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中国国际战略“路线图”
21世纪中国国际战略“路线图”
21世纪中国国际战略“路线图”作者:沈骥如来源:《决策与信息》2010年第08期21世纪的人类正面临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挑战:能源消费的迅速上升使世界气候大变;地区冲突、核扩散、恐怖主义、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威胁世界和平;意识形态歧视、强权政治、单边主义及国际规则制订和执行中的双重标准常常在国际关系中掀起摩擦和冲突;国际金融体系的缺陷给世界经济带来巨大灾难;南北差距的扩大正在造成国际关系中众多不稳定因素。
在这样的背景下,回顾和反思一下“中国的国际战略问题”,展望未来的中国与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在21世纪的追求我在《中国的国际战略问题》一书中讨论了“中国在21世纪的追求”,说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苏联解体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有人说苏联的解体是美国“和平演变”战略的结果。
第二件事是由于美国政府允许李登辉访美,1996年台湾海峡出现了紧张局势,中美关系转凉,而1997年江泽民访美时,两国又决定“努力建立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建设性的战略伙伴关系”,中美关系又转暖。
第三件事是1996年中国出了一本书《中国可以说不》,该书对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说出了一连串的“不”,如“苍天当死,黄天当立”、“不要忌言‘准备打仗’”、“遏制、反遏制、反过来遏制”、“焚烧好莱坞”、“我们不要最惠国待遇,将来也不会给你这个待遇”、“世界上的一切解放运动,无一不沐浴着中国思想的阳光”等,仿佛中美就要断交、明天就要打仗,一副中国要充当世界的救世主,取美国而代之的架势。
这三个问题使我不得不思考:苏联解体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中国作为仅存的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如何维护和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21世纪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应该是一种什么关系?我国的外交政策和国际战略,能不能用一个“不”字就能概括?中国在21世纪的世界舞台上应该追求什么?第一,美国的“和平演变”战略不是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来自苏联内部:苏联与美国的争霸战略使苏联树立了敌人,失去了朋友,耗尽了国力;失败的经济改革加重了苏联的社会危机;对不同意见的高压政策使苏共失道寡助。
二十一世纪初中国国家安全战略
21世纪初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绪论:国家安全战略谋划国家安全:指国家生存和发展没有或很少受到重大威胁的状态,也是指对国家生存和发展利益的保障,主观上没有或少有恐惧感。
国家安全战略: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的宏观筹划,是实现国家安全的科学和艺术。
一般指在平时和战时,组织和运用国家武装力量以及政治、经济、军事等综合力量以实现国家安全目标的艺术和科学。
新安全观:1、主权安全(安全主体):1)国家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基本的安全主体;2)没有主权,也谈不上人权。
国权在一定意义上是“集体人权”,理应高于人权;3)不能有双重标准;4)主权“让渡”是有限的、部分的、次要的。
2、综合安全(安全内容):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和军事安全等的有机结合;3、合作安全(维护方式):互信、互利、平等、协作。
国家安全战略谋划的一般原则:1、确定目标:国家安全战略谋划的核心问题;2、化解风险:国家安全战略谋划的高超艺术;3、因势利导:国家安全战略谋划的最高境界。
大国安全筹划的规律性问题:权力+圈子+关系+实力1、争取国际主导权,制定符合自身利益需求的国际规则;2、大国在地缘上构筑自己的“安全圈”,以保持较为稳定的地区安全环境,防止其他大国利用周边国家威胁本国安全;3、大国更注意处理好各种类型的三角关系,营造对自己有利的均衡态势;4、大国在国力运用(主要是军事力量运用)上,仍是把威慑战略作为首选的战略模式,谋求保持威慑优势。
第一章:中国国家安全战略指导思想国家安全战略指导思想:是关于国家安全战略筹划总的理论思考和指南。
