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2-3-2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活页规范训练 湘教版必修1.doc

合集下载

2019-2020学年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2-2-1第1课时 大气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2-2-1第1课时 大气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Word版含答案
电视剧《闯关东》中有这样一段场景:“主人公朱开山为了避免所种的庄稼遭受霜冻 危害,在深秋的夜晚带领全家人及长工们在田间地头点燃了柴草……”结合“大气受热过 程示意图”,回答 1~2 题。
8
1.关于图中 a、b、c 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
①a 代表大气的直接热源 ②b 代表大气的直接热源 ③b 代表的辐射比 a 代表的辐射 波长短 ④c 代表的辐射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2
1.为什么同一季节的白天多云,气温不会太高,而夜间多云,气温不会太低? [答案] 同一季节,白天多云,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时,被削弱得多(吸收、反射多), 故气温不会太高;夜晚多云,特别是有浓密的低云,空气中湿度比较大,大气逆辐射强, 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气温不会太低。 2.王明同学认为气流是由高压流向低压的,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答案] 不对。地面的冷热不均引起空气的垂直运动。空气的垂直运动导致同一水平面 上的气压高低。同一水平面上气压高低不同,引起空气的水平运动,由高压流向低压。因 此说在水平方向上,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是正确的,但在垂直方向上,气流不一定由高压 流向低压。
(2)山谷风
6
(3)城市风 城市风环流则是由于城市“热岛效应”(城市工业、居民、交通等释放大量的人为热), 使得城市温度比郊区温度高,从而形成的高空大气由城市吹向郊区,近地面大气由郊区吹 向城市的环流。 城市规划时,为减轻大气污染,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布置在城市风的下沉距离之外, 避免污染气体从近地面流向城市;将卫星城建在城市风环流之外,避免相互污染。
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中水汽、杂质较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夜晚大
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故气温日较差大;而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大气中水汽、杂
质多且集中在对流层底部,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

2024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 2.3.2热力环流与大气运动课件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2024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 2.3.2热力环流与大气运动课件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应用体验
一天中,存在着海风和陆风转换的现象。下图为我国沿海某地区一 天中某时刻海陆分布和等值线分布图,a、b为两条近地面等值线。据 此完成1~2题。
1.若a、b为等温线,则( ) A.等温线b值大于a值 B.甲地盛行下沉气流 C.海洋气温高于陆地气温 D.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
答案:D
解析:第1题,对流层底部大气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等温面a值大于b值,A错; 甲地等温面凸向高空低温处,说明气温较海洋高,盛行上升气流,B错;陆地等 温面凸向高空低温处,说明陆地气温较海洋高,C错、D正确。故选D。
答案:B
解析:第1题,由题中图可以看出,甲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是水 平气压梯度力;乙垂直于风向,是地转偏向力;高空中的风与等压线平行,丙是 风向。B正确,排除A、C、D。故选B。
2.此图表示的风向是( ) A.南半球近地面 B.北半球高空 C.北半球近地面 D.南半球高空
答案:B
解析:第2题,根据上题可知,风向沿着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偏转,所以为北 半球高空,B正确,排除A、C、D。故选B。
读北半球某时刻某地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完成3~4题。
3.此时,甲地的风向是( ) A.东南风 B.西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答案:D
解析:第3题,过甲地垂直等压线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基 础上适当右偏即为甲地的风向。
4.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风力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4.当住宅区大气污染严重时,其主要原理与图中哪一个环流图吻合 ()
答案:C 解析:第4题,白天山坡增温快,气压低,风由山谷吹向山坡,为谷风,而工 业区恰恰位于山谷,污染物顺谷风流向住宅区。
探究点三 大气的水平运动 1.不同情况下的风向与受力 风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 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受力不同,风的表现也不同, 具体如下表所示:

2019-2020学年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2-2-2第2课时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2-2-2第2课时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Word版含答案

第2课时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课程标准: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大气水平运动的形成原因,并解释相关现象。

学习目标:1.知道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大气水平运动的受力状况。

2.学会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大气运动现象,掌握判断分析风向及风力的方法。

1.风形成的过程气压梯度⇨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由高气压区向低气压区做水平运动⇨风 2.风形成的原因(1)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2)根本原因:地面受热不均。

