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第四讲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953年9月25日,人民政协全国委员会在庆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周年的口号里,向全国 人民正式发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1954年9月一届人大通过的《宪法》,把总路 线作为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写入总纲。
2.理论归纳:党在过渡时期的总 路线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 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 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穷棒子社” 在社主任王国藩 的带领下发挥 集体力量 ,艰苦创业,从三条驴腿起家,依靠 自己的力量,克服重重困难,赢得了第一个丰收 年,用事实对那些散布合作社要“穷散架”的 人,做出了强有力地回答。
“穷棒子社”一年中巨大变化的事实,使西铺村 更多的农民看到了合作社的优越性,它像磁石 一样,强烈地吸引着社外农民特别是那些比较 贫困的农民的心。他们迫切地要求入社。
1953年2月15日,毛泽东离开北京南下视察。 列车路过河北,邢台县长张玉美向毛泽东汇报 到邢台全县入社、入组 情况。
毛泽东 :“是啊,多数农民是愿意走社会主义 道路的,因为这是一条由穷变富的道路。关键 是我们领导采取什么态度,这两个村群众办社 的热情很高,思想发动工作搞得也不 错。”“看来,农业不先搞机械化,也能实现合 作化,中国不一定仿照苏联的做法。”
①农业改造: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
②手工业改造:办手工业供销小组、供销合作社和生 产合作社;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胳臂企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在全行业公 私合营之前,企业的利润分配采取“四马分肥”的方 式,全行业公私合营之后的赎买政策是国家按照企业 资本的股份额,每年拨付给中标价5%的定息,共计 10年。
2018版教材概论第3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3
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 条道路、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两个阶级的矛盾成为 主要矛盾。
1949.10. —1952.底 人民大众 与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 官僚资本主 义之间的矛 盾 1953. —1956.底 国内是无产 阶级与资产 阶级的矛盾, 国外是中国 与帝国主义 的矛盾
毛泽东视 察上海申新九 厂
20
(4)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国际因素
1950年2月22日,中苏两国政 府在莫斯科签订《中苏友好同盟 互助条约》。
相对稳定的国 际和平环境以及 社会主义苏联对 中国的支持与援 助,是向社会主 义社会过渡的国 际条件。
21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 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 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 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 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 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 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5
3.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理论依据
(1)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时,就提出
了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问题。
(2)列宁在指导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世界被压迫民族解放 斗争中,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转变思想。 (3)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在马克思 列宁主义的上述理论指导下,积极探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
3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 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 者变为后者的革命时期。 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 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
————《哥达纲领 批判》
4
过渡时期不能不是死 亡着这个的资本主义 与生长着的共产主义 彼此斗争的时期。
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社会
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1)新民主主义社会有五种经济成分,但主要是三种: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
(2)与三种不同性质的经济成分相联系的中国社会阶级结构有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工人阶级、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3)以上两种矛盾集中表现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条道路、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两个阶级的矛盾上,而解决这个矛盾就必然要使中国社会向社会主义转变;
(4)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社会主义因素已在经济、政治上都已居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的比重还很大,所以,它还不完全属于社会主义社会,因此必须在适当的时候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因而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
我们之所以必须这样做,是因为只 有完成了由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制到社 会主义所有制的过渡,才利于社会生产 力的迅速向前发展,才利于在技术上起 一个革命 …… 借以达到大规模地出产各 种工业和农业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 着的需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确有 把握地增强国防力量,反对帝国主义的 侵略,以及最后地巩固人民政权,防止 反革命复辟这些目的。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
2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 社会主义理论时,就提出了从资 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的问题。 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 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 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1875年)
材料二: 1949 年 4 月至 1950 年 2 月,投机 中标价在全国掀起四次涨价风。党和政府组织 两大战役:“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经济状况
1950年国民党对上海的“二六大轰 炸”,使私营工商业者刘鸿生的企业损 失惨重,生产面临极大困难,这使他打 消了共产党这么快拿下大陆,能不能守 得住的疑虑。他说:“然而,有些事我 却也不得不佩服共产党。上海的‘二白 一黑’(米、棉花、煤)是长久以来无 法解决的问题,共产党虽然是空手打下 了上海,却很快地解决了与上海人民生 活关系最密切的问题。我的企业当时都 在困难中,是由人民银行贷款帮助稳定 了企业。”
——毛泽东:《革命的转变和党在过渡 时期的总路线》(1953年)
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列 宁主义关于过渡时期的理论 在中国进一步具体化,形成 了中国化的过渡时期理论, 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了 行动指南。
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
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就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l)新民主主义社会不就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
(2)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就是在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仍有很大比重。
(3)由于社会主义因素的优越性与领导地位,加上当时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国际条件, 决定了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增长并获取最终的胜利,非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受到限制与改造。
(4)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就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
OR(1)新民主主义社会有五种经济成分,但主要就是三种: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 (2)与三种不同性质的经济成分相联系的中国社会阶级结构有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工人阶级、农民与其她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3)以上两种矛盾集中表现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条道路、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两个阶级的矛盾上,而解决这个矛盾就必然要使中国社会向社会主义转变; (4)新民主主义社会就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社会主义因素已在经济、政治上都已居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的比重还很大,所以,它还不完全属于社会主义社会, 因此必须在适当的时候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因而新民主主义社会就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OR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与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