国家安全范畴的历史性变迁:经济+政治+社会+环境+暴力+外交+手段1、传统的领士争夺正在逐步转化为对资源的争夺及市场的占领,加强对太空、海洋、能源等战略资源及通道的控制,经济较量正在逐步演变为国家之间斗争的核心和焦点;2、西方国家利用掌握的资源优势,实施“西化”、“分化”战略,竭力推行政治霸权和文化霸权,利用各种手段和机会加大对政治、经济制度及信仰不同国家进行颠覆和改造的力度,激化了各种文明之间的矛盾和冲突;3、全球化和人类生活信息化、网络化为各国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使人类社会出现更加脆弱的一面,安全风险跨越国家疆界,延伸到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攻击方式也日益多样化;4、恐怖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势力猖獗,以极端暴力手段进行反社会的活动,对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5、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所带来的安全问题也日趋复杂;6、国家利益拓展在分享全球化果实的同时,也意味着外部风险增大,国家安全体系的脆弱性不断增强,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安全威胁和压力;7、国家安全威胁多元化,维护手段也随之多样化,由过去以军事力量为主发展为注重各种力量运用和协调,建立保障国家利益的安全体系。
大国战略大国战略要点
大国战略——中国利益与使命前言:21世纪的大国战略21世纪的中国国家发展目标是:首先,促进人类发展使十几亿中国人口摆脱贫困,达到小康,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这是指达到较高的人类发展指标和社会发展指标,包括较高的人口预期寿命,较高的人口文化程度,较低的婴儿死亡率;其次成为世界经济强国,这包括按实际购买力评价计算的GDP总量居世界首位,进出口贸易额居世界首位,军事实力居世界前列成为成熟技术应用大国,并在若干重要科学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第三,迅速增强中国国际竞争力,这包括企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科技竞争力、教育竞争力、金融竞争力以及基础设施竞争力,大大缩小与发达国家在获取知识与信息方面的差距。
第四;在全球格局中不称霸,但积极扮演和平与安全、维护国际经济秩序与政治秩序的大国角色,对全球事务承担起大国的责任。
21世纪中国国家战略利益需求是:中国是历史上文化大国,也是现实中地缘政治大国,正致力于成为未来的综合性大国。
所有这些决定了她的战略定位及其选择不同于任何大国。
作为国际地位日渐提高,实力不断增长的发展中国家,主权、稳定、发展、平等、正义五个层次的利益需要,就构成了国家战略利益的主要方面。
各种需要之间彼此联系,形成一个有机系统:从基本的生存权益需要到更高层次的需求,从而通过自助成为一个对国际社会有重要贡献的大国。
第一,主权需要。
它包括领土完整,内政不被干涉,是一国存的基本需要。
第二,稳定需要。
与主权需要一样,稳定需要同样涵盖了国家安全利益的一部分内涵。
第三,发展需要。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欠发达国家都在拼命迅跑,以在未来竞争中争夺力量制高点。
第四,平等需要。
国家不分大小、强弱、富贫,也不论国家制渡及意识形态差异,在国际法上的地位都是平等的。
第五,正义需要。
中国的地缘政治及文化历史背景使它具有不同于其他大国的使命;即维护地区和平与安全的使命感。
中国如何实现21世纪的国家发展目标取决于我们选择何种发展战略。
六方视角看中国:专家携战略谱系图带你透析当今国际关系
六方视角看中国:专家携战略谱系图带你透析当今国际关系大国关系与周边外交构成了一个国家对外关系的核心内容。
在历史记忆与现实交往的作用下,各国对外政策与战略目标在国际体系中如同谱系一般相互联系、交织,形成一张复杂的大关系网。
11月4日,在2017“与世界对话”凤凰网国际论坛上,凤凰网国际智库首次推出国际关系战略谱系图,通过可视化的手段从他国的角度出发,配合6位著名国际关系学者在论坛上的发言,以简洁明了的可视化效果图呈现出当今世界主要大国的对外战略和地区安全形势,热点区域中的政治、安全和经济议题,帮助我们理解变革中的中国与世界。
战略谱系图分为6张,分别覆盖6个主要大国和区域,各国或区域间以线段连接,并配上相关的文字说明。
国际关系谱系图之“美国”自特朗普上台之后,“美国优先”变成了美国的外交政策与目标,美国与欧洲的分歧加剧,美俄关系也似乎仍处于竞争与冲突状态。
北美自贸区的重新修订和移民、难民问题成为影响美国与周边国家的主要因素。
同时,美国继续着前任奥巴马政府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不断干涉亚洲事务,与中国的贸易摩擦也显著增加。
近日特朗普访华是否能为中美贸易关系的缓和带来一丝机遇,让我们拭目以待。
美国视角看中国: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张睿壮教授认为,虽然特朗普执政时期的美国外交政策与目标是美国优先,但口号很空洞,很难具体化和操作化。
实际上它是美国的孤立主义加上单边主义。
在美中关系方面,美国特朗普的对华战略缺位使得当前中国在逐渐引领中美关系的发展。
国际关系谱系图之“俄罗斯”如下图所示,当前俄罗斯仍以“双头鹰战略”作为其外交政策,并大力推进欧亚经济联盟。
俄罗斯和欧洲的相互制裁依旧持续,美俄关系的发展在特朗普上台后似乎有改善的希望但依然步履维艰。
俄中关系依旧坚挺,未来将逐步落实“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
除此之外,俄罗斯还加大了对中东地区事务的干涉力度,加强了在该区域的军事存在与政治斡旋。
