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期末物理下学期实验专题

合集下载

期末专题复习电学实验探究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期末专题复习电学实验探究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期末专题复习电学实验探究1.“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的实验。

(1)连接如图甲所示电路时,还剩一根导线没连接,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实物图补充完整,要求电流表测L1的电流;( )(2)小明分别测量图乙中A、B、C三点的电流,数据如下:A点电流IA/A0.2B点电流IB/A0.3C点电流IC/A(3)接下来他选用规格_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小灯泡,再次测量各点电流,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4)通过多次实验,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是___________。

2.小明和小轩同学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规律”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

(1)根据设计好的电路图连接实物时,开关应处于_______状态;(2)电路连接完成后,在开关闭合前,小明发现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_______;小明调整好电压表后闭合开关S,发现电压表示数为零,若只有L1或者L2中的其中一处发生故障,则故障可能是______;(写出一种即可)(3)排除故障后,小明和小轩闭合开关开始测量灯泡L1两端的电压,其示数如图丙所示,则L1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V;同组的小轩同学提出在测量L2两端的电压时,可以保持电压表接B点的导线不变,然后把电压表接A点的导线直接改接到C点,但小明却说这样操作是不对的,这样操作的问题是_______;(4)小明和小轩改正问题后,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了多次测量,并把测得的数据记录在下表的表格中。

实验次数L1两端的电压/V L2两端的电压/V串联总电压/V1 1.3 3.02 1.5 1.4 2.930.9 2.1 3.0“大于”“等于”或“小于”);而在本实验中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

A、减小误差B、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3.如图所示,是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电路,选用的导体材料规格如表中所示。

编号材料长度/m横截面积/mm2A镍铬0.50.5B镍铬 1.00.5C镍铬0.5 1.0D锰铜0.50.5小;(2)M、N间接入A、B导体进行比较,导体______接入时,电流表示数较大,表明导体的______对电阻的影响;(3)M、N间接入A、C导体进行比较,控制相同的因素有______,探究的是导体的______对电阻的影响;(4)将导体A、D分别接入M、N间,观察到电流表示数不同,由此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______。

初三物理 实验专题 Microsoft Word 文档

初三物理  实验专题 Microsoft Word 文档

第一课时声、光、热实验专题1、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图1装臵,探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是否有关。

他们将发声的闹铃臵于纸筒A内,将充当反射面的材料臵于O 处,通过纸筒B倾听反射的铃声强弱。

(1)保持纸筒A和纸筒B的位臵,只改变充当反射面的材料,让同一为同学倾听反射声音的强弱,实验结果如下表。

反射面材料大理石玻璃板木板棉布毛巾海绵反射声音的强弱最强强强较强弱几乎听不到(2)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

你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写出一条即可)。

(3)实验结果表明,玻璃板和木板反射声音的强弱无法分辨,有同学认为可能是人耳对声音强弱的分辨能力不够造成的。

对此,请你提出一个改进的措施或方法。

(4)类比光的反射,你认为利用该装臵还能研究的问题时(写出一条即可)。

(5)如果利用声音的反射现象,测量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应选择表中的作为反射面效果最好。

2、下表是某些介质的声速 v介质v/(m〃s-1)介质v/(m〃s-1)水(5℃)1450 冰3230水(15℃)1470 软橡胶(常温)40 至 50水(20℃)1480 软木500海水(25℃)1531铁(棒)5200(1)分析表格的信息,推断声速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只须写出两种)依据是什么?,;,;(2)设海水温度为 25℃,在海面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2s 后收到回波,根据公式,计算出海水深度为。

(3)真空中声速是。

3、如题图2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图1(l )下面步骤a 中横线处的内容是 。

实验步骤a 、b 、c 、d 的合理顺序是 (填写步骤前字母)a.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 。

b.拿另一支完全相同的没有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后方,移动到某一位臵时,发现该蜡烛与被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在纸上记下该蜡烛的位臵A 1'.c.改变玻璃板前蜡烛的位臵,重复以上实验,在纸上记录物与像的位臵A 2、A 2';A 3、A 3'(图乙所示)。

部编新人教版教材物理九年级下册必背实验操作步骤(17个)

部编新人教版教材物理九年级下册必背实验操作步骤(17个)

部编新人教版教材物理九年级下册必背实验操作步骤(17个)1. 测量光的折射角测量光的折射角- 实验器材:光具、直尺、光源、半圆反射器- 操作步骤:将光具放到半圆反射器上,调整光源和屏幕位置,记录光的入射角和折射角2. 研究镜面反射研究镜面反射- 实验器材:平面镜、直尺、光源、屏幕- 操作步骤:将平面镜放在直尺上,设置光源和屏幕位置,记录光的入射角和反射角3.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器材:凸透镜、物体、屏幕- 操作步骤:将物体放在凸透镜前,调整屏幕位置,观察物体的放大或缩小情况4. 观察凸透镜成像镜像位置关系观察凸透镜成像镜像位置关系- 实验器材:凸透镜、物体、屏幕- 操作步骤:将物体放在不同位置,观察屏幕上成像的位置变化5. 分析实验仪器等效电路分析实验仪器等效电路- 实验器材:电源、电流表、电阻器、导线- 操作步骤:搭建电路,测量电流和电阻值6. 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分布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分布- 实验器材:电源、电流表、电阻器、导线- 操作步骤:将电阻器连接并联,测量每个电阻器上的电流7. 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分布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分布- 实验器材:电源、电压表、电阻器、导线- 操作步骤:将电阻器连接串联,测量不同位置的电压8. 观察质点在弹簧振子上的运动观察质点在弹簧振子上的运动- 实验器材:弹簧振子、质点、静摩擦计- 操作步骤:固定弹簧振子,观察质点在弹簧上的振动情况9. 测量压强测量压强- 实验器材:压力计、水桶、水- 操作步骤:用压力计测量不同水深处的压强值10. 观察自由落体的速度和加速度观察自由落体的速度和加速度- 实验器材:保温棒、丝线、计时器- 操作步骤:将保温棒挂在丝线上,记录其下落时间和距离11. 研究静电引力和静电排斥力研究静电引力和静电排斥力- 实验器材:塑料棒、绳子、秤- 操作步骤:用塑料棒将绳子带电,观察其与秤之间的引力或排斥力12. 观察磁铁的吸引力和斥力观察磁铁的吸引力和斥力- 实验器材:磁铁、铁屑- 操作步骤:将磁铁靠近铁屑,观察吸引力或斥力的现象13. 研究声音的传播研究声音的传播- 实验器材:音叉、细线、木质挡板- 操作步骤:用细线固定音叉,将木质挡板放在音叉旁边,观察声音的传播情况14. 观察水的沸腾现象观察水的沸腾现象- 实验器材:烧杯、酒精灯、水- 操作步骤:将水倒入烧杯中,点燃酒精灯,观察水的沸腾现象15. 研究光的衍射现象研究光的衍射现象- 实验器材:光源、狭缝、屏幕- 操作步骤:用光源照射狭缝,观察屏幕上的衍射现象16. 观察薄膜干涉现象观察薄膜干涉现象- 实验器材:光源、平行光管、薄膜- 操作步骤:将平行光管照射到薄膜上,观察干涉条纹的变化17. 分离混合物中纯净物质分离混合物中纯净物质- 实验器材:蒸馏瓶、酒精灯、混合物- 操作步骤:利用酒精灯进行加热和冷凝,将混合物中的纯净物质分离出来。

九年级物理小实验

九年级物理小实验

九年级物理小实验一、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 实验器材。

- 弹簧测力计、不同粗糙程度的平面(如玻璃、木板、砂纸)、不同质量的木块。

2. 实验步骤。

- 将弹簧测力计调零,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放在水平木板上的木块,缓慢匀速拉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_1,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 保持木块对木板的压力不变,将木块放在砂纸上,重复上述步骤,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_2,比较F_1和F_2的大小。

- 在木块上添加砝码,增大木块对木板的压力,再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在木板上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_3,比较F_1和F_3的大小。

3. 实验结论。

- 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 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二、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 实验器材。

- 质量不同的小球(如小钢球、小塑料球)、斜面、水平木板、木块。

2. 实验步骤。

- 让同一小球从斜面的不同高度滚下,撞击水平木板上的木块,观察木块被推动的距离s_1和s_2(小球从较高处滚下时木块被推动的距离更远)。

- 让质量不同的小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滚下,撞击水平木板上的木块,观察木块被推动的距离s_3和s_4(质量大的小球推动木块的距离更远)。

3. 实验结论。

- 质量相同时,物体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 速度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三、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1. 实验器材。

