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对比阅读集萃 - 副本

合集下载

小石潭记的对比阅读及答案汇编

小石潭记的对比阅读及答案汇编

小石潭记的对比阅读及答案一.(08年山东)【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

南流数十步,合营溪。

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qī)嵌盘屈,不可名状。

清流触石,洄悬激注。

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

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元结《右溪记》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2分)①以其境过清()②不可名状()11.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12.甲乙两文各从什么角度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4分)甲文:乙文:13.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一例说明。

(2分)10.答案:①因为②说出评分:每小题1分,共2分。

意思对即可。

11.答案:①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②美好的树木与奇异的山竹投下的阴影,互相遮映。

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

意思对即可。

12.答案:甲文:侧面(间接)描写清澈透明乙文:正面(直接)描写水流湍急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

意思对即可。

13.答案:借景抒情例如甲文借描写小石潭的幽美、凄寒,表达了作者孤寂悲凉的心境。

评分:共2分。

意思对即可。

二.(08年内蒙古)(一)阅读下文,回答5 - 8 题。

(8 分)小石潭记(节选)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小石潭记》对比阅读4组(含答案)

《小石潭记》对比阅读4组(含答案)

•《小石潭记》对比阅读第一组:阅读下列甲乙两个文段,然后完成1-4题。

【甲】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游白水书付过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①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②可熟物。

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zhuì)③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

水际有巨人迹④数十,所谓佛迹也。

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俯仰度数谷。

至江上月出,击汰中流,掬(jū)⑤弄珠璧。

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馀甘⑥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

东坡翁。

(选自《东坡志林》)【注】①幼子过:苏轼的三儿子苏过。

②殆:大概。

③缒(zhuì):用绳子拴住人或物放下去。

④巨人迹:巨大的脚印。

⑤掬(jū):捧。

⑥馀甘:即橄榄。

1、下列加点的字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如鸣佩环,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B、山八九折斗折蛇行C、书以付过以其境过清D、潭中鱼可百许头可喜可畏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答:②水际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答:3、下列对【甲】【乙】两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写出了水声悦耳和诗人的愉悦心情。

B.“顾影颓然,不复甚寐”的情状刻画,蕴含丰富,作者的山水之乐,身世之悲交织其间。

C.“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描绘出了潭水之深;“雪溅雷怒”写出了水急、声响如雷的特点。

D.《小石潭记》是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全名《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游白水书付过》是北宋苏轼的作品,两人都“唐宋八大家”中的一员,除此外还有韩愈、欧阳修、曾巩、杜甫等也是。

《小石潭记》对比阅读汇总

《小石潭记》对比阅读汇总

《小石潭记》一、【甲】——《小石潭记》【乙】钴鉧潭在西山西。

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

流沫成轮,然后徐行,其清而平者且十亩余,有树环焉,有泉悬焉。

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①游也,一旦款门②来告曰:“不胜官租、私券③之委积④,既芟⑤山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贸财⑥以缓祸。

”予乐而如其言。

则崇其台⑦,延其槛,行其泉⑧于高者而坠之潭,有声潀⑨然。

尤与中秋观月为宜,于以见天之高,气之迥⑩。

孰使予乐居夷○11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钴鉧潭记》注:颠委:首尾,上游和下游。

①亟(qì):多次。

②款门:敲门。

③私券:私人借据,指债务。

④委积:积累,堆积。

⑤芟(shān):除草,这里指开荒。

⑥贸财:换钱。

⑦崇其台:把台再修高些。

⑧行其泉:沟通泉水。

⑨潀(shōng):小水流入大水的声音,这里指水流到潭里的声音。

⑩迥:辽远。

○11居夷:居住在边远地方。

——《钴鉧潭记》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6分)(1)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2)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小石潭》和《钴鉧潭记》都出自于柳宗元之手,都是《永州八记》中的作品,内容也都是关于潭的,但是两文的内容和抒发的情感有所不同,请做简要分析。