3.高空中的风和近地面的风比较(1)影响风力大小的最直接因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则风力越大。

(2)风力大小还要考虑摩擦力的大小,地面障碍越多,阻挡作用越强,摩擦力越大,风力越小。

(3)地转偏向力不影响风力大小,只影响风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1.等压线的疏密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有何关系?[答案] 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反之则越小。

2.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位于什么方向?[答案]右后方。

探究点风的形成[材料]谜语:看不见来摸不着,四面八方到处跑,跑过江河水生波,穿过森林树咆哮。

(打一自然现象)[问题]该自然现象是什么?形成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提示]风。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不同受力状况下形成的风受三种力作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与等压线平行;陆地与海洋相比,陆地上的摩擦力大于海洋,所以陆地上的风向与等压线之间的夹角比海洋上的大。

【例】下图中P1、P2为某一水平面上的闭合等压线。

①~⑧是只考虑大气水平受力而不计空间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

据此回答(1)~(2)题。

(1)若该水平面位于北半球近地面,且P1>P2,则O点的风向为()A.①B.④C.⑤D.⑥(2)若该水平面位于南半球高空,且P1<P2,则O点的风向为()A.③B.⑧C.⑦D.②[审题指导]首先,明确高、低空大气的受力状况;其次,根据气压状况,确定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再次,综合南北半球及所受其他力来确定最终的风向。

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 第3节 第2课时 热力环流与大气运动学案 中图版必修第一册-中

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 第3节 第2课时 热力环流与大气运动学案 中图版必修第一册-中

第2课时热力环流与大气运动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目标运用示意图,说明大气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地理现象。

1.理解各种大气的相关现象的原理及与人类的关系。

(人地协调观)2.通过学习和观测,认识到不同区域之间风的形成以及风力大小的变化原因。

(区域认知)3.本节课需要利用物理、化学以及生物等学科的相关知识进行学习。

(综合思维)4.运用实验、观察等,学习大气的相关知识。

比如热力环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做实验,探讨该原理的形成原因。

(地理实践力)1.热力环流(1)概念:热力环流是由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它是大气运动的最简单的形式。

(2)形成过程①A地受热,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压区;D处空气聚集,密度增大,形成高压区。

②B、C地冷却,空气收缩下沉,近地面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压区;E、F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压区。

③水平运动:在同一水平面上,空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

[图表点拨]教材P49图2-3-5,该图展示了:(1)地面的冷热不均导致了空气的垂直运动,空气受热上升,冷却下沉;空气的垂直运动,导致了同一水平面气压的差异,引起了空气的水平运动,最终形成热力环流。

(2)地面受热,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地面冷却,近地面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

(3)无论近地面或高空,高压等压面拱起,低压等压面下凹。

(4)风都是由高压吹向低压。

(5)高压、低压都是同一水平面相比,不同高度不比较高压、低压;但比较气压数值大小。

(1)风的形成过程气压梯度⇒水平气压梯度力⇒空气由高气压区向低气压区作水平运动⇒风 (2)风形成的原因①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②根本原因:地面冷热不均。

(3)高空中的风和近地面的风比较(以北半球为例) 类型 受力风向图示(北半球)高空中的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的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特别提醒] (1)影响风力大小的最直接因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

