众人。


5、白居易:“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回梦见君。

”元稹:“我今因病魂颠倒,唯梦闲人不梦君。


6、元稹:“与君后会知何日,不似潮头暮却回。

”白居易:“知在台边望不见,暮潮空送渡船回。


7、元稹:“闲夜思君坐到明,追寻往事倍伤情。

”白居易:“分袂二年劳梦寐,并床三宿话平生。


8、白居易:“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里游。

亭吏呼人排去马,忽惊身在古梁州。


元稹:“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

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

”。

《梁州梦》元稹 鉴赏

《梁州梦》元稹 鉴赏

《梁州梦》元稹鉴赏《梁州梦》是中唐元稹写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平平叙事,无惊人之笔,双方以诗代柬,形影相随,泪笑歌哭,情同身感。

使东川·梁州梦作者:元稹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院游。

亭吏呼人排去马,所惊身在古梁州。

元稹介绍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河南府,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

父元宽,母郑氏。

为北魏宗室魏昭成皇帝十世孙。

元稹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给世人留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千古佳句。

元稹其诗辞浅意哀,仿佛孤凤悲吟,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

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

其乐府诗创作,多受张籍、王建的影响,而其“新题乐府”则直接缘于李绅。

名作有传奇《莺莺传》、《菊花》、《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兔丝》、《和裴校书鹭鸶飞》等。

现存诗八百三十余首,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100 卷,有《元氏长庆集》。

《梁州梦》鉴赏本诗为《使东川》二十二首之一。

时在元和四年(809),元稹监察御史任上。

诗前注云:“是夜宿汉川驿。

梦与杓直、乐天同游曲江,兼入慈恩寺诸院。

倏然而寤,则递乘及阶,邮吏已传呼报晓矣。

”唐代诗人广交游,重友谊,例多酬唱赠答之作。

但若论彼此私交甚深,历时之久,唱和之多,则无出元白右者。

“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

”(白居易)“休遣玲珑唱我诗,我诗多是别君词。

”(元稹)双方以诗代柬,形影相随,泪笑歌哭,情同身感。

此番元稹使东川。

仍不绝诗柬往还,白居易有和作十二首。

当元稹在兴元府作《梁州梦》当天,白居易在长安也写了《同李十一醉忆元九》:“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

”李十一即李杓直,他们相携同游曲江、慈恩寺,触景生情,念及元稹;而元稹亦竟梦魂相随,千里神交。

诗与本事“合若符契”,这简直可写入唐人传奇了。

《聊斋》之“三梦记”一类故事,就受到这一本事的启迪。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语文诗歌专题之酬和诗

语文诗歌专题之酬和诗

语文诗歌专题之酬和诗说到唐代诗人元稹和白居易,我们这容易想到的就是两个人之间有很多的唱和诗歌。

他们两个人有着共同的文学追求,有着共同的创作理念,彼此之间也有非常厚的友谊。

更难能可贵的是,两个诗人作为中唐诗歌的代表诗人,甚至还直接形成了一个文学流派,就叫作元白诗派。

这一诗派元稹和白居易为代表,注重写实,崇尚通俗。

他们的诗歌内容主要反映在惩恶扬善,在语言方面力求通俗易懂。

这是他们两个人诗作的风格特征,在他们彼此表达友谊和思念的诗歌当中,表现得非常真切。

公元817年,白居易和元稹同时遭遇被贬。

两人在不同的地方,但彼此之间书信往来不断,诗歌酬和也是频率很高。

白居易写了四句诗给元稹:“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

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

”这首唐诗是白居易的《梦微之(十二年八月二十日夜)》,古诗非常简单,确实就如同这一诗派的语言风格所描绘的那样通俗易懂。

元稹被贬通州,白居易被贬江州,两地相隔数千里,通信非常困难。

但即便如此,两个男人之间的思念从未断绝,而白居易更是写出了这样情意绵绵的诗句。

白居易因为“晨起临风”而感觉到“惆怅”,以至于在晚上的时候,“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

两个人同时遭遇被贬,彼此之间的酬和就是彼此精神的支柱,彼此心中的安慰。

老朋友的感情如此真挚,元稹也非常感动,所以写下了以下的这一首诗作为回应。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

我今因病魂颠倒,唯梦闲人不梦君。

这一首唐诗就是元稹的《酬乐天频梦微之》,全是同样非常简单,甚至比白居易的那首古诗更为通俗易懂。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诗歌的一开始,元稹对白居易夜里思念他表示非常感动。

他感慨山水万重,收到白居易的一种是真的很不容易,得知白居易在睡梦中都对他表示关切,更让他发自肺腑的感动。

但此时的元稹正在经历人生的一大挫折。

“我今因病魂颠倒,唯梦闲人不梦君”,我现在有病,而且心神错乱,只梦见些不相干的人却没有梦见你。

前者“梦见君”,后者“不梦君”,这一唱一和,表面看去是如此截然不同,可是形成了的感情基础,都是来自两人彼此苦思相念之情。

元稹诗歌19首赏析

元稹诗歌19首赏析

元稹诗歌19首赏析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

父元宽,母郑氏。

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

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

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离思五首·其四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首二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从《孟子·尽心》篇“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变化而来的。