俄罗斯视角看中国:清华大学吴大辉教授认为,当前俄罗斯通过强调周边安全威胁,力推独联体地区安全一体化。
中国发布“一带一路”路线图
中国发布“一带一路”路线图(全文)发表时间:2015-03-28 16:23:36关键字: 博鳌亚洲论坛博鳌亚洲论坛2015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愿景与行动习近平博鳌演讲习近平博鳌今天(28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论坛发表主旨演讲时说,在有关各方共同努力下,“一带一路”建设的愿景与行动文件已经制定。
据新华社下午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28日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全文如下:28日,习近平与出席博鳌论坛年会的外国领导人合影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经国务院授权发布)2015年3月目录前言一、时代背景二、共建原则三、框架思路四、合作重点五、合作机制六、中国各地方开放态势七、中国积极行动八、共创美好未来前言2000多年前,亚欧大陆上勤劳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文交流通路,后人将其统称为“丝绸之路”。
千百年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薪火相传,推进了人类文明进步,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是东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是世界各国共有的历史文化遗产。
进入21世纪,在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主题的新时代,面对复苏乏力的全球经济形势,纷繁复杂的国际和地区局面,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精神更显重要和珍贵。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参加2013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时强调,铺就面向东盟的海上丝绸之路,打造带动腹地发展的战略支点。
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
21世纪中国国际战略“路线图”
<div class="article_tit"> 21世纪中国国际战略“路线图” </div> <span>作者 : 沈骥如</span> <p> 21世纪的人类正面临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挑战:能源消费的迅速上升使世界气候大变;地区冲突、核扩散、恐怖主义、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威胁世界和平;意识形态歧视、强权政治、单边主义及国际规则制订和执行中的双重标准常常在国际关系中掀起摩擦和冲突;国际金融体系的缺陷给世界经济带来巨大灾难;南北差距的扩大正在造成国际关系中众多不稳定因素。
<br/> 在这样的背景下,回顾和反思一下“中国的国际战略问题”,展望未来的中国与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br/> <br/> 中国在21世纪的追求 <br/> 我在《中国的国际战略问题》一书中讨论了“中国在21世纪的追求”,说了三件事。
<br/> 第一件事是苏联解体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有人说苏联的解体是美国“和平演变”战略的结果。
<br/> 第二件事是由于美国政府允许李登辉访美,1996年台湾海峡出现了紧张局势,中美关系转凉,而1997年江泽民访美时,两国又决定“努力建立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建设性的战略伙伴关系”,中美关系又转暖。
<br/> 第三件事是1996年中国出了一本书《中国可以说不》,该书对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说出了一连串的“不”,如“苍天当死,黄天当立”、“不要忌言‘准备打仗’”、“遏制、反遏制、反过来遏制”、“焚烧好莱坞”、“我们不要最惠国待遇,将来也不会给你这个待遇”、“世界上的一切解放运动,无一不沐浴着中国思想的阳光”等,仿佛中美就要断交、明天就要打仗,一副中国要充当世界的救世主,取美国而代之的架势。
十六届三中全会确立中国经济外交路线图
十六届三中全会确立中国经济外交路线图日前结束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未来中国经济走向的“路线图”,同样也预示着、指引着政治路线图和国家间关系的路线图。
三中全会表述了中国的新问题和新现实随着中国经济连续25年的高速增长,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出现了重大的变化,这样的变化所可能带来的政治军事后果,在相当多的海外观察家中间,缺乏共识。
他们对于中国实力增长后如何使用这些力量,感到没有把握。