(5分)【答案】【小题1】(1)那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2)是什么使我乐于住在这夷人地区而忘掉故土?难道不是因为这钴鉧潭?【小题2】前文着重写潭的本身,后文着重写潭源头;前文主要突出景物幽美秀丽的特点,后文着着重写潭源头和农民艰苦的生活情况;前文抒发了作者在寂寞处境中的悲凉,凄怆的心绪,后文则是表达了作者希望能够摈弃尘世烦扰、摆脱官场险恶,使身心获得放松,并使精神获得解脱的思想感情。

二、[甲] 小石潭记(节选)柳宗元[乙] 观第五泄①记(节选)袁宏远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

山僧曰:“此瀑声也。

完整版)小石潭记对比阅读(含答案)

完整版)小石潭记对比阅读(含答案)

完整版)小石潭记对比阅读(含答案)
松树身体鲜绿嫩黄,斑驳色彩像大鱼鳞片,周长可能有七八围左右。

11.两篇文章在表达的情感上有何异同?(3分)
小石潭记》表达了作者对清幽山水的欣赏和感叹,同时也有一丝凄凉和孤独的情感。

而《极乐寺记游》则更多地表现了作者对美景的向往和渴望,带有一种追求美好生活的情感。

松树的躯干呈现出翠绿嫩黄的色彩,错综复杂的色彩让人想起大鱼的鱼鳞。

这些躯干大概有七八围粗。

答案:
这段话本身没有明显的格式错误,只需要将“大约有”改为“大概有”更为准确。

改写后的句子如下:
松树的躯干呈现出翠绿嫩黄的色彩,错综复杂的色彩让人想起大鱼的鱼鳞。

这些躯干大概有七八围粗。

小石潭记对比阅读(含答案)

小石潭记对比阅读(含答案)

小石潭记对比阅读(含答案)(一)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二)极乐寺记游(节选)袁宗道极乐寺去桥可三里,路径亦佳。

马行绿荫中,若张盖①。

殿前剔牙松数株,松身鲜翠嫩黄,斑剥②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③许。

予弟中郎云:“此地小似钱塘苏堤。

”予因叹:西湖胜境,入梦已久,何日挂进贤冠④,了此山水一段情障⑤乎?注:①张盖:打着伞。

②斑剥:色彩错杂的样子。

③围:周长的计量单位。

④进贤冠:古代朝见皇帝的一种礼帽。

挂进贤冠指辞官隐退。

⑤情障:情欲的魔障。

这里指对山水的喜好。

8.解释以下加点字词(4分)(1)佁然不动()(2)犬牙差互()....(3)去桥可三里()(4)隶而从者()..9.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皆若空游无所依马行绿荫中,若张盖..B、如鸣佩环,心乐之实是欲界之仙都..C、以其境过清高峰入云,清流见底..D、西湖胜境,入梦已久驴不胜怒,蹄之..10.翻译以下句子(6分)(1)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2)松身鲜翠嫩黄,斑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

11.两篇文章在表达的情感上有何异同?(3分)8.解释以下加点字词(4分)(1)佁然不动(愣住的样子)(2)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齿那样)(3)去桥可三里(可能、大约)(4)隶而从者..(跟随、随从)9.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3分)A、皆若空游无所依马行绿荫中,若张盖..B、如鸣佩环,心乐之实是欲界之仙都..C、以其境过清高峰入云,清流见底..D、西湖胜境,入梦已久驴不胜怒,蹄之..10.翻译以下句子(6分)(1)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完整版)小石潭记对比阅读大全(整理)

(完整版)小石潭记对比阅读大全(整理)

一、阅读文言文,完成11—14题,【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

两岸悉皆怪石,敧嵌盘屈,不可名状。

清流触石,洄悬激注。

佳木异竹,垂阴相映。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

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

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元结《右溪记》)[注] ①道州:今湖南省道县。

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

合营溪:汇入营溪。

③敧:倾斜。

④嵌:张开。

⑤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人。

⑥置州:设置州郡。

1、[甲]文第一段描写的内容是;[乙]文中描写溪水的语句是2、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4分)①潭中鱼可百许头可:②以其境过清清:③南流数十步南:④不可名状名: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6分)①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②佳木异竹,垂阴相映。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4、面对美景,[乙]文作者为什么会产生“怅然”的情绪?(2分)5、甲乙两文各从什么角度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4分)甲文:乙文:6、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一例说明。