两处用比相近,但《孟子》是明喻,以“观于海”比喻“游于圣人之门”,喻意显明;而这两句则是暗喻,喻意并不明显。

沧海无比深广,因而使别处的水相形见绌。

巫山有朝云峰,下临长江,云蒸霞蔚。

据宋玉《高唐赋序》说,其云为神女所化,上属于天,下入于渊,茂如松榯,美若娇姬。

因而,相形之下,别处的云就黯然失色了。

“沧海”、“巫山”,是世间至大至美的形象,诗人引以为喻,从字面上看是说经历过“沧海”、“巫山”,对别处的水和云就难以看上眼了,实则是用来隐喻他们夫妻之间的感情有如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其深广和美好是世间无与伦比的,因而除爱妻之外,再没有能使自己动情的女子了。

“难为水”、“不是云”,情语也。

这固然是元稹对妻子的偏爱之词,但象他们那样的夫妻感情,也确乎是很少有的。

元稹在《遣悲怀》诗中有生动描述。

因而第三句说自己信步经过“花丛”,懒于顾视,表示他对女色绝无眷恋之心了。

第四句即承上说明“懒回顾”的原因。

既然对亡妻如此情深,这里为什么却说“半缘修道半缘君”呢?元稹生平“身委《逍遥篇》,心付《头陀经》”(白居易《和答诗十首》赞元稹语),是尊佛奉道的。

另外,这里的“修道”,也可以理解为专心于品德学问的修养。

然而,尊佛奉道也好,修身治学也好,对元稹来说,都不过是心失所爱、悲伤无法解脱的一种感情上的寄托。

“半缘修道”和“半缘君”所表达的忧思之情是一致的,而且,说“半缘修道”更觉含意深沉。

元稹唱和诗考论

元稹唱和诗考论

唱和诗
情感
“ 和 主盟 ,微 之 、乐 天而 已” ,元 稹作 为 元 和诗 元 坛 主盟者之 一 ,与之 唱和者甚众 。元稹 、 自居易 、李谅结 有 《 杭越 寄和诗集 》;元稹 、 白居 易、崔玄亮 结有 《 州 三
冕,所重华 与纷。矜 夸仕 台阁,奔走 无朝 昏。君 衣 不盈 箧,君 食不 满困。君 言养既薄 ,何 以荣我
四 、同 处则 以诗 相娱
昔君 乐游 园,怅望 天欲 曛 。今 我 大江上 ,快
意 波 翻 云 。秋 空 压 澶 漫 , 濒 洞 无垢 氛 。 四顾 皆 豁
如 《 为乐天 自勘诗集 ,因思 顷年城 南醉归 ,马上递唱
艳 曲,十 余里不绝 ,长 庆初俱 以制诰 侍宿南郊斋 宫,夜后
偶吟数十篇 ,两掖诸 公洎 翰林学士三 十余人惊起就 听,遽 至 卒吏 ,莫 不众观 。群 公直 至侍从行礼之 时,不复聚寐 , 予 与 乐天 吟哦 竟亦 不 绝 。因 书于 乐天 卷后 。越 中 冬夜 风
帐 ,云从 积成 山。密视枢机草 ,偷瞻咫尺 颜。恩
与足 下 小通则 以诗 相戒 ,小穷 则以诗相 勉,
索居则以诗相慰 ,同处则以诗相娱 。 元 白二人 结识于贞元十八年 ( 公元8 2 0 年),开始时 以
诗 章 赠 答 ,此 后 逐 渐 结 为 莫 逆 之 交 。直 至 大 和 五 年 ( 元 公
贞元 季 年 ,始 定 交分 ,行 止通 塞 ,靡 所 不 同;金石胶 漆 ,未足 为喻 。死生 契阔者三 十载 ,
歌诗唱和者九百章:播 于人 间, 不复叙 。 今
元稹与 白居易 的唱 和诗作 “ 九百章 ”,堪称历代 诸家 之冠 。自居易 《 与元九书》云:
旨绝 常班。飚 闪才人袖 ,呕 鸦软举锻 。宫花低作

元白唱和诗用典研究

元白唱和诗用典研究

有5 7首诗歌 用典 , 占二人 唱和诗 中自居易 诗歌 总量 的4 2 . 2 %, 且在这 5 7首 诗 歌 问 用 典 2 5 1处 。略 从
引征 范 围看 , 元 白唱和诗所 引典 故 , 经史 子集 均有 涉
人。
就是 用典 。 ” l 2 _ 2 “ 通 常我 们 把 典故 分 为 事 典 和语 典 。 事典 是指 被 引用 的前 代 典籍 中 的 古 代 神 话 传 说 故
用典 , 又称用 事 , 是 中国诗歌 史上 长时 期存在 的

诗共 1 3 5首两 部分 组 成 。继 而参 阅《 中 国典 故 大 辞 典 》、 《 全唐 诗 典 故 辞 典》 等 书 目对 此 2 3 8首 唱 和 诗
实际用 典按 先后顺 序梳 理 , 印证 了元 白唱 和诗 所 引 典 故在 数量 上大 为可 观 的预想 。 统计结 果显 示 , 在 元 白可考 的 唱和诗 范 围内 , 元 稹有 4 2首诗 歌用 典 , 占二人 唱 和诗 中元 稹 诗歌 总量 的4 0 . 8 %, 且 在这 4 2首诗 歌 间用 典 2 1 0处 ; 白居 易
游夏之徒伊尹心枣如瓜子房帷穿杨脱颖而出商山四皓李斯溷鼠忆黄犬北里当绝听张良椎车轮赵高杀二世摧悴戚夫人伯夷叔齐不食周粟明珠暗投屈原沉湘丧家狗庄舄之吟张仪舌存奇货可居三间愤五毅大夫百里奚负荆请罪韦编三绝三岛紫气逢真贾谊为才渭津雕龙五大夫等
第2 9卷第 2期 2 0 1 3年 2月
商 丘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S H A N G Q I U N O R M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Vo 1 . 2 9 No . 2 F e b r u a r y .2 01 3