由此而来的如何回应中国崛起、如何与中国共处、如何与中国竞争等问题,就是客观存在的重大外交问题。
我们不能无视这种堪称自然的、本能的反应。
我们需要明确地意识到,中国的经济和政治转型,是一项具有全球意义的试验,具有重大的国际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后果,它的成功及失败,都一样具有国际价值,而且,它的转型以及走向,不是单向的对国家间关系施加影响,而是在与国家间关系进程的互动中,彼此相互施加影响。
不能反映这种进程的政策,就是一项错误的政策。
如果说,中国过去25年的改革政策是正确的话,那么,我们需要明确,所谓的正确政策至少包含了两个方面:一个是推进经济改革,逐渐明确建立市场经济的目标;另一个则是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国家间关系主题这样的判断。
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基本成果体现在两个决议之中:一是《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一是《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
决议虽然是两个,而实际上却是统一和连续的。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直接承继着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前后两个决议只有两个词的差别,一个是"建立",一个是"完善",两个词的差异,反映的是中国十年间经济领域的重大变化以及出现的新问题的解决方案;另一个决议,《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则是对伴随中国十年间经济领域重大变革而出现的利益格局和新的现实的宪法承认。
5句话读懂一带一路路线图
5句话读懂一带一路路线图2015-03-29 中国经济网阅读 12673月28日,习近平主席刚在博鳌亚洲论坛发表主题演讲的午后,《推进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和行动》文件公布,“一带一路”的一系列核心信息终于揭开面纱。
涉及60余国、44亿人口,“一带一路”自然广泛关注。
怎么落实?大家更是充满期待。
◎1个目标: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一带一路”到底要干嘛?不仅我们会问,相关国家和国际社会也在问。
“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
”行动文件如此回应。
话虽简单,意思可不少。
为包括中国在内的沿线国家提供发展动力是其应有之义。
除此之外,实现什么样的发展说得也很清楚,那就是:多元、自主、平衡和可持续。
什么是多元、自主?就是要充分尊重沿线各国的国情。
用习近平的话说就是,“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着才知道。
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
“一带一路”要想行稳致远,不能搞“家长制”,更不能强求一致,中国心里很明白。
不过,“自主”也不是不“管”了。
自己富裕起来了,也要让大家富,共享发展果实的平衡和可持续才是真正的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带一路”正是中国与邻为善、富邻、睦邻政策的延伸,是一个共同利益平台。
◎2条大通道:这些重点线路勾勒地缘经济新未来在行动文件全文中,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两大通道的一些重点线路被一一列出。
总体上看,“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
中间的腹地国家,经济发展虽然相对落后但潜力巨大。
先看两头,作为世界地缘政治结构两大支柱的中国和欧盟,双方的经贸有较强的互补性,是欧亚大陆两端的经济中心,有强烈合作和交往的需求。
“一带一路”加快推进,不仅拉近了中欧的空间距离,也使中欧关系处在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
再看中间。
中国至2050年发展路线图
中国至2050年科技发展路线图——《创新2050:科学技术与中国的未来》中国科学院战略研究系列报告摘登空间科技空间科技领域是我国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领域。
该领域中一个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部分,就是对地观测及其应用。
空间技术是实现空间科学和应用目标的重要技术支撑平台,并和空间科学与应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在21世纪前半叶,中国的发展面临着如何履行大国责任、为人类的科学发展与文明进步作出重大贡献的问题,面临着如何牵引带动我国高技术领域的跨越式发展、实现科技领先,如何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以及如何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等诸多重大问题。