(2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5 - 8 题。

(8 分)小石潭记(节选)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小石潭记》对比阅读集锦

《小石潭记》对比阅读集锦

《小石潭记》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对比点:山水游记】(18 分)《小石潭谭记》与《洧水》【甲】水出长社县西北。

有故沟,上承洧水,水盛则通注龙渊,水减则津渠辍流。

其渎①中泌泉,南注东转为渊,渌水平潭,清洁澄深,俯视游鱼,类若乘空矣,所谓渊无潜鳞②也。

又东径长社县故城北,郑之长葛邑也。

(选自郦道元《水经注》) 【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注释】①岚:山林中的雾气。

②箨(tuò):竹皮,笋壳。

③纨:白色的丝绢。

④拊;抚摩。

1.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标出两处)(2分)比之含烟新柳则较浓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5分)3.(1)日光下澈.( ) (2)怡然..不动( )(3)以其境过清.( ) (4)独.其水色最奇( )(5)乃.悟世间真有碧色(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答:(2)今见此水,乃悟世间真有碧色。

答:4.阅读【甲】文,请找出文中总括水特点的语句。

(3分)答:5.【甲】【乙】两文中,两位作者都是写游水所感,但表达的情感却不同,请简要概述。

(4分) 答: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对比点:直抒胸臆】(18分)《小石潭记》与《西山十记之记四》【甲】从香山俯石磴行柳路,不里许,碧云①在焉。

刹后有泉,从山根石罅中出,喷吐冰雪,幽韵涵澹②。

有老树,中空火出,导泉于寺,周于廓下,激聒石渠③,下见文砾金沙。

引入殿前为池,界以石梁,下深丈许,了若径寸。

朱鱼万尾,匝池红酣,烁人目睛,日射清流,写影潭底,清慧可怜。

第10课《小石潭记》对比阅读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0课《小石潭记》对比阅读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0课《小石潭记》对比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乙】阳水又东北流,石井水注之。

水出南山,山顶洞开,望若门焉,俗谓是山为礕头山①。

其水北流注井,井际广城东侧,三面积石,高深一匹有余。

长津激浪,瀑布而下,澎赑②之音,惊川聒谷,漰渀③之势,状同洪河④。

北流入阳水。

余生长东齐,极游其下,于中阔绝,乃积绵载,后因王事,复.出海岱,郭金紫惠④同石井,赋诗言意,弥日嬉娱,尤慰羁心。

但恨.此水时有通塞耳。

(节选自郦道元《水经注》(注释)①礕(pī)头山:和上文“阳水”,均在山东青州。

②澎赑(pénɡ bì):瀑布形成的轰鸣声。

③洪河:古多指黄河。

④郭金、紫惠:人名。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水尤.清冽( )(2)日光下澈.( )(3)复.出海岱( )(4)但恨.此水时有通塞耳(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心乐之.B.石井水注之.C.漰渀之.势D.乃记之.而去3.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弥日嬉娱,尤慰羁心。

4.【甲】文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表面上是写鱼,实则是写?【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描写“瀑布”这一景物的用意是?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小石潭记对比阅读大全(整理)

小石潭记对比阅读大全(整理)

一、阅读文言文,完成11—14题,【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

两岸悉皆怪石,敧嵌盘屈,不可名状。

清流触石,洄悬激注。

佳木异竹,垂阴相映。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

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

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元结《右溪记》)[注] ①道州:今湖南省道县。

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

合营溪:汇入营溪。

③敧:倾斜。

④嵌:张开。

⑤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人。

⑥置州:设置州郡。

1、[甲]文第一段描写的内容是;[乙]文中描写溪水的语句是2、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4分)①潭中鱼可百许头可:②以其境过清清:③南流数十步南:④不可名状名: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6分)①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②佳木异竹,垂阴相映。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4、面对美景,[乙]文作者为什么会产生“怅然”的情绪?(2分)5、甲乙两文各从什么角度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4分)甲文:乙文:6、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一例说明。