唱和类诗词撷趣

唱和类诗词撷趣

钗头 凤
才华信 美多娇 ,看千古词人共折腰 。算黄
唐 琬
州太 守,犹输气概 ;稼轩居士 ,只解牢骚 。更 笑
世 情薄 ,人 情恶 ,雨送黄 昏花 易落。晓风 胡儿 ,纳兰容若 ,艳想裱 情着意雕。君与我 ,要
干,泪痕残。欲 笺心 事,独语斜阑。难 ,难 ,难 ! 上 天 下地 。把 握 今 朝 。
能人梦写心境 ,是 以罕有之事写人之至情 。两 风 流 人 物 ,还 看今 朝 。
首诗一唱一和 ,妙趣天成 。

沁园 春
钗头 凤
柳 亚 子
陆 游
(次韵 和润之咏 雪之作 ,不尽依 原意也 )
红 酥手 ,黄滕 酒 ,满城春 色宫墙柳 。 东风
廿载重逢 ,一 阕新词 ,意共云飘 。叹 青梅 酒
朱庆馀是个书生 。当时正准备参加科举考 元稹 被贬通州 (今北 京郊 区),自居易则 谪居江
试 ,对 能否考上心 中没有把握。于是 ,他 以新娘 州 (今 江西 九江 ),两地 相 隔数千 里 ,两人 几乎 自比,表达忐忑不安 的心情 。他的本 意是想 问当 断 了音 信 。自居易首 先写梦 ,写在梦 里见到 了 时的主考官张籍 :我能不能考中?朱庆馀 问得巧 元稹 。 白居易 当时的境况不 好 ,元稹 的情况则
陆母强行拆散。10年后 ,陆游漫游沈园 ,独 自借 毛泽东 的《沁园春 ·雪》上 阕写景 ,描绘 了北 中
酒浇愁时 ,突然看见唐琬及其后夫赵士程 。对 国的壮美 、雄浑之景 ;下半 阕咏史 ,勾 勒了中华
此 ,陆游痛苦不堪想离去。唐琬征得赵士程的同 民族恢 宏 的历 史 ,融 描写 、记叙 、议论 、抒情 于
你朱 庆馀才华一流 ,考 中自然不在话下 ,你尽管 苟且生存 。令人惊奇 的是 ,元稹没有答 “我也在

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序》原文及译文

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序》原文及译文

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序》原文及译文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序唐· 元稹①余读诗至杜子美而知大小之有所总萃焉。

始尧舜时,君臣以赓歌相和,是后,诗人继作,历夏、殷、周千馀年,仲尼缉合选练,取其干预教化之尤者三百篇,其馀无闻焉。

骚人作而怨愤之态繁,然犹去风雅日近,尚相比拟。

秦、汉已还,采诗之官既废,天下妖谣民讴、歌颂讽赋、曲度嬉戏之词,亦随时间作。

至汉武帝赋《柏梁》诗,而七言之体具。

苏子卿、李少卿①之徒,尤工为五言。

虽句读文律各异,雅郑之音亦杂,而词意简远,指事言情,自非有为而为,则文不妄作。

建安之后,天下文士遭罹兵战。

曹氏父子鞍马间为文,往往横槊赋诗。

其遒壮抑扬,冤哀悲离之作,尤极于古。

晋世风概稍存。

宋、齐之间,教失根本,士子以简慢歙习舒徐相尚,文章以风容色泽放旷精清为高。

盖吟写性灵,流连光景之文也。

意义格力固无取焉。

陵迟至于梁、陈,淫艳刻饰,佻巧小碎之词剧,又宋、齐之所不取也。

②唐兴,官学大振。

历世之文,能者互出。

而又沈、宋②之流,研练精切,稳顺声势,谓之为律诗。

由是而后,文变之体极焉。

然而莫不好古者遗近,务华者去实;效齐、梁则不逮于魏、晋,工乐府则力屈于五言;律切则骨格不存,闲暇则纤浓莫备。

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③,掩颜谢④之孤高,杂徐庾⑤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

使仲尼锻其旨要,尚不知贵,其多乎哉。

苟以其能所不能,无可无不可,则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

④予尝欲条析其文,体别相附,与来者为之准,特病懒未就耳。

适遇子美之孙嗣业启子美之柩,襄祔事⑥于偃师。

途次于荆,雅知余爱言其大父之为文,拜余为志。

辞不能绝,余因系其官阀而铭其卒葬云。

(取材于作者同名文章)【注】①苏子卿、李少卿指汉代苏武、李陵。

②沈、宋指唐代诗人沈佺期和宋之问。

③曹刘,“三曹”之曹植、建安七子之刘祯,他们是汉代诗人。

④颜谢,指南朝宋的诗人颜延之和谢灵运。

⑤徐庾,指南朝梁陈的诗人徐陵和庾信。

元稹抒发平民情感,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

元稹抒发平民情感,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

元稹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作以真挚的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而著称。

他的诗作不仅表达了平民百姓的情感和遭遇,也对时代的弊端和社会的不公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在元稹的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对平民命运的关怀、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以及对人类生活的思索与追求。