- 电源、电压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如L_1、L_2)、导线、开关。

2. 实验步骤。

- 按照电路图连接好串联电路,电路中有电源、开关、L_1和L_2串联。

- 用电压表测量L_1两端的电压U_1,记录数据。

- 用电压表测量L_2两端的电压U_2,记录数据。

- 用电压表测量电源两端的电压U,记录数据。

3. 实验结论。

- 在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即U = U_1+U_2。

四、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实验07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九年级物理全册实验专题期末复习(人教版)

实验07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九年级物理全册实验专题期末复习(人教版)

实验07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实验剖析】1.实验方法伏安法测电阻:根据欧姆定律公式I=U/R,变式得:R=U/I。

我们用电压表测出电阻两端的电压,用电流表测出通过电阻的电流,再用公式R=U/I就可以求出这个电阻的阻值。

这种测量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测电阻。

2.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1)实验电路图(2)实物连接图(3)实验记录表示例实验次数 1 2 3 4电压/V电流/A电阻/Ω电阻的平均值/Ω(4)说明:①定值电阻在伏安曲线图像中,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如下图的示例:②这里的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保护电路;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③本实验中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是为了减小测验误差。

3.测量小灯泡的电阻(1)实验电路图(2)实物连接图(3)实验记录表示例实验次数 1 2 3 4电压/V电流/A电阻/Ω(4)说明:①小灯泡电阻的伏安曲线图像如下图的示例:②这里的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保护电路;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

③本实验中多次测量,是为了测量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电阻。

不能对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电阻求平均值。

因为小灯泡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电压越高时,电流越大,小灯泡灯丝发热越厉害。

4.实验注意事项(1)连接电路时,开关要断开。

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要处于最大阻值处。

(2)注意选择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接线时,要让电流从它们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

(3)电压表要与被测电阻相并联。

(4)每次实验操作力求迅速,尽量减小由于电阻长时间通电温度升高,电阻变大。

4.常考点(1)接线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

(2)分析实验数据获取结论。

(3)电流表、电压表量程的选择与读数。

(4)实验记录表的完善或设计。

(5)绘伏安曲线图。

(6)不能对小灯泡的值电阻求平均值的原因: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在不同的电压下的电阻不相同。

(7)实验原理:欧姆定律(I=U/R)【易错点】1. 接线时,开关处于“闭合位置”;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于最小阻值处。

初三物理期末复习(三)实验4实验结论图像

初三物理期末复习(三)实验4实验结论图像
初三物理期末复习
三、实验(第四部分)
根据实验数据写结论 找出自变量、因变量,找控制条件; 先看因变量随自变量的总体变化趋势,大 致确定关系类型; 找出三组数据,确定关系类型; 得出结论,注意写明控制条件; 验证
写出关系式形式并Βιβλιοθήκη 据数据确定常数(单位)分类复习
实验
1、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归纳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 两端电压的关系:在 导体电阻一定 的条件下, (0.2A/V)U 。 I=
结论用文 字描述
分类复习
实验
1.(0801西)图10是某小组同学研究导体发热规律时 ,把记录的数据进行整理后绘制的图像。如果在实验过 程中,导体A、B串联在电路中,且通电时间相同,那 么A、B两个导体电阻大小的关系是__________。 抽样得分率:74.2%
Q I Rt
2
Q R 2 I t
IL=0.5A

PL=2W IR=0.1A
64.6%
I=0.6A
U=4V
图像的巧妙运用!
分类复习
实验
I kU
U I R
Δt
t kQ吸 Q吸 t cm
I/A
I/A
I I
k R U R
Q吸
U/V
R/
可以获取的信息:
(1)某种数学函数关系(正比、反比、一次/二次函数……) (2)一般有一个隐藏的不变量
图像与相关公式 的结合使用!
分类复习
实验
2.(1001西)通过甲、乙两个电阻的电流I随其两端 电压U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电阻值比较大 的是________。(抽样:92.4%)把它们串联在电路中 ,当甲消耗的电功率为0.2W时,乙消耗的电功率为 ________W。 (抽样:68.1%)

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解析版)

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解析版)

《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一、实验探究题1.在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让小车从同一斜面和同一高度处静止开始下滑,小车分别停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1)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车到斜面低端的______相同。

(2)结论: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它运动得______。

(3)推理:如果表面绝对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永远做______。

(4)牛顿第一定律是在______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______而总结归纳出来的。

(5)通过实验探究后,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知识有更深一层次的理解;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原因,而是______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在学习“运动和力的关系”时,我们曾追随着物理学家的足迹,设计过这样的“斜面”实验:(1)如图所示,实验时每次都必须让小车从斜面滑下后沿水平面运动,是因为小车在水平面运动时,竖直方向的______力等于______力,相当于小车只受水平方向向上的摩擦力。

(2)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自由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运动时的______。

(3)分析图中水平面的粗糙程度,并观察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的最大距离,可以得出: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______,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__。

(4)进一步推力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不受任何阻力),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______运动(5)此实验中采用了______和______方法。

3.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1)让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后,沿水平面运动,是为了使小车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______ 力和______ 力相平衡,其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当于小车只受水平方向上的摩擦力;(2)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个斜面的______ 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在滑到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的速度;类似的这种实验研究方法叫______ .(3)比较图中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的最大距离,可以得出: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______ ,小车运动得越______ ;(4)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可以得到:运动物体不受外力时,它将______4.如图所示,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让小车以相同速度分别滑上三种“路面”,记下小车停下的位置,测出小车在水平“路面”上运动的路程,并记入表格.(1)要想让小车以相同速度滑上“路面”,小车应从斜面上______ (同一高度或不同高度)由静止滑下;(2)通过分析______ 两组数据,可以判断出小车在木板上受到的阻力______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棉布上受到的阻力.(3)如果有一种“路面”材料比玻璃更光滑,则小车运动的路程将______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10cm.(4)如果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滑上绝对光滑的水平“路面”,即不受阻力作用,小车将______ .5.探究“牛顿第一定律”:(1)利用如图装置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部编版九年级物理下册必背实验

部编版九年级物理下册必背实验

部编版九年级物理下册必背实验本文档列举了部编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的必背实验。

这些实验是研究物理知识的重要环节,掌握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理论。

实验一:测量电阻实验目的:掌握测量电阻的基本方法和原理,了解电阻的定义和计量单位。

:掌握测量电阻的基本方法和原理,了解电阻的定义和计量单位。

实验材料:电源、电阻箱、电流表、电压表、导线。

:电源、电阻箱、电流表、电压表、导线。

实验步骤::1. 将电阻箱连接到电路中,调节电阻箱的电阻值。

2. 接通电源,并调节电流表的量程。

3. 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值。

4. 根据测量结果计算电阻值。

实验二:测量电流和电压的关系实验目的:了解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并掌握安培定律和欧姆定律的基本原理。