从中华人民共与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就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
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就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就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就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与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在这些经济成分中,通过没收官僚资本而形成的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掌握了主要经济命脉,居于领导地位。
与新民主主义时期三种不同性质的主要经济成分相联系,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表现为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工人阶级、农民阶级与其她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毛概第四章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毛泽东指出,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
也就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革命转变时期”。
这是我国过渡时期的一个显著特点。
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是介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之间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既有社会主义的因素,又有资本主义的因素。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转变的理论观点:1882年,马克思答复“各国是否都应该经过资本主义阶段”的问题时说:“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
”“卡夫丁峡谷”一词的含义,理论界主要有两种认识。
一种认为“卡夫丁峡谷”是指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过程。
所谓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就是可以超越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整个阶段,由前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直接进入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阶段。
另一种认为“卡夫丁峡谷”意指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
前资本主义国家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可以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不仅实现生产方式的变更,同时也实现社会制度的更新。
1、历史背景:P65〔新中国建立之初,人民大众同地主阶级、国民党残余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的矛盾仍然是当①政治上,新民主主义的政权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通过共产党〕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
它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包括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爱国民主人②经济上: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社会。
五种经济成份包括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具有社会主义成份的合作社经济、具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个体经济。
主要的经济成分三种:社会主义经济〔国营经济,国家的经济命脉,领导地位〕;个体经济〔比例上占绝对优势〕;资本主义经济。
毛概第三章(课堂PPT)
毛泽东思想概论
教学内容
•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 三、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及其
经验教训 • 四、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自学)
毛泽东思想概论
毛泽东思想概论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1、性质: 2、特征: 3、阶级结构: 4、主要矛盾和任务: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
——解决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
毛泽东思想概论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1953年,中共中央按照毛泽东的建议,提出了党在过 渡时期的总路线。中国共产党提出这条总路线的主要依据 有两个方面: ——理论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过渡时期的理论
——现实依据:过渡时期的中国国情
毛泽东思想概论
毛泽东思想概论
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
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经过(P58)
1952年9月
从现在开始用 10到15年时间基 本上完成到社会
主义的过渡
1953年6月
把实现国家的工业 化和实现国家对农业、 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 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 造作为党在过渡时期
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1953年12月
完整表述了党在 过渡时期的总路
2、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现实依据—— 过渡时期的中国国情
客观原因:
第一,从历史发展的实际来看,主要是适应推进中国工业化的 需要; 第二,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必须对个体经济和私营资本主 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第三,毛泽东认为当时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政治和经济条件已经 具备; 第四,当时的国际形势也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
毛泽东思想概论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2023版《毛概》4
耿长锁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后取得玉米丰收
在改造过程中,党制定并贯彻执行了依靠贫下中农,发展互助合作,由逐步限制到最后消灭富农剥削的农村阶级政策,使农业合作化有了坚实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生产资料农民集体所有和按劳付酬
通过这三个阶段,逐步实现了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完全社会主义性质)
二、新民主主义社会如何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相互关系问题,必须强调二者的紧密联系,而不可只强调前者,减弱后者。因为如果不使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速度相适应,则社会主义工业化不可能孤立地完成,势必遇到极大的困难。 ——中共中央批转辽宁省委《关于农业生产合作社问题的报告》 (1955年8月25日)
专题四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为什么要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编:《伟大的十年》,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36页。
三种不同性质的主要经济成分
个体经济
社会主义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整个社会阶级构成
对应的社会阶级力量 工人阶级
对应的社会阶级力量 农民阶级和 其他小资产阶级
对应的社会阶级力量 民族资产阶级
1953年,国营本溪钢铁公司生产质地优良的不锈钢、高速工具钢等特殊钢材,供应各地制造电机和其他机械之用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83)》 注:各项指标用当年价格计算。
(单位:亿元)
1949—1952年经济的增长情况
(单位:个)
“156项重点工程”行业分布情况
·
(三)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理论依据