(2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5 - 8 题。

(8 分)小石潭记(节选)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小石潭记》比较阅读整理(内容全面,答案准确)

小石潭记》比较阅读整理(内容全面,答案准确)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1)水尤清冽 冽: (2)佁然不动 佁: (3)西折纤秀长曲 西: (4)尽溪,平坦如荠 尽: 2.翻译下列句子。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 3.甲、乙两文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相同点?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 点?(2分) 4.乙文第一段“少陵浣花居在焉耳”中的“少陵”指谁?请你写出他的连续 的两句诗。(2分)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①凄神寒骨( ) ②以其境过清( ) ③能媒能治背驼 ( ) ④延吾治( ) ⑤可朝治而夕如矢( )⑥其子欲鸣诸 官( ) ⑦我业治驼( ) ⑧但管人直( )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译文: (2)以一置地下,卧驼者其上,又以一压焉,而即屣焉。 译文: 3、甲文重在写景,请说出景后之情。 答: 4、乙文重在记事,请写出事中之理。 答:
溪:汇入营溪。③敧:倾斜。④嵌:张开。⑤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 人。⑥置州:设置州郡。
译文:在道州城西边一百多步的地方,有一条小溪。它向南流几十
步远,并入营溪。溪水两岸,全都是怪石,它们倾斜嵌叠,回旋盘
曲,姿态奇特,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清澈的溪流冲击到岩石,便激
起腾空的浪花和股股洄流。岸边还有美丽的树木和珍奇的青竹,垂
• 三、1、①使……寒冷 ②因为 ③ 介绍 ④请 ⑤ 箭 ⑥ 之于 ⑦ 职 业 ⑧只 • 2、每小句占0 . 5 分,共4分。 • ①(溪水)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溪水两岸的形势犬牙交错,不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 • ②(医人)将一片板放在地上,让驼者卧在上面;又将另一片板压 在驼者身上,接着就在上面跳踏。 • 3.忧伤凄苦孤寂之情 • 4. 一、办事如果只讲主观动机,不管客观效果,那就只能把事情办 糟。二、光有良好的愿望是不够的,必须要辅之以科学有效的措施。 三、一定要分清轻重,不能本末倒置 。

完整版)小石潭记对比阅读含答案解析

完整版)小石潭记对比阅读含答案解析

完整版)小石潭记对比阅读含答案解析小石潭记从XXX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XXX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XXX上。

佁然不动,XXX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XXX,XXX,XXX。

隶而从者,XXX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心乐之:心情愉悦。

2)佁然不动:静止不动。

3)其岸势犬牙差互:岸边形势错综复杂。

4)乃记之而去:记录下来并离开。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全石以为底不足为外人道也B.乃记之而去有闻而传之者C.乃记之而去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D.心乐之山川之美答案:D。

都是表示对景色美丽的赞叹。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潭中有上百条鱼,它们游来游去,仿佛没有归宿。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从潭的西南方向望去,弯弯曲曲像蛇一样,时隐时现。

4.下列对选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围绕着“石”来写,在移步换景中引导读者去领略不同的景致。

B.第二段写了游鱼、阳光和影子,动静结合,展现了生动的画面,目的是表现鱼的活跃、可爱。

C.作者的感情随景而变,由乐而忧。

D.XXX被贬失意,心情抑郁,所以认为小石潭“不可久居”。

其实作者笔下的小石潭风景如画,如果我们能跨越时空到此一游,或许会流连忘返。

答案:D。

虽然XXX在文中提到“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但并不代表他认为小石潭不值得游玩。

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通过描写潭边青葱的树木和翠绿的藤蔓,突出小石潭周围环境的幽美,与下文“四面竹树环合”相呼应。