:了解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并掌握安培定律和欧姆定律的基本原理。

实验材料: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导线、电阻。

: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导线、电阻。

实验步骤::1. 按照实验电路连接方式,接通电路。

2. 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值。

3. 调节电压值,并记录相应的电流值。

4. 分析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并绘制相应的关系曲线。

实验三:测量弹簧的弹性系数实验目的:通过测量弹簧的形变量和作用力,求解弹簧的弹性系数。

:通过测量弹簧的形变量和作用力,求解弹簧的弹性系数。

实验材料:弹簧、滑轮、质量块、测力计、刻度尺、导线。

:弹簧、滑轮、质量块、测力计、刻度尺、导线。

实验步骤::1. 将弹簧固定在支架上,并调整滑轮位置使其与弹簧相连接。

2. 在弹簧下方挂上合适的质量块,使其形变。

3. 测量弹簧的形变量和作用力,并记录数据。

4. 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弹簧的弹性系数。

实验四:测量声速实验目的:通过测量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和距离,求解声速。

:通过测量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和距离,求解声速。

实验材料:计时器、发声装置、测量距离的工具。

:计时器、发声装置、测量距离的工具。

实验步骤::1. 发出一个短暂的声音,并用计时器测量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

九年级物理 实验专题

九年级物理    实验专题

实验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小明用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调整器材高度时,应_______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蜡烛.(2)器材处于图甲所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与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成像特点相同.(3)将蜡烛移动至20 cm刻度处时,应将光屏移动到________(填序号)范围的某一位置才能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A. 50 cm~60 cm B. 60 cm~70 cm C. 70 cm~80 cm(4)将蜡烛移动至45 cm刻度处时,取下光屏,从凸透镜右侧通过凸透镜可以看到烛焰的放大的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5)张老师是用发光二极管制作了一个“F”形光源(如图乙)代替蜡烛放在30 cm刻度处,则光屏上得到的清晰的像应是图丙中的______(选填序号).2. (2016南充)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f=20 cm,如图所示:(1)小明点燃蜡烛后,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图示中,只需移动光屏到适当位置,可在光屏上成倒立的、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这个成像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________(填一种光学器材).(3)完成上述实验后,小明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靠近凸透镜的位置放了一副眼镜,原来光屏上清晰的像变模糊,当光屏远离凸透镜到适当位置又可得一清晰的像.则这副眼镜是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实验2)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3(2016柳州)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1)实验中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平面镜的位置.用于测量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的工具是________.(2)实验中A、B两支蜡烛的外形应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当B蜡烛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移去B蜡烛,在原来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在光屏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A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3)实验中在白纸上记录了像与物体对应点的位置,分别测量它们到玻璃板的距离,并记录在下表中.实验表明,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________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实验3)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4 (2016鄂州)物理实验课上,某实验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字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刻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1)小车从斜面下滑过程中,其能量转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由图可知,小车从乙位置运动至丙位置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3)小组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实验时斜面的倾斜度不宜太大,你认位这样做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合理即可).实验4)测量固体的密度5. (2015福州)小华在测量小物块密度的实验中:(1)他将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使天平横梁平衡.(2)如图乙所示,用天平测得小物块的质量是______ g;如图丙所示,用量筒测量小物块的体积是______ cm3,则小物块的密度是______ g/cm3.(3)他学习了杠杆知识后,知道天平实质就是一个________杠杆(选填“等臂”或“不等臂”).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也必须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便于测量________.6 (2016荆州) 小明用天平、细线、烧杯、水来测定某工艺品的密度,他设计的实验过程如图所示:(1)把天平放在________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看到指针在分度盘中央两侧摆动,摆动的幅度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工艺品质量,当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工艺品的质量为________g;(3)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220 g;(4)用细线拴好工艺品,并浸没在水中如图丙所示,在右盘中增加砝码并移动游码,当天平平衡后,测得质量为228 g,则工艺品的体积为________cm3,工艺品的密度为________kg/m3(ρ水=1.0×103 kg/m3).实验5)测量液体的密度7. (2016来宾)小明想要知道豆浆的密度大小,于是他进行了如下操作:(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置于标尺的零刻度处,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出现了如图所示的现象,他应该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2)用托盘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0;(3)把豆浆倒入烧杯中,用托盘天平测出烧杯和豆浆的总质量m1,则倒入烧杯中的豆浆质量为______(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4)将烧杯中的豆浆全部倒入量筒,读出量筒中豆浆的体积V,由此得知豆浆的密度为____________(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5)实验过程中,若只有天平、烧杯和水,请你帮助小明设计一个测量豆浆密度的实验,要求写出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及计算豆浆密度的表达式(用字母表示).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豆浆密度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6)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8 (2016巴中)小明同学用下列器材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粗糙程度均匀的长木板一块,质量相等的木块和铝块各一个,弹簧测力计一只.如图所示,实验中他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物块,使它们在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1)图丙中,长木板对木块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_N,这是根据________原理测出滑动摩擦力的,此时,铝块受到摩擦力为________N.(2)分析________两次实验可以得出: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此实验采用了常用的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探究(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3)图乙与图丁中铝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9. (2016大庆)如图所示是“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装置图,长木板固定不动.(1)甲乙两图中当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沿水平方向做________运动时,测力计的读数才等于滑动摩擦力.(2)此实验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比较甲乙两图,能否得出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有关?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丙图中木块匀速运动时测力计的读数是______N,滑动摩擦力为______N.(不计滑轮、绳子的重量及二者间摩擦)(5)若某次实验时木块做加速运动,则所测得滑动摩擦力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实验7)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10. (2016绥化)老师要求同学们用身边的物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小亮找到的器材有海绵和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泉水.(1)该同学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2)如图所示,小亮将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泉水分别正立和倒立放在海绵上,其目的是控制________大小相同,改变受力面积的大小.从该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下实例中应用该结论的有________.(选填字母)A. 菜刀要经常磨一磨B. 书包要用宽的背带C. 汽车限重D. 啄木鸟有个坚硬而细长的喙(3)接下来小亮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他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8)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11. (2016阜新)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A. 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B. 可能跟物体的重力有关;C. 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D. 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为了探究上述猜想,李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他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挂一个铁块或铜块,依次把它们缓缓地浸入水中不同位置,在这一实验中:(1)铁块从位置③→④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可以验证猜想________是正确的(选填“A、B、C、D”).(2)从位置④→⑤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不变,可以验证猜想________是错误的.(选填“A、B、C、D”)(3)分析比较实验①⑤与②⑥,可以验证猜想______是错误的(选填“A、B、C、D”).(4)分析比较实验________可得: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5)该实验探究主要运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12. (2016武汉)为了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同一物体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并记下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图乙中物体未放入前溢水杯装满水,物体浸没后用量筒测出溢出水的体积,如图丁所示.(1)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选择________两图;该小组同学通过比较F1和________的大小,得到“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的深度有关”的结论,产生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大小为______N,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kg/m3.(g取10 N/kg)实验9)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13 (2015龙东)小强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做了如下的实验:(弹簧测力计每小格示数为0.5 N)(1)请在A图中画出被测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2)你认为更为合理的实验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3)通过实验你得到的结论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你根据小强在实验中获得的数据,计算物体的体积是________m3;你认为通过本实验获得的数据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计算出此物体的密度.(5)请你指出实验中的注意事项.(说出一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 (2016牡丹江)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实验中,小明的实验步骤如下:如图甲,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所受的________.如图乙,读出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计算出物体所受的________.如图丙,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图丁,测出小桶所受的重力,计算出____________.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小明的实验顺序存在不足,你认为更合理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的问题有(请说出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10)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15. (2016玉林)如图是“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图.(1)若让同一钢球A分别从斜槽不同的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高度h越高,钢球运动到水平面时速度越________,木块B被撞得越远.这反映出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________(选填“质量”或“速度”)有关.(2)若让不同质量的钢球从斜槽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速度相同时,质量越________的钢球将木块B撞得越远.这反映出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________(选填“质量”或“速度”)有关.(3)若斜槽光滑,小球从斜槽顶端由静止滚到斜面底部的过程中,其机械能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实验11)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6某实验小组进行简单机械探究实验:(1)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前,为方便测量力臂,应将杠杆调节到水平位置平衡,图甲中,杠杆的平衡螺母B应向________调节(选填“左”或“右”);(2)图乙中,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需在C点悬挂________个同样的钩码;(3)某同学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后,能不能根据(2)问中的一组数据得出结论?