第07讲 热力环流与大气水平运动(讲义)(学生版)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第07讲 热力环流与大气水平运动(讲义)(学生版)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山谷风对农业的影响:①谷风将山谷温度较高的气流带到山坡,温度升高,使果树发芽开发期提前;②山风出现于夜间,从山顶吹向山谷,降低坡面温度,减弱呼吸作用,有利于植物养分的积累;③白天的谷风使坡面温度升高,夜晚的山风使坡面温度降低,故山谷风能扩大坡面气温日较差,有利于作物质量提高;④谷底发育河流,水汽充沛,吹谷风时,水汽易冷凝成云致雨,多雨雾天气,对坡面作物生长有利。
影响与应用: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阻碍了空气的垂直运动,易造成大气污染。所以,山谷地区不宜布局有污染的工业。
(3)城市风
原因:①城市中心区建筑密集,地面多硬化,吸收太阳辐射多向大气传送的热量也多
②此外,城市中心区人口密集,产业发达,汽车数量多,人们生活、生产向大气释放的废热较多
上升气流容易形成降水,下沉气流往往晴朗;气压值:①> (②=③=④) >⑤;等压面上弯说明该处是高压,下弯则是低压;地面气压状况与高空相反【地面与高空等压面相反】
考点1
1.“一个关键”
冷热不均是热力环流形成的关键
(1)同一性质下垫面考虑纬度差异。一般低纬温度高,高纬温度低。
(2)不同性质下垫面考虑热容量差异。地球表面热容量大的地点,白天气温较低,夜晚气温较高;热容量小的地点,白天气温较高,夜晚气温较低。
但地面受热不均,破坏了稳定状态,引起大气的运动,等压面发生弯曲,起伏不平。
(2)形成原理
热力环流的概念: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3)形成过程
水平方向: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
垂直方向: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先有空气垂直运动,再有高低压,最后有空气水平运动。
思考:1.判断A、B、C、D四点气压值和气温的大小?

高中地理课件-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

高中地理课件-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
9
关注数据:
• 地球上面的空气层密度不是相等的,靠近地表层的空气密度较大,高 层的空气稀薄,密度较小.大气压强既然是由空气重力产生的,高度 大的地方,它上面空气柱的高度小,密度也小,所以距离地面越高, 大气压强越小.大致分布规律如下:
1000百帕平均海拔高度为地面0米; 950百帕平均海拔高度约为700米; 850百帕平均海拔高度约为1500米; 700百帕平均海拔高度约为3000米; 500百帕平均海拔高度约为5500米; 400百帕平均海拔高度约为7000米; 300百帕平均海拔高度约为9000米; 250百帕平均海拔高度约为10000米; 200百帕平均海拔高度约为12000米;150百帕平均海拔高度约为14000米; 100百帕平均海拔高度约为16000米
武汉外国语学校————高一地理教程
2.3 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
地球表面热量分布是不均匀的,这主要是 各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能不均匀。不同地区 温度有差异,大气就会产生运动,大气运动 有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 • 垂直运动就是对流运动。 • 水平运动就是风。
其中最主要的差异是高低纬度之间的温度 差异引起的大气运动。它的原理就是热力环 流。 • 热力环流就是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在实际的海平面等压线 分布图上,等压线是弯曲的, 形成一个个低压和高压中心。 近地面的大气都受到气压梯 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 的共同作用。
风向和前面所述的规律一 样:在北半球近地面大气中, 低压按逆时针方向辐合;高 压按顺时针方向辐散。
12
武汉外国语学校————高一地理教程
2.3 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
热力环流
想一想:
请把A,A1,B,B1四点பைடு நூலகம்的气压用“>”连接起来, 并说明理由。

2.3+热力环流与大气运动+课件+中图版(2019)必修一+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

2.3+热力环流与大气运动+课件+中图版(2019)必修一+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
(1)风的概念:空气的水平运动
(2)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根本原因:地表冷热不均。
水平面上气压差异——水平气压梯度力——风
水平气压差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速大 水平气压差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速小
1002
1004
1006 1008
6hpa
10hpa
1002 1004
1006 1008
2、空气受热如何运动------ 膨胀上升 空气冷却如何运动------ 收缩下沉
3、空气气压与空气密度的关系------ 呈正相关
4、大气的运动形式有哪两种?------- 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气压随海拔升高如何变化
C B
C
A
B
A
海拔
气压指单位面积上空气柱的质量。
气压比较:PA >P B >P C
【知识小结】热力环流过程总结
7、比较气压大小: 同高度上,则高压大于低压 不同高度上,则随高度增加而减小
8、近地面与高空的气压差: 冷大于热或下沉大于上升
热力环流练习题
1、若甲、乙为相距不 远的陆地,a、c为水平 气流,b、d为垂直气流, 则甲、乙、丙、丁四处 气压的关系为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乙>甲>丁>丙 D.甲>乙>丁>丙
风除了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外, 还有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作用
2、地球在自转--- 产生地转偏向力
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偏, 南半球向左偏 赤道不偏
纬度越高,地转偏向力越大
3、摩擦力---近地面风考虑,高空忽略。 大小与下垫面性质有关
下垫面:陆地大于海洋(水面)、山地大于平原、 有植被大于没植被