小石潭记对比阅读2020年整理

小石潭记对比阅读2020年整理

八下文言文对比阅读《小石潭记》共18篇 2020年整理1.【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乙】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

枕席而卧,则清冷冷状与目谋,滢滢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

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钴鉧潭西小丘记》(节选)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

(4分)⑴潭中鱼可百许头可: ⑵斗折蛇行蛇:⑶以效兹丘之下之: ⑷虽古好事之士虽:2.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⑴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⑵清冷冷状与目谋,滢滢之声与耳谋。

3.两段选文均系柳宗元被贬永州时所作,其中的景物特点及心境体验大体一致,请分别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4分)答案:1.⑴大约⑵像蛇⑶的⑷即使 2.⑴因为环境过于冷清,不能长时间待下去,于是记下这番景致就离开了,⑵清冷的样子与眼睛相接,清脆的流水声与耳朵相接。

3.美妙、冷清(2分)寄情山水排遣政治失意的痛苦(意思对即可)(2分)【乙】翻译:(我们)站在小丘中间眺望,(只见)高高的山岭、漂浮的云朵、潺潺的溪流、自由自在游玩的飞鸟走兽,全都欢快地呈巧献技,来为这个小丘效力。

(我们在小丘上)枕着石头席地而卧,眼睛触及的是清澈明净的景色,耳朵触及的是淙淙潺潺的水声,精神感受到的是悠远空旷的浩然之气,心灵感受到的是恬静幽深的境界。

不满十天(我)就得到了两处风景胜地,即使古代爱好山水的人士,也许没有到过这地方吧。

小石潭记文言文对比阅读

小石潭记文言文对比阅读

小石潭记文言文对比阅读《小石潭记》文言文对比阅读整理版(含答案)一、阅读文言文,完成以下各题。

【甲】原文略【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

两岸悉皆怪石,敧嵌盘屈,不可名状。

清流触石,洄悬激注。

佳木异竹,垂阴相映。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

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

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元结《右溪记》)[注] ①道州:今湖南省道县。

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

合营溪:汇入营溪。

③敧:倾斜。

④嵌:张开。

⑤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人。

⑥置州:设置州郡。

1、[甲]文第一段描写的内容是;[乙]文中描写溪水的语句是(2分)2、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4分)①潭中鱼可百许头可:②以其境过清清:③南流数十步南:④不可名状名: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6分)①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②佳木异竹,垂阴相映。

③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4、面对美景,[乙]文作者为什么会产生“怅然”的情绪?(2分)5、甲乙两文各从什么角度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4分)甲文:乙文:6、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一例说明。

(2分)二、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6~8题。

(10分)【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礼运》)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2分)(1)潭中鱼可百许头(2)佁然不动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水尤清冽(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3.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描写了永州山水的自然美,《大道之行也》则描绘了大同社会的人文美。

小石潭记文言文阅读及答案和解析范本《小石潭记》文言文对比阅读(7篇)

小石潭记文言文阅读及答案和解析范本《小石潭记》文言文对比阅读(7篇)

小石潭记文言文阅读及答案和解析范本《小石潭记》文言文对比阅读(7篇)关于小石潭记文言文阅读及答案和解析范本一大家有没有听到那悦耳的水声,这种声音就似乎人身上佩戴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声音---悦耳、动听,你们感受到了吗?让我们连续向里走,我们可以看到,我们身旁有着成林的竹子,你们是否感受到环境的幽深冷寂?在这里,唐代诗人柳宗元曾经留下脚印,并写了一篇佳作------《小石潭记》。

让我们随着这悦耳的水声,追随着柳宗元老先生的脚步砍伐竹子进入。

朋友们,快看,下面有一个小水潭。

看!它是多么的清亮、透亮。

它以整块石头为底,石底有些局部还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大家看到这些石头的外形,有没有联想到小石礁、小岛屿、小石垒、小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外形。