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探究“动滑轮的特点”的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动滑轮可以________(选填“省力”或“省距离”),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5)生活和工作中使用的滑轮如:A.国旗杆顶部的滑轮;B.电动起重机吊钩上的滑轮,属于动滑轮的是________(选填“A”或“B”).实验14)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17. (2016武汉)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电源电压为6 V不变.(1)按图甲,在图乙中接错的一根导线打上“×”,再画线把它改到正确的位置上.(2)正确连接电路后,再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发现电压表和表流表的示数均为0;继续移动滑片,②由序号1、2两组数据可判断,该电路故障为________(选填“R1接触不良”、“R2断路”或“R2短路”).③序号3、4、5三组数据表明:在导体的________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④根据表中数据计算,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大阻值为________Ω,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变化了______W.实验15)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18 (2016宿迁)在做“探究导体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实验器材有:学生电源(3 V不变)、电流表、电压表、定值电阻四只(5 Ω、10Ω、20 Ω、25 Ω各一只),滑动变阻器M(10 Ω、1 A)、滑动变阻器N(20Ω 1 A)、开关、导线若干.(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片P向B端移动时电路中电流变大;(2)实验过程中,使用不同定值电阻进行探究时,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使电阻R两端电压保持不变,这种方法是________(填字母编号);A. 转换法B. 控制变量法C. 等效替代法(3)某次实验中,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时,发现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电压表示数约为3 V,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两电表示数均无明显变化,电路故障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4)排除故障后,更换不同定值电阻进行了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实验中选择的滑动变阻器应是________(选填“M”或“N”).实验 16) 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19. (2016阜新)小明在做“用伏安法测量某定值电阻R 的阻值”的实验中:(1)请你按照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以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小明未连接好的电路图连接完整.(2)实验前,为保护电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________端(选填“A ”或“B”);(3)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 ,发现电压表始终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其原因可能是__A. 滑动变阻器断路B. R 断路C. R 短路(4)排除故障后,当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丁所示,则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大小为________A ,它的阻值是________Ω.(5)通常情况下要进行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其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 如图甲所示是测量定值电阻Rx 阻值的实验电路,器材可以满足实验要求.(1)同学们按照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改变电阻Rx 两端的电压进行了三次测量,0①方案一:闭合开关S ,如果电压表和的读数分别为U 1和U 2,电阻Rx 的阻值表达式Rx =__. ②方案二:电路中Rx ≠R0,将S 接到a ,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1,再将S 接到b ,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 2,由I 1R 0=I 2Rx 可得Rx =I1R0I2 , 请判断结果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2016泸州)某课外科技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来测量电源电压U和待测电阻Rx 的值,已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 Ω,其实验步骤如下:(1)这个小组的同学按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滑到最右端b 点,闭合开关S1,断开开关S2,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 ,发现电压表有示数但始终保持不变,电路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2)排除故障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滑到最右端的b 点,闭合开关S1和S2,电压表的示数为3 V ;再断开开关S 2,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4 V ,则电源电压U =______V ,待测电阻Rx =______Ω;(3)保持S 1闭合,S 2断开,当滑片P 恰好滑到滑动变阻器的中点时,电压表的示数应为________V ,待测电阻Rx 的电功率为________W.实验 17) 测量小灯泡的阻值22. (2016福州)小亮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 V ,电源电压为4.5 V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2)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______,滑动变阻器滑片P应位于________(选填“A”或“B”)端.(3)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5 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小灯泡的电阻约为________Ω(保留一位小数);他把多次测量的电流值和电压值绘制成I-U图像,发现I-U图线是一条曲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果还想测量额定电压为3.8 V的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但是电压表的15 V量程已经损坏,在不改变原器材的情况下,你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如图是“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________状态.(2)图甲是小马同学连接的实物图,其中有两处错误,请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3)纠正错误后,某次测量时电压表示数为2.4 V,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该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A,则小灯泡的电阻为________Ω.(4)另一同学分别测出小灯泡在不同亮度下的电阻,然后求出平均值作为小灯泡的电阻,他的做法对吗?答: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18)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24. (2016株洲)某实验小组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待测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 V.(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图甲实物电路的连接.(要求:连线不得交叉,电压表量程要正确)(2)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闭合开关S,灯泡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3)故障排除后进行实验,通过移动滑片记录了多组数据,并作了如图乙所示的I-U图像.据图可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W.(4)现将该小灯泡与一个10 Ω的定值电阻串联后接入电压为3 V的电源两端,此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是________W.25.小红做“测量小灯泡电功率”实验,实验室有如下器材:电源(电压恒为6 V)、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 V,灯丝电阻约为10 Ω)、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各一个、规格分别为R1“10 Ω 1 A”和R2“50 Ω0.5 A”的滑动变阻器各一个、导线若干.(1)小红设计了图甲所示的电路,她应选用规格为________(选填“R1”或“R2”)的滑动变阻器,该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若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若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3)排除故障后,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在不同位置,小灯泡U-I图像如图乙所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W.(4)由图乙发现灯泡电阻是变化的,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没有电压表、只有电流表的情况下,小红增加了一只10 Ω的定值电阻R并利用原有器材,也测出了额定电压为2.5 V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步骤如下:①按照如图丙所示的电路图正确连接实物电路;②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流表示数为________A时,灯泡正常发光;③断开开关,保持____________不变,将电流表改接在灯泡所在支路中,再闭合开关,读出电流表示数I1;④小灯泡额定功率的表达式为P额=________.26. (2016南京)在“测量小灯泡的功率”实验中,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 V.(1)如图甲是小明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物电路图(不完整),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电路图连接完整.(2)闭合开关前,图甲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位于________(选填“A”或“B”)端.(3)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小明发现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小灯泡不发光,电压表的示数为零.进一步观察并检查电路,发现电压表、电流表、导线及其连接均完好,针对电路中出现的小灯泡不发光的故障现象,他提出了如下猜想:①小灯泡短路;②小灯泡的灯丝断了;③滑动变阻器断路.根据故障现象,猜想________(填序号,下同)是错误的,如果观察到电流表有示数,则猜想________是正确的.(4)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到某一位置,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应将滑片P向________(选填“A”或“B”)端移到合适位置,读出电流表示数,即可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5)小华打算增加一个阻值为10 Ω的定值电阻R0,只利用一只电表,通过简单操作(开关S接“a”、“b”各一次)来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图丙、丁是她设计的两种不同方案的电路图,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A. 两种方案都能B. 两种方案都不能C. 丙方案能,丁方案不能D. 丙方案不能,丁方案能实验21)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27. (2016荆州)八年级同学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如下图所示:(1)由图甲可知,实验中操作存在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2)加热过程中某一时刻A组同学测出的水温如乙图所示,温度计的读数为________℃;(3)B、C两组同学得到如图丙中b、c两种不同图像的原因可能是水的______________不同;(4)由丙图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5)水沸腾时会有大量的水蒸气产生,100 ℃水蒸气比100 ℃水烫伤更严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28. (2016漳州)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图中读取温度计示数方式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A”或“B”),烧杯中的水是通过________方式来增大内能的;(2)加热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水温记录如下表,其中有一个数据是错误的,该错误的数据是________;水在第________min开始沸腾,水沸腾时的温度为________℃;(3)实验中,若用盖子将烧杯盖严,则水的沸点会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1. (1)点燃 (2)投影仪 (3)B (4)虚 (5)B2. (1)使所成的像在光屏中央 (2)缩小 照相机 (3)近视3. (1)刻度尺 (2)相同 不能 (3)物体 相等4. (1)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2)0.16 (3)减小小车下滑的速度,延长下滑时间,便于时间精确测量5. (1)左 (2)98 40 2.45 (3)等臂 力臂6. (1)水平台 右 (2)64 (4)8 8×1037. (1)右 (3)m 1-m 0 (4)ρ=m 1-m 0V (5)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记为m 0;②将烧杯装满水,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记为m 1;③将水倒干净,将烧杯装满豆浆,测出烧杯和豆浆的总质量,记为m 2,则豆浆的密度为ρ浆=m 2-m 0m 1-m 0·ρ水 8. (1)3.2 二力平衡 0 (2)甲、丙 控制变量法 (3)相等9. (1)匀速直线 (2)控制变量法 (3)不能 压力大小不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也不同,则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改变是由压力大小引起的还是由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引起的,无法判断 (4)2.4 4.8 (5)偏大10. (1)海绵的凹陷程度 (2)压力 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AD (3)把左侧瓶中倒出一些水后,倒立在海绵上,并与右侧瓶子的作用效果相比较并得出结论.11. (1)变大 C (2)A (3)B (4)⑥⑦ (5)控制变量法12. (1)甲、丙 F 2 物体接触了容器底部,受到容器底部的支持力 (2)0.5 1.2×10313. (1)如答图所示 (2)DABC 或ADBC (3)物体排开液体所受到的重力 (4)1×10-4 能 (5)物体要缓慢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要尽量竖直或弹簧测力计要调零)(合理即可)14. 重力 浮力 溢出的水和桶的总重力 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 丁、甲、乙、丙 待测力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或溢水杯中的水要装满)15. (1)大 速度 (2)大 质量 (3)不变16. (1)右 (2)3 (3)不能 只根据一组数据得出结论具有偶然性 (4)省力 (5)B17. (1)如答图甲所示:(2)①如答乙图所示 ②R 1接触不良 ③电阻 ④ 50 0.418 (1)如答图所示 (2)B (3)电阻R 断路 (4)电压一定时,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5)N19. (1)如答图所示(2)B (3)C (4)0.3 9 (5)减小误差20. (1)0.5 3.2 3.18 (2)①U 2R 0U 1②该方案不正确,两种情况下R x 和R 0两端的电压不等21. (1)滑动变阻器全接在下面两个接线柱(或滑动变阻器断路) (2)3 5 (3)2 0.222. (1)如答图所示九年级物理实验专题(2)断开A(3)10.4灯丝的电阻与温度有关(4)把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的两端23.(1)断开(2)滑动变阻器电流表(3)0.38(4)不对小灯泡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24. (1)如答图所示(2)小灯泡断路(3)0.75(4)0.225.(1)R2改变灯泡两端的电压(2)小灯泡短路(或电压表短路)小灯泡断路(3)0.625(4)灯丝温度(5)②0.25③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或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④U额I(或2.5 V×I)26. (1)如答图所示(2)B(3)②①(4)A(5)B27.(1)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2)91(3)质量(4)吸收热量,温度不变(5)100 ℃水蒸气变成100 ℃开水液化要放出大量的热28. (1) B热传递(2)95 ℃498(3)升高。