只有完成了由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制到社会主义所有制的过渡,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向前发展,才利于在技术上起一个革命,改变为使用各类机器直至最先进的机器去工作的情况,借以达到大规模地出产各种工业和农业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着的需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确有把握地增强国防力量,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以及最后地巩固人民政权,防止反革命复辟这些目的。 ——毛泽东:《革命的转变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1953年12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21版)》第三章:知识点及练习题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21版)》知识点及练习题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重要知识点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五种经济成分3.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4.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及其理论依据5.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6.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及其理论根据7.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8.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练习题一、选择题(一)单选题1.中国共产党提出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最初设想是()A.民主革命时期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C.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D.“文化大革命”时期2.1952年底,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转变成()A.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残余的矛盾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C.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3.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处于领导地位的经济成分是()A.个体经济B.私人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C.国营经济D.合作社经济4.建国初期,我国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的最主要途径和手段是()A.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B.没收官僚资本C.没收民族资本D.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5.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是()A.国营经济B.私人资本主义经济C.国家资本主义经济D.合作社经济6.毛泽东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来源是()A.马克思的合作化理论B.恩格斯的合作化理论C.列宁的合作化理论D.斯大林的合作化理论7.标志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基本完成是实现了()A.手工业合作社的建立B.农业合作化C.全行业公私合营D.生产责任制8.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A.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B.私营经济的国有化C.个体农业的集体化D.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9.关于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错误的说法是()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过渡时期结束的标志是社会主义改造结束C.以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为目标D.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目标10.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是()A.改变生产资料的私有制B.发展生产力C.消灭剥削阶级D.改造个体农民和手工业者11.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一个十分突出的特殊问题是()A.一个落后的农业国的工业化问题B.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C.农业的机械化问题D.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12.制定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依据是()A.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B.土地改革的完成C.实现国家工业化D.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3.中国共产党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是()A.趁热打铁,积极领导B.自愿互利,国家帮助C.积极领导,稳步前进D.国家帮助,典型示范14.我国在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所办的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属于()A.社会主义性质B.半社会主义性质C.社会主义萌芽性质D.非社会主义性质15.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是()A.和平赎买B.统购统销C.公私合营D.合作化16.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创造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各种形式,其高级形式是()A.统购包销B.委托加工,计划订货C.经销、代销D.公私合营17.我国在对资产阶级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国家向私营企业投资入股,企业生产资料由国家和资本家共同所有,利润分配仍然实行“四马分肥”,国家向企业派出公方代表,与工人、资本家共同管理和改造企业,公方代表居领导地位。
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二、主要矛盾
• 新民主主义国家要想继续向前发展,就要不断扩大国营经济,同 时逐步将资本主义经济和个体经济改变为社会主义经济,使社会 主义经济逐步成我我国的经济基础。
• 国内矛盾: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 道路之间的矛盾
• 国外矛盾: 新中国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
过渡性特征鲜明:
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 在当时非社会主义因素占很大的比重,但社会主义因素在经济上、 政治上居于领导地位。
• 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国际条件。 • 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增长并获得最终胜和。非社会主义因素将不
断受到限制布改造。
• 上述原因决定了我国必须要且能够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 我国新民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 过渡性的社会
主讲人:梁海珍 组员:张景丽、岑妹、谭春暖、周瑶瑶
新民主主义是指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 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的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 阶级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理论上的一个重大贡献, 就是提出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
新民主主义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1949年_新民主主义社会_ 1956年_社会主义社会_今 新民主主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 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 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属于社会 主义体系和逐步过渡到 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03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 1953年12月形成了关于总路线的完整表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 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 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 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近代以来的历史证明,中国社会经济状况不允许走资本主义道路,如果搞资本主义只能成 为帝国主义的附庸。而当时的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的新特点又促使中国人民选择走社会主 义道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也决定了中国必然走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 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理论根据 • 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 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 •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建立起来。 • 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我国的人民民主政治建设也在有步骤地向前推进。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的召开,制定并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人民100多年来为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的历史经验总结,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新的经验总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 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些基本政治制度的确立,表明 我国由一个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 • 伴随着社会经济制度和社会经济结构的根本变化,我国社会的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广大劳动人民从此 摆脱了被剥削被奴役的地位,成为掌握生产资料的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以及掌握自己命运的主人。 •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和由此带来的社会各方面的变化,表明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在我国的经济领域、政治领域 及社会生活其他领域基本确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5)
第一,我国工业基础薄弱、起点低。1952 年,工业生产恢复到解放前最高水平,但生产 水平仍然很低,工农业总产值仅827亿元,现 代工业只占工农业总产值的28%,钢产量仅135 万吨,棉布每人平均仅约9米,至于汽车、飞 机、拖拉机、机车车辆、重型和精密机械工业, 以及国防工业,则完全没有。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1952年9月,毛泽东提出,我们现在就要