空间科学、技术和应用的发展将为上述影响到国家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重大问题提供大量的、有效的和不可替代的科学和技术解决方案。
本路线图主要针对我国“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国家目标,分析了我国未来发展可能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空间科技在国家战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在分析国际主要空间国家发展战略和空间科技领域前沿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本领域的研究基础和现状,重点针对空间科学、对地观测及数字地球和相关空间技术,提出了我国至2050年空间科技领域的发展愿景、目标和发展路线图。
我国至2050年空间科技领域的发展愿景为:以国家需求和科学技术关键问题为牵引,全面加强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到2050年,使其在国家战略发展中承担和发挥应有的和突出的重要作用,为国家面临的重大问题提供大量的、有效的和不可替代的解决方案。
至2050年空间科技领域的发展战略目标如下:战略目标1(空间科学发展战略目标):开展针对重大科学问题的前沿探索与研究,在黑洞、暗物质、暗能量和引力波的直接探测、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及其预报和地外生命探索等方面,取得原创性的突破进展,全面提升我国空间科学的研究水平,用重大科学成果提升中华民族在人类文明发展和科学文化上的贡献度。
中国发布“一带一路”路线图(全文)20150328
中国发布“一带一路”路线图(全文)发表时间:2015-03-28 16:23:36字号:A-AA+ 关键字: 博鳌亚洲论坛博鳌亚洲论坛2015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愿景与行动习近平博鳌演讲习近平博鳌今天(28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论坛发表主旨演讲时说,在有关各方共同努力下,“一带一路”建设的愿景与行动文件已经制定。
据新华社下午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28日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全文如下: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经国务院授权发布)2015年3月目录前言一、时代背景二、共建原则三、框架思路四、合作重点五、合作机制六、中国各地方开放态势七、中国积极行动八、共创美好未来前言2000多年前,亚欧大陆上勤劳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文交流通路,后人将其统称为“丝绸之路”。
千百年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薪火相传,推进了人类文明进步,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是东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是世界各国共有的历史文化遗产。
进入21世纪,在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主题的新时代,面对复苏乏力的全球经济形势,纷繁复杂的国际和地区局面,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精神更显重要和珍贵。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参加2013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时强调,铺就面向东盟的海上丝绸之路,打造带动腹地发展的战略支点。
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
21世纪中国国际战略“路线图”
决策与信息2010年第8期总第309期中国在21世纪的追求我在《中国的国际战略问题》一书中讨论了“中国在21世纪的追求”,说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苏联解体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有人说苏联的解体是美国“和平演变”战略的结果。
第二件事是由于美国政府允许李登辉访美,1996年台湾海峡出现了紧张局势,中美关系转凉,而1997年江泽民访美时,两国又决定“努力建立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建设性的战略伙伴关系”,中美关系又转暖。
第三件事是1996年中国出了一本书《中国可以说不》,该书对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说出了一连串的“不”,如“苍天当死,黄天当立”、“不要忌言‘准备打仗’”、“遏制、反遏制、反过来遏制”、“焚烧好莱坞”、“我们不要最惠国待遇,将来也不会给你这个待遇”、“世界上的一切解放运动,无一不沐浴着中国思想的阳光”等,仿佛中美就要断交、明天就要打仗,一副中国要充当世界的救世主,取美国而代之的架势。