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深入探讨元稹诗歌中抒发的平民情感以及反映的社会现实。

一、对平民命运的关怀元稹的诗作中常常表现出对平民百姓的深切关怀和同情。

他认为,平民百姓的命运多是困顿和艰辛,他们承受着社会风云变幻所带来的痛苦和压力。

在《遣怀》中,元稹写道:“百年百事到头都是,谁家青春未豁然。

”这句诗表达了他对普通人生活的感慨和同情,他深刻地意识到平民百姓经历了无数的悲欢离合,他们的生活并不容易。

在元稹的诗作中,可以看到对平民命运的关怀所化作的真挚情感,这种情感是他诗歌的精髓所在。

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元稹的诗作中也包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他用诗歌表达了对当时社会弊端和不公的指责和不满。

在《遣怀》中,元稹写道:“从来不道曲如钩,朝千暮万亦平分。

”这句诗反映了当时社会阶层之间的悬殊差距和不公平现象,他对这种现象表示了强烈的不满和愤慨。

在《离思》中,他写道:“几丧亲戚成浮云,都无旧雁把消息。

”这句诗折射出当时社会的黑暗和残酷,他对这种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揭露,让人们思考和反思。

三、对人类生活的思索与追求除了对平民命运和社会现实的关注外,元稹的诗作中也融入了对人类生活的思索与追求。

在《离思》中,他写道:“人生万事如无物,歌舞宴会散何年。

”这句诗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和生命的虚无感的思考,以及对真理和永恒的追求。

在《遣怀》中,他写道:“人生饮酒且何妨,贫贱不知欢笑长。

”这句诗表达了他对生活的豁达和对幸福的追求,让人们感受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元稹的诗歌抒发了平民百姓的情感,反映了社会现实的丑陋和不公,同时也表现了对人类生活的思索与追求。

他的诗作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人文关怀,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的关注和对人类生活的热爱。

元稹诗歌主张

元稹诗歌主张

元稹诗歌主张
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今河南洛阳)人,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与白居易并称“元白”,他们共同倡导了“新乐府运动”,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元稹的诗歌主张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诗歌内容的现实关怀:元稹的诗歌关注社会现实,尤其关注百姓的生活疾苦。

他的许多诗篇揭露社会矛盾,反映人民愿望,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

2.诗歌风格的平易近人:元稹的诗歌语言通俗易懂,风格朴实自然,易于为广大读者所接受。

他主张诗歌应当接近生活,便于人们理解和传唱。

3.诗歌功能的教化作用:元稹认为诗歌除了娱乐功能外,还应当承担起教化民众的责任。

他的诗歌常常蕴含道德教化的意图,希望通过诗歌来启迪民智,提升社会道德水平。

4.诗歌形式的创新:元稹在诗歌形式上不拘泥于传统,他尝试创新,创作了一些新的诗体,如“古体诗”和“近体诗”中都有他的创新之作。

5.诗歌情感的真挚表达:元稹的诗歌情感真挚,无论是抒发个人情感,还是表达对社会的关切,都能够深入人心。

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人性、人情的深刻洞察。

6.诗歌的文学价值:元稹的诗歌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受到推崇,而且在后世也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被后人传诵和研究。

元稹的诗歌主张和实践,对唐代乃至整个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诗歌作品也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读方慧颖枕上诗书遇见最美唐诗读后感

读方慧颖枕上诗书遇见最美唐诗读后感

读方慧颖枕上诗书遇见最美唐诗读后感再次推荐这本书,是因为我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人物——元稹。

传说,元稹是西厢记这一流传千古的爱情故事的男主角——张生。

元稹放弃了昔日的恋人(崔莺莺)而娶了女儿为妻。

不管这段情事是真还是假,但在历史上确实有元稹负了薛涛。

而让我想不明白的是,这个负心汉却跟白居易有着刻骨铭心的友情。

对,你没看错,是友情。

初见:801年,元稹与白居易同时参加吏部考试。

这一见不得了,从这一次到最后一次,历经27年,两人留下来1000多首唱和诗作。

第一次赠诗:在一个秋雨天,白居易写诗给元稹,他说:“莫怪独吟秋思苦,比君校近二毛年。

”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不要怨我只懂得说秋天的思念之苦,白发苍苍比你要多出七岁之多了。

此后,他们一发不可收拾,在公众场合,在家中的屏风,不停地唱和。

发展到你侬我侬阶段:815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在赴任途中,他读元稹的诗来解闷,然后写了一首诗寄给元稹。

这时候元稹病了,但是一听到白居易被贬江州,他突然从病中惊起:“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后来白居易为他们的友情下了结论:“自我从宦游,七年在长安。

所得为元君,始知定交难。

”上升到骨灰级男闺蜜:元稹和白居易的闺蜜情达到顶峰的要数梦中相见。

公元809年三月七日,元稹任监察御史,奉命去四川,二十一日那天途经梁州,当日白居易在长安,跟弟弟、朋友同游曲江、慈恩寺。

期间,白居易说:“元稹到梁州了。

”大家不信,但过了几天,梁州来信,打开一看落款日期,正是白居易游玩的那天。

白居易的弟弟白行简认为,两人是在梦里相见了,白居易思念元稹的时候,元稹以梦的形式参与了白居易当时的活动。

神吧?神了!结局:831年七月,五十三岁的元稹离世而去,这一段长达27年的友谊终于画上了句号。

小结:不得不说,元白两人完美地诠释了“妻子如衣服,兄弟如手足”这句话,尤其是元稹,他可以大胆、放心地抛弃一个又一个痴情女子,但对白居易始终如一,甚至超越了同性之前纯洁的友谊,这不得不说让人无法理解。