开始用10年到15年时间基本上完成向社会主义 过渡,而不是10年以后才开始过渡,这是酝酿 提出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开始。
1953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 正式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1953年12月,形成了党在过渡时期总路 线的完整表述 。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一,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 态,而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
第二,政治上建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 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
第三,经济上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 第四,文化上发展马克思主义指导的民族的、
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五种成分
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 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列宁曾设想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对资产阶级 进行和平赎买。由于后来俄国资产阶级的反抗, 使列宁的设想未能实现。
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和平赎买 就是国家有偿地将私营企业改变为国营
企业,将资本主义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公 有制。赎买的具体方式不是由国家支付一笔 巨额补偿资金,而是让资本家在一定年限内 从企业经营中获取一部分利润。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什么?
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什么?答: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
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在这些经济成分中,通过没收官僚资本而形成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掌握了主要经济命脉,居于领导地位。
主要的经济成分是三种: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与新民主主义时期三种不同性质的主要的经济成分相联系,我国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表现为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及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由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既可以自发地走向资本主义,也可以被引导走向社会主义,其本身并不代表一种独立的发展方向。
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
而解决这一矛盾,必然使我国社会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加上当时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国际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增长并获得最终胜利,非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受到限制和被改造。
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新民主主义社会必须适时地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因此,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中共中央在1952年底开始酝酿并于1953年正式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即“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社会?
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被称为过渡性社会,是因为它处在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之间,具有过渡的性质和特征。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原因:
1.社会经济结构: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尽管封建主义和殖民主
义得到了根本性的消灭,但资本主义制度的影响仍然存在。
社会经济结构中既有私有制的存在,也有公有制的发展。
这种混合的经济结构,使得新民主主义社会具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经济形式的并存特征。
2.阶级矛盾和斗争: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封建主义和殖民主义
的统治被推翻,但阶级矛盾和斗争仍然存在。
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思想仍然存在于社会中,与工人阶级、农民阶级以及其他小资产阶级等阶级之间存在矛盾和斗争。
这些矛盾和斗争既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也为社会主义革命的进行提供了土壤。
3.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力量逐
渐壮大并逐步取得了政权。
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行,农民和工人阶级等社会主义势力已经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解放,但社会主义的所有制和生产关系尚未完全建立。
基于这些原因,新民主主义社会被看作是一个过渡性社会,代表了从封建主义、殖民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中间阶段。
在这一阶段,社会主义力量和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逐渐发展并取得
优势,以实现最终的社会主义的胜利。
当新民主主义社会逐渐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基础时,进一步转向社会主义社会。
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
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哎呀,说起新民主主义社会,这可是一个相当有趣的话题啊!咱们先来聊聊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定义吧。
新民主主义社会,简单来说,就是一个既不是社会主义也不是资本主义的社会,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社会制度。
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呢?这其中可有不少道理哦!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一种过渡状态。
在社会主义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的时候,新民主主义社会就像是一个桥梁,让人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的到来。
这个阶段,人们的生产资料虽然还是公有制的为主,但同时也允许私有制的存在,这样一来,既能保证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得以贯彻,又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物质生活的多样化需求。
所以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它为社会主义的最终实现奠定了基础。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的社会。
在这个阶段,人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创造力,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正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而且,新民主主义社会还注重文化的繁荣发展,鼓励人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素质。
这样的社会环境,自然有利于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人才,为社会主义的建设做出贡献。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
在这个阶段,人们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不论是贫富、高低、男女老少,都能够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这种公平正义的社会氛围,有利于消除社会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为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当然啦,新民主主义社会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比如说,由于历史原因和国际环境的影响,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设发展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制约。
正如那句话说的:“人无完人”,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
我们要看到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积极作用,同时也要努力克服它的不足之处,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而努力奋斗!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它既有社会主义的优点,又有资本主义的特点。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这个阶段,我们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为什么说新民族社会是过渡性社会
为什么说新民主社会是过渡性社会
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去的过渡性质的社会,而不是一个独立社会形态: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与桥梁:(1)由于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走。