专题三初中物理常用的主要实验方法与实例

专题三初中物理常用的主要实验方法与实例

专题三初中物理常用的主要实验方法与实例专题三初中物理常用的主要实验方法与实例一、主要实验方法1.控制变量法。

就是把一个多因素影响某一物理量的问题,通过控制某几个因素不变,只让其中一个因素改变,从而转化为多个单一因素影响某一物理量的问题的研究方法。

这种方法在实验装置图上的反映为:某两次试验只有一个条件不相同,若两次试验结果不同,则与该条件有关,否则无关。

反过来,若要研究的问题是物理量与某一因素是否有关,则应只使该因素不同,而其他因素均应相同。

控制变量法是中学物理中最常用的方法。

2.等效替代法。

将某个物理量用另外一个物理量来替代,得到同样的结论,这种方法叫“等效替代法”。

(1)由于作用效果相同,而相互取代,如用合力取代分力、用总电阻取代分电阻等。

(2)由于平衡等原因而出现两个同类的物理量有等值关系,从而可以相互取代,如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时,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测石块密度时,石块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石块的体积。

3.转换法。

在研究看不见的物质或现象时,可以通过研究该物质现象或所产生的可见的效果,由此进一步分析物质或现象,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注意:“等效替代法”虽然也包涵有转换法的思想,但其研究主体已发生转移,而转换法则是通过研究主体所产生的效果来上朔其原因的一种研究方法。

4.实验推理法(理想实验法)。

有一些物理现象(如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会怎样运动?),由于受实验条件所限,无法直接验证,需要我们先进行实验,再进行合理推理得出正确结论,这也是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

如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可以永远运动下去、真空不能传声等结论,都是这样得到的。

这些结论实际上是推理得到的,不可能用实验验证,因此,这种方法也称为“科学推理法”、“实验推理法”、“实验 + 推理法”等。

5.类比法。

所谓类比就是“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实际上是一种从特殊到特殊,从一般到一般的推理,它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同或相似而推出他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逻辑思维。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专题复习电学实验专题训练 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专题复习电学实验专题训练  学案

电学实验专题训练学案考点一测量性实验【典型例题】例: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电源电压为6V保持不变.所用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小灯泡的电阻约为10 。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的实物图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滑动时小灯泡变亮。

(2)闭合开关S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最_______端(选填“左”或“右”)。

(3)闭合开关S后,发现小灯泡不亮,但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示数,接下来首先应该操作的是_______ (填序号)A.检查电路是开断路B.检查电路是开短路C.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4)通过小灯泡的电流随它两端电压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当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增大时,灯丝的电阻会_______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W。

(5)若将小灯泡换成定值电阻,该电路还可以进行的实验有______________ (清写出一个即可)。

【名题选练】1.如图甲是小明“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特点”的电路图。

实验中,他将一只电流表分别接在A 、B、C 三处,测得的数据如图甲中所示.完成此实验至少需要根导线;小明由此得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请指出小明就此得出结论的不科学之处:,你认为可做出的改进措施是.图甲图乙图丙( 2 )小华用如图乙所示电路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小灯泡上标有“ 3.8V ”的字样,额定功率约1W,滑动变阻器的规格是“20Ω 1A ”,电源电压恒为6V.①帮小华在图乙上补画导线,使其成为完整的实验电路.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灯泡变亮.②在实验中,小华不慎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位置接反了,则合上开关后看到的现象可能是A .只有电流表有示数,灯不亮B .两电表均有示数,灯亮C .只有电压表有示数,灯不亮D .只有电流表有示数,灯亮③排除故障后,小华闭合开关并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灯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该电流值为 A ,测出的额定功率为W .④小华刚准备拆除电路结束实验时,同组的小红提出,在调节滑片使灯正常发光时,电压表的示数很难准确达到 3.8V ,可能因此造成一定的测量误差.她认为可以在小华第③步实验的基础上,对电路稍作改动,能提高测量数据的精确度.请帮小红补全测量步骤(补全步骤时必须准确阐述接法和操作要点):a .断开开关,;( 2 分)b .闭合开关,,并读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2.小华同学用“伏安法”来测量一只阻值约为10Ω的定值电阻R x,实验室有如下器材供选用:A.两节干电池B.开关一个和导线若干C.电压表(0﹣3~15V)D.电流表(0~0.6﹣3A)E.滑动变阻器(0~10Ω)F.滑动变阻器(0~100Ω)(1)小华同学完成实验电路设计后,为了操作顺利和方便,除了A、B、C和D外,小华同学还需选用________器材(选填“E“或“F”);(2)根据设计的实验电路要求,请用笔划线代替导线连接图甲中最后的两根导线;(3)如图甲所示,连接好电路.在闭合开关前,为保护电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该滑至______________端(选填“G”或“H”);(4)小华在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时,发现电流表示数始终为零,而电压表有示数但不发生变化,此时电路中的一处故障是____________(选填A、B、C或D);A.滑动变阻器断路B.滑动变阻器短路C.定值电阻R x断路D.定值电阻R x短路(5)排除故障后,小明通过实验得到数据如下表所示,其中第1次实验的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A,则所测电阻R x的值是Ω.(6)若在实验中,电压表不能使用,滑动变阻器实验序号 1 2 3 电阻R/Ω电压U/V 1.00 1.53 2.60 电流I/A 0.15 0.25甲乙最大阻值为R0,当滑片置于最左端时,电流表示数为I1,滑片P置于最右端时,电流表示数为I2,则未知电阻的表达式:R x= .考点二探究性试验例1:小禹在复习“探究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产生了一些疑惑;实验中为什么选择不常见的镍铬合金作为研究的导体,而不选用常见的铜丝?难道选用钢丝会不利于探究?带着这些思考,小禹决定进行实验验证;(1)为了能够更好地反映出电阻的变化,小禹可以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接入___________,且与研究导体_________联.(2)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处于____________状态.(3)实验中,选择一根带鳄鱼夹的导线,主要是为了方便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别用铜丝、镍铬合金丝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结果于下表,对比实验记录,发现用____作为研究导体,实验现象不明显.不明显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研究导体铜丝镍铬合金丝长度/cm 100 80 50 100 100 80 50 100 直径/mm 0.5 0.5 0.5 0.7 0.5 0.5 0.5 0.7灯泡亮度很亮很亮很亮很亮较亮较亮亮亮电流/A 0.42 0.42 0.43 0.43 0.24 0.26 0.31 0.30验中的作用,如图乙所示的“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将电阻R由5Ω换成10Ω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向___________(选填“上”或“下”)端移动,以起到使电阻R两端电压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2.小明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前他猜想:通过导体的电流可能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为此,他利用电阻箱代替定值电阻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已知电源电压恒为6V,电阻箱R1规格“0~999.9Ω”,滑动变阻器R2的规格“100Ω 1A”.(1)图乙是小明姐姐的实物电路,请在图中补画一根导线,使之成为完整实验电路,要求:滑片P向右移动时,R2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2)正确连接电路后,调节两变阻器的阻值至最大并闭合开关,发现两电表示数均为零,则电路故障可能为.A.R1短路B.R1断路C.R2短路D.R2断路甲乙(3)排除故障后,他调节R1和R2的阻值,进行了第一次实验,两电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对应的电压、电流值分别为V、A.(4)接着他保持开关闭合及R2的滑片位置不动,调节R1的阻值,又测得了三组数据,如表.他分析实验数据后发现,通过R1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不能正比,请指出他在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实验次数电压U/V 电流I/A12 4.0 0.203 4.5 0.154 5.0 0.10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正在小明准备重新实验时,同组的小华巧妙处理了实验数据,作出了某个元件的I﹣U图象,顺利得出了正确结论.①请你帮小华在图丁中画出该图象;②根据图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名题选练】小明同学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选取了如下材料,3.6V锂电池一枚,10Ω定值电阻一个、电压表一只、电流表一只、最大阻值为20Ω的滑动变阻器一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1)请根据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用铅笔代替导线在图乙中,将电路元件连接完整,注意导线不要交叉.(2)下面表格中是小明同学实验并整理的数据,请你在图丙坐标系中画出I﹣U的关系图象,通过分析图象,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次数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电压/V 1 1.5 2 2.5 3 电流/A 0.1 0.15 0.2 0.25 0.3 ()王老师查看了小明的实验数据后说:小明,你的实验数据看上去很不错,不过,你有没有编造数据呀?”请你指出小明编造的的数据是____________并说出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小明继续探究“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根据实验数据,做出了如图丁所示的I﹣R图象,由于此图线为曲线,小明认为不便直观判断I与R的定量关系,于是对图象中的坐标进行了巧妙变换,从而直观判断出了I与R的关系.你认为小明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堂演练】1、(1)如图甲是奥斯特实验装置,接通电路后,观察到小磁针偏转,此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断开开关,小磁针在___________的作用喜爱又恢复到原来的位置,改变直导线中电流方向,小磁针的偏转方向发生了改变,说明了_______________.(2)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分布的实验中,在嵌入螺线管的玻璃板上均匀撒些细铁屑,通电后______(填写操作方法)玻璃板,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铁屑的排列如图乙所示,由此可以判断,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分布与_____________周围的磁场分布是相似的,将小磁针放在通电螺线管外部,小磁针静止时_________(N/S)极的指向就是该点处磁场的方向.(3)同学们在制作电动机模型时,把一段粗漆包线烧成约3cm×2cm的矩形线圈,漆包线在线圈的两端各伸出约3cm。

初中物理实验大汇总!

