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预防措施控制程序.doc

合集下载

【最新】不合格品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最新】不合格品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1 目的对不合格品、不符合进行识别和控制,防止不合格品、不符合的非预期使用和交付,采取有效的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实现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2 适用范围本程序规定了不符合控制的有关要求,适用于本公司QHSE管理体系运行过程和生产/服务过程中不符合控制的管理。

3 职责3.1本程序由******归口管理,负责对QHSE管理体系运行中的不符合纠正措施执行情况和不合格品控制情况实施监督检查,应填写《()检查、整改记录单》,并跟踪验证其实施效果。

3.2质量安全环保科负责组织对风险控制、环境管理和职业健康安全环保持续改进的策划,负责质量持续改进的策划,出现或潜在的质量问题时,,并跟踪验证实施效果;当存在或潜在的安全隐患时,填写相应的《()检查、整改记录单》,并跟踪验证其实施效果。

3.3保卫部负责组织对风险控制、环境管理和应急的持续改进的策划,当存在或潜在的安全隐患时,填写相应的《()检查、整改记录单》,并跟踪验证其实施效果。

3.4党群工作科负责健康持续改进的策划,当出现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时,应填写《()检查、整改记录单》,并跟踪验证实施效果。

3.5 井控办公室组织公司井控专项检查,监督、指导基层队(站)日常的井控管理工作,当出现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时,应填写《()检查、整改记录单》,并跟踪验证实施效果。

3.6各作业大队对不合格品、不符合进行调查、评审,组织返工。

3.7各部门负责实施相应的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

3.8概预算管理部/物资供应站负责对严重不合格品进行调查,组织评审,负责对一般不合格品处置进行更换或退货处理。

3.9 主管经理对严重不合格、不符合的处置进行审批,对降级使用放行不合格品进行审批。

4 工作程序4.1不符合的分类1)过程、产品质量出现重大问题。

2)供方产品或服务出现严重不合格。

3) QHSE管理体系审核、管理评审发现的不符合。

4)采购产品的不合格。

5) HSE监测不合格。

6)各类事故。

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1.目的:采取必要的(有效的)纠正、预防措施,实现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2.范围适用于纠正、预防措施的制定、实施和验证。

3.定义:纠正: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

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它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它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4.责任:1)品保部:负责对外部审核、管理评审、客户品质方面的投诉、产品检验方面出现的不合格的纠正预防措施进行跟踪验证。

2)企管部:负责对涉及相关方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投诉、紧急事故情况的纠正预防措施进行跟踪验证。

3)生产部:负责对生产过程中产品或原物料出现不合格时提出“改进行动要求”,由责任单位制订纠正与预防措施,品管负责跟踪验证。

4)各责任部门:负责不符合的原因分析、纠正与预防措施的制订与实施。

5.作业程序5.1 不符合的来源:1)内部审核2)外部审核(第二、三方)3)管理评审4)相关方抱怨5)监控与测量6)数据分析5.2 不符合的原因调查:1)企管部、品保部对质量、环境、有害物质管理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的不符合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归纳出带有规律性或管理性方面的不符合项,以“不符合项报告”的形式通知责任部门。

2)企管部、品保部根据问题类别的不同,在“不符合项报告”注明不符合项的类型:严重不符合项和一般不符合项,尽可能体现问题的严重程度,以便责任部门采取适宜的措施。

3)严重不符合由企管部、品保部组织有关单位,共同进行调查与分析;一般不符合由责任部门负责调查。

4)管理者代表核准质量、环境、有害物质管理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重大不符合的纠正与预防措施,并对纠正与预防措施的有效性进行监督。

5)产品检验发生的不符合由发现部门及品保部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将不符合信息转达换成“改进行动要求”单。

6)产品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质量问题相关的现场确认、调查、分析、临时对策,由现场QC主管负责进行判定、签署“改进行动要求”单并予以实施;必要时QC主管可邀请QE及评审小组产品工程师共同参于确认、调查、分析、临时对策意见。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及相应表单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及相应表单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及相应表单1.目的1.1对已发生的不合格进行调查、分析原因,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从根本上消除不合格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

1.2对潜在的不合格进行分析原因,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从根本上消除潜在的不合格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发生。

2.范围2.1适用于公司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的不合格和生产服务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需采取纠正措施的各过程。

2.2适用于公司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的潜在不合格和服务过程中潜在的不合格需采取预防措施的各过程。

3.职责3.1 各责任部门根据发生在本部门的不合格查找原因,制定并实施纠正措施。

3.2 质量部负责对产品实现过程中质量不合格和管理体系运行中纠正措施的检查、跟踪和验证。

3.3 内审员、审核组长负责内部管理体系审核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项纠正措施的检查、跟踪和验证。

3.4 各部门负责识别潜在不合格,评价采取的预防措施,对实施的预防措施进行检查、跟踪、验证。

4.工作程序4.1 不合格信息来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环节:4.1.1 生产过程中监视和测量不合格报告单4.1.2 内部和外部的管理体系审核不合格报告4.1.3 管理评审不合格(包括投诉)活动记录4.1.4 售后服务信息反馈,包括顾客抱怨。