关于唐代诗人元稹的资料

关于唐代诗人元稹的资料

关于唐代诗人元稹的资料元稹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关于元稹的资料介绍你知道哪些?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元稹的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元稹的资料元稹的资料中记载他的家族世代都是文官,他小时长相十分清秀,父母非常宠爱他,三四岁的时候父亲就带着他读书。

但好景不长,在他八岁那年他的父亲去世,几个哥哥不愿意供养他,母亲只得带着孩子去投靠娘家,日子变得非常困难,但母亲非常坚强,一方面照顾孩子的生活,另一个方面也没有放弃对他的教育。

母亲的娘家比较安定,元稹的童年虽然艰难,但在母亲的保护下,仍旧很快乐,母亲持家有道感染了元稹,他很好学常常向别人借书或去姐夫家求教,他的表兄又教他骑马射箭,不满十岁的时候,元稹在作诗方面的天赋就显示出来,在民间的生活让他对农村的环境有所了解。

元稹的资料上提到在他十五岁的时候,就投入考试之中,但是夺取了功名的元稹并没有得到官,只能一直闲居在长安里。

但这并没有让他停止学习,京城的文化和广泛的兴趣让他的文化修养得到了提高,开始大量的作诗。

后来元稹再次参加考试,与白居易同登榜单,两人成为好友,入仕之后有了结婚的资本,于是元稹将这件事提上了日程,不久后便成婚。

元稹当官后不停的上疏献表,引起了皇帝的注意,受到召见,他的勤恳锋芒毕露,引起他人的不满,后被贬官到河南,这时元稹的母亲去世,他悲痛欲绝,守孝三年。

以上便是史料中记载的元稹的资料。

元稹与崔莺莺的故事元稹笔下的《莺莺传》刻画了一则唯美动人的爱情故事,后人对此也多有改编,其中尤以王实甫的《西厢记》最为出名,殊不知这其中的张生正是元稹,而女主人公崔莺莺的真实姓名则无从考察。

元稹与崔莺莺相识的那一年,元稹在山西做九品芝麻官,而崔莺莺则跟随家人在路过山西永济时遇到军匪,出于善意,元稹和军匪交涉保护了崔家的钱财和性命,元稹在崔家设宴答谢他时结识了崔家大小姐崔莺莺,两人很快互生情愫并每天半夜进行幽会,其诗句“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写的便是当时的幽会情境。

但好景不长,在崔家住了数月后元稹要奔赴长安参加吏部选拔考试,元稹与崔莺莺面临分别,在元稹临行的前一天,崔莺莺还强颜欢笑的送别元稹,元稹虽不舍但还是选择离开。

解读元稹的悼亡诗

解读元稹的悼亡诗

解读元稹的悼亡诗解读元稹的悼亡诗导语:他也还写过不少古今体艳诗和悼亡诗,言浅情深,在艺术上有较高的成就。

他的诗在当时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元白”。

下面和小编一起解读元稹的悼亡诗吧!解读元稹的悼亡诗官场上,他先靠老丈人韦夏卿的提携得以由明经而举人,由举人而状元,迅速成为了政治舞台上的中坚力量;几经贬谪之后他又靠几位名声极差的宦官帮他在皇帝面前吹嘘,让他爬到了人臣之的最高位——宰相。

情场上,仗着帅气和诗才,元稹骗取了不少女子的芳心。

那部流传千古的《莺莺传》据说是元稹的自叙传。

明明是自己玩弄了莺莺之后想再攀高枝,还在诗中将莺莺比作会给男人带来祸害的妖女。

这绝不是厚道男子所能为。

元稹与蜀中名妓薛涛的爱情故事有着许多不同的版本,其中不乏穿凿附会,但一个基本事实是清楚的,那就是元薛之间的确存在过姐弟恋,而且最后移情别恋的也是元稹。

元稹在浙东为官时,利用自己权势强占有夫之妇刘採春,为正人君子所不齿。

至于他在晚年与好友白居易玩换妾游戏,更是荒唐至极。

可就是这样一位人品不佳又风流荒唐的'才子却以妻子韦丛为抒情对象写出了许多感人至深的诗篇。

从至今流传诗歌来看,元稹至少有十六首诗歌是为韦丛而写,包括《遣悲怀三首》、《春遣怀八首》、《离思五首》。

其中《遣悲怀》三首以生活琐事入,读来让人潸然泪下。

(一)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二)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三)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韦丛是太子太保韦夏卿之女,自幼在优越的环境中成长,长得如花似玉,略通诗赋,还会做家务女红,是能上厅堂也能下厨房的贤妻。

元稹二十四岁时与比他小四岁的韦丛结婚。

元稹传译文

元稹传译文

元稹传译文译:元稹,字微之,河南人。

九岁时擅长写文章,十五提升明经,书判拔萃科,补任校书郎。

元和初年,对策第一,拜任左拾遗。

多次上书谈论利与害,当道路恶劣的,出京任河南尉。

后来被任命为监察御史,东川办案。

回次敷水驿,中人仇士良半夜到,元稹不让邸,仇怒,攻击元棋的脸。

宰相任命刘稹年少轻威,失去宪臣体,贬江陵士曹参军,李绛等人议论他的错误。

元和末年,召任膳部员外郎。

元稹诗变体,往往宫中音乐色都读的,称为才子。

然而点缀属虽然广,乐府专门的警句啊。

当初在江陵,和监军崔潭峻好。

长庆年间,崔进他的诗歌上百篇,皇帝非常高兴,问他现在在哪里,说:“为南宫散郎。

”提升为祠部郎中、知制诰,不久迁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承旨,后来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首次以机会,举止轻浮,朝廷内外各种笑,不久罢除。