2019-2020学年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第二章第一节第2课时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2019-2020学年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第二章第一节第2课时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影响风的三种力 风的形成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三 种力的共同作用,三种作用力的大小、方向和对风速、风 向的影响各不相同,具体如下表所示:
作用力 方向
水平气压 梯度力
始终与 等压线 垂直, 由高压 指向低 压
地转偏向 力
始终与 风向垂 直
大小
对风的影响
风速
风向
等压线越 水平气压 垂直于等
2.风的形成
类型 受力状况 风向
风压规 律
在南、
由高压 北半球
理想 风
仅受水平 气压梯度 力作用
指向低 压,与 等压线
背风而 立,高 压在后,
垂直 低压在

图示
高 空 风
受水平气压 梯度力和地 转偏向力作 用
风向 最终 与等 压线 平行
在北半球背风 而立,高压在 右边,低压在 左边。南半球 反之
(2)如果此地为北半球,则①地的风向为( ) A.偏北风 B.偏南风 C.偏东风 D.偏西风 解析:第(1)题,由于四幅图比例尺相同、等压线疏
密程度相同,等压距不同,故等压距越大,风力越大。第
(2)题,先标出①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北半球向右偏,
画出风向,则为偏北风。 答案:(1)A (2)A
密集,水 梯度力越 压线,由
平气压梯 大,风速 高压指向
度越大 越大
低压
大小随纬
北半球使
度增大而 不影响风 风右偏,
增加,赤 速大小 南半球使
道为零
风左偏
摩 擦 力
始终与 风向相

大小与下垫面性 质有关,下垫面 使风速减 越粗糙,摩擦力 小 越大,反之越小
与其他两 力共同作 用,使风 向斜穿等 压线

高中地理教学课例《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高中地理教学课例《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如果在课堂上能够让学生自己完成实验或者生活 中找实例来演示,对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会更好。
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学过程应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教学中应设计一些启发性的问题与探究题,把抽 象的大气运动与实际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 与到教学中来,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这样不仅激发学 课例研究综 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欲望,而且还可以实现培 述 养学生探索知识、发展能力的目标,这正是新课标所倡 导的理念,因此我们必须时刻牢记和坚持执行。
(板书)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请大家阅读课本 31 页“大气的水平运动”这部分 内容,结合相关插图思考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形成 风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在不同的作用力之下风向有何变化? 3、风向与这些力、力与力之间有何关系? (待学生回答后简单总结,要求学生记住一些结 论) 课堂小练 布置课后作业
化、直观化,并以各节知识点为线索,通过设计问题将
知识逐步联系和展开,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该部分内容对学生而言在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训
练上都是特别重要的,故应该重点讲解,注重探究。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及过程,并且能够用事实
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热力环流现象。
2、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近地面摩
教学目标 擦力对大气水平运动的影响。
3、运用等压线分布图,分析高低气压的分布,判
断某地风向。
过程与方法
1、教会学生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
探究方案的学习方法。
2、通过绘制热力环流图,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
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提问)1、通过观看这个实验视频大家发现了什 么有趣的地理现象?

2019-2020学年高考地理分类题库【专题3】地球上的大气(含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高考地理分类题库【专题3】地球上的大气(含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精品地理资料2019.7专题三、地球上的大气(一)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考点1】大气的受热过程臭氧在大气中的含量虽少,但对地球生命却至关重要。

1.(2011上海地理,15)臭氧层对地球生命起到保护作用,这是因为臭氧层能够A.降低大气温度B.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C.促发光化学反应D.分解人类活动排放的废气【答案】B【解析】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臭氧能够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对地球生物起到保护作用,B项正确。

2.(2011上海地理,16)据观测,地球上空臭氧洞现象最为严重的地方出现在A.青藏高原上空B.北极附近上空C.南极附近上空D.北美大陆上空【答案】C【解析】氧层破坏比较严重的地方在地球的“三极”上,即北极地区、南极地区和青藏高原的上空,而最为严重的地方是南极附近上空,C项正确。