4.2启动CAPA:基于不合格信息数据,质量部从趋势及严重性、发生频率及可检测性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估,交管理者代表进行最终评审确认,对有必要采取纠正措施的,填写《纠正与预防措施处理记录》,发送到有关责任部门,并作好相应记录。

4.2.1严重度:分高、低两档,严重度高的包括产品性能指标不达标;被确认为产品质量问题的客诉;外审不符合项;GMP*号项以及经评审确定为严重度高的临时情况。

4.2.2可能性分高、低两档,一年内发生频次累计高于3为可能性高,小于等于3为可能性低。

以上两个考察维度,任何一个为高档或两个都为高档,则启动纠正预防措施。

4.3 纠正或预防措施的实施和验证:对所需的措施进行策划、形成文件并实施;验证纠正措施对满足适用的法规要求的能力和对医疗器械的安全和性能无不良影响。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三维网)资料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三维网)资料
名单 2D.问题描述: 问题描述应详细、准确地说明所发生问
题,包括发生时间、地点和具体情况等 3D.采取临时性措施: 一般指对不合格品的返工、返修
、更换等应急措施。 4D.根本原因描述:寻找问题的根本原因并加以描述.
六、 8D方法
5D、永久性纠正措施和期限: 永久性纠正措施:对问 题发生的现场原因进行彻底整改的措施。通过永久 性纠正措施的实施,问题不再重复发生,类似问题 也不再发生。期限:完成永久性纠正措施的期限。
三、原因的调查和分析
不合格原因分析和调查结果应明确责任部门。 对重大和重复发生的不合格原因调查和分析按 ‘8D”方法进行。
四、纠正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1、先进行纠正。 2、评,针对原因。防止再发生。 4、跨部门问题在管代协调下,技术质量部
质管员组织各部门实施。并登记。 5、采用的措施应能举一反三。消除同类不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课程安排
一、目的、范围、术语、职责 二、信息来源 三、原因的调查和分析 四、纠正和纠正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五、监控和验证 六、8D方法 七、预防措施
八、统计分析
九、指标、表格
一、目的、范围、术语、职责
目的: 消除实际和潜在不合格原因,杜绝重 复发生及防止潜在不合格的发生,确保产品 质量体系有效实施和改进。
合格原因。 6、管代对措施制定进行批准。
四、纠正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7、工艺更改
由技术质量部负责对从顾客处退回的产 品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分析和采取纠正措 施以及可能引起的工艺更改,以防止再 发生,顾客要求时须提供所有记录。
五、监控和验证
1、技术质量部质管员进行监控和验证。 每月在质量例会纪要中公布进展情况。 对各部门提交的纠正措施评价有效性。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新版IATF16949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新版IATF16949
使用记录
5.1
遏制、临时措施及相关活动
各单位
各单位确定专门的质量管理人员,收集产品实物不合格质量信息、管理过程不合格信息以及用户反馈的信息,针对具体产品,建立《产品质量问题一元管理表》
各责任部门针对问题的采取遏制、临时措施及相关活动以控制其影响。
《产品质量问题一元管理表》《非产品问题一元管理表》
5.2
B类:除A类以外的质量信息,B类质量信息由发现单位再组织评审,以确定处理不合格先后顺序。
预防措施输入:各单位利用统计技术及质量管理的七种工具,分析统计结果,识别问题,确定改进和预防的原因。各单位利用以往经验和FMEA,识别问题,确定改进和预防的原因。
根据不同类型的问题,选用《8D报告》或《纠正预防措施报告》作为表现形式。
5.11
防错技术开发
各单位
项目小组应采用多方认证的方法确定适当防错方法的使用。项目小组应所采用方法的详细信息应在过程风险分析中(如PFMEA)形成文件,试验频率应记录在控制计划中。
项目小组进行防错时还需要:
a.对防错装置失效或模拟失效的试验。
b.对标准样件进行标识、控制、验证和校准。
c.策划防错装置失效时的反应计划。
5.7
验证确认
各单位
1.小组长按计划组织工作小组对改进工作进行验证和确认工作,并保留相关的证明材料,对确认为有效的措施,由小组组长安排人员固化措施,并将该措施推广到类似的产品或管理过程。
2.对措施无效或效果不明显的,重新组织评审改进计划,重新组织实施。
5.8
纠正预防措施的评价
各单位
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经确认后,由小组长对整个纠正或预防过程进行总结评价,作为改进项目管理的经验。
《纠正预防措施报告》

纠正及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纠正及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纠正及预防措施控制程序1.目的通过对显著性的或潜在的不合格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实现不断的质量改进,使类似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减少到最低程度,以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和潜在的不合格的发生。

2.范围适用于工厂在生产活动过程、检验测试过程、顾客反馈、投诉及管理评审和质量体系审核和数据分析中发生不合格时采取纠正措施和对潜在的不合格采取预防措施的控制。

3.定义纠正措施:指针对已发生的问题进行改善以防止再发生。

包括:纠正、原因分析、措施和改善效果验证和追踪。

预防措施:指针对潜在的问题作预先的改善以防止发生。

4.职责4.1采购部:负责与供货商的联络,对原材料的不合格或潜在的不合格因素制定相应的纠正与预防措施,在供应商下次进厂交货时对其进行效果验证和确认。

4.2销售部负责收集整理顾客反馈信息,及时向主管领导报告。

4.4技术部负责纠正措施的跟踪及实施过程中的监督和协调。

4.5相关责任部门负责对本部门存在的不合格或潜在的不合格因素制定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并具体实施预防措施。