朋友们啊,这里是胜地啊!连鱼都和别处不一样,看它们,像不像在和我们逗乐,我想其它地方的鱼就不能了吧······这一景观可真独特。

这么活泼的鱼却生活在这么幽静的环境中,大家觉不觉得这是一个佳境啊!让我们向西南方向望去,我们可以看到溪身就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溪水就像蛇爬行那样弯曲,这景不愧雄奇壮丽!让我们一同坐在石潭,感受一下这安静、幽深的气氛。

让我们记住这番美景,让我们深吸一口这清爽的空气,让我们带着这些记忆,带着这口新奇的空气离开这里,进入下一站。

关于小石潭记文言文阅读及答案和解析范本二各位敬重的旅客朋友们,早上好,今日由我带着您参观一个不着名的小石潭。

大家请看身边的这个小丘,当然小,但却是风光宜人。

四周郁郁葱葱,人烟依旧很稀有。

大家随着我一起往西走。

大家请闭上眼睛,知大家有没有听见什么?有些像佩与环相互碰撞的悦耳声。

现在请随我顺着这条小路下往,让我们来一探毕竟。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小潭就是大家刚刚听到的悦耳声的起源地。

大家可以看到,这小潭的潭底,是以一整块石头做成的,大家现在可以走近些,但当心脚下不要滑倒。

这小潭的潭底有些地方已经凸出来了,就像海上的岛屿,水中的平地一样。

《小石潭记》对比阅读37196

《小石潭记》对比阅读37196

《小石潭记》对照阅读(一)【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认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而远逝,来往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行知其源。

坐潭上,周围竹树环合,寥寂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深。

以其境过清,不行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乙】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

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可是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

其上,为睥睨梁骊①之形;其旁,出堡坞②,有若门焉。

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许久乃已。

环之可上,望其远。

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③,益奇而坚,其疏数④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

及是,愈认为诚有。

又怪其不为之于中州⑤,而列是夷狄,更⑥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⑦,是固劳而无用。

(柳宗元《小石城山记》)〔注〕①梁骊( l ì):栋梁。

②堡坞:土筑的小城堡。

③箭:小竹子。

④疏数(cù):疏密。

⑤中州:指中原地域。

⑥更:经历。

⑦伎:同“技” ,即“技巧”,此指优美的风景。

1用“ / ”给下边的句子区分节奏。

(只画一处)(2分)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2 以下句中加点的“乃” 与“许久乃已” 中的“乃” 意义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2 分)A.不行久居,乃记之而去。

B.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C.乃不知有汉,不论魏晋。

D.当立者乃公子扶苏3 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3 分)4.甲乙两文经过对自然山川的描述,表达了柳宗元的思想感情。

( 3 分)(二) [甲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来往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小石潭记对比阅读(含答案)

小石潭记对比阅读(含答案)

小石潭记对比阅读(含答案)(一)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二)极乐寺记游(节选)袁宗道极乐寺去桥可三里,路径亦佳。

马行绿荫中,若张盖①。

殿前剔牙松数株,松身鲜翠嫩黄,斑剥②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③许。

予弟中郎云:“此地小似钱塘苏堤。

”予因叹:西湖胜境,入梦已久,何日挂进贤冠④,了此山水一段情障⑤乎?注:①张盖:打着伞。

②斑剥:色彩错杂的样子。

③围:周长的计量单位。

④进贤冠:古代朝见皇帝的一种礼帽。

挂进贤冠指辞官隐退。

⑤情障:情欲的魔障。

这里指对山水的喜好。

8.解释以下加点字词(4分)(1)佁然不动()(2)犬牙差互()....(3)去桥可三里()(4)隶而从者()..9.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皆若空游无所依马行绿荫中,若张盖..B、如鸣佩环,心乐之实是欲界之仙都..C、以其境过清高峰入云,清流见底..D、西湖胜境,入梦已久驴不胜怒,蹄之..10.翻译以下句子(6分)(1)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2)松身鲜翠嫩黄,斑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