但是一直没有检查,望轻,不为舆论所左右,任武昌节度使,死亡。

在越时,征召窦巩。

窦巩长于诗,太阳报和,所以镜湖绵延、秦望的奇异更加传,当时称为“兰亭绝唱”。

微妙的和白居易最秘密,虽然骨肉未到,爱慕之情,可以欺骗金石,千里神交,如符契,唱和的多,没有超过二公的。

有《元氏长庆集》一百卷和《小集》十卷,现在传。

O松柏饱经风霜,然后胜利栋梁的责任,人必劳饿空乏,然后不要得意忘形的样子。

声誉早一定锐不可当,士气旺盛就志骄,神志骄横就会积聚怨恨。

先到者未必可喜,大器晚成者或许可以祝贺。

何况喜庆吊丧接踵及门,不可预料的呢。

人评元诗如同李龟年说天宝遗事,相貌憔悴而神不伤。

何况尤其物移人,奢侈风俗迁移性,可以看出他的言行举止缺乏丰茸,且不能战胜自己,到登高位愧,在许多人留下笑柄,由来已久。

不重视细节,最后几大德。

难道听不到言行君子的关键,荣耀的主吗?古人不以能治而无位,以有位而不能治理好了。

元稹与白居易薛涛的故事

元稹与白居易薛涛的故事

俗话说“文人相轻”,但在唐代文坛上,却有两个文人给后人留下了文人相轻的佳话。

他们是白居易和元稹。

几回魂梦与君同,两人的友谊,是在共患难中建立起来的。

元稹元稹和白居易的故事元镇、自居易同为中唐著名诗人,两人有相似的人生经历,而且在政治上、文学上也有相似的主张自结交之日起两人便结下了终身的友情,正如自居易所说“始以诗交,终以诗诀”。

后人将他们“元自”合称,他们之间的唱和也促成了中唐唱和诗繁荣据赵以武《唱和诗研究》中《绪论》所言:“‘唱(倡)的制约’,没有‘唱’也就无所谓‘和’。

‘和’是后应声者随先发声者之‘唱’而唱的’,元白第一次唱和始于贞元十八(自居易《秋雨中赠元镇》、元镇和为《酬乐天秋兴见赠本句》),一直到大和五午元镇去世从第一次到最后一次历经27年,留下了千余首唱和作品。

虽然其间的唱和有高潮也有低谷,但这么长时间的唱和足以见一人友情之深厚坚贞。

现存的元镇与自居易唱和诗182首,白居易与元镇唱和212首。

从现存的诗篇数日中还是可以较为清晰地看到,元白之间的唱和主要集中在三个时期:元和五年至十年,元镇贬官江陵时期;元和十年至十三年,白居易为江州司马、元镇为通州司马时期;长庆三年至宝历,白居易为杭州、苏州刺史,元镇为越州刺史时期。

盗心憎主人,主人不知情。

反责镞太利,矢人获罪名。

寄言控弦者,愿君少留听。

何不向西射,西天有狼星。

何不向东射,东海有长鲸。

不然学仁贵,三矢平虏庭。

不然学仲连,一发下燕城。

胡为射小盗,此用无乃轻。

徒沾一点血,虚污箭头腥。

白居易随后回复了一首《答〈箭镞〉》,白居易和诗与元稹有着相同的意境,都亦愤礴满怀,但是在诗中还有劝慰之意,但是相同的是他们都是讽刺政治的诗歌,他们二位都抒发了自己对政治的批判。