4.6相关部门对本部门使用的计量/测量仪器交由专人(仪控计量员)定期组织校验。

5.工作程序5.1通则5.1.1内部质量审核不符合事项的纠正与预防措施由质量部按相关规程执行。

5.1.2若进货产品技术质量异常,属供货方造成的,则由采购部开具“纠正措施报告”通知供应商,要求供应商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纠正与预防措施,采购部在供应商下次进厂交货时对其进行效果验证和确认。

5.1.3顾客投诉的产品质量异常、交付异常或服务异常的纠正与预防措施由销售部按相关的要求执行;5.1.3.1顾客退货产品经技术部检测中心再次检验后如仍合格或不合格的原因不属工厂责任,则由技术部检验部将重新检验的数据和结果以“产品质量回复单”的形式回复给顾客,并由顾客确认。

5.1.4针对生产过程中造成的产品质量不合格,由责任单位按《不合格品处置》的要求执行。

5.1.5对已发生并纠正或预防过的不合格事项或产品质量问题,相关责任单位应结合类似的过程或产品采取相应的纠正或预防措施,来消除其它类似的过程或产品中存在的不合格原因。

《15.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15.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15.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第一篇:15.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1、目的采取有效的纠正预防措施,实现一体化和haccp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一体化和haccp管理体系运行中,对不适合采取纠正和预防改进措施,并实施和验证。

3、职责3.1质检部负责产品生产过程中,出现严重的质量、安全、环境问题时发出相应《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

各关键控制点(ccp)负责人,负责纠偏措施的实施和记录.如果出现偏离关键限值或过程发生偏差造成不合格时,应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3.2当内部体系审核出现不适合时,由审核员发出《不适合报告》,并进行跟踪验证。

3.3当管理评审时或其它情况出现不适合时,由公司办和相应部门发出《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并进行跟踪验证。

3.4各部门负责实施相应的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

3.5管理者代表在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的实施过程中起监督、协调作用。

4、工作程序4.1采取纠正措施的时机a.供方产品出现连续批量不适合;b.相关方环境因素造成重大环境污染或环境事故;c.过程、产品、环境和卫生安全出现重大问题,或超出公司规定值时;d.相关方投诉时;e.内部审核出现不适合时;f.管理评审出现不适合;g.其他不符合方针、目标(指标),或体系文件要求的情况。

4.2不适合事实填写、原因分析、措施的制定、实施与验证4.2.1当出现4.1a情况时,由质检部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以下简称“处理单”)中“不适合事实”栏,通知资材部后传真给(分)供方,要求(分)供方三个工作日内进行原因分析,确定纠正措施后传回,由质检部对其下批来料进行跟踪验证。

当同一种物料向同一(分)供方连续发出两次处理单而质量未有明显改善时,取消其合格(分)供方资格;如果是服务(分)供方质量问题,则由服务接受部门填写处理单中“不适合事实”栏,传给(分)供方采取纠正措施并进行验证。

4.2.2当出现4.1b情况时,由质检部填写处理单中“不适合事实”栏传递给相关方,要求相关方三个工作日内进行原因分析,确定纠正措施后传回,由质检部进行跟踪验证。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文件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文件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1.目的对消除实际存在或潜在的不合格原因而采取的措施,以求消除并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确保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提高。

2.范围适用于整个工厂所有部门对不符合所采取的纠正/预防措施的控制管理活动。

3.职责3.1管理者代表负责跨部门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过程中的协调和监督工作。

3.2第一、二、三方审核发现的不合格由责任部门负责制定、执行纠正措施;质量部对第一、二、三方审核的纠正措施执行情况进行跟踪验证,评审纠正措施的实施效果;3.3质量部负责对出厂产品质量信息(包括顾客拒收产品信息,顾客对产品质量提出的抱怨)进行分析,协助责任部门制定纠正措施,对纠正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验证,评审纠正措施的实施效果;3.4对于其它不合格,责任部门负责分析原因、制定、执行并跟踪验证相应的纠正措施,评审纠正措施的实施效果;4.定义4.1不合格:没有满足某个规定的要求(包括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或质量体系要素,偏离规定要求或缺陷)。