11.两篇文章在表达的情感上有何异同?(3分)8.解释以下加点字词(4分)(1)佁然不动(愣住的样子)(2)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齿那样)(3)去桥可三里(可能、大约)(4)隶而从者..(跟随、随从)9.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3分)A、皆若空游无所依马行绿荫中,若张盖..B、如鸣佩环,心乐之实是欲界之仙都..C、以其境过清高峰入云,清流见底..D、西湖胜境,入梦已久驴不胜怒,蹄之..10.翻译以下句子(6分)(1)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小石潭记对比阅读大全(整理)(最新整理)

小石潭记对比阅读大全(整理)(最新整理)

一、阅读文言文,完成11—14题,【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

两岸悉皆怪石,敧嵌盘屈,不可名状。

清流触石,洄悬激注。

佳木异竹,垂阴相映。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

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

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元结《右溪记》)[注] ①道州:今湖南省道县。

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

合营溪:汇入营溪。

③敧:倾斜。

④嵌:张开。

⑤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人。

⑥置州:设置州郡。

1、[甲]文第一段描写的内容是;[乙]文中描写溪水的语句是2、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4分)①潭中鱼可百许头可:②以其境过清清:③南流数十步南:④不可名状名: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6分)①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②佳木异竹,垂阴相映。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4、面对美景,[乙]文作者为什么会产生“怅然”的情绪?(2分)5、甲乙两文各从什么角度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4分)甲文:乙文:6、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一例说明。

(2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5 - 8 题。

(8 分)小石潭记(节选)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1.0 可编辑可修改《小石潭记》对比阅读一、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

两岸悉皆怪石,敧嵌盘屈,不可名状。

清流触石,洄悬激注。

佳木异竹,垂阴相映。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

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

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元结《右溪记》)[注] ①道州:今湖南省道县。

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

合营溪:汇入营溪。

③敧:倾斜。

④嵌:张开。

⑤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人。

⑥置州:设置州郡。

1、[甲]文第一段描写的内容是;[乙]文中描写溪水的语句是2、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可:②以其境过清清:③南流数十步南:④不可名状名: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②佳木异竹,垂阴相映。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4、面对美景,[乙]文作者为什么会产生“怅然”的情绪5、甲乙两文各从什么角度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甲文:乙文:6、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一例说明。

二、阅读甲、乙两选文,回答问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坏,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乙】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

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①、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玕②、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③城下者,皆浣花溪委④也。

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尽溪,平望如荠⑤。

水木清华,神肤洞达.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

舁夫⑥云通灌县,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

(选自《浣花溪记》)[注]①玦(jué):环形有缺口的佩玉。

②琅玕(láng gān ):像珠子的美石。

③潆回:水流回旋。

④委:聚集。

⑤荠(jì):荠菜。

⑥舁(yú)夫:轿夫。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1)水尤清冽冽: (2)佁然不动佁:(3)西折纤秀长曲西: (4)尽溪,平坦如荠尽:2.翻译下列句子。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

3.甲、乙两文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相同点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点4.乙文第一段“少陵浣花居在焉耳”中的“少陵”指谁请你写出他的连续的两句诗。

三、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各题。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小石潭记(节选)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怡然不动,淑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观第五泄①记(节选) 袁宏道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

山僧曰:“此瀑声也。

”疾趋,度石罅②,瀑见。

瀑行青壁间,撼山掉③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如虹,忽卷掣折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

游人坐欹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

[注]①第五泄:第五级瀑布。

②罅(xià):裂缝。

③掉:摇动。

1.下列句中加点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伐竹取道齐师伐我 B.似与游者相乐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C.疾趋,度石罅必为有窃疾矣 D.山行之极观也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2.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以面受沫”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无从致书以观 B.或以钱币乞之 C.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D.皆以美于徐公3.用现代汉语翻泽下列句子。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

4.以上诗文部描写了水,请从中分别选—个表现水的特点的字,填入下面空格中。

(3分)(1)《次北固山下》水的特点:(2)《小石潭记》水的特点:(3)《观第五泄记》水的特点:5.根据诗文内容填写下表。

(2分)四、阅读《小石潭记》和《观石梁记》,完成各题。

【甲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文】①泰定元年冬,予与客张子约、陈叔夏复来雁山,从两家僮。