这三个问题使我不得不思考:苏联解体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中国作为仅存的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如何维护和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21世纪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应该是一种什么关系?我国的外交政策和国际战略,能不能用一个“不”字就能概括?中国在21世纪的世界舞台上应该追求什么?第一,美国的“和平演变”战略不是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来自苏联内部:苏联与美国的争霸战略使苏联树立了敌人,失去了朋友,耗尽了国力;失败的经济改革加重了苏联的社会危机;对不同意见的高压政策使苏共失道寡助。
第二,如何确保社会主义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欠发达国家取得最终的胜利,取决于我们能否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能否继承人类文明成果。
列宁说过:“或是灭亡,或是在经济方面也赶上并且超过先进国家。
“他还说过:“我们不能设想,除了以庞大的资本主义文化所获得的一切经验为基础的社会主义以外,还有别的什么社会主义。
”他还列出了一个公式:“乐于吸收外国的好东西,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秩序+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总合=社会主义。
21世纪初期我国对外开放发展战略
21世纪初期我国对外开放发展战略江晓薇(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北京 100101)[收稿日期] 2000—3—3[作者简介] 江晓薇(1954—),女,安徽无为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改革开放20多年我国经济持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其中对外开放的推动作用功不可没。
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仅为9.8%,90年代末达到33.8%,提高了24个百分点,对外经济已经成为经济的内生变量。
在即将进入21世纪之际,我国对外开放进一步向纵深发展,从现在的政策推动型转变为由体制决定的稳定增长型,建立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对外开放新体制,不仅可以缩小我国同世界发达国家的发展差距,提升我国产业水平,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缩小与社会化、国际化大生产不相适应的管理机制、机构、方法等方面的差距。
建立起一个适应世界发展潮流的体制比引进一项技术成果更重要、意义更大,由此,才能使我们在进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适应国际经贸制度,才能使我们真正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使对外开放继续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一、推动我国对外开放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保持高增长,对外开放同体制改革几乎发挥同等的作用。
对外贸易额1999年比1978年增长了16倍(按美元计算),年均增长13.3%。
其中,出口增长了19倍,年均增长13.9%;进口增长了14倍,年均增长12.5%。
到1999年底,外汇储备已经达到1547亿美元。
实际利用外资1999年比1978年增长了15倍,年均增长14.3%。
对外开放成为推动经济增长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在开放经济中,国内经济与国外经济的基本联结点为国内储蓄、国内投资、贸易项目以及资本项目。
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对国内经济的影响见下表。
储蓄、投资、经常项目余额及利用外资占GDP 比重(%)年份居民储蓄总投资贸易余额利用外资199010.224.4 2.2 2.719919.625.9 2.0 2.819929.130.30.9 4.0199310.637.7-2.0 6.5199413.536.4 1.08.0199513.934.2 2.4 6.9199613.033.8 1.5 6.7199710.433.8 4.57.1199811.535.8 4.5 6.119997.526.43.05.1 注:表中数据根据《中国统计摘要(1999年)》计算。
新中国国际战略的演变及评述(PPT31张)
(二)“一条线”战略形成的原因:
1、苏联的威胁。 2、美苏争霸出现了“苏攻美守”的态势。 3、消除文革的消极影响。
(三)“一条线”战略评述:
1、扩大了中国外交活动的范围。 2、为国内政治变革起了先导作用。
四、新时期中国国际战略转变