4.2纠正: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

4.3纠正措施:评审和分析已经发生的不合格,消除产生不合格的原因,避免再次发生或在其他场合发生所采取的措施。

4.4预防措施:对潜在的不合格的原因采取措施。

目的是防止不合格的发生。

5.程序5.1纠正措施5.1.1为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应对以下方面的不合格信息采取纠正措施;5.1.1.1第一、二、三方质量审核(体系、过程、产品)发现;5.1.1.2内部接收检验,过程检验及最终检验发现产品不符合规范;5.1.1.3顾客反馈及抱怨信息;5.1.1.4质量分析中,超过公司规定的质量目标,比如出厂一次检验合格率超标等5.1.2不合格原因的分析方法:5.1.2.1鱼骨图分析方法;5.1.2.23X5why分析方法;5.1.2.38D;5.1.3不合格原因分析重点应包括不合格发生的原因,考虑如下因素:5.1.3.1设计或规范问题;5.1.3.2产品开发问题;5.1.3.3当前制造问题;5.1.3.4使用现场失效问题;5.1.3.5审核发现问题;5.1.3.6过程控制或检验问题;5.1.3.7检验设备问题;5.1.3.8环境条件问题或资源问题;5.1.3.9原材料问题;5.1.3.10人员技能问题;5.1.4纠正措施实施流程:5.1.4.1一、二、三方质量审核(体系、过程、产品)发现:内审的不符合项处置按照《****-B-****-003内部审核控制程序》实施,第二方及三方的不符合项由质量部门组织,按照顾客和认证机构的要求制定“改进行动计划”5.1.4.2客户验厂的审核发现,由项目经理提交纠正及预防措施行动计划到质量部,项目经理跟踪完成,涉及到标准作业指导书或其他文件修改时,按照《文件控制程序》执行。

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文件

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文件

1. 目的消除潜在不合格的原因,预防不合格的发生。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的产品、过程、体系中潜在不合格品、潜在不合格项,针对其原因采取预防措施的控制。

3. 职责3.1. 质检部负责潜在不合格的预防措施的归口管理,进行组织协调和验证。

3.2. 各部门负责制定并实施本部门所要采取的预防措施4. 工作程序4.1. 制定预防措施的信息源包括:a)采购物资的拒收;b)要求返工的产品;c)过程中的问题,消耗水平;d)最终检验不合格;e)顾客反馈;f)过程测量;g)过程控制的统计资料;h)由供方问题带来的困难;i)服务报告;j)让步的需求。

4.2. 潜在不合格原因的调查与分析a)对审核中提出的潜在不合格项、管理评审提出的问题及产品实现过程中发生的潜在不合格,由责任单位对潜在不合格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并查找是否在其他地方还存在类似的潜在不合格现象,并对其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

b)对顾客反馈的潜在质量问题,由技术部组织对问题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并记录调查、分析的结果。

4.3. 制定预防措施计划并实施a)责任单位对潜在不合格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后,根据调查分析的结果,针对具体原因,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计划。

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并组织实施。

b)质检部根据市场销售部、售后服务部反馈的顾客意见,归纳出潜在质量问题进行原因调查分析后,根据调查分析的结果,制定预防措施计划,并落实责任部门,由责任部门实施纠正措施。

c)各责任部门所制定的预防措施中应包括:怎样预防、谁去预防、什么时候完成,并由管理者代表确认措施需求。

预防措施计划一式二份,一份送质检部,一份本部门保存备查。

由质检部建立潜在不合格的预防措施台帐。

4.4. 预防措施实施情况的验证a)质检部对各责任部门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验证,记录验证的结果。

并在《预防措施台帐》中做出标记。

b)对实施效果很好的预防措施,按《文件控制程序文件》的规定,把其纳入相关的文件中,以巩固所取得的成果。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1.目的为了确保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质量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定、实施与验证。

3.职责各部门负责人应对本部门所导致的质量异常问题加以纠正改善,对可能出现的质量隐患加以预防,造成重大质量事故的追究经济责任。

4.定义无。

5.工作流程5.1来料质量纠正和预防措施5.1.1由品控部负责收集、整理进料检验报告,提出需要改善和纠正的不合格项目。

5.1.2品控部、仓库、生产部、研发部组织相关人员负责针对不合格项作进一步调查分析。

5.1.3品控部负责将《品质异常反馈单》传达给供应商,并要求作出实际性限期改善的书面回复,必要时提出索赔。

5.1.4当供应商连续出现产品品质不合格或是重大品质问题时,应对供应商的供给资格依《采购控制程序》重新进行评审。

5.2生产过程中质量纠正和预防5.2.1品控部、生产部应及时收集、整理《IPQC制程巡检表》、《生产日报表》和现场各种检查的结果,组织相关人员对质量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通知单》。

5.2.2通过调查分析,按不同的质量问题划分产品工序和责任,讨论针对性的、具体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5.2.3生产部门负责将《纠正和预防措施通知单》交责任人签名,并实施纠正和预防,相关负责人进行跟踪直到结案。

5.3客户抱怨、退货的纠正和预防措施依《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

5.4纠正与预防措施的跟踪品控部负责生产过程中质量问题和客户退货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跟踪。

5.5内部质量体系审核不合格的纠正和预防措施,依照《内部审核控制程序》进行。

5.6对管理评审提出的不合格项,由相关部门开出《纠正和预防措施通知单》,交责任部门负责人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并予以实施,管理者代表负责跟踪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效果。