其他比如《大觜乌》、《松树》、《雉媒》、《古社》,白居易的和答中除对元稹愤愤不平的安慰外,基本与元稹的诗意一致。

其三,咏物题材的唱和诗。

咏物是诗人唱和的常用题材。

元白的咏物唱和秉承了寓物言志的传统,同时将“缘情”而发作为唱和的重要的内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2 4卷 第 1 期 21 0 2年 1月
长 春工 业 大 学学 报 ( 会科 学 版 ) 社
J u n l fCha g h n Unv r iyo c n lg ( o il in e iin o r a o n c u ie st fTe h oo y S ca e c sEdto ) Sc
唯 有 思君 治不 得 , 销 雪尽 意还 生 。 膏 ”
病 中 的元 稹 收 到 的不 仅 仅 是 一 贴 垂 云 膏 , 多 的是 安慰 和温 暖 , 怪 会 发 出“ 有 思 君 治 不 得 ” 感 叹 。面 对 如 此 真 挚 的 更 难 唯 的 友 情 , 何 人 都会 感 动 的 , 稹 能 在 贬 谪 中 不 放 弃 自身 理 想 , 自朋 友 的支 持 与 鼓 励 也 是 一 个 重 要 原 因 。 任 元 来
释 放 的对 象 无 疑 是 自己 的知 己 。 自居 易 就 是 这 样 一 个 知 己 。面 对 元 稹 的 处 境 自居 易 给 予 的 是 同 情 、 助 、 帮 安慰 和 鼓励 。
元稹《 归乐》 : 思 云
“ 中思 归 乐 , 作 思 归鸣 。 尔是 此 山鸟 , 山 尽 安得 失 乡名 。应 缘 此 山路 , 自古 离人 征 。 阴 愁 感 和 气 , 尔从 此 生 。我 俾
去感 受诗 人 彼 时的 感 受 与 真 性 情 , 稹 诗 中唱 和 诗 最 多 , 过 其 不 同场 合 的 唱和 诗 可 以近 距 离 感 觉 元 稹 的 不 同 经 历 元 通 时段 的真 性 情 。
[ 关键 词 ] 元 稹 ; 合 ; 和 场 唱 [ 作者 简 介 ] 臧 焱 辛 (9 5 ) 女 , 东 科 学 技 术 职 业 学 院人 文社 会 科 学 学 院讲 师 , 要 从 事 古代 文 学研 究 。 17一 , 广 主
连 直 寒 食 不 归 因 怀元 九 》 : 云 ‘ “ 岁清 明 日 , 巴古 郡 楼 。今 年 寒 食 夜 , 去 南 西省 凤 池 头 。并 上 新 人 直 , 随 旧伴 游 。诚 知 视 草 贵 , 免 对 花 愁 。 鬓 难 未
发 茎 茎 日, 阴寸 寸 流 。 经春 不 同宿 , 异 在 忠 州 。 光 何 ”
( ) 发 内心 的无 奈 三 抒
元稹 自德 宗 贞元 九 年 (0 年 ) 官 右 拾 遗 以 来 , 86 授 由于 激 烈 耿 直 , 之 未 遇 贤 君 主 , 以 终 其 一 生 五 次 被 贬 , 然 他 始 终 没 加 所 虽 有放 弃 , 其 内 心 无 疑 是 痛 苦 而 无 奈 的 。这 种 无奈 往往 会 渗 透在 也 老 友 的 唱 和 诗 中 。 但 在元 稹 的《 江 陵 途 中寄 乐 天 杓 直 杓 以 员 外 郎 判 盐 铁 乐 天 以 拾 遗 在 翰 林 》 : 贬 云 “ 想到 江陵 无 一 事 , 酒 书卷 缀新 文 。 紫 芽嫩 茗 和 枝 采 , 橘 香 苞 数 瓣 分 。 暇 日上 山 狂逐 鹿 , 晨 过 寺饱 看 云 。 杯 朱 凌 ”
(元 稹 集 》 六 ) 《 卷
元 和 五 年 即公 元 八 百 一 十 年 , 白居 易 因为 母 老 家 贫 , 改官 为 京 兆 府 曹 参 军 , 为 翰 林 学 士 , 得 到 诏 命 , 写 了一 首《 请 仍 当 就 初 授 户 曹而 言志 》 给 元 稹 , 稹 深 为 朋 友 高 兴 , 作 了 这 首 诗 为 白 庆 贺 。元 稹 诗 不 仅 为 友 人 实 现 愿 望 而 高 兴 , 时 也 赞 赏 其 寄 元 就 同 “ 以禄 奉 亲 ” 并勉 励 白 “ 愿 凌 青 云 。[ 元稹 《 乐 天 待 漏 人 阁 见 赠 ( 乐 天 为 中书 舍 人 予 任 翰林 学 士 ) 云 : 贵 , 永 ”4 酬 时 》 “ 勘银 台契, 未 先排 浴 殿 关 。沃 心 因特 召 , 旨绝 常 班 。 飑 闪 才人 袖 , 鸦 软 攀 绿 。 宫 花低 作 帐 , 从 积 成 山 。 密 承 呕 云
到 时 想得 君 拈 得 , 上 开 看 眼暂 明 。 枕 ”
元 稹 有 《 病 瘴 乐 天通 中散 碧腴 垂 云 膏仍 题 四韵 心 慰 远 怀 开 拆 之 间 因有 酬 答 》 : 予 云 “ 红 变 炼 红 霞散 , 液 煎 研 碧 玉 英 。金 籍 真 人 天 上 合 , 车 病 骥 轭 前 惊 。 愁 肠 欲 转 蛟 龙 吼 , 眼 初 开 日月 明 。 紫 翠 盐 醉
州 时 期 元 白唱 和 就 有 近 四十 首 。具 体 来说 , 白唱 和 诗 内 容 如 下 : 元
( ) 途 顺 利 时的 相 勉 。 一 仕
如《 乐 天 初 授 户 曹 喜 而 言 志 》 : 和 云 “ 爵无 细 大 , 请 即为 恩 。王 爵 无 细 大 , 请 即 为 恩 。 君 求 户 曹掾 , 以禄 奉 亲 。 闻君 得 所 请 , 我欲 沾 巾。今 王 得 得 贵 感 人 重 轩 冕 , 重 华 与 纷 。 矜夸 仕 台 阁 , 走 无 朝 昏 。君 衣 不 盈 箧 , 食 不 满 困 。君 言 养 既 薄 , 以 荣我 门。披 诚 再 三 所 奔 君 何