【考点2】热力环流及其应用【考点3】大气的水平运动——风下图是某一区域某时地面天气简图。

读图回答下题。

1.(2011 ,5)图中M地的风向是A.东北B.东南C.西北D.西南【答案】C【解析】图中M地东侧气压低于西侧的气压,风从高压向低压吹,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即形成西北风,C项正确。

图3示意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虚线为晨昏线。

读图完成下题。

2.(2011 ,10)此时,①地的盛行风向为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答案】C【解析】读图发现有经线0°、90°、180°,结合陆地形状可以判定此图从北极上空俯视、中心为北极点,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再读出①地气压为1020hpa,①地风向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东,地转偏向力向右(向南),合力方向为东南,风向为西北风,C项正确。

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温,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

图4示意北半球中纬某区域的地形和8时气温状况剖面,高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度约20千米/时。

读图完成3—4题。

3.(2011,9)此时,甲、乙、丙三地的大气垂直状况相比较A.甲地比乙地稳定B.乙地对流最旺盛C.乙地比丙地稳定D.丙地最稳定【答案】D【解析】空气的密度与气温,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所以西侧空气密度大于东侧,从垂直方向看甲地空气温度垂直递减率最大,空气最不稳定,而丙处则最稳定,D项正确。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课件 试题 教师用书) (2)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课件 试题 教师用书) (2)

课时3 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1.大气运动的原因: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差异分布,造成不同地区气温不同,并导致水平方向上各地间的气压差异,引起大气运动。

2.热力环流的形成(如图)(1)垂直运动⎩⎪⎨⎪⎧A 地受热,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形成低气 压,其高空形成高气压B 、C 两地遇冷,空气冷却下降,在近地面形成高气压,在高空形成低气压(2)水平运动⎩⎪⎨⎪⎧高空:空气从A地向B 、C 两地扩散近地面:空气由B 、C 两地流向A 地3.热力环流的常见形式 (1)海陆风。

(2)山谷风。

(3)城市风。

思考 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是什么?请简述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

答案 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

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是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探究点热力环流和谐社会深入人心,“创建和谐城市”是每个城市追求的目标。

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就“城市热岛”现象展开了研究。

1.试分析导致市区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的原因。

答案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交通工具大量消耗矿物燃料,释放大量的人为热量。

城市建筑高且密集,不易通风散热。

2.近地面市区和郊区间的气流是如何运动的?答案市区由于气温高,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郊区由于气温低,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因此近地面气流(即风)由郊区流向市区。

3.若在图中甲地建设卫星城镇或建设排放大量大气污染物的工厂,是否合理?为什么?答案不合理。

卫星城镇或工厂排出的大气污染物受热力环流影响会从近地面流向市区,加剧市区环境污染程度和相互污染。

4.在下图中画出近地面与高空的等压面。

答案1.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近地面冷热不均→气流的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近地面和高空在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热力环流。

如下图所示:2.几种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1)海陆风(2)山谷风(3)城市风热力环流中“三个关系”的判读方法(1)气温与气压的关系:近地面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近地面气温低,空气冷却下沉,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如上图中甲、乙、丙三地所示)。