(2)必须经过新民主主义社会才能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可逾越的一个阶段,是走历史必由之路。
(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全部结果是一方面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另一方面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发展:
(1)资本主义因素占有很大比重:第一,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民族资产阶级是资本主义因素。
第二,农民具有自发的资本主义倾向。
(2)社会主义因素占据领导地位:第一,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带有若干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经济方面的社会主义因素。
第二,工人阶级领导权、人民民主专政是政治方面的社会主义因素。
(3)两种因素斗争及其结果:第一,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因素和非社会主义因素彼此斗争着。
第二,由于社会主义因素的优越性和领导地位,加上有利的国际形势,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增长并取得最后胜利。
第三,非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受到限制、改造直至消灭,从而使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3.1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同学们好! 有一种记忆叫永恒,任时光飞逝,它会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 里。新中国开国大典就是每个中国人的永恒记忆。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了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 斗,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帝国 主义、殖民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 中国成为独立的人民民主的新中国,备受压迫剥削的中国人民做 了新中国的主人。中华民族进入发展进步的新纪元 。”雄关漫道 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掌握了自己命运的中国人民,在中国 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始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新 征程。请同学们思考: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接下来要做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中第一个知识 点: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正文】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自创立之日就已经确定 的奋斗目标。由于近代中国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 家,这又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革 命,第二步再转入社会主义革命,即社会主义改造。也就是说, 在 1956 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才进入社会主义, 1949 年新中国成立-1956 年底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这段时
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期,我国还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处于从新民主义社会到社 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 会。这一时期,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非社会主义的因素,它 们彼此斗争着。但社会主义因素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处于领导地 位,是起决定性的因素,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 态,而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社会形态。下面我 们从经济上、政治上来分析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征。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前提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前提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而社会主义社会是这个过渡的必然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解决了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里进行革命的一系列理论问题,科学地回答了近代中国革命向何处去的问题,正确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发展阶段问题,揭示了近代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道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在实践中反对“左”倾教条主义、右倾主义和其他错误的过程中形成的。
它是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出发,不拘泥于已有的现成的结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对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对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智慧的结晶。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结束了中国几千年来封建地主阶级剥削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新民主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四分五裂的局面,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国家的基本统一,根本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创造了条件。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适应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适应社会主义的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为社会主义革命肃清了障碍。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帝国主义发动的一系列侵略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无尽的战祸和灾难,操纵了近代中国的命脉。
所以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是中国走向独立和富强的前提。
封建地主阶级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和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反对封建主义就是要在经济上消灭地主阶级,解放生产力,为中国的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创造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什么?
•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
新民主主义是一个什么社会形态呢?•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新民主主义社会。
五种经济成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由于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形态,所以存在以下的关系。
•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
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过渡的形式
主要的经济成分
1.社会主义经济
2.个体经济
3.资本主义经济
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工人阶级
农民阶级
其他小资产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
等...
由于存在比较多的阶级,所以存在各种各样的矛盾...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从新中国建立到1952年,主要矛盾是广大人民群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国民党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彻底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下来的任务,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努力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
1952年底,当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任务特别是土地改革在全国完成后,国内是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国外是中国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矛盾的解决?
分歧终端机?
新民主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
•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改造使我国社会的经济结构产生了根本变化,从而阶级关系和社会性质也发生了变化,标志着中国已经从新民主主义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它开辟了中国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扫清了道路,创造了前提。
到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后期,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还是在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
决定了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增长并获得最终胜利!
•为什么新民主主义不适合当时的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