5.7质量目标未达到要求时,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通知单》进行改善。

5.8当纠正和预防措施涉及质量体系文件,与相关文件相矛盾时,应及时上报管理者代表,依《文件控制程序》进行修改,以便纠正和预防措施能持续有效性。

纠正预防措施控制流程图

纠正预防措施控制流程图
6质量记录
6.1JCH-QR.8.5-01《纠正预防措施实施验证记录》《改进计划》
6.2JCH-QR.8.5-02《改进计划》
6.3JCH-QR.8.5-03《改进、纠正预防措施实施情况一览表》
4.2.3.4对情况d):由审核组发出《不符合报告》,执行《内部审核程序》。
4.2.3.5对情况f):由品质部填写《纠正预防措施实施验证记录》中“不合格事实描述”栏,转供销部或直接通知供方,要求供方填写“原因分析”栏,制定纠正措施并实施,品质部对其下一批来料进行加严检验,执行《采购控制程序》对供方控制的规定。如果是服务供方的质量问题,则由供销部填写《纠正预防措施实施验证记录》,通知对方采取纠正措施,并跟踪验证其实施效果(如:通过电话向顾客回访的形式对实施效果进行跟踪验证)。
4.1.2日常的改进活动
对日常改进活动的策划和管理参见4.2、4.3条款执行。
4.1.3较重大的改进项目
涉及对现有过程和产品的更改及资源需求变化,在策划和管理时应考虑:
a)改进项目的目标和总体要求;
b)分析现有过程的状况,确定改进方案;
c)实施改进并评价改进的结果。
4.1.4办公室通过质量方针和目标的贯彻过程、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管理评审的结果,积极寻找体系持续改进的机会,确定需要改进的方面(如技术改造、工艺优化、资源配置及环境质量的改善等),组织各部门进行策划,制定《改进计划》报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实施。参照《实现过程的策划程序》和《管理策划控制程序》。
4.6.3由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引起的对体系文件的任何更改,按《文件控制程序》执行。
4.6.4重要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相关记录应作为下JCH-QMSP-5.4《管理策划控制程序》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1目的对已发生或潜在的不符合(包括不合格品、问题、事故/事件、不良趋势等)原因进行调查分析,采取适宜的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防止和避免类似不符合、事故/事件的再发生或发生。

2 适用范围本程序规定了不符合信息收集与分析、原因分析、纠正措施与预防措施的制定与评审、实施、验收等的控制要求,适用于公司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已发生或潜在的不符合、事故/事件所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控制。

3 术语和定义引用公司《管理手册》中的术语和定义。

4 职责4.1局、及子/分公司管理者代表按管理层次负责对管理体系审核中严重不符合的纠正措施的审批。

4.2局、子/分公司总工程师按规定管理层次及处理权限,负责严重不符合的技术性纠正与预防措施的审批。

4.3安质部4.3.1 负责本程序的编制、修定、解释。

4.3.2负责与本部门有关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定、实施与验证4.4 各级其它有关部门负责与本部门有关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定、实施与验证。

4.5 各级项目部负责所管辖工程项目有关的纠正与预防措施的制定、实施和验证。

5.工作程序5.1 有关不符合信息的收集与分析5.1.1各单位、各部门应确定与主管业务有关的、能够提供纠正和预防措施机会的信息及其来源,包括(但不限于):a)工程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的建议、期望和需求,以及业主抱怨和申诉;工程回访时业主或用户对工程质量的意见和抱怨,对公司质量改进的意见和建议;b)施工过程中不合格品、不符合项的记录,包括对检验批、分项、分部及单位工程的检验、竣工验收及保修工程检验中发现的不合格品和重复发生的普遍性问题;c)各种监督检查和内审、外审中发现的问题(不符合)、潜在的问题或不良趋势;d)已发生的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事故,潜在的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隐患,包括工程质量出现的连续不稳定趋势;e)缩短工期,提高工程质量和工作质量,提高文明安全施工,提高环保水平、健康水平,节能降耗,降低工程成本,“四新”应用等对改进的要求;5.1.2 各单位、各部门应对本程序5.1.1条款所列信息来源中与本单位、单位主管业务与关的信息进行分析,以确定已存在的、潜在的不符合的性质、影响大小和范围,不良状况或趋势的发展情况。

安全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安全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安全预防措施控制程序为了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我们的公司制定了一套严格的安全预防控制程序。

这些程序包括了许多方面,从防火安全到员工健康保护。

下面是我们公司的安全预防控制程序的一些要点:1. 工作场所巡检:定期进行工作场所巡检,确保所有设备和设施的正常运作,没有安全隐患。

2. 安全培训:为所有员工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训,包括火灾逃生、急救知识和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操作等。

3. 防火安全:保持工作区域的整洁和有序,定期清理杂物和垃圾,确保消防通道畅通无阻。

4. 个人防护装备:为员工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耳塞、眼镜等,确保他们在工作中的安全。

5. 应急预案: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包括火灾逃生计划、事故应对措施等,确保员工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做出反应。

6. 健康监测:定期进行员工的健康监测,确保他们的身体状况能够适应工作环境。

7. 安全记录:建立完善的安全记录系统,对各类安全事件进行记录和分析,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安全预防控制程序,我们的公司致力于确保员工在工作中的安全和健康。