大气热力环流和大气水平运动+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大气热力环流和大气水平运动+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热—气压低—气流上升; (4)“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中最简单的形式。
精彩课堂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热力环流是很常见的一个自然现象,城市风就是热力 环流的一种。
精彩课堂
精彩课堂
思考: (1)城市与郊区温度相比有何特点? 原因是什么? 城市特别是市中心气温较高,形成热岛。原因是城市人口密集、产业集
中、汽车数量较多,生产生活排放大量废热。 (2)根据热力环流原理说明城市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城市气温较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城市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
(2)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应该是怎样的?
(3)水平气压梯度力与风的 形成有什么关系?
精彩课堂
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取决于气压梯度,气压梯度越大,水平 气压梯度力越大,反之越小。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 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在水平气压梯度力 的作用下,风向垂直于等压线(没有其他外力的作用时)。水平气压 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
A.甲①,乙④,丙③,丁② B.甲①,乙②,丙③,丁④
C.甲③,乙②,丙①,丁④ D.甲②,乙③,丙①,丁④
课堂练习
下图示意某一等高面,M、N 为等压线 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M、 N 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考虑空气垂直运 动时,O 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读图回答2~3题。
精彩课堂
思维延伸:如果将白天换成夏季,将夜间换成冬季,情况又会 怎样?
小结:近地面的空气受热或冷却(气温差异是原因)→引起气流 的上升或下沉运动(空气垂直运动是气温差异的结果)→导致气压 的差异(水平气压梯度是空气垂直运动的结果)→大气的水平运动 (风)。
精彩课堂
热力环流由大气垂直运动和大气水平运动组成,大气水平运动就 是我们常见的风。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考点梳理与配套练习5: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考点梳理与配套练习5: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考点梳理与配套练习5: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考点梳理一、热力环流的形成(1)气压:气压是指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大气柱的质量,因此在同一地点,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2)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太阳辐射能的纬度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

(3)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最简单的形式。

是由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

(4)形成过程:★太阳辐射→地面冷热不均→大气的垂直运动(热上升或冷下沉)→水平气压差异→水平运动(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即形成风)例分析:A受热上升,近地面行成低压。

B受冷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

高低压相对于同一高度而言。

(高空B>C,近地面D>A)在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A>B,D>C)水平方向上的大气运动是风。

(DA,BC)垂直方向上大气运动是对流。

(AB,CD)等压面弯曲方向符合”凸高凹低”规律。

四地气压比较:D>A>B>C四地气温比较:A>D>B>C2、常见热力环流形式<1> 海陆风(1)成因分析——海陆热力差异是前提和关键<2> 山谷风(1)成因分析——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白天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升温快,气流上升,气压低,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夜晚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降温快,气流下沉,气压高,冷空气沿山坡下滑,形成山风(2)影响与应用山谷多夜雨原因:在夜间,山谷降温慢,山顶乃至山坡降温较快,温度较低,冷气流会随着山坡滑向山谷,山谷的暖气流被迫上升,在暖气流上升的过程中受冷,水蒸气液化,当达到饱和状态就会成云致雨了。

<3>城市风(1)成因分析——“城市热岛”的形成是突破口城市热岛形成:由于城市居民生活、工业和交通工具释放大量的人为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热岛环流的形成: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城市(2)影响与应用①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②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于下沉距离之外③城市雨岛效应:城市空气中含有较多的凝结核,热岛效应产生的热岛环流使市区内的上升气流加强,气流上升遇冷凝结,有利于降水的形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2-3-2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活页规
范训练湘教版必修1
3.图甲中①、②、③、④四处气温最低的是( )。

A.①处B.②处
C.③处D.④处
4.为了完成女主角头发向后飘逸的场景,如果你是导演,你会选择什么时间段来完成拍摄?( )。

A.16时至次日8时B.8时至16时
C.18时至次日6时D.6时至18时
5.若甲图表示亚欧大陆东部一年中某季节的气流运动,则所代表的典型季节为( )。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解析第3题,由甲图中气流运动状况知近地面海洋气温低于陆地,根据气温垂直分布规律知甲图中②处气温最低。

第4题,海风从海洋吹向陆地,说明陆地温度高,空气上升,近地面气压低;海洋气温低,气流下沉,气压高。

所以在海洋温度低于陆地温度期间,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第5题,由甲图可知,该季节气流从海洋吹向陆地,可判断为夏季。

答案 3.B 4.B 5.B
6.如下图所示,一架飞机在北半球自东向西飞,飞机左侧是高压,可判断( )。

A.顺风飞行B.逆风飞行
C.风从北侧吹来D.风从南侧吹来
解析由题意知,北半球高空的风向应与等压线平行,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基础上右偏,应为西风,而飞机是自东向西飞行,所以飞机逆风飞行。

答案 B
等压线是某一水平面上气压相同各点的连线。

据此回答7~8题。

7.下列四幅等压线图中,P点所在位置风力最大的是( )。

8.B图(北半球)中P地的风向为( )。

A.东北风B.东南风
C.西南风D.西北风
答案7.C 8.A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林地,空白部分表示均质裸地。