初中物理实验大汇总!

初中物理实验大汇总!1.力学实验1.1 测量质量本实验旨在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实验器材:托盘天平。

实验步骤: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取下两端的橡皮垫圈。

2.将游码移到标尺最左端零刻度处,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直至天平水平平衡。

3.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上,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直至天平重新水平平衡。

4.读数时,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上游码示数。

实验记录:例如,此物体质量为62克。

1.2 测量力本实验旨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所受的力。

实验器材:细线、弹簧测力计、钩码、木块。

实验步骤:在测量前,需要完成弹簧测力计的调零,并记录其测量范围和最小分度值。

测量时,拉力方向沿着弹簧伸长方向。

根据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以得出物体所受的力。

实验结论:例如,如图所示,物体所受的力为1.8牛顿。

1.3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本实验旨在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之间的关系。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金属块、量筒、水。

实验步骤:1.将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记录测力计的示数。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录液面示数。

3.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记录测力计的示数和此时液面的示数。

4.根据测力计的两次示数差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再通过公式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5.比较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重力之间的关系。

实验结论:液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2.测定物质的密度2.1 测定固体的密度本实验旨在测定固体的密度。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水、烧杯、细线、石块等。

实验原理:密度等于质量除以体积。

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量石块的质量。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得水的体积。

3.将石块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测得石块的体积。

根据公式计算出石块的密度。

多次实验目的: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2.2 测定液体的密度本实验旨在测定液体的密度。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水、烧杯、细线、液体等。

初三九年级物理-中考物理电学实验专题汇编精选全文

初三九年级物理-中考物理电学实验专题汇编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初三九年级物理中考物理电学实验专题汇编一、电压电阻中考物理电学实验1.小红同学对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进行了探究.(猜想与假设)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设计与进行实验)(1)按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2)闭合开关,排除故障,用电压表在AB间测出L1两端的电压.(3)在测L2两端的电压时,小明为了节省时间,采用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4)测出AC间的电压,得出结论.(交流与评估)(1)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_________.(2)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示数为零,则小灯泡的故障可能是L1______或L2_______.(填“短路”或“断路”)(3)小明用步骤3的方法能否测出L2两端的电压?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方法改进后,测出AB、BC、AC间的电压记录在下面表格中,小明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此实验在设计方案上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U AB/V U BC/V U AC/V2.4 1.43.82.小华用如图所示电路来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

(1)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应处在___________状态(选填“断开”或“闭合”);(2)实验中应选择规格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小灯泡;(3)用电压表分别测出A与B、B与C、A与C两点间的电压为U AB、U BC、U AC。

经过多次实验,得到的数据记录在表中。

分析实验数据,你可得到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公式表示)实验次数U AB/ V U BC / V U AC/ V10.8 2.2 3.02 1.0 2.0 3.03 1.2 1.8 3.0(4)小华进行多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填字母)a. 寻找普遍规律b. 减小实验误差(5)测出L1两端的电压后,小华断开开关,准备拆下电压表,改接在B、C之间。

中考物理实验专题03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考点精讲+练习学生版+解析版)

中考物理实验专题03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考点精讲+练习学生版+解析版)

实验03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考点精讲1.实验器材及作用:(1)测量工具:温度计、秒(停)表;(2)温度计的原理、使用和读数;(3(42.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1(2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3)烧杯中水量的要求:能够浸没试管中的固体即可;(4能接触到烧杯底或侧壁;【分析数据和现象,总结结论】图1 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图2 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3.根据实验数据描绘温度-时间图像;4.根据实验数据或图像判断熔点、熔化时间、晶体、非晶体、物态、内能大小等;5.根据实验数据或图像总结晶体熔化特点。

【交流与讨论】6.当试管中的冰开始熔化时,立即将试管浸入另一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中,观察冰是否继续熔化;7.烧杯口处“白气”的成因:8.熔化过程中内能、温度和热量的变化规律: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热量,内能逐渐增大,但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温度不断升高;9.选用小颗粒固体的原因:①使固体受热均匀;②便于与温度计的玻璃泡充分接触.10.烧杯中的水要适量,原因是:①水太多会延长实验时间;②水太少不能使固体浸没,会造成固体受热不均匀.11.试管插入烧杯中的深度要适当,“适当”的含义:①试管不能接触烧杯底;②试管中装有固体的部分要浸没在水中.12.温度计的使用:①温度计的玻璃泡应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且不能碰到试管底或试管壁;②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③温度计的读数:物体温度=大格示数+小格数×分度值.13.为了缩短实验时间,可采取的方法:①用温水;②增大酒精灯的火苗;③适当减少水的质量.14.熔化前后图线倾斜程度不同的原因:熔化前后物质的状态不同,比热容不同(相同时间温度变化量小的比热容大);15.冰熔化后继续对烧杯加热,试管内水不会继续沸腾的原因:没有温度差,试管内的水不能再继续吸热;16.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17.晶体熔化时的特点:持续吸热,温度不变;18.撤去酒精灯,晶体还会继续熔化的原因:水的温度高于晶体熔点,晶体可以继续吸热;19.通过图像区分晶体和非晶体: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20.比热容的相关判断和计算;【例1】同学们在实验室做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1)小明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分析实验数据可知,熔化完毕.(2)请在图甲所示的方格纸上帮小明画出该物质的温度—时间图像.甲(3(4).(5.(6棉网”或“温度计”)的高度.(7)的固体进行实验.(8(9.(10)小杨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该固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丁所示,由图丁知,在BC.时间/min01234567891011温度/℃40424446484848484849.55152.5乙丙丁(11)在实验过程中,相同时间内被加热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则该物质处于固态时的比热“小于”或“等于”)处于液态时的比热容.(12)小杨在总结实验结论时推测:如果一直加热下去,试管中的液体会沸腾.你认为小杨(13)如图戊所示是小华同学分别利用a、b两种物质做熔化实验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a、b【例2】在探究热现象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小明将质量相等的冰和石蜡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并放在一个装有水的大烧杯中进行加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两试管放在同一个装有水的大烧杯中进行加热,其目的有(2“A”或“B”)是冰,该物质在第4 min态.当冰全部熔化后,继续加热使烧杯中的水沸腾并持续一段时间,发现试管中的水始终不(合理即可)(3)加热1 min“冰”或“石蜡”)的比热容较大.(4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5)把装有冰块和石蜡的试管放入装有水的大烧杯中进行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快”或“慢”),(6.A.寻找普遍规律B.减小实验误差实验03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考点精练一.选择题1.如图是“探究石蜡的熔化特点”的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石蜡应碾碎后放入试管中B.温度计的玻璃泡应放置在石蜡内部C.“水浴法”加热可以使石蜡受热均匀D.熔化的过程中,石蜡温度保持不变2.如图是小叶同学用火焰稳定的酒精灯对冰块加热“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

九年级物理下册 物理实验汇总 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下册 物理实验汇总 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下册物理实验汇总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物理实验汇总实验一:测量弹簧恢复力的大小实验目的测量并比较不同弹簧的恢复力的大小。

实验原理弹簧的恢复力与弹簧的伸长长度成正比。

实验仪器和材料1. 弹簧测力计2. 弹簧3. 直尺4. 实验台实验步骤1. 将弹簧固定在实验台上。

2. 使用直尺测量弹簧的伸长长度。

3. 将弹簧测力计连接到弹簧上,并记录示数。

4. 重复实验,使用不同的弹簧。

实验结果填写实验数据表格,并计算每个弹簧的平均恢复力。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不同弹簧的恢复力大小不同,与弹簧的伸长长度成正比。

实验二:测量物体的密度实验目的测量并比较不同物体的密度。

实验原理物体的密度等于物体的质量除以体积。

实验仪器和材料1. 电子秤2. 量筒3. 不同物体样品实验步骤1. 使用电子秤测量物体的质量。

2. 使用量筒测量物体的体积。

3. 计算物体的密度。

4. 重复实验,使用不同的物体样品。

实验结果填写实验数据表格,并计算每个物体的平均密度。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不同物体的密度不同,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有关。

实验三:测量电线电阻实验目的测量电线的电阻。

实验原理电阻等于电线的电阻率乘以电线的长度除以电线的横截面积。

实验仪器和材料1. 电流表2. 电压表3. 不同长度的电线4. 直尺实验步骤1. 将电线连接到电路中。

2. 测量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

3. 记录电线的长度和横截面积。

4. 计算电线的电阻。

5. 重复实验,使用不同长度的电线。

实验结果填写实验数据表格,并计算每个电线的平均电阻。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电线的电阻与电线的长度成正比,与电线的横截面积成反比。