我们将不断改进和完善这些措施,以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环境得到有效维护。

我们的安全预防控制程序还包括了以下方面的措施:8. 设备维护:对公司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其运行稳定、安全,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的意外事件。

9. 化学品管理:对危险化学品严格管理,建立化学品台账,确保储存、使用和处理过程中的安全,防止化学品泄漏和事故发生。

10. 领导责任制度:公司领导层承担起安全工作的责任,要求他们每月进行安全巡查,确保员工的安全防护设备使用以及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11. 员工参与: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安全管理,提供匿名举报渠道,让员工能够及时反映安全隐患,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12. 安全奖惩制度:建立安全奖惩制度,奖励和表彰安全表现突出的员工,同时对违反安全规定和行为进行惩处,以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

在实施安全预防控制程序的过程中,我们重点强调持续改进和学习,每年组织一次全员安全演练,模拟各类紧急情况,提高员工的安全应急意识和能力。

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版次/修订状态:A/0分发号:受控状态:20**-10-19发布 20**-10-19实施有限公司发布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1 目的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潜在的不合格、其它不希望出现的情况,使管理体系能正常运行,并体现出有效性,实现持续改进。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对公司管理体系运行中出现的不合格/潜在的不合格、其它不希望出现的情况,采取纠正/预防措施。

3 职责3.1 品管部负责收集质量信息并加以分类,并及时通知各相关部门。

3.2管理者代表负责内外审、不合格项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审批,品管部负责实施后的验证。

3.3品管部负责公司不合格/不符合/潜在不合格或其它不希望出现的情况采取纠正/预防措施的管理、协调和监督检查工作,各相关部门配合。

3.4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格/不符合/潜在不合格或其它不希望出现的情况的纠正或预防。

4 工作过程4.1持续改进的策划通过制定并实施方针、目标和指标,进行数据分析,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促进企业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4.2 持续改进的时机通过数据分析、顾客满意度测量和评价、内部体系审核、管理评审等,发现不足,及时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进行持续改进。

4.3 不合格的纠正和预防措施4.3.1在企业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各相关部门对出现的不合格和潜在的不合格时,制定书面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加以实施,并对措施的有效性进行验证。

4.3.2不合格发生的主要信息来源:--在生产过程各阶段发生的产品质量不合格(包括批量或严重的产品质量事故)和潜在的不合格;--事故(事件)的调查处理报告;--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变更引起的不合格;--顾客投诉或反馈/相关方信息反馈的不合格;--体系审核过程中的不符合项,包括内部审核报告、管理评审报告的输出等在体系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不符合因素;--其他与体系方针、目标、指标以及体系运行不相符的项目。

11.预防措施控制程序QR-11

11.预防措施控制程序QR-11

1.目的对已发生或潜在的不合格项(包括不合格品、不符合、事故/事件)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后,采取适宜的预防措施,防止不合格项的再次发生或反复发生。

2.范围适用于公司质量体系覆盖范围内已发生或潜在的不合格项所采取的预防措施的控制。

3.职责3.1 质量保证负责人:负责对质量体系审核中严重不符合项报告的预防措施的审批。

3.2 技术研发中心经理:负责不合格项的技术性预防措施的审批。

3.3 各责任部门负责对不合格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3.4 质量部和技术部负责管理体系运行中预防措施实施情况的监控;负责组织验证外审、内审不符合及管理评审中应采取的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与效果。

3.5 质量保证负责人负责对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组织和协调。

4.工作程序4.1 需采取预防措施的情况1)发现过程、服务及产品的质量出现不稳定的趋势;2)发生重大质量事故,足以引起警惕时;3)各部门组织的检查中发现生产、服务中存在事故隐患时。

4.2 预防措施4.2.1各部门应利用各种渠道收集信息,进行数据分析、识别、评审潜在的不合格,分析其原因,评审拟采取的预防措施,需要时制定、实施预防措施,并予以验证。

4.2.2质量检验部及时收集质量管理体系各过程输出的信息,如顾客的抱怨、不合格报告、过程和产品的测量结果、顾客满意度、数据和信息、审核报告、管理评审的输出、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市场分析、操作条件失控的早期警示,以及本公司的自我评价结果等。

4.2.3在管理者代表的主持下,质量检验部每半年组织相关部门对质量趋势进行综合分析,利用本公司的经验、统计技术或其他适用的方法,确定体系、产品实现过程中潜在不合格项及其原因。

4.3 预防措施的制定、实施与验证4.3.1 产品实现过程、服务及产品质量出现持续不稳定的趋势时,由质量检验部牵头责成责任部门组织分析原因,制定、实施适宜的预防措施,并验证效果。

4.3.2 各部门组织检查发现的事故隐患,检查部门会同质量检验部责成责任单位分析原因,制定适宜的预防措施,责任单位组织实施,由质量检验部进行验证。

预防措施的控制程序

预防措施的控制程序

预防措施的控制程序:保障安全的关键在现代社会中,人们要不断面对各种威胁和风险,比如疾病、自然灾害、安全事故等等。

如果没有有效的预防措施和应对措施,这些风险就会给人们带来严重的伤害和损失。

而则是保障人们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关键。

本文将从控制程序的概念、要素、实施方式等方面进行讨论,旨在帮助人们进一步了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提高防范意识和能力。