若该图反映的是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的冬季情况。

据图完成9~10题。

9.图中B、D两处的风向分别是( )。

A.西北风和东南风B.西风和东风
C.东南风和西北风D.西南风和东北风
10.目前,某些城市在城郊建设人工生态林,此举的意义在于( )。

①减少风沙对城市的侵袭②避免郊区工厂的污染物带入城市③避免城市的污染
物带到郊区④避免城市出现“热岛效应”
A.③④B.①②
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第9题,受下垫面性质影响,冬季林地的气温高于裸地,近地面风向从裸地吹向林地,根据偏转方向,可知B为西北风,D为东南风。

第10题,在城郊建设人工林,可以避免近地面郊区的风沙吹向城市,高空郊区污染物从城市流入乡村后,避免再次通过近地面风回到城市。

答案9.A 10.B
读某城市热岛示意图,完成11~13题。

11.热岛效应形成了市、郊之间的热岛环流,称为城市风系,在近地面的风又称为乡村风。

M地乡村风的风向是( )。

A.东南风B.东北风
C.西北风D.西南风
12.正确表示N地近地面在垂直方向上等温面与等压面配置的是( )。

13.《水经注》中有一段关于三峡地区古代土著“祈雨”的记载:“天旱,燃木崖上,推其灰烬,下秽渊中,寻即降雨。

”其主要原理与下图中哪一个环流图吻合 ( )。

解析第11题,在近地面,城市内部形成热低压,风由乡村吹向城市,受地转偏向力影响,M处风向右偏转形成东南风。

第12题,图中N地的气温比周围高,等温面应向上凸;气压比周围低,等压面应向下凸。

第13题,“燃木崖上,推其灰烬,下秽渊中,”其实就是使谷底升温,致谷底空气膨胀上升,成云致雨,从而求得雨。

这类似于夜晚山谷风环流。

答案11.A 12.A 13.B
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回答14~15题。

14.图中①、②、③、④四个箭头中正确表示风向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15.图中①、②、③、④四处风力最大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解析第14题,风是从高压流向低压;①②④错,北半球向右偏转,③正确。

第15题,风力大小的判断,在同一幅图中可通过观察等压线疏密来判断,等压线密集风力大,反之则小。

③处风力最大。

答案14.C 15.C
二、综合题(共40分)
16.和谐社会深入人心,“创造和谐城市”是每个城市追求的目标。

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就“城市热岛”现象展开了研究。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0分)
(1)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市区与郊区之间热力环流的方向。

(2)简要分析导致市区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的原因。

(3)若在图中甲地建设卫星城镇或建设排放大量大气污染物的工厂,是否合理?为什
么?
(4)某学校以“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为主题举行辩论会。

高一某学生提出
要在郊区封山育林,来改善市区因地价高,绿化面积少,大气质量差的问题。

这种做法可行吗?应着重考虑什么条件?
解析本题要考查城市热岛的形成原因及对城市规划产生的影响。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应用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结合市区和郊区之间由于下垫面状况,人类活动的差异等造成的气温差进行分析。

答案(1)略
(2)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交通工具大量消耗矿物燃料,
释放大量的人为热。

城市建筑高且密集,不易通风散热。

(3)不合理。

工厂排放的大气污染或卫星城镇排出的污染物会从近地面流向市区,加
剧市区环境污染程度和相互污染。

(4)可行。

应着重研究城市风的下沉距离,造林应在城市风的下沉距离之内。

17.读北半球海平面等压线的分布状况图(单位:百帕),回答下列问题。

(20分)
(1)如果不考虑摩擦力,空气做水平运动时,主要受________力和________力的作用。

当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时,空气运动的方向大致是________。

(2)C地吹________风,D地吹________风。

C、D两地,________地风速较大,判断
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压场的名称。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4)在图中虚线E两侧画出有摩擦力时空气水平运动的方向。

答案(1)水平气压梯度地转偏向与等压线平行
(2)东北(偏北) 西南(偏南) C 等压线相对密集、气压梯度力大
(3)低压中心高压中心
(4)与等压线斜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