(一)战略内容: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二)战略指导思想的变化:
(四)新时期国际战略的评述:
1、中国已经告别了以往那种带着浓重 意识形态色彩的理想主义的“革命外 交”,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自觉地朝 着全面融入现存国际体系的道路前进。
2、中国国际战略保持了很大的稳定性和 延续性。 3、为中国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课后阅读材料:
1、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2005年12月。 2、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和平发展》2011 年9月6日。
(二)实行“一边倒”战略的原因:
需要。
(三)“一边倒”战略评述:
1、“一边倒” 的积极作用: 第一,“一 边倒”坚定了 斯大林等对中 国革命的看法 和对新中国经 济建设的支持。
第二、“一边倒”使中国免于孤立的地位。 苏联10月2日,保加利亚、罗马尼亚3日, 匈牙利、朝鲜4日,捷克、波兰5日,蒙古6 日,东德27日。
二、“反帝反修”的国际战略
(一)战略内容:在反对美帝国主义的同时, 反对苏联的现代修正主义,以此来促进国际 形势的分化与改组,团结世界各国及革命的 人民结成反帝返修的国际统一战线。 别名:“两个拳头打人”战略,“反两霸权” 战略
(二)“反帝反修”战略形成的原因:
1、中苏关系的恶化。
对斯大林的评价问题; 长波电台问题、潜艇舰队问题; 和平过渡问题。
谢谢!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国的国际战略与世界地位概述(PPT 56张)
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
• 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 要组成部分,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外交的指 导思想和宝贵财富。邓小平根据国际战略 形势的重要变化所制定的战略方针在一定 时期具有相对稳定性。邓小平国际战略思 想是全面、丰富而深刻的,它指导了中国 外交的实践,丰富、发展和完善了中国外 交政策的原则,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民 族精神,对新时期中国制定外交政策和指 导外交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邓小平郑重指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 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
60年多来,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 外交政策,无论是与苏结盟时期,还是 联美抗苏时期,中国都没有放弃独立自 主的原则,都不允许任何国家染指中国 的主权,插手中国的内政。 20世纪80 年代以来,中国实行不结盟政策,更好 地维护了中国的独立自主。在冷战后的 新时期,中国与世界大国加强合作和交 往,更好地促进自身的发展,进一步维 护了中国的独立自主权利。
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期间,同印、缅两国总理 共同倡导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图为周总 理访印时在机场受到尼赫鲁总理的欢迎。
它是中国领导人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根 据当时中国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在列宁和 平共处思想的基础上首先提出来的。
1953年12月,周恩来接见印度政府代表团 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6月,中印、中缅双方总理在联合声 明中正式倡议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 一般国际关系的准则。同年8月,周恩来在 有关报告中第一次把上述五项原则称为和平 共处五项原则。从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 为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并不 意味着中国闭关自守,不需要国际力量 的支持与合作,而是对外开放,加强合 作。中国珍视自己的独立自主,也充分 珍视别国的独立自主。中国反对任何国 家把自己的意志加强于人,也决不把自 己的意志强加于别人。 • 中国奉行的独立自主原则,不仅适用 于国家间的关系,也适用于政党间的关 系,它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同各国共产党 和其他政党相互关系的准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 对峙争 霸——冷 战 。建立一 种 中 国与西 方 国 存 在 的基 础 , 就是 说 , 也 促进 世 界 的多极 化 , 与反 是