一、控制程序的概念控制程序,顾名思义,是指对某种风险或威胁预防措施的实施过程中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和程序规定。

控制程序的本质是一个管理体系,它通过规定各种控制标准和工作流程,对预防措施的实施进行严格监控和管理,以确保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控制程序广泛应用于生产、健康、安全、环保等领域,可以有效地降低各类风险和威胁带来的影响。

二、控制程序的要素1.目标和任务:控制程序的目标和任务是明确的,它需要清楚地界定预防措施的范围和内容,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制定和调整。

在设定目标时,需要考虑各种可能的风险和威胁,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和应对准备。

2.标准和流程:控制程序需要规定一套完整的标准和流程,规定各项操作的步骤和方法,并明确各方责任和义务,确保整个过程有序和高效。

标准和流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断的调整和优化,使之更符合目标和任务的要求。

3.资源和能力:控制程序需要充分考虑资源和能力的分配和配置,确保预防措施的实施能够得到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资源和能力的供应包括人力、物力、技术、财务等多方面,需要在制定控制程序时认真考虑和充分利用。

4.评估和监控:控制程序需要进行定期的评估和监控,检查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和实施情况,及时调整和改进。

评估和监控需要充分收集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研究,以便进一步完善控制程序和提高预防措施的成功率。

三、控制程序的实施方式控制程序的实施方式可以根据不同领域和实践经验进行不同的适用和改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控制程序的实施方式:1.生产过程控制程序:包括质量控制、工艺控制、设备管理、物料管理等方面,通过规定各种操作标准和工作流程,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最新整理机械加工厂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

最新整理机械加工厂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

最新整理机械加工厂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1目的查明或确定不合格及潜在的不合格、事故、事件、不符合的情况及其原因,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防止再发生,持续改进体系的有效性。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工厂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以下简称体系)运行中发现的所有不合格及潜在的不合格、事故、事件、不符合的纠正和预防活动。

3术语和定义本程序采用 GB/T19000-20xx、GB/T24001-20xx、GB/T28001-20xx 标准中的术语及下述定义:4职责4.1管理者代表负责批准重大问题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并组织实施、验证。

4.2运营改善部是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对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及验证。

4.3各责任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本部门的纠正和预防措施5管理程序5.1纠正和预防措施的信息来源可包括:a)相关方(顾客、供方、委外人员、周邻、公众等)投诉及信息;b)顾客、员工、相关方满意度的测量;c)不合格报告;d)管理评审输出;e)内部审核报告;g)事故、事件;h)市场分析;i)顾客、员工、相关方满意度的测量;j)自我检查、评价、过程或产品的监视测量信息;5.2纠正措施的控制5.2.1 体系运行监督、审核过程中出现的需采取纠正措施的不合格5.2.2内审活动中发现的不合格按《内部审核管理程序》执行5.2.3外审活动提出的不合格,经管理者代表确认后,按外审组的要求产生不合格的责任部门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纠正措施并组织实施,运营改善部对纠正措施实施及其效果进行监督和验证,并及时将情况报告管理者代表。

5.2.4管理评审提出的要求和建议,管理者代表组织相关部门实施。

5.2.5运营改善部组织的日常体系运行检查中发现的不合格,需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提出整改要求,责任部门分析原因,制定并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再运营改善部组织验证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5.2.6对各部门自行检查中发现的不合格,需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其部门自行组织原因分析、制定措施、实施并验证其整改效果。

最新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已修改)

最新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已修改)

版本/ 修改号:A /1 页码:1 / 31 目的与适用范围为了消除产品质量和质量体管理系存在或潜在的不合格,查明其产生不合格的因素,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以防止不合格再发生及使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消除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实际存在或潜在的不合格,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2 职责2.1 本程序由技术工艺部归口管理。

2.2 技术工艺部负责新产品设计开发过程中鉴别出潜在不合格的因素时,组织制订预防措施;负责产品不合格和潜在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产品质量部对实施效果进行验证和确认。

2.3 产品质量部负责内审、管理评审输出的质量管理体系不合格进行原因分析,组织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并进行监督验证;负责有关部门反馈产品质量,包括进货检验、过程检验、最终检验和型式试验中出现的不合格信息。

2.4 经营销售部负责反馈顾客抱怨和投诉,退货产品的质量信息。

2.5 生产部负责处理外购材料、外协件的质量问题,并向有关供方反馈供货的质量问题,督促供方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2.6 部门和各车间负责对内部质量审核中发现属于本部门或车间的不合格项和产品质量不合格的,制定和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

2.7 管理者代表负责协调纠正预防措施中出现的问题,配置必要的资源,并监督措施实施的过程。

3 工作程序3.1 纠正措施3.1.1 通过以下过程输出的信息识别不合格a) 过程、产品质量出现重大问题;b) 供方产品出现严重不合格;c) 顾客对产品质量投诉;d) 内审或管理评审发现不合格;e) 其他不符合质量方针、目标或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要求的情况。