冬日妍燠②,黄叶布地。

客行望见山北口立石,髡③然如浮屠氏④。

时落日正射东南山,山气尽紫。

鸟相呼如归人,入宿石梁。

石梁拔地起,上如大梯,倚屋檐端;下入空洞,中可容千人;地上石脚空嵌⑤,类腐木根。

檐端有小树长尺许,倒挂绝壁上,叶着霜正红,绝可爱。

梁下有寺,寺僧具煮茶醅酒,客主俱醉。

月已没,白云西来如流水;风吹橡栗堕瓦上,转射岩下小屋,从瓴⑥中出,击地上积叶,铿镗⑦宛转,殆非世间金石音。

灯下相顾,苍然无语。

夜将半,设两榻对卧,子约沾醉⑧,比晓,犹呼其门生,不知岩下宿也。

选自《五峰集》【注释】①选自《五峰集》。

作者李孝光(1285-1350),元代文学家。

②妍燠,暖和。

③髡,古代剃去男子头发的刑罚。

④浮屠氏,和尚,今译“佛陀”。

⑤空嵌,孔窍玲珑剔透的样子。

⑥瓴,瓦沟。

⑦铿镗,这里指橡栗落在积叶上的声音。

⑧沾醉,大醉。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①隔篁竹: ②斗折蛇行: ③从两家僮:④小树长尺许: ⑤比晓: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②客行望见山北口立石,髡然如浮屠氏。

3.下列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 甲文中“日光下彻,影布石上……往来翕忽”从侧面描写了潭水的清澈透明。

B.乙文除了描写“景美”之外,还写到了子约的醉态,表现了人的性情之美。

C.甲文按“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的思路写景;乙文交代了空间的变化,但主要采用的是时间顺序。

D.甲文动静结合,画线句将石潭静景展露无遗,富有色彩美、谐调美。

乙文形象生动,画线句绘声绘色地描绘了橡栗落地“三级跳”的过程,妙趣横生。

4.两篇文章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五、《小石潭记》与《黄冈竹楼记》比较阅读【甲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文】子城①西北隅,雉堞圮毁②,榛莽③荒秽。

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④通。

远吞山光,平挹江濑⑤,幽阒辽⑥,不可具状⑦。

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

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⑧然;宜投壶⑨,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⑩之暇,被鹤氅,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

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节选自王禹偁《黄冈竹楼记》)【注】①子城:城门之外的套城,也叫瓮城、月城。

②雉堞(zhìdié):城墙上矮而短的墙。

圮(pǐ):毁坏。

③榛:丛生的杂树。

莽:深密的荒草。

④月波楼:在湖北省黄冈县城上。

⑤平挹(yì)江濑(lài):意思是平视沙滩清流似乎伸手可汲。

挹:汲取。

濑:沙滩上的流水。

⑥阒(qù):静。

(xiònɡ ):远。

⑦状:描述。

⑧丁丁(zhēnɡzhēnɡ):棋子敲击声。

⑨投壶:古代宴饮时举行的一种娱乐游戏,用箭往壶里投,以投中次数决定胜负。

⑩公退:办公归来。

被:同“披”。

华阳巾:道士戴的头巾。

第:只。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水尤清冽()(2)不可具状()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乃记之而去公退之暇B. 其岸势犬牙差互待其酒力醒C. 潭西南而望野芳发而幽香D. 以其境过清以中有足乐者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边句子。

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4.文段理解。

(1)甲文第二段共有三句,其中侧面描写潭水清澈透明的是第______________句;乙文第一段中由远及近写景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乙文中暗示了作者在政治上的遭遇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____”。

(2)甲乙两文都表现了作者遭贬后为排解内心愤懑而寄情山水的心境,请根据两文内容,结合作者的心境,补写下面的对联。

见永州石潭,乐山水树竹,感受凄寒之景;登黄冈竹楼,宜琴棋诗壶,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