表 面 看 此 诗 轻 松 , 而 轻 松 下 面 是 作 者 对 自 己仕 途 被 贬 的 一 种无 可 奈 何 。同 样 在《 致 用 神 麴 酒 三 十 韵 》 然 饮 :
“ 声 催 欲 曙 , 影 照初 醒 。 咽 绝 鹃啼 竹 , 撩 雁 去 汀 。 遥 城 传 漏 箭 , 鸡 蟾 萧 乡寺 响 风 铃 。楚 泽 一 为 梗 , 阶屡 变 荬 。醉 尧 荒 独 此 , 梦 几 曾经 。每 耻 穷途 哭 , 那客 泪零 。感 君 澄 醴 酒 , 遣 渭 和 泾 。 ( 全唐 诗 卷 》 愁 令 不 ”《 )
证 :现 在 可 以见 到 元 稹 在 通 州 所 作 的 诗歌 有 10余 首 , 占其 现 存 全 部 诗 作 的五 分 之 一 。¨ 自居 易 在《 诗 屏 风 绝 句 序 》 指 “ 8 约 ”1 题 中
出 :十二 年 冬 , 之 犹通 州 , 亦 未 离 湓上 , 去 万 里 , 见 三 年 , 郁 相 念 , 以 吟 咏 自解 。前 后 辱 微 之 寄 示 之 什 , 数 百 篇 , “ 微 予 相 不 郁 多 殆 虽 藏 于 箧 中 , 以 为好 , 若 置 之 座 右 , 见 所 思 。] 稹 曾对 自己的 诗 歌 进 行 过 整 理 , 次 是 在 被 贬 通 州 , 次 是 在 元 和 四年 永 不 如 _元 2 一 一 左 右 , 三 次则 是在 长庆 元 年 。根 据 元 稹 的 诗 作 整 理情 况看 ,从 元 稹 被 贬 谪 江 陵 的 那 一 天 起 , 的文 学 创 作 就 进 入 了 一 个 高 第 “ 他 涨 时 期 。口l 而 这些 诗 歌创 作 中 唱和 诗 占有 一 定 的 比 重 , 其 中元 白 唱 和 又 占绝 大 多 数 。 据 笔 者 统 计 , 单 是 现 存 的 在 通 ” ( 而 单
虽失 乡去 , 无 失 乡情 。惨 舒 在 方 寸 , 辱将 何 惊 ? 我 宠 ”
此诗 是元 稹 被 贬江 陵 时所 作 , 中诗 人 乐 观 地 表 示 不 会 向 困难 低 头 。 白 居 易 在 和 诗 中对 元 稹 的 这 种 置 个 人 荣 辱 于 度 外 诗 的胸 襟 表示 赞 赏 和鼓 励 。《 答 诗 思 归 乐 》 : 和 云 “ 看 元侍 卿 , 请 亦宿 此 邮 亭 。 因听 思 归 鸟 , 气独 安 宁 。 问君 何 以然 ? 道 胜 心 自平 。 虽 为 南 迁 客 , 在 长 安 城 。 神 如 ” 江 陵 期 间 是 元 稹 最 困 难 的 时 期 , 漏 偏 逢 连 夜 雨 , 治上 元 稹 屡 遭 迫 害 , 活 上 窘 态 无 奈 , 身 体 状 况 也 不 尽 如 人 意 。 白 屋 政 生 而 居 易 听说 后 马 上 寄 药 过 去 , 的《 微 之 江 陵 卧 病 以 大 通 中 散 碧腴 垂 云 膏 寄 之 因 题 四 韵 》 : 他 闻 云 “ 已题 一 帖 红 消散 , 又封 一 合 碧 云 英 。凭 人 寄 向 江 陵 去 , 路 迢 迢 一 月程 。 未 必 能 治 江 上 瘴 , 图遥 慰 病 中 情 。 道 且
元 稹 , 微 之 , 字 威 明 , 九 , 称 元 九 。元 稹 的 一 生 , 运 多 舛 , 情 上 失 意 , 婚 后 妻 子 早 亡 , 年 丧 妻 , 途 不 顺 , 字 别 行 世 命 爱 结 中 仕 自 十 五 岁 登 明经 科 到 五 十 三 岁 去世 , 短 的一 生 却 五 次 被 贬 , 被 贬 的 原 因 正 是 由 于他 刚 直 不 阿 , 罪 权 贵 。正 所 谓 “ 如 其 短 而 得 文 人 ” “ 品 及人 品” 我 们 从 分 析 元 稹 的 作 品 进 而 来 评 判 元 稹 的 为人 。元 稹 是 一 个 怎 样 的 人 ? 自有 他 的 作 品 来 下 个 正 确 的 结 、文 ,
诗 中流 露 了因 友 人 而 兴 奋 的 情 绪 。
( ) 途 偃 蹇 时的 相 互 慰 藉 二 仕
元 稹 一 生 仕 途 偃 蹇 , 对 于 一个 有 满 腔抱 负 的人 来 说 这 是 令 人 愤 懑 的 , 种 积 聚 内 心 的 不 平 及 郁 闷 需 要 发 泄 和 释 放 , 这 这 而
Vo. No 1 t 24 .0
J n 2 1 a. 0 2
口 文 学研 究
元稹 不 同场 合 唱 和诗 研 究
臧 焱 辛
( 东 科学 技 术 职 业 学 院 人 文社 会 科 学 学 院 , 东 珠 海 5 9 9 ) 广 广 10 0
[ 摘 要 ] “ 如 其 人 ” 章 最 能抒 发 人 的性 情 , 众 多文 学体 裁 中诗 歌 又 是 最 中之 最 , 过 诗 人 的 诗 我 们 可 以 了解 文 文 在 透
请 , 子 怜 俭 贫 。词 曹直 文 苑 , 诏 荣 且 忻 。 归 来 高 堂上 , 弟 罗 酒 尊 。各 称 千 万寿 , 天 捧 兄 共饮 三 四 巡 。我 实知 君 者 , 里 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