3.1.2 对于存在的不合格应采取纠正措施,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所采取的纠正措施应与不版本/ 修改号:A /1 页码:2 / 3合格的影响程度相适应。

3.1.3 当供方产品出现不合格时,由产品质量部填写检验报告单送生产部进行分类,向供方交涉处理。

3.1.4 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格品,由质检员填写“不合格品评审报告单”报产品质量部进行分析,并通知责任部门或责任者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审批和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CFH xxx烽火技术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xxx烽火技术有限公司发布
文件审批表
名称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编号Q/CFH-G20507-
编制日期 .11.8
会签日期会签日期
标准化审查日期 .11.8
审核日期 .11.10
批准日期 .11.10
日志
序号日期版本号变更说明
1 .6.20 A1 由质检部起草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发行
2 .3.5 B1 1.原文件编号Q/JF-G-b-15- 变更为Q/JF-G-b-15- ;原文件名称纠正、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变更为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2.原公司名称xxx吉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变更为xxx烽火技术有限公司。

3 .3.3 B1 1.原文件编号Q/JF-G-b-15- 变更为Q/JF-G-b-6-
4 .11.8 B1 1.根据标准化体系要求,取消原先以部门为原则的编号方式,改为以各个体系(系统)各自业务为原则划分编号方式
5 6 7 8 9 10
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1、目的
针对潜在不合格的原因,采取适当的措施,以防止不合格的发生。

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
对产品及公司质量体系潜在不合格采取的有效的控制措施。

3、职责
3.1质检部负责预防措施的归口管理工作。

3.2发现部门负责提出并验证预防措施。

3.3潜在发生部门负责对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预期目标。

3.4责任部门负责制定预防措施。

3.5实施部门负责实施预防措施。

3.6管理者代表负责协调预防措施的实施。

4、定义及解释
4.1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的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4.2发现部门:指潜在不合格的发现部门;包括其他职能小组;
4.4潜在发生部门:指潜在不合格发生部门;
4.5责任部门:指对潜在不合格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后所认定造成潜在不合格发生的部门;
4.6实施部门:指责任部门所制定的预防措施的具体实施部门。

5、程序
5.1识别潜在不合格及判定其原因
5.1.1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产品和供方的产品出现不稳定的趋势;
5.1.2过程能力和产品要求处于不合格边缘;
5.1.3生产或检验中发现的异常品;各生产部门应在相关文件中或单独制定管理标准对异常品的识别、记录、报告、处理及分析等予以明确;
5.1.4各部门应运用统计技术和数据分析来发现潜在不合格现象。

5.1.2发现部门发现潜在不合格信息后,应先权衡潜在不合格发生的概率及发生后的严重程度,如认为有必要则提出采取预防措施的要求,将潜在不合格现象的等信息记录在《纠正/预防措施报告单》发给
潜在发生部门。

5.1.3潜在发生部门负责对潜在不合格发生的原因在“人、机、料、法、环及检测”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必要时可由发现部门协助,相关部门配合实施;在对潜在不合格产生的原因进行彻底分析后确定责任并在报告单相应位置填写处理内容后将报告单转至责任部门;
5.1.4被确认为责任部门的相应部门在接到“报告单”后应确认潜在不合格原因的合理性,如存在意见不统一的情况则应相互沟通直至最终确定责任部门。

5.2确定和实施预防措施
5.2.1责任部门应在权衡风险、利益和成本的基础上,考虑采取预防措施的必要性。

如对是否采取预防措施由不同意见,则应与发现部门沟通直至达成最终意见;
5.2.2对于确定采取预防措施的潜在不合格现象,责任部门应针对已确定产生汽潜在不合格的主要原因,组织研究为防止潜在不合格在发生而采取的措施并对该措施进行分析。

根据措施的研究、分析结果,最终确定应采取的预防措施,并将确定的预防措施及其实施计划在“报告单”上做明确叙述后将“报告单”转至实施部门;
5.2.3实施部门应根据预防措施及实施计划的安排积极、有效的实施预防措施,并记录实施情况。

实施完毕后将“报告单”反馈给发现部门;
5.2.4发现部门应对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验证,以确定实施的有效性。

5.3验证
预防措施实施完成后,由发现部门对实施部门的预防措施的完成情况进行验证,并判定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如达不到预期目标则应重新考虑。

5.4评审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5.4.1潜在发生部门应组织相关部门在预防措施完成后对其有效性、充分性和适宜性进行评审。

以确定是否需长期保持;
5.4.2如果经评审后确定需长期保持某一预防措施,则可能会导致过程或(文件)的更改,如果出现文件的更改的情况按《文件控制程序》的要求执行。

5.5当材料出现潜在不合格时,必要时由商务部向供方提出要求,要求供方分析潜在不合格原因,并具体情况要求供方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并对其效果进行验证。

5.6在整个预防措施从提出直至评审结束的过程中,如出现不能达成同一的意见时,应交管理者代表做最终裁定。

5.6如出现潜在不合格涉及多个部门或有较大的改善难度,责任部门认为有必要时,可向管理者代表提出成立专题小组解决存在的问题。

5.7质检部应将采预防正措施的结果提交管理评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