实验四:测量物体的加速度实验目的测量物体的加速度。

实验原理物体的加速度等于物体的速度变化量除以时间。

实验仪器和材料1. 直尺2. 计时器3. 木板4. 重物实验步骤1. 在水平木板上放置重物。

2. 将物体放在木板上,并给物体一个初速度。

3. 使用计时器测量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

中考物理设计实验专题练习题带解析

中考物理设计实验专题练习题带解析

中考物理设计实验专题专题1:实验台上有组装好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5N。

另外还有质量均为 100g 的钩码六个(图中未画出)。

要求利用上述实验装置和钩码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时,如果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不变,则有用功跟总功成正比。

请写出主要实验步骤。

专题2:小阳在户外滑雪时发现,不同的人从滑道的顶端滑到底端所用的时间不同。

对此他猜想:“物体从同一斜面的相同高度由静止向下滑动时,物体从静止开始滑到底端的平均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请你利用刻度尺、停表、质量已知的钩码以及如图所示的斜面和质量已知且带有凹槽的滑块,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其猜想是否正确。

请你写出实验步骤,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专题3:如图所示,实验桌上备有:已调好的微小压强计1个,侧壁标有刻度的圆柱形容器1个、适量的水。

请你利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同种液体,深度越大,液体内部产生的压强就越大”。

实验中用U形管左右液面的高度差Δh表示液体的压强的大小。

要求:(1)写出实验步骤;(2)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专题4:实验桌上有如下器材:量程符合实验要求的弹簧测力计一个、符合实验要求盛有适量水的量筒一个、体积相同的钩码六个。

请你利用上述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它排开液体的体积成正比”。

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和画出数据记录表。

专题5:有人猜想:“浸没在液体中的固体所受的浮力大小可能跟固体的形状有关”,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猜想是否正确。

写出实验所需的器材和实验步骤;并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专题6:小芳同学在研究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之前,想利用手边的器材验证“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这一关系。

实验桌上有如下器材:电源一个(电源电压不作为已知)、电阻箱一个、电压表一只、电流表两只、开关一个、各种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和导线若干。

请根据上述要求帮助小芳画出实验电路图,并写出实验步骤。

人教版物理中考总复习 核心考点解析 必考实验专题03 热学实验

人教版物理中考总复习 核心考点解析 必考实验专题03 热学实验

核心考点解析必考实验专题03 热学实验1.如图甲所示,小雪用该实验装置在室温下探究晶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将浓盐水冻成的冰块打碎后放入小烧杯中,温度计插入碎冰中(图甲),其示数为℃。

(2)观察现象,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值。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成图象(图乙),由图象可知盐冰的熔点为℃.在熔化过程中,盐冰水混合物的内能(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3)实验过程中,发现烧杯外壁出现水珠,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4)将装有0℃的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在正在熔化过程中的盐冰水混合物中,试管中冰的质量将(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2.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

(1)在组装图甲中的实验器材时,需要按照(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

(2)由图乙可知,冰是(填“晶体”或“非晶体”)。

(3)B点的内能(填“大于”、“等于”或“小于”)C点的内能。

(4)当加热至第8min时,试管内的物质处于(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

(5)由图乙可知,在加热相同时间的情况下,AB段温度变化比CD段温度变化大,说明冰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填“大”或“小”)。

3.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分别在烧杯和试管中放入适量的碎冰,并各放了一支温度计组成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完成下面探究实验。

(1)点燃酒精灯给烧杯加热,一段时间后温度计A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温度计示数为℃。

(2)实验过程中A、B两个温度计的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通过分析图象可知,(填“实”或“虚”)线是试管内碎冰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第7min时烧杯内的碎冰处于态,此时试管内的碎冰(填“能”或“不能”)熔化。

(3)通过实验可以得出晶体熔化的条件是:温度达到熔点,。

4.学习小组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某种晶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

(1)如图甲的器材组装有一不当之处是。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实验专题4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实验专题4

初中物理实验专题(4)主备人:审核:初三物理组九年级()班姓名1.瓶里放少量的碘,并且对烧瓶微微加热,可以观察到碘的_______现象.停止加热,过一会儿,在烧瓶壁上可观察到碘的_______现象.2.如果你的家庭电路中有一只表盘上标有3000 R/kWh的电能表,另外你手头还有一块秒表.如何测量你家中某一盏白炽灯的实际电功率?(1)写出测量方法:______ _________;(2)要测量哪些物理量:____ ___________;(3)写出根据测量的物理量,计算灯泡电功率的数学表达式:______________.3.白炽灯的灯丝常在_____ __时发生断开,如若能接上继续使用,则电功率将比原来_______(填“大”或“小”),这是由于它的电阻变_______了.4.把几滴红墨水滴入清水中,隔一会儿,清水变成红水,这是_______现象.当红墨水分别滴入冷水和热水中,可以看到热水变色比冷水快.这说明温度越高,______________.5.使用天平时,下列哪种原因会使测量产生误差( )A.天平使用之前忘了调节B.游码所对标尺的读数估计值偏小了C.将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里,被称物体放在天平的右盘里,并使用了游码D.少加了一个2 g游码标示的质量6.若给你一块小木块、一只量筒、水、酒精、一根细针,你能完成下列实验中的哪几种( )①测出木块的质量②测出木块的体积③测出木块的密度④测出酒精的密度⑤测出木块所受水的浮力⑥测出木块所受酒精的浮力A.①②③ 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⑥7.若给你一只弹簧秤、一杯水、细线和一个金属块,你能完成下列四种实验中的哪几种?( )①测金属块的质量②测金属块浸没在水中的浮力③金属块的体积④测金属块的密度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8.放映幻灯时,在屏幕上得到的是幻灯片上景物的(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9.用一滑轮组提升重物,不计摩擦,下列方法中可以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是( ) A.改变绕绳方法B.增加重物的提升高度C.减少重物的提升高度D.增加提升重物的重力10.下列关于电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路连接过程中,开关必须处于断开状态B.电路连接必须从电源的正极开始C.电流表测电流时为了安全应选择使用大量程D.滑动变阻器使用时必须串联在电路中11.要改变直流电动机的转向,应采取的方法是( )A.增强磁极的磁性B.增加电源电压C.增大线圈中的电流D.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或对调磁铁的磁极12.下列测量仪器中,刻度不均匀的是( )A.体温计B.弹簧秤C.量筒D.密度计13.如图所示,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时,小明同学用电流表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分别为I A=0.4A、I B=0.2A、I C=0.2A,在表格中记录数据后,下一步应该做的是()A.整理器材,结束实验B.分析数据,得出结论C.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再测出几组电流值D.换用电流表的另一量程,再测出一组电流值14.甲、乙、丙三个图是某同学用同一个实验装置做“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部编版九年级物理下册必背实验

部编版九年级物理下册必背实验

部编版九年级物理下册必背实验本文介绍了部编版九年级物理下册必背实验内容。

实验一:用弹簧测定拉力实验目的:掌握用弹簧测定拉力的方法。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弹簧,将其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2. 给弹簧挂上一些重物,使其伸长。

3. 使用读数显微镜测量弹簧伸长的长度。

4. 根据弹簧的伸长长度计算拉力。

实验注意事项:1. 弹簧要水平放置。

2. 注意读数显微镜,并将读数转换为实际长度。

实验二:用测压计测气压实验目的:掌握用测压计测气压的方法。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测压计,将其置于室内,使其稳定。

2. 使用测压计测量室内的气压。

3. 记录气压数值。

实验注意事项:1. 测压计要准确放置。

2. 记录气压数值时要准确。

实验三:测量质量实验目的:掌握测量质量的方法。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托盘和一个称。

2. 将托盘放在称上,并调零。

3. 将待测物体放到托盘上,记录称的读数。

实验注意事项:1. 托盘和称要平稳。

2. 记录称的读数时要准确。

实验四:研究质点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目的:研究质点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长直线。

2. 将一个滑轮固定在直线上,向下悬挂一质点。

3. 给质点施加一个向上的恒力,使其在直线上匀变速运动。

4. 使用计时器记录质点通过几个特定位置所需时间。

5. 根据记录的时间和位置计算质点的平均速度和加速度。

实验注意事项:1. 滑轮要牢固。

2. 时间和位置的记录要准确。

实验五:用光栅测定波长实验目的:用光栅测定光的波长。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光栅和一束单色光。