家 关系 的 良性循环 模式 , : 平共 处—— 平等 的合 即 和
对 霸 权 主 义 相 联 系 的 。不 言 而 喻 , 天 的霸 权 国 家 是 今
完整 的国际战略“ 线图” 路
分 析世界 格局 走 向多 极化 的趋 势 ,对 中国推动
多 极 世 界 形 成 的战 略 至 关 重 要 。 我 有 三 点 看 法 :
关 系 的恶 性 循 环 模 式 ,即 :互 不 信 任——互 相 敌
第一, 促进世 界 的多 极化 , 就是 要消 除霸权 主义
遇, 将来 也不会 给你这个 待遇 ” “ 、 世界上 的一 切解放运 动 ,
无一不 沐浴着 中国思想 打仗 , 副 中国要 充 当世界 的救 世 主 , 美 国而 代 一 取
之 的架 势 。
教育等 等 =总合 :社会 主义 。 苏联 没有这样 做 , ” 而是热衷 于军备竞 赛 , 不惜代 价地与 美国争 霸世 界 , 拼尽 了国力 。 这
力 , 否 继 承 人 类 文 明成 果 。 宁 说 过 : 或 是 灭 亡 , 是 在 能 列 “ 或
第 二 件事 是 由于美 国政府 允 许 李登 辉 访 美 ,9 6年 19
台湾海峡 出现 了紧张局 势 , 中美关 系转凉 , 19 而 9 7年江泽 民访美 时 , 国又决 定 “ 两 努力 建立 面 向二 十一 世纪 的建 设 性 的战略伙 伴关系 ” 中美关 系又转 暖 。 ,
经济方 面也赶 上并且超 过先进 国家 。“ 他还说 过 : 我们 不 “
除 第 三 件 事 是 19 9 6年 中 国 出 了一 本 书 《 国可 以说 能设想 , 了以庞大 的资本 主义文 化所 获得的一 切经验 为 中 不 》 该 书对美 国和其他西 方 国家说 出 了一 连 串的“ ” 如 , 不 , “ 苍天 当死 ,黄天 当立 ” “ 、 不要忌 言 ‘ 准备 打仗 ” 、 遏制 、 ’“ 反遏制 、 反过来遏 制” “ 、 焚烧好莱 坞” “ 们不要 最惠 国待 、我 基础 的社会 主义以外 , 还有 别 的什 么社会 主义 。 他还列 出 ” 了一个 公式 : 乐于 吸收外 国的好东 西 , “ 苏维 埃政权 +普鲁 士 的铁 路 秩 序 +美 国的技 术 和托拉 斯 组织 +美 国 的 国民
有 人说苏联 的解体是 美 国“ 和平 演变 ” 略的结果 。 战
的经 济改革 加重 了苏联 的社会危 机 ; 不 同意 见的 高压政 对 策使 苏共失 道寡助 。 第二 , 如何 确保 社会 主义在 中 国这 样的经 济欠发 达 国
家取 得 最终 的 胜利 ,取 决 于我们 能否 迅 速发 展社 会生 产
2 世 纪的追求 ” 说 了三件事 。 l ,
第 一 , 国的 “ 平演 变 ” 美 和 战略不是 苏联 解体 的 主要 原 因, 苏联 解体 的 主要原 因来 自苏联 内部 : 联与美 国的争 苏
霸 战略使 苏联树立 了敌人 , 去 了朋 友 , 失 耗尽 了国力 ; 失败
第一 件事是苏 联解 体后世 界社会 主义运 动处 于低潮 ,
是 苏联解 体 的重要 原 因之 一 。 而中 国共 产党坚持 和发展 了
马克思 列 宁主 义 , 制订 了以经 济建设 为 中心 、 持 四项 基 坚 本 原则 、 坚持 改革开放 , 建立社 会 主义 市场 经济体 制 、 建设 有 中 国特 色社会 主义 、 大胆 吸收 和借鉴 人类社 会创造 的一
智库报告
ZH I KUt BAO GAo
●
2世 巾 国 占 “线 纪 国 际 路 国 1 略
2 1世纪的人类正面临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挑战 : 能源消费的迅速上升使 世界气候大变 ; 地区冲突、 核扩散、 恐怖主义、 宗教极端势力、 民族分裂势力威 胁 世界和平 ; 意识形态歧视 、 强权政治 、 单边主义及国际规则制订和执 行中的双 重 标准常常在 国际关 系中掀起摩擦和 冲突; 国际金融体 系的缺陷给世 界经济带 来
, ,
巨大灾难 ; 南北差距的扩大正在造成国际关系中众 多不稳定 因素。 在这样的背景下 , 和反 思一下 “ 回顾 中国的 国际 战略 问题”展望未来的 中 。
国与世界 。 具有重要意义。
文/ 沈骥 如
中 国在 2 1世 纪 的 追 求
我 在 《 国的 国际 战略 问题 》 书 中讨 论 了 “ 国在 中 一 中
2l O O年 第 8期
年 总臻I 第期 第 21 期『 ‘●
39 0
-智A BO Z告 HO 库G I KA U 报
约两 种 社 会制 度 的国 家走 向对 抗 的 因 素 在 不 断加 强 。社会 主义 国家与发 达资本 主义 国家 的对抗 是可
以避免 的。“ 国的外交 , 该摒弃 苏联 与西方 国家 我 应
作 与竞 争——增 加 信任 、 少麻 烦 、 搞 对抗 、 一 美 国 。 么反对 霸权 主义是 不是要和美 国对抗 呢?中 减 不 进 那
切 文 明成果 等一 系列 的路线 、 方针 、 策 、 想 , 大地 解 政 思 极 放 了我 国的社会生 产力 ,迅速增 强 了我 国的综合 国力 , 因 此不 会重蹈 苏联解体 的覆辙 。 第三, 随着 文 明 的进 步 和历 史经 验 的积 累 , 四种 制 有
这 三个 问题 使我不 得不 思考 : 苏联 解体 的原 因到底 是 什么 ?中国作 为仅存 的最大 的社 会主义 国家如何 维护和 发 展我 国 的社 会 主义制度 ?2 世 纪 的社 会 主义 和资本 主 义 1 应该是 一种什 么关系 ?我 国的外交政 策 和国际 战略 , 不 能 能用一 个“ 字就 能概括 ? 中国在 2 不” l世纪 的世界 舞 台上 应该追求 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