2. 将光栅置于垂直入射的光线上。

3. 观察光的衍射光谱,并用测量工具测量各个衍射级次的线间距离。

4. 根据线间距离和光的入射角计算光的波长。

实验注意事项:1. 光线入射要垂直。

2. 测量线间距离时要准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011•绵阳)如图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示意图.①该实验要探究的是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关系.②该实验物体的动能是指物体————(选填“A”或“B”).③该实验物体动能的大小是通过————来反映的.④该实验物体的速度是指物体A从斜面上静止滚下与物体B碰撞时————(选填“碰前A”、“碰后A”、“碰前B”或“碰后B”)的速度,它是通过————(选填“高度”或“质量”)来改变的.⑤实验中多次让物体从斜面同一高度上静止滚下时,应改变————(选填“物体A”或“物体B”)的质量,这是为了研究物体动能与物体质量的关系.2(2009•河南)如图所示,是“研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1)实验中通过观察————的大小,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2)实验中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需要控制小球撞击时的速度不变,具体的控制方法是————(3)质量和速度谁对动能的影响较大呢?小文所在的物理兴趣小组借助速度传感器和其他仪器得出了两组数据如表一和表二所示.表一(钢球撞击时的速度为v=8cm/s)表二(钢球质量为m=100g)分析这两组数据可以得出:--------------------对物体的动能影响较大.依据是--------------------.3如图所示,是用来研究“动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图.小球在光滑斜面上由静止开始下滑,到达底端的速度只与起点高度有关,起点越高,到达底端的速度越大,运动小球撞击停在平面上的木块后,木块运动距离越长,说明小球具有动能越大(1)分析比较实验甲与实验乙,可得出结论:————(2)分析比较实验乙与实验丙,可得出结论:————4如图所示,在“研究物体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将A、B、C三小球先后从同一装置的h A、h B、h C 高处滚下(m A=m B<m C)推动纸盒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1)要研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我们要选择————两图来进行比较.(2)要研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我们要选择————两图来进行比较.(3)从图中可以看出,A、B、C三个小球刚到达水平面时,————球的动能5从斜面上滚下来的小球能将水平面上的木块撞出一定的距离,我们说滚动着的小球具有动能.同样的小球,从斜面的更高处滚下,它在水平面上的速度————,将木块撞得————,则小球的动能————,所以说小球的速度————,则动能越大.从同一高度滚下的质量不同的小球,刚滚到水平面时,所具有的速度————(填“相同”或“不同”),但质量大的小球将木块撞击的更(填“远”或“近”).由此可见,以相同速度运动的物体,质量越大,动能————6.在研究“物体的重力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让两个质量不相等的铁块A和B从空中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撞击相同的木桩,陷入沙坑中的情况如图所示.(1)在此实验中,我们是通过观察-----------------来比较各铁块重力势能的大小的.(2)A和B质量的关系是m A -----------------m B.(3)由实验可以得出:重力势能的大小与-----------------有关7.小鹭想探究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她利用一段弹簧、光滑轨道、物块A和B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用物块将弹簧压缩到一定程度后释放,物块沿轨道向左滑行,最高可冲到光滑斜面虚框处.(1)实验时可通过观察同一滑块-----------------来判断弹性势能的大小.(2)比较如图(a)、(b)两个实验可以初步得出,弹簧的弹性形变越大,具有的弹性势能就-----------------.(3)若物块冲上斜面的最大高度h a=h c<h b,弹性形变的大小l a<l b=l c,则物块达到最高处所具有的重力势能E a、E b、E c的大小关系是-----------------.8 .(2010•济宁)某实验小组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数据如下表.若不计摩擦,比较1和2两次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有关;比较1和3两次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有关.9.小雪和小红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一起组装好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他们分别记下了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1)小红--------------------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并由弹簧测力计读出拉力为0.5N,同时小雪用刻度尺测出钩码提升的高度为0.1m,以上测量准确无误,其他被测物理量和计算的数据如下表:(2)小雪和小红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100%,他们意识到出现了错误,请你帮助找出原因--------------------.(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际为--------------------.(4)若提升的钩码重增加到6N,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0.在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刚同学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1)在表中空白处分别写出有用功、总功和机械效率的值;(2)实验时,应使弹簧测力计做--------------------运动.若小刚同学在实验中增加了钩码,则他这样得出的机械效率会--------------------(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2.小明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1)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以下问题:①表中有一个数据的记录是错误的,错误的数据是:-------------------②第3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③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无关.(2)小红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多使用一个滑轮也做了实验,如图乙所示.①小红多使用一个滑轮,目的是为了改变:-------------------②当这两位同学使用各自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若忽略绳重及摩擦,它们的机械效率-------------------(相同/不相同),理由是:-------------------13.图甲是研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碰到同一木块上.(A、B两球的质量相等,C球的质量最大)(1)在实验中我们是观察-------------------来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的.根据我们所学,我们知道质量相同的小球从同一高度滚下,到水平面时候的-------------------相等,因此由a、b两图可知道,动能的大小与-------------------有关.(2)对比a、c实验可知道是钢物体的动能与-----------------有关.(3)图乙是研究“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以下问题:对比a、c实验可知道是钢物体的势能与-----------------有关.对比由a、b两图可知道,势能的大小与-----------------有关.13.小明同学校想测出自己从一楼跑到三楼做功的功率(如图所示).(1)测量所需要的器材有:----------------.(2)小明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其中多余的是---------------- A.测出自身所受的重力;B.测出楼梯的总长度;C.测出一楼到三楼的竖直高度;D.测出上楼所用的时间;E.算出上楼的功率.(3)请你帮小明设计一个实验记录表格:某班同学进行登楼比赛,看谁做功快.甲乙同学记录自己两次从一楼跑到确定的楼层所用的时间,并填入下面表格中,然后将有关的物理量也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1)分析比较以上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登楼做功最快的学生是----------------(选填“甲”或“乙”).(2)分析比较实验次数----------------,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做功所用时间相同时,做功越多,做功越快.(3)分析比较实验次数1和2,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4)分析比较实验次数2与3,若要比较甲乙两为同学做功的快慢,则可以比较----------------来确定那位同学做功快.因此为了比较做功快慢,还应在表格中添加栏目是----------------.14.某同学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实验前发现杠杆左端低,右端高,应将左侧的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测量----------------;实验时,在A点悬挂2个重均为0.5N的钩码(如图示),在B点用弹簧测力计拉杠杆,使其水平平衡.要使弹簧测力计示数最小,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应沿----------------方向,大小为----------------N.根据“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要求,完成下列各题:(1)某同学在实验前发现杠杆的位置如图A所示.此时他应该调节左端的螺母,使其向----------------移动,使杠杆在----------------位置平衡.其目的主要是为了便于能直接从杠杆上读出----------------.(2)如图B所示,已在杠杆的A点挂三个钩码(每个钩码重1牛),要使杠杆平衡,应在B点挂----------------个相同的钩码.若在C点用弹簧测力计拉,方向应----------------,拉力为----------------牛时杠杆能 平衡. 15.(1)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首先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 衡,其目的是使----------------; 小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杠杆的平衡条件,调节右边钩码的个数和悬挂位置,使杠杆水平平衡时,读出弹 簧测力计的示数 F1=1.1N,钩码对杠杆的拉力 F2=1.47N,测得支点 O 到这两个作用点的距离 L1=20cm,L2=10cm,他将所得数据直接 代入杠杆平衡条件的公式中,发现 F1×L1 和 F2×L2 并不相等,从而认 为杠杆的平衡条件不一定是 F1×L1=F2×L2,小华错误地方是 ----------------. (2)如图所示,在绳子自由端拉力 F 作用下,重 180N 的物体以 0.2m/s 的速度匀速上 升, 则拉力 F 的大小为----------------N, 10s 内绳子自由端上升的高度 为----------------m.(不计滑轮的重力及绳子与滑轮的摩擦) 16.(2010•株洲)在“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实验中,老师用 压强计做了如图所示的(a)、 (b) 、 (c) 三次实验. 比较实验(a)、 (b)可知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有关;比较实验(b)、 (c)可知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有关.17..如图是某同学探究液体压强特点时所做的实验,请回答:(1)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 发现 U 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选填“大“或“小“).把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U 形管两边 的液面应该---------------. (2)由于液体具有重力对容器----------------有压强,液体具有 ----------------对容器侧壁也有压强. (3)比较----------------图可得到,液体压强也液体的深度有关.同种 液体,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 (4)图乙丙丁的现象说明液体向----------------都有压强,同种液体, 深度相同时,压强---------------. (5)图丁戊的现象表明液体压强与----------------有关.17 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 的三个实验,通过观察三次实验时泡沫塑料----------------,显示压力 作用的效果.比较----------------两图所示实验,说明压力相同时,受 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18.(2012•河池)如图是小军同学探究 “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哪些 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示意图,弹簧测力计每格表示 0.5N.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 a、c 两图可知,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N. (2)根据 a、b、c 三次实验,他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的 密度无关,你认为他的观点是----------------(填“正确”或“错误”)的. (3) 根据图----------------和图 d 可知,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 与它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19. (2012 年济宁)如图 9 所示的三个高度相同 的实心铁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正方体铁块 A 最重,圆柱体铁块 C